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电算化会计论文

2022-04-18

摘要:会计在企业中尤为重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双重发展,现代化企业推进会计电算化,但电算化会计系统具有特殊性,对其实施内部控制十分重要。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建立内部控制措施必须采用轮换岗位、内审外审相结合等多种方案,才能为企业财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保障,为企业盈获更大的效益。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电算化会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业电算化会计论文 篇1:

有关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相关分析

[摘 要]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正在成为企业ERP管理平台下的一个功能模块,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代表。近几年来,电算化会计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算化会计系统数据处理速度快、准确度高,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减少了会计信息误差问题。但同时电算化会计系统也给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就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问题提出相应改革策略。

[关键词]企业管理;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各企业也迈入高速发展道路。为了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稳定发展,各企业都面临深入改革问题。如何优化企业产业结构,让企业生产利润达到最大化,成为企业管理者应思考的首要问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我国许多企业为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开始应用当前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会计电算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它打破了传统会计的职能,使之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之中,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分析、决策的信息。但由于许多企业缺乏管理经验,在利用会计电算化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相应的风险。因此,要想企业健康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1 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1.1 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多变性,都为当前企业发展带来诸多困难。三角债泛滥、销售形势不容乐观、资金缺乏以及货物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来源于企业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忽视。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电算化会计系统的重要性,开始相继建立电算化会计系统。但由于企业自身经验不足,往往忽略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在企业经营发展道路上埋下许多风险隐患。

1.2 时代潮流发展需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无处不在,成为人类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财务管理中应用互联网不仅能有效提高财务数据收集、加工、处理速度,使双向财务交流信息得到及时更新。同时,互联网还能对财务会计报告结构和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但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性平台,在网络环境中,任何信息都可以被访问到,这给企业内部信息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市场竞争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经过各企业厂商努力,会计信息产业也得到了相应增长。我国财政部门明确规定各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工作时,必须采用合法的管理软件进行管理。但目前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均掌握在国外发达国家手中,这就为其他国家市场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找到了突破口,为我国企业树立更多的竞争对手。这些因素都促使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控制体系。

2 当前我国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2.1 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理论知识不够全面

由于电算化会计要求会计人员在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设备保养维护知识以及财务软件使用方法。而在目前企业会计管理中,一些会计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却缺乏相应的计算机知识,难以胜任电算化会计工作。另外,计算机软件开发者虽然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却对会计知识不够了解,导致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与会计工作相脱离,企业电算化会计工作停滞不前。

2.2 缺乏标准统一的电算化软件

目前,大多数企业使用的电算化软件都是向软件开发商进行购买,各企业使用的软件不一样,缺乏统一标准。这给企业数据查询、报表查询以及数据传输等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电算化成效不够明显,同时,还增加了企业的核算成本。

2.3 缺乏健全的企业内部电算化会计制度

200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内部控制原则、目标以及要求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如何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落实企业电算化操作,有效避免企业经营风险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1996年我国针对企业会计工作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一系列法令,导致企业会计工作发生了巨大改变,而许多企业法制却未得到相应完善,这就为犯罪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 加强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策略分析

3.1 全面创新改革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内容

由于企业原有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大多都是针对企业原有的会计核算。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完善,计算机逐渐普及,原有的内部控制管理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管理。因此,企业应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使其满足于当前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其中主要包括数据管理、权限分配、计算机使用、系统软件等改革。

3.2 制定新的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应用电算化会计系统能有效提高核算效率,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许多的经营风险,为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为此,企业应结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特点,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强化计算机磁盘安全保护措施,重要数据要进行备份,设置系统操作权限等,定期进行电算化系统维护,建立相互独立、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安全管理原则,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3 加强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人员培训

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企业应加强内部人员计算机培训。特别是会计机构,更应改变原有单一的结构组织。将财务人员和计算机人员相组合,构成新的会计部门,让计算机人员和会计人员之间进行相互补充和结合,使会计人员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计算机人员能充分了解专业的会计知识,开发的软件更适用于会计工作,从而更好的发挥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功能。

3.4 全面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措施

在企业管理中,审计机构是会计内部管理监督控制的主要部门。企业应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加强执行力的建设。为了更好的实施监督工作,审计部门应不断发展变化审计方法。特别是会计核算的过程、方法、会计账簿等进行严格审核。另外,审计部门还应定时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审核,及时发现工作的漏洞,对于工作中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提醒会计人员进行修正,督促内部会计人员学习进步,从而有效的保护企业资金安全完整,促进企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4 结 论

综上所述,目前电算化会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企业中。为有效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秩序,企业在最大限度应用电算会计系统的同时,还应注重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质量性和安全性,只有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全面加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才能使电算化会计系统发挥其最大优势,才能为企业赢取更多利益,才能充分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琴.我国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理人,2013(9):24-25.

