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2023-04-11

第一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分组:

1、快乐无限组

口号:脚踏实地,挑战自我:人人参与、展现自我:齐心合力,快乐学习: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目标:人人都自信,勇敢的我,积极地我,做小组重点棒,加油,努力!努力使自己更

好,帮助学困生,取长补短,提高成绩,让优的更优,待优的变优,打造一个学习上精神上、考场上、思想品德上的“三优”小组,打造一个完全的自我。

2、勇于争先组:

口号:参与就能行,争争就能赢!50℅的努力加上50℅的勤奋等于成功!

目标:我们要用实力证明自己,用勤奋改变自己,争取第一,让进取心感染大家,让爱

心撒播每个小组,让温馨温暖你我心扉,共同努力!

3、奋进上进组:

口号:拥有一颗上进的心,才能取得成功!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目标:上课不分心,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参与交流:课下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作业。并

且在这一基础上,扩展课外知识,多提问发言,让所有组员变成勤奋好问的好孩子。我们的目标不是超过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4、奇思妙想组

口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做到做不到试试就知道!开启智慧的钥匙是属于你我

的!

目标:多学多问多思考,多听多想多动脑,我们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隐形的翅膀,

他会带我们飞过失望,兵源源不断的给予我们新的希望。

5、天天向上组:

口号:荣誉来自努力,进步来自勤奋!相信自己,永不言弃!每天进步一小步,日积月

累跨大步!

目标:我们要成为一个充满热情、拥有友情、努力向上、成绩优异的小组,争取每人都

提高,让每个人全面发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虽小字,但会谨记在心。努力、努力、再努力!

6、希望腾飞组

口号:有努力才有希望,有付出才有收获。让我们以呐喊“让我们呐喊:我一定能行!”

插上希望的呐喊的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

第二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重构

姚村镇寨底学区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重构

依照镇中心校推广的“三主六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重构我区小学数学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

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度过“尝试题”发挥旧知的“迁移”作用,为学生学习解决尝试题铺路搭桥。这一环节可视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

1、尝试题引路。

2、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教育情景。

二、认准目标 指导自学

目标的认定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课前重点认定,也可课中逐一认定。出示尝试题后,学生转入自学,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学提示的引导下,更加有目的的自学。

三、合作学习 引导发现

合作学习首先是“兵教兵”,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有了问题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在课本范例中获得启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开始提出的尝试题,这也是学生自学后的第一次反馈。

四、小组展示 质疑对抗

1、小展示:小组在各自区域展示学案全部内容,C类学生负责书写,B类学生负责讲解,A类学生负责补充。

2、大展示:只展示学生有疑问、困惑、易错易混、不会的内容,学生已会的不展示,自己能学会的不展示,学生都不会的不展示。

五、变式训练 反馈调节

这是第二次的集中反馈,学生经过了前面的自学,解决了尝试问题,还没有从本质上抓住问题的特征,有必要进行巩固。这一层次教师要通过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所学知识,从多角度掌握解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从这次训练中发现前面没有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

六、分层测试 效果回授

要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帮助领会知识的实质。练习设计要有坡度,让所有的学生感受成功。

这个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原来僵死的教学模式,体现“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当堂训练”的思想。充分运用变式训练和分层测试,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

模式说明:

这只是一个基本模式,由于教学情况是不相同的,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因此以上五步的操作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增加一步或减少一步,几步互相高的或合并均可以。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不能变。因此,从基本式可派生出许多变式。

变式1 调换式

把基本式中某几步调换一下。例如,第二步自学课本与第三步尝试练习可以调换一下。出示尝试题后,不叫学生先看课本,而让学生先做尝试题。尝试解题之后,再让学生自学课本例题加以对照,检验尝试结果。

这样调换的条件是学生解答尝试题有一定的基础,估计独立做尝试题困难不大。这样调换的优点是不受课本束缚。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探索,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出示尝试题 后,学生急于想试一试,如果硬要学生按部就班先看课本再尝试,反而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变式2 增添式

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在基本式上增添一步或几步。例如在出示尝试题后可以增添一步学生讨论。出示尝试题后,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有的胸有成竹,有的模模糊糊,有的一知半解。这时如果先学生议论一番,互相可以得到启发,有利于尝试练习。这种议论可以采用三三两两的自由议论式。

变式3 结合式

学生熟悉了本模式教学以后,基本的模式就不必分得那么清楚,可以有机地结合进行。如出示尝试题后, 可以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结合起来,也可以一边自学课本,一边就动手做尝试题。可以把学生讨论与教师讲解结合起来,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把讲解的内容穿插到学生讨论中去。

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结合式的应用比较普遍。

结合以后,步数就少了,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原来有些老师总感到时间来不及的矛盾就解决了。

