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基翻译用法总结

2024-04-30

张培基翻译用法总结(精选6篇)

篇1:张培基翻译用法总结

张培基先生散文翻译中保存“质朴”风格的技巧

——读《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有感

摘 要: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翻译工作者可以此为鉴。

国内已有不少文章对张先生的这本译著大加赞赏,如李明的《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文〈落花生〉赏析》认为,“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文《落花生》在再现原文信息、体现原文功能方面为我们英译汉语散文树立了典范”[1 ];朱曼华的《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中说:“拜读之后笔者觉得张先生在处理‘增益’与‘删略’关系‘表层语义’与‘潜层语义’关系,以及声色词语对应与非对应性关系等诸多方面出手不凡,均有独到之处。”

众所周知,不同的语体有自身不同的特点,诗歌有诗歌的意境,散文有散文的韵味,论说文有论说文的气势。在翻译过程中,除了保持各种文体语义上的忠实外,语体上也应忠实原文。语体对等问题,属于翻译风格论的范畴。

散文是“真实”的、“诚笃”的、“不加雕饰”的、“不做作”的,因而是一种令人感到亲切的文体[3 ](P1)。张先生在散文的翻译中对“质朴”风格处理得非常到位。细读《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人们会发现张先生在保存散文“质朴”风格方面是煞费苦心的。归纳起来,张先生的翻译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文章”:

一、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

从理论上说,英语语言与汉语语言相比,英语句子“常常是环扣相嵌,盘根错节,句中有句”,也就是所谓的“楼房建筑法”(architecture style)。而汉语以散句、松句、紧缩句、省略句、流水句等短句居多[4 ](P48the26)

译文句子多为简单句和并列句,译文干净、利落,通俗易懂,给人一种清爽自然之美,而没有盘根错节之迷惑。

二、用词简单、通俗

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散文时, 很少使用生僻词(bigwords),主要使用普通的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等,以达到言简意赅。例如:

1.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差不多先生传》His brain is none too small ,but he is weak in memory andsloppy in thinking.2.??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故都的秋》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the air is moist ,the skypallid ,and it is more often rainy than windy , ??

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背影》His hands held on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tform ,his legshuddled up and his corpulent body tipped slightly towards theleft , ??In crossing the railway track ,he first put the tangerineson the ground ,climbed down slowly and then picked them up again.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If willows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If peach blossoms fade ,theywill flower again.But ,tell me ,you the wise ,why should our daysgo by never to return ?

从以上的摘录我们可以看出,张先生翻译的风格用词方面朴实无华,对保存原文风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修辞上力求通俗易懂

一般说来,散文中修辞格用得相当少。但张培基先生在翻译中对于这一小部分语言要素也不忽略,认真处理,使译文没有生硬的感觉。例如:

1.??在交际上不许你不计较,不许你不打算,结果彼此都“钩心斗角”,像七巧板似的只选定了某一方面和对方去结合。———《中年人的寂寞》(明喻)

??and cannot choose but become more calculating in social dealings till they start scheming against each other.They always keep a wary eye ,as it were ,on each other in their association.此句修辞格采用意译法处理。如果直译为like a jigsawpuzzle ,势必会引起误解。

2.我每走到一个新地方,我就像回到我那个在上海被日本兵毁掉的旧居一样。———《朋友》(比喻)

Whatever new places I called at ,I always felt at home as if Iwere back in my old residence in Shanghai which had already beenraged to the ground by Japanese troops.此句用增词法处理,原文修辞部分的意义更加明确。

3.他也说我一天不写文章第二天就没有饭吃。

———《朋友》(借代)

He also says that I would have nothing to live on once Ishould lay down my pen.意译法处理该句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如直译为“have norice to eat”,一定会引起歧义,让人费解。

4.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笑》(明喻)

The crescent newmoon looked as if hanging on the tips ofthe trees.译文仍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翻译原文的比喻,但却转移了喻体, “弓儿似的”如果直译成bow49)。汉译英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弄清汉语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散文时,使用适当的句型表现逻辑关系,译文通俗易懂。例如:

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背影》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In the winter of more than twoyears ago ,grandma died and father lost his job.原文事实在前,结论在后;译文结论在前,事实在后。

调整结论与事实的顺序,更符合西方人逻辑思维习惯。

2.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穷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母亲的回忆》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y tilled land for landlordsonly to eke out a bare subsistence.“only to”表明一种结果关系。

3.可是她的时间大半给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母亲的回忆》But she was too busily occupied with household chores andfarming to look after the kids so that they were left alone crawlingabout in the fields.too ?to ?表示一种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so that 表示结果。

4.??我们叫做“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下来穿还穿不烂。

———《母亲的回忆》It was as thick as a copper coin and was so durable that

theeldest brother had grown out of the homehand ?

芒种是中国的24 节气之一,直译法必须加注,否则会让人费解,意译法简洁明了。

2.可是想要结婚,第一要有钱,第二要有闲,第三要有职,这潘驴??的五个条件,却也很不容易办到。

———《谈结婚》But , to get married , you need to have five prerequisites ,namely ,money ,leisure ,employment ,good looks and potentness ,of which all are not always available.“潘驴”源自《金瓶梅》第三回,指“潘安的貌”和“驴大行货”,在原文中指第四、第五个条件。张先生用意译法处理,化解了文化障碍。

3.??那真是祖宗三代的楣都要倒尽,那里还有什么“官人请!娘子请!”的唱随之乐可说呢? ———《谈结婚》With such a terrible misfortune befalling your family , howcould you still have wedded bliss to speak of ?

“官人请!娘子请!”是中国文化表达闺房之乐的典型例子,如果直译,西方人一定会茫然不知其意。用类属词就克服了文化差异。

4.他姓差,名不多。———《差不多先生传》His surname is Cha and his given name ,Buduo ,which altogether mean“About the Same”.此句用增补法,补充了中文“差不多”的意义,目的语读者就能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了。

文化因素经过合理处理,以读者能够理解的形式进入目的语。对保存散文“质朴”的风格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如《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一文对张先生的这本译著这样评价:“如果只读《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照)中的英文,你不会觉得这是译文,不会觉得其英文是出自一位中国人的手。译者不仅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细致、雅俗得当,而且又特别着意语篇神韵的再创造,力求既完美地保持原文的信息、原文的功能又译出原文的风格或味道来。”[ 2 ](P61)

可见,张先生在散文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可取之处很多。仔细阅读,还可发掘出许多有益的翻译技巧。本文只是抛砖引玉,以求更多更全面的评述。

参考文献:

[1 ]李 明.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文《落花生》赏析[J ].中国翻译,1997 ,(4).[2 ]朱曼华.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J ].中国翻译,2000 ,(3).[3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2:张培基翻译用法总结

摘 要:汉语散文与英语散文存在这很大的差异,因此汉语散文的英译具有一定的难度。张培基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研究,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翻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散文的特点决定了散文翻译可以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去研究,本文将运用刘宓庆教授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对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翻译美学;散文翻译;张培基;《匆匆》

一、引言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和戏剧并重的文学体裁,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西方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以散文历史悠久、成果丰硕而骄傲,中国现当代散文由“五四运动”以后初见雏形。《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著于1922年,正逢“五四运动”尾声,其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朱自清先生背负着当时作为文化人的历史责任,在《匆匆》一文中,他细致地描写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与无奈,并揭示了当时年轻人对国家命运感到迷茫的现实。文中关于时间匆匆的思考不仅对当时的年轻人有所触动,对今天的读者也具有警醒作用[1]。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把握住了原文的情感、风格、神韵,忠实凝练,用词具有美感。

二、翻译美学

西方美学思想具有很长的历史,然而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仅两百多年[2]。尽管中国的美学思想也具有很长的历史,但直到现代美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对中国翻译美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是傅仲选先生的《实用翻译美学》、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导论》及毛荣贵先生的《翻译美学》。《实用翻译美学》是中国第一部独立、完整的翻译美学著作,标志着中国翻译美学的建立。《翻译美学导论》是中国翻译美学领域的另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该书对中英翻译进行了系统性的综合研究。《翻译美学》则对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及总结。本文将运用刘宓庆教授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对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进行分析和研究。

