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科研训练实习总结

2024-05-09

专业科研训练实习总结(精选9篇)

篇1:专业科研训练实习总结

数理系1714061班专业科研训练实习总结报告

一、实习的基本情况

数理系1714061班共有学生57人,经过为期三周的专业科研训练同学们基本掌握了Latex排版软件的使用,能运用此软件编排数学文章,能解决统计、方程、优化方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经过动员、上机、练习、设计题目、答辩几个环节,最终完成了此次专业科研训练的实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实习的工作过程情况

1,此次专业科研训练实习前,我们专门下达了《专业科研训练实习任务指导书》,并且精心安排了学生实习的整个工作安排,并把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由参加此次实习的5位指导老师具体负责,一个老师辅导一个小组。

2,确定实习内容,我们此次实习安排了以下内容:主要学习专业科研训练中查阅资料、文献检索、数学LATEX排版技术原理,金融、保险、最优化方法与数学的交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学习数学LATEX排版技术的知识,并在计算机是演练这些排版技术,让学生掌握根据参数的变化所引起的排版技术的变化;在校内指导老师安排下进行实习报告答辩;撰写实习报告。

3,学生成绩评定,根据实习安排,我们的成绩评定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课题研究答辩、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日志的情况。并将实习报告的电子稿和打印稿保存了起来。

二、实习的主要经验

为了提高实习的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周密安排

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对此次实习进行了统筹安排,内容包括动员、任务书下达、选题、指导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过程要求、成绩评定等。

2,对外出学生一律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并做好登记,校内指导老师都具有讲师或研究生学历以上。

3,鼓励学生对Latex排版多动手,多请教,多提问、多练习,使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排

版程序和排版方法。

4,教师为了让学生有较大的提高,经常在机房和教师辅导答疑,使学生们的问题尽快的加以解决。

5,为了让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更好,我们对学生的答辩要求很严格,一次不能答辩时,要求学生下次答辩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更深刻更难。

四、实训中出现的问题

1,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缺乏深入思考。

学生一直以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得还很扎实,老师的实训题目感觉也很轻松的就理解了,但是经过答辩才知道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的还非常不够,很多细节上的东西考虑不到,还有以前学过的东西,总认为他们还会,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比如在做线性规划问题的时候不能够明白里面变量之间的关系,把问题复杂化,使学生限于困境之中不能出来,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加注意,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认真思考,对同一个问题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对知识做到全面的掌握,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才能举一反三。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还有待提高,知识和具体应用之间差距很大。

通过实训,发现学生学习知识经常眼高手低。在学Latax排版时,感觉好像很简单,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编排数学公式应该没问题,然而真正自己动手去编排运行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一个小小的细节疏忽或是错误都可能使结果运行不出来。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了,才明白像计算机C语言和C++编程语言一样,要编排一篇数学公式较多的论文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避免眼高手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表达不清晰,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最后几天是科研实训的答辩阶段,答辩的题目是运用数学中常微分方程的方法求解传染病传播模式,以此建立传染病模型,在的答辩时,在很多细节问题上针对的行提问,之前在数学建模课程的时候就曾经学过,但是在叙述的时候却总是丢三落四,忘前顾后的,有点语无伦次,而且不能突出重点。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多加培养和注重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表达清晰是沟通的前提。

4,在常微分方程经典模型实习中,起初传染病模型的基本思路很难理解,学生应该在不断思考中解决了模型思路的问题,再次是在其中有许多简化的常微分方程要解,学生们必须查阅了许多教科书,最终求解出所有的常微分方程。在经济模型中有很多的经济的知识,离散分析模型,学生认为是最难得模型,学生感觉比较困难,无从下手。线性规划和最小二乘法的应用主要要理清思路,在实习中学生认真列方程和计算其结果,复习了以前的matlab软件的知识,但是遇到实际问题时,解决效率不高。

五、改进措施

1,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水平,在学生创新性思维,延拓性思维上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要加强学生们跨学科、跨专业领域问题的开发和研讨,强调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2,加强学生们软件的学习,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

