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2024-04-10

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精选6篇)

篇1: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积极向上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只要有乐观,生活就不会失去希望,只要有希望,生活就可以继续前行。那么如何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呢,毕老师和大家来聊一聊。

1

家长发挥榜样的力量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还是父母榜样的力量,所以家长对待生活要有积极的态度和相信问题总会解决的信念。比如今天起床晚了,可能上班会迟到,就不能怨天尤人,而是抓紧时间积极解决问题,并且明天一定要按时起床。

而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生气不责怪孩子,也不要代劳,而是相信他此时或者将来能在她能力基础上做好,并且适时提供一些帮助。

2

对孩子强调爱和感恩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像一颗种子,会慢慢地发芽,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所以,必须让孩子知道大人们对他的好,是大人们的负责任,他必须懂得感恩。他现在拥有很多,并且这些东西很珍贵,都是经过大人们辛勤付出而换来的。

3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内向,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了,心态也自然积极向上。

而且能和他人融洽相处的人,内心世界大多数都是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跟父母和亲朋好友和谐相处。当然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4

对孩子要求不要太严格

很多父母一心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态度,严格要求孩子,布置一大堆作业,周末安排好几个兴趣班、特长班,孩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

作为家长,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也不能控制过严,这样只会压制天真无邪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5

满足孩子要有度

现在很多人的条件好了,喜欢富养孩子,但是物质生活的奢华会使得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获得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高兴。

要人为地制定一些障碍,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一个人想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那他必须能承受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付出和能力。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

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才有能力独自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所以,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篇2: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文/夏光清

(2006年南京图书馆 “智慧父母”公益讲座系列之六,原题为《创建与幸福相约的学习之家》)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内容跟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爱孩子,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如今,家庭从教育的边缘逐步成为教育的中心,母亲温暖的怀抱是孩子的第一座教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同,以爱作为基础,是家庭教育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其它任何方式的爱都无法取代的。

每每说起孩子,父母心中都装着一本关于孩子成长的“无字个案”,记录着孩子每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变化和进步,什么时候孩子喊“爸爸”啦,什么时候长牙啦,什么时候说了一句令全家人捧腹大笑的话啦,谈论起这些变化和进步,父母常常眉飞色舞,为之动容,这就是为人父母才能体会到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成人往往对自己婴幼儿时期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记忆,时间越早忘得越快,我们只能从父母那儿零星了解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而孩子的出生,恰恰为我们补上了这一课。因此,我把孩子看作父母的转世灵童,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变成了我们人生的又一个轮回,又一次机遇,抓住了这次机遇,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完整,更加充实,更加美好,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也在成长。

然而,老天爷似乎总是在捉弄成年人,随着孩子长大,教育的本能便向经验转化,教育的神圣也便向世俗转化。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花草树木、明月清风,便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感动过我们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我们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我们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我们做父母的时常忘记孩子儿时的特点,教育渐渐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份自然;多了一点急躁,少了一份等待;多了一点说教,少了一份鼓励,父母们凭着自己成长的经验,依据父辈给予我们的教育之法,往往主观地希望孩子怎样怎样,过高的期望值妨碍了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失当的教育方式妨碍了我们正确对待和帮助孩子,孩子如同火花一般的天赋似乎在迅速地燃烧起来的同时,也往往开始慢慢地熄灭下去。

我想,通过今天这样的讲座,我们能够共同交流育子的心得,调整教育的心态,具备孩子的情趣,寻求教育的良方,让我们一起寻找熟悉地方的风景,创建与幸福相约的学习之家。

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

社会上各种行业要有资格证书才能获得从业资格,惟独缺少了“父母”证,因为没有任何机构对父母教育孩子进行约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对孩子限制得多,对自己严格得少;承诺得多,兑现的少。“父母”这样的“职业”有绝对的自由,该做的可以不做,计划好的事比变化的还快,既没有人检查,也不会受到什么制裁,所以往往容易忽略自己身为父母的职责,一忙起来就忘记了孩子的存在,常常错过孩子可以轻而易举掌握主要东西的教育时期。

研究发现,由父母教的孩子比较守规矩,有礼貌,学习比较扎实;由爷爷奶奶带的孩子比较聪明,富有创造性,学习容易浮躁。一位孩子的话也道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在爷爷奶奶家,我从10岁变成了3岁,连刷牙洗脸都呆在床上;一回到爸爸妈妈这儿,我立即从3岁变成了10岁,什么事都要我自己做。”疼爱孙子的奶奶直截了当地说:“那当然,宠孩子是爷爷奶奶的责任,教育才是爸爸妈妈的事。”

我曾在浙江文艺电台“教子有方”栏目做了为期一年的节目,与近200位家长就孩子的教育进行了沟通、交流,我的感受是,如何做好父母是一门学问,而这门学问似乎还停留在部分人的口头和案头,没有形成天下父母的共识,可以说,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一家电视台做关于孩子教育的节目,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硕士研究生,她对我提出的教育方法几乎都提出了异议,而反驳的理由没有一条不是引经据典的。她从“唐朝如何培养神童”、宋朝“方仲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悲剧”到“科技大少年班”出现的教育问题,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到联合国儿童公约赋予儿童的权利,仿佛在告诉人们,任何对孩子有心的早期教育都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我开始听了觉得有点道理,也怀疑自己的教育是否真的存在问题,无论怎么说,人家的理论水平高啊,我便真诚地问她:“您的孩子多大啦?您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她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我还没有孩子。”一句话让我放了心。当时,我也毫不客气:“您是孩子教育的专家,但您没有孩子,就没有什么体验可言,虽然有孩子教育的发言权,却谈不上有教育孩子的发言权。试想,当我们抱着哭闹不停的孩子,再翻翻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读读专家学者的话语,恐怕找不到一条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你想,面对这么一个小生命,和你有着血肉的联系,每天回家都能看见他,他会对着你笑。这种东西是不可言传的,单凭理解力、想象力是无法领会的,必须靠亲身体验,你如果没有亲自经历过,跟你说什么都白说,你都理解不了。一位初为母亲的告诉我,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她最讨厌的就是听人讲自己的孩子,全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有什么可讲的。可是,孩子生下来后,她的感觉就全变了,真觉得眼前有了一个“新大陆”。

我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后来也得到了验证。一位教授在一次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请他对就如何教育好孩子的谈谈自己的高见,他的一番务实的话语让我深有感触,他说:“在这里,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的小孙子的教育就让我头疼不已。我只能说一句话,那就是,当我们一个孩子都没有的时候,我们会拥有六个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当我们有了六个孩子后,一个方法也没有了。”

