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起始年级的写作教学”别样美丽

2024-05-08

让“起始年级的写作教学”别样美丽(精选2篇)

篇1:让“起始年级的写作教学”别样美丽

让“起始年级的写作教学”别样美丽

首先感谢李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在这里向专家们请教、跟同仁们共同商讨,交换看法,总结和交流经验,使我受益非浅。本次“如何开展起始年级的写作教学”历时2个月,得到了全省各地老师的支持,大家一起谈到了自己的疑惑与经验,使我开阔了视眼、增长了不少见识。现将本次活动小结如下:

一、起始写作—别样的重要

修订后的初一教材阅读文章内容加长了,写作的要求比原来的也相应提高了。纵观每年的中考试卷,写作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比较大,但每次的改卷,都会看到很多同学作文这一块得分率比较低甚至有的就索性空着,有的虽写了也是从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那边抄过来的,结果白白辛苦了一场,一分也没赚到,看了真让人揪心,而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起始阶段的写作显得特别的重要。

二、方法纷呈—别样的美丽

1、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写作的乐趣。

方忠富老师: 由基础慢慢深入。先写句子,再多起来。李冬梅老师:同意方老师的说法,再慢一点,先写简单句,再到并列句,再学着写段落,最后再学写篇章。英语学习主要有听说读写译,义教阶段应该以听说读写为主。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到英语很难恐怕会打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郑娟君老师:也赞成从简单的句子开始写起。从自我介绍开始,介绍家庭,介绍美丽的学校入手,学生觉得有话可写,简单又会写,慢慢地耐心的培养写作习惯,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慢慢提高的。潘飞梅老师:起始年级,开始时要求学生学写几个句子,写得少但要求他们写规范,符合英语语言习惯,不知我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呀? 我又想起我女儿一年级时学写语文的日记,第二学期老师就要求每星期写一篇日记。起先老师要求写几句,慢慢地句子多起来,我觉得语文的这种做法也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尝试一下。周慧娅老师:李老师对修订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关于写作的教材解读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写作是个漫长的过程,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教材为我们的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过程指导,七(上)直到最后一个单元才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篇章。因此,一步一个脚印地指导学生慢慢学会写作,也许是上策。费敏红老师:记得上个月杭州专家吴萍老师带杭州名师曹老师来湖州上过一节课。是七年级Unit2有关介绍family的,曹老师在用This is...介绍家庭成员时,就有意识地用This is my father and this is my mother.This is my sister and this is my sister, too.这样的并列“长句”,对有小学基础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是能够接受的,而且老师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也试着在表达中不止用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 mother.这样的简单句堆砌了。写作指导也融入于平时的新授课,甚至就是第一课时的对话课。很欣赏曹老师的教学睿智处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方忠富老师:同意潘老师的说法。奖励和规范都很重要。奖励是培养兴趣和积极性;规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孙广趁老师:这几个学期,我们也一直在做写作方面的探讨,现在发现很多学生到九年级最后了,仍然是达不到我们的写作目标要求,我们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也发现很多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觉得我们英语的起始阶段的写作最重要的首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的习惯,如书写习惯、标点的使用等,然后从词到句,记得我们学语文的时候开始都是有组词的,然后是造句,再是看图写句子等,所以我们英语是不是也可以短语入手,再造句,写句子等,只有确保句子会写了,才能开始写语段、写篇章。起始阶段写的习惯的养成真的很重要。另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起始阶段模仿写句型结构也很有效。我想在起始阶段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同伴互批、小组分享互阅,开始就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起始阶段写的要求不能一下子太高,在会写句子的基础上,模仿,自主创作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培养学生以上的这些写作习惯。李冬梅老师:句子还不会写就写文章就像一个人还不会走就让他跑,能不摔死吗?潘飞梅老师:我看我女儿学习写语文的作文,那是她从每天阅读半小时开始,积累了大量的东西,看得多了写文章是得心应手。起始年级的英语写作教学是不是也要从适量的课外阅读开始。、3、紧扣课文指导学生仿写