4,从学生管理的角度,解决好毕业生对实习的认识,从思想上让学生对实习的重视和提高。

5,形成良好的实习过程评价体系,将其与考核成绩有机结合。

数理系

2010年1月16日

篇2:专业科研训练实习总结

《科研技能训练》

实习总结

实习学期: 2013至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班级:完成日期:2013.12.30

以上为封皮格式,只添加学生姓名、学生学号(10位数字写全),其他格式不要动。

科研技能训练实习总结要求:

1.实习总结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写作过程

二、写作的收获点

三、写作的难点

2.字数要求:字数最低不能少于1000字。

3.格式要求: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字、缩进;例如一、二、三、……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字、缩进;例如

(一)(二)

篇3:专业科研训练实习总结

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开展SRTP的社会意义

将研究性学习纳入高校本科生培养计划, 可以提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产生具有一定学术和社会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初步建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评价制度。成立本科生科研基地暨本科生科研基地立项并设立学生科技专项经费, 可以进一步规范本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管理并资助本科学生课外科学研究和创新科研项目。此外, 积极拓宽资金渠道, 广泛争取社会捐助, 可使学生科技专项经费逐年增长。

开展SRTP的对策

1. 让本科生推进“教学和科研互动”工作

学校应该要求每位教授、副教授均有自行设计或参加的本科创新教育的课题和项目, 主要吸收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学生参加;各院系也将组织教授提出适合本科学生创新教育的课题,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鼓励二、三年级学生通过两种途径参与科研, 一种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做科研创新开放实验。另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 包括研究型项目、创造性设计工作以及公共服务性项目。参加创新活动的学生经指导教师认可, 可获得创新学分, 通过这样的锻炼使部分学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专业课学习和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 以适应现代化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这一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设计项目、制订项目可行性计划、预算经费使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和论文、结项答辩等, 了解熟悉科研的基本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探究精神, 最终为体现科技创新成果, 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依托高校优势, 开发特色项目

高等院校应以校内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各学科的科研机构、工程基地为依托, 将创新教育融入科研训练。各系院应提供2套~3套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向本科生开放, 包括配套的教案或实验指导书。在各研究所、实验室申报的基础上, 学校将根据对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申请者研究力量和基础、学生的覆盖面和受益面、预期成果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立项的方式建设校级“教学与科研互动示范基地”、若干个院级“教学与科研试点基地”, 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对策

设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任选学分、实施优秀科技社团示范活动支持制度、对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学生实行弹性学制等十大政策, 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全面推动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开展, 并及时将学生的课外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学校重点资助学生进行前沿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科研项目的研究。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初审、研究进度及经费管理由各院、系、部负责, 各院、系、部应当为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研究提供各种物质条件, 并指派教师予以指导。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专项拨款, 基金重点支持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课外学术科技项目, 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由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负责并与团委共同管理。基层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由各院、系、部主管科研工作的主任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

4. 加强对体育院校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具有较完备的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既能就某些特定选题进行研究, 又能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就对今后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管理中可以采用研究生与本科班级结对任本科生科研助理的方式来实行对本科生科研助理的管理。在科研资料查阅的方法、科研小论文、读书报告、毕业论文、课题申报、专业学习、考研等方面对本科生进行具体指导。此外, 在开放性实验设计、数学建模、科研课题等方面, 研究生与本科生也打破“井水不犯河水”的固有思维界限, 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另外, 应加强院系间、导师间的沟通交流工作, 同时加强学生间的学术交流, 使更多的学生可分享他们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赵永东.发达国家本科教学改革的趋势及其特色[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5 (7) :20~23.

[2]张树平.科学实践对增强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6 (2) :14~17.

[4]严冰.免疫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4) :82~84.

[5]刘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J].复旦教育论坛, 2004 (6) :36~40.

[6]刘建国.创新型人才类型与个性结构的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 2004 (3) :27.

[7]孙天明.体育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3 (5) :76~78.

