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惯性违章根源及防范

2024-04-08

论习惯性违章根源及防范(通用9篇)

篇1:论习惯性违章根源及防范

一、习惯性违章的根源

习惯性违章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如无票作业,无监护作业,不执行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等。它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归根到底是思想意识、监督管理方面的原因。

(一)安全意识淡薄是习惯性违章的思想根源。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心存侥幸的思想,违章操作容易酿成事故,然而有些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事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是每次违章作业就一定要出事故,该投机时就投机,该取巧时就取巧,即使有事也不会落在自己身上。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职工进入工作场地后,工作雷厉风行,简单粗暴,认为自己有一定技术能力,就把遵章守制放在一边,凭经验工作,很少听别人的劝告,这种思想上的违章不出事故则已,一出事故就是大事故。明知故犯的思想,有的员工曲解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信奉“胆小不得将军做”、“只要敢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等理念,把违章行为当成个人英雄主义。他们的从业时间较长,现场“违章”工作经验丰富,且在各类安全学习中,安全规程讲得头头是道,只是在行动上却对不上号,明知自己行为违章,为了图省事、怕麻烦,依然我行我素。因此,一些从业时间较长的老员工是这类思想泛滥的“重灾区”。盲目无知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反映在“三种人”身上,即临时工、青年工人、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这些人做事急躁,风风火火,且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得不够全面,缺乏经验,安全意识差,对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各种违章行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生产过程中,被发现违章后,往往都不知道自己违章在什么地方。在这种心理影响下造成的违章,以作业性违章较多。

总的来说,上述四种不良思想极易导致习惯性违章,所以生产现场无违章不仅仅是行为上不违章,而且要杜绝思想违章。一旦思想上出现违章苗头,就会通过行为上表现出来。

(二)管理“盲点”导致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

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杜绝违章的最大困难就是习惯性违章具有反复性,为什么习惯性违章现象总是死灰复燃、屡禁不止?原因就是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没有切中习惯性违章的要害。有些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素质不高,严重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为长期良好的安全形势不会出问题,松懈了安全教育,以致安全管理层层衰减,层层粗化。有些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不细致的现象,有时迫于人情,对应严格考核的违章行为“一放了之”,甚至导致对习惯性违章视而不见,埋下事故隐患。

如果事前加强对系统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管理到位,监督到位,事故发生的机率就会大大减小。严格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纠正职工有意和无意的违章行为,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长期坚持,加大考核力度,加强工作现场的安全考核,了解现场安全动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安全管理举措,对习惯性违章起着威慑和震撼作用。

二、习惯性违章的特性

习惯性违章能够长期在施工作业现场蔓延滋生,原因就是它具有顽固性、潜在性、感染性、排他性等特性,这些特性的存在决定了这一危害安全的恶习难以根除。

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习惯性违章是由一定的心理支配的,是一种习惯的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多发性特点。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不改变,习惯性违章动作不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作,直到行为人受到伤害或者受到处罚时,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习惯性违章具有潜在性。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例如:工作现场围栏上的“禁止跨越”、“正在作业”等标识视而不见,不以为然,长期违章作业,一旦出了事故才追悔莫及。

习惯性违章具有感染性。一些员工的不良习惯行为,不仅对本人的安全生产有影响,同时对其周边的员工也有影响。如现场习惯性违章搭接试验电源,在很多工作现场屡见不鲜。如果遇见这种现象不及时制止,其他员工很容易效仿,甚至一些新进人员误认为该操作方式正确,也盲目跟着学,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处于危险的边缘。

习惯性违章具有排他性。有些习惯性违章严重的员工,对安全规程根本学不进去也不遵守,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方式“管用”,而安全规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严重妨碍安全规程、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严重危急安全生产。

三、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习惯性违章是企业安全生产最险恶的敌人,我们应该针对它的特性制定防范措施。对此,公司主要是从营造企业安全文化、加强现场安全监管以及提升员工技能等三个方面杜绝违章。

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据调查显示,习惯性违章的引起,其实在很大程度是源于人的思想认识和重视与否上,只有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都树立一种安全理念,增强防范事故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事故与你无缘。与此同时,公司适时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题,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建设,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的良好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实现安全管理与文化的有效融合,使安全管理在文化中创新,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公司力图营造遵章比违章更容易的环境,从人性化的角度为员工营造主动遵章的环境,让习惯性遵章变得更为容易的问题。

加强现场安全的监管。强化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督工作,是阻止习惯性违章事故发生的一道重要的外界防线。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基层,敢抓敢管,落实领导到位制度,推行安全员走动式管理和工作日记公示制度、安全生产抽查制度和安全生产分析会制度。通过突击抽查真实了解安全生产实况,及时分析总结安全生产规律,重点解决共性问题。

提升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安全生产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而员工的技术素质又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保证。只有人的业务技能在控,安全工作才能可控,以人为本才能落到实处。该院历来在员工中树立培训是最大福利的观念,注重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突击抽考、演习、竞赛等方式让有关人员真正掌握国家《安全生产法》、公司《安全生产通则》等。

习惯性违章根本上是由自身思想根源引起的,但有句老话说得好:“善鉴人过以自警”。善鉴人过,进而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乃明智之举。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汲取教训,做好自身防范工作,把安全生产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采取有力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才是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的有效之举

篇2:论习惯性违章根源及防范

摘 要 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习惯性违章产生的根源、特性和应对措施。习惯性违章成为了石油企业事故的罪魁祸首。关键词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及应对措施

习惯性违章,是指生产工作中习以为常的、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行为。这些违反安全规章的行为,由师传徒,由甲及乙,侥幸变“经验”,其特有的隐蔽性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据资料显示,石油企业所发生的事故,有95%的事故是由于违章违制而发生,其中,78%的事故又是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再次表明:习惯性违章已经成为石油企业事故的罪魁祸首。

一、习惯性违章的根源

习惯性违章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如无票作业,无监护作业,不执行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等。它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归根到底是思想意识、监督管理方面的原因。

(一)安全意识淡薄是习惯性违章的思想根源。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在工作现场,员工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他(她)的思想意识、心理因素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工作的方式、方法。即:思想违章通过行为违章表现出来。

心存侥幸的思想。违章操作容易酿成事故,然而有些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事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是每次违章作业就一定要出事故,该投机时就投机,该取巧时就取巧,即使有事也不会落在自己身上。

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员工进入工作场地后,工作雷厉风行,简单粗暴,认为自己有一定技术能力,就把遵章守制放在一边,凭经验工作,很少听别人的劝告,这种思想上的违章不出事故则已,一出事故就是大事故。

