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5-02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十篇)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1

一、新农村建设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依附于个体、群体而存在的非物质形态化的文化遗产, 比如民俗节庆、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显现。然而近几年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新农村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 这一举措无疑给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重的一击。随着时间的流逝, 很多农村没有保护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就导致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效果与新农村的精神内涵、文化主体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鉴于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要将经济社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两者能够共同获得发展。

第一, 人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存在着观念上的错误。人们错以为“保护”仅仅是保护过去的事物, 其实不然, “保护”既要保护过去的事物, 又要保护今天的现实。随着时间的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这就增加了保护的难度。

第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现代人。不管是老手艺还是老房子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但是随时随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消失。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传承下去。然而传承必须要有传承人。只有具备了传承人, 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得到保护。

第三, 保护与开发的问题。一些地区为了能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取得经济利益, 他们往往打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来将其推向市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牟取经济利益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冲突。这就要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正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

二、新农村建设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

(一)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写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然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项造福于后代的事业。必须将各部门的主动性都调动起来, 还要整合社会上各方面的资源。当地人民政府要建立保护组织, 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重点事项, 还要将其纳入到发展经济的规划中。另外, 还要构建完整的专家咨询制度、公众监督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制度, 确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 要选择优秀、经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员, 促其在具体的保护工作过程能够出谋划策。

(二) 通过准确普查来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及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文化生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慢慢去世, 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继承, 从而导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通过全面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而可以详细的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的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掌握了以上这些信息, 那么政府才可以明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以及内容。

(三) 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力量

农民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 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在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 只有让每位农民都参与进来才会取得真正的成效。所以,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 要将政府作为主导, 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 然后借助宣传这种方式来将村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让村民真正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力量。

(四) 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工作面较广、时间跨度较长。当地人民政府要构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 拨款给此机构,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在建设新农村的时候, 要增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费用, 还要给农民一定的补贴。站在长远的立场上来看,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花费是非常值得的。

(五) 尽快构建名录体系

有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 因此当地政府要尽快构建名录体系, 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 将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还要对名录体系评审标准进行完善, 抓好评审工作, 构建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确定好名录体系之后, 还要明确保护的责任主体, 以此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六) 处理好非物质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努力寻找非物质文化建设与当地经济共同发展的途径。有的人认为:非物质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不能共存的,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非物质文化建设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相互促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旅游资源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近几年来, 这一旅游资源成为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活动, 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还将农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结语

在我国文化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是否得当既会影响到我国民族文化是否能继续传承下去, 还会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保护, 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那么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会迎来春天。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不断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并且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受到重视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实际的保护工作过程, 还存在一些极具挑战的问题, 迫切需要构建起更加完善的保护机制。文章立足于新农村建设视阈, 重点分析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以期通过笔者努力, 找到促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机制

参考文献

[1]郑柳青, 陈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认同[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8) .

[2]王思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对陕西省的调研分析[J].生态经济, 2011 (04) .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2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

我国农村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正在消亡,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刻不容缓.

作 者:林熠 LIN Yi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 刊 名: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8(4) 分类号:G0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文化遗产   保护与继承   文化创新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村区域 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宝贵工作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流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提高农民保护意识

就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现状来看,其在农村的宣传工作远远不够。很大部分的农民仍然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只有在农村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物,才能够让农民朋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亲切感,从而产生对属于自己文化的自豪感,从而真正的主动积极的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决不能简单的由发布文件替代,而是应该选择合适的项目在农村举行简单隆重的仪式,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大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农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吸引更多的农民朋友共同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另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化的宣传途径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工作,让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重要性。同时,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整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与数据,开展研究编撰工作,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继承,进入农民日常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的传承下去就应该实现其活态,即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常态的形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来看,农村规模较小、单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做到合理开发、活态传承,同时有力的借助政府、社会团体等多元化平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例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艺术形式都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工作中可以通过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途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到农民群众的生活当中,进而逐渐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

3.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教育,深入农村学校教学

青少年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假如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丧失了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将无济于事。因此,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农村中小学要承担着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课堂教学是农村教育最为基础的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面,学校与教师应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的需求,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素材,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或者结合民族与当地区域特点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全面增强农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拓展教学形式多元化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例如,学校可以邀请当地有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和专家进入校园,走进课堂;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校门,参观博物馆、文化古迹等来了解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的状况。

4.结束语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4

1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规划概念

1)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的所谓“人类口头的、无形的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

2)景观规划是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因为工业化,环境污染,人类不合理的砍伐树木等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解决存在问题。

2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关系

1)应该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景观规划在现在农村文明发展中的巨大价值。大力发展农村非物质文化建设,使农民的工作和生活得到有机结合,使农村的价值得到巨大提高,使现代文明得到广泛发展,使人居环境更加完善。合理的进行农村规划,加强人居环境治理,可以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2)要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应用,特别是与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新农村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历史文化充满生机活力,成为能够产生向心力,归属感,认同感和共同行动的文化。

