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2024-05-09

大学生浪费现象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大学生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学生浪费现象调查

从古至今,节约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这种现象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学生身边更为明显。对于这些浪费情况,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作出反思。食堂食物浪费

从小的教育都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妇孺皆知。可是学生食堂却存在着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不少同学不根据自身情况,盲目点菜,结果造成大量的浪费。经过调查,70%的同学经常没有把饭吃完。更离谱的是,有些同学仅仅吃了几口就把饭菜倒掉了。问其原因,则回答“没胃口,吃不下”或者“食堂饭菜不

合胃口,不想吃”。造成这样的食物浪费现象也许不能只怪同学们没有节约意识,和学校的食堂质量也有很大的关系。要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要学校食堂和学生双方面共同努力。学校食堂尽量提高饭菜质量,在食堂贴上呼吁节约的标语作提醒,加强学生节约意识的教育。学生们也要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饭菜,吃多少,买多少,吃饱吃好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节约。草稿纸浪费

经调查,有80%以上的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草稿纸,而我发现有大约15%的人在用过草稿纸的一面后就不再使用了,这可是相当大的浪费了;在使用草稿纸时又有60%以上的人在上面写的字要比平时大;大约70%以上的人喜欢在草稿纸上写一些无目的的字或画。细算起来,小小的草稿纸在校园中的浪费实在是很严重的。怎样可以避免草稿纸的过度浪费呢?拥有自己固定的草稿本,每天带到学校,需要用草稿纸时只要拿出草稿本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利于检察,还避免了纸张的浪费,一举三得。教科书不能重复使用浪费

众所周知,教科书重复使用利国利民,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推行。推行这项政策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让同一资源不断重复利用,物尽其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核心概念。但是在中国,对于教科书的使用还不够充分。往往仅供一位学生使用,学习阶段结束后就如废纸般进入了回收站。这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我国应尽快落实相关政策,推行教科书的重复使用,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篇2:大学生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穿、住、用上渐渐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社会中开始流行起一些不好的风气,讲排场,铺张,挥霍浪费的现象层出不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似乎早已被大家彻底遗忘,学生中的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学生把吃不了的剩菜剩饭毫不怜惜的倒入泔水桶中,有些甚至没吃上几口。这种种现象令人深思!于是我们决定就研究我们身边的这种校园粮食浪费现象。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希望通过对学校食堂浪费现象的调查,向学生宣传节约粮食的思想,向学校有关领导及食堂提出节约粮食的方案和措施,达到降低浪费的目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所改善大学生浪费食物的行为,加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唤起大学生节约食物、杜绝浪费食物的传统美德。

三、调查时间:20xx年4月7日―20xx年4月21日

四、调查地点:润泽苑食堂、图书馆以及校园

五、调查方法:

1、实地观察

分成三个小组,每组三至四人,在三个食堂餐具回收点观察,由两人通过记录剩饭人数和剩饭量并统计男女比例,另一人负责统计使用一次性饭盒人数,记好数据后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

在图书馆以及校园做问卷调查。

3、访问法

在食堂以及校园对学生进行随机的访问。

六、调查结果:

通过我小组对三十名大学生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男同学都是吃三个菜,并且能全部吃完,女生一般是两个菜,有少部分同学吃不完,造成浪费。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浪费行为,少数人通常是在不好吃、不合胃口的情况下会浪费饭菜,而多数人则是在不想吃的情况下浪费饭菜。大多数同学每月的生活费都在500―1000元,而且大家都觉得不该浪费。80%的同学没有自带饭盒的习惯,都使用一次性饭盒、筷子,我们口头调查了几个同学,他们的回答是放学了回宿舍拿碗会浪费时间,还有同学说懒得拿,嫌麻烦等原因。

七、调查感想:

1、虽然有许多客观因素,如:食堂的饭菜很久不变一次,吃都

吃腻了,好像很有理由。但是,同学们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就不能打少一点,够吃就行了?由此看来同学们对浪费饭菜的问题不太重视,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这需要提高同学们的素质。要知道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大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却日益淡化。高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