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中包含了三个重要术语: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和审美再现。审美客体(Aesthetic object,AO)是指审美活动中具有一定美学价值的物质。翻译审美客体(Translation aesthetic object,TAO)顾名思义,是指翻译活动中具有美学价值并能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审美客体,即原文。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分为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形式系统指语言的形式特征,是可以由人直观感受到的美学价值,即“形式美”。美学理论将其定义为包含审美客体外部特征的自然属性。语言的形式系统审美构成可从语言的各个层面得以展现,即语音、词汇、句法等。相对形式系统的物质性、可感知等特性而言,非形式系统则是非物质性的、抽象的。非形式系统是模糊的,一般包含四个要素:“情”、“志”、“意”、“象”[3]。“情”与“志”通常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意”与“象”则是“情”与“志”的体现。审美主体(Aesthetic subject,AS)是指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活动的人,因此翻译的审美主体简单而言就是译者。审美主体具有两个属性:

一、受制于审美客体;

二、审美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潜质的高度启动、激发性。翻译的审美再现是指译者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审美再现是翻译活动中的最后一步,因此译者能否最大限度地将原文的美学价值注入译文显得尤为重要。

三、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中的审美再现

张培基是中国散文翻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中国散文翻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将从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方面对《匆匆》译文进行分析。

(一)形式系统审美再现

1.音韵

(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叠词是汉语中的普遍现象,使用叠词可使得诗词等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此句中,朱自清先生(以下简称朱)将太阳拟人化,用“轻轻悄悄”形象地描写了太阳如少女般曼妙的步伐。张培基先生(以下简称张)则采用英语中常用的头韵和尾韵的方法译为“softly and stealthily”,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2)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what can I do but waver and wander...此句中,朱用了对称的句式表达了自己对时间匆匆的无奈,两个“只有...罢了”将作者的懊恼与感叹表达得淋漓尽致。译文中,为符合英文避免重复的表达习惯,张没有照搬原文的对称句式,而是采用了头韵和尾韵的方法译为“waver and wander”再现了原文的美学价值。

2.词汇

1.修辞手法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原文中,作者将流逝的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将时间流逝这一抽象过程具体化,形象生动。译文中,张采用了英文中相应的明喻修辞,将该句译为“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从而到达了相同审美效果。

(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此句中,作者将太阳拟人化,描写了时光流逝的难以察觉。译文中,张直译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译为“The sun has feet too”,使译文如原文一样形象具体从而实现了审美再现。

2.遣词

(5)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6)……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从挽着的手边过去,……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这两句中,朱描写了时间逝去的多种情况,例6)中朱采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式,节奏明快,将读者置身于时光匆匆的状态之中。译文中,张挑选恰当的英语动词及动词短语,用词多样如例5)中的“slipped away”例6)中将一系列时间逝去的动作“flows away”、“vanishes”、“passes away”、“bushing”、“strides”“flits”,不仅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且达到了与原文相同的美学效果。

3.句法

(7)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y meal; 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Aware of its fleeting presence,I reach out for it only to find it brushing past my out-stretched hands.In the evening,when I lie on my bed,it nimbly strides over my body and flits past my feet.汉语与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因此在句子表达习惯上有较大差异。汉语重意合,因此原文中,表达时间的状语通常置于主句之前从而为主题的表达做出铺垫。而英文则注重形合,通常将主句置于句首以突出主题。因此译文中,张将时间状语从句置于主句之后,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8)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此句中,朱采用了排比的句式,译文采用了相应的句式以达到形式的效果。同时,张采用了英国诗人雪莱(Shelley)的名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away,烘托了原文的韵味[4]。

(二)非形式系统审美再现

1.意象

意象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巧妙使用意象可烘托作者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如例8)中朱通过“燕子”“杨柳”“桃花”等意象描绘了实际的春景,让读者身临其境从而在情绪上收到感染,并让读者了解大自然的荣枯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译文中,张使用了相同的意象即“swallows”“willows”“peaches”再现了其美学价值。

