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幸福感心得体会

2024-05-02

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幸福感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篇1: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幸福感心得体会

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幸福感心得体会

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幸福感之后心中对其随之有了一些更深刻的理解,下面就我的理解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来谈一下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其次谈一下什么是教师幸福感。在此之前先说一下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一直以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难的事,那是一种灯火阑珊处的境界。经过岁月的流年以后,才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那什么是幸福感呢?其实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由此可见,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必然也会拥有强烈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幸福体验。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教师幸福感提升意义重大。

为什么将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专业能力排在首位,这个能力与习惯与自我诊断和进行学生调研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有这样的一个能力,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不断的通过对一个问题的长期思考和钻研,最终到达对本问题的深刻理解,才能更好的驾驭知识,才能深入浅出的将其交给学生,学生才能学得更轻松,教师这样才会更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我最想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是通过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达到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实现自我诊断,和对学生实行调研诊断,实现共同成长,达到共同进步。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找到幸福,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篇2: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幸福感心得体会

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其次谈一下什么是教师幸福感。在此之前先说一下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一直以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难的事,那是一种灯火阑珊处的境界。经过岁月的流年以后,才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那什么是幸福感呢?其实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由此可见,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必然也会拥有强烈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幸福体验。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教师幸福感提升意义重大。

为什么将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专业能力排在首位,这个能力与习惯与自我诊断和进行学生调研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有这样的一个能力,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不断的通过对一个问题的长期思考和钻研,最终到达对本问题的深刻理解,才能更好的驾驭知识,才能深入浅出的将其交给学生,学生才能学得更轻松,教师这样才会更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我最想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是通过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达到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实现自我诊断,和对学生实行调研诊断,实现共同成长,达到共同进步。

篇3: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幸福感心得体会

作为个体身心健康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幸福感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和重视。以往有关幸福感的研究中, 研究者侧重于从主观幸福感的角度来研究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1,2], 主观幸福感是以“快乐论”为哲学基础, 并将快乐定义为幸福, 认为幸福表现为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较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消极情绪[3], 这种关于幸福感的内涵也反映在其测量工具的内容结构上。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 个体仅仅追求“快乐”显然是不够的, 自我潜能的激发与实现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 以自我实现为基础的实现幸福感近些年来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实现幸福感将个体的主观体验指标和客观评价指标相结合[4], 有效地弥补了主观幸福感在概念界定上的局限, 对幸福感的阐述更加全面。实现幸福感是指个体成功地认同、发展并利用自身的潜能提高和完善其生活意义的程度[5], 整合了个体的情感体验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为幸福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心理冲突、行为与情绪问题出现的高危时期。[6]高中生不仅要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 还要应对青春期心理、生理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适应问题, 实现幸福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个体对学业和适应的总体体验, 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因此, 研究高中生的实现幸福感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

尽管关于高中生实现幸福感的研究相对缺乏, 但在以往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发现, 师生关系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前因变量。[7]教师期望恰恰是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态度和行为的反映, 是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而且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和理性代表, 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往往会受到教师要求和期望的影响。以往表明教师期望知觉不仅对个体的自我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8], 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9], 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应对学校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提升学校满意度, 使学生在体验到快乐的同时实现个体的潜能开发, 提升其实现幸福感水平。因此本研究预测教师期望知觉对高中生的实现幸福感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当今的教育评价体系中, 与学生学业有关的态度和行为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高中生来说尤其如此。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成绩不仅是教师最为期待的结果, 也是影响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因此, 本研究认为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可能在教师期望知觉影响学生实现幸福感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进而传递教师期望知觉对实现幸福感的影响。在以往的众多研究中, 研究者倾向于选择单一中介变量或者将多个中介变量割裂开来分别对内部机制进行研究, 显然, 对于个体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来说, 同时考虑多个中介变量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也更有研究价值。综上, 本研究构建了以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为中介变量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 并进一步检验多重中介效应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所起的作用, 以期更加完善地揭示教师期望知觉对高中生实现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复杂过程。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从河南省的郑州、开封、濮阳和平顶山等4座城市抽取6所学校, 每所学校涉及2~4个教学班, 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 回收731份, 剔除无效问卷, 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09份, 有效回收率为94.5%。有效调查对象中:男生398人 (56.1%) , 女生311人 (43.9%) 。高一63人 (8.9%) , 高二572人 (80.7%) , 高三74人 (10.4%) 。城镇户口167人 (23.6%) , 农村户口542人 (76.4%) 。12~14岁2人 (0.3%) , 15~17岁287人 (40.5%) , 18~20岁417人 (58.8%) , 20岁以上3人 (0.4%) 。调查在征求校方和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2.研究工具

(1) 教师期望知觉量表。采用张光伟编制的教师期望知觉量表[10], 共15个题项, Likert五点计分, 1代表“完全不符合”, 5代表“完全符合”, 包含教师支持、教学互动和学业反馈三个维度, 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越强。本研究中, 三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63, 0.773和0.687。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0。

(2) 学习动机量表。台湾学者余安邦编制的“个人取向成就动机量表”, 又称为内部学习动机量表[11], 共6个题项, 单一维度, 采用Likert五点计分, 1—5代表“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 得分越高, 学习动机越强。研究证实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12],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31。

