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感想

2024-05-12

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感想(共9篇)

篇1: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感想

浅谈如何保护我们的世界遗产

学习了“世界遗产导论”这门课,我对世界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对中国的一些申办成功的文化景观与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其中的一些景观和文化有较高的兴趣,我了解到我们国家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我们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应以为荣的。但这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文化的保护这方面的工作,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学你了这门课,我想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下课后也通过上网了解了很多,我就对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谈一下我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广泛学习国外的一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国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精品,如宫殿、教堂、寺庙,到保护与晋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建筑,如乡土民居、工业建筑等。从保护文物到保护文物的环境,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古迹扩大到保护历史地段、历史城市。从重视古代文化遗产到重视近现代的文化遗广、从保护与当今生活已无关联的古建遗址,到保护现在还有人继续生活、继续使用的建筑遗产、历史街区等。从保护单一要素的文化遗产到保护多种要素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如保护包含若干国家、若干城市的“文化线路”。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研究二者的关系,保护二者的综合体。从专家保护、政府保护到民众保护、社会保护。

对我国已有保护方法成功案例的肯定,我们国家一些地区在这方面的工作上做的还是很成功的。例如《西安宣言》中的第一点:环境的自身物质实体和人们对这个环境的景观印象,要保护环境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第二点,保护文化遗产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要考虑现在的环境,更要考虑历史的状况,要保护“历史性的自然景观”。对于第三点,要保护环境的文化背景,即社会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这要求我们不只保护物质的躯壳,还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保存民俗活动,关心传统活动的场所。这方面将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愈来愈高,文化遗产和当今社会的关联程度更加密切,文化遗产已被视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与其有关的知识、信息的传播讨论以及对其保护利用的社会参与更加普遍。正常情况下,文物行政部门对文化遗产的传播的要求,更多的是提高公众和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增强全社会以及政府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为文化遗产存在、保护和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那么,在非正常情况下,在突发性灾难面前,文化遗产该怎样建立与媒体的传播关系。下面,我仅以“5•12”汶川地震为例,谈一些体会:

及时、准确地公布文化遗产损失情况,为受损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赢得广泛的支持。突发性灾难的发生,造成人民生命、社会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样,也给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灾难。由于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意义,人们在关注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十分关注灾难中文化遗产的命运。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数万同胞顷刻罹难,美丽家园顿变废墟。同样,文化遗产也在地震中蒙受巨大损失。在“5•12”汶川地震灾难中,四川省共有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1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重撼,出现不同程度损毁。65个博物馆、文管所、考古院(所)的展厅、办公用房、文物库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3167件馆藏文物受到损毁,其中珍贵文物220件。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我们一边积极开展救灾工作,一边迅速了解文化遗产受损情况,并及时地将灾情向社会公布,让公众了解文化遗产受灾情况。这为灾后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灾害中文化遗产传播的内容和方法——一般报道和突出重点 如何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我认为,首先需要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扎扎实实推进,为文化遗产传播做好准备。同时,要善于选择,善于总结,善于凝练。要有敏锐的新闻视角,能发掘有关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亮点。比如要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的统计信息和与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相关的重大事件。如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地震发生时的实时监控录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等,在地震发生后,将博物馆的公共区域作为公众避难场所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赞扬,这是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所做的前所未有的事情,各大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另外,要提炼和发布带有“第一”、“唯一”、“首次”等字眼的信息,使文化遗产传播的效果更好。如在唐家山堰塞湖泻洪的关键时刻,报道绵阳博物馆中心库房的文物转移时,是这样描述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文物转移;还有,茂县羌族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羌族博物馆等等。除了灾后文化遗产状况和保护修复进展的基本信息需要及时发布外,还应该选择一些典型和重要的事件进行报道。这些现象说明随着文化普及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记忆、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得到国家、社会、公众的关注。地震发生后,文化遗产的受损和恢复,得到了国家、社会、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社会有了解文化遗产现状的强烈愿望,传媒就会主动介入和积极配合文化遗产宣传。不仅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的十分关注,中央领导也非常关心灾后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灾区查看文化遗产的受损情况,在灾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央领导有关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批示,多达一百多条。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更是先后十余次到四川指导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特别是单霁翔局长,从国家层面上对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宣传和呼吁,极大地充实了文化遗产传播的内容,扩大了影响。

把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聚焦在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中,让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灾后恢复重建,人们最关注的是民生工程,而此次受灾的文化遗产中,有不少为著名文化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当地百姓的居住地和生活场所,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社会公众情之所系。这些工程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有着重要意义。

世界遗产铭刻着一个民族、一个族群、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的作用、印迹、成就和贡献,是当代社会文明素质和综合国力的表征。

不是单纯发展景区或城乡,而是把乡村发展与遗产保护和利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项目和发展计划,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我国遗产景区和当地社区的发展呈彼此分离状态,遗产景区主要专注于自身的旅游开发,当地社区的景观建设和发展也很少考虑对遗产的影响。社区参与遗产保护只是象征性地参与景区门票是否涨价的听证会,或者部分遗产地在做旅游规划时,对社区居民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加强世界遗产管理部门、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国外世界遗产保护的事实证明,保存最好的世界遗产,无不是当地群众精心维护的结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据此提出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思路,即以人民为基础的保护模式。通过不同解说手段的运用,精心设计解说内容,可以实现解说的管理功能。我国世界遗产景区的解说功能单一,主要是介绍世界遗产的文化和自然知识,很少把遗产保护与游客的情感联系起来,激励自觉的保护行为。所以,尽管很多景区树立了引导游客保护的解说牌,导游在交通车上可能交代一些环境保护要求,但游客的野蛮行为并不少见。遗产景区解说也很少把遗产景区与周边社区联系起来,引导游客关注周边社区的文化、环境,到周边社区停留、消费,促进周边社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难怪周边社区留不住人的现象在我国世界遗产景区普遍存在。可见,我国世界遗产景区解说的管理功能亟待开发,很有必要学习英国哈德良长城制定并实施解说战略计划,把遗产文化的传播、保护与社区发展联系起来,实现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的有机结合。我国遗产景区与当地社区彼此分离的发展状态,说明景区没有认识到社区对于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巨大作用,当地社区也没有看到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巨大发展机遇。一些遗产地跨过所在区域,将视野放到区外,打造“大旅游圈”,使游客走马观花,疲于奔命,旅游体验下降;同时,对缓解黄金周期间的景区拥堵现象没有良方,遗产地留不住游客。最终的结果就是,过度利用却没有利用好,成天喊保护但保护水平不高。我国世界遗产地应反思和评价目前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式,积极促进遗产保护和利用与城乡发展的互动模式,通过设计和实施一些项目和计划,如使用更多的地方产品,设计包括城乡的有更大价值的旅游线路等,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发展,使可持续遗产旅游发展中地方利益最大化,从而激励社区参与保护的热情,提高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效率和水平。

