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班

2024-04-25

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班(精选10篇)

篇1: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班

初中科学实验班

今年寒假,宁波博智教育实验班反响强烈,数百名学好参与了实验学习,并得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学生对我们的评价

十五中的金同学说:“我认为这堂实验课十分的有意义,在学校我们只能单纯地看着老师在讲台上做实验,并没有深刻的印象,没有深入的感受。但是在这里,我们亲自动手,加深了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

东恩中学的钟同学说:“科学加入实验课,使科学学习更有趣味,更容易理解。实验课有趣、精彩、具体,以前在科学上的不懂和难点都懂了。”

七中的赵同学说:“实验课上,老师边让我们做实验边给我们讲课,使我们对科学学习更有兴趣,也记得更牢。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提问,使我们能更好的听课,还使我们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科学实验班课程目标

为了给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更合理的科学学习的平台,博智教育本学期继续推出科学实验班,有需要的同学可以随时报名。博智教育实验班能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在娱乐中提分,让科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小学科学实验班课程目标:以基础的的科学实验操作为主,讲解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正确的科学学习方法,为初中科学学习打好基础;对小学科学课本知识起到一个强化作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方式。

初中科学实验班课程目标:结合初中科学教材及考试大纲,涵盖宁波中考科学常见考点,培养科学学习兴趣;通过实验课对课本知识点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从而提升考试成绩;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班学生能学到什么?

一是通过实验回顾科学教材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对学校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要点进行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再领会、再理解、再强化。

二是适当安排预习课程,对新知识进行提前学习,先一步进行知识的吸收、理解和消化,让学生上新课时变得更加轻松。

三是一些趣味性的科学实验。比如我们会教学生制作手电筒里用的干电池,而选取的材料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大多数人包括大学毕业生都不知道干电池原理,但通过我们的实验课,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干电池的科学道理,还能自己动手做出干电池。

新学期实验班课时及收费情况如下表,一学期40小时的课程只需2000多元,比起动辄几万的培训班费用,让家长压力更小,而学习效果却更好!

名额有限,报名请从速。现在报名优惠价基础上再打九折。学期中途报名费用按实际剩余课时总金额收费。

篇2: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班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六年级上册《神奇的小电动机》

二、参加教师所在单位 珙县珙泉中心校

梁红

三、正文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地位与作用

《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实验课题,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五节。他是在学习了电磁力的基础上,进而研究能量的转化。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该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它让学生从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探究得出结论。同时也为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用一只倒扣的杯子和两根橡皮筋作固定装置,将转子安放在铁丝支架和“v”形电线架上,连接电池开关,使转子转动起来。并通过改变电磁铁的远近和电流的大小来改变转速;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电极来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实验的不足之处:

A、装置图虽简单,但难操作。倒“v”字线头与铁丝支架高度仅靠两根橡皮筋难统一高度,从而导致转子转不起来或转动过程中掉落下来。

B、由于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手持磁铁,易造成遮挡,阻碍了学生对转子转动方向和快慢的观察,不易达到实验目的。C、实验成功率低,很多教师都不易将实验成功演示。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A、改进固定支架,使转子无论怎样都不会掉落。B、增加了一个固定磁铁的支架,让学生便于观察。

C、增加一条有色毛线,更利于学生通过毛线的转动情况,得知转子的转动方向和转动快慢。

D、能更好与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电机部分相衔接。

4、实验器材

转子、电池组、导线、开关、彩线、电板、磁铁、小电动机模型

5、实验原理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6、实验过程 A、安转支架和电路 B、安放转子

C、让小电动机转子转动起来。D、改变转子转动方向和快慢。

7、实验效果

成功率高,便于学生通过观察,效果好。

8、自我评价

通过对实验器材和组装的创新,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的兴趣很浓,提高了可视度和实验的成功率。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其实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篇3: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班

1 改变实验教学方式

1.1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实验教学的模式通常是:教师讲述→演示→分析和归纳→记忆→学生实验。即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确定教学的要求, 框定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 并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中的每个环节都做详尽解说,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操作错误一一予以告诫。然后学生照方抓药, 按部就班, 在设计好的表格中填入几组实验现象和数据。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中, 接受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的机械训练。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 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虽然这种教学可能会缩短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 但约束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丧失殆尽。所以,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必须改进。