篇4:专业科研训练实习总结

【关键词】教育实习:质量管理;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

On the Quality Control in Teaching Practice by Master Degree Candidates Majoring in Sports Training Study

FENG Xia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This article makes an intensive study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in teaching practice by master degree candidates majoring in sports training study. We hop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erfect their existing manage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teaching practice, so as to fulfill the object of promot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Keywords】Teaching Practice, quality control,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study,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1前言

21世纪是知识资本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由于体育学科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基础能力,而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除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技术、技能的掌握就更为严格一些。因此,教育实习质量管理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尤为重要。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家、06级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实习生与体育类研究生教育实习工作的负责人进行访问、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目前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的现状结论。其中,研究生调查问卷共发放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 100% ,其中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 93.3%。专家与指导教师问卷共10分,回收9份,回收率90%,有效问卷9份,有效率100%。

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急需解决问题的调查中,(调查结果见表1)“实习指导思想的更新”居首位。任何活动都需要指导思想,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以及是否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育实习对于研究生而言,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都是相当严格的,较本科阶段的教学实习指导思想也应有一些差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规格、质量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能力的高低,还需要具有创新、学习、继续教育等多方面的能力。教育实习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应根据时代变化而改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培养标准和规格,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指导思想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目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的基本精神,但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实习中却体现得不够,因此,需要加强对实习研究生实习思想的教育与更新。

“实习质量标准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 居问题第二位。研究生作为高端人才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仍需面对就业压力、社会需求等问题。教育实习的目的通俗一些讲就是要把“半成品”培养成“合格品”或“优质品”,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多,质量问题凸显,如何达到“优质品”的标准,已成为众多在读研究生的追求。研究生教育除了满足学术价值需要,还要满足个人、社会价值需要,尤其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的需要。当代社会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个体离开社会群体是得不到良好发展的。人必须首先适应社会,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发挥个人专长,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标准自然离不开需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标准就是目前高校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标准,即一专多能,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

“实习资源管理” 位于问题第三位。实习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必须制定出详尽、合理、有效的具体管理标准或细则,这是科学管理实习资源的重要前提,也是实习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调查显示,原有的实习资源管理中的实习经费、时间与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实习的需求,而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更是影响实习生实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实习研究生建议,学校应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对实习时间和实习形式的安排应该更蛤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多在本校实习或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教学问题与效果,很难及时与指导教师交流,容易造成管理遗漏。可见,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资源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实习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实习生水平”位于问题第四位。根据调查显示,大学78%的实习研究生表示学校的实习评定不能反映其真实水平。究其原因,大多数高校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实习指导教师决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存在,而依据学校制定教育实习成绩评估综合量表进行评价的方式很少。经查阅大量文献、网上资源信息与走访专家、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实习指导教师发现,目前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量表较少,且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缺乏必要的监控和评价,这是造成教育实习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构建科学、全面、合理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成为当务之急。

4建议

4.1更新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理念

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依据某种价值观,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活动作出选择和判断时所持的一种倾向性,因而,确定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可以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发展指明方向,能够使研究生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体现。由于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确定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理念,必须以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条件为依据,以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以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充分考虑教育对社会和对人的双重价值。对于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所要遵循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可以具体理解为以下几点:本土化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理念、多元化的研究生教育创新理念、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精英理念与个性化的研究生教育人才理念〔1〕。

4.2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标准的创新

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需要相关的理论作为基础。由于质量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的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也开始逐渐采用一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应该借鉴新的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与模式,并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调整、改善,使其能够更好地促进实习质量管理效率的提高。建议采用现代科学管理评价的理念与模式,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族标准,促使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与管理实际活动紧密联系。运用到教育领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学校能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但成功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对大多数高校来说,直接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4.3构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1)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因素分析及对策进行研究,结论认为,社会需求、导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管理工作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2〕。(2)对研究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者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国家“科教兴国”需要和研究生教育规律出发,提出了KAQ质量模式——核心是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这符合现代质量管理的质量观〔3〕。(3)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研究,这是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的方法。研究主要借鉴IS09000族标准,并将其管理模式引入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之中,用于大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4)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正在逐步建立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开始侧重于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4〕。

国内教育领域对教育评价理论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期刊数据仅仅只有十几篇,针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建议加强其管理评价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艳利.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理念发展趋势及构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7.

