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2024-05-03

读传播学概论有感(精选8篇)

篇1: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文化产业管理10班 010610109 王世汉)

我的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其实我对自己的这个专业仍然有一些困惑。每当有人问我将来我能干什么时我不知该如何去回答。下一学期我们要学《传播学》老师让我们回去看一本与传播学有关的书并写自己的读后感。说实话,我看得并不是很投入,因为我真的是看不懂但我仍然有信心会学好它。

初次接触它我就觉得摸不着头脑,我问自己什么是传播学呢?传播学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一系列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其实我对它的认识是从传播学总论开始的。从中我知道了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兴盛于20世纪中后期。传播学的大本营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现实土壤。40年代诞生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传播学提供了必要的概念、模式和方法论。与此同时,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新闻学、符号学等诸多学科的彼此渗透,则大大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我发现传播学虽然很广感觉有点空洞但是它还是很丰富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我想,研究学习传播学的确可以让我们有很大的提升。

在传播学研究现状方面我了解到在对传播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的众多学者中,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心理学家卢因的成就最为突出,他们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而施拉姆则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起传播学的体系与框架,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我对这些人很陌生,但是我对这些人很是钦佩。正是因为他们传播学才会建立起来,才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变化。在当代学说纷呈、流派林立的传播学界,有两大最有影响的学派。一个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经验学派,另外一个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二者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研究内容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我觉得无论是哪一个学派它们均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只有传播学派内部的百家争鸣才能更好的促进它的进步。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也能出现一种甚至是多种研究传播学的学派,也让我们中国人能在传播学上有所作为。

一位专家曾说过,传播实际上是信息流通的过程,而这种过程错综复杂。如果仅用理论阐述的话,困难很大,难以把握。而模式则能清楚地显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模式化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传播研究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是以模式的形态出现。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实质,它是一门社会学科。只要在人们之间产生关系,只要传播活动中采取一定的技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只要有传播效果,只要存在决定传播价值导向的传播制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使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更为密切和复杂的可能性。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人类一直在改进对于周围事物的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同时又设法提高自身传播信息的能力、速度、清晰度和便利性,不断更新信息传播的技术和方法论的思考,使传播成为社会发展的生产性要素。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信息传播技术是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化模式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信息传播的技术网络成为一个社会发展形态的神经系统。

我知道传播这一形式远在人类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每次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的节目时,不由的惊叹世上万物的灵犀种种,它们或许用生存的本能,或是用自己物种特有的语言交流着,却不断传递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人们在诞生并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后,传播途径就大大加宽了。而中国人创造了造纸术、发明了印刷术,并将指南针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众人面前打开了一条无比灿烂和光辉的道路,让西方人知道了老子、孔子,也让我们知道了柏拉图、苏格拉底,也知道了地球并不是天圆地方,行船至天边也不会掉下去。再后来,人们议论着:地球不是宇宙中心,月亮上没有嫦娥……因为人们知道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有道理的,而人类登月时,发现那里不过是个荒凉的星球寸草不生;人们征服了各色疾病后,逐渐的看清人类的神秘;而神长的什么样子,活着的人没见过,去世的人也没有办法告诉我们。都是通过不断的信息传递,才有了今天这些认识,对错与否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人类才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传播使得这个世界成为整体,不同文明相互融合……这就是传播对于我们人类的作用。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传播学的巨大力量以及它未来的美好前程的发展!

虽然我看过传播学概论,但是由于自己的理解力有限我还是不能够清楚地了解传播学的真正含义。对我来说传播学的内容很多很多,像什么人类信息传播概述、人类传播结构与模式、内向传播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每一章节都不怎么好理解,所以我写自己的感想时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逻辑性。但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我还是有所收获的,毕竟传播学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是不陌生了。我希望下学期开学能够好好学习传播学使自己的兴趣得到提升。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虽然不成熟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一点进步。传播学是我这个专业的重要科目,我会认真对待为以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年2月1日

