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2024-05-22

怎么确立正确的职业规划?(共12篇)

篇1:怎么确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我是一名刚刚工作一年的营销新人,原来在一家b2c美国代购的公司从事网络推广工作,接触的是关于百度相关产品的,论坛相关,豆瓣,微博,cps等系列的推广,接触还算是比较多,但感觉很多东西都没能深入,所以想在社会化媒体这块深入的发展下,但有些问题想问下大家,就是我想从事这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原来就一直对电商和营销比较感兴趣,工作一年自认为做的还不错,另一方面感觉这一块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发展方向,自己原来又是学心理学的,可能还可以有些优势,但通过mbti和北森的一些测评发现自己可能不是很适合纯商业的公司,自己心底还是希望可以从事一些可以帮助其他人成长的职业,所以麻烦大虾们指导下:怎么可以判断出自己是不是适合社会化媒体营销相关的工作,另外能不能避免纯商业的环境操作,真心感谢,谢谢!

麻烦路过的亲们也回答下吧,多些参考,为什么回答的不是那么多那,第一次提问,谢谢支持哈!!

[怎么确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篇2:怎么确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方法/步骤

有一个简单的职业规划,这需要我们有一个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因为升值要靠的是真凭实学,如果自己没有墨水,那根本完成不了自己的目标。

对待自己的职业要有信心,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工作也能做出很大的成就。总之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不要放弃。

能够坚持下去很多目标实现的必经之路,一份简单的工作中也需要我们的付出辛劳去做的,所以我们努力和坚持是最重要的。

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我们在为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努力时不要忘记了让自己开心。另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能够为目标奋斗并且开心的生活才是最终目的。

篇3:确立正确的英语教育教学观

普通高中英语课标指出:英语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 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英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素养。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一、英语教学中的师生是平等的

现代教育提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教师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参与自由交流。教师要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学生, 在课堂上,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引导者, 又是热心的、耐心的听众, 还应该是学生谈得来的朋友。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应定位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树立自信心。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后反思, 从而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的意义, 使其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各项教学活动中, 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和合作者, 教师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从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调整学习策略, 促进自身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 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三、注重语言运用, 彰显学科价值

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交际性和实践性。因此, 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时既要注重知识积累, 更应注重实践运用。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应当转静为动, 化繁为简, 少讲精练, 以活动开展为载体, 以语言运用为目的, 贯彻落实“学用合一”的教学原则, 努力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 大力开辟广泛的教学渠道, 积极营造鲜活逼真的课堂情境, 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 教师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的转变, 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注重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通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训练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所有学生均能在原有语言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从而体现出英语学科的教育价值。

四、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丰富积累

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教授学生阅读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感, 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基本技能的培养。英语阅读文章题材广泛, 体裁多样。教师应选择贴近高中生学习生活和语言水平的文章, 同时要注意所选阅读材料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和时代性。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多鼓励、启发、引导、帮助学生, 还要对学生进行监管和评价。

五、注重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教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合理地评价学生, 促使其更好地学习英语。

英语教师一定要确立正确的英语教育教学观念, 因为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传统的教法去教学生, 不但会教得费事, 而且会使学生学得枯燥。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 这样, 才能使学生喜欢学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是很有必要。英语语言是21世纪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 是全球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来源, 是人们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桥梁, 是现代社会工作、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为了新时期英语教学的需要, 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转变旧的教学观念, 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力求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的外语学习者。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目标及教学要求有明确的阐述, 它也是在一定时期内广大英语教师实践经验和专家学者研究的结晶, 它有充分理由成为我们现阶段思考高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可靠的理论依据, 是引导广大英语教师进一步探索研究英语教学可靠的路标。英语教师要确立正确的英语教育教学观, 正确理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的精神实质, 明确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

篇4:确立正确的英语教育教学观

关键词:课程标准  英语  教育教学观

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英语教师在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优化学生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标指出:英语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英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素养。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一、英语教学中的师生是平等的

