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发展

2024-05-20

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发展(精选8篇)

篇1: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发展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

企业的会计工作也无例外,会计电算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出发,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的特点,然后再论述了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会计职能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管理职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逐渐推动着社会信息化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结合传统的行业,实现信息革命。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

企业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竞争和挑战,必须实现技术改革。

加快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是各大企业在行业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所谓会计电算化就是指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主导,应用于现代会计工作中,创新会计工作职能,提高各单位会计工作水平,从而推动会计自动化、信息化的进程。

会计电算化以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这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所有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全部由计算机系统自行操作,避免了纸质记录和人工统计的错误和漏洞。

会计电算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一次重要突破,既满足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主要是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记账、算账、审账等工作,同时利用信息系统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预测、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它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管理的效率,还能提高精确性。

在企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会计电算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二、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会计职能的影响

1.审计职能的影响

会计职能包括审计职能在内,审计是指国家规定或者单位规定的审计部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收支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执行财务控制工作。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职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重新制定工作标准。

审计工作的规范要求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特别是审计工作的风险控制功能,只有重新制定规范标准,将其与电算化相结合,才有可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减少了人工计算量。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职能的影响还体现在人工计算量上,传统的手工操作的计算量十分庞大,涉及的数据极多。

会计电算化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减少了人工计算量,同时也节约了审计的时间。

三是会计电算化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风险。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和信息,是开发性和共享性的,容易导致数据和信息外流和任意修改的风险。

特别是一些竞争企业,通过一些非法手段获得相关信息。

在非法盗窃和篡改的问题下,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安全有着一定的威胁。

四是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所谓审计线索就是指审计工作中的原始凭证和计算凭证,而会计电算化中审计线索确是无法保证的。

它常常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容易出现系统故障、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等问题,从而破坏了审计数据。

电脑操作的统计工作显示的审计线索不够明确,不能够留下充足的审计证据。

在查账和审计账目时,无法得到相关证明,这需要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改进。

2.促进会计工作职能重心的转移

会计电算化将传统的会计工作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水平,把大量的企业财务人员从会计的基本功能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参与到企业经营决策、规划、责任考核中。

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工作从核算与监督的基本职能向规划、组织、控制、评价的管理职能转变。

3.增强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会计职能最突出的功能就是管理,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改变了会计管理的技术和方式。

传统的会计管理主要是依靠人来监督和管理,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

这样的管理工作容易受到人为的影响,主观性太强。

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管理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减少了人为的影响,强化内控制度的严格执行。

4.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与业务结合更紧密

传统会计是与企业经营业务是分部门的。

会计的工作重点是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产生的会计资料进行收集、分类,依据会计规则进行会计核算并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严重的滞后性,通常说会计就是消防队员。

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的前移,使会计工作的触角伸到了业务的每个方面,各项财务信息直接从采购、生产、仓储、人事等各业务线上实时采集与控制。

会计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使会计参与到业务决策、经营管理中,有效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工操作和纸质化处理是传统的会计管理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而会计电算化则是依靠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需要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需具备包括系统维护工作、保护数据信息安全、防止公司重要信息泄漏的能力。

其次,随着会计工作重心向规划、组织、控制、评价的管理职能转移,还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拥有更高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这对会计工作人员各方面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理念的快速融入各行各业,将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电子发票、电了货币等新兴事物对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会计电算化及会计的职能也将向互联网化、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飞涛.浅析会计电算化及其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14).

[2]郭剑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一r作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思考【2】

摘要: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普及与应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管理标准及控制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文对会计电算化整个操作过程的管控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完善系统管理制度,在系统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强化管理,可以使电算化系统得以有效使用,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管理;日常维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企业现代化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但由于计算机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不可见性和高度集中性,也给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怎样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确保系统正常、安全地进行,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基础需要完善

(一)做好人员、环境、硬件的合理配置

1.高度重视机房管理。

机房内应保持室内清洁,应充分满足防火、防潮、防尘、防磁和防辐射及恒温等技术要求,系统摆放要合理,有条件的应进屋换鞋。

室内严禁吸烟、乱扔果壳纸屑等杂物。

对进入机房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控制,无关人员不能随便出入,严格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系统,做到专机专用。

