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2024-04-27

郭林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精选6篇)

篇1:郭林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品质。文化立校是现代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市教育局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为我校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更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及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校情实际,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一、校情分析

恩施市逸夫小学位于老城区,创建于19XX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该校先后九易其名:19XX年由麟溪书院改名为恩施县高等小学;1912年更名为恩施县高等小学校;1930年改名为恩施县完全小学;1949年改名为恩施城关镇第一中心小学;1950年改名为恩施县城关第一小学;“文革”期间名为东风小学;1978年更名为恩施县施南镇第一小学;1985年更名为恩施市和平街小学;1996年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投资四十万港币,修建逸夫教学楼,学校易名为“恩施市逸夫小学”。其发展历程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恩施市现代教育的一个缩影。学校形成了“讲奉献、讲大气、讲品味、讲合作”的逸夫精神。目前学校开设28个教学班,共有在校学生1803人,有退休在职教师140人。近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积极筹资改善办学条件。经过改造维修的多功能电教大厅,功能齐备,设施先进,使我校现代化教学水平达到全州先进水平;办公室、教学楼和师生食堂改造工程使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面貌一新;“班班通”工程,使每个教室配备了电脑和液晶大彩电,提升了教学手段信息化水平;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把“给学校最鲜活的生命,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的办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构建“学习的校园,快乐的校园,创造的校园,和谐的校园”落实到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学校注重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良好的育人环境,优质的教育质量”的办学宗旨,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学水平一直居同类学校领先水平。我们力争再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和探索,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优良校风营造精神美、人际和谐营造人文美”的思路,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内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学质量一流、文化底蕴丰富、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继续努力,培育以人为本、合乎规律、引领发展的理念文化;培育科学效能、民主参与、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培育理念先进、团结合作、敬业爱岗的教师文化;培育注重体验、自主发展、低负高效的课程文化;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行为文化。

三、工作任务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自然优美,室内布置整洁舒适的育人乐园。

工作任务:

1、校园美化

①重新完善绿化带,对各种树木整枝造型,把校门口、逸夫楼、四层教学楼前的花草重新更换成红据木和杜鹃花,所有花坛植上草皮,改变校园绿化单一的局面,力求一年四季校园景色各不相同。

②把娱乐场两边空闲的两块坡地,改造成绿地;在四层教学楼后边增加一个长花台,增加校园绿地面积。

③借校园扩建的东风,把进校园右边的一层矮房拆除,改造成一块大草坪。拓宽校园空间。

④花坛中安置简洁的文明用语警示牌,给每棵大树编号取名分科,并建立档案。

⑤学生流动较大的位置要有激励性的大号标语(如: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让健康相伴每一天),增强育人内涵。

⑥校门口放置一块活动提示栏,外侧为“进入校园,请说普通话”,内侧为“放学路上靠边走,平安回家勿逗留”或者是其他提示语。

⑦抓好黑板报宣传阵地,分年级以竞赛的形式完成,年终进评比表彰。

⑧校园围墙内壁分专题绘制体育锻炼标志和宣传画,营造健康向上学习环境。

⑨维修墙面,楼顶防水,所有体育设施、门窗油漆一新。并在适合位置悬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

⑩所有用房有标志牌,每层楼有“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温馨提示语,房内整洁规范。

2、功能室美化

①学校各类用房门窗油漆一新,墙面无破损,无乱涂乱抹现象。

②各科室用房有统一标识。

③制作窗帘。

④各类专业用房布置有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性。有固定的室训,有相适应的警句名言。

⑤各室物品摆放整齐,干净卫生。有专人负责卫生。

⑥各室线路规范,灯具安装整齐。

⑦各室规章制度张贴上墙。

⑧争取项目新建一个标准实验室。

3、教室美化

①教室设有卫生角、图书角等,教室前黑板上方有国旗,国旗两边配上富有本班个性特色的班训。

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张贴上墙。

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闲置课桌搬至保管室备用;教室无杂物。

④教室前方黑板右侧或左侧墙壁统一规划为“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级公约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⑤教室两侧墙壁统一规划为专栏,作为学习园地或评比栏,以促进班内学生间的竞争。

⑥ 电脑、电视专人保管,每天按时开关机,定时擦洗上罩。

4、办公室美化。

①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明办公室公约》、值周教师制度等常规要求全部上墙。在规定位置张贴。

②办公室墙壁上统一张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类的激励语。

③安装正冠镜一面,以方便教师上课前可以直观自己外在形象。

④适当位置安放时钟一只。

⑤建立教师办公室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并纳入学期和谐年级组评比考核。

⑥适当位置可张贴国画或书法一组,最好是师生自己的作品,以增强文化气息。

(二)师生行为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通过各类有效的校园活动的开展,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师生行为文化。

工作任务:

① 领导行为文化:具有高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高品位的职业境界、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远的战略眼光、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先进的教育思想、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学习与超越的毅力、强烈的忧患意识、踏实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②教师行为文化:一是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二是强化师德教风建设,教师遵守《师德规范》;三是搞好校本培训,建立统一的业务学习制度,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鼓励教师多读书;四是加强教学研究,以科研求发展;五是加强教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评比。

③ 学生行为文化:一是从低年级开设养成教育校本课;二是按照《逸夫小学学生礼仪规范》要求,强化学生习惯养成;三是强化各类活动礼仪、仪式规范。

(三)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鲜活校园文化生活,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

工作任务:

1、教学活动

①举办教师论坛、青年教师说课竞赛、课件评比、人人赛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②定期开展送课下乡或联片教研活动。

③定期开展以“教师教学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开放周活动。

④开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普通话水平。

⑤充分发挥红领巾电视台和校园闭路电视的功能。加强宣传语言文字政策法规。

⑥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开放家长学校,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活动。

2、班级文化活动

①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指导员,负责全面指导建设本班文化。

②师生共同设计适合本班的班级规章制度、班训、班名、班徽等。

③结合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坚持与时俱进开展主题教育班会。

④组织学生办好班级黑板报和宣传栏,利用教室各块专栏开展班务工作。

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⑥争创文明班集体、养成教育示范班评比活动,树立良好班风、学风。

