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2024-05-25

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共8篇)

篇1: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摘要】法院“执行难”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难点,有效解决该问题有赖于我国政治文明的逐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全社会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国家和社会各项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本文将从造成“执行难”的多方面原因入手,探索解决“执行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法院;执行难;原因;体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117-01

“执行,或称强制执行或民事执行,是运用国家法律的特殊强制力保护权利人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主义、拒不履行以及暴力抗法等多种行为和因素的干扰,导致生效判决无法顺利兑现,以致当事人利益不能及时实现的情况。人民法院“执行难”使生效的法律文书成了“空判”“空调”“法律白条”,使法律成了一纸“空文”,使国家司法形象遭到严重破坏,使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遭到严重影响。本文将就当前“执行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提出粗浅的见解。

一、造成“执行难”的内外因素

(一)内部因素

1.执行员的设置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根据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民诉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员的设置和职责与审判人员有着根本的不同,然而实际中,执行员不属法官之列。执行员由审判员担任,两种身份重合,不仅浪费了法官资源,还影响法官恪守中立正义的职业形象。在执行工作岗位上,执行人员法律知识不熟,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往往简单地认为,执行就是拿着判决书、调解书向被执行人讨帐,这是一种普遍的错误观念。

2.人民法院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法院的执行人员数量、执法水平、执行装备、执行经费等,都不能适应执行工作需要,有的法院执行人员少,无力完成大量的执行任务;执行工作的装备、通讯手段落后,对付转移财产、抗拒执行,快速反映能力差,法院执行系统自身管理体制无法形成一盘棋的执行格局,使整体执行力量难以形成合力,法院内部上下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配合、监督不够,推委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二)外部因素

1.强制执行立法滞后,执行体制不健全。强制执行程序被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条文仅有三十多条,而多年来,全国法院有待执行的案件不少于四百多万件,而且情况千差万别。尽管现在有些相关的规定和司法解释,但仍未改变内容过于概括,原则抽象,可操作性差的状况,立法滞后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2.地方政府部门的干扰因素。受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驱使,或由于被执行人不正当的社会活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充当了被执行人的保护伞,插手法院工作,或以权压法或以权谋私,干预法院执行工作,甚至假查封、假保全、假破产,致使司法地方化,阻碍外地法院的异地执行工作。

3.申请人法律意识淡薄。近几年来,随着普法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实践中,群众对法律意识中的诉讼风险意识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简单地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申请执行人作为当事人一方,是执行案件中的债权人,其往往过分看重自己所享有的权利而轻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4.被执行人规避执行。被执行人是执行案件中的债务人,其个人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和财产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能否予以履行,直接关系到执行案件能否顺利执结。不少被执行人为躲避执行,长年外出躲藏,甚至全家搬迁,使案件无法执行。

二、探索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一)制定统一的《强制执行法》

制约民事执行工作的因素,无论是法院内部的因素还是社会上的外部因素,在法律法规层次上都有反映。鉴于我国目前民事强制执行法律法规内容分散、规定简单、漏洞多的情况,应当以解决实践中的“执行难”为其出发点,加强立法工作,为执行难的解决提供法律保障。

(二)完善现有执行体制,建立国家执行威慑机制

国家执行威慑机制,是指人民法院联合公安、工商、银行、出入境管理、房地产管理等部门,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通过限制其进行工商登记、贷款、投资、出境、购房、取得有关荣誉等方法,促使其自动履行生效裁判,让“老赖”无处藏身,让不守信用者受到严厉的制裁。目标是建立公开、公正、高质、高效的优良运行机制,提高执行效益,降低执行成本,统筹兼顾,讲求实效,将执行体制的改革完善与法院的其他体制改革相互衔接配合。

(三)加强装置设备,提高人员素质

1.加强装置配备。执行机构应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通讯设备、音像设备和警械用具等,以保障及时有效地履行职责。2.加强人员配备。建立科学的职责考核制度,定时进行必要的异地交流;加强对执行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廉洁奉公、严肃执法的执行队伍,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四)积极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支持

建立执行工作联动机制,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确保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紧紧依靠当地党委的领导,请党委牵头建立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制度;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把执行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的大格局中,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体系中,建立起有关单位参与的执行工作联动机制,通过切实建立的解决执行难领导机制和协作联动机制,创造解决执行难的良好执法环境。

通过对人民法院“执行难”现象的剖析,我认为“执行难”问题的存在不是偶然的。“执行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社会问题。“执行难”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以创新执行理论与制度为先导,以改革执行体制为保障,以拓宽执行路径为突破口,勇于改革,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并在探明形成“执行难”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既治标,又治本。坚信在全社会的关怀和支持下,通过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必定能打胜“执行难”之仗。

参考文献:

[1]霍力民,侯希民.执行难问题探究与对策[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79-80.[2]曹立勋,胡胜浩.克服执行难应首先解决立法滞后的问题[DB/ OL].中国法院网,2003-7-1.[3]程小燕.探析民事执行难之原因及解决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6(4).[4]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1:196.

篇2: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保护的最终体现。执行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能否全面履行宪法赋予的审判职责和当事人权利的真正实现,关系到能否维护国家 法律 的尊严和法制的统一。然而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及其他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在进入执行程序,采取执行措施后,有相当一部分因部当事人部分或全部不能履行而难以执行,即“执行难”的 问题 十分突出,人们把这种执行不能的裁判文书称为“法律白条”。它不仅严重的困扰着人民法院的执法活动,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威信;更为严重的是,“执行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 影响 市场 经济 的培育和社秩序的稳定。因此,认真 分析、探索和解决“执行难”的现状,全面正确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职责,强化执行体制和方式改革,改善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和正义的前提和保障。执行难的法院外部原因是

1、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2、被执行人故意规避,3、立法滞后造成的,4、其他各种原因。造成执行难的法院内部原因是

1、法院审理不兼顾执行。

2、法官独立性不够。

3、执行管理效率低下和执行程序缺乏监督。

4、法院执行力量不足。

5、执行人员业务素质低和工作责任心不强。

6、部分执法人员办“人情案”和“关系案”造成执行难。解决执行难的对策分析:

1、实行执行方式的改革。

2、加强和完善法院自身工作,3、制定独立的强制执行法。

4、执行机构的设置要充分保证执行工作的开展。

我国市场经济难逃初级阶段必然存在的地域经济的制约,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与人治恶习的合流无时不在地羁绊着市场经济的健康 发展,尤其成为当事人难以实现债权的一只黑手,执行成为司法工作的第一道难题。“执行难”成了上个世纪留下来的一个遗憾,也是跨入新世纪必须解决而尚未解决的一道跨世纪的难题。