培养遗产地居民的认同感和主权感。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培养社区居民对世界遗产的认同感和主权感,使社区参与遗产保护具有可持续的动力。我国遗产景区对退耕还林后的当地居民,主要从就业安置、经济水平改善方面,鼓励居民参与遗产保护,而缺乏多种措施培养居民的认同感和主权感,从而出现居民对遗产保护漠不关心,对破坏遗产的行为麻木不仁的现象,使社区参与成为一句空话。所以,遗产景区要开展居民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并在遗产旅游发展中开发更多的地方产品,使更多利益流向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遗产地的主人,遗产保护与他们息息相关,保护遗产也就是保护他们的自身利益。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在这方面应定可以做得更好,让我们为我们人类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世界遗产导论

结 课 论 文

师范学院 数学系 乔宏伟 2009010202

篇2: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感想

我们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关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次实践调查让我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都有看很深入非人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以前只是听过而已,也只知道这些东西不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们必须要靠人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才得以永久存留在世上。可是由于古代很多封建的思想,如“传男不传女”,“不传外姓人”等,导致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早早流失。但是保存至今的也大有所在,且很多事保存完整的。

这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的具有知识性技艺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项,如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节日、传统仪式和生产生活知识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漫长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多种多样,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而各种类中又有很多不同的工艺及其代表。花样繁多,种类齐全,充分展示了先辈们的智慧和精巧手艺,更体现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次调查过程中,最记忆犹新的还是我们去前门大街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发生的许多故事。出发前,我们已经在网络,书籍,报刊等各种资料上搜索过关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但是到了前门大街的实际调查过程还是让我们非常吃惊,我们找到了很多之前完全没有查到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关于它们的历史和现在的故事。前门大街距离故宫很近,所以我们调查到许多关于宫廷文化的知识,比如内联升,算是宫廷御鞋房,专为宫廷制作鞋子,我们还调查了关于千层底的制作流程及其用料,了解到古代宫廷的奢华;还有天福号,具有“中国酱肉第一家”之称,而这里最出名的酱肘子,竟是一次失误中之称的美味,从此传承二百七十多年;还有东来顺,混沌侯,张一元等许许多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之前我们从未了解到的。

篇3:浅谈庐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庐山座落在祖国大陆中部的江西省九江市南部, 北边连着长江, 东边衔接潘阳湖, 南边依着滕王阁, 西边邻着京九铁路, 有着极佳的地理位置优势。庐山区长约25km, 宽20km, 高山总面积302km2。庐山有近100座山峰。其中最高峰是海拔1474m的大汉阳峰。浑然天成的自然山水风光为庐山加分不少, 但庐山不仅只有美景, 更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地区。

1.1 自然资源

庐山处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 降水量充沛, 年降水量近2000mm, 气候舒适, 尤其夏季非常凉爽, 是避暑胜地, 冬季更是白雪皑皑, 宛若童话中的冰雪世界。四季温度变化较大, 云雾缭绕, 宛如仙境, 奇妙无穷。有时山上暗无天日, 而山下则是细雨纷纷, 颇有情趣。庐山植物种类丰富, 由于自然条件如此湿润, 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庐山多有悬崖峭壁, 奇峰秀岭, 沟壑岩洞, 大有湖光山色, 飞泻瀑布, 小有河流溪涧, 所以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山峰、堑谷、岩洞、怪石、瀑布、溪涧、湖潭、温泉等构成庐山特有的自然景观。

1.2 地理特征

庐山, 耸峙于江西九江市庐山区, 相对海拔1200~1400m, 山体面积282km2, 景区森林覆盖率达76.6%。著名景点有五老峰、石涧瀑、芦林湖、险峰, 从东北向西南蜿蜒约25km, 宽约15km。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带, 山势宏伟, 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名山, 是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庐山地形的成因是地质运动所为, 它地处断裂带, 周围断层颇多且规模较大。庐山地形非常复杂, 正是这样复杂的地形组成了各种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比如瀑布、岩洞、溪流等等。由此可见, 庐山的地质旅游资源是非常完整且系统的, 而且非常久远, 内容极其丰富。

2 庐山文化遗产资源

庐山文化遗产主要分为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表达、民间科技、社会习俗、认识记录几个方面。有形物质文化遗产中又包括:遗址遗迹、建筑物、纪念性景观、地方土特产品、文献与遗物几方面, 具体有形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下:

庐山遗址遗迹中包括古人类生活遗址 (如亭子墩新石器晚期村落遗址) 、军事遗址、古战场 (如庐山植物园内的日军轰炸弹坑) 等。

建筑物有宗教庙堂 (如东林寺、罗汉寺、白龙坛、广佛寺、天王庙、太乙宫等一百多个) 、佛塔 (如舍利塔、天池塔、普超塔等十几个) 、碑林 (如白鹿洞碑刻等六处) 、历史建筑小品 (如琵琶亭、静观亭等几十处) 、传统建筑 (如匡庐诗社等) 、桥梁 (华封桥等十多处) 、近现代建筑 (如波黎公馆等十多处) 等。

纪念性景观包括洞穴 (如莲花洞等十多处) 、泉 (如墨仙泉等十多处) 、水井 (如金井、修井炼丹井) 、岩石 (如刘仙石等) 、潭池 (如出木池等十多处) 等。

地方土特产品包括菜品饮食 (如石鱼、云雾茶、石鸡、石耳) 、手工艺品 (如星子金星砚) 等。

文献与遗物包括古旧图书资料 (《庐山志》等) 、宗教典籍 (《华严经》等) 、书画 (五百罗汉图、唐伯虎《庐山图》等) 。

3 庐山文化遗产保护

3.1 庐山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3.1.1 法律不健全。

虽然2006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 说明了我国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可是仍然没有达到法律高度。另外关于江西省下达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文件, 没有制定详细的符合当地现状和地方特点的措施, 《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内也没有具体指出文化遗产的损坏惩罚及处理办法。