2、虽然我校食堂有节约粮食的标语,但是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大堆大堆的剩菜仍随处可见。学生挑剩下的尽是肉片,甚至整块红烧肉只咬了一小口就被扔了,鱼也只吃了半条就被“无情抛弃”。

3、让学校食堂尽量把饭菜搞好吃一点。经我们调查,食堂饭菜不知多久了都没变,我们都可以背出来了。所以希望换一换花样,让同学吃好点,避免浪费。

虽然同学们的浪费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请同学们想想我们这些理由是我们浪费的借口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开展节约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我们还可以去体验一下边远山区的生活,这样的方式比口苦婆心的教育方式好得多得多。

八、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大学生浪费粮食这一现象,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从教育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食堂的管理,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合适的饭菜。

九、自我小结:

人常言,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可是浪费粮食又是一个怎样性质的行为呢?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晶,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是不可取的!在我们学校食堂里虽然标语随处可见:粒粒皆辛苦,请珍惜粮食等。但浪费现象总是丝毫未减,这种“不可取”正不断进行着。

每天在食堂吃完饭后,只要看一下餐厅的剩饭桶,总会看到桶里倒满了白花花的米饭,还有肉片、蔬菜据工作人员说,每天这样的剩饭菜要倒掉不止十桶。由此可见,我们学校饭菜浪费现象确实严重。一些同学是基于什么原因,倒掉这么多没有质量问题的饭菜呢?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 。发现除少数是因为身体不适胃口不好造成的,多数同学是态度问题。

而与此同时,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为如何吃饱饭而奔波苦恼。我们身边的某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每天要做兼职来换取自己的生活费,还要把钱寄给家里补贴家用,他们每天都要严格控制自己的生活费,从来不会浪费一粒粮食。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最近的5年里,全世界的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每天有8.4亿人在挨饿;在发展中国家,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在非洲,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营养不良。目前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而我们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也有2610万。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目前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达到温饱水平,粮食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

突出问题。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一靠增产,二就要靠节粮。“节粮”是指在保证基本粮食消费前提下尽量减少在粮食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不必要损失或浪费。从一定意义上讲节粮就是增产,就是开发“无形良田”。据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米粒40000个,我国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可养活35000人。若以平均亩产1000公斤计,等于每年开发无形良田1亩。

当那些数字计算出来时,我们非常震惊;当看到那些贫困学生在艰难与困苦中奋起拼搏时,我们非常感动;当这样的现象及信息呈现在你我面前时,对待浪费,你是否还会无动于衷?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因为花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钱是你们的,但资源却是大家的!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吗?这简直是强词夺理,食堂的饭菜未必十全十美,但同样是劳动成果。在你把饭菜倒进垃圾桶的同时,就构成了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在挥霍父母的血汗。须知,任何人都无权浪费!不能无知和麻木到这种程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比吃比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说:节俭并不是贫穷的人无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具备的美德。

1.校园的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2.大学生浪费现象的调查报告

3.过年铺张浪费现象的调查报告

4.小学生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5.关于校园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6.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题报告

7.大学生资源浪费调查报告

8.大学生浪费情况调查报告

9.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

篇3:大学生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及方法

(1) 调查的目的。通过对小学生生活习惯和节俭意识的调查, 分析和研究小学生这一群体的生活习惯状态和节俭心理, 研究和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从而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节俭意识、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打下基础。

(2) 调查的方法。采取了座谈、采访、问卷调查等形式。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我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各选取了40名被调查者。调查结果显示, 小学生大部分在家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节俭意识, 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且没有及时纠正过来, 部分学生也并不认为这些做法是浪费的行为, 是不节俭的表现。其主要表现特点是:

1. 节约用纸基本形成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基本上能形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节约用纸的意识与行为比较好。浪费用纸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 主要是这部分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淡薄。

2. 浪费水电现象较为严重

尽管学生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水电, 但由于生活习惯的形成与家庭习惯的影响, 浪费水电的现象还较严重。在调查过程中, 有学生反映, 在学校都知道随手关灯、关风扇、关水龙头, 但在家里, 连父母都嫌关来关去很麻烦, 他们也就跟着习惯了。调查显示, 不规范用水电的比例比较高, 部分学生甚至不懂得水的循环利用。