在本文里,将认真剖析“执行难”形成的原因,并积极筹划、设计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方案,有效地为执行工作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 社会 空间。

一、造成“执行难”的法院外部原因

(一)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作祟。这是阻碍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顺利开展的最主要的原因。{2} 在强制执行工作中,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渗透在各个方面,它的存在、原因十分复杂,可以说是众因素复合作用的生成物。{3}几千年的封建文化、闭关自守、小农意识、乡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改革开放、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很不平衡,区域性的差异束缚着人们的思维形式。司法隶属行政导致长官意识,以言代法屡见不鲜。而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直接关系法院发展和前途的人、财、物等权力基本上掌握在地方手里,导致法院难以真正地独立于地方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产生了司法地方化的倾向,这正是1999年中央11号文件所指出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对司法上的平等性、公正性、统一性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强制执行实务中,出现了本地区案件不愿执行,外地区案件不去执行的现象。比如说有的地方和部门对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对一些 企业 实行所谓“挂牌保护”,外地法院不得执行;甚至规定本地银行对外地法院冻结的款项不得协助划拨;有的地方以文件形式或口头规定,执行某些企业必须报请某级领导批准。这些表现都给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由此造成的法院独立性不够。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各级法院的经费必须由同级政府确定,法院的财政与地方财政融为一体。因此,地 方法 院更多地倾向于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去执行法律和行使司法权,而不着眼于国家法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除此以外,在人事制度等方面,法院的司法行政职务和人员均由地方各级权利机关选举、委任、罢免或任免。在实践中,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人事部门“实际享有”对相应各级法院主要领导干部的推荐权和指派权,正是这种权力机构上的隶属和依附关系,使得地方法院无力抗衡地方行政的干预。中央的11号关于解决执行难的文件虽然专门对执行工作作出指导,党委、人大也加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领导、监督和协调、解决法院执行工作的实际问题,为法院的执行工作撑腰,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但是,从 目前 的情况来看,因为地方保护主义一般作用于被执行人在本地区、申请执行人在外地的执行案件,由于诉讼当事人分属不同地方的诉讼案件,民事判决的执行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地方利益相联系,因此,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来源于各地方政府;各地的地方性立法囿于地方利益而忽视法制性原则;在地方性法规及地方规章之外,滥发规范性文件,滥用行政手段;对国家法律执行不力,下位法违背或架空上位求;引进外资立法方面具有盲目性,缺乏计划性、透明性、连续性在司法方面,表现为片面保护本地当事人,违背或滥用诉讼程序,各地法院适用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情况增多,案件执行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而部门保护主义是指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都在本地,不存在地方利益不同的问题,但是双方分属不同部门,判决的执行牵涉部门的利益而执行双方所属的部门都为其自身尽力保护各自的利益不受影响。因此,相形之下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执行工作的进程。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出台后,执行工作的可操性加强,但仍有不足之处,因此,对于地主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这种维护手段我们应采取有力的措施给予进行制止:(1)我们只有加强执行法律的立法工作,才能让全社会对执行工作有新的认识。(2)健全和完善地方性的及社会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社会管理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3)加强对于地方执行工作的法律法规宣传。(4)应交叉执行若有本地区的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未能执行或是有地方保护主义的且立案之后超过六个月未能执结的案件,可以办理委托外地法院协助开展执行工作,由此来创造良好的执行条件,更加地便于执行工作。

(二)部分被执行人规避法院的执行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一个原因。

这种原因实际上是反映了市场主体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和相对缺失,很突出的表现就在于“赖帐逃债”不良的文化上。比如说,“骗一把,是一把”、“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欠债的是爷爷,讨债的是孙子”等民俗谚语,就是这种民间文化和社会道德的真实写照。对这种不良的文化和道德观念,社会批判的声音过于微弱,没有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得尝到了甜头的人越发肆无忌惮。同时,我国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健全,对经济交往中的种种欺诈行为制裁不力,对欠债不还者缺乏严厉的处罚措施,无形中纵容甚至助长了这种失衡观念和行为的滋长和蔓延。譬如说,对欠债不还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没有得力的责任追究制度,该升迁的照样升迁;企业欠债破产关闭后,对企业主没有实行相应的“行业禁入”和“信用死亡”规则,使得它们有机会换个地方另辟财路。这种观念上的落后和制度上的不健全,是“执行难”得以滋长的肥沃的社会土壤。要解决这个问题,有赖于社会道德风尚的不断纯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在当前的执行实践中,那些被执行人为规避法院执行,逃避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主要表现在想法设法转移财产,或公款私存、公车私挂,或多开户头、隐匿存款,或搞一些假的财产证明等,制造无履行能力的假象,欺骗法院,最终达到规避执行的目的。

但是,在对待被执行人是否有意规避的问题上,我们应该认真加以识别,也就是要注意执行中的经济原则。在执行过程中,不排除有些情况下,确实是执行过程无论程序和方法都是合法的,甚至是无可挑剔的,但是社会效果极差。例如执行一案件引发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大批职工下岗,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堵塞 交通,甚至冲击政府、党委和法院。又如一个原本有希望继续发展的企业,因执行措施不当就陷入困境,增加了社会负担,结果原有的矛盾还未解决,又产生了新的更大的矛盾。因此,执行中不仅要依法办事,同时又必须兼顾社会效果,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并在执行工作中体现最大的社会效果,这是对执行工作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

(三)立法滞后方面的原因

执行立法滞后,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执行难、难执行的主要原因。执行工作的整个过程必须依法进行,而现实的执行法律、法规却非常匮乏,而且分散、零乱的规定在各类审判程序的法规中,甚至有的相互抵触或冲突。在被执行人触犯了某些法律条款,需要对其采取拘留措施时,现行法规要求不能异地拘留。在某些人明显触犯刑律时,据以执行的法律、法规也不够细致完善。另外,各相邻间的法律法规也应该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而现实的立法也不尽人意。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对企业开户进行严格控制,就不会出现企业在银行有多个账户的情况。再就是,微机联网信息处理在利益的驱动下,银行与企业间相互串通,执行人员前来查询存款,银行将存款额转移或以“为储户保密”,或以“储户与账号不符”等为由拒查。这些现象,使执行工作受阻。

二、造成“执行难”的法院内部原因

(一)法院审理不兼顾执行而造成的“执行难”。

在司法实践中,审判与执行严重脱节,将造成执行困难。比如在立案和审判阶段采取保全措施不力,需要先予执行的而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没有及时采取,结果坐失执行良机。{4}

