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24-05-03

九(下)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共12篇)

篇1:九(下)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十六课 邮票的设计

知识与技能:

以收集资料来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汇报,欣赏等方法来掌握邮票的设计技巧,并设计一枚漂亮的邮票;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得以提高。

教学重点:了解邮票相关知识,会设计一枚邮票。教学难点: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枚有创意的邮票。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你们知道什么是邮票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今天的新课。(板书:邮票)

二、讲授新课

(一)邮票的作用:

邮票是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二)邮票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由来:罗兰·希尔设计了世界第一枚以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为票图案的“黑便士”邮票;中国于1840年5月1日发行的图案为蟠龙的大龙邮票„„

(三)邮票的种类

每种邮票上都有一些标记。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等。

(四)邮票的票面结构

1、欣赏邮票

师: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些漂亮的邮票

这些邮票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2、师生分析邮票结构

师:大家刚才说了这么多邮票的知识,请大家想一想邮票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生:邮票的结构,有图案和文字两部分,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等„„邮票的外形边缘有整齐的齿孔,票面必须注明邮资的价格,发行的时间和地区。

三、师生探究邮票设计方法

师:欣赏完了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邮票,那你想不想当一名设计师,来设计一枚有创意的邮票呢?(生:想)

师:那么怎样设计呢?(补充完整板书:邮票的设计)

首先来构思设计

A.构思设计(板书:构思设计)

(1)邮票图案(板书:图案)造型生动形象简练,单纯,富于装饰(2)邮资的价值(板书:面值)(3)发行时间(板书:发行时间)(4)发行地区:中国人民邮政。(5)邮票齿孔(齿孔)

衔接一个小故事《小白兔与小灰兔》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一对好朋友,小白兔和小灰兔。他们天天在一起,生活得非常快乐。可是,有一天小灰兔随着妈妈去城里读书去了,这对好朋友从此分开了。小白兔是多么想念小灰兔呀!它给小灰兔写了这封信,可是没有邮票,怎么办呢?

欣赏其他班级的小设计师的作品。B.制作(板书)

邮票设计大赛开始,请各位小设计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各种材料和表现形式来设计一枚有创意的邮票。

四、设计要求:

(a.我要设计一套有关校园生活的邮票。b.我要设计一套的介绍火焰山的邮票。)邮票的设计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别具创意。

五、学生制作邮票,教师巡回指导。

六、展评学生作品

看,我们设计了这么多的邮票,你认为哪张邮票有创意呢?为什么? 师:这张邮票是谁设计的?请你说一说你的设计想法。

小兔子:“谢谢你们,聪明的孩子,你们设计的邮票真是太精美了。我可以给好朋友写信了。”

七、课堂小结

看了同学们的作品我非常高兴,临近暑假了,同学会以什么形式来表达你自己的一份兴奋呢?亲手制作一张明信片贴上你设计的邮票送给你的朋友,他们一定非常高兴的。同时预祝同学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给我们开心得暑假起个好头!

八、板书设计:

第十六课

邮票的设计

构思设计

1、图案

2、面值

3、发行时间

4、发行地区

5、齿孔 制

篇2:九(下)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奥运会知识。

2.综合运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合作研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

1.让学生懂得作为中国人,我们有理由感到骄傲和自豪。2.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了解奥运会知识。【教学难点】创作奥运会宣传作品。【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师:大家对这些卡通形象一定不陌生吧,谁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代表什么寓意?

师: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那你知道现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多少天吗?

师:在和谐的乐章里,总是会有几个不和谐的音符。(出示“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图片)大家可能都知道近日发生在拉萨市的“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它是**集团精心组织策划的,把“西藏问题”与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把全世界人民的体育盛事政治化,企图“绑架”奥运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是奥林匹克的盛会。举办奥运会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得来的,今天我们就要圆了这个百年的梦想,我们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破坏奥运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奥运,了解奥运,二、明确任务,合作学习

1、出示自学纲要:

① 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奥运知识?(收看电视、收听广播、去图书室或上网查找);

② 完成一个以奥运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③ 制作一个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宣传作品。

2、教师向学生介绍和调查内容有关的网站。

http://2008.baidu.com/

http:// http://2008.sohu.com/

http://

3、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调查。

4、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

三、展示成果,学生互评

1、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布调查报告。

2、展示宣传作品,评选出五份优秀的宣传作品并给予奖励。(奖品为五个福娃)

四、拓展延伸,总结结束

师:我们期待已久的北京奥运会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虽然我们人不能亲临奥运会,但我们的心却早以同北京连在了一起。我们共同期待着北京奥运会顺利召开,也期待着中国奥运代表团能满载而归。我们也要为奥运会的尽自己的一份力。大家可能在电视上看到了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的过程中遭到了藏独分子的干扰,藏独分子妄图破坏火炬传递活动。这令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为之愤慨,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发出我们的最强音。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