3.1.2 管理体制混乱。

从古至今, 庐山在直属管辖范围方面一直比较混乱, 近代以来, 前前后后调整多达20次。“一山多治”的尴尬局面, 把庐山从一个整体变得支离破碎, 导致资源浪费, 并且损害了人们对庐山的地理认知。

3.1.3 人口压力问题。

山上常住人口, 加上外来人口和游客, 给庐山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且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薄弱, 使得资源上的损耗及环境污染等方面都不容小视。庐山周边区域的城市化发展也在逐年提高, 山上和周边人口数量带来的压力已经非常之大, 人们生活用地比如农田菜地的开垦, 工业上工厂的建立及污染物的排放都不同程度地给庐山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

3.1.4 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虽然在很多方面能为城市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 但是旅游业对于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也不容轻视, 游客对于文物的直接破坏表现在:攀爬拍照、乱写乱涂鸦乱刻字、乱扔垃圾、折损植物等等方面;间接破坏表现在:汽车尾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等。

3.1.5 自然因素影响。

如2005年9月受台风影响, 庐山出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暴雨, 使得多处景点遭到洪水、泥石流的破坏。对于自然界来说一些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如风化现象、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风雨、湿度等等, 但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可能是慢性毒药。

3.2 庐山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针对上面谈到的关于遗产保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对策:

3.2.1 普查文化遗产。

关于庐山世界文化遗产普查, 是由主管部门组织对庐山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大调查运动。这样不仅能系统地认知, 更可能深入发掘一些未知的文化遗产, 甚至还能更加详细地获悉每个资源每件遗产的说明, 统筹规划, 查漏补缺。庐山遗产种类繁多, 这样能使我们对它有一个通透的了解。

3.2.2完善法律法规。关于这点, 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意大利, 一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早就颁布了许多法令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学习。从专业的角度来说, 立法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方面问题。首先国家层面上, 我国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相对落后, 至今连一套完整的“国家文化遗产登录法”都没有定制。其次在地方层面上, 可效仿四川省颁布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 针对庐山区, 江西省也可颁布类似“江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 对庐山风景区的所有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保护。

3.2.3 平衡各主体利益。

文化遗产保护中利益相关群体很多, 从政府各部门到当地居民、企业、个体经营户、游客等等, 都是风景名胜区的利益关系者。各利益主体所关注的问题不同, 他们有的注重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有的是关注旅游业带来的利润最大化, 有的是关注自然风光, 如何权衡各关系之间与文化遗产的利益关系, 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3.2.4 优化管理体制。

庐山的管理是“一山多治”的混乱局面, 必须统筹规划。从上级到下级系统的管理, 从大局出发, 摒弃私念, 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 多方配合, 一起共同创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庐山风景区现状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及体系, 是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3.2.5 研究保护技术。

不光是从立法和管理体制上说, 我们还应加强技术层面上的保护措施。技术保护的话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利用教育资源优势, 多方位培养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技学科专业人才;其次要运用传统保护技术的同时开发新型现代的保护技术, 比如在遗产保存方面互联网、3D立体模型、数字图像技术等等。

4 结论

庐山有着悠久历史文化遗产, 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世界文化景观”, 以其特有的自然风光迅速成为了国内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如何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 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努力保护文化遗产不受破坏, 可持续发展利用庐山文化遗产资源, 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问题。经过对庐山的现状调查, 分析出庐山在文化遗产保护下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关于解决和发展庐山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我相信, 根据这些措施不仅能对庐山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帮助, 还能给国内其他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摘要:庐山于1996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也是孕育中国文明的“摇篮”, 这里的佛教、道教庙观、白鹿洞书院, 都独立且各具特色地藏在庐山这一自然美景当中, 集美学和文学于一体的庐山, 更是利用其神秘而独特的美丽吸引着各地游客。因此, 在发掘庐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 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浮出水面, 严重影响了庐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如何将我们的文化遗产资源持续利用下去成为了当下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庐山,世界文化遗产,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钧辉.庐山旅游地质资源及开发远景[J].江西地质科技, 1995, 22 (4)

[2]陈耀华, 赵星烁.中国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49

[3]郑艳萍.庐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6

篇4:融入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当下,经济全球化正在将全球融为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各国所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会因地域、贫富、种族的差别而将它割裂,保护历史财富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承载着这些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依附于其上的人类文明也必然会消失。中国,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

积极参与者,因环境问题、保护意识、非法偷盗、城市化建设等原因正进入一些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高危险期”。同时,中国也正在吸取别国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构建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播保护意识,用实际举措与行动投入到全球如火如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去。

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在从“闭关锁国”进入到“开放包容”的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10月,宁夏彭阳县古城镇王大户村,村民王生军站在自家地里的一座被发现的古墓旁,望着面前因盗墓被破坏了的耕地发愁。自从考古队一走,每天都有人在墓坑附近出没、溜达,考古队还未挖掘的几座古墓已被迅速抢盗一空。“我不知道这里还有没有‘宝贝’?但如果这50亩田地反复被人挖掘,不能适时保墒,来年恐怕连小麦都没法种了。”王生军无奈地说。

与世界其他历史悠久而文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一样,中国也在承受着本国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与流失的“不可承受之重”。据著名文物专家陆建松教授介绍,中国目前估计有30万处以上的历史文化遗迹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曾透露了一组数字:2004年,全国共立案文物犯罪案件971起,其中盗窃文物案件481起,倒卖文物案件131起,走私文物案件11起,盗掘古墓葬案件348起。而在法国的文物商店,一位出访的陕西文物专家却看到了四五百件陈列着的中国青铜器和石雕。

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主要缔约国之一,环境问题、保护意识、非法偷盗、城市化建设等原因使中国进入了一些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高危险期”。同时,中国也正在吸取别国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构建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播保护意识,用实际举措与行动投入到全球如火如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去。

遗产保护工作:“矮人一截”

在记者调查采访的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都道出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欧洲国家相比,都感觉“矮了一截”。

其实,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领域,中国并不落后,中国历来就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文物收集、整理、研究的体系——金石学。早在宋代,中国就有了文物研究著作《金石录》与《隶释》等著录专著。但到了近代,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国家的战乱贫困,大量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流失,甚至出现了整个的文物遗产被盗取的悲剧(如敦煌的典籍)。20世纪后,在“全盘西化”、“破旧立新”等激进思想的影响下,处于意识形态弱势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又被视为“现代化与革命化”的障碍,处境悲哀。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又使许多历史遗产濒临灭绝,而经济利益促动下的功利行为更使“华夏瑰宝”面临重重危机。

