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2024-04-22

职业幸福感的提升(通用9篇)

篇1: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如何提升物化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对于教师职业,人们有太多的美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炬”„„而真正走进教师这个职业,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职业有太多的清苦与劳累:少的可怜的工资待遇,各种政令的严格束缚,家长社会的过高期待,„„其实世界上不存在所谓幸福指数高的职业或行业。从积极人格理论来看,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生活会产生明显不同的主观幸福感,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也可能产生同样的主观幸福感。那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做好教师职业规划,帮助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终生职业经历的模式。职业经历包括职位、工作经验和任务,受到员工价值、需要和情感的影响。教师职业生涯,是与教师本人在学校教书育人的一系列活动相关联的职业经历的模式。如在学校从教经历、教研活动中与教学经验的丰富、教育理想和愿望的实现,以及得到学生与社会的认可、尊重等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人才质量标准明确地提出随着教师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承担教书育人重要职责的教育资源开发的主体。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和关键作用,使其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引领者和开发者,首先必须使教师自己成为自行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生命主体,实现教师生命主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还存在这认识上的误

区和行动上的偏差,甚至对教师这个工作时间长、付出多、回报少的职业有很强的抱怨。著名教育家成尚荣曾说过影响、决定幸福的关键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有无目标;二是在目标迈进过程中有无展开自己的创造性。因此,不管对于新教师而言,还是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而言,让自己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权,是实现潜能开发和人生价值的基础。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就必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计划和管理,使自己的能力、技术、价值观等沿着崇高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实现,让自己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的不断超越发展和成功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当然在这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个人目前状况和发展潜能,通过目标分解和目标组合的方法做出果断明确的目标选择,这样在实现自身职业规划目标的同时,必然也会让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获得提升。

二、理顺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建设的总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吹响了我国新时期建设的号角。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作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校都没有和谐的校园,就谈不上会有和谐的社会。而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面对的人际关系是很复杂的,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这四类。任何一方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都会让自己感觉力不从心,处处不如意,甚至无法游刃有

余的胜任当前的教育工作,这也是造成不幸福感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呢?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尊重、理解、公正、互助。

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有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又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新老教师之间的关系,先进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关系等,他们之间在学历水平、文化素养、工作经历、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都有相似及不同之处。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话,即“文人相轻”,也就是教师之间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竞争与合作等现象,所以我觉得要理顺教师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做到相互理解和尊重,以诚相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通力合作,共同进步。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的工作,又有助于个体在工作中能和同事关系融洽,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则应建立密切、和谐、民主的师生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双方教与学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使自身形象符合社会或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期望;要信任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良好的期望;要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防止和克服滥用教师的“权威”,随意向学生施压,造成交往障碍甚至陷入敌对状态。这样学生自然也就会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师生关系和谐了,那职业幸福感也自然获得提升。

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是一种行政关系。在正确处理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时,一要靠行政手段,二要靠职业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尊重领导的人格,支持学校的工作,尽力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并积

极参与全校性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同时领导也要学会尊重教师、关心信任教师,公正、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发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实行民主管理;要严于律己,树立自身的道德威信。如果双方都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自然教师与领导也就会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氛围。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关系之一,是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一个窗口。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多方面作用,并通过家长开发教育资源;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艺术,取长补短。家长要理解、支持、配合学校与教师的工作,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各方面表现,有针对性地教育子女。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那教师在工作中也就会更得心应手,工作的幸福感也自然加倍提升。

当教师把这些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也就会更加喜爱这份职业,职业的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三、爱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国地区首席培训师钟谷兰女士认为,爱不爱自己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职业幸福感。何为爱自己?要有规划,但不要给自己盲目加压;不做无谓的攀比,自己的感受比他人的看法更重要;懂得取舍与妥协,绝不要用完美主义来累死自己。