2.情感

《匆匆》一文旨在表达作者对时光一去不返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与无奈,如例7)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阐述了时间的匆匆,形象表明了时光的转瞬即逝,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能为力。译文中,利用“flows away”等一系列的动词短语也到达了同样的美学效果。

3.风格

纵览《匆匆》一文,作者通篇采用口语化的语言,如例7)中洗手、吃饭、躺在床上等动作,生动地描写了时光的流逝以及自己对这种状态的无奈之感,从而使得文章更贴近生活,易于读者理解与接受。张在译文中合理地再现了此散文的风格特征,使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翻译如“wash my hands”、“have my meal”、“lost in reverie”等,再现了原文风格。

四、结论

本文仅从审美客体的角度分析了张译《匆匆》的审美再现,日后的研究可从审美主体角度出发研究其审美再现,甚至可研究张译《匆匆》中的审美缺失。散文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散文翻译应受到同诗歌翻译、戏剧翻译、小说翻译一样的重视。散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指其选题自由、取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方法不拘泥、结构自由等,“神”即每篇散文都有明确的中心思想。由本文对《匆匆》英译本的分析可以看出,翻译美学理论中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正好对应了散文的两大特征,因此翻译美学可以对散文翻译进行有效的理论指导以期散文翻译取得更大的成就。从美学角度研究散文的翻译,有助于推动中国散文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3:张培基翻译用法总结

散文以其“内容之真”、“形式之散”以及“意境之美”发展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语言表达直接真实,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渗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与意境。其选材覆盖面极广、表现形式自由灵活。张培基先生在散文翻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其善于把握中英文两种语言的特点与差异,不仅准确的译出了原作的内容,同时也传达了原文的意境与神韵,在翻译过程中成功的实现了原作风格的移植。

作为我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刘宓庆认为风格是可译的。他提出的翻译风格论指出:应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作品的风格,即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其中形式标记包括音系标记、词语标记、句法标记、修辞标记等,非形式标记包括作家的行文气质。本文主要从形式标记几个方面对张培基散文翻译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在散文翻译中风格移植的方法。

二、张培基散文翻译风格鉴赏

1. 音系标记。

语音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翻译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对象。散文虽不像诗歌一样讲究严格的节奏和韵律,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某种不规则的音韵。在散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叠音词、拟声词和儿话音等,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美感。因此,在对散文进行翻译时,译者应该考虑音系因素,尽力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节奏美。

例如:没有笑,没有话语。只有雨声:滴—滴—滴。译:No more smile,no more chitchat.Only the drip drip drip of rain.

此处,译文中使用“no more...no more...”的结构,这与原文中“没有……没有……”这一结构几乎完全对等,因此保持了原文的节奏美。此外,原文中“滴—滴—滴”这一拟声词的运用在此处营造出了一种寂静凄凉的气氛。张培基先生在此也选用与其对等的“drip drip drip”这一英文中的拟声词,再现了原文所展现出的音韵美,同时也烘托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2. 词语标记。

散文语言往往简洁流畅,其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由于散文在形式上自由灵活,因此在散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非书面化的表达,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书面化的颇具文学色彩的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散文翻译时要注意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在遣词造句方面多下功夫。张培基先生在用词方面也颇为讲究,采用口语化与书面化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文所呈现出的亲切自然感完美地显现在了译文中。

例如: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译:I said,“Dad,you might leave now.”But he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and said,“I’m going to buy you some tangerines.You just stay here.Don’t move around.”

原句中包含有对话的形式,作者以这种简单明快的形式描述了当时“父亲”去车站送“自己”时的场景。此处,张培基先生没有采用过于复杂的表达,与原文一致,整句也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表达口吻,“dad”,“look out of”等词均为口语化表达,真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对话场景。

此外,在对一些颇具文学色彩的散文进行翻译时,张培基先生也仔细斟酌,选择英语中同样具有文学色彩的词以展现原文所呈现出的美感。

例如:迎着将要消逝的残阳,漫步地欣赏着快要到来的迷茫晚景。译:Instead,we would stroll about enjoying the hazy twilight scene before the waning sun disappeared.

