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复习要求

2024-05-04

传播学概论复习要求(精选6篇)

篇1:传播学概论复习要求

1、本学期概论课期末考试时间:2012年元月11日(即第19周的周三)

2、期末考试形式:开卷。其复习内容:教材上的基础理论题占40分;联系实际的比较

开放的题占60分,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请结合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谈谈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如何自觉学习并努力践行落实科学发展观?(答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分析透彻,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内容充实,所提的对策建议具可操作性)

(2)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请结合实际来谈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学生在解决就业问题中应作哪些自身努力?(答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分析透彻,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内容充实,所提的对策建议具可操作性)

(3)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请理论联系实际为我校卓越人才培养献计献策。(答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分明,内容充实,所提的对策建议具可操作性)

(4)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部署。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同时请对武汉理工大学应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谈谈你的思考。(答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分析透彻,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内容充实,所提的对策建议具可操作性)

篇2:传播学概论复习要求

1.传播学中5W模式:拉斯韦尔。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研究内容:传播者(控制分心)、传播讯息(内容分析)、传播媒介(媒介分析)、受众(受众分析)、传播效果(效果分析)等。2.群体感染: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3.沉默的螺旋:得到赞同观点越多积极参与者越多。缺失赞同或遭到攻击时,人们会保持沉默。沉默造成增势,如此循环,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4.培养理论: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偏离,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5.传播的类型:①传统分类为:自我(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②按照传播中所运用的符号分为言语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种类型;③从传播媒介可以将人类传播划分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类;④从行为主体的角度,传播也就可分为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国际传播。

6.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

7.人际传播的特点:人际传播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②就传播活动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而言,在同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③由于人际传播中的反馈及时,所以双方的交流也就容易充分;④相对大众传播而言,人际传播的信息量比较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⑤在人际传播活动中,特别是在多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信息容易走样。

8.人内传播的特点:①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保持衔接关系;②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③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④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9.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指受传者受到了传播活动的影响,在什么方向、多大程度上加强或改变了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二、论述题

1.分析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的区别(理论结合例子):

★群体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判断能力,表现为盲信和盲从。例:纳粹的宣传片就是群体暗示的经典之作。

★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例: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球迷暴动、印尼发生的迫害华人事件都是群体感染的负面案例。

2.从米德的主我、客我方面谈人内传播理论:

①主我I:意愿和行为主体②客我me: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③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④人的自我意识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也体现着互动⑤客我可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互动形成新的自我⑥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互动的介质是信息。

3.大众传播的积极和消极功能:

★积极功能: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实施教育、提供社会服务、丰富文化娱乐。

★消极功能:①大众传播是即可以为善服务,有可以为恶废物的强大工具②环境监视功能:麻醉、信息超载、文化渗透③社会协调功能:对社会弊端的报道;受众主动判断精神减弱④教育或文化传递功能:标准化教育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⑤娱乐功能:娱乐至死;电视中的暴力节目等。

4.传播效果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提醒我们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权,该理论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受众,把十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②认为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推翻了受众被动论。③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

5.组织内传播的正式与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①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②纵向传播:有单向流动的性质,根据信息的流向,又区分为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两种。

★非正式渠道:①组织内的人际传播渠道。②组织内的群体传播渠道。

6.麦克卢汉的四个学说:

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它说明传媒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2、有重要启发意义,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思辨性推论。2媒介即讯息: ★受众影响:

①传播媒介影响了我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

②印刷媒介强调的是视觉,它影响了我们的思考,使思想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它使人类的思考可以与感情分开;

③印刷媒介带着专业和技术的分化,同时也造成了疏离感与个人主义。★社会层面:

①印刷媒介使国家可能产生并导致民族主义的高涨;

②电视可能恢复印刷媒介所毁坏的感官比例的平衡。大众传播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 ③媒介内容就像破门而入的盗贼携带的一块多汁的肉,目的是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3热媒介与冷媒介:

来源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及与此成反比的受众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冷媒介:低清晰度的媒介(如手稿、电话、电视口语等),为受众填补缺失或模糊的信息提供机会。

★热媒介:高清晰度的媒介(如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影等),给受众提供充分且清晰的信息。

★区别:①冷媒体邀请人深度参与,它兼收并蓄;热媒介剥夺人深度参与的机会,它排斥异己。②热媒介并不留下这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媒介的清晰度低,参与度就高。