⑦建好图书角,认真开展读书活动,努力提高班集体文化内涵。

⑧开展“读名著、看名篇、背名诗、唱校歌”活动。

3、专题文化活动

①开展主题周活动,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安全卫生周、阅读周、文明礼貌周、推普周、音乐周、班务评比周等。

②认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切实增加学生法制观念。

③认真做好师生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平安无事。

④认真开展“爱心教育周、诚信教育周、感恩教育周活动”,强化学生思想教育。

⑤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节、科技节和文化节活动。

⑥开展创建“学习型校园”活动。

(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培育科学效能、民主参与、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

工作任务:

①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

②继续完善各种制度。10年重点修改《绩效工资发放办法》、《逸夫小学师德工作条件》、《逸夫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校本培训管理制度》、《逸夫小学学生在校礼仪规范》、《读书大王评比办法》、《逸夫小学优秀教师评选办法》。

③坚持校务公开,定期组织教学开放活动和民主评议活动。

(五)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培育以人为本、合乎规律、引领发展的理念文化。

工作任务

①归纳提炼富有学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

②开展校旗、校服、校歌、校徽设计活动。

③创作具有激励性的校歌,请专业人员制作,师生人人会唱校歌。

④各班均有规范的班训、班风、班规;开展取班名,制作班徽、班规活动。

⑤每学期组织一次师德模范、教学教研之星、优秀班主任评比表彰活动,并将先进事迹在校园橱窗展示。激励师生进步。

⑥定期开展评选 “文明班级”“养成教育示范班”“书香班级”“和谐年级组”活动。

⑦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语言文字工作、安全教育工作、师德先进事迹、行为习惯典范,解读校风、校训、教风、学风。

⑧定期组织读书交流评比活动,每月评选“读书之星”,每期评选“读书大王”。

四、实施步骤1、2010年3月-12月。宣传发动、分析校情、制定规划;挖掘、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全面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侧重于环境文化建设、师生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强化。

2、2010年1月-2010年12月。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侧重于活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更好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内部管理科学、高效,人际氛围更加和谐,对外声誉越来越好,师生行为习惯成为自然。

3、2010年1月-2010年12月。总结提高,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常规。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内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学质量一流、师生行为规范、文化底蕴丰富、人民满意的学校。

五、保障机制

1、统一思想。学校把贯彻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纳入学校主要议事日程,分工负责,相互协调,上下一心,齐抓共管。

2、健全机构。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参与抓;班级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执行小组,年级组长任组长,班主任具体抓,大队部协助抓。

3、培训队伍。学校德育处负责培训班主任;班主任负责培训骨干学生。

4、落实专人。德育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专门负责抓校园文化建设。

5、采取措施。安全卫生、师生行为、读书活动、文明用语等各方面量化,坚持一月一评比,一学期一汇总。

6、保障经费。加大经费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每学期不低于公用经费的10%。

7、实施原则。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体现个性、促进发展。

8、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名单

1、领导小组:

组 长:袁 敏

副组长:江 伟 程景龙

组 员:郑绍翠、刘洪超、张秀云、杨忠敏、艾岱

2、执行小组:

组 长:郑绍翠

副组长:年级组长

组 员:各年级班主任

篇2:郭林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品质。文化立校是现代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县教育局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为我校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更进一步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结合我校校情实际,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一、校情分析

脑泉小学位于中泉乡脑泉村。学校创建于1941年,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学校服务脑泉、腰水两个行政村,服务半径2.5公里。学校总占地面积11315平方米,建筑面积1244平方米,绿化面积约697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64人,其中小学50人,学前14人。教师1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9人,中师3人。中级职称2人,县级骨干教师2人。目前学校拥有教学仪器360多件套,图书3000余册,电脑30台,电子白板教室一个,电子图书50多套,六配套齐全,设有仪器室、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艺术室,音体美器材基本上满足了教学需要。近几年学校在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关怀下,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通过“义教工程”、“五星级、园林化学校”验收、“世行项目”,特别是“两基”国检工作,脑泉小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园内花簇绽放,四季绿树葱茏,平展硬化的地面,洁净整齐的校舍布局,为师生构建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把构建“学习的校园,快乐的校园,创造的校园,和谐的校园”落实到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学校注重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力争再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和探索,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优良校风营造精神美、人际和谐营造人文美”的思路,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内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学质量一流、文化底蕴丰富、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继续努力,培育以人为本、合乎规律、引领发展的理念文化;培育科学效能、民主参与、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培育理念先进、团结合作、敬业爱岗的教师文化;培育注重体验、自主发展、低负高效的课程文化;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行为文化。

三、工作任务

工作目标:

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自然优美,室内布置整洁舒适的育人乐园。

工作任务: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注重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培育校园文化精神。

(一)物质文化建设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将使师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

1、创设文化墙,把墙壁当作宣传阵地,让每一面墙壁说话。

2花坛中安置简洁的文明用语警示牌,学生流动较大的位置要有激励性的大号标语(如: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让健康相伴每一天),增强育人内涵。

3校门口放置一块活动提示栏,外侧为“进入校园,请说普通话”,内侧为“放学路上靠边走,平安回家勿逗留”或者是其他提示语。

4校园围墙内壁分专题绘制体育锻炼标志和宣传画,营造健康向上学习环境。

5、教师办公室:①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明办公室公约》、值周教师制度等常规要求全部上墙。在规定位置张贴。②办公室墙壁上统一张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类的激励语。③安装正冠镜一面,以方便教师上课前可以直观自己外在形象。④适当位置安放时钟一只。⑥适当位置可张贴国画或书法一组,最好是师生自己的作品,以增强文化气息,张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条禁令》.6、功能室:各类专业用房布置有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性。有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名言警句》。各室物品摆放整齐,干净卫生。有专人负责卫生。线路规范,灯具安装整齐。