很多人所谓的爱自己,其实只是爱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很多人的不幸福感,都是自己太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造成的。我们一直强调要完善自我,但完善自我不等于追求完美。“完善自我”是一个方向,“追求完美”是一个指标。“追求完美”在心理学上叫做非理性信念,是不合理的。有一句话叫:“要么改变现实,要么悦纳现实。”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不满意,就想办法去改变它,如果不能改变它,就愉快的接受它。珍惜拥有,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我们才会有幸福感。人在工作中总难免犯错误,犯了错误要注意改正,这是需要的,但不要过多的自责,因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人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我们要对别人宽容,也要学会对自己宽容。很多老师也许曾和我一样,也是一味要求自己完美,不出错,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很多时候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但是面对不配合自己的学生时,自己的教育还是白费,学生既不领情,更有时还会唱反调,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在那样的时候,我常常会觉得很累,职业的倦怠感会非常强烈,工作压力也异常困扰着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废人,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为此,我更加努力,不停地学习,期望自己能有提高,能获得所有人的肯定。但结果我发现无论我如何努力,如何提高,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人。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工作的结果就是使得自己错误犯得更多,甚至一度对自己绝望。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拜读了黛比·福特的书《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现在我知道,承认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拥有完整的人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各种积极与消极的特质彼此调和的

结果,无论少了哪一方面都称不上完整。最终,我学会了承认自己,接纳自己,做自己的朋友。虽然这一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但我的职业幸福感却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教师自己能做到以上几点后,我相信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归属感就会越来越强烈,也会越来越热爱自己这一神圣而伟大的职业

篇2: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我非常赞同某位教育家所说的:教师职业的幸福感首先从学生中来。教师的工作一刻也离不开学生,教师工作的幸福感、成就感甚至挫败感都来源于学生。教师用什么样的心态它,学生那一颗颗敏锐瞬间就能捕捉到,并会引起微妙的心灵反应。如果教师用心地做好每一件事,并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学生是幸福的,教师同样是幸福的。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

幸福是体现自身创造力、价值观、得到体现人生价值后,人生价值得到肯定后产生的感觉。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总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但其实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一个人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另一个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够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他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来抗拒 “审美疲劳”,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呢?

1、从学生身上获得幸福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

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

2、从家长身上获得幸福感

教师如何从家长身上获得幸福感呢?如果家长非常信任、肯定和尊重教师,那教师肯定会觉得很幸福。

那么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肯定和尊重呢?

首先,教师要尊重家长,要用心倾听家长的意见。

其次,教师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理解家长的所思所想,理解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再次,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交流和沟通的目的是消除家长和教师之间在思想、价值观以及双方的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分歧,建立起积极的关系。

3、从自身的专业成长中获得幸福感

《新纲要》理念下的教师职业应体验成长快乐,即在成长中体验幸福。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就教师个人本身而言,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身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的成长,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成长,应该包括专业精神、专业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四方面。其中专业精神是引领其他方面的。教书育人是教师专业的核心,要实现这个核心,则必须通过专业修养的修炼。在现实工作中,教师需要从“神坛”上走下来,从以教师为中心、为权威的管理文化中走出,营造一种民主的、师生共同成长的文化,多给孩子自主成长的权利;教师需要对教育的价值进行重新思考,不能单一地关注孩子成绩的提高,而应着眼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知识、技能、心理等多方面的成长。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不仅具有所有职业所具有的共有的特性,更具有教书育人的特殊性。所以其职业幸福感的高低不仅仅关系到教师个体,更是对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教育家成尚荣曾说过影响、决定幸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有无目标;二是在目标迈进过程中有无展开自己的创造性。因此,不管对新教师而言,还是在教师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而言,让自己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权,是实现潜能开发和人生价值的基础,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就必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计划和管理,使自己的能力、技术、价值观等沿着崇高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实现,让自己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的不断超越发展和成功发展,提升我们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4、爱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从中获得幸福