(3) 学业成绩。考虑到实际情况, 本研究采用自评方式测量高中生的学习成绩, 要求其报告自己在最近一次重要考试 (本研究选取上学期期末考试) 中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在对学业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时, 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标准化处理, 以保证成绩具有相同的参照标准。

(4) 实现幸福感量表。采用胡亚琳、苗元江修订的实现幸福感量表[13], 该量表由Waterman等人编制[14], 共20个题项, 归属于自我发现、生活目的、潜能感知、才智追求和人格体验五个维度, 得分越高, 实现幸福感越强。本研究中, 五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介于0.635~0.893之间, 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6。

3.数据处理

对所得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建模, 使用的统计工具包括SPSS19.0和Lisrel8.70。

三、结果

1.研究工具的区分效度检验

对研究中涉及的变量进行区分效度检验, 以保证研究工具间的独立性。结果如表1所示, 三因子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均优于临界标准, 而其他竞争模型的拟合指数部分或全部不达标。因此, 本研究接受三因子模型, 即研究涉及的教师期望知觉、学习动机和实现幸福感三个变量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概念。

注:单因子模型:教师期望知觉+学习动机+实现幸福感;二因子模型a:教师期望知觉、学习动机+实现幸福感;二因子模型b:教师期望知觉+学习动机、实现幸福感;二因子模型c:教师期望知觉+实现幸福感、学习动机;三因子模型:教师期望知觉、学习动机、实现幸福感。

2.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变量间的相关矩阵如表2所示。人口学变量与主要研究变量的相关关系中:年级与教师期望知觉, 家庭所在地与学习动机, 性别、家庭所在地、年龄与学习成绩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变量的关系中, 教师期望知觉、实现幸福感、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两两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些变量间的相关为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检验提供了前提。

注:1表示性别, 2表示年级, 3表示家庭所在地, 4表示年龄, 5表示教师期望知觉, 6表示学习动机, 7表示学习成绩, 8表示实现幸福感。*表示P<0.05, **表示P<0.01。

3.教师期望知觉、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和实现幸福感间的关系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检验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的多重中介效应。参照温忠麟等介绍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15], 首先, 检验教师期望知觉对实现幸福感的影响,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如下:χ2=86.44, df=19, RMSEA=0.071, CFI=0.97, IFI=0.97, NNFI=0.97, GFI=0.97。各项拟合指标均较为理想, 教师期望知觉对实现幸福感的影响显著 (γ=0.28, P<0.001) , 满足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第二步, 纳入中介变量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 考虑到教师期望知觉既可能直接影响实现幸福感, 又可能通过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中介效应对实现幸福感产生影响, 此外, 学习动机也可能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因此, 本研究构造完整结构方程模型, 即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的混合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拟合指数如下:χ2=412.25, df=113, RMSEA=0.061, CFI=0.95, IFI=0.95, NNFI=0.94, GFI=0.94。各项拟合指标均优于临界标准, 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 结果如图1所示。结构方程部分各条路径系数均显著, 其中学习动机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a=0.27, P<001;b=0.41, P<0.001;c′=0.14, P<0.05) 。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a=0.14, P<0.05;b=0.16, P<0.05;c′=0.14, P<0.05) 。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同样起部分中介效应 (a=0.27, P<0.001;b=0.16, P<0.05;d=0.16, P<0.05, c′=0.14, P<0.05) 。在中介效应的大小方面:学习动机发挥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ab/c=39.5%, 学习成绩发挥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ab/c=8.0%, 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abd/c=2.5%。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总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0%。

四、讨论

1.高中生教师期望知觉对实现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期望知觉对实现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说明对高中生而言, 感受到的教师期望越强, 实现幸福感水平越高。相关研究指出:教师期望知觉对个体的同伴接纳水平和学校满意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6], 对孤独感等负性情绪有显著的负向影响[17], 也即教师期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校适应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期望较高的个体通常会认为老师更加信任自己、认可自己和重视自己, 同时还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面对学习和校园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 往往坚持不懈, 不轻言放弃, 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能够有效地应对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在该过程中既实现了学习目标, 获得了老师及家长的认可, 又兼顾了个体的主观体验, 最终提高了个体的实现幸福感水平。而对教师期望知觉较低的个体来说, 由于得到老师的信任与认可有限, 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信心不足, 缺少有效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困境的能力, 诸多的不顺不仅阻碍了学习目标的实现, 而且影响了学校生活中的心情, 最终不利于幸福感的提高。

2.学习动机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即教师期望知觉对实现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要部分通过学习动机实现。教师期望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在刘丽红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18],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往往通过教师期望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师期望知觉较高的个体通常更多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如亲切的关注、热情的鼓励和耐心的辅导等等。从教师的这些行为中, 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教师的殷切期望, 自身的价值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自发产生自我提高的动力, 从而增强了个体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较强的个体通常将学习过程看做是有意义的、快乐的, 学习得到的知识既能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又能体现自我价值, 将学习过程视为自我潜能的开发与实现, 个体在该过程中将体验到较强的学习成就感和愉悦感[19], 最终提升个体的实现幸福感水平。此外, 从诱因理论的视角来看, 学习动机作为教师、学校和家长共同倡导的学习态度, 具有较强学习动机的个体通常更容易得到外部的表扬和奖励, 这些因素也可以作为外部诱因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实现水平。