(二)法官的独立性不够

在 中国 司法独立原则受到很大限制,这是造成“执行难”的原因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表现在:(1)在法院中,执行庭法官始终是以法院工作人员而不是以法官个人身份出现在执行程序中,他们对外代表法院履行职权,但却要受院方的控制,院方又常常受到行政机关的影响。(2)法院内部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执行法官的不独立。由于案件层层审批,大量案件的执行由庭长、院长或审判委员会决定,案件执行的好坏不能与执行法官个人的责任联系,即使不能执行,也往往找不到负责任者。目前,随着人们对“执行难”的不满的呼声越来越高,法院执行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越来越成为影响法院形象的障碍,而法院系统内现行的管理方式又加剧了法官责任心不强和执行工作的低效率,产生了整个社会对审判机关的“信任危机”。

(三)执行管理效率低下和执行程序缺乏监督造成的“执行难”

现行执行模式同审判模式一样,实行由承办个人负责到底的制度,个人执行不仅力量分散、效率低,影响到案件的执行质量,而且在大案、要案及群体性案件越来越多的形势下,个人对案件的处理显得势单力薄。同时,相对于审判程序而言,执行程序立法中有关当事人救济手段的 内容 较少。执行案件处理均由个人决定,任意性很大,案件执行的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执行人员的水平和素质,执行程序缺乏有效监督。这两个方面处理不好也会造成案件的“执行难”。

(四)有些法院的执行力量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法院在思想认识上对执行工作仍然重视不够,在人财物方面对执行工作仍然倾斜不足。

(五)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和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的“执行难”。

在长期被一些地方法院的领导忽视和曲解中,相当一部分与水准相差甚远的人员以“帮助债权人要钱”的心态走进了执行队伍,这部分人搞执行工作搞过审判工作,对法律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 学习不够、理解不透;有些执行人员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对当事人提供的信息和线索置若罔闻,工作拖拉,耽误了执行的最佳时机;有些执行人员不深入调查 研究,不积极探索新的执行方式和方法,使得一些动动脑筋稍加变通即可执行的案件,被人为地当作“骨头案件”搁置起来,导致当事人的不满;还有些执行人员对当事人态度粗暴、蛮横、生硬,使当事人怀疑其有不轨执行或越法行为。总之,这部分执行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工作作风有待改善。

(六)执行人员办“人情案”和“关系案”造成的“执行难”。

法院的极个别执行人员违反执行法律,办“人情案”和“关系案”,甚至接受吃请和贿赂。结果是,与申请执行人关系好的,就违法执行,肆意损害被执行人或案外人的合法权益;与被执行人关系好,就寻找借口,拖着不予执行,使申请执行人的权利得不到及时、有效实现。极个别执行人员的这些不廉洁行为,损害了人民法院公证司法的形象,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篇3: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执行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执行难, 其含义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为受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风俗的影响, 而使其实施的执行措施不能达到效果或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得不到实现。狭义的执行难是指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非法的对抗执行的行为, 而使执行不能进行或者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所说的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审结的已经生效的民事案件, 经济案件的判决、裁定、调解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案件的执行难。

二、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

1. 司法权的从属化

我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 但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法院在人事任命, 经费拨付等方面受制于地方的党委、人大、政府, 因此司法权在权力体系中事实上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司法权的独立性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地方党政机关为了自己地方的利益, 往往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 人为地给法院的执行工作制造麻烦, 有的甚至助长阻挠执行工作的正常进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执行法官对外代表法院行使执行权, 但由于法院院长是由本级人大选举产生, 而执行法官在行使权利时往往会受到本院领导的限制, 这就决定了执行法官无法依法独立、公正地执行民事判决。

2. 立法的不足

从数量来说,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执行程序的措施过少, 一些在国外非常实用的执行措施在我国法律中处于空白, 一些民事执行措施的规定过于原则性, 可操作性差。现有的执行法律不够完善, 漏洞较多, 可操作性不强, 并且与执行法律相配套的其它法律制度严重缺乏, 甚至二者之间相互冲突, 这也降低了执行的效率, 导致了执行难。我国民事诉讼法缺乏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因执行不当所采取的补救措施的规定, 执行救济措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执行难。

3. 执行体制的不畅

一个合理的执行机构的设置有利于把法院的裁判书变为人们现实的权利。但是我国执行庭是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 其在行政上隶属于人民法院领导, 而在业务上又独立于法院的其它庭室, 在职能上主要是将法院所确定的裁判文书变为现实的当事人的权利。这样一来就使执行庭在法院系统内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 我国司法实践赋予了执行庭有改变判决的权利, 把本应该由法官的职责交由了执行法官, 这样一来导致了审判与执行没有分离, 执行法官为了追求所谓的执行结案率往往会以被执行人物财产可供执行做申请执行人的工作, 劝其主动申请中止执行, 否则裁定中止执行。这样一来表面上是提高了执行的结案率, 但是实际上却使执行难更加难以解决。另一方面, 执行工作要受本级人民法院的领导, 同时在我国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存在着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所以一旦本级人民法院受到了上级人民法院的干预, 执行工作的难度则大大增加。

4. 法治意识不强

申请执行人由于法治意识淡薄, 往往会错过了最佳的执行机会。同时在实践中一些必要的预防性工作流于形式。如金融机构对外放贷款, 大多数未按照法定程序严格审查和评估, 对资金投向的可行性报告也是停留在形式上, 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也增加了执行的难度。被执行人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往往会在自己即将败诉的情况下有意转移自己的财产, 使法院无法执行自己的财产。更有甚者, 在原告向法院起诉的时候就躲起来, 法院只能缺席判决, 更增加了执行的难度。

三、解决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对策

1.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

全民较高的法律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 解决执行难问题也需要提高全民较高的法律素养。在我国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重实体、轻程序的作法, 许多执行法官在执行工作中认为执行的目的就是帮助债权人实现其实体权利, 程序是否公正无关紧要。在上述思想的指引下, 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违反程序的作法, 其表面上起到了保证债权实现的作用, 但却损害了人民法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致使执行程序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 提高执行法官的职业素养有利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民事判决的执行是民商事风险的延伸, 执行难并不全是法院本身的问题, 商业风险不是司法救济本身所能完全解决的。所以, 人民法院在立案时, 就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对当事人进行风险提示, 使当事人对诉讼风险和执行难度有所了解, 这样当事人在诉讼前就对诉讼风险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在诉讼中会积极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 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实现自己的诉讼目的。