3)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吸收国际上认同的历史文化保护观念和做法,以尊重历史、尊重生活、尊重农民的态度,按照人与自然和谐,人与遗产和谐,遗产与环境和谐,生活与遗产和谐,传统与现在和谐的理念,在更大程度上加强景观规划的发展与应用,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更广的地域范围来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脉络。

3新农村建设情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涵极其丰富,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些要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只重视“村容整洁”,而对“乡风文明”等“软件”建设由于很难看得见,摸得着,不能用量化指标衡量,不容易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一些地方不重视甚至忽视“软件”建设,导致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全部工作。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办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不作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一代农民作为重要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发挥极其重大的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这样一种弊病:盯着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大搞样板工程。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贷款建洋房、扛着锄头进电梯……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追逐的样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搞好新农村建设。为了纠正新农村建设中盲目追求现代化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搞好新农村的规划。

4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仅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分析有益因素和不利条件,趋利避害,合理地进行景观规划,还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景观规划共生等各个层面共同努力,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要兼顾新农村的规划建设,1)新农村规划要具有前瞻性,要从村庄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进行规划;2)新农村规划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村庄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传统、民族习俗等因素,以保留乡村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为宗旨,把乡村所具有的特色通过规划更完好地保存和发扬下去,让新农村规划各具特色,避免全国乡村规划雷同化、简单化;3)新农村规划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使新农村规划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

通过对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分析,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规划不仅仅是空间规划或物质规划,它包括可生态环境,社会经济,非物质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制订规划应立足当前、把握长远、统筹安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方便农民、提升农村、发展农村产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民居住区、产业发展区以及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尤其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民风民俗、文化历史、地理特点等,把土地、水系、清洁能源、集中居住区规划好,并搞好年度建设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只有认识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景观规划和谐共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发展新农村的建设。

摘要:结合全国建设新农村政策和环境,着重就农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景观规划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地解决农村景观规划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造和谐共生的环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景观规划,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卜振龙.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的几点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29-30.

[2]张洪源.浅析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7(3):40-41.

[3]陈东明.做好新农村规划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小城镇建设,2006(3):88-89.

[4]丁兆庆.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73-74.

[5]曲凌雁,林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活性[J].城市发展研究,2007(1):15-16.

[6]白鹤.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7):29-30.

[7]艾云航.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J].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74-75.

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5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经有过很多主人,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每个人物后边都是一大笔非常重要的遗产,所以说,保定在我心里是沉甸甸的。但是过去多少年变化,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以来,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在这种大的冲击下,在这种大的冲击下,这个城市还剩下多少,这是我是关心的。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知道还剩下多少。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应该把它保护好了,用什么办法保护,怎么保护,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从全国各地来看,它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把共同性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层次上,来进行思考,一些比较大的,比如导向啊,战略啊,在这些问题上,要想一想。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先想到文化问题。一个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应该请各方面的专家,对城市进行研究,找到这个城市的核心,究竟那些是城市的文化个性,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动。比如说重要历史街区,历史板块,标志性的建筑物,等等,这个必须是要保住的。这样,这个城市怎么变,它的骨格,它的文化个性都不会变。但是我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为什么?因为那时我们太穷,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太差,急于改变功能性的设施,想搞得好一点,大一点,舒服一点,可是我们是顾此失彼,可我们现在再想挽救,就来不及了,因为历史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也不能仿制。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6

一、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松阳县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风俗文化,特别是拥有丰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松阳高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项——松阳高腔、畲族叙事歌、竹溪锣鼓、道惠夫人会、黄建大院木雕技艺、叶法善传说、道教音乐月宫调、松阳端午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17人,市级传承人32人,县级传承人61人。这些民俗文化涉及乡村文化的各个方面,概括地来说,戏曲曲艺别具一格(松阳高腔、百日戏、木偶戏、松阳鼓词等),民间音乐曲目繁多(叶法善道教音乐、民间器乐曲、竹溪锣鼓、板桥十番、畲族叙事歌等),民间舞蹈风韵独特(山边马灯、小吉草狮、横坑绳抽狮子、畲族祭祖舞、蔡宅采茶灯、程路船灯、文武彩灯、太平龙灯、桂花亭、花鼓灯、鳌鱼灯、台阁等),民间美术多姿多彩(驱邪巫画、月光佛画等),传统手工技艺精湛(黄家大院木雕技艺、松脂采制、佛像泥塑、手工绣花、剪纸、畲族织彩带、手工布鞋、打铁、钉称、胡琴制作、蒙鼓、制陶、麦杆扇编织、弹棉花、松阳家酿酒、松阳晒红烟、风炉制作、蓝布绣花等),民间习俗丰富多样(竹溪食品祭、道惠夫人会、迎神赛会、三月三歌会、社公信仰、四都祈福、打清蘸、畲族婚俗、上梁仪式、传统集市、尝新米等),体育竞技妙趣横生(樟村拳、畲族问凳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有机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不仅有利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礼堂“两堂”“五廊”建设中的相互促进

