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困难生认定表

2024-04-09

普通高校困难生认定表(精选10篇)

篇1:普通高校困难生认定表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学校:院(系):专业:年级:

注:此表可复印使用。请如实填写,并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盖章后,交到学校。

附件

2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附件3: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审批表

(―学年)

本表一式两份,学校备案一份,教上级部门一份

篇2:普通高校困难生认定表

天津科技大学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资格认定申请书

(2010—2011学年)

说明: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围绕家庭人口及生活情况、兄弟姐妹就业及就学情况、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家庭遭受自然灾害及突发意外事件以及享受当地政府救济等方面叙述,字数在1000字以上,用A4纸手写。

篇3:普通高校困难生认定表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学生中来自于偏远农村地区和经济贫困地区的比例和数量也相应增加。这就势必需要增加对高校学生尤其是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力度, 同时增加困难生资助工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如何提高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性, 引起了国家和地方的重视, 并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政策。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十三五”期间, 中国的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目标, 同时完善资助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并不断提高资助精准度;2016年安徽省教育厅出台了《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教育精准扶贫“月点评季通报”制度的通知》;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出台说明了建立困难生精准资助制度的重要性。而建立困难生精准资助制度和机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一种有效的困难生精准认定方法。所谓精准困难生认定是指依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地域的经济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学生个人消费行为等实际经济情况, 采用科学的系统方法判定学生的困难程度和等级。由上述困难生精准认定可知, 要实现精准认定首先需要具备学生的经济状况的全面数据, 还需要形成一套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而要获取学生全面的经济状况信息就需要充足的数据来源, 同时要形成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和测评标准也需要充分的数据作为支撑, 因此要形成困难生精准认定方法就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驱动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领域的不断延伸, 形成了大数据技术, 这为本文建立困难生精准认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为此, 本文以大数据为技术基础, 探究困难生精准认定的方法, 以期为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提供参考, 进而提升高校困难生精准资助绩效。

二、高校困难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高校困难生认定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1.高校随录取通知书邮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2.学生填写调查表并到生源地办理相应的证明手续;3.依据提交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及学生个人申请, 班级形成评议小组并进行困难生认定评议;4.形成评议结果上报学院审核, 学院资助工作组进行困难认定并公示。上述困难生认定流程可以用图1来表示。

由图1中的困难生认定程序可知, 高校资助工作人员最终确定困难生过程中主要依据学生填写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和班级评议结果, 这种认定方法和认定程序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 困难生认定的信息源单一

从现有的高校困难生认定的程序可知, 困难生认定的主要信息源和判定依据是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4]。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由学生本人填写而后交由生源地民政部门审核、签章并证明, 在这个形成调查表的过程中由于生源地民政部门无法逐一核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 只能依据所在行政村出具的签章进行判断, 而行政村往往在给予家庭情况证明时考虑人情世故, 而出具公信力不足的困难证明, 从而最终导致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缺乏足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 在开展班级评议过程中, 评议小组人员数量有限, 无法给予每个申请人全面的评价和判定, 评议人员的评议依据往往也是学生提交的个人申请, 这就导致整个困难生认定过程中所依据的信息源单一化, 认定依据不充分。

(二) 认定过程缺乏标准

现有的关于高校困难生认定的相关规定中较少提出明确的困难生认定标准, 目前困难生认定的依据主要是教育部对困难生的界定—“学生家庭整体经济状况困难, 其月均生活费与学校所在地区规定的居民最低保障相同或者偏低, 难以支持学生在校期间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所需费用, 则可认定为困难生”。这种界定以定性描述为主, 就导致困难生认定过程具有主观性。同时, 各个区域的生源地经济状况不同, 最低生活保障也不尽相同, 这就无法确定判断的主要依据的准确性和确定性, 从而导致困难认定结果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综合上述分析, 当前认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形成的原因在于困难生经济状况信息不对称。形成这种不对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源以及当前资助工作整体信息化水平偏低。

二、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

综合上述高校困难生认定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可知当前困难生认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困难生信息源不充分和数据单一化,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结合现有困难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采用的大数据驱动的困难生认定方法, 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基础数据获取。主要是指困难生家庭经济数据获取、学生个人消费行为数据获取等基础数据获取问题;一是认定的依据以及认定方法的科学性问题, 主要是如何借助大数据形成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为此, 本文结合大数据平台相关内容, 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

图2所示的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其实质在于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的信息化和系统化。该方法主体是一系列的信息系统, 主要包括外部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应用和数据访问五个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一) 外部数据子系统