变式4:超前式,小学高年级有时内容较多,课堂教学时间不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超前式。也称课外预习补充式。

使用此模式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尝试指导原则:它包括学生的尝试和教师的指导。应明确学生的尝 试不是盲目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尝试。

(二)、反馈原则:学生尝试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及时矫正。有针对性的调 节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这样可以大大改善学习进程,它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三)、准备铺垫原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必须要发挥旧知的迁移作用, 有“以旧引新”的办法去解决尝试题。为此出示尝试题不能太突然,事先必须做好铺垫工作。

(四)、差异性原则: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进行多层次评价(分层测试),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激发其潜能。

(五)合作互补原则: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班级集体的有利条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相补充。(兵教兵)

几个细节的操作:

(一)怎样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为学生尝试活动提出任务,也是确定尝试的目标,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思维始终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教学的基础,从是促进师生交往的核心。

提出尝试题是尝试教学的起步,起步好坏将会影响全局,所以编拟、设计尝试题是应用尝试教学法的关键一步,是备课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

尝试题有三方面的作用: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自学课本的兴趣。 通过尝试题的试做,获取学生自学课本的反馈信息。 尝试题一般有5种设计方式

同步尝试题:它与例题同类型、同结构、同难度、只改变内容、数字。 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同步尝试题,以减少坡度,使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后能举一反三,自己解决尝试题。

变化尝试题:它与例题的内容、形式、结构有些微变化,难度大致相同。 发展尝试题:它较例题略有变化,难度也略有提高。

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同步尝试题对学生来说,已毫无困难,可用变化尝试题和发展尝试题。

课本尝试题:它以课本例题做尝试㼵。

一般是教材难度不大,估计学生没有自学课本也能自行解决。但只能偶尔用一次,给学生一个意外的惊喜。

学生自编尝试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编出尝试题。

如在这两步应用题时,教师先演示:教师一手拿5枝红铅笔,另一手拿3枝黄铅笔,然后两手合起来,再拿出2枝铅笔送给小朋友。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后编出题目上:“老师有5枝红铅笔,3枝黄铅笔,送给小朋友2枝,还剩多少枝?

总之,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决定设计哪种尝试题。难易要适度,太容易了,学生会浅尝辄止;太难了,学生会望而却步。

(二)怎样指导学生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并不是目的,而是诱发学和自学课本的手段,起着引起学习动机、组织定向思维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自己探索解答尝试题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一步。如果说,出示尝试题是尝试教学法的起步,那末“自学课本一应是起步后学生探索知识的阶梯.

在“自学课本”这一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它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本的示范作用将会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这一步,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看看书,而是一个复杂重要的教学过程。

事实上“自学课本”是尝试教学法的第一次尝试,是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尝试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去解决尝试题。为了掌握好这一步,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自学课本”在时间安排上要有保证

有些教师处理“自学课本”这一步流于形式,学生匆匆看书后,就急于要求学生做尝试题。由于时间匆忙,多数学生仅能根据例题形式,依样画葫芦去做尝试题,而一部分中差生却不知所措了。

现行课本已注意培养学生自学,例题常配有插图、说明、解题分析、思考过程的旁注等。在“自学课本,,这一步中,起码要求学生初步看懂例题与旁注。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安排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看书自学。

这里会遇到两个实际问题。(1)。自学课本”的时间到底安排多少?(2)难度较大、内容又多的教材:自学课本时间长了,影响教学进度怎么办? 。

对第一个问题,自学课本的时间不能一刀切,要根据教材、年级以及学生自学能力高低而定.一般安排3~5分钟左右为宜。刚开始试用尝试教学法,学生还不适应,自学能力较低.这时自学课本的时间可适当长些,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

对第二个问题,一般采用课前预习,辅助课内自学的办法.难度较大、内容又多的教材大都在中、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思考题进行思考,到课内自学课本时,只要引导学生自学关键部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预习的习惯,又解决了课内时间不够用的矛盾·

2.“自学课本”前要诱发学生的兴趣

出示尝试题后,教师进行启发谈话,“这道题老师不教,你们会做吗?”“会算吧,老师还是不教,你们先请教一下不开口的老师,看看课本上是怎样计算的。”“你们可以在课本里找到答案”„”。

但是,老讲这几句话,学生也会倒胃口的。启发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新颖有趣,有时要出其不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用自学思考题引导学生看书 自学课本阶段,主要是学生独立地进行探索活动,可是由于学生受知识水平和阅读水平的限制,往往很难看懂教材。有些学生不知从何看起。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自学思考题加以引导,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理解教材的能力。

