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2024-04-25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共8篇)

篇1: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形式论文

1.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要把握时代主题,结合实际,尽可能避免抽象僵化的意识形态宣传理念,可以先进事例、先进典型激励学生,如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视频。可结合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利用情境教育法创设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情境,如创设与革命传统教育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参观、访问、调查典型场景、典型人物,引导大学生融入其中,在相关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从而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自觉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德育内容要渗透入高校其他各门课程与各项活动中。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活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具有真实性、引导性的“道德情景”,创造良好环境,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融入德育。如创设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情境;通过举办主题班会、读书报告会、学术讲座与研讨、党校培训、各种竞赛等活动及文体课外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形式多样的生活化活动中,在关怀人的实践中自己对自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再次,重视挖掘日常生活实践及生活世界中的德育资源,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现实生活世界之中进行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校园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资源,文化建设、大众传媒、管理工作、闲暇活动等生动教材,开展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有什么样的老师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学生,高校辅导员要有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高度自觉的使命感,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视生命,在工作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理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面前树立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教育学生。这样,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在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德育就会无处不在,从而实现其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的价值。

2.开展大学生生活实践和自我管理实践。杜威指出:“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也许能使人产生某种行动……但这种知识不能培养个人的主动性和使他忠于他人的信念。”高校德育应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为他们创设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文化环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建构及思想行为的规范。从小环境讲,要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使寝室成员之间能和谐相处、关心帮助、共同进步。从大环境讲,要注重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反对学生“死扣书本”的现象,鼓励学生到户外多参加社会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观”,开阔他们的视野,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学会应对挫折。还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巩固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感受道德的重要性,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社会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3.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从总体上、个性上、变化发展上了解每一个大学生,尽自己所能帮助同学们,既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又讲道理,这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高校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比如:

第一,帮助贫困生渡过难关。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贫困生中去,常与他们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困难,及时在思想上感化他们,心理上安慰他们,给予他们无私的关心和帮助,如帮助他们通过勤工俭学、申请国家奖助学金等方式直接获得经济补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渡过难关,完成学业。同时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心理,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让他们在互助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二,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走出阴影。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面临着求学、求职、求偶三大人生课题,自我认同、职业生涯的规划、社会交往、与异性关系等等,都会带来压力,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问题,如厌学症、自卑抑郁症、情感困惑症、就业压力症等。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素质培养基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对大一新生入学之初,安排做心理筛查,通过问卷等科学方式,找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约谈或治疗;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和解决,如可以在学生寝室楼设立“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室”;也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文章,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及时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三,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各方面比较单纯,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人际关系患得患失。面对这类问题,高校辅导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给学生正确的交往原则如正直、平等、诚信、宽容、换位等原则,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和强化那些社会需要的思想行为,制约或惩罚那些超越社会规范的言行,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使学生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加强就业指导,针对不同年级设定不同教育指导内容,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邀请成功人士做就业讲座,加强就业培训,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市场行情,调整就业心态,掌握基本的应聘技巧和礼仪常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组织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岗位洽谈、应聘指导等多种服务。

篇2: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其生活化传导的内容既包括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又包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包括其法制、道德伦理以及生活的基本规范与要求,涵盖了大学生人生发展特殊阶段所需要的所有内容。其生活化的途径既包括教学育人,又包括管理育人,还包括环境育人。这种整体性还体现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自从大学生入校始,学校就从指导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构建了完整、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从一年级开始至毕业离校,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教育举措来落实和得到保障。(二)多样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一个整体设计,它体现在大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多方面素质需求。因此,这种生活化的手段和方法注定是多方面、多形式的。它既包括课堂的教学手段,也包括课余的文体娱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方式方法上,既包括文学方面的,也包括艺术方面的、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学方面的;既包括历史的、政治的,也包括社会的、道德的、伦理的教育等。这个过程是综合化的、多样化的、立体性的渗透、推进和影响的过程。(三)发展性

