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2024-05-07

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共10篇)

篇1: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2、出行时要注意交通安全:

为什么会频繁的发生交通事故?乘坐交通工具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3、校园安全警钟长鸣、

4、突遇火灾冷静自救

我们家庭周围的安全隐患有哪些,我们怎么样排除居家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怎么样避免家庭被盗。

五、完成标准:

以课本实例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从自身周围的安全事故为准绳,讨论学生自身处理事件的方法方式的对错,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明确我们周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学会避免安全事故与减少安全事故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

九月:怎样确保骑车安全

十月:出行时要注意交通安全

十一月:校园安全警钟长鸣

十二月:突遇火灾冷静自救

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安全常识教育》,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为依据,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安全知识为载体,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确保万无一失”为目标,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二、安全教育工作重点:

1、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

3、加强管理工作,规范学生行为,防止学生做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

三、主要内容

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四、实施途径

(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

(二)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篇2: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闫治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中心学校

甘肃

张掖

7340000)

生命安全教育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特别是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之中,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笔者认为,首先是数学教师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问题,要有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其次是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同时,把生命教育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方面都有生命教育的踪迹。三是在课堂教学的管理中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预防因此而导致的学生心理失常问题,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学习,体现学科知识的渗透。四是消除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确保教学安全。究竟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我想有以下几个有些途径:

一、重视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说起来简单,要做到确实不容易,因为这种民主的关键是教师,首先是教师要从心里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关系,给他遐想的空间,给他说话的时间,给他做事的机会。二是有爱心,要允许学生出错,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例如,我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体现出这样的语言:“这节课我们按照这种设想来学习,你们觉得如何?”、“我们一起思考,行吗?”、“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老师的这个想法,对吗?”、“你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呢?”等,以征求意见形式或将学生提到与教师同等地位的做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教师看重,自己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一员,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这样,教学民主才能形成,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才会产生。当然,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接受新知,并能主动地提问,大胆想象、坦诚表白,思维才会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在这种下,学生们一定会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获取知识,一定会乐观向上,上好每一节课,愉快地过好每一天,健康地长大成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二、注重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表面上是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实质上是检测教师的内控心理素质,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成功与自己比较,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的成绩,细微的进步,我们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和表扬。当然,评价学生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效果的价值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8页的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教学时,先谈到要逆向思维,由a(b+c)=ab+ac得到ab+ac=a(b+c),再讲到运用时,由学生甲上前到黑板上做题,计算57×99+57,结果为:57×99+57=57×(100-1)+57=5700-57+57=5643+57=5700,我的评价是:他能认真审题,发现了解题中题目的一个特征,懂得把99转化为(100-1),而且最后运算结果也是正确的。接着,让其它学生展开讨论,发表意见。学生乙说:你在第二步中可运用前面学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运算要简便些,5700-57+57=5700+(-57+57)=5700+0=5700,我的评价是:他的这一个思路很好,让运算变得简单。这时,学生丙上台用彩色粉笔在“57”后面添上“×1”,写到57×99+57=57×99+57×1=57×(99+1)=57×100,我的评价是:他的思路更好,运算很简单,完全符合ab+ac=a(b+c)格式,是最规范的做题方法。这样的评价,不仅保护了同学甲,帮助他树立自尊、自信,鼓励他自强,同时也培养了全班同学对人、对事客观公正,善待他人的品质。从而让学生在获得一次次成功中成长,在活泼的课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价值。

三、注意知识渗透

数学课堂要体现生命教育,不一定要讲许多生命教育理论,也不可能专讲生命教育知识,关键是要体现生命化教育的三层含义:不仅有知识的授受,而且有智慧的开启,还有更重要的是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命教育的题材,能达到生命教育的效果。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8页“读一读”教学时,“截几何体”与用医学仪器“CT”查病一样,既不伤害病人的器官,又能准确查病。假如检查结果是有病,能给病人及时治疗,让病人尽快康复,假如检查结果是无病,能让病人知道自己无病,从而精神愉快,安心工作和生活。这种对人类健康有利的仪器,是数学“图像重建原理”在医学中的运用之一。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2页“水位的变化”教学时,河水超过“警戒水位”就有可能出现河 2 水泛滥,危急人的生命。事实上,河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有可能是上游的人不珍惜植物的生命,滥砍滥发,破坏森林,造成水土流失。还有,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许多数学“问题解决”中,都有“血压变化”、“遗传影响身高”、“营养与健康”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等,都与生命教育相关,作为数学教师就要找准数学知识与生命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实现生命教育与数学知识渗透。换句话说,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是数学新课程所要求的,也是生命化数学教育最好的注释。

