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现象解析

2022-08-08

第一篇:大学生自杀现象解析

大学生自杀现象分析

信息管理0904李晶0309102401

大学生因失恋而自杀原因分析及看法 摘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的比率日益增高,这引起了社会、高校、家庭的广泛关注。其中很大部分的因素是因为失恋而放弃生命。对此现象,我们在惋惜那些年轻的生命逝去的时候,也在分析着当代的大学生失恋自杀的原因分析,以此也希望孜孜学子们珍爱自己的生命。

关键字:大学生失恋自杀原因

正文:

一、大学生失恋自杀的原因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开始进入性成熟的高峰期阶段,他们对异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兴趣。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高校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学生谈恋爱具有强烈的烂漫色彩和盲目性,他们不清楚“爱”为何物,只是凭一时冲动或者随波逐流,所以他们的恋爱极其脆弱,失恋是难免的事。大多数大学 生的心理并不成熟,他们不能经受失恋的悲痛,失恋使他们消沉,对生活失去信心,造成精神失常,有的甚至产生自杀、报复心理。当他们听到自己心爱的人提出分手时往往觉得不能接受,没有心理准备,以至于认为活着再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认为失恋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于是选择自杀。更有甚者,当他们的恋人提出分手后,他们愤愤不平,认为恋人侮辱了自己的感情,于是产生报复心理,这种情况男性比较多,他们一般选择先杀害恋人,再自杀。对此有必要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大学生恋爱应把具有一致的思想、共同的信仰和追求放在首要地位,把心灵美好、情操高尚、心理相融作为择偶的第一标准。因此,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

(2)要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大学生一旦进入爱的王国,就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获得崇高的爱情。

(3)在恋爱过程中,应多一些理解、信任和宽容,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爱情与做人一样,理解、信任、诚实和宽容都是十分可贵的品质。爱很多时候意味着是一种付出,要相知、相敬、相让。

(4)正确面对恋爱过程中的问题。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要正确的看待,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和学校规章制度相结合。

三、我的看法及解决大学生自杀现象的方法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几乎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旅程,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进入大学后要独立生活,要独立面对更激烈的学习竞争,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遇到较为尖锐的矛盾时,往往措手不及,方寸大乱。尤其在大学恋爱时,在恋爱过程中盲目,当与其恋人发生矛盾甚至因此分手时,更是会因此心情失落或失望,直至想不开。所以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控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注意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自己的心理本质和行为习惯,弄清不良性格与不良习惯之间的关系。对不良行为习惯要进行自我调节,及时纠正。大学生还要正确对待各种压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加强心理健康训练,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排解。

第二篇:中国农村自杀率的现象分析及原因探究

[ 摘要 ] 中国自杀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中国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自杀率,而农村自杀率高则因为农村女性自杀率高而引起,农村女性自杀死亡率是农村男性自杀死亡率的1.24倍,这与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自杀特征完全相反。农村妇女的自杀多为失范性自杀,农村妇女无独立的财产权,依附于农村男性的境况,人际交往与家庭代际关系的不和谐,个人文化素质不高,抗逆力弱是造成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的主要原因。但近几年随着农村人口大迁移,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中国农村自杀率出现了新现象,农村青年妇女自杀率在近20年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但有学者认为农村男性和妇女自杀率则似乎处于上升状态,对于近5年中国自杀率及中国农村自杀率的趋势及绝对数字未有统一观点。