○热媒介是一种感觉延伸,它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资料完备的状态。

★例:

1、从视觉上说,照片具有高清晰度。卡通画只有低清晰度,因为他提供的信息非常少。

2、电视是一种冷媒介---低清晰度的媒介,它给耳朵提供的信息量少的可怜,大量信息要靠自己去填补。

★冷热的外延拓展:冷媒介和热媒介调节者文化的环境的温度,他们给文化环境提供信息,又反过来从文化环境中吸取能力。一种或一群媒介可以吧文化炒热,热文化常常刺激冷媒介的兴起,反之亦然。

★作用影响:麦克卢汉用冷热分析美国政治力量的消长,在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根据自身特点,巧妙利用各种媒介的冷热特性,扬长避短,争取将更好的一面呈现给选民。4地球村的提出:

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我们的中枢神经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抹去了我们星球上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5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 ★积极意义

①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②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对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启迪意义; ③关于地球村的语言,也是符号当代世界的发展。★片面性

①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卫衣决定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②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工具或技术的主宰对象; ③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单人不完全受感觉支配。

7.议程设置理论:

○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

○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观点

①大众媒介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②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③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④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议程设置理论诞生在传统媒体生态之下:传播权集中在少数媒介手里,受众相对被动,缺乏同时接触多个媒介的有效渠道,其主动性的发挥也只是从常接触的媒介中去选择。虽然公众有个人议程,但只是受传统媒体的影响后的议程,由于传播活动处于卖方市场,他们不可能也没能力自己设置议程。

8.知沟假说理论 Knowledge Gap 蒂奇诺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尽管大众传媒将同样的知识信息传送到每个家庭和社会角落,人民在接触和利用的机会上平等,但它所带来的社会结果并非如此。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常常是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而那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学前没有钱请家庭教师,没有钱购买启蒙读物,进入小学后,二者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明显的差距。

○ 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上的两极分化。芝麻街

○ 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美国政府“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来改善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通过制作儿童启蒙教育的电视系列片,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就成为“补充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

○ 在对该系列片播放后的实际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在贯彻这个意图方面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一举措失败了。

○(塞萨米大街)播出后虽然对贫富儿童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但总的实际效果却是扩大了贫富儿童之间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方面的差距。因为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

○ 这部以缓解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的电视系列片,播出后的实际效果(后面两字没有)○ 1970年提出了“知沟理论”

缩小甚至消除知沟的某些条件:

1、在多元化社区,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信仰,因而知沟有扩大趋势;在同质性社区里,人们的信息渠道虽不正式但相同,知沟则有缩小趋势。

2、当人们对某个议题感到冲突时,知沟也可能缩小,知沟引起的社会关切程度越大,知沟就越可能缩小。

3、差异不但表现在知识水平上,而且体现在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上,除了大众媒介,人际传播等各种传播方式都影响着知沟,这就使得知沟假说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 知沟假说被置于“社会变迁”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社会变迁以公共事务和科技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其进程表现为公众对某些观念或科技的不断接受。知沟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可能引起公众在这些方面的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对社会变迁有深远影响。○ MEF 100元电脑:目标:每位落后地区学童人手一机

○ 基本概念:

1、社会结构: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性别、城乡

2、不同阶层间的知识差距:天花板效应,优势者早就知道,劣势者因媒体传播也迟早知道。

3、社会系统中的资讯流通量。

○ 提契纳的理论修正:

1、原提出,知沟的5个原因:传播技巧、资料存量、社会接触、选择性暴露/接受/记忆,媒价性质。

2、修正后,加入社会系统变项:事件的本质,事件对系统的冲突程度,媒介报道的重复程度

○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外,造成“知沟”扩大: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从先前的大众传媒和正视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社会活动越活越,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第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的差异。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的研究始终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也就是说,个人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大众传媒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就越高。第五、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性质上的差异。迄今为止,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这与当今的广告不同,科学知识、公共事务和新闻一般重复较少,而重复有利于社会地位低的人群对话题的学习与熟悉。

○ 从“知沟”到“数字鸿沟”信息就是财富 Information rich-Information poor ○ “知沟”假设可用以下方式表达:第一、经过一段时间、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的获取速度,比文化程度低的人快。第二、在特定的时间里,经媒介大量报道的话题知识获取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高。