该层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的输入和数据获取, 其中, 困难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数据可以通过学校定期走访核实, 还可以建立生源地民政部门登入界面, 通过民政部门对生源家庭经济信息的填写和审核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学生在校的消费行为数据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 一是在校园一卡通消费信息记录的基础上通过班级同学评价形成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习惯数据;一是通过社交网络的相应动态、图片、视频和群组聊天记录等。

(二) 数据存储子系统

该系统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外部数据的存储和困难生认定依据相关信息的存储, 从而形成支撑困难生精准认定的数据基础。

(三) 数据处理子系统和数据应用子系统

这两层是大数据驱动困难生精准认定方法的主要功能层。数据处理层主要是对获取的大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和基本挖掘, 主要包括困难生生源分布统计分析、困难生消费行为信息挖掘等具体功能。而数据应用层主要是在数据基本处理和挖掘之后的数据深层次处理, 主要是实现困难生的困难等级评定功能、相应困难等级学生的资助方法以及困难生的管理和教育措施生成等内容。

(四) 数据访问子系统

该层的主要功能是确定系统的主要访问者和系统信息使用者, 是信息系统的人界交互界面, 实现内外部数据的交互作用。

三、实施步骤分析

结合上述所提出的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 笔者认为有效实施该方法需要满足一定的操作步骤,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 资助工作人员意识培养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困难生认定方法在工作内容和认定方法上都有了转变, 资助工作者的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 因此首先需要对资助工作人员进行意识培养, 使资助工作者尽快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式以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困难生认定工作和资助工作。

(二) 综合资助工作人才培养

考虑大数据技术运用下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资助工作人员对大数据的理解以及大数据分析结果的正确解读, 这就要求资助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了解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的流程, 还需要其在运用过程中沟通协调相关部门, 依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资助措施、评价认定工作和资助工作绩效等具体的运用环节, 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资助工作者具备信息技术、大数据知识和资助工作经验等一些知识的复合综合人才, 这就要求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实施过程中建立长效的复合人才培养机制。

(三) 完善制度建设

实施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困难生认定过程中主要涉及信息和数据使用方面, 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保障制度至关重要。这些保障制度主要包括贫困生个人信息安全制度、信息数据使用规范制度和绩效评估反馈制度。由于困难生认定过程中涉及的大数据来源广泛, 涉及学生个人隐私以及敏感性数据, 这些数据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泄露或者被非正常运用, 这就需要建立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信息数据使用规范。最后, 大数据在困难生认定过程中涉及人员和环节以及程序相对较多, 同时也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探究运用规律, 尤其是在资助认定精准性和资助精准性方面的绩效, 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估机制对运用过程中的偏差及时矫正, 最终促进大数据技术在困难生精准认定中的运用。

四、结论

针对现有的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大数据技术建立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 并对模式的实施步骤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获得了以下结论:

第一, 通过对高校困难生认定流程的分析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问题形成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针对信息不对称现象, 本文提出了包括实地调研信息采集系统、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信息采集系统、班级同学评议信息采集系统和社交网络信息采集系统等信息子系统的大学生信息采集系统。

第二, 依据高校困难生认定程序以及存在的问题, 设计了包括外部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应用和数据访问为层级标准的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 并从系统运用和资助工作开展的实际过程给出了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方法的实施步骤。

参考文献

[1]张明宇.杜玉波:“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3/11/c_1118308013.htm.

[2]吴丽仙.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 2015. (09) :46-49.

[3]王永刚, 洪惠敏.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J].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3, 22 (4) :82-85.

[4]潘美英.发展性资助背景下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途径研究[J].经济特区, 2015, (01) :123-124.

篇4:再思高校困难生认定与资助工作

【关键词】高校困难生;资助育人

一、建立公正的困难生认定制度

政府下发的助学金在数额上已经相当可观。以笔者所在学校南京财经大学为例,2012年全校有3235人受到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占学生总人数的 13%,资助金额高达 970.5万(另外还有许多社会助学金没有计算在内)。按照这个比例,在理论上,所有的困难学生应该都能够得到资助,甚至这个比例超过了困难生的实际比例,那么就会导致许多根本不困难的学生也可以拿到助学金。非困难生冒充困难生领取助学金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助学金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给整个资助系统的公正性和学校资助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带来严重损害。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将困难生认定工作交由专业的社会机构或者政府部门完成,甚至可以交由高校资助管理部门进一步在制度和社工上进行完善,经费甚至可以从助学金拨款中抽出一部分。宁可使助学金的额度减少,也要最大可能的维持公正。