3. 节约粮食意识较为薄弱

从调查的结果显示, 学生浪费粮食现象普遍, 节约粮食的意识较淡薄, 且年龄越小, 浪费现象越严重。

三、产生浪费现象、形成不良生活习惯的原因

1. 节约意识不够强, 浪费现象仍存在

学生在校虽不断地接受有关节约各种资源的教育, 但由于教育的力度不够, 不节约资源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且节约意识不够强。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较好, 生活质量较高, 将在家浪费资源的不良习惯带到学校, 间接影响了他人。

2. 家长影响较严重, 无意浪费成习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家庭生活日趋高消费、高品质。家长对于用水、用电和各种资源的节约使用比较忽视。很多家长为在生活中图个方便、省个麻烦, 不随手关灯、长流水洗手洗脸、电视机长期待机等浪费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些司空见惯的“无意识浪费”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习惯成自然, 孩子也就在日常生活中重复、复制着浪费的习惯。

四、教育对策

1. 用数字感化学生, 唤起其节约意识

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节约资源的意识不够强, 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责任。要学生从小树立节约意识, 并付诸行动, 必须三方齐抓共管, 落实措施。

(1) 教师可通过品德课堂上强而有力的例子说明, 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不良行为习惯造成的浪费是如此之大, 资源流失如此厉害。如美国曾经公布一份纽约家庭节水措施实施后的详细资料:刷牙时水长流用水量是38升 (普通可乐瓶为1.25升) , 但短时冲刷用水量为2升, 可节省水量36升;洗手时水长流用水量是8升, 如果用盆洗, 用水量是4升, 可节省水量4升;淋浴时, 水长流用水量是95升, 冲湿后抹肥皂, 再打开水龙头清洗, 用水量是34升, 可节省水量61升……可见长流水带来的浪费是很大的, 如果我们勤开勤关水龙头, 节水量是相当可观的;假如我们洗碗、洗手、洗脸还用传统的办法——用盆洗, 那么就能节约更多的水。只要每个家庭都能想着节水, 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节约用水, 不仅能控制城市用水“高消费”, 家庭也能在水费提高的情况下, 因节水而受益。

又如我们每一个人的用电方式都与大气的质量息息相关, 节电既是节能又是减少了空气污染。节约1千瓦时电少消耗330~400克的煤, 就能少排放1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和30克左右的二氧化硫。注意随时关掉不用的灯和电器, 不开长明灯等节电的行动都可以减缓地球变暖, 阻止酸雨危害, 防止大气污染。只要人人都有节约意识, 才会有节约的行动。

(2)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检测图表、调查卷跟踪记录, 例如每月水、电度数的对比、节约用水用电多少, 省了多少钱, 更重要的是节约了多少能源。在数字的面前,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节约的好处, 从而树立牢固的节约意识。

2. 用活动激发学生, 促使其养成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 必须靠长期的行动形成习惯。如果人人都把“节约”“节俭”当作一种生活时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便可剔除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和行为。

在学校里, 可以通过组织富有特色的班队活动, 号召学生人人参与, 个个争当“环保天使”“绿色使者”“节俭大师”“回收专家”等, 在校内掀起“节约大行动”高潮。并可结合日常的各项评比, 将节约行动进行到底, 促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节俭习惯, 杜绝浪费现象。在社会上, 教师可结合“世界粮食日”“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日, 组织相关宣传、庆祝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明确节约资源的做法。

偶尔节约不难, 难的是由始至终地坚持节约。所以, 学校和社会都可以不定期组织不同层次的废品回收活动, 让一些本来可以变成无价值的东西再次发光、发热,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平时多注意收集资料, 养成不随便浪费的好习惯。回收活动后, 做好活动总结工作, 展现回收后的成绩, 令学生感觉回收工作是实实在在地进行, 人人都应该参与。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到边远的、落后的山区参观, 了解当地的孩子连温饱都无法保障时, 体验到“粒粒皆辛苦”的滋味;看到晚上到处一片黑暗, 知道日常每人节约一度电, 就可以帮助很多人在黑暗中重见光明;知道要用一滴水, 必须走上几十里的路时, 就明白到节约水是多么重要……