生活就是一个朝着更高、更完善的方向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生活的目的,不在于作为终极目标的尽善尽美,而在于永远持续的不断改善、不断成长、不断精炼的过程„„生长自身才是唯一的道德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是一个模式、一种套路的机械实施,它是在总体指导思想指导下,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和学生成长需求而不断作出科学调整的动态完善过程。这里所说的发展性,既包括时代的发展需求,即党和国家根据现实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教育的总体指导思想的变化,也包括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不断提升教育工作手段方式方法的发展完善过程。(四)人本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是为追求时髦的语言和花哨的形式而创造出来的应景式的教学套路,而是时代发展、形势所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其生活化的着眼点、立足点、方式方法等均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这种人本性最主要的体现是将知识和素质以最易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传导给学生,使学生以最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春风化雨般地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符合学生接受教育规律的要求,极大提高了教育的成效。(五)生活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课堂教育,也有生活教育,是教育和生活一体化的结合。我国大学生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学习与生活基本在校园内实现,足不出校即可衣食无忧,即可集中精力投身于学业,因此,在大学生的整体教育过程中,体现出了教育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教育的特点,例如,无论是在课堂的学习中,还是在所进行的课余活动中,甚至是在随意漫步于校园中或在食堂的就餐中,大学生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学校为了育人所营造的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在这里,可以说,无处不是教育,无处没有教育。大学点点滴滴,处处都体现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生活化的特点。

卢雄

整合性特征

整合是与分化相对应的一种理念,它是指把分门别类的一系列要素紧密联结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结构。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再现现实生活或直接等同现实生活,而是重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达到实效最优化。它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基本要素的重组,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促进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升,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合力。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要素,通过人际互动、主动参与、体验感悟等方式促进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同时,还要把学生个体看作一个整体,整合各种因素,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实现和谐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更应着眼于满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这正是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性的体现。

主体性特征

主体性既是人的本质性特征,又是大学生展示自我的核心。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要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人格完善与能力发展,通过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去创造。它贴近生活,更能体现人文关怀,以激发学生们的内在创造力。作为一种自主式的教育模式,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处于人生特殊阶段的这一群体,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贴进他们的心灵。当然,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要使大学生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而失去其独立性,而是以价值主体的身份积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体现其主体意识。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调尊重他们的主体个性。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体现了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和生命的尊重,体现了对大学生成长的动态把握,即关照他们的过去生活、现实生活和将来生活,真正对人生意义的生成具有终极意义。它要塑造的是能够充分享受和体验生活、有着丰富精神内涵和生活感觉的青年,注重在教育内容上与大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相联系,有鲜活的人文气息和生动的感情色彩,能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生长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生活只是实现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条件,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杜威认为,生活即有机体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人就是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获得身心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能取自当下的生活,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发展生活,一让社会生活更好地延续。生活的特征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生活就是一个朝着更高,更完善的方向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继续不断的生长过程,在生长的每个阶段,都以增加生长的能力为其目的。因此,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它本质上就是生活的过程。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处于不断生长之中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和变化的生活实践。“生活的目的,不在于做为终极目标的尽善尽美,而在于永远持续的不断改善、不断成长、不断精炼的过程,„„,生长自身才是唯一的道德的`目的”,开放性特征

开放是生活本身固有的特征。人为的封闭和禁锢只能是对生活的窒息,使生活成为一汪死水,失去生命的活力。生活只有在不断流动、在不断地开拓和创造中,在向外界不断敞开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得到更新,才能永葆生机。既然生活是开放的,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正视生活尤其是大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变化,不能因循守旧、一味采取排斥和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该在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生活进行指导。现实的社会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具体到大学生的微观生活也经常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控制型、封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是不可能并且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视生活的变化,并善于捕捉其中蕴含的教育机会,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现实世界,认清世界的本来面目,熟悉当代世界各种生活方式与各种价值观念,使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或某一环境中,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而在日新月异中受益、成长。同时,还应该主动敞开大学生的视野和交往空间,给他们提供了解和认识生活、实际地参与各种有意义生活的机会。“凡是与教育有关系的人,都应当聪明地拉着孩子的手步入人的世界,不要蒙上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人世间的欢乐和苦难