在北京,因产权不明导致一些文物古建被长期占用,年久失修。在四川,贫困使农民铤而走险,重庆大足石刻的佛头遭到砍盗。在云南,世界遗产“三江并流”因旅游过度开发、保护不力,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摘帽”。在上海,由于经费与场地问题,上海历史博物馆与近3万件文物竟然无处容身。在江苏,运河河网与沿河古镇因工业化、城镇化而消逝。在全国各地的文物景点,“某某到此一游”的题文总是无处不在。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保障、扶植资金的不足;保护意识、保护知识的缺乏;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扩张;功利心态与市场意识的膨胀都成为了中国“矮人一截”的原因。

遗产保护意识:根在民间

较之欧美国家,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论是意识、理念还是措施、行动都存在一定差距。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与我国创建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面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不再“地大物博”的悲哀,在压力与挑战下,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加速调整期”。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与全民、与政府、与经济建设、与旅游利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成为了“脱困”的出路。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认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第一,要尽快立法,做到有法可依。第二,要改革管理体制。遗产管理权应由国家统一管理,直接管辖国家级和世界级遗产。第三,对于违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应坚决整治,以恢复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四,国家要加大遗产保护上的资金投入。最后,要培训遗产科技人才,加强遗产科普教育。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最近再次呼吁:提升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行保护工作的“人民总动员”才是开展工作的出路。

从理论举措到计划实施,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保护环境开始改善。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把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建立起一个从单体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到历史性城市的全方位文物保护架构。2006年起,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同年,国家财政部特别设立了2.5亿元的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对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实施全面保护,并在国家文物局新增两个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专业司。

一批民间群体自发保护文物事件也出现了。在陕西宝鸡,王宁贤等5位农民意外发现了一处窖藏,主动参与现场保护,使距今2800多年的27件青铜器得到了及时的保护,顺利出土。在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洪水冲毁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上百名侗族村民自发地跃入洪水中,抢救回了风雨桥73%以上的构件,使风雨桥得以重建。

遗产保护目标:融入全球

2007年12月9日,在上海同济大学,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遗产司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签署了合作协议。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国——中国与法国,在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领域达成了合作共识。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遗产司米歇尔·克莱蒙司长认为:“法国愿意同亚太地区的政府与民间共同来开展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中方认为,法国古运河保护工作的经验可借鉴用于中国京杭大运河沿岸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近年来,类似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例子并不少。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在从“闭关锁国”进入到“开放包容”的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在努力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文物机构与国外保护机构建立了紧密、长期的合作。在西安秦始皇陵,中国通过德国文物专家的帮助,用先进技术还原了兵马俑的彩绘,使失传的中国古代工艺得以再现。一些国际性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也纷纷在华设立分支机构。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西安设立了“西安保护中心”,而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江苏苏州分别设立了针对自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专门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搜集、专业培训与研究咨询工作。同时,中国也承担起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责任,积极参加了肯尼亚联合考古、柬埔寨修缮吴哥窟等国际联合行动,并与意大利等国签订了文化遗产保护协议。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曾表示:文化遗产领域多种形式的合作,使中国获得了国外的经验,也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中国这几年和国际上的文物保护组织,各个方面的、政府间的、非政府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合作成果为我们所用,在合作中把我们的传统技术传给了他们。

遗产保护未来:留住“本根”

在江苏苏州,古城、小桥、窄巷、流水,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格局被基本保留了下来,而在它的不远处,一座全新的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新城开发为老城保护让路的措施,使留存千年的吴文化遗迹,避免了被现代化湮没的悲剧。虽然如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苏州老城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历史文化遗产上的伤疤,它的城墙被永久性地毁坏了。可见,任何一个没有保留历史痕迹的繁华都市都是“失忆”的。

同样,一个没有文化本根的国家也是“失忆”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终极属性是文化与知识资源,是过往历史与先人传递给今人的直接承载之物,其最重要的价值是社会教育、历史借鉴与研究鉴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国民欣赏自然与精神活动的介质,作为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崇高的“瑰宝之物”严加保护,供国民世代享用。在德国,人们将1961年修筑、1989年拆毁的,曾是两种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界线的柏林墙墙根磨光,嵌在大街中,铸上“BERLINER MAUER l961·1989”字样的铜牌。以警示国人不要忘记国家分裂的历史。

任何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是来自历史积淀,不可再生、不可复得,破坏遗产就是丢弃民族的历史与民族的本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单纯是文物文化领域的工作中心,它还能促进产生其他社会经济、精神文化领域中的增长点,是国家软实力与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同样,单个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历史遗产不仅是本国的瑰宝,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人类共同爱护祖先的财富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各国一起在遗产保护方面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来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物质和文化基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篇5: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感想

文化古迹保护

摘要:本文主要从国外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的经验,提出中国城市文化古迹保护的一些改进建议。

Abstract: After reading other country’s experience in

protecting cultural relics, I write this essay to give some advice to the work in china.关键词:文化古迹保护 改进建议

Keywords: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dvice for provement

前言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古迹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其中包含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故事,是城市乃至民族的共同财富。因此,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随着和平发展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西方的一些历史文化圣地,保护城市历史原貌,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不可动摇的原则。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意大利、法国等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科学的城市古迹保护方法。相比较而言,我国由于历史等客观原因,对于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原有的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遭到了不该有的破坏。北京老城区的拆毁触动了人们历史的神经,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措施。人民的重视也促使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虽然现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各项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方法也存在不妥之处。文化保护的观念需要进一步的普及和教育。各地的历史文化古迹依然在遭受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破坏。有些地方保护文化古迹纯粹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与其说是保护,不如说是有预谋、有组织、有纪律的迫害。对于我们的城市,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老城保护的矛盾,我们还有很多要做,还有很多可以做。

建议

经过世界上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比较成功的城市案例的学习了解,我觉得我们国家可以在以下方面借鉴和改进:

一、完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

纵观国外的历史文化保护,都是从立法开始,以立法为手段,约束社会各方,共同完成对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的约束。