〔2〕肖念.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J〕.江苏高教,1999,(4):94~96.

〔3〕龙朝茹,刘笃喜,王争鸣.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69~72.

〔4〕赵卿敏.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26~30.

篇5:科研训练格式范本及实习报告填写

关键词:×××;××;××××;×××

(仿宋五号字,3-5个,用分号隔开;“关键词:”三字加黑,具体内容不加黑)

一、(一)

1.2.3.(二)

1.2.3.……

空一行

二、(一)

1.2.3.(二)

1.2.3.……

空一行

三、(一)

1.2.3.(二)

1.2.3.……

(正文部分均为宋体小四号字,一级标题加黑,二级以下不加黑)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加黑,5个以上)

[1]

[2]

……

示例:

[1] 袁庆龙,侯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

[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

[3]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3)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示例:

[1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4)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5)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

[13]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6)网络文献:

[序号]作者.题(篇)名.网址,发表日期.示例:

[2]李文.加入WTO后中国“三农”收入面临的新问题.中国财会网,http:///ztjj/wto/200003/0719101316.htm,2004-07-19.(7)其它来源文献注释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有关学术刊物标注,或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确定注释方式。

实习报告填写

目的:通过科研训练,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培养科研思维方式,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提高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和管理问题的能力、掌握理论及实证研究的科学方法及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的基本过程,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从事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

(1)在明确题目与方法后,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积极主动地向导师请教、汇报进展情况;

(2)充分发挥主动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定方案、分析总结等方面的独立能力训练,从而锻炼自己。

(3)定期总结前阶段的工作,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篇6:科研训练个人总结

一年以前,对于“科研”一词总感觉很陌生,也很遥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选修了我院的一个创新选修课,幸运地加入到了一个课题叫做“海洋条件模拟实验台三维交互全景设计”的科研训练项目中。从而对“科研”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体会。

近一年来,在高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团队的努力合作下,我们顺利地结束了该科研项目,完成了摇摆台的三维全景绘制工作,实现了摇摆台的实验过程动态展示,能从各方位、各角度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并以视频的形式导出。

这个成果是可喜的,是我们整个团队都倍感珍惜的,我首先要感谢高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同时感谢我们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是他们让我有了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是大家的合作让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绝不是生硬的口号,更让我懂得了,思考让问题变得可解!

刚开始的时候,作为低年级学生,我们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的储备,所以这样一个科研项目对我们来说就显得相当困难,我们得从基础的知识学起。还记得那段生动的描述:“当核作为动力在海洋上工作时,其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在真实条件下去做这样的实验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怎样对这个过程进行观察与研究,从而实现对核动力的充分应用呢?这就是我们的海洋条件模拟实验台也就是所说的摇摆台能够帮我们实现的,因为摇摆台充分地模拟了海洋条件„„”。所以最初高老师便为我们讲解摇摆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于是,我们便开始了与摇摆台一起的生活。我们学习摇摆台的使用及其控制系统。

在充分的学习后,我认识到,开始的基础专业知识不足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是的,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愿意付出,问题总会有答案的。于是,我们便开始研究如何进行绘制工作。

摇摆台已经明白了,但如何绘制他,我们又遇到了问题,我们对于各种三维建模工具进行初步的学习之后,了解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我们最终选定了Pro/E软件,因为该建模软件能与其他一些分析工具配合使用,其后续应用更加广泛,从而使我们的最终作品变得更加有意义。于是我们便把精力集中放在Pro/E的学习上,并开始绘制初步模型。我们会呆在实验室整个上午,测量实物的各个参数。就是在简单的数据测量中,我也学到了:“万事出于细!”——数据测量追求的就是精准。

在绘制工作中,我们小组与高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我们分工明确,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在绘制过程中我主要负责的是垂直杆件的绘制与整个支撑杆件的装配任务,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去找我们组成员一起讨论,对于Pro/E的使用,王XX用的最熟,他总能给我提供很好的解决办法。

在整个科研训练项目的实现过程中,我也对“科研”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参加这个项目所产生的自豪感中,我体会到,“科研”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积极发现,努力思考,科研就在我们的身边。