2. 完善立法

由于目前我国的执行依据主要是存在于民事诉讼法和一些司法解释中, 比较繁杂, 所以建议出台一部独立、完整的《民事执行法》, 这部法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 应该完善举证制度。在立法中应该明确规定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举证范围和责任以及人民法院的查证范围, 并重点完善被执行人无财产举证制度, 同时建立与执行有关的听证制度, 增加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强制措施体系, 强调措施的整体性。对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适应的措施予以吸收, 例如以劳务抵债措施, 就是在被执行人无力还债的时候, 允许债务人以自己的劳务抵债, 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执行问题, 又没有浪费司法资源。现行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封、冻结、扣押、拍卖、变卖。但是由于客观实际的需要, 这些强制执行措施不能顺利实现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目的, 所以一些制裁措施的出台是完全有必要的。根据实践的需要特提出以下设想:根据现行经济状况, 适当提高罚款金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与外国的联系越来越多, 所以有必要增设限制出境措施以阻止债务人为逃避债务逃到国外。同时应该完善刑诉法, 使刑事处罚在执行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完善和制定一些新的罪名, 如增设骗取人民法院执行依据罪, 侵占判决、裁定确认的财产罪, 完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3. 建立新的执行运作机制

由于我国现行的执行机构隶属于法院, 而法院的主要领导人事任命控制在地方权力机构手中, 而人民法院的财政支出大都依仗地方财政的供给, 这就决定了人民法院不可能依法独立行使裁判权, 执行机构也不可能顺利完成执行任务。改革现行法院的管理体制, 建立独立的并且垂直领导的执行机构是完全必要的。这样一来就会使人民法院摆脱了当地政府的制约, 其活动经费不用依仗地方财政的供给, 由国家统一领导, 才能有效地排出地方保护主义对执行的制约。

目前全国各地的执行信息都是分散的, 没有统一的执行网络系统, 执行信息闭塞, 致使一些本可以执行了结的案件, 由于信息掌握不及时而错过了执行的最佳时间, 造成不能执行。所以有必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把全国各地的执行信息连接在一起, 形成统一的、多层次、严密规范的执行信息网络系统。目前执行机制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一盘棋, 这就使全国的执行机制运行不畅通, 人为地设置了障碍, 使执行的效率大大降低了。在现行的执行实践中有的法院接受执行委托后表面上应付外地法院, 暗地里却给当事人通风报信, 逃避执行, 更有甚者直接拒绝委托执行。这就有必要健全异地委托执行制度, 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以保证异地委托执行的顺利实现。

摘要: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是司法权的从属化、立法的不足、执行体制的不畅、法治意识不强等方面造成的。解决我国目前民事执行难的对策主要包括应力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完善立法、建立新的执行运作机制等内容。只有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才能保证我国民事执行的顺畅、圆满。

关键词:民事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与龄.强制执行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9.

[2]柴法帮.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 1953:387.

[3]李浩.强制执行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51-52.

篇4: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民事案件;执行难;原因;解决对策

人民法院在处理民事案件中经常会碰到执行难的问题,民事案件的执行情况是人们对于法院工作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执行难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们对于人们法院的信任。造成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会对造成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执行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执行难”的原因分析

1.立法滞后

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法制原因,笔者认为最关键是原因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系统的民事强制执行法。但是我国在立法中一直遵循的是“宜粗不宜细”的原则,所以我国的很多法律条文不够清晰明确,而且原则性过强;同时我国的法律在制定过程缺乏严谨的逻辑性,经常会出现一些相互抵触的内容,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民事案件“执行难”的问题。

2.管理缺失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赋予了民事审判独立进行的权利,但是我国的司法体系所采用的是块状管理,即地方政府对于法院具有管理权,而上级法院对其的管理权就被弱化,因此法院在进行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经常受到所在区域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审理的公正性。

3.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盛行

有的法院在接受执行委托后对执行工作并不积极,执行过程中会采取拖延战术,从而让被执行人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财产转移;还有的被委托法院则以无法寻找被执行人来应付委托法院及债权人。更为过分的是由的地方政府会以被执行人需偿还本地未立案债务为由将被执行人的财产、资金转移,这就造成了债权人的损失。此外,相当一部分受委托人民法院为了保护本地公民、法人组织的部门私利,随意裁定中止。由此可见,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造成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执行难的重要原因。

4.执行队伍较弱

在执行程序中,执行庭法官是不能以法官身份进行执行工作的,他们只能以法院工作人员的身份代表法院进行执行工作,他们的权利受到法院的控制,而法院的工作也受到地方政府的左右,这就导致执行庭法官在执行过程中不具备独立性。同时由于案件审理流程繁琐,案件的执行需要庭长、院长、审判委员会进行决策,执行情况并不会对执行法官造成影响,这就无法实施追责制。

5.当事人法制观念薄弱

一些当事人在经营活动中没有树立风险观念,对于合作对象的考察和审核不到位,没能准确掌握对方的财务能力以及信誉状况,为以后的经济纠纷埋下了隐患。被执行人的这些行为也是造成执行难的重要原因。

二、“执行难”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能否得到执行,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执行难”主要有以下几种危害:首先是让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其次是对我国司法机关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民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同时也妨碍了司法公正;再次是民众对司法机关的不良印象会转移到到党和政府,情節严重的还会引发群体暴力事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执行难”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对于我国的和谐健康社会环境的建设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几点对策

1.转变观念,强化执行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现有的执行理念和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要求,人民法院必要转变执行观念,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机构的形象。对于执行人员来说,在执行中要转变现有的支付挂念,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在执行过程中做到依法执行、诚信执行。应做好执行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等工作。职业道德建设是执行队伍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打造一支拥有良好职业规范和道德操守的执行队伍才能提高执行的效率,维护司法机关的形象,维护司法公正。

2.联合多方力量,加大执行力度

执行工作并不是依靠法院就能够完成,经常还会借助其他力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在执行过程中可以联合审计部门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进行评估,有效防止被执行人进行财产隐瞒,获得被执行人真实的资产状况,并以此作为采取强制措施的依据;对于在执行过程中采用暴力抗法的行为应联合公安部门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同时还要努力争取被执行人所在地党委、政府、法院对执行工作的全方位支持,积极与被执行人的主管单位沟通、协调,并提出司法建议,对执行预案要向有关领导通报,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的应提前做好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和准备,争取多方支持和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3.扩大诚信建设宣传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经济纠纷也更多,这些经济纠纷的引起以及后期的处理都和企业的不诚信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建立建立社会诚信制度和财产登记制度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工作,把企业的基本情况、资产状况、交易记录、信贷记录等建成档案资料,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风险控制,还有助于执行工作有效开展。目前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估被执行财产状况就存在很多的困难,但是如果建立了社会信用评估体系,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被执行人的财产评估就变得更加容易,有利于执行工作的进行。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对于我国的和谐健康社会环境的建设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民事法律法规汇编[M].中南政法学院出版社.