篇2: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李茜

《生命教育概论─华人应用哲学取向》一书,是针对预定于2006

年正式实施的普通高级中学「生命教育类」选修课程师资培育而撰写。

选修课程共分为八门科目,基础课程「生命教育概论」的内容,涵盖

了其馀进阶课程最精要部分,对之进行取向的反思与批判,目的是希

望未来的生命教育教师,具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和开阔的心胸。

读完此书后,对于教育工作,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是无数鲜活的、成长的、希望的生命。如何正视生命和发展生命,已是当前学校教育急需解决的课题。

为了更加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使教育更顺乎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我们应以生命教育为突破口,以绿色教育为依托,以实施

人文性行动研究为手段,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模式为目标,以构建人

性化世纪环保理念为前景,以促进学生健康、生动、活泼发展,形成个性特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积极动

手、动脑能力为宗旨,全方位进行生命教育,让教师和学生们体验生

命中的感恩、珍惜、快乐、承担和智慧。

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呢?阅读完后,我有了更好的理解。

当代中国的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转型,这既是学校教育

实现重新定位、自我更新的机遇,同时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挑

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对个体生命的重视。在目前的教育领

域,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派都意识到“生命”应该成为教育的原点。“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人性化的事业。它应当引导青少

年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了解生活,丰富心灵,培育灵性,养成高尚的道德和坚定的信仰。因此,教育应当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

律来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但是,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还不够,重视学生的成绩甚过于个体生命的存在需要,学校教育深陷本末倒置的困境。师生作为教育活动的生命体,其个体的生存方式与生命质量的被忽视与受压抑,体现了学校教育忽视生命的整体状态。

生命是发展的、变化的,而这种发展、变化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教育,可以说教育是生命的本质特征,而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根本,没有生命就无所谓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所有事物的总和,实际上是人生于世所经历的所有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生命存在的载体,没有人能够脱离生活而存在,教育也因此成为生命的存在形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人“何以为生”和“以何为生”的双重目的。而现实中受教育工具性思想的影响,人们忘掉了教育的“何以为生”的教育目的,功利性地追求“以何为生”。“教育即生命”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原本认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促进生命的成长,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台湾大学孙效智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荣共在的和谐关系。

归根结底,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生命,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教育的根,是教育的元基点。

其实我认为生命教育不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而是对教育的根的强调,“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作为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应从生命教育的实施和管理角度来研究生命教育,以使生命教育在实际当中得以落实,生命教育应该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应该体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中,应该从校长、教师、家长等各层面认识和落实。真正的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教育过程不是植物的生长、标准件的加工过程,而是人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使生命全面、均衡发展,不断追求人生意义,成长为主体生命的过程。“教育并没有把生命作为它的对象,教育的过程也没有把人当作‘人’。生命教育试图通过关爱生命、培养生命丰富的社会属性和引导生命意义的追寻,培养出身心健全、全面发展富含创造活力的新人;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和世间万物和谐共处;改造单向度的人,使人类重新认识自我,找回现代人失去的精神家园。

篇3: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该书成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期, 故从引言起就出现了大量的诸如“新中国音乐工作者”、“社会主义新音乐”等名词, 使得该书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成为该书的一大特点。

书中第五页说对于遗产中的许多优秀作品, 既要指出他们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 给以一定的历史地位, 同时也要指出他们在今天的条件下对于人民的意义和作用, 即指出了对待民族音乐遗产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既要着眼于“当时”, 又要放眼于“未来”。

该书第一、二两章都与民歌有关, 分为第一章:民歌和古代歌曲;第二章:歌舞与舞蹈音乐。第一章主要介绍民歌本身, 首先, 指出民间歌曲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在以前民歌成为人民向统治阶级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最方便、最有利的精神武器, 并强调民间歌曲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民歌是戏曲、器乐等音乐的基础, 歌舞音乐不仅从民歌中吸取曲调的材料, 而且还有直接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成歌舞的。因此民歌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至今民歌依然有着它特殊的重要意义。