3.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也起部分中介作用, 即教师期望知觉对实现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也可以通过学习成绩进行传递, 该结论在相关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18,20]当今教育背景下, 学生成绩仍是评价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指标, 成绩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极具价值, 高中阶段尤其如此。教师往往会将个人的倾向和希望表现在对学生的期望中, 学习成绩作为关键指标理应包含在教师期望的范围内, 学生从教师的期望中也能感受到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看, 教师期望知觉较高的个体将会更多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关怀, 作为一种回报, 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无疑是对教师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回报。此外, 从教师期望的内容来看, 教师期望包含教学互动和学业反馈等内容, 高教师期望知觉个体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业帮助, 接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挑战, 因此, 也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成绩的重视是我国学生从小就面临的社会环境, 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习成绩的强调更是强化了学习成绩对高中生的意义, 学习成绩较好的个体通常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学习问题, 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此外学习成绩的好坏还决定着老师和家长的态度, 学习成绩良好的个体往往得到更多的赞扬和鼓励, 家长也更倾向于自己的孩子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交往。因此, 对学习成绩较好的个体来说, 既能得到赞扬和鼓励, 还能收获良好的同伴关系, 学习和生活的双重满意感最终会提高个体的实现幸福感水平。

4.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的多重中介作用

研究还发现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进而在结构方程模型中产生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双重链式中介效应, 尽管该中介效应量较小, 但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在以往研究中也得到了体现[21], 根据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是维持持久学习行为的关键因素, 也是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前提, 学习动机较强的个体对学习的追求更加坚定, 对待学习更加努力, 学习态度更加端正, 同时善于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成绩。因此, 学习动机越强, 学习成绩越好。

5.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以高中生的实现幸福感为切入点, 将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潜能开发的愿望统合考虑, 在研究内容上更加丰富。同时, 将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同时纳入研究模型, 以多重中介效应的思路检验教师期望知觉影响实现幸福感的作用机制,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结论对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者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提升高中生的幸福感水平可从教师期望的角度入手, 同时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措施也有助于学生幸福感水平的提升。然而, 本研究也存在者一些局限:受人力、物力限制, 本研究在对学习成绩进行测量时, 仅要求学生报告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 并将此作为指标, 这种测量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不能准确地反映其学习成绩的稳定性。后续研究可将学生多次的考试成绩求均值作为其学习成绩的指标, 以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此外, 还可以直接调用学生学习成绩的统计信息, 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学习成绩。

摘要:为探讨高中生教师期望知觉与实现幸福感间的关系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该过程中的作用, 本文采用教师期望知觉量表、学习动机量表、自评学习成绩和实现幸福感量表对7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的方法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的多重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教师期望知觉显著正向影响实现幸福感;学习动机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同时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篇4:谁偷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职业压力大

——经常处于忙碌又焦虑的状态

现在的教师,早已不能像古代的私塾先生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单纯地研究教学,教育学生了。他们要搞好班级的日常管理,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注重平行班级之间的较量,要应对上级的各项检查,更要追求升学率。另外还有与同事和领导关系的处理,与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令承受能力有限的教师经常面对着无限的挑战。教师也不过是普通的血肉之躯,压力太大,难言幸福。

单说考试这一项,虽然很多省市名义上制定了取消各级各类学校分数排名、公布成绩等减负措施,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新课程改革也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可是实际效果并不令人乐观。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仍然是以分取人,可能也确实找不到更具科学性和公平性的合理评价手段吧,许多学校我行我素,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依旧分数至上。为了追求体制内的一些待遇,老师们不得不配合教育主管部门,拼命追逐高分。题海战术,车轮大战,摧残学生的同时也折磨着自己。而稍微清醒的那部分有职业良知的教师,更是在向现实无奈地妥协后,备受心灵上的煎熬,进而陷入不断的迷惘与困惑中,不知道自己所倾力付出的是不是就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所应做的。

教师的工作量之大,亦是许多只看到他们双休日和寒暑假的人群所不清楚的。现在很多城乡学校的师资力量与生源分配都严重失衡,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当地的教育品牌。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几乎从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择重点学校入学,有理想有抱负的教师也都纷纷择名校而栖,导致部分重点学校的班级人数达到了八十以上,而其他学校人数才四十左右。可想而知,那些被盛名所累的老师们,拿着同样的工资,却要付出好几倍的努力,心理难以平衡。学生人数众多带来的工作难度除了要占用更多精力组织教学,更多时间批改作业之外,要着眼于每一个孩子各方面健康发展,为其提供有效帮助和针对性的教育,保障其安全,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艰巨责任。另外,学校要前进,教师要成长,教师的业务学习与研究工作同样要频繁举行。一个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总是有无限可能多的事情,要他不得不终日行色匆匆,埋头苦干。有些老师甚至经常把工作带回家加班干。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应有的休闲娱乐无法保障,你又怎能奢望一个身心俱疲的老师充满幸福感地去工作呢?