通过回顾和反思,我认为比较成功环节有:

1、在导入环节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可爱的奥运福娃图片,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进而又讲述了**集团发动“3.14”事件,企图阻止和破坏奥运,让学生知道了举办奥运会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破坏奥运会。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在活动中,我为学生设计了自学纲要,使学生明确了调查研究的内容,无形中向学生发布了任务。通过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及时辅导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

3、通过发布学习成果,可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存在问题:

篇3:第十四课 ---第十六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习有表情地唱歌,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歌曲《多年以前》,从而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作用;能在“跳格子”的音乐游戏中认识四分休止符,并能正确运用于音乐实践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中的“看、玩、想、学”,歌曲教学中的“听、唱、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唱《多年以前》,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了解歌曲的环保内涵,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多年以前》,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教学难点:

在“跳格子”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么?如果让你有一个机会,你想变成什么动物去了解它们的生活?为什么?

(二)学习新识

1、学习强、弱记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聆听这是森林里什么鸟儿的叫声?两次叫声有何不同?

生:布谷鸟叫(引导生回答)一个强 一个弱 出示:f强 p弱

2、学习渐强、渐弱记号、四分休止符

师:接着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两串布谷鸟叫声,有何不同?

(引导生回答)声音变大、变小的区别

出示:渐强 < 渐弱 >

寻找生活中的渐强 渐弱(可用拍手、演唱方式来表达)

4︱5 4 3 2 ︳1

O︱5 4 3 O ︳1

第十五课 小放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学会演唱《对十》,能表现歌曲欢乐的情绪,并能边唱《对十》边打霸王鞭。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谁家的门铃在响》,认识一些宽音程。

认真聆听双簧管独奏《小放牛》,积极参与乐曲的表演活动,体验放牛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聆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唱《对十》,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教学重难点:

学会唱歌曲《对十》,并能边唱边打霸王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营造音乐环境

2、音乐活动《谁家的门铃在响》

师:同学们,今天小精灵邀请大家去参加在森林中举行的灯谜活动,你们高兴吗?

师:不过,小精灵要考考大家,它带来了难题《谁家的门铃在响》,如果能顺利闯关,我们就能到达灯谜活动的现场。

(1)用多媒体或动物头饰展示:

(2)老师弹琴,学生听模仿唱,唱得好奖头饰。

3、猜谜

二、学唱新歌

1、掌握新歌

(1)全班听录音范唱《对十》,初次感受河北民歌的特点。

第十六课 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轻松、自然、抒情的声音演唱《月圆曲》,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歌曲,并积极参加互评活动。

在听赏《摇篮曲》时,能感受到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参与表现歌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信、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并积极参加互评活动。通过欣赏歌曲的情绪,使自己用肢体语言参与表现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唱《月圆曲》、欣赏《摇篮曲》使学生能够体会月光的美及夜晚的安静。教学重点:

学会唱《月圆曲》 教学难点:

能准确、和谐地唱出《月圆曲》中的二声部。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听赏《摇篮曲》 A、说一说 B、动一动

师:请你学着妈妈哄小宝宝的模样动一动!(学生可自由律动,模拟歌曲中的情景。)

C、唱一唱

师:妈妈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你能学学吗?让我们用“ U”来学学妈妈好吗?

二、引导掌握

1、创设情境

篇4:第十六课 竖折撇

一、教学内容:P 45-46

二、教学目的:

1、认识竖折撇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

2、进一步加深认识不同折画变化后的形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竖折撇的正确书写方法。难点:第二折后行笔方向及角度。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二)、复习检查:

复习竖折、撇笔画,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学习竖折撇的写法。

A: 注意观察笔画,学生说出注意点。B:教师示范写法。

C:学生练习写竖折撇的写法。

2、教师边师范边讲解“专”的写法。A、学生说一说笔顺。B、专字的注意点:上横短,下横长。竖折撇的“竖”不可过斜,“横”宜短,折后向左斜度较大。

C、学生练习写“专”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传”的写法。A、学生说一说笔顺。

B、传字的注意点:左窄右宽,左右长短基本相等。右部竖折撇的“竖”稍直。

C、学生练习写“传”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砖”的写法。A、学生说一说笔顺。

B、砖字的注意点:左短右长,左部向左倾斜,使两部分更加紧凑。右部折角用笔较重。

C、学生练习写“砖”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5、教师边师范边讲解“转”的写法。A、学生说一说笔顺。

