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2024-05-01

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通用13篇)

篇1: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计划

根据上级课程实施计划和当代教育形式发展趋势以及不同时代对“人”的要求,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及各方面环境,实施综合实践这一学科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发展趋势了,所以特制定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一、综合实践课程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动机和兴趣至于核心位置,为其创造个性的发展空间。在综合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自主选择意识核能里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同时帮助学生热爱生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们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二、综合实践课的形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实施开放性、民主性、规范化的教育管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一)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注重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性质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去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实践内容是丰富的,实践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注重实践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使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面培养能力。

(二)要把创新精神融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综合实践活动要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老师观念要更新,要成为创新的表率

教育专家指出,作为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一些无法遇见的、实践性、从未见过的教学情景应该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其中体验理性的释放愉悦和创造性冲动所浸透的欢喜。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创新的表率。

2、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引入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教学过程宜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把具有现代意识的教法和教具引入课堂,使学生处在一个“新”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爱护学生创新的自尊心,培养学生创新的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开放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能“海阔天空”地想,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挑战老师、挑战课本、挑战过去。对于学生不合实际的想象,老师应给以引导,切忌对学生指责和嘲讽,打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4、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把思维引入某种情景之中,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产生主动探索的动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方式。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要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开放性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其结果是不唯一的,但只要依据自己的需要去进行选择,都会得到师生的认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自己的收获和体验是不一样的,活动结果的开放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那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四、要注意师生互动。

师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发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景中,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

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要用同一个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

没有一个学生是全能的,也没有一个学生是无能的,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有不同兴趣和能力水平,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的创造田间,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起才,并且不要吝啬赞

2美之词,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巧妙的运用我们教师的欣赏性、模糊性、鼓励性、幽默性的评价,这样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适时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拓宽学生接受科学技术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环境和显露才华的舞台。如: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七、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林逢田

副组长:欧阳贵刘爱蓉

组员:冉隆前杨胜敖戴传能各教研组长

课题开发:组 长:林逢田

副组长: 欧阳贵刘爱蓉

组员:各学年组长、各班主任、各任课教师

综合实践课题实施:组长:欧阳贵刘爱蓉

组员:全体任课教师

八、具体实施方法

1、要求

(1)严格遵守综合实践课实行方案。

(2)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3)一切活动听指挥。

(4)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防火。

(5)出行、参加学校活动要在家长允许下进行。

(6)在不影响正常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参加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7)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借实践活动为由,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

(8)各部门要互相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给对方设置障碍,推卸责任。

(9)所有任课教师要无条件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积极解决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

2、实施方法

(1)以学校为单位实施建立健全《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方案。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组织分工。

(3)随时搜集案例材料,及时整档。

(4)明确目标,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课时规定认真上课。

3、相关人员及事件

(一)课程准备

1、思想准备

聘请学者、专家培训教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精神,更新教师课程观、教学观。

2、业务准备

从本年度开始,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相关论著或欣赏成型案例。通过学习、交流、研讨加深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了解。

3、人员准备

为使印江民族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科研课题及课堂授课顺利开展,所有教师要做好合作学习、工作的心理准备,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同时学校决定聘请社区有关人员与部分学生家长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兼职指导教师。

(二)时间安排

1、课时安排

通过合理的统筹,确保每班每周两课时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专用课时,并予以固定。按照国家每周3课时的规定,每周剩余的1课时根据需要集中使用。

2、进度安排

原则上每3周完成一个课题,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也为了防止“浅尝辄止”,进度上可以根据需要调节。

(三)课程支持

1、资源开发

为开发家长和社会中的课程资源,学校准备开展如下工作:

(1)召开家长委员会及全体家长会议,请专家为学生家长作讲座,采用《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及意义,并提出如下提议:对子女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适当关心,不包办代替,也不压制萌芽的思维及创新火花;利用我校“即时评语”的记录本,关注孩子的体验足迹;准备《家长建议书》,为完善课程提出意见或建议。

(2)加强家访,在交流中让家长进一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对之

4产生兴趣。

(3)鼓励家长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参与中体验孩子的成长。

(4)设立相对固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2、政策支持

在活动开展的同时,学校着手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师资配备制度》《项目责任书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奖励制度》《教学研究制度》等。

3、组织协调

设置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结构,即“综合实践活动大组”。这一机构由科研室牵头,包括德育处、团支部。课题组核心成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大组”的成员,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一的布置和管理。

4、教学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大组定期(每月一次)召开研讨会,讨论解决课程开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班级要及时开展教研活动、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教师研究内容主要围绕选题、方案设计、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评价、反思等活动策略进行。