○ “知沟理论”认为,当上述五大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起作用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在有利的地位,这是造成“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知沟”也就尤为明显。因此,当大众媒介媒介流量继续增加时,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态度性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知沟”也随之加深。

○ 媒介使用与知沟的关系

1、教育程度低媒介使用少,教育程度高媒介使用多,知沟越大;

2、教育程度高但媒介使用少,教育程度低但媒介使用多,知沟越小;

3、教育程度高

○ 关于传播效果的探讨:

1、大众传播会影响社会群体的知识差距;

2、大众传播可能使得所有人的知识水平提高;

篇3: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立足当前实际解释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概论所具有的基础性理论对别的新闻业务类课程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但是, 传播学中也有大量很难理解的高深专业理论, 比如议程设置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等, 从而造成了学习者对怎样学习显得无所适从。有鉴于此, 对理论进行解决也就成为了解决此问题的重点。传播学概论教材当中的案例分析和解释资料显得过时, 且远离学习者的实际生活, 缺乏时间以及地域上的相融性, 无法让学习者接近, 当然也就无法激发其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立足当前实际以解释传播学理论, 比如, 新近所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等均可成为传播学理论的典型案例。如此一来, 就能提升学习者的兴趣, 让其在生动活泼的案例当中理解专业理论, 取得事半而功倍之成效。

二、运用网络更新传播学理论

理论可以说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工具, 而理论也在实践当中得到了检验。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 理论也会随之而发展。因为传播学理论源自于西方国家, 传入我国的时间也比较晚, 这就造成了我国传播学概论教材中的诸多理论已过时而未能加以及时更新, 存在和当前时代脱节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快捷性和时效性来实施传播学理论更新。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对传播学教材中的理论加以解读, 而且还要包括传播学理论的新动态和新趋势, 从而让理论更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当然, 教师还可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冲击学习者的视觉与听觉, 让其在制作精良的课件中学到相应的理论。

三、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素质

在传播学概论教学过程时, 任课教师承担了传播知识这一任务, 其在授课之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对于所讲授知识的掌握是否纯熟,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 教学技巧是否高明, 均会对教学成效产生某种影响。传播学概论中的基础理论部分对于其他新闻业务类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传播学概论课程中的诸多内容具有深奥、抽象等特征, 学生们在理解时很容易出现问题, 以至于无所适从。为此, 教师应当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 不仅要深入了解传播学教材理论, 总结其中的规律, 而且还需结合简明而易懂的案例加以分析, 将自身的学识修养融入到教学之中, 才能获得事半而功倍之成效。

四、拓宽传播学教学的内容

全部理论都应当能够在具体实践当中得到合理的验证。因为传播学概论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而这些理论在上课之前诸多学生就已经进行了预习,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常常难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也就无法提升其积极性。为此, 教师不仅要用十分精彩的案例以强化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帮助其加以消化和吸收, 而且还应当把教材以外的和理论具有关联的最新研究成果传播给学习者, 让理论能够体现于经典性以外, 还具备了现实性以及针对性。为此就需要在传播学概论的理论教学中持续而深入拓展教学的内容, 不仅需要讲解上个世纪之初人文社会科学范围之内与传播学相关的理论知识, 而且还应当对上个世纪中后期所兴起的诸多控制论、信息论以及系统论等与传播学理论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发展状况实施研究, 从而尽可能地拓宽学习传播学概论的文科学生的视野, 通过增加其所见所闻, 真正地做到文理之间的无缝对接, 从而引导其将新理论、新知识融入到传播学概论的学习之中, 更好地强化课程教学的效果。

五、充分重视学习者作出的反馈

在传播学概论的效果研究当中, 应当高度重视对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反馈这一现象的分析。一是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设置QQ群、开通微博、发送电子邮件、实现共享等各种途径以获取学习者对于教学的意见建议, 并且做到能够平等地讨论相关问题。这一讨论能够让教师更为快捷地掌握学习者对于所学内容的相关反馈信息。二是任课教师还可通过进行不记名投票、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所上课程的教学成效。应用此种形式, 立足于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就能更好地获得学习者所反馈的相关情况, 从而尽可能地调整教学方式, 并且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曾庆香.案例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的运用[J].青年记者, 2009 (14) .

[2]马连湘.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提要[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刊) , 2012 (12) .