1.2 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模式

初中生的一个显著心理特征就是有好奇心、爱动手、学习行为受兴趣的支配程度高, 这是初中学生所具有的一种积极向上、长知识的内驱力, 探究性实验完全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实验, 增加学生的动手、动脑机会, 促使学生的感知与思维相结合, 让学生进行发现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 在实验过程中实现创新, 提高创新能力。

2 改进实验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 变演示实验的“看”为“演”,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展示创新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师生之间扮演着“演”与“看”的角色, 缺乏对知识深入引导和研讨, 忽略了学生主体思维动机的激发, 当然也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再说, 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得出教学的结论在教师看来“很显然”, 而对学生来说却“很茫然”。如能将一些演示实验教法进行改进, 让学生去自主探索, 经过分析、讨论, 透过现象看本质, 则会从中悟出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例如在“阿基米德定律”教学中,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影响物体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时学生会猜想可能与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 然后让学生根据猜想提出实验方案, 教师为其提供所需的实验器材, 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演示给同学们看, 并请同学们来评价。这种表演性演示实验将学生从观看者转化为表演者、评判者,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的热情打开了脑海中探究思维的闸门, 能充分展示学生创新的才能。

2.2 设问引导, 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创新

创造条件, 积极开展随堂实验, 能为实验教学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 我们把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设计为随堂探索性实验, 这样既可以极大地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 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让学生自己在实验探索过程中动手、动脑, 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3 积极开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实验

利用身边的器材, 开发一些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又不拘泥于课本的新实验, 使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不仅能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迁移能力, 可让他们真正地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知识既有趣又有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锻炼, 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了气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以后, 指导学生用吸管 (麦秆) 做一个“吹不走的碗豆”实验, 用竹片做一个会飞升的“竹蜻蜓” (如图1) 。利用这些取材容易, 制作简单, 操作方便, 原理直观的课外小实验, 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体验实验创新的乐趣。

4 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 在实验探究的教学中我们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而是带领学生走向知识, 课堂教学的任务不是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他们学会学习, 并能终生保持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因为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有时会影响原来的教学计划, 这是正常的, 特别在开始阶段, 学生还未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同样会影响原来的教学计划, 因此, 教师要做好统筹安排。

其次, 营造和谐氛围是实验探究教学的基础。要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每个学生都寄予成功的希望, 对学生的表现多做鼓励性评价, 公平给予每个学生以成功的机会。积极创设一个宽松的情境, 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每位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 大胆发表对问题的看法, 相互释难答疑, 相互启发补充, 充分发挥所思所想,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三,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老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既不能包办代替, 也不能放任自流。驾驭好课堂, 起好引导作用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学生学习的分组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基础的差异做好组织调配工作, 可以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由学习较好的同学任组长, 让能力较强的同学均匀分布在各组内。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既有利于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学习, 也锻炼了优生的各种能力, 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实验探究教学,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现学习以及和同学合作切磋、协同学习的机会。与传统的实验教学形式相比它有着更为鲜明的探索感悟、实践体验的创新性特点。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在更深、更广的层面继续开展实验教学方面的研究, 一定能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2]励兰英.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案例.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4.

篇4: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班

[关键词]:科学实验 创新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农村家长及社会对教育的新需求对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却对当时的教学水平会不满意,因为现在的评价标准是城区学校的标准。因此,科学教学中如果还是以前应试教育的一套,对实验教学不引起重视,甚至是纸上谈兵的做法得不到家长、社会的认可。新课程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劳动者的专业人才。《科学》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几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科学实验教学的路径设计与策略重构

只有对科学实验教学路径创新设计和策略进行重构,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从实验室建设到教师的培养,制度的设计,以及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法的改进,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构,才能实现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新授课中实验教学路径设计与策略重构

1.创新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它具有特殊的魅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宏观向微观的过渡,使概念、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但是我们作为教师不应该就局限于教材中所举的实验,而应该更多的去挖掘自己设计的创新实验,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有效!