四、确保教学安全

安全从广义上讲,除了身体上的安全外,更强调心理上的安全,任何对个人的威胁和伤害都属于安全问题。要确保教学安全,一是要杜绝课堂教学安全事故,它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使用学习用具,防止铅笔、削笔刀、圆规、直尺和三角板误伤他人身体,更要防止学生利用这些工具打架,发生教学安全事故;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环境,防止门窗玻璃、电灯电杠、电扇等脱落,伤害学生;教师要防止语言刺激学生产生的心理反应或者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引起学生心理压抑或反抗,从而采取过激行动,与老师顶嘴,或者出走,或者自杀,引发责任事故。要确保教学安全,二是要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它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背着老师做小动作、讲小话、打瞌睡和看课外书,甚至打牌下棋等被老师发现,一定要选择好制止的方法,不能出现罚站、做俯卧撑、操场跑步,或者直接拳打脚踢,伤害学生身体现象;学生学习不好,上课听讲不认真,老师可有恨铁不成钢之心,而不能出现体罚学生现象;对上述情况教师也不能采取罚作业、罚做好事、罚搞公益劳动等变相体罚的现象,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3: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关键词:生命教育,科学课程,情感教育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我们现在提倡的所谓生命教育是参照台湾生命教育的概念,从最普遍的定义来看,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al)即是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同义词[1]。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自杀等现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未成年人犯罪数急剧增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何以轻生?问题的原因固然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

科学课程的生命科学领域目标提到:“了解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认识生物体的基本构造、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以及人、健康、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领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统一和进化的观念,认识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物质系统。”[2]在科学课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科学课中的生命教育应得到重视,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需逐步渗透生命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以下我结合一些实际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

1.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学习“生命的诞生”时,我先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生命诞生的过程,然后补充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无机物,是历经“无机物-有机物-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的几十亿年的化学进化过程才产生的。接着,让学生讨论对生命诞生的认识,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在生命诞生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自然条件的变化,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在下节课学习“生物的进化”时继续和学生共同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和历程,使学生明白: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众多不适应环境的生物类型被无情地淘汰,现存的生物类群都是经历了残酷的生存斗争,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才以“胜利者”的身份存活下来的。教学中,借助媒体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生命起源的神奇和生物进化的残酷,唤醒了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激发了他们尊重生命的意识。

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如:金银花、蝉蜕、银杏的药用价值,玉米等作物可作为制取生物能源的工业原料,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的基因库不可缺少,等等;间接使用价值,即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不可缺少的成分,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可见,每一个生命都以独特的价值存在着,都有其存在的权利和意义,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珍惜。

生命珍贵的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如,在学习“动物的生命周期”时,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让学生明白动物都要经历一个从出生、生长、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死亡是一切生物不可避免的自然结局,人也是如此,生死并不神秘。正因为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才彰显出生命的珍贵,需要我们对生命进行认真的思考。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仅仅属于他个人,还和周围的亲人、好友,甚至整个社会、民族相联系。死亡是人间最大的不幸,轻率地去死,是对亲朋好友最大的伤害,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人与植物、动物不同,人可以有两重生命,一重是躯体生命,一重是精神生命。“有的人活着,但他已死去;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虽然躯体生命已经逝去,但是他们的英名和业绩人们不会忘记,就是因为他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因此,我们要珍惜并积极创造自身生命的价值,以积极的态度努力成就自己的一生。