明知故犯的思想。这一类员工曲解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信奉“胆小不得将军做”、“只要敢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等理念,把违章行为当成个人英雄主义。他们的从业时间较长,现场“违章”工作经验丰富,且在各类安全学习中,安全规程讲得头头是道,只是在行动上却对不上号,明知自己行为违章,为了图省事、怕麻烦,依然我行我素。因此,一些从业时间较长的老员工是这类思想泛滥的“重灾区”。

盲目无知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反映在“三种人”身上,即临时工、青年工人、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这些人做事急躁,风风火火,且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得不够全面,缺乏经验,安全意识差,对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各种违章行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生产过程中,被发现违章后,往往都不知道自己违章在什么地方。在这种心理影响下造成的违章,以作业性违章较多。总的来说,上述四种不良思想极易导致习惯性违章,所以生产现场无违章不仅仅是行为上不违章,而且要杜绝思想违章。一旦思想上出现违章苗头,就会通过行为上表现出来。

(二)管理“盲点”导致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近年来,随着油田公司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单位的组织机构、人员配臵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系统设备的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员工个人的安全管理却存在“盲点”。

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杜绝违章的最大困难就是习惯性违章具有反复性,为什么习惯性违章现象总是死灰复燃、屡禁不止?原因就是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没有切中习惯性违章的要害。有些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素质不高,严重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为长期良好的安全形势不会出问题,松懈了安全教育,以致安全管理层层衰减,层层粗化。有些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不细致的现象,有时迫于人情,对应严格考核的违章行为“一放了之”,甚至导致对习惯性违章视而不见,埋下事故隐患。

综合分析2006年至2008年集团公司系统发生的各类习惯性违章导致的事故,我们无一例外地发现,如果事前加强对系统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管理到位,监督到位,事故发生的机率就会大大减小。所以严格“逗硬”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纠正职工有意和无意的违章行为,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并建议长期坚持,加大考核力度。此举证明,加强工作现场的安全考核,了解现场安全动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安全管理举措,对习惯性违章起着威慑和震撼作用。

二、习惯性违章的特性

习惯性违章能够长期在施工作业现场蔓延滋生,原因就是它具有顽固性、潜在性、感染性、排他性等特性,这些特性的存在决定了这一危害安全的恶习难以根除。

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习惯性违章是由一定的心理支配的,是一种习惯的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多发性特点。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不改变,习惯性违章动作不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作,直到行为人受到伤害或者受到处罚时,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习惯性违章具有潜在性。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例如:工作现场围栏上的“禁止跨越”、“正在作业”等标识视而不见,不以为然,长期违章作业,一旦出了事故才追悔莫及。

习惯性违章具有感染性。一些员工的不良习惯行为,不仅对本人的安全生产有影响,同时对其周边的员工也有影响。如现场习惯性违章私搭乱接电源,在很多工作现场屡见不鲜。如果遇见这种现象不及时制止,其他员工很容易效仿,甚至一些新进人员误认为该操作方式正确,也盲目跟着学,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处于危险的边缘。

习惯性违章具有排他性。有些习惯性违章严重的员工,对安全规程根本学不进去也不遵守,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方式“管用”,而安全规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严重妨碍安全规程、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严重危急安全生产。

三、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习惯性违章是企业安全生产最险恶的敌人,我们应该针对它的特性制定防范措施。对此,我认为主要从营造企业安全文化、加强现场安全监管以及提升员工技能等三个方面杜绝违章。

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据调查显示,习惯性违章的引起,其实在很大程度是源于人的思想认识和重视与否上,只有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都树立一种安全理念,增强防范事故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事故与你无缘。与此同时,要适时提出 “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题,力求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的良好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实现安全管理与文化的有效融合,使安全管理在文化中创新,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另外还要力图营造遵章比违章更容易的环境,从人性化的角度为员工营造主动遵章的环境,让习惯性遵章变得更为容易。例如将安全帽放在生产现场入口,使员工配戴既方便、又不会忘记;在现场设备上标明相应的操作步骤,以减少操作错误等措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加强现场安全的监管。强化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督工作,是阻止习惯性违章事故发生的一道重要的外界防线。建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基层,敢抓敢管,落实领导到位制度,推行安全员走动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抽查制度和安全生产分析会制度。通过突击抽查真实了解安全生产实况,及时分析总结安全生产规律,重点解决共性问题。

提升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安全生产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而员工的技术素质又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保证。只有人的业务技能在控,安全工作才能可控,以人为本才能落到实处。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培训,从根本上改善临时工、新进人员技能不熟悉导致失误的现象。

习惯性违章根本上是由自身思想根源引起的,但有句老话说得好:“善鉴人过以自警”。善鉴人过,进而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乃明智之举。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汲取教训,做好自身防范工作,把安全生产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采取有力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才是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的有效之举。

参 考 文 献

篇3:论习惯性违章根源及防范

关键词:电力企业,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进入21世纪以来,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 我国电力行业蓬勃发展。但是习惯性违章现象还经常出现在电力企业中, 对电力行业的有效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 文章通对电力企业习惯性违章出现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希望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 习惯性违章的特征

1) 顽固性。因为是一定的心理定势在支配着习惯性违章, 为某种习惯性动作形式, 因此, 它具备多发性和顽固性特征, 往往纠正起来会比较困难。只要没有改变支配违章行为的心理, 就不会彻底的纠正习惯动作, 这样就还会反复的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

2) 盲目性。往往行为者并非是故意想出现这些违章行为, 而是习惯养成的结果, 因为人们见识多了这种习惯性违章的行为, 根本不觉的奇怪了, 因此, 很难将其当作重点来对待, 这样他们就会缺乏警惕性。

3) 传染性。一旦习惯性违章行为出现在了一个员工身上, 一些时候不是自己“创造”的, 而是学习于那些老职工身上, 他们看到老员工这样做没有出事, 还省力, 进而他们就会在工作中时不时的去模仿, 时间久了, 这种不良的习惯也就养成了。一旦养成了这种不良的行为, 就很难彻底根治掉, 并且, 这种不良行为还会继续传染下去。

2 产生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原因

2.1 工作人员安全知识缺乏, 违章不知不觉发生

一些员工根本没有了解本岗位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工作只是凭借自己的本能、热情和习惯。没有很好的了解电力企业的相关安全规章制度, 进而极易发生违章事故。缺乏安全知识, 存在着较为淡薄的安全意识, 较低的安全技能水平, 对于安全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清晰, 在运行操作或者修检作业时, 违章情况不知不觉就发生, 进而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2.2 不够坚固的安全思想, 大意麻痹违章

安全思想在工作中不够牢固, 思考问题时, 单纯的依据常规思路, 觉得不会有事故发生, 在在操作中, 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危险点很少细致的进行分析, 对于可能造成的灾祸觉察不到或者估计不到位, 因此, 在工作中大意麻痹, 马马虎虎, 心不在焉。