2.改进小组探究式实验教学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认识;由于探究活动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实验的结果要反过来验证先前的假设,所以实验的设计、实际操作过程不能干扰对这种假设的检验,这就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前提下,要仔细分析实验设计的步骤、原理、方法,明确哪些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引起对实验的干扰,同时初步学会了怎样设计对比实验,怎样控制相关因素(变量)。

通过探究式学生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假设的能力。科学理论的前身就是科学假设,科学假设的提出本身就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归纳演绎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推测、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假设进行判断(正确、错误、其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3.试行学生边学边实验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科学知识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积极创造条件,试行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复习课中实验体系的创新设计与重构

科学学科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在科学复习课中由于时间紧,内容多,不可能每个实验都再做一遍,如何有效重构复习课的教学安排,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通过实践研究,主要通过三大路径实现这一目标。

1.利用多媒体再现实验过程,巩固基础知识。运用录像再现科学实验过程,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八年级下《氧气》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进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再现,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巩固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2.对主要实验进行重组,将新授课中的实验按照一定的任务驱动,使学生通过系列实验的重组,将零散的知识串成一个整体,使之系统化,带动全局,达到系统巩固、综合提高的目的。如根据仪器类别、知识体系等整合出系列实验进行模块复习。

(三)实验课教学中的创新设计与策略重构

学生实验课不存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问题,所有的学生都非常的兴奋,都很感兴趣。相反,如教师把握不好,会出现混乱的场面。如何重构课堂,使实验课活而不乱,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小组重构,让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

科学实验教学主张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因此,在科学课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从而使实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实验有序性,尽量避免纪律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

给学生分组,每5——6人为一组,选一名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当组长。在每次实验中领导该组进行实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后,完善了自己的看法再向教师汇报实验结果。同时还要严格执行老师制定的实验制度。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实验活动安排的重构

科学实验中学生实验活动的安排不合理,实验材料的呈现没有及时到位,就会影响实验课效果与纪律。因此,对实验活动的安排进行重构是非常必要的。

3.实验数据的重构

实验重在“实”,而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实验数据,让数据更具说服力,对数据处理进行重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设,有些“非正常”数据或“非正常”现象被有意无意“忽略”了。这样做看似达到了“预设”,但实际上是一种低效的实验教学行为,是对实验资源的一种浪费,更是一种不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可以抓住这些“不正常数据”或“非正常现象”,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成效反思

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科学实验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進行推进。通过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路径设计和策略重构,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发生了质的改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取得了一定的荣誉。通过对初中阶段的科学实验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归类,并通过实践研究,对许多演示实验进行创新设计,提供了一套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的实验教学基本模式及丰富的案例供老师参考借鉴,新教师及非本专业的教师普遍觉得帮助很大,从而整体上提高了我校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昭全、何胜红 科学实验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物理教学探讨 2000,8

[2]傅道春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9期

[3]康良溪 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师》 2000,12(12)

[4]孙大君展现验证性实验的探究魅力 《学科教育》 2004年第9期

[5]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

篇5: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二、正文

(一)、实验设计意图

1、该实验的设计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和理解什么是“撩排开的水量”。

2、能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所需器材

弹簧测力计、溢水杯、量筒(量杯)、圆柱体、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盛水容器、接水桶、红墨水。

(三)、实验创新之处

1、原教材中是以物体放入烧杯前后两次液面之差来理解物体“排开的水量”(见教材上一节),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太差,这样一方面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就很难理解“排开”二字的含义;另一方面如果物体太小,或浸入水中太少,那么物体排开的水量就不是很明显,再加之烧杯底面较大,导致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就很小,不便于学生观察。这样实验的直观效果就会差一些,对于实验结论的得出,有部分学生就会感到有难处。

2、制作的简易溢水杯,对于学生理解“排开的水量”以及与浮力大小的关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首先,该装置能让物体浸入水中时溢出(排开)的水缓缓地流入烧杯中,让学生直观亲历、形象感知,从而简单明白易懂,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动手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为下一步理解浮力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作好了准备。其次是通过量筒(量杯)测出每次实验排

开的水量具体是多少毫升,而不是用“少”、“多”、“较多”等模糊语言,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还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浮力秘“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器材:(1)溢水杯装满水;

(2)接水桶放在溢水管口下方;

2、测出圆柱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填入记录表格中。

3、将圆柱体分别以三分之一、三分之

二、全部(分两次,只是深度不同)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并用量筒测出每次排开的水量,填入记录表中。

4、引导学生分析表中数据,并讨论:

(1)圆柱体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减小是什么原因?怎样计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2)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会变吗?(3)如果不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物体排开的水量与物体深入水中的深度到底是什么关系?