信任与尊重危机

——教师面临社会的质疑

2008年的中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四川大地震这一历史性事件折射出很多职业人群在灾难面前人格的高尚与灵魂的低劣。除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和可爱可敬的部队官兵们,让人难忘的还有那些舍弃生命为孩子撑起安全之伞的老师们。可不幸的是,他们当中出了一个“范跑跑”。就在网络等媒体还在对此口诛笔伐,余怒未消之时,又出现了“杨不管”事件。一时间,教师这个群体以前所未有的频率站到了公众面前的天平上,经受着一轮轮职业道德的拷问。其实有关个别教师的负面报导之前也是屡见不鲜,为什么现在社会反响如此强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部分教师的确素质低下,师德不高,教育学生简单粗暴,不讲究方法,更不会与家长及时沟通,解决问题,与之关联的人群难免会对此产生失望或对立情绪,这也需要引起其他教师的深刻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冕。但是每天孜孜不倦,为学生倾心付出的老师,每天默默无闻,为教育奉献所有的老师,毕竟占了我们教育战线的大部分!惩恶扬善,弘扬正义永远都是天下大道,媒体连篇累牍的真实报导肯定能起到积极的警醒作用,可是这当中不乏有些不负责任的报纸或网站为吸引读者眼球,增加网页点击率,大肆渲染甚至歪曲情节捏造事实的情形,让很多难辨真伪的人无形中受到误导。由“点”及“面”看待问题本就有失科学,“窥一斑而见全豹”更是缺乏公正。

另外,现代社会的部分家长们其本身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要丰富于部分教师,甚至在有些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已经超越了普通的老师。这让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迷信与崇拜教师的力量,对教师的建议言听计从了。这也是对教师自身的严峻挑战。试想,老是处于质疑增多,信任与尊重减少的困境中,教师还有什么精神力量支撑,去进行这艰难的育人重任呢?幸福,于他们的职业而言,将遥不可及。

教师待遇

——总是期待阳光普照的那一天

中国历朝历代的教师都是一个清贫的职业。“家有一斗粮,不做教书匠”恐怕真的是好多人的肺腑之言。只说历次涨工资,先是报纸造势,舆论宣传,社会基本都知道教师要提工资的百分比了,老师们自己也是望穿秋水,可到最后都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数地区的老师们腰包只被吹鼓了一阵,风过后依然干瘪如初。这也真是没办法,谁让教师人数比干部多,地方财政这锅粥又太少呢?有则短信是这样恶搞老师的:一老师下夜班,路遇劫匪。老师哭诉自己职业的穷困,谁想劫匪亦泣不成声,说:“不用怕,快走吧。前面也是自己人。”

这虽是个夸张的笑话,可总透着那么一股现实的悲哀。这两年物价明显上涨,教师的工资待遇增长幅度却相对滞后,生活质量无疑受到很大的影响。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由它决定的上层建筑——工作积极性,即便再努力,又能高到哪里去呢?不过是教师的一己良知,一身重任,于道德力量的感召下,无奈而吃力地推动自己前行罢了。

行动与心态

——亟待全方位调整的教师自身

教学相长是教育的规律,也是教育的真理。笔者理解,这里的“学”,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双方的学习。一个停止学习,停止读书的老师,一个任凭教育改革如何轰轰烈烈仍然“风雨不动安不山”的老师,难以想象在教学方面会有什么长进,在学生当中能建立什么令人信服的威望。商友敬老先生曾说过:“教师要在读书中生存,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中。”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除了教材和教辅材料之外,其他的书基本不读,这是反常的现象。”读书方能立己,方能成就一个追求精神独立的思考者、探索者、创新者;读书方能在别人的思想之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并可能尝试着用思想点燃智慧的课堂。也唯有如此,教师要变枯燥乏味的职业现状为活色生香,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涯才有可能。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何去何从并无绝对,重要的是心态。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为生命奠基》一文中这样认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获得更加美好生活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现实中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最满意的是高升学率,于是我们不得不在很多功利的限制和牵引下艰难寻求那条“中庸之道”。这不是教师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所以,教师既不必过分自责,也不必总是怨天尤人,消极处世。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魄力和决心去告别教育,却还要不时的自我暗示对职业的倦怠,跟自己过不去,那你的职业生涯可算是苦海无边了。直接痛快的解决之道我想很难找到,唯一能做的,就是真诚皈依自己的职业,心无旁骛地致力于自己的事业,把自我从无尽的愤懑,满腹的牢骚中解脱出来。努力寻求心灵力量的支撑,然后尝试着以从容之心面对一切教育对象和现象,心平气和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教育征途上徐徐前行。发现并收藏工作中所有快乐的火花,让它累积的光明照亮我们的教育探索之路,进而点燃我们的职业幸福感。

篇5: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学习体会

范莉050105008073 什么才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的理解是一名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便是幸福;对班主任而言,看到学生对班级体的关心和贴心就是幸福;就一份工作而言,能有同事的鼓励并和大家一起分享成长乃至烦恼和困惑的机会也是一种幸福。接下来,我就以三个案例来阐述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认识。案例一:学生的认可让我收获职业幸福感

