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高校专业介绍

2024-05-17

中国普通高校专业介绍(精选9篇)

篇1:中国普通高校专业介绍

2012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介绍

0502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207日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目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日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日语语言文学方面的摹本知识;

3、与日语语言文学密切相关的日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

4、对中日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外交、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5、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6、熟练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日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

2、日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日本概况、日语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翻译理论等。

日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日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时应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35%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篇2:中国普通高校专业介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突出,透视传媒时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其应变之道,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新使命。在分领域的高等教育谱系中,传媒领域的高等教育也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和事业领域,加强传媒高等教育的研究,在世界传媒高等教育的谱系中找到恰当的位置,乃当务之急。

本研究方向致力于传媒高等教育理论、传媒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动以及传媒高等教育特殊规律。本研究方向致力于从宏观上把握传媒时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趋势,微观上侧重于对国内外传媒院校的研究,对其发展特点,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国内传媒院校的发展提供发展思路,并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高校文化特点的院校研究道路。

本研究方向将培养学生从高等教育理论出发,掌握传媒高等教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国内外传媒院校的个案研究为基础,以传媒领域学科专业教育为基点,从多学科视角对传媒高等教育进行研究,掌握传媒院校及其学科专业的基本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从事传媒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理念、方法和能力。本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传媒领域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传媒院校(系)管理人才。

篇3:做好高校新生专业介绍的策略探索

一、目前专业介绍的现状

高职院校对新生入学后进行专业介绍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各高职院校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目前的专业介绍普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 对专业介绍的重视不够。

对专业介绍的重视不够体现在个别领导和部门对专业介绍的重视程度不如对新生报到率、对新生校纪校规的教育、对新生军训等的重视程度, 有布置无检查落实, 更无环节和指标考核。

(二) 专业介绍流于形式, 效果不佳。

各个高职院校的新生专业介绍在形式上都做了, 但普遍存在人员过于集中、专业介绍时间过短、专业介绍形式单一等不足, 普遍的做法是将一个专业的新生集中到一个地点进行一个小时或稍长时间的专业介绍, 大都采用由教师讲述的形式, 有的也采用了专业介绍的PPT辅以介绍, 专业介绍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新生几乎无人笔记和提问, 介绍完后, 老师完成了任务, 新生走了这个过程。当问及新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时, 新生茫然不知, 效果不佳。

二、新生专业介绍的重要性及内容

(一) 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

1. 充分认识对新生专业介绍的重要性。

对新生进行专业介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教育环节, 实践和历史都证明, 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是新生对一个学校所开本专业的一个概况了解, 对新生初步了解专业、初步认识专业、初步思考专业、规划专业学习、调整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初步了解行业发展前景、憧憬专业未来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做好了专业介绍, 不仅有利于对新生以后的教学管理, 也有利于对新生以后的其他管理, 更有利于对学校美誉度的培育。

2. 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新生专业介绍的关键。

每个院校都要把对新生的专业介绍当成一项重要的新生教育工作来抓, 领导和部门应当高度重视, 不仅仅是把这项工作写在纪要里、挂在墙上、写在总结里, 更应当把对新生专业介绍的内容、时间、人员安排、形式要求等都要有规划、有指标、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只有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 承办单位和部门才会重视、才会提前准备、充分准备, 才能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新生专业介绍的关键。

(二) 专业介绍的内容。专业介绍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学校、教学过程。

1. 介绍学生。

首先介绍学生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提现了学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宗旨。介绍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介绍已经毕业且在行业里有一定成就的学生, 在专业介绍时可以把他们请回来, 请他们现身说法, 通过他们来介绍学校、介绍老师、介绍行业的发展前景;二是介绍即将毕业的优秀学生, 把那些参与各种比赛获奖的学生请来, 请他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获奖情况。