陈卫兵老师:《英语(新标准)》教材采用了“题材—功能—结构—任务”的编写体系,着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教材编排者以24个话题为主线进行教材的编排,每册教材一般有10个或12个模块,每个模块有三个单元,其中第二单元是阅读课,强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即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同时了解相关的话题内容,学习语法、句型、文章结构,再则,在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写作训练。依样画葫芦 ,同样也精彩.。鲍金芬老师:最重要的还是在学习兴趣和听课等学习习惯上多花功夫。起始年级的写作个人觉得只要学生能写出完整的句子,表述准确就可以了。应该是模仿阶段!至于行文至美要慢慢来。关键还是教师自己要有指导学生写的意识。费敏红老师:有时学生对课本中篇章会模仿后,再可以转向配套练习中的短文,往往也有一些新意的结构和句子,引导学生学着发现学习和模仿。一个单元作文练习后,我会选择几篇优秀作文打在课堂上用的幻灯片上,作为作文欣赏 文章结尾“By Lei Chao from Class 7” 呵呵,感染力极强哦。朱桂兰老师:七年级的写作练习中,仿写(人称转换、缩写、扩写)、填空式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写出正确的句式。另外让七年级学生看图写作,最好是合作完成,学生写作的兴趣会大些。当然,引领孩子进行阅读,积累词汇和句子也是有助于他们写作的。许占芬老师:我觉得还可以从孩子”说“这一关入手,作为另一种输出形式,”说“是”写“的准备,”写“是”说“的深化。如果口头随意,那么它的很多语病会带进书面表达。而且作为老师,我个人认为我们要孩子输出什么结构的语言,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自己可以有所侧重地多说这一结构的句子,并鼓励他们模仿。(可根据文本内容和孩子所处的学段 / 水平侧重、加深和反复)。但如何兼顾课堂上说的”积极自由“和”清晰严谨“,是我这个小辈要向各位前辈请教的。吴莎莎老师:仿写吧,仿照课本的3a写,这就要求老师在上3a的阅读时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这篇3a文章中哪些方面(用词的丰富,文章框架等等)值得他们在写作时借鉴,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进行模仿。简单说就是以读促写。这里的“读”,除了课文,好包括学生平时做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课外阅读材料等等,让学生养成发现和欣赏的文章“美”的习惯,欣赏多了,模仿多了,学生作文自然也就“美”了。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写作才是有水之鱼啊。当然,要鼓励学生去模仿,还要有一些激励手段。比如,学生模仿了好的词汇、句子、文章结构等,可以在作文得分上给予相应的加分。这个Reading for writing我做了10来年了,效果相当不错,建议还是试试。

4、注重学生作文的修改

孙广趁老师:我个人设计了一本英语作文本,已经在我们自己学校做过实验,现在在其它一些学校推广使用中,根据使用过的老师及学生的反馈,效果很不错。我们主要是把“过程、分享、积累、完善”这种理念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同伴互批、小组分享互阅等这个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借鉴、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些习惯都是从起始阶段开始培养的,起始阶段应该放慢步伐,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体验写作过程、分享写作成果、积累写作素材、完善写作等所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费敏红老师:学生作文批阅后,再选出优秀的几篇在同学们面前赏读,学生会很激动,而且再让其他学生说说优秀作文中哪句特别欣赏或可以学习的,这样学生的作文会进步比较快。特别是七年级,非常管用。陈瑶老师:包括课堂上学生现场作文和教师作文指导的时间也是很少,我们还是要在这方面舍得花时间,这样才能找到学生的真正问题所在。我自己讲评试卷的时候会根据试卷的特点做个取舍的。有时候的课就把大半的时间用来进行作文的指导。张丽燕老师:我一般会让学生先用所给的关键词和句型进行扩写,然后挑出错误比较普遍、典型又比较多的作文全班呈现,然后让学生自己修改,通过改别人的错误来纠正自己的。发现还是有些效果的。

5、注重范文的作用

全旭玲老师:建立班级作文册,把学生的范文收集起来。方忠富老师:背诵一些优秀范文确实是一种很好地方法,它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值得大力提倡。