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国地区首席培训师钟谷兰女士认为,爱不爱自己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职业幸福感。何为爱自己?要有规划,但不要给自己盲目施压;不做无谓的攀比,自己的感受比他人的看法更重要;懂得取舍与妥协,绝不要用完美主义来累死自己。

很多人所谓的爱自己,其实只是爱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很多人的不幸福感,都是自己太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造成的。我们

篇3: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一、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人生于世上, 金钱、地位、权力并不能让人产生长久的幸福感, 唯有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才能真正地得到幸福。教师就是一份要不断给予别人帮助的工作,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学生的健康成长。毋庸置疑, 教师工作比较繁琐, 压力很大, 但是, 教师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当孩子在你的帮助下, 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目标, 你不幸福吗?当无知、调皮的孩子在你的教育下, 变得彬彬有礼, 你不幸福吗?当你千辛万苦的, 挽救了一个边缘少年, 你不幸福吗?当孩子取得成绩时, 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孩子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一个个懵懂的小孩, 在自己的精心培育下, 健康成长, 成长为一个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那种自豪、快乐、幸福的感觉, 瞬间就能使人忘记所有的辛苦。

二、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保障

只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却没有教育学生的能力, 教师也很难有职业幸福感。教师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强弱。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有条不紊地处理好日常工作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科尔伯格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其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能很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主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合理的推理方式,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 若教师对学生进行限制, 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若处理不好, 就会严重地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前辈的研究告诉我们, 要想更好地和学生相处, 就要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我知道他喜欢什么吗?

我知道他喜欢的理由吗?

我知道他喜欢的东西的内容吗?

他喜欢的东西真的一无是处吗?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 我们要自问:

这件事你感觉怎么样?

你想要怎样?

你自己能做些什么吗?

上述的思考, 能更好地帮助老师了解学生, 对学生的尊重、宽容、理解, 非常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良好的心态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有人曾这样形容教师的工作状态:上课时要竭尽全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是导演, 又是演员;教育学生, 是心理专家, 又是德育专家;学校体艺节, 是陪练、是艺术总监、是后勤部长;学校班容班貌检查, 是工头、是监工、是工匠;学生外出活动, 是领队、是导游、是保姆, 面对如此琐碎的工作,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该从何而来呢?

幸福感源于好的心态, 要接受现实, 学着悦纳自己, 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工作, 不断努力, 追求卓越。这里的接受现实不是满足现状, 悦纳自我也不是不图发展, 心怀感恩不是安心享受, 追求卓越才是目标要求。

幸福大门的钥匙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看你能否攥紧;快乐的生活就在我们面前, 看你如何选择。作为老师, 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埋怨和指责, 不妨试着用“享受”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职业, 享受教育的过程, 才能享受每一天。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 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 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 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 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 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篇4: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一、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人生于世上,金钱、地位、权力并不能让人产生长久的幸福感,唯有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真正地得到幸福。教师就是一份要不断给予别人帮助的工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学生的健康成长。毋庸置疑,教师工作比较繁琐,压力很大,但是,教师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当孩子在你的帮助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目标,你不幸福吗?当无知、调皮的孩子在你的教育下,变得彬彬有礼,你不幸福吗?当你千辛万苦的,挽救了一个边缘少年,你不幸福吗?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一个个懵懂的小孩,在自己的精心培育下,健康成长,成长为一个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那种自豪、快乐、幸福的感觉,瞬间就能使人忘记所有的辛苦。

二、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保障

只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却没有教育学生的能力,教师也很难有职业幸福感。教师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强弱。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条不紊地处理好日常工作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科尔伯格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其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能很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主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合理的推理方式,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若教师对学生进行限制,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若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地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前辈的研究告诉我们,要想更好地和学生相处,就要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我知道他喜欢什么吗?

我知道他喜欢的理由吗?

我知道他喜欢的东西的内容吗?

他喜欢的东西真的一无是处吗?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要自问:

这件事你感觉怎么样?