我把孩子的教育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述:教与不教,教得对与不对;爱与不爱,爱得对与不对。这是两个不同的教育境界。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教与不教”、“爱与不爱”。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教育是趣味无穷的。一位母亲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她的女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怎样做家务几乎一窍不通,甚至家里的东西放在哪儿都弄不清楚,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当她有了自己的女儿后,在孩子面前却变成了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母亲,女儿身上的出现的任何问题,女儿的任何要求,她都能想出办法解决。这就是母亲的伟大。

有一家四口人,家里有三间房,中间是堂屋,姐妹俩住一头,父母住另一头。上小学了,父母定下了必须按时起床的规矩。当时,家里没有闹钟,早晨六点,爸爸就吹哨子,一听到哨音,孩子“哧溜”一下就穿衣起床了,并自此养成了好习惯。另一个孩子上学总是迟到,原因很简单,一是学校离家近,不用起得那么早;二是父母起床时,总是用脚蹬孩子,“起床,起床!”自己却纹丝不动,结果,一觉醒来,孩子和大人依然躺在床上。时间一长,孩子也养成了习惯。

一个十岁的男孩,每天晚上都要父母抱着“把小便”,否则就会在床上“画地图”;妈妈苹果削得不圆就坚决不吃。就是这样,父母还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的孩子将来一定能出国留学。一次,孩子到人家做客,因为口渴,主人便倒了一杯开水,他端起来便喝,结果烫伤了自己的舌头。原来他家里的开水总是奶奶倒,而且总是“凉”的,没想到别人家的开水竟然是“烫”的,他怎么也不明白:同样是开水,怎么冷暖的差别就这么大呢?瞧瞧,十岁的孩子还不知道开水是“烫”的。

另一位母亲每天都替上中学的儿子擦鞋子,而儿子一回家就把鞋子扔在地上,穿着母亲擦的鞋子毫无感恩之心。这天,母亲擦了一只鞋,因为事急就走了,儿子穿着这样的鞋子到学校闹了笑话,回家后赶忙擦起另外一只鞋。母亲是个有心人,此后便只为儿子擦一只鞋,而儿子每次都擦另一只鞋,时间一长,即便母亲不擦鞋,儿子也自觉地擦鞋子了。这位母亲正是通过这样的小事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责任心的。

这几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父母真心爱自己的孩子,那就应当把心用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对待孩子的教育上。

我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请老师多关照呀,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看来,这绝对是不行的。

年轻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工作忙”等“借口”让我们把孩子交给了老人,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也托付给了老人。这样,父母就很少有和孩子一起交流的时间,一起谈话的时刻,一起阅读的时机。孩子生了病,我们的父母才会心疼不已,才会不惜代价抽出时间陪陪孩子,才会对孩子有说不完的知心话,才体会到平常对孩子的关心太少太少,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也的确让孩子感受到什么是幸福。

对于孩子在精神上的需求,父母更应该多关注。每次家访时,我最喜欢看一个家庭有几本适合孩子看的书,有几张适合孩子看的光碟。有人说,一个爱看书的孩子就不会坏到哪儿,有道理呀,这样的孩子往往不会成为光顾游戏室、网吧的常客。父母不能等孩子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无法驯服时,还不明白这是孩子家庭精神生活枯竭的表现。真正温暖而有幸福的家庭一定不能缺少三种声音——谈话声、欢笑声、读书声,当一家人一起看书,一起下棋,一起聊天,一起锻炼身体,那情景才是最和谐的。一位父母曾记录教育孩子的趣事:

孩子出生第6天,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播放一些优美的钢琴曲和摇篮曲给他听,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看到孩子嘴角抽搐一下,露出只有父母才能觉察的笑意,一家人开心至极,这一‚听‛的习惯延续至今。

第12天,我们开始训练孩子按时大小便,虽然孩子不断昂首挺胸表示‚抗议‛,但我们坚持着自己的做法,那天,孩子小便14次,尿布少用了若干条,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其中的趣事多多,也许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激励。

稍大一点,只要孩子醒着,我们就轮流抱着他‚游览‛家中的风景;我们录下孩子妈妈的声音,说的是孩子熟悉的事物,每个重复7、8遍:‚布娃娃、窗帘、彩灯、‘难得糊涂’‛等等,孩子躺在摇篮里,听着母亲磁性般的熟悉的声音,眼睛不时地搜寻着,每每找到‚布娃娃、窗帘、彩灯‛,并手舞足蹈,摇篮也会一阵颤动,这就是智力曙光的闪现。

孩子用积木搭了一个摩托车,问妈妈怎么样?妈妈问:‚你高兴吗?‛‚高兴!‛‚对,这就是对你最好的奖励呀!‛孩子开心之余,又用泡沫做了一个小手枪给妈妈,妈妈发现不太像,就掰去一个角,没想到孩子反而哇哇大哭起来,原来是自己心爱的东西被妈妈毁坏了。妈妈赶忙道歉,用透明胶把掰去的一角粘上,孩子才破涕为笑,并希望妈妈保存好。孩子小,我们更要珍视孩子对我们的‚爱‛,这样的小‚爱‛才能汇聚成日后的大‚爱‛,博爱。

记得给孩子抓痒,抓了半天也不解痒,急得小家伙直叫:‚爸爸,痒!痒!‛‚究竟哪儿痒呀?说!‛孩子急中生智:‚黑龙江痒!‛我们往他的右上背一抓,好舒服。平时我们喜欢带孩子看地图,时间一长,中国地图了然于心,没想到孩子用到这里来了。临了,他还开心地说上一句:‚爸爸,‘曾母暗沙’不能抓!‛‚为什么?‛‚那是脚板底呀!哈哈哈!‛如果没有与孩子的朝夕相处,就得不到这些快乐。

孩子读《鲁滨逊漂流记》时,其中有这么一句话:‚鲁滨逊回家的念头日趋淡薄了!‛什么叫‚日趋淡薄‛?究竟是表示想回家,还是不想家。我们写了若干个‚回家‛,颜色一个比一个浅,还没写完,孩子便大叫:‚我知道了,鲁滨逊不想回家!因为‘回家’颜色越来越淡,最后都看不见。‛孩子又画了几个茶杯,说:‚‘日趋淡薄’的意思我也懂了,正像茶杯里的茶一样,开始特别浓,我们不断地加水,加水,结果味道越来越淡了。是不是呀?‛

初一时,孩子对地理中的‚等高线‛学得很吃力,他不明白书上的一圈圈究竟是什么意思。孩子的妈妈买来土豆,分成若干等分,一段一段地切开,切一块,就在纸上画一圈,最后就形成了土豆牌‚等高线‛,把土豆片摞在一起,与图形作一比较,为什么等高线有的地方疏,有的地方密一目了然,孩子也恍然大悟。当然,这需要父母的教育智慧,孩子需要的也不是‚您怎么这么笨‛ 的指责,而是生动形象、恰到好处的帮助。