2.3 自以为是, 凭经验做事带来的违章

很多工龄年限多的员工, 总是觉得自己有能力避免错误施工的产生, 总是依据不良的习惯或者传统的做法去工作, 自以为是的现象非常严重, 甚至不顾他人或者自身的生命安全, 蠢干、蛮干, 我行我素, 很少能够听得进去他人的劝说。

2.4 不依据程序操作、作业, 图省求快的违章

为了节省时间, 早休息, 早下班, 自行的缩减和改变作业程序, 一些时候, 甚至没有依据操作程序和作业程序去操作和作业, 不顾安全和质量, 只是关注进度, 这样习惯性违章的情况就会时常出现, 然而, 事故多是由于这种情况所带来的, 尤其是节假日和加班的时候。

2.5 没有依据规程操作

心存侥幸观念, 自己深知习惯性违章会将产生不良的后果, 并且, 也看见过这种违章行为所带来的伤害, 然而, 总是以为自己做的很好, 不会诱导事故的发生, 通过分析发现, 一旦有电气操作事故存在于电力系统中, 一定是因为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而造成的, 他们的侥幸心理非常的强烈。

3 具体的防范对策分析

3.1 积极开展安全教育, 大力宣传安全文化

很多电力企业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安全文化, 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了解安全文化, 进而将员工们的安全意识提升上来。利用板报、横幅、标语、广播、电视、网络、刊物、报纸等方式, 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进行宣传, 将员工们组织起来, 学习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 将以人为本, 安全工作的理念树立起来, 在员工之间构成违章可耻, 安全光荣的良好风尚。确保在每个工作人员脑海中都具备珍惜生命, 遵章守纪的安全思想, 令各个员工们都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3.2 将安全培训工作切实的提升上来, 对员工的安全技能进行强化

将员工组织起来学习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规章制度。同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将现场考问、规程考试、反事故演习工作经常性的开展起来, 熟悉、掌握规章制度, 将员工们的不良行为要努力改变, 对两票制度管理工作进行强化, 将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要尽量的减少, 进行规范化操作, 标准化作业, 培养起按照规章工作的习惯, 将随意作业的条件和机会降低。

3.3 严格考核违章行为, 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要将细、严、实三字文章做好, 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要坚决防止, 避免发生事故, 要严肃的对待反违章工作, 严格考核, 纪律严明。必须要严厉的处理那些违章行为, 不搞下不为例, 不心慈手软。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依据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求, 给于违章人员下岗处理或者罚款处理, 通过扣款处理和安全教育, 打击违章行为, 遏制违章现象, 达成零违章的目的, 确保能够安全的完成生产, 令员工们明确, 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规程是用严重的教训换来的, 违章并非就会出事, 但是, 发生事故必然是由违章所导致的。对于多次违章带来严重影响, 安全教育不发挥作用的人应该进行严肃的处理, 努力改变他们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3.4 夯实安全基础, 做好班组管理工作

将反习惯违章的活动在电力企业中要积极的开展起来, 使企业实现零违章的目的, 班长是关键, 班组是基础, 因此, 作为整个班组中的第一人, 班长一定要发挥出模范作用, 积极的引导工作人员的工作, 发现违章行为, 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指引和教育。

3.5 将三级安全网的作用发挥出来, 将和谐企业构建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习惯性违章, 是由于有不合谐因素存在于企业的安全方面, 因此, 对于企业的各级人民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要积极的去落实, 将三级安全网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将反习惯性违章工作要认真的抓好, 将其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消灭, 将和谐安全企业建立起来, 对于这项工作, 需要安全监督部门和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一同来负责, 此外, 各级人民政府也应该给于足够的支撑。

4 结语

反习惯性违章是一件艰难、长期的工作, 因此, 各位电力工作人员都应该认真对待。树立安全发展里面, 将科学发展观念作为指导思想, 与生产工作实际情况紧密的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具体的工作中, 找到习惯性违章行为出现的原因, 然后, 根据实际情况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制定出来, 进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切实的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供电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兴斌, 何铁光.电力企业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黑龙江史志, 2011.

篇4:论习惯性违章根源及防范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分析防范

0引言

什么是规章?就是在从事某项工作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生产实践中必须执行的法律。各种安规、安全操作技术规程,都是在总结以前发生的各种事故的基础上提出的预防措施,是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安全保证。由于电能具有能量大、传递速度快,事故后果严重的特点,电力职工遵守安规尤为重要。

所谓习惯性违章,通俗点讲是那些在操作中沿袭不良习惯和错误做法而在现场作业或施工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

在现场安全检查中,常常发现一些违章和不安全的行为。如作业前不认真填写操作票(工作票)、不认真审核操作票(工作票)、不携带操作票(工作票)到施工现场;作业前不交代注意事项、不落实安全措施;作业时不停电、不验电、不挂接地线、不使用个人保安线、不悬挂标示牌或装设遮拦;接地线接地不牢靠:作业时不使用安全工器具、不穿戴防护用品;安全帽佩戴不正确:作业时不认真进行监护、不严格按顺序逐项进行操作,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或许在有些人的心目中,这些都是小事一桩,无非是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不穿绝缘鞋、不填工作票等而已,只要完成任务,不出事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此,若听其自然、任其发展,必将酿成大祸,后患无穷。笔者所在单位就曾经因各种习惯性违章共同汇合,酿成一起死亡事故:一线路施工现场指挥人员在未确认系统停电的情况下,指挥工人登杆工作,造成登杆人员触电身亡,因为他与在家的副手事先约定在十八时办理好停电手续,但因各种原因,十八时停电没能办好,当时也没有手机可联系。十八时现场指挥人员指挥工人登杆,而登杆工人也以为线路无电,没有进行验电、挂接地线所必须的程序,盲目登杆,结果被10KV高压电击死亡。在事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时,大家都很痛心,停电确认、验电、挂接地线、安装个人保安线、设围栏这都是每个电力职工都能背诵在心的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过分自信,把安规置之脑后,教训是惨重的。

安全生产中的反“三违”即反违章指挥、反违章操作、反违反劳动纪律。反违章是主要的,反习惯性违章则是反违章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习惯性违章的表现,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及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应对措施,为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提出一孔之见。

1习惯性违章的主要表现形式

1.1不懂装懂:对所从事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认真学习,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操作中违反了安规,还不察觉,把谬误当成工作经验,甚至言传身教影响他人,这是无知型习惯性违章。

1.2明知故犯:安全工作规程背得滚瓜烂熟,头头是道,在实际工作中确对不上号。明知操作违章,但为了图省事,怕麻烦,依然我行我素,坚持不良作业习惯,这是故犯型的习惯性违章。

