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卡奴”现象的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

2022-09-11

大学生的教育背景、校园环境以及自身性格,使他们具有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从2005年的“台湾卡奴”事件到2014年6月的“上海卡奴烧炭自杀”事件,再到2017年9月大学生朱毓迪自杀事件,“卡奴”现象愈演愈烈。成为“卡奴”的大学生,其消费行为对个人、学校、社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和事件的主人公一样,大部分大学生并不清楚信用卡透支的手续费以及高额的利息,“卡奴”现象下的消费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如不遏制这种行为将会使更多大学生误入歧途,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和损失。

一、“卡奴”现象概述

(一)“卡奴”现象的概念

“卡奴”又称卡债族,是指一个人使用大量的现金卡、信用卡、蚂蚁花呗,但承担不起还款或是以卡养卡、以债养账一直在还利息的人。而“卡奴”现象则是“卡奴”不理智的消费行为陷入“以债养债”恶性循环的结果。

(二)“卡奴”现象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变得越发超前,因而出现了超前消费,为了获得更多享受和给自己提供便利,现金卡、信用卡、蚂蚁花呗大量涌入人们的生活。许多资不抵债或者不理智的消费者也进军成为了“卡奴”,打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旗号陷入“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三)“卡奴”现象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卡奴”出现,导致很多人资不抵债,为了支付利息不惜借了校园贷、裸贷等非法的高利贷,触碰了高利贷这根红线,他们轻则背负高昂的利息,重则家破人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卡奴”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唯利是图,信用卡的使用愈发频繁,因而导致信用卡透支现象普遍存在,若不加以遏制将会向更坏的方面发展。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

大学生消费现状反映的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活动中的消费现象,主要包括消费来源、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三大方面。目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大部分学生的消费状况合理,但还有少部分同学消费观不大正确、消费结构不够合理、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不匹配、消费目的不良,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压力、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给周围同学带来了不良影响。

(一)消费来源

消费来源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支付生活费、学习费用等的源头。主要形式有家庭给予、社会资助、勤工俭学、奖助学金等。

据调查显示,高达86.4%的被访同学的主要生活资金来源于父母。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还处于求学阶段,受到自身时间及能力的限制,大多专攻于学业,另外,中国传统教育或观念也不像西方那样较早的提倡并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许多西方国家在孩子成年后便不再向父母索要生活费,而中国则不同,在校期间大部分大学生主要以学业为主,仅有少部分同学在做勤工俭学,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来源于家庭给予,其中生活费来自家庭给予的学生占86.43%。勤工俭学和社会资助分别占总数的24.29%和21.43%,社会资助占14.29%,其他的仅占10%。具体数据如图2.1所示。从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大部分消费基础来自于家庭给予,很多大学生还不能自食其力,做勤工俭学的同学也不是很多。

(二)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是指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用于满足自身日常生活费用各项支出的总和。笔者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月平均消费额作为衡量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标准。其中45%的大学生生活费在500~1000元之间,45.71%的同学月平均消费超过1000元,详细说明如图2.2所示。从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平均月消费额较高,仅有9.29%的同学平均月消费额在500元以下。总体而言,大学生消费水平相对较高。

(三)消费结构

大学生消费结构是指大学生各类消费支出占总费用支出的比重,它反映的是大学生消费的具体框架。调研发现,饮食消费占总费用的95%,服装占62.86%,恋爱和其他各占12.14%和15%,具体消费结构如图2.3所示。从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主要集中在饮食、服装、交通通讯、书籍等方面,其余在饰品、娱乐、恋爱也占据小部分。

三、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水平较高,趋于成人化

随着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他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并趋于成人化,但是这与他们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不相适应。其主要表现在:除了传统的休闲、娱乐消费以外,他们把更多的消费投入在了自身的兴趣爱好上;追求名牌,使自己的着装趋于成人化;情感消费逐渐增加。

(二)从众、攀比心理严重

科技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手机出现在大众面前,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苹果、华为、VIVO等品牌琳琅满目,使得大学生更换手机的速度越来越快。此外,男同学追求名牌运动鞋、女同学追求名牌包包和化妆品,从众、攀比心理让他们不在乎价格,但这些不菲的价格使得他们不得不向别人借钱,甚至以高利贷、裸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中了不法分子的圈套,被逼上了绝路。

(三)经济独立意识较差,且存在超前消费行为

调查显示,仅有37.86%的同学愿意勤工俭学、自力更生,其他同学要么想着花父母的血汗钱,要么想着借钱花,经济独立意识差,对自我的经济能力和偿还能力过于自信,具体情况如图2.4所示。部分大学生打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旗帜,透支使用蚂蚁花呗,使自己一步步沦为卡奴。信用卡、蚂蚁花呗、各种借贷平台的出现使得许多消费都可以先购买再付款。

(四)恋爱消费过度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谈恋爱的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开放,谈恋爱的大学生数量也逐年增长,随之恋爱消费成为了大学生消费的主流。许多大学生缺少正确恋爱观和消费观的引导,只注重形式一味追求浪漫,导致经济开支增大;大学生消费缺少规划和预估,导致经济入不敷出;男女生负担的经济比例不一致,一般情况下男方往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五)理财观念淡薄

一个人的理财观念不仅与自身消费习惯有关,而且与其消费心理有着不少联系,因而理财观念对大学生的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父母也没有向大学生灌输很多的理财意识,加之学校注重的是学业上的引导,缺乏对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培养,导致许多大学生理财观念意识淡薄,调查发现仅有14.29%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财能力。具体数据如图2.5所示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对策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不仅与大学生群体自身有关,而且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大众媒介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大众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重要,能否有效利用这些群体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对于处理和解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自身的理财意识

面对诱惑重重的校园和社会环境,一方面,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承担起主要责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心理暗示理性消费,不盲目消费,学会抑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使自己的消费合理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多学习金融理财方面的内容,将平时剩余的钱做合理规划,可用于储蓄、投资,以备不时之需,通过掌握理财的重要手段,从而做好合理的理财规划。

(二)学校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的教育与引导

学校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和引导。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在校内开设各种消费讲座;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开设理财知识小课堂;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大学生消费知识竞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

(三)家庭要加强对大学生子女的消费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合理消费观的形成对大学生子女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因此,父母应灌输孩子量入为出的思想,让孩子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及时解决孩子心理上的障碍。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生活费,不应宠爱孩子就让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应该让孩子勤俭持家,懂得量入为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并与学校配合,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情况,共同管好孩子,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社会要宣传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帮助大学生培养合理的消费观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社会可以利用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大力度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信用卡发卡管理,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引导正确消费观防止“卡奴”的出现。

结论: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在社会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笔者通过对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营销学、消费学、心理学等学科对基于“卡奴”现象的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是,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对不同类别(地域、生源、科别等)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情况的研究理论深度不高,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会对云南省更多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更广范围的研究,从而推动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建设。

摘要:近几年,国内愈发普遍的“卡奴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而且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本文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首先,讲述了新时代下的“卡奴”现象;其次,通过调研数据,得出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接着,总结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大学生自己、家庭、学校、社会、四个维度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相关措施,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卡奴”现象,消费问题,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 胡清云,李粟,汪祎臣.基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变革的大学商业街发展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9(22):55-56.

[2] 张薇,代若晨.新时代下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07):58-59.

[3] 王菲菲.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9(12):48+50.

[4] 靳淞元.浅析中国青年消费的卡奴现象[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254-255.

[5] 牟艳娟.西部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07):175-177.

上一篇:关于高校健美操普修课考试方式改革的探讨下一篇: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