篇5: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难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普遍问题。笔者翻阅有关资料,就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字:公共政策、执行难、原因、对策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的一项行为准则,无疑具有强制实行的特征,因此,它的出台和实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无疑是具有不可辩驳的性质。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现实的情况却又告诉我们,公共政策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很多却往往收不到其应有的效果,有的甚至出现与之相悖的抵制现象,于是,公共政策执行难的问题便摆在眼前。问题的出现都有其原因,公共政策的执行难问题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原因。相同地,每个问题的存在,也必然有其解决的办法。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作如下分析和讨论。

一、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

公共政策执行难在另一种程度上又可称为政策失效。政策失效是指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抵触,不能完全按照决策的设计执行下去,决策执行结果不同程度地偏离了政策目标。就政策失效的概念来讲,公共政策执行难的直接后果就是决策不能按照目标的方向进行。不能按照预期地目标执行,政策就会处于闲置状态,处于闲置地政策,仍然放到社会管理当中,就很容易沦为个人或者小部分集体者的利益攫取的门径。像这种沦落了的公共政策,不但不会起到应有的积极效应,而且还很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

西方新自由评论的公共选择学派指出了“公共政策由于政府自身利益存在而引起的公共政策失效,加剧了市场的失灵,带来了更大的资源浪费,甚至引发了社会灾难,这就是非市场缺陷及政府失败的一个基本表现。”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知道,公共政策的失效往往具有以下几方面地原因:

1、决策者本身的问题。21

公共政策本身应该以公共利益为依据,但是现实中公共利益的标准难以确定。这就给决策方带来了很大麻烦。而由于决策者本身的价值观念和取向的限制,决定了其制定出来的政策的局限性。因此,一项政策往往只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利益,而并不代表所有公众的利益。这也就造成了一个我们所谓的普遍现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违背公共选择的理论,而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并不存在真正的公共利益,也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群体之间的“缔约”过程。故此,要想使得一项政策的有效执行,首先决策者之间必须具有统一的观点。这里的决策者并不只是指最高层的领导集体,它还包括其下属机构——地方政府。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种“缔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不存在的。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种中央向地方“让利”的情况才开始出现。其实这种“让利”行为是一种民主的表现,但是很多时候却被一些地方政府的逐利行为所玷污。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采取“下有对策”的抵制政策往往会获得大于执行政策的期望收益。这种无异于冒险的行为常常被一些贪图享受、利欲熏心的人视为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2007年的无锡“蓝藻事件”暴露的太湖治污低效问题便是我国公共政策执行难现象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由于地方政府逐利行为所导致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是形成政策执行难问题的主要根源。

2、政策本身的缺陷

一项政策的出台并不一定具备完美的条件,它在制定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某些主观或客观的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政策出台之后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导致其在执行过程中收效甚小,甚至失效的结果。

政策缺陷的原因往往包括这么几点因素:(一)政策目标不准确。目标含糊不清,目标太高,目标绝对化,片面化。有的政策经常会在不该出现禁令的地方频繁地使用“禁止”字样,搞得一项政策就像宣布死亡命令书一样无条件地让人执行和接受。(二)政策内容不具体。政策方案、目标、措施和行动步骤不明确。这往往就给某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从而毁坏政策的公益性,使之朝着功利方向倾斜。(三)政策不严密。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关系,科学的规划程序,正确反应事物客观规律。(四)政策不配套。忽视了政策的系统性和

3整体性。(五)政策不稳定。朝令夕改影响到对政策的信任程度和执行的坚定性,从而损害政府威信。

归纳上述几点因素,可知政策本身的缺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问题。这就需要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和影响,尽可能地公平公正地撰写政策内容。

3、政策执行上的偏差

政策的执行是一项政策能否有效施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执行者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捎带有功利心或者个人情绪,往往就会给民众带来政策认识的误差,有时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今年出现的诸多城市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在某种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因为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后果。引用陈庆云教授的一句话:“政策对象是直接大范围内的政策利益得失者。公共政策对他们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公共政策的反作用同时存在。政策实施能否获得预期的效果,要看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互动作用关系而定。”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就属于这种利益互动关系的重心偏移。

其次,产生政策执行偏差还有其客观原因,比如政策质量、执行环和政策资源等问题,都是导致政策偏差的原因。

除此之外,导致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还有很多,像类似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公共权力的腐败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实施。

二、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对策分析

面对诸多的政策执行难问题,坐以待毙显然不是解决的办法,究竟要如何妥善解决这种棘手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尝试多方位思考、开放式经营和铁腕式处分或许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方位思考,即是从不同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决策者、执行者和政策对象之间的利益,尽可能做到三者利益的整合,从而实现三者的和谐发展。开放式经营,就是多方争取意见,接受群众指责和社会反响,做到及时修正的办法。铁腕式处分,毫无疑义,就是对一些破坏政策的个人或群体,实施一定的处罚和惩治措施,确保政策拥有法律的效应。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一个人治的环境,而“政策的灵活性决定了它比刚性的法律更能投合中国传统的人治文化。” 无锡“蓝藻事件”是一件很令多方不满的事情。太湖治污

54是一个跨区域、跨省市的项目,下游治理,上游排污的现象不容忽视。这是导致各方固执己见,拒不合作的主要原因。这不是政策本身的问题,却是执行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利益纠纷问题,而作为决策者的中央,明显地处于中间合适者的位置,并且又要保证其所作出的决策能够让下属机构很好地执行,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周国雄在其《公共政策执行阻滞的博弈分析》中提到了这么几点办法:

(一)中央和地方利益有待进一步整合;

(二)执行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政府间信息沟通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地方政府政绩导向有待进一步转变;

(五)地方政府“执行文化”有待进一步确立。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发表的《2007年—2008年公共政策简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于公共政策选择在2007年出现的重大变化的分析,不可不认为是明智的思考。从中我们亦可以窥见,我国公共政策执行难的主要根源应该不是在决策层,而应是在于执行者和政策对象中出现了问题。这个我们在太湖治污问题中也大略可以知道。

篇6: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李联卫

一直以来,执行难问题始终困扰着人民法院,并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法院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作为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更是难中之难。随着严打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法院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数量越积越多,这对原已堆积的大量得不到实际执行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它对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持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切实解决好这部分案件的执行,对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打击犯罪,保障社会的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刑事附带民事执行

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生命、身体、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被告人的不法侵害,对被告人的追究可以从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两个方面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可以由国家法定的司法机关来完成,但民事责任的追究主要是民事赔偿部分往往因被告人方面的原因而难以兑现。这里所说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就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及调解书中的财产部分进行的执行过程。严格的说,这里的财产部分应包括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及对罪犯判处的罚金、没收财产和对罪犯的非法所得予以追缴等内容,本文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部分的执行进行探讨。