5、先测出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的重力,填入表格中;再将三个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再用量筒测出每个铁块排开的水量,填入表中。

6、求出三个铁块在水中各自受到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讨论:

(1)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相同吗?

(2)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篇6:全州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教案

湘西州民族实验小学 李益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年级学生初识科学课程。在前面三个单元中,植物、动物两单元主要以观察为主,“材料”单元中学生通过两个简单实验对材料的特性有了一点认识。前面的这些实验或简单,或趣味性不强,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空气占据空间是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个实验过程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学生要想办法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本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培养科学态度都有很大作用。还能培养学生友好合作意识和积极参加讨论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教材中设计有两个实验:

实验一: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几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中挤出来?

这个实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出示实验器材和讲清实验要求,在不作提示的情况下,我校三年级的四位女老师五分钟内没有一个人能想出解决问题的6方法。学生对“挤”这个词也理解不透,学生回答都是用吸管把水吸出来。学生对从嘴里吹出来的气体是否是空气也不确定,而且实验完成了学生也不易自己总结出结论:空气也是一定物质,能占据空间,所以把水挤了出来。

实验二: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

这个实验简单而经典,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终究还是少了一点趣味性。

三、实验创新之处

1、教者在实验中首先营造了和谐、美的实验氛围,灯光把瑰红色向四周漫射,水波荡漾使整个讲台充满梦幻色彩,让学生置身魔术表演的看台之中,迫切想知道“魔术师”(教师)将会表演什么“魔术”。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心理是放松的,没有顾虑,思维特别活跃,回答问题积极。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本实验在设计上遵循学生思维规律,层层深入,设置了思维的延伸点。

3、实验通过设置知识陷阱激疑,让学生在释疑后获得成功的愉悦和自信。

4、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如废旧饮料罐、塑料泡沫等做实验,体现绿色理念,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真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更能启发学生科学兴趣。

四、实验器材:

水槽、乒乓球、废旧饮料罐、蜡烛、橡皮泥、泡沫塑料,肥皂液、老式幻灯机、多媒体设备等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一)实验原理

(1)空气也是一种物质,能占据一定空间。

(2)只有空气让出一定空间,别的物质才能进入里面。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二)实验装置 装置简单见实验过程

六、实验过程

实验一:乒乓球潜水实验 步骤:

1、把有盖1.5升的空饮料罐从瓶口约12厘米处剪开,做成一个简单的空气罩。往饮料罐做成的空气罩里塞入黑色塑料袋(黑色醒目便于观察)往下移动空气罩,当黑色塑料袋接触到乒乓球后,塑料袋对乒乓球产生向下的压力,乒乓球下潜。

2、教师从空气罩里拿出塑料袋,让学生讨论、预测:“空”的空气罩能让乒乓球下潜吗?

(1)生汇报讨论预测结果)

(2)师操作,“空”的空气罩往下移动看不到物体接触了乒乓球,乒乓球仍然下潜。

(3)师问:为什么空"的空气罩也能使乒乓球下潜?(4)点拔:空”的空气罩里什么也没有吗?(5)引导学生推理:

塑料袋(看得见)――能排开水让乒乓球下潜――是物质能占据空间 空 气(看不见)――能排开水让乒乓球下潜―也是物质也能占据空间 结论:空气也是一种物质,能占据一定空间。实验二:潜水的陷阱

1、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空”的空气罩使乒乓球下潜。

2、汇报实验结果。(课件提示:为什么有的小组能让乒乓球下潜,有的小组下潜的乒乓球又浮上来了?)

3、实验“成功”的小组和实验“失败”的小组交换空气罩。再进行一次实验。

师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都发现了乒乓球上浮的密秘。乒乓球上浮的空气罩上有小孔,空气从小孔中跑出来了,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从空气罩中跑出来了吗?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但我们的观点、认识都必须有证据支持,同学们能不能用身边的材料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找到空气从空气罩中跑出来的证据。)

点拨:如果你们小组的空气罩没有小孔,你有什么办法让空气从空气罩里跑出来?(打开饮料罐瓶盖)

4、学生利用肥皂液检验空气从空气罩里跑出来了。实验三:定位潜水

师:同学们能分别用有孔的空气罩和无孔的空气罩让乒乓球停在空气罩上有标记的位置吗?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汇报实验结果。(首先让乒乓球下潜,空气罩有小孔的待乒乓球上升到指定位置后用橡皮泥堵住小孔。没有小孔的打开瓶盖待乒乓球到指定位置后拧紧瓶盖。)

师总结:只有空气让出一定空间,别的物质才能进入里面。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实验四:拓展延伸——点燃的蜡烛下潜。

把蜡烛(很短约5厘米)固定在泡沫塑料上,然后把空气罩的瓶口拧紧,把小孔用橡皮泥堵好。点燃蜡烛,用空气罩使点燃的蜡烛下潜。观察并思考:

1、蜡烛会熄灭吗?