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带软盘进入机房,系统内严禁插入不相关的磁介质,不能在系统上玩游戏,也不能用安装系统的计算机上网,若必须用于网络的远程操作,应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时杀毒,定时升级。

每日结束操作时要及时关机,锁门锁窗,防止他人篡改数据。

2.合理配置硬件设施。

一般来说,传统的单机版电算化系统对系统的要求都比较低,而当前较多的电算化软件特别是升级后实施的ERP软件往往是要联网使用,通过分布式系统,众多的使用终端通过网络实现对服务器的访问,因此对于计算机硬件的要求相对较高。

这就需要企业考虑配置较高的的电脑,且考虑适当的带宽。

设置服务器的工作地对于电脑、网络的要求则需要特别测算,否则将会极大影响整个企业(集团)的.工作效率。

3.确定专人负责,合理分配权限。

手工记账时,财务人员可以分为出纳、核算、稽核、档案管理、会计主管等岗位。

而在电算化系统中,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数据操作员、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员、电算化主管等岗位 ,这就要求在现有的会计人员中,进行合理的分工,可能有人不适合系统,就需要分流了,也有可能出现一人兼两职的情况,这都是正常现象。

严禁由一人变换身份登录完成制证、复核和记账的整个步骤。

系统开发人员和系统维护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系统管理员,数据维护管理与审核分设,系统操作与档案管理分设。

另外,还应建立岗位轮换制,出纳人员不能进行复核、记账,也不能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各岗位既要分工明确,互相独立,又要互相牵制和制约,职权分离,这样可以有效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违法行为,从而防止出现舞弊和欺诈。

工作流程要安排科学,前后衔接合理,不能由于某个人的消极怠工而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

(二)选择符合企业管理战略的电算化系统

在20世纪中叶,电算化已经初露端倪,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发出不少的电算化软件,企业从自身的行业特点、日常经济往来业务的要求、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财务的承受能力等几点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财务软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业务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前瞻性的预测,有选择的安装数据模块,切记好高骛远,选择大而全,结果造成闲置,形成浪费。

系统由软件的开发人员安装和调试,并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情况,和会计人员一起对系统的模块进行调整,使其与企业的经营特点相贴合,实现企业的经济业务情况与财务系统相有机融合,避免生搬硬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趋势是集团化、全球化。

因此,企业必须根据管理战略的要求,实施ERP等管理系统,此时需要考虑财务系统与ERP系统的对接或在ERP模块设置财务系统,兼顾财务习惯与操作的简便性。

二、做好电算化系统的前期实施工作

1.做好人员的岗前培训。

在选择好适合的软件系统后,由系统开发人员对会计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一般1-2个月时间,每个人要做到对系统的各个步骤都熟练掌握,培训未合格人员,可做其他辅助工作,不能上机操作,这样可杜绝系统数据的破坏或丢失,保证正常工作的进行。

系统操作人员必须取得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等级证书,没有证书者不能上岗。

2.完善基础信息录入。

系统调试成功后,进行企业会计信息录入,包括科目的选择与设置、编码、期初余额、人员信息、往来单位信息及各明细账的设置等。

输入信息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信息源头,无效信息的输入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垃圾,必须仔细认真。

输入完各科目的期初余额后,可用系统的试算平衡功能,来检查录入的数据是否平衡,如果系统显示期初余额不平衡,需要重新修改。

输入结束后,应由两人以上对录入的数据与手工记账的账本进行反复核对,只有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系统的正常操作。

系统试运行后,至少在3 个月内,实行手工和系统双重记账,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系统运行正常,数据保存成功,取得与手工记账相一致的结果,才能停止手工记账。

3.建立电算化系统管理制度。

系统操作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规程应明确各操作人员的职责、操作程序和平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形成一套本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文件,打印成册,同时公开张贴,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三、做好电算化系统的日常使用管理