你想要怎样?

你自己能做些什么吗?

上述的思考,能更好地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尊重、宽容、理解,非常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良好的心态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有人曾这样形容教师的工作状态:上课时要竭尽全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导演,又是演员;教育学生,是心理专家,又是德育专家;学校体艺节,是陪练、是艺术总监、是后勤部长;学校班容班貌检查,是工头、是监工、是工匠;学生外出活动,是领队、是导游、是保姆,面对如此琐碎的工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该从何而来呢?

幸福感源于好的心态,要接受现实,学着悦纳自己,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工作,不断努力,追求卓越。这里的接受现实不是满足现状,悦纳自我也不是不图发展,心怀感恩不是安心享受,追求卓越才是目标要求。

幸福大门的钥匙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看你能否攥紧;快乐的生活就在我们面前,看你如何选择。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埋怨和指责,不妨试着用“享受”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职业,享受教育的过程,才能享受每一天。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一个有爱心的人,必生和气;有和气的人,必生余色;有余色的人,必生婉容。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工作视为一种艺术,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

篇5: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学后感

发布时间: 2014-3-4 13:59:12

学习了《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课程这时我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工作和教师身份做了重新思考。在我上师范的时候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贫穷,所以教师不可能很富有,一个很富有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高尚的教师。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我还真真切切的感到教师还不可能很轻松,一个很轻松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因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聊以自慰教出来的学生比咱有出息

篇6: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步入教师的行列,一晃已经十年过去了,可从未认真品味过做一名教师的感受。也许在忙忙碌碌中忽略自己的感受,不过当猛然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仍然觉得感受颇多。刚走上三尺讲台,意气风发,满腔的热忱。看着台下的一双双渴盼的眼睛,深感责任重大,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工作生活,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在执拗,不在偏执,而是多了一份理解宽容与大度,自信与从容。当然对自己职业的认同与热爱也一点点加强。虽然也有失落与彷徨,但更多的是自己专业知识丰富的充实感,以及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的快乐。其实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充分体验教师的幸福感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首先是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去主动积极的感悟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感受。自己认为幸福,你就幸福。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心态好尤其重要,刚开始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冲突很难理解,想不开,甚至怀疑自己的作用。其实要理性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不能夸大自己的能力。从另一角度去想,学生来学校接受教育,我们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越是有问题的学生越是需要我们的帮助。当教师就要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其次要知足常乐。想要改变环境、改变别人,很难,唯有改变自己,学会知足常乐。正确地看待荣与辱、名与利、得与失等利益;冷静地看待评优评先、奖金福利等资源,不过分要求;客观地看待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不过度期待„„如此会因为点点滴滴的小成绩而欣喜:因家长一句肯定的话语、领导一个赞扬的微笑而感动;因学生一个会意的眼神而欣慰。坚持有所求又有所不求;适时调整目标,进行换位思考,不断奖励自己;拥有淡定从容的心态,才会拥有职业的幸福感。

再者就是加强专业素养,让自己充实起来。做到勤奋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专业著作,阅读教育读物。并坚持做读书笔记,看着自己积累的心得体会,幸福感就会充盈自己。还要积极参加学校倡导的创建高效课堂的活动,虚心向同事请教,多听老教师的课,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篇7: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的感悟

教师心理健康可使学生受益,而若教师出现种种职业倦怠问题,受害最大的自然也是学生。教师的职业倦怠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有:

(1)在职业规划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了时间、经历,但成绩平平,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学生出成果难,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2)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并过多运用权力关系(主要是奖、惩的方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或者有些教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3)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拒绝领导和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将他们的关心看作是一种侵犯,或者认为他们的建议和要求是不现实的或幼稚的。

(4)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降低,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教师,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

(5)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这种职业倦怠情绪常常会在教师之间得到互相的强化,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士气。