在刚刚带完的上届学生中有位可爱的男生小沈,在考前最后一次英语课上我让全班同学畅所欲言,把平时不敢讲的但特别想和我说的话讲出来。小沈在课上并没有说什么,但是下课后,他腼腆地递给给了我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范老师,四年的时间好快,我记得预备班刚进来时,我还是小毛孩,那时的我就对你印象很深刻。虽然平时对我们十分严厉,但你就像我们的老妈一样,在各个方面都很照顾我们。我一直很感激你。小学时,英语是我最hate的科目,但是你改变了我对英语的看法,让我喜欢上了英语。记得以前我最喜欢上英语课回答问题了(后来没人举手,我也就不好意思了)。你也经常会鼓励我,一直对我期望很高,可是我却总是让你失望,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也十分地懊悔,真的好希望可以从头再来,再上好多堂英语课,好好读书,不让你失望。能遇到范老师真是太好了,希望以后能经常回来看你。谢谢你,范老师!

我当时看完就感动地湿了眼眶,我想那一刻的我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感源自自身价值的实现,源自学生对我的真情回报。赠人以玫瑰则手留余香,我想教师这个职业就是时时给予爱、收获爱的职业。

案例二:学生的贴心打造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

作为班主任,班里若能培养出几个贴心的小助手和小管家的话,那可真是幸福了。去年中考前夕,我跟班里的同学讲班级还剩下70元左右的活动经费,问他们想怎么处理,我提议给大家买点文具留作纪念,或者是每人买点冷饮,可都被大家否决了。随后,生活委员小马提议我们用这些钱为教我们班的每位初三的考试学科的老师买说拖鞋,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也以此留作纪念,结果全班一致赞成。我心里暗暗窃喜,替学生们学会了感恩而高兴,为学生们的成长而喜悦。尤其是当我看到小马递给我的班级账本时,更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上面记录了从6年级至今的所有账目明细及用途。正是有了这样的班干部的协助,想我所想,急我所急,替我分忧,让我倍感欣慰,这种幸福也许只有班主任才能感受到吧。

案例三:同伴的互助提升职业幸福感。

俗话说,“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气”。思维的碰撞产生火花,在大家的互相讨论和、交流中往往产生了新点子和新思路。无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上,每每碰到难题和困惑的时候,总有组里的老师听我倾诉并和我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法,寻找突破口。比如在刚送走的这届学生中,我班小张和小飞两位同学在行为习惯上有较大的问题,且学习惰性很强,在我苦恼无对策时,一同搭班的杜鹃老师、邢海军老师、周书静老师和朱乐怡等老师都向我贡献了智慧,同我一起教育和鞭策他们,让我又有了信心。正是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我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感受教育工作中的幸福。

篇6: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幸福感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固然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生命、有思想的孩子,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为人师表,身正示范”。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学生才会真正尊重我们。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师德师风是校风的灵魂。师德建设必须贯穿于教育行政工作和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

首先我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其次我要加强业务培训进修。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专业理论,提高专业技能和科研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对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思想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对《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努力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师德建设活动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反对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另外我要对各种教育法律法规进行再学习。特别对《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提高自己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及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依法施教的水平。增强我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我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自觉性。

篇7: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幸福感心得体会

三、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要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四、职业理想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人们朝着职业生涯的高层次不断攀登的强大动力,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职业理想中的方向意识、价值意识、责任意识,本身就是人的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全部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是一名爱岗敬业的,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教师,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对人生观、世界观是正确的。那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下,当代的中国教师应当树立一种怎样的职业理想呢?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光芒”照向每一位学生,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应对学生充满希望,要做到“尊重与信任,有耐心和爱心”。

篇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

一、师德的内涵及其规定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它涵盖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守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可以说, 它是中小学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而制定这些规范与准则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 特别是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其显著特点主要表现为道德要求的全面性, 道德实践的示范性, 道德影响的广泛性。通过解读不同时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新的变化和要求。

1991年8月31日, 原国家教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该规范共6条324字, 内容涉及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团结协作;仪表风度等六大方面。

1997年8月7日, 原国家教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对原有《规范》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与1991年的《规范》相比, 新规范从内容上更加突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突出了对教师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行为要求。在形式上, 对每一条具体内容作了4个字的高度概括, 这样不但提纲挈领, 而且重点突出, 醒目好记。八条基本规范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008年9月1日, 教育部和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根据现实需要, 特别是根据汶川大地震中教师舍身保护学生的感人事迹, 再一次修订了原有规范, 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 关心学生健康,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等新的内容, 并提出了知荣明耻、终身学习、对学生严慈相济等具有时代特征的理念和要求, 相对弱化了教师与家长、与同事之间的原有规定。整体内容又恢复为六大条目, 依旧沿用4字一句的原有格式, 保持了原有规范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从师德规范看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关于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问题。