在英国,保护伦敦历史古建的基本方法, 是为已注册的建筑提供法律保护。这项法律要求政府的一个代理机构—— —英国遗产局去对那些具有特殊兴趣的建筑做出鉴定。没有英国遗产局的许可, 这些建筑的主人无论是对其进行内部装修还是对其进行外部改造, 都是不允许的。另一个法规是让地方议会建立“ 保护区” , 对有着特殊历史风格的街道、公园和社区进行保护。保护区建筑无论是已注册的还是未经注册的, 凡是影响建筑外观的任何形式的改造, 都是不允许的。第三项立法是授权英国遗产局制定一个切实保护文物古迹的长远规划, 不经许可, 不能在被保护的文物古迹上做任何形式的开发或挖掘工作。[4]

意大利对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开始比较早。1947 年意大利将文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写入宪法。在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第九条中明确规定,意大利共和国负责对国家的艺术、历史遗产和景点进行保护。从1939年到1990年,意大利出台了《城市规划法》、《古城保护法》等一系列文件,从考古到城市规划,从文物到古建筑,从单体到建筑群,形成了对城市文化古迹的全方位法律保护。其中,罗马的《古城保护法》规定,古城历史建筑物的外部结构属于政府,任何房屋开发商和商店经营者、居民所购买的只是房子内部的使用权,个人并不拥有对建筑进行整体改造的权利,房子的维修按国家制定的法律进行,不允许擅自改变其结构、形式和色彩。[5]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国家法律对于文化古迹的保护规定非常的细致,不仅是设立文物保护区,更有对文化古迹的具体保护措施限制。我国当前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但是保护的规定不够具体,基本不涉及文化古迹保护的实质性内容。而真正的文化古迹保护措施是有地方省市等制定并实施的,缺乏统一的规划。这很容易因为方法的不恰当造成保护不利甚至是进一步的破坏。很多城市申请文化遗产保护区,不过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为了发展旅游业,在文化古迹保护区大肆兴建各种设施,造成对文化原貌的破坏,只剩其物,没有其神。而有人对于文化古迹的破坏,早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法律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除了对文化遗产保护区的规定,还要对城市规划,城市文化保护部门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限制,商业气息和文化气息就像是酸碱一样,天生不能共存。

二、建立完善的城市文化古迹保护机制

完善的法律需要有人来实施才能够实现最后的目标。因此,在法律颁布之后,必须有相应的机构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文化古迹的保护原则和措施。在罗马城的成功保护,依赖于中央直属的健全的保护机构。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意大利始终强调保护文化遗产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政府垂直管理制度。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就是由中央政府在全国各地建立保护行政管理网络,直接委任地方代表并垂直领导。国家遗产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遗产部代表中央政府任命遗产部代表并向各地派驻,履行中央政府相关法令,负责所在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样的一种模式,就相当于在罗马成安了一个摄像头。罗马城的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关系到文化古迹的都会在中央的直接监控范围内。不会出现因城市规划建设而破坏文化古迹的情况。

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由国务院总管,而城市文物保护有城市当地的人民政府负责。相当于城市的规划建设、文物保护俊隶属于政府的职权范围。地方文物保护部门职权不够,很容易导致其有名无实,在与城市规划特别是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建设决策进行对抗时,没有足够的力量。鉴于当今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政府很容易被利益诱导,为城市经济发展而忽视对文物保护甚至是破坏。

我国不能像意大利在城市为文物保护单独设立一套机构,但是我们应该强化现在各级人民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地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将城市文化古迹保护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三、借助城市规划在文化古迹保护中的作用

城市文化古迹保护与城市的发展是每一个古城面临的矛盾。文物保护部门只关心文物古迹的完好程度,但是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建设发展,要建工厂、建写字楼、建居民区。如果不破坏文化古迹也能很好的发展城市,那么每一个城市都会把文物古迹保护的很好,不需要多少法律的监督与约束。城市规划,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城市规划部门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执棒者。

罗马城作为行政和旅游中心,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因而城市历史上一直按新城围绕老城的传统模式发展。但经过一段实践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新的发展必须避开古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罗马人确定了城市在旧城快速干道以东发展的原则,即开始按照新城在老城的一侧或几侧发展的模式进行规划设想。罗马古城区把现代交通限制在古城之外, 没有高架、高速道路, 主要发展地铁,使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发展尽量远离历史文物古迹。工业则继续坚持以生产原料消耗少的轻型产品为主,并配置在古罗马城外围,特别是在城市西南、东部和新罗马城郊区。

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部门的作用,为城市规划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建立有效的联系。将文化古迹保护列为城市规划的一项不变的原则。在城市规划的制定、审核、通过的过程中应该有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广泛参与,特别是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文化古迹保护的意识,让城市规划部门成为文化古迹保护的有力执行者。

四、增强市民大众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

任何的法律规则都只是一种外力,要想让民众真正的保护文物,就必需让文物古迹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文物局近日公布的《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公众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地位远不及环境保护,认同比例为17.1%:57.6%。

在意大利,从 1997 年开始,政府每年 5 月份的最后一周都会举办“文化遗产周”活动,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免费向公众开放。期间,文化遗产部还会举办以历史和文化为题材的音乐会、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公众增加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鼓励其参与到遗产保护的行列中,“真正使人感到每一代人在文物保护上对祖先和子孙的庄严责任”。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观念在意大利已成为深入人心的民族自觉。

我们国家也是一个文化古国,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文化古迹的宣传,以书籍、视频等形式让市民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对文化古迹的保护意识。将城市文化历史作为城市的名片,让市民们感受到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地加入到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中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城市文化古迹的保护策略及城市规划方案向公众征求意见。让大家亲自参与其中,在了解城市历史的同时,加强归属感。

参考文献

篇6: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感想

作 者:周元祥 查珍 黄志斌 钱家忠 作者单位:周元祥,钱家忠(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查珍(合肥工业大学,设备实验室处,安徽,合肥,230009)

黄志斌(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篇7: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感想

世界文化遗产地徽州古村落西递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探微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分析,肯定了西递旅游开发公司的.经营制度和分配模式.指出了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关系.