[2]荆英.试析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8):472-473.

[3]籍文慧.基于网络技术视角下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0(4):31-32+51.

[4]黄涛.浅谈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0(6):22-23.

[5]赵春芳.加强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9(7):11-13.

[6]杨丹.事业单位电算化会计系统对内部控制管理的影响和意义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114-115.

作者:章派莱

企业电算化会计论文 篇2:

内部控制在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作用

摘 要:会计在企业中尤为重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双重发展,现代化企业推进会计电算化,但电算化会计系统具有特殊性,对其实施内部控制十分重要。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建立内部控制措施必须采用轮换岗位、内审外审相结合等多种方案,才能为企业财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保障,为企业盈获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内部控制 电算化会计系统 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为其物资的完整、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决定着电算化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决策有效性、可靠性以及正确性。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并认真贯彻落实,长期执行下去才能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继而保证企业运营的预期目标得以达成。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双重发展,现代化企业推进会计电算化,使企业会计管理及其核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用计算机有效的提升了数据处理速度,与传统会计模式相比,电算化会计降低或避免了人为原因造成的错误,具有很高的核算准确度和可靠性。但是,电算化较为抽象使企业内部控制面临新的难题,抑制着内部控制的有效发展。从而,较现行的形势而言,企业内部控制相对落后,不适应时代需求。同时,电算化会计系统具有特殊性,因此建立能适应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十分重要。

基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过程之上,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分为三部分,包括有对系统开发和实施的系统发展控制、对电算化会计系统部门间的管理控制以及对电算化会计系统日常使用过程的日常控制等。对此,本文内部控制在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作用。

一、系统开发控制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开发前后以及发展控制都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资金预算以及效益评估等工作;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同是对现行的系统进行评估、系统更新可行性等。总之,在系统开发和系统发展控制中主要包括有如下几点:

1.认可与授权: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开发与研究需相关领导的认可与授权,它决定着电算化会计的成败;电算化会计系统需要发展和更新,必定波及企业管理机制,同时领导的认可与授权能为电算化系统提供基本的物质和资金保障。

2.标准与规范:企业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不论是自行开发还是购买,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部门指定的标准与规范,例如《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唯有此,电算化管理系统才更为健全与可靠,更利于系统的更新与发展。

3.人员的培训:电算化会计系统加以控制,就需对系统使用者进行培训,提升相关操作者对系统的认知和理解,使系统运行出错的可能性得以降低。

4.系统的转换:新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在代替原有的会计体系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转换程序。而在这个时期,加以内部控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做好转换工作,使新旧系统得以并行运行,能对新的电算化会计系统质量进行科学的检验。值得注意的是并行运行进行检验时间最少为三个月。

5.程序的完善:随着经营活动或环境的变化,电算化会计系统会相应的进行修改,而且系统用久了必然会发现弊端进行修改,因此,系统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修改。利用内部控制,需要将修改进行周密的规划与记录,对每个环节加以控制,并对原因和性质梳理成书面报告经批准后才能修改,同时内部控制规定相关人员不得参与修改过程。所以,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完善。

二、部门管理控制

企业为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进行加强和完善,而建立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就是部门管理制度,它包括有如下几点:

1.设置机构:根据不同形态的会计数据,企业可以将电算化会计系统化分为输入组、处理组和分析组等组别;也可以按工作职能分为主管、操作、维护、审查、分析等岗位。运用内部控制,可根据企业的自身规模,按精简、科学的原则设置符合自身经营目标的组织机构,有利于分析成本效益。

2.划分职能: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就是分离不相容的职务,和传统手工会计体系一样,电算化会计也会引发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因此,进行内部控制,将那些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明确划分所有职务的根本职责,并能建立职务轮换制度,能避免恶劣的经济业务。

3.上机管理:电算化会计系统多必须的计算机大多是专用的,加以内部控制明确管理制度,能使职工与计算机相匹配,从而约束职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管理档案: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内部控制,能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对相关资料能及时存档,继而有利于进行档案管理,而完善的档案制度包括有优秀的档案管理者、健全的资料借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案以及安全可靠的储存设备等。同时,内部控制能约束相关人员对档案进行定期备份,能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和恢复手段,避免档案被破坏。

5.管理设备:内部控制能保证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各项硬件设备完好无损,使其能够正常使用。一般地,设备管理控制范围包括有温度、湿度、防火、防静电等各类设备所处环境以及人文环境。

三、日常控制

所谓的日常控制就是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它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点:

1.业务发生控制:又称程序检查,旨在利用控制程序对无效的、不科学的以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进行甄别和拒纳。操作口令是进入系统的钥匙,时常修改,因此内部控制能让会计人员不泄露操作口令,从而避免非法分子的攻击。