[ 关键词 ] 自杀率;农村女性自杀率;农村人口大迁移;代际关系;自杀工具

一、中国农村自杀率的现象分析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将自杀定义为:“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1]涂尔干还认为“如果个人自杀事件属于个人层次,而群体自杀率则属于社会层次。自杀就其本质上来说,它具有社会性质,是一种社会现象。自杀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伴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而引起的自杀行为的不断增加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其研究则刻不容缓,本文旨在研究影响中国自杀率的最重要部分中国农村自杀率的现象及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中国1998年的自杀人数为41万,而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的自杀报告死亡率1998年为13.89/10万,即全国1998年死于自杀的人数约为14万。[2]由王黎君等学者通过对全国疾病监测点的23个监测点的1995年8月至2000年8月死因死于“伤害”和“精神疾病”的1653例被试进行入户核查分析后,将中国自杀率从13.89/10万调整到了22.90/10万。由此可见,学术界对于中国自杀率的绝对数字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学术界毋容置疑的一点则是中国自杀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自杀特征均不同,即中国农村自杀率高于中国城市自杀率,中国农村自杀率中中国农村女性的自杀率又高于男性。 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不包括港澳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尽管政府在近十几年致力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的脚步也不断加快,但农村人口仍然是中国人口结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农村自杀率则直接影响到中国人口自杀率。(就自杀率而言,目前最新的数据无法证实中国城市自杀率由于人口增多的原因而高于农村自杀率,且并未有最新的关于城市自杀率与农村自杀率的数据,因此本文探讨的中国农村自杀率,农村妇女自杀率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2]的数据和先前的数据)中国女性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男性10年平均自杀死亡率为15.69/10万,女性则为17.94/10万,是男性的1.14倍。[3] 农村人群自杀死亡率高于城市,农村自杀死亡率是城市的4倍。在城市,男性自杀死亡率略高于女性,是女性自杀死亡率的1.14倍,而在农村,女性自杀死亡率则高于男性,是男性自杀死亡率的

1.24倍。迄今为止,这种现象在工业化以后未在其他任何国家出现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杀死亡率不仅表现在性别上的差异在不同的年龄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中国人群的自杀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地理分布》中提到,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人群的自杀死亡水平检查,发现城市人群自杀死亡率无论哪个年龄阶段均是男性高于女性,而在农村,在15-34岁年龄组女性自杀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35-69岁年龄段男性自杀死亡率略高于女性。通过对中国人群自杀率的地理分布的分析发现,中部农村自杀死亡率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但在不同地区自杀死亡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的特点。东部和西部的女性自杀死亡率为男性的1.13倍,中部为1.22倍。

然而,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中国人群自杀死亡率比之以前的模式有所变化,景军等学者在《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提到我国的自杀趋势与全球的自杀趋势正相反,在过去20多年内出现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我国目前的自杀率已远低于全球自杀率。费立鹏先生在2010年世界自杀预防日也承认这一事实并对我国媒体透露自杀死亡占所有中国人伤害死亡的比例从1987—1988年的34%下降到2005—2006年的20%。[4]景军采用4个数据来源,分别为(1)1987—1989年的数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统计年报,这部分数据源于卫生部门的统计,但数据收集的手段和样本量没有说明;(2)1991—2000年的数据来自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在网上公布的“全国疾病监测点数据”,由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选取145个监测点,样本为1 000万人;(3)1990和2001年的数据缺失,用前三年均值补齐的方法予以填补;(4)2002—2009年的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对这四个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补充所得,从1987年到1997年,农村女性自杀率明显高于农村男性,之后略高于农村男性,到2006年开始略低于农村男性。以往的文献中多认为,我国农村女性的自杀问题非常严重,这是因为1987—1990年,我国农村女性自杀率确实比较高1987年为32•3/105, 1988年为30•3/105,1989年为31•5/105, 1990年为31•37/105;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女性的自杀率降到17•82/105,特别是在2003到2009年的七年内,从17•44/105降到7•87/105。

尽管有学者对这一观点并不赞同,刘燕舞学者在《中国农村自杀问题》中深刻分析了景军先生的《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的数据来源及整理分析方式,并认为景军先生的数据由于数据本身的缺漏不能有力的佐证其观点,她通过对7省34村的质性访谈而获得的1980-2009年间604例农民自杀死亡案例的数据分析得出,当前农村自杀率仍呈显著上升态势。青年人自杀率的显著下降与老年人自杀率的急速上升并行不悖地运行于当下农村,青年女性自杀率的显著下降拉低了青年人整体自杀率并使之向下运行,然而,老年人自杀率的急速上升则拉升了农村的整体自杀率并使之向上运行。[5]学术界对当前中国自杀死亡率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本文认为,由于刘燕舞学者研究的数据来源范围较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因此并不十分认同其观点。在《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作者认为造成农村女性自杀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农村人口大迁移中女性也开始逐步离开原居地外出谋求非农业性质的职业,因此农村女性规避了三种既往的自杀风险,即农村女性既往的从属地位、既往的家庭纠纷、既往的自杀工具。所以,农村女性的迁移是分析中国自杀率下降的关键之一。但刘燕舞学者则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女性自杀率实质上并没有下降,只有农村青年女性自杀率下降但老年女性以至于老年男性自杀率大幅度上升,这导致了实质上中国农村自杀死亡率的上升,并且她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不是农村大迁移而是更深层次的代际关系和机制问题。然而,在王跃生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理论和经验分析》中,作者对代际关系深层次分析后依然归结为农村人口大迁移。无论两者观点如何相左,但两者都发现现今中国农村青年女性的自杀死亡率明显下降这一事实。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众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自杀造成的社会负面效应也不可预估,有效的降低中国的自杀率,尤其中国农村自杀率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影响巨大,