7、教室美化①教室设有卫生角、图书角等,教室前黑板上方有国旗,国旗两边配上富有本班个性特色的班训。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张贴上墙。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闲置课桌搬至保管室备用;教室无杂物。④教室前方黑板右侧或左侧墙壁统一规划为“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级公约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⑤教室两侧墙壁统一规划为专栏,作为学习园地或评比栏,以促进班内学生间的竞争。抓好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班级黑板报的阵地作用。班级黑板报每月最少更新一次。

8、加强绿化管理。师生深入绿化管理,参与实践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点缀、布置校园,美化校园环境,(二)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层次、隐性的东西,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和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

工作目标:

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培育以人为本、合乎规律、引领发展的理念文化。

工作任务

1、归纳提炼富有学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

2、开展校旗、校服、校歌、校徽设计活动。

3、创作具有激励性的校歌,请专业人员制作,师生人人会唱校歌。

4、各班均有规范的班训、班风、班规;开展取班名,制作班徽、班规活动。

5、每学期组织一次师德模范、教学教研之星、优秀班主任评比表彰活动,并将先进事迹在校园橱窗展示。激励师生进步。

7、定期开展评选 “文明班级”“养成教育示范班”“书香班级”“和谐年级组”活动。学校在学生文明举止、道德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强化教育、训练和评比。

8、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语言文字工作、安全教育工作、师德先进事迹、行为习惯典范,解读校风、校训、教风、学风。

9、定期组织读书交流评比活动,每月评选“读书之星”,每期评选“读书大王”。

10、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为此学校在学生文明举止、道德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强化教育、训练和评比。

(三)师生行为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通过各类有效的校园活动的开展,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师生行为文化。

工作任务:

1、领导行为文化:具有高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高品位的职业境界、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远的战略眼光、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先进的教育思想、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学习与超越的毅力、强烈的忧患意识、踏实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2、教师行为文化:一是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二是强化师德教风建设,教师遵守《师德规范》;三是搞好校本培训,建立统一的业务学习制度,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鼓励教师多读书;四是加强教学研究,以科研求发展;五是加强教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评比。

3、学生行为文化:一是从低年级开设养成教育校本课;二是按照《逸夫小学学生礼仪规范》要求,强化学生习惯养成;三是强化各类活动礼仪、仪式规范。

(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培育科学效能、民主参与、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

工作任务:

1、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

2、继续完善各种制度。重点修改《绩效考核办法》、《脑泉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校本培训管理制度》、《脑泉小学学生在校礼仪规范》、《校园之星评比办法》、《脑泉小学优秀教师评选办法》。

3、坚持校务公开,定期组织教学开放活动和民主评议活动。

(五)活动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艺术的兴趣,而且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重点开展了下列校园文化活动:

1、开展读书活动。我校图书进教室,图书如期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图书教育功能,丰富了同学们课余生活,开阔了学生视野。2.坚持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多年来,我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以新学期升旗、开学典礼、学生表彰大会及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以改革开放好为主题,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增强了学生勤奋学习、爱国爱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坚持开展了“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爱老、敬老、助老”系列读书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精神,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受到家长的好评。

4.全员参与学校文化建设。良好的学校文化建设,应使每个人都是学校文化主旋律中的一个音符,因此,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建学习型校园,做学者型教师”活动,引导教师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提高技能,举办了教师优质课大赛、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形成了人人关心学校文化,人人参与学校文化的良好局面;在学生中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文明班级评选”等活动,激发了他们爱我校园、美化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5.充分利用校广播、宣传栏、读书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校园到处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使先进文化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活跃学校文化。文化艺术活动对于丰富学校文化生活,营造文化氛围,展现学生风采,陶冶学生情操有着重要作用。学校成立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游戏、广播操比赛、运动会以及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校德育和美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校文化建设呈现多样化、群体性、艺术性的特点。

7、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我们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平台。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拒绝管制刀具进校园”、“节约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同学们的视野; “祖国在我心中绘画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大赛”、“六一活动”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 “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净化校园文化,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四、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学习,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而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学校党支部,行政为主要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并根据目标任务,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做到使教师创造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绩效有奖励,从而形成使全体教师工作有甜头、有想头、有奔头,形成比奉献、比学习、比教研、比成长、比业绩的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

4、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学校按照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广开思路,研究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同步进行。

5、挖掘资源,形成合力

学校充分挖掘新的教育资源,努力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并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统一起来,充分发挥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6、加大投入,分步实施

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将规划的目标分解落实到每学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分步实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布置及节庆活动等资金的投入。

五、实施步骤 1、2013年3月-12月。宣传发动、分析校情、制定规划;挖掘、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全面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侧重于环境文化建设、师生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强化。2、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侧重于活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更好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内部管理科学、高效,人际氛围更加和谐,对外声誉越来越好,师生行为习惯成为自然。3、2015年1月-2015年12月。总结提高,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常规。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内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学质量一流、师生行为规范、文化底蕴丰富、人民满意的学校。

六、保障机制

1、统一思想。学校把贯彻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纳入学校主要议事日程,分工负责,相互协调,上下一心,齐抓共管。

2、健全机构。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参与抓,班主任具体抓,大队部协助抓。

3、落实专人。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专门负责抓校园文化建设。

4、保障经费。加大经费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每学期不低于公用经费的10%。

5、实施原则。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体现个性、促进发展。

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名单

1、领导小组:

长:王宝珊

副组长:朱振玲 组

篇3:郭林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一、深刻认识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必须加强开展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广大师生员工必须深刻认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而学校恰恰是传播文化的主阵地,不仅承担着传播文化的基本职能,还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责任重大,意义非凡。

袁贵仁部长曾精辟地指出:所谓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都会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它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积淀并传承的思想观念、规章制度,以及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因此也被称为一所学校的“灵魂”。