5、物质准备

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图书馆、微机室的全天开放。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同时购置档案袋,存放学生的各类资料、成果和教师对活动的建议、评语,以此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成长足迹。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置突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研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同时,注重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推动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的整体性认识和体验,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具有时代性、开放性的教育环境;应有综合性、发展性、个性化和弹性化的教育课程;应有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形式和手段;应实施开放性、民主性的管理;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让我们为此而不懈努力吧。

2012.9

篇2: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是探索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课题研究与实施,既可以促进教师自主探究教育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也可以交流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更新加强教育教学观念,逐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了将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落到实处,鼓励全体教师努力搞好课题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1、各教研组申报课题一经立项并按计划实施,学校予以一定的科研经费补助。

2、完成校级课题中期研究任务的教师,每人给予60.00元补助。

3、完成校级课题终期任务,写出结题报告并予以通过的教师,给予100.00补助,整个课题予以500.00元奖励。

4、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完成中期计划任务的教师予以80.00元补助。

5、完成每一个国家级课题、写出结题并予以通过的给予1200.00元奖励,每位教师给予150.00元奖励。

6、每一课题竞赛的相关费用由学校支付,如获一等奖的教师可由学校派出参加相关年会。

印江民族中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篇3: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的能力,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联想对综合实践的顺利开展有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合理联想呢?这里先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1. 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整体论视野而开发与实施的,活动内容的选择范围包括学习者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问题的探究体现了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最大区别就是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学生能力、课程目标、学习活动方式、活动空间等各个方面。

(1)内容综合

学科课程是以各学科的系统知识为目标,它主要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内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将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活动引入系统学科的轨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可能会跨越甚至超出各门学科,自然、社会、思品、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等方面无所不融,拉近了学科课程和生活、社会、劳动技术、科学等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以单一的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社会生活及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为基础设计学习内容: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2)能力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希望并努力使学生锻炼、获得、提高的不是一项或几项特殊技能,根据活动的需要,其能力培养是丰富多样的,如查找资料、动手制作、计算、阅读、书写等等。特别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一般综合能力及想象、创造等高级思维能力。它重在培养学习者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习者能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培养综合能力。

(3)活动方式方法多样

既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也有集体活动。

2. 实践性

(1)侧重于“行”

如“做”、“考察”、“实验”、“探究”等。

(2)侧重交往

3. 开放性

(1)活动目标的开放性

(2)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3)活动方式的开放性

4. 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建构自我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

5. 自主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指导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在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后,该如何上好此课呢?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谈到学习的三种境界时,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乐之者”视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广泛的兴趣爱好,加上刻苦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乃至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实践活动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脑中信息(知识、经验)储存的数量和质量,是联想的源泉和基础。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协调储存,而且要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储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留心身边的活动,多方面搜集活动的各种信息,只有达到量变,才能引起相应的质变。

三、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基地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四、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部分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生活自理能力很有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教师应“逼”着孩子“走”,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著,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也要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等。因此,教师必须引领学生获得参与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五、善于联想,优化方案

经过联想,活动中产生了大量新奇构思和设计方案,但还要优化组合,争取方案最优化。因而,可从审美、逻辑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选择,进一步甄别,寻找解决问题的间接通道,在标新立异、震撼心灵的同时,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增强意识,锻炼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路途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

综合实践活动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密切的联系: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升华,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还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

以上几点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及一些名师的论述总结概括而来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旦这种因素得到调动并与智力因素紧密结合,必将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收获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有宝华.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 (2) .

[2]李臣之.综合活动课程教学过程论.课程.教材.教法, 2006 (8) .

[3]俞国良, 等.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 (4) .

[4]李芒.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研究, 2002 (3) .

[5]马英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吉林教育, 2008 (21-22) .

篇4:谈中学综合实践课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综合实践课;有效性

在经过课程改革之后,综合实践课被纳入新一轮的中学教学活动中,这一点表明了教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视,目的是发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多功能、高素质的实践人才。

1.以教材为基础开展教学

因为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新课程,所以在课程实际开展的初期,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对于如何将教学理论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增强课程知识的可操作性,这些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社交、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育主管机构的指导下选择或是自主编写合适的教材,来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导。例如,可以围绕劳动技能、社会服务、知识实践等各个主题来分别有针对性的选取合适的教材。并依照教材模块来对学生开展有序的综合实践教学。教师在对综合实践课程教材进行编写时,需要围绕学生来通过对实践教学资料的搜集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来进行综合实践教材的编写。