2. 介绍学校。

着重介绍学校为本专业学生的学习能提供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硬件就是学校能提供的学习、实习实训场所, 可能的情况下, 可以把与本校签订有合作协议的单位负责人请过来, 让他们介绍与本校、本专业的合作情况和他们对用人的综合素质要求、专业能力要求等。应当着重介绍本专业的任课教师, 包括讲授基础课和选修课的教师, 在介绍教师时, 特别介绍每一位教师能教学生学会做什么, 也就是每一位教师能教会学生什么就业能力。

3.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介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课程安排介绍, 二是实习、实训安排的介绍。在进行这两个方面的介绍时, 重点介绍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和每一个实习实训环节的学习对学生毕业后就业能力的支撑度,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专业介绍的安排

(一) 专业介绍的时间安排。

专业介绍的时间一般以不少于两天为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安排一天时间让新生参观实习实训场所, 介绍学生、学校和教学过程安排一天时间。

(二) 专业介绍的人员安排。

1. 新生人数安排。

在进行专业介绍时, 对介绍对象的人数确定上, 有些环节可以集中安排, 如对学生的介绍、对学校的介绍就可以集中安排介绍, 但对教学过程的介绍宜安排小班介绍, 这样有利于新生对所学专业的全面认识。

2. 专业介绍教师的安排。

进行专业介绍的教师不能随意安排, 他们不一定是领导, 但他们应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行业工作阅历、良好的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语言组织能力。所讲授的内容新生愿意听、想听且意犹未尽。

(三) 专业介绍的形式。

在教学形式层出不穷的今天, 专业介绍的形式依旧单一。事实上, 专业介绍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既要充分应用好现代化的成果, 也不要抛弃行之有效的传统手段。在进行专业介绍时可以实训现场介绍、也可以现场做实训现身说法介绍;可以事先将要介绍的内容做成PPT介绍, 也可以用小班介绍的时间在黑板上边写边介绍;可以由本校教师介绍, 也可以由已经毕业的学生、外聘的专家介绍。专业介绍的形式应当多样化, 同时, 一定要留出充裕的时间让新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让讲授的老师走到新生中去, 拉近他们的距离, 增进教师的亲和感, 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应当提高对新生专业介绍重要性的认识, 齐抓共管, 丰富专业介绍内容, 拓展专业介绍形式, 上好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专业课, 让他们更热爱专业、更努力学习专业,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后专业介绍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要充分认识专业介绍的重要性, 丰富专业介绍内容, 拓展专业介绍形式, 上好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专业课。

篇4:中国高校物联网专业全解析

物联网作为近两年的热点话题,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时代大革命。面对这项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使得社会对专物联网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就在这样一个全球背景下,物联网作为专业正式进驻高校课程。

◆ 高校物联网相关专业设置情况

在2010年教育部审批设置的专业中,信息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得到重点体现,有将近40所高校院系获批了包括“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三个物联网相关的专业。其中获准设置的高校中,有30所高校设置了物联网工程专业,5所高校设置了传感网技术专业,2所高校设置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 与项目课题及产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专业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网络理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

鉴于物联网技术目前发展很快,涉及到多种网络技术,且不同网络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因而该专业学生要求掌握多种网络技术(如:3G、GPRS/蓝牙,WIFI, ZIGBEE, 专用网络等)和网络间路由和数据处理,无线、有线网关设计等新技术。

2. 人才培养方案

该专业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2.5个学年)打好扎实的基础课,三年级(0.5个学年)则进入专业实验室或企业结合所学专业课接触专业应用背景,开始进入创新基地开展小型课题研发,三年级(0.5个学年)学习需要的专业课,可以请企业工程师来上;四年级(0.5个学年)和分配的专业导师还有企业工程师构思综合课题,并结合毕业设计开展创新性应用课题研发。