“自学课本”如不加指导,放任自流。效果就差。 “自学课本”这个阶段很重要,教师要积极引导,否则会产生两个问题;(1)学生消极地运用过去尝式练习的“经 验”,机械模仿例题做尝试题:(2)由于学生认知的盲目性很大,会出现思维方向不稳和异向。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题,让学生在思考题的引导下,去看书尝试,做到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编拟自学思考题要考虑到三个有利。(1)有利于学生回忆和应用基础知识;(2)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算理:(3)有利学生掌握思考方法。所以,编拟思考题要有针对性,题数要适当,排列在按照解题 时的思考顺序。

这里要指出,不是每一次自学课本都要布置思考题,在低年级或教材比较容易也可不布置,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4.“自学课本”的指导要因人而异

由于教材要求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学生自学能力的不同,所以自学课本的指导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扶着走”。在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刚开始自学,如果上学生独立去自学,困难较大。这时,要立足于“扶”,一般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看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启蒙阶段。

教师带着学生看书,要详细指导,从哪里看起,怎样依次看,不但看例题,还要看插图。边看边提问,边看边动手操作。

第二种:“领着走”。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必再扶着走,可以领着学生走。这是一种“半扶半放”的办法。

在自学课本前,教师要先作指导,看课本时要着重看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也可先作适当的讲解.;扫除学生自学中的障碍。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作点援。

在“自学课本”这个阶段中,要使学生逐步掌握自学的方法,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阅览梗概——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2)仔细阅读—逐字逐句仔细阅读.

(3)勾划批点——边看边做符号,如在重点句子下面标上 “——”在疑惑处标上“?”号,也可在书上写写划划,提出问题.

(4)思考问题——回答教师布置的思考题.’

第三种。“自己走”.经过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已走”.教师布置思考题后,让学生自已看书分析:也可边看书边做尝试题,也可先做尝试 题再看书。先尝试练习,再自学课本,这时的自学作用,在于利用课本的示范性,让学生检验自我尝试的正确性。

(三)怎样安排尝试练习

出示尝试题是诱发学生自学课本的手段,尝试练习则是检验自学课本的结果。

这一步在尝试教学法的五步程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检验前两步的结果,又为后面两步(学生讨论、教师讲解)作好 准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反馈的信息,组织学生讨论然 后进行重点讲解。

搞好“尝试练习”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主要有:(1)学生做尝试题正确与否。(2)错在哪里?有几种错 法?什么原因?(3)学生对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哪些理解了,哪些还有困难?(4)差生做尝试题的情况如何?困难在哪里?因此,这一步并不是教师休息片刻的机会,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掌握来自学生的信息。尝试练习的形式,一般采用指名数人板演(优、中、差三类学 生),全班同时练。板演的结果,最好是有做对(不同方法)的,也有做错的,对后一步学生讨论提供材料。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预先指名板演,有两个缺点;(1)预先指名板演,可能会出现全做对了,或全做错了,得不到预想的结果,(2) 中差生可能参看优秀生的板演,导致产生不动脑筋照抄的现象。

为了避免上述缺点,可以采用两种办法:

(1)预先不指名板演,让全班学生同时开始练习,教师桌间巡视,然后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几名学生把所做的题目抄写在小黑板上,以便大家讨论。

(2)同上面的办法基本相同,但不是抄写在小黑板上,而是直接写在玻璃板上(每人准备一块像课本大小的玻璃板),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挑选几块,在投影机上放映出来,提供学生讨论。

学生尝试练习时,教师要勤于巡视,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解题情况,掌握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及时辅导差生.“尝试练习”除了做尝试题外,根据教材特点,也可动手操作尝 试·例如,教学“环形面积的计算”时,根据尝试题的要求,先让学生 在预先做好的一个大圆上画同心小圆,并用轴对称对折的方法剪下小圆,在操作尝试中悟出道理后,再去做尝试题。在形体知识教学中必须重视操作尝试。

(四)、怎样组织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后,发现学生有做对的也有做错的,已经了解到了他们理解新知识的情况。接着教师是否可以讲解了呢?不行,火候未到,这时,要求学生作进一步尝试,尝试讲算理,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讨论”这一步,要求学生说出算理或解题思路,以验证自我尝试的正确性。通过这一步,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同时也会暴露学习新知识中存在的缺陷,为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提供信息。

这一步是尝试教学法中较难掌握的一步,处理不好,会出现“无话可讲”,讨论不起来,或是叫几个优秀生讲讲,走过场了事。

讨论从哪里着手?经过反复试验,一般从评议尝试题着手为好。

尝试练习后出现了几种答案,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学生有话可讲,讨论从这里着手就可化难为易了。判定了谁对谁错,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做对的道理以及做错的原因,把讨论引向深入。