学生在教材的帮助下,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也学会如何应用各种研究办法,注意哪些事项,避免在学习的过程中走一些弯路,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而教师有了教材的帮助,无论是在教学效率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升,保障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虽然教材有很多好处,但是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切不可过度依赖教材,如果过度依赖教材里的方法,造成知识定式,会容易影响学生个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不到充分展示,影响学生发展。所以在使用教材过程时,教师要正确对待教材,把教材当做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将教材发挥好的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充分使用校内外资源协助教学

综合实践课是在国家教育部门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在中学课程体系当中所增设的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使用校内外的资源,根据校内外环境来开展课程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中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决定了其课程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不应被单纯的束缚在传统的课堂、教材教学中。教师必須在正确认识综合实践课程这一本质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社会实践、志愿者参与、社会调查等具有代表性的课外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使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本质得到充分的展现。通过一段时间内的教学知识积累,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从教材知识讲解转移到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去,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利用学校周边以及社会中的教育资源来帮助教学活动更好地展开。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设计一个调查表,针对某项与自身贴合度较高的情况在校内或是校外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分析,然后归纳分析调查结果,做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并得出一定的结论,这样即形成了良好的实践习惯,又积累了充足的实践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但在这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与校内教学较为成熟和具备标准化、系统化的教学资源不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决定了校外教学资源的参差不齐,高级和低级资源同时充斥其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开拓和引进校外教学资源时,必须通过广泛的知识涉猎来不断提升自身对资源、知识的鉴别能力。从而保障教师为学生选取的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性,杜绝低级趣味、不良、违法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让学生始终包围在社会正能量的感召下,使学生能够在开展课外综合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通过“养老一日行”活动的举办,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中去与老人谈心、照顾老人起居。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养成敬老、爱老的品质。

3.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

综合实践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良好指导,学生会遇到很多复杂多样的困难,综合实践课程包括很多专业知识,是多种学科知识联合使用的课程,所以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课程指导时,会用到多学科知识,有些甚至超出教师本专业的范围,所以在涉及到其他领域的知识时,教师的知识是单一的,对实践课程的指导不能够面面俱到,使得教学有效性得不到提高。同学们在进行综合实践时需要教师提供资料,以及知识等方面的支持。如果教师知识面小,那么对学生的帮助也就不大,不能发挥教师该有的职责。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和学校做出双方面的努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需要教师广泛涉猎各个学科内容,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含量:从学校的角度来讲,需要加大对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业务培训,并指派各专业教师在完成其本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来辅助综合实践课程主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为综合实践主导教师提供学科知识参考意见。

在这里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各专业学科教师只是以辅助角色参与进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去的,其主要工作仍然是以做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为主。这样就能够保障在中学各学科教学工作不受影响的条件下,来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并通过综合实践课程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来对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和指导。如,针对当今社会的雾霾问题,主导教师可以通过综合分析,来引导学生从社会、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以及化学、物理等微观角度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并分别请政治、地理、化学、物理各专业教师从其专业角度来谈一谈“雾霾”问题。以此来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和绿色化环境理念,使其能够从自身做起来为环境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4.总结

篇5:印江民族中学关于开展

“美丽印江”文明行动全民义务劳动日活动实施方案

各处室、各教研组、各年级组、各班:

为全面深化“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和“满意在印江”主题活动,动员全县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四城同创”工作,根据《“美丽印江”文明行动全民义务劳动日活动实施方案》印党办发(2013)60号文件要求,学校决定在全校广泛开展“美丽印江”文明行动全民义务劳动日活动,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祝正君

副组 :长:张德权

罗会宁

林逢田

欧阳贵 成员:各处室主任

教研组长

年级组长

班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务处由戴印华任主任并负责办公

二、活动内容

(一)1、根据我校实际每周星期二班会课时间安排1-2个班级重点打扫上级部门安排的责任区的卫生(印中门口经多维房开至解放路口含文昌公园)

2、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年级主任、班主任负责本处室、教研室、年级组办公室卫生、班级卫生。

(二)劝导市民不文明行为,对责任区内行人不走斑马线、乱涂乱画、乱排乱倒等行为进行制止和劝导。(此项工作由校团委负责)

三、活动分工与要求

1、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年级主任、班主任为各处室、教研室、年级组、班级卫生工作的责任人,认真安排相关人员认真打扫负责区域的卫生工作,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2、校园内车辆的乱停乱放的整治工作由政务处负责。做到车辆停放规范有序。

篇6:印江民族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主题,以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为核心,针对学校教师的理念、能力以及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培训方案,意在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2.全体教师要努力树立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观念。

3.研训结合二、培训方式及内容

1.培训内容包括: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书会

(2)心理实践活动课说课交流:心理骨干老师和班主任

(3)心理实践活动课展板制作交流:班主任

(4)心理剧培训

(5)教师个人自学和研究:自学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并积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