2、蜡烛下潜到最低位置时和蜡烛熄灭时,泡沫塑料的在空气罩中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3、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汇报实验结果后阅读教材83页资料库《空气中有什么》,然后小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师: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燃烧实验时发现空气中只有约五分之一的气体支持燃烧,它们就是现在所说的氧气,当空气罩中的氧气减少不足以支持蜡烛燃烧了,蜡烛就熄灭了。燃烧消耗了空气罩中的一部分氧气,所以泡沫塑料上升了一点点,这个实验中还有许多科学知识和疑问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学习和解决。

七、实验效果:

本课的实验在教师营造的轻松和谐氛围中进行,实验难度不大,学生兴趣高涨,小组合作实验也很成功。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实验课,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强调实验纪律,教师在演示和总结的时候学生因为好奇而玩实验器材就会影响教学、实验效果。分工合作也是保证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密切关注。还要重视实验记录表的填写,培养学生客观记录实验结果的科学素养。

八、自我评价

篇7: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班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改进

南北镇中心学校教师

张志军

本实验改进的目的:

1、改进实验方式,使得实验所表达的内容更接近科学事实;

2、材料易得且制作过程简单,且制作好的装置可以重复利用;

3、通过本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自行探究。本实验所用材料:

两个可乐瓶、25cm玻璃管1根、纯碱50g左右、醋、洗涤剂、红墨水、盘子(解剖盘盘、且可有可无)、废报纸

实验原理: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溶液中

因有洗涤剂产生大量泡沫,并把泡沫压出瓶口,产生类似于火山 喷发的效果。实验过程解说:

一、导入课题:“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改进

二、解说内容分四部分:

1、教材实验原型: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P74“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感谢您的指导,祝您一切顺利!

2、发现教材内容有两点不足:

① 实验步骤5“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中“慢慢地”倒入动作不好做。根据本人的实践,该实验反应非常快,一倒入醋和红墨水的混合液马上就有泡沫冒出。

② 倒入动作不可取。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强于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本人实践得知,倒入动作会让部分学生误以为火山喷发需要有水之类物质流进火山口这个条件。

3、对教材实验的改进:

(1)观看视频,表明改进原因。

(2)展示及解说实验改进装置: 装置如图:

① 下面瓶子中装着醋与红墨水的混合液,上面瓶子里装有50g左右纯碱(苏打)或者小苏打以及几滴洗涤剂。

② 将下面瓶子里的溶液通过导管最大量挤压进上面瓶子里,上面瓶子里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泡沫,泡沫被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冲出瓶口,形成类似火山喷发的情景。

其中挤压动作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是火山内部的压力致使火山喷发的,而不是有什么液体流入火山口才导致火山喷发的。

篇8: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班

一、创建管理机制

1. 责任机制

第一,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我校建立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的长效管理机制, 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创新型人才实验班的管理。第二, 对照计划, 落实责任。制定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实验班管理制度和教学辅导活动制度, 明确创新型人才培训对象、方式与要求等。同时, 加强平时的督促检查, 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2. 培训机制

第一, 坚持校本培训。加强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和微机室的建设, 为教师提供阅读、实验和制作的自修场所。同时, 开展“一帮一, 结对子”活动, 以老带新, 打造优质教师团队。第二, 走出去, 请进来。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派人到省内外参观学习,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如送教师到外地实地考察, 参加省级“奥赛教练员培训班”学习,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活动等。

3. 竞赛机制

辅导班实行“教练员制”, 可以是“一师带多徒”, 也可以是“一师带一徒”, 教练员既负责学员的学习, 也关心学员的生活。对选聘的教练学校举行聘任仪式, 校长亲自向教练发聘书, 明确责任, 一包到底, 把体育竞技精神和金牌选手培养方法移植到“创新型人才实验班”的教学中。