三次师德规范制订中, 都有相同的一条, 即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从理论层面来讲, 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伤害, 会导致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并使得教师在教育管理中行为粗暴, 方法单一。从实践层面来看, 我国中小学教师基数庞大, 来源复杂, 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缺乏明确的理念引导, 容易产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情况。从基本层面的师德规范到相关法律法规, 都明确提出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这是必需的和正确的。但是,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老师如是说。2008年10月28日, 教育部也明确提出, 提倡对学生“适当惩戒”。这也体现了本次师德规范中所提倡的“对学生严慈相济”的理念。教育不能走向两个极端, 绝对的“赏识”会产生绝对的自私和任性, 而粗暴的体罚只会传播绝对的野蛮和暴力。而惩罚绝不等于体罚, 更不是伤害, 不是心理虐待、歧视, 让学生觉得难堪, 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要在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 适时、适度、正确地发挥“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2. 以罚代教和有偿辅导的问题。

当前, 有部分教师不是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而是巧立名目, 以罚代教, 以罚代管。更有甚者, 个别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缩水”, 热衷于搞“课外课”、“家中课”, 热衷于“创收”, 并且这种“创收”有向集团化和协作化发展的趋势。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许多相关规定, 但是, 有偿辅导、有偿家教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和约束。为解决这一问题, 一方面, 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更加有约束力的规定加以引导和制约, 另一方面, 教师需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和实践。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一是教师要加强自我教育, 提高道德修养。二是要从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相关规章制度入手, 狠抓师德落实, 完善教师师德监督评价反馈机制。三是加强师德法制教育, 特别是要处理好体罚学生、有偿辅导等问题。四是抓好典型示范工作, 惩恶扬善, 以提升学校整体师德水平。

篇9: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和时代性

关键词:时代性;党建工作;幸福感;团队建设

当前,对于我国来说,提高我们的文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育的工作任务就会很重,在一个学校中,党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党建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老师的团队建设。教育是神圣的,做一名教师是幸福的,但是现在老师们的幸福感却没有以往那么高,针对这些问题,我找到一些原因来进行分析。

一、学校党建工作的具体情况

1.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实际情况通常可以从两部分着手,首先就是学生的思想建设,充分利用其学校的资源优势,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来丰富我们校园的文化。通过不同的活动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在一些活动中无形地灌入一些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勇于探新,与时俱进。老师必须以“育人”为本,要牢牢记住“教育应该高于现实”,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牢固党的概念。

2.教师队伍建设

想要建设好教师的队伍,必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的最高精神境界就是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教师团队的基本方针就是以无私奉献精神作为重点,把关心同学作为核心,把教师端庄的行为举止作为基本内容。学校党支部要把教师队伍的建设列入支部手册中,以方便学校素质教育的检查验收。

树立典型,学校可以进行“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评选,这样选出优秀的老师作为学校好教师的典型,将由他向其他老师传授自己的一些心得。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师德和师风。也可以让那些年轻的老师意识到自己职责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师队伍的加强。

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培育“关爱学生”的品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校党建工作就是引导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进步,把师德教育深入到心里,成为自身的需求,同时把德智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做到“素质教育从我做起”,给学生做一个榜样,从而形成一个社会主义道德的市场经济社会。

二、教师的幸福感

我国古代孟子曾讲过“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其中一“乐”。可见,教师是一个多么让人幸福的职业。

1.幸福感的概念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一个事物的概念,会得到很多不同的结论,从一名教师的角度理解,能够得到自己学生的认可、肯定、尊重,自己的自身价值在工作岗位中可以充分表现出来,这就是教师的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感还可以理解为对工作信念和追求的体现。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种心态是可以传递的,当你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去爱每一个学生,就能收获到学生所传递给你的幸福和快乐。

2.幸福感的来源

有一个学生在教师节的时候问老师想要什么礼物,老师回答说:“最好的礼物就是你现在开始准备,1年3年10年后再送给我。”正如那位老师说的,其实老师的幸福来源真的很简单。有些老师觉得幸福感是学生的进步,学生的成就;有些老师认为幸福感是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医生;还有一些认为幸福感就是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幸福感就是陪孩子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成功。

3.如何增加幸福感

近几年,由于教育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在不断下降而且长期处于一个身心疲惫的状态。那么,怎么才能提高老师的幸福感呢,这就要从本质出发了。

首先,你不要把工作当作你全部的生活,不要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牺牲,你要把它当做享受一种创造。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如果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增加一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幸福的教师就是和自己的学生做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走到哪里就把欢声笑语带到哪里,这样就会活得很轻松、很快乐。我们一定要努力达到这种幸福的境界。

三、学校党建工作与幸福感的关联

1.本质关联

学校所有的办学理念、工作规划、培养目标等,归根到底是要靠极富创造性和个性色彩的教师去组织实施和落实的。学校党委通过关注教师的职业价值和校园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让教师从心底深深地体会到事业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同时也享受自己的教学过程,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内动力。这是学校党建工作与幸福感本质上的关联。

2.学校党建工作的引导性

学校党组织在引领学校核心价值观时还应注重发挥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党员教师的先进性、示范性是学校教师队伍政治思想、道德素养的标杆,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育人业绩的精神力量。我们通过各种评选先进代表的交流会,将日常教育中好的精神风貌传递给全校的教师,使他们能够获得“教师”的职业尊严和人格尊严,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幸福。

既然我们选择了做这份奉献的职业,那就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吧,只要我们尝试到了教师的幸福,那么我们便成功了。其实,幸福没有标准,关键是我们自身的感觉。只要我们将教育学生作为幸福,那么我们就找到了教师的真实意义。只要我们不断地向前走,就能够得到幸福,因为学生会用他们最美好的时光陪伴我们。

参考文献:

[1]黄正平.幸福感: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J].班主任,2003(06).