三、考核评价

学校把教师培训工作列为目标管理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教研组及全体教师的培训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本学期目标管理达到度评价和决定对教师奖惩的重要依据。

篇7: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这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收获季节,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7个教师节。在这个我们共同的节日里,我谨代表印江民族中学党委、行政向在座的各位同仁真诚地道一声: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今天,印江民族中学再次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嘉奖,我们无比激动,倍受鼓舞。我们深知,这是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我校工作的肯定和奖励,同时也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期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印江民族中学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客观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着力从打造学校硬环境,提升学校软实力两方面寻找突破口,初步实现了提升学校办学理念,转变教师治学态度的双重目标。我们完善设施、美化校园,使印江民族中学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我们尊重知识、以人为本,使学校成为教师干事创业、实现理想的发展平台;我们转变观念、创新管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我们严谨治学、敬业奉献,使施教过程师生和谐、教学相长。如今的印江民族中学,已成为全国快速作为实验基地,全国个性化写作教学实验基地,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省禁毒示范校、全省军训示范校,连续15年荣获铜仁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奖。2011年,印江民族中学共有1347人参加高考,其中一本上线人数152人,比2010年增加44人;二本上线人数478

二是得益于学校努力实施精细化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从管理理念到治学态度的根本性转变。近年来,学校创新特色管理,超越传统;加强文化建设,超越历史;理性思考未来,超越自我。学校在秉承前人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形成了 “尚德睿智、唯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敬业奉献、勤奋拼搏”的校风,形成了“广博精湛、严教细导”为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善思力行”的学风。这些校园文化,为现如今印江民族中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学校构建了从校长到分管副校长,到分管主任,到年级主任,再到班主任的逐级管理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既有严格的要求,也有各自己管理经验的创新,能从实际上做到“严”与“活”的统一。我们提出:一切有利于印中发展的优秀文化必须继承,一切阻碍印中发展的落后文化必须去除。进而要求从学校领导到教职员工,都彻底摒弃僵化的思想、陈旧的观念,从每一个人、每一个点做起,赋予学校崭新的活力。三是得益于印江民族中学有一支能征善战、敢打硬仗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印江民族中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杰出的教师代表。他们情满三尺讲台,志在一寸粉笔,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们身正形为师,德高艺为范,体贴入微,爱生如子。在这支教师队伍中,有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师,他们离而不休,时刻牵挂学校的发展,散发余热,诠释师德;有刚过不惑之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身处一线,既带学生,也带年轻教师,任务繁重,从不埋怨;也有正值壮年,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阶段的中、青年教师,他们

学习环境,营造了良性竞争的氛围。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待开拓。下一步,学校要抓紧启动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建设,争取早日动工、早日建成,为学校规范化管理提供物质保障。要继续加大力度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坚定不移地实施教师培训工程、名师工程,让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更上一个台阶,为申创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奠定基础。要努力把印中建设成为“质量印中”、“特色印中”、“活力印中”、“和谐印中”和“人文印中”,做到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传承高尚道德品质和培养人文情怀,努力把印中建设成为全区一流、全省知名、面向全国的“黔东名校”。路漫漫其修远!一所学校的发展,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她需要各级各界的关注关心,更需要自力更生,奋发有为的努力拼搏。如今的印中人,肩负着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新使命,我们必将平静心态,归零成绩,不断强化发展意识、争先意识、拼抢意识,高起点规划,高品位思维,高标准运作,高效率达成,努力将印江民族中学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的优质普通高中,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的自我超越。

篇8: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

学校对全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调查、统计, 提前确立了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总目标为指导,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背景, 我们在活动安排上是由浅入深, 体现由“扶”到“放”。三、四年级注重的是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感知、认识、体验, 并能参加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实践, 把自己的想法运用在实践中;五、六年级则侧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的能力, 强调理性思维和综合性。

各年级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 确定了本年级的活动主题:三年级以“零食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 四年级以“美丽的澧水我的家”为主题, 五、六年级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尤其是“传承民族文化”是本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课题。

二、“走近桑植民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背景

桑植是贺龙元帅的故乡, 素有“民歌的海洋”和“民歌之乡”的美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桑植民歌手曾三次赴北京演出, 受到嘉奖。1995年以来, 江泽民、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张家界视察工作时, 对桑植民歌更是赞不绝口。1983年, 歌唱家何纪光在港澳台演唱桑植民歌, 受到热烈欢迎。2000年, 国际著名音乐人谭盾把桑植民歌带到英国巴比肯艺术节, 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2003年,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高唱桑植民歌, 使桑植民歌大放异彩。2006年5月20日, 桑植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走近桑植民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情分析

