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2024-05-16

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通用11篇)

篇1: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一、将地理课堂交还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诸如地理观测、地理实验或地理调查,并且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需要地理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比如,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尝试分析其中的危害和产生原因。也可以借鉴大学实习课的教学方式,让高中生们根据既定的主体自主收集与整理资料,然后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轮流给全班同学讲课,体验一回做老师的感觉。诸如酸雨、沙尘暴、雾霭、气候异常等重大热点问题都可以作为教学专题内容,这些紧密结合实际的专题,可以让学生在合理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来强化思维锻炼,逐步养成独立探究与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之美,提高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架构,而不是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在地理教学中,宇宙神奇万象,魅力名山大川,多种多样的生物和丰富多彩的风光,都是地理之美的重要部分。地理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认识到地理的无穷魅力,当求知成为渴望,当地理美溢心中,主动性的学习便不再那么艰难。尤其是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们要因势利导,多多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并认识问题,提高其收集有用信息并加以处理的能力。例如,自以来,全国各地中小河流和水库的损失比较严重,尤其在提到中国的洪涝灾害时,将的特大洪灾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江河及支流发生的洪涝灾害为背景,让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查找当地江河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迅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也能在纷繁的信息数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取得快速的成长。

三、创设情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有句老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学生都会对未知的部分有兴趣,就看如何激发他们内心的潜在兴趣。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无法提升其对地理课堂的热爱。只有通过一定的活动情境创设,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社会生活中来自地理无处不在的感受力,当他们在内心接纳并认识到生活中的各种地理知识时,才会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学习驱动力。我们的`地理课堂不仅要用地球仪和地图,还可以将一些新奇壮观的地理物质带到课堂上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地理课堂。比如有一次,笔者带了一块收藏多年的漂亮水晶石到课堂,结果许多学生一下子喜欢上了地理课。还如在讲地球构造与形成的知识时,笔者播放了一部史前一万年的纪录片,大部分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爱上这些地理知识。

四、增加实践课程,强化地理与生活的融合性

篇2: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1.高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习伴随每个人的终身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目前仍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和讲解,忽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而对学生来说,在信息社会,只掌握一定量的知识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拥有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发展意识。

2.自主学习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

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最为重要的特色之一是教材中有大量的案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采用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高中学生经过初中地理的基础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基础,在心理和生理上已经与成人接近,理智发展有了质的提升,能够客观看待各种地理事物。鉴于此,对高中地理教学以案例形式展开教学,以自主学习理念为主导,遵循“生活体验—展示案例信息———案例探究———技能形成”的教学环节和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结合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并设置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了解新知识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一课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红绿灯进行启发和引导。问“:同学们非常了解红绿灯,请问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啊,为什么不同紫色、白色或黑色等其他颜色呢?”学生们会回答“:因为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而对于为什么选用这三种颜色,学生们众说纷纭。接下来,教师要类比红绿灯,讲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指出因为红色波长很长,穿透空气的能力也很强,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将其作为禁停的标志;绿色和红色的反差巨大,在远距离时人们也能进行分辨。通过这样方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常识知识。

3.2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自主思考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是一个内在逻辑紧密的知识体系,要学好地理,就要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把握各章节的联系。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回顾前面的相关知识和概念,温故而知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及时构建清晰的地理认知结构。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新的.地理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整合新旧知识的能力,在新旧知识的融合中提升了地理学习水平。与此同时,高中地理知识点非常繁杂,若不及时进行梳理,则会产生混淆和遗忘,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气温和降水、陆地自然带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以及季节变化等知识,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规律,及时梳理知识点,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4.高中地理自主学习案例研究—————以“常见天气系统”为例

《常见天气系统》该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主要包括气压、气温、冷锋、暖锋等知识内容。为贯彻自主学习理念,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让同学们先收集最近十天的天气预报资料,切身体会天气环境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同学们收集好最近天气预报的资料后,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新课引导和讲授,主要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设置“探究活动”的若干项问题,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理解相关知识点和概念,这样的教学效果远大于教师的单方面灌输。此种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好奇心。同时,为方便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了解冷锋和暖锋等知识,可以采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方法进行,通过视觉、触觉和感觉等多重感官建立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5.结语