1.3胆大冒险:工作马虎,粗心大意,自我保护意识差,别人不敢干,他敢干,尽管防护措施跟不上,也无所谓。这是过于自信型习惯性违章。

1.4心存侥幸:违章作业是容易出事故的,这个道理也懂得,但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是每个人每次违章作业就一定要出事故,这是侥幸型习惯性违章。

2习惯性违章的原因

习惯性违章是指长时期养成的,潜移默化,久而形成,且有惯性,一时不容易改变,分析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规定的行为。其成因和危害表现大致有以下4种。

2.1因无知而违章这样的职工对安规不了解或知之甚少,工作只凭本能、热情和习惯。由于对用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不能严格遵守,出事故的可能性就大。

2.2盲目蛮干的违章这样的职工往往工作雷厉风行,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拘小节,在心理上视小心谨慎为婆婆妈妈,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就把遵章守制放在一边,凭经验工作,很少能听进别人的劝告,这种违章不出事故就混过去了,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是大事故。

2.3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的违章这样的职工在工作中粗心大意,对工作不认真,马马虎虎,心不在焉,需要经常给他敲警钟,工作时总是需要有人在一边提醒,不安全因素始终围绕在这种人的身边转,时刻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职工在过去的工作中偶尔发生违章但都没有出过事,便认为这样干也不会发生事故,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

2.4得过且过的违章这样的职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发现安全工器具有问题,也不及时更换或修理,自保意识差,把生命的保护措施交给别人,一旦放松管理,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总之,形成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十分复杂,某一种具体的习惯性违章行为,都有其特殊的原因。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弄清习惯性违章的症结所在。

3习惯性违章对安全生产的危害与防范

习惯性违章包括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导致各类事故乃至重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因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潜在性、传染性和排他性,一旦形成纠正起来尤为困难,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3.1从教育着手,加强培训,增强素质。要多对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危害严重性有认识,要增强对《电力安规》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理解,增强执行中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即做到全面完整的理解掌握安规,并自觉性落实到生产实践中去。

3.2对偶发性违章不放过,防微杜渐。要认清偶发性违章与习惯性违章的关系,偶发性违章多半是人的无意行为,但决不能因为无意失误而姑息迁就,因为习惯性违章起始于偶发性违章,若不严于纠正,每一次禺发性违章就可能演化成习惯性违章。

3.3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各级负责人、各级专职兼职安全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层层把关,把违章纠正在初发之时,不使其扩大成事故。更不能让其混过去形成习惯。不断制止习惯性违章行为,培养职工良好的作业规范,形成好的工作习惯。如电气设备或回路工作就有触电的危险,高空作业就有坠落的危险,它的作业现场就有高空坠物伤人的危险等,这些都是一种潜在危险,不可消除,但可以通过大量的、反复的、规范化的作业训练,形成遵章工作的习惯,使这种潜在危险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缩小。

3.4将反习惯性违章作为长期的安全工作重点抓,常抓不懈。人的习惯在生活中随着环境、时间、地点等各种客观原因以及某些主观原因的变化而产生变异,一种习惯性违章纠正了,也可能又会产生另一种习惯性违章,所以抓反习惯性违章要不断培训、教育、巩固和提高,要持之以恒不放松。

3.5完善安全设施。完善安全设施是反习惯性违章的另一个“硬件”保证。要努力创造条件向”本质安全“迈进。要预防因习惯性违章而诱发的事故,除了要解决好习惯性违章这个主导因素外,又要注意解决好工作现场、作业环境这些客观因素。单纯强调作业人员的这个主导因素,而忽略了客观条件,这不符合预防事故的规律,有的职工往往因固守不良传统习惯方式工作,虽然身临险境,但是由于安全设施完善,防护措施跟上了,有惊无险,避免了事故。同时也引起了当事人的警觉,促进其自觉的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由此可见“先天不足,后天弥补”。完善安全实施工作不可忽视。

篇5:论习惯性违章根源及防范

纵观近年来电力企业所发生的事故,有95%的事故是由于违章违制而发生,而其中,78%的事故又是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因此说,习惯性违章是酿成企业事故的罪魁祸首。那么,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在哪里?如何防范呢?我根据近年来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几点心得。习惯性违章的成因

习惯性违章是指长时期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规定的行为。其成因和危害表现大致有以下6种。

1.1 不知不觉地违章

员工对每项工作程序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就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和习惯。由于对用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知之甚少,出事故的可能性就大。

1.2 盲目蛮干的违章

员工往往工作雷厉风行,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拘小节,在心理上视小心谨慎为婆婆妈妈,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就把遵章守制放在一边,凭经验工作,很少能听进别人的劝告,这种违章不出事故就混过去了,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是大事故。

1.3 麻痹大意的违章

员工在工作中粗心大意,对工作不认真,马马虎虎,心不在焉,需要经常给他敲警钟,工作时总是需要有人在一边提醒,不安全因素始终围绕在这种人的身边转,时刻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

1.4 得过且过的违章

员工在工作中 缺乏积极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发现安全工器具有问题,也不及时更换或修理,自保意识差,把生命的保护措施交给别人,一旦放松管理,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1.5 心存侥幸的违章

员工在过去的工作中偶而发生过违章,但都没有出过事,便认为这样干也不会发生事故,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

1.6 贪图安逸的违章

员工在工作中不求上进,平时不注意学习,技术水平一般,一旦遇到紧急任务,就仓促上阵不顾安全。这种人在大型工作时随着其他人一起工作还可以,自己单独工作哪怕从事简单的工作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习惯性违章的防范措施

我认为,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如果人人都能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预防事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树立“安全光荣,违章可耻”的良好风尚,就会有效地控制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具体做法为:

一是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监督管理人员要深刻领会《安全生产法》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按照法律的要求,认真履行法定的职责。

二是开展对从业 员工的安全教育,加强并落实各岗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培训,要经常进行反事故演习,通过反复的、大量的、规范化、标准化、形象化的作业训练,养成遵章作业的习惯,培养一支作风优良的作业队伍,达到杜绝习惯性违章和提高预防发生事故的能力。

三是加强 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大量的工作都要*班组去落实,这就要有1名合格的带头人。如果能做到班组无违章,企业就会无事故或减少事故。

四是强化安全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发挥“三级安全网”的作用,坚持浇根固本,警钟长鸣。加强检修、操作、施工现场的控制和安全检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打击习惯性违章处罚办法,发现违章违制及时制止和处罚,把事故隐患提前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事故的发生。

篇6:习惯性违章分析与防范对策

当前,我们从许多生产事故中可以分析出,导致习惯性违章的心理现象主要有以下诸种:

一、求快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在生产中往往一味追求数量或进度,因而忽视了安全技术和措施,快中出乱,终酿大祸。