运用本节课所教的法则、结论,才能做对尝试题,因此讲出做对的道理就是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容易做错的地方,也就是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地方,因此说出做错的原因,也就是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样的讨论,既解决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的确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讨论时,不能“就题论题”,应该联系预先布置的思考题进行。

这种作业评议式的讨论也有各种不同层次,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五)怎样进行教师讲解

教师从前面两步——“尝试练习”和“学生讨论”中得到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程度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这是保证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重要一步。试用中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教师讲解要不要从头讲起

这里的讲解与过去的讲锯是不同的,主要是学生的起点不一样。过去“先讲后练”,学生对新知识不甚了解,教师必须从头讲起。现在“先练后讲”,学生经过“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对新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当然就不必面面俱到,从头讲起,而是根据前几步的反馈信息,针对难点有重点地进行讲解。

如果这里还像过去一样,按部就班,从头讲起,那就失去运用尝试教学法的作用,这一点必须注意。 ’

2.教师的讲解是讲例题,还是讲尝试题

讲了尝试题不放心,又把例题讲一遍,这样新课教学的时间比过去还要长,变成变相的满堂灌,而尝试题和例题都讲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是没有必要的。

那么究竟该讲尝试题还是例题呢?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应该讲尝试题。这个做法引起大家的争论。有的教师说,你只讲尝试题,不讲例题,不是把课本丢了吗?我们从尝试教学法的全过程来看,开始用尝试题引路,看课本的目的是为了做尝试题。学生做的是尝试题,讨论的也是尝试题,当然对尝试题印象深刻,教师接着讲解尝试题是趁热打铁,顺理成章的。如果教师反过来讲解课本上的例题,就会显得别扭,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例题丢开,可以联系例题来讲尝试题。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例题主要是为了讲解某一知识而设计的,可以用这个例题,也可以换一个题,不是固定不变的。何况尝试题和例题基本上是同类型同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尝试题不就是例题吗?所以,我认为一般还是讲尝试题。

3.怎样运用作业评议式的讲解

现在是“先练后讲”,由于教师讲解的时间、条件改变了,讲解的内容、要求和形式也要随之改变。

前面已经介绍,“学生讨论”一般采用作业评议式的讨论,教师讲解不必另起炉灶,可以因势利导,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

作业评议式的讲解,是对学生尝试练习中的正例和错例进行评讲,分析做对的道理和做错的原因。做对的道理就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做错的原因就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这种讲解针对性强,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种讲解最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讨论后,急于想知道谁对谁错,为什么做对了,做错的原因又是什么,作业评议正符合学生的需要。

1、自主预学模块(课前)。基本构件有:阅读、尝试练习、操作活动、准备练习、生活观察、咨询调查等。这一环节根据要注意学习内容性质和总体教学目标,合理确定预学目标,尤其是模式推进的初始阶段,学生尚未习惯且自学能力尚未形成,可以适当降低预学目标,便于学生打成,增强学生信心。再根据内容合理选择适当构建,如:偏重文本阅读类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教师提供的材料、其它辅助读物等自主学习,再独立完成预学作业。对于探究类或解决问题类的内容可以设计预学单引导学生尝试练习(操作探究);对于知识连贯性较强的内容或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可以准备性练习或生活观察、咨询调查等手段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然后编制明确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且便于检查了解的预学单。最后,要注意及时了解学生预学情况,督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为调整教学预案收集第一手资料。这一环节是在课前甚至家庭完成的,仅靠预学单引导,所以是最能体现,也是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同时,学生个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预学时间,适时寻求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确保预学活动落到实处。这样的预学环节立足“生本”,由有别于那种齐步走、走过场式的课上自学。

2、情境互学模块。基本构件有:尝试、操作、讨论、交流等。在学生预学的基础之上,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操作(练习),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整理思维,加深体悟,同时把学生间的差异资源化,实现兵教兵,齐发展。这一环节贵在体现“生动”,以生动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灵活的课堂组织引发生生互动。

3、交流建模模块。基本构件:讨论交流、质疑问难、抽象概括等。通过教师导学,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规则、建立数学模型等,并解决小组学习中的共性问题等,使学生习得新知概括化、条理化、清晰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环节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握“深度”,既要避免盲目深挖,又要避免因学生自主学习造成的认识不到位现象,真正实现自主有高效的品质课

堂。

4、巩固检测模块。基本构件:练习、检测、解释、设计、操作等。关键是要整合教材、补充习题等练习资源,做到层次性、针对性、典型性,在巩固、检测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促进内化,形成技能,让学生在巩固和检测,反馈和调控,

评价和激励中走向深刻。

我们的做法:

1、分层引导。根据教师的不同现状,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学的课堂”模式建构活动中来,并在实践中摸索、交流,共同完善、共

同提高。

2、分步推进。考虑到具体实践时教师可参照的资源有限,教师个人的精力也有限,我校采用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分步推进,在一阶段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在教师运用相对熟练的前提下共同攻克下一环节,目前我们已经对首位两个环节进行了落实,下阶段主要集中精力解决情境互学和交流建模模块。 同很多农村学校一样,我们的一些认识、思考和做法还很粗浅,虽然植根于真实的泥土,但终究还是一棵小草,注定不必成为能苍天大树或绚烂花朵。我们需要的是默默地装扮着大地,静静地闪耀那一抹生命的绿色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坚持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把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主题策略,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全体学生特点的课堂模式,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完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打造“五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五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内涵

“五”是“五步”,其含义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知能应用------知识总结。

“四”是“四精”,其含义是:三个精心设计一个精讲,即精心设计导入,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练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精讲。

“三”是“三体现”,其含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养成教育。

二、“五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一)五步教学流程要求

五步教学流程只是教学过程的一般形式,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不管怎样调整,整个教学流程一定要体现双自主教学,达到课堂的高效性。

(二)“四精”的要求

1、精心设计导入,吸引学生。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注重起始环节,数学教学亦不例外。新颖的引言,巧妙的导语,生动的开头,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们比较重视新课“导入”,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每节数学课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导人新课如同桥梁,联系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人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准备。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苦苦探索的问题。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而要优化课堂教学,新课导入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给予整个教学过程一个

2、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探索中,紧紧地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起伏的情感体验当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创造”着获得知识的办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的课堂上,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并用自己准备好的画圆工具,一个图钉,一条细绳,一支铅笔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由于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还难以完成,就必须合作操作。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正是因为在反复克服困难中才好不容易画出一个圆,它便增加了吸引力从而深刻体会到画圆的各个要素的作用。因此学生在学习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时,学生就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表现的异常积极。这样的学生才是一种享受。

3、精心设计练习,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许多知识如果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应用,那么一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认为设计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交替再现,达到巩固的目的。

(2)、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

(3)、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 (4)、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帮助领会知识的实质。 (5)、练习设计要有坡度,让所有的学生感受成功。

4、教师“精讲”,提升教学效果。

“精讲精练”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它是一种高效呈现知识和高效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

“精讲”并不是少讲、不讲,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解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通过“精讲”,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因为学生注意集中听课,时间是有限的,讲多了影响教学效果。

(三)、“三体现”的要求

1、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教师要从权威的讲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每节课教师都要小结。每单元学完之后都要引导学生整理复习,这些平时都做的事情,平常放手让给学生做。教师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渐渐地学生就学会了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小结,而且能够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整理并交流,在学生们的交流中还能提出问题进行解答,举例说明等。 若教师包办代替单元知识的总结,全篇一律的话,就没有了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探索。

2、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课堂的平等关系与班级的温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和谐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应走进学生,亲近学生,了解和平等对待学生,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人格感染学生,以学识打动学生,以要求规范学生,以行动引导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

和谐的内容主要包括: (1)、师生间要和谐互信

首先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要诚信,说话算数,不落口债,凡是答应学生的事应尽量做到,有特殊情况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教师以诚待人,必须影响学生。

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有时学生忘记带作业或者说“我的作业本、书等忘记在学校了”教师不要训斥而要讲明什么时间把作业补充交给老师。复习的时候总有学生不懂或者学得“吃力”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并故意给这样的学生机会去教给另外的学生,让他感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师生间的这样信任关系产生后,学生每次都能努力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2)、生与生间要和谐。

一个班集体总有优生、差生,教师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人人平等,优、差生都可能犯错误,教师要做到及时教育、监督、不偏袒,做到公正、公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要及时发现表扬树立自信心,增加集体凝聚力。

其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每个学习小组里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有明确的分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创设合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

3、体现养成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习惯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养成的,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才可以达到目的。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题目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第三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开题报告

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 课题负责人 杨小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追求高效教学是教学的本质所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臵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我校组织的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反映出我校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性问题: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教学盲然;二是新课前盲目出示学习目标,淡化了情境创设,整个教学机械呆板,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三是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无法当堂完成作业;四是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自学流于形式;五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这种“教师中心,机械模仿,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核心概念界定及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核心概念界定

(1)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1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2)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2.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臵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做法

1.英国肯特布雷大学爱伦·史博教授研究的“优秀的教与学”和我们研究的“高效课堂”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都是在追求教学的最高效率,爱伦·史博教授对高效的理解是从高效享用学习资源,单位时间内高效学习,高效完成个性化学习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效互动与滋养四个方面来研究的。与我们新课标中所提到的三维目标也是吻合的。艾伦·史博教授的研究对英国小班化的教学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与优化的作用,而与我们国内的大班额集体授课的现状不太适用。