篇3: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1.高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习伴随每个人的终身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目前仍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和讲解,忽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而对学生来说,在信息社会,只掌握一定量的知识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拥有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发展意识。

2.自主学习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

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最为重要的特色之一是教材中有大量的案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 采用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高中学生经过初中地理的基础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基础,在心理和生理上已经与成人接近,理智发展有了质的提升,能够客观看待各种地理事物。鉴于此,对高中地理教学以案例形式展开教学,以自主学习理念为主导,遵循“生活体验—展示案例信息———案例探究———技能形成”的教学环节和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结合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并设置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了解新知识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一课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红绿灯进行启发和引导。问“: 同学们非常了解红绿灯,请问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啊,为什么不同紫色、白色或黑色等其他颜色呢? ”学生们会回答“: 因为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而对于为什么选用这三种颜色,学生们众说纷纭。接下来,教师要类比红绿灯,讲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指出因为红色波长很长,穿透空气的能力也很强,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将其作为禁停的标志;绿色和红色的反差巨大,在远距离时人们也能进行分辨。通过这样方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常识知识。

3.2 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自主思考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是一个内在逻辑紧密的知识体系,要学好地理,就要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把握各章节的联系。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回顾前面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温故而知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 及时构建清晰的地理认知结构。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新的地理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整合新旧知识的能力,在新旧知识的融合中提升了地理学习水平。与此同时,高中地理知识点非常繁杂,若不及时进行梳理,则会产生混淆和遗忘,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气温和降水、陆地自然带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以及季节变化等知识,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规律,及时梳理知识点,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4. 高中地理自主学习案例研究 —————以 “ 常见天气系统”为例

《常见天气系统》该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主要包括气压、气温、冷锋、暖锋等知识内容。为贯彻自主学习理念,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让同学们先收集最近十天的天气预报资料,切身体会天气环境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同学们收集好最近天气预报的资料后,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新课引导和讲授, 主要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设置“探究活动”的若干项问题,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理解相关知识点和概念,这样的教学效果远大于教师的单方面灌输。此种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好奇心。同时,为方便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了解冷锋和暖锋等知识,可以采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方法进行,通过视觉、触觉和感觉等多重感官建立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5.结 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健康个性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在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改理念的支持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了支撑和平台,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用于尝试和践行,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注重和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全体地理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在自主学习视角下探究了高中地理教学,以期对提高高中地理学习效果有所帮助。

篇4: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自主学习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越来越失去以往的效力,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之时,再奢望他们有很好的学校效率简直是天方夜谭。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尽快转变观念和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活动的引导者,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创新意识与实践水平。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通过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整,激发其努力学习的内在欲望。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天生的能力,更要靠教师后期的引导。自主学习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调查与探究,在实践中消化地理知识,在学习中强化理论,才能不断进步提高。笔者根据多年地理教学实践,简要谈谈自主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

一、将地理课堂交还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诸如地理观测、地理实验或地理调查,并且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需要地理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比如,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尝试分析其中的危害和产生原因。也可以借鉴大学实习课的教学方式,让高中生们根据既定的主体自主收集与整理资料,然后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轮流给全班同学讲课,体验一回做老师的感觉。诸如酸雨、沙尘暴、雾霭、气候异常等重大热点问题都可以作为教学专题内容,这些紧密结合实际的专题,可以让学生在合理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来强化思维锻炼,逐步养成独立探究与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之美,提高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架构,而不是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在地理教学中,宇宙神奇万象,魅力名山大川,多种多样的生物和丰富多彩的风光,都是地理之美的重要部分。地理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认识到地理的无穷魅力,当求知成为渴望,当地理美溢心中,主动性的学习便不再那么艰难。尤其是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们要因势利导,多多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并认识问题,提高其收集有用信息并加以处理的能力。