篇7:科研训练心得总结

为培养我们的科研技能,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学校和学院开展了科研训练,而我们有幸能够参与其中,在樊老师的辛勤带领下,我们组的同学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来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

科研确实是一项相当不简单的工作,要使自己的科研项目在众多的项目中脱颖而出需要我们大家的合作和努力。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特别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特别想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动手能力,为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奠定基础。而这次的科研技能训练不仅让我亲身体会到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难度,还了解到科研绝不仅仅只是我以前所想的那么简单,它需要很多的人,做很多的工作,包括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扫尾工作都是非常的重要,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够忽略。通过科研训练,我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和细节部分的重要,不能因为关系不大就不去重视,从而导致大的失误。

在这次科研训练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有限元分析法不了解,对MATLAB使用不熟练等问题。但是通过樊老师耐心的讲解指导,查阅各种资料,以及与同学们讨论,最终顺利的完成了此次科研训练。这次的科研训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科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缜密的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

在这一年多的时光里,我们的科研训练也随着我们长大,渐渐成熟,最终顺利结题。从一开始的懵懂与手足无措,现在的我们已经能够使用MATLAB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也复习了以前在工程数学中学习过的知识,如拉普拉斯方程。深入了对知识的了解,明白了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而要事必躬亲的去探索。同时也让我们端正了我们对待科研的态度,让我们获益匪浅。

对于我的毕业设计,此次的科研技能训练让我增加了很多经验和方法,也让我了解到了我的很多不足之处,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加以改正。将此次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其中。多多询问他人的意见,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将毕业设计做的比此次更完善。

篇8:专业科研训练实习总结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训练链

高等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探究, 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提高其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统计学专业, 实践性很强, 传统的只注重学习课本知识的人将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因此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 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专业特征, 科研能力的培养应着重提高学生收集、处理统计数据、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具有统计专业特色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以导师制为基础, 以专业课程为载体, 以导师的研究课题为导向, 从大一到大四, 每个阶段侧重不同方面进行重点训练, 形成全程完整的科研训练链。

一、以导师制为基础, 使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制度化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科研能力的提高远比学习一门课程要艰难得多, 每个本科生都需要有专人进行指导。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目的是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导师给予每名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指导以及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培养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因此, 以导师制为基础, 使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制度化, 是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基本保障。

实施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高校领导及各级管理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评办法, 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管理, 计入教学和科研工作量, 支付适当的劳动报酬, 对表现突出的导师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要进行鼓励, 学生的科研成果可计入学分, 并给予适当奖励, 使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章可循, 形成风气。

二、以专业课程为载体, 使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理论和方法的承载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包括共同培养和个体培养两方面, 个体培养需要导师给予学生个别指导, 而共同培养需要所有专业课教师针对所有学生, 以专业课程为载体,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作业练习、上机实验和课程论文等具体环节, 使学生逐步掌握进行科研所需具备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手段。从统计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入手, 不同课程侧重点不同。通过《描述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等专业基础课, 主要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数据搜集和整理的步骤以及数据初步处理和分析方法;通过《统计软件基础》, 教会学生使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掌握进行科研的重要工具;通过《调查概论》、《数据采集方法》和《抽样技术》, 让本科生掌握数据搜集的定义、口径范围、方法和途径以及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手段和方法, 并根据教学进度计划, 分阶段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 包括选择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 进行实际调查 (非概率抽样调查和概率抽样调查) , 写调查研究报告, 进行系统的课程内和课程外科研训练;对于《非参数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计量经济学》、《数据挖掘及应用》、《结构方程》、《数据模型与决策》等专业分析方法类课程, 主要通过案例教学、组织课程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上机试验等手段, 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步骤、适用范围和上机操作;进而通过课程论文, 指导学生将学过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现实, 筛选和检验统计模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实战培养。