2. 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先生近年来专注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实践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素养,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受到全国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

2 “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等。但是这些“高效课堂模式”适用中学生的比重较多,而适用于小学的内容占的比重较少。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探索出适合我校小学数学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意义: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预计用两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小学数学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5.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学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七、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访谈等。

八、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1年3月——2013年4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教学骨干赴洋思中学现场观摩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4.组织赴洋思中学学习的教师开展校内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

4 5.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

1.成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配臵电子白板,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德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1年8月—2012年10月)

1.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每个年级设两个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班,实验班的教学都要按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验班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实验班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横向定期对比研究。

4.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课题组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5.课题组总结形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1.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要按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5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周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3年2月—2013年4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课题组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课题组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科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策 划: 刘旭东(静宁县德顺小学校长)负责课题的策划、组织、管理和研究工作。

组 长: 杨小生(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统筹安排部署课题研究、过程实施、开结题和教学实践研究工作。

副组长: 张继红 负责子课题《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工作。

刘小梅 负责子课题《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工作。

成 员: 刘咏梅 张谨强 负责课题实施过程资料收集与文秘工作,参与高年级子课题实践与研究。

王桂霞 负责课题实施过程资料收集与文秘工作,参与低年级子课题实践与研究。

李宁霞 江学明 张芳霞 胡耀生

参与高年级子课题实践与研究。 马 玲 王小霞

梁惠玲

参与低年级子课题实践与研究。

十、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调查报告;

6 2.课题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研讨课例、课堂教学评价表;

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每人至少一篇); 4.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论文(省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发表); 5.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优秀课堂教学实录精选(音像制品); 6.《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7.《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优秀论文集》和《教案集》(校本教材)。

十一、完成项目研究的基础和保证

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1)杨小生,刘旭东《小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教学论文的案例集》专著,2011年4月。

(2)杨小生,刘小梅。“浅谈如何有效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陕西教育—教学》,2011年第3期;

(3)刘旭东,“努力探索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甘肃教育督导》,2011年第2期。

(4)刘咏梅,“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0年第11期。2010年获甘肃省中小学和学前教育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5)江学明,“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育与管理》,2011年第4期。

(6)张继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甘肃教育督导》,2011年第5期。

(7)张谨强,“《可能性》教学课例”,《教育与管理》,2011年第4期。 2.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负责人:杨小生,现年40岁, 1991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静宁县德顺小学学校教师、数学教研组长,小学数学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学能手,甘肃省教育学会会员。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研究20年,先后在各级刊物中发表论文10多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长期承担本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学工作,经常赴外地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曾参与甘肃省“十五”、“十一五”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教学成绩突出,课堂教学效率高,多次被评为县级“小学数学教学标兵”。组织、统筹能力强,实践、研究时间充足,全面负责统筹、安排部署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与结题工作。

7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能力强,工作严谨,是在一线工作的数学骨干教师,具备课题研究能力。多次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实践和研究时间充足,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调查研究,从事对比实验,搜集整理资料,管理档案等。

3.完成课题的保证条件

(1)智力保障。课题组原班人马已于前两年组织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省级课题研究,现已结题,编辑出版了《小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论文和教学案例集》校本教材,收集了课题组所有成员撰写的50篇论文和课堂教学案例,其中9篇论文和案例在省级以上刊物中公开发表,有6篇论文和案例获省市级

一、

二、三等奖,有30余篇在县级刊物中发表,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成果鉴定。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这为我们下一步研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已我们组织部分课题组教师到洋思中学观摩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我们还将邀请课改专家作讲座,邀请优秀教师来我校上示范课,学校已配臵课题研究所需的学习资料。

(2)制度保障。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制定教研激励制度。

(3)物质保障。学校设臵专项研究经费,各班教室已安装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赵连根.从“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出发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姚利民.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杨九俊[M]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5]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 [6]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45;

[7]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 [8]张刘祥,金其生.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9]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10]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第四篇:“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应用

栾家坪中心小学

孙晓东

一、“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我校全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那新的数学课堂的完整的教学结构是什么呢?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依赖性较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

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先行预习。预习充分能提高学生课堂上“互助学习”的效率。操作性的课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要求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图形等材料和工具。

2、课堂教学。“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一般有五个环节:揭示目标;自主学习;互助交流;合作探究;过关检测。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学生学,即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教师在每个环节中都起着指导的作用。

课型不同,也应有所改动。现举例介绍如下:

二、“计算型”课中的应用

例题型课上的学习内容是例题。教学环节为如下六步:

(一)揭示目标

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二)自主学习(看一看)

让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看例题(代替老师讲例题,传授知识),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思考如何运用,能够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学生看书时,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教师临时分任务给各小组做下一环节“预展”准备。每一小组最好定不同的准备要求。

(三)交流反馈(做一做)

学生看书一结束,就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一般采用一次性板演练习的形式,因为书面练习最容易暴露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就是下一个环节“合作探究”的内容(因为“后教”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操作要领:

1教师先公布检测题,让同学们坐在座位上练习,再指2—3名后进生板演,叫后进生是因为后进生暴露的问题最多,最具有典型性,能够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上好课。

2板演的内容是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能检测出学生对例题的理解情况,检测题做对了,就说明学生对例题理解了,如检测题哪一步错了,就说明对哪一点不理解。

3学生板演练习时,教师要巡视,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并分类板书,思考学生中的错误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思考如何“后教”,这实际上是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四)合作探究(议一议)

“议一议”不是指老师在讲,而是“生教生”,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合作。通过“议一议”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议一议”一般分两个环节:

1.更正。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并鼓励学生上讲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出

不同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的),教师不要轻易表态,不能让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

2.讨论。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

(1)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时教师目光要巡视每个学生,不要盯住课本,或只看少数学生),应先提出讨论题,让全班同学思考,各个准备回答,以后再指名回答;不能先指名(或指定××组同学),再提出问题,让全班同学袖手旁观;要问:“会的请举手”,然后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选最差的学生回答,不要问“对不对”,让全班学生齐声回答(因为齐答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搞不清楚),要让较多的同学畅所欲言.切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滔滔不绝地讲,使得学生讨论流于形式。

(2)讨论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非重点的那几步应一略而过,如没有问题,可以不讨论。教师绝对不能“满堂问”。

(3)讨论的顺序。一类一类地按逻辑顺序讨论,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板书要与学生的讨论密切结合。

(4)教师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好:教师讲的内容应该是全班同学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即大家都说错了的或都说得不完整的。教师讲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5)老师不该讲的不讲: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不讲;若部分学生做错了的,经优生帮助更正,能正确讲出“为什么”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也不讲;对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另外个别辅导。

(五)巩固练习(练一练)

“议一议”结束,即进入“练一练”,是指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三:一是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二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三是便于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课外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更正,进行必要的辅导。

操作要领:

① 课堂作业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必须在下课之前完成作业。

②课堂作业主要是指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和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要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③ 学生课堂作业时教师要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④ 如少数学生做得快,已完成了,教师可让他们完成别的学习任务。

以上五个环节是“自主互助高效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程序。在应用时,不要生搬硬套,必须领会精神实质,灵活运用,教师在各个环节之间,还要讲两句鼓动性的过渡语,承上启下,引导学生紧张学习,当堂达标。

针对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程序可以灵活变动,例如,教学内容较简单的可采用“一次四个一”的模式;对内容较复杂可采用“二次四个一”(即“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以后再“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

三、在复习课上的应用

复习课的课堂结构,除辅助环节外,还有三个主要环节:练(先学)、改(后学)、考(展示反馈)。

(一)练(先学)

目的:检测了解学生原有基础,发现问题,为“后教”提供依据,增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操作要领:

①检测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既要有基础性,更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围绕单元内的主干知识命题。

② 教师要巡视,确保学生独立按时完成检测内容。

③了解学生答卷情况,如果学生都提前完成了,或还有个别学生因不会做而做不下去了,就及时停下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改(后教):

目的:引导学生纠错,更正一题,学会一类,吸取教训,避免下次重复类似错误。 步骤:

1.公布答案,对改统计。教师公布答案后,组织学生同桌对改,做到扣分有据,最后统计出每个学生的得分情况。

2.针对问题,更正讨论。出示典型的错误答卷,引导学生从思路、方法、步骤、规范等方面分析评议,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更正。

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应注意的方面。 操作要领:

1.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更正,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让学生讨论解决,老师只讲大家都不会的。

2.不能就题讲题,要由一题讲出一个规律,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三)考(交流反馈)

目的:在前边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综合训练,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操作要领:

1.教师巡视,摸清有哪些倾向性问题。 2.课后及时批改并引导学生更正。

总之,上边介绍的几种课型结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去灵活设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但是,不管是采用什么样教学模式,都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都要体现出小组互助,小组展示这些环节.同时每个环节的顺序不是一定的,可以灵活运用。教师必须当好导演,做好主持人,用精彩的过渡语,用准确的指导语,用充满鼓舞性的评价语,去感染激励学生,引领学生紧张、高效地学习,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第五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研究单位:卢龙县木井乡国俭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负责人:安秋霞