1.操作权限的设置。

在系统中,应设置不同的权限,要层层设置,最大权限的人只能是会计主管一人,严禁每个人都设置成最大权限,每个岗位只能拥有自己的权限,每个人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操作,防止非法操作和越权操作,防止财务机密外流,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准确、可靠。

操作权限控制采用设置口令来实行,每人应设置本人密码,不能所有人共用同一密码,每人对自己的密码有保密的义务,严禁泄露,也不能故意窃取他人的密码。

密码应由会计主管统一授权和管理。

操作人员如果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在离开前退出已经运行的程序。

对关键步骤如反结账、大额调账等特殊环节,要建立操作审批记录,并签字留档,以备查验。

2.财务数据质量管理。

输入信息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信息源头,无效信息的输入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垃圾,必须仔细认真。

凭证输入后,系统将自动进行多项业务处理,一旦输入操作不当,将会引发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乃至会计报表等一系列错误,因而数据输入管理是整个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程序中关键的控制环节。

3.账表输出管理。

每月在结账后,进行报表的打印。

对于现金科目和银行存款科目应每日制证,每日打印凭证和日记账。

出纳人员每日根据日记账余额和库存对账,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做到当日账页打印出来,当日对账完毕,如有不符,及时查找。

其他科目,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制证,但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当月必须制证完毕,并在审核无误后,及时打印凭证和财务报表。

选择在年底打印账簿,平时对稽核人员的要求就比较高,企业应设专人担任稽核工作,每月核对凭证与所记账目是否相符,报表和各明细账余额是否相符等。

稽核工作非常重要,必须由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做到当月记账,当月稽核完毕。

如有不符,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更正。

打印输出的账表凭证应由有关人员签字盖章,并装订成册。

4.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维护。

由于电算化系统软硬件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出现硬件或者软件的故障,而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时,操作人员不应擅自进行系统软件的删除、修改等操作,不得擅自升级、改变系统软件版本或更换模块,不得擅自改变系统环境的设置。

企业应设专人担任系统维护员,一般是由会计人员担任,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或者与软件服务商直接联系,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四、做好电算化系统的备份与安全管理

1.备份管理。

系统应定期备份,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备份,可以每个月为周期,也可以按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

一般系统都有强制备份功能,除在计算机上进行备份外,还应在另外的光盘人质或磁介质上进行备份,一般应备份两份,以免财务软件出现故障,数据丢失。

每隔一段时间,对备份文件进行检查,看是否运行正常,防止由于磁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2.安全管理。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数据从后台上来看是完全开放式的,因此保密性、安全性等都比传统模式更加脆弱,如系统数据被删除、破坏和非法篡改并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和审计线索,这使电子数据的安全保护、备份和恢复、禁止非法操作变得极为重要。

一是,要设置并实施完善有效的系统管理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和完善操作管理章程、重视内部稽核、增强数据安全是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日常管理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完整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

二是,要积极防止病毒对系统的破坏与入侵。

企业应尽可能做到财务系统的相对封闭运行,及时更新防杀病毒软件,充分运用加锁存储设备,加强磁盘读写控制。

在网络财务软件环境下,还应采用防火墙、网关封锁、身份认证、验证密码等安全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江路明,孙国萍.会计电算化[M].中国市场出版社,.

[2]相新江.论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8).

[3]张汇臣.会计电算化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篇2: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发展

摘 要本文对会计电算化及其特征讨论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影响,指出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审计以及内部控制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理论 会计实务 审计 内部控制

一、绪论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人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会计作为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过程的改变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特点

1.以电子计算机为计算工具,数据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它采用对系统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从而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2.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

(二)会计电算化对财会工作影响

1.使企业财务真正做到统一规范。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可以轻松实现对财务数据处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避免了在传统会计期间因人为因素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统一和不对应,减少了实际工作中标准的模糊性以及主观人为地不确定性,增强了会计工作客观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方便企业对财务及业务流程进行控制。