例如,自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中小河流和水库的损失比较严重,尤其在提到中国的洪涝灾害时,将1998年的特大洪灾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江河及支流发生的洪涝灾害为背景,让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查找当地江河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迅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也能在纷繁的信息数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取得快速的成长。

三、创设情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有句老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学生都会对未知的部分有兴趣,就看如何激发他们内心的潜在兴趣。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无法提升其对地理课堂的热爱。只有通过一定的活动情境创设,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社会生活中来自地理无处不在的感受力,当他们在内心接纳并认识到生活中的各种地理知识时,才会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学习驱动力。

我们的地理课堂不仅要用地球仪和地图,还可以将一些新奇壮观的地理物质带到课堂上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地理课堂。比如有一次,笔者带了一块收藏多年的漂亮水晶石到课堂,结果许多学生一下子喜欢上了地理课。还如在讲地球构造与形成的知识时,笔者播放了一部史前一万年的纪录片,大部分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爱上这些地理知识。

四、增加实践课程,强化地理与生活的融合性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是在自然生活当中。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或大自然中去参观考察,起强化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趣味性与积极性。

比如走出校园,到野外去采集不同地区的土壤,从中探寻生态环境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比如针对附近江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地理教师可以在讲完理论课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就附近的河流进行资料收集与研究,并指导学生通过剪报纸、上网搜、实地采访等方式,加强地理实践与地理知识的融合。

总之,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这就迫切要求地理教师及时转变观念,切实将课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与亲身体验的舞台。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导学、导读、导思、导行,给予学生更多训练提升的机会。

同时,教师在平时也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积极进修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准。只要我们勇于开拓勤于实践善于总结, 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教育水准,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社会为祖国培养输送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陈茉莉.高中地理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7)

[2] 赖伟强.新课标下的中学地理自主学习研究[J].大众科技.2005(03)

[3] 杨桦.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自主学习研究[J].科技资讯.2006(07)

[4] 刘艳军.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

篇5: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

摘要: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在天津已经试行3年多了,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有较大改变,一些原属于重难点的知识被压缩了,教材的解释也没有老教材那样详细,清晰。可见,新教材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共同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新理念。这一切无疑给高中地理教师带来新的挑战,要求地理教师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新教材应用了大量的案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案例往往贴切实际,是源于生活中的地理,也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成为新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成为地理教学的主导教学方式之一。以下笔者就自己在人文地理教学和自然地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做了论述,并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及有待探讨改进的问题。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在天津已经试行3年多了,新教材的特点是文字内容越来越少,图片和活动越来越多。并且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有较大改变,一些原属于重难点的知识被压缩了,教材的解释也没有老教材那样详细,清晰。可见,新教材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了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实际性,更贴近了生活,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共同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新理念。但文字的减少,图片的增多,结构的改变,给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实施过程带来了难题,因为,虽然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若不能有效的加以利用和穿插在教学环节中,就不能使学生有效地理解重难点,无法完成知识的衔接,当然更无法提及体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了。这一切无疑给高中地理教师带来新的挑战,要求地理教师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式。

地理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提倡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形成学习的主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高中地理新教材应用了大量的案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案例往往贴切实际,是源于生活中的地理,也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成为新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成为地理教学的主导教学方式之一。

一、人文地理教学应重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地理学科亦文亦理,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高中地理课本中的必修二以人文部分为主,包括人口地理、城市(聚落)地理、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环境地理等几大版块的知识点,而人文地理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而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知识时,一定要始于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更要回归到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理念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多学习,所以教师照本宣科是万万不能的,这样不但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案例教学在必修二这本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

人文地理教学中,一些重难点都在于地理的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应用,而案例教学法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如工业区位一课,“什么是工业区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何判断?一个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和合理布局工业部门”是学生应掌握的,没有生动和贴切实际的案例,学生不会把工业区位很透彻的理解,下面笔者以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为例阐述一下案例教学法的设计: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的选择的依据就是产品运费和原料运费多少的比较,所以我设计了以原料和产品体积、运费等做对比的案例:

案例1----制糖厂——甘蔗和甜菜是我国制糖业的主要原料。成熟的甘蔗水分为70~77%,蔗糖12~18%,纤分9.5~12.0%,无机物0.5~1.4%,非糖分0.7~1.0%。甘蔗不能贮存,应尽快送糖厂加工,以收获后不超过2天即加工为宜。甜菜块根一般水分占75%,干固物占25%,其中糖分占17.5%,非糖分占 7.5%。保存较为困难,要防止失水萎蔫和品质变坏。一般 8 吨甜菜才能制出 1 吨糖,约7.5吨甘蔗能制出1吨糖。

案例2-----瓶装饮料厂——碳酸饮料、纯净水饮料、酒类制造等均属于饮料制造工业。其产品重量绝大部分来自原料之一水的重量以及瓶装容器的重量。中国的啤酒市场以低端的主流酒即可退瓶啤酒为主,占了整个啤酒消费的85%。而这类啤酒的运输范围必须控制在150-200公里内,成本才可控制。

情境的引入是前提,案例教学的关键是对问题的提出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利于重点问题的解决和突破,问题提出如下:

1.对比分析制糖厂、瓶装饮料厂的原材料和产品运费的什么差异。

2.分别列举与制糖厂和瓶装饮料厂类似的工厂还有哪些?

3.归纳总结以上两类工厂选址应该主要考虑什么区位因素,区位选择的理由。

情境和问题铺垫后,要有学生探究和合作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研讨,交流思想,而教师充当的角色则是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这样设计实现了将案例的情境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揭示了案例与区位法原理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案例的学习,学生就会独立分析掌握其他工业部门的区位因素,达到案例教学由“个”到“类”掌握知识结构和形成规律性认识的目标。

(二)人文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

力,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

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课,对于鲁尔区出现衰落的原因的解决,课本只给出条框性的原因,而没有分析的过程,并且学生没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自己分析,不能从表象的知识上升到本质的理解,所以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实现问题的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上升。因此我设计了相关案例资料资料中包括经济萧条数据、环境污染图片等,媒体辅助自主学习“刺激”学生感官,加深了学生对背景的理解,最终得出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危机,钢铁危机,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通过案例的解读,讨论,图片的警示作用,教师设问:“假如你是决策者,为了鲁尔区的继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呢?”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案例资料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发展科技和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通过改变角色可使学生增强自身责任感的同时,切实地提出可行措施,这样即上升了学生情感态度,又有利于理解重点知识。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快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视野并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合作互助环节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二、案例教学法在自然地理教学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的三个必修模块中,可以这么说必修一即自然地理,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难度都是比较大。如何把握教学的难度,降低难度,其中的要领和关键,一是要联系生活实际,二是有数据和图表型案例的应用。

(一)自然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才是讲授“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我们自然地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学生能够认识自然地理现象,掌握自然地理规律,最终就是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在某些需要的内容当中,引入一些生活的实例。比如说在讲授正午太阳高度角时,结合一些生活的实际,包括物影长短的变化,包括楼间距,太阳能集热板的角度调放等。在讲授热力作用可引用“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绿灯红灯停的原理”“太阳没有直接照射教室,但教室还是明亮的”“晴朗的夜晚多有霜冻”等案例,通过联系实际中的自然现象,能让学生把自然原理和规律由抽象到具体,有理论升华到本质,真正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所谓的地理教学中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在自然地理教学中数据和图表型案例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有的老师认为自然地理中的原理就是原理, 没有必要应用案例讨论探究.但高考重在借助各种地图考查学生原理和规律的应用,所以在涉及原理规律的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图表数据案例,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对于重难点的解决,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给出多媒体课件,并穿插一些题设的问题来分析锋面系统(包括冷锋和暖锋)的形成以及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最后得出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不同的天气情况,并填写预设的表格。结果是学生在教师预设的环境下跟着教师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虽然课堂上同学也在积极回答问题,但总是在书中找现成的答案,没有积极主动地去自己解决问题。建构主义学习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使得知识更具有系统化。所以传统教学方法与新课改的理念方法是相违背的。我采用了案例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适度的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本课重难点。其中两个知识点应用到了案例教学:

1.为了引出锋面系统,所以我题设了过渡性问题“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情况如何?那么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预习后的学生会说出答案,但不是通过自主探究得来的。所以这里我并没有急于肯定学生的答案,而是给出一组资料数据和题设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并找三个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我结合上课期间一周内的天气变化,设计了关于天气阴晴状况,气压状况,气温状况的数据对比表格如下:

天津地区天气预报(09年9月17日~23日)

日期 气温状况 阴晴状况 气压28-170C 晴 895百帕27-160C 晴有雾 900百帕16-90C 多云转阴 910百帕15-80C 小雨 915百帕14-60C 阴转多云 920百帕13-60C 雾转晴 925百帕14-40C 晴 920百帕

(1)7-18天气:阴晴状况 气温,推测此时我市受 气团控制。

(2)23日本市天气:阴晴状况是,气温较,推测此时本市正受 气团控制。

(3)20日我市天气:阴晴状况是,气温较。

最终得出结论:“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稳定晴好,冷暖气团相遇会有天气变化,多云雨天气。”这样通过数据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2.本课重点冷暖锋天气变化过程的特点,我们依旧应用刚才的案例,相信通过情境的引入,学生的合作探究,能解决这个重点。学生探讨,根据材料数据变化分析17-23日之间我市主要是哪种类型的锋过境?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及资料分析共同探讨该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我市的天气出现了哪些变化包括(气压、气温、阴晴)?并将答案探讨后写在学案上,并派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案例自己发现、获取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得出结论,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案例教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思考的积极性,从而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了重难点。

三、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涉猎知识

案例教学源于生活中的一切知识,教师只有处处留心,时时留意,积累知识,才能适时恰当地将案例应用于课堂实践中去,生活中很多常识,社会上众多社会文化信息都可以作为地理教学中的案例。

(二)案例教学需要老师善于表达,感情充沛

只有善于表达的老师,才能将案例情境很好地引入,题设问题才能贴切主题和重点,课程才能有感染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程进程和进度有很好的把握

大部分的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都把握不好一节课的时间,案例教学中一般存在探究合作环节,如若把握不当,则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这还需教师对探究问题的题设有针对性,目的性,案例的选择恰到好处。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这与传统教学教师填鸭式教学,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化等有很大不同。案例教学法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和建构主义思想,适应了学习者建构知识、接受知识的内在认识秩序,符合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增强和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客观规律,这是案例教学法具有生命力的奥妙所在。

参考文献: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王丽宫欣怡

篇6: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相对于其他科目的学科,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新教材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很重视,知识结构、图画安排、活动方式等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的原动力,有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就会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不会觉得学习地理知识一种负担。因此,要想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素。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认知、知识等方面的因素,及时捕捉学生关注的热点内容,从学生日常所认知的实际生活方面出发,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合理利用导课

所谓导课就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规划语言把学生引入课堂,虽然导课只是短短几分钟,但却是一堂课的关键,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教师,应多花费时间、精力研究导课,让学生对所学教材内容感兴趣,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动机。

(二)合理利用问题

学习知识就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疑问,人都有好奇心,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依据学生学过的地理知识,提出实际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教师应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难度过高,学生都无所涉及,便会知难而退;难度过低,没有挑战性,学生也不会提起学习的兴趣。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感觉熟悉但不能依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激发,此时,教师及时对学生指引、启发,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一对双胞胎,哥哥会比弟弟先出生几分钟,但是利用地理知识,会不会出现哥哥比弟弟后出生呢?对于这样和现实生活中常识相冲突的问题,学生有很有兴趣来解答。

(三)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能够实际运用自身所学是教育的目的,增加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不仅让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夏天雨季,有时多日阴雨不断,有时只是几分钟的事情,学生可以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合理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以上只是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几点总结,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图形特色

