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想

2024-05-05

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想(精选8篇)

篇1: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想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感想

我们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关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次实践调查让我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都有看很深入非人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以前只是听过而已,也只知道这些东西不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们必须要靠人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才得以永久存留在世上。可是由于古代很多封建的思想,如“传男不传女”,“不传外姓人”等,导致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早早流失。但是保存至今的也大有所在,且很多事保存完整的。

这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的具有知识性技艺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项,如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节日、传统仪式和生产生活知识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漫长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多种多样,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而各种类中又有很多不同的工艺及其代表。花样繁多,种类齐全,充分展示了先辈们的智慧和精巧手艺,更体现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次调查过程中,最记忆犹新的还是我们去前门大街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发生的许多故事。出发前,我们已经在网络,书籍,报刊等各种资料上搜索过关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但是到了前门大街的实际调查过程还是让我们非常吃惊,我们找到了很多之前完全没有查到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关于它们的历史和现在的故事。前门大街距离故宫很近,所以我们调查到许多关于宫廷文化的知识,比如内联升,算是宫廷御鞋房,专为宫廷制作鞋子,我们还调查了关于千层底的制作流程及其用料,了解到古代宫廷的奢华;还有天福号,具有“中国酱肉第一家”之称,而这里最出名的酱肘子,竟是一次失误中之称的美味,从此传承二百七十多年;还有东来顺,混沌侯,张一元等许许多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之前我们从未了解到的。

这次调查,我们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当然我们的目的是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其有了相当的了解之后,主要要调查这次非物质文化的现况及其发展状况,了解现在政府出台的相关保护政策,人们的保护意识,以及外来文化对其的冲击。这些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及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威胁。对此,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这番方面的情况,同时还要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行列中来。

篇2: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想

学习了“世界遗产导论”这门课,我对世界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对中国的一些申办成功的文化景观与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其中的一些景观和文化有较高的兴趣,我了解到我们国家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我们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应以为荣的。但这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文化的保护这方面的工作,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学你了这门课,我想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下课后也通过上网了解了很多,我就对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谈一下我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广泛学习国外的一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国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精品,如宫殿、教堂、寺庙,到保护与晋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建筑,如乡土民居、工业建筑等。从保护文物到保护文物的环境,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古迹扩大到保护历史地段、历史城市。从重视古代文化遗产到重视近现代的文化遗广、从保护与当今生活已无关联的古建遗址,到保护现在还有人继续生活、继续使用的建筑遗产、历史街区等。从保护单一要素的文化遗产到保护多种要素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如保护包含若干国家、若干城市的“文化线路”。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研究二者的关系,保护二者的综合体。从专家保护、政府保护到民众保护、社会保护。

对我国已有保护方法成功案例的肯定,我们国家一些地区在这方面的工作上做的还是很成功的。例如《西安宣言》中的第一点:环境的自身物质实体和人们对这个环境的景观印象,要保护环境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第二点,保护文化遗产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要考虑现在的环境,更要考虑历史的状况,要保护“历史性的自然景观”。对于第三点,要保护环境的文化背景,即社会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这要求我们不只保护物质的躯壳,还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保存民俗活动,关心传统活动的场所。这方面将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愈来愈高,文化遗产和当今社会的关联程度更加密切,文化遗产已被视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与其有关的知识、信息的传播讨论以及对其保护利用的社会参与更加普遍。正常情况下,文物行政部门对文化遗产的传播的要求,更多的是提高公众和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增强全社会以及政府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为文化遗产存在、保护和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那么,在非正常情况下,在突发性灾难面前,文化遗产该怎样建立与媒体的传播关系。下面,我仅以“5•12”汶川地震为例,谈一些体会:

及时、准确地公布文化遗产损失情况,为受损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赢得广泛的支持。突发性灾难的发生,造成人民生命、社会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样,也给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灾难。由于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意义,人们在关注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十分关注灾难中文化遗产的命运。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数万同胞顷刻罹难,美丽家园顿变废墟。同样,文化遗产也在地震中蒙受巨大损失。在“5•12”汶川地震灾难中,四川省共有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1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重撼,出现不同程度损毁。65个博物馆、文管所、考古院(所)的展厅、办公用房、文物库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3167件馆藏文物受到损毁,其中珍贵文物220件。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我们一边积极开展救灾工作,一边迅速了解文化遗产受损情况,并及时地将灾情向社会公布,让公众了解文化遗产受灾情况。这为灾后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灾害中文化遗产传播的内容和方法——一般报道和突出重点 如何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我认为,首先需要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扎扎实实推进,为文化遗产传播做好准备。同时,要善于选择,善于总结,善于凝练。要有敏锐的新闻视角,能发掘有关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亮点。比如要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的统计信息和与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相关的重大事件。如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地震发生时的实时监控录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等,在地震发生后,将博物馆的公共区域作为公众避难场所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赞扬,这是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所做的前所未有的事情,各大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另外,要提炼和发布带有“第一”、“唯一”、“首次”等字眼的信息,使文化遗产传播的效果更好。如在唐家山堰塞湖泻洪的关键时刻,报道绵阳博物馆中心库房的文物转移时,是这样描述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文物转移;还有,茂县羌族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羌族博物馆等等。除了灾后文化遗产状况和保护修复进展的基本信息需要及时发布外,还应该选择一些典型和重要的事件进行报道。这些现象说明随着文化普及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记忆、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得到国家、社会、公众的关注。地震发生后,文化遗产的受损和恢复,得到了国家、社会、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社会有了解文化遗产现状的强烈愿望,传媒就会主动介入和积极配合文化遗产宣传。不仅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的十分关注,中央领导也非常关心灾后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灾区查看文化遗产的受损情况,在灾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央领导有关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批示,多达一百多条。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更是先后十余次到四川指导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特别是单霁翔局长,从国家层面上对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宣传和呼吁,极大地充实了文化遗产传播的内容,扩大了影响。

把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聚焦在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中,让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灾后恢复重建,人们最关注的是民生工程,而此次受灾的文化遗产中,有不少为著名文化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当地百姓的居住地和生活场所,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社会公众情之所系。这些工程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有着重要意义。

世界遗产铭刻着一个民族、一个族群、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的作用、印迹、成就和贡献,是当代社会文明素质和综合国力的表征。

不是单纯发展景区或城乡,而是把乡村发展与遗产保护和利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项目和发展计划,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我国遗产景区和当地社区的发展呈彼此分离状态,遗产景区主要专注于自身的旅游开发,当地社区的景观建设和发展也很少考虑对遗产的影响。社区参与遗产保护只是象征性地参与景区门票是否涨价的听证会,或者部分遗产地在做旅游规划时,对社区居民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加强世界遗产管理部门、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国外世界遗产保护的事实证明,保存最好的世界遗产,无不是当地群众精心维护的结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据此提出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思路,即以人民为基础的保护模式。通过不同解说手段的运用,精心设计解说内容,可以实现解说的管理功能。我国世界遗产景区的解说功能单一,主要是介绍世界遗产的文化和自然知识,很少把遗产保护与游客的情感联系起来,激励自觉的保护行为。所以,尽管很多景区树立了引导游客保护的解说牌,导游在交通车上可能交代一些环境保护要求,但游客的野蛮行为并不少见。遗产景区解说也很少把遗产景区与周边社区联系起来,引导游客关注周边社区的文化、环境,到周边社区停留、消费,促进周边社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难怪周边社区留不住人的现象在我国世界遗产景区普遍存在。可见,我国世界遗产景区解说的管理功能亟待开发,很有必要学习英国哈德良长城制定并实施解说战略计划,把遗产文化的传播、保护与社区发展联系起来,实现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的有机结合。我国遗产景区与当地社区彼此分离的发展状态,说明景区没有认识到社区对于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巨大作用,当地社区也没有看到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巨大发展机遇。一些遗产地跨过所在区域,将视野放到区外,打造“大旅游圈”,使游客走马观花,疲于奔命,旅游体验下降;同时,对缓解黄金周期间的景区拥堵现象没有良方,遗产地留不住游客。最终的结果就是,过度利用却没有利用好,成天喊保护但保护水平不高。我国世界遗产地应反思和评价目前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式,积极促进遗产保护和利用与城乡发展的互动模式,通过设计和实施一些项目和计划,如使用更多的地方产品,设计包括城乡的有更大价值的旅游线路等,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发展,使可持续遗产旅游发展中地方利益最大化,从而激励社区参与保护的热情,提高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效率和水平。