2.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由于基于网络化处理,不仅可以做到在财务各岗位间的资源共享,保证财务数据一体化;而且对生成的财务信息,在设置权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任意查询。在传统会计时期,由于分工传递和手工操作,不仅财务以外无法获得所需信息,即使在各财务各岗位问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3.便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方面最大可能地细化和明确了会计工作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所有数据及操作情况均记入系统日志,各分支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减少。

4.强化了财务管理。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空前提高,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及时和准确,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和深入、信息查询对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提供了方便,保证了财务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三、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一)审计线索的改变

由于会计实行电算化,使审计线索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将会中断甚至消失。

(二)审计内容的改变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三)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

篇3: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产业化,小微企业,发展前景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在推动企事业单位向管理现代化转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展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现阶段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将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小微企业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大中型企业和部分小型企业会计业务核算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对于大多数小微企业来说仍未实现电算化, 或者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相对还比较低, 就其根源主要是企业领导人不够重视造成的。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 企业间市场竞争的加剧, 小微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客观上要求企业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经济信息, 并做出快速的反应。为此, 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将会逐步改变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 他们会越来越重视本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借助会计电算化, 及时、准确地捕捉相关的市场信息, 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因此,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小微企业中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2 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正向“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

会计电算化工作只是整个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只有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相互配合下,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基本上都已经成型, 具备了与企业其他部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条件。当然网络、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技术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向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将逐步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共同形成本单位的财务统计信息综合数据库, 实现管理信息资源部门间的共享。ERP技术的出现正是“管理一体化”发展的最佳证明。20世纪80年代, 制造资源计划在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生产和发展就很好地贯彻了管理一体化的思想。后来产生的企业资源计划 (ERP) , 在制造资源计划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了, 不但将制造、供销、财务包括在内, 而且将信息集成的范围向企业外部的供销市场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延伸。会计管理系统将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和其他系统密不可分, 这种一体化的管理系统使得数据的共享性得以实现:通过信息保证物流、资金流向的同步, 及时反馈、调整, 保证极快的可行性;预计计划期内可能发生的问题, 事先采取必要的措施, 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些在管理信息平台上实现的一体化思想, 也刚好是管理层对社会信息系统提出的最迫切的要求。

3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更侧重于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会计决策系统是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 而且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 国内外的一些软件开发企业相继推出了管理软件, 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一些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如经理查询、财务分析决策等, 但是和决策支持系统本身的涵义比较起来, 他们的功能还显得比较单薄。一般的会计决策系统只包括作业管理、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以及综合查询等功能。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还为决策者提供了大量可任意使用的辅助工具。由此可见,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灵活的、开放的系统, 它利用会计信息的其他信息, 通过人机交换方式来帮助决策者解决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可以说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高境界, 也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4 单机批量处理方式向网络化趋势发展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会计电算化大都采用的是单机批量处理方式, 难以发挥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最大功效, 只有将其网络化以后, 才能真正实现会计业务的实时处理;才能做到适时地提供准确的财务会计信息。采用网络联机系统, 才能实现对各生产车间、班组及各科室的信息业绩做到及时处理, 并反映给生产经营管理的决策者, 真正实现会计核算和管理决策的一体化。从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来看,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化应分两步来具体实施:第一步, 先在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内部实行局域网络化。大中型企业内部科室多, 经济业务量大, 会计核算的种类繁多, 单机批量处理的方式难以实现企业对信息的需求, 而企业内部局域网则是一种有效的补充。第二步, 形成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大网络系统。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 缩短了世界各国的距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往往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兴亡, 市场信息瞬息万变, 不仅强调信息有效性, 更强调及时性, 所以在会计领域中形成一个大网络系统是大势所趋。

总之, 会计电算化是顺应企业会计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 其也应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而发展。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我们只有用超前的思维, 深刻认识目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现存的问题, 采取必要的措施化解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才能建立更加高效的财务处理系统, 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颖.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网络与信息, 2009 (7) .

[2]刘建华.新形势下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0 (9) .

[3]孙晓冬.浅谈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大众商务, 2010 (10) .