4. 评价机制

第一, 知识学习考核。学校教导处对“创新型人才实验班”学生知识学习的考核重在平时, 定期检测, 全面督促。每学期除学校常规考试外, 还进行一次模拟竞赛考试, 为任课教师跟踪辅导和对班级学生动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第二, 综合实践考核。结合新课改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考评, 重点对“创新型人才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实行档案袋管理, 记录每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研究性学习情况和创新大赛获奖的次数及奖项等。第三, 创新考核方式。可以制作作业测试软件, 通过计算机局域网, 在每章或每篇结束后, 对学生进行平时检测;也可以撰写小论文, 包括读书体会、自学心得和知识应用。以此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5. 奖励机制

第一, 荣誉表彰。学校对获奥赛省级奖学生的辅导教师,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宣传其教学成果。其中, 获省一等奖以上学生的辅导教师, 直接晋升为校级“学科带头人”或“教坛新秀”, 享受每月50元的教研经费。第二, 物质激励。辅导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付出多。本着以劳取酬的原则, 辅导教师的平时教学课时费加倍。同时给予不同数额的物质奖励:国家级奥赛奖和青少年创新大赛奖项获得者的辅导教师, 可分别获得3万、2万、1万的奖金;省级奥赛奖获得者的辅导教师, 可分别获得5000元、1000元、300元的奖金;市级奥赛奖获得者的辅导教师, 可分别获得300元、200元、100元的奖金。

二、创新教学模式

1. 学科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编制适合创新型人才特点的校本教材, 加大实践教学内容比例,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实现多种教学媒体一体化设计。如编制文字教材、录音教材、录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及网上学习资料等。

2.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媒体制作室和校园网, 创建立体化、网络化育人环境, 实现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双向反馈的现代化远程网络教学。

3. 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综合运用多种媒体, 采取多种导学策略, 开展分组讨论、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多种模式的自主学习, 突出实践性、互动性和适应性。在学习实践过程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4. 课内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创建供创新型人才探究的活动实验室, 集中学校优质实验器材, 开设一流的学生分组实验, 为尖子学生提供求知探索的活动场所。在这里热爱学习的特长生动手动脑, 寓学于乐, 尽展才华, 其潜能也得到充分的挖掘。

5. 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创设供创新型人才研究性学习的基地, 开放课堂教学, 让学生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除开展社会调查外, 还包括确定选题、制定计划、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过程。在实践中, 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创新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三、实行有效管理

1. 教师聘任, 任人唯贤

办好课外辅导班, 首先要选好教师。学校依据现有教师情况, 针对教师特点和实际需要择优选聘辅导教师, 选聘依据“四看”原则:看专业特长、看业务能力、看辅导教师的年龄结构、看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严把辅导教师选拔关, 并实行辅导教师竞聘上岗制度, 在辅导教师良性流动的同时, 保持辅导教师的相对稳定。

2. 学生选拔, 注重特长

办好课外辅导班, 学生选拔是关键。我们的做法是:高一入学之前, 对新生进行摸底排查。组织教师深入生源地进行实地调查, 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 充分听取其所在学校的推荐意见, 摸清每一个新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新生档案。新生入学后, 多次举行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专场报告会和创新能力大赛, 按照10∶1的比例初选。初选通过的学生还要进行面试, 设有面试测试及应急答辩。面试按1.2∶1的比例确定入选人数, 学科特长学生优先, 获全国青少年实验发明奖的学生重点考虑。最后, 由学校创新型人才选拔领导小组根据新生特长和辅导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学生。另外, 课外辅导班的人员组成实行动态管理, 优胜劣汰。

3. 师生搭配, 优化组合

办好课外辅导班, 师生优化很重要。能否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 不仅取决于教师和学生, 还要求两者优化组合。经验告诉我们:一般教师与一般学生组合、优秀教师与普通学生组合、普通教师与优秀学生组合成才率都很低, 只有优秀教师与特长学生的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出拔尖人才。因此, 学校每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 认真研究, 精挑细选, 确保课外辅导班教师与学生的组合最优化。