又如新个体的生命的诞生。不同的生物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往往不同。例如,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要经过开花转粉、双受精的过程,然后发育成种子和果实,再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花朵的雌蕊或雄蕊受损,或没有传粉,就不会形成种子。而一粒饱满的种子仅是被子植物繁殖后代的内在条件,种子要顺利地萌发,还须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鸟类的繁殖,要经过筑巢、交配产卵、孵化、育雏的过程,无论哪个环节失误,后代都难以成活。对人类来说,男性每次产生几亿精子,而真正能进入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并最终发育成胚胎的只有一个。胚胎又需要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长达10个月的时间,一个新生命才得以诞生。这些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了生命孕育的神奇与艰辛,体会到了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的不易,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2. 善待生命,欣赏生命

创造生命的价值,人类必须拥有健康体魄。健康体魄要从平时的习惯养起。如学习眼和视觉感觉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注意用眼卫生。课后围绕“近视”这一主题开展调查活动,结果各小组统计结果显示全校30%同学近视。于是一场“保护眼睛,爱护视力”的全校大行动拉开帷幕,有的学生负责写倡议书,有的负责搞全校签名活动,有的开展护眼演说,有的制作班级护眼醒目标识,有的围绕如何护眼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更有的把护眼行动编成了歌谣,传唱四周。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促进了学习,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有力地提升了自理意识。通过课堂与生活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科学与社会的统一,学生在思想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行动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课以后,出现了明显的改观:许多学生不再原地作业,而是四周远眺,观赏绿色植物,起到了很好的提神醒脑的作用。一些常用隐形眼睛的学生纷纷带上边框眼睛。另外,许多学生要求父母为其购买适合要求的眼药水,清目爽神,一举两得。

学习“平衡膳食”时,教师结合平衡膳食宝塔图,探讨健康饮食的标准,自主控制过度饮食的方法。让学生首先畅谈自己的想法,其次质疑自己总结的经验,诱导产生新的科学认识:“荤素搭配,菜汤结合,口味清淡,真菌水果,种类齐全,午饭宜多,晚饭宜少”,最后提议学生自己回家后动手做菜,争取学会做道拿手菜,慰劳辛苦的父母们,以表孝心。

生命世界原本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时应向学生展示生命的美丽。如“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可展示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花卉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学习“常见的动物”时,教师可找来潜游水底的多姿鱼类,飞奔于草原、森林中多态的兽类和翱翔长空的各种鸟类等影像资料,让学生充分领略生命世界那动人心魄的绚丽。另外,在讲解生命遗传物质DNA的结构时,可向学生展示DNA精妙绝伦的三维双螺旋结构立体图;在“细菌和真菌”中,可出示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菌落和各种绚烂、千奇百怪的真菌,它们无不迸发出生命微观世界的艳美。通过展示精心挑选的这些美丽生命世界资料,学生在审视生命美丽的同时必然会从内心深处激发出热爱生命和追求生命美的情感。

3. 渗透母爱,学会感恩

母爱源于母性,是出于本能对后代的一种关心、一种疼爱,是亲代对子代的一种保护,一种信任、理解、支持。如何在课堂中渗透母爱,成为科学情感教育的一大课题。可以在认识女性青春期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第一次女性特征———月经时引出卵细胞的生存的艰难,进而连接新生命的“怀胎十月”的艰险,再通过安排学生调查准妈妈们的怀孕体会,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学会孝顺。在学习血压时,学生讨论高血压的症状、缘由,以及应对策略,有学生说到自己身边的人,如妈妈血压偏高,所以妈妈不能吃红烧肉和甜点等甜腻食品。这时教师夸赞学生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之余,引出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教育:“妈妈的爱很特别,似一段缠绵的话语,似一份勤劳的早餐,似一次缝补的衣裤。爱妈妈就请让妈妈开心。”教学中渗透母爱,即意味着渗透一份亲情、一份真情,进行一个完整的人必须经过的情感教育,也是塑造学生完整品格的完美体现。