现代教育提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参与自由交流。教师要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引导者,又是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学生谈得来的朋友。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应定位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后反思,从而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的意义,使其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和合作者,教师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自身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三、注重语言运用,彰显学科价值

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交际性和实践性。因此,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时既要注重知识积累,更应注重实践运用。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转静为动,化繁为简,少讲精练,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以语言运用为目的,贯彻落实“学用合一”的教学原则,努力挖掘现有的教育资源,大力开辟广泛的教学渠道,积极营造鲜活逼真的课堂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的转变,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因材施教、以人为本,通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训练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所有学生均能在原有语言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体现出英语学科的教育价值。

四、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丰富积累

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教授学生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感,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基本技能的培养。英语阅读文章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教师应选择贴近高中生学习生活和语言水平的文章,同时要注意所选阅读材料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和时代性。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多鼓励、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监管和评价。

五、注重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教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合理地评价学生,促使其更好地学习英语。

篇5:怎么确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在新形势下,要落实这9个字,就要做到讲理想、讲学习、讲宗旨、讲务实、讲民主、讲廉洁、就要加强党性修养,确立正确的做人价值取向。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是在新形势、新任务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向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发出的号召和提出在政治、思想、作风、廉政上的要求。能否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关键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加强党性修养,确立正确的做人价值取向。

——讲理想,做一个信念坚定的人。“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门”。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坚持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结果。要成为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一要始终忠于党,不管风云变幻如何,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做到与党同心、与党同向、与党同步,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二要坚定必胜信心,做到挫折面前不动摇,困难面前不停步,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实现共产主义大理想结合起来。三要定准人生方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在为党和人民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讲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两者缺一不可,有德无才不能成事。有才无德只能坏事,德才兼备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为政之要。立德以修身为先、修身以立学为本。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上能力之基,学习是修身之道,学习是成事之本。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切实加强学习,才能具备更多的知识、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为此,一定要把学习作为“终身大事”、“立业大事”、“执政大事”。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更好地肩负起执政的使命。

——讲宗旨,做一个造福于民的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宗旨,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领导干部执政为民、造福于民,必须真正做到亲民、富民、惠民、助民、安民。新民就是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察民情、体民苦;富民就是要牢固树立“民不富心不安”的使命意识,把精力放在加快发展,增强实力上,让老百姓的生活尽快富裕起来;惠民就是多谋利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做到关注民生有目标,保障民生有举措,改善民生有途径;助民就是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群众的急事难事作为大事要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给,民有所困我有所解;安民就是营造安定祥和社会环境,化解社会纠纷,理顺群众情绪,维护社会秩序,使人民群众真正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讲务实,做一个干事创业的人。求真务实,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和根本途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要坚持求真务实,做一个干事创业的人。一是思想上要个解放。用思想大解放、改革大深化、开放大推动,创新大弘扬,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来推动当前市委提出的环三都澳发展战略的实施。二是工作要更扎实。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发展规律,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既用近招又用远招,既用大招又用小招,通过好招、实招、新招,打出“组合拳”,创造新业绩。

——讲民主、做一个团结共事的人。集众木方成大厦,合众力才成伟业。民主作风是党的生命,也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党性修养的具体体现。坚持发扬民主,善于团结共事,关键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民主意识,这是推动党内民主建设,促进民主集中制落实,防止腐败滋生的重要前提。要广泛听取意见,遇

事多沟通多协商,凡是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人事任免都要集体讨论决定。二是团结意识。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领导干部要胸襟宽广,虚怀苦谷,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要用人所长、容人所短,要不揽权、不争功、不诱过。三是监督意识。党内民主对党内监督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党内监督对于党内民主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每个领导都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把自己的言行置于各方面的监督之中。

篇6:引导孩子确立未来的职业目标

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句话:不论做什么事,有目标才能有动力。

但家长们会说:“我天天跟孩子说必须出人头地!我的目标意识够强的了。”

而老师们则会说:“我连期末考多少分数都给规定出来了,这目标还不明确吗?我的目标意识可谓强矣!”