展示展览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展示素材,或者内容单调肤浅,那么文化礼堂建设就会显得单薄空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则能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供素材、彰显特色、增添亮点,从而发挥独特的吸引、宣传和教化作用。如浙江丽水松阳县(以下实例简称松阳县)赤寿乡梧桐口村则充分整合利用村内保存完好的祠堂、古民居等资源,打造“古村文物馆”,对一些破损的墙壁、格扇门窗、牛角、古字画进行仿古修复,较好保留了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如村史廊建设中则需充分整合民间历史资源。深入挖掘村情村史、宗谱族谱,整合提炼出各个村庄的“传世之宝”和“存世之事”。如松阳县吴弄村、蔡宅村深入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典故、人文风俗共20余个在村情村史、历史文化版块进行陈设展示,让古村落不仅仅是古老的房子,还包括房子和村子的内容和故事,让古村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特色廊的建设中,如松阳县大东坝镇蔡宅村和二滩坝村对采茶灯、正月龙灯、狮子灯等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以展演、实物展示等形式巩固传统历史文化。在特色展馆建设中则需充分整合民间特色资源,挖掘整理古村、民俗、宗教、姓氏文化等八大田园文化脉络,整合提炼出蔡宅客家文化、吴弄晒红烟文化等一批乡土特色文化,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这些都是非遗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二)内涵与保障的相互促进

农村文化资源比较匮乏,而非遗含有许多精神、礼仪层面的文化内容,如结婚礼仪、学子入学礼仪、年俗礼仪等习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逐步凝结成特色和精华。这些特色和精华能丰富和提升文化礼堂的文化内涵,真正发挥其精神家园的作用。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五廊”建设,能为非遗传承提供阵地和展示、展览平台,增强了非遗工作的实践性。

(三)活动与载体的相互促进

非遗的特点是活态的流变,如传统的松阳高腔、道教音乐等,能极大地丰富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农村文化礼堂是非遗的传承载体,如果没有这个载体,非遗就像尘封的宝剑会生锈,又如失去土壤滋润的树苗会干枯。

(四)传承与发展的相互促进

非遗需要加强保护和不断演练,才能传承发展,如大东坝山边马灯、采茶灯等,文化礼堂需要宣传培育、潜心研究,才能创新繁荣。所以,农村非遗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能实现相互依存、共同提升的良好效果,必将极大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五)建设与教育的相互促进

采取戏剧、戏曲、小品、文艺演出等宣传教育方式,宣传、展示农村非遗,非遗开发和研究才会更加深入。

三、影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因素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也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如何发挥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相互作用,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外部条件欠缺

具体表现为四个不够:一是社会氛围不够。在现代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下,不少古村落、民族建筑和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公众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珍惜,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参与,以及对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等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资金投入不够,财政预算安排在文化建设和非遗工作上的资金很少。三是人才储备不够。基层文化工作者长期缺乏,农村非遗传承人的年龄逐步增高,待遇问题急需解决,使许多农村非遗技艺失传,甚至消失,严重影响农村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二)内部运行问题

主要有:一是文化礼堂文娱活动形式单一。以前农民文化生活单调,除了在家看看电视,偶尔看几场演出或电影。文化礼堂建成后活动也不多,只开展跳跳广场舞、技能培训、文艺汇演等活动,民俗活动极少开展,节庆文化也比较枯燥,而礼仪文化逐渐淡化或者异化。展示文化素材也不多,孝道文化又不成气候,励志文化尚待培育。大部分文化礼堂没有充分利用这个大平台,没有发挥文化礼堂应有的作用。二是非遗项目单薄。农村非遗数量非常有限,缺乏地方特色,底蕴不厚,亮点不够。三是非遗展示空闲小。农村非遗因为缺乏活动和展示空间,缺少运行机制保障,基本停留在初步整理状态,还接不上地气,给人比较空虚的感觉,保护和传承变得困难重重。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农村文化礼堂展示相互融合的思考

(一)利用平台,做好展示

充分发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作用,科学利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能够长期保存的媒介或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农村文化礼堂等平台对松阳县内的非遗项目进行全面展示,对其历史沿革、分布区域、传承谱系、表现形式、文化内涵等进行介绍,系统、完整、准确地保护各门类非遗项目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

(二)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一是积极鼓励传承人主动地开展传承活动。除了对省市级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考核和奖励外,还应根据非遗传承活动台账,对会带徒弟的师傅给予一定的补助,以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队伍当中来,有了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更好地打造非物质文化的精品。二是突出重点打造非遗精品。选出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深度包装,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品牌。如:举办以“千年古县、多彩民俗”等为主题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利用文化礼堂这个平台进行展演,把松阳千年的历史、古老的非物质文化展示出来,更好地传承下去。以松阳茶文化为主线,利用松阳茶商大会把各类民俗文化串联起来,展示采茶灯、月宫调、民间小调、桂花亭(各种花灯)、高腔、畲族祭祖舞……再到现在的献茶歌、敬茶歌、泡茶歌、贩茶歌等等,弘扬松阳民俗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整合资源,开发品牌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吸收业外资金和社会资金创办非物质文化产业,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非物质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田园松阳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才能更好地显示出特殊的魅力。应在精心设计包装的基础上,尽快推出相关项目,赋予景区、景点以恰如其分的文化、历史、民俗内涵,作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如:可以以“松阳大木山骑行茶园”为试点,整合各方资源,把松阳非物质文化精髓在文化礼堂“五廊”或文化墙上展示。结合卯山文化的特色,在“文化礼堂”演绎月宫调和桂花亭等经典曲目。这样,去大木山的游客不仅沿途就能了解松阳的民俗文化,还可在骑行之余坐下来欣赏到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四)多管齐下,全面推介