3. 实践教学建设方案

物联网专业主要面向产业,培养工程应用人才,所以在构建专业实验室时也要有特色,在最短时间迅速按照专业基础实验设立:短距离通信、远程通信、Zigbee、WiFi、RFID、GPRS、蓝牙、无线单片机、嵌入式到专业综合实验:拓扑覆盖、定位系统、同步、MAC再到专业应用系统:工业、农业、交通、医院、家居等。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物联网中的实践特性:数据传输的可达性;感知手段多样性;时间同步特性;结构合理性;服务可靠安全性;信息处理的智能性;混杂网的柔性。

4. 实施效果和专业发展前景

以江南大学为例,该校物联网专业成立两年来,目前已经拥有物联网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多个研究院所。每年科研经费4000万,和无锡本地200多个企业建立合作,设立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实验室,学生在这些平台上获得深度专业素质能力提高和工程经历。

牛云飞(毕业去英国读研找到ARM全球剑桥总部工程师职位)、高增增(美的公司工程师职位)等同学自2006年起开始搭建智能小车编队研究平台,由无线通信的具有红外及图像传感功能的4辆智能小车组成。以智能小车编队为实验目标,进行传感器网络、智能传感相关课题研究。

另外,无锡小天鹅集团与江南大学联合设立的研究生工作站也已正式投入运作,不仅为企业自主创新开辟了新平台,还为高校培养实用型高层次人才拓宽了渠道。在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内,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的研究生张炜正在加紧研发新型物联网洗衣机控制器,在他和团队(有许多大学生)的努力下,可进一步提升物联网远程控制技术在智能型洗衣机的创新应用。面对市场国际化和新产品研发的需求,小天鹅希望充实研发队伍,而江南大学也期望改革学生培养模式,双方一拍即合。17名研究生(50多本科生)进站后,马上开展了客户群调研、新技术研发等工作,并很快融入企业文化氛围,与企业员工一起上下班,一起搞科研,接受公司的考核。

实例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物联网行业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以上列举中我们不难预见:随着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深入建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将具有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附】:牛云飞同学在英国给我写的一封信(部分)

敬爱的彭老师:

我是学生牛云飞。您近来可好?

经过在英国一年多紧张的学习,在毕业之际,学生比较运气的拿到ARM公司剑桥总部的offer,获得一3D图像硬件应用工程师的职位。 主要负责ARM 公司图像处理芯片的工业应用问题。

ARM公司一直是我理想的公司,能留在英国在ARM工作几年,对我来说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能顺利的被ARM公司录取,一切都是源于大三那年选择跟随您在创新基地做项目。在创新基地的一年多,我跟随彭老师参与多项专业比赛。尤其飞斯卡尔智能车大赛,是对我专业兴趣的启蒙。自那次比赛后,学生逐渐培养起对电子技术的兴趣,也开始不断累积了自己的技术经验,技术实力。

……

牛云飞致上

篇5:中国计量学院测控专业方向介绍

专业介绍:本专业主要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涉及温度、压力、流量等热工过程参数的检测和控制技术及智能化热工仪表的研究;探讨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研究开发新型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在动态检测和控制,实时测试和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热工自动检测和控制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开发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应用覆盖面广,广泛适用于仪器仪表、石油、化工、电力、航空、航天、冶金、汽车和轻纺等行业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从事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工电子学、热工原理、流体力学、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显示技术与仪表、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过程控制与仪表、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控制系统、通用接口技术、过程控制实验等。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热工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智能化热工仪表的研究,开发、应用及生产过程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检测及控制)

专业介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技术,开展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面向几何量和机械量等的计量测试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各种精密测试和控制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应用传感器、光电检测和计算机等新技术,使精密测控技术与仪器向高精度、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微型化和光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广泛适用于国家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及先进制造业、仪器仪表业、国防军事部门等国民经济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工程光学、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测控仪器电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计算机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光电检测技术、智能化仪器设计、精密测量技术和现代精密仪器设计等。