二、适当调整奖学金助学金的比例

鉴于困难生认定的困难,国家助学金数额和范围的增大,笔者建议学校增加奖学金数量、适量减少助学金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助学金单单面对那些非常困难而又没有好成绩的学生,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比较不困难的学生可以争取拿奖学金,没有必要去和困难生争助学金,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靠自己的能力赚取奖学金,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为未来的就业增加砝码。

许多高校对于助学金的限制过于僵化与不合理。以笔者所在南京财经大学为例。《南京财经大学本科学生奖(助)学金管理条例》第四条对获得助学金的资格有以下规定:大三、大四的学生,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已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减少申请名额,便于认定经济困难生,许多高校和院系将“没有挂科”作为申请助学金的条件。也就是说,在评定助学金的过程中,许多高校是不允许挂科或者英语计算机没有达标的困难生获得助学金的。笔者认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金的帮助是应该的,不一定要对成绩有僵化的要求。笔者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困难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是因为不小心挂了一科而导致损失了上万元的助学金。这件事给他的心理和生活上都带来了比较沉重的打击。许多困难学生承受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因此也成为“心理困难”的困难生,导致他们成绩往往也不理想,此时在助学金制度上再给他们雪上加霜,容易给困难生造成“心理困难-成绩差-心理困难”的恶性循环。这样不仅不能表示学校对学生的关爱,甚至使学生产生仇恨母校的心理阴影。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不一定要有硬性僵化的规定,可以作为一个自由裁量的范畴,让校方灵活把握,一方面鼓励困难生努力学习,一方面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三、关注困难生群体的心理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心理疾病已经非常的普遍,大学生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高校中有许多群体都需要心理辅导,比如“网游一族”、“挂科一族”、“失恋一族”等等。但由于以上“族群”状况非常明显,往往都在校方和辅导员老师的严密监控之下。但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往往容易被忽视。南京财经大学每年在新生入校的时候都会对所有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状况普查,然后给一些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做到有备无患。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但仅仅有这样的分析工作是不够的,更需要校方以及辅导员平时对困难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尊重,给他们鼓励,让他们生活得有尊严。

笔者遇到过一个学生,家庭非常困难。一次宿舍里同学不小心丢了东西,就怀疑是她。她自己非常自卑,也不敢为自己辩护。我知道以后,便给她鼓励,让她坚定自己的信心,虽然暂时困难,但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别人的误会不必太在意,要做个内心强大的人。这个学生就受到非常大的鼓舞,恢复了心态的平衡。我也在平时多从同学和班干那里打听她的情况,利用各种机会给她经济上的补助。后来这个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也找到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有时候,仅仅几句安慰的话,可以胜过几千块钱的补助。高校资助工作不仅是要给学生经济补助,也要在经济补助的同时给与心灵的慰藉。

四、增加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培训机会

困难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往往不够自信,在平时与同学的交流中大部分是被动状态,不敢主动交朋友,不善言辞,不善沟通;在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更是紧张,因而错过很多就业机会。正因如此,为困难生提供相关的就业能力培训显得非常重要。就目前来看,高校对困难学生的就业培训还是非常少的。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近年来每年举行“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目的在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与江苏省关于做好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工作的要求,切实帮助江苏省高校困难家庭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但是该计划每年提供的培训却是非常有限的。比如,今年的南京财经大学培训点人数分配为:南京财经大学20人、南京大学20人、南京邮电大学20人、南京师范大学20人、南京中医药大学20人。许多院系连一个名额都分配不到。所以,该计划的力度与范围还远远不能满足困难学生就业培训的需要,笔者建议扩大规模。当然,对困难生就业能力的培训不能单单交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完成,高校也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困难生就业培训机构,扩大培训的范围和力度。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学生资助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1期.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第2条.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第3-6条.

