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传播经典——读朱自清《经典常谈》有感

2022-09-10

中国古代经典, 浩繁艰深, 许多人望“典”兴叹, 不敢问津, 更何况阅读观还不成熟的中学生呢。当今, 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等大行其道的时候,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如何引发中学生对经典的兴趣, 如何引领中学生走进经典, 一直以来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出现了一批学者大家, 他们不仅致力于专业学术的研究, 也致力于文化启蒙, 充当着教师的角色, 传播经典, 普及民众, 朱自清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的学术著作《经典常谈》成书于1942年, 大教育家的叶圣陶大力宣传此书是中学生和中学教师的必备书。当时的宣传是“不读《经典常谈》, 就过不了考试关”[1], “不读《经典常谈》就当不好国文教师”[2]。我, 一个青年语文教师, 带着这一份虔诚阅读了此书, 发现自己居然是一口气读完了它, 我感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如果吸收一些朱自清先生讲解经典的传播方式, 那么中学生对经典的认识, 对于经典的普及推广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1 让经典缩小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经典常谈》介绍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是学习国学的入门书。里面讲到四书五经等等是怎么回事, 这些“经”在千百年流传成为经典的同时, 也自然与我们读者产生了时代的距离。读《经典常谈》, 仿佛在这里, 古与今之间的通道打开了。为启发人们对经典的兴趣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注意力, 《经典常谈》的每一篇, 基本上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这似乎跟朱自清长期从事教师职业有关, 写学术著作也仍有讲课的模样。如, 《〈说文解字〉第一》, 作者先从民间流传的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入手写起:“传说中的史官仓颉有四个眼睛, 他看见地上有兽蹄儿鸟爪儿留下的痕迹, 灵感涌上心头, 便造起文字来……”[3]。很显然作者继而否定了神话的造字说, 但却在故事中讲清楚了文字演变, 而那些原本枯燥的“六书”知识, 也穿插其中, 变得浅显易懂了。还有比如, 朱自清先生在《〈周易〉第四》里, 也有有趣的开场白:“在人家的门头上, 在小孩的帽饰上, 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圣物, 放在门头上, 放在帽饰里, 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 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 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 都用得着它……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习, 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 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中教这些道理支配, 可见影响之大。”[4]《周易》是讲卦爻占卜之类的书, 朱自清先生作了非常有特色的导入, 让读者一下子感到这些“经”与我们的生活, 如门上的, 孩子帽上的之类的玩意有一脉相承处, 启发了读者的兴趣。

2 让经典贴近生活——从习以为常的风俗入手

上例《〈周易〉第四》同时也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即从当时人们习以为常的习俗或风俗入手的, 从读者身边的事情说起, 使读者产生亲近感。这些卦爻占卜之类的东西, 现代人很是陌生, 但是一些风俗的遗骸, 风俗观念却还在现代人生活中保存着, 朱自清先生联系这些生活中相关的经验来讲解。比如, 还有《〈三礼〉第五》, 礼, 是传统儒学讲究的人情道义社会风俗等等, 现代人看起来是古老深奥有隔膜的:“许多人家的中堂里, 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 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师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 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只称这些为礼的三本, 大概到后世才宗教化了的。”[5]从这本书里, 读者感受到了儒家的“礼”, 并不仅仅是宗教仪式, 也是交往礼仪, 是社会秩序的需要, 也是人情道义的根本。

以上两例可看出, 这正是朱自清善于调用生活素材, 捕捉读者心灵的高超手法的具体应用。朱自清写作《经典常谈》, 并不因为是对经典的介绍, 而追溯到古老的氛围里去, 相反, 在许多时候却联系当时的生活习俗, 写得非常的轻松与幽默, 使读者既感到这些经典古书和我们的生活有相通相连之处, 看起来也毫无排斥之感。

3 让经典变得立体生动——举例子

易中天在评述于丹讲解的《论语》时说, “于丹表达的方式现代、人性, 她用一些实例来解读《论语》, 更通俗易懂。”《经典常谈》在叙述上也有这样特点——举例子。对经典的介绍, 要让读者感到有兴趣, 有新鲜感, 需要增加叙述的说服力, 就离不开让事实来说话。让具体的例子说话。

如《〈诗经〉第四》:“‘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这个字就是‘言’和‘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的所谓‘抒情’并不一样, 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时通行赋诗, 在外交的宴会里, 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 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这可表示这国对那国, 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 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 只将一章中的一两句拉出来, 就当前的环境, 作政治的暗示。”[6]在作了如上的叙述之后, 接着又举了《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例子, 来加以证明。对一个古今有所变化了的概念, 如何使读者理解得更确切, 朱先生没有简单地下结论, 而是一步步引用事实, 让具体的例子说话, 最后让读者自然地接受自己的结论。