篇4: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会计职能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管理职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逐渐推动着社会信息化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结合传统的行业,实现信息革命。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企业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竞争和挑战,必须实现技术改革。加快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是各大企业在行业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所谓会计电算化就是指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主导,应用于现代会计工作中,创新会计工作职能,提高各单位会计工作水平,从而推动会计自动化、信息化的进程。

会计电算化以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这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所有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全部由计算机系统自行操作,避免了纸质记录和人工统计的错误和漏洞。会计电算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一次重要突破,既满足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主要是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记账、算账、审账等工作,同时利用信息系统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预测、监督和管理等工作。它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管理的效率,还能提高精确性。在企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会计电算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二、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会计职能的影响

1.审计职能的影响

会计职能包括审计职能在内,审计是指国家规定或者单位规定的审计部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收支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执行财务控制工作。会计电算化对审计职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重新制定工作标准。审计工作的规范要求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特别是审计工作的风险控制功能,只有重新制定规范标准,将其与电算化相结合,才有可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减少了人工计算量。会计电算化对审计职能的影响还体现在人工计算量上,传统的手工操作的计算量十分庞大,涉及的数据极多。会计电算化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减少了人工计算量,同时也节约了审计的时间。三是会计电算化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风险。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和信息,是开发性和共享性的,容易导致数据和信息外流和任意修改的风险。特别是一些竞争企业,通过一些非法手段获得相关信息。在非法盗窃和篡改的问题下,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安全有着一定的威胁。四是对审计线索的影响。所谓审计线索就是指审计工作中的原始凭证和计算凭证,而会计电算化中审计线索确是无法保证的。它常常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容易出现系统故障、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等问题,从而破坏了审计数据。电脑操作的统计工作显示的审计线索不够明确,不能够留下充足的审计证据。在查账和审计账目时,无法得到相关证明,这需要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改进。

2.促进会计工作职能重心的转移

会计电算化将传统的会计工作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水平,把大量的企业财务人员从会计的基本功能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参与到企业经营决策、规划、责任考核中。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工作从核算与监督的基本职能向规划、组织、控制、评价的管理职能转变。

3.增强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会计职能最突出的功能就是管理,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改变了会计管理的技术和方式。传统的会计管理主要是依靠人来监督和管理,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这样的管理工作容易受到人为的影响,主观性太强。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管理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减少了人为的影响,强化内控制度的严格执行。

4.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与业务结合更紧密

传统会计是与企业经营业务是分部门的。会计的工作重点是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产生的会计资料进行收集、分类,依据会计规则进行会计核算并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严重的滞后性,通常说会计就是消防队员。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的前移,使会计工作的触角伸到了业务的每个方面,各项财务信息直接从采购、生产、仓储、人事等各业务线上实时采集与控制。会计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使会计参与到业务决策、经营管理中,有效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工操作和纸质化处理是传统的会计管理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而会计电算化则是依靠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需要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需具备包括系统维护工作、保护数据信息安全、防止公司重要信息泄漏的能力。其次,随着会计工作重心向规划、组织、控制、评价的管理职能转移,还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拥有更高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这对会计工作人员各方面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理念的快速融入各行各业,将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电子发票、电了货币等新兴事物对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会计电算化及会计的职能也将向互联网化、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飞涛.浅析会计电算化及其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09(14).

[2]郭剑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一r作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作者简介:

篇5: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提高会计核算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电子计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理会计数据,手工方式要多人多天完成的会计工作,采用电子计算机只需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记录、汇总和分析会计信息,准确迅速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行状况,提高会计信息利用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2.保证会计业务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度高,按程序自行完成各项数据的计算与记录,只要输入的数据正确无误。计算机会计可以大大地扩充手工操作所不能涉及的领域,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手工记账的错记遗漏等问题,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避免了在手工处理账务时大量的重复抄录工作,节省了时间、人力,使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为管理现代化提供条件。计算机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绝大部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时,会计人员从传统的会计记录、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观测、控制等管理活动,全面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因此,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及时更新,不断提高从业素质,适应更高要求的工作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使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发生了改变。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会计工作人员只要正确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2.使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和知识结构发生了改变。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能有效地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负担,使他们从简单重复而又枯燥乏味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和日常管理方面,从而更好地完成会计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任务,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