然后, 该书介绍了民歌的艺术特点。民歌作为我国最主要的音乐艺术, 其一般特点便是音乐语言、艺术形式及其手法的简明和洗炼, 是善于运用经济的材料、洗炼的艺术手法和音乐语言, 创造出准确而生动的音乐形象。民歌依据其题材和样式主要分为四大类,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唱歌及多声部歌曲。其中劳动号子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 山歌是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 歌词带有即兴性, 小调就是人民群众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 种类繁多, 而长歌是相对小调而言的一些结构较长的大型民歌体裁。民歌的种类划分标准有很多, 而书中介绍的只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最基本的划分标准。

第一章第三节则介绍了古代歌曲, 这些古代歌曲与前面介绍的民歌略有不同, 是至今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歌曲, 包括琴歌、词曲、散曲、套曲、牌子曲以及兄弟民族的史诗歌曲等多种体裁和形式的歌曲作品, 区别于民歌的口耳相传, 这些作品保存至今主要是根据一些古代乐谱和古琴曲谱发掘而来的。所以这些歌曲大多为文人雅士所做, 区别与前面劳动人民所创作的民歌。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歌舞与舞蹈音乐。歌舞是人们最早创造和运用的音乐体裁之一,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悦舞蹈, 汉唐的歌舞“大曲”, 他们在当时的音乐文化中都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在我国, 主要的歌舞分为秧歌、花灯、采茶、二人转、二人台、十二木卡姆、囊玛、堆谢、安代、农乐舞、长鼓舞、芦笙舞、欢乐舞、鄂尔多斯舞等。这些舞蹈能够反映着复杂的社会关系, 直接或间接的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 同时劳动人民在创造歌舞的同时也尽情地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对封建礼教的抗议等等丰富的思想情感。

民歌的富有歌唱性的流畅旋律是歌舞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 因此歌舞音乐也同时具有了民歌的一些类似的特征。例如歌舞音乐的结构形式很多, 主要分为单歌式、复歌式, 同时也有曲牌体和板腔体。同时歌舞音乐也有器乐伴奏, 并且成为歌舞音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歌舞音乐中占有重要部分。

读完前面两章, 感觉本书内容精简全面, 特色鲜明, 故产生以下几点思考:

1、本书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我认为这是本书语言上最大的特点之一。偶尔会出现“社会主义新时代”等词语, 在当时看来是比较合乎时代潮流的, 而现如今看来, 则有点局限性了。

2、有人曾提出应当将歌舞音乐放到民歌里面, 而不是分开阐述。而笔者支持作者的看法, 将民歌和歌舞音乐分开。本书将民歌放在第一章自有其用意。在中国的音乐文化中, 民歌作为所有音乐艺术的基础, 其他的音乐艺术形式无不由民歌演变而成或受民歌的影响, 所以民歌理应放在最前面, 但不能因此就将别的艺术形式划分到民歌的范畴。中国的歌舞音乐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居多, 但其终究是民歌衍生出来的另外一种艺术形式。且民歌产生于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 为了使集体劳动的节奏协调一致, 提高劳动的功效, 减轻身体的疲乏, 创造了劳动歌曲。而歌舞艺术是为了歌颂劳动的胜利, 重温劳动的欢愉, 把劳动的动作和歌声一起再现。故歌舞音乐和民歌在创作初始阶段就有不同, 所以应该分开, 另当别论。

3、作者所编的无论是民歌, 还是歌舞音乐的最后一节内容都是音乐遗产的新发展。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将其单独摆出来, 相较于中国浩瀚的音乐文化海洋, 社会主义新改造虽有时代意义, 但是还是略显单薄, 故建议再版的时候将此内容作适当删减。