作 者:吴浩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刊 名:黄山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M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35(3)分类号:F590.3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徽州古村落 西递 旅游开发

篇8:论世界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

一、《公约》中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 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究其原因, 除文化遗产自身存在的原因如年代久远等以外, 其所处的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变化使文化遗产的情况逐步恶化, 文化遗产因此所造成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任务随着社会情势的变化越来越艰巨。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遗产公约》的规定, 为了保护、保存本国领土内的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要求各缔约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 通过一项总政策。缔约国应当在全面规划纲要中包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使文化遗产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作用。该项要求是总体性宏观要求。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国家应当制定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纲领性政策。其二, 建立相关机构。公约规定应建立专门的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 配备适当的工作人员以及为履行其职能所需的手段。比如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管理、保护工作由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管委会负责。其三, 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国应当发展科学和技术研究, 并制订出具体的与本国相适应的实际方法, 该实际方法能够达到有效抵抗威胁本国世界文化遗产危险的作用。其四, 采取适当的法律、科学、技术、行政和财政等各项措施, 以满足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恢复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需求。可以体现为法律。法律应当是最佳的选择, 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包括《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但是, 从国家法律层面进行考量, 笔者认为, 我国法律存在漏洞。比如以避暑山庄的保护而言, 避暑山庄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景观、建筑群等亦不属于文物, 若避暑山庄的建筑群遭受破坏, 如何规制?所以, 国家有必要制定一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法律。其五, 建立或发展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国家或地区培训中心, 该培训中心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和展出等相关工作, 同时, 鼓励有关保护、保存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商标权保护的优势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是防御性保护, 二是积极保护。防御性保护的立法模式主要目的是防止第三人通过申请专利、商标或再创作等方式将文化遗产据为己有;积极保护的立法模式是指不限制他人对文化遗产的使用但是要在使用后支付报酬。防御性保护模式的关注点是文化遗产所有人独有占有权;积极保护模式更具有开放性, 其关注点是文化遗产的财产效应。在防御性保护模式下, 第三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文化遗产的所有权人;而在积极保护的立法模式下, 所有权人不禁止第三人使用, 该使用也未必必须事先得到所有权人的同意, 只要使用人支付报酬即可。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 商标权的权利内容包含使用权和禁止权。所谓使用权, 是指商标权人对其所持商标具有充分的支配权和完全的使用权;所谓禁止权是排他性权利, 该权利具体表现为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商标及其他侵犯商标权行为。商标权的权利内容侧重于防御保护内容, 但并不排斥积极保护内容。

以商标权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将世界文化遗产认定为商品或服务, 在此前提下, 通过注册商标以达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此种保护模式的关键点是以文化换效益、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商标权保护模式开发与保护并重, 能够有效解决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现实问题, 是一条值得推广的保护模式。以商标权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相比较, 其有三点突出的优势, 具体而言如下:

第一, 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内在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下, 理性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经济利益是理性人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以注册商标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具有两种显著优势, 一是传承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质, 二是促进实现世界文化遗产内在的经济利益。两种优势的存在并不矛盾。商标权保护模式不改变古迹、建筑群、文物等文化遗产的原始样貌, 而将静态的古迹、建筑群、文物等文化遗产形式转化为可以流通的商标形式, 从而达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最佳方式。第二, 有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特性。正如上文所述,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订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一方面原因是:联合国注意到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 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 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 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所谓“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应当包括经济利益的冲击。商标权保护模式通过注册商标的方式使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得以发挥, 同时, 此种开发方式并不改变文化遗产本身的样态。所以, 商标权保护模式有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独特的品性。第三, 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世界文化遗产的损害对世界文化而言是一种重大损失, 国家对世界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不是很完善, 因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投入, 包括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注册商标权能够使世界文化遗产在不改变样态的前提下开发出经济效益, 其产出的经济效益可以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进而形成开发与保护之间良性循环。

三、商标权保护的具体内容

(一) 申请人制度

各国法律都规定注册商标申请人须具备的资格要求。从申请注册商标的主体要求看, 我国商标法将申请商标注册的主体限定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第4条的规定, 该公约的缔约国应当承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若公约缔约国承认其国家的文化遗产属于国际遗产的一部分, 那么公约认为, 国际社会则有责任采取合作措施共同维护、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是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但是《公约》亦提出两个条件, 其一,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充分尊重文化遗产所在国的主权;其二,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使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国国家的财产权等权利受到损害。同理,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属于国家, 亦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 其主体不仅仅包含当地的政府, 亦应包括当地的民众。那么商标申请人应当是谁?根据公约的规定, 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结构进行管理。笔者认为, 该机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申请人。以避暑山庄为例, 避暑山庄管理委员会可以作为“避暑山庄”等相关商标的申请人, 但应当注意的是申请人并不意味者其是注册商标的所有人。

(二) 注册商标制度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借鉴我国商标法关于地理标志的规定以解决世界文化遗产注册商标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申请人可就地理标志申请注册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某地区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一系列条件早就与该地区紧密相连的产品, 地理标志商标即标示商品来源地区。为保护特色产品, 目前国际通行做法即是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 可以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 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就注册商标而言, 世界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存在两个主要相似的特征:第一, 地域性。正如上文所述, 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但其首先是属于地方的特色文化。文化遗产代表着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文化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与其所在地不能相分离。避暑山庄占据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 其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 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的建设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共耗时89年之久。②河北省承德市与避暑山庄紧密相连, 在民众的意识中承德和避暑山庄之间几乎可以划等号, 所以, 通过申请“承德避暑山庄”等一系列地理标志商标, 既可以合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又可以有效地保护承德相关的优质产品, 促进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第二, 主体不特定。正如上文所述, 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一个地区的文化, 其既属于世界, 又属于国家, 更属于地区民众。该特点决定了其所有权主体的不特定性, 其与地理标志商标特点相似。因为特征的相似性, 笔者认为, 世界文化遗产的商标申请可以借鉴地理标志的申请制度申请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③证明商标注册人负有管理责任, 管理责任包括检测、评定、监督等责任。集体商标的封闭性决定了其只能被用于加入集体的成员。集体商标亦具有一定的品质证明功能。对文化遗产申请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 有利于形成保护与开发文化遗产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由专门的结构管理、监督, 此做法具有两种功能, 一是向证明文化遗产来源及特定品质, 二是保证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时不被歪曲, 有效地防止某些因素对该文化遗产的侵害, 保护文化遗产地民众独占性的经济权利;另一方面, 提高相关企业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利益的获取可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以更好地协调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商标保护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挖掘文化遗产内在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破坏文化遗产, 从而形成开发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性循环。若将文化遗产注册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 注册人应该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 该机构对商标负有管理职责, 不得将商标用于自己提供商品。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的使用人应为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许可人应当有责任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被许可人也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符合质量要求。因世界文化遗产商标注册而获得的利益应当专款专用, 可以以设立基金的形式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比如相关的科学研究等等。

摘要: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 为了保护、保存本国领土内的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要求各缔约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商标权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是通过商标注册将文化遗产作为商品或服务进行保护。此种保护模式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开发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保存、维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特质, 有利于开发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之间的良性循环。世界文化遗产的商标申请可以借鉴地理标志的申请制度以申请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商标权,证明商标

参考文献

[1]吴汉东等.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齐爱民, 赵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模式[J].知识产权, 2006 (6) .