如此目标教育,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

这里讲的目标是家长和教师强加于孩子的“期望”,而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向往”。

家长“望子成龙”的目标往往失之太远,而教师布置的考分指标又失之太近,孩子恰恰缺乏中期目标。

家长设置的目标多数是一种“身份期待”(让孩子做“人上人”),孩子社会经验少,对此不会有多大兴趣;教师设置的目标则多数是一种“任务指标”,极其枯燥无味。孩子需要的是具体化的、形象化的、能震动孩子心弦的、有“孩子味”的行动目标。

总之,我们现在的目标教育基本上是以成人为中心的、成人一相情愿的、“包办婚姻”式的。我们要把它变成孩子自主自愿的、成人孩子相互协调的.、“自由恋爱”式的目标教育。

我这里特别强调,最好早点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职业目标”,职业目标具体形象,吸引力和感召力远远大于概念化的“考大学”、“当博士”等目标,这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比较大。

我问过很多中小学生“长大干什么”,多数人都回答“不知道”,说明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很薄弱。我们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个性、爱好、智力类型不予研究,对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最能实现自我、造福社会不怎么关心,这些家长关心的似乎只有一件事:提高孩子的社会地位,给大人挣脸面。难怪很多孩子现在都是在给家长学习,这是家长引导不当造成的。

怎样引导更恰当呢?比如非典时期,我的孩子看电视,对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非常钦佩,萌生了做“白衣天使”的愿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我就可以想办法结识一两个素质较高的医生作为朋友,带孩子到他们家里去做客聊天,到医院去看看他们

篇7:当代职业经理人应确立的十大观念

我们已经进入了观念制胜的时代。

所谓观念,即每个人认识事物的基本出发点和价值取向,是指导行动的指导思想,它决定着人的思想以及如何采取行动。观念是一种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心中,影响我们了解世界、付诸行动的许多假设或成见。观念不仅是一种意识,而且更多地是一种潜意识,是一种长期积累的、在自觉不自觉中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习惯性思维。观念革命比技术革命更重要,注入理念比注入资金更有效益。

实施观念突围,是指以强烈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改变自己超越自我(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尽快从传统的习惯思维模式的重重包围中冲杀出来。

作为当代职业经理人,首先应该确立以下十大观念。

一、学习观念———爱学才会赢、学好才成功已成为新时代的励志歌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从工业时代转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建立学习型组织在我国的兴起,主要原因亦是对时代发展变化的回应。

首先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太快,并由此而引起了企业竞争方式的迅速改变。其次,适应了企业管理变革与发展的需求。第三,适应了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和培养现代化职工队伍的需要。更注重在组织中工作的人“活出生命的意义”,维护知识、观念的“保鲜期”。第四,它适应了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提升和丰富了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并为之提出了具体化的实践方式。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企业的第一理念,改变了学习与工作的意义。

二、培训观念———最有效的投资和福利,企业和员工的希望工程

一个人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85%来自大学毕业以后,因此培训不仅是最大的福利,首先是最有效的投资,是1∶60回报率的投资。有效的培训生产出来的是人才,无效的培训生产出来的是垃圾。优秀企业每年要拿出利润的10-20%乃至更多用于经常性的培训,作为企业再发展的重要投资。

三、文化观念———高速列车的原动力,全球竞争的通行证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践行的价值理念,是倡导全员共享认知的心理契约,是基业常青事业成功的秘密武器,没有这张通行证迟早要淘汰出局。

掌握市场主动权的越来越挑剔的顾客在选择你的服务和产品时,往往经过这样几个回合的比较甄别:首先认同你的文化,欣赏你的人品,接受你的感情,信赖你的质量,最后才决定与你长久的合作。要想让他喜欢,非得提高文化品位不可。

四、服务观念———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每个人都是社会服务链上的重要一环,每个人都担负着服务

和被服务的双重角色,每个单位企业都相对于服务对象的需求而存在,必须接受服务对象的选择和挑剔,提供水涨船高的个性服务。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要构建服务文化,提升服务品质,提升服务“资质”,增强“被雇用性”,在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的品质,是一个城市、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和保证。