与很多传统艺术一样, 桑植民歌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第一小学作为张家界示范小学, 会唱桑植民歌的老师和学生很少。民间艺术的挽救与挖掘, 任重而道远。继承和推广桑植民歌, 必须从娃娃抓起, 刻不容缓。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这一文化瑰宝, 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 确定了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走近桑植民歌”。

四、“走近桑植民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型学习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它具有强烈的综合性。我们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活动的总目标。

(1) 知识技能: (1) 初步了解桑植民歌的基本知识; (2) 调查了解当地有关桑植民歌的现状; (3) 学会欣赏有影响力的桑植民歌。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2) 学会多渠道收集、记录、整理资料, 在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团结精神, 体验合作的愉快。

(3) 情感目标: (1) 通过活动, 让学生在其中获得合作的快乐, 从活动中发现自己, 从而产生成就感; (2) 激发学生热爱桑植民歌, 为家乡传统文化献计献策的激情。

活动重难点:了解桑植民歌的基本知识及现状, 并能为家乡传统文化献计献策。

下面我就谈谈本校五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

五、“走近桑植民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过程

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 我们将本次活动分为准备、实施、总结展示三个阶段, 历时三个月。

1. 活动准备阶段

在指导学生制定计划之前, 老师精心挑选了几首桑植民歌, 通过多媒体让全班同学欣赏。大家都对桑植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 又详细地介绍了湖南“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在桑植进行民歌演义的活动, 并观看了相关的视频资料。这样的交流, 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和参与热情, 大家纷纷要求以“走近桑植民歌”为主题进行一次实践活动。那么同学们想从哪些角度去探究呢?小组讨论交流, 确定了以下四个子课题:“民歌的起源与发展”“民歌名萃大家传”“民歌之镇知多少”“校园歌迷大舞台”。

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组建15~20人的小组, 各组经过讨论, 组长上台交流本组活动方案, 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接着根据各组方案, 做了一些指导评价。小组修改、完善了活动方案。最后, 我们决定: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定在了每周的星期五。

2. 活动实施阶段

活动开始实施了, 每个小组在组长及老师的带领、指导下, 分头开展了活动, 并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和交流。

“民歌的起源与发展”小组的同学们分头到图书室、新华书店、电脑室查阅书籍、音像等资料。他们运用电脑课所学的知识, 下载收集了桑植民歌的资料, 进行了打印。这次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有的同学拿出平时积攒的零用钱, 在父母的引导下, 将收集的桑植民歌制成光碟。有的同学还利用课余时间, 向周围的长辈询问桑植民歌的有关知识。在交流课上, 同学们纷纷发言, 谈了民歌的特点、种类……根据计划, 他们还办了一份份精美的民歌知识手抄报, 用这样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去了解桑植民歌。

在充分熟悉民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民歌名萃大家传”小组的同学们也忙开了。他们首先设计并制作了调查问卷。由于是第一次设计调查问卷, 很多同学设计的问题多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而且对于调查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我们没有否定孩子们的做法, 而是从网上收集了调查问卷的例子, 细心地指导学生怎样设计问卷调查表。同学们初步掌握了如何设计问卷调查表, 在反复的修改中, 我们的问卷已经成型。由于第一次走出校门, 孩子们多少有些兴奋, 但更多的是不安。为了使调查任务顺利完成, 老师们在学校和孩子们进行了演习:遇到行人应该有礼貌地打招呼, 遇到被调查的行人不懂的地方, 要耐心解释, 更要注意安全……4月5日, 小组成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 行动了。这次走上街头, 孩子们的团结意识得到提高, 体验到合作的愉快, 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民歌之镇知多少”小组的同学们也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和桑植县文化馆的侯碧云主任电话预约后, 纷纷出谋划策, 挑选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5月16日, 采访活动启动了。第一次体会到了当小记者的滋味, 回到学校, 孩子们的脸上还写满了激动、兴奋!

“校园歌迷大舞台”小组的同学们, 他们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 利用课余时间, 收听桑植民歌, 并请来本校音乐老师教唱桑植民歌。

3. 活动总结展示阶段

经过一个多月的活动, 同学们开始进行了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在汇报交流课上, 各组将前期实践活动进行了详细汇报, 通过展示作品、情境模拟、节目串演、图片、数据、表格、调查报告及谈论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等形式唤起学生对过程的回忆, 这是一次自我回忆、内化的过程。

孩子们的一个灵感触发了另一个灵感, 一个智慧引爆了另一个智慧, 你可以听得见思想撞击的声音。这时, 你不得不相信这样一句话:交流, 是理性的音乐!