1、职业因素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工作中必然处于持续的高压力状况之中,从而极易导致教师产生倦怠心理。

首先,工作负担过重,工作时间过长。

其次,教师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再次,教师职业的相对封闭性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根源。

2、社会因素

首先,社会期望过高。

其次,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从客观上说,教师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决定了教师应当拥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教育事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都偏低,与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并不相称。近些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从总体上来看,与劳动性质和强度相当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依然偏低,同时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大大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产生职业倦怠自然是早晚的事。

3、学校因素

首先,人际关系紧张。

其次,不合理的评价机制。

再次,学生品行和学习问题。

4、教师个人因素

教师个体的认识偏差与个体的人格特征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如教师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降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等都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有的教师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当他们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投入与从工作中的所得不匹配时,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

首先,个体的人格特质。

其次,一些背景因素也是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首先,形成合理的社会期望。过高的社会期望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社会应当认识到学校在社会发展、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是都有限的,而教师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逐步引导社会对教师职业角色形成合理的定位,以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

其次,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国家一方面应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注教师行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让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增强工作的吸引力。

再次,提高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质量。提高是教师素质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在教师教育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提高,还要引导教师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智力品质,还要加强教师的非智力品质的教育;要提高教师承受挫折的能力,教给教师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以及人际交往技巧,从而避免因压力无法及时缓解而出现职业倦怠。

(二)创设良好的学校组织环境

首先,改善学校管理方式。

其次,改革教师及教学管理体制。

此外,学校还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满足教师自我价值提升的需要。比如,制定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不断拓展专业知识和提高理论素养;建立“传帮带”的教师培养机制,为新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保障;每隔三到五年给予教师脱产或不脱产进修的机会;与兄弟学校建立多项交流关系或者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等等。这不仅可以满足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而且不断接触新知识、新理论有助于增强教师工作的动力,预防倦怠感的产生。

(三)个人素养和思想道德方面加以修炼

缓解职业倦怠,不仅要依靠社会、学校的支持,教师个人的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1、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

2、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

3、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

4、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从心理期待中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四、学会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教师职业倦怠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里,因为社会、职业、学校及个人因素造成了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厌恶情绪。长期的压力积累,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其危害之大可想而知。教师是一个民族事业的希望,将他们置身于如此不堪重负的心境中,职业倦怠会教育出更多失败产品。所以希望社会各界重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降低倦怠情绪,给予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精神空间。同时,作为教师自身需要不断超越自己,做到多方面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从职业倦怠中走出,重新焕发精神面貌。相信教师能从几十个跳动的生命中感受到这份阳光底下最光彩夺目的事业的快乐!

篇8: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 长期遭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产生的个人反应, 对工作和生命的消极态度、消极的自我概念、无助感、身体的损耗和持续疲劳是其主要特征。据权威研究, 我国教师当前的职业倦怠状况包括四个维度, 教师情绪上的疲惫感是第一个维度;教师人际上的疏离感是第二个维度;教师工作上的无意义感是第三个维度;知识上的耗尽感是第四个维度。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工作满意度低是实践中教师工作倦怠的典型症状。而研究还发现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领导、组织因素、个人因素三项内容。其中生活变故影响、人口统计方面的因素、个性因素是个人因素的主要内容。而不可理喻或满不关心的家长、行政管理人员的麻木、学生暴力行为等等是与工作相关的组织因素的主要内容。

二、应对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的对策

作为教师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态, 职业倦怠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消除和预防职业倦怠应当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要从外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试, 另一方面要实现倦怠主体内心的自我调节。

