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

2024-04-08

小学数学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精选9篇)

篇1:小学数学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

怎样设计导学案才能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兼顾 高效创优

――研讨课题:怎样设计导学案才能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案,是以教师导为主线,以学生学用为主体,极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导学案既是学生自主预习的指南,又是课堂教学必备的手段。怎样设计导学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思考:

一、设计要充分体现课标及教材要求

导学案的设计要有教学三维目标,要重难点明确,涉及课堂知识要全面系统,真面目正体现课标和教材要求。

二、导学案设备计要充分体现明确学生学法和教师教法。

导学案既为学生学提供帮助,又要为教师教提供便利。学生学中,通过明确学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通过明确教法,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认识到课堂学习中,老师怎么上课、讲课,以便于学生同老师的合作。

三、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学习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认为:学习分三个层次:入课本(掌握教材基本知点)―出课本(学以致用,学练结合)―回课本(拨云见日,万变归宗)设计一定要遵循这个基本认识规律;导学案还要设计针对学生实际,分出层次提出不同要求。

复习课的设计,要遵循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由后到前,由快到慢进行。

四、导学案设计要符合“当堂达标”和打造“高效课堂”要求

当堂达标教学,是我市推行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是课堂改革最终的任务和目的。导学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当前教研教改的前沿目标,同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相融合。因此,在设计上应体现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辩、思、练真正实现大面积全方位,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五、教学案的设计要注重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结合

教学的最初阶段是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当前亟需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应试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就全体学生而言,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全体同学乐学,会学,学会,也是关系着教育成败的大问题。因此,通过教学案设计,“授人以渔”,帮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巧借导学案,师生互动,学练结合,更易于完成当堂达标任务,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导学案,既体现出教师的导,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又体现出学生学,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路线图;既有利于学生自主预习,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既有利于教师教,更有利于学生练。导中有学,以导促教促学,力求高效,努力创优。我们真心希望,通过对导学案设计的研究和探索,形成原则统一,而又风格各异的导学案模式,而最终探索出一条具有SL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为全县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1.11.23

★ 课堂教学设计

★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 《孔乙己》对话导学设计

★ 《化石吟》导学设计

★ 《醉翁亭记》的导学设计

★ 《枣核》课堂教学设计

★ 穷人的课堂教学设计

★ 《春风》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学法讲话稿

★ 学法心得体会

篇2:小学数学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成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根据这一理念,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究竟需要怎样的评价?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最有效的呢?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就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等,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能指导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语言就是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因此我们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前,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新课程的诠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显现,也不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课堂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

氛围,令学生如沐春风,人人轻松,个个心驰神往。这样的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让课堂上做到“四个有”:有疑问:在课堂口头评价时,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在疑问中评价。有惊叹:善于释解学生心中的迷惘,产生惊叹,表达喜悦,在惊叹中评价。有笑声:课堂上应该营造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情境,在笑声中评价。有争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各抒己见,在争议中评价。

二、把握激励时机

教育空间弥教师课堂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因此,评价时的动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漫之时。

三、多角度评价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在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篇3:小学数学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

教师的方法似乎不错,可是仔细一想,似乎又有些不对:如果是真的镜子或者是画在黑板上的表盘,学生还能从背面看出来吗?显然不能,因为在这里教师没有按本题的设计意图及目的,利用镜子成像规律让学生读出正确的答案。可以说教师没有按照教学的基本要求去完成教学任务。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多向思维能力,是本题的最终目的。答案只是显示这种思维过程及实践这一教育教学过程效果的一个标志。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根本,能力是目的,结果应该是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这正如蕃茄成熟了就要红了一样,成熟是根本,红了是成熟的标志。

我们的教师应该关注什么是不言而喻的。但部分教师却把目光放在了外在的结果上,由此而采取了一种投机的方法:为了追求一个正确的答案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偷工减料,不按教育教学的规律办事。这就是狭隘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

一、目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是以甄别、选拔功能为核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内容,以书面答卷及在此基础上的数字量化评价结果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参数来操作实施的。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升学率”、“上线人数”,甚至清华、北大“两校”的上线录取人数似乎都可能成为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成绩的标志。“南京高考之痛”所引发的震动就在于此。

尽管在新课改的全力推动下,我们都在努力制定完善一系列全面考评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制度及措施,但在众多评价因素中,唯有学科考试成绩存在着相应程度的客观公正性及具体的可操作性,而其它方面的考评要素似乎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得以妥善解决并和学科考试成绩保持高度的一致。

如果说数字能真正地反映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的话,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就必须从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情感、能力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活动,经历一个相对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获取知识的兴趣、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教学成绩的质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像洋思中学那样一定能取得高考成绩的辉煌。但是反过来想,是不是高考成绩上去了,就一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我们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太多类似于前文那样的偷机取巧、偷工减料的行为。

当前狭隘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编织了一张结实的面纱,遮住了素质教育的真实面目,使“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从“南京高考之痛”到“素质教育大讨论”,从“衡中现象”到“会诊新课改”,我们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单纯的学科考试成绩以其合法的地位遮盖住了素质教育的真实面目,使应试教育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以其强劲的生命力占据着我们基础教育的阵地,使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伪化地位。