二、冒险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在生产中明知有些做法违反安全生产制度,但由于惰性发作,怕采取安全措施太麻烦,企图侥幸过关,因而往往凑合着干,冒险闯关,也终酿大祸。

三、逞能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往往个人英雄主义严重,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况下,别人不敢干,他敢,不懂装懂,死要面子,唯信自己,以示能干,最终害己又害人。

四、麻痹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安全意识淡薄,或仅停留在口头上重视,到实际工作时粗心疏忽,或任意减少安全工作程序,最终“大意失荆州”,酿成事故。

五、盲目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不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甚至一无所知,故工作时在安全生产方面犹如瞎子摸象,盲目进行,事故与其常相伴。

六、守旧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在工作中对一些传统的错误做法念念不忘,总认为以前都这样过来的,不会错,因而与安全生产的新制度、新技术、新措施格格不入,终因抱残守旧,成为经验主义的牺牲品。

七、依赖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工作作风懒散,对工作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不积极实施,总依赖别人创造条件,自己则坐享其成,大大降低了自我防范能力,因而

也往往逃脱不了事故的“照顾”。

八、抗拒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工作主观性强,听不得反面意见。特别是在违章作业时受到批评或惩罚后,心中耿耿于怀,与正确意见背道而驰,你要我这样干,我偏要那样干,最终抗拒出恶果。

九、迁就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在对待违章作业现象时胆小怕事,明知别人违章,但碍于各种各样的面子,当自己的正确意见遭抵制后,不敢坚持到底,最后往往在迁就中眼睁睁地看着事故的发生。

十、无关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个人主义严重,平时工作中,对一些违章作业现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哲学,对同志漠不关心,只求自己明哲保身,使一些本来可以杜绝的事故苗子恶性膨胀,最终害了别人甚至也害了自己。

十一、散漫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劳动纪律散漫,上班嘻笑打闹,满不在乎,甚至脱岗串岗,危险区域乱跑乱跳,往往出事故于一瞬间。

十二、爱美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偏爱打扮,刻意追求漂亮,甚至在工作期间,为保持美丽、潇洒,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不用其它防护用品,自己解除了各种“防线”,最终被事故侵害。

十三、好奇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平时生性好奇多动,社会责任性差,对一些不是自己操作的机器设备乱摸乱动,不懂装懂引起误操作,造成机毁人亡。

十四、麻木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身居要位者多,平时对安全工作不关心、不重视,或是“讲讲重要,做做次要,忙了不要”。特别是为了赶进度,上产量,明知有些做法非常危险,却仍违章指挥,强行作业,对职工的生命安全麻木不仁,往往使职工成为其牺牲品。

十五、疲劳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主要是由于某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引起思虑过度、情绪不稳、心烦意乱,以及由于生理疲劳而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动作准确性下降和感知灵敏度下降,事故极易乘虚而入。

十六、炫耀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身居要位者多,平时进出生产现场,往往西装革履,不规范的着装显得与众不同;有的人稍经培训,便驾车乱跑;更有甚者,无证驾驶公车潇洒,视生命为儿戏,往往酿成事故,这些都是炫耀心理在作怪。

十七、趋利心理。

这个问题领导、群众中都有存在。有的领导片面追求利润,舍不得安全投入;有的职工单纯追求超额奖,将安全放在次要位置,这方面原因造成的事故也很多。

十八、应付心理。

这个问题也在多层次存在,有的职工平时不注重安全,领导来检查时应付一下;有的单位也一样,上级来检查时搞突击,应付了事,使得安全基础岌岌可危。

十九、盲从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人,平时工作不动脑筋,在安全上,不从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而是人云亦云,懒惰盲从,结果也会糊里糊涂中出错。

二十、图便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人,有时在工作中因要完成的任务不大,就贪图方便,而不采取安全措施,结果往往会贪小失大,酿成事故。

二十一、慌张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有的是工作经验不足,遇事就紧张;有的是有私心,为图一己之利而擅自动用公家设备、车辆,过程中又怕领导、同事知道,往往心理慌张、匆忙行事,慌张出错。

二十二、隐瞒心理。

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为了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往往在出小事故时隐瞒不报,错过厂吸取教训的机会,最后,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更大地伤害了自己、他人和集体。

上述各种形式的心理现象,是在安全生产问题上的各种习惯性违章的动态反映。那么,这些心理现象与生产事故的关系怎样呢?心理学家把心理现象划分为三

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过程,它包括感觉和知觉,记忆和思维。感觉和知觉是简单的、初级的认识过程;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思维则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又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态度或体验,如满意、喜欢、厌恶、愤怒等,这些主观的心理体验属于情感(情绪)过程。人在与周围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时,还会对客观事故进行处理和改造而想办法,订计划,采取措施,克服困难。这种为努力实现某种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意志过程。习惯性违章上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都和这三个过程密切相关。如上述心理现象的产生,首先都是一个认识问题,这些人都没有意识到遵章生产的重要性,总认为规章制度是管、卡、压,是搞烦琐管理,而没有认识到一旦出事故,会给自己、别人、家庭、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悲痛和损失。同样,由于有上述心理现象的人没解决认识问题,得到了一种错误的思维结果,在其作用下,往往在生产中也处处表现出种种错误的情感过程,绘事故的产生添加了大量的“活性剂”。正由于错误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导向,也决定必然产生错误的意志过程,使主观与客观背道而驰,最终演出了幕幕人间悲剧。那么如何才能使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消除认识、情感和意志这三个过程中错误的产生呢?这个问题要靠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加强教育和管理才能解决。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企业管理者神圣的职责。当前,尤其应着重针对习惯性违章生产中出现的种种心理现象,在劳动保护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真正解决认识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过程,就没有正确的情感和意志过程。认识问题,企业各级人员都要解决,都要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切实贯彻到行动上,绝不能“说说激动,听听感动,做做不动”。当前,需要重点加强宣传教育的一点是,我们在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通过宣传让全体职工都认识到“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要使大家都明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条条都是血与泪写成的,是职工生产中的“护身符”。因此,在执行上一定要牢固树立“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的思想,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其次,要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艺术性安全教育。这里讲的艺术性教育是针对枯燥性教育而言的。不可否认,我们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中,常会出现打瞌睡的现象,其原因之一是受教育者抱着“非听不可”的义务感来接受教育的,义务感时间过长会使人疲劳;另一点是有的教育者所讲的内容枯燥,空洞无味,大话套话,没有魅力,象催眠曲一样,使受教育者没有兴趣,容易产生精神疲劳。上述原因便会诱发人的自我防卫的生理现象──打瞌睡,从而大大降低了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有的职工在认识、情感、意志这三个过程中出现误区,某种意义上讲与我们某些枯燥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安全部门要努力开展内容丰富,真挚感人,形式新颖,喜闻乐见的艺术性安全教育,能大大提高职工的学习兴趣。这不但能增强全员自身的防护意识,而且还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学会消除工伤事故和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本领,从而减少乃至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发生。