第一章和第二章都与民歌这门艺术息息相关, 笔者认为无论劳动或者舞蹈时的歌唱, 都是民歌存在的一种形式, 前面两章的内容是对民歌的一种基本阐释;而后面三章的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则是民歌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一、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特质分析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P219)从中央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的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课程的整体性是对理论自身整体性的再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必须确保和再现理论自身的整体性特点,才能使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重构理论魅力的过程,并最终实现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武装大学生、引领大学生的教育目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有其历史和理论依据的。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以及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必须明确,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分为若干部分并标明其相应的思想来源,主要是为了便于人们接受和掌握。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结构上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则完全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批判杜林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的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系的完整性是理论的科学性与生命力的前提。认为“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是有悖于理论的本来面貌的。从“三个组成部分”的角度来“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则会大大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科学性。“05方案”重新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对以往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反思和改进。整体性应该是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根本特质和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体系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做到,既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着眼,又不局限于三个组成部分,而是努力体现和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2]

其次,课程的整体性还是遵循理论自身发展足迹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各个发展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根据俄国实际创造的理论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组成部分。只有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性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贯通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和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足迹,通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来体现理论的真理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整体性的内在诉求描述

在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特质必然会给实际的教学活动提出种种诉求,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内在诉求,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要化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理论学习“少而精、要管用”之间的矛盾。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学活动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才能实现“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学目标。这就注定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教学内容含量大与教学时间十分有限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一方面要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不能任意裁减教学内容,因为只有保证理论的完整性才能确保理论的彻底性,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另一方面,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对所有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进行讲解则会导致肤浅和缺乏吸引力。对大学生来讲,学理论要“少而精、要管用”。要化解上述矛盾,就要在教学中明确主题,突出主线。要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来合理安排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教师要从实际教学活动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支撑,以教材逻辑体系为依托,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体系,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再现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其次,要化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与教师知识结构专业化之间的矛盾。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内容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几方面的有机整体,它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底蕴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科学地驾驭课程的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结构基本上是按照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样三个部分来划分的,我们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大致是与此相对应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是按照三门课各自进行教学与研究的。于是,课程整体性特质要求教师知识结构的广博性与实际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专业化之间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化解这一矛盾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才能突破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专业化的瓶颈,提高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驾驭、分析、诠释和运用的能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来统领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篇5:读《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有感

摘要: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相关的研究著作层出不穷。本文将针对刘珣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书,说明该书系统、全面等特点,简要论述其在编排上不尽合理、时代性不强、少数例证不够恰当等不足之处,同时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谈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评价;心得

近日阅读了刘珣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书,本书旨在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所涉及到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概略的论述。全书以“论”为主,兼顾到“史”;以现在为主,兼及过去;以我国为主,必要时也涉及到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大背景。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内容全面、系统,但编排有所欠缺。

全书分八个章节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诸多问题,具体篇目为:(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2)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3)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理论基础;(4)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5)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6)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技术的应用;(7)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8)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质。

本书选用了北京语言大学36位作者的46篇文章,限于篇幅等原因,选用时采取了节选的方式,经过了精心的剪辑。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可以兼顾到各家的观点,对于相关问题的论述可以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可以体会到不同作者的论述风格,不会感觉过于单调,阅读兴趣较强。

然而,没有统一的作者或是编写组也有一定的弊端。不同作者的论述风格不同,观点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使读者——尤其是那些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不太了解的初学者产生无所适从的感受,不利于学习。因而,在本书的编排上还需要做一定的修改。

2、个人主观色彩比较浓厚。

本文是一部论文选集,一些作者在论述的时候直接以论述主体的身份出现在 论文里面,个人色彩比较浓厚。比如:第四章第一节——“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发展趋势”,作者盛炎在开头时写到:“这是个大题目,也是个老题目,谈的人很多。我想在别人谈的基础上做点补充,发表点个人的浅见。”读到这里容易让人感觉是在现场听讲座,学术性没有那么强烈,没有那么严肃。