活动就要结束了, 我们让孩子们做一下全面的总结。从家长和孩子们填写的一张张评价表里, 我们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多:不仅对桑植民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各种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在于实践和创新。根据在“总结展示”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的策略, 大家集思广益, 积极行动, 献计献策。他们建议: (1)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桑植民歌的歌咏比赛; (2) 将桑植民歌纳入小学音乐教材; (3) 在全县举办各种有关桑植民歌的文艺活动; (4) 将桑植县打造成张家界“后花园”的同时, 积极推广桑植民歌……

六、“走近桑植民歌”综合实践活动的影响

由于这次“走近桑植民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社会各界反应良好, 产生了一定影响。同学们的建议很快得到了采纳。学校为传承发展桑植民歌, 掀起了唱民歌的热潮, 开展了多项活动。在艺术节上, 全校3000多名师生同台演唱桑植民歌。在全县歌咏比赛中, 由本校百名教师代表教育战线的合唱团演唱了桑植民歌, 并一举夺魁……同时, 此活动得到桑植县委、县政府, 桑植县教育局的高度关注。暑假, 由县教育局举办的音乐教师民歌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 并号召全县中小学生唱桑植民歌。由本校8名学生演唱的桑植民歌《蛤蟆歌》在全省少儿音乐舞蹈大赛中荣获金奖, 桑植电视台进行了新闻报道。2008年11月19日, 本校六年级180名学生参加了桑植首届民歌节开幕式的表演, 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七、“走近桑植民歌”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

篇9: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关键词】综合实践;学生;骨干;分工;合作竞争;评价;分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已逐渐成为中小学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注重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的特点。但在中小学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有限,那么,如何能使综合实践课达到满意的效果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认真组织好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學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上下功夫。

一、选好组长,培养骨干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怎么选好活动小组的组长呢?我认为一开始老师可以指定那些对综合实践活动兴趣浓厚、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乐于帮助同学、能服众的孩子担任组长,并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既能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他人的长处,收获也就更多。随着综合实践课程的进行,可以通过自荐,改选,轮流等,让更多人来尝试小组管理。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多的体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小组初步成立后,教师开始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一些合作的基本素养:学会倾听,能接受同伴的不同见解;学会赞美,能尊重、欣赏同伴,为他们学会合作打好基础,有利活动的开展。

二、明确分工,全员参与

综合实践的一个具体的活动,一般由信息收集、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动手去做、总结展示等一系列过程组成,任务较多,跨时较长。活动小组内成员每人都要有具体的任务,让他们带着责任认真完成自己的探究学习任务,齐参与、齐动脑,达到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大家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实践小组具体分工时,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学困生,让他们力所能及的肩负一定任务,并多加指点,使他们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和自信。对一些依赖性强、盲目跟风的学生,则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探究、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退缩时,老师应鼓励他们敢于面对失败,不当逃兵,勇于战胜困难,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善于合作,良性竞争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能力,形成一种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能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为了保证合作学习正常、高质量地开展,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制定组长负责,组员、家长配合活动的合作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确定活动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与处理、调查与实践、制作材料的采集准备、学习经验及成果交流等活动,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合作学习机会,让组员们相互影响与督促,先进带动后进,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与他人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生活态度,逐渐的为班级营造一个学生自觉合作的良好学习风气。

合作学习将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提倡组内交流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通过小组间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进一步发挥小组成员的潜能,促进群体积极向上。使竞争成为小组有效合作和全组争优达标的强大动力。但教师也要注意不能过分强调竞争而影响了组与组之间的探讨与交流,对那些能为其他组提出中肯建议和意见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表扬和奖励,这样才能使合作与竞争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多元评价,注重分享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课题活动成果展示、班级评奖会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师生共评,学生互评的氛围中,找到各自的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瞧着凝聚全组成员智慧的作品,听着全班同学由衷的赞赏,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反思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更学会了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和互助,也就学会了交往。更重要的是让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别人认可自己,同时也认可了别人,让学生在这种成果展示中内化品质,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使自己走向自信、体验成功。

篇10: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高一年级各班:

学生会是全体学生的群众性组织,它以“协助学校和级部、服务同学、团结同学”为宗旨,配合学校、级部的工作,服务学生。我校学生会成立以来,在此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学生会干部自身素质也得到很大提高。

我校上届高一年级部学生会干部已届满,现在的高一年级部将从高一年级同学中选拔学生会干部成立新一届学生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学生会干部应具备的条件