研究我国农村自杀率,探究其原因,并找到解决措施对今后我国的发展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二.中国农村自杀率的原因探究

自杀指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死亡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死亡,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在《自杀论》一书中避开心理学视角而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将自杀类型分为四个类型,即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利己型自杀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义膨胀;利他型自杀则实在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它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失序型自杀(**型自杀)则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两方面入手,经济危机等应激事件威胁个人的生存,使个人无法实现自我,从而导致自杀的增多。宿命型自杀是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的。

中国农村自杀率高主要由于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率高引起,刘斌学者的《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原因探究》中依据涂尔干的自杀理论将农村妇女高自杀率归因为脱序型自杀,但笔者再次详细阅读自杀分类后,将农村妇女高自杀率归因为失序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尽管宿命型自杀是三大自杀类型的附加类型,但笔者认为,正是社会失序引起了自杀冲动,本来为失序型的自杀在自杀前的一段时间转变为宿命型自杀,但宿命型自杀作为引起农村妇女高自杀率的原因又是一个独立的原因,这主要因为农村妇女不仅面临着经济局势大变动带来的社会失序,也由于农村妇女本身在封建思想禁锢下的顺从天命的思想。而对于农村男性而言,几年随着农村妇女人口迁移,农村男性的自杀死亡率也正在上升,而这一现象也可归因为失序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但农村男性同妇女不同的是两者处于社会失序的不同时期从而导致不同时期两者的自杀死亡率趋势的不同,但两者共同造成了中国农村自杀率高的事实。

在仔细阅读大量文献后,将中国农村自杀率高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经济原因:由于常年贫困导致家庭暴力引起自杀是农村妇女自杀率高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由于中国仍处於经济发展的探索阶段,尤其在建国初期,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城市建设让农村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除了个别经济发达省份的农业部分实现现代化,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依然十分落后,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尽管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逾半,但农业生产总值却与人口数不相符合。人口数量大但生产总值低,人均收入为两千的农村家庭在面临着粮食价格下降,收入来源日趋减少,生活开支和教育开支等的日益增加的形势下,夫妻间很容易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由于丈夫在言语攻击上处于劣势,为了维护男性地位和尊严,丈夫通常会采取暴力手段以捍卫自己的家庭核心权力的地位,妻子在这种情境下,自杀成为他们回击和躲避的最有效简单的方法。

二、社会原因: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农民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但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农民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自然经济,转而将收入来源投向了高速发展的大城市,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据有关资料[

8、9] ,1982~1987年、1985~1990年中国从乡村迁出的人口占当时全国总迁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67.99%和62.59%,而且在总乡村迁出人口中分别有74.43%和77.54%都迁往了城镇,1995~2000年尽管农村迁移人口占总迁移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仍高达58.68%,而其迁移规模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

三倍之多。[6]这一大迁移包括两个阶段,一是迁移初期的大量农村男性的迁移,许多传统的中国农村受到这次人口大迁移的影响,原来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破,家庭劳动力减少,只有农村女性支撑的家庭面临着很多问题,经济压力,婆媳关系,并且由于农村男性来到大城市后没有家庭的约束,许多男性发展出了婚外情,更甚者抛家弃子,这些问题成为许多农村女性选择自杀逃避现实的原因。而在人口迁移的第二个阶段,农村人口迁移的主体由男性正在向女性转移,我国农民的打工潮开始有了女性的广泛参与。到最近几年,女性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的人数每年有4 000万之多。农村女性的人口迁移从某一方面来说降低了农村女性的自杀死亡率,但是这一迁移却对农村男性和农村老年及幼年人群的自杀死亡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女性和男性同时离开家乡,大量的留守儿童产生,无父母照顾管教,易受歧视很容易导致农村儿童的自杀行为。有一部分女性在离开家乡后也发展出了婚外情,并且据有关资料调查,这类女性通常会坚持离婚,并很大部分的女性会选择抛弃子女,这一行为对原本在婚姻中更受益的男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许多男性因此产生自杀行为。