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这不是仅靠单一的教育手段所能够完成的,只有调动各种力量,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发展才能奏效。在这诸多因素中,文化的影响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课堂教学相比,学校文化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内容。它既体现在外在的物质环境中,又体现在内在的思想观念中,让人耳濡目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总之,加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能为中小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能为实现中小学教育目标提供新的视角。学校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其出发点是针对人的全面发展,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文化,直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文化的这种作用与中小学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相一致。把它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不再局限于只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甚至只是娱乐活动的狭隘认识,这是十分重要的。

二、充分了解中小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小学校文化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尽管许多学校修建得气势恢宏,充满现代化色彩,但是却普遍存在一种怪现象,那就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师生精神萎靡不振等现象多有发生。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对目前的现象感到困惑:学校条件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人们的精神却振作不起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工作,不难发现,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的是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教学教研质量、学生行为规范等因素,唯独缺少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学校文化的研究,导致学校办学没有特色、学生发展缺少特长,教育管理功能低效。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1. 精神文化偏差严重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领导、教职工和学生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道德风貌等精神意识,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着学校文化的方向、实质和水准。导致精神文化偏差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学校领导在办学理念上缺乏研究,往往只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真正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教育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定位的高度上认识。

(2)在学校精神培养上,许多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目标。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校风,校风的建设与培养取决于校训的制定。校训往往是凝聚几代校园人思想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理念,是学校办学发展和特色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它需要几任领导甚至几代人的探索研究,才能形成稳定的、内涵丰富的、具有特色的校训。然而,目前中小学校的校训在内容上几乎千篇一律。办学模式雷同,千校一面,学校领导抓校园基本建设多、抓升学率多、抓学科竞赛多、抓校园环境整治多,唯独抓学校文化整体建设少。

(3)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上认识不到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能教出好成绩就是功劳,升学率高就是贡献的思想,至于研究如何营造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则考虑得不多。

2. 制度文化僵化严重

制度文化的主要内涵体现在管理的规范和约束方面,存在太多僵化、相似和无效、非人性化状况。

(1)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上级对下级管得过死的现象仍然存在,难以形成特色文化。

(2)现行管理制度老化。学校各种管理制度内容缺乏创新精神,不能与时俱进,许多条条框框对目前教育改革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3)规章制度建设形同虚设,缺乏人性化。这种状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管理体制和督导检查评估机制的不完善、低效率有直接关系,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

3. 文化建设重心失衡严重

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已慢慢得到重视,但许多学校仅仅强调了物质文化的建设,对精神文化的理解及建设还远远不够。究其原因:一是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最容易被人们接受,人们愿意去做;精神文化通常具有一种顽固的排他性,不容易形成,也不容易改变。但精神文化制约着整个学校文化的发展水平。二是学校领导习惯于抓“形象工程”,热衷于校园的基本建设。但是,学校的灵魂不是气派宏伟的高楼大厦,而是蕴藏其中的校园精神文化。

三、推进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要推进中小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光了解当前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文化缺失还是不够的,要继续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关理论学习和研究,真正弄清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内涵又是什么,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区别在哪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又是什么。

1. 什么是文化

为了说明学校文化是什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概念最初由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提出。他指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习性。

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王修智则认为文化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的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对应,主要指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和成果,也就是精神文明。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

《辞海》对文化的解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2. 什么是学校文化

从总体上看,学校文化观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学校文化包含了校园生活的多种内容,既有物质的,又有制度和精神的;从事文化活动的主体是教职员工及学生,活动范围涉及教学、科研,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闲暇生活等;主要体现于一所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要求的综合校风。另一类是指学校内的学生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组织社团活动等。

目前,对学校文化的释义亦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用何种方式表述学校文化,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文化都应包含以下内容: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历史过程中积累、积淀而形成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和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师生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校风为代表的学校精神。

3. 学校文化区别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主要空间范围,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的,以校园内部的环境和师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从词义上讲,“校园”一词包含的内容更多的是指一种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者一种场所,而“学校”更多指向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组织机构。“校园”只能说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之一,“校园文化”只能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属概念。“校园文化”往往体现的是一种静态的“学校实体式”概念,“学校文化”则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动态变化和开放性。

4.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学校文化从文化内容和文化实施主体两个维度来看,学校文化在内容结构上蕴涵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学校文化在实施主体上存在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亦称师生文化。

5. 推进中小学校文化建设

就如何推进中小学校文化建设,各校可以从学校实际出发,有选择、抓重点、分阶段实施。

(1)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发挥关键作用。校长首先要有比较高的办学品位,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支撑,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现代的眼光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决策。因此,学校有一个高水平的领导班子,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班子;要总结提炼出富有特色的团队精神,把全体教职员工凝聚在一起。其次是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一个学校如果校风不正,学风不浓,教风不严,很难说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也不会认可。所以,领导者和广大的教职工要以学校的办学思想为宗旨,围绕学校的办学方针和计划,齐心协力,努力奋斗。

(2)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既表现为以文本、书面文字等形式显现出来的学校规章制度,又表现为师生对建立和遵守规章制度的态度和价值观,是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校园文化中其他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具有巨大的潜在保障功能。学校应该在充分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补充、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凸显学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色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制度无情人有情,体现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规范师生行为的自觉规范,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的热情,营造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真正发挥制度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师生文化建设。学校师生文化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在现实中培养形成的行为准则。在教师层面,学校应该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忍耐,学会宽容,学会放弃,引导教师尊重、理解学生,学会以公正的态度、发现的目光、宽广的胸襟欣赏学生,探讨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用语。学校可以采取召开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聆听学生心里话”,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时,当然会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创新,文化素养和品位也会得到提高。学校一定要加强教师的行为文化建设,从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规范和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从学生层面,应加强对学生管理的改革,让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兴趣健康广泛,态度乐观向上,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制定学生在上课、自习、集会、就餐时的具体行为要求;在寝室方面,要制定具体的寝室生活的行为要求;在礼仪方面,要制定具体的师生的着装、发型、见面用语等要求。在班委会、少先队、学生会、团支部、文学社、记者团等学生社团和班集体建设中,推行公开选举、竞争上岗和自主管理等制度;要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建立能激励学生不断发展,自我提高素质的评价方式与方法。使学校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性发展空间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构建一个凸显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学校特色的科学、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体系,促使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物质文化建设。学校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是学校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对师生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优美的物化环境包括校园建筑风格、绿化、美化的环境、自然的景物特色、现代化的设施等。由文化构筑的环境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激励和约束双重作用,熏陶人的灵魂,感染人的心境。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心情是不一样的,受到的教育和感染也是不一样的。在一个群情振奋的环境里,人们会热血沸腾,兴奋不已,这是环境的激励作用;“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说的就是环境的感染作用。这种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它给师生创造了一个庄重的“磁场”,其教育魅力于无形中统慑着师生的灵魂,从而内化为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创造力量。