二、素质教育伪化的根本原因———急功近利思想

1. 急功近利思想泛滥的原因。

掀开伪素质教育的面纱,我们不难发现,急功近利思想乃是造成素质教育伪化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而急功近利思想在基础教育领域及过程中泛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激烈竞争的残酷现实是急功近利思想形成的环境基础。对于我们的广大教师来说,随着生源的日趋渐少,巨大的就业压力时时压迫着每一位教师绷紧的神经:待聘、下岗、失业等威胁不停地敲打着教师理智正常的思维,面对考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一个好的成绩,就成了教师的坚定渴求。各种急功近利思想念头及在此基础上的伪素质行为就应运而生。

(2)教育评价机制的漏洞为急功近利思想在教育领域大展风采提供了合法的外衣。学科考试成绩是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乃至是唯一的参数,是决定教师命运(评先、晋级、资金等)的直接因素。对此,教师自然有一种明智的选择:素质教育能从更加广泛的深层方面,实现考试成绩的实质性突破,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已经不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的需要。而狭隘的应试教育比素质教育来得更快、更直接:面对考试,一步到位,用题海战术实现和考题的直接碰撞是教师的明智的选择。

(3)事物本身的多样性为急功近利思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及实施空间。在获得高的考试成绩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方法:考试舞弊风险很大,但最有效,故有不少人以身试法;课堂讲题,课下做题,考前押题,实现与考题的碰撞,同样能取得好的成绩,这也是一种比扎扎实实搞素质教育要来得更快且没有风险的办法。素质教育虽然能实现学生智、能、情的高度统一,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考试成绩的质的突破,是最科学的做法,但也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在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下,很显然第二种选择是最佳的。

2. 急功近利思想的灾难性影响。

当前影响素质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急功近利思想给素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1)从整体上讲,造成了教育活动的狭隘、功能的削弱。整个教育活动集中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教学就是教育的全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了必要的课外活动,没有了第二课堂,没有了社会实践活动。这显然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必然造成学生发展的偏狭。

(2)课堂教学的狭隘。“考什么就教什么”是狭隘应试思想的必然策略。学科分数比例的多少,决定了课程设置的时间分配,于是就有了主科、副科之分。即使某一学科内部,也因为考试内容范围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考点与非考点、重点与非重点之分。

(3)从教学管理的过程上看。考试是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的手段和动力。一学期下来,课课练、单元测、自考、月考、中考、期末考等贯穿于教学管理的始终。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也融入其中,共同构成了教学管理的强劲动力。

(4)教学思想及行为的投机。通过大量的习题筛选、练习、讲评练来实现与各级各类的考试竞赛的直接接轨。这是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当前社会上各种学科的习题资料泛滥的原因。

(5)教育理论经验的虚化。我们不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很少应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因为实施先进理论,取得相应的成果,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能满足急功近利思想的需求。

(6)先进教育经验学习借鉴的形式化。洋思中学“十年磨一剑”,我们只看“一剑”这一闪光亮丽的结果,而不去思考其“十年磨”的过程。所以当我们拿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去应用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我们没有其“十年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丰厚的积淀。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都是建立在丰厚的知识积累、理论素养、能力结构及深刻的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学模式本身就含有急功近利思想的因素存在。从人的本身来讲,即使同一教学模式,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上,也会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一个地区、一个学校在推广某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是对本地区、本学校教师的思想个性的一种束缚,是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所以说,急功近利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它最终让我们的素质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狭隘机械投机的轨道。长此以往,素质教育必然走向歧途。而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资金、师资、理论的不足,而是思想意识不足,是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下的渗透于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功利行为。所以,解决急功近利思想的存在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三、素质教育质的回归的实现方法

对症下药是治病救人的关键。针对当前素质教育的伪化现象,我们必须从教育评价机制入手,通过评价功能来实现素质教育质的回归。

1. 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应真正地体现出教育教学的规律。

要用“百年树人”的基本理念来支撑相应的评价制度细则。有多厚的土,长多大的树。应注重长期效应,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能够充分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丰厚的知识、思想、能力底蕴。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也是一种真正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对于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 要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质性的全程评价。

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要能从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及总结评价的真实性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这样对于素质教育实施的伪化行为有着极大的扼制作用。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其必然的结果。

3. 要充分地体现出“质”性的评价内涵与力度。

单纯的量化评价结果使素质教育与狭隘的应试教育鱼目混珠,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要能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上判断出其实质的东西,从而使伪素质教育行为无存在空间,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当然,实施质性评价可能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标准的不统一、缺乏可操作性、工作量大等,但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急功近利思想对教育的影响的有效途径。

4. 要务实、公正、客观。

教育教学评价的思想、态度、行为的真伪,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评价的真伪。相应区域内的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实施的单位或个人,只有在一个共同的起跑线、平台上才能显示出一个教育单位、个体的真正水平,也更能充分地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的实施才有一个开放的环境。

篇4:怎样才能达到议论的深度

(1)“辨正然否”法。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第十八》曰:“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感悟:意思是说,推究论这种文体,是用来辨明是非的;透彻地论述具体问题,彻底地追究抽象的道理,钻研难处以求贯通,深入探取获得最终结论;它是表达各种思想的手段,衡量万事万物的工具。