B、转字的注意点:左窄右宽,左右长短相等。左部下横的起笔偏左。右部两横间距不可过大。

C、学生练习写“转”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写了什么笔画?要注意什么呢?专字要注意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 教后记:

篇5:第十六课谋篇布局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学过的课文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不同的基本结构模式。

2、通过练习初步学会按文体根据中心谋篇布局。

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文体结构之间的可渗透性,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立意讲的是:“言之有理”,选材讲的是“言之有物”,谋篇布局讲的是“言之有序”。谋 篇布局就是为了表达、突出主题,将材料有序地组合起来。“序”规则、法度、条理。这个“序”在不同文体中有不同的含义。

二、通过回顾学过的课文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不同的基本结构模式。

1、记叙文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

(一)以时间推移为顺序、(二)以空间变换和 观察角度变换为标志、(三)可根据材料性质分类

记叙文各段落层次之间意思的起承转合需要有合适的过渡词或句或段,使内容衔接严密,结构框架谨严。

2、议论文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

(一)议论文基本的逻辑结构形式是引论——本论——结论。

(二)议论文本论部分的论证模式有以下几种: 并列式: 有分论点并列和论据并列。如《劝学》 层进式:按从现象到本质,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的关系,渐进深入地进行论述。如《反对自由主义》 总分式: 论证部分按总分和分总的关系进行论述。如课文中两个例子。

3、说明文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 说明文要介绍事物的属性功能,阐说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其功能性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时间顺序。《活板》(工艺制作的流程)

2、空间顺序 《核舟记》

3、逻辑顺序 《向沙漠进军》

4、总分结构 一般属文章的结构)

学生练习:练习册第68页。这篇文章是总分结构第一处应该既是上句的过渡,又是下面内容的总写。第二处结尾应承接“一尝为快”这个内容。

小结:以上是三类文体谋篇布局的基本形式的介绍。古人说,文有定发,文又无定法。告诉我们:文章布局有一定规律,但是不能死板地去扣。

三、赏析《中兴业 需人杰》一文。

了解该讲演文体上属议论文,正文部分从回顾历史到关注现实,以当年西南联大的校歌为线索,围绕其中四句“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展开。根据“中华民族的地位有了巨变”的年事实,指出“千秋耻,既已雪”,面向新世纪,“中兴业,需人杰”的使命还未完成。全篇按时间顺序,线索清楚,结构谨严。

四、完成练习册的作业。

第二课时

文无定法,而始于文有定法;盲目多练,莫若有规可循

一、谋篇布局的方法

1、开门见山法:

教师阐述其概念,使用此法写作的好处;学生回忆学过的用了此写法的课文,如: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2、欲扬先抑法: 谈谈理解的“欲扬先抑”概念,教师补充。

3、衔接过渡法: 介绍什么是“衔接过渡法”

需要用此法的位置有:文章内容的转折处;时空、场面的转换处;倒叙,插叙的起止处;总分、分总的衔接处;语言表达方式的变换处。

二、用以上方法练习写一个片段

三、练写修改

四、展示评讲。

篇6: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六课

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六课

学科    语文 (第 五 册) 主备教师 张冬梅 授课 时间 第  周 月  日 使用教师 吕丹丹 课题 16、石榴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 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实践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要求: 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三、自学检查。 思考下面问题: ①  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   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③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 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1.  重音要读准:枣庄 郁郁葱葱 喇叭 子儿  玛瑙   2.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 叶 夏天 花 秋天 果 四、指导精读: 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教师介绍枣庄   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  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1.  抄写课后的词语。、  2.  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 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 . 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 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 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 甜津津 6.  齐读这一自然段。 7.  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   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   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教后修改   课堂练习设计 仿写句子: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1.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  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课外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收集海南其他特产水果的资料。   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16石榴 颜色: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样子:有的……  有的…… 味道:酸溜溜 甜津津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  

篇7:第十六课第一课时教案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脉络,初知文意

3、学习课文1。2段

4、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程 序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备注 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16、人类的老师

2、本文题目有什么特点?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同学自由发言,师无须引导)同学:题目中老师为什么要加引号 同学:人类老师是谁? 同学:人类从老师身上学到什么? …… 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录音范读

2、生用笔圈出生字,新词。

3、同学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人类的老师们

4、反馈信息。人类的老师是谁呀?