培养遗产地居民的认同感和主权感。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培养社区居民对世界遗产的认同感和主权感,使社区参与遗产保护具有可持续的动力。我国遗产景区对退耕还林后的当地居民,主要从就业安置、经济水平改善方面,鼓励居民参与遗产保护,而缺乏多种措施培养居民的认同感和主权感,从而出现居民对遗产保护漠不关心,对破坏遗产的行为麻木不仁的现象,使社区参与成为一句空话。所以,遗产景区要开展居民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并在遗产旅游发展中开发更多的地方产品,使更多利益流向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遗产地的主人,遗产保护与他们息息相关,保护遗产也就是保护他们的自身利益。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在这方面应定可以做得更好,让我们为我们人类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世界遗产导论

结 课 论 文

篇3: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想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保护,产业化,共赢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民族历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见证。保护文化遗产是保证人类区域文化传承, 培植社会文化根基, 增进区域人群的历史认同感, 保证文化的生命力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遗产, 并发挥其在现代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政府、企业、专家和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过去的30年, 在采取哪种方式来保护文化遗产方面, 学界出现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以保护文化遗产原貌为终极目标, 反对任何方式的开发利用;一种是倡导通过适度开发促进保护, 反对以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在前一思想指引下, 我国积极开展各级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以及各级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工作, 目前大部分代表区域民族历史杰出文化的物质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进入各级保护名录之中。国家和各级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维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录音录像和传承人的经济扶植等。我们称这种保护为单一保护, 它是以保护为唯一目的和特点的。但是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民族众多, 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数量十分巨大, 国家和地方政府拨付的资金无异于杯水车薪, 满足不了所有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这就催生了后一种保护思想, 在此思想指引下, 中央和各级政府倡导对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合理开发, 利用开发获取的经济收益来弥补政府保护资金的不足, 促进文化遗产更多更好地保护。但是在具体运作中, 因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因为缺乏经验、更因为热衷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 出现重开发轻保护的普遍趋势, 甚至出现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惜损坏文化遗产现象, 背离了以开发促保护的初衷。文化遗产开发通常采取的方式包括旅游开发和产业化开发。

以往的观点,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这种“误读”的主要原因是以往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出现“只保护不开发”和“只开发不保护”两个极端。实际上如果方式得当,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是可以互济共赢的, 日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 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就是明智选择。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与以往开发方式不同, 它是以挖掘文化遗产文化精髓, 保持并弘扬其文化影响力为开发目的;它是以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为核心产品、核心价值。保持文化遗产“文化性价值”的生命力, 发挥其促进区域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和区域文化竞争力作用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真谛, 也是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核心理念。文化遗产产业化是恰当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关系, 实现两者互济共赢的最好选择。我国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方面虽有尝试, 但因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终极目的的惯性思维导致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还是站在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立面。基于此, 本文以辽西地区为例,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互济共赢的模式。

辽西的文化遗产类型与分布

辽西指的是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和盘锦5个城市, 因为都位于辽河以西, 历史上常称作辽西。辽西在历史上是东北进入中原的跳板, 也是东北前往内地的要冲。辽西地区历史悠久, 现存各类文化遗产丰富, 其中以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4项, 省级以上物质文化遗产 (实际就是文物保护单位) 70项。

辽西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都很丰富, 而且分布也比较集中, 其中朝阳、阜新、锦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分布区。葫芦岛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较多, 但没有非物质遗产分布, 盘锦因为历史上属于著名辽泽湿地, 开发较晚, 不管是非物质遗产还是物质遗产都比较少。从类型上看, 辽西文化遗产也是比较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曲艺等8项, 几乎涵盖了非物质遗产的所有类型;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石窟、遗址、墓葬等四大类。

辽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辽宁省在我国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 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背景下积极开展各级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以及各级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工作。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从2004年底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确立成立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 成立了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成立专家委员会, 启动了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拨出专项资金, 重点用于“保护工程”试点项目的补助, 将全省近50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纳入保护工程范围。实施了政府组织推动分段工作的“保护工程”, 明确各阶段任务。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开展积极的保护和维修工作。目前, 辽西大部分代表区域民族历史杰出文化的物质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进入各级保护名录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还拨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拯救工作。一些濒危的非物质遗产得以拯救, 一些损坏严重的文物建筑得到维修。从地方政府层面看, 前期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当前辽西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采取的主要是以保护为终极目标, 以普查、申报和必要整理为手段, 以静态保存和展示为特点的保护方式。可以将其称作博物馆式保护方式。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不应该只是进入各级名录, 应该是保存和复兴这种遗产及其承载的文化, 充分挖掘其历史和现实的价值。保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实现活态保护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而当前这种博物馆式静态保护不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更妄论发挥其文化价值。而且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都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以及县级4个档次, 类型多, 数量大, 分布分散, 政府有限的人力和资金无法实现对所有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困境和尴尬。