篇6:2007年普通中专招生专业介绍

园艺:专业代码0103

师资力量:本专业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高级讲师10人、讲师5人、双师型教师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近年来,专业教师共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累计80多篇、参加编写各类教材5部。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产品深加工的初级、中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植物生长与环境、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蔬菜栽培、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园艺设施、产品贮藏与加工、企业经营管理、果蔬试验统计、插花艺术、林果生产技术、育苗和种苗繁育技能训练、果树修剪技术、花卉栽培养护和插花技术训练、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训练、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技术训练、食用菌生产技术训练、产品贮藏与加工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综合技能训练等。

就业面向:农业企事业管理、生产和推广部门,个体特色种植经营大户,果树蔬菜花卉生产与技术服务行业就业或自主创业。

畜牧兽医(养殖方向):专业代码0106

师资力量:本专业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高级讲师2人、讲师6人、助理讲师4人、双师型教师6人。专业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提供了保障。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掌握动物饲料配制、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疫病诊断与控制、饲料兽药营销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动物解剖生理学、专业化学、兽医基础、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学、动物药理学、畜禽生产、畜牧业经营管理、家畜疾病防治、禽病防治、小动物疾病防治、检疫技术、动物微生物与检验、经济动物养殖等。就业面向:畜禽养殖场、饲料兽药生产与经营企业,动物医院,或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代码0117 师资力量:本专业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3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高级讲师5人、讲师8人。专业教师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教材编写并承担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长期建立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输送基地。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技能,能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营销管理和服务的中级管理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现代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知识、商品销售语言技巧与服务礼仪、商务谈判、广告策划、公共关系实务、现代物流基础、企业财务知识、经济法、税收基础、会计核算模拟训练、市场营销综合训练、营销师资格考试训练、计算机资格考试训练、毕业顶岗实习等。就业面向:乡镇企业、农村基层政府部门、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超市、宾馆、饭店、广告公司、商品推销等。

食品生物工艺(农副产品加工方向):专业代码0546 师资力量:本专业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现有教师6人,其中高级讲师2名,讲师4名。本专业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操作技艺,实施专业+产业教学模式,使学生全天均可参与实作轮训,并与昆明嘉华食品集团等知名企业长期建立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输送基地。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食品加工、贮藏、保鲜、标准化生产及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分析检验、营养配餐及食品销售管理的初、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微生物学常识与实验、食品化学、食品分析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饮料生产加工技术、果蔬贮运与加工技术、肉品加工技术、乳制品加工技术、焙烤加工技术、加工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加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厂房建设与市场投资。就业面向:农产品、畜产品与传统特色产品等部门,从事食品加工、食品安全与卫生等工作或自主创业。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代码0414 师资力量:本专业大类为市级骨干示范专业,现有教师5人,其中高级讲师1人、讲师1人、双师型教师3人。专业教师多次带领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和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培养中等水工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农业水利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第一线的初、中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工程力学、电工基础、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材料、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基础、钢筋工基本技能、混凝土工基本技能、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工程图制图及识图基本技能等。就业面向:工程建筑施工和水利工程企业从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工程测量、工程预算决算、资料整理、农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等工作。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代码0711 师资力量:本专业为市级骨干示范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高级讲师2人、讲师4人、双师型教师4人,专业教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敬业精神,多次参与学校的校园网规划建设、网站建设和与教学管理相关的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长期建立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输送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

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电工基础、专业英语、计算机组装及维护、办公设备使用维护、文字录入、办公自动化(面向高新技术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设计 [面向高新考试]、实用工具软件、VB编程、ACCESS数据库、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实用技术、实用组网技术等。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IT中小企业、部分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等,主要在IT业从事电脑组装、维护维修;品牌电脑的软硬件售后服务;电脑及周边产品销售;在部分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从事计算机基础应用工作,也可进行自主创业。

