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产品广告语中英翻译的总结

2024-05-07

常用产品广告语中英翻译的总结(精选4篇)

篇1:常用产品广告语中英翻译的总结

常用产品广告语中英翻译

1.花样繁多 a wide selection of colours and designs 2.货色齐全 goods of every description are available.3.款式多样 a great variety of model 4.款式活泼端庄 vivid and great in style 5.式样众多 in many styles 6.款式齐全 various styles

7.款式新颖 attractive design;fashionable(in)style;novel(in)design;up-to-date styling , modern designs

8.图案新颖novel(in)design;9.造型美观 attractive apprearance;beautiful shape 10.外型大方 elegant shape 11.美观大方 elegant appearance 12.美丽大方beautiful looks 13.典雅大方 elegant and graceful

14.式样美观 aesthetic appearance;attractive fashion 14.式样雅致 elegant in style

15.式样新颖大方 modern and elegant in fashion 16.品种多样 numerous in variety 17.品种繁多 great varieties

18.款式繁多various specifications 18.种类繁多 wide varieties

19.品种齐全 complete range of articles;a great variety of goods,20.规格齐全various specifications;a complete range of specification 21.尺寸齐全full range of specifications and sizes 22.色泽艳丽 beautiful in colour 23.色彩鲜艳 bright in colour 24.色调雅致elegant colours 25色泽秀丽delightful colors 26.色泽光润 bright luster

27.美观耐用 attractive and durable 28.定型耐久 durable modeling 29.用料上乘/用料讲究selected materials 30.做工精细fine workmanship, 31.工艺精湛exquisite workmanship 32.工艺先进advanced technology;33.结构新颖novel structure 34.价格合理reasonable /competitive price

35.产品远销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和东南亚,深受消费者欢迎和好评 Our products are sold in Britain, America, Japan, Italy and Southeast Asia and well appreciated by their purchasers.36.畅销全球 selling well all over the world

37.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 to be highly praised and appreciated by the consumers 38.方便顾客 making things convenient for customers 39.方便群众 making things convenient for the people;to suit the people‘s convenience

40.方便生活 bringing more convenience to the people in their daily life;providing amenities for the people;making life easier for the population 41.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quality first, customers first 42.顾客第一 customers first

43.客商第一,信誉第一 clients first, reputation first 44.顾客是我们的上帝 We take customers as our Gods.45.品质优良,疗效显著,誉满全球,欢迎选购 excellent quality, evident effect, good reputation over the world, orders are welcome/Orders welcome.46.深受顾客欢迎 to win warm praise from customers.47.深受国内外客户的信赖和称誉 to win a high admiration and is widely trusted at home and abroad.48.享有声誉 to win a high admiration 49.誉满中外 to enjoy high repu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50.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to enjoy high reput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51.适合男女老幼四季穿着 suitable for men and women of all ages in all seasons 52.以工艺精细、针法灵巧多样、图案典雅大方而闻名中外 to be renown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or exquisite workmanship, skillful knitting and elegant design 53.以用料讲究、图案新颖、色泽秀丽、工艺精湛而著称 famous for selected materials, novel design , delightful colors and exquisite workmanship 54.以质优原料,尺寸齐全,品种花样繁多而著称

famous for high quality raw materials, full range of specification and sizes, and great variety of designs and colours

篇2:浅谈中英广告语的翻译策略

一、忠于原广告

广告语翻译也是一种翻译, 作为翻译则必须要遵守“忠实”的原则, 即忠于原作的内容。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面对同一内容时, 应得到相同的信息。虽然在广告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对原广告词进行再创作, 但是得以原文为基本立足点, 不能凭空想象, 尤其是添加原文没有的虚假信息, 这会使译语广告语有商业欺诈之嫌, 也不能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下面是一条茅台酒的广告语:

茅台一开, 满室生香;国酒茅台, 源远流长。

Mountai-a vintage liquor

A VIP treat which diffuses the finest aroma;

A national favor that won a 1915 diploma.

(Originated in 135B.C.)