学校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如张贴、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鼓励、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四、结语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合理培育学校文化,保证学校文化建设的健康进行。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可以说,校长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形成学校优秀文化的根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继承者、领导者、设计者、弘扬者和创新者,他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和管理行为,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风格,直接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形成。总而言之,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确立“文化立校”的意识,对自己所在学校定位准确,运用现代的文化模式规划和设计学校文化建设的长短期目标,确立全校师生员工为之奋斗的共同文化愿景,营造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增强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综合实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摘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校文化建设, 首先是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必须深刻认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要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再次要弄清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又是什么;最后如何根据学校实际, 有选择、抓重点、分阶段逐步推进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增强学校的办学综合实力,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5.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11.

[3]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9.

[4]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5]辞海.

篇4:郭林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硬件环境建设;软件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3-0064-03

引言

如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水平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辽宁省沈阳市也紧跟世界发展形势,不断加大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投入。本文正是基于2003年沈阳市中小学完成“校校通”工程、2010年完成“班班通”项目建设的背景下,以沈阳市铁西区中小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将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教学设备联成网络,配备必要的软件系统,形成集多媒体教学、网上信息发布、网上教学与信息交流、信息化办公系统等为一体的校园信息系统,称之为“数字化校园”。

通过近年对基层学校的调研,以及为迎接辽宁省创建基础教育强区建设检查而对基层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铁西区中小学目前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应提高的方面如下。

一、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

硬件环境建设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没有硬件基础,谈不到软件建设和资源建设。硬件环境建设主要包括PC、服务器、网络,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硬件。

近几年,铁西区中小学的信息化硬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购买了很多联想、方正等品牌计算机,EPSON、奥图码等品牌的投影机等教育教学设备来装备计算机网络机房、班级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场所。2010年铁西区统一招标采购了H3C的S5120系列网络交换机,进一步提升了部分学校的网络出口数据交换速率和对IPv6下一代国际互联网通信协议的支持。2011年,先后以各种方式招标采购了150余套交互式教学系统用于装备中小学班级教室,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善。然而,在硬件环境更具体的某些方面,铁西区仍需加强。

1.PC机

个别学校依然在使用2005年左右采购主流配置的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而将应该配备给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用的计算机挪为教师办公使用。根据摩尔定律,处理器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硬件性能发展极其迅速,伴随而来的是软件系统也急剧地发展从而对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1]计算机软硬件的协同发展,加速了软硬件的更新速度。从Office 97到Office 2013,软件功能越来越强,但能够流畅运行Office 97的计算机已经不能流畅运行Office 2013了,类似例子举不胜举,未必是计算机损坏至不能使用的程度,才需要将之淘汰,而是当这些早期配置的计算机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要求时,它们就达到了其使用年限,需要更新。所以,一方面应该杜绝将高配置学生用计算机挪为教师使用,而影响正常的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另一方面也应该为教师办公配备能够完成办公需求性能适当的计算机。铁西区在2009年前存在这种问题学校的比例很高,近年来随着流行配置计算机的增添,目前存在这种问题的学校变为个别现象,但就笔者了解,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还是存在的,而且越落后的地区就越严重。

2.服务器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在基层学校,拥有两台良好配置服务器的学校约占学校总数的50%;拥有三台服务器的学校比例约为16%;拥有三台以上服务器的学校比例约为4%。中小学一般学籍系统要使用1台服务器,教学资源和校园网站要使用1台服务器,初中学校必须还有1台毕业考试专用服务器,因此中小学服务器装备数量还十分不足。具体情况,高中好于初中,初中好于小学。网络服务器作为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中的关键硬件设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保证其CPU速度、高速缓存、内存容量、硬盘容量、是否具有Raid和支持热插拔等特性。这些服务器的用途,将在软件环境建设中做说明。

3.网络存储

目前教育系统的教学资源有很多音视频、动画类的教学资源,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比如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就需要很多空间。但是,中小学校现有的存储空间捉襟见肘,众所周知存储的发展速度是“存储密度每12个月翻一番”,每天互联网上都有1EB的数据被创建,这相当于2.5亿张DVD的容量,大型数据中心的存储单位已经使用ZB,正在向YB迈进。[2]我们目前中小学的数据量没有那么高,但是93%比例的中小学还没有网络存储,拥有的也都在10TB以下级别,这和当前单盘容量能够达到3TB是不相称的,和教师对存储空间的极大需求也是不相称的。

4.交换机

光纤速度每9个月翻一番,而成本会降低一半。[3]随着万兆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沈阳市教育网的出口速度和内部骨干网的交换速度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将有大的变化。但就目前而言,虽然铁西区一定比重的学校在2010年更换了更好的核心交换机,但约有28%比例的学校依然使用2003年建立沈阳教育城域网时标配的交换机,这些交换机的交换性能与当今网络发展的状况相比显然有些落后;在管理方式上,也没有支持当今主流交换机所支持的可基于Console口、基于Web页面及Telnet 远程登录的管理方式;在管理能力方面,还欠缺实时监控、流量管理、QoS等功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将被更换下来。与此同时,很多中小学的骨干网依然使用100Mbps的技术和连接线,它们也将逐渐更换成1000Mbps的连接。