(一) 树立良好的心态, 提升自身的幸福尺度

作为一种职业教师的辛苦常常让人难以想象, 而实践中教师的付出和回报往往不成正比, 这样很多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但是若将终身的事业追求定位为自身的职业, 教师就会变得享受工作、乐于工作。曾有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教师在于享受乐趣本身, 而不是为了职称和荣誉”, 很多教师在这样的心态下走向了教师事业的顶峰。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需要教师良好的职业心态, 进而在工作中体验快乐和幸福。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最大的收获, 这种收获的幸福是其他方式难以衡量和取代的。不断拓展生命境遇、不断拓展自身本质、不断增强自主性的过程也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从工作中感受乐趣、发现生活的美好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属于自身特有的价值尺度也是教师获得幸福的法宝, 茫然、盲从都会被正确的价值尺度所摒弃, 让教师怀着一颗纯粹的心去体验幸福[1]。

(二)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走教师专业化之路

学生观即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 教育者的态度、行为、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此。当前教师不仅要面对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还要面对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对正确的学生观进行树立。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第一步, 教师应当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 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结合学科特点, 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进而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并和学生成为朋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第二步。教学过程发展中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较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有意识的引导学生, 为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当敞开胸怀, 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教学工作, 对学生的创造进行鼓励并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但在学生观树立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对自我进行创造, 走教师专业化之路。具体操作中, 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创新, 通过对自己独到的教学模式的总结研究出个性的教学理论成果, 朝着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工作中的不断反思、感悟、学习, 是走向专业化教师成长之路的基本要求, 进而实现对自我的创造和反思, 最终有效缓解和预防教师自身的职业倦怠[2]。

(三) 依托工作中的智慧, 提升倦怠应对技巧

首先, 教师应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对兴趣爱好进行有效培养。缓解压力、调节身心是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之一, 生活、工作中的不良情绪、紧张状态、挫折、忧虑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得到消散和转移, 进而达到释放、弱化的目的。不良负面心理因素的消解能够实现对自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改善, 从而实现教师自身对职业倦怠生理症状的缓解和预防。广泛兴趣的培养能够改变教师单调的生活, 进而使教师的身心得到愉悦。其次, 重组认知结构, 科学管理时间。重复认知结构能够实现改变教师观念、视野、心态的目的, 进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积极的面对问题。工作连续、任务繁重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点,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教师需要对时间进行科学的管理、对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 避免因工作负荷过重而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最后, 做情绪的主人, 对自我进行有效地调试。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常常会困扰教师的情绪, 此时教师应当利用技巧对自身情绪进行控制。具体操作中, 可采用转移注意力、心理移位、合理释放、升华等方式控制不良情绪[3]。

结语

育人是教师的职责, 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问题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严重的影响, 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育行业和教师工作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缓解和预防职业倦怠,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研究, 但还存在一定局限, 希望教育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 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度, 教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教育主题的人民教师是决定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因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职业倦怠, 这严重的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本文将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应对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马玲.浅析学校管理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经营管理者, 2011, (09) :280.

[2]张建华.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教学与管理, 2013, (28) :13-15.

篇9:有效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教师的职业倦怠给教师的身心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容易对学生失去信心和耐心,进而影响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品位。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教育这一职业的幸福,他们才会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幸福地教”实现学生“幸福地学”。本人从三个方面提出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策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管理体系;专业引领,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自我调节,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

关键词:职业倦怠;幸福感;有效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培根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质量的工作效果必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潜在的工作兴趣为前提。然而,美国教育协会(NEA)主席麦克占瑞(WMC.Guier)却感叹:“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王芳、许燕在对国内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后,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四维模型。他们把教师所描述的职业倦怠状况概括为四个维度:一是教师情绪上的疲惫感;二是教师人际上的疏离感;三是教师工作上的无意义感;四是知识上的耗尽感。

更有研究显示,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不是一个特殊的和即时的反应,它具有“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特征。当教师感觉到自己的工作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自己无法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更大变化时,工作开始变得机械化。再加上长期的疲劳衰竭、过敏易怒、丧失热情、冷漠悲观,甚至对他人不信任,多疑,充满批判性,因工作而起的职业倦怠又反过来作用于工作,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教师的职业倦怠给教师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也因为其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信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进而影响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品位。

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是什么让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哪去了呢?