一是整理编印非物质文化丛书,拍摄制作以非物质文化为主题宣传片、宣传手册,系统介绍我县非物质文化及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优秀民间艺人的事迹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先进典型,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良好舆论氛围。在国内外主要媒体网站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宣传松阳非物质文化资源。二是结合现有的各类节庆活动,在活动中宣传各类非物质文化。如竹溪食品祭活动,在观赏品尝竹溪特色食品时,可以把其中蕴含的民间故事进行挖掘、整理、宣传,赋予特色食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增添像松阳高腔表演、现场模拟采摘松脂过程等多项充满松阳民俗风情的节目,把这“排祭”仪式做得热闹非凡;可以把“排祭”的过程和相关故事、特色食品的介绍、竹源“松香客”的打拼精神放在“竹源峡”乃至田园松阳这一大背景当中拍成影片,在各大媒体和网站上宣传。三是建立和强化政府与企业联动的机制,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演艺活动和旅游交易会,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展现我县田园松阳的魅力,加快非物质文化走向国内外市场的步伐。四是建议教育部门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和保护知识编成乡土教材,纳入教学计划,将非物质文化艺术欣赏和技艺训练引入中小学课堂,让青少年了解并能传承我县的非物质文化。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浙江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是农民的“精神家园”。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一项新鲜事物,需要以更加超前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前瞻的视野,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使农村文化礼堂增色添彩,文化礼堂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展示平台,共同推进了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总之,我们可以从非物质文化提升乡村魅力为切入点,将小活动做成大事情,将小人物做成大文章,形成可持续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的机制,建立以非物质文化为引领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7

然而,中国是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结晶正是由千千万万个乡村自然民居孕育与缔造成就的。广大的乡村原野正是我国古代文明与现代科学文明的启蒙发祥之地。如今,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让这文明发祥的故土作点牺牲,在自己古老文明之躯上建设现代文明,冥冥之中该是快乐而愉悦的。但是,我们在动迁之中,切莫忽视老祖宗给留下的遗产,这就是乡村文化遗产。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高度重视乡村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乡村文化遗产主要存有地表与地下两个场所;遗存形式主要有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我们在乡村拆迁的全过程里应该关注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充分而安全的保护,万万不可只图短期效应,毁灭了千年文化遗产。例如:自然村名的保留,不能从地名记载中简单抹去;一些远古村名的石刻碑记,应该尽善尽美地保存;那些在当地具有历史考察意义的故事、古村、古树、古道、古桥、古亭、古建筑等等更是迁徙不得,再造不能。

对于这些乡村文化遗存物质,我们只有保护的重任,丝毫没有毁坏的权力。应该率先做好摄录现状,抢救口碑,固定地址,维持原貌等工作。而绝对不能只图拆迁进度,营造新蓝图,毁掉千年宝。对于一些具有重大考古文献价值的乡村自然村落,不仅不能盲目拆迁破坏,还必须申报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及时给予抢救性保护,采取“迁人走户不动物”的抢救性保护措施。相关文化文物部门应该主动参与到乡村拆迁的工作中,关注与保护乡村文化遗存,有些具有一定历史考察意义的民居、民风、民物动迁后要及时集中保存,立即采取相应的记载与保护措施,防止文物流失与损坏。

乡村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积淀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系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则更应该把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参照国际社会里那些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保护乡村自然村落遗存,做活利用自然民居,营造文明旅游文化氛围的经验,把文物保护部门纳入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职能单位,并且明确职责,落实好相应的政策,确确实实做好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8

1.1 研究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五千年历史, 更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在国民经济创造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 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同样, 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传统体育也受到现代生活方式以及西方体育的强烈冲击。

1.2 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指导思想及思路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系到我国民生问题, 更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1.3 研究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展的意义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传统体育不但可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还可以不断增强国民体质, 改善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反过来, 农民身体健康了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了, 社会也有了全面的进步, 温饱问题已不再是广大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生活水平提高了, 闲暇时间也增多了, “生活奔小康, 身体要健康”成为共识, 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农村体育场地的缺少严重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而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宽广的舞台不再学校教室和学者们的研究室里, 而应该在广阔的农村大地。

2 研究现状

2.1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从2006~2011年间, 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 在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名录中, 传统体育项目归属于“杂技与竞技”, 而2008年第二批与2011年第三批名录中, 传统体育项目归属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从归类名称的改变, 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认识与力度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 保护它不仅仅是为了过去, 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来。传统体育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已经濒临灭绝。有些东西, 失去了, 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即使找回来了, 也不是原来那个了。