通信运营管理:专业代码0708 师资力量:本专业大类为市级骨干示范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高级讲师2人、讲师4人、双师型教师4人。本专业教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敬业精神,多次参与学校的校园网规划建设、网站建设和与教学管理相关的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长期建立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输送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通信网络运营管理及通信产品经营人员。

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通信技术与业务、通信企业管理、通信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电算化会计、金融基础、经济法概论、办公自动化(面向高新技术考试)、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工基础、文字录入、办公设备使用维护、实用工具软件、VB编程等。就业面向:通信企业中从事网络运营管理、财务会计、统计、市场销售等工作。

商品储运与配送:专业代码0909 师资力量:本专业大类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3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高级讲师5人、讲师8人。专业教师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教材编写并承担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长期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输送基地。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掌握商品储运与配送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特别是物流行业信息技术,能熟悉现代物流基本业务操作的中级营销人员。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计算机基础、物流基础、现代管理学、物流管理、数据库及应用、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网络建设、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现代推销技术、企业物流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商务谈判实训、物流师考级训练等。就业面向:物流专业人才是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本专业主要培养各类大型企业商品储运与配送人员。

市场营销:专业代码0902 师资力量:本专业为市级骨干示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3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高级讲师5人、讲师8人。专业教师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教材编写并承担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长期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输送基地。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中级市场营销人员。

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计算机基础、统计学基础、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销售语言技巧与服务礼仪、经济法、实用推销技术、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广告学和营销案例、市场营销实训、推销实训、商务谈判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广告学实训、营销师等级考试训练。就业面向:各种类型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中从事市场营销业务工作及营销管理工作。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代码0916 师资力量:本专业大类为市级骨干专业,现有教师共19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高级讲师8人、讲师10人、助理讲师1人、双师型教师9人。教师年龄、职称分布均匀,专业技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设施完备,管理健全,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

培养目标:掌握具有较高汉语、英语表达能力和旅行社外联、协调、票务及酒店服务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导游、旅行社业务管理和酒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导游基础及业务知识、云南导游基础知识、经济地理、饭店服务与管理、形体训练、旅游文学作品欣赏、摄影摄像技术、旅行社业务、旅游心理学、演讲与口才、旅游英语、社交礼仪、公关实务、美学基础、办公自动化、秘书实务、现代管理学、商务谈判技巧、驾驶技术等。就业面向:主要面向各旅行社、宾馆酒店等服务机构,从事导游、旅行社业务、公关礼仪及酒店服务等工作。

公关礼仪:专业代码1218 师资力量:本专业为市级骨干专业,现有教师共19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高级讲师8人、讲师10人、助理讲师1人、双师型教师9人。教师年龄、职称分布均匀,专业技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设施完备,管理健全,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沟通协调、信息传播、公关管理、礼仪接待、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公共关系学、公关礼仪、公关实务、形体训练、行为模拟、书写与速记、办公自动化、电子信息处理、秘书学、演讲与口才、社交英语、公关心理学、美学基础、现代管理学、经济法、商务谈判技巧、电子商务、摄影摄像技术、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修、驾驶技术。就业面向:主要面向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各种服务性机构,从事公关、礼仪、文秘及管理工作。

物业管理(保安方向):专业代码1219 师资力量:本专业大类为市级骨干示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3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高级讲师5人、讲师8人。专业教师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教材编写并承担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长期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输送基地。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小区及各企事业房屋机构的物业管理、保安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基础文化课、物业管理概论、建筑电气系统安装与维护、智能小区与智能住宅、楼宇监控技术、物业管理实务、建筑电气系统安装与维护实训、物业管理实务实训、计算机等级证、物业管理员证等。

就业面向:物业管理公司、楼宇销售公司、楼宇及商厦的物业管理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

电子商务:专业代码0903 师资力量:本专业大类为市级骨干示范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高级讲师2人、讲师4人、双师型教师4人。本专业教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兢业精神,多次参与学校的校园网规划建设、网站建设和与教学管理相关的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长期建立了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输送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事商贸工作的人员。