因此,致力于教育好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许你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那么你得拥有教育孩子的热情;拥有了教育的热情,教育的方法便会随之而来。如果父母认为自己没有时间照料孩子,没有能力教育孩子,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是不能原谅的。如果我们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都感兴趣的话,陪伴孩子定会趣味无穷。

让孩子多一双认识世界的眼睛

一个人作为生活能力所必须的基础能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基本体力。身体不健康就谈不上什么生活能力,把孩子的身体锻炼得结结实实大有好处。像《红楼梦》中林黛玉那样的学生,即使再有才华,我看小朋友也是不会评她为“三好学生”的,原因就是身体太差。

②表达能力。我们不仅要能听懂别人的话,还要能向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能力在人在交往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在教孩子学说话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他说话内容的正确与否,还要关注他表达方式的多样。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您能让孩子说上十句不同形式的话吗:“树叶儿像蝴蝶一样从枝头飞下来啦!”——这是打个比方;“枝头上的树叶儿有的扭着腰肢跳起舞,有点哗啦啦地唱着歌,有点干脆玩起了高台跳水。”——这是排比句式,有时拟人;“树叶儿娃娃离开了妈妈,躺在了大地的怀抱。”——这是把树叶当作了人。

③基础学力。主要反映在读、写、算等方面的能力,也是孩子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学力的形成需要“反复”,不断回到学习的起点。我们成人会唱《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没有人刻意地教我们,而是在不经意中通过反复地听,渐渐学会的。孩子小的时候,学习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反复”,越是反复的东西越喜欢,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是如此。孩子会喊“爸爸妈妈”,也是因为我们对他说了千万次的“爸爸妈妈”。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他每次教孩子学小提琴,不管孩子学到什么层次,总是从最简单的《闪闪的红星》拉起;数学大师华罗庚说,学习数学的一大诀窍就是不断地回到学习的起点,学好最原始、最重要的地方。

可以说,教育开始得越早,教育的方法越巧,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如,0~6岁的教育过程本身对孩子理智的发展将产生显著的但往往又是觉察不到的影响。因为在学习上,准备得最充分和最不充分的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等孩子上学时再来缩小这种差距就太迟了。因此,作为孩子的教育,既不要“等待”、也不要“放任”,更不要“强迫”,我们需要的是润物无声的“渗透”,日积月累的“熏陶”,这样不仅会使孩子多方面的智力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非智力品质也会得到同步提高,还会使我们一次次感受到教育带来的惊奇与快乐。孩子从出生后的第一分钟起,就开始适应来自自然界的一切刺激,不管是什么样的刺激,从教育的角度看,都将是孩子接受和学习的信息。因此,我们就从“听”入手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声音刺激,我们认为这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耳濡目染”、“耳聪目明”等词汇正说明“听”的重要。我们发现“听”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我的孩子许多知识的习得都是源于多听。专家也建议,如果母亲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就不要唱歌给孩子听,否则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往往五音不全。虽然有些夸张,却不无道理。

训练孩子的听觉决不是让孩子听响亮、刺耳的乐曲,我们极少让孩子听摇滚歌曲,不用劣质的磁带或质量不好的录音机播放乐曲、歌曲,而是让孩子听一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包括来自大自然的潺潺的流水声、啾啾的鸟鸣声,甚至录下母亲柔和的说话声。

如果我们要培养一个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学习一样乐器固然不错,殊不知,首先让孩子多听名曲才是最佳的选择,没有这些音乐的熏陶,孩子学习乐器就不会顺利,就会觉得苦不堪言。这正如我们教孩子学说话,不能等孩子长大了再去教,而是从小让他多听别人说话,时间一长,不用你教语法,不用你讲修辞,孩子自然而然学会了说话。

据说,婴儿分辨母亲的脸并不是对脸型进行仔细分析比较才记住的,也不是抓住某些特征才记住的,而是经过反复观察后把妈妈脸的印象作为一个整体印进了大脑,而且,幼儿依靠这种动物的一种直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识别能力,是大人远远所不能及的。这种掌握事物的“整体识别能力”,或者叫做“一瞥学习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天资,这种天资的开发在孩子的早期启蒙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在家里可以创设这么一个让孩子倍感舒心的环境。墙上的画、挂件虽然不多,但哪一件都让人感觉非常美。这些“小布丁”并不像大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只知道吃喝”,他们除了味觉的乐趣之外,还有视觉和听觉的乐趣,大一点的孩子对精神享受恐怕会有着更高的要求。了解了这一点,父母就不会整天忙着给孩子买好吃的了。

拿孩子识字来说,我们决不要一个一个地教孩子去认,而是在赋予汉字一定情境的基础上,让孩子在快快乐乐中接触这些文字。

对于汉字而言,它是一个个魔方,是可以玩的;它是一幅幅图画,是可以“画”的;它是一个个故事,是可以说的。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汉字对开发孩子智力所起的重要作用。

对于孩子而言,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这是孩子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认识汉字的特点,我们是没有必要把认识汉字和认识生活这两件事分开来教的。时间一长,这些汉字的“整体形象”,连同认识汉字时产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情境,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孩子的血液之中,孩子记住的不只是汉字,还有认识过程中愉快的体验。

一个孩子最早识的汉字是“爸爸”、“妈妈”、“天天”三个词,这也是孩子最早明白意思的词语。在孩子将汉字与人一一对应后,父母便把词卡贴在不同的房间,开始玩起游戏来。父母喊了一声“爸爸”,孩子先是看了一眼爸爸,然后就掉头寻找“爸爸”两个字在哪里,每次找到“爸爸”的时候,他总是眼睛一亮,看上爸爸一眼,发出开心的大笑。这样的“玩字”孩子自然乐此不疲,而每每看到这三个词,小家伙便又要你和他一起玩捉“字”迷来。

由于平时工作忙,上班期间根本无暇顾及到孩子,因此,每次吃饭的时间也成了一家人学习的最佳时机,并美之名曰“厨房学习法”。吃“臭豆腐”的时候,父母事先写好“臭豆腐”词卡贴在墙上,孩子通过眼看臭豆腐、手摸臭豆腐、鼻闻臭豆腐、嘴尝臭豆腐,口说“臭豆腐”,很快地,“臭豆腐”的音、形、义印入孩子的脑中,下次再吃“臭豆腐”时,他很轻易地就从墙上找到“臭豆腐”这三个字了。父母把这样在生活中渗透汉字学习的方式命了个名,叫做“一瞥学习”。