辽西各级政府尝试也选取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进行开发, 其中旅游开发是最常见的方式。典型的如兴城古城的旅游开发, 锦州笔架山的旅游开发等。但是由于缺乏开发经验或受经济效益驱动, 以开发促保护的初衷常常会被片面的开发所代替, 出现只开发不保护, 导致文化遗产的变异或损坏后果。辽西地区也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方面有所探索, 如十几年前拍摄的以笔架山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情恋笔架山》, 近些年开发以辽西化石为素材的动漫产品, 只是成绩差强人意。而目前辽西更多的文化遗产则还是处于单一保护的待开发状态。总体看, 当前辽西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

第一, 以静态的博物馆式保护为主流;第二, 只有级别较高的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保护, 级别较低的文化遗产缺乏人力和资金的投入, 也谈不上保护, 处于自生自灭的危险境地;第三, 文化遗产保护走入两个极端, 即只强调保护反对开发和只强调开发而忽略保护;第四, 采用产业化开发方式保护文化遗产的少, 而且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发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告诉我们, 最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是开发式保护, 最好的开发路径是产业化开发, 因为它是能够平衡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遗产开发的矛盾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开发要抓住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

构建辽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互济共赢模式对策

文化遗产产业化是文化遗产开发的有益探索。以往的研究与实践要么因关注保护忽视了开发导致文化遗产生命力萎缩;要么因关注开发忽略保护导致文化遗产损坏或异化。寻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的互济共赢模式就必然选择文化遗产产业化的路径。与以往的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不同的是, 文化遗产产业化是以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质”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并将这种特质开发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颇受欢迎的文化产品, 而且能够进行量化生产。文化遗产产业化是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的平衡点。针对辽西地区文化遗产类型和分布特点, 结合辽西文化遗产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辽西文化遗产产业化应该遵循以下思路:

(一) 以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为开发核心

“文化性价值”是文化遗产的精髓, 成功提炼和包装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是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成功的保证, 也是弘扬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保持其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最好途径。因此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始终不能偏离其“文化性价值”这一为核心。只有抓住这一核心的产业化开发才能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互济共赢。

(二) 分类保护, 选择开发

有学者曾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分类保护, 实际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分类保护。根据辽西文化遗产生存现状和开发前景不同, 需要采取分类保护, 选择开发的思路。在总体保护的前提下选取最具文化内涵、最有开发价值、最有可能产业化、最易打开市场的文化遗产进行重点的产业化开发。为探索辽西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积累经验。开发获取的经济收益主要用于反补文化遗产保护及新的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这样形成“文化遗产产业化经验逐渐丰富→获取经济效益稳步增加→经过产业化开发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良性互动模式。具体说包括三层含义:对那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要进行抢救式保护, 保护是第一位的;对那些已经进行保护但还不具备产业化开发条件的实行保护为主、开发为辅, 即通过参观收取门票的博物馆式开发获得一定经济收益, 并将这部分收益作为保护和维修的费用;对于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遗产实行产业化开发保护。其路径是:选择文化遗产→分需求市场→提炼文化内核→精心包装设计→缜密宣传推介→推向文化市场→获取经济、社会效益。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如美国。

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魏晋南北朝乐府诗《木兰辞》改编拍摄的动画电影《花木兰》, 影片上映后立刻轰动世界, 并夺取“全美电影票房榜”冠军, 在全世界赚取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2008年美国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包含中国元素的喜剧动画《功夫熊猫》也是在全球热映, 获得巨大的票房收益。这两个成功的例子都是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产业开发的。说明只要开发得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实现保护与开发共赢的。以此为思路, 可以将选取辽西民间文学 (重点选择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的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北票民间故事或古渔雁故事) 中地域特色鲜明、故事情节精彩、民间影响较大的故事拍成电影或动画, 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影院等途径投入市场。在积累经验基础上, 举一反三, 形成一个品牌系列产品。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开发