2.2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在新农村的大力建设下, 农村体育意识薄弱, 观念陈旧, 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资金短缺, 农民收入不高, 很多体育管理部门及组织都是形同虚设, 体育人才也缺乏, 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农村没有发展好, 这个国家的根基就是脆弱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 农业、农村、农民如同金字塔的底端一样庞大与重要, 仅有中上层的繁华, 就如同海市蜃楼, 终将昙花一现,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而今, 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 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2.3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展的现状

我国学者王卓对2003~2011年间学术界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进行过统计, 发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的辨析”、“保护与传承研究”、“区域性研究”等10个方面,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 但文献数量在不同研究内容上发展是不平衡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研究最多, 占论文总量的29.4%, 而对“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研究”的文献量较少, 仅有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们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到目前为止, 很少有学者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

3 关于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展的研究

3.1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展的原因

首先, 二者的目标一致。“繁荣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其次, 二者的地域空间相同, 都是在农村地区。其三, 两者实施的主体相同, 都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是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价值体系的根脉和关键之所在, 可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选择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利于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另一方面, 新农村建设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如活动的开展, 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量的资金, 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坏和人居环境。

3.2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展的问题

3.2.1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宣传力度不够, 执行力度不够

宣传力度不够, 执行力度不够。往往是上级政府大力宣传与倡导, 但实际到农村层面执行力度不够, 包括下级领导在宣传与执行方面。不仅针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多事情到了农村层面, 似乎到了边缘化, 点到为止, 即使小有成就也是下级领导为了自己而做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没有真正做到为宣传以及执行大力付出。虽然是下级领导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但责任最终还得追究到国家政府。国家政府不能有效执行事务, 下面亿万人民养着的官员是在做什么?有对农民百姓负责吗?身为百姓父母官, 就应该切切实实为民造福。

3.2.2 新农村建设方面农民的增收问题以及社会福利方面仍有待提高

农民创造财富慢、难、少, 被商家及其他团体压榨最大剩余价值, 往往商家只需坐收渔翁之利, 便可轻而易举将农民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农民务农难, 收入不理想, 要是遇到疾病或天灾人祸, 物质文明都满足不了, 哪里谈得上精神文明的建设, 愁都愁死了, 哪有时间和心情去参加传统体育活动, 再加上宣传与组织力度不够, 造成无人重视、无人组织、无人参与的局面。

3.3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发展的对策

3.3.1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增强领导阶层的宣传与执行力度

政府领导阶层一定要把宣传与执行工作切实落实到农村, 重视管理基层干部, 确保上有政策下有实际试试规划及成果。只有增强每一级的领导力度, 真正实干的基层干部才会真正实干。如果上级政府只负责喊口号, 不落实成效, 下面的基层干部也难以避免只作威作福, 而不切切实实为民造福。只有政府领导阶层重视了, 基层干部才会重视, 基层干部重视了, 农民才会注意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只有政府领导阶层切实了工作, 基层干部才能切实工作, 农民才会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福泽与恩惠。

3.3.2 新农村建设方面应重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及社会福利问题

重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及社会福利问题, 让农民有时间有心情去参加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织活动。另外, 基层干部要大力宣传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广播、会议或大众传媒等措施, 让农民了解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同时还应该提供必要的必需品或场地, 积极组织广大农民参与其中。

4 结语

影响制约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方面很多, 解决的措施也很多, 但以上所述都是农民最急切、最现实、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党和国家要做的事还很多, 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 先解决农民最急切的问题, 可以慢慢来, 但一定要切切实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避免大口号小作为, 只有这样,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并在以后的发展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历时任务, 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而关于两者结合发展的研究很少, 本人希望以此为研究点, 为二者以后的结合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让更多的人关注它并研究出更好的理论来为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农村建设,结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卓.2003~2011年我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浙江体育科学, 2012.

[2]滕希望.申遗形势下传统武术的保护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王燚.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与策略[J].中华武术研究, 2011.

[4]李开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J].中华文化, 2012.

[5]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J].2011.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9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保护,产业化,共赢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或区域民族历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见证。保护文化遗产是保证人类区域文化传承, 培植社会文化根基, 增进区域人群的历史认同感, 保证文化的生命力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遗产, 并发挥其在现代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政府、企业、专家和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过去的30年, 在采取哪种方式来保护文化遗产方面, 学界出现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以保护文化遗产原貌为终极目标, 反对任何方式的开发利用;一种是倡导通过适度开发促进保护, 反对以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在前一思想指引下, 我国积极开展各级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以及各级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工作, 目前大部分代表区域民族历史杰出文化的物质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进入各级保护名录之中。国家和各级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维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录音录像和传承人的经济扶植等。我们称这种保护为单一保护, 它是以保护为唯一目的和特点的。但是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民族众多, 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数量十分巨大, 国家和地方政府拨付的资金无异于杯水车薪, 满足不了所有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这就催生了后一种保护思想, 在此思想指引下, 中央和各级政府倡导对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合理开发, 利用开发获取的经济收益来弥补政府保护资金的不足, 促进文化遗产更多更好地保护。但是在具体运作中, 因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因为缺乏经验、更因为热衷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 出现重开发轻保护的普遍趋势, 甚至出现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惜损坏文化遗产现象, 背离了以开发促保护的初衷。文化遗产开发通常采取的方式包括旅游开发和产业化开发。