外出玩耍,父母总会带上一两张卡片。孩子喜欢狗尾巴草,父母就互相用狗尾巴草挠对方的痒痒,欢笑声在田野里荡漾。而父母则在卡片上画上狗尾巴草,写上“狗尾巴草”四个字。当孩子回家,一路上总会有人问:“宝宝,你拿的是什么呀?”孩子总是喜滋滋地回答:“狗尾巴草!”正因为父母带孩子认识的每一个汉字,都会有一幅情境,一个故事,一番体验,孩子便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了汉字,进入了阅读状态,由此多了一双认识世界的眼睛。

“吃牛肉,吃狗肉,吃下去变成自己的肉”。孩子有自信心,才会努力学习。我们每天都会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自己做成功了一件事,特别是要看到孩子的成功和进步。我们常说的“努力”应该是第三者说的话,并不是孩子自觉自愿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应该是“愿意”。带孩子读书,也有学问。如“享受学习”四个字,怎么读?不能带孩子一个字一个字点着读,而要一个词一个词划着读,这样才能读出语言的感觉来。

可见,良好的教育就在于先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不断助长他的兴趣和热情,不要随意中断孩子对事物表现出来的兴趣,也许就是父母无意的一个动作,无心的一声责骂,就会使孩子丧失了其固有的好奇心,而好奇心一旦丧失,就等于丧失了追求学习的源泉动力。

一座小岛上有一个婚俗,用“牛”作为聘礼,长得最漂亮的姑娘会得到六头牛。一个相貌平平的姑娘,居然得到未婚夫家的八头牛,全岛引起轰动,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姑娘得到这么贵重的聘礼?一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位姑娘竟然真的成为小岛上最漂亮的人。原来,这位姑娘自从得到八头牛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越来越自信,说话、走路也与众不同。是自信改变了她的气质,是气质让她越来越美丽。在带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给孩子“八头牛”——父母的热情与孩子的兴趣。

一个家庭渐渐贴满了孩子 “阅读”的材料,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活泼。有时候,孩子喜欢做什么事,父母就把这件事笔录下来,因为是他自己做的事,这种阅读材料最让他激动了。如:“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妞妞坐在爸爸的背上(牛背),拿着一支竖笛胡乱地吹着,向牛圈走去。”让我们惊异的是,孩子是在不知不觉、愉愉快快的游戏、玩耍之中学会汉字,开始阅读的,没有半点勉强,没有丝毫强迫,而且孩子总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这又是许多孩子难以得到的幸福。这就是“生活识字”的魅力。

在孩子的玩耍中渗透一点教育的因素

研究认为,天才儿童是可以从小培养出来的。一个孩子能否成为天才儿童主要取决于遗传、营养、环境和良性刺激四大因素。遗传是前提,科学合理的营养是物质保证,越早感知人为环境,越早接触自然环境,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越有利,而良性的刺激以启发感官思维能力为目标。

有人说,人类的婴儿,都是生理的早产儿,还有人说,人类早产了十个月。的确,动物的新生儿刚出生,就能马上东倒西歪地走动了。只有人类的婴儿,要是没有母亲细心的照顾,就无法成长,到能走路大概要一年的时间,和一出生就能走路的哺乳动物相比,似乎早出生了一年。而正是在这一年的时间,婴儿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刺激——教育才逐渐成熟起来的。因为婴儿和成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在数量上是不变的,但是神经纤维的构造都有质量的差异,所谓大脑发达,就是指构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在不断地产生,这一过程主要是由外来的刺激和良好的情绪影响完成的。这一时期的教育如同给大脑“布线”,线布得如何,是会影响到今后灯亮得怎样。布好线后一按总开关,很多灯都会亮起来。而单纯的知识性早期智力开发,只为孩子布了一根线,用一根线来完成亮很多灯的任务,就是强孩子之所难了。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在入幼儿园前,父母们怀着许多梦想,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欢声笑语总陪伴着孩子;一进学校,进了考试圈,很多父母就退出先前的游戏。到了初中,这些美丽幻想中的爱好便被斩尽杀绝。剩下的是“苦”。正如孩子们所说:“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孩子对待学习,如同生活需要阳光、空气、水一样,应该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享受教育的幸福应该是教育的一种境界。追问孩子幸福吗?答案是不。可孔子《论语学记》首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呀。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玩耍中学习呢?

孩子的学习不需要成熟的大脑,而孩子的大脑正是在不断接受刺激,不断探索事物中成熟起来的。生活中的孩子几乎就是一个小问号,这是他适应生活,探索事物的需要。父母可以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从孩子的经验出发,帮助孩子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在孩子的玩耍中渗透一点教育的因素,给孩子一个向上的动力,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与成长的快乐。

在孩子在玩耍、嬉戏的同时,我们可以让他听“加减乘法”歌,这既不要父母刻意地教,又不影响孩子的玩,“20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很小的时候就烂熟于心,绝不会出现孩子到了三年级还掰手指计算的现象,如果说孩子数学学得不好,正是最基础的地方没有学好的缘故,数学中形象的问题变成孩子眼中枯燥的数字,不知道数学问题正是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实,家里的人口、家人坐的位置、一日生活的安排、早中晚气温的变化,无一不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好素材。

孩子认识“时间”,父母不要让他背诵什么时间单位换算,而是先让孩子有规律地生活。早晨6:30起床,5分钟上厕所,10分钟刷牙洗脸,20分钟吃早饭,这种“先行体验”对孩子的学习大有益处。孩子认识“时间”变得轻而易举,反之,孩子生活没有规律,父母只是机械地教孩子学习钟表的运转和计算时间的方法,这反而是件无意义的事。

学习9的乘法口诀,我们和孩子一起唱起“手指歌”——伸出十指,手心面向自己,弯曲左手第一个手指,口念“一九得九”;伸出十指,弯曲左手第二个手指,自然分隔成“一”和“八”,口念“二九十八”„„看,动脑、动手又动口。

我们问孩子:“假如老鼠比猫大,而猫又比狗大。那么,究竟老鼠和狗哪个大呢?”这里没有一个数字,却是一个有意思的数学问题。孩子自然不假思索地回答:“狗大。”我们让孩子边听边比划,终于明白应该是“老鼠大”,明白了“假如”的含义。

一次,我的孩子做有关缆车的数学题,因为他没有乘坐过缆车,我们只有动员一家人,用线表示缆绳,挂上扑克牌代表缆车,问题虽然解决了,却给了我们以思考:应该多带孩子到外面的世界开阔视野。于是,一到星期六,我们便带着孩子到珍珠泉风景区乘坐了一次缆车,弥补了这一遗憾。从那一年起,我们每年假期都会带孩子外出旅游一次,每次旅游前,我们总会和孩子一起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