三、复杂的代际关系:代际关系是不同代位家庭成员所形成的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交流。[7]传统的农村家庭通常出现四世同堂的情景,这是农村老人为保证自身利益所形成的一种家庭模式,在这种家庭模式下,长辈因为掌握着实际的土地权,因此子女和儿媳对长辈处于服从的地位,两者的冲突也比较少。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改革和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家庭模式被打破,父母亲不再与子女住在一起,子女实际上掌握了单独的土地权和财产权,子女,儿媳同父母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复杂的代际关系对农村自杀率的影响有两个维度。一是由于子女的赡养冲突引发的农村老年自杀死亡率的上升,由于子女有了独立的土地财产权,并且由于时代的发展,子代的收入明显高于父代的收入,尽管父代为子代留下了自己的遗产并操办婚礼,但代际收入差异使亲子的生存条件并没有获得同步的改善。农村老人在失去劳动能力后大多无任何收入,只能依靠子女赡养,但由于这一原因子女和儿媳在对老人的赡养方面便未尽责任,老人因为没有受到照顾,又不愿意“饿”死,便选择了一种体面地死法“自杀”;第二是在传统家庭模式下的婆媳冲突十分严重,这一冲突导致了农村青年女性自杀死亡率高的现象。无论是在人口迁移前或之后,婆媳关系在这种家庭模式下冲突十分严重,许多年轻的妻子不忍重负,选择自杀寻求解脱。

四、易得的自杀工具:目前国内对于农药的使用的监管力度和范围还有所欠缺,这导致在农村,很易获得自杀工具,农药,除草器等,而且这些自杀工具的致死率相当的高。北京回龙观医院和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在全国23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开展了自杀和其他伤害死亡原因调查的全国心理解剖课题。在研究的895例自杀案件中发现,85%居住在乡村或乡镇,28&从未上过学,58%服用农药或鼠药,47%的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27%有过自杀未遂既往史,63%有精神疾病,仅有9%曾在精神康复中心就诊过。而在58%的服用农药或鼠药自杀的自杀死亡案例中,77%服用有机磷农药自杀,75%服用家中存放的农药,62%服毒后曾接受医疗救治但抢救失败。自杀工具的易得性和致死率高的原因也是导致农村自杀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

五:农村人群本身的文化程度,思想观念落后。长期处于封闭的农村社会的农村人群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造成的沉重的经济负担使许多家庭对教育望之却步,新思想难以传入农村使农村仍存留着大量落后的封建思想,唯命论是造成农村宿命型自杀的重要观念型的原因,面对应激事件,心理承受里差,社会支持网络弱导致农村人群更倾向于选择自杀这一途径逃避危机事件带来的压力和问题。集体性自杀事件在农村常有发生,常年较弱的社会支持网络在集体自杀的行为中得到强化,便易集体自杀。

三:结语

自杀作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现象,研究其现象及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建设和谐新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高兴的是中国自杀率相比于世界平均自杀率来说并不十分高,但怎样将这一自杀率降到社会所能接受的最低是我们今后要做的主要工作。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加强思想宣传,鼓励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支出,规范农药的使用等等就是可行的解决措施。相信在今后的时间里中国的自杀率能在政府和社会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下降低。

[参考文献]

1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07

2 王黎君,费立鹏,黄正京等 中国人群自杀死亡报告准确性评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10月第24期

3 杨功焕,周灵妮,黄正京,陈爱萍中国人群自杀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特点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第25卷第4期

4 刘燕舞中国农村的自杀问题(1980-2009)—兼与景军先生等商榷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5 景军,吴雪雅,张杰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

6 王国霞,鲁奇中国近期农村人口迁徙态势研究地理科学2007年10月第27卷第5期

7 费立鹏 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第25卷第4期 8 陈慧,苗萌农村妇女自杀问题探究女性与社会发展研究

9 曹彦婷,卢晓慧不同地域女性自杀死亡率差异的经济原因分析-基于城乡差距的视角西北人口2008年第29卷第4期

10 刘斌 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原因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1 王跃生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理论和经验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

第三篇:电磁感应现象·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如图17-1所示,P为一个闭合的金属弹簧圆圈,在它的中间插有一根条形磁铁,现用力从四周拉弹簧圆圈,使圆圈的面积增大,则穿过弹簧圆圈面的磁通量的变化情况________,环内是否有感应电流________.