5.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交互式教学系统等辅助教学设备endprint

铁西区2010年已经完成“班班通”项目建设,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交互式书写屏系统也装备了很多,个别学校实现了班班配备,但全区整体上,装配比例依然有限,不足教室总数5%。交互式教学系统经过十多年飞速的发展,目前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然而就目前国内外形势发展和软硬件提升状况,交互式教学系统的装备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同时,与多媒体教学系统配套使用的一些设备目前应用也较少,比如无线手写板、抢答器、USB接口的视频展台,以及当前比较热门的电子书包等辅助教学设备,铁西区没有批量装备,沈阳市其他区县情况也基本一致,这些设备近年发展得很迅速,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大量配备。当然由于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性能的强劲,终将会代替无线手写板和抢答器,而且它也可以胜任电子书包的工作。

二、软件平台建设

铁西区大多数学校的校园网站都经历了由静态网站向动态网站的发展,有很多学校的校园网站做得还非常有特色,内容也很丰富,比如腾飞小学、31中学、四中等学校的校园网站。很多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做得也非常好,比如36中学,拥有12万册电子图书,宁官学校拥有38万册电子图书。在教学资源的存储上大多采用FTP服务器存储的方式,拥有1TB以上教学资源的学校也很多。但在软件平台建设方面还有以下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

1.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的作用是校园信息发布,以校内信息发布为主,校外信息为辅。信息内容既包括针对校内人员浏览的通知通报、学校教学活动、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的情况、教师参加校内和区内等教学比赛的情况、学校规章制度,也包括针对校外访问者发布的展示学校风采、树立学校形象、扩大学校影响力的学校校园信息。

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学校的信息不能及时发布和更新,使得校园网站成为为了迎接上级部门检查的“花瓶”,不能确实发挥校园网站的作用。

2.FTP服务器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度的提高,每位学科教师的电子资料、工作文档都有很多,因此需要为他们提供一定容量的存储空间。同时,学校内建有FTP服务器还可以方便校内教育教学软件的共享、校内某些文件的分发。

3.教学资源库建设

多媒体教学环境需要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材、电子版教学理论文献、教学案例、图片、音视频、动画、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将这些大量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存放到专门的资源库中,可以方便教师进行资源浏览、资源检索、资源管理、资源下载和交流。

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面,目前存在教师共建共享、资源制作公司的独立开发等多种模式。针对目前中小学自身发展现状而言,最佳方案是校内建有小型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发展适合本校教育教学使用的资源,同时与上级部门创建的教学资源库建立一种协作关系,使用其资源并定期上传本校开发的优秀资源。

4.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纸质图书的入库、借阅、续借等功能。同时,也要提供电子图书的订阅、下载和阅览服务等功能。铁西区大部分学校购买了正版的图书管理系统;部分学校使用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免费版本的管理平台,虽然功能有限,但对于中小学校功能足够且节约了一定的教育经费。当前,铁西区电子图书系统主要的问题是很多学校购买的电子图书内容陈旧,以及不能保证每年的更新率问题。

5.题库管理系统

当前,中小学建有专门题库管理系统的学校几乎是凤毛麟角,但题库管理系统在组卷、试卷分析、成绩管理、套题管理等方面作用巨大,有的题库管理系统还具有网上考试子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适于网上考试科目的测试和教学质量分析。

6.课程管理系统

通过课程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发布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网上教学内容交流,布置学生的在线学习、在线测验、课后作业和网络讨论,教师也可以提供对学生的在线辅导。Moodle平台就是一款开源的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课程管理平台,当然类似系统还有很多,比如课廊、Dokeos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课程管理系统在铁西区没有普及应用。

7.学籍管理系统

学籍管理系统主要提供对学生的学籍基本信息、简历信息、升级、降级、留级、跳级、调班、毕业、结业等进行管理的功能。目前,铁西区中小学基本还是使用2000年统一配置的学籍管理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8.考勤管理系统

考勤管理提供的功能包括签到管理、缺勤管理、加班管理、考勤查询、考勤统计等内容。传统的考勤管理系统只针对教师,然而在中小学校园环境,其实对学生的考勤也很重要,有了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学校的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各班级学生的缺席情况,及时了解缺席原因,同时在系统内留存记录。

9.其他

在学校的其他管理领域也需要使用信息化的方式来加强学校的相关管理或改善原有的管理方式,比如手工进行排课和分班是很复杂的,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可以轻松、快捷地完成这些工作;中小学需要做资产的采购、调拨、报废等管理,有了资产管理系统会很方便;有了家校互动系统,家校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在学校的综合管理方面,铁西区至今仍没有某所学校能够实现全部信息化管理,并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兼容互通。当然,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普遍存在的。由于项目利润等各种原因,很多软件公司都瞄准了高校管理需求进行软件系统开发,而针对中小学开发的综合管理系统软件近年才开始涌现。

三、结束语

综上,沈阳市铁西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硬件建设的某些方面、软件平台建设的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放眼国内,沈阳市铁西区也只是一片典型的区域,这一片区域的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既达不到北京、上海的领先地位,又比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领先若干年。展望未来,全国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离“数字化校园”的目标依然还有一段距离,有很多促进教育教学更高效、更便捷的系统还没有普及应用。也没有实现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率,通过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而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出校园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学校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拓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各级领导对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重视,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们期待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将会再上一个台阶,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晶,李文石.摩尔定律的数学模型与应用[J].每周电脑报,2001(33):29-30.

[2]贾莉.EMC25亿美元加大亚太投资力度[J].教学与管理,2008(4):3.

[3]韩一石,强则煊,许国良.现代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常军林,吴笑伟.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12):163.