作者简介:

篇5: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院(系):专业:学号:

注:

1、请如实填写此表,若发现情况不符,将记入诚信档案。

篇6:普通高校困难生认定表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距大,加之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13号)及其相应配套办法,扩大了资助面和资助额度,这些政策被统称为新资助政策。206月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但在高校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难点,这给新资助政策的落实和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了新的工作挑战。

篇7:普通高校困难生认定表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成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院(系)认定工作组,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三级组织机构。评议认定以评议书面材料为主,需进一步深入了解情况的,可采取个别访谈和家访等形式。不得要求申请认定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更不得将民主评议工作交由学生会或班委会组织。

学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应同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每学年开学时,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启动全校认定工作。确定本年级(或专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报院(系)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

如师生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本院(系)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院(系)认定工作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请复议。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篇8: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识别认定研究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识别,认定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在校贫困生数量明显增多,为此,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对高校贫困学生进行救助,且救助的形式不断丰富,渠道不断拓宽,额度也不断加大,覆盖人群不断增多,但仍然存在问题。其中,资助对象较笼统,资助效率偏低,贫困生认定困难等问题比较突出。相比于发达国家(如美国)通过透明税制和完善的家庭收入监控来监测贫困,相比于亚洲邻国(如菲律宾)详尽的分类指标、严格的收入和资产查证,我国贫困生认定方法还较为单一,技术还不成熟,准确性还不够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国内贫困生认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以确定更有效的认定路径。

一、当前国内贫困生认定的十种主要方法

1、三级政府证明法

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或父母所在单位出具的贫困证明或家庭经济调查证明来判断。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助学贷款申请和发放过程中要求学生提交该证明,但该证明可信度正为越来越多人质疑。2006年8月,清华大学因为质疑贫困证明可信度和为了得到该证明可能给学生增加贷款申请中的成本,拒绝认可贫困证明。[1]

2、相关困难证件法

学生属于孤儿、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父母下岗、家庭成员享受低保等,都可作为学生贫困认定依据,该过程中学生需要提交父母或家庭的《特困证》、《最低生活保障证》、《社会扶助证》、《残疾证》等。

3、通过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观察和了解来确定。

4、通过班委会评选产生

由班级同学成立评判小组,依据评判结果认定贫困生资格。该种方式又有两种形式,即匿名评判和公开“选举式”评判。

5、直接界定法

对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消费支出、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生学费交纳情况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划定特困生、贫困生和非贫困生。

6、消费水平界定和饭卡监控法

通过观察学生平时消费状况,重点考察其是否拥有手机、电脑、名牌服饰或享受高档服务等,认定其是否贫困。由于学生多在食堂就餐,饭卡信息管理系统便于检测学生伙食消费,因此在许多高校饭卡监控成为消费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

7、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

教育部倡导,可以学生就读高校所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依据开展贫困生认定,该方法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消费支出进行调查,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对比,确定贫困与否及贫困程度。[1]

8、经济生活指数法

该方法把贫困划定为生存性贫困,温饱性贫困和一般性贫困(分别对应特别困难生、比较困难生和一般困难生),以金额划定生存线、温饱线和困难线,根据贫困程度区别救助。

9、暑期家访和家庭问卷法

部分高校通过招募志愿者和利用校友资源,于假期对学生进行家访,实际调查其家庭经济状况,为贫困认定提供依据。也有部分高校在录取通知书里附有较为详细的家庭调查表。如,中山大学的家庭调查表分9大项,33小项,较为具体。

1 0、设贫困生认定组,定期复查和抽查

该种方法在高校中成立专门贫困生认定机构,多次核实,可信度较高,对贫困造假现象有一定威慑。如上海各高校成立专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组。认定组定期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已认定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

二、当前国内贫困生认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国内贫困生认定工作面临着方法单一、技术实现难度大、人为操作性明显等问题,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认定多为间接认定和自我认定,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当前我国贫困生认定主体是高校,极少通过对学生家庭的真实调查而认定贫困资格,这导致了高校贫困生认定多为间接认定和自我认定。一些高校实行的观察学生消费行为(如监测学生饭卡消费),同学投票选举等方法,其实都属于间接认定,缺乏学生家庭情况的一手信息,可能导致认定不准确甚至误判。研究表明,个人消费除与消费能力影响有关,消费习惯等对于个体消费行为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单纯的根据消费行为认定“买高档手机的不是贫困生”,“用电脑的不是贫困生”,“月饭卡消费超过500元”的不是贫困生,是不够合理的;贫困生认定集中在高校的另一弊端是自我认定,即高校因不进行家庭调查,只能根据申请贷款学生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判别其是否符合资助条件。这种方式未必科学。客观上,贫困是个相对的概念,属地性强,不同地区之间贫困的程度差距比较大(如有些来自东部的学生在家乡属于贫困学生,但到西部求学,就并不一定属于贫困);主观上,部分学生为获得资助,填写虚假个人信息,隐瞒家庭实际收入,对高校贫困生认定造成干扰。