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市场营销实务、会计基础、税收基础、经济法律基础、商贸外语、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数据库等。

篇7:中国普通高校专业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受到管理人员所需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能在市政、文化等公共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从事公共事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主干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财务、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部门薪酬管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经济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学、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文秘、人力资本理论等。

就业方向: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事务、人力资源管理、传播管理工作;参加公务员招考到政府部门工作;或报考行政管理、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公共关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公共关系理论知识、写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在政府机构、企事业组织从事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形象管理事务的高级专门人才。本校公共关系学专业定位危机管理方向。

主干课程:公共关系学原理、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务、社交礼仪、公共政策学、公共危机管理、企业危机管理、国际危机管理、管理学原理、社会学概论、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基础、市场营销学等。

就业方向:可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传播部门、专业公关公司从事信息调研、形象策划、组织文化建设、品牌推广、对外联络、活动主持、行政文秘、危机管理等工作;或报考公共关系学、公共管理、传播学等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篇8:浅析中国高校动画专业教育

针对这种现状, 我们应该深思一下, 目前市场是否需要如此多的动画专业人才?是否每个动画专业毕业生都能够高水平的进入中国的动画产业市场?高校的动画软硬件是否能够满足如此多的动画学生使用?等等, 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概括一下, 中国高校动画专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 中国高校艺术生的质量令人堪忧。从我从事动画教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 很多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基础和功底非常薄弱, 很多学生在高中学习专业素描色彩速写专业训练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暂, 他们不仅要学习文化课程, 同时还要进行专业课程训练, 折算下来, 高中三年的美术专业训练时间仅有一年半, 相对比较少, 从而基础比较薄弱;还有一部分学生, 仅仅是走高考的一条“艺术捷径”, 为的是通过艺术生文化课分数相对低的途径进入大学, 等等。很多因素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进入大学, 在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时间中, 很难再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艺术基础功底。

因此, 高校在实际的招生中, 要严格把握生源的质量。把真正基础好的, 愿意从事动画专业的学生, 通过高考的大门, 揽到学校的怀抱中, 汲取动画专业的营养, 得到专业的学习训练, 最终能够把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中国的动画行业当中去。

2. 师资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高校中在动画教育方面的从业者相对匮乏, 该领域内师资力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成为了动画教育的发展瓶颈。现阶段高校动画专业教师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是聘请很多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硕士生, 一毕业就在大学从事高等动画专业教育, 虽然理论知识结构相对稳固, 但是缺少实战经验和教学经验。

二是还有很多学校对动画的了解有偏差, 以为动画制作就是电脑软件的简单操作, 因此从计算机行业中硬拉很多年龄较大的教师从事动画专业教育。在本人带领学生参加的一次动画制作的比赛中, 我就发现一点, 凡是通过这种方式转型过来的老师, 缺少对动画理论专业体系的学习, 从而导致指导的学生作品, 缺乏动画的概念, 没有理清动画真正的含义所在, 从而做出来的动画片, 缺少视听语言。即使有些还不错的, 动作形态都显得十分的生硬。

对于这种情况, 学校应该加大对师资的培训力度, 每年抽出一定的时间, 将这些老师充实到动画的一线行业去进行实践学习。不仅理论扎实, 把实战的每一环节熟练于手, 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回馈教学。同时, 还应该从社会上动画领域聘请有经验的专家, 来做系统的课程讲授。听取他们的一线制作经验, 完善动画的制作流程, 准确地把握制作的各个细节。让学生体会到动画制作所需的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动画概念。

3. 设施条件欠缺

软硬件设施在动画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学校对这一方面的投入不够, 包括后期剪辑设备, 摄影棚, 动画二维工作平台, 三维影像工作室等。很多学校都不具备这样的设备条件, 即使有些学校有一到两项, 也难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同学进入到动画公司应聘的时候, 竟然不懂得规格板跟动画纸的运用。有些学校摄影器材只有一台摄像机、一台照相机, 在讲解这些课程的时候, 根本无法做到边讲边练。从而导致上课的效率大大减弱。