高中地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图形因素,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足以体现出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地图,培养、指引学生识图、辨图、画图的能力,提升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师应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内容的描述和实际现象画示意图,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从而能够实际运用,即知识输入、输出的过程。学生若想把教材中内容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就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而不是单纯通过记忆和背诵就能够达到的阶段,这是一个让学生锻炼思维的过程,最终的示意图,就是学生思维的成果。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资源、硬件也随着时代变迁发生巨大变化,如多媒体、网络等新兴教学方式的出现,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来制作精美课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着更加形象的认知,从而加深理解、提升学习兴趣。

三、培养正确学习习惯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习惯、方式,在教师有效引导、启发下获取知识。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两方面的学习习惯。

(一)总结规律

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涉及到很多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如我国的气候变化、资源分布、降水变化等等,如果死记硬背,学生很容易混淆,这就需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学会对地理事物相关规律的总结,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归类分析

在练习、解答一些习题时,学生要善于对所做习题进行归类分析,从出题者角度出发,分析答题思路,总结答题规律,最终做到对每一类的习题都有正确的解题方法。

四、重视学生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单纯教授教材内容,并不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若能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会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正确的思维习惯。

五、建立认知架构

篇7: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高中学生接受社会科学思维训练的主要渠道,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并不感兴趣,主要为高考而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疲软”。笔者在本文中,阐述自主学习的内涵和提点,结合新课程核心理念,提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新课程理念;策略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含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决定的自觉能动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一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式。教师的合理指导是基本前提和保证,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由学生自己计划、判断、选择、执行、监控、调节的积极能动性学习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基本方式;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独立学习,是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这里的“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也包括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是狭义上的“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第一、能动性

能动性相对于受动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上,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从这个角度说,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了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

第二、独立性

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他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对他人的依赖性上,将学习变成了机械活动,丧失了学习品质的独立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上,独立性是其实质和灵魂。它要求学生摆脱对教师、对书本的依赖,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第三、差异性

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往往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以自己现有的水平、基础出发,忽视了学生个体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结果是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

第四、协调性

自主学习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和学生自身学的相互作用,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以求教和学的协调以及师生关系的协调。自主学习同时也重视同伴帮助,注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等形式以达到生生互动、协调发展。

二、新课程核心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三、新课程理念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策略

(一)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它表现为学习志向和愿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推动力,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根据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点,苦练本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情趣横溢、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差异性这一实际出发,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资源来开发,发展学生的优势差异。

教师不能一味只看分数的高低,而是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个性,捕捉其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利用多种渠道为其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实行课堂讨论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讨论法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小组的观点或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实行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所谓开放性,就是不拘于传统的、固定的或单一封闭的模式,而是要冲破学科、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实行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

实行开放性教学,要求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走出课堂,超越书本;不迷信老师的经验和权威,敢于向教师、书本和权威挑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独到见解;敢于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做别人所未做的事;要积极开拓获得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方莉: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12):180

[2]苏东坡: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政治课上提高学生兴趣的几点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03)

[3]史维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J]思想政治课教学,,(04)

篇8: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生活方式,享受学习

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活到老, 学到老, 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学习交流、购物娱乐、创业兴业, 上网用网、在线互动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状态, 很多事情, 我们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了。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哪里来, 又是怎么来的?可以肯定地说, 这种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需要有计划地系统培养, 不断训练, 才可能具备, 而学校教育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渠道。从这个角度来讲,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 作为教师, 我们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从思想上, 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不可否认,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 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学习是为他人学的。一种观点是, 为家长而学。我在和学生谈心时, 总是听到有的学生这样抱怨说, 学习是为家长学的, 成绩好了, 家长就高兴;成绩不好, 就会挨家长批评。一种观点是, 为学校而学。认为学好就是为了学校争光, 为班主任争光, 为班级争光。这两种错误观点的盛行, 应该引起家长和我们教师的深思: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 学生就不可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也就不可能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激情。