贫困生的认定过多集中在高校,但高校却缺乏切实有效的技术与方法,高校贫困生认定制度系统化程度不高,缺乏多维度、多层面、多方位的配套措施与制度,没有连续、多环节的班级评议、公示审批、跟踪调查、违规惩罚和动态管理监控制度,因此,高校只能相信学生自我认定和间接认定,最终的结果是,高校在自我认定和间接认定上寻求平衡和妥协,出现“选举”贫困生、公示贫困生和辅导员拍板决定贫困生的结果,导致了贫困生认定的缺失和失实。

2、认定条款空洞抽象,操作性差,实践中操作无序

从国内主要的十种贫困生认定方法来看,其中一些是大而化之,过于宏观抽象,技术实现难度大,操作性较差。认定条款的抽象和空洞,导致了条款的落实不利,一些高校把贫困生认定演变为“学生说———教师定———学校批”的做法。学生“说”的真实性无法保证,教师、学校“定”和“批”无据可依,缺少量化、标准化、制度化、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决策者和执行者只能在各矛盾间寻求平衡,为缓解矛盾,往往采取“先来后到,轮流享受”、“去高留低,平均享受”、“投票‘选举’,公平享受”、“领导‘微调’特殊享受”等方式。[8]平均主义、官僚主义的做法,使资助目标紊乱,资助对象错位,“公正、公平、公开”受损,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降低了资助效率。

3、认定的技术与方法的信度和效度差

贫困生认定技术与方法落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缺乏量化指标体系。一些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无具体的量化标准,无详细的与贫困生认定相关的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文化资本等方面的指标,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对贫困生认定还局限在传统的、经验性的、主观的、定性的判断上,致使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含混不清,指导性、实践性不强,可比性、可行性不高;

第二,技术平台滞后。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支撑,以适应现代高校贫困生认定、管理、跟踪、调查和分析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建立关于高校贫困生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对贫困生认定还停留在原始的纸质记录和传统经验式的操作上,这既不利于规范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操作流程、提高贫困生认定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也将耗费高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成本,挤占高校贫困生的有限资助资源。[2]

笔者认为,造成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诸多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够、利益驱动和惩戒机制不健全。

部分高校在思想上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贫困生资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也没有意识到贫困生认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没有制定多维度、多层面、多方位的配套措施与制度;同时希望采取内部成本外部化的办法,转嫁贫困生认定工作成本到地方政府,把认定工作交由生源地政府的“一纸公文”,这种没有认定成本作保证的做法直接导致认定不足。

利益驱动是当前贫困生认定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高校内部成本外部化的做法,把生源地政府推向贫困生认定的前台,但由于没有利益关系,贫困证明开与不开,开对开错与自己无关,县乡村三级政府中的民政部门往往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作深入调查,把开证明使本地

学生在学校获得资助作为“顺水人情”,这就导致了高校贫困生认定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贫困证明流于形式,认定失效。同学之间却恰恰相反,不是利益不足、而是利益争夺过度激烈,资助资源在学生中分配,每位学生都是利益相关者,同学互评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惩戒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偏低,客观上为各主体造假或过失提供了鼓励和借口。地方政府开具证明无约束,高校辅导员认定贫困对错无奖惩,学生弄虚作假查处力度不大。由于惩戒机制不健全和惩戒力度不大,地方政府和高校还有寻租发生。[3]如某些地方政府把收费开具贫困证明作为创收手段,客观上增加了贫困生负担。某些高校掌握资助资源配给权的基层工作人员也时也有寻租行为,这种寻租可能是被动的也可能是主动的,这种寻租可能是物质上的(如选择送礼或吃请的同学作为资助对象),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如选择性格外向,尤其是经常参加学生工作的学生作为资助对象),虽然该寻租行为上升不到违法的高度,但却让客观进行贫困生认定、资助“最需要的人”的理想落空。

三、贫困生认定路径设计

当前贫困生认定面临诸多困难,亟须探索更为科学合理易操作的认定新方法、新技术。而科学合理的路径设计是这一探索的前提和保证,以下提出几点设想。

1、贫困生认定路径设计的宏观视角

贫困生认定路径设计应该在以下原则下开展,即认定必须高度体现客观性和公平性;认定方法具较强操作性;认定成本得到很好控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较成熟的认定方案应包含以下要点。