篇4:传播学概论复习要求

一、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特质分析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P219)从中央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的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课程的整体性是对理论自身整体性的再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必须确保和再现理论自身的整体性特点,才能使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重构理论魅力的过程,并最终实现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武装大学生、引领大学生的教育目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有其历史和理论依据的。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以及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必须明确,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分为若干部分并标明其相应的思想来源,主要是为了便于人们接受和掌握。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结构上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则完全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批判杜林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的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系的完整性是理论的科学性与生命力的前提。认为“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是有悖于理论的本来面貌的。从“三个组成部分”的角度来“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则会大大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科学性。“05方案”重新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对以往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反思和改进。整体性应该是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根本特质和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体系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做到,既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着眼,又不局限于三个组成部分,而是努力体现和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2]

其次,课程的整体性还是遵循理论自身发展足迹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各个发展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根据俄国实际创造的理论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组成部分。只有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性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贯通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和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足迹,通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来体现理论的真理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整体性的内在诉求描述

在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特质必然会给实际的教学活动提出种种诉求,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内在诉求,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要化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理论学习“少而精、要管用”之间的矛盾。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学活动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才能实现“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学目标。这就注定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教学内容含量大与教学时间十分有限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一方面要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不能任意裁减教学内容,因为只有保证理论的完整性才能确保理论的彻底性,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另一方面,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对所有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进行讲解则会导致肤浅和缺乏吸引力。对大学生来讲,学理论要“少而精、要管用”。要化解上述矛盾,就要在教学中明确主题,突出主线。要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来合理安排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教师要从实际教学活动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支撑,以教材逻辑体系为依托,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体系,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再现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其次,要化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与教师知识结构专业化之间的矛盾。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内容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几方面的有机整体,它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底蕴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科学地驾驭课程的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结构基本上是按照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样三个部分来划分的,我们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大致是与此相对应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是按照三门课各自进行教学与研究的。于是,课程整体性特质要求教师知识结构的广博性与实际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专业化之间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化解这一矛盾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才能突破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专业化的瓶颈,提高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驾驭、分析、诠释和运用的能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来统领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篇5:传播学概论 重点

1、信息

(1)广义的信息概念: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这个概念下,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心的东西都是信息。(2)信息的构成: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的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c.香农认为,所谓信息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从功能角度看,信息是具有帮助我们消除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并影响着我们选择或不选择某种行为概率的一种度量。)

2、传播

(1)概念: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2)库利的传播观: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3)传播的实质: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4)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5)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3、符号

(1)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2)符号的构成: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

(3)符号的基本功能: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4、意义

(1)概念: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5、象征性社会互动(1)象征行为

①含义: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象征行为通常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则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

②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这种转化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类比关系,即它们之间必须具有某种类似性。这种类似性并不是直接的和绝对的,而是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和想象。

③特性:a.智慧性。需要在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之间巧妙地建立联想关系。

b.社会性和约定性。总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需要得到较多社会成员的认同。

c.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象征行为包含了人们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判断,包含着肯定或否定、称颂或批判的成分。(2)*象征性互动理论

①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②基本观点: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③核心问题时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 a.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 b.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c.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3)象征性社会互动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的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意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

意义交换作为互动性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Eg,“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从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象征性社会互动虽然交换的是精神内容,但它是建立在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象征活动归根到底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

6、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7、“5W”模式(P50)

传播过程模式之一——线性模式(直线模式)。

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人们称之为“5W”模式。谁传播者→说什么信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8、传播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

9、人内传播

(1)概念: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 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2)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米德提出“主我与客我理论”,他把自我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个人又是参与社会创造的主体,这一点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10、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2)人际传播的动机: ①获得信息

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③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④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11、群体传播

(1)群体的概念: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2)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简言之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联接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群体对社会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不仅如此,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因此,群体同样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群体对个人成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②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③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综上所述,群体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群体的社会功能并不都是正面的。,某些群体为实现一己目的而拒绝承担正当的社会分工,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对个人来说,群体在为个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又具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对说服产生影响。

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群体规范的功能:

①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②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③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④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P190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看起来似乎完全出于个人决定的行为实际上很大程 度上受到内在化的“群体”即群体规范的影响。同样,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对大众传播效果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制约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受众对媒介和内容的“选择性接触”,并影响着他们对观点的接受。这一点已经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IPP指数分析以及凯利和沃卡尔等人的心理学实验所证实。