感恩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之一。生命需要活动,需要流动,需要友情,更需要亲情。一个生命从呱呱落地,到学会走路、学会思考,再到成家独自生活,在此过程中无不透露着亲代对后代凝聚大量心血:不小心跌倒,不当心撞伤,不注意烫伤,无意识被欺负等,正是在长辈们的共同关注中使其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平安成长。在学习“食物与能量”时,让学生对比父母们上学时候的伙食条件与自己的伙食,感受当时贫困给父母带来多大的艰难,进而引出今天幸福生活都是父母用“心血”换来的,引导孩子树立“立志成才,回报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论及血液的时候,说说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血量大小,引导学生得出父母一代的血量在逐渐减少。在学习血压的测量时,设计“你为父母量血压”的课堂演练,并分发给学生安排他们回家后尝试给父母量血压,尽份自己的孝心。生命不可抗拒感恩之心,更不可置若罔闻。父母的心最通子女,长辈最了解自己的晚辈。子女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其实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宽慰。长此以往,亲情甚浓。不仅可以产生亲情感应,形成亲情互动,更有利于营造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家庭氛围。

教师只要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切入点,就会有意识地将生命教育点点滴滴地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使生命教育如春风化雨一样渐渐滋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林治平.中原大学宗教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一) [M].台北:宇宙出版社, 2000.171.

篇4: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关键词:初中;生命安全;压力;珍爱生命;重要性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是一门培养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掌握必要安全防范能力的综合性必修课。学生从出生到上学,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告诉他们不玩火、不碰电、不吃陌生人的东西、看灯过马路等安全常识。生命安全教育是我们关心的头等大事,要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就要掌握有关公共安全的常识,了解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意义。但归根结底一句话,生命是无价的,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才能重视起生命的可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感人至深的案例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生命不可重来,同时也要懂得重视他人的生命。

二、强调交通安全

近年来,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每时每刻都威胁着我們的生命。为了有效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学生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才不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小学生社会经验较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让许多不良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使得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可以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让罪恶的魔爪不敢伸向他们。其次,学校还应该开展一些关于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讲座、校刊、宣传标语、图片展等,这样有利于引起中小学生对生命安全的重视,也可以提高他们对不安全因素的分析能力。

四、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

中小学生仅知道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是不够的,还要掌握自护自救的技能。针对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危险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相信在这种声情并茂的情景下,会让学生牢牢记住实用有效的自救方法。

安全教育是学校最为重视的教育内容之一,学生的安全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所以初中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十分必要。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既是新课改的教育需求,也是教育行业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黄丽莎.生命安全教育如何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

[2]陈宏金.最重要的一课:生命安全教育课[J].安全与健康月刊,2008(19).

[3]刘金凤.生命安全视阈下中小学体育课程领域目标构建与方案研究[D].长江大学,2012.

篇5: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的一粒粒金黄的细沙;生命是伟大的,就像泰山上的一棵棵挺拔的苍松。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这个美好的东西,它很珍贵,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粒种子,一只蚂蚁,都联系着一条小小的生命,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是人类用一颗热爱生命的恒心,编制了一条文明的生命之河.自强不息的海轮·凯勒终身残疾,残而不废的刘侠,双耳失聪却创作出世界名曲的贝多芬,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变得伟大?有什么力量让他们自强不息?哦,是生命,是生命那火一般的力量,让对他们而言不公平的命运变得熠熠生辉。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迈着大步走上了讲台,手里高举着一张钞票。他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问:“有人要这20美元吗?”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然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 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踩它。然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了很深的感受,无论演说家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人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因为脏、皱而失去价值,它依旧值20美元。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失败或碰到的挫折击倒。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生命和这20美元一样,是永远都不会失去价值的,我们要把自己的生命当成无价之宝,永远地珍惜它。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去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用短暂的生命,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

篇6: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繁华的城市里,车水马龙,人来人住,一辆辆飞驰的汽车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人们因为它的快速而满足,可谁曾想过这背后却“危机”四伏。仅仅是一次疏忽,它都会使一个美丽的生命转瞬即逝。

交通事故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它就像一颗威力十足的炸弹,一时疏忽,炸弹就会“啪”的一声爆炸,炸得你粉身碎骨。