实践性

篇3: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生活化的方式

要想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生活化, 还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努力。

第一,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需要转变观念, 按照新课标的标准来授课, 以学生为主体, 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 塑造生活化的课堂。也就是把生活的各种案例和范式有条不紊、适时的引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中, 将理论知识与烦琐的概念用生活事实来表述, 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活氛围, 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化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关系有利于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第二, 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渗透,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潜移默化中促使课堂教学走出课堂, 向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思想政治作为一门课程, 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而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也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校园里组织的每一次活动、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文化的符号和载体, 都可以适当地引入到课程中, 相互渗透, 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同时, 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另外, 也可以开展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思想政治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

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现实生活, 教育过程要通过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来逐步塑造思想品格。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解决“学什么”“教什么”“怎么学”“怎么教”的问题, 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过程, 因此,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正能量, 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还要做到学以致用, 而学以致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的内容取材于生活, 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因此, 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安排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二以思想政治课为例, 阐释思想政治生活化

笔者以七年级第九课第二框《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的课程讲授为例, 演示如何在思想政治课程中,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生活化。按照传统的观念, 这一堂课就是教师教学生在受到侵害时要如何保护自己, 采取什么应对措施。然而, 原本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内容, 在一味的说教下只会让学生感觉更无聊、乏味。而笔者则是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 变教师为主体的讲授为学生为主体的演讲, 上了一节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演讲能力。

按照课程标准, 本课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防范侵害的意识与能力为载体提升初中生能够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的学习能力。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要求通过学习本课, 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依法维权意识,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比较严肃的, 因此也显得枯燥乏味, 但理论是死的, 教师是活的, 能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的原因不仅仅是选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教师的生活化语言和生活化的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笔者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这样可以缓解课堂气氛。

在课堂设计方面, 笔者注重选材生活化, 如在引入话题时, 用中国好声音诈骗信息探讨来引入, 揭示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随后播放视频《小鬼当家》来设计问题:主人公面对不法侵害时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得出结论:中学生不仅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 还要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这些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他们先是小声讨论, 随后在笔者的提示和鼓励下, 跃跃欲试, 踊跃地发言, 当笔者要求用演讲的形式时, 他们也毫不畏惧, 大胆发言。

在学习保护自己的具体方法时, 笔者采取了小组讨论法, 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 让每个组都选出代表来发表自己组员的意见, 因为存在竞争, 短短几分钟内, 每个小组的代表对三个情景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 而且十分精彩, 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有一位女生, 思路特别清晰, 将每一条都讲述得很到位, 把本课学生们的学习要点都提炼出来, 同时还结合了生活中的情景, 特别是结合了校园里存在的一些现象、校园文化以及受社会关注的新闻报道, 都是学生们常见到、常听说的, 整堂课学生们很有激情, 即便是在最后, 笔者构建知识结构图时, 学生们一改往日的乏味, 而是和笔者一起回忆、设计、构建, 激情满满。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 我们一起编写了《防护口诀》, 学生们很认真, 将口诀进行一次次的修改, 以方便大家记忆。就是因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 选取学生们身边的事、受关注、感兴趣的素材, 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 打造了一堂生活化的课堂,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笔者对于本课也做了积极反馈, 学生们表示很喜欢这样的讲课方式。

三结束语

初中生还处于心智不成熟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好思想政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创新课堂, 让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孙其昂、叶方兴.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4)

[2]孙其昂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4

[3]彭昕彦.基于创新观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1 (2)

篇4: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趋向探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生活世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85-02

回归生活世界,注重教育生活化问题的研究,这是近年学界非常重视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就是为了克服“科学世界”对人的自身和价值意义的遗忘。对“存在者之存在”的遗忘,或多或少地忽略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与教育的基本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渡期,社会的急速变化,包括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贫富差距、人情冷暖、价值观念冲突等,容易给人们思想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在应对这些问题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模式已经显得不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需要做出灵活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一、教育与生活