3. 用学生影响家长, 使教育得以巩固

虽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但孩子对家长、家庭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学生们都来自不同的家庭, 有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平时对于节俭要求不严;也有的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较差, 平时很注意节俭。我们可以以孩子的做法、习惯反过来督促家长, 达到影响家长、影响家庭的作用。

例如, 可以提倡家庭实施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包含5个“R”, Reduce——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 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类, 循环回收;Rescue Wildlife——救助物种, 保护自然。在这五个概念中, 前四个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校可以通过评选绿色家庭, 让学生把这些新的生活方式、节俭方法带回家, 共同创建绿色家庭。不一定每个家庭都能做到, 但重要的是通过提倡和参与, 可以使这种全新的节俭意识影响所有的家庭, 其效果不言而喻。

篇4:大学生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浪费现象?

是学生没有节约意识?还是食堂做的饭菜不好吃,不扔了又能怎么办?是打进饭盒里的菜太多,还是认为自己出錢吃饭,浪费与别人无关?

事实证明,种种原因造成了学生食堂的浪费现象。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学生理应成为勤俭节约的典范。可现在却是学生吃饭浪费严重。毋庸置疑,学生倒剩饭剩菜的现象应该受到批评。在浪费饭菜的问题上,尽管有的学生认识存在偏差,食堂也是有责任的。

要破解学校食堂浪费难题,学校责无旁贷。因此,我校在解决学生浪费饭菜现象上,实行多措并举,巧妙引导。

一、改变食堂经营模式

学校食堂由原来的个体承包经营,托管给全国连锁经营的大公司,改善饭菜质量,压缩饭菜利润,改进供应模式。比如,在原来售饭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盒饭、自助餐等形式,给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把饭菜的计量单位缩小一点,浪费现象明显好转了。

二、学校完善食堂监督机制

由师生代表组成食堂监管机构,在食堂卫生、饭菜质量、价格等环节加强监督。如今,饭菜质量提高了,服务方式灵活了,浪费现象也就减少了。

三、学校领导亲自体验生活,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与学生共同进餐,做好学生的示范。让学生看看领导、教师如何爱惜饭菜。领导、教师们勤俭节约的习惯可以营造出一种节约进餐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也根据自己食量与胃口来决定购买饭菜的分量与品种,减少浪费。有时候,体现出来榜样的力量比单纯的道德说教的效果更为显著。

四、做好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利用学校众多的媒体渠道,如: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节俭品行的教育。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里进行渗透性影响。

五、由学生会组织成立了学生节俭行为监督检查小组

监督检查小组对学生在食堂就餐情形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提醒学生浪费饭菜行为,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到学生所在班级。经过长时间的习惯养成,如今,学生的浪费现象明显减少了,学生的思想意识明显提高了。

相信,我们只要意识到了这些浪费,只要有决心,一定会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己开始!维护我们的清新家园。

(作者单位 王法军: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 赵光花:

篇5:大学生食堂浪费现象调查总结报告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存在着一种十分丑陋的行为——浪费,它像一个漆黑的墨点与白纸般美丽的校园格格不入。于是,我开展了关于校园粮食浪费的调查,从而宣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优良传统,为建立节约型校园奠定基础。

一、调查背景:

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穿、住、用上渐渐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社会中开始流行起一些不好的风气,讲排场,铺张,挥霍浪费的现象层出不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似乎早已被大家彻底遗忘,学生中的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学生把吃不了的剩菜剩饭毫不怜惜的倒入泔水桶中,有些甚至没吃上几口。这种种现象令人深思!于是我们决定就研究我们身边的这种校园粮食浪费现象。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希望通过对学校食堂浪费现象的调查,向学生宣传节约粮食的思想,向学校有关领导及食堂提出节约粮食的方案和措施,达到降低浪费的目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所改善大学生浪费食物的行为,加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唤起大学生节约食物、杜绝浪费食物的传统美德。