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议论的深度?且看高考学生作文。以2004年全国卷河北某考生《铜镜的沉思》满分作文为例,“文章通古贯今,思辩睿智,张力丰厚。作者既钟爱铜镜,又强调要立足自我,头脑清醒,有汲取、有扬弃,此种见解新颖独到,非同凡响。”(高春生语)本文是按照“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与去年全国卷“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文中写到:“我抚摸着铜镜,仿佛抚摸着千古的时光,细细地从指缝间流淌。我叹服唐太宗李世民虚怀若谷,把这面铜镜置于朝堂,将泱泱大国治理得富甲天下,庶民康乐;我叹惋三国时的关云长空有他的盖世武功,还有他的赤兔马、青龙偃月刀,却因缺乏这面铜镜而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只落得个仰天长叹,一命呜呼。”这里除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之外,所体现的还有作者的哲理思辨。在肯定历代帝王将相的功业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进行了入木三分地剖析,指出了他们的不足,尤其能警示人们的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历史教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追昔抚今,知人论世:“我抚摸着铜镜,仿佛触摸着新世纪的脉搏,轻轻地却又沉重地在指缝下弹跳。我叹服一代伟人把这面铜镜置于决策平台,改革开放,使我中华迅速地真正崛起;我叹惋一批骄子大员把这面铜镜丢了个干净,最终落得个功败名裂,身陷囹圄……”这是作者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为民的思考,从正面褒奖,肯定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又从反面警示,说明惩治腐败的重要,起到陟罚臧否之功效。尤其是“丢失铜镜”的现实教训,更加使人振聋发聩。因此,培养辩证思维,用全面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将捕捉到的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提升到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高度,洞悉事物的本质,“向辩证法索取高考作文的质量”是我们广大考生做人、作文的实践法宝。

(2)“曲径通幽”法。语出于唐代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还有清代俞樾《曲园楹联》:“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俗情。”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此种写法也是说明在纵向论述过程中,有时还要来点委婉弯曲的笔法。

感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已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了。只这一“曲径通幽”,不知道出了世上多少行事之玄机。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风景优美的地方。其实,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曲径通幽之处。曲径通幽,是画家笔下渲染的景致,是摄影爱好者不断找寻的目标,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3)义理、考据和辞章法。这是清代姚鼐和桐城派古文家从义理、考据和辞章分属不同的学术(问)层面上说的,三者既各有其用,又相互贯通,它们在本质上是合为一体的。那么,就“考据”而言,我们如何在纵向思维中运用考据来进行分析论证呢?

感悟:写文章讲究结构布局。如何起笔,怎样铺展,又如何落笔,务求让人读来流畅通达,如行云流水。时评文需要议论风生,更应讲结构布局,不可枝叶芜蔓,眉毛胡子一把抓,让人读后不得要领。清代姚鼐和桐城派古文家从义理、考据和辞章分属不同的学术(问)层面上说,三者既各有其用,又相互贯通,它们在本质上是合为一体的。从考据方面,我们来看2006年高考辽宁考生《肩膀》命题作文: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羸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迸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本文在纵向思维时,紧紧围绕杜甫以瘦弱的肩膀,扛起民族大任的高尚品格,既考证了杜甫一生命途多舛的逆境人生,又证明了他用肩膀扛起自己的不幸和时代的悲哀,使论证层层深入,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更加深刻鲜明。

(4)谏论五法。我国古代如《史记》历史散文中,不少谏论文特别注重在上书时的层层逼近,以势夺人的写作手法。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在《谏论》中说:“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喻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这是什么意思呢?

感悟:意思是说要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可用深刻的道理说服对方,讲明形势告诫对方,申明利害关系诱导对方,用言语激起对方的感情,用含蓄的话语劝告对方。例如,《出师表》在一“表”之中综合使用了“理、势、利、激、讽”等多种论辩艺术,有着极强的说服力。

势禁之。《出事表》起笔便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从先帝创业之志未竟说起,分析当前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在指出不利的形势后,分析了有利的主观条件:文武官员受到先帝的恩遇,想在后主身上报答。这就使本来汗颜的后主稍镇定了一下。也是下文“喻理”的契机。那么,怎么办?“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还于旧都。”分析目前形势,说明战略后方已经巩固,兵员装备已经就绪,条件成熟,应当出兵完成大业。以上是分析形势。

理喻之。诸葛亮在讲明当前形势之后,接着便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项建议,并用深刻的道理进行说服。第一是“开张圣听”;第二是“陟罚臧否”;第三是“亲贤、远佞”。明确评判人的好坏,一律以法律为准绳。言外之音,你当国君的不要以己意从中干预。大政方针确定之后,使用什么样的人去执行就成了关键,他告诫后主一定要“亲贤臣,远小人”。只有依靠死节之臣,才能保证北伐成功,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通过“理喻”,切盼后主采纳“忠谏”。

利诱之。诸葛亮在劝告过程中,反复申明了处理内政和人事方面的利害关系,这一点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及,将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的历史经验教训作对比,特别强调亲近贤臣、疏远小人是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的大事,不能不高度重视,并向后主推荐了一批可“亲”可“信”的贤臣,文臣有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武将有向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而且都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希望后主“亲之信之”,以求汉室兴隆。否则,失去他们的辅佐,汉室就江山难保!把“亲贤”“远佞”提高到汉室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观照,警儆后主,这样的“利诱”无异于一剂猛药。