4. 定科要早, 班级宜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体现“早”字, 落实“小”字。首先, 特长学科选定要早。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即使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 也很难在多个学科上都取得突出成绩。于是, 我们确定每个学生参赛科目是一个学科, 最多不超过两个学科, 绝对不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五科并举。其次, 班级规模要小。学生数最好是30至40人, 且动态管理。即在班级优化组合后, 为每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随时记录他们平时的表现和学科测试成绩, 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就转出去, 有特长的学生也可以随时补充进来。学校最早开办的创新型人才实验班, 入班学生60人, 最后剩下40多人, 他们中绝大多数获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

5. 授课内容, 超前加深

辅导班的教学内容与普通班相比较需要加深。在授课方法上, 采取“超前加深”, 也就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整个高中的物理教材内容学完, 然后进行知识的扩充加深。其优点是:先交给学生应有的知识, 便于他们进行自学, 因为自学能力是无师自通的本领, 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真正源泉, 是创造力的大本营。在教材选用上, 一轮教材注意与高中教材衔接, 二轮教材注意与大学教材衔接, 三轮使用自己编写的竞赛强化训练题, 临考前再为学生精心准备6至8套热身模拟题。

篇9:初中科学创新实验班

关键词:科学实验;创新思维;基本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身就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做支撑,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对实验形式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观察,并且需要尽可能用多元化的思维形式去思考实验的过程和基本现象,这样科学实验教学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一、科学实验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1.实验过程中缺乏多元化的思维形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简单的顺向思维,也就是根据平常的逻辑思维去推导和看待问题,这种思维形式一般只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表象,而无法透过本质去分析实验的真谛;另一种指的是逆向思维,这种思维形式特别适用于进行推导过程,因此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再就是垂直思维形式和水平思维形式,特别是垂直思维形式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具体的事物时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对现有的实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总的来说,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让思考模式不限于传统的固有方式,但是这种形式的思维结构主要是依赖于原有的学习经验,所以说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最后一种思维模式是水平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思考问题的方式大致成一条水平线,显然此时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固有思维过程,还是注重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这时候就比较容易产生创新思维。比如,在做化学实验时碳酸钙经过高温可以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大多数学生只看到碳酸钙的分解只需要高温,但是并没有想到要想完全完成化学反应还需要催化剂,这就是教科书教学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单纯地去看待这种化学反应,因为这种常规的化学反应只是验证性结果,学生对实验没有太大的期待,一些学生只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进行实验,所以在当前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缺少的就是对书本上知识的质疑精神,并且时刻将自身的想法付诸到具体的实验中去。也就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阻碍了创新思维的产生。

2.教师缺乏对学生合理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拥有创新思维,比如具备几个基本条件:良好民主的学习环境、基本的奖励形式、良好的榜样作用和基本的创新条件,这几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当时在一些学校中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能够这样去设置的情况十分少见,一旦有一些有想法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意见时,教师也基本不去重视,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所提出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因此,教师在这方面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建立相对民主的课堂环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有自身的想法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重视并且去鼓励学生多开展这类活动,因为学生对于教学中的需求其实就是实现自我学习上获得肯定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建立一个民主的课堂形式,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随时发言和提出自身看法的机会和空间,这样学生创新思维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作为教师则需要去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旦碰到探究性质比较好的问题,教师需要将其运用到科学实验中,让实验更加有效。

2.引导学生建立多种思维形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忌讳的是用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看待问题应采用多角度,避免根据以往的经验去分析实验结果。原有的思维形式和知识结构固然重要,但是知识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延伸性,因此,学生应在知识广度和深度去扩展,并且注重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结合,这样学生对对应知识的掌握就会变得扎实有效,特别是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有善于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融合,并且将实验经过的延伸性进行拓展,并且尽可能摒弃教材中固有的表述,尽可能通过实验去探索新的知识,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不断涌现出来,本身来说创新思维就具有求异性、独特性、灵活性等多重特征,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灵活性,因此,学生在实验中必须灵活地将各个知识点进行结合,因为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定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灵活性,导致创新性不足,只是一味地追求同一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学生发掘问题的空间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去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不能局限于垂直的思维形式,避免形成思维定式。

总体来看,在初中的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教师需要对实验的过程和意义向学生表明,无论是从基本的实验方法还是分析过程都需要尽量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不能局限于同一角度,同时对于教材中实验的描叙,需要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去印证,不能一味去引用教科书中的介绍,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逐渐地形成。

参考文献:

[1]丁泉林.高中生物探究式实验教学探析[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11).