五、务实实用观念———点滴之处见品位,细微之处见精神,从小处入手、把小事做好就能成就大事

要破除浮躁心理,从小处入手、把小事做好就是大事;把简单的事千遍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把别人不愿干而是和你干的事情做精做专就是你的生存发展空间。

六、创业创新观念———不是下岗是转岗,不是失业是创业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从事创造性的破坏,是破坏所有阻碍创造有价值订单的枷锁;创新就是系统地否定自己。完善延伸也是创新,让复杂的技术变简单,变功能服务为心理服务智能服务更是创新,因为它使产品的功能得到了拓展,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使原有的技术创新有了发展的空间,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七、事实导向规则导向观念———不看过程看结果,不重人情重规则

研究中外经济合作的西方学者把中方的思维方式归结为“人情/关系导向”;相应地,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称“事实导向”。“人情/关系导向”,就是宁可“不做事”、“做错事”甚至“误事”,也不搞坏人情和关系。优秀企业超越了中国人传统的人情、关系的思维定势,形成了类似“事实导向”的风格。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以办事为原则,以效益为导向。

八、经营顾客观念———经营产品向经营顾客(员工)转型,以员工忠诚赢得顾客忠诚

经营顾客是企业经营理念的根本转变。客户既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同时更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生产资源。客户成为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核心资源,是企业经营服务链中重要的连接点落脚点。

经营客户的本质是服务客户,为客户减少成本(价格、精神、时间等),创造最大的价值,形成一个以客户为中心互动双赢的生态圈。企业经营管理从品牌资产向顾客资产(市场核心)转变,而客户体验是实现转型的通行证。

经营顾客首先要经营好员工,打造忠诚的团队,以员工的忠诚赢得顾客忠诚。作为本人来讲,首先要练好内功经营好自己,要搞好职业生涯设计,敬业乐业专业,提高自己的服务资质,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九、团队观念———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团队是有共同的目标、有效的沟通、充分的合作、密切的协

调、成功的共享群体。团队以任务为核心被赋予权责,每个人的工作都直接对整个任务做出贡献,任何有助于完成任务的行为都是有价值的。

一个人不可能完美,但团队可以。将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候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合作能弥补能力不足。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善于与人合作的人,能够弥补能力的不足,达到自己原本达不到的目的。

十、竞合双赢观念———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构筑共同发展的平台

篇8:浅议高职生正确就业观的确立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形势,就业观

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毕业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社区、军队国防、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等基层工作岗位就业, 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基层劳动从业人员素质结构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维护社会稳定, 而且更有利于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1]但近几年来, 一部分高职生就业观念滞后, 创业意识差, 就业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 直接影响就业。高职生一定要认清新形势下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树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那么,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怎样呢?

一、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当前, 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不减, 2010年应届毕业生是本世纪初的6倍, 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 “十二五”末, 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 (今年总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是699万) 。另外, 我国还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局面, 总体上劳动力供大于求。再加上一些企业和单位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 认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学生素质偏低, 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略逊一筹。因此, 在招聘时, 盲目追求高学历, 不论什么岗位, 都要求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即使是高职生可以胜任的岗位, 毕业生也被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挡在了门外, 这些都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同时, 高职生在就业上也存在一些误区, 具体表现在:有的高职生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 注重选择“收入高、工作条件舒适而稳定、名声好、社会地位高”[2]的职业。却不掂量自己的才学, 没有对自己合理定位, 由于目标不切实际, 结果在择业过程中屡屡碰壁, 心灰意冷, 甚至丧失自信心;有的高职生抱着“一次就业, 一生职业”的观念不放, 不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务实就业观, 没有意识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 生存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首要前提, 离开了生存, 一切将无从谈起;还有些高职生在择业时不从自身实际出发, 而是与同学攀比, 特别是看到比自己差的同学找到好工作, 为了面子而将自己的择业目标设计得过高, 其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 陷入茫然的苦恼之中……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职生在就业时存在的误区, 培养高职生正确的就业观十分重要。那如何培养高职生正确的就业观呢?