记得那首《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歌中唱到:一场车祸无情地夺走了一个天真无辜少女的生命。在歌曲结尾,歌手对这个少女表达的深深的怀念——“但愿天堂里没有车来车住”。然而,我们并不生活在天堂,我们面临着随时的灾难,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安全意识,时时刻刻都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是现代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更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的呵护。无论是一贫如洗的贫民,还是拥有万贯家财的富翁,在死神面前都是平等的。死神不会因为你的特殊而绕道而行。

车祸,没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杜绝车祸的降临。但一个责任与法制意识强的国家,它可以把车祸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让我们多等一分红灯,多一分安全;让我们多负一份责任,少一分牺牲;让我们做个热爱生命的人吧!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就不再拥有!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篇7: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能够平安安的出门,高高兴兴的回家,但是交通事故案件却依旧没有减少,车祸发生率越来越高,但政府却无法控制,大家也是心急如焚,仅仅是交通司机注意行车驾驶也是不够的,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全民的行动。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父母心中的理想,因此无论是你、我、亦是他,都是要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的。

车祸总是无情的拆散一个又一个的家庭,小小的车轮底下竟成为通向死亡的大门,这叫人毛骨悚然——就在那一瞬间,一个原本可爱的生命就会因此离开人世。

车多了固然好,折实一个国家科技及经济发展提高的代表,但是,保障安全才是个国家能够不断提高的基础!

篇8: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一、知识理解,重在“启”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课堂往往成为了老师的主阵地,一节课后,教师往往只感动了自己,却忽略了学生。而新型生命课堂在知识传授上应重视“启”,首先,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发现,自我探究。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恰当的时机,适时的点拨。教师要讲就要讲得精准、精炼、精彩。其次,课堂提问要进行有效提问,要真正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如教授《品质》一文,就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本的理解之中,抓住学生阅读的最大疑问:制靴手艺精湛的格斯拉兄弟为什么会死?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从初探死因到再探死因,从而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这样的问题贯穿了课堂的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样既丰富了人物内涵,又有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能力提升,重在“悟”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教学的理想境界。初中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语文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血脉相连,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经典美文又浩如烟海,语文课堂仅能呈现沧海之一粟,所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自学自悟能力,引领学生主动鉴赏美文佳作,感受中华文化精髓就势在必行了。为实现此目标,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展示美,更要带领学生欣赏美;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提升学习的能力。所以“悟”首先体现在教师要关注教学的本质,不能就文章讲文章,就内容讲内容,要在教学中总结方法,体现实用性;“悟”更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醉花阴》一课,仅就诗歌本身讲解作者、理解诗句、品读情感,那么学生或许从中深切体会了李清照的思夫之愁。而我在教学中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了按照“反复诵读、感知情感、了解背景、品读词句、捕捉景物、分析手法”的鉴赏步骤赏析诗歌的方法。通过同类诗歌对比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对李清照的愁情类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思夫到离家再到亡国,体会这份绵延不尽、欲语还休的“愁”。学生能沉入其中,随作者一起感伤,一起沉痛。学生又能走出愁情,立于诗歌之上进行愁情的归类和总结。

三、关注发展,重在“润”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在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上。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体现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教师要做有心之人,充分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开拓语文学习园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语文课前3分钟演讲、课本剧展演、辩论比赛、作文比赛、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领。长此以往,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表达力,精彩的表演都会让学生互相促进,有所裨益。

四、培养人格,重在“化”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文道统一,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德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我们关注学生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学科优势,让美文与经典一道,把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把传统课堂打造成生命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的交流活动,以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为重要目标。文天祥的浩然正气、范仲淹的强烈责任感、袁隆平的奉献精神、诸葛亮的忠心耿耿、陶渊明的旷达自适,这些高尚的人格魅力必将感染熏陶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拥有高尚的人格才是世间绝美的风景。”

总之,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关注日常教学、打造生命课堂开始,始终牢记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完成学生的全面语文素养的提升。我将倾其一生把课堂变成“生命课堂”,借“授受知识”,来“开启智慧”,致“润泽生命”,力求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失去梦想,每朵鲜活的生命之花都能在课堂中努力绽放。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探索新知的主阵地,是学生开启灵性,形成正确人生观的过程。新时期,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已经形成。我们要变传统的知识课堂为新兴的生命课堂。在初中语文的日常教学中如何构建生命课堂呢,为达到理想的生命课堂,我们应追求“启”、“悟”、“润”、“化”的教学境界。