因此, 在我接管一个班级时,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观念的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家长和教师只是尽量为他们提供好的条件和氛围, 最终学习是为了自己, 而且必须要靠自己。在这里, 我一般要向学生阐释这样几个观点:首先, 学习将是未来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为了更好地生活, 人类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 因为生活变化的节奏越来越快, 并且知识是学无止境的, 如果不学习, 就会很快被时代淘汰。其次, 学习将是未来人类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们的生活并不仅是衣食住行这么简单的物质行为, 而应该充满着精神追求, 无疑, 学习是我们提升人生品质, 陶冶高尚情操, 拒绝不良风气的一种有效手段。再次, 我们要真正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 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中,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一定要以苦为乐, 享受学习, 而不应该把学习当做负担。经过这样的教育过程, 学生自然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的, 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情, 并最终只能靠自己完成, 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和包办。

二、从制度上, 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整个过程

新教育理念下,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复习、自主检测、自主反思, 从而实现不断进步, 不断成长。

(一) 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预习是前提, 因此, 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是学会学习的第一步, 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预习就要明确预习的方向和任务, 了解预习的内容、预习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在刚开始的时候, 我们可以试着帮助学生列出预习提纲, 由学生按照提纲进行预习;然后, 我们逐步放手, 由学生自己列出提纲,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

(二)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这里的自主学习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 新型的课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只是充当导演的角色, 引导课堂教学的方向。比如, 教师在明确了一堂课要完成的任务后, 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在这里, 学生可以自主探究, 可以分组合作, 可以上台展示, 当然也可以向教师请教, 总之, 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真正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情, 靠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三) 让学生学会自主复习和检测

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向学生传授一些复习的方法, 比如, 文理兼顾法、过电影法、自主默写法等等, 当然具体的复习过程则需由学生自主完成。复习完成后, 要有一定的检测手段来检测自主学习的效果。这时, 我们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一些试题或是一些活动, 比如,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个国家的首都, 就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竞赛, 一人说出国家, 由另外一人说出首都。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且效果非常好。

(四) 让学生学会自主反思

只有不断反思, 我们才能不断总结前一段学习的得与失, 才能明确下一阶段学习的方向, 因此, 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最好的方法是指导学生写自主学习反思日记, 记录每天学习的心路历程。

篇9: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从插图的设计上、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途径1:导课激趣

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导言应有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功能的宽度、表达的精度、色彩的亮度,要完成这种要求,就必须用浓厚的兴趣来支撑。教育家布卢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兴趣,因此教师用将要在课堂上呈现的材料吸引学生,导言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途径2:情境激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的知识,从知识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发展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是我们现有知识所不能解决的,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上的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使学生既感到熟悉而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当学生的心理活动已处于“愤”和“悱”的阶段时,对他们进行启发、诱导,进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

途径3:活动激趣

让地理知识走近学生,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效用,而且学生参与活动的成功感会进一步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兴趣是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动手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现象来自己画示意图,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所阅读的东西变成表象,然后将头脑中的表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要把语言描述变成表象,就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种加工,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而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自己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理解。很显然,学生画图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画出的示意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途径1:学会提炼规律

在高中地理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規律、地质演变规律、城市演变规律等,如果能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或演变方面的规律提炼,则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途径2:学会学法总结

要善于对习题进行归类分析,细心揣摩答题思路,精心总结解题规律,认真解剖思维障碍,从而能够得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从中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超越。

四、启发思维方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还能够对地理思维能力和各种地理思维方式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则能够促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发现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得到很快得提高,进而还有助于学生逐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

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地理认知结构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然而这种思维对学生来讲是极为有益的,可以说这种地理认知结构的建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这一结构的建立过程就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在每一单元学完以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逐步实现知识向技能化、能力化发展,并加强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0: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以农业的区位因素为例

教材在传统的教学中,以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地理教师都要求学生熟悉教材,回归教材,以教材为纲,也就是说的教教材。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在能力培养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新课程内容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地理教学理念,努力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的全新地理教学方式。下面我以人教版2002年版教材必修下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和人教版2004年版教材必修第二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为例来谈自己在新教材下的教学和传统教材下的教学的不同。