(1)立体的认定。前文所述,单一的高校认定存在诸多弊端,因此,科学的认定方法应该增加学生自评和贫困生家庭状况调查,通过“以家判生”、“以校判生”、学生自评以及外围观测,构建起立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高校学生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庭供给,因此,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应该是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贫困生认定指标,在家庭调查的基础上,辅之以高校调查,形成立体的调查方案,这样的调查才较为客观。

(2)辨证的认定。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层次高校校情不同,不同专业生源组成不同,因此,如在全国用一种认定方案,在不同层次的学校用一种认定方案,在不同专业之间用一种认定方案,认定结果必然失误。我国疆域辽阔,国情复杂,最终设计出来的认定方案应该因省际、校际、专业等不同而有所区别。

(3)动态的认定。大的方面,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贫困生家乡的经济状况也在发生正向改变或负向改变,贫困生家庭也可能因为灾害、变故或者自身努力奋斗而使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因此,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制度设计出来的最终认定方案应该是动态的。

有学者根据调查和分析,依据绝对贫困指标和相对贫困指标,设计出包含最低生活保障线指标、人力资源指标、经济资源指标、自然资源指标、社会资源指标、特殊性指标、物质资源和文化道德资源等在内的认定体系。[4]本文对其设定指标体系并为体系赋值计算的整体思路较为认同,但认为其指标体系的设计还需要增加以下因素。

第一,个人、家庭和学校。管理学中的绩效评估强调360度视角,这在贫困生资格认定中同样有效。首先,要倾听学生个人倾诉并作为重要参考,其次要对学生家庭开展调查,对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各要素要有准确把握,最后,通过学校外围观测,适度考虑班级同学和主管教师看法,最终做到三位一体,全视角判断;

第二,农村和城市。我国经济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之间在收入和消费两方面差距巨大。本文认为,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可淡化城市和农村概念,改由经济指标衡量。通过查证具体到县(区)一级的经济指标(包括收和支两个方面),列出权重再进行比较;

第三,学校层次和类型。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全日制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四年制和两年制或三年制院校相比,其本身特点不同,生源组成不同,资助目标人群数量和所需资助金额也不同,因此,需要加入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中;

第四,专业和就业。不同专业特点不同,认定方法和技术应有所区别(如计算机专业由于学习需要必须配备电脑,如严格按照“贫困生不能有奢侈品”来要求未免不妥);不同专业生源组成不同,学生家庭状况差距也比较大(如工科学生较之艺术专业学生家境稍差);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不同,可被考虑进入资助模式的选择中。

2、贫困生认定路径的微观实现

兼顾以上立体判断、辨证判断和动态判断的总体思路,结合华中科技大学沈红研究团队进行的“贫困生认定”系列研讨,本文初步设计出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

以上指标设计主要体现了立体判断、辩证判断和动态判断的目标。

立体判断。把单纯的学校认定(教师评定和学生选举)与个人自评和家庭调查结合起来。改变学校认定为主现状,以家庭实际情况为准。家庭调查涉及家庭人员基本情况、家庭劳动力资源状况、家庭学历和职业结构、家庭固定财产和负债、家庭重大支出以及家庭正向或负向特殊情况。家庭调查以实地调查为宜,也可考虑信函、电话等调查,但后者必须有详尽的调查指标配合细致科学的调查方法,避免走“贫困证明”的老路。

辩证判断。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不同类型和方向的专业,影响到生源构成和学生的就业前景,在贫困生认定体系中加入学校和专业认定应是完整的贫困生认定应有之意。

动态判断。山西财经大学曾对贫困生进行调查,内容之一是学生自己对致贫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6.6%的人认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是贫困主要原因,通过对部分高校贫困生家庭所在地的回归分析也显示,贫困生和贫困地有惊人的吻合。因此,在本指标体系中,纳入了家庭地域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数据采集,具体到县(区)级经济发展水平,以最高值为1,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赋值,由此通过后台不断更新的数据库保证认定信息的及时有效。

技术实现的最后一步是各权重的赋值,本文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莫过于回归分析。总体思路是先用因子分析模型,从影响贫困程度的各因素中找出主要因子,再用主要因子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5]

3、检验和调整

建立起指标体系并最终赋值之后,会因地区、学校、专业等不同形成符合各校实际的认定体系,而该认定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仍有待检验,精度需要调整,需要通过对本校学生调查进行检验和测试。同时,由于物价变化等因素影响,也决定了该系统建立起来后并非一劳永逸,因此要阶段性对体系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苗福生.贫困证明的信任危机[N].中国财经报.2006-8-17.