工作无明显边界。伍新春、曾玲娟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教师比小学和初中教师具有更强的情感衰竭。黄敏歧的调查研究也表明,高中青年教师比初中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严重些,高中班主任比初中班主任倦怠程度也高些。教师工作无明显边界,放学后要操心学生安全,处理学生遗留事件,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没有整段的休息时间。

管理过多过细。现代的学校管理,注重量化考评。学生量化、班级量化、教师量化,似乎只有量化才能解决问题,才有说服力。其实很多时候,过多过细的教育管理不是服务于教学,而是让教学受制于管理。这也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心理压力大。教师是一种多应激的职业,曾玲娟、徐富明、刘晓明在各自的研究中均发现,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有关。考試成绩、学生问题、培训评比、评职晋升、人际关系等,已经让教师感到紧张和压抑。再加上社会、家长对教育的过度期望,使教师陷入外在期望与内在角色之间的冲突,身心疲惫。

社会支持少。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倦怠感就能得以减轻。然而,单一的职业环境使教师很难接触到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生活圈子仅限于同事和家庭。很多情况下,工作太累,回家跟爱人孩子连句话都懒得说。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职业倦怠和情感衰竭。

三、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教育不应以损害教师来造福学生,而应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价值的活动。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管理体系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工作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因此,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打造高度向心力的团队,关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考验着校长的管理水平。

管理民主。校长若成为学校的霸权者,教师就会与校长貌合神离;校长给予教师真正的话语权,教师就会与校长以诚相见。要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各种规章制度须按规定的议程,经教代会通过后方能实施;设立校长信箱或者召开小范围座谈会,让教职工就学校各方面向校长反馈意见,对于教职工提出的意见,无论正确与否,校长都应该予以回复,以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发言权,使之更多的参与学校事务决策。

制度公平。“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公正公平会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对教师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反之,则容易引致消极、不满意和抱怨。因此,校长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职工,公正地处理每一件事情,避免因情感因素导致管理行为不公正。如:教职工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执行,操作过程要全面公开;各种评优要按照考核成绩的高低,按层层推荐选拔的原则确定上报人选,并在全校公示等等。另外,校长要尊重教师,校长和教师只是岗位分工不同,社会角色不同,其人格是平等的。校长应尊重教师人格,不要总是以领导自居,积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激励有效。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人的期望值越高,激励的力量就越大,就越注重自己的工作进步与发展,越主动乐意干具有社会价值和竞争性的工作。要充分发掘教师的工作潜力,提高其工作动力,就必须丰富其期望感,提高其期望值。

由于公平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比较对象的一种平衡而不是平均,因此,在物质奖励上,要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合理拉开分配差距,体现“多劳多得、质优多得、责重多得”的原则。

研究证实,为获得某种激励而工作,精神报酬比物质报酬更有作用。因此,学校可以多给教师搭建多种体现价值和获得成就感的平台,如: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校级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校级优质课等。在各类评优中,教师感受了成功的喜悦,提升了职业幸福的指数,工作动力成倍增长。同时,教师有了职业荣誉感,并用这种荣誉感去感染学生,学生就能感受到智慧的灿烂,知识的闪光,整个学校蓬勃的风尚也得以形成。

文体健心。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有按照正常的规律进行教育教学,让教师享受工作之余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必须摒弃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在引导教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主动调整,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校长应多关注教师的职业感受,引导教师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逐渐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获得职业幸福感。

人文关怀。校长都曾是教师,多想想自己当教师时对校长的期待——当初自己最反感校长做什么,现在就尽量避免;当初自己最喜欢怎样的校长,现在就尽量去做那样的校长。关心教师疾苦,关心教师生活,把教师的冷暖放在心上,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家有大事必访,家有难事必帮,家有喜事必贺。如:在教职工生日时送上鲜花、蛋糕;召开家属座谈会慰问教师家属;支持、关心教师子女的成长;组织教师外出旅游、参观学习;组织春节团拜会等等。全心全意为教师做好服务,让教师时时处处感受到校长离我们很近,是我们亲人,幸福感会油然而生。