三、以导师的研究课题为导向, 使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

导师可以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导向, 让本科生参与课题设计、资料搜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 使科研能力的培养有课题目标、现实内容和实际价值, 以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导师可分配不同任务, 进行不同层次的科研训练。大一的学生可参与数据资料的搜集、录入和编码等基础性工作;大二的学生可参与数据的加工整理、软件处理以及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简单解释;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则可参与课题总体设计、分析方法筛选、模型的建立和检验、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等高层次的科研工作。作为学生团队, 低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基础性工作时, 可请高年级学生进行指导和讲解;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高层次的工作时, 可选择低年级学生作为助手, 带领低年级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以导师的课题为导向, 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生生互动、学学相长的良好科研氛围。

四、从大一到大四, 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科研能力培训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 大学四年需进行“全程训练”, 形成完整的“科研训练链”, 这个训练链的基础和核心是导师制。针对不同年级的统计学专业学生, 需推行不同的导师制模式, 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科研训练。

对大一的学生, 由于还没有专业知识基础, 可指定少数有经验的导师, 以班为单位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基础素质, 如了解科研工作流程、数据录入及编码等基础工作。

大二的学生已有初步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统计软件基础, 可为每名学生指定一个导师, 而每位导师指导一组学生, 科研能力的培养重点应放在专业素质的养成方面, 主要包括:一是正确认识统计专业的性质、科研的实质以及两者的关系。二是阅读专业文献并做笔记和文献综述。三是查阅统计年鉴, 结合相关课程和软件对年鉴数据进行处理, 合理解释数据处理结果等。四是利用各种调查方法搜集统计资料。在上述工作的指导中, 同时培养一组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大三的学生已掌握了大量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软件的使用, 导师可引导他们参与到自己的研究课题中, 或鼓励学生申请其他科研项目, 作高层次的科研训练。对考研的学生, 要将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考研专业方向结合起来, 通过撰写课程论文指导其应用各种统计方法分析现实问题;指导学生参与课题设计, 搜集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料, 对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研究, 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为考研深造及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对不考研的学生, 要将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着重通过指导专业实习、岗位实训等培养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大四的学生已有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导师需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主要通过毕业论文进行全方位的科研训练。学士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必须完成的课业之一, 是对本科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面检验, 也是对其能否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通过指导毕业论文, 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一是从选题入手,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选择既是社会热点又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论文题目;二是通过开题报告, 训练学生进行文献搜索和综述, 寻找论文切入点, 探求科学的分析方法, 合理构造论文框架;三是通过撰写论文, 训练学生利用统计方法搜集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分析研究数据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综合能力,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顾万荣等.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 2011, 5

[2].刘培莉.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2

篇9:大学生早期科研训练跟踪研究

关键词:世界地理;RAGs;科研训练;学习特点

当代研究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条件具有时代特点。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大目标下,大学生具有极高的科研愿望和极强的思维能力,在大学开展早期科研训练中,一方面是学习资源特别是网络学习资源丰富易得,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有效的、正面的科研训练指导;另一方面,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相当比例的学生容易形成急功近利、技术主义的科研思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尊重科研规律、注重夯实基础。

在大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世界地理”课程以其教学内容最广泛的综合性、地域性凸显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大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大平台,也是习练地理信息收集、综合分析集成、综合各种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课程载体。RAGs(Reading & AnalysisGroups)活动是“世界地理”课程自主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锻炼学生的群体学习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世界地理”教学内容多但学时少的矛盾。借助多年RAGs活动课,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尝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对学生组织RAG的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跟踪记录和调查,发现地理专业大学生早期科学研究基本状况——兴趣取向、学习过程和方法特点、科研训练的误区分析等方面,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完善基于课程平台的早期科研训练提供信息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以后的同学提供学习经验和教训,提高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RAGs活动设计

以北京师范大学2004级“世界地理”课程为例,RAGs活动的主题确定在“世界PRED问题”,即Population(人口)、Resources(资源)、Environment(环境)、Development(发展)问题。课程班分成8个小组,从加大阅读量入手,学生通过群众阅读发现问题一讨论综合分析问题一系统集成解决问题的三部曲学习过程,尝试自主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RAGs活动过程中需要至少进行三轮的课外阅读和四次小组讨论,最后每个小组所有成员合作,通过PPT讲演、知识竞赛、角色扮演课堂剧和辩论赛等各种方式来展示和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学习经验。