篇10: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和幸福感心得体会

篇一:教师职业幸福心得体会

套用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提出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近几年幼教领域掀起改制热潮,对幼儿教师冲击颇大。在这一转轨时期,社会的发展及对幼儿教师要求的提高,幼儿教师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这必然影响着工作效率和从业坚定性,从而容易导致部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因此,我们幼儿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保健,努力避免走进职业的倦怠状态,做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其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总体上来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成就感、自己认为的社会地位、工作感受状况、组织提供给教师个人发展机会、教师主动获得个人发展机会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工作在不同级别幼儿园、不同人际关系氛围中的幼儿园教师,其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幼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原因有: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工作中常能获得成功、幼儿的天真无暇、家长的支持和肯定等;而幸福感失落的主要原因有:工作机械繁琐、家长的不理解、工作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等。所以制约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我清楚的裂了一下几个因素:

1、幼儿教师错误的职业观

一个人若要追求和获得幸福感必须实现其核心自我,即实现自我价值。在此职业观下,有人教师选择这一职业仅仅作为谋生的工具,而对于自己职业的价值认同;自己所具有的实际才能、个人兴趣和意愿等因素的必要考虑则是残缺的,如此一来,教师是很难获得职业幸福感的。

2、幼儿教师自身的自卑感和职业厌恶感

在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导致对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误解。在无意中把幼儿教师排斥在教师队伍之外,这些观念和态度反映出人们都对幼儿教师的轻视。久而久之,幼儿教师便会产生职业厌恶感,甚至希望立马脱离幼儿园这片苦海。

3、幼儿教师工作量大

目前幼儿园里,班级人数会过多,必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其次,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3~6岁的幼儿,这一群体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难以自理,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的前提下首先要提到保育作用,照顾到每个幼儿的吃喝、冷暖、安全等问题,使得幼儿教师工作量大并且繁琐,再包括还要担任全科教育的责任,而且需要制作各种创意教具,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还需不断更换墙饰,写教案、反思、家园联系、听课记录等。这就把工作时间大大延长了。工作地点也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中,使幼儿教育工作融入教师的生活中,成为其生活方式。幼儿教师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家庭中,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张恶性循环的不良情绪网,却找不到放松的时间与场所,幸福感自然而然荡然无存。

首先,我觉得幸福感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方式,从前现代时期主要表现为哲学家的思辨和人们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到现代时期出现了付诸社会运动和制度建构,这体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进步。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

拥有职业幸福感是教育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如果没有,一切的教育方式、教育技巧都将是机械的、枯燥的、模式化的操作,只有教育者是幸福的,才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幸福。否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者,更不能走近教育的内涵。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我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与策略: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范畴的认识、观念和态度,是价值观的职业人士、观念和态度上的具体体现,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与职业观是紧密相关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内话语教师生活方式之中的,生活方式缺失活着错误,幸福感便失去了依托的载体。幼儿教师只有把自己的职业观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才能发掘自己的教学欲望,享受教师育人的乐趣,自由创造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升华。

2、正确的角色定位

幼儿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母亲”,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施教者。所以,应该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提高自信,肯定自己,并在教学以及家园联系中通过行动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3、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丰富自身知识体系。通过不断学习,及时充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尤其在精神文化生活上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具有更好的心理优势,做事得心应手,高效完成各项任务,也是对个人的一种心理满足。

4、在工作中,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幼儿

长时间和幼儿在一起教师有时会不自觉的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幼儿或者把幼儿仅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我们应该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幼儿身上的优点,把幼儿看成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个体,完全的接纳他,而不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审视他。完全的接纳幼儿,教育意味着教师所持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意味着教师对儿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这种尊重和理解本身也会给教师带来幸福。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是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幼儿的天真无邪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幼儿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差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悦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作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做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

5、将工作与生活分开

这里所指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要将工作与生活分开,尽量利用在课余时间完成工作任务,不把工作带回家,更不把不良工作情绪带回家。让工作与生活协调,并在这种协调的过程中寻找职业幸福的平衡点。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和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理想与目标的过程中的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总之,教师是专门与人的心灵世界打交道的人,是各种职业最直接感受到他人感情的人。正如徐特立所说:“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你教出来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每一位老师都要格外珍惜和不断积累这种愉快、热爱的真情实感,使它成为推动我们在道德上日益充实起来、丰富起来、高尚起来的巨大力量。做一个快乐健康的幼儿教师,对人,对已,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老师们,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寻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工作与休闲,学会苦中寻乐,学会享受生活、享受教育。让我们在工作中体验快乐,在职业中品尝成功,在事业中感悟幸福!