5、再次读课文,小组交流 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了雷达 第二个自然段:写自然界中可以充任人类的老师很多 第三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鸟,蜻蜓,苍蝇等生物的启示,造成了性能优良的飞机 第四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鲸鱼的启示,提高了了轮船的航行速度 第五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鸡蛋薄壳结构的启示,设计出许多轻便,生料的建筑物 第六个自然段:写人们模仿袋鼠造越野汽车,模仿贝壳造坦克 第七个自然段:写广大生物界是人类的好老师

1、录音范读

2、生用笔圈出生字,新词。

3、同学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人类的老师们

4、问题假设: 同学:是鸟类 同学:是蜻蜓 同学:是苍蝇,蚊子,蜜蜂 同学:是大海中的鲸 同学:是鸡蛋 同学:是袋鼠,是贝壳。……

5、再次读课文,小组交流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学习生字

1、请小老师带读文中的有拼音的字和词。并及时给与正音。

2、出示本课学习的生字。全班齐读。重点指导:前鼻音:研(yán)究 蚊(wén)子 均匀(yūn)坦克(tǎn)后鼻音:机毁人亡(wáng)工程(chéng)模仿(fǎng)直呼音:均匀(yūn)型近字:末(mò)未(wèi)齐读、开火车读

3、刚才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也来给他们找找朋友(组词)

4、现在我们把这些朋友请到家里坐坐,不过他有个要求就是必需把他的名字叫准确。齐读课文

5、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读,全班交流并及时正音。

1、读文中的有拼音的字和词,认真读准字音。

2、注意读音:前鼻音:研(yán)究 蚊(wén)子 均匀(yūn)坦克(tǎn)后鼻音:机毁人亡(wáng)工程(chéng)模仿(fǎng)直呼音:均匀(yūn)型近字:末(mò)未(wèi)

3、给生字组词。

4、齐读课文

5、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指导写字

1、认真观察生字,说说你要提醒大家的地方。

2、重点指导:“毁” “祸” “末” “某”

3、书写生字。

1、认真观察生字,说说你要提醒大家的地方。

2、重点提醒:“毁”的左边局部中间的横没有连在一起。“祸”的右边中是一个“人”字。“末”有什么好方法来学习这个字吗?(末是没有的意思所以第二横短)。“某”的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3、书写生字。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篇8:第十六课 保育员的故事

保育员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故事,了解铁人王进喜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必改的人。

2.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的良好品质。呈现形式:二维动画

教学重点:通过观看动画故事,了解铁人王进喜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必改的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的良好品质。课 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又做错事的时候,当你做错事时,你是怎么做的?(指生回答)王进喜爷爷在生活中也有犯错的时候,王进喜爷爷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课题)

二、观看动画。(1)师讲故事背景。

(2)铁人爷爷怎么知道他错怪了保育员的?(3)得知错怪了保育员,铁人爷爷是怎么做的?

三、再次观看动画。1.铁人爷爷几次道歉? 2.他说了什么?

3.他怎么想得?又是怎么做得?

四、谈感受:

你觉得铁人爷爷和保育员是怎样的人?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做错事后应该怎样做?

六、小结: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错,但犯错后我们有面对错误的勇气,知错就改,这样才是好孩子。

篇9:第十六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安徒生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本文作者及主要作品。

2.掌握本文中生字,词语的读音,意思。过程与方式:

学生自渎课文,合作交流理解字词的意思,老师进行讲解引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重点:掌握作者的简介与主要作品。难点: 学生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抽学生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些童话中安徒生所写的这,你们都读过哪些篇呢? 三.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他的父亲是个鞋匠,安徒生1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14岁时单独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的帮助之下,获得了助学金,才正式上学。他坚持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在17岁那年,安徒生发表了诗剧《阿尔芙索尔》,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安徒生写过一些剧本,小说,游记和诗歌,但它的主要作品是童话。1835年底,安徒生发表了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的故事》,作为他送给孩子们的新年礼物。此后,他的童话故事相继出版,代表作有《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夜莺》《海的女儿》和《豌豆上的公主》等。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或不理解的词语。3.解释词语的意思。

zhuàn赚:获得利润;挣钱

guàn灌:浇;灌溉;倒进去或装进去 僵:僵硬;事情难于处理,停滞不进 jiāngbáo薄:轻微,少;不强健,不壮实;看不起

lǒu搂:搂抱;用手拢着提起来

夜幕: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因此叫做夜幕。

qiánxīyâmù前夕:前夜

liâkǒu裂口:裂开的口儿。熄灭:停止燃烧,灭(灯,火)

jīngzhìxīmiâ精致:精巧细致。

pánshān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línghún灵魂:心灵,思想,人格,良心,比喻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wãiyī唯一:独一无二,只有一个。

shuāngjiá双颊:两边脸蛋

shângdànjiã圣诞节:西方传统节日

赤脚:光着的脚 愁苦:忧愁苦恼 铺散:把东西展开或摊平

缩做一团:因寒冷紧张恐惧而卷缩身体。哧:象声词。

捏:用拇指和别的拇指夹。

橱窗: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样品 和蔼:性情温和,态度可系 四,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作者安徒生和他的主要作品;掌握了文中字词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看拼音写词语 jiang

xī là zhú

冻()