隐讽之。诸葛亮上表陈说时,特意安排了一段表白身世的文字,“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接着说明是先帝“三顾草庐”,臣才得以“出山”的。乍一看,表达的是“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其实,我们从下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一句便可知道,诸葛亮是在用含蓄的话语劝告后主,要他记住“白帝城托孤”一事。由此可见诸葛亮坚志报答刘备“知遇”之恩,刘备既死,他又受刘备之托辅佐刘禅,一生奋斗目标是兴复汉室,鞠躬尽瘁,光明磊落,并无非分之想。这一点,后主理应明白。这是作者用委婉含蓄之辞,启发劝告刘禅要多听像他这样的“良臣”之言。

激怒之。综观全“表”,始终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表达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父子、以身许国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从感情的走向来看,一开始从先帝“中道崩殂”落笔,就蕴涵着极其痛惜的感情,意在引起刘禅深思:该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先帝遗愿。接着依次说到先帝对贤臣的“殊遇”、注意“简拔”贤臣以及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包含了激励刘禅要效法先帝,发扬先帝“遗德”的期望。自叙本人身世,受先帝赏识而感激“出山”,以及“受命以来”的工作过程,抒发了效忠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在谈论各方面的责任时,诸葛亮面对后主立下“军令状”:“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要求刘禅委以重任,“臣不胜受恩感激”。从感恩到“临表涕零”的结束语,道不尽临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本文摆现象、析本质、指危害、找原因、明措施,尽管上此“表”时诸葛亮并不在朝,而在千里外的汉中,然而,我们每读《出师表》,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位温柔敦厚、忠义凛然的“良臣”面对君主慷慨陈词,眼泪直淌,文武百官一旁屏息聆听,不时颔首赞许的动人场面。作为一名忠臣,诸葛亮不仅直言敢谏,而且善于劝谏。《出师表》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除了“亲贤远佞”的深刻内容外,还巧妙地将“理、势、利、激、讽”等多种论辩手法融为一体,收到了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的双重艺术效果,成为章表写作的典范。

篇5:小学数学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

折扣的使用要想达到效益最大化,一般情况下,有如下几种方法:

折扣不兑现金。对于折扣的兑现,支付现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但却也是一种较不划算的方式。要想让折扣物超所值,效益最大化,以下几种兑现折扣的方式,可以参考和借鉴:

1、产品。将折扣变现产品,是一种较为合理,而经销商又能够较好接受的方式。同样是10000元的折扣,兑付同等的现金,以及兑付同等价值的产品,对于厂家而言,其实际含义是不同的。因为产品具有溢价能力,而现金却是实打实的“干货”,兑付10000元的产品,也许它的成本只有8000元,因此,拿8000元当10000元来花,其实惠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能兑产品的折扣,就坚决不要兑现金。除非另有特殊约定。

2、代金券。一些快消品企业在兑现折扣时,采取了一种较为折中的办法,即兑付代金券,并申明,代金券只能兑换促销品,不能当现金提货,而促销品的价值,却是厂家来单方“确定”的,因此,5000元的代金券,兑换成促销品,尤其是一些“新奇异”的促销品时,也许成本仅仅为4000元,甚至更低。因此,这种兑现代金券的方式,也是企业降低自己的折扣成本,并能够有效防止冲流货现象的有效方法。

3、实物。将折扣变成实物,也是一些快消品厂家将折扣价值最大化的有益“招数”。比如,一家啤酒企业,规定兑现折扣时,只能兑现店招、门头、促销品或其他等值实物,但就是不能兑现现金,从而通过“物化”折扣,让折扣作用更明显。因为,折扣一旦变成必须使用的促销实物,作为经销商就必须将其用到渠道上,而不能再私自截留、挪用甚至变卖或“贪污”等。

折扣力度最小化。在现实操作当中,很多企业为了控制渠道,往往采取了“高价格、高折扣”的办法,这其实也无可非议,但这个“高折扣”一定要有一个度,太高了会对企业造成一些隐性损失。比如,某啤酒企业在给一款新产品定价时,底价42元的产品,价格定到了68元,其中差价26元就是给予经销商的折扣,虽然这种折扣对于控制渠道与操盘市场有很大的好处和灵活性,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损失――多交税。因为,增值的部分是要纳税的,作为税务部门,人家是不管你如何来使用折扣的,反正“虚高”的增值的部分,就要纳税,从而让企业不仅多交了税,而且还同时降低了企业的产品利润率。因此,在制定折扣政策时,折扣力度要尽可能小。要做到这一点,有关键的两点需要注意:

1、不盲目拔高折扣幅度。折扣的力度,可以参考同行竞品标准,但不要盲目跟随,适合同行的折扣政策,并不见得适合你。况且,蓄意拔高折扣的幅度,还会给经销商留下企业利润高以及“ ”之嫌。同时,过高的折扣,也会给兑现工作带来一些繁琐和麻烦,并会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鼓励顺价销售。折扣力度最小化,并不意味着给经销商预留的利润空间小,而是要通过低折扣,消除经销商把利润的“宝”押在折扣上的非良性操作,而是要鼓励经销商通过顺价销售,即采取合理加价并从中取利的方式,来实现市场的良性运作。比如,出厂价20元的方便面产品,折扣可以定为3%,厂家可以指导经销商通过将出手价格定为22元,并从中拿出一部分做促销的方式,引导经销商顺价销售,通过市场指导价,获取应得利润,从而降低厂家多余的支出,获取企业最大化的市场收益,让市场获得良性循环。

给折扣就要收押金。折扣既然是企业让渡给渠道的一种过渡价值,那么,以此为“筹码”,企业也就可以做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来,

比如,折扣最大的负面效果,有可能是由此来带来的窜货、倒货、低价销售等,以此为契机,企业就可以收取市场保证金或风险金,通过保证金或风险金的收取,企业可以获取如下好处:

1、资金周转。通过不同市场层次收取不同金额的保证金,作为企业可以实现“融资”的功能,可以加速资金周转或利用率,虽然在此当中,企业也会按照银行同期利息支付给经销商,但企业利用这些资金,可以扩大再生产,改良设备,最终实现规模效益。

2、可以防窜货。折扣有可能是窜货的“元凶”,但收取押金,却又是防窜货的“天敌”,尤其是高额度的严管重罚措施,往往可以让经销商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如,某国际啤酒品牌在给予代理商高折扣的同时,也明文规定,一旦出现窜货、倒货等违规行为,将一次性从市场保证金当中扣除20万元罚款,并取消代理权,从而让经销商谁也不敢违反此政策。

折扣分阶分期支付。经销商折扣的支付也有学问,有技巧地支付折扣,可以让企业左右逢源,市场、效益双丰收。在企业支付给经销商的折扣时,可以采取分阶、分期的方式,从而既给企业方便,又能够牢固地掌控渠道。

1、分阶兑付。可以避免企业资金紧张。折扣如果集中兑付的话,有可能会造成企业资金空前紧张,而导致“抽血过多”,企业资金链条紊乱,财务功能丧失。而通过将折扣兑现的周期拉长,将折扣少的中小客户列入第一批兑现的对象,将企业VIP客户,即关键客户、大客户作为第二批折扣兑现对象,不仅可以让市场销售保持健康延续,而且,还可以借机考察客户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让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够处于良性状态。

2、分期支付。可以将折扣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等,进行日常性支付。通过将折扣“化整为零”,分期支付,从而可以一点一点地套牢客户。比如,有些啤酒企业在客户自己垫支买店、做门头、促销等费用时,就采取分期支付的方式,通过进行检查、验收,最终按照一定时间段给予入帐。如:某啤酒企业在进入A类酒店时,买店费用是4万元,那么,该企业往往是按照每季度兑现1万元的方式,通过过程考核折扣使用状况,并进行评估后给垫支的经销商予以兑现。

折扣要附加条件。折扣要想真正达到较高的性价比,就一定要在给折扣的同时,给予经销商一定的附加条件,折扣只有责权利分明了,厂家的折扣政策才能用到该用的地方,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收益。给折扣需要附加的条件有:

1、只有达成目标,才享受相应折扣。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折扣这个“利”让给了经销商,同时,也要把“责任”也给经销商。比如,有的企业在给经销商折扣时,同时附加如下条件:一、不允许窜货、倒货、低价销售,否则,取消所有折扣政策。二、折扣必须达到企业规定的条件后,才给予兑现。比如,折扣要跟达成率、铺货率、产品陈列等挂钩,如果一个厂家给经销商的附加条件是完成10万元,给予8000元折扣,但经销商实际上完成了80%,即8万元,那么,经销商所能获得的折扣最终应该是6400元。而不是有的经销商所想象的,仍然是8000元。

2、给折扣兑现附加条件。折扣兑现也有技巧,使用得当,可以让企业获益匪浅。比如,有的企业规定,在经销商达到了折扣的标准这些最基本的条件后,往往还附加上:“每打款5万元,兑现折扣1万元”,即经销商要想吃到快到嘴边的“肥肉”,就必须“拿钱来”,即打够一定的货款后,才能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折扣,从而厂家可以乖乖地牵着客户的鼻子走,让经销商欲罢不能,一层一层地套牢了经销商,让企业在操盘市场时能够游刃有余,纵横捭阖。

总之,使用折扣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特别是要注意边际效益。同样是投入一笔费用,但不同的操作方式,有时结果也会不一样,我们只有认真地研究和分析折扣投入的动机、兑现方式、兑现条件、兑现周期,作为企业才能在“算计”中,让自己的投入达到效果最大化,才能摈弃折扣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健康、有序而良性运作。

篇6:怎样才能学好小学的数学

因为我喜欢数学,所以我愿意去学它,所以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也愿意去克服;克服困难所得来的成功体验又增强了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更喜欢学数学了。

二、数学基础要打牢

没有牢固的地基,哪来的高楼大厦?有很多孩子看似粗心而做错的题目,经仔细分析都是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所造成的。比如有的孩子会说:“我就是分不清这两个公式了,考试时用错了。”其实如果这个孩子不仅仅是记住公式,而是会推导的话,考场上现场推导也是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孩子有必要掌握、识记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工具,比如30以内的自然数的平方,1-9的立方分别是多少等。