3.使会计数据的修改技术与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改变。会计电算化实现后,手工条件下对账簿记录错误的划线更正法将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修改权限、修改标志、凭证冲销等方法。对于经过审核、记账甚至结账后发现的错误记录,还可以利用电算化系统提供的反结账、反过账取消审核等功能进行修正,这在手工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

4.便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方面最大可能地细化和明确了会计工作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所有数据及操作情况均记入系统日志,各分支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减少。

5.强化了财务管理。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空前提高,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及时和准确,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和深入、信息查询对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提供了方便,保证了财务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影响的具体表现

1.数据收集方式不同。传统会计是收集各种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这一过程都是通过手工记账的方式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会计电算化是根据原始凭证或审核后的.记账凭证,采取多种方式将记账凭证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

2.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不同。传统会计主要是由多人分别登记现金银行、往来、费用、存贷等各种明细账和总账,定期进行总账和明细账之间的核对,因而其容易出现数据处理和数据之间的不平衡。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这些数据均可由计算机成批或实时自动处理完成,因此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3.会计期末信息的报告方式不同。传统会计需要财会人员从账簿或其它资料中提取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分配、填制、计算小计、合计等,审核无误后,按使用者的需要编制成各种分析报表。而电算化会计系统只需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自动提取,加以运算,就会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有效提高了财务数据分析的科学性。

4.会计数据存储的方式不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无论是记账凭证、账簿还是会计报表都是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在磁介质上,不再需要纸张和太大的空间,只需为数不多的磁盘、磁带或光碟,减小了保管的难度。

5.会计数据的审核方式不尽相同。传统会计中数据的审核全部是人工进行的,受到个人本身素质和潜能的影响,很难保证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在电算化中,部分数据可以在计算机中设置一定的勾稽关系,让其实时或成批自动完成,减少了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审核工作的效率。

四、结束语

篇6: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发展

[摘要]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管理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能使会计电算化更好的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管理服务。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信息管理 内部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如何在提高会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的同时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已成为各电算化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力推进.会计信息管理电算化进程,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质量的影响

1.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1)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

在计算机会计中,由于会计处理高度集中在计算机内部,其处理高度自动化,而且会计信息主要载体变为磁介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有些甚至消失了。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帐务的集中化处理,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输入由会计人员操作外,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加工、会计报表的生成和查询等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手工条件下的一些控制措施,在计算机会计中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等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明细账进行平行登记、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等,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核算程序的变化,这些控制已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其次,手工

会计中的一些平衡检查在电算化会计中将移入计算机系统内部,通过计算机程序体现出来。如,记账凭证的借、贷平衡效验;账户中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的检查;各核算业务模块间数据的核对;报表数据的钩稽关系检查、会计平衡的等式的检查等等。因此手工条件下行之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在电算化条件下已难以发挥其作用。

(2)内部控制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电算化会计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再加之计算机系统更具隐蔽性,因此,其控制的内容更加复杂。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计算机会计人员的重新分工和新的内部牵制;系统安全控制以及系统开发、系统资料文书化控制;系统的组织和操作管理控制;系统的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需要经过多重手续,严格遵循有关的制约监督机制进行操作,如业务经办与授权批准、收付款项与会计记录的分离等,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复查机制,会计人员之间的联系是直接,因而很自然地形成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在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检查监督等重要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信息提取、传输和校验等工作。实行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自动化、控制的程序化,各种手续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统一。

(3)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数据库技术的提高使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由此可见,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相比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是控制的重点为职能部门

和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多方位控制。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些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2.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使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是国家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总体经营水平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实施国家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基础,是核心。那么,如何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及内容呢?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延伸,更重要的应该是企业管理与组织管理的延伸,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是各单位各部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依据,不准确或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决策的偏差或错误,质量控制是会计法规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资料是由电子计算机按规定的程序生成。为保证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安全,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会计法》作出了两方面规定:一是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二是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质量由于系统内部控制的严格规范,减少了人为原因造成的信息不实,删改等,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二、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加强会计人员的计算机业务素质。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