3、在“论”的同时兼顾到了“史”。

本书重点在论述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相关理论,但在侧重“论”的同时也兼顾到了“史”。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对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简史以及国外外语教学学科的发展过程的回顾,而且体现在对于历史上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介绍。该篇作者张亚军纵向上从《礼记》开始,继而介绍了两汉、隋唐、宋至民国初年的对外汉语教学;横向上分佛教僧人、外国传教士、日本、朝鲜等人群、国别进行介绍。对于历史的叙述使文章充满趣味性,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当然了,作为一部专业的学术论文选集,对于该学科理论知识的论述才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本书也没有偏离这个大方向,将主要的篇幅和笔墨放在理论论述上,做到了重点突出,同时也兼顾到其他。

4、举例论证仍需斟酌。

虽然本书以理论论述为主,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理论在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论述的同时,如果能举出合适的例子,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的一些作者在论述时就举出了相关的例子。本书有不少的例子是从我国的文学名著或是电视、影视作品之中选取的。比如:崔希亮在本书第三章第三节中论述“语言交际能力与话语的会话含义”时就使用了曹雪芹的《红楼梦》、老舍的《茶馆》、钱钟书的《围城》、曲波的《林海雪原》等名著中的例子。这些例子能够更加方便、透彻地解释言语对策能力、话语含义与委婉语、隐语等概念。但是在论述话语含义与双关语时作者选用了下面的例子:

——“何钰,烈性酒这么喝要伤人的。” ——“老院长。我有海量。”

这句对话选自长篇小说《你为谁辩护》,是王小鹰1988年发表的作品。作者的目的是要说明“我有海量”是双关语,表面意思是“善于饮酒”,潜台词是对她前夫说自己可以容人。在这里作者就没有充分考虑到时代性。崔希亮的这篇论文发表于1992年,如果从当时来看,举这个例子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当时人们 对于这部小说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从2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就难以理解了。类似的情况在本书中还存在一些。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本书所选取的论文大部分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发表的,另一方面也与作者选取例子时没有充分考虑时代性有关。因而,本书在选取论文、选用例证时需要注意。

5、补充了新的内容。

相比于我们本科阶段所学习的赵金铭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刘珣主编的这本书在内容的安排上有新颖之处,在最后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质”这一章,从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与教学特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评估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6、与赵金铭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相比较。

上述五点内容阐述了刘珣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特点,说明了其优点与不足。与赵金铭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相比较的话,这些特点会突显得更加明显。赵金铭主编的这本书在内容的安排上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看上去一目了然。很适合刚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初学者,所以我们学校在选择课本时是很明智的。刘珣主编的这本书在结构安排上也是比较合理的,但相对于赵金铭主编的书则稍显逊色。但其在内容选取的广泛性、对于各家学说的兼容性等方面做得要更为出色,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由此看来,刘珣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更适合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了解的更高阶段的学习者来阅读,例如正在经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阶段的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自己的视野,在综合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二、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刘珣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我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虽说本科阶段已经学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知识,但限于当时知识结构、认识能力不足等原因,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难免肤浅,此时重新学习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些新的体会之中,对于“语言不是知识”这一点的理解最为深刻。

1957年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他认为人类头脑中有一种语言机制,即普遍语法,这种普遍语法是人类特有的,是先天遗传的。他把这种先天机制称 为语言能力,以区别于表层结构的用语音成分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语言能力本身并不是语言,它只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只有经过特定的语言环境的反复影响才能产生语言。语言的能力有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的语言能力不是知识。知识的含义很广,它指人们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第二层次交际能力的形成与知识有关,但培养交际能力的过程并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第二语言教学不管是语音、语法、词汇、语用还是文化都应该在实践性原则之下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教师的责任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创造实践的机会。只有第三层次的能力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知识,是分析性的,需要传授的方法教学。