解析:本题中条形磁铁磁感线的分布如图所示(从上向下看).磁通量是穿过一个面的磁感线的多少,由于进去和出来的磁感线要抵消一部分,当弹簧圆圈的面积扩大时,进去的磁感条数增加,而出来的磁感线条数是一定的,故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减小,回路中将产生感应电流.

点拨:会判定合磁通量的变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2】

如图17-2所示,线圈面积为S,空间有一垂直于水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特斯拉,若线圈从图示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到与水平位置成θ角处(以OO’为轴),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量应是________Wb,若旋转180°,则磁通量的变化量又为________Wb.

解析:开始位置,磁感线垂直向上穿过线圈,Φ=BS,转过θ时,由B.S关系有Φ2=BScosθ,故ΔΦ=BS(1-cosθ) 当转过180°时,此时,Φ2=BS,不过磁感线是从线圈另一面穿过∴ΔΦ=2BS 点拨:有相反方向的磁场穿过某一回路时,计算磁通量必须考虑磁通量的正负.

【例3】

如图17-3所示,开始时矩形线圈与磁场垂直,且一半在匀强磁场内,一半在匀强磁场外.若要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将线圈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 B.将线圈向上平移

C.以ad为轴转动(小于90°) D.以ab为轴转动(小于60°) E.以dc为轴转动(小于60°) 点拨:线圈内磁通量变化是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参考答案:ACD 【例4】

如图17-4所示装置,在下列各种情况中,能使悬挂在螺线管附近的铜质闭合线圈A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 A.开关S接通的瞬间

B.开关S接通后,电路中电流稳定时

C.开关S接通后,滑线变阻器触头滑动的瞬间 D.开关S断开的瞬间

点拨:电流变化时能引起它产生的磁场变化. 参考答案:ACD

跟踪反馈

1.一个十分灵敏的电流表和一个线圈组成闭合电路,当把它们移近一个正在发光的电灯泡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是否运动?

2.宇航员来到一个不熟悉的星球上,他想用已知灵敏电流计和一个线圈探测一个行星上是否有磁场,应该怎么做? 3.如图17-5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条平行导轨MN、PQ,它们的一端接有一个电阻R,其间还有一个闭合导线框abcd且MN、PQ与abcd均在同一平面内,都与磁场方向垂直,当abcd向右滑动时(框与轨接触良好)(1)在abcd中有无闭合的电流?(2)ad、bc有无感应电流?(3)有无电流通过电阻R,为什么?

4.在地球附近的磁感应强度大约为0.5×10-4T,将一个2m2的线框放在地面上,通过它的磁通量可能为

[

] A.1.0×10-4Wb B.0 C.0.5×10-4Wb D.2.0×10-4Wb

参考答案

1.摆动;2.将线圈与灵敏电流计构成回路,然后将线圈向各个方向来回摆动.若灵敏电流计指针摆动,则有磁场;3.(1)无;(2)有;(3)有;(4)ABC.

第四篇:突发事件处置中“舆论倒逼”现象解析

舆论倒逼现象概述

"舆论倒逼"是自媒体时代频频出现的引人注目的舆论现象,有其复杂的生成原因。主要有四种类型:由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或公开了不实信息而引起的"舆论倒逼";由政府部门不作为引起的"舆论倒逼";由政府部门乱作为引起的"舆论倒逼";由腐败行为没有受到惩处引起的"舆论倒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舆论工作指导思想为妥善解决"舆论倒逼"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指明了正确方向。解决这一问题,须从源头上抓起。

"舆论倒逼"是近几年来频频出现的引人注目的舆论现象。有研究者认为:"目前,在中国形成了网络舆论‘倒逼’传统媒体舆论、市场化媒体‘倒逼’主流媒体的舆论格局。在双重‘倒逼’的情势下,很多时候,主流媒体被边缘化了,其及物性以及有效性被严重稀释,很难应对充满巨大张力的中国社会现实。"①这是一段很有见地的论述,但它没有对"舆论倒逼"进行界定。