第三,要加强对劳动心理学的学习研究,积极开展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工作。人、物、环境是现代管理的三要素,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人是构成这三要素的三种关系,人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研究人的劳动心理,对激励人的积极性,加强安全生产,提高群体绩效有着重大意义。俗话说:“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环境现实时,由于不同的体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现象和抱着不同的态度。因此,我们要加强劳动心理学的研究,有条件的可开展心理咨询,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有的放矢地或激励,或疏导,把职工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以促进安全生产。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则是可以被认识的,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也一样,只要我们认真地去重视它、研究它,就一定能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利用,相信这一影响生产安全的“顽症”一定会减少,乃至最后得到根治。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违反有关规章制度的行为和倾向,其本身具有广泛性、重复性、盲目性、隐蔽性和长期性。正因为如此,在生产中,当人们具有这种行为时,就直接构成了不安全的要素之

篇7:论习惯性违章根源及防范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发生的事故有95%的是由于违章违制而造成的,统计表明70%--80%的人为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重要隐患,严重危及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而违反《安规》的行为,其实质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或没有认识、及随心所欲,但都习惯成自然,危害性极大.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进行综合治理,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习惯性违章是长时期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掉,有时在不知不觉中违章,有些员工对每一项安装施工工作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就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和习惯,出事故的可能性极大。有时盲目蛮干的违章工作倒是雷厉风行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拘小节,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就把遵章守纪放在一边,凭经验工作,很少能听别人的劝告,这种违章不出事故就混过去了,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是大事故。麻痹大意是违章的又一表现,在工作中粗心大意不认真,马马虎虎,心不在焉,工作时总是需要有人在一边提醒,不安全因素始终围绕在这种人身边转,时刻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另外有些员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缺乏主动意识,把”安全三宝”的使用视作是应付检查,发现安全工器具有问题不及时更换修理,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把生命的保护措施交给别人,一但放松管理就可能发生事故。有些员工在过去的工作中偶尔发生过违章现象但都没有出过事,便认为这样干也不会发生事故,有些人在工作中不求上进,平时不注意学习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一般,一旦遇到紧急任务就仓促上阵不顾安全,这种人在群体工作中随其他人一起工作还可以,自己单独工作时即使简单的工作也有可能发生事故。

班组现场安全管理松懈,各种规章制度在执行、考核、监督上不够认真严肃,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对公司的安全检查及安全管理存在抵触情绪,造成职工安全思想放松,工作随意性大,极易发生违章而导致事故。在临时性检修、夜间检修或试灯作业时,参加人员较少,缺乏监管时,这往往也是习惯性违章容易发生的时候,在这种情况检修安全准备工作被习惯性去掉,因此就有事故的隐患。另外在工作结束和临近下班的时候因人的心理而使工作人员安全思想放松,人的体力、精力下降,对事故的警惕性有所放松;遇到问题时会急于求成图省事忙中出错,或工作还有一点收尾结束时,一边工作一边提前解除安全措施等。另外在单独分散进行工作时发生习惯性违章的概率要比集中进行工作时发生的概率高的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单独工作时,作业者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在思想上存在大意和侥幸心理,甚至认为:“反正领导也不会来检查,即使违章也不会被发现”。因此不戴安全帽、不挂安全带,不执行操作规程,不按规定执行监护等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在很多事故例子中,常常有很多是因为凭借经验盲目操作而导致的。其实所谓其“经验”,不过是习惯性违章的隐性重复,不进行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控,凭老方法行事,而忽略了因为作业人员、作业环境、作业方式等客观条件的改变,出事后还百思不得其解,常常认为“以前一直就是这样干的,这次算倒霉”。所以好的经验固然要发扬,而这种所谓的“习惯性经验”是万万要不可取的。

实际上,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职工本身的安全预防意识,只有不断拓展反违章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把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保证公司长治久安。“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所决定,是建筑安装企业安全生产的既定方针之一。必须很下功夫抓异常、抓未遂,把习惯性违章制止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隐患点对照控制活动,充分发动员工从身边查起,“纵向查己、横向查人、我查人人、人人查我”,逐一排列,认真地对隐患点提出相应整治措施,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习惯性违章行为表面看起来简化了操作步骤,又没有酿成事故,既简单又方便。但“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事故必然出自违章”。这一事故规律表明习惯性违章的最终后果是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习惯性违章的本质及其危害性,深刻领会习惯性违章的特点。认识到安全操作规程是根据建筑安装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及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一个多约束的、完整的有机安全保证体系。只有严格遵守,对照执行,才能确保平安,否则便有事故危险。组织员工学习并结合事故分析,贯彻领会,使广大员工达成“尊章平安,违章出事”的意识,树立安全生产必胜信念,提高安全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习惯性违章行为。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违章作业行为,克服它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就要我们决不可急于求成,一味追求表面效果,而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与之周旋。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树立起不彻底铲除誓不罢休的必胜信念,坚持到底直到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培训教育是强化人的行为规范,纠正行为失误是必由之路。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强化他们的行为规范化,确保其胜任岗位工作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培养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从被迫的“要我遵守”转到“我要遵守”的状态,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杜绝违章。

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如果人人都能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预防事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安全光荣,违章可耻”的良好风尚,就会有效的控制习惯性违章 行为的发生。具体做法为:

一、开展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并落实各岗位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要经常进行反事故演习,通过反复的、大量的、规范化、标准化、形象化的作业训练,养成遵章作业的习惯,培养一支作风优良的作业队伍,达到杜绝习惯性违章和提高预防发生事故的能力。

二、加强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大量的工作都要靠班组去落实。

三、强化安全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发挥“三级安全网”的作用,坚持浇根固本,警钟长鸣。加强检修、操作、施工现场的控制和安全检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打击习惯性违章处罚办法,发现违章及时制止和处罚,把事故隐患提前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事故的发生。

篇8:论习惯性违章根源及防范

一、违章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

1. 侥幸心理。

是指行为者明知故犯, 认为“事故不可能就刚好发生在我身上, 即使违规也不会造成伤害, ”, 长此以往, 这类违章行为就演变成为一种“工作经验”, 从而恶性循环, 影响其他新人员。

2. 取巧心理。

是指行为者嫌麻烦、图省事, 往往出现不按作业程序, 擅自省略程序环节, 如在登高作业时总认为不是很高, 而且时间很短, 系安全带等很麻烦。

3. 逐利心理。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 盲目加快作业进度, 我曾经见到某钻井队为了加快钻井速度, 节约成本, 就改变泥浆性能采用清水钻进, 虽未发生事故, 但该行为严重违反规程、标准,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4. 帮忙心理。