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育与生活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一直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维持两者关系的张力,关系到各自存在可能性与有效性,对其相关问题的考察,也颇具现实意义。

胡塞尔通过分析伽利略的数学构成理念,抽象而深刻地提出几乎与科学理性世界对立的生活世界概念。与之相比,哈贝马斯对该概念的描述更容易理解。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文化、社会和个性。这三方面组成了日常生活世界交往的基本要素,合法的社会秩序提供良好的对话氛围和基础,在协调同意的程度内规范着不同文化解释与主张,个体在交往互动中形成各自的个性身份特征,获得不同文化群体的认同。

其中,个性要素应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因为个性差异的存在才会引起交往发生的生活世界的出场。若只有共性,社会规范与文化解释基本名存实亡,整个生活世界是可怕的一致性,毫无创新与活力可言。而个性养成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各种形式的教育,教育赋予主体能力和资格去获得言语和行动的功能,进而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事实上,教育在塑造主体个性的同时,却往往陷于可能磨灭其创造性特点的尴尬境地。可以想象,最初的教育应是御寒充饥之类技能的学习,基本也是主要的方式便是同辈间一块玩耍与长辈手把手的教导与训练。这一过程是教育还是生活,其实很难区分,也无需区分,教育与生活处于最原始的密切结合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走上一条专业化的道路,私塾、家庭教师、宗教学校、高等学府相继出现。教育在职业化与制度化的同时,从最初的技能学习慢慢倾向于知识、经验的积累。现在看来,正是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其脱离了原本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不断理性化与工具化。

不管有没有注意到教育渐行渐远,海德格尔等人站在生活这一头,毫不留情地痛批现实生活的荒谬与无奈,这是否为教育出走提供了口实?哈贝马斯则是寄希望于理想的言语情景和表达来构建理想交往世界,以抵制理性工具势力的入侵而改善人们生活状态。但受制于现实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实践,这一理论设想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倒是杜威“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给了我们不少的有益提示。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明确提出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的,是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的工具。即便在原始时期,“每个部落的教育总是被他们所处环境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模式所制约,无论何处,教育都意味着个体能有效地生活于特定文化并做准备”[1],因此,“凡有人类生存和文化形成的地方,势必有从事创造、传播和继承这种人类文化的教育职能存在。”[2]在质的意义上,教育是完整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杜威指出,生活的本性就是力图使自己继续生存,没有正式的教育,不可能把复杂社会的全部资源和成就传递下去。教育因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传递作用而使生活得以更新,只能不断的更新,才能达到这种连续性。

这种更新意味着生活的发展,故杜威进一步指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而发展的教育意义,一是教育过程在其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身的目的。二是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改造和转化的过程。教育本身的连续性与成长性,反映了个体的发展性与创造性。尽管个体整个生活阶段可分为不同时期,并各具特点,但不应人为分割为独立的阶段,应注重教育的整体性与过程性。教育如生活一般的自然与丰富,同时,个体是具有自主创造性的,要发现与鼓励其应对教育与生活中的新情境的首创精神,着重培养个人的理解力与感悟力,而不是对技能与知识的机械掌握[3]。

实用主义哲学对社会、文化和教育内容的关注,揭示教育与生活的息息相关的紧密互动关系。教育与生活要保持各自的可能性,两者间的关系就应维持适当的张力,毕竟两者并不是完全等同。不作合理的区分教育与生活,实质上是在冒险:要么教育失去对生活的超越性与方向性;要么无法体会生活的深刻内涵,及其具体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与生活既相融又超脱。要保持两者间积极的张力,应发挥教育与生活促进个体生长的作用。教育应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行为从根本上而言,应致力于诱导人们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态度,去热爱、认识、理解和体验生活,并学会生活[4]。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健全人格,并有更高级的情感素质及信仰追求,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热爱社群,关心弱势群体,热心奉献,热爱民族国家等。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固有的更明显的政治性、更强的理论性,而要求特别关注教育与生活问题。