依笔者之见,对"舆论倒逼"的界定,似可用以下文字进行表述:它是指在公众中形成的与官方、与官媒期望形成的舆论不相协调、出乎所料的舆论,这些舆论反过来迫使官方和官媒对其中涉及的问题作出回应,政府部门还要作出相应的处理。这种现象的频繁出现,与自媒体时代密切相关。此类舆论不可能首发于受到严格控制的官媒;但它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民意、民声、民心,因而"舆论倒逼"就有了不可低估的力量。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段中,在新媒体崛起之前,社会舆论通常处于官方和官媒可控的范围之内,对公众中的不利于政府的舆论,可通过防、堵、卡、封等方法加以严格控制,因而完全有办法阻止与官方、与官媒期望相左的舆论的大面积形成和大范围传播。公众掌握的信息和发表的意见想要产生巨大影响,一点也离不开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渠道。舍此,既形成不了舆论的大潮,也不可能产生持久的影响。在那样一个时代,社会公众舆论的形成,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依靠口耳相传(相互交谈)或文字传播(书信、宣传材料等)方式形成;二是在体现官方意志的官媒主导下形成(媒体机构及其中的成员、公众中的一部分人,在媒体上发表意见并广泛进行传播)。在此情势下,虽说舆论未必不一律,但绝不可能出现"倒逼"官方和官媒的现象。

“舆论倒逼”的四类型表现

第一类:由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或公开了不实信息而引起的"舆论倒逼"。政府与公众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不自今日始。如果是在自媒体成气候之前的时代,政府不公开应该公开的信息,抑或公开了不实信息,公众只能是徒唤奈何;但在自媒体时代,公众则可以运用手中的传播媒介,自如地发布信息、发表意见、参与众议,以舆论对政府有关部门施压,逼迫政府部门如实公开信息和纠正错误信息。著名案例如"华南虎事件"。网民联手,搜查资料,相互补充,进行甄别,共同证伪,以此形成的舆论倒过来迫使政府有关部门承认失误、承担责任。刊于《东方早报》的题为《"华南虎事件"见证网民力量》的评论说,这次"纸老虎事件",有三个特点值得注意:第一,依赖民间的努力和民间的能力解决全部疑难问题,未经政府权力和智力的裁决。第二,主流网民表现得相当理性与成熟。他们用冷静的话语摆事实讲道理,技术性地证明真假善恶。第三,无组织无指挥的网上互动自发形成"热情和智

慧的增长点",最终"功到自然成"。这是"舆论倒逼"充分体现了正能量的经典案例。政府实行信息公开,特别要在公开有关灾难事件信息、敏感事件信息、棘手事件信息和可能担责的事件信息方面经受考验,争取主动。突发性的灾难事件发生以后,能否改变以往的等待通稿和只发通稿的习惯做法,而由事发地的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声、发权威之声,以不失时机地占领舆论制高点?事实上,通稿只能约束主流媒体,未必能约束其他大众传媒,更不可能管住人人手中都有的自媒体。与其如此,不如顺势而变,不太过依赖通稿。

第二类:由政府部门不作为引起的"舆论倒逼"。政府部门受人民委托,应该用手中掌握的公权而作为。然而,有些部门却是常年不作为,一旦事故发生或者酿成大祸,就不能不陷入"舆论倒逼"的困境。2013年1月4日发生在兰考的弃婴被大火吞噬的悲剧,主因是当地有关部门的公共责任缺位。事发后,该部门必然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在遭遇"舆论倒逼"以后,它才开始检讨自己的缺位和不作为。正如《光明日报》上的一篇评论所说:"兰考,不要在‘亡羊’后才想起‘补牢’"," 一次‘亡羊补牢’是吸取教训,总是等‘亡羊’之后才想起‘补牢’就是懒政思维在作祟了。而且,‘补牢’之后还不免发生‘亡羊’事故,更令人怀疑相关部门是否真正吸取了前次‘亡羊’的教训,是否在‘补牢’方面下了真功夫。"⑦因此,应对这种"舆论倒逼"的根本之道,当是重心前置,彻底改变懒政思维。