[2]张春生,聂风华,邱显清.高校学生经济困难程度评估方法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9-12.

[3]刘辉.PDCA过程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7(6).106-120

[4]白华等.高校贫困生资助的过程管理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38-40.

篇9:普通高校困难生认定表

相关部门在近几年不断增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与帮助,以实现他们的大学梦。随着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新的资助体系也得到一定的改进,为了确保整个工作流程客观公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我国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当前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健全成熟的认定管理方案,诸多高校在对此项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欠缺,且遭遇一定的困扰。某院作为一个超过本三分数线的高职院校,也存在很多需要资助的学生,同样认定工作中也有诸多疑问。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

1.1 诚信意识淡薄。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是认定工作的关键资料。在整个工作实施中,难以有效利用调查表进行贫困生的确认。主要表现在:①部分学生填写申报信息时未提供真实的数据;②部分管理部门未能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与行为,开虚假的证明材料。近来高校普遍存在,这是一种基本原则的欠缺,也反映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1.2 认定程序不规范。

自新的贫困生认定规定实施以来,将经济困难学生按其家庭条件划分贫困生和特困生。对此项工作的认定,相关管理部门至今未能形成一套全面、科学的规定。比如说,学生或其家庭成员出现意外变故致家庭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来认定是否为贫困或特困生。这些方法是合理的, 且易于实现,但容易造成一刀切。事实上贫困和特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造成经济困难的因素有许多。因此,对贫困与特困两个层级进行确定时,需对具体问题、具体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思考。

1.3 认定方法不科学,过程监督不足。

当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家庭人均收入的对比,将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划分为特困生、贫困生和一般困难学生。在此基础上,依照25%~30%的比例对贫困生人数进行认定。然而,高校中诸多院系为了降低冲突与矛盾,将指标分到每个年级每个班。这种平均分配名额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每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进而导致不同地区家庭人均收入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以人均收入为基本判定条件,欠缺一定的科学性;其二,各个高校中不同专业在其学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每一个班级的总人数不同,有效学院存在名额少,贫困生较多的现状,这样难以有效的对真正贫困生进行认定。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对策

2.1 制定嚴格政策,可行认定程序。

一是制定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工作程序。通过专业的管理方案进行整个贫困生认定工作。该方案主要是对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进行调查的同时,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标准,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有效的数据信息作为此次认定工作的评价标准,进而全面有效的对困难学生进行帮助。二是注重推荐。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需要学生本人填写基本的申请资料,很少采取他人推荐的方式。主要是贫困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和自尊心,通常不愿意被他人知道自身的情况。因此,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关注与重视。三是,注重相关信息的真实性。经济困难是各方面因素综合而成。正常来说,单亲比双亲家庭贫困,下岗职工比在岗职工家庭贫困,有疾病成员比无疾病家庭贫困。一个家庭有收入也有支出。如果有高收入家庭成员患病需要大量医药费或家中有许多孩子等情况,会使他们的家庭支出大于收入,成为贫困,这样的学生可以算是经济困难学生。

2.2 规范贫困标准,建立中心数据库。

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须综合多方面标准来认定。按照当地最低生活标准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对于此项工作的实施,政府相关部门需给予大力的支持,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量化标准。根据上述认定工作的管理标准,当地政府需将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输入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便于日后对此项工作的深入分析与执行。数据库要实行动态管理,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2.3 建立原籍认定,加强监督机制。

通常情况下,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生源地的经济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事先学校与生源地未能全面交流,生源地政府认为自己开具的证明没有责任力和约束力,导致产生虚假的贫困证明。基于这种情况,需由政府及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相互配合,创建合理有效的贫困生认定管理方案。并由贫困生生源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三方进行此次认定工作的确认,避免其中存在虚假信息。这种方式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障。除此之外,学校应该明确规定凡是弄虚作假的学生一律取消入学资格,相关的教师也要受到处理。

2.4 全面增强诚信教育,树立良好的个人品格。

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自主,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大学梦,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资助的同时,要存着一份感恩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学校、回馈社会。因此,高校需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比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在大一开始就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定期组织诚信感恩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资助政策宣传、资助基本知识、资助政策演讲、资助征文等各种比赛,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保障机制