6、注重平时的积累。

潘飞梅老师:我觉得起始年级的写作教学要贯穿于日常教学中,要给学生定出一个写作目标。比如说,学过一个单元,学生应该会写出哪个程度的句子和段落,现在不是提倡“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吗,做到每个单元的写作都“清”。不知我说的可有道理?赵福珍老师: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都要叫我们摘好词,好句,这样对语文写作文提高的效果不错。所以在初二,初三的时候,我也让学生平时积累这些东西,如果他们在英语写作时加以引用这些东西的,就给予大力的表扬或奖励,效果也还不错,有的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也蛮快的。

三、及时总结—别样的心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篇优秀的书面表达总是建立在平时刻苦训练的基础之上的。而书面表达的训练是一个渐近的过程,它需要长期的积累,我想倘若每位老师都能从七年级开始抓好学生的写作,并坚持不懈的话,相信我们的学生也会慢慢写出一手好文章,他们也就不用为写作犯愁了。第一次在这里写总结,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不妥之处,恳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作者:赵福珍 发布时间:2012-12-03

篇2:让“起始年级的写作教学”别样美丽

一、在疑惑处等待,给学生解惑的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面对这些困惑和问题,教师应学会耐心等待,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去解决,从而弄清原因、明白道理。例如,教学“工程问题的练习”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目:“王叔叔带了一笔钱去购买课桌椅,如果只买课桌,可以买60张;如果只买椅子,可以买90把。那么用这笔钱可以买多少套课桌椅?”初看这道题,似乎缺少总钱数这个条件。但学生很快想到了“设数法”。于是,教师让学生举例解答。有的学生假设总钱数是5400元,有的学生假设总钱数是540元,还有的学生假设总钱数是180元。奇怪的是,假设的总钱数不一样,但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学生们感到一脸的疑惑。这个“疑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欲罢不能”的探究氛围中开始深入思考。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等待学生自己去交流、讨论、反思。几分钟后,随着交流的持续深入,学生终于明白了:总钱数变了,每个物体的单价也变了,但总钱数除以两个物体单价的和得到的数量始终没有变。课堂中,面对学生产生的疑惑,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耐心地等待学生的发现。学生的发现是难得可贵的,关键是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去等待。

二、在关键处等待,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教学中,有时需要“慢节奏”,尤其是在教学关键处,教师要舍得花大气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耐心等待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解决问题。例如,教学“一一搭配的规律”时,教师让学生研究“2个木偶和3顶帽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此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搭配时要注意“有序”“不遗漏”“不重复”。在教师的“等待”中,学生呈现了以下四种方法。1画图法。通过直观画图,展示各种搭配方法。2连线法。用两种符号分别代表木偶和帽子,再用线连起来。3列举法。用文字将每种搭配方法写下来。4计算法。2×3=6(种)。整个反馈过程中,教师不急于提炼方法和归纳结论,而是组织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进而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从复杂到简约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慢节奏”的教学中逐步突破“一一搭配”的关键点,从而发现搭配的规律,掌握搭配的方法,形成有序的思想。

三、在错误处等待,给学生修正的过程

课堂上,学生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更不要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等一等”,让学生主动发现错误、自觉修正错误。例如,教学“认识厘米”一课时,一位教师在直尺旁边摆放了一块橡皮,很多学生毫不犹豫地抢答:这块橡皮长5厘米。面对这个错误的答案,教师没有给予否定的评价,而是又摆放了一支铅笔,学生立即判断出:这支铅笔的长度也是5厘米,但明显比橡皮长一些。教师追问:现在你还确定橡皮也是5厘米吗?学生仔细观察橡皮在直尺上的摆放位置,才发现橡皮的一端对着2厘米、另一块对着5厘米,2厘米与5厘米相差3厘米,所以橡皮的长是3厘米;而铅笔的位置是从0厘米开始到5厘米结束的,正好是5厘米。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告诉学生错误的原因,而是耐心等待学生的发现,给学生一个辩错、纠错、悟错的过程,在辨错中学生发现了橡皮和铅笔长短不一而长度不可能相等,在纠错中学生发现了橡皮和铅笔的正确长度,在悟错中学生发现了测量橡皮和铅笔要注意起点刻度和终点刻度之间的差距。

四、在分歧处等待,给学生争辩的理由

上一篇:财务管理简答题归纳下一篇:综合设计方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