()灭

()

3、词语填空

又()又()、各()各()

()()直叫、热泪()()

摇摇(板书设计:

()、金()()卖火柴的小女孩

作者 安徒生 赚 灌 僵 捏)第十六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读文,理清课文层次,理解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幻想与现实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和同学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了解沙皇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穷苦人受苦受难的根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已获得情感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生活的美好,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文中词语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 二,导入新课:学生介绍自己所读过的安徒生作品。三,讲授新课 1.熟读课文

2.学生默读课文,指导学生看“阅读引导”,在课文中记下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批注,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3.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画出自己认为值得积累的句子。

4.抽学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学生齐读。5.学不懂的或提出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和同桌交流

四. 小结:以上都是学习课文的好方法,请同学们按照你们所说的开始初读课文。

五. 布置作业:课下分组朗读1-9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大年夜

死悲惨

火炉

圣诞树

烤鹅

擦 燃

奶奶

微笑 飞走

第十六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过程与方法

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品读并理解了文内容,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现实与虚幻相结合的表达方法,结合具体语句、段落深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2.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文中人物的命运。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抽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说说你们是怎么过节日的? 三,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思考: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一意思? 答:[可怜的小女孩!]

(二)部分入手,精读理解。

2.课文哪些词句具体写出小女孩很可怜?用“____”划出有关语句。

答: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3,写小女孩冷的词句还有吗?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练读——指读——评议——指读——齐读

4.还有哪些地方写出小女孩很可怜呢?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还写出了饿)“饿”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怜,写饿的词句还有吗?

(“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抓“一整天、一根、一个”)

5.提问:这么冷,这么饿,她为什么不回家呢?可以看出什么?(因为家中(无人疼爱),还因为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三)揭示学法。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1.这句话写什么?(拖鞋大)

2.同学们能联系上下文来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吗?

在资本主义社会穷人到处受欺负。小女孩这么冷的天穿着大拖鞋也没人同情、关心她。

(四)运用学法。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1.这句话写什么?“这些”指的是哪些?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子的意思?

是啊,小女孩还是个孩子,当然希望在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欢乐,而现在的她却流浪街头,叫卖火柴,多可怜哪!这儿写出了她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欢乐)的。

2.可怜的小女孩,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冻死了

3.找一找,小女孩死时的神态。她带着微笑死了

四.小结:刚才,我们从小女孩的冷、饿、无人疼爱体会到她很可怜。这些是书里明明白白写出来的,你们一看便懂,可是书里还有别的意思,没有直接写出来,实际上也能说明小女孩很可怜。如果你们认真仔细地读一读,也能领会。

五.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1-7)自然段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大年夜 缩成一团 小女孩很可怜 流浪街头

第十六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领悟故事的深刻思想内涵。2.正确、流利地读文,理清课文层次,理解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和同学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了解沙皇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穷苦人受苦受难的根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生活的美好,珍惜幸福生活。教学重点:

理清层次初步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苦。教学难点:

能归纳总结段落大意。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情况

二. 导入新课:说一说,小女孩为什么还在大年夜卖火柴? 三. 讲授新课

1.根据以下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卖火柴 擦火柴 冻死了] 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5~11)第三部分(12~14)2.细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段):故事的开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及小女孩的生活处境。

第一次擦燃火柴,寒冷中的小女孩眼前出现了一个铁火炉,让她感受到了刹时的温暖。

第二次擦燃火柴,饥饿中的小女孩眼前出现了食物,特别是还有一只烤鹅。这大概是她渴盼已久却又难以实现的愿望吧。

第三次擦燃火柴,渴望快乐的小女孩眼前出现了一株圣诞树。

第四次擦燃火柴,无人疼爱的小女孩眼前出现了祖母,那是世上唯一对她好的人!她多么渴望回到祖母爱的怀抱呀!

第五次擦燃火柴,渴望幸福的小女孩幻想着祖母带她飞走。第二部分(5-11段):故事的发展。讲述小女孩五次擦亮火柴的情景,通过幻想写出了小女孩悲惨的现状。

第三部分(12-14段):故事的结局。小女孩带着许多美丽的幻想冻死在大街上。

四.小结: 小女孩死了,就是一种解脱,你们为她感到高兴吗?(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小女孩死了,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没有感到一点高兴,反而觉得心里酸酸的。作者这样以喜写悲,更让人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鸣不平。(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沙皇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8-14)段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次 火炉

温暖

第二次 烤鹅

温饱

第三次 圣诞树 快乐

第四次 奶奶

疼爱

第十六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通过朗读,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教学重点:从小女孩的种种幻想中会其命运的悲惨。教学难点:感悟含义深刻语句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幻想中的幸福。三. 讲授新课