1、申报高一年级学生会干部必须是现在高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学生中威信较高;品行端正,学习成绩优秀,身心健康;

2、学生会将下设主席一名、副主席若干名、分支有学习部、纪检部、宣传部、生活部、文体部。学生会干部任期一年,申报学生可依据自身条件及特长报名。

二、报名要求

本次竟选各班需在自愿报名,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推举候选学生,每班限报2名同学,请各班班主任于8月14日前将名单报于高一年级部。

三、比赛时间

学校将在适当时间举行竞选演说,各班选派3名同学参加旁听。届时学校领导和评委老师参加。学校对候选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竞选成功者,学校将颁发聘任证书。请各班同学积极报名。

印江民族中学

高一年级部

篇11: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一、以教材为依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是语文教学资源之一。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进行的是课堂学习。因此,依托教材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就能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及语文综合能力。

如,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组织开展的“说不尽的桥”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次活动。在教完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后,学生学习欣赏了《中国石拱桥》《桥之美》等文章,对各种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一些关于桥的问题。我则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或上网查找,了解关于“桥”的力学原理及“桥”的分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自己或同学合作制作关于桥梁的小报,实地拍摄一些本地有名桥梁的照片,搜集“桥梁之最”、“桥的故事”、“桥的命名”及“桥诗”等知识,并成立了“科学组”、“乡土组”、“文学组”与“设计组”四个兴趣小组。在这个阶段,教师适时地进行抽查、点拨与督促,随时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尽量参与,并由组长定期检查,及时向教师汇报,以保证活动质量。

二、利用乡土资源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 把农村的自然资源融入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在农村地区,或许没有奇山异水与天下独绝的旅游胜地,但却有浓郁纯朴的乡土风情及富于活力的生态农业,从而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人类共同发展的美丽画卷。在上七年级综合性学习课程《感受自然》时,我设计了与之相配套的“徜徉家乡的美景”、“激发热情,爱我家园”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行挖掘、开发、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进而达到了课标中要求的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书面作业能力的目标。

2. 结合身边的乡土资源,灵活处理、运用教材。

作为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根据实际,灵活处理、运用教材,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结合乡土资源对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进行改编、拓展与完善。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寻觅春天的踪迹”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我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田野,融入自然、关注自然、感悟自然。学生在对自然的观察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利用乡土资源实施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也使学生的语文生活实践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能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生活是学好语文知识的源泉,是生发智慧的摇篮,是能力形成的练兵场。

三、借助信息技术增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效

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教师应该借助这个信息平台,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及加工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主题活动需要用到大量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而网络上信息资源丰富,面广量多有层次性。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领学生以网络为信息搜集主渠道,迅速、有效地搜集信息。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或信息资源,其中包括相关的网络地址、参考书目和文献索引,以及其他多种媒体资源。除此之外,要向学生介绍当前有效的网上信息检索、筛查的工具软件或站点,以便于学生查找信息,从而减少学生查找信息资源的盲目性,使综合实践活动少走弯路。

篇12: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现行的高中英语新教材涉及了文学、语言、社会、自然、艺术、体育、健康等,涵盖了高中所有学科所涉及的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学习主题。如:模块一中有关于友谊、英语发展史、旅游、地震自救等话题,模块六中有关于健康生活、环境保护、火山爆发等话题,其中一些话题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真实而又实用。可是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为了完成大纲的教学计划,有些既有研究价值又能引发学生兴趣的课题难以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和研究。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将高中英语的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在真实互动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学科性教材,它没有严密的体系,应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指向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入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由学校自主开发,学校在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学校会将校本教材的开发交给教师去做,教师之间需要真正的合作和对话,紧密围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进行课程开发。

第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包揽学生的活动,也不能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种种干预和控制。教师要改变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励,轻松,民主的环境和探究合作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活动和自主探究的愿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三,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与合作者。虽然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成为活动中的旁观者,或者任由学生随心所欲。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这和新课标中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致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感受成功。为了树立学生的信心和保持长久的积极性,教师应为学生的活动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开拓多种实践渠道,与家长,社区,企业,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尽可能地提供图书馆,语音室,多媒体设备,实验室。教师还应对科学的研究方法,创造技能,论文、课题报告撰写,采访技能、人际交往方式,信息的收集等方面进行指导。

第四,建立以“能力”为主的教育质量观。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学生通过综合实践课程,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第五,综合实践课程还包括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探究社会问题,培养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有助于增强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能力。在实践中学,应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被社会认可,既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第六,评价是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健康的人格发展。评价可以包括研究过程记录表,答辩,课题报告,论文等多方面,新课标中提出: 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评价等级和评价细则,通过评价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我校英语备课组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结合本校资源和学生实际,进行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共编写了五套综合实践课程教材供学生选择。每次活动前都应辅以教师的专题讲座,对探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在该套教材课题研究之后,教师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研究一般意义上的结果。