这些认识的形成无论是对于我们自身的第二外语学习还是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阶段,我们选修了西班牙语、俄语等第二外语,在学习这些语言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像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那样进行理性分析,更多的时候需要积极融入到语言环境之中,多进行实践。虽然在国内的课堂教学环境之下,难以完全营造出第二外语的语言环境,但我们可以多参与课堂对话、表演等教学活动,在课后多听录音、对话,通过网络媒介多接触相关的学习资源,从多个角度进行第二外语的实践。而对于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一些同学已经申请加入了国外孔子学院的志愿者培训,而在国内的同学也可以在研二时参加汉语国际教育学院的实习。在进行这些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克服一味传授汉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问题,要多在教学活动之中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之中多加以锻炼,从而更有效率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作为对外汉语(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习者,我们需要系统、全面地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等二语习得方面的理论知识。刘珣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有其突出的特点也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在选取教材进行学习的时候需要加强辨别能力,吸收其长处,摒弃它的不足,并且通过相关文章的学习来充实理论框架。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之中,我们要学以致用,充分利用现在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促使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篇6:读毛泽东思想概论有感

读了《毛泽东思想概论》使我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犀利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前提下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次源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麻醉的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迫切学要新的本阶级的思想武器的知道和革命政党的领导这就为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基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萌芽。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学好毛泽东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读了《毛泽东思想概论》使我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坚决地抵制了那种完全不顾中国实际的共产国际推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坚决地抵制了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错误制定了一条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为根据地从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从而把中国革命从主要由教条主义导致的绝境中解救出来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了全国政权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毛泽东同志又领导我们党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制定了一条关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出发实行的是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我们遵循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合作社的理论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

十六大报告指出“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同样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在新的时期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附录1: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 附录2:

《西行漫记》斯诺 上海复社翻译出版社

《毛泽东传》罗斯 特里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附录3:

导论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第二章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规律 第一节近代中国社会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和实践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一节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

第一节 国家政权问题是革命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 第七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一节 两个革命阶段的衔接与交叉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篇7:读《殡葬心理学概论》有感

心理,是人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意志、性格、能力、气质等内心活动的总称,我们通常称它们为心理现象。而这本书,正是研究人们在殡葬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包括对死亡本身的认识,对死者的感情,对殡葬活动的感受、认识,以及相关的情绪、从前的记忆等的书籍。

情感抚慰、社会整合、渲染死亡气氛这三点是殡葬活动的心理意义,而这也是本书研究价值所在的一部分。

这本书着重介绍了人们在殡葬活动中的一些心理,这些人包括社会人、治丧者、殡葬职工这三个部分的人。而在看过本书后给我感触最大,印象最深的便是殡葬异常心理这一章。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殡葬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和殡葬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这两节。

第一节殡葬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教我们怎样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这些都不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二节介绍的内容:殡葬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这里列出了五个障碍种类:殡葬恐惧症、抑郁心境障碍、焦虑症、癔症以及恋尸癖。下面我将着重介绍一下我对这一节的感悟。

这一节充分的介绍了人们在殡葬活动中会出现的各种异常心理症状。让我对殡葬异常心理这一方面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后面的详细介绍就让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中最让我感触就是提到了“鬼神附体”及“恋尸癖”这么一说。我们在港台鬼片中很容易见到“鬼神附体”的镜头,可以说我们是在这种类似的镜头伴随下长大的,因此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最深刻的。所谓的“鬼神附体”是一种较为常见但有特殊的癔症发作形式,偶尔也见于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障碍。这对它的科学解释让我对此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的“鬼神附体”就是一种心理或精神病而已,但却被江湖骗子利用封建迷信思想来坑骗病人的钱财,摧残病人的心灵和躯体,此举着实可恶,我们不得不防。而这本书的详实介绍无异于打破封建迷信的一盏明灯。

还有一个就是我第一此听说的“恋尸癖”。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压根就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种病,这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一看这病名我就很自然的把恋尸癖者想象成一个面无表情、阴森恐怖的杀人魔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恋尸癖者是属于性变态的病人,他们只是通常以与尸体进行性接触来满足欲望。书上记载了一篇报道:某患者,男,17岁,农民,在三年内先后七次挖掘坟墓,进行奸尸活动,受害尸体距死亡时间长达35天,尸体已腐败。虽说恶心,但却不是十恶不赦的。不仅如此,通常这些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远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有了对于这种病人的正确认识,加深了我对异常心理症状的认识,更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受益匪浅。

我一直认为,读书就要读些有用的书,学些有用的东西。在《殡葬心理学概论》中,我读到了一些我认为有用的东西,相信也切实有用的东西,这正是我们读书的意义所在!