篇5:南门小学三年校园文化发展规划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品质。文化立校是现代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为更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及省、市、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校情实际,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一、校情分析

南门小学位于老城官井路71号,创建于1972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占地面积1056.88平方米。1972年隶属于老城小学教学点;1975年取名南门小学,属于南门村村办学校;1977选址在此,1978年遵义市教育局接管,学校转为公办学校。目前学校开设6个教学班,共有在校学生306人,有在职教师13人。学校注重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良好的育人环境,优质的教育质量”的办学宗旨,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学水平一直居同镇其他学校领先水平。我们力争再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和探索,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优良校风营造精神美、人际和谐营造人文美”的思路,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内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学质量一流、文化底蕴丰富、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继续努力,培育以人为本、合乎规律、引领发展的理念文化;培育科学效能、民主参与、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培育理念先进、团结合作、敬业爱岗的教师文化;培育注重体验、自主发展、低负高效的课程文化;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行为文化。

三、工作任务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自然优美,室内布置整洁舒适的育人乐园。工作任务:

1、校园美化

①由于校园环境窄小,我们利用现有资源,重新完善绿化带,对各种树木整枝造型,把门卫左侧、升旗台前、围墙和厕所前的花草增加和更换,改变校园绿化单一的局面,力求一年四季校园景色各不相同。

②各种植物安置简洁的文明用语警示牌,给每棵大树取名分科,并建立档案。③学生流动较大的走廊间要有激励性的大号标语(如: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让健康相伴每一天),增强育人内涵。

④校门口放置一块活动提示栏,标示为“放学路上靠边走,平安回家勿逗留”或者是其他提示语加强安全宣传。

⑤抓好黑板报宣传阵地,分年级以竞赛的形式完成,年终进评比表彰。

⑥维修墙面,楼顶防水,所有体育设施、门窗油漆一新。并在适合位置悬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

⑦所有用房有标志牌,每层楼有“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温馨提示语,房内整洁规范。⑧校园走廊和楼道挂学生各种作品和宣传画,营造健康向上学习环境。

2、功能室美化

①学校各类用房门窗油漆一新,墙面无破损,无乱涂乱抹现象。②各科室用房有统一标识。③各办公室和功能室制作窗帘。

④各类专业用房布置有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性。有固定的室训,有相适应的警句名言。

⑤各室物品摆放整齐,干净卫生。有专人负责卫生。⑥各室线路规范,灯具安装整齐。⑦各室规章制度张贴上墙。

⑧争取建立计算机教室、完善一个标准实验室、更新图书室。⑨建成班班通和校园网站。

3、教室美化

①教室设有卫生角、图书角等,教室前黑板上方有国旗,国旗两边配上富有本班个性特色的班训。

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张贴上墙。

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闲置课桌搬至保管室备用;教室无杂物。④教室前方黑板右侧或左侧墙壁统一规划为“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级公约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⑤教室两侧墙壁统一规划为专栏,作为学习园地或评比栏,以促进班内学生间的竞争。

4、办公室美化。①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明办公室公约》、值周教师制度等常规要求全部上墙。在规定位置张贴。

②办公室墙壁上统一张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类的激励语。③安装正冠镜一面,以方便教师上课前可以直观自己外在形象。④适当位置安放时钟一只。

⑤建立教师办公室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并纳入学期和谐年级组评比考核。⑥适当位置可张贴国画或书法一组,最好是师生自己的作品,以增强文化气息。

(二)师生行为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通过各类有效的校园活动的开展,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师生行为文化。工作任务:

① 领导行为文化:具有高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高品位的职业境界、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远的战略眼光、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先进的教育思想、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学习与超越的毅力、强烈的忧患意识、踏实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特的个人魅力。②教师行为文化:一是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二是强化师德教风建设,教师遵守《师德规范》;三是搞好校本培训,建立统一的业务学习制度,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鼓励教师多读书;四是加强教学研究,以科研求发展;五是加强教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评比。

③ 学生行为文化:一是从低年级开设养成教育校本课;二是按照《南门小学学生礼仪规范》要求,强化学生习惯养成;三是强化各类活动礼仪、仪式规范。

(三)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鲜活校园文化生活,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工作任务:

1、教学活动

①举办教师论坛、青年教师说课竞赛、课件评比、人人赛课、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②定期开展联片教研活动。

③能开展以“教师教学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开放周活动。④开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普通话水平。⑤充分发挥红领巾关广播站功能。加强宣传语言文字政策法规。⑥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活动。

2、班级文化活动

①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指导员,负责全面指导建设本班文化。②师生共同设计适合本班的班级规章制度、班训、班名、班徽等。③结合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坚持与时俱进开展主题教育班会。

④组织学生办好班级黑板报和宣传栏,利用教室各块专栏开展班务工作。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⑥争创文明班集体、养成教育示范班评比活动,树立良好班风、学风。⑦建好图书角,认真开展读书活动,努力提高班集体文化内涵。⑧开展“读名著、看名篇、背名诗、唱校歌”活动。

3、专题文化活动

①开展主题周活动,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安全卫生周、阅读周、文明礼貌周、推普周、音乐周、班务评比周等。

②认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切实增加学生法制观念。③认真做好师生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平安无事。

④认真开展“爱心教育周、诚信教育周、感恩教育周活动”,强化学生思想教育。⑤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节、科技节和文化节活动。⑥开展创建“学习型校园”活动。

(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工作目标:

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培育科学效能、民主参与、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工作任务:

①定期召开教职工会议。

②坚持校务公开,定期组织教学开放活动和民主评议活动。

(五)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培育以人为本、合乎规律、引领发展的理念文化。工作任务

①归纳提炼富有学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②开展校旗、校服、校歌、校徽设计活动。

③创作具有激励性的校歌,请专业人员制作,师生人人会唱校歌。

④各班均有规范的班训、班风、班规;开展取班名,制作班徽、班规活动。

⑤每学期组织一次师德模范、教学教研之星、优秀班主任评比表彰活动,并将先进事迹在校园橱窗展示。激励师生进步。

⑥定期开展评选 “文明班级”“养成教育示范班”活动。

⑦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语言文字工作、安全教育工作、师德先进事迹、行为习惯典范,解读校风、校训、教风、学风。