指行为者出于好心主动帮助其他同事, 进行非自己岗位职责的工作, 例如开关推不到位、某设备配件更换不下来等现象, 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 帮忙者往往障于情面或表现欲望, 就有可能在不了解设备状况或失去监护的情况下, 盲目帮忙去操作, 此行为极容易造成事故。表现较为突出的是新来人员或实习人员, 为了给领导和其他人员留下好印象而“任劳任怨”, 不了解现场实际, 不懂得自我防护便动手作业, 此类事件在现场较为普遍。

5. 好奇心理。

是指行为者因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乱摸乱动, 造成设备故障或人员伤害。尤其是:井队新员工、实习生对一些设备、工艺不了解, 好奇心强, 往往在没人监管的情况下查看, 甚至动手, 曾经有单位发生过新人员乱动设备引起事故案例。

二、环境因素对习惯性违章的影响

1. 设备陈旧, 作业条件落后。

现场使用的有些设备陈旧及使用的工具落后, 设备设计理念陈旧, 不符合安全、高效、方便、宜人的设计要求, 是引发人员违章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 有些企业未配备足够的、机械化器具代替人工, 在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2. 作业环境不适。

作业环境不适也是引发违章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工作现场脏乱差, 噪音、高温、潮湿等因素使作业人员难以忍受, 导致员工心情烦躁不佳。同样作业场地受限, 导致无法按规程作业以及人员站位等带来风险, 引发事故。

3. 生产管理缺陷。

生产管理缺陷是产生违章的因素之一, 系统安全理论特别强调“管理”的作用, 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 具体表现为:

(1) 安全管理缺陷。由于管理制度、直线责任、属地责任未落实等导致员工在作业时无章可依, 或者设备更新、技术改进而仍使用原有作业程序导致事故发生。

(2) 生产管理不当。一方面, 生产组织缺陷, 如:施工方案存在缺陷;风险识别不全;人员技能达不到要求;设备性能达不到要求;自然环境达不到要求。过程监控缺陷:、未落实带班制度;未落实检查制度;设备有缺陷未及时修理;许可签字未对措施落实进行核实;未对相关作业进行验收。

三、习惯性违章行为在现场的典型表现及分析

经过在钻井现场的日常检查及观察发现, 习惯性违章行为主要表现有:

(1) 进入作业场所未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品。

(2) 攀爬、登高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或上下台阶不扶扶手。

(3) 选用工具不当, 随意放置和丢弃工具, 忽视工具维护保养。

(4) 使用完风动绞车时不能马上断掉气源。

(5) 驾驶时不系安全带或接打手机, 超速等。

(6) 封闭或阻塞安全通道。

(7) 进入有限空间或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空间作业前未按规定进行检测。

这些情况在国内、国外钻井现场普遍存在。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

(1) 安全意识还未深入人心, 侥幸、无所谓心理较为严重;

(2) 岗位责任不落实, 存在“能拖就拖、任务留给下一班”心理。

(3) 人员操作规程、熟练程度欠缺;

(4) 管理方培训不够或培训效果差;

(5) 监督、处罚环节薄弱, 往往碍于人情世故, 只是现场纠正而并无其他处罚措施, 从而导致违章继续成为习惯。

四、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的防范措施

1. 规范设备操作、工艺流程标准化, 努力提高作业人员操作技能。

人员的操作技能是保证行为安全的前提, 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也就避免了违章行为的出现。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建立全面的、系统的设备设施操作标准以及工艺技术标准等, 避免员工在作业时无章可循, 凭经验作业, 规范人的正确行为, 也就减少了习惯性的违章行为的发生。

2. 注重风险识别及安全防护技能的培养

人不是生来就能认识风险, 控制风险, 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工艺提升, 以往的工作思路及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工艺安全要求, 对人的风险识别能力及安全防护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企业及时对员工进行风险提示, 逐步培养员工自我识别风险能力。同时企业也要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培训员工正确应用, 进而提升防护技能, 以人的行为安全控制风险, 避免风险, 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3. 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力量。

目前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处在“要我安全”阶段, 强化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督工作也是各个公司采取的主要手段, 是阻止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的一道重要防线。培养、配备专业的懂安全管理、有现场工作经验的专职监督人员十分必要, 负责现场安全监督工作, 使企业制度、规范得到很好落实。

另一方面, 监管分离或分而不离的监管模式给安全监督工作扣上了隐形紧箍咒, 同采用异体监督模式的公司比较, 其劣势较为明显, 安全成果亦大打折扣。积极探索、实行监管分离管理模式, 避免分而不离或分而不全离的弊端, 真正发挥监督效力。

4. 重视正面引导, 培育员工安全行为养成

根据人的“看别人的问题容易, 发现自己的问题难”的心理因素, 积极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活动, 引导员工辨别自身违章行为, 积极发现周围人员的违章行为, 通过开展STOP卡评优, 安全明星评选, 安全绩效考核等方式正面激励员工珍惜生命、重视安全, 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灌输“我的安全我负责, 你的安全我有责“的理念, 营造人人讲安全的氛围。机关部门人员巡井检查, 根据直线责任展开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安全观察与沟通活动, 通过有感领导的落实, 引导帮促机组提升安全观察与沟通的数量和质量, 培育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

5. 做好安全经验分享, 用实实在在的血的教训提高思想认识。

习惯性违章根本上是自身麻痹、不在乎心理所致。开展安全经验分享, 特别是分享本行业, 本公司或员工自己经历和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 其教育意义更大, 让员工明白事故不是故事, 举一反三, 自我反省, 剖析自己是否也存在相同的或类似的违章行为, 在血的教训面前警示自我, 进而提高意识, 规范行为, 消除事故潜在隐患。

6. 采取多项举措, 培育特色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一二年靠运气, 三五年靠管理, 长治久安靠文化, 只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通过各种形式建设安全文化, 实现安全管理与文化的有效融合, 利用人的情感因素, 将个人安全与家庭幸福相结合, 通过家人留言等形式使员工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和睦。安全文化建设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落点。

总结

尽管随着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自身安全的逐步重视, 现场安全工作有了显著提高, 但人的不安全行为仍然存在, 习惯性违章根深蒂固, 杜绝习惯性违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 这是一项“持久战”, 只有正确的分析出违章行为产生的各种原因, 对症下药, 才能从源头上得到治理, 逐步完成“要我安全”阶段, 进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最终实现“我要安全”。