第三类:由政府部门乱作为引起的"舆论倒逼"。政府部门应当依法依规而作为,不应违法违规胡乱作为。胡乱作为者,在自媒体时代必定遭遇"舆论倒逼"。公众会通过手中的"麦克风",质问其作为的依据何在、意欲何为。此时,众声其实并不喧哗,而是有着许多共同的音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在谈到由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引发的"舆论倒逼"现象时,分析说:"动车事故,首先是铁道部的救援不力和处置失当,伤害了民众的感情,然后才轮到检讨媒体和微博是否‘失控’的问题。很多负面事件,首先是政府的公共管理危机,然后才是舆论危机。打压媒体报道,封堵网络舆论,并不能使政府工作的缺陷消失,而只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⑧因此,此类"舆论倒逼"所体现的逻辑关系是:政府部门的不当作为或胡乱作为在先,充满批评和质疑之声的"舆论倒逼"在后;前者是后者的因,后者是前者之果。只要政府部门的令人不解甚至气愤的不当作为和胡乱作为行为存在,这类"舆论倒逼"现象就不可能消失。这方面的案例很多。江西宜黄强拆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杭州飙车事件等,都是发人深省的例证。

第四类:由腐败行为没有受到惩处引起的"舆论倒逼"。网络反腐是制度反腐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尤其是在反腐尚存在制度缺失的当今时代,网络反腐尤其不可或缺。"要求舆论对腐败给予一些宽容是不现实的,对腐败‘零容忍’尤其是互联网的天性。但腐败在现阶段又的确是消灭不了的,这个矛盾将制造社会情绪的反复发作,扰乱国家政治生活本应有的节奏。中国只会朝着廉洁社会的方向走,即使是有些激进的舆论,官方也必须适应它的倒逼。发达社会有些官员因为某个在我们看来不大的廉洁过失而下台,这种情况将会逐渐在中国上演。"⑨从早些年栽于"九五至尊"的周久耕,到前不久丢官的"表哥"杨达才、"房叔"蔡彬、不雅视频主角雷政富、生活作风不检点的衣俊卿,由东窗事发至被彻查、撤职或法办,都缘于"舆论倒逼"。"舆论倒逼"的成果无疑值得肯定,但是,反腐制度有待不断完善,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舆论倒逼”产生的危害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舆论倒逼"可能"逼"出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及时、

积极、正确地应对,由被动转为主动,被"逼"出体现正面效果的结局来,政府形象得以修复。另一种结果是:政府有关部门处理不善,公众被激怒,产生更大的对立情绪,政府公信力和形象受损严重。"一次次网络舆论危机,实质是民意通道淤塞、政府应答机制缺失所致的瞬间决堤、垮坝效应。如果政府不能及时疏浚民意通道、理顺应答机制,一味只是封堵民意,只会使民怨的海平面越涨越高"⑩。后一种结果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应该力避。政府部门当从根本上提高理政能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对公众从心底里敬畏,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前一种结果固然不错,但是政府部门经常被"倒逼",这说明平时该作为而不作为,或是未正确作为而是胡乱作为,或是信息应当公开而未公开、未如实公开。这就需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遭遇"舆论倒逼"后再进行危机公关。"舆论倒逼"现象一旦出现,官方和官媒不可采取简单的做法,不能无视它,或者与之逆向而行,或者封杀它;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它,着力解决舆论反应强烈的问题。

应对“舆论倒逼”对策

其一,坚持实行信息公开制度。人民依法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而行使"四权"的基础和前提则是依法享有知情权。因此政府部门应从信息的主动公开、及时公开、充分公开入手,自觉地向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报告重要信息,杜绝瞒报、谎报、不报现象。这仅靠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自觉是不够的,更要靠制度进行严格的约束。

其二,摆正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为人民服务至高无上,民生问题至高无上。忽视或违背了以上三个"至高无上",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舆论倒逼"问题。因为舆论问题不单单是舆论问题。

其三,正确认识"舆论倒逼"现象。相当一部分"舆论倒逼",是公众在帮助政府部门改进工作、弥补过失,而不是在制造麻烦或借故刁难;是在"补天",而不是在"拆天"。在这部分"舆论倒逼"中,汇聚了公众的群体智慧和创造活力。从本质上说,相当一部分"舆论倒逼"是在探求和维护真理,是在推动社会进步。当然,对其中的偏激情绪、过激之词和不实传闻,当纠正要纠正,当引导要引导,当澄清要澄清。