四、实施步骤 1、2015年9月-12月。宣传发动、分析校情、制定规划;挖掘、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全面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侧重于环境文化建设、师生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强化。2、2016年1月-2018年1月。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侧重于活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更好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内部管理科学、高效,人际氛围更加和谐,对外声誉越来越好,师生行为习惯成为自然。3、2018年3月-7月。总结提高,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常规。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内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学质量一流、师生行为规范、文化底蕴丰富、人民满意的学校。

五、保障机制

1、统一思想。学校把贯彻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纳入学校主要议事日程,分工负责,相互协调,上下一心,齐抓共管。

2、健全机构。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参与抓;班级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执行小组,年级组长任组长,班主任具体抓,大队部协助抓。

3、培训队伍。学校大队部负责培训班主任;班主任负责培训骨干学生。

4、落实专人。校长、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专门负责抓校园文化建设。

5、采取措施。安全卫生、师生行为、读书活动、文明用语等各方面量化,坚持一月一评比,一学期一汇总。

6、保障经费。加大经费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每学期不低于公用经费的10%。

7、实施原则。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体现个性、促进发展。

8、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名单

1、领导小组: 组 长:周万英 副组长:罗成萍

组 员:张晓娟

唐伦丽

2、执行小组: 组 长:王敏 副组长:何平组 员:各年级班主任

侯晓靓

南门小学 2015年9月

篇6:校园文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需要。为使我校校园面貌达到净化、绿化、美化、文化的新要求,特制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一、总体目标

为师生创设一个优美的、花园式的校园环境;

创设一个健康活泼、自主生动的心理环境;

创设一个民主友爱、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

创设一个文明勤学、健美向上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2.明确领导小组人员职责。

三、具体内容与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本着“追求高品位,着眼实用性,科学规范,合理高效”的原则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育人场所。

1.校园绿化、美化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园林小品为辅。发挥校园原有的自然地貌的作用,适当增加四季青等名优树种,营造出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合理布置校园音响系统,让师生在校园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2.办公室布置要简洁大方,基本内容包括办公室门牌,办公室标语,工

作人员名单,职责,周工作行事安排,作息时间表等。

3.教室按统一标准布置,物品摆放规范,强化室内外卫生要求。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其内容包括班级标志(门牌),班风,班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干部名单、学生作息时间表、学生作品展示栏、图书角、卫生角、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名人画像及名人名言。

4.抓好墙壁宣传,让每一块墙壁说话,力争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角都成为教育学生的材料。

5.搞好“一栏”、“两廊”(宣传栏,文化知识长廊、文体宣传长廊)建设。学校在每栋教学楼的走廊柱上悬挂有关修身、处世、爱国等名句,师生出入,耳濡目染。

6.在校园内多方式呈现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黎明小学的教育品质。

7.进一步健全优化校园广播台和红领巾广播站,上下课铃声设为动听的音乐,课前一分钟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校园歌曲,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8.努力构建数字校园,精心设计网页,经常更新网站内容,丰富信息流量,及时发布学校发生的事件和师生活动最精彩的故事。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搭建交流平台。

9.加强图书室、阅览室等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条件。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建立心理咨询信箱,关心和帮助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对特殊生的深入致诱导教育。

2.打造“和谐、务实、团结、进取”的精神。通过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使“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同事要有诚心”加强师生凝心聚力。

3.搞好师生的团队精神建设。开展多形式的文体活动(教师节联欢、新年汇演、教师篮球赛、田径赛等)、教学赛课、送温暖活动、慰问活动等形式进行,让师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温暖。对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每年定期进行“勤奋之星”和“孝敬之星”评比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使学校形成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和谐共处的儒雅之地。这些活动由教导处、体育组、音乐组等部门予以落实。

4.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关注人、研究人、服务人、激励人、发展人,弘扬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学生终身发展;坚持以教师为本,学校为教师创设一种“安居无忧”的生活环境,“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终身学习”的发展环境。

5.开展校本研究,加强教研文化。提供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利用专业引领这一形式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执教水平;扎实开展古诗词课题研究,让学生通过积累与应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让教师结合教与研,做好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提升教学综合能力。

6.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启迪心智,读书滋养心灵,读书涵养人生。让师生通过读书走进名家伟人的精神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陶冶自己,提升自己,以读书丰富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校园。学校拟定读书计划,保证有量上的要求,又有质上的检查,使“读书-学习-反思”成为师生的行为

习惯。做到读书与反思结合,读书与继承、创新结合,读书与研究结合。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也是一种文化,它具有规范性、连续性和导向性。学校的规章制度,包含着对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活动等全方位的规范和约束。

1.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统一上墙。

2.各班班级特色文化即班级文化名片(班名称、班级口号、班级特色、班级精神)精心设计后统一装在各班教室门旁。

3.各班的班训、名言警句醒目地张贴在教室的墙上。

4.各办公室统一张贴有老师师德达标要求,教师职责,教研组长职责、班主任职责和工会小家建设制度等。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即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通过它可以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科学的管理机构、务实的管理阶层,严谨规范、实用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保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三)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书育人、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事态度,是师生员工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体现在教学、科研、生活、管理、人际交往、社会实践中。

1.积极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月活动。

2.规范每周升国旗仪式,抓好“国旗下讲话”的活动。

3.定期开展学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学习校规,向同学介绍自己,才艺

展示、干部竞聘等。

4.积极组织学校社团队活动:合唱队、舞蹈对、鼓号队等。

5.精心组织实践外出活动: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和消防演习等体验式教育活动。

6.积极开展学生文化学习、讨论活动:讲故事、命题作文、演讲、朗读、征文比赛、主题答辩、知识竞赛等。

通过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使校园文化渗透到行为中,并将校园理念和文化内化为学生行为,建构出教师、学生自立、自主健康人格的行为文化特色,确保“校园文化”之树根深叶茂。

张侯小学

上一篇:看远、看宽、看淡美文下一篇:怎样做个好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