以往的观点,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这种“误读”的主要原因是以往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出现“只保护不开发”和“只开发不保护”两个极端。实际上如果方式得当,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是可以互济共赢的, 日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 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就是明智选择。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与以往开发方式不同, 它是以挖掘文化遗产文化精髓, 保持并弘扬其文化影响力为开发目的;它是以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为核心产品、核心价值。保持文化遗产“文化性价值”的生命力, 发挥其促进区域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和区域文化竞争力作用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真谛, 也是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核心理念。文化遗产产业化是恰当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关系, 实现两者互济共赢的最好选择。我国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方面虽有尝试, 但因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终极目的的惯性思维导致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还是站在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立面。基于此, 本文以辽西地区为例,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互济共赢的模式。

辽西的文化遗产类型与分布

辽西指的是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和盘锦5个城市, 因为都位于辽河以西, 历史上常称作辽西。辽西在历史上是东北进入中原的跳板, 也是东北前往内地的要冲。辽西地区历史悠久, 现存各类文化遗产丰富, 其中以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4项, 省级以上物质文化遗产 (实际就是文物保护单位) 70项。

辽西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都很丰富, 而且分布也比较集中, 其中朝阳、阜新、锦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分布区。葫芦岛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较多, 但没有非物质遗产分布, 盘锦因为历史上属于著名辽泽湿地, 开发较晚, 不管是非物质遗产还是物质遗产都比较少。从类型上看, 辽西文化遗产也是比较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曲艺等8项, 几乎涵盖了非物质遗产的所有类型;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石窟、遗址、墓葬等四大类。

辽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辽宁省在我国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 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背景下积极开展各级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以及各级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工作。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从2004年底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确立成立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 成立了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成立专家委员会, 启动了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拨出专项资金, 重点用于“保护工程”试点项目的补助, 将全省近50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纳入保护工程范围。实施了政府组织推动分段工作的“保护工程”, 明确各阶段任务。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开展积极的保护和维修工作。目前, 辽西大部分代表区域民族历史杰出文化的物质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都进入各级保护名录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还拨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拯救工作。一些濒危的非物质遗产得以拯救, 一些损坏严重的文物建筑得到维修。从地方政府层面看, 前期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当前辽西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采取的主要是以保护为终极目标, 以普查、申报和必要整理为手段, 以静态保存和展示为特点的保护方式。可以将其称作博物馆式保护方式。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不应该只是进入各级名录, 应该是保存和复兴这种遗产及其承载的文化, 充分挖掘其历史和现实的价值。保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实现活态保护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而当前这种博物馆式静态保护不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更妄论发挥其文化价值。而且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都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以及县级4个档次, 类型多, 数量大, 分布分散, 政府有限的人力和资金无法实现对所有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困境和尴尬。

辽西各级政府尝试也选取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进行开发, 其中旅游开发是最常见的方式。典型的如兴城古城的旅游开发, 锦州笔架山的旅游开发等。但是由于缺乏开发经验或受经济效益驱动, 以开发促保护的初衷常常会被片面的开发所代替, 出现只开发不保护, 导致文化遗产的变异或损坏后果。辽西地区也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方面有所探索, 如十几年前拍摄的以笔架山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情恋笔架山》, 近些年开发以辽西化石为素材的动漫产品, 只是成绩差强人意。而目前辽西更多的文化遗产则还是处于单一保护的待开发状态。总体看, 当前辽西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

第一, 以静态的博物馆式保护为主流;第二, 只有级别较高的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保护, 级别较低的文化遗产缺乏人力和资金的投入, 也谈不上保护, 处于自生自灭的危险境地;第三, 文化遗产保护走入两个极端, 即只强调保护反对开发和只强调开发而忽略保护;第四, 采用产业化开发方式保护文化遗产的少, 而且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发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告诉我们, 最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是开发式保护, 最好的开发路径是产业化开发, 因为它是能够平衡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遗产开发的矛盾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开发要抓住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

构建辽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互济共赢模式对策

文化遗产产业化是文化遗产开发的有益探索。以往的研究与实践要么因关注保护忽视了开发导致文化遗产生命力萎缩;要么因关注开发忽略保护导致文化遗产损坏或异化。寻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的互济共赢模式就必然选择文化遗产产业化的路径。与以往的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不同的是, 文化遗产产业化是以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质”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并将这种特质开发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颇受欢迎的文化产品, 而且能够进行量化生产。文化遗产产业化是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开发的平衡点。针对辽西地区文化遗产类型和分布特点, 结合辽西文化遗产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辽西文化遗产产业化应该遵循以下思路:

(一) 以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为开发核心

“文化性价值”是文化遗产的精髓, 成功提炼和包装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是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成功的保证, 也是弘扬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保持其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最好途径。因此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始终不能偏离其“文化性价值”这一为核心。只有抓住这一核心的产业化开发才能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互济共赢。

(二) 分类保护, 选择开发

有学者曾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分类保护, 实际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分类保护。根据辽西文化遗产生存现状和开发前景不同, 需要采取分类保护, 选择开发的思路。在总体保护的前提下选取最具文化内涵、最有开发价值、最有可能产业化、最易打开市场的文化遗产进行重点的产业化开发。为探索辽西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积累经验。开发获取的经济收益主要用于反补文化遗产保护及新的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这样形成“文化遗产产业化经验逐渐丰富→获取经济效益稳步增加→经过产业化开发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良性互动模式。具体说包括三层含义:对那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要进行抢救式保护, 保护是第一位的;对那些已经进行保护但还不具备产业化开发条件的实行保护为主、开发为辅, 即通过参观收取门票的博物馆式开发获得一定经济收益, 并将这部分收益作为保护和维修的费用;对于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遗产实行产业化开发保护。其路径是:选择文化遗产→分需求市场→提炼文化内核→精心包装设计→缜密宣传推介→推向文化市场→获取经济、社会效益。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如美国。

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魏晋南北朝乐府诗《木兰辞》改编拍摄的动画电影《花木兰》, 影片上映后立刻轰动世界, 并夺取“全美电影票房榜”冠军, 在全世界赚取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2008年美国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包含中国元素的喜剧动画《功夫熊猫》也是在全球热映, 获得巨大的票房收益。这两个成功的例子都是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产业开发的。说明只要开发得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实现保护与开发共赢的。以此为思路, 可以将选取辽西民间文学 (重点选择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的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北票民间故事或古渔雁故事) 中地域特色鲜明、故事情节精彩、民间影响较大的故事拍成电影或动画, 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影院等途径投入市场。在积累经验基础上, 举一反三, 形成一个品牌系列产品。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开发

作为民间文化或民间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无形性、流动性为主要特征, 但是非物质遗产的非物质性是相对的, 它的文化体现和文化传播还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的。以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为例, 剪纸内容、反映的文化习俗和技法等属于非物质的, 但是剪纸产品确是物质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只做一般的纸制工艺品存在, 形式单一, 缺乏市场, 除了少数陈列于各级博物馆外, 很难获得较大经济收益。但是如果转变思路, 将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多载体的物质展示, 如将剪纸材料多样化, 将剪纸工艺品与旅游产品、日常消费品结合,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拥有专一品牌、形成系列和规模的产品, 则会实现剪纸工艺保护与剪纸系类产品销售的双赢。如将辽西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工艺与辽西某一知名品牌的系列产品结合起来, 就会达到既赋予产品以个性和特色, 又会扩大剪纸传播途径、增强剪纸工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的双赢。同理, 辽西其他高级别非物质遗产如凌源皮影、辽西木偶等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实现两者的互济共赢。

(四) 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开发

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化开发一直是被忽略的。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区位使得辽西保留下大量物质高级别的文化遗产。但是以往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无外乎两个途径:单一保护和旅游开发式保护, 无论是那种保护方式都是忽略物质文化遗产背后蕴藏丰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没有挖掘出物质遗产背后的非物质遗产内容。例如李成梁石坊背后的李成梁历史事迹、民间传说以及明末清初发生在北镇的战争风云;同样, 兴城的古城和祖氏石坊也只是作为旅游场所或景点默立在哪里, 古城背后蕴藏的明清 (后金) 交锋以及袁崇焕、祖大寿、努尔哈赤、皇太极等风云人物鲜活的历史故事却还尘封在遗忘的故纸堆。如果把辽西物质遗产背后丰富的非物质性文化内容挖掘出来, 并进行提炼、包装、并以合适的产品形式开发出来投放市场, 其效果一定要比单纯的保护要好得多。如果产品开发成功, 获得的经济收益和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升反过来会促进文化遗产的更好保护和进一步开发, 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五) 合作开发

如果将辽西丰富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实行组合开发, 则可能获得更大的、意想不到的成功。其思路是将多个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集合起来, 在一次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中实现多个文化遗产的同时展示。这包括3层含义, 一是非物质遗产间的合作开发, 一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合作开发, 还有一种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合作开发。其中第一和第三种还未引起重视, 是今后开发的重点。例如可以将北票民间故事通过医巫闾山剪纸表现出来, 然后可以做成剪纸动画, 通过电视、影院、网络视频投放达到海内外市场;如将袁崇焕的抗清 (后金) 故事与兴城古城结合起来, 利用凌源皮影或辽西木偶制作成动画历史剧, 投放到国文化市场等。

总之, 只要以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价值”为核心关注,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也只有抓住“文化性价值”这一核心要素, 才能成功建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互济共赢模式。

参考文献

[1].文章, 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求是, 2007 (17) .

[2].辽宁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拨出200万资金[N].辽宁日报, 2005-1-21.