这条广告语的翻译忠实地传达出了原广告的韵味与内容, 既翻译出了茅台酒的醇香, 又说明了它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它在中国市场上享有的声誉, 达到了忠于原广告的要求。

二、符合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习俗

翻译语在翻译的时候, 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 应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 如政治、风俗、语言、文化等。因为广告是一种唤起大众对事物的注意和诱导人们走向一定方向所使用的手段, 它和语言及其背后代表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消费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熏陶, 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要将原语翻译成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 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译者需要注意英语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下, 广告语在不同文字之间转换过渡时引起的种种差异。

由于历史等原因, 每个民族都形成了独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这些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因此想让广告语流传开, 就要使译文符合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文化心理。

1.Not all cars created equal.我们的品质无人能敌。这一则广告语是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在向美国市场推销产品时使用的广告语。任何了解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译语是模仿了《独立宣言》中的第一句“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人人生而平等) 。”这句译语既充分道出了该车优于其他车的性能, 也贴近消费者的文化心理, 生动形象能对消费者产生的冲动是可想而知的。

2 . 红豆衬衫Love Seed 。中国有一个衬衫品牌叫“红豆”, 在中国的文化里, “红豆”是相思的象征, 如果直接译成“Red Seed”或“Red Pea”, 则会显得生涩, 难以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而译成“Love Seed”, 则贴切地表达了“红豆”背后的寓意, 从而体现出这款衬衫的主打特色。

三、翻译语凝练、优美、朗朗上口

翻译的时候, 要使用一些翻译技巧来使翻译语更加凝练、优美、朗朗上口, 一般不对原文直接进行字面翻译, 这样达不到艺术性的审美效果。因为这种效果离不开一些艺术技巧的使用, 如把握韵律与善用修辞, 修辞方面有排比、比喻、对偶、仿拟、对比、夸张等手法。看下列几则广告语:

(1) 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

Where there is a way for car, there is a Toyota.

这是丰田车的一则广告语, 原文与译文都运用了仿拟的手法。中文仿拟了一句古诗“车到山前必有路, 船到桥头自然直”, 英文也仿拟了一则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这样的翻译从意形统一到美感艺术的角度上看都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从读者熟知的谚语、俗语入手, 令读者印象深刻。

(2) Try our sweet com, and you will smile from ear to ear.

这是一则甜玉米的广告, 这里的ear有两个意思:一种是指我们的耳朵, 另一种是指我们吃的玉米。From ear to ear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人们吃的时候会感到满意, 另一种是一个接一个地吃。这种双关的手法使得广告语的内容丰富了起来, 也给了读者更多遐想的空间。

四、总结

广告语言是一门艺术, 尽管好的广告植根于好的产品, 但广告的说服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广告语言实现的。在广告语的翻译中, 如果译文既能忠于原广告, 又符合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习俗, 且具有音韵美和形式美, 那么这样的译文则是上乘佳作。然后这三者的实现并不容易, 需要译者付出创造性的艰巨努力。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广告正以光的速度在突破国境障碍, 翻译则义不容辞地成为这种翻译的桥梁。为了使广告翻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使其实现应有的功能, 译者要了解广告语翻译的一些策略, 努力钻研, 译出具有欣赏价值和市场效应的广告语, 使得大众消费者接纳与认同。

参考文献

[1]熊仕薇.浅谈广告语的翻译技巧[J].青年文学家.2011 (13) .

篇3:浅谈中英广告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广告语 推广 理解 接受 策略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大跨国公司纷纷抢摊中国市场,这给中国广告业带来了巨大的翻译和挑战,中国的翻译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面对市场的要求时仍显得不够成熟,因此有必要对广告语的翻译策略做一个了解,为广告翻译建设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做好广告翻译。

一、忠于原广告

广告语翻译也是一种翻译,作为翻译则必须要遵守“忠实”的原则,即忠于原作的内容。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面对同一内容时,应得到相同的信息。虽然在广告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对原广告词进行再创作,但是得以原文为基本立足点,不能凭空想象,尤其是添加原文没有的虚假信息,这会使译语广告语有商业欺诈之嫌,也不能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下面是一条茅台酒的广告语:

茅台一开,满室生香;国酒茅台,源远流长。

Mountai-a vintage liquor

A VIP treat which diffuses the finest aroma;

A national favor that won a 1915 diploma.

(Originated in 135B.C.)

这条广告语的翻译忠实地传达出了原广告的韵味与内容,既翻译出了茅台酒的醇香,又说明了它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它在中国市场上享有的声誉,达到了忠于原广告的要求。

二、符合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习俗

翻译语在翻译的时候,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应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如政治、风俗、语言、文化等。因为广告是一种唤起大众对事物的注意和诱导人们走向一定方向所使用的手段,它和语言及其背后代表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消费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熏陶,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要将原语翻译成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译者需要注意英语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下,广告语在不同文字之间转换过渡时引起的种种差异。

由于历史等原因,每个民族都形成了独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因此想让广告语流传开,就要使译文符合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文化心理。