二、RAGs选题过程特点

1学生选题的兴趣取向

选题包括前两轮阅读和小组讨论过程。通过分析小组讨论记录,对所有小组讨论过的题目按照ER.E.D四个方面归类,发现学生在从事早期科研时的兴趣点有以下特征;

(1)学生选题过程中关注的兴趣点多而杂。一共有32个PRED问题分别被各个组探讨过,从“古文明的分布与移民国家的关系”到“极地的可持续发展”,PRED的四个方面都涉及到了。其中人口问题为5个,资源问题为13个,环境问题为5个,地区发展问题为9个,反映出学生的思路开阔,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发散性;思维跳跃性大,问题形成得很快,但提出问题时很少经过细致的思考,而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显示出学生早期科研时的稚嫩。

(2)无论是从提出的备选题目还是最终选定的主题来看,资源和区域发展是学生兴趣的焦点(占70%以上)。特别是资源安全及其与经济发展联系的问题备受关注,如国际河流开发与合作、从石油对世界发展的影响看中国石油战略等选题。

影响因素至少有三个方面:首先,选题时间段对应于“世界地理”课程学习国别地理的第一部分:日本,着重分析了日本的资源危机和区域经济发展。课下学生选取研究题目时,很自然会联系课上学习的内容。这是课程对选题的导向作用。其次,近几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相应的新闻报道和研究资料多,学生选题时也很容易联想到相关内容,再者,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内容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多,比如研究“人口金字塔”就有很大部分研究的是人口学、社会学的内容,而有关资源和发展的问题与地理学专业更加对口,更能系统地、区域地把握地理学人地关系相关性。

(3)所有选题的研究意义,都直接定位到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有的小组先讨论某PRED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特征,或典型区域的发展特点和经验,然后分析如何运用这些特点、经验来指导中国的发展。

2选题的限制因素

RAGs研究活动既是对世界地理课程学习一个拓展,又是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一个载体,它的各项要求没有校级或院级本科生科研项目那么严格,是基于课程平台的准科研活动。所以它所提供的研究条件,无论是硬件支持还是软件支持都弱一些,学生选题时需要考虑的限制因素相对更多。经归纳,以下五个方面是学生选题时主要的着眼点:

(1)是否符合“世界PRED问题”这一主题要求。可以相对独立地从人口、资源、环境视角阐释整个区域的现状、问题与联系,也可以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核心综合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创新性,选题时,如果某些学生想到课堂学习过的内容,通常都会被其他组员否定掉。因为他们觉得缺乏创新性。但这里的“新”是相对学生来说的,可能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已经很成熟了,但只要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题目就具有“新”意。

(3)数据、资料获取的难易程度。研究“世界地理”问题时,资料获取可能会非常困难。尤其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基础信息十分匮乏,这对研究的开展造成非常大的障碍。

(4)工作量和时间限制。RAGs活动总共持续两个月。此间,每个小组至少要进行三轮阅读,并同时完成选题、最后的研究报告和成果展示设计。即使是小组六个人分工协作,时间也相当紧,所以工作量太大的题目只能放弃。例如某小组曾讨论过研究“泛太平洋经济合作区”的建立问题,但需要搜集东南亚众多欠发达国家的基础数据。即使撇开资料的获取和语言问题,庞大的工作量也会大大降低这个题目的可行性。

(5)学科交叉性。PRED在内容上肯定存在学科交叉。但如果题目的学科交叉性太强,就不适合选作RAGs活动的研究对象,毕竟时间少,任务紧,如果还要另外学习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时间和精力都难以保证。

三、RAGs研究过程特点

选题之后进行RAGs三步曲的后两步:按照指定的研究思路和方案归纳并综合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1研究方法特点

(1)案例研究是学生首选的研究方法。8个小组中有5组都采用了以案例研究为主的方法,学生大多选择某类PRED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作为研究该类问题的典型

区域,比如研究国际河流的水权问题,就以世界上国际河流纷争最严重的两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水资源利用的特征和矛盾产生的地理因素作了深入的探讨。