篇9:初中散文教学的生命化探索

一、散文的概念及特点

由于散文内容驳杂,形式多样,历来难有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对应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接近生活,抒写作家的真实感受和生活境遇。著名的散文家巴金曾在总结他的散文创作时说:“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都有我自己,这个‘我’是不出场的,然而他无处不在。这不是说我如何了不起。绝不!这只是说明作者在文章里面诚恳地负责地对读者讲话,讲作者自己要说的话。”山东青年散文家藏利敏说:“散文是我在现实之中心灵之旅的记录,真诚和自然是它的灵魂。散文是最伪装不得的文体,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他的思想与情感的品质,均在他的散文中一一呈现,想要欺骗和蒙蔽读者的眼睛,往往是徒然的”……由此可知,散文是最接近生命的文体,是作者心灵、情感最直接最自然的流淌。散文本身与生命的契合,为散文教学的生命化提供了可能。

二、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初中阶段的孩子,年龄大都在12—15岁,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身心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心世界日趋丰富,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独立精神逐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开始逐渐形成。他们期望成为生活中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和选择者,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如此看来,初中阶段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也是一个很容易受到外部影响的时期,更是一个急需教师正确引导,塑造健全人格,打好生命健康成长基础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生命化教育,不仅是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最大的需求。

三、当前散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过程的模式化。

在新课改的冲击下,散文教学过程较过去来说有所变化,更加切合新课改的要求,可叹的是教师又将其变成了一个模式,第一步课件导入,激趣;第二步介绍作家、作品;第三步整体感知;第四步精读作品;第五步拓展延伸;第六步布置作业。这一教学步骤,可以说颇为合理,甚至可称为精妙,偶尔为之,又何尝不可,可是若课课如此,堂堂如此,学生怎能不觉得味同嚼蜡,无任何兴致可言。出现这一情况,从本质来说,是因为 教师对学生生命的漠视,授课时只关注自己讲授的是否完备,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提前将一切设定,上课时按部就班,其实正是一种“生命不在场”的表现。

(二)提问的繁琐化。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教散文的时候,喜欢用连珠炮似的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被老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好不容易将学生的回答诱导到教师想要的轨道上,于是乎自鸣得意,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了,而可怜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自己去思考,探究文章。这是我们老师惯用的一种方法,美其名曰“循循善诱”,其实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学生最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真正思考的结果,而是教师思考的结果。

(三)殊途同归的一元化解读。

新课改要求给学生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所以在散文,教学中,小组讨论便大行其道,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叹的是,在许多课堂上,讨论只是一种形式,是一种点缀,教师在设计学生这一讨论活动时,并没有多少期待,教师真理在握,讨论的结果最终要和“标准”进入同一轨道。形式不同,结果却都是一样。出现这种情况,不能说都是老师的错,这和我们的考试制度有莫大的关系,“标准答案”禁锢了我们几代人的思想。其实从生命化的角度来看,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都应该给予肯定,即使不能肯定,也应该包容。

四、散文教学生命化的方法探索

(一)以“言”入“文”。

这里的“言”指的是文章的语言,“文”则指的是文章本身。叶圣陶在他的《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文字是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段桥梁,读者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言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媒介。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行文线索、情感基调,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及主旨,为后面的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二)以“情”入“情”。

第一个情指的是学生的情感,第二个情指的是文中作者的情感。教科书中所选之散文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情感的抒发真挚自然,是大家们多年人生经历的积淀,内涵丰富深厚。初中生年龄小,人生经历和情感阅历都非常有限,要理解大师们的情感恐怕只能流于表面甚至字面。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笔者认为只能以“情”入“情”,以“情”体“情”。朱光潜说:“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处于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至于知道旁人旁物有同样的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学生可能没有与大师相同的经历,却可能有相似的经历,让学生以自己曾有的情感经验去体察文中作者的情感,这样相对于字面的感受,可能会深刻很多。即使学生没有相似的经历,我们也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走进作品,与作者的生命相遇,课堂也才能真正的实现“生命在场”。