作为民间文化或民间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无形性、流动性为主要特征, 但是非物质遗产的非物质性是相对的, 它的文化体现和文化传播还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的。以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为例, 剪纸内容、反映的文化习俗和技法等属于非物质的, 但是剪纸产品确是物质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只做一般的纸制工艺品存在, 形式单一, 缺乏市场, 除了少数陈列于各级博物馆外, 很难获得较大经济收益。但是如果转变思路, 将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多载体的物质展示, 如将剪纸材料多样化, 将剪纸工艺品与旅游产品、日常消费品结合,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拥有专一品牌、形成系列和规模的产品, 则会实现剪纸工艺保护与剪纸系类产品销售的双赢。如将辽西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工艺与辽西某一知名品牌的系列产品结合起来, 就会达到既赋予产品以个性和特色, 又会扩大剪纸传播途径、增强剪纸工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的双赢。同理, 辽西其他高级别非物质遗产如凌源皮影、辽西木偶等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实现两者的互济共赢。

(四) 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开发

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化开发一直是被忽略的。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区位使得辽西保留下大量物质高级别的文化遗产。但是以往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无外乎两个途径:单一保护和旅游开发式保护, 无论是那种保护方式都是忽略物质文化遗产背后蕴藏丰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没有挖掘出物质遗产背后的非物质遗产内容。例如李成梁石坊背后的李成梁历史事迹、民间传说以及明末清初发生在北镇的战争风云;同样, 兴城的古城和祖氏石坊也只是作为旅游场所或景点默立在哪里, 古城背后蕴藏的明清 (后金) 交锋以及袁崇焕、祖大寿、努尔哈赤、皇太极等风云人物鲜活的历史故事却还尘封在遗忘的故纸堆。如果把辽西物质遗产背后丰富的非物质性文化内容挖掘出来, 并进行提炼、包装、并以合适的产品形式开发出来投放市场, 其效果一定要比单纯的保护要好得多。如果产品开发成功, 获得的经济收益和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升反过来会促进文化遗产的更好保护和进一步开发, 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五) 合作开发

如果将辽西丰富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实行组合开发, 则可能获得更大的、意想不到的成功。其思路是将多个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集合起来, 在一次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中实现多个文化遗产的同时展示。这包括3层含义, 一是非物质遗产间的合作开发, 一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合作开发, 还有一种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合作开发。其中第一和第三种还未引起重视, 是今后开发的重点。例如可以将北票民间故事通过医巫闾山剪纸表现出来, 然后可以做成剪纸动画, 通过电视、影院、网络视频投放达到海内外市场;如将袁崇焕的抗清 (后金) 故事与兴城古城结合起来, 利用凌源皮影或辽西木偶制作成动画历史剧, 投放到国文化市场等。

总之, 只要以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为核心关注,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也只有抓住“文化性价值”这一核心要素, 才能成功建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互济共赢模式。

参考文献

[1].文章, 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求是, 2007 (17) .

[2].辽宁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拨出200万资金[N].辽宁日报, 2005-1-21.

[3].佟玉权, 赵玲.非物质遗产保护利用的产业化途径及评价体系[J].学术交流, 2011 (11) .

篇4:非物质文化遗产

宛梆是一种有着400年历史的传统戏种,它最早发源于陕西同州梆子,经传入河南的南阳后发生了戏曲的流变,随后在该地区发展和盛行起来。宛梆在早期曾被称为“西调”“乱弹”和“南阳梆子”,它结合南阳的民歌小调和乡音俚语后逐步演变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戏种。宛梆的戏曲唱腔十分独特,曾有着辉煌的历史,在南阳及周边地区十分盛行,它的演出领域遍布宛属各县市。

在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三年,这一段时期内宛梆迅速发展,无论是民间春祈求福还是婚丧嫁娶,唱宛梆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宛梆的班社在南阳各县有百家之多,演出范围也是极其广泛的,向东可以到达周口、项城,向西可以到达商洛、蓝田,向北可以到灵宝、卢氏,向南可以到达襄阳、河口等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宛梆逐步结合了自身行业的习俗文化和群众的民俗生活,其艺术的传统习俗包括传承体制、行业禁忌和信仰等。传统的宛梆项目有“四征”“八大山”“大小十八本”等数百个,根据时代的不同和演出剧团的不同,选取的表演题材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多年战乱的影响,许多宛梆社团停办,演出艺人也相继离散。到了解放前期,宛梆社团班社已经寥寥无几。宛梆艺术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它包含着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区域的风土人情。因南阳的古称是“宛”,故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宛梆”,同时也被纳入了国家的保护和传承体系当中。到20世纪90年代,宛梆艺人逐步改变了以往的演出模式,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自主经营让宛梆戏曲走入农村,借助农村民俗活动进行演出,使传统而神秘的宛梆得以起死回生,重新绽放活力。宛梆历经艺术家们代代相传,得以保存和发展。以内乡县宛梆剧团为例,他们曾在一年内演出1600余场。内乡县宛梆剧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逐渐消亡,而是更加发展壮大了,并且多次在地区、省级、国家级戏曲大赛上获奖。宛梆艺术是一种和民俗紧密相连的传统艺术形式,要想让宛梆这种艺术更好地发展下去,历史证明,必须要借助于民俗文化摇篮的推动才可以实现。