三、调查时间:2013年4月7日—2013年4月21日

四、调查地点:润泽苑食堂、图书馆以及校园

五、调查方法:

1、实地观察

分成三个小组,每组三至四人,在三个食堂餐具回收点观察,由两人通过记录剩饭人数和剩饭量并统计男女比例,另一人负责统计使用一次性饭盒人数,记好数据后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

在图书馆以及校园做问卷调查。

3、访问法

在食堂以及校园对学生进行随机的访问。

六、调查结果:

通过我小组对三十名大学生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男同学都是吃三个菜,并且能全部吃完,女生一般是两个菜,有少部分同学吃不完,造成浪费。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浪费行为,少数人通常是在不好吃、不合胃口的情况下会浪费饭菜,而多数人则是在不想吃的情况下浪费饭菜。大多数同学每月的生活费都在500—1000元,而且大家都觉得不该浪费。80%的同学没有自带饭盒的习惯,都使用一次性饭盒、筷子,我们口头调查了几个同学,他们的回答是放学了回宿舍拿碗会浪费时间,还有同学说懒得拿,嫌麻烦等原因。

七、调查感想:

1、虽然有许多客观因素,如:食堂的饭菜很久不变一次,吃都吃腻了,好像很有理由。但是,同学们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就不能打少一点,够吃就行了?由此看来同学们对浪费饭菜的问题不太重视,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这需要提高同学们的素质。要知道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大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却日益淡化。高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

2、虽然我校食堂有节约粮食的标语,但是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大堆大堆的剩菜仍随处可见。学生挑剩下的尽是肉片,甚至整块红烧肉只咬了一小口就被扔了,鱼也只吃了半条就被“无情抛弃”。

3、让学校食堂尽量把饭菜搞好吃一点。经我们调查,食堂饭菜不知多久了都没变,我们都可以背出来了。所以希望换一换花样,让同学吃好点,避免浪费。

虽然同学们的浪费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请同学们想想我们这些理由是我们浪费的借口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开展节约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我们还可以去体验一下边远山区的生活,这样的方式比口苦婆心的教育方式好得多得多。

八、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大学生浪费粮食这一现象,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从教育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食堂的管理,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合适的饭菜。

九、自我小结:

人常言,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可是浪费粮食又是一个怎样性质的行为呢?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晶,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是不可取的!在我们学校食堂里虽然标语随处可见:粒粒皆辛苦,请珍惜粮食等。但浪费现象总是丝毫未减,这种“不可取”正不断进行着。

每天在食堂吃完饭后,只要看一下餐厅的剩饭桶,总会看到桶里倒满了白花花的米饭,还有肉片、蔬菜„„据工作人员说,每天这样的剩饭菜要倒掉不止十桶。由此可见,我们学校饭菜浪费现象确实严重。一些同学是基于什么原因,倒掉这么多没有质量问题的饭菜呢?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发现除少数是因为身体不适胃口不好造成的,多数同学是态度问题。

而与此同时,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为如何吃饱饭而奔波苦恼。我们身边的某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每天要做兼职来换取自己的生活费,还要把钱寄给家里补贴家用,他们每天都要严格控制自己的生活费,从来不会浪费一粒粮食。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最近的5年里,全世界的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每天有8.4亿人在挨饿;在发展中国家,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在非洲,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营养不良。目前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而我们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也有2610万。我国是农业大国,但目前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达到温饱水平,粮食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一靠增产,二就要靠节粮。“节粮”是指在保证基本粮食消费前提下尽量减少在粮食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不必要损失或浪费。从一定意义上讲节粮就是增产,就是开发“无形良田”。据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米粒40000个,我国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可养活35000人。若以平均亩产1000公斤计,等于每年开发无形良田12000亩。