篇8: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立足当前实际解释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概论所具有的基础性理论对别的新闻业务类课程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但是, 传播学中也有大量很难理解的高深专业理论, 比如议程设置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等, 从而造成了学习者对怎样学习显得无所适从。有鉴于此, 对理论进行解决也就成为了解决此问题的重点。传播学概论教材当中的案例分析和解释资料显得过时, 且远离学习者的实际生活, 缺乏时间以及地域上的相融性, 无法让学习者接近, 当然也就无法激发其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立足当前实际以解释传播学理论, 比如, 新近所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等均可成为传播学理论的典型案例。如此一来, 就能提升学习者的兴趣, 让其在生动活泼的案例当中理解专业理论, 取得事半而功倍之成效。

二、运用网络更新传播学理论

理论可以说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工具, 而理论也在实践当中得到了检验。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 理论也会随之而发展。因为传播学理论源自于西方国家, 传入我国的时间也比较晚, 这就造成了我国传播学概论教材中的诸多理论已过时而未能加以及时更新, 存在和当前时代脱节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快捷性和时效性来实施传播学理论更新。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对传播学教材中的理论加以解读, 而且还要包括传播学理论的新动态和新趋势, 从而让理论更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当然, 教师还可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冲击学习者的视觉与听觉, 让其在制作精良的课件中学到相应的理论。

三、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素质

在传播学概论教学过程时, 任课教师承担了传播知识这一任务, 其在授课之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对于所讲授知识的掌握是否纯熟,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 教学技巧是否高明, 均会对教学成效产生某种影响。传播学概论中的基础理论部分对于其他新闻业务类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传播学概论课程中的诸多内容具有深奥、抽象等特征, 学生们在理解时很容易出现问题, 以至于无所适从。为此, 教师应当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 不仅要深入了解传播学教材理论, 总结其中的规律, 而且还需结合简明而易懂的案例加以分析, 将自身的学识修养融入到教学之中, 才能获得事半而功倍之成效。

四、拓宽传播学教学的内容

全部理论都应当能够在具体实践当中得到合理的验证。因为传播学概论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而这些理论在上课之前诸多学生就已经进行了预习,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常常难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也就无法提升其积极性。为此, 教师不仅要用十分精彩的案例以强化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帮助其加以消化和吸收, 而且还应当把教材以外的和理论具有关联的最新研究成果传播给学习者, 让理论能够体现于经典性以外, 还具备了现实性以及针对性。为此就需要在传播学概论的理论教学中持续而深入拓展教学的内容, 不仅需要讲解上个世纪之初人文社会科学范围之内与传播学相关的理论知识, 而且还应当对上个世纪中后期所兴起的诸多控制论、信息论以及系统论等与传播学理论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发展状况实施研究, 从而尽可能地拓宽学习传播学概论的文科学生的视野, 通过增加其所见所闻, 真正地做到文理之间的无缝对接, 从而引导其将新理论、新知识融入到传播学概论的学习之中, 更好地强化课程教学的效果。

五、充分重视学习者作出的反馈

在传播学概论的效果研究当中, 应当高度重视对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反馈这一现象的分析。一是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设置QQ群、开通微博、发送电子邮件、实现共享等各种途径以获取学习者对于教学的意见建议, 并且做到能够平等地讨论相关问题。这一讨论能够让教师更为快捷地掌握学习者对于所学内容的相关反馈信息。二是任课教师还可通过进行不记名投票、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所上课程的教学成效。应用此种形式, 立足于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就能更好地获得学习者所反馈的相关情况, 从而尽可能地调整教学方式, 并且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曾庆香.案例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的运用[J].青年记者, 2009 (14) .

[2]马连湘.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提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刊) , 2012 (12) .

上一篇:《稻盛和夫的最后一战》读后感下一篇:民国四大才女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