4. 教学理念缺乏艺术性

在动画的基本概念中, 动画的定义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是技术的方面, “逐格摄制”;二是美术的方面某种样式的美术形式。

从动画的基本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动画有两个基本特性:一个是技术性, 一个是艺术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目前的动画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二维动画, 另外一种是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生的三维动画形式。由于每个学校软件设施的不同, 很多学校的侧重点也不同, 但是基础是一样的。然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更加地倾向于三维技术, 而忽略了二维基础。从而导致基础不牢固, 很多学生只是注重三维软件技术, 而在基础上没有重视二维, 由此导致基础不牢固, 即使三维学的很不错, 也只是技术型人才;而我们市场真正需要的是创意型人才, 源于技术, 而且要高于技术。在上海的一次实习过程中, 一家建筑漫游公司的总经理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软件技术水平可以三个月达到了, 但是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必须是三五年才能达到, 甚至更久。可见艺术性的重要。

篇9:中国普通高校专业介绍

摘 要: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中国内地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分布情况,为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考生选择相关专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 工学专业 教育部直属 985高校 211高校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14-0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版本)指出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1]。但是,2012年却是要培养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2]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内地普通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现状,需要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以便对未来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有一个定性的对比,也为将来高中毕业生高考时选择相关专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我国内地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1.1 华东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东地区共有91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山东省(22所),包括:山东大学,聊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工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菏泽学院,泰山医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德州学院,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济宁学院。江苏省(20所),包括:江南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常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海工学院,盐城工学院,淮阴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浙江省(16所),包括: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科技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嘉兴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台州学院。安徽省(10所),包括: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西学院,合肥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蚌埠学院。江西省(10所),包括: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宜春学院,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理工学院。福建省(8所),包括: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上海市(5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1.2 华中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中地区共有63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湖北省(25所),包括: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工程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湖北理工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南省(20所),包括:長沙理工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怀化学院,邵阳学院,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科技学院,长沙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河南省(18所),包括: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安阳工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1.3 华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北地区共有40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山西省(11所),包括:中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北京市(9所),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省(10所),包括: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石家庄学院。天津市(6所),包括:天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4所),包括: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

1.4 东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东北地区共有38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辽宁省(16所),包括:沈阳药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城市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大连民族学院,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吉林省(12所),包括: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长春科技学院,吉林工商学院。黑龙江省(10所),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绥化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1.5 西南地區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西南地区共有25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四川省(13所),包括: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宜宾学院,西昌学院,攀枝花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学院。重庆市(5所),包括: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贵州省(5所),包括: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贵州大学明德学院,遵义医学院。云南省(1所):昆明理工大学。西藏自治区(1所):西藏大学。

1.6 华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华南地区共有20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广东省(12所),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嘉应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7所),包括: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贺州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海南省(1所):海南大学。

1.7 西北地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

西北地区共有16所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

陕西省(7所),包括: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理工学院。甘肃省(5所),包括: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青海省校(2所),包括: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校(1所):新疆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1所):北方民族大学。

2 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数据分析

从数据来看,开设生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和华北地区,占了全国内地高校66.21%,接近2/3左右,尤其是靠近东南沿海的华东地区,比例为31.06%,接近1/3。说明在这些地区,生物工程专业较为受到高校和学生的欢迎,就业方面应该有很不错的发展。

如果从单个省市来看,如图1所示,开设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东地区的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湖南省、河南省和浙江省,这几个省占了全国的46.76%的比例,接近一半。一方面的因素与这些地方经济发达,也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好有关,使得这些地方的高校较大比例的开设生物工程专业,也使得很多学生选择这个专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对女朋友说早安的留言下一篇:李林森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