三、思维训练要做好

1.一题多解,锻炼孩子的变式思维

培养学生的变式思维,就要让学生敢于创新、习惯创新。老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故意出错,让学生来思考、矫正,这样上课时学生就不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始终处于主动思考的状态:老师讲得对不对?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变式思维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都大有裨益。

变式思维中,对称思想是很重要的一种。对称思想往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日本一个生产味精的企业有段时间利润一直上不去,就召开了一个公司内部的研讨会。会上大家拿出了很多方法,比如降低成本等等,但因效果不明显,都没有被采用。后来进行消费者调研时,有个家庭主妇说,味精都是瓶装的,上面有很多小眼儿,可以增大小眼儿,这样做饭时大家就用得多了,用得多了,销售量就上去了。这条建议被采纳并且实施,果然效果很好。其实员工是从生产的源头来考虑问题,而家庭主妇是从消费一方来考虑问题,这就是思维的对称性。

学数学的过程中,一道题从已知走向结果、从结果走向已知也都体现了思维的对称性。有道很经典的题目:1/2+1/4+1/8+…+1/256。可以从前往后算,1/2+1/4=3/4,3/4+1/8=7/8……,发现规律后就会知道,最后答案等于255/256,也可以在式子最后加一个1/256(这也是构造思想的体现),从后往前算,得出得数1,然后再减去多余的1/256。这都是思维对称性的体现。

2.一解多题,锻炼归纳思维

每个学段所用到的数学方法其实就几种。可以经常采用一解多题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弄通某一种数学方法,比如这节课就只讲方程思想,下节课讲另一个专题。

3.用发展的眼光给学生讲题

也就是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给学生讲题,还是这道老题:1/2+1/4+1/8+…+1/256。可以鼓励学生用通分的方法来做,在做的过程中,延伸到等差、等比数列等高中才学到的知识点。孩子以后会学得轻松。

4.互相讲解,碰撞思维的火花

有个学生说:“我的数学学习成绩是讲题讲出来的。因为我有耐心、脾气好,所以很多同学都会向我讨教问题,讲解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的知识巩固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另外,与水平相近或比自己水平稍高的同学争论自己掌握的或未掌握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通过争论而学到的知识理解深刻,终身难忘。

四、习惯、坚持很重要

好习惯成就人生,数学学习也是如此,上面所说的五步学习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以外,孩子还需要养成如下学习习惯:

认真审题。有数学名师如是说:一道题的深度是有限的,你想得多,你写得就少,就快;你想得少,你就写得多而繁杂。

认真检查。这也是很多老师嘱咐学生的方法,做完题后先大致看一下,这个结果是否符合常规(主要是生活经验和常识),如果时间宽裕,可以用不同方法验算一下,看看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时间有限,就按照原有思路进行检查。

有问题,必解决。遇到问题和困惑,就一定要想办法通过查资料等方式解决,这是学任何一门课程,乃至成就整个人生都需要具备的习惯。

小贴士:认真对待草稿纸

篇7:怎样才能上好小学数学课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江西省湖口县第四小学 张红英 灵活,学生也始终是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上课也是一门艺术,不管是什么样的课,都是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的。那麼如何才能上好数学课呢?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首先要备好课。要明确每一堂课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有了这个核心目标,就要围绕这个目标去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由于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对教材有所研究,能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联,从中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所以在备课时,我都会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去理清知识的基本构成模式。尤其是要把数学思维方法,能归纳到教学目的中去,弄清这堂课的主要讲什么?而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通过有规律的揭示,到结论的推导过程。如果在备课时忽视这些过程就意味着失去向学生传授怎样学会思考数学的机会。

其次,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我在讲课时常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让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能掌握数学知识。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让学生能接受的程度也不一样。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讲“利息”一课时,我就会这样说:“我在现在有1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放身上或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同学们回答了很多种办法,这时我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又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

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我还让讲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用过呀见过哪些东西是对称的,让同学们通过学会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让同学通过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动手的活动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还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堂课的时间就那么长,如何能在有限时间里保证课堂质量,从而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知识上有所提高,并能进步和收获。它不仅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我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选取和教材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并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延

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每上一节课,我都要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的“反思”中学习。过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学生高兴学的效果。用于日常的生活实际中是数学最终的渊源和归宿。所以我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文本上的不动数学变成生活的“活生生的东西。要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作用的,学了就能用得上的,是实实在在的有用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目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能“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因为课本上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无论课堂上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要靠学生理解,并能在实际的生活中不断去感悟、体验才能完成。因此我都尽可能在课堂上让学生能亲身感知体验,让学生能学起来感觉到轻松、实在、有趣,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我更多的是鼓励、多引导,要满怀爱心,用关爱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孩子。通过对同学们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情感和创造力等的评价,激励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所

篇8:小学数学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

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善意,热忱,友爱——这就是必须加以珍惜的道德财富,我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这些道德财富的基础上。”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教师要尊重、热爱、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赞赏和鼓励,从而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创造高效的课堂气氛