上学的路上,看到雨点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父母问孩子:“落下的雨点像什么?”“像一朵朵花。”“听到的声音呢?”“像雨点在唱歌。”我们和孩子一起创作了小诗《雨花》:“嘀嗒嘀嗒,一朵朵雨花,变成流动的音符,飘进万户,千家。” 我们把这样的学习方法命名为“马路学习”。

孩子问:“妈妈,这个碗为什么打碎了?”大人往往会答:“因为它是陶瓷的。”这样的回答没有错,但我们失去了继续和孩子进行谈话的机会,失去了为孩子提供探索的机会,失去了训练孩子积累生活经验的机会。相反,如果父母问:“你是怎么想的呢?碟子能打碎吗?花瓶能打碎吗?”这样,我们就能带孩子找出陶瓷的共同特性。

我们发明了“说作业法”,对于孩子学得好的学科,跟老师协商,不让他重复机械地写作业,而是说一遍就通过,遇到难题才让孩子认真地做一下。一本练习册可以很快地做完。在选择一两本加以巩固,课堂学习不存在任何问题。

孩子有了宽裕的时间,我们就带他锻炼身体,发展特长,培养爱好,外出游览。吹笛子、下象棋、骑自行车、溜冰、游泳、打乒乓球,小的时候,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会喜欢什么。拿C语言来说,家中有一本孩子表哥读大学时丢在这儿的《C语言设计》,我们看起来如同天书一般,但孩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每次都会缠着表哥问一两个问题,几次下来,孩子就开始自己尝试着进行程序设计,几个月下来,水平大增,特别是他设计了“求一个数的质因数”的程序还真的管用,让表哥也吃惊不小,他说,就是大学生也未必能设计出来。我们也觉得奇怪,孩子哪来这么大的动力学这么枯燥的东西?但这正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是孩子最乐意做的事,父母在其中也享受到被孩子关注的乐趣。我们关注的是,让孩子的家庭作业生动起来,给孩子的书本增加些“营养”,不让孩子成为学习上的“运动者”,而要成为学习上的“思想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也渐渐学会了关心父母的心情,关心父母的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是和谐的。

预防式教育把孩子的成长变得轻松

一个3岁的孩子认识的第一个字不是“娃哈哈”,不是“爸爸妈妈”,二是“中”,原因就是他的妈妈经常带着他坐在麻将桌前,耳濡目染,红“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看到中学的校牌,孩子马上就会联想到红“中”。一位妈妈发现女儿近几日喜欢用脚勾倒下的凳子,每次总会跌一交,而邻居同班的孩子也喜欢用脚勾凳子,她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她到幼儿园开家长会才明白,她们班的老师就喜欢用脚勾凳子。可见,我们即使没有教孩子什么,孩子学习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

我们常看到爷爷奶奶喜欢孩子时,嘴巴里经常这样说话:“这个小狗东西真可爱!”当孩子手上有东西不给奶奶吃时,也许奶奶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家的小坏蛋长大喽,有东西知道不给人吃了!”当孩子把东西递给婆婆吃时,也许公公在一旁会说:“甩萝卜,不给婆婆吃,给公公吃!”这样的语言污染体现了老人对孩子的“爱”意,恰恰是不可取的“爱”。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而对人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得到人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步,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要不得。

因此,做父母的最大成功是成为孩子的朋友,最大失败不是成为孩子的对手和敌人,被孩子视为对手和敌人,而是被孩子视为上司或奴仆。在中国的家庭里,这种状态偏偏是最常见的。许多家长实际上既是孩子的上司,又是孩子的奴仆,是这种最可悲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溺爱孩子,把孩子当宠物,甘于为孩子当牛做马。另一方面又对孩子寄予厚望,已经不是望子成龙了,是逼子成龙。溺爱是一种动物性,那是最容易的,难的是赋予亲子之爱以精神性的品格。溺爱的结果是使孩子失去能力,功利性寄予厚望的结果是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两者合起来,宠物变成了外强中干的小皇帝。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应该立下这样一个规矩:决不对孩子说一句粗话、脏话,让孩子从小对污言秽语产生“免疫能力”,因为这一“能力”获得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早期不让孩子接触这些语言。我们首先把“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些文明礼貌用语逐步渗透于孩子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交流的习惯,并“教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到礼貌待“娃”,用“理智”这样一块纱布,擦掉“文明”玻璃上的灰尘,让“道德”的阳光射进孩子幼小的心田。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做到说话算数,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家庭成员的对孩子教育方法和态度也尽量一致,不感情用事。因为很多行为、习惯、品德是父母“做”给孩子看的,而不仅仅是“说”给孩子听的。要想孩子有礼貌,父母对孩子说话要有礼貌;要想孩子收拾玩具,家中每个人都要自觉收拾,将玩具放在固定的地方;要想孩子爱学习,父母就要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我喜欢在写作是抽上一支烟,打孩子出生起,就再也没有抽过烟„„

孩子第一次分吃的东西,父母就要他亲手把东西先“分给婆婆、爸爸、妈妈吃”,最后才轮到自己吃。记得第一次分吃西瓜,我们要孩子把西瓜给婆婆吃,走到中途,小家伙就要把调羹往嘴里送,我们赶忙拦住,并一路“护送”,直至婆婆吃到这一口西瓜。孩子急得不行,但规矩不能破坏;婆婆借口不吃,我们也绝不答应。当轮到孩子吃一口的时候,他不由得叫了起来:“哈!轮到天天吃喽!”下面的奇迹出现了:小家伙一边念叨着“给婆婆吃,给爸爸吃,给妈妈吃,给天天吃”,一边把西瓜端送到各人跟前,轮到自己时自然又是一阵欢呼。试想,如果让孩子吃独食,恐怕就没有这种“等待”后的欢呼与“品尝”后的香甜了,所以说,给,是一种教育;不给,也是一种教育。

可见,爱孩子,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如果父母连自己都不爱,还指望孩子会爱你吗?而溺爱播下的是甜蜜的种子,收获的是苦涩的果实。许多老人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成人,结果自己年老时却得不到孩子的爱,原因在于我们把爱倾注给孩子的时候,没有注意培养孩子去爱别人。

我们一家人到市民广场玩,坐在凳子上休息的时候,我们分享了可口的食物。我们把果皮放进一个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里,让天天把它扔进垃圾箱里。等了好一会儿,天天还没来,我们跑过去一看,小家伙正蹲在地上捡别人乱扔的果皮呢。道德教育不光是说给孩子听的,有时也是父母做给孩子看的。

一天晚上,我们骑着摩托车带天天回家,走到十字路口,见没有人,就闯了红灯,孩子却把这件事看在眼。回到家里,天天一本正经地责问:“红灯停,绿灯行,你们怎么能闯红灯呢?赶快承认错误!”我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说:“天天说得对,我们不该闯红灯,那样做是很危险的,下次一定改正!”听了我们的话,孩子笑了。“做人不可以这样!”不啻为最好的教育方法。