当那些数字计算出来时,我们非常震惊;当看到那些贫困学生在艰难与困苦中奋起拼搏时,我们非常感动;当这样的现象及信息呈现在你我面前时,对待浪费,你是否还会无动于衷?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因为花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钱是你们的,但资源却是大家的!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吗?这简直是强词夺理,食堂的饭菜未必十全十美,但同样是劳动成果。在你把饭菜倒进垃圾桶的同时,就构成了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在挥霍父母的血汗。须知,任何人都无权浪费!不能无知和麻木到这种程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比吃比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说:节俭并不是贫穷的人无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具备的美德。

节俭是一种美德,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动成果和人格的尊重。想必每个人小时候都念过这样一首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只是“盘中餐”凝结着农民们的辛勤汗水,我们大家的“身上衣”、“手中物”,又有哪一样没有饱含着千万人的辛勤和汗水呢?所以,对这些东西的浪费,就是对他人劳动果实的不尊重,也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反过来说,节俭就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温家宝总理指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作出的科学决策。为响应党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创建节约型校园,我们应以校为家,树立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节约利用毎粒米、每滴水、每度电。为国家节约大量珍贵资源,营造节俭、环保的环境,培养自己的节约美德、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当然造成这样的浪费也许不能只怪同学们没有节约意识,有的同学会说,食堂做的饭菜不好吃,不扔了又能怎么办,我们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买的饭菜不能说难吃至极,不过实在是不合口味,吃不下,最后只能无奈的扔掉。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学校食堂和学生两方面共同努力了,同学们要买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也不要多买。这很容易办到,因为自己都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吃多少,只不过总是会受一些饭菜表面现象的蒙蔽罢了,这样就要食堂方面保证饭菜质量,做到看起来好吃,也确实好吃。有些价钱低菜食堂也要做到保质保量,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在调查中大部分同学反应饭菜价格太高。希望食堂有所改善,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减少浪费。

篇6:大学生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不断地传承中,添加了更多的内容。国家在近些年大力提倡节俭,并着重强调节俭的重要性。而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接受到父母的教育,节俭是其中重要的一点。但是节俭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往往只是在思想或是口号上体现,行动上却截然相反。节俭包含很多方面,节约粮食也是其中一部分。本次调查针对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总结其原因,解决方法以及节约的重要性。

每到中午或者是晚上,食堂是校园最热闹的场所,学生在上了四个小时的课程之后,早已是饥肠辘辘,买完饭饱餐一顿后,学生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剩余的饭菜怎么解决,在家中会留到下一次吃,但是在学校,选择只有一个——丢弃。这就造成了粮食浪费的现象的发生。通过观察与了解,以及结合自身,发现了浪费粮食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首先,学生不能很好地衡量自己所吃食物的分量,总是购买超出自身所能食用的范围,导致食物剩余,最终浪费;其次,一部分学生挑食,当购买食物时,未能挑选到自己喜爱的食物,他们会拒绝食用,有时一份饭菜只是动了几口,几乎最后全部倒掉; 第三,学生的情绪或是心理状况会导致他们少量进食,浪费食物;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首先,食堂的部分食物是按照食堂的规定分量出售,但每个

学生的食用量却不同,饭量小的女生总是因为不能吃完而浪费,饭量大的男生有时因为不能吃饱后的再次购买二导致浪费;其次,学校食堂的饭菜口味不尽人意,往往导致一些同学吃到一半不在想继续食用;第三,食堂饭菜的质量问题,有时饭菜中含有异物,导致学生没有食欲。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的解决方法:

1、食物都可以按量计价,这样可以减少食物的浪费

2、学生自身要学会节俭,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浪费,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3、食堂饮食多元化,加强食物口感,增强学生的食用欲望,减少浪费

4、提高饭菜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卫生

5、学校提倡节约粮食,做宣传活动

调查总结和节约粮食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会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然而事实是,我国的人口在不断地增长,耕地在减少,粮食的产量也在不断的减少,粮食将会是我们面临的难题。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尽管我们还是学生,但是我们每一次节约,就是对国家做出的一份贡献,我们要更加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也让更多的同学开始注重对粮食的节约,为学校,为这个社会,尽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2011082105

上一篇:公司教师节活动开场白下一篇:二上观察物体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