1.Not all cars created equal.我们的品质无人能敌。这一则广告语是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在向美国市场推销产品时使用的广告语。任何了解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译语是模仿了《独立宣言》中的第一句“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译语既充分道出了该车优于其他车的性能,也贴近消费者的文化心理,生动形象能对消费者产生的冲动是可想而知的。

2.红豆衬衫 Love Seed。中国有一个衬衫品牌叫“红豆”,在中国的文化里,“红豆”是相思的象征,如果直接译成“Red Seed”或“Red Pea”,则会显得生涩,难以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而译成“Love Seed”,则贴切地表达了“红豆”背后的寓意,从而体现出这款衬衫的主打特色。

三、翻译语凝练、优美、朗朗上口

翻译的时候,要使用一些翻译技巧来使翻译语更加凝练、优美、朗朗上口,一般不对原文直接进行字面翻译,这样达不到艺术性的审美效果。因为这种效果离不开一些艺术技巧的使用,如把握韵律与善用修辞,修辞方面有排比、比喻、对偶、仿拟、对比、夸张等手法。看下列几则广告语:

(1)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Where there is a way for car,there is a Toyota.

这是丰田车的一则广告语,原文与译文都运用了仿拟的手法。中文仿拟了一句古诗“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英文也仿拟了一则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这样的翻译从意形统一到美感艺术的角度上看都是配合得天衣无缝,从读者熟知的谚语、俗语入手,令读者印象深刻。

(2)Try our sweet com,and you will smile from ear to ear.

这是一则甜玉米的广告,这里的ear有两个意思:一种是指我们的耳朵,另一种是指我们吃的玉米。From ear to ear 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人们吃的时候会感到满意,另一种是一个接一个地吃。这种双关的手法使得广告语的内容丰富了起来,也给了读者更多遐想的空间。

四、总结

广告语言是一门艺术,尽管好的广告植根于好的产品,但广告的说服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广告语言实现的。在广告语的翻译中,如果译文既能忠于原广告,又符合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且具有音韵美和形式美,那么这样的译文则是上乘佳作。然后这三者的实现并不容易,需要译者付出创造性的艰巨努力。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广告正以光的速度在突破国境障碍,翻译则义不容辞地成为这种翻译的桥梁。为了使广告翻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使其实现应有的功能,译者要了解广告语翻译的一些策略,努力钻研,译出具有欣赏价值和市场效应的广告语,使得大众消费者接纳与认同。

参考文献:

[1]熊仕薇.浅谈广告语的翻译技巧[J].青年文学家.2011(13).

篇4:常用产品广告语中英翻译的总结

1中英文化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的差异

纵观中国社会的传统, 不难发现个体是不能独立存在, 必须依附于国家与社会才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的价值所在。因此, 中国的大多数广告语都着眼于集体主义, 在团体意识指导下有时候还会借助第三者的证词或是某些明星代言来到达宣传的目的。相反的是, 西方文化则崇尚个人主义, 强调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 因此社会必须高度保全个人主义价值, 群体必须保全个体的利益。在这样的价值观下, 西方人对于物品的实用价值要求就相对较高, 所以广告语也就更注重实际感觉和实用价值。例如:

情系中国结, 联通四海心 (中国联通广告语) 。

坐红旗车, 走中国路 (红旗轿车)

“神州行, 我看行!”葛优说 (中国移动广告语) 。

Obey your thirst (雪碧)

Take time to indulge. (雀巢冰激凌)

Let’s make things better. (飞利浦电子)

在翻译的过程中, 如果不注意译入语语境中的流行趋势以及普遍大众文化的话, 翻译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

2. 不同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点的差异

东西方人在看待问题和审美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侧重于“大同”的思想, 认为和谐共生才是人应该追求的最根本的东西, 这一点体现在广告语中即中国人多以笼统满足大众的心态来表现产品。更进一步说, 国人更习惯于从整体把握事物, 反映在广告语中就是简洁凝练并富有深意表达产品, 认为含蓄的表达才是最美的。[2]而西方人更注重局部和直率的表达, 反映在广告语中就是直截了当、条理清晰地表达产品。正因为东西方人看问题、想问题的视角不同, 所以作为第三媒介人的译者必须参照译入语读者的思维方式才能够传递原文广告语想要表达的真谛, 从而才能让源语所代表的产品在译入语地方生根结果。例如:

Just do it! (耐克广告语)

We lead.Others copy. (理光复印机)

播下幸福的种子, 托起明天的太阳 (种子酒广告语) [4]

在翻译广告语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译入语读者和源于读者之间的民族和审美情趣上的差异。