孩子跌倒了,就自己爬起来,哭是没有用的,加上父母“不会看上一眼,不去心疼一番”,因此小天天选择的只有“坚强”二字,即使腿跌破了,流了血,那也是“一朵坚强的小花”打针是很疼的,我们直接告诉孩子生活的真实:打针疼,那疼痛就如同被蚂蚁咬了一口,但只要忍耐一下,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坚强的男子汉。事实果如我们说的那样,孩子也挺过了这一关。而以后,孩子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变得更加从容,决不像有的孩子那样哭得死去活来。

我还想说的是,教育不能有体罚,但不能没有惩罚,因为没有适当的强制性就没有教育,对于还不明事理的孩子,我们有必要在倾听的同时,让孩子对自己所做的事承担一些责任。在预见到孩子有可能发生错误之前,父母还可以通过暗示、提醒的方式告诉孩子,使孩子尽可能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预防式”教育,正如婴儿打疫苗一样,那是越早越好;反之,孩子犯了错误,我们总是靠不断地纠正来改变他,这就是“挽救式”教育了。

有这样一篇文章,大意是“美国的孩子也罚站”,孩子在学校里犯了错误,自由受到了限制——两只脚在一个规定的圈子里不准越过,但上身及双手可以随意乱动。看到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孩子,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这些孩子是在观摩其他孩子上课呢。

“孩子,别吵吵闹闹的,把作业做好了,我带你们出去玩。”这样的一句话能不能说?答案是否定的。孩子的行为出现了不当(吵吵闹闹的),父母给他许诺(我带你们出去玩),这样做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你不给奖励,孩子就没有必要乖乖听话。用奖励的方式制止孩子顽皮,无异于贿赂,这也表明父母定下的规矩是多余的。

实际上,孩子做对了,父母才给予奖励,这才是正确的。如,孩子把桌椅摆好,你给他们适当的奖赏,这不是贿赂,而是赞许的表示。时间一长,孩子主动做事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从做事中获得满足感。

一个孩子犯了错误,被爸爸罚站在屋子里,他不无委屈地说:“我一犯错误,就站在这里,为什么我做了好事的时候,就没有一个地方让我站站呢?”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让他坐在凳子上反思自己;当孩子做了一件成功的事、好事时,我们让他站在屋子中间,全家人都来欣赏他的风采。每次考试,我们不是看孩子分数的多少,不是批评一通,而是给予他最大的帮助。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学习和成熟,而这种学习和成熟需要父母的保护、鼓励、等待、宽容、信任,不少父母教育方法的简单化,喜欢孩子不知道怎么爱他,打起来是不讲究任何策略,这种忽冷忽热的教育更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有时,杀鸡给猴看,得到的不是猴子害了怕,而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这正如铃木镇一所说:“如果每天生气,训斥孩子的话,由于反复刺激,就会使孩子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骂也会忍受的能力和满不在乎的能力。结果,就会培养出一个具有坚强的反抗能力的孩子。”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孩子的技巧在于先赞赏后责备,因为先受赞赏的事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还有不足之处,他们也会依靠自己的意志拼命努力克服。孩子在家里,难免有淘气的时候,有让父母头疼的时候,我们可以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运用我们的智慧,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和策略,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我想,赞赏和管教孩子的比例可以定为3:1。方法如:①强制隔离。让孩子坐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使他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时间因人而异。②撤消权利。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让孩子停止为大家服务,让他知道自己犯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从而减少或避免常犯同样的错误。③置之不理。孩子哭闹喊叫,这无非是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有时你不加理会,孩子自然就不再吵闹下去。我曾给孩子上了学的父母提出“三不”方法,即每次写作业时“不喝水,不上厕所,不叫喊父母”,受到家长的欢迎。

篇3:爱孩子就要学会放手

这段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刻, 也启发了我的诸多思考——作为父母, 我们的关爱与教育是要以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为成功的标准, 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呢, 我们对孩子们的教育不也正是要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吗?

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生活教育, 我总是想紧紧抓住每一个孩子, 小心翼翼, 瞻前顾后, 从不敢放手。知识讲授了一遍又一遍, 生怕哪一处没有顾及到;生活中的细节也是不厌其烦, 反复强调, 似乎少一遍孩子们就会给忘记。其结果呢, 是孩子们步步都依赖我, 根本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也因此而束手无策。

而女博士的这段话语则如醍醐灌顶, 让我终于明白真正的教育应该如何去做。由此, 我开始学会不再牢牢地把孩子们抓在手里, 学会用信任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为标准, 开始尝试对班里的孩子们放手。

一、做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语:亲其师, 信其道。这句话道理简单, 做起来并不容易。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你、乐意接受你, 并在潜移默化中跟随你的步伐来进行学习呢?我给自己提出了“做好自己的每一天”的目标——每一天, 我都勤勤恳恳, 踏踏实实的工作, 让孩子们看到我的认真与努力, 以此来影响和带动孩子们对自己严格要求, 认真自觉去做事。有一阵子, 班里的卫生保洁工作做得不够好, 随手扔垃圾的虽然很少, 但自觉主动地捡拾地上的垃圾的却不多。一连几个周, 学校的卫生流动红旗都与我们班无缘。我没有跟孩子们发火, 只是开始多弯腰捡拾垃圾——用自己行动来带动他们注重班级卫生保洁。事实证明, 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 许多孩子也学会了及时的弯腰捡拾。当流动红旗又重新挂在了我们班的墙壁上时, 孩子们一脸郑重地向我保证:老师, 您以后肯定没有捡拾垃圾的机会了, 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二、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每天, 除上课外, 我会尽量多抽时间跟大家待在一起, 会不时地跟不同的孩子聊上几句, 尽量从他们关注并喜欢的话题切入, 比如流行的歌手及歌曲、好玩的游戏、家里最近发生的事等等, 让他们感受到我就跟他们的大朋友一样, 并乐意跟我分享他们的快乐。班里几十个孩子, 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性格特点, 都需要我们一一了解,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关心和教育。我们学校前些年就开通了校信通, 我经常利用校信通与孩子们的父母进行沟通, 并及时把孩子们的动向反馈给家长, 以此来形成教育合力, 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刚开学时, 我发现班里有一个男孩儿, 平时不爱吭声, 不太合群, 上课时总是爱跑神儿, 成绩也不够理想。一开始, 面对我的谈话, 他一直有所防备和抵触, 不肯与我沟通。我于是就通过电话跟他家长沟通, 才知道他的父母都不在本地, 他跟着自己的姑姑留守家乡。看到自己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爱, 他心里很失落。我于是就让他父母经常打电话给孩子, 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与呵护他, 让他能和大家一样时刻感受到来自亲人的爱的温暖。我还让其他孩子们多跟他玩儿, 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帮助他。慢慢的, 他的小脸儿绽放出了笑容, 看到我也不再躲闪, 有时还会主动向我问好, 学习劲头也逐渐高了起来。