[2]莫雪斌,李坊贞,陈小珺.建构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生物实验评价体系[J].中学生物学,2010(8).

篇10:创新科学实验的教学改进论文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离开了实验教学,科学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原本生动丰富的知识,也会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浙教版《科学》教材编排了大量实验,其意图是以实验为载体,充分发挥实验的功效,以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谈一谈在科学教学中怎样通过对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一、改进演示实验方法,增大实验可见度

科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见度,让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结果是实验做了,但只有少数学生清楚地看到现象,以致出现“前排学生看实验,后排学生听实验”的现象,影响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用实物投影、多媒体展示、无色物体染色或增加浑浊度、利用衬幕等方法来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提高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案例1】在演示“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教师把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实物投影仪载物台上,然后放入金属钠。通过投影,所有学生清晰地看到:金属钠与水反应时,金属钠在水中游动、产生火焰和金属钠逐渐消失并使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等现象。

【案例2】在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时,教师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喷上烟雾或洒落粉笔灰,光路就清晰地显示出来了。

二、演示实验微型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有些实验用时比较长,给随堂演示实验带来困难。如果将实验转化为微型实验,将大大缩短实验的时间,从而使得随堂演示实验得以开展。同时,教师可以变演示为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为探究式教学创造条件,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案例3】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材安排的天竺葵实验,即使用沸水开始加热,完成的时间最短也要15分钟,再加上实验前的准备和对实验注意点的交待,如果让学生随堂实验,用时过长,且学生完成实验的可能性不大,更谈不上对实验进行交流和总结了。有教师把这个实验改成了如图1所示的微型实验,其与教科书实验在仪器和药品用量的比较如表1所示。

三、突破实验材料和器材的限制,进行替换实验

利用“等效”的科学原理,当实验器材缺损或实验器材不够配套的情况下,可运用一些功能相近的器材加以替换,甚至可改变实验的方案,突破器材的限制,替换原有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替换不仅仅解决了器材不足的困难,更可贵的是在替换过程中又能体现迁移与创新的思维。

【案例4】《植物的一生》中《花的结构》,教材中用的是桃花,但教学进行到这个时候,桃花已经谢了。对此,教师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易采摘到的杜鹃花或油菜花等来替代。同样,《种子的结构》,教材中用的是菜豆种子,而教学时菜豆种子很难买到。对此,教师选用了市场上较多的蚕豆种子、花生种子等来替代。课中,教师和学生根据模型在投影仪载物台边解剖边认识。

【案例5】在《物体的.惯性现象》教学中,教材中用弹出纸片使纸片上的硬币落入杯子中来演示“静止的物体有惯性”。对此,有教师用鸡蛋替代硬币,以增加实验的“惊”与“险”。然后,让每个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8枚硬币,将其中7枚叠在一起,其中1枚用作子弹,看谁能最快把这7枚硬币自下而上逐一射出。这样,通过游戏化的实验,把学与玩结合起来,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科学表象,洞察了其中发生的科学原理。四、改进实验设计或进行补充实验,拓展探究空间基于“建模”的思想,实验教学可以利用常见小器材的独特功能,如乒乓球的“浮与弹”、注射器的“抽与注”、气球的“胀与缩”等。小器材的巧妙利用,或把较多的小器材整合起来进行实验,能对某一个问题情境进行模拟。这样的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会“一个科学规律可用多个实验来探究”的方法,从而拓展探究的空间。

【案例6】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大量的生活实例给学生“浮力方向肯定是向上的”这样的直觉,但理解“总是竖直向上的”时总心存疑惑。教材中没有设计专门的实验来直观显示,为了让学生眼见为实,破解这一困惑,受“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实验的启发,教师设计了如下实验:首先,利用氢气球放手后继续上升这一现象,让学生感受气体也能产生浮力,再用手拉住细绳,引导学生观察细绳是竖直的。然后,将细绳的一端用透明胶固定在乒乓球上,另一端用石蜡固定在烧杯(或用可乐瓶代替)底部,往烧杯中灌水,乒乓球浮在水中(如图2)。此时系着乒乓球的线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水的浮力是竖直向上的。将烧杯倾斜,系乒乓球的线仍然是竖直的(如图3),说明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仍是竖直向上的。向不同方向倾斜烧杯,会看到线总是竖直的,所以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上一篇:自杀论作业写作下一篇:全国十大新能源车行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