二、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在中英广告语互译中的应用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首次被提出是在德国著名哲学家施莱尔·马赫1813年的一场名为《论不同的翻译方法》的报告中。施莱尔指出, 翻译方法其实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而后, 维努蒂在他《译者的隐身》一书中, 正式将前者定义为异化翻译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 将后者定义为归化翻译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1]

归化翻译策略是以遵循目的语文化的主流观念和民族认同感为前提, 采用借鉴译入语文化的方式来翻译外语文本, 用来实现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目的。通顺流畅 (Fluency and Transparency) 一直是归化翻译的标准, [2]归化翻译中首要要求是尽量熟悉化。因此, 在翻译策略中, 归化因其更能引起译入语读者的认同感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异化翻译策略是指关注源语文化的主流观念和民族认同感, 以尽量避免译文流失源语言特色为前提采取的边缘化的翻译方法。异化翻译策略彰显陌生化, 提倡文化差异, 并强调彰显翻译的痕迹, 保留源语言特色。因此异化策略指导下的翻译一般生硬难懂, 不易被译入语大众所接受。

1. 中英广告语互译中的归化翻译策略的应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注定了广告语的翻译与之间的偏差,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部分语义的改变和丧失。广告语的最终目的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和欲望。而且, 对于同一个广告同一语言的群体里都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更何况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互动。因此为了宣传效果, 达到在译入语语境中激发消费者购买欲的目的, 在翻译过程中归化翻译策略的重要性就得以凸显。尊重译入语读者的文化和心理感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 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由于西方人的开放与直率选择这句话作为耐克标志对号的标语, 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被译作“想做就做!”因此, 传播时遭到了人们的质疑, 人们认为这个广告太过于随意, 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于是, 后来就改作了“该做的就做”, 这样才平息了广告风波, 打开了中国市场的销路。所以, 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归化的策略多关注目的语受体的文化是很正确的。再例如, 在西方国家, 他们所使用的出租车绝大多数都是黄色的, 所以在许许多多的出租车上都有这样的广告语:“I am yellow.”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国人如不了解这种语言差异, 看到这样的语言打在小汽车上, [6]肯定会有莫名其妙的感觉。这个时候如果译者不考虑文化差异采用异化而不是归化的方法的话, 就会闹出很多的笑话。[5]实际上, 在英语中“yellow”除了有黄色的意思之外, 还有胆小的和出租车的意思, 所以, 这时候就应该采取归化策略给出准确译文是:“我是出租车”。下面列举下国内的广告。三源美乳霜的标语:“做女人挺好!”我们都知道在国内女性用品的广告不好做, 主要是很难把握女人的心态, 三源美乳霜的“做女人挺好”创意巧妙, 不仅功能诉求到位, 而且广告语简洁准确, 含而不露, 让人心领神会。[6]但是如果把该句话直接译为“It is very good to be a woman.”不仅不能让外国人了解这是什么样的产品, 还把广告本身的意境给破坏了。由此可以看出, 归化策略在广告翻译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2. 中英广告语互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的应用

现阶段, 经济全球化加剧,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共融, 相互学习与共同发展并存, 世界已经连成了一个整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轻松地接受外国的文化并进行推从, 利用这一点, 对一些国外的名品广告采用异化的策略也是可行的。例如, 美国“万宝路”香烟的广告。“Ma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ce Only.”就直接译为:“男人们离不开女人的爱。”[3]虽然有些露骨, 跟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太融合, 但是却更易于被年轻人接受。这种原汁原味的广告宣传就是采用异化策略的典型例子, 也在中国的消费群体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所以说, 一定程度上使用异化策略不仅可以拉近目的语消费者和源语言生产者的距离, 也可以给他们带去新鲜的文化感受。

三、结语

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是以源语言文化或是目的语文化为主要依据进行划分的, 两者本身并无高低之分。然而, 广告语翻译主要侧重译文在译入语群体中的反映效果, 因此这方面归化策略相对占据上风而应用广泛。但也并不能说异化策略就一无是处。现阶段由于世界逐步在成为一个整体,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在进一步加强, 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 语言特色也在进一步碰撞交融, 所以有时异化翻译策略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刘金侠.归化与异化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及解析[J].商场现代化, 2005 (10) :138-139.

[2]沈继诚.目的论与广告语篇汉英翻译的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18.

[3]牛小娟.广告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3) :61.

[4]石裕晶.陈寅涛.汉英.英汉广告写作词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5]史霞霞.中英语言及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探析[J].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7) :192-193.

[6]王慧杰.归化异化与广告翻译[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 (1) :40-41.

上一篇:咏史怀古诗诗歌鉴赏下一篇:医院各岗位安全环保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