三、好习惯的培养

有句话说的好:好习惯, 益终生。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自主的基石。我一方面在班里有目的的引导孩子们, 一方面还经常利用校信通给各位家长定时发送相关信息, 让他们及时学习科学的家教理念和方法, 在家里积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做一个让老师放心、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如清晨早起诵读古诗文和英语, 独立完成作业并自觉检查订正, 学会积累、学会反思;还要鼓励孩子们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 并要求要做就做好, 不能应付了事等等。行为学专家发现, 一个人做某个事情坚持21天, 习惯就能养成。因此, 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耐心并及时督促, 孩子们一定能循序渐进地养成诸多的好习惯。

开学初, 我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要求, 即利用每天早读的前二十分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还专门给孩子们列出了诵读篇目, 循序渐进地来进行这一活动。很快, 孩子们就养成了好习惯, 诵读古诗文的兴致颇高。我们还定期进行小组和个人间的比赛, 以促进大家的积极性。在本学期我校举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中, 我班取得了集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四、互助的力量

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因为环境、个人等因素的影响, 各方面的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都有自身不同的优势和不足。针对于此, 我制定了“拜师计划”, 即不同优势的孩子通过此计划来帮助需要进步的人。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可以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动手能力较强的来帮助能力尚显不足的, 此外还有运动和朗读等等方面的, 总之, 要达到各尽所能地去帮助需要进步的人。“我也可以当老师”——这个概念让大家很兴奋!活动带动了全班的孩子投身到“拜师学艺”当中, 一个学年的时间过去了, 大家在不同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五、尝试放手, 促其独立

量变的结果即是质变。通过之前的锻炼, 孩子们的自觉意识培养起来了, 自立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无论是学习, 还是纪律和卫生, 都不再和以往一样让我那么头疼、那么辛苦了。很多事情, 我不在班里的时候, 孩子们就能能在班干部的带领下做得井井有条;许多孩子的学习劲头也上来了;小组之间、个人之间的比学赶超意识也都带动起来了。我真正体会到对孩子们放手的积极意义, 更看到了其背后的显著效果。

当然, 最初的起步, 总是会伴随着磕磕绊绊, 也总会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 比如有时候我对孩子们的耐心还不够, 还有些急于求成;对每一个孩子针对性的指导还尚未到位等等。但我始终相信, 只要我们心中有爱, 只要我们的方向正确, 只要我们的耐心与信心再多一些, 只要我们敢于放手, 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朝着预期的目标不断的努力前行, 成为一个独立自主、自信乐观的阳光少年!

摘要: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为标准, 开始尝试对班里的孩子们放手。

篇4:家长培养孩子积极心态之我见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积极的心态对每个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它总是与乐观、自信、成功联系在一起。积极心态的人会有必胜的信念、善于称赞别人、善于看到事物中积极有利、乐观向上的一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乐于助人,愿意奉献,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常面带微笑、心存光明,对未来有美好的期待,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凭借乐观自信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走出逆境。当我们开始运用积极的心态并把自己看为成功者时,我们就开始成功了。因此,父母帮助孩子从小形成积极的心态,避免消极心态对孩子的困扰,就是为孩子健康快乐的人生奠定牢固的基石。

一、家长以积极心态影响孩子

众所周知,家是心灵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他感受到了你的积极,他会慢慢获得一种美好的人生感悟,信心倍增,人生目標感也越来越强烈。”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任务主要是挣钱,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殊不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心灵的依靠,一个榜样胜过二十条教诲。所以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具备坚定的人生信念。信念决定人生的成败,积极而坚定的信念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当年他从福建随父母一起搬到浙江省平阳县,在那里上小学,由于教师用方言教学,他听不懂,加之家境贫困被人瞧不起,成了一个逃学的孩子,三天两头不上学,数学几次倒数第一,他父亲一次次被请到学校,让他的孩子退学,父亲坚信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带着孩子转学到另一所学校,后来孩子在父亲坚定信念的激励下发奋学习,终于成功了。一个几乎被下了“失败”通知书的孩子,靠家长不灭的信念达成了自己的成功。

家长平时可以随时向自己的孩子传递一种积极的人生信念,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尽量用美好的感觉、愉快的情绪去感染孩子。无形中让孩子在家长积极的人生信念的指导下产生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最后让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其次要有乐观的心理品质。父母积极乐观的思维处事方式,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父母信心大、心态好,办法就多,遇事才会想办法解决。曾经有一位聪明的妈妈在鼓励自己一次次失败的女儿时是这样说的: “我没什么文化,也没有本事给你找工作,但我知道一个道理,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一粒种子总有它可以种的土地。这块地不能种豆子,可以种瓜果,瓜果不行,撒上荞麦一定会开花的。”这位妈妈乐观的心理品质成就了孩子灿烂的人生。所以我们家长要像这位聪明的妈妈一样,凡事不要随便发牢骚、看不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好,要善于把眼光放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上,经常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使自己的心灵被美的东西所陶冶,美好的感觉不经意间就在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使生活处处洋溢着幸福美好。

二、家长以积极言行激励孩子

1.欣赏孩子,给予鼓励性暗示

心理学上有个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定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他人和自己的暗示,如果暗示是积极的,便会获得积极的影响,反之则然。所以家长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他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当我们盯着孩子的缺点时,孩子就会朝着缺点的方向发展;但是当我们忽略孩子的缺点而盯着孩子的优点时,我们就会有惊喜的发现。

在我们很多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全是问题,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越看越不顺眼,心理就越反感,内心深处不肯定自己的孩子,于是对孩子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经常有意无意数落孩子的缺点或当着孩子的面开玩笑似的谈论孩子的弱点,一直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不加以信任,孩子就会在家长的批评指责和数落中,慢慢地丧失信心,产生消极的心态。

聪明的家长拿孩子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较,或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上,常用鼓励性暗示给孩子信心:他是这么可爱。孩子也会感觉到家庭亲情力量的支持,因而产生自信的积极心态和行为。

2.掌握鼓励原则,提升激励效益

只有掌握鼓励性暗示的原则和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⑴ 真诚接纳原则:作为家长,只有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接纳自己的孩子,并且将这种信念渗透在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中,这时的鼓励和暗示才能发挥最积极地作用。

⑵注重积极原则:父母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就学会了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人及周围的事物。