二、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与普通民事执行的异同

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与普通民事执行都属于民事执行的范畴,但二者之间有着细微的区别:

1、执行主体方面: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双方地位不平等,被执行人一般是正在服刑的刑事犯罪分子及其监护人,而普通民事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2、进入执行程序方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不需权利人申请,由法定部门依职权主动移送,而普通民事案件需当事人主动申请,过了申请时效就不得申请法院执行;

3、被执行人所处地位不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被执行人一般已失去人身自由或已执行死

刑,没有收入,而普通民事案件的被执行人则是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一般有正常的收入来源;

4、可以采取的强制措施受限制:对普通民事案件被执行人可以采取的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无法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被执行人。

三、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分类

为方便对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原因进行探讨,这里根据刑事附带民事被执行人被判处的刑罚种类进行简单分类:(1)被执行人判处死刑的;这类案件,由于没有具体的被执行人,在执行中,只能靠做被执行人家属的工作,而其家属在某种程度上与法院之间存在着一些对立情绪,如被执行人家属不愿配合,则案件一般很难执行下去。即使被执行人还有财产,也因在执行阶段难以对被执行人及与其共同生活的人的财产进行析产而难以进行。(2)被执行人判处较长刑期的;这类案件,因被执行人长时间处在服刑阶段,自己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在执行时,其家属往往采取推托的办法,让执行人员去找被执行人解决,不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3)被执行人判处较短刑期、缓刑及免予刑事处罚的。这类案件,由于被执行人自己即将或已经获得一定的自由,其可以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能够有一定的收入,且其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小,往往存在主动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以减轻对自己的刑事处罚的思想,一般情况下,都能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四、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

1、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刑事被告人的赔偿能力有限。近年来,恶性犯罪增多,造成的损失特别巨大,而这些犯罪分子大多是比较年轻,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根本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财产。有些侵犯财产型犯罪,在追赃过程中财产已被清理,进入执行阶段,到了赔偿受害人时已没有财产可供赔偿受害人。

2、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予执行。在许多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中,都存在着罪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生活难以保障的情况,虽然其犯罪给被害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即使有犯罪所得,也在案发前早被挥霍一空,而家中又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

3、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查证比较困难。有的被执行人虽然有一定的财产,但这些财产往往与其家人的财产混同在一起,很难区分哪是被执行人的财产,哪些是其家人的财产,给强制执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要区分这些财产,必然牵涉到析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执行阶段,执行员是无法解决的。

4、被执行人的继续赔偿能力有限。对于被执行人已被执行死刑的案件,因没有了被执行人,使案件很难执行下去。对于被执行人被判有期徒刑的案件来说,情况稍好一点,但因这部分人犯罪前大都无正当职业,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其已入狱监管,无法再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不能再创造财产,而且,刑期越长,其赔偿的可能性越小。

5、被告人家属不理解,不配合。认为犯罪是被告人自己的行为,“一人做事一人当”,与家人没有牵连,造成受害人的经济损失由被告人自己承担,而某些案件被告人又比较年轻,独立生活的能力有限,没有任何财产,造成难以执行。

6、可以采用的强制措施有限。由于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大多都已失去人身自由,象罚款、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等无法适用,对被执行人没有震慑力。

(二)、主观方面的原因

1、申请人方面的原因。申请人由于与被执行人之间存在的特殊对立关系,造成其难以了解掌握被执行人的具体情况,使其向法院提供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很有限。

2、执行员方面的原因。有些执行员在思想上对刑事附带民事执行认识不到位,觉得这类案件标地小,执行起来费时费力,有点得不偿失,不愿下工夫去执行。有些执行员受“罚了不打,打了不罚”的思想影

响,认为既然判了刑,就不能再赔偿。还有些执行员对此类案件有畏难思想,一听说自己分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就头疼,不愿执行这类案件。

五、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危害。

1、被害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法院的判决不能执行,直接损害了被害人的权利,有些被害人在受犯罪侵害以后,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满足,甚至家破人亡。

2、损害法院判决的严肃性。法院的判决得不到执行,如同白纸,严重破坏了法律的权威和法院判决的严肃性。

3、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刑事附带民事执行作为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得意义。

(二)、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途径。

1、执行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的重要意义,把做好这类案件的执行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的高度上来,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格依法办案,克服畏难思想,针对具体案件,认真做好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的工作,促使其放弃“赖帐”思想,主动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2、针对被执行人大多无履行能力的问题,应该加强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立案审查工作,在案件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时,由立案庭对此类案件进行审查,对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人又不能举证的情况,可以直接中止执行,发给申请人债权凭证,以减少该类案件在执行阶段的大量积压。

3、对于可能涉及民事赔偿的刑事案件,应加强司法机关之间的互相协调,在侦察、起诉及审理阶段,应该及时对属于犯罪分子的家庭财产进行保全,予以查封或扣押,以保证将来能够对被害人予以赔偿。

4、加大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民事部分的调解力度,对民事赔偿部分尽量以调解方式结案,这样,既能消除执行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对犯罪分子的改造。

5、加大对被执行人家属转移、私分、隐匿属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的追究力度,对于经查证情况属实的,要限期责令其退回,否则,在其转移、私分、隐匿的财产范围内执行其个人的财产。

6、确立民事赔偿优先原则,做好民事优先赔偿工作。根据《刑法》第36条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第60条还规定:“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的,应当偿还。”审判人员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应充分应用这些规定,及时做好对被害人的赔偿工作,以保障被害人的权益,从而减少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的积压。

7、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执行难的问题,还可以考虑完善和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

1、完善缓刑考验、减刑、假释制度。可以把是否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作为缓刑考验、减刑、假释的法定条件,对拒不履行附带民事赔偿的,应撤消缓刑,不能对其进行减刑、假释。

2、完善取保候审的担保制度。对可能涉及民事赔偿的刑事案件,将保证人对被告人在遵守刑事诉讼制度方面的担保,扩大到对附带民事赔偿的担保。

3、建立监狱代偿制度。将罪犯在监狱里的劳动所得,扣除其必需的生活费用外,剩余部分支付给被害人。

篇7:仲裁裁决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由第三者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裁决的一种旨在解决纠纷的民间性制度和方式。目前,仲裁因其灵活性、保密性、快捷性、经济性等优点,愈来愈受到纠纷当事人的青睐。同时,由于仲裁所作的裁决权利当事人只能向法院申请执行,而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对仲裁裁决有一个司法监督的过程,这使得仲裁裁决的执行成为一个难点。