篇二:教师职业幸福心得体会

一直在追求属于我的职业幸福,但总是感觉幸福好像离我越来越远。是什么阻止我踏上幸福的彼岸?当拿到《教师的幸福感》这本书,我似乎明白了,其实幸福就在我的心里。

应该说是书名中的“幸福”这两个字吸引了我,谁不想拥有幸福呢?我非常想做一个在付出的同时又能够拥有幸福的教师,更想在这本书中寻找到做一个幸福教师的捷径。翻开书后,我一下子就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领会到了什么是“迫不及待”、什么是“如饥似渴”,陶继新老师的思想在我的脑海里闪光,与我的心灵碰撞,给了我思想的洗涤。

很长时间以前,总是认为教师就是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当学生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时,我感到的是欣慰,内心根本不存在什么幸福感。而今,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充溢到我们的内心,才慢慢发现作为一名教师,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我们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我们展示我们自身价值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每当激情满怀地上一节课,面对孩子们跃跃欲试举起的小手和争先恐后的抢答,总免不了沾沾自喜,我想这是一种幸福吧。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的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自己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当教师节到来之际,一份份带着童真童趣的贺卡和一束束芳香四溢的鲜花,我收获着人世间最纯真的祝福;伴随新年钟声的敲响,一条条饱含真情的问候短信悄然来到我的身边,我便沉浸与无限的遐想;当我由于生病状态不佳时,一副副小大人的模样关切的目光和安慰的话语,让我忘记病痛的折磨而坚强依旧。这一切的享受是因为我知道,要让学生感恩自己,首先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如此这般,幸福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然后要懂得享受生活。幸福感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我们挣的工资并不是很多,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聚、玩玩,陪着孩子到大自然中领略秀美的风光和流动的韵味。享受生活固然很是美好,但前提是要有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有了这些,何愁没有幸福感呢?

最后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在努力营造教研氛围后,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经之路,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幸福感就会伴随自己的整个教学生涯。

说到底,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引航者,我们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学生。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有了一份好的心态,就会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狭隘多一些豁达,就会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与创造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的付出被家长和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地“包裹”着。

透过《教师的幸福感》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只要自己认为是幸福的,再苦再累的工作也会其乐无穷。让我们保持一颗进取的心,在教书育人的长路上追寻并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篇三:教师职业幸福心得体会

幸福,使人心情舒畅,称心如意的境遇或生活。幸福,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十分向往的最美境界。没有哪个人不渴望得到幸福,拥有幸福,享受幸福。也只有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才会得到生命的活力,保持愉快的心情。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才能给人以幸福。尤其是教师,能否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

教师从事着既消耗脑力、消耗体力的工作,又承担着沉重的工作压力,由此带来的健康隐患是多方面的。相当多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教师总是时刻面对几十名的学生,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的情感和精力。随着班级人数的膨胀,加上过多的考试压力与授课数量,教师的工作负荷量正逐年增长。同时教师职业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甚高,且复杂多样。教师不但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学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家长、社会的诸多要求以及现实环境的种种限制,一旦教师犯了错,就会招来一片指责声。然而教师收入虽有改善,付出和回报也不成比例。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

那么该如何追寻教师的幸福感 ?

一、要研究教学。只有在富有创造性的合作性劳动中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多地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

二、要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三、要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四、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不仅要善于与学生分享知识和经验,而且要善于与同事、与学生家长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从多方面吸取教育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五、要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

当教师在工作中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理解、感受了成功,体现了价值,那么也就找到了“幸福感”。

篇四:教师职业幸福心得体会

最近学习了吴安春老师的《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专题讲座,还是感触颇多的。正如吴老师讲座中指出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

但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教师专业发展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很多教师缺乏幸福感,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一般而言,教师职业倦怠有心理、生理和认知三个方面的症候群。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抑郁、厌倦、焦虑和烦恼,丧失工作热情、兴趣、创造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精神疲惫,心理焦灼,萎靡不振,情感疏离和冷漠等状态。生理方面表现为体力明星透支,出现亚健康,失眠、内分泌功能紊乱,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经常产生疲劳感,工作效率降低。在认知方面,感到生活乏味,事业失望,工作满意度降低,无成就感,前途暗淡,缺乏进取心。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就会出现以下危害:一是出现心理障碍,工作效率降低。教师身心疲劳,精力不济,教育管理能力降低,工作变得机械、低效,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二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敏感、疏离、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忧郁并具有攻击性,出现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行为失控。将负性情绪发泄给学生,有时给学生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三是出现自我伤害。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态度消极和情绪低落,还会因不良心理状态而引起神经衰弱,或因不堪压力而导致精神崩溃,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对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虽然理解不同,但简而言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一定成就后获得的满足心理和愉悦的心情。教师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生命发展,把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特征,探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是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前提。教师职业幸福感意义重大,它直接决定着教师的工作状态。教师职业幸福的典型特征包括: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智如泉涌、人际和谐、身心健康、心胸豁达、热情高涨、奉献社会、享受生活和创造幸福。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一是来源于工作的成就;二是来源于学生的成长;三是来源于家庭的和睦;四是来源于社会的认同;五是来源于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呢?一,教育研究是教师通向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二,做好教师职业规划,帮助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三,理顺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四,爱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猜你感兴趣:

1.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2.教师职业幸福生成心得

3.幸福教师心得体会

上一篇:和影子捉迷藏大班教案下一篇:意大利写作常用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