[3].佟玉权, 赵玲.非物质遗产保护利用的产业化途径及评价体系[J].学术交流, 2011 (11) .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10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料既是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其保护工作历史演变和发展状况的重要记录, 又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非常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建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文件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与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目前, 档案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概念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由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反映其保护与管理的阶段性和全过程的所有成果及相关资料组成的信息载体集合。狭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审批和复查等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综合上述观点, 本文倾向于前者。可以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演变过程及其各个阶段文化的特征, 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状况,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各项活动, 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典型传承群体自然状况、文化背景、文化活动等的各种类型记录材料的总和。具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档案、申报与保护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和传承人档案。

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深入研究, 目前学界尚处于探索阶段, 还没有确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定义。本文分析认为, 可以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含义。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是一种理念,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 它是以档案管理的理论为指导, 以档案工作的思维、方式和途径为参考, 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狭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过程中, 将利用各种途径获得的,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声像等各种载体进行立档保存的管理过程, 一般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鉴定、保管、编研、信息化利用等环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主要包括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定保管三项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是指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 通过专门的接收和征集的途径, 把分散在民间的自发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各组织已收集整理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以及其他有关档案, 集中到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机构进行保持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是建档的基础, 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流程的首要环节,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直接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对象的质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分类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将接收征集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科学组合、排列和编目, 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整理分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重要部分, 是对接收征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必要延续, 同时又是鉴定、保管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前提和基础。接收征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如不加以整理分类, 则处于杂乱、无序状态, 无法保管利用, 也不能有效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价值。因此, 需要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 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整理分类, 使之系统、有序, 为之后的档案保管、服务利用以及档案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具有类型多样、来源广泛、管理者情况复杂、内容复杂等特点, 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鉴定有着与一般文书等类档案不同的鉴定原则与方法, 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的鉴定方法, 而需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 按照全面性、历史性、发展性、效益性以及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鉴定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管同样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流传的一个重要方面。离开了科学的保管,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面前难以永久留存。档案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管就是在各个机构现有的模式下, 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档案材料进行科学有效的保存和维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作为中国各个民族智慧和才能结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全人类关注和重视的珍贵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我国当代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热点问题。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部分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或濒临灭绝。保护工作严峻, 如何对非物质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档案”, 是特定集体、个人在政治、经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等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传承后世的各种非物化形式的历史记录, 其载体往往是人。作为档案的一部分, 其基本功能是保存和再现文化的真实面貌。但人的记忆并不能忠实反映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 它会因记忆能力欠缺而丢失、因想象干扰而重塑、因载体生命消失而失传。因此, 必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以规避人的记忆失误或生命终结而造成的损失,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准确性、形象的具体性和内容的真实性。通过档案构建社会记忆, 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营养, 使得后人通过传递文化和后天的学习, 借以吸纳和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进而创造新的文化。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早提, 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物化的、活态的和无序存放的财富, 容易流变丢失。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档案, 其价值显得非常珍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 是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直接反映了文化活动项目的基本面貌、传承情况, 也是文化发展、历史发展的间接见证。作为一种珍贵的、重要的档案文化资源, 本身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不仅有助于完善现有档案资源, 建立特色档案馆藏, 更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 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近几年, 全国各地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中, 正是基于此目的。实践证明, 通过笔录、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挖掘, 同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无疑是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有利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脆弱性导致其非常容易失传, 为保存需要, 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 以合适的载体将它们的核心内容整理、记录下来, 这样便产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档案家族的新成员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形成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然而,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并不是保护工作的终点。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只是一种暂时存在形态, 接下来更重要的工作是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 如举办展览、开展编研等, 开发出蕴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的精髓和灵魂, 将固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原为活态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发展。

而利用恰恰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建档则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部门以库藏的档案资源为依据, 通过特定的方法与途径, 提供档案信息给用户, 服务社会各项事业的一类业务活动。它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了解和熟悉库藏档案资源的内容和成分及各类档案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预测和分析社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特点, 掌握档案利用需求的发展规律;向各方面用户介绍和说明库藏中的相关档案资源线索, 主动开展档案咨询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 迅速、准确地向档案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档案文献。

从档案管理不同业务环节和流程之间的关系来看, 利用服务的重要基础是除其之外的包含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定保管环节的建档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利用服务虽然在整个档案管理过程中位于主导地位, 但必须依靠于建档工作, 没有建档工作便不能进行和发展。如果建档工作的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定保管环节开展得不理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利用服务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很容易陷于衰竭的境地。同样, 如果不根据社会各方面用户的需要, 积极主动地开展利用服务, 而只是闭门造车, 埋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定保管环节, 那么建档工作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 必须通过加强建档工作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 确保服务成效;以搞好利用服务工作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的完善, 夯实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智为, 邓绍兴, 刘越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程齐凯, 戴旸, 周耀林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3]罗宗奎, 王芳.知识产权体系下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优势和基本原则[J].档案学通讯, 2012 (2) .

[4]王云庆, 陈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览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2 (4) .

上一篇:幼儿园教学艺术谈下一篇:土壤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