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明显的政治性、较强理论性的特点,长期以来形成严肃的、理性化的、古板的、单向灌输教育印象,在教育过程中实质上产生了对生活的超离与限制。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仅关注未来完美世界与健全人格的实现,而欠缺对现实社会生活和现实可能性的关注与阐释,缺乏现实的支撑,其说服力与吸引力也大减,甚至对其合理性与道德性产生疑问。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有可能因为现实的拒斥而变成纯粹的超现实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评费尔巴哈对人的观念时指出:“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没有从现有的社会联系……周围的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5]同理,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以自身成善或趋善为目的的活动,是尊重并发展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活动,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索并过一种美好生活的活动,今天的“教育生产”是“教育实践”的全面反动。或者说,今天所谓的“教育实践”有名无实,它打着“实践的幌子”,却干着“生产”的事情[6]。教育若不以生活中的人为实践出发点与意义归宿,则是缺乏生机与活力的,最终会走向末路。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同样重要。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是现实的、具体的、生活中的人。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与实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体现规律性和科学性,就必须以实践的、鲜活的个体为出发点,作为自身的前提性存在条件,体现自身的实践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至少具备一个可能性前提,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共同的实践要求。实践总是现实的、具体的活动。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即是要求具有时代性与现代性。就当下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一种人性化与现代性的跨越。

首先,实现超越的基本途径以符合人的特殊属性为根本原则。人的自然属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应尊重个体丰富的个性特质。简单的一致性并非完全是人的本能适应,一致性所带来高度的同质性容易带来过度的社会生存竞争,对社会的长远发展贡献有限。相反,丰富的个性所产生的社会多样性,为社会创造良好的合作可能性,有利于社会巩固、稳定和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首先体现其保护好个体的个性成长。这些个性可能来自各个方面,如生活经历、观念立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性格智力等等。

其次,人的社会性,则要求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现实性。社会中的人总是作为关系总和而存在。作为复杂社会关系的产物,生活中的个体总是处于现实的、具体的关系网络之中,也无法脱离成就其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受教育者还原到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由其现实性去把握其具体性、变化性和必然性。同时,也要发挥社会人际关系的作用,创造良好、健康的成长、教育环境。这包括安定繁荣、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环境,以及和谐融洽的家庭、学校、社区等中观、微观环境。

最后,人的实践性,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实践的角度对具体活动中的个体进行教育影响。时代变迁、社会改革所带来的生活环境的改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总是具体的、历史的、随实践条件变化的实践。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引导、鼓励教育对象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觉悟。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应以符合时代性与现代性为主导方向,而这种时代性与现代性总是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趋向。在这个过程中,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价值,坚持理论教育与丰富生活体验相结合,坚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着眼于人的全面、持续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4.

[2]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461.

[3]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43-162.

[4]杨启亮.为生活的教育和为教育的生活[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3,(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

篇5: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概念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不仅仅是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以现实生活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教育理念,主要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为理论依据,只有走进生活面向实际,使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真正的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最终成为指引人们幸福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日益远离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最终将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的挑战。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高度相融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当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毋庸讳言,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开展的基石,更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供了切实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生活世界”的阐释

生活世界的概念是现在西方哲学中一个关键的范畴,是由胡塞尔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人只有和现实世界相统一,并且参与其中那样才是生活在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世界。总的来说胡塞尔的思想是立足于超验现象学来构思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论的,他阐述的生活世界思想,具有原创性,并且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继胡塞尔之后奥地利的一位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学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论,并且提出了“生活形式”概念一词,他的生活形式概念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生活形式和语言情境共同决定的,想了解语言的意义必须先来了解使用它的人当时所处的生活形式,也就是说生活形式是词语意义的来源。与此前两位不同的是哈贝马斯,哈贝马斯是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认为语言在终极的意义上并不是由主体的先验意识所构成的,语言只是一种主体间沟通交往的过程,并且以语言作为基础,或者说是以交往行动为基础,人所生活的世界就是由交往构成的世界,哈贝马斯的哲学理论较胡塞尔和维特根斯坦要更进一步,他的社会哲学使人回归到一种相互沟通的生存状态,既消解了科学世界的抽象性,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开始向人性化的生活世界转变了。而马克斯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活则有这样的理解,主要的含义是超越生活脱离生活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人就生活在世界当中,和这个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人生活的世界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世界。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生活的重视,是思想政治生活化的真正立足点,也是向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真正回归,对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的表现,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既关注人的物质生活,又关注人的精神生活。