(一)品读幻想中的“幸福”

1.学生读课文,画句子。

2.学生反馈,品读感悟。(幻想句子,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女孩在幻想中的幸福。)

3.多美好的幻想,但同学们想想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想? 4.教师根据反馈小结:现实中的小女孩又冷 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所以她渴望温暖,温饱,渴望爱,渴望幸福,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地燃烧了火柴。过渡:火柴究竟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没有?读课文,找出火柴灭了有关句子。(二)品读现实中的“痛苦” 1.学生找句子。2.学生反馈。

(1)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2)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3)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了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3.指导学生读出小女孩幻想消失后的失望,伤心和现实的痛苦。4.再次品读奶奶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和现实的痛苦。过渡:美好的时光,一次又一次地消失,所以当唯一疼爱她奶奶出现时她急迫地叫起来。

读出小女孩见到奶奶迫切,激动,诉求等心情。

本文的写法:安徒生含着心酸的泪写下了这个故事,他是通过残酷的现实和美丽的幻想对比,这种表达方法是虚实结合,看,幻想越美好,现实就越痛苦,这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更能突出小女孩的生活悲惨。

四. 小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受到儿童和大人的喜爱,希望同学们用心去阅读。五. 布置作业:阅读安徒生的作品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温和 火炉

饥饿 食物 烤鹅

痛苦 欢乐 圣诞树

孤独 疼爱 奶奶

第十六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按照情景,激发学生敢说、想说到说好的愿望。扎扎实实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讨论交流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表白心态

教学难点: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够表达出生活中的痛苦与欢乐。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情况

二. 导入新课:围绕“节日的气氛”为话题说说自己的感想。三. 讲授新课

进行口语交流。(交际话题写在黑板上)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小组里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流。教师:启发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交流学习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对表达能力强,合作精神高的小组给予表扬。交际话题

1.“的确,这是前夕。他在想这件事情。”在除夕之夜,小女孩会想到什么?

2.想象一下,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怎么做? 四.小结:学生参与真实交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五.布置作业:熟读拓展阅读,掌握其中的意思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除夕之夜 小女孩 想 圣诞礼物

篇10:第十六课 你常去图书馆吗?

一、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二、教学对象:非洲加纳初级汉语留学生

三、教材:《汉语教程》第1册(下)第十六课 你常去图书馆吗

四、教具:实物、PPT、图片

五、教学内容 1、30个生词

2、课文内容(两段课文,要求能情景对话)

3、语法点

(1)时间词语作状语

(2)“跟„„一起”

(3)或者···还是

六、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词

2、能运用课文中表示地点(如:图书馆)和动作(如:看书)的词语描述自己的行为, 能说出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例如,常做什么,星期六和星期日常做什么等。

3、学习新语法点:时间词语作状语;“跟„„一起”

4、熟练掌握课文对话,能自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词语、句型的掌握

2、语法点:时间词语作状语;“跟„„一起”

八、教学方法

以听说法为主,辅以视听法、认知法、全身反应法等。

九、课时安排: 90分钟(2课时)第一课时及第二课时

1、复习上课内容

2、导入与学习新课生词

3、语法讲解与练习

4、课文认读与会话练习

5、情景练习

6、布置作业、答疑

十、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45分钟)

1、复习十五课(5分钟)

2、学习新课

(1)生词学习(15分钟)

读生词:学生认读→领读→学生自己练习读→找学生读,纠正学生读→齐读

①生词认读:1-13个

②生词学习

名词:图书馆、宿舍、资料 动词:查、看、借

时间副词:常 总 形容词:安静

解释生词

A、专有名词主要利用图片展示。如:资料: material zī liào,指生活中必需的用品

B、动词主要利用动画、图片等进行对比解释。如:安静: be quiet 它是一个汉语双音节词,意思是不吵闹或无声音.C、时间副词:总、常 adv.总(是)>常(常)>有时候 >很少 >偶尔>从不

always >frequently> sometimes> seldom> just some times> never

(2)语法: “跟„.一起”(10分钟)“跟„„一起” go with Eg:你跟我一起去图书馆吗?

我跟你一起去游泳。

语法总结:A跟B一起+Verb + something 学习:A不跟B(不)一起+Verb + something(3)课文(15分钟) 教师领读课文

学生分角色朗读、齐读等。

老师就课文内容提问。

第二课时:(45分钟)

1、复习上课内容(2分钟)

2、学习新课

(1)生词学习(15分钟)

读生词:学生认读→领读→学生自己练习读→找学生读,纠正学生读→齐读

①生词认读

②生词学习:晚上,复习,课文,预习,生词,或者,练习

解释生词(边学习边回顾,组句学习)

晚上(wǎnshang)n.evening review: 早上(zǎoshang)morning 下午(xiàwǔ)afternooon Eg:晚上你常做什么?