(三)以“情”入“境”。

许多经典的散文作品都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的,含情之景就造成一个“境”,这个“境”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意境存在于作者的心中,出于笔端就化进文章的字里行间,读者若想进入,就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还原”,这一“还原”不是指和作者所想的一模一样,而是通过读者个性化的创造与自己心中所理解之情相对应。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的“哈姆莱特也始终是哈姆莱特,不会变成其他什么人”,这就是作品的多元化解读和它内在的共性。我们这里说要以“情”入“境”,是因为“情”就是内在的共性,“情”把握的准确,“境”才是真实的,才不会脱离文本,远离作者。

(四)悟“理”入“心”。

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之散文篇目中,论理类散文是所占比重最大的,这与《语文课程的标准》的要求是相适应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 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学生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在大多数的散文篇目中,都会说明一个生活道理或人生哲理,这也是与学生初中阶段的身心特点相适应的,这时正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是教育所应承担的使命,也是散文教学所应承担的使命。悟理是不难的,重要的是如何使所悟之理走进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的实践。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将所悟之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进行具体化,使学生学有所用,知行合一。至此,散文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完成点化和润泽生命的使命。

(五)出“境”审“美”。

引导学生“入境”而不“出境”,就教学而言也不是成功的。“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对文章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客观的评价,就必须“出境”,以一个欣赏者的角度,品其语言之美,结构之独具匠心,意境之美轮美奂,情操之阳春白雪,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这样散文教学的生命化才算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五、结语

行文至此,也可做一个暂时的终结。在以上的文字中,我们以生命化的视角对散文特点、初中生特点以及当前散文教学弊端进行了观照,探索出了一些散文教学生命化的途径,但总的说来还是略显粗糙与单薄,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散文教学在生命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张文质.跨越边界---生命化教育的一些关键词[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27.

[2]薛艳丽.中学现当代抒情散文教学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青未了·写作·山东青年散文写作展[N].齐鲁晚报,2006-2-10.

[4]张晓梅,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8.

[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1)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35.

[6]叶宏.初中散文的个性化阅读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7):28.(编辑王影)

篇10:初中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早上好!我是来自七(5)班,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生命,一个庄重而深沉的词汇,谈起它,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不可以忘记,生命只有一次。随着生命的消失,逝去的是所有的幸福与快乐。生命又是如此短暂,更需要珍惜。生命还是如此脆弱,不经意间就无声无息地流走了。于是珍爱生命便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珍爱生命在不时地告诫我们,处处安全第一

校园安全关系到我们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能否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我们的老师能否在一个安宁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工作,在此,我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平安建议,希望同学们能牢记心中:

第一,要注意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安全。我校现有学生1800多名,场地空间相对有限,所以上体育课和活动课要精心组织,科学安排,运动时要尽量避免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课间不要打闹奔跑,不做有危险的活动。上下楼梯要轻声靠右行,进出教室不要拥挤。要及时关闭电器设备,不玩火,要爱护消防设施。要懂得一些防火、防病、防盗、防溺水、防液化气中毒以及紧急情况及时疏散等知识。要严格遵守宿舍管理制度。

第二,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不到小摊小贩处购买食物,不吃不洁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保护身体健康。提到身体方面,我必须告诉大家,处于青春期的我们不能被香烟所迷惑,吸烟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未成年人吸烟更会引起心理和生理的伤害。

范文网

第三,要注意网络安全。一敲键盘,世界尽收眼底;轻点鼠标,四海任我遨游。网络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令人神往,美妙无比的虚拟世界,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容易使部分同学沉迷,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增强自我约束力。

第四,加强自我教育,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同学、老师保持和谐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对待困难和挫折。

同学们,生命是如此的美好,生活又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时刻强化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为自己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每天平平安安学习,高高兴兴工作,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安全之花,祝愿我们健康的过完生命中的每一天。

上一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下一篇:加工定做合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