[3][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4]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篇9: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感想

国家兴则园林盛。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颐和园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综合服务、文化发展、绿化美化等各工作蓬勃发展。从保护园林,发展到保护文化:从保存遗产,发展到用遗产为当代服务: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发展到过去、现在、未来水乳交融,为当代中国描绘出了一条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清晰之路。

多年来,颐和园在景区管理、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行业内外的普遍认同和肯定,先后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公园、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等国家级殊荣十余项、北京市级各类荣誉上百项,颐和园E_19益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关注的历史文化景区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2012年,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工作全面提速,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在“十二五”承前启后之年各项工作也全面铺开,特别是“推动皇家园林建设”、“构建首都世界名园体系”、“北京中轴线申遗”等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预示着北京公园事业跨越式发展时代的来临。

伴着时代的步伐,作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和首都重要的历史名园,颐和园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通过以“文化建园、科技兴园、依法管园”为导向,深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加强管理,强化服务,以”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北京历史名城文化,打造世界一流名园”为目标,努力构建世界名园体系,培育名园品牌。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理论的指导下,颐和园将以挖掘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促进文物古迹、古都风貌等的有效保护、延续和利用为己任,从全新视角对历史名园品牌及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进行分析定位和前景展望,积极探索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文化产业以及历史名园品牌培育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并在智能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努力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成文明向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示范引领力的一流名园,实现从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地的管理者向东方文明传播者的新跨越。

雍客华贵 庄重颐和

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中国清代(1644—1911年)修建的,以万寿山、昆明湖及诸多宫苑建筑为主体的大型山水园林。它是中国悠久造园艺术的经典范例和现存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中国皇家园林。

颐和园以其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园林建筑风格,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式皇家园林”。

博物馆式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是中国几千年南北各地园林景观艺术融会贯通的集成大作,以卓越的规划和精美的建筑,完美诠释了古代中国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以及工艺造诣,显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宫廷对居住、游览、治国、修心等生活环境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颐和园以万寿山、昆明湖为基本框架,占地300.8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后山有宏丽的藏式佛教建筑四大部洲和耸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万寿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各式楼台亭阁,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集中展现。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蜿蜓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

园内花木欣欣向荣,各色花木圆季不断

古树名木是颐和园的植物特色,古树造景在布局上与园林建筑和山形水系相得益彰,将主体建筑烘托得巍峨壮美。园林树种以北方耐寒又寓意着”长寿永固”的松柏为主,大量引种各地有代表性的树木花卉。昆明湖堤岸桃柳成荫,昆明湖养殖荷花,庭院栽植四时花卉。从初春开始,园中的花木相继盛开,山野、庭院、湖面、桥头繁花似锦,香气袭人。每年的九月至十月,颐和园都举办以“颐和秋韵”为名的桂花展览,在东宫门、仁寿殿、东堤一线等重要景区摆放百年古桂与大型盆栽桂花组成的桂花花带。伴着习习秋风,桂花芬香随风飘逸,香溢满园。

圆万件园藏文物精美绝伦

作为清代皇家最钟爱的生活场所,颐和园内珍藏四万件文物藏品,有釉色鲜润的历代名窑瓷器,有雕镂精工的玉雕牙雕,有色彩斑斓的织锦,有珠宝、翡翠、珊瑚、玛瑙装饰的形形色色的宫廷陈设,还有沉香、紫檀、乌木、红木、花梨、金丝楠木等贵重木料制作的各式家具。

这些种类繁多、制作精美的文物不仅与建筑。园林相依存,丰满了整个园林体态,而且以其特定的皇家功能和珍贵的历史价值,也为颐和园所折射的历史和文化增添了光辉。

东方园林的杰出典范

颐和园代表了中国皇家园林最高造园艺术成就,是利用自然、人化自然的东方园林巨制的杰出范例,在世界造园史上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在当今社会,颐和园作为调节城市生态的自然山水群落,发挥着积极的功能,并成为体现古都风貌的重要标志和建设园林城市的响亮例证。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给予高度评价:1.北京的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的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2.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3.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nlc202309011537

清漪风月 绝世颐和

颐和园,其前身名为清漪园,是中国封建专制时代营建的最后一座皇家御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历时15年而成,是紫禁城之外的另一处皇家胜地。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以庆祝母亲孝圣皇太后六十大寿的名义,在瓮山圆静寺废址修建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改瓮山为万寿山,为母亲祝寿祈福:同时仿汉武帝在长安开昆明池训练水军的史事,改西湖名为昆明湖。第二年,乾隆将这座以水景取胜的园林命名为——清漪园。

清漪园的建筑物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宫殿、寺庙、庭院建筑群、园中园、单体点景建筑、长廊、戏楼、城关、农舍、街肆、亭桥等。乾、嘉、道、咸时期的清漪园,主要是作为皇帝政事之余散志澄怀,游览风光的别苑存在,园林中的主要活动是礼佛上香和祭祀龙神。皇帝们也在清漪园内举行过一些政治、军事活动。如乾隆曾在勤政殿接见并宴请过蒙古族厄鲁特部来使,在昆明湖中举行过水操演练:嘉庆曾在玉澜堂、谐趣园中接见大臣,处理政务:咸丰曾在园中接见过少数民族土司等。

咸丰十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包括清漪圆明园在内的京西“三山五园”皆遭焚掠,建筑大部分被烧毁。畅春园、圆明园等皆成陈迹,但历史的机缘巧合,却使得二十年后清漪园在慈禧太后的手中重现灵光。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修清漪园并于1888年改园名为颐和园,成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