一、仲裁裁决执行难的表现

1.在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案件中属于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案件比例很高。据我院统计,XX年到XX年这三年,我院共裁定不予执行案件16起,其中有关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案件5起,将近占了1/3.2.很多仲裁裁决案件不能全额执行到位。在基层法院中,仲裁裁决申请执行的多为劳动仲裁、伤残补偿仲裁这二类弱势群体,标的额虽不大,但往往涉及申请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大。尤其是劳动报酬纠纷的仲裁,往往申请人有几十个人,被执行人是一个企业,而且经常是经营状况已经严重恶化的企业,公司的账面上几乎没有什么钱了。法院为切实维护起申请人的利益,做了方方面面的工作,协调各种关系,也不一定能将申请人的劳动报酬全额执行到位,申请人只能按比例受偿。象我院去年处理的劳动报酬仲裁执行案件中就有1/10的案件未能全额执行。

3.仲裁裁决案件执行期限拖得较长。按照民诉法规定,如果被申请人对仲裁裁决提出异议,就必须进入一系列裁定不予执行或撤销裁决的程序,这无疑会拖长执行期限,也确实会使一部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因时间上的延迟而得不到及时的保障。

4.仲裁裁决中标的较大的案件,存在许多被申请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况,从而将决定权交给了法院。而由于这类标的额大的案件往往会牵涉到许多人情、关系,而审查的具体操作程序又不规范,赋予了法官大量的自由裁量权,法院的一些法官也存在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裁定撤销该仲裁裁决的情况。而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能提起再审和上诉等救济方式,这就使受害者要再得到法律的保护必须再重新提起仲裁或诉讼。

二、仲裁裁决执行难的原因

1.社会劳动保障救济体系不健全。企业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能实现时,如果社会劳动保障体系健全与完善,就不会存在劳动报酬仲裁执行不能全额到位的情况。

2.关于仲裁的法律不够完善,容易让一些被申请人钻法律的空子,造成资源浪费。由于民诉法规定了不予执行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概括分类,并不是非常具体,这使得持消极心态的被申请人有机可乘,想方设法找出法院不予执行和撤销仲裁裁决的各类证据,即使最后未能达到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的目的,但至少起到了阻碍和拖延法院执行工作的作用。

3.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仲裁机构的仲裁人员素质不够高,在仲裁过程中,制作的仲裁文书不规范、粗糙,更给寻找提出异议证据的被申请人提供了素材,使得仲裁裁决的效力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4.仲裁机构在仲裁过程中仲裁程序不到位,造成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行使司法监督,依法作出不予执行案件比例较高。

三、仲裁裁决执行难的对策

1.要建立起完善和健全的劳动保障体系,使弱势群体在合法权益不能通过向被申请人执行到位的情形下,由社会承担起救济的责任,这既是缓和法院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对策,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最终趋势。

2.对仲裁裁决申请不予执行或撤销的程序在立法上应得以进一步完善。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或撤销的申请法院应采取公开听证的执行方式,由双方当事人对提供的证据进行充分的质证和辩论,除法官参加外,也应邀请仲裁委员会派员旁听,最后在法院合议庭作出最终裁定前可适当听取参加听证的仲裁员的意见;如果是裁定不予执行或撤销的,一定要实体和程序上十分慎重,保持法律应有的缜密。这样不仅是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受到了无形的监督,也使得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更让被申请人的侥幸心理无法实现。

3.加强对仲裁机构仲裁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使制作的仲裁裁决文书规范、质量经得起考验。仲裁机构对选任的仲裁人员要采取严要求、高标准的态度,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精通、办事认真负责的法律专业人士来担任,并要定期多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进一步提高仲裁员的素质,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趋势。同时更需要培养他们制作仲裁裁决文书时的严谨态度,对认定的事实、证据的分析及适用条款要进行准确全面的表述,而不能仅仅注重仲裁结果。

篇8: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1 煤矿企业招工难

煤炭企业作为高危行业,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事故以及各类机电、运输事故在煤矿企业常有发生。煤矿也是由国家统一下达百万死亡考核指标的特殊行业。据保守估计, 全国煤矿每年新增加尘肺病患者超过七万人。煤矿企业的安全和职业病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形象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决定煤矿企业招工难主要体现在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政策因素。

1.1 外部因素

受外部用工大环境的影响, 社会就业机会多, 劳动力供需发生变化, 从过去的供大于求、过去农村劳动力寻找单纯的体力劳动, 到如今逐步走向城市或发达地区工作或自主创业, 从单一的择业到多重选择就业, 这种就业观念改变对矿井招工造成巨大影响;面对现代社会, 不管是农村或城市青年都从信息时代走来, 青年人选择机会多, 很多青年人不愿选择矿山就业, 是煤炭行业招工难的最主要最直接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强度、作业环境、住房条件、子女就学、职业发展机会等要求不断提高, 就目前煤炭企业所处的市场情况, 无法提供大量资金进行大面积的改善及解决, 这促使青工难稳定下来, 加剧青工的流动。

1.2 内部因素

(1) 招工费用问题是影响招工的一个比较重要因素。目前公司各单位都是采取老工人介绍新工人的办法进行招工。老工人担心, 介绍新工人到矿山因体检因素万一不能招用, 要负担新工人路费, 吃、住费用等问题, 从介绍者立场来看, 是笔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 造成老工人介绍新工人积极性不高。

(2) 矿山收入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吸引力, 也是形成招工难的一个被动因素。从个人收入来看, 一线员工收入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对于没有技能专长的农村人员来说, 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外出打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夫妻一同外出, 到矿山家属没活干, 对一个家庭总收入来说又是不高的。夫妻双方外出打工, 两人一年赚8万元左右的工作相对比较容易找到。

1.3 政策因素

《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中第七条“农民工合同期限累计不得超过8年的规定”及养老保险待遇政策衔接影响。部分农民工一是因为在煤矿长期干的意识不强, 属于边干边看, 抱着干不成就回家的消极思想;二是因为政策规定个人累计缴纳养老金15年, 年满55岁退休后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而矿山目前仍执行八年轮换政策, 怕自己在煤矿干不了15年, 回到农村后还得续保, 也导致了部分职工稳定难。公司组织实施的转招政策吸引了一批职工, 但不愿转招人员依然较多。

2 一线队伍稳定难

面对企业出现的采掘农民工不稳定的现象, 各煤矿企业都会采取各种相应的方法与对策, 但从整体上看效果还不理想, 仍然存在着缺员、稳定难的问题。

(1)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家属没法找到活干。这几年煤矿企业虽然连续采取对一线员工提高工资政策, 就其个人收入来说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家庭总收入增加不多, 到其它行业打工, 夫妻都能找到事做, 虽然对家庭总收入可能不会增加多少, 甚至没有增加, 但两人都有事做, 心里感到更踏实;若家属没事做, 会引发很多非收入因素问题, 如口角等。家属在矿里安排家属工岗位, 其稳定性就很好, 相当一部分家属无法找到活干, 其稳定性就差得多。