(2)定性研究远多于定量研究。8个小组中仅有2个小组在研究中引入了数学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其他小组的分析方法都属于传统的定性描述。原因一方面是传统地理学研究以定性分析居多,学生十分熟悉;另一方面是由于定量分析所需的数据获取难度较高,所以学生分析结果时会避重就轻选择运用更自如的定性分析方法。

2资料获取的途径和手段

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已逐渐取代纸质图书成为当代大学生查找各类科学文献和数据的主要手段。各种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和海量科学文献库、数据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何亚琼同学在个人学习总结中写到:“这次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数据查找能力的培养。网上可以找到我们能够找到的几乎所有的东西,关键看我们搜索的技巧了”。同时,由于国外大量最新的科研文章和数据在国内没有出版,学生也只能通过文献搜索引擎来获取最新资料。

但图书、期刊等传统纸制媒介仍然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它有互联网不可代替的优势,如知识体系完整、不受硬件条件限制等。尤其当学生需要系统地了解某个问题时,仅仅读一些研究文章是不够的。这时编写系统、内容全面的专业书籍是更合适的选择。

3合作式学习特点

RAGs阅读部分是学生各自进行的,但整个研究需要每个小组的成员合作完成,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跟踪调查表的记录内容来看,学生进行合作式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得到加强。在总结报告中,几乎所有组都提到小组学习感受最深的就是随着研究活动的开展,团队合作的气氛日趋浓厚。从最初的含蓄沉默到争论得面红耳赤再到最后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吸取同学的知识和经验来纠正自己思维上或方法上的误区。

(2)小组讨论锻炼个人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一次次的辩论,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学们发现,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在阐述观点时,理由充分、条理清晰,更具有说服力,容易被大家接受。所以无形之中,其他同学也在努力提高表达水平,以使自己的看法获得大家的认同,同学们还发现,讨论既需要发散性思维,又要围绕核心内容展开,理解别人思考的逻辑关系是合作的关键,另外,同学之间的互补性很强,通过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使模糊问题清晰化,进一步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3)组长的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小组整体研究水平,每个组成员之间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有差别,所以小组长的协调与统筹能力对研究报告的水平有相当大的影响,任务分配合适了,可以发挥组员各自的优势;分配不得当,则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组长王蓓提到“个人学习对每个人来说更系统,线索更为清晰、流畅;小组学习效率高,但比较零散,需要组长控制大局”;组长王佳也写到“事情不是组长说了算,小组争论很多,如果合作与配合不解决好,就会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都强调了组长的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重要性。

四、RAGs活动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尽管通过RAGs活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但整个RAGs活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普遍反映选题难度大,是研究过程中最费脑筋的一个环节。选题难说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信息来源少,阅读涉足面还不够广泛,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选题有一定的盲目性,提出的选题缺乏论证,随意性较大。

其次,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客观条件有限。一是教师的指导力量有限,一个老师指导8个小组,指导力度会受到影响。二是研究资料的来源少,专业图书资料室对本科生开放程度不足,大大限制了学生获得专业文献资料的途径,这也是导致本科生专业阅读量偏小的原因之一。

第三,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创新性不够,多数局限于案例研究,分析手段也以定性描述居多,融入自己观点的内容比较少。一些小组求“新”也只是从题目内容上做文章,而不是从题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上革新。

针对本科生从事早期科研时的各种特征和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科研训练水平。第一,大环境上为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创造条件,据调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学分总数为120学分,而我国高校平均为160学分。要求如此高的学分数,客观上就限制了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活动的时间,所以长远来说,降低教学计划的学分总量是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生科研训练效果的必要保证,第二,专业图书资料室应加大对本科生开放的力度,为他们的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有效学习资源。第三,在低年级课程中引入类似RAGs的尝试性科研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系统专业的科研训练。第四,平日的积累是科学研究灵感的重要来源,培养学生形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为日后的科研活动打下基础。

[本文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NFFTBS-J0630532资助项目]

上一篇:XX文化学习体会下一篇:电影搜索观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