2.数据录入控制:内部控制能严格控制电算化系统的输入数据,从而为数据录入的正确性提供保障。数据录入控制首先规定录入数据必须经过手软才能进行录入,同时相关内部控制部门要进行审核;其次利用技术手段对录入数据的正确性进行识别。

3.数据通讯控制:采取内部控制能防止在进行数据通讯时出现错误、泄密或丢失等事故。

4.数据处理控制:内部控制能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时,其数字进行核对、字段和记录长度进行检查、代码和数字的有效范围进行检查以及记录总数进行检查;同时还能对文件长度、标识以及是否感染病毒等进行检查,从而为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内部控制还能保证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输出信息的准确性,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数据和信息适当的存储提供保障,从而使其调用、更新和检索更为方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内部控制的作用十分广泛。因此,企业在趋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提升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水平,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得以生存并良性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獻:

[1]汤守宏.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2]熊晓蕾. 对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几点认识[J]. 审计与理财,2013

[3]张艳斌. 浅析现代企业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J]. 中国外资,2013

[4]范宏伟,王本增. 内部控制在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作用[J].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

[5]王亚红. 浅析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J]. 改革与开放,2011

作者:范瑞芳

企业电算化会计论文 篇3:

关于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内部控制关系到会计系统对单位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单位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算化 会计系统 内部控制 研究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这些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可分为对系统开发和实施的系统发展控制、对计算机会计系统各个部门的管理控制、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日常运行过程的日常控制。

一、系统开发、发展控制

系统开发、发展控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授权和领导认可。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发展必须经过有关领导的认可和授权,这关系到系统开发、发展、更新等项目的成败。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项目一般投资资金都比较大,而且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较大的改革,所以会给单位的管理体制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现有计算机会计系统的任何改动都可能危机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必须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而且领导的授权和认可也有利于保证系统开发和发展的物资和资金的需要。

2、符合标准和规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发展项目,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还是购买商品化软件,都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或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主要是由财政部1994年颁布执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按标准和规范开发和发展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使单位计算机会计系统更加可靠、更加完善,有利于对系统的维护和进一步的发展、更新。

3、人员培训。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应要求制作公司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时间。在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的培训,不仅仅是系统的操作培训,还应该包括让这些人了解系统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新的凭证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

4、系统转换。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在投入使用,替换原有旧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必须经过一定的转换程序。单位应在系统转换之际,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作好各项转换的准备工作,如旧系统的结算、汇总、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需要的初始数据的安全导人等。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是否优于旧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单位在系统转换之际,采用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以便检验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实用性。并行运行的时间一般至少为三个月。

二、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单位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责任划分、上机管理、档案管理等。

1、组织机构设置。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单位可以按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为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电算维护、数据分析等岗位。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应按精简、合理的原则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职责划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不相容的职务主要有系统开发的职务与系统操作的职务;数据维护管理职务与电算审核职务;数据录入职务与审核记帐职务;系统操作的职务与系统档案管理职务等。单位为防止舞弊或欺诈,应建立一整套符合职责划分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应建立职务轮换制度。

3、上机管理。单位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应尽可能是专用的,单位应对计算机的使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以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台计算机都只做其应该做的事情。一般来讲,单位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的上机管理措施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上机时间安排等,此外,会计软件也应该有完备的操作日志文件。

4、档案管理。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单位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一个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另外,还应定期对所有档案进行备份,并保管好这些备份。

5、设备管理。对于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各种硬件设备,应当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以保证设备的完好,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硬件设备的管理包括对设备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温度、湿度、放火、防雷击、防静电等的控制,也包括对人文环境的控制,如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工作区域、防止设备被盗、防止设备用于其他方面等。

三、日常控制

日常控制是指单位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

1、业务发生控制。业务发生控制又称“程序检查”,主要目的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如表示业务发生的有关字符、代码是否有效,操作口令是否准确等。

2、数据输入控制。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处理速度非常快,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准确,处理结果就会出现差错。在数据输入时哪怕是很小的错误数据,就可能导致错误的扩大化,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数据输入控制首先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其次,应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

3、数据处理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数据控制分为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对字段、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等。文件包括文件长度、检查文件的标识、检查件是否被病毒等。

4、渝出控制。数据输出控制是单位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

5、数据通讯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是单位为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如将大量的经济业务化分成小批量传输,数据传输是应按顺序编码,传输时要有发送和接收的标识,收到被传输的数据时要有肯定确认的信息反馈,每批数据传输时要有时间、日期记号等等。

6、数据存储控制。为了确保计算机会计系统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被适当地储存,便于调用和检索,单位应当对存储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作好必要的标号。文件的修改、更新等操作都应附有修改通知书等书面授权证明,对整个修改过程都应作好登记,以便业务人员、审计人员查询或跟踪检查。

作者:蔡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