原句中“消逝的残阳”、“迷茫的晚景”颇具文学色彩,此处张培基先生将它们分别译作“the waning sun”和“the hazy twilight scene”,“waning”和“hazy”看似平凡,但与“sun”和”twilight scene”组合在一起时便为人们勾勒出一种夕阳一下,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场景。

3. 句法标记。

由于中西思维与文化之间具有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英语句子结构具有封闭性,形态较为严谨;而汉语句子结构具有开放性,形态较为流散。对英语来说,主谓主轴最为重要。而汉语则较为流散,没有固定的句子模式。可见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张培基先生充分考虑这一点,将原文中原本流散的句子结构在译文中转化为逻辑清晰、主谓分明的句子结构,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从而更有利于外国读者的接受。

三、小结

综上所述,风格是可译的。张培基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口语化与书面化相结合的方法,在选词方面也仔细斟酌,充分考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成功地实现了风格的移植。因此,在散文翻译中,译者要从音系、词语、句法等方面去分析原文的风格,结合散文的文体特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从而将原文营造的意境与神韵在译文中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32.

篇4:张培基关于现代散文的翻译特征

【关键词】现代散文 翻译 风格

这篇论文研究讨论的就是张培基关于现代散文翻译的特征。他的翻译作品所展示出来的深厚的中文功底和透彻的理解以及扎实的英语技能无不让我们折服,也是我们文学翻译实践的指向标。文本基本意义的翻译是翻译的基本要求,这其中包括了選词,细节翻译和句子结构的重组。张先生在处理基本意义的翻译时,有自己独特的译法,且译出来的作品忠实了原文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 细节翻译和选词

要准确地表达文章深层次含义以及传达出作者的正确观点的时候,细节翻译非常的重要,而张培基先生非常了解这一点,他的译文总能够准确挖掘出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鲁迅先生的《螃蟹》中,形容螃蟹,他用了“身体还软”这个词,我们知道这里所指的是螃蟹的壳,翻译时,张先生将其译成了“with his new shell still being soft”而不是生硬地译为“with his body still being soft”。又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中的“食品”二字,因为文中也提到了他们要开一个收获节,所以在翻译时,将“食品”译成“goodies”就比直译的“food”要更加形象些。上面几例都充分的反映了张培基先生对于细节翻译的重视,也从这些例子,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多注意意思的准确性和清晰性的表达。

2. 文言文的翻译

中国现代散文中常常会包含些文言文,张培基先生的译文中总能够非常准确地将其翻译出来并且能够在目标语中维持其古文的特点。例如,梁实秋先生的《时间即生命》一文中,“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源自于《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张先生将其译成“Confucius talked of his own aspirations to give 50 years to the study of Yi”。梁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学问与趣味》中也有这样一句“只是无所为而为”,张先生对这句话做了深刻的理解,将其暗含的意义理解为“只是为研究学问而研究学问”,所以就有了译文“solely for its own sake”, abridged from the meaning of “solely for the sake of scholarly study”。

针对与中国文化习俗和历史有关的表达,张培基先生总会通过增译法将其在译文中解释清楚。比如在翻译夏丏尊的作品《中年的寂寞》过程中,很多诸如“顿首”,“百拜”,“总角之交”“竹马之交”这样的古汉语的表达方式,张先生使用了直译和增译的翻译方法,将原文的意思表达的非常清楚,分别译为“”dunshou (kowtow),“baibai (a hundred greetings)”,“the time of life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playing innocently together”。

3. 句子的重组和观点的整体表达

翻译时,句子的重组就意味着打破原文的句子结构,但用英语惯常的结构将译文表达出来。句子重组时,我们常采用拆译法和合译法,有时也会调整句子的顺序。张培基先生的句子重组的翻译方法清楚了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展示了原文中句子的句法和逻辑顺序,力求做到观点的整体表达。