信息社会概念: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12、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

组织传播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综上所述,传播是组织的一个基本属性。(笔记P27)

13、大众传播

(1)概念: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成和传播活动。(2)大众传播的特点:

①传播者的职业化——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组织性、专业群体)

②媒介的机械化——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克服时间、空间限制)③讯息的大量化

④受众的大众化——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一般个体非特定)

⑤传播信息商品属性——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⑥反馈的弱化——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反馈较难)⑦社会化传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①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②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测;解释与规;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③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书P102)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④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颂的功能观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4)大众传播的起点

以19世纪30年代的《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报刊为标志。“人人都看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出现

14、拟态环境(书P113 P121 P195 P204)(1)概念: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2)不少学者主要考察媒介内容的影响,如李普曼对“拟态环境“的分析。(3)关于大众传播对社会成员的环境认知活动的影响问题,并不是“议程设置公能”理论提出的一个新观点。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就认为,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并由此营造“拟态环境”活动。

(4)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的提示着“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事实”。——“培养”理论

*(5)李普曼有一个重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15、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四个著名的观点:(书P118-120,笔记P41-42)①“媒介即讯息”

②“媒介即人的延伸” ③“热媒介”“冷媒介”

④“电子媒介—地球村”(这个课本上没有,但是陈鹏老师讲过)(2)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书P120-121,笔记P42-43)

16、大众传媒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即二元产品市场。

大众传媒的活动在更大程度上收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这种公共性和公益性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不必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二,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

第三,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制约和影响传媒组织活动的各种因素: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公共性与公益性)

17、卢因对“把关人”的研究(1)“把关人”概念:卢因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2)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书P131)(3)“把关过程”的实质(P131 P134)

18、传播制度(书P135)

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问题。一句话,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19、社会责任理论

(1)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2)*自由主义理论提出的背景(P142 143)

(3)现代社会责任理论大体包括的原理原则(P143)

(4)*以美国为例,当媒介的垄断和集中引起普遍的社会不满时,政府和法律机构利用社会责任理论对媒介大众媒介的活动加以某种制约,防止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20、“选择性接触假说”& IPP指数(P157)

2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P172-P173)

(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22、“两级传播”(P178)

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的产生。

23、大众传播效果类型

研究人员把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分为“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和“改变”五种。

“强化”效果指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

“结晶”效果是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改变”效果指的是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的结果。

24、信源的可信性效果关系

霍夫兰等人提出了“可信性效果”的概念: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25、“休眠”效果

(1)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内容的联系的记忆逐渐淡漠下去,由信源居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完全的发挥出来。

(2)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并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 效果。

(3)说明了一个重要道理,即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26、传播技巧的五个方面(书P184-188)(这个题要求举例说明)(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这个比如说陈鹏老师说了,如果不好好复习期末可能挂科,这就是“警钟效果”的典型例子。

27、意见领袖(1)概念:对人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2)意见领袖的作用:(P189-190)

28、“议程设置功能”理论(1)概要及特点(P194-195)(2)研究(P196、笔记P58)(3)意义与不足(P198)

29、“沉默的螺旋”理论(P199-204)

(什么是“沉默的螺旋”以及舆论的观点这是重点!!)

(1)概要

(2)特点舆论观(3)意义与缺陷

30、“知沟”理论(P214-220)(1)产生背景(2)“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A.“知沟”假说 B.“上限效果”假说(3)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A.“信息沟”和“数字鸿沟”

“知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也是“信息沟”。卡茨曼的主要观点包括:

a.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

b.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

c.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 优势。

d.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B.应用研究领域

31、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2)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此外还包括: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32、信息主权

所谓信息主权,简言之,即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厮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33、文化帝国主义(P241-242)

34、媒介帝国主义(P242)

*美国在信息传播问题上的文化扩张意图表现在:美国在国内强调媒介的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以维持本国传播秩序的平衡,但在世界信息流通领域却仅仅强调“自由”,避而不谈美国对国际传播秩序应尽的责任。

35、传播学的奠基者四大先驱和主要贡献(P248-250)

(去年考了简答题)

拉斯韦尔社会宣传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5W”理论和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卢因“把关人”概念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 P131 霍夫兰说服效果实验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传播学领域为否认“子弹论”提供依据 拉扎斯菲尔德影响最大“两级传播”理论经验主义和数据主义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施拉姆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1947创办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