二、思想政治教育化的特征表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生活性特质:本着以人为主体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唯有加入人文关怀精神,在实行个性化,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中,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更好的体现人性光辉,也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目的性特征:坚持现实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相一致,从而指导人们开始关注生活世界,关心生活体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一种作用于生活实践的教育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实质性特征:本质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使人们形成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展开的是一种主体明确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旦脱离了生活实践和这些必要的生活体验过程,对于这一学科的进程来讲则很难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效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教育性特征:思想政治生活化的实现必须要立足生活,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的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模式。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的世界相分开,是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人文精神理念缺失的关键因素。

三、结束语

篇6: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应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在教学形式上不拘一格,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探索、实践、体验,感悟,从而生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孩子们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真正获得教益。

一、向生活中探索

所谓“探索”,本文是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生活实践、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情趣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本领。那么教师必须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虽然教学内容是教材安排的,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觉参与的。要让学生通过感觉、发现、探索和领会内在的活动内容来完成学习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应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应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方向。比如《我们播种春天》一课,我就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环节。我把一些黄豆分给孩子们,让“小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黄豆芽是怎样从黄豆里长出来的?”孩子们用手摸摸小脑袋,有的拿着黄豆仔细看。“老师,这儿有个结巴,黄豆芽会不会从这儿冒出来?”一个爱动脑筋的学生指黄豆猜想说。“是这样吗?”我故作惊讶地问。“我见过奶奶用水泡黄豆,黄豆芽就长出来了。”另一个学生大声说……孩子们愣住了。“这样吧,我们来做个实验,想用水浇黄豆的同学在一组,想用土种黄豆的同学一组,我们分头行动,看看黄豆是怎样发芽的!”孩子们可乐了,他们自由组合成两个组,一群孩子将黄豆放在盆里,浇上水,另一群孩子用纸杯装上土种黄豆……我让他们课后仔细观察,随时报告他们的发现。三天后,我一走进教室,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向我述说他们的发现。看着孩子们惊喜的神情,我心里真是高兴极了,因为学生已经懂得了向生活中探索,才能获得真知。

二、从生活中体验

“品德课是陶冶学生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感知认识事物,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与他人交流感受、想法和活动收获,不断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细心去体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美好艰辛,分享奋斗的成功乐趣……从而真正丰富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锐、机警、活跃。如《平安回家》这一课,可以和县交警大队联系,和交警同志一起将学生带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进行体验。学生可以一边走,交警同志在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交通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要求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再将学生带到县城最繁华的十字路口,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地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

三、到生活中实践

《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感和科学性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否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从而削弱了教育的导引功能。我们的品德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样做,而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样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这就是所谓“自主构建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我们的教学必须倡导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品课中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四、由生活中感悟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所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亲身体会,亲身感悟,所学的品德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深化。比如教《认识好朋友》这一课,可以先安排学生介绍自己,再带学生到校园中玩找朋友的游戏。“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鞠个躬,笑嘻嘻呀握握手,……”让孩子们一边唱儿歌一边拍手玩游戏,创造一个热烈的气氛,然后再讨论如何和朋友相处,怎样才能让伙伴们喜欢你?孩子们各抒己见,把游戏中的体会说出来,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出和同学相处时要谦让有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交朋友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五、在生活中生成

“生成”既指学生对生活知识与道德观念的能动建构过程,也指课程资源是师生动态生成的,师生均可超越教材,在生活实践中实现课程的价值取向。孩子们明白了道理,懂得了该怎样做,就应该让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这就意味着教学活动要尽量与家长配合,还可与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如教《我是家里的开心果》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争“清洁章”、“孝敬章”,教《认识好朋友》时可争“礼貌章”、“友爱章”,可以按照争章计划开展自我训练,请家长当教练辅导、督促学生、让家长、同学、老师当评委,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这样以生活实践活动为载体,可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内化,加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生成。