一、农业区位的概念的教学体现重能力轻知识

人教版2002年版教材必修下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中对农业区位的概念的教学,传统教学中是:依据教材列举的三江平原的种植业要分析三江平原为什么是种植业,然后要根据三江平原的气候、地形、土壤来分析种植业形成的原因;同样依据教材列举的青藏高原的畜牧业要分析青藏高原为什么是畜牧业,然后要根据青藏高原的气候、地形、草场的分布来分析形成畜牧业的原因。从而引出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人教版2004版教材必修第二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中农业区位概念的学习只要求学生看教材中泰国湄南河平原的种植业和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两案例来说明农业区位的概念。而泰国和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知识也不在要求学生掌握,弱化了“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只是用来学习农业区位的概念的案例而已。教材后面还要求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农业区位的案例,这就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活”的知识。人教版2004版教材要求我们及时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地理教学理念,努力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的全新地理教学方式。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体现了学生是主体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教版2002年版教材必修下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中对农业区位的因素的教学,传统教学是:注重区位因素知识的讲解,引出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需求、交通、科学技术、政策等因素,并且做了详细讲解,教材详细阐述了这些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对学生的要求是对这些知识的识记,理解。

人教版2004版教材必修第二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中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则是通过进行农业生产的案例要学生自己得出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直接由学生自己的感性认识就可得出结论,然后由学生总结怎样进行农业区位选择以及影响因素。教材后又有思考“除图中列出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要影响农民的决策?”这一切都是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教材的最后又安排了活动,介绍了水稻种植、立体农业以及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教材通过这样的设计,更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在新课程教学下的主体地位。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注重学生思维的锻炼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依赖性很强,而新课程改革要学生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而自主学习就必须要注重学生思维的锻炼。

人教版2002年版教材必修下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中对农业地域的形成的教学:教材直接呈现农业地域类型,对学生的要求是识记和了解,中间没有推理阐述,很多学生对什么是农业地域根本不了解。

人教版2004版教材必修第二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中农业地域的形成的学习教材用了很多文字来阐述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生产需要土壤、水、热量、光照等自然条件,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得到加强,人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逐渐将自然环境改变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通过以上的解释,学生对农业地域的形成就有了很好的理解,从而对农业地域的含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篇11: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文/刘印春

摘 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课程在各个院校开始实施。新课程的实施,为未来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指导,让各院校的教师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上看到了新的.曙光。但是,新课程实施也对传统教育教学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师不得不迅速地改变教学方法,不断地探索、研究,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新方法;新挑战

众所周知,以往的地理教学低效,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兴趣低下,课业负担沉重,缺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弱等,导致传统地理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作为地理教师,面对新的课程,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只有不断地发展自我、改变自我,才能够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育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人才。

一、改变教育理念

以往的教育理念,就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教师拿着课本,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应对考试。所以,以往教师只要手中有一本书,便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而现在,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只占50%,师生互动的新内容约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生成的内容。也就是说,教师要想再像以前那样,以自己为主题,照本宣科,便不会适应这个时代,同样坑害了一批又一批祖国的花朵。所以,作为地理教师,就必须改变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适应新课程。

二、注重师生间互动

老式教学,都是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负责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记得倒背如流便可。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若要想以这种方式培养出一个个高素质人才,只等于是痴人说梦。

例如,讲高中地理中《大气环境保护》这一课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与保护、酸雨危害及防治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对我们生活中可以产生温暖的现象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进行讲解,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试着讲出解决的措施。

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光在课堂上互动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走出课堂,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实践,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知识。一句俗话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说,书本上的知识离开了实践,只是空谈,真正的知识要懂得运用。

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书本中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发展自我。当面临实际情况,往往会发生很多书本上涉及不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实践过程中,便会牢牢地被学生记住,增强学生的能力。

适应新课程,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挑战,但同样也是机遇。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研究出各种各样符合新课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方法,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田严生。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学效能实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谢上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30)。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第四高级中学)

上一篇:政府党支部活动方案下一篇:药学院植物学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