⑶及时肯定原则:父母的肯定是孩子向上向善的强大动力,在学习中,家长要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及时给予肯定。家长要善于关注孩子情绪,给予及时疏导。

⑷注重内在评价原则:对于孩子我们不仅要给予外在的赞扬,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多作内在的自我激励,通过尊重和认可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剖析自己的问题,接纳自己不够好的地方,学习承受不完美的现实,并且尝试改变现状,从一次次进步中获得自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有信心。

3.掌握鼓励方法,巩固孩子积极行为

⑴常用鼓励性语言: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家长要经常性地表示肯定和支持,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口吻尽量亲切自然、措辞积极而真诚。

⑵善用身体语言:家长除了在言语上鼓励孩子外,还要通过眼神、手势、姿态、表情、细节动作等传达对孩子的关心和信任,通过真诚的表情、赞许的点头、 默契的微笑、竖起大拇指、肯定的眼神、温柔的抚摸给孩子以力量,感染他们的心灵,让孩子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心情自然而然就快乐:但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压抑沉闷的环境中,心情必然是抑郁、悲观的。在家庭中,我们应该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充满鼓励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家里时时处处感受到家庭的和睦温馨,体验到自由成长的快乐。

⑴ 家长与孩子和谐相处、平等相待。我们可以把孩子当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不以权威自居。

⑵ 家长善于管理自身情绪和压力。

⑶ 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奋斗目标。让孩子参与家庭目标的制定,不仅能够增进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还能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当然,孩子积极心态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孩子的成长总是要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我们家长不可能改变大环境,只有通过日复一日自身心态的感染、平时的点滴引导、适时的鼓励暗示和坚定信念、乐观态度的传递,和谐的家庭环境的浸润,才会使自己的孩子拥有积极心态,享受成功的快乐。

篇5: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作者|艾米

一、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从生活中简单的事开始,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扼杀孩子在玩中学会自己动手的天性,可能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把事情搞砸了,弄得家里乱七八糟,就不要孩子动手去做,与其怕孩子把家里弄脏弄乱,看到孩子独立完成了一件事情,渐渐地有了自立的能力,不是更幸福吗?

二、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想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父母就要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当孩子有新奇的想法时,父母不要否定孩子,允许孩子标新立异,这也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三、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篇6: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01

困扰一:孩子爱攀比 “炫富”变习惯

“我妈晚上开宝马接我回家,你妈开的什么车?”6岁的王语(化名)是渝北区某幼儿园的学生,在班上,他总会向同班同学如此炫耀。“我爸爸以前也开的宝马,不过最近换了辆宾利,他说这个更洋气些。”何南(化名)是王语的好伙伴,两人的谈话中常常离不开物质上的攀比。

曾在某夏令营工作过的小刘对此深有感触。“有一次组织孩子们做游戏,为了鼓励他们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将任务奖励设置为若干5角钱一张的券。”小刘告诉记者,知道游戏规则后,几个孩子就跳出来说:“我爸一天赚上万元,你给5角钱,什么都干不了,我不玩。”

券本是一种形式,是游戏中的一种激励条件,但一些孩子认为得到的物质是什么才重要,而不是游戏过程中所能学习的东西。

锦囊1

不必忌讳谈钱

引导孩子发现物质外的闪光点

追求物质并不是件坏事,家长不必忌讳和孩子谈钱。孩子向往更好的事物也是正常现象。如果孩子提出超出家庭情况的物质攀比,家长切忌粗暴拒绝,这会让孩子产生更严重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询问他为什么想要这种东西,同时分析家里的情况,拟定一个计划,希望在他的参与下和父母一起来实现目标。如果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出现“嫌贫爱富”的情况,那么家长则要教孩子在金钱之外,从多方面发现一个人的闪光点,比如道德、能力等。

孩子出现爱攀比、虚荣、争强好胜的心态,被称之为“孔雀心态”

02

困扰二:急于被关注不能忍受“被忽视”

“裤子太难看,同学都穿漂亮裙子,我不穿这件,不穿这件……”昨日早晨,在准备去幼儿园上学前,家住綦江的5岁女孩宋云云(化名),坐在地上赖着不换粉红裙子就不上学。宋妈妈只好将一天前洗好的裙子从晾衣架上收下来,孩子顿时喜笑颜开。宋妈妈说,孩子如此表现,是想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有一次,班上老师夸一名同学的红裙子好看,孩子就嚷着要我买了一条更漂亮的,果然,老师夸她穿着像公主,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小韩是沙坪坝某幼儿园的老师,班上学生的“孔雀心态”让他苦恼不已。“同一组的孩子,每次发奖品,我都不知道先发谁。”小韩告诉记者,有些孩子很在意先后顺序,如果发现自己不是第一个“领奖”的,就会哭闹,让人伤神。

锦囊2

应该赏识适度

家长老师别把夸赞当“口头禅”

小孩年龄越小,越难客观评价自己,往往通过被别人的夸赞中找到存在感。当孩子被夸奖惯了,虚荣心就会膨胀无度,在自我认识能力上出现偏差。

因此,作为家长或老师赞美孩子应该赏识适度,别把夸赞当“口头禅”。一是,表扬一定要务实、恰如其分,不能过度。二是,少当着孩子的面给他评功摆好,因为这会无形中助长孩子逞强的毛病。

探讨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孔雀心态”?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生物,会在与别人的相处中本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昨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曹贵康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四五岁到十几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快速形成的阶段,出现攀比、争强好胜的心理是一个自然现象。但不是所有孩子都会表现得很激烈,出现“孔雀心态”的孩子,受三方面的人际影响:

首先是父母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有的父母喜欢攀比,或是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

其次是老师的互动。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倾向于和别的孩子比较,而老师的喜好、赞美和倾向性表达,会塑造孩子们的取向。

再次是同伴的往来。越大的孩子受同伴们的影响越大。同伴的喜好会成为孩子的取舍标准。比如在一个圈子中,同伴喜欢炫耀,孩子就有跟风心理。

03

困扰三:不接受比谁差 用过激行为逃避

家住大渡口的兰女士有个5岁的女儿果果,总是不愿接受任何的比谁差。“一次果果和我朋友的女儿同时学跳舞,结果朋友女儿学得比较快,我夸了两句,果果就怄气、不再学了!”兰女士说,平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爱夸果果,但只要有什么“特长”比不过其他小朋友,她就会生气、懊恼,有时候还会出手打人。

昨日,江津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小军(化名)正读小学二年级,考试总是第一名,但某一次,成绩变成了第二名,“老师告诉我,他悄悄把第一名的试卷给撕了。”虽然小军很快认了错,张女士仍然担心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锦囊3

应转移焦点

别对失败“就事论事”

上一篇:第六届读书节学生代表发言——陈佳瑶5则范文下一篇:大棕熊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