篇7: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首先是一种立场的回归,即从人的需要和生活出发,而不是从各种外在于人的要求、规范去厘定教育的内容、目的和方法。

4教学中如何回归“生活世界”

4.1面向学生生活,确立教学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回归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向。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面向学生生活。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课标的要求,制定出切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步骤,分层次地完成课标及教材的教学目标。要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着眼于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需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要摸准学生的疑惑点、兴奋点、生长点。要摸准教学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可能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例如:教“学会合理消费”时,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消费的原则,让学生意识到“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努力做一个注重精神消费的人”。

我一开始用《我赚钱了》的短片导入,学生们非常兴奋,都跟着唱,这节课我有一个好的开始。教学中设计了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介绍材料”,放ppt。第二步:“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制定本组的消费方案,小组长代表本组介绍该组的消费方案,再由各组之间互评。第三步:“学生辩论”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辩题: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中是否需要节俭。正方观点: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中不需要节俭了;反方观点: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中仍需要节俭。第四步:“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主要谈如何成为消费和理财高手。课堂教学设计面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讲,并能分层次的完成,教育、教学效果就大大提高了。

4.2引入生活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是对教材的死记硬背,也不是对教参的完全信任,更不是对教师的唯命是从。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的生命本源,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的是高深的理论,僵化的教条,学生的学习只能走进无聊的游戏,让学生毫无精神,毫无思维。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能力。

因此,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取多样的形式,统筹安排。教师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开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质疑、竞赛、表演、自我教育、查阅资料、访问调查、学生讲课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如板书、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等要适时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过程中,要引入生活的内容,让学生在教材中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气息,感受到生活场景给他们带来的学习乐趣,并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中的“游戏机的诱惑”,教材通过小兆沉迷于游戏,最终导致不良后果。我会及时引入生活的内容:同学们,你有玩过电子游戏的经历吗?你会沉迷吗?自己周围有和小兆相似的同学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真切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增,进而提高学习效益。引入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在活生生的例子面前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主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思想品德课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

4.3创造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支持环境,加强教师、家长、媒体、单位部门、企业以及民间团体之间的合作,多渠道开展积极的正面教育。

如我校每年请警察、司法所的干部到学校来进行一次专题讲座,他们都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正面引导,学生非常喜欢,效果也十分明显。

4.4不断扩大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公民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环境教育、消费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正成为当前国际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维度。今年底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以及引发的国人的爱国表现,美国大选及中、美、日的关系问题正好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思想品德课时绝不能错过。

4.5注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情境的建设,对教师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我校规定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每学期要搞一次品德教育活动。前不久,我带领学生到镇福利院去跟老人们洗衣服、打扫房间。

5回归“生活世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加强修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整洁,语言幽默。

5.2要正视学生的不良行为,鼓励学生讲真话,对学生的不好的真实想法切忌讽刺、挖苦。

5.3社会中的“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成为有益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要用高超的教育智慧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不能回避。

5.4生活与教育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所指和边界。要警惕生活对教育的僭越而使学校教育消解于生活之中。

篇8: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是教人学会做人, 是一种成人教育, 而人必须站在生活的维度上认识思想政治教育, 才能增强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直存在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的倾向, 无法真正地深入人们的内心世界, 得不到人们的认同, 形成了远离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的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目前被动低效的局面, 就要走生活化之路,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蕴涵丰富教育资源的生活, 引导人走向更好、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生活。

1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生活是感性的生命活动, 是最直接、最经常、影响最持久的教育,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肥沃的生长土壤。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 在生活中找依托、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1]总的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与脱离生活的, 尤其是理想化、知识化、工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而言的, 它强调应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不可忽视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这一本体性规定。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1 从价值论层面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向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回归。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强调“现实的人”“实践的人”和“具体的人”, 是从人的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来研究人、考察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始终立足于人类的生活需求和素质发展, 是最科学的、最彻底的以人为本。人是生活的主体, 生活都是人的生活, 生活化即人本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从根本上表明了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以生活为根基, 归根结底在价值上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真实的人作为基础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 我们提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正是表明了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主张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1.2 从本体论层面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应从生活出发并回到生活。