(2) 矿井生产条件的好坏和管理不到位, 依然是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1) 随着矿井向下水平廷伸, 部分工作面通风问题越来越突出, 地温高, 体能消耗大, 工人容易生病, 造成工人很难稳定, 工人很难调配。 (2) 部分生产条件困难的采掘工作面, 职工劳动积极性不高, 因条件差、工效低、职工收入低, 容易使队伍垮掉, 工人最不容易稳定。 (3) 工作面生产条件变化大, 造成不同月份、不同大班之间工资收入变化起伏大, 对工人的稳定影响较大。

(3) 住房紧张。招收新工人无法提供足够的住房, 特别是带家属的新工人。外地工人带家属多, 矿井女工岗位较少, 无法安排其家属就业, 对外地工人的稳定有所影响。

(4) 矿井安全状况的好坏以及安全的处罚不尽合理对职工稳定也起到一定影响。

3 面对招工难稳定难的相关措施及对策

面对招工人数不断下降, 内、外部环境越来越不利, 生产条件变差, 员工收入期望不断提高, 采掘工效难以再提高、安全生产条件基本要求不断提高, 社会劳力供给不足, 招工工作越来越难等情况, 深刻分析其原因, 根据矿井实际采取对应对策与措施予以解决, 才能满足煤炭企业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要求。

在成本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大的提高工资收入。一是适当提高采掘单价;二是加强定额管理, 做好现场写实、监测工作, 确保定额相对合理;三是加强技术指导, 提高爆破效果, 降低材料消耗;四是加强生产组织管理, 提高单产单进水平。

3.1 改变管理方式, 创新分配机制

根据新情况出台新对策, 发挥工资杠杆作用, 多层次设置计资办法, 以调动采掘职工积极性, 促进队伍稳定:建立出勤激励机制, 设置出勤奖及超勤奖。结合矿井实际, 灵活使用公司采掘增资政策, 保持定额标准不变, 为鼓励出勤以提高收入, 建立出勤激励机制, 设置出勤奖及超勤奖, 月出勤达22天, 发给出勤奖500元/月, 出勤超过22天以上, 每超一勤奖励100~150元/天, 平衡队伍条件变化大而造成的工资收入起伏变化大, 促进采掘队伍稳定, 以实现劳资双方的共赢。

3.2 做好工资统筹, 加强定额动态管理

工资测算部门与生产技术部门密切配合, 及时收集、测定工作面生产动态, 对因生产条件困难而造成工效低的工作面, 及时给予调整工资定额, 同时建立“以丰补欠”的机制;能保证条件困难的工作面有队伍愿意干, 在条件困难的工作面采掘职工能有基本的收入保证。如在单价外保留出勤奖及超勤奖外对支护、打眼、隐患整改等进行补贴, 同时班长、群监员、背炸药的补贴均由矿考核拨补。另外, 灵活运用工资平衡会的作用, 工资单价测算、生产条件补贴统筹兼顾劳动强度、作业环境、身体危害、生产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在效益优先前提下, 兼顾公平, 确保条件困难的采掘工作面职工收入, 让职工感受到劳动与报酬相符合, 付出与收入成正比, 以调动采掘职工劳动积极性。其次, 建立合理反馈计资补充机制, 因受经验、技术手段、现场跟踪不足等方面影响, 工资测算部门与生产技术部门现场收集、测定的标准与现场实际有一定的差距, 为克服这方面不足, 建立合理反馈补充机制, 积极进行复查验收, 做到有错必纠;将现场实际情况上报工资平衡会集体讨论, 确认合理情况予以调整。

3.3 抓好班队工资民主分配

引导班队新工人与老工人同工同酬, 在矿井对打眼、支护等辅助性工作量进行补贴的同时, 对打眼、支护等工作进行倾斜, 促进采掘人员转变观念, 提高对打眼、支护等工作的积极性, 为提高单产单进创造条件, 确实提高采掘人员的工资收入;并鼓励班组全员参与工资分配, 矿井做好监督, 保证新职工合法权益。同时, 积极引导新职工接受技能等级培训, 从提升职工技能上提高班组单产单进, 把技能与工效、工资有效地衔接起来。此外, 每年一季度制定生产组织任务考核办法, 较大幅度提高春节前后工人的收入, 突出对队伍最容易流失时段把控, 并在该时段设立了100~300元的满勤奖, 确保工人按时返矿和队伍稳定。

3.4 提高服务和管理

成立以劳工、行政、保卫等部门的负责人及支部书记组成的招工接待站, 负责接待新工人, 加强招工的“一条龙”服务工作。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的时机, 通过矿井、股队、班组发动招收补充新工人, 特别是对招收外地、外省新工人的招工宣传, 采取招收外县籍新工人及一季度招收新工人奖励倾斜政策, 力争在每年一季度补充足够新工人, 为全年劳力补充打好基础。一季度老工人介绍新工人的路费视其具体情况给予报销, 新工人吃、住费用问题由矿井统一进行负责。

3.5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转变安全管理理念, 建立隐患整改机制, 由现场安监员、跟班队干在单价外对隐患整改进行补工, 由矿带班领导在现场进行确认并签字, 让采掘职工明确补工与其它工作同样重要并可以获得同等的报酬, 从意识上提高矿井安全形象, 进而改变新职工的矿山作业观。加强安监队伍建设, 完善安监人员的考核奖惩, 以增强他们的素质和责任心, 突显矿井在安全管理上的成效, 实现工作重心在现场、隐患处理在现场, 形成人人要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学安全的良好氛围。改变安全处罚的形式, 小隐患现场整改为主, 避免出现“以罚代管”的现象。逐步加大通风防尘和优化井下作业环境的资金投入, 如建设标准化矿井、井巷示范线路建设、正规采煤方法等多种措施, 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尽可能地消除矿井作业环境对新职工造成的负面影响。

3.6弘扬企业文化, 增强职工凝聚力

加强宣传工作, 让职工了解集团及公司的发展前景, 宣传国有企业的优势, 如转招工、评优、子女上学方便、生活设施完善、安全生产环境好等, 宣传公司的转招工和工资政策, 增强矿井的吸引力。利用转招工政策, 动员采掘骨干人员全员参加社会保险, 在确保骨干人员稳定的基础上, 可以根据安全生产的要求, 通过招收补充新工人及时组建成建制班队, 促进安全生产, 确保队伍的稳定, 尽可能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4结束语

上一篇:三年级绝句古诗下一篇:关于玉林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