3.1 成立相关帮扶机构和组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的认定是高校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有效了解与掌握高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是政府、教育部以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于此项工作顺利执行的前提保障。并且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的贫困生量化标准,可以将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存入到相关的数据库中,便于日后对此项工作的深入分析与执行,根据具体的指标,信息系统会根据学生的相关条件,将其贫困等级进行科学的划分。此外,需对贫困生相关方面进行了解,有效的给予实质性的帮助,某院先后四次修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院一直都重视调查研究,每个学年初都要组织两次座谈会: 一是组织学生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为此次认定工作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标准;二是召开助困工作辅导员座谈会,帮助了解认定办法的实际操作可行性。到目前为止,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基本执行标准与管理方案已经有效的形成。

3.2 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

社会是由人组合而成的, 每个人在社会中能够有效的展现出其自身的基本特征,高校贫困生也是如此。這些本质的东西只有他们周围的学生或熟悉的人所知道。因此,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发布贷(助学贷款)、奖(奖学金)、助(助学金)、补(困难补助)、减(减免学费)以及勤(勤工助学岗位)等信息的发布渠道。每一次的信息应及时公布,并提前公布确定的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名单,让学生来识别和评价。

3.3 建立动态的信息搜集机制。

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档案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因为父母下岗没法支付学费,一个城市里的孩子在刚进校时成为其所在学校的特困生。一年以后,孩子读大二了,父母有了新的工作并有一定的经济能力,那么孩子将不再是特困生。而有的学生由于突如其来的疾病或自然灾害等情况变成经济困难学生。因此,我们应及时去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能够相应的调整助学的措施以及资助的等级。除此之外,对该项工作的相关动态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掌握,进而给予经济困难学生一定的精神支柱。还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将其初始阶段中不精准的信息从其档案中去除。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家庭富裕的学生,是无法真实的乔装贫困生其内在的根本品质,通过与该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接触与了解,从其言行举止中能够判断出其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在发现上述情况后, 应及时调整已建的档案, 并且改变资助对象或资助力度。

因此,科学有效的执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需要全面加强整个工作实施过程中是否客观公正、资源分配是否合理可行。近几年,政府相关部门对于高校贫困生相关的管理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与配合,创建相关的管理体系与执行方案,针对贫困生的具体需要,还建立基金管理机构。高校针对贫困生的具体情况,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帮助。高校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以及出差的机会,组织老师以及学生进行实地走访,尤其要对存在异议的贫困生家庭条件进行精准的调查与分析。在整个工作执行过程中,若发现相关信息存在不真实的情况,需将其资格进行取消处理。在此基础上,高校管理部门需要对贫困生资助信息进行全面的审查与再次认定,避免虚假信息存在,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谢云锋.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9(31).

[2]叶辉,周峰.中国创业教育的破冰之旅[N].光明日报,2008-1-8.

篇10:困难生认定小结

为全面了解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管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根据学校的文件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围绕“扶危济贫,扶贫助学”、减轻同学的经济负担,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我院贫困生认定、管理工作。现将2013年秋季我院贫困生认定、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构

为了抓好扶贫助学工作,成立了扶贫济困工作领导小组。院党委副书记刘振杰为组长,各年级辅导员为成员,工作组具体落实学校相关文件。暑假,刘书记提出“若干教师进千家,温暖送进每一户”教师家访,要求各学院开展对贫困生的摸底工作,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所有有学生及贫困生的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认真思考、加大宣传

我院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并举加强资助宣传工作。

(一)是有助学宣传栏和资助公示栏,资助政策、文件、机构人员名单、资助程序及监督办法能及时与师生、家长直接见面;

(二)是借助学院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形式宣传资助政策,使得我院师生、家长对救助政策的知晓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狠抓过程、强化措施

为将今年贫困生资助工作落实到位,我院召开资助专题会议,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对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了详细地部署,在实际操作中也切实坚持了“三公开”(公开资助工作程序,公开资助标准,公开资助学生名单,)、“三杜绝”(杜绝助情感学、助富裕学、助亲属学)原则。

四、响应文件、积极落实

为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确保学校政策落实在的确贫困学生头上。每年开学时,学校按程序确定贫困学生的名单,坚持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有效地促进了学院实施贫困生救助工作。维护了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贫困生实施救助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的形象,落实了党和政府维护广大人民群利益这一德政之举。

五、今后工作打算

贫因生资助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保证。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想长期做好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宣传工作。助学贫困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光靠几个人是无法做得最好的。因此,利用武湖的资源优势,深入宣传,积极联系社会各界,发动社会力量,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

2、进一步做好贫困学生档案资料的更新工作。做好贫困生助学工作是一件非常繁杂的事情,每学期需要随时注意数据的更新。

上一篇:书山有路初一作文下一篇:县住建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