二、宛梆戏曲唱腔的艺术特色

宛梆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戏曲艺术特征。宛梆的唱腔音乐是一种板腔体,它的变化较多。宛梆的乐器是大弦,大弦高达一尺半,弓子是一种宽厚的竹板做成的,长约两尺。这种古老的乐器产生的历史非常久远,但具体是在哪个时期产生的却无法考证。乐器独特的选料和精妙的制作方式,使它在演奏时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效果,拉起来“唧唧”作响。宛梆的乐器组合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文场中的乐器主要是大弦、二胡、唢呐、大唢呐等,武场主要是以打击乐为主。其中大唢呐声音浑厚多用在帝王起驾、迎送宾客等剧目场景中。宛梆的锣鼓种类繁多,在开演前有“闹台”“急急风”“小滚头”“四击头”等多种形式。

宛梆的唱腔极其独特,它总体上可以分为本腔即常说的本嗓和假腔两种,群众喜欢将假腔称为花腔。在唱词时,表演者常用本腔来唱,本腔的音主要来自于丹田,声音粗犷明朗,而花腔主要是脑后发音,是用比本腔高八度的假嗓来唱,它委婉清亮,宛如鸟鸣, 非常动听。本腔和花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表达各种情感,无论是欢喜还是忧愁,表演者都能用花腔或本腔的演唱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宛梆板类由慢板、流水板、二八板、散板四部分组成。

宛梆的剧目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80余出,流传至今并且经常上演的有360多出。它反映的故事都是“大戏”,向上可以追溯到商周春秋战国,大多数是征战和袍带戏。宛梆这种艺术文化形式与中原文化相得益彰,既体现了入世务实的情感,又体现了荆楚文化诗性的品格,让人百看不厌。

构成宛梆剧目的形式有三种:第一是传统剧,第二是植入剧,第三是现代剧。剧目取材主要来源于历史演义、民间的宋元杂剧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宛梆是一部浓缩的社会历史生活史,描绘了人们各个时期的真实生活状态,真切地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恶。它将人生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形象地再现了出来。

三、宛梆戏曲文化的历史价值

中原文化是一种追求宁静、安土重迁、讲究和睦和善的“中庸”文化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豫西南地区宽厚待人、助人为乐、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据考证,在宛梆的发源地,基本上都是在进行一种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帮互助。每逢佳节,人们都会聚集起来进行全族祭祀聚会,表演歌舞戏曲,以达到娱乐的目的。许多的宛梆剧表现了人们在这种生活状态下的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历史上,豫西南地区长期受到荆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宛梆文化就是这种民俗文化的体现。在宛梆中既有陕西梆子的高亢激越,又有中原音韵的平整温和,还有楚乐的委婉清悦。在表演风格上极其灵巧,善于抒情且清脆婉约,理性中略有风雅,朴素中不失高华,旋律清新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宛梆的艺术发展与民俗风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首先,宛梆剧目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和情感。虽然宛梆大多以历史剧为主,但却深刻地反映了民族思想和民族情感,贴近人们的生活。其次,宛梆的表演活动与民俗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宛梆这门艺术从民俗中汲取养分,又服务于民俗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宛梆戏曲的发展现状及抢救措施

宛梆作为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和楚文化的结合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文化多元化思维的冲击,宛梆的观众越来越少,市场也越来越狭窄,且日趋衰落。到现阶段,我国仅仅有一个县级的宛梆艺术表演组织存在。宛梆艺术文化的发展现状堪忧,国家和省、市各级单位有必要且有针对性地对宛梆戏曲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2006年5月20日,宛梆终于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于是,宛梆戏曲艺术的发展有了乐观的前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以及振兴的纽带,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宛梆文化作为豫西南地区的典型代表形式,体现了豫西南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宛梆不仅仅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还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是研究豫西南地区民俗戏曲文化的重要资料。如何使宛梆文化重新绽放光彩,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保护抢救:endprint