电话:7203604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全体学生特点的课堂模式,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完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提出来的。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师生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教学行为在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在变、学习方式也在变,但课改的需要与现实的差距还很大,更多的还是忧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在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教师之间,教育、教学水平差异很大:理解教材不深入、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年轻教师容易接受新理念但不重视深入反思……致使课堂教学的现状是教学的内容“胖”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的形式“花”了、教学效果“虚化”了,“数学味”也找不到了,学生的负担更重了,由这些低效的教学而产生的拖堂、补课现象大量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痛苦,厌学现象越到高年级越普遍。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实现“轻负高效”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为了了解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从中比较发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必须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和矫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正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研究都还处于起始阶段,即使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都还属于部分的认识,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所以对此课题的系统研究将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时代性。

此课题的实践意义从教师层面讲,在于不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激励教师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新课标准下的课堂驾驭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促进专业发展。逐步向“科学型”教师迈进。从学校层面讲,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需要,是服务于学生的需要,学校的生存发展,教学质量是生命线。而教学质量的提升,靠“时间加汗水”“题海战术”这老一套显然是行不通的,而这种做法恰好是违背了教育规律,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那有效的捷径就是教学科研,而此课题的选择又是我校数学教师经常谈论的课堂数学中的问题,也是“高效课堂”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做好此课题的研究,能更进一步的找到我校数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该领域研究发展地趋势分析:

1、理想的课堂教学将是课程改革的永恒追求,而高效课堂将是理想课堂教学的标志之一。

2、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模式。

三、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生长发展起来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的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2、多元智能理论

本课题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旨在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创造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通过开放多种类型的智能,尽可能的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当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并高效的学习时,他们必将在认知、情绪、社会、甚至生理各个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

3、教学最优化理论

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的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影响,积极探讨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2、通过研究,探讨不同教学内容实现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3、通过研究,不断整合和优化各种教学方式。

4、通过研究,探求素质教育和质量保障的辩证关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探求新方法,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

(二)研究内容

1、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以下四个部分:

(1)、研究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

(2)、研究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等因素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影响; (3)、研究不同类型内容的高效教学的策略或模式。 (4)、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与教学质量的辩证关系。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的策略研究。

2、选择一定数量的实验班级,做好教学质量、学习兴趣和学生情况的前期调查工作。

3、结合课例,以教学起点、关键点、训练点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堂实践,探索出轻负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获得发展的同时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内在兴趣。相关内容包括:

(1)、小学数学课堂准确把握教学起点的教学案例(已有知识起点、生活经验起点、学习兴趣起点)

(2)、小学数学课堂合理抓住教学关键点的教学案例(知识转化、数形结合)

(3)、小学数学课堂精心设计知识训练点的教学案例(基础训练、拓展训练、综合训练)

(4)、做好对实验班级进行教学质量、学习兴趣的后期调查检测工作,并与前期调查检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课题实施的有效性。

4、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素养。结合校本教研、在集体备课和深入课堂听课的基础上进行行动研究,依托教研组,加强教师群体间的协作研讨。

进行实验理论的学习、培训、研讨和总结等活动。

五、本课题研究假设与拟创新点

(一)、本课题研究所持的主要观点是:

1、高效的课堂以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评价的标准。

2、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最优化。

3、高效的课堂教学要以师生的和谐成长和高质量的教学成绩为价值追求。

(二)、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探求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了解、分析实验前后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本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

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高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有一定理论高度。

5、个案研究法:本课题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将选取一些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二)、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从2013年4月开始,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到2014年3月结题,大致分如下三个阶段进行:

准备阶段(2013年4月):

1、收集理论资料。收集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数学学科、陶行知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等方面的理论,并认真加以学习,努力把这些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

2、积累经验。认真观看名师及特级教师录像课,关注其他们在课堂上对知识起点、关键点、训练点的关注及构建轻松、高效课堂的艺术,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参考和鉴借。

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4年2月):

1、调查研究、拟定计划。通过质量检测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现有的教学质量及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行调查,拟定出课题实施计划。

2、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的内容,每月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3、案例分析。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月开展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4、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5、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逐步总结提高。

6、归纳小结,进一步实施。小结一年来课题开展情况,在学生中开展课题实施有效性的调查,总结并探索出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这一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实践。

总结阶段(2014年3月):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三)、研究人员的组成 组

长:安秋霞 副组长:魏艺生

员:安兴利

曹海明

王冬云

李建平

七、预期成果

1、教师论文

2、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精品课堂实录等) 3.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4、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5.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木井乡国俭小学 安秋霞

2013年4月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案例下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