心理支持。每个人的工作就像一条流淌的小河,难免会遇到礁石或泥沙,怎么办?当然需要自己努力搏击,但也盼望着有人来疏导。

幸福课程。通过全体教职工大会、年级组会议、行政会议、专题讲座、座谈讨论会、个别交流等方式,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幸福观,理解幸福的内涵在于心境,在于道德的自我完善。

幸福平台。校长可利用互联网+,通过微信创建或加入不同的干部教师群,及时和老师们进行沟通,也可以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些教育观点、方法、教育与生活感悟,并及时关注老师在朋友圈的言论,给予关注、理解或者赞赏。

2..专业引领,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增强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培养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执着追求,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自觉调节心理、保持平衡心态,心情舒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去。

积极搭建发展平台,帮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学校要帮助教师找到合适的发展之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让每位教师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优的发展。一个人最高层次的幸福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的教学只有被学生、家长、学校认可,教师才会感到幸福。要达到这种境界,管理者应把每一个教师视为“灵思和创意的原点”,“知识和灵感的凝结中心”,并努力开发与成全教师的“灵思和创意”、“知识和灵感”,使其生命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成为“能够以自己的灵思感动启悟学生的灵思的个性丰盈的个人”。

具体措施有:把专家请进来,亲临一线,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用不同专题的讲座和不同形式的专业引领等方式打开老师的思路;充分利用上级业务部门提供的外出学习机会,有计划、尽量多的组织教职工外出学习;购买中外教育家或教育教学专家的著作、演讲报告、课堂实录等资料,以集中观看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专业水平;实行同伴互助,让教师深入到工作实践中,细细体味职业幸福的真正所在。

3. 自我调节,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

计算工作生活中的“小确幸”。由于情绪的弥散性和感染性,教师的情绪往往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因此,我们要让幸福、仁爱、激情、欣喜、幽默、乐观等积极情绪成为教师的主导心境。可以通过分享彼此的积极情绪、相互关心来建立爱,也可以通过包容、承诺、共鸣来形成爱。

學会用主动快乐的方法留住生活中的美好。第一,拍照片,定格美好瞬间;第二,举行必要的仪式;第三,多看别人的优点和积极面;第四,记好心情日记。试着每天记录三件好事情,坚持一周,无论大小。可以与同伴分享一周内发生在你身上的三件好事,好好品味其中的快乐。

用行动去感激帮助过自己的人。仔细想想自己生命中遇到的贵人,谁帮助过你,你最想好好感谢谁。一条短信,一个电话,只要你发自内心,都可以去做。

接纳自己,不苛求完美。对于自己或者做事出现的缺憾,有胸怀接纳不可改变的,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对于潜能,有勇气不断发掘;对于优势,有信心更加突出。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和处理矛盾,学会倾听、包容,把对他人的接纳看作是自身的修炼。

家庭幸福是职业幸福感的并蒂莲。感谢家人默默地支持自己繁重、疲累的工作,并无条件地接纳那个沮丧、抱怨的自己,请别忘了对他们说声谢谢。

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国家政策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并以人的幸福为归宿,施政纲领必须系统简约有效,必须在稳步前进中不断创新。管理一所学校,这道理同样适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关乎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教育这一职业的幸福,他们才会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幸福地教”实现学生“幸福地学”。

参考文献:

[1] 邢占军. 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追踪研究[J]. 数据. 2006(08)

[2] 邓涛. 教育视域里的生命教育[J]. 教书育人. 2002(16)

[3] 颜纯. 做一个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J]. 小学教学研究. 2014(05)

上一篇:报修管理标准作业规程下一篇:悬疑电影《忽然七日》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