第一,提升宛梆艺术的地位。宛梆作为一种稀有戏曲剧种,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有着珍贵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因而,把对宛梆的保护提升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高度,加强政府对宛梆艺术保护的重视,提高人民群主保护宛梆艺术的意识刻不容缓。宛梆作为一种重要的地方区域文化的载体,具有带动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在传承和保护宛梆戏曲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原文化、秦晋文化和楚文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加大对宛梆艺术的宣传。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要想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得以发展壮大,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河南省人民政府,南阳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各种媒体等宣传手段,对宛梆艺术进行大力宣传,提高群众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从而扩大宛梆戏曲在全国的知名度,让它真正成为河南区域文化的代名词。

第三,扩大宛梆的艺术市场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在宛梆长期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市场是最适合宛梆发展和存活的空间。扩大宛梆文化的农村市场不仅能够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还能对宛梆进行有力地保护。艺术院校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有效地扩大宛梆戏曲的艺术市场,应该在艺术院校中开设相关课程,从培养专业的戏曲人才做起,充分发挥其弘扬和发展宛梆艺术的职责,从而搭建起从人才培养到拓宽市场的有机桥梁,为宛梆的艺术市场注入鲜活的动力。

五、结语

宛梆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文化,不仅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豫西南地区的区域文化、音乐等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戏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全球化的今天,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宛梆戏曲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戏曲的一种,有着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戏曲作为民间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民族特征的体现,在历史的传承中彰显着民族区域文化的绚丽色彩。

目前,世界各国都对本国民族的文化,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政策和形式加以保护。随着我国近年来相关保护政策法规的逐步出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逐渐得到加强,当然戏曲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诸如濒危灭绝的宛梆戏曲,亟需得到重视和保护。与此同时,我们应积极主动地保护本民族的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纳入到本民族文化传承的体系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保护宛梆艺术有清醒的认识,从而积极地保护宛梆艺术文化。

篇5: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篇6: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散落于民间,民众的热情与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至关重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举办文化艺术展演是湖口县的传统文化活动。每次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各基层单位都会组织精彩的文艺节目,开展竞赛活动,这充分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好戏连台,“绝活”频出,一些散落在民间的老曲艺、老工艺、老制作等因此得以重登舞台。湖口县还对青阳腔、草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广泛的宣传,举办一系列知识讲座,发放相关知识手册,让广大基层群众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对保护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适当物质奖励,筑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石。

推陈出新,增添活力,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时代气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文化传承和累积的结果,与现代文化有较大反差,这种文化反差正是文化互补和魅力所在。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适当加入新时代的文化元素,便无法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其文化底蕴就得不到生动展示。为此,湖口县积极探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时代文化元素的有效途径。,湖口县和九江学院签订了研究青阳腔戏曲文化的合作协议,成立了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在资料发掘、唱腔抢救、戏曲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同时,创建青阳腔艺术研究实验基地,九江学院定期派学生到基地学习,向艺人学习技艺,与老艺人同台演出,让一批批朝气蓬勃的学生投身到青阳腔戏曲的学习、表演和研究中去,鼓励他们结合时代特点创作新的作品。

篇7: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于是我和妈妈用了“百度”搜索,网上是这么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看了这些,我还是摸不着头脑。于是我又去请教爸爸,爸爸说:“我们武义有一个非物质遗产展览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们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看见里面陈列着许多来自民间的玩艺儿,这里有精美的剪纸,有竹子做的生活用品,还有根雕艺术品……。还有些东西我看都没有看到过。

这时我突然看得一只木头做的小船,我问展览馆的叔叔:“这是什么?”叔叔说:“这是龙舟,以前我们武义人是推龙舟的。在端午节那天,人们在河中把龙舟从上游推到下游,表示把疾病送走,因为以前河水很浅,所以我们这里的是拿来推的。”

篇8: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想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料既是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其保护工作历史演变和发展状况的重要记录, 又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非常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建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文件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与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目前, 档案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概念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由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反映其保护与管理的阶段性和全过程的所有成果及相关资料组成的信息载体集合。狭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审批和复查等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综合上述观点, 本文倾向于前者。可以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演变过程及其各个阶段文化的特征, 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状况,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各项活动, 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典型传承群体自然状况、文化背景、文化活动等的各种类型记录材料的总和。具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档案、申报与保护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和传承人档案。