1.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曾经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心是关键,增强了自信心,敢于提出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教师应用表扬性、鼓励性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高效数学课堂,利用新颖、别具一格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设计中要使学生自己进行数学的探究和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形成高效的学习氛围。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教师不是用教去向学生灌输知识。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

3.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动力

引导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使得学生在智力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中“只要满足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三条边所组成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常用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第一步观察: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发给每个学习小组红、紫、蓝、绿四种颜色不同的、长度不同的长绳,在每条绳上打上等距离的结。

第二步猜想:以3个结,4个结,5个结的长度为边长,围成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第三步证明:学生开始按照要求去制作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去测量角度。学生惊奇地发现围成的三角形确实有个角是90°。每个组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第四步应用:我给出思考题,已知5个结,12个结,13个结围成的三角形是不是也是直角三角形呢?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由一位学生代表发言回答。

通过这样的高效课堂设计,不仅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在思考、探索中培养了学生将实际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4.开展趣味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成就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入课堂中,通过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通过给每个小组量化加分的形式给各个小组加分。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对一题加一分。最后,得分高的小组可以让得分低的小组来表演节目。如此,教师就可以在一节轻松欢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上的竞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2]贾玉清.浅谈如何提高数学成绩[J].学苑教育,2010(2).

[3]黄晓学.让鲜活的思想在数学课堂中流淌[J].数学教育报,2009(1).

篇9:小学数学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在一次宴会上,某客人引用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格言,并说此话出自《圣经》,

卡耐基为了表现自己的渊博学识,便指出那客人错了,此话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

那客人听了恼羞成怒,与卡耐基争辩起来。

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葛孟也在座,而且葛孟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

卡耐基便向葛孟求证,葛孟却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说:“你错了,这位客人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

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很不服气地说:“那句格言明明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

葛孟回答:“当然是出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为什么非要去证明他说错了呢?我们大家都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不保住他的面子呢?”

卡耐基由此事得到了深刻启发: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不必斤斤计较、求全责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发现下属的错误、工作失误,批评也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过错都需要批评。过多的批评既耗时间又费精力,会失去批评的积极意义。当下属犯了错误时,也需要考虑这一点,是否他的这一过错就一定要予以批评纠正呢?如果有了一点小过失都要计较,那下属会觉得你是一个吹毛求疵、锱铢必较的上司。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会破坏你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

管理者指责下属的过失,目的是唤起他的责任心,让他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一种警戒,以后不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因为批评和被批评的过程通常不是在平心静气中进行的,并且当下属遭受到过多批评时,情况更加糟糕。

总盯着下属的错误不是管理者明智的抉择。人都有被赞扬、被肯定的心理需要,一般情况下,表扬、激励下属可能达到比批评更好的效果。

有一则樵夫和母熊的寓言故事。在茂密的山林里,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老熊对樵夫感激不尽。

有一天,樵夫迷路了,遇见了母熊,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宴款待了他。

翌日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

母熊一听,心里怏怏不乐,于是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一下我的头吧。”

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母熊,他问:“你头上的伤口好了吗?”

母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真正伤害人心的不是刀子,而是――语言。古人说:“口能吐莲花,也能吐蒺藜。”透过一个人的谈吐,最能看出其学识和修养。善良智能或者温厚博学的语言,能融冰化雪,排除障碍直抵对方心灵的彼岸。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多赞美,少批评,下面是赞美别人的几个要点:

(1)开诚布公地告诉他,让他知道你对他做事风格的评价。

(2)及时表扬他人。

(3)告诉他们,为什么说他做得好,要具体指出好在哪里。

(4)告诉他,其所做的事对自己有多大帮助。

(5)鼓励他再接再厉。

(6)跟他握手或拍拍肩膀,以此表明,你对他把事情办好的支持。当须批评时,我们该如何做

批评下属是一件不太轻松也不容易的事情,英国行为学家波特说:“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的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有时会令那些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管理者感到无所适从。批评好比一剂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用之得当,能够治病救人,用之不妥,则会伤人害人。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批评下属,就有可能降低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情绪。对于管理者来说,挑毛病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切不可走极端,“鸡蛋里挑骨头”,无事找事就会适得其反,挑毛病必须实事求是,在责备的过程中要告知员工改进的方法及奋斗的目标,在“鞭打快牛”的过程中又不致挫伤人才开拓进取的锐气。

批评下属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批评前弄清事实,问清原因。弄清事实是正确批评的基础。有些管理者一时激动就不分青红皂白对下属进行批评,而忽略了对客观事情本身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虽然管理者可能自认为已经清楚地了解了事情的客观真相,但在批评时还是要认真地倾听下属对事件的解释。这样做有助于管理者了解下属是否已经清楚了自己的错误,也有利于管理者进行进一步的批评。

有意思的是,下属往往会告诉管理者一些管理者可能并不清楚的真相。如果管理者没有办法证实这些问题,则应立即结束批评,再作进一步地调查了解。当然,有的员工错了,连问题在哪里也不知道,此时,作为管理者应及时弄清事情,具体指出毛病在哪里。

(2)考虑妥当的批评方式。批评务必要因人、因事制宜。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可以采用以鼓励为主、委婉为辅的批评方式;对于生性固执或自我感受良好的员工,可以直白地告诉他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期对他有所警醒。另外,对于严重的错误,要采取正式的、公开的批评方式;对于轻微的错误,则可以私下里点到为止。