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当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所见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而且这些会计人员操作很慢,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之东流,造成财务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使会计电算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必须首先培养电算化人员的会计和计算机专长,两者缺一不可。

2.建立和加强计算机环境的安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中,主要财务数据都保存在计算机中,一旦计算机遭到损坏,将使计算机中保存的会计资料永久丢失。因此要建立计算机的环境保护制度,主要包括:机房环境保护,保护性设备配备,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及防火墙的安装,装有财务数据的微机不能同时上互联网等。

3.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维护管理。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好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工作才能保证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软件维护是指当单位会计业务发生变化时进行的软件修改和软件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进行的排除修复工作,硬件维护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的检查修复,以及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后的调试等工作。会计部门应设立系统维护岗位,设立专门的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的维护工作,根据不相容原理,该人员不得操作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4.建立上机操作控制制度,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保障会计资料的安全、准确、完整,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主要内容包括:①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进入机房的人员不能随意操控用于电算化工作的计算机。②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如需离开,应退出工作界面,等回来后重新进行登录。③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④数据录入员对输入的数据如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⑤对于外来的移动存储介质,在应用前必须进行杀毒处理。⑥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应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⑦要做好数据备份,包括每日工作完成后进行备份、周备份、月备份等。

5.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下的档案除了与传统会计下相同的纸制会计资料,如打印输出的各种帐簿、报表、凭证外,还包括存储会计资料和程式的光盘及其他存储介质,这些档案的管理与纸制档案的管理有很多特殊的要求,为防止发生损害,应通过制定与实施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一般包括:①存档的手续必须有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②采取安全保证措施,如备份的磁盘介质应贴上保护标签,存放在安全、洁净、防潮防磁的地方,最好进行双备份或三备份,并存储于两个空间位置不同的地方分别保管。③对保存的磁盘介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资料丢失。④对于磁盘介质原则上不予外借,如有必要,可采取复制的办法借出。如果原件借出,必须严格进行登记并告之其使用办法,收回时应严格检查存储内容的完整性及安全性(是否染毒或删除文件等)。

篇7: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几点思考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与当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紧密融合的产物,是二十一世纪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已初步证明,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我国经过多年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发展和应用,技术和软件已日趋成熟、完善,已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全面或部分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并从中受益。笔者近几年对我州部分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参与了部分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建设工作,体会到中小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一、应加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已明确指出:“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和制度建设、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的基本程序、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应逐步建立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指导、监督基础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法制化;基层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把会计电算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指导和推动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之后,各级财政部门

曾出台了一系列会计电算化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为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笔者接触的许多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会计电算化法规、政策和知识,企业虽有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愿望和要求,但不知具体实施操作程序步骤;有些管理部门甚至把企业会计电算化当作“唐僧肉”,百般挑剔,横加干涉、插手,至使企业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上走了许多弯路,花了许多不该花的冤枉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应主动关心、支持、鼓励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加强宣传管理,突出指导,既放手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又切实承担自己应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职责、职能。

二、购买适合自身特点的商品化财务软件是中小企业实现会计

电算化的最佳选择

财务软件是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关键,财务软件的取得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自主开发,二是委托有一定实力的软件公司专门开发,三是购买商品化财务软件。鉴于目前中小企业实际情况、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会计制度、核算方法的变更频繁等原因,自主开发及委托开发越来越暴露出其缺点和不足。我国的商品化财务软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经财政部评审通过的软件。这些软件从核算型到管理型甚至Web型,从部门级到企业级应有尽有,中小企业不难从中选择自己满意的软件,加上适当的二次开发,即能全面满足企业自身需要。

三、重视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及培养企业会计电算化骨干,是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当务之急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财务人员知识层次素质偏低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甚至只能简单处理日常会计核算,对会计参与企业管理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则还处于空白,计算机知识缺乏,这与当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财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及基于Internet的Web型软件应用是极不协调的。中小企业应站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吸收、补充优秀新财务人员的同时,重视并督促现有财务人员知识的更新和提高,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应用、财务管理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方法,以适应企业会计电算化不断发展需要,用足用全已购财务软件的功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参与企业决策的优势。其途径包括:

(一)对财务人员普遍进行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并获取会计电算化上岗证,使他们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财务处理工作;

(二)积极主动参加软、硬件供应商提供的免费培训和财务软件升级时提供的培训,特别是软件提供的新内容、有关管理功能的培训;

(三)聘请会计电算化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指导,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

(四)在现有财务人员中注意发现并有意培养一二名会计电算化业务骨干,改变许多企业一遇到问题就自己无能力解决的状况。

四、网络化是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必然选择:

由于技术和认识方面的原因,许多中小企业开始实施会计电算化时过于小心谨慎,总是认为单机系统较为稳定可靠,致使会计电算化工作长期处于低层次、低水平阶段徘徊,多个财务人员共用一台机子,不但业务得不到及时处理,而且财务人员间相互扯皮及人为破坏可能性大大增加,许多企业甚至由此怀疑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会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感慨计算机处理不如手工处理安全、方便、快捷。其实,这正是单机系统本身的缺陷制约了会计电算化功能的充分发挥。解决的唯一出路就是实现网络化。网络系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各财务人员在各自的工作站上方便、及时、快速地处理自己的业务,适应了会计数据处理的特点。也只有网络化,才能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实现管理一体化奠定基础,也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参与决策的功能。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应从发展的高度出发,使会计电算化尽可能网络化。

五、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做好会计电算化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应用工作:

实施会计电算化,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后,中小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统一管理规范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和正确性,防止未经校验的数据进入系统,以保证系统正常、安全运行。其内容应包括人员分工、权限管理与控制,数据时序关系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措施等。已接入INTERNET 的企业,更要做好数据安全防范工作,避免财务数据泄露或被外界非法利用修改。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其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应用与手工处理方式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企业延用手工处理方式下传统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和满足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特点,制定相应措施,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应用工作,其中包括软

篇8: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的探讨

(一)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

(二)数据格式千差万别,兼容性差。由于各个系统都是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下自行开发的,数据格式、结构、类型千差万别,编程风格各异,各软件公司技术保密,相互缺乏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就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交流。

(三)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近几年不少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施行电算会计的单位,仍要会计人员做大部分的辅助工作致使一些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处于观望之中。

(四)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面对我国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的趋势,针对其现存的问题,浅谈如下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是支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首先政府各级领导、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要深刻认识会计电算化在当今知识时代的重要意义及迫切性,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其次要舍得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对计算机硬件、软件更新加大支持力度,第三要建立内部局域网,要有自己的网站,利用会计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二)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并与市场细分相结合。此协议可以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譬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使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以被识别,被接受,这样不同软件系统下的数据可以直接使用,不必再作处理,同时还可降低对操作员的要求,也可使不同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三)会计软件应逐步向会计管理方向过渡,形成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必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发展。解决的办法是:

1、与物资供应、产成品销售、库存管理、劳资管理等管理业务子系统接轨,并最终成为整个企业M I S的内核,在数据保密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反馈给各子系统需要的数据信息。

2、电算化会计系统是由会计核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组成。由会计核算层进一步向管理层和决策支持层迈进,可以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现金管理、财务指标分析、评价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决策、预测是指在以上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筹资、投资的方向和力度,属于智能型管理系统。

(四)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1、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要强化公安、保密等部门的计算机安全监察职能,充分发挥网络和互联管理中心的管理作用,加强网络、信息传播与处理的安全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3、建立健全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制度。(1)加强岗位责任制。(2)制定操作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定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会计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机内帐簿。

摘要: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发展,在这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比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加之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网络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不断涌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系统变得刻不容缓。如何解决会计电算化现存的问题,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了我们当今研究的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薛云奎:《手工会计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电算化会计的局限》,《会计研究》

[2]王治安、向显湖:《面向21世纪的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经济学家》

上一篇:浅谈龙应台杂文风格下一篇:北京中考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