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惯成就人生

2022-09-11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山, 那么习惯就是那一丛丛的树, 是干枯还是葱茏, 便看习惯说风云。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河流, 那么习惯就是那一滴滴水, 是清澈还是浑浊, 且看习惯道征程。习惯有好坏之分, 好习惯造就人, 而坏习惯即使不毁损人, 至少也会成为绊脚石。人生是由无数习惯演练起来的, 人生要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努力保持“无日不动笔”的创作习惯, 使他用雄壮的音符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爱因斯坦说得更直接:“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也可以说, 成功的事业和人生, 其实是好习惯延续的必然结果。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话足令听者自危:“要断送一个人, 只须叫他染上一种嗜好。”失败的事业和人生大抵是坏习惯导致的恶果。所以我们要做习惯的主人, 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教育事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该以怎样的习惯来守住这人类灵魂的事业呢?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学陶行知先生,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 为人民的教育事业, 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 奋斗终身。他始终如一奉献精神已经给子孙后代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让后人敬仰铭记。陶先生自幼聪明好学, 一生求知, 广为学习。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 学习, 学习, 学到人所不知, 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 跟先生学, 跟大众学, 跟小孩学, 跟朋友学, 跟大自然学, 也跟大社会学, 要学得专, 也要学得博。”他一生都在学习。正是他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了他, 成为了我国近代乃至全世界都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家。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有一个最简单的行为准则:说了算, 定了干;一不做, 二不休;少说多干, 养成习惯。按规则和计划的行事习惯, 使他的教育事业如顺水行舟, 轻松前行。他说:“尊重学生个性, 就等于尊重教育。”他对学生的尊重和个性的保护, 让他走进了学生的心理, 让多少教育工作者效仿学习。“少抱怨环境, 多改变自我。”的乐观态度让多少迷茫和苦闷的教师们豁然开朗。这两位教育界的大师的习惯已成为当代教育的精髓, 指导着教师们前行。

如今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和在网络信息中长大的个性飞扬的孩子们, 教师们的人生也异彩纷呈。李桂林夫妇扎根山区, 在最寂寞的悬崖边, 用19年的坚守和操劳, 点燃希望的火把, 用知识让希望发芽, 感动中国。北大毕业的范美忠, 在地震来临的危难时刻, 弃生独自保命, 并直言不讳向外宣称, 只有为了女儿才肯牺牲自我, 这是个人追求的个性自由, 获外号“范跑跑”被开除教师队伍, 如今只能游离四海。不是不管是早已习惯不敢管, 管等于不管的“杨不管”, 让我们痛心。不同的行为形成了他们不同的习惯, 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理念, 就有了不同的人生。

一位哲人说过:“改变你能改变的, 接受你不能改变的。”现在课改的呼声波澜迭起, 势在必行。在改革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很多新问题, 无论遇到多么纷繁复杂的情况, 以德执教, 依法执教都是教育者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坚守前辈们的精神, 奉献、执著, 养成学习的习惯, 无论是在大山深处, 还是在繁华的都市都可凝练出丰硕的果实和精彩的人生。

大山的深邃和厚重是因为有默默坚守的习惯, 大河的浩瀚和广阔是因为有海南百川的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养成好习惯, 储蓄人生。

上一篇:论双峰聚乙烯的研究进展下一篇:网络教育中多媒体工具的不同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