因为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型课程,它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而现实生活是复杂多变的,它不像试卷上的习题,可以有一一对应的答案。现实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这对于教师而言可谓是个不小的挑战。学生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主体,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仅凭单一的学科知识是难以应付的,这就要求教师也成为学习者、探究者。并在实际教学研究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认真做好教学研究。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立足科学、技术、社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

篇13:印江民族中学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农村中学,校本课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作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设置的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需要,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开发课程。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这为农村中学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资源分析

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在目前教育资源有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立足本土,充分开发当地农村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整合本地区有利的社会资源,开展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增城市农村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且现阶段农村各地的特色经济又发展迅速,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乡镇里的图书馆、工厂、民办企业、文化站以及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等,只要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涉及的,都是课程资源的范畴。

二、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新一代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非常强,农村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希望主导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个性,提高能力。因此,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应充分满足中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多样化。

1. 组织形式多样化

学校要组织形式多样且切实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课题调研、劳技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选择实践活动类型,多方位接触综合实践。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要多样,实现教育方式多元化。

2. 时间安排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时间安排合理化,如寒暑假,周末、节假日、课余时间等,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

3. 实践内容多样化

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及知识结构安排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应立足于农村学校的实际,注重层次性和探究性,如自护自理能力教育、种养业调查、农村志愿者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实现实践内容多样化。

三、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

1. 计划详细周密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制订活动计划,经历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做到人人目标明确、任务明白、时限明了,保证逐步实施,层层落实。

2. 指导实践探索

(1)组织。理论指导课以班级为单位,便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户外实践探究活动,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分组,路程短,不需要交通工具,可避免许多路途上的安全问题,便于周六组织开展活动和小组监控;以村为单位,学生所接触的都是身边熟悉的人和事,降低了活动难度,便于组织实施,体现了实践探究的可行性。

(2)指导。在活动中,教师适时、适度、适当地指导学生选择实践探究的方法、步骤和途径,使他们心中有想法,口中有说法,做中有方法。保证在实践活动中活而不乱、动而有序、有条不紊,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始终保持疏而不漏,密而有格,步步跟踪,环环紧扣,层层落实的良好态势,体现了指导老师的引导性。

(3)实施。采取组长负责、组员分工的运作机制。从组长到组员人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探究任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参与、有实践、有探究、有收获、有发展,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如《走进白水寨——乡村旅游发展前景与对策》的调查过程中,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历史追溯组查阅客家文化的历史演变,采访景点传说,整编景点故事;市场调查组调查开发价值,调查游客来源及数量,预测旅游收入;设计规划组设计旅游规划图,进行投资的估价;广告宣传组动手制作宣传海报,并身体力行进行宣传活动。这些都体现了组织的严密性和分工的明确性。

3. 组织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既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小结,又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它对促进学生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必须重视成果交流这一环的组织和引导。教师应根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针对活动主题、活动主体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展示方式,采用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辩论会、实物展览等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交流活动过程的体验,交流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想、交流探究的方法和途径,使成果交流得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所追求的价值。

四、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评价

1. 评价的原则

(1)参与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学生的活动参与过程,肯定学生的参与价值,不过分强调结果。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实践和反思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2)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在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使评价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3)激励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应以激励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和个性品质的提升,注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纵向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在纵向评价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进步。教师要有意识地放大实践中的体验,淡化最终结果,通过评价帮助学生体会到收获,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2. 评价的内容与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内容与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内容应从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内容,转变为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方法掌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取得的成果等,主体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人士评价等,具体内容见下表。

3. 评价的方法

(1)档案袋评价。以档案袋的方式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将自己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材料不间断地收进自己的档案袋中。如活动过程的材料、应用资料、自我反思的材料、成果展示的材料,等等。利用这种方式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档案袋中的每一份资料都很清楚地反映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所取得的各种成果,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发展轨迹和活动的全程性。

(2)实时性评价。教师、同学、家长等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现,给予恰当评价,促进活动的开展、深入、创新。实践证明,采用实时性评价其操作方法便捷且非常有效。

(3)描述性评价。描述性评价是记录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反思等,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可描绘活动过程、兴趣特长、方法能力……也可以通过“老师的建议”“精彩亮点”“我的观点”等表现出来,以便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反映学生实践活动的结果。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加强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规范课程管理,丰富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将有利于提高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红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5.

[2]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小学体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英语学科如何开展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