生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地位意味着,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生活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 从生活出发, 围绕生活的需要、生活的问题进行。在实践中,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出发, 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从大而空的、理想化的目标或抽象的概念、教条出发, 而是从生活着、实践着的事物本身出发, 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活生生的具体生活实践来看待。从生活出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活、理解生活, 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找到其生长点。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出发, 最终不可避免地还要回到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出发, 并不是简单地迎合现实生活, 机械地反映生活, 滞后性地品评生活, 而是要积极正确地引导生活。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实现良性互动。

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

2.1 思想政治教育受制于工具理性。

20世纪, 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 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为了有效地培养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知识人才, 教育把受教育者纳入学校教育的生产过程, 用统一的教育技术、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育工艺流程, 把人制造成标准的教育商品。[2]在这种教育中, 人沦为理性的工具, 是违反人类本性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当然难以幸免。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的强化, 必然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各种规范出发, 强调规范对人的约束, 要求人无条件地、机械地按照规则行事。思想政治教育成了维护特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传递意识形态的手段和工具。

2.2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疏离。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工具理性膨胀的导向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从生活中分离出来, 孤立起来, 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毫无主体能动、没有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和说教。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为政治目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目标太高且单一, 漠视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生活, 漠视他们的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所指的方向, 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 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的疏远。

2.3 时代发展要求更多关注人与生活。

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人的主体性解放, 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当今人们越来越崇尚个性与自我;同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自由选择的空间, 人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个人的价值追求得到社会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反思和重建中开始更多的关注人、向人回归。生活是生命体的生存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关怀人的精神成长的教育, 要塑造人的独立人格更需要关注人在生活中的完整存在。把人视为是生活着的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人, 而不是仅拥有某方面的品质。关注完整的人就要关注他的各个方面。惟有如此, 思想政治教育才不会把人当作工具来培养, 而是作为目的来培养。总之, 无论是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困境, 须要走生活化之路。

3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途径

3.1 调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内在地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生活化, 就是要从现实出发, 贴近真实生活, 贴近人的真实状况, 进行真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避免理想化、政治化、空洞化。过去, 我们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过多地定位于少数先进人群的问题。教育目标定位缺乏大众基础, 很难为大众所认同, 不仅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 而且会使人们形成一种逆反心理。解决这一问题, 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贴近和回归大众, 即由精英到大众, 从大众的现实状况出发来设计我们的教育目标。面对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教育对象的层次性,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从单一局面走向多层次, 注意分层次, 针对不同特点, 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只有体现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才能使不同利益主体、不同思想层次的人们都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 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2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科学地选择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取材于生活, 用经过生活锤炼的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先进性的教育内容来开展教育, 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在性质上或方向上是合理的、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取材于生活, 才能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从生活中取材, 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和素材来源于生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不应该从各种抽象而生硬的大道理、种种脱离现实生活基础的带有理想化色彩的规训和教条出发, 而应该从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社会的、思想的、道德的、价值的问题与困惑出发来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来选择、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编排组织应紧密结合受教育者的生活进程, 使之与受教育者的生活进程尽量同步, 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3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生活化。

在实践中我们习惯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社会或国家的要求在受教育者身上的实现。各种教育影响就像一块块砖头, 从教育者那里搬到受教育者心里就形成了各种期待的思想道德素质。[3]此外, 还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如片面强调知识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技术化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片面强调知识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用思想政治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对各种抽象的知识、规范的识记、背诵与理解, 而忽视了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内心体验, 往往导致个体对识记内容的逆反与抗拒。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要使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不仅靠抽象的思想政治品德知识的学习或模式化的行为训练, 还必须经由受教育者切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去生成。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7.

上一篇:威坪镇小学:方丽红下一篇:英语课堂大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