(2)语法:时间词语作状语;(10分钟)

时间词语作状语

Eg: 我(现在)去图书馆。

我(总)是去图书馆看书。

我(很少)去游泳。(注意:只有很少,没有很多)

语法总结:Noun +(时间副词)+ Verb + something

(3)课文(15分钟)

 教师领读课文

学生分角色朗读、齐读等。老师就课文内容提问。

3、总结本课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布置作业(3分钟)

做课后练习。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篇11:九(下)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诚实在不同场合诚实有不同的表现,知道诚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隐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2.知道诚信必须严守国家机密,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3.懂得诚实问题的复杂性,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重点难点:

诚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隐私权,并不意味着要公开自己的全部秘密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隐私,也就是 以及 过程中的秘密。2.隐私权,指公民隐瞒 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 的权利。

3.我们在保护自己隐私的同时,也要自觉地尊重别人的。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实际上也是尊重他人 的表现。

4.侵犯他人隐私,败坏他人名誉和人格,使他人精神受到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是一种,应受到

二、交流互动

小红刚上中学不久,就有同学问她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想到她家玩,有的还好奇地打听她父母是干什么的。由于彼此不熟悉小红没有回答。有的同学便说小红不合群、不开朗。小红知道后很难过,她认为自己没有错,但又说不出道理。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你能帮小红讲清道理吗?

诚实并不意味放弃自己的,并不意味着要公开自己的。活动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0案例

探究:(1)想一想,应该怎样看待这位妈妈的做法? 提示:作为监护人,父母有权知道孩子的学习状况。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秘密,有自己的隐私,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妈妈的做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尊重女儿的隐私,结果适得其反。(2)说一说,作为女儿应该怎么办?

提示:作为女儿对妈妈的行为应给予理解,坦诚地同妈妈交换意见,礼貌地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你认为什么是隐私?

三、精讲点拨 教师讲解:

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 一为“隐”,二为“私”。

“隐”及隐藏,是当事人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

“私”及个人之事,与“公”相对应, 是指纯粹个人的,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

3.保护自己的隐私,尊重别人的隐私 活动四: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0案例。

在数学课上,学生王某不专心。老师走到他身边,发现王某正在写信,老师批评了他。王某顶撞老师说:“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权。” 老师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吗?

答案提示:王某上课不认真听讲,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老师发现后及时提醒、制止,是完全正确的,是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不要说老师没有看写信的内容,即使是看了一眼,也不是侵犯学生的隐私权的行为。

四、迁移运用

1.下列行为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A.医生公开病人的病情 B.检举贪污受贿行为

C.揭发正在偷东西的小偷 D.将同学作弊的行为告诉老师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窃密以及互联网泄密等案件时有发生,我们要增强保密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①既热情友好,友遵守有关纪律 ②尽量避免和外国人接触 ③坦然地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说出事实的真相 ④对那些别有用心者,要及时举报,进行斗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3.对待“善意的谎言”,正确的观点是()

A.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 B.“善意的谎言”是因为不想让他人知道 C.“善意的谎言”不是谎言 D.“善意的谎言”是为了维护对方的利益 4.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爱滋病防治条例》规定:“未经本人或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公开爱滋病感染者、爱滋病人及其家属的有关信息。”

这说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

A.荣誉权 B.隐私权 C.姓名权 D.生命健康权

篇12:九(下)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一、选择题

1.2012年10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提交审议的精神卫生法草案三审稿,增加了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财产安全的规定;提交审议的证券投资基金法草案二审稿,增加了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财产所遵循的规则及风险防范的规定。材料说明()。

①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人大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人大会议的内容,并没有涉及工作效率问题,排除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但并不具体行使,③说法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家在完善维护人民财产方面的法律采取措施,说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②④入选。答案 D 2.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主要体现了()。

①全国人大与“一府两院”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②我国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实现 ③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和决定权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③B.②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 注意关键词“主要”。题干强调的是全国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故②与题干无关,④本身说法错误。答案 A 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据此回答3~6题。

3.本届人大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代表,尤其在少数民族代表分配上,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至少都有1名代表;妇女代表占代表总数20%以上。这表明()。A.我国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B.我国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C.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物质保障 D.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本届人大代表的构成,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中的民主

主体的广泛性,A正确。答案 A 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对“人民当家作主”应这样认识()。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 B.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由人民行使立法权

C.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统一行使国家权力,D正确。答案 D 5.在我国,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之间,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都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这种关系()。