36、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P253)

所谓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它出现于19世纪后期,在现代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接受者。会场的听众,戏剧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报纸刊物的读者,广播电视的收视者,网络媒体的用户都属于受众的范畴。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网络理论“舆论的厨房”

美国杜威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芝加哥学派帕克提倡社会互动理论

芝加哥学派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社会互动理论 李普曼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待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反馈:指受众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众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篇6: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文化产业管理10班 010610109 王世汉)

我的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其实我对自己的这个专业仍然有一些困惑。每当有人问我将来我能干什么时我不知该如何去回答。下一学期我们要学《传播学》老师让我们回去看一本与传播学有关的书并写自己的读后感。说实话,我看得并不是很投入,因为我真的是看不懂但我仍然有信心会学好它。

初次接触它我就觉得摸不着头脑,我问自己什么是传播学呢?传播学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一系列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其实我对它的认识是从传播学总论开始的。从中我知道了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兴盛于20世纪中后期。传播学的大本营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现实土壤。40年代诞生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传播学提供了必要的概念、模式和方法论。与此同时,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新闻学、符号学等诸多学科的彼此渗透,则大大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我发现传播学虽然很广感觉有点空洞但是它还是很丰富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我想,研究学习传播学的确可以让我们有很大的提升。

在传播学研究现状方面我了解到在对传播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的众多学者中,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心理学家卢因的成就最为突出,他们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而施拉姆则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起传播学的体系与框架,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我对这些人很陌生,但是我对这些人很是钦佩。正是因为他们传播学才会建立起来,才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变化。在当代学说纷呈、流派林立的传播学界,有两大最有影响的学派。一个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经验学派,另外一个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二者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研究内容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我觉得无论是哪一个学派它们均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只有传播学派内部的百家争鸣才能更好的促进它的进步。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也能出现一种甚至是多种研究传播学的学派,也让我们中国人能在传播学上有所作为。

一位专家曾说过,传播实际上是信息流通的过程,而这种过程错综复杂。如果仅用理论阐述的话,困难很大,难以把握。而模式则能清楚地显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模式化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传播研究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是以模式的形态出现。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实质,它是一门社会学科。只要在人们之间产生关系,只要传播活动中采取一定的技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只要有传播效果,只要存在决定传播价值导向的传播制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使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更为密切和复杂的可能性。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人类一直在改进对于周围事物的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吸收能力,同时又设法提高自身传播信息的能力、速度、清晰度和便利性,不断更新信息传播的技术和方法论的思考,使传播成为社会发展的生产性要素。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信息传播技术是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化模式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信息传播的技术网络成为一个社会发展形态的神经系统。

我知道传播这一形式远在人类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每次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的节目时,不由的惊叹世上万物的灵犀种种,它们或许用生存的本能,或是用自己物种特有的语言交流着,却不断传递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人们在诞生并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后,传播途径就大大加宽了。而中国人创造了造纸术、发明了印刷术,并将指南针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众人面前打开了一条无比灿烂和光辉的道路,让西方人知道了老子、孔子,也让我们知道了柏拉图、苏格拉底,也知道了地球并不是天圆地方,行船至天边也不会掉下去。再后来,人们议论着:地球不是宇宙中心,月亮上没有嫦娥……因为人们知道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有道理的,而人类登月时,发现那里不过是个荒凉的星球寸草不生;人们征服了各色疾病后,逐渐的看清人类的神秘;而神长的什么样子,活着的人没见过,去世的人也没有办法告诉我们。都是通过不断的信息传递,才有了今天这些认识,对错与否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人类才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传播使得这个世界成为整体,不同文明相互融合……这就是传播对于我们人类的作用。这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传播学的巨大力量以及它未来的美好前程的发展!

虽然我看过传播学概论,但是由于自己的理解力有限我还是不能够清楚地了解传播学的真正含义。对我来说传播学的内容很多很多,像什么人类信息传播概述、人类传播结构与模式、内向传播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每一章节都不怎么好理解,所以我写自己的感想时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逻辑性。但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我还是有所收获的,毕竟传播学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是不陌生了。我希望下学期开学能够好好学习传播学使自己的兴趣得到提升。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虽然不成熟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一点进步。传播学是我这个专业的重要科目,我会认真对待为以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奖品的作文400字下一篇:熙熙攘攘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