译文中句子结构的重组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原文的逻辑顺序,比如选自于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被译成了“Negotiate deserts and gorges until their turbid torrents surge forward with irresistible force”。在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词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更加的清晰,而until的用法也比较特殊,意思是“so that finally”。

4. 总结

张培基先生和他的成绩证明了中国文学著作的可译性。他的翻译作品全来源于他对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准确的把握。他非常珍视原文的语言上的魅力,坚持追求一种既能传达出原文信息但同时也能体现出原文的风格的韵味。通过研究他的翻译作品和技能,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翻译技能而且也可以学到对于生活的一种求实的态度。

参考文献:

[1]Liu Yinyan. 2001. Mr. Zhang Peiji and his translation.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7 (1): 46-49

[2]胡德香,2002,张培基先生中译英艺术初探,《孝感学院学报》第4期。

[3]张培基,1999,《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张培基,2003,《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篇5:张培基翻译用法总结

1 准确理解原文, 意译词句

翻译的第一要素是“信”, 只有准确理解了原文的含义才能使翻译忠实于原文, 从而让读者读懂文章, 散文翻译更是如此。张先生以其丰富的知识, 深刻的理解力, 以及严谨的作风向我们展示了在散文翻译中应该如何忠实原文, 一下是几则例子。

1) 郭沫若的《墓》中有这样一句话:“戏筑了一座沙丘”,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堆起了一座沙丘以自娱”, 故张先生把它译为I am used myself by piling up a small standstill.“戏筑”在这里作“堆积”解, 故译为piling up, 不宜按字面译为building或constructing.

2) 在胡适的《不要抛弃学问》一文中, 翻译这个标题需要弄清楚内涵。“不要抛弃学问”指的是“不停止对学问的追求”, 因此张培基先生将它译为Never Give Up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道出内涵, 而不直译为Never Give Up Learning。

3) 在老舍的《养花》一文中, 有“一来二去, 我摸着些门道”, “一来二去”的意思是“经过一段时间”, 故译为in the course of time.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里只是抽取了其中的几例。

2 熟练运用英语成语、谚语、惯用语

1) “每年到了秋天,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故都的秋》

The arrival of each 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此句中有成语to put one in mind of..., 意思是“使某人想起”。

2) “他并不把包袱真给我”——《当铺》

He simply wouldn’t let go of it, 其中let go of是英语习惯用语, 意思是“放手”。

3) “那么结果很满足”——《当铺》

So that’s all well that ended well.此句中含英语谚语all well that ended well, 意为“只有有好结果就行”。

4) “想从我这里发财, 是想错了。”——《清贫》

You are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to seek a fortune from me.此句含有常见口语习语to bark up the wrong tree, 可理解为“找错人”或是“找错地方”。

3 词语的选择与删减

张培基先生散文译文中很少出现大而空的词, 他主要使用常见的生活用词, 使疑问简洁而且符合中国人语言习惯。例子如下:

1) “他的脑子不小, 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 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差不多先生传》

译文中, “不很精明”用的“weak”, “不很细密”用的“sloppy”。

2) “……但草木凋得慢, 空气来得润, 天得颜色显得淡,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故都的秋》

以上几个词的翻译是“慢”:“slowly”, “润”:“moist”, “淡”:“pallid”。

3)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背影》

几个动词翻译分别是“攀着”:“held onto”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tform, “缩”:“huddled up”, “倾”:“tipped”slightly towards..., “过”:In“crossing”the railway track, “爬下”:“climbed down”, “抱起”:“picked them up”。

从以上的摘录中我们可以看出, 张先生的翻译用词朴实无华, 准确无误, 言简意赅。

由于散文中蕴涵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我们在翻译时就要注意两点:第一, 对于外国读者可能不清楚的文化背景, 翻译者要适当增加词句加以解释, 或者起到强调思想感情的作用。第二, 为了使译文通顺流畅, 翻译者也要适当删减部分词句, 由此体现英文言简意赅的风格。张先生在翻译散文时很注意词句的增减, 例子如下:

1)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白杨礼赞》。译文是“something like a huge yellow-and-green felt blanket”。其中something like在原文中并不存在, 加这两个词把隐喻变成了明喻, 这样更符合汉语习惯, 读起来更通顺。

2) “他吃包子的嘴, 看起来比包子还大。”——《当铺》。其中“嘴”没有直译为“mouth”, 而是在此基础上加了形容词“cavernous”, 意思是“大而深”, 这样就起到了讽刺效果。

3) “梁任公先生就说过”——《学问与乐趣》。译文在他的全名Liang Qichao的前面加上“distinguished scholar”, 这个是为了向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人解释这个大人物。

4) “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 走到‘北海’跟前。”——《枣核》。译为walked...towards the miniature Beihai.显然原文中没有“miniature (微型的) ”这个词, 是译者有意加的成份, 突出引号的含义。

4 选择恰当句子结构, 阐明逻辑关系

汉语句子是竹式结构, 英语句子是树式结构。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因此, 要把散文翻译得传神准确, 必须选择恰当得结构或句型。张先生在翻译散文时, 运用了跨句翻译法。所谓跨句翻译, 就是把汉语长句子当做一个整体, 英译的时候拆分为若干小分句, 旨在使表意更清楚, 例子如下:

1) “朋友是暂时的, 家庭是永久的。在好些人的行为里我发现了这个信条。”——《朋友》

Friends are transient whereas families are lasting—that is the tenet, as I know, guiding the behavior of many people.

译文和原文的句子结构明显不同, 译文采用破折号, 前句是结论, 后句是依据。译文把句子的逻辑关系表达地更明确。

2)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匆匆》

Perhaps they have been stolen by someone.But who would it be and where would be hide them?

原文“那是谁?又藏在何处?”是两个问句, 而译文把两个问句放到一个句子里面, 体现了两个问题的连贯性。

3) “佃农家庭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 却舒服。”——《母亲的回忆》

The life of a tenant farmer’s family was of course hard, but we somehow managed to scrape along because mother was a clever and able woman.

“很苦”与“舒服”并存, 故译成并列句。

有人夸, 此时此刻心里自然感到骄傲, 因而译成时间状语从句。

但是, 原文和译文的因果关系的顺序调换了, 果放前面, 原因调到后面, 这样更符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5 注重感情的表达

以上的几个方面大多是从达意的角度来谈的, 要做到传神, 散文翻译就不得不重视句子或文章感情的表达。下面我们从张先生的翻译中来领会英译散文中的神韵。

1) “见船渐渐的离岸了……”——《离别》

I watched the ship tearing itself away slowly from the shore.

“离岸”一般会用moving away表达, 而译文选择用tearing itself away, 这样更突出惜别的感情色彩。

2) “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枣核》

“掏出”一般会用took out, 而译文选择用fished out, 是因为“fished out”有“搜寻”的意思, 更突出动作的状态。

3) “决不会没有钱的……”——《清贫》

no money?impossible!看似跟原句不同, 其实取其神, 比直译出来更有力, 短小精悍。

可见, 小处见大, 翻译的真功夫往往在一些小地方就可以流露出来, 仅仅一个词就可以传神的表达原文的感情。

6 结束语

从张培基先生的散文翻译中, 的确可以学到不少散文翻译传神达意的技巧。读他的译文感觉不到中英互译中的晦涩难懂。该文只是对传神达意的技巧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与评价, 希望更多人能在读张培基先生的散文时有更多的收获, 更新的体会, 并对散文翻译做出更多的贡献。

摘要: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张培基先生在散文翻译翻译方面造诣颇深, 该文主要从传神达意这一方面来赏析张先生的翻译, 旨在使读者从中领悟到散文翻译的技巧, 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让更多的人来研究散文翻译。

关键词:散文,传神达意,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朱曼华.中国散文翻译新收获[J].中国翻译, 2000 (3) .