颐和园基本恢复了清漪园的旧观,仅有少量的改动以及部分因财力不济未能恢复的区域,总占地300.8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大体分成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中心的生活区:由万寿山、昆明湖、后溪河组成的游览区。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古建筑3000余间,面积近70000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万寿山南麓体形平实,一条直冲云霄的中轴线上,是金黄色琉璃瓦顶的排云殿建筑群,这组金碧辉煌的建筑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起,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顶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占据着六十米高的万寿山的制高点,踞山面湖,统领全园。沿万寿山南麓而建的长廊,全长728米,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一线两侧零星分布着一个个大小院落,漫步其间,步移景换,浓丽富贵。

万寿山北麓,地势起伏,道路幽邃,松柏参天:水面时开时合,夹岸幽谷浓荫。山北坡有一组仿西藏寺庙建造的四大部洲建筑群,层台耸翠,雄伟庄严。后溪河中游,是模拟江南水肆建造的买卖街,铺面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水陆和驳岸港汉纵横,钱庄、当铺招幌临风,再现了一幅江南水乡清秀妩媚的风景画卷。

在昆明湖的西部,一条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的西堤,将湖水分割为昆明湖和团城湖两块水域。远远望去,这条长堤与玉泉山、西山的借景环境融合在一起,使颐和园有限的空间大无边际。堤上六桥,形态互异、婀娜多姿。湖中还有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在湖畔岸边,还建有著名的石舫和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惟妙惟肖的镇水铜牛与湖对岸的“耕织图”建筑群遥相呼应。

晚清民国时期,内乱外患频仍,颐和园也日益荒芜: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以及人民群众的关怀下,颐和园重新焕发光彩。颐和园管理处以继承和保护历史文化瑰宝为宗旨,逐渐恢复旧观,使颐和园成为首都展示中国灿烂历史文明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1961年,颐和园成为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荣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九十年代初进行了昆明湖240年历史上的首次清淤和为期三年的万寿山绿化整治:二十一世纪初颐和园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净化园内游览环境、进行周边环境规划整治、开展景区复建工程:先后复建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清漪园时期的建筑,新建了文昌院园林博物馆,使4万余件园藏文物得到了妥善保护:收回长期被占的清外务部公所,建成功能齐备的游客服务中心。2007年颐和园被评为全国5A级景区,多年来,颐和园在遗产保护、美化景观、文化挖掘、文物保护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保护和管理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使这块东方文化的瑰宝不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中国的颐和园,也是世界的颐和园,每年国内外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均在1000万以上人次,是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并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随着北京世界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北京国际旅游终极目的地的地位也会逐渐强化,以颐和园、天坛等为代表的北京历史名园将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在北京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获得越来越高的认知度,成功的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名园。

知名景点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中最富魅力的一处风景,总面积达二百余公顷。粼粼的湖水,蜿蜓的堤式,错落的岛屿,以及隐现在湖畔风光中的各式建筑,组成了颐和园中以水为主体的绝色风景。

按照中国历代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理水方式,在湖内建有“南湖岛”“治镜阁岛”和“藻鉴堂岛”三个中心岛屿,并且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修建成西堤,还有十七孔桥、知春亭、等众多景观,被乾隆皇帝称誉为“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万寿山:

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藏式佛教建筑四大部洲和耸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各式楼台亭阁,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集中展现。

nlc202309011537

长廊:

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二百七十三间,全长七百二十八米,枋梁上还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彩画八千多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精彩的廊中上乘之作。蜿蜓的长廊如同一条五彩的飘带,巧妙地连缀着湖山之间的轩、馆、楼、台、亭、阁、舫、榭,使它们和谐成为一体。

排云殿、佛香阁景区:

排云殿、佛香阁景区是颐和园内建筑布局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中轴建筑群体,殿、阁、廊、亭、桥、坊、碑等建筑约两万平方米。从临水的云辉玉宇牌坊至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层层升高,排列有序,气势巍峨,金碧辉煌,将园林、寺庙和宫殿融为一体。

清晏舫:

清晏舫原称石舫,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取“河清海晏”之意,命名为”清宴舫”。颐和园的清宴舫是中国古典园林舫类中体量最大、造型最美、建造最精的建筑,不仅优雅得体,又与周围园林环境相得益彰。

苏州街:

苏州街原称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一条水街。街全长三百余米,以水当街,以岸作市,沿岸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手饰铺、点心铺等六十多个铺面,集中展现了十八世纪中国江南的商业文化氛围。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建筑,如一道长虹横卧在昆明湖上并衔接着南湖岛和廓如亭。桥栏的两端有四只石雕的异兽,威猛雄健,当属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杰作。

德和园:

德和园戏台始建于1891年,与故宫的畅音阁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并称为清宫三大戏楼。德和园戏楼的建筑规格与历史内涵为三大戏楼之最,堪称中国古代戏楼之中登峰造极的存世代表。

园内的三层戏台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古戏台,其建筑设计精巧、气势宏伟,极富科学和艺术价值:清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小楼,谭鑫培等都曾在此为慈禧太后献艺,被誉为“京剧的摇篮”。

仁寿殿:

仁寿殿取自《论语》中“仁者寿”之意。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颐和园听政区的主体建筑。仁寿殿中陈设着许多珍贵的文物,都是清代帝后使用过的原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耕织图:

耕织图位于颐和园西北部,是一处以河湖、稻田、蚕桑等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景区。因其蕴涵“男耕女织”的思想,而成为颐和园清漪园时期的一处匠心独运,天作人和的绝妙佳景。

听鹂馆:

听鹂馆原是乾隆为其母看戏所建,内有两层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清末这里是慈禧太后宴请外国使臣、及其宠臣、嫔妃们看戏饮宴的重要场所。建国后,听鹂馆成为中国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先后接待过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听鹂馆饭庄的菜肴以“宫廷风味”为特点,以“寿膳房”的膳单为依据,沿用传统工艺,将各类膳食合理搭配,创造出既有古代风格又符合现代营养科学的菜点:种类丰富、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醇鲜可口、享誉中外。

西堤和西堤六桥:

昆明湖的西堤是乾隆时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修筑的。这道长堤和玉泉山、西山融合在一起,使颐和园有限的空间得到无限的拓展。西堤的修筑,增添了昆明湖的景色,使水上景物丰富多姿。在西堤柳条吐绿、桃花绽红的季节,一条彩色缤纷的长堤,浮现在昆明湖的西部,是难得的画境。掩映在湖光山色中的西堤六桥,也是仿照苏堤六桥建造的,由北向南排列的顺序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在练桥和柳桥之间,还有一座玲珑精致的景明楼。

上一篇: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下一篇:二年级数学教案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