①突出反映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③有效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体,④说法错误,可排除。答案 A 6.假如你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当前广大农民共同关注的“新农村合作医疗”问题提出了提案草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获得大会表决通过。那么,你履行了人大代表的()。①审议权

A.①②③ ②表决权

B.②③④

③提案权

④质询权

D.②④

C.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的权利。“提出了提案草案”是提案权;“全国人大审议获得大会表决通过”过程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审议权和表决权,①②③当选。质询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排除,因此选A。答案 A 7.2011年至2012年的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亮点: “一个重点”,就是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

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三个平等”,一是人人平等,二是地区平等,有关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三是民族平等。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

①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区域选举差别 ②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平等性,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新一届的人大代表选举实行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比例,并强调三个“平等”,有利于消除城乡、区域选举差别,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新的选举方式体现了选举制度与社会发展的适应,但不是其意义,③与题意不符;这次选举法的修改有利于保障农民、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并不会对人大代表的权利造成直接的影响,④说法错误。答案 A 8.某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制定“法律监督法”,而实现上述建议,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②广泛听取意见,形成提案草案 ③全国人大表决 ④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形成正式提案 ⑤提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 D.②④③①⑤

解析 此题考查了全国人大权力运行过程,首先由人大代表在广泛了解民意的基础上,形成草案,经过与其他代表共同商讨,形成提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全国人大表决,故答案为B。答案 B 9.下图漫画表明()。

A.人大代表能够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B.人大代表自觉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C.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D.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解析 A、D与题意不符。C观点错误。答案 B 10.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②该代表在人大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人大代表具有发言、表决免责权。所以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的自由发言不受追究,目的是鼓励人大代表踊跃发言,建言献策。人大代表还有提交议案的权利,可以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议案,提交人大讨论,故答案为B。答案 B 11.2012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2012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12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运行情况的报告。这表明()。

①国务院必须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 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立法权和质询权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国务院关于2012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等,体现了政府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①②正确,故答案选A。答案 A 12.如今,双休日上培训班、参加竞赛,已成小学生乃至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常态。如何才 能遏制低龄儿童的考证热、竞赛热?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等13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制订法规,规范社会力量办学,遏制低龄儿童各种比赛考级》的议案。这表明人大代表()。

A.依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教育行为 B.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大提出议案 C.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D.认真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解析 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职权。解答本题,要注意题中的关键信息“人大代表提出……议案”。A混淆了人大的权力与人大代表的权利。C、D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人大代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及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答案 B 13.下列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国体、政体及社会主义民主关系的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同时我国国体决定了我国民主制度的性质,所以联系知识结合选项,逐一分析可知,A、B、D表述均错误。答案 C 14.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A.我国国家职能 C.“一国两制”

B.四项基本原则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解析 我国国体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保障,因此我国国体和政体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项正确。A、B、C三项皆与题意不符。答案 D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这一制度基本内容的是()。

A.人民通过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解析 人大代表的产生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A错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B错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错误。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6.为更好地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有关部门不仅就民诉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还先后六次召集有关专家、学者举行座谈会,汇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8 000余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充分吸收社会各方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民诉法草案。历经3次审议,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决定修改后的民诉法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全国人大坚持民主立法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解析 本题考查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民主立法也是民主决策的表现,因此,解答本题可以调动和运用民主决策的知识,从对国家、对公民两个方面,分析组织问题答案。第(2)问,首先应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什么,然后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审读材料弄清其有效信息,再观点统帅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即可。答案(1)①有利于民诉法修改充分反映民意,体现立法的民主性。②有利于民诉法修改广泛集中民智,增强立法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民诉法修改的理解,推动法律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②人大常委会在民诉法修改中多次进行调研、座谈,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最终反复修改,制定出获得广泛认可的法规,并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1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珍视和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指出,作为人大代表,不能“会而不议”“代而不表”“散会就了”,或者只是盲目地“举举手”,而应当多替人民说话,多为人民办事,否则就会愧对选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多替人民说话,多为人民办事”?

(2)作为人大代表,应当怎样“多替人民说话,多为人民办事”?

解析 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有关知识。第(1)问涉及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因为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所以应该行使好自己的职权,履行好义务,为人民着想;第(2)问,作为人大代表,一方面要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另一方面要认真履行人民代表的义务,做到“多替人民说法,多为人民办事”。

答案(1)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根植于人民之中,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因此,人大代表应当“多替人民说话,多为人民办事”。

(2)①要正确行使人大代表的职权。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直接行使者,宪法赋予他们特有的权利,以保障他们完成行使国家权力的使命。人大代表可以通过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表决、提出议案,向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询等来反映人民的意愿。

上一篇:建党伟业读后感下一篇:端午节的儿歌:关于端午节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