又如关于《春秋》作者的问题, 朱自清首先把各种有关孔子行道不成、获麟有感而作《春秋》的传说叙说了一遍, 犹如讲了一个形象具体的故事, 来勾起读者的兴趣、加强读者的注意, 但作者很快话锋一转, 运用事实来纠正以往的传说:“这个故事虽然是够感伤的, 但我们从种种方面知道, 它却不是真的。《春秋》只是鲁国史官的旧文, 孔子不曾掺进手去。《春秋》可是一部信史, 里面所记的鲁国日食, 有三十次和西方科学家所推算的相合, 这决不是偶然的。不过书中残阙、零乱和后人增改的地方, 都很不少。”[7]

由此可见, 尽管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些典籍, 但朱自清先生是忠于典籍中客观事实的, 之所以能做到这样, 他的法宝之一就是举例子, 用具体事例, 客观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例子中, 我们读者仿佛沉浸到这些典籍中去了, 好像自己也读了一遍, 这些典籍自然不再只是头脑中抽象的概念了。

4 让经典具有亲和的力量——叙述的口吻温文尔雅

众所周知,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很有特点。他用的是很规范的白话文, 并纯熟地在文中运用口语。这种语言风格自然也带到了他的学术著作中去, 撰写《经典常谈》这样的既有学术性又通俗化的著作, 作者也是运用自己倡导的“活的口语”, 读《经典常谈》就仿佛在听一个智者用很通俗的语言讲述古老的故事。“诗的源头是歌谣, 上古时候没有文字, 只有唱的歌谣, 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 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 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 使用歌唱, 一唱三叹的, 让别人回肠荡气……”[8]先生给想“漫游”经典的读者当向导, 以亲切自然的随笔风格描述了十三部经典的典故源流、“胜景佳境”, 深入浅出、富于生趣, 别有一番平易近人的教师的风采。《经典常谈》应该说在经典与读者的沟通上是成功的, 它的语言特色, 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需要。它不是为学者而写, 而是为一般普通读者而写, 为一般受过中等教育的读者而写。它面对的是普通读者, 它使用的是普通读者所都能接受的语言。这正是《经典常谈》的可贵之处。

我们说文化需要创新, 但前提须是传承, 因此, 经典的传承普及需要有文化学者放下架子, 作通俗的讲解, 以便最大程度地被广泛民众接受。《百家讲坛》这方面做得很成功, 将之联系到刚刚读完的《经典常谈》, 同样也是。我觉得普及经典, 中学教师肩上也担负着重要责任, 教科书以及教科书以外的经典作品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 和教师的口耳相传有关联。经典本身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 缩小经典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如果把经典和时代沟通好了, 也就沟通了学生, 这正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教师在向学生介绍一本经典书籍的时候, 不妨也学学朱自清先生的传授方式, 以亲和的口吻, 讲故事的方式, 以现代的视角去传播经典。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学者大家之一, 他不仅致力于专业学术的研究, 也致力于文化启蒙, 充当着教师的角色, 传播经典, 普及民众。他的著作《经典常谈》有着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以亲和的口吻, 讲故事的方式, 以现代的视角去传播经典, 为广大中学教师启蒙学生提供了范例。

关键词:传播经典,启发兴趣,贴近生活,亲和力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读经典常谈.中学生, 1943, 8, 5 (66) .

[2] 叶圣陶.介绍经典常谈.国文杂志, 1943.8

[3] 朱自清.经典常谈.三联书店, 1980.9:1.

[4] 朱自清.经典常谈.三联书店, 1980.9:10.

[5] 朱自清.经典常谈.三联书店, 1980.9:36.

[6] 朱自清.经典常谈.三联书店, 1980.9:31.

[7] 朱自清.经典常谈.三联书店, 1980.9:43.

[8] 朱自清.经典常谈.三联书店, 1980.9:2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师如何传播经典——读朱自清《经典常谈》有感】相关文章:

读朱自清散文歌声有感11-11

读如何做最好教师有感11-03

教师读国学经典书心得12-29

读红色经典有感范文06-08

读教育经典有感范文06-08

读红色经典诗文有感08-06

读红色经典故事有感08-06

读教育经典书籍有感08-06

读一本教育经典有感08-08

读国学经典《弟子规》有感04-17

上一篇:燃性气体及有毒气体报警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下一篇:评职风波引发的思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