摘要:石油钻井作业是一个复杂、高危的行业, 在生产过程中,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两个直接原因。大量事故教训及统计分析认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要因素, 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心理、工作环境等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习惯性违章行为产生原因分析, 结合工作中发现的几大习惯性违章行为具体表现, 针对性的提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措施。

篇9:论习惯性违章根源及防范

关键词:习惯 违章 根源 对策

安全是电力企业的立身之本,是电力企业的效益之源,而习惯性违章这一安全“痼疾”正在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安全基础。要有效控制事故,就要控制习惯性违章。所谓习惯性违章通常情况下是在生产过程中,习以为常的行为违反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这些习以为常的、违反安全规章的行为,往往是通过师传徒的方式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隐蔽性,进而不为人们所认识。据有关资料显示,电力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其中,因违章违制造成的事故高达95%,而78%是由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习惯性违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事故的主要因素。

1 习惯性违章的根源

在工作过程中,多种因素都可能造成习惯性违章,但是具有代表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作业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概括为:思想意识和监督管理。

1.1 习惯性违章的思想根源是安全意识淡薄。在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中,意识对物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在电力生产现场中,员工作为活动的主体,通常情况下,其工作方式、方法等往往受到思想意识、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思想违章透过行为违章充分的表现。

1.1.1 侥幸思想。在工作过程中,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违章操作的后果的严重性,在工作过程中,处理任何事情存在侥幸心理,并且认为:违章不一定发生事故,事故发生不一定轮到自己的头上。

1.1.2 急功近利思想。对于有些员工来说,凭借自身丰富的技术经验,根本不考虑规章制度,凭经验做事,不听从别人的劝告,进入生产现场后,表现的工雷厉风行,简单粗暴,对于存在这种思想的员工来说,不出事故则已,一出事故必将是大的事故,如某电厂检修公司07年在华润大修时人身触电死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一起工作的徒弟提醒有电,但作为师父根本未听进徒弟的提醒,仍然继续工作,从而造成触电死亡沉痛的教训。

1.1.3 明知故犯思想。在对事故原因进行现场调查中发现,由于明知故犯思想引发的事故在全部的思想违章中占到50%。这类员工把违章行为视为个人英雄主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通常情况下,这些员工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较长的工作时间,并且现场的“违章”工作经验也非常丰富,在各类安全学习中,安全规程讲得非常到位,只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为了图省事、怕麻烦,明知违章,依然我行我素。

1.1.4 盲目无知思想。由于盲目无知造成的事故中,在思想违章中占到10%。通常情况下,在临时工、青年工人,以及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身上主要存在这种思想。对于这些人来说,由于缺乏经验,并且做事比较急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安全规章制度根本没有掌握,不具备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危险点,以及各种违章行为的危险性。进而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违章现象,至于在什么地方出现违章,通常情况下,连自己都搞不清楚。

1.2 管理存在“盲点”,习惯性违章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制止。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改组的深入,电力企业的机组经过改扩建处理后投入运行,这时,无论是企业的组织机构,还是组织内部的人员配置都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系统设备加强安全管理。

2 习惯性违章的特性

对于习惯性违章来说,其特性通常情况下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2.1 顽固性。通常情况下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习惯,并且习惯性违章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通常情况下,这种习惯性的动作具有顽固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在对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纠正的过程中,如果不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引发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因素,同时从根本上彻底纠正习惯性违章的动作,那么习惯性违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反复地出现。

2.2 潜在性。对于电力企业的员工来说,出现习惯性违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习惯造成的。例如:根本不顾及标识中“禁止跨越”、“禁止通行”等内容,依然我行我素,长期违章作业,直到出现事故才后悔莫及。

2.3 感染性。对于电力企业的一些员工来说,受自身不良习惯行为的影响和制约,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影响本人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影响周边的员工。例如,我厂在2007年,现场使用电焊机的过程中,出现外壳不接地线的习惯性违章,在很多工作现场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如果不及时的制止这种现象,那么其他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就会进行模仿和复制,甚至对新员工造成误导,盲目跟着学,对于自己所处的危险环境根本不清楚。

2.4 排他性。在电力企业中,对于某些员工来说,由于习惯性违章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总是模式安全规程,并且总认为自己的方式“管用”,同时认为安全规程存在的意义不大,全面贯彻落实安全规程和安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直接威胁到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3 反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3.1 积极营造安全生产的环境氛围。根据调查显示,如果发生习惯性的违章出现在企业内部,其原因主要是人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通常情况下只要将安全理念贯穿到日常工作、生活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防范事故的能力,进一步确保事故与你无缘。为此,洛阳热电厂以“关爱生命,杜绝违章”、“杜绝违章,从我做起”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建设企业安全文化,通过在企业内部实施各种措施,培育多样化的安全文化,积极营造安全文化的环境氛围。例如,在生产现场入口放置安全帽,使员工配戴方便,同时进行提醒;在电子设备间门口贴上禁带手机标志,以提醒职工在进入电子设备间之前关闭手机;在电气设备上安装防误闭锁,有效防止误操作;配电间门上锁,有效防止人员随意进入配电间;在厂区设立限速标志,提醒驾驶人员不要超速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 对现场安全加强监管。对生产一线,通过强化安全监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制止习惯性违章事故发生的重要防线。2008年1月,洛阳热电厂制定下发了《反违章记分考核管理实施细则》,建立了三级反习惯性违章检查记分连带考核体系,每天堅持检查、曝光、记分、考核,使反习惯性违章检查考核经常化、制度化。并在反习惯违章管理上坚持“三个不变”的原则,即:强化反习惯违章的工作力度不变,对违章者从严从重处罚原则不变,依靠员工互控、监督反违章的传统不变,以此三个“不变”来促使全员反违章,形成全员反违章长效机制。使违章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通过每天持续进行的全方位检查,反违章检查人员大胆纠正、处罚违章人员,及时通报,连带考核班长、部门责任人,促使班长、部门负责人查处违章,使违章人员心灵大大受到了震撼,违章现象得到了控制,违章现象明显减少,两票执行逐步规范,三制执行更加细化和规范、现场作业环境进一步完善。

3.3 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升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通常情况下首先需要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其中员工的技术素质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因此,只有控制人的业务技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才能控制安全工作,那么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从根本上说,习惯性违章是由自身思想根源所引起的,但有句老话说得好:“善鉴人过以自警”。善鉴人过,进而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乃明智之举。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汲取教训,做好自身防范工作,把安全生产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才是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的有效之举。

参考文献:

[1]徐世飞.从一线职工思想根源入手提高反习惯性违章的可控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4).

[2]刘乐.习惯性违章行为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33).

[3]景繁荣.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及应对措施[J].甘肃科技纵横,2007(08).

上一篇:浅论如何发挥稽核在案防工作中的作用下一篇:爱管闲事的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