其四,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应该顺时而改。在自媒体时代,对舆论简单地管、人为地卡、粗暴地压,是不合时宜的。改革和改进舆论管理的理念、方法,势在必行。

第五篇:全国各地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声现象(含解析)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2章 声现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枣庄)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解答】解:

A、真空不能传声,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 B、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具有能量,故B错误;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音调和响度的区分、声的利用,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2.(2016•自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1)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A、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A正确;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超声波也是声波,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3.(2016•广东)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声源处减弱噪声

1 D.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分析】(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就二胡来说,弦的松紧、长短、粗细都可以改变音调;

(3)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A、声音是有能量的,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就是利用声波的能量,故A错误;

B、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故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故B错误; C、双层真空玻璃窗中,真空不能传声,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4.(2016•郴州)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

(2)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解答】解:A、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是否完好,使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不符合题意; B、医生用“超声”排石,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符合题意; C、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说明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中.

5.(2016•凉山州)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

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光闭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分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解: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减弱噪声,但不合理;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更加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不可行; C、关紧门窗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合理可行;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出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不可行; 故选C.

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6.(2016•淮安)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分析】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解:A、道路两旁载行道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以在噪声的接受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时间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两者对应起来,可以简化对噪声减弱办法的记忆.

7.(2016•宜昌)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的干扰,以下方法无效的是(

) A.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上课时关闭门窗 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

【解答】解:A、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有效的办法,符合题意;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有效,不符合题意; C、把教室的门窗关紧,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有效,不符合题意; 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方法无效,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理解防止噪声的途径是解决本题关键.

8.(2016•武汉)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

【解答】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街道路旁安装隔声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器可以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热点.

9.(2016•广安)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

3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分析】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生活的角度考虑,不管声音是优美动听,还是杂乱刺耳的,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可以称为噪声. 【解答】解: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是球迷们激动之举,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由于是震耳欲聋的,这种声音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所以是噪声,此项符合题意;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在歌舞厅里人们愿意去欣赏,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是为了方便人们,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什么是噪声.

10.(2016•潍坊)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故选C.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声现象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说法相联系,深入理解音调和响度的概念.

11.(2016•盐城)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检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分析】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

【解答】解: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82.3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82.3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响度. 故选A.

【点评】知道噪声监测器的用途,且能真正的理解响度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2.(2016•泰州)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这句话是指即使未看到人,也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分析】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4 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

【解答】解:自己很熟悉的人,即使没有看到他,只听他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出来,依据就是不同人的发声部位特征不同,发出的音色不同.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物理特征之一﹣﹣音色,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3.(2016•德州)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分析】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进行区别,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大的大小;音色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

【解答】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产生高低不同声音的原因是物体振动快慢不同,发出低沉的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比较慢,所以频率低,音调也低.因此“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 故选A.

【点评】这是一类根据乐音的特征进行实际应用题目,要学会结合定义进行判断.重点关注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14.(2016•临夏州)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4)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不同.

【解答】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 C、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去除人体内结石;故C正确;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

15.(2016•益阳)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5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分析】(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4)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都是振动了两个波形,故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C错误;

(2)甲、乙、丙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B错误; (3)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两个物体的音色不相同,故A正确、D错误; 故选A.

【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16.(2016•长沙)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2)在同样的环境下,同种介质里,声速是相同的; (3)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

(4)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可辨别不同的乐器.

【解答】解:A、在演唱会上,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故A正确;

B、在同样的环境下,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与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现场观众根据音色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而不是通过响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速度、音调与响度、音色的区分等,属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17.(2016•镇江)我们很空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速度

【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解答】解:熟悉的人声音的特色我们都非常熟悉,可以根据音色来进行判断.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情况.

18.(2016•郴州)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丽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6 【解答】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的.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19.(2016•泰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闻其声辩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 B、“闻其声辩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B错误;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故C正确; 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防治噪声的途径,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20.(2016•天津)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分析】从声音的三个特征分析.

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材料和结构不变时,音色不变.

【解答】解:轻敲鼓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敲鼓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响度. 故选B.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上一篇:大学生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