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深入研究, 目前学界尚处于探索阶段, 还没有确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定义。本文分析认为, 可以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含义。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是一种理念,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 它是以档案管理的理论为指导, 以档案工作的思维、方式和途径为参考, 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狭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过程中, 将利用各种途径获得的,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声像等各种载体进行立档保存的管理过程, 一般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鉴定、保管、编研、信息化利用等环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主要包括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定保管三项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是指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 通过专门的接收和征集的途径, 把分散在民间的自发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各组织已收集整理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以及其他有关档案, 集中到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机构进行保持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是建档的基础, 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流程的首要环节,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直接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对象的质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分类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将接收征集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科学组合、排列和编目, 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整理分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重要部分, 是对接收征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必要延续, 同时又是鉴定、保管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前提和基础。接收征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如不加以整理分类, 则处于杂乱、无序状态, 无法保管利用, 也不能有效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价值。因此, 需要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 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整理分类, 使之系统、有序, 为之后的档案保管、服务利用以及档案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具有类型多样、来源广泛、管理者情况复杂、内容复杂等特点, 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鉴定有着与一般文书等类档案不同的鉴定原则与方法, 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的鉴定方法, 而需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 按照全面性、历史性、发展性、效益性以及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鉴定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管同样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流传的一个重要方面。离开了科学的保管,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面前难以永久留存。档案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管就是在各个机构现有的模式下, 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档案材料进行科学有效的保存和维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作为中国各个民族智慧和才能结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全人类关注和重视的珍贵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我国当代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热点问题。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部分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或濒临灭绝。保护工作严峻, 如何对非物质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档案”, 是特定集体、个人在政治、经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等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传承后世的各种非物化形式的历史记录, 其载体往往是人。作为档案的一部分, 其基本功能是保存和再现文化的真实面貌。但人的记忆并不能忠实反映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 它会因记忆能力欠缺而丢失、因想象干扰而重塑、因载体生命消失而失传。因此, 必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以规避人的记忆失误或生命终结而造成的损失,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准确性、形象的具体性和内容的真实性。通过档案构建社会记忆, 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营养, 使得后人通过传递文化和后天的学习, 借以吸纳和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进而创造新的文化。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早提, 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物化的、活态的和无序存放的财富, 容易流变丢失。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档案, 其价值显得非常珍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 是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直接反映了文化活动项目的基本面貌、传承情况, 也是文化发展、历史发展的间接见证。作为一种珍贵的、重要的档案文化资源, 本身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不仅有助于完善现有档案资源, 建立特色档案馆藏, 更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 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近几年, 全国各地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中, 正是基于此目的。实践证明, 通过笔录、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挖掘, 同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无疑是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有利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脆弱性导致其非常容易失传, 为保存需要, 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 以合适的载体将它们的核心内容整理、记录下来, 这样便产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档案家族的新成员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形成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然而,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并不是保护工作的终点。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只是一种暂时存在形态, 接下来更重要的工作是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 如举办展览、开展编研等, 开发出蕴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的精髓和灵魂, 将固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原为活态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发展。

而利用恰恰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建档则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部门以库藏的档案资源为依据, 通过特定的方法与途径, 提供档案信息给用户, 服务社会各项事业的一类业务活动。它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了解和熟悉库藏档案资源的内容和成分及各类档案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预测和分析社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特点, 掌握档案利用需求的发展规律;向各方面用户介绍和说明库藏中的相关档案资源线索, 主动开展档案咨询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 迅速、准确地向档案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档案文献。

从档案管理不同业务环节和流程之间的关系来看, 利用服务的重要基础是除其之外的包含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定保管环节的建档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利用服务虽然在整个档案管理过程中位于主导地位, 但必须依靠于建档工作, 没有建档工作便不能进行和发展。如果建档工作的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定保管环节开展得不理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利用服务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很容易陷于衰竭的境地。同样, 如果不根据社会各方面用户的需要, 积极主动地开展利用服务, 而只是闭门造车, 埋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定保管环节, 那么建档工作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 必须通过加强建档工作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 确保服务成效;以搞好利用服务工作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的完善, 夯实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智为, 邓绍兴, 刘越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程齐凯, 戴旸, 周耀林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3]罗宗奎, 王芳.知识产权体系下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优势和基本原则[J].档案学通讯, 2012 (2) .

[4]王云庆, 陈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览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2 (4) .

上一篇:小学生写景作文欣赏:春天的海西公园下一篇:2020脱贫攻坚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