[3]唐耀彩.散文翻译中的夸句法——兼评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 2001 (4) .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篇6:张培基翻译用法总结

【关键词】张培基 散文 翻译风格

一、散文的特点以及翻译风格论简介

散文以其“内容之真”、“形式之散”以及“意境之美”发展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语言表达直接真实,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渗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与意境。其选材覆盖面极广、表现形式自由灵活。张培基先生在散文翻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其善于把握中英文两种语言的特点与差异,不仅准确的译出了原作的内容,同时也传达了原文的意境与神韵,在翻译过程中成功的实现了原作风格的移植。

作为我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刘宓庆认为风格是可译的。他提出的翻译风格论指出:应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作品的风格,即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其中形式标记包括音系标记、词语标记、句法标记、修辞标记等,非形式标记包括作家的行文气质。本文主要从形式标记几个方面对张培基散文翻译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在散文翻译中风格移植的方法。

二、张培基散文翻译风格鉴赏

1.音系标记。语音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翻译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对象。散文虽不像诗歌一样讲究严格的节奏和韵律,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某种不规则的音韵。在散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叠音词、拟声词和儿话音等,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美感。因此,在对散文进行翻译时,译者应该考虑音系因素,尽力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节奏美。

例如:没有笑,没有话语。只有雨声:滴—滴—滴。译:No more smile, no more chitchat.Only the drip drip drip of rain.

此处,译文中使用“no more...no more...”的结构,这与原文中“没有……没有……”这一结构几乎完全对等,因此保持了原文的节奏美。此外,原文中“滴—滴—滴”这一拟声词的运用在此处营造出了一种寂静凄凉的气氛。张培基先生在此也选用与其对等的 “drip drip drip ”这一英文中的拟声词,再现了原文所展现出的音韵美,同时也烘托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2.词语标记。散文语言往往简洁流畅,其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由于散文在形式上自由灵活,因此在散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非书面化的表达,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书面化的颇具文学色彩的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散文翻译时要注意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在遣词造句方面多下功夫。张培基先生在用词方面也颇为讲究,采用口语化与书面化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文所呈现出的亲切自然感完美地显现在了译文中。

例如: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译:I said, “Dad, you might leave now.”But he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and said, “Im going to buy you some tangerines.You just stay here.Dont move around.”

原句中包含有对话的形式,作者以这种简单明快的形式描述了当时“父亲”去车站送“自己”时的场景。此处,张培基先生没有采用过于复杂的表达,与原文一致,整句也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表达口吻,“dad”, “look out of”等词均为口语化表达,真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对话场景。

此外,在对一些颇具文学色彩的散文进行翻译时,张培基先生也仔细斟酌,选择英语中同样具有文学色彩的词以展现原文所呈现出的美感。

例如:迎着将要消逝的残阳,漫步地欣赏着快要到来的迷茫晚景。译:Instead, we would stroll about enjoying the hazy twilight scene before the waning sun disappeared.

原句中“消逝的残阳”、“迷茫的晚景”颇具文学色彩,此处张培基先生将它们分别译作 “the waning sun”和“the hazy twilight scene”, “waning”和“hazy”看似平凡,但与 “sun”和”twilight scene”组合在一起时便为 人们勾勒出一种夕阳一下,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场景。

3.句法标记。由于中西思维与文化之间具有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英语句子结构具有封闭性,形态较为严谨;而汉语句子结构具有开放性,形态较为流散。对英语来说,主谓主轴最为重要。而汉语则较为流散,没有固定的句子模式。可见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张培基先生充分考虑这一点,将原文中原本流散的句子结构在译文中转化为逻辑清晰、主谓分明的句子结构,使譯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从而更有利于外国读者的接受。

三、小结

综上所述,风格是可译的。张培基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口语化与书面化相结合的方法,在选词方面也仔细斟酌,充分考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成功地实现了风格的移植。因此,在散文翻译中,译者要从音系、词语、句法等方面去分析原文的风格,结合散文的文体特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从而将原文营造的意境与神韵在译文中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32.

[2]郭瑞云.英汉动词用法比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7): 120-121.

上一篇:郊区学校艺术教育浅谈下一篇:315消费者维权日8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