批评会使人有不同反应,有人因此会努力奋进,有人因此会心灰意冷,所以管理者必须既善于批评,又善于抚慰,即充分把握山姆大叔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下属犯错误时,该挥舞大棒时绝不婆婆妈妈,但在棒打之后,还要用“胡萝卜”善后。

大棒是以理服人,胡萝卜则是以情感人。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工作中帮助,在生活中关心,缔造团队上下之间深厚的感情,使之产生“受人滴水,报之涌泉”的感激之情,从而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让下属知道犯错误的原因。

(3)尽量对事不对人。批评尽量在私下场合下进行,而不得不在公开场合进行时;还是要尽量对事不对人。只针对现象、问题,而不针对某个人。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让下属认为你对他有成见。对事不对人,不仅容易使下属客观地评价自己的问题,让下属心服口服;它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这样可以在部门内部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4)不要威胁下属。如果在批评进行时下属有抵触情绪,在批评后的几天之内,管理者应该找下属再谈谈心,消除下属可能产生的误解;如果受到批评后,下属还没有改正错误,领导者要认真地分析他继续犯错误的原因,而不应盲目地再次批评,甚至威胁下属。威胁容易让下属产生仗势欺人的感觉,难免会造成管理者与下属的对立。这种对立会极大地损害部门内部的团结与合作。如果下属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受到了侮辱,很难想象他能再次全心全意地为公司工作。作为管理者,在批评下属时要持宽容和体谅的态度,帮助下属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不能把问题储存起来,秋后算总账。

工作中的许多错误不是由下属主观引起的,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当管理者在批评下属时,也要认真地反省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一味地批评别人,而不反省自己的错误,是许多管理者的通病。

(5)给对方尊严。经常给对方保留颜面和自尊,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此,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芬刚刚从事护士工作。一天,她给一个发高烧的三岁小男孩输液,可针在孩子的手臂上扎了好几次,也找不到那细小的血管,急得直冒汗,孩子的父亲粗暴地说:“你怎么搞的?我的孩子可受不了。”

他的话似锐利的钢针,刺得她的心一阵剧痛,眼泪忍不住地夺眶而出。很快,护士长被那孩子的父亲叫来了。

护士长看了下输液器对她说:“是输液器出了问题,赶快换一个吧。”

她迅速拿来一个新的输液器。护士长一针就扎进去了。

“你也不仔细检查一下,输液器有问题,还白费劲。”旁边的年轻父母听护士长这么责备护士,便没再抱怨。

事后,护士长把芬悄悄叫到一边,告诉她:“输液器是没有问题的。你以后要苦练基本功啊!”那一刻,芬的泪水滚滚而下。她由衷地感激护士长的良苦用心,给了她一次尊严。

此后,芬苦练基本功,上班练,下班也练,母亲被她感动,主动成了她的“模拟”病员。

眼看着母亲的双臂被她扎得鲜血淋淋,有时疼得冷汗直冒,她的心也在一阵阵地滴血。后来,她干脆悄悄将自己作为了试验品,当汗水和泪水成串落下的时候,她的耳边便一遍又一遍地响起护士长那亲切的话语。

后来,芬成了院里有名的“一针准”,成了人人羡慕的业务骨干,进而成为“三八”红旗手。她说,是护士长给她的那份成长的尊严,激发了她不断上进的决心。

为给你的员工留面子,常常在私底下批评,说话的语气要温和。比如,“也许你没注意到这一点……”、“这或许有助于……”、“我有个想法……”、“这儿有个建议,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你只能针对员工具体的行为、指出让他改善的具体行为,千万不能批评他的个性。

(6)用表扬的方式批评下属。学会用表扬的方法帮助下属改正错误。这种方法不难掌握,关键在于要在批评某个人的错误的同时表扬他的优点。

(7)态度积极(批评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声音、表情和用词。如果你的声音听起来像是诉苦或悔怒,气色看上去很气愤,那员工完全能感受到你的失望或愤怒。这时,你的批评就起不到积极的作用,正如约翰?鲁宾逊说:“等到别人确信你对他们能力有绝对信心时,你才应该把批评意见讲出来。”

有可能下属所犯的错误令管理者非常生气,但管理者千万不要在批评时大发脾气。这样做的后果是管理者会在下属面前失去自己的威信,并且给下属造成对他有成见的感觉。

批评过程中,短暂的沉默,让他感受你的心情。批评时,热情的声音,心平气和的语气会使员工作出积极的反应。握手,或友善地拍拍他,告诉他,你会和他一起努力。提醒他,你是如何器重他,但像这样干可不行。

(8)夸大其词会引起员工的反感。比如,“老是”、“从不”、“最差”等言过其实的话语,会使员工作出抗拒反应。你应当实事求是地说出事实,千万别夸大其词,建立在切实的证据基础上的论理,员工很难与你狡辩或争吵。

(9)批评次数过多会产生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某人做错某事后,管理者如果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他从内疚不安变得不耐烦,变得反感讨厌,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他一旦受到批评,总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这样对待我?”他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上一篇:黑茶基础知识下一篇:鼾声爸爸臭袜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