二、高职生正确就业观的培养

(一) 充分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制定的积极的就业政策。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他们应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制定的积极的就业政策, 为自己毕业后就业做好思想准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任务十分艰巨, 一方面, 就业总量压力很大, 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另一方面,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3]针对目前存在的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 尹蔚民强调:“下大气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强化服务培训, 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创造公平就业环境, 努力解决好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3]只有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积极就业政策, 他们在择业时才会既不盲目乐观, 又不盲目悲观, 就会根据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和自身实际, 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 这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 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 落实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需要, 根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市场对人才的总需求, 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计划, 应企业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 (如我院与力帆骏马合作开设的“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多次与地区残联合作, 招收部分残疾的学生到学校进行强化培训, 再输送到沿海一带企业就业) 。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 加大对实训设备的投入,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重, 组织学生参加和自身专业相关的技能培训、技能比赛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达到“双证书”或“多证书”毕业, 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 学校要大力加强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工作重点, 从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让学生明白将来要做什么, 事先要准备什么;提供新的行业动态, 就业形势, 就业政策, 让学生充分了解, 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优势, 劣势进行分析, 评价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尽早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 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措施, 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 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当然, 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 要采取多种形式, 如开设模拟招聘活动 (如我院2013年6月举行的首届“恒泰杯”现场仿真模拟面试大赛) , 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 组建网上论坛……促进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形成。

高职生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外, 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创业是就业之源, 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将鼓励创业与促进就业并重, 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释放劳动者创新创业潜能。”[4]因此, 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就业观, 还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 即:培养学生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以及提高学生创业的能力。

(三) 高职生应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职业技能, 更新就业观念。

高职生是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面对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 要把就业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在大学生涯中, 不仅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还要利用学校提供的实验实训设备, 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尽量拿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一定要相信:机遇, 偏爱有准备的人。同时, 还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 抛弃那些旧的就业观念, 使自己从旧的观念中解脱出来, 把目光从“收入高、工作条件舒适而稳定、名声好、社会地位高, 发达地区……”转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社区、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等基层工作岗位, 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将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在现实的岗位上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 就业是民生之本, 高职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前途, 涉及高职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发展, 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 要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局面。当代高职生也应在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指导下, 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积极应对市场,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

[3]尹蔚民在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2-22.

篇9:如何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

【摘 要】语文学习动机是语文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动机不明确、不正确,将直接影响其对语文的根本态度,情感投入与最终结果。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要从语文的指导思想、生命构成要素、学科基础作用、人的可持续发展四个角度着眼,合理导引,良性转化,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关键词】语文 学习动机 教育质量

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功,大概说的就是学习的先期教育吧。教会学生学习的当务之急、首要任务,自然应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作为教师,我们应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所有非智力因素中最敏感的,也是最首要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学习动机,才能在此基础上,引发出合理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与拼搏的精神。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呢?

一、让学生明确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语文学科教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侧重引导学生去感悟、积累并形成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规范民族共同语的强烈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的个性并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明确语文学科的指导思想,纠正过去单一性理解,以为语文学习就是字、词、句、章的把握。让学生知晓这种全方位构建人格的教育源自语文,它是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它的人文性,是极其危险的。陶行知认为,语文学习是人生的学习,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语文学科在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功用,语文是百科基础。它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虽然这种思想多少有点说教的嫌疑。但至少我们应让其明白,语文学科要将其塑造什么样的人,也即我们语文教学的动机是什么。宗旨突现出来后,学生也才能在“纲”的导引下,产生同化。逐渐孕育自己的语文学习动机。作为教师,始终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学生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动机正确起来。

二、让学生明确语文是生命的构成要素

很多学生都片面认为语文学习是考试的需要,这都是应试教育惹下的祸。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语文学习蜕化成应试的工具,从而丧失语文学科育人的功能。本来语文学习应是人生的一种需要,是人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人们总是通过口头上的有声语言、文字写下来的书面语言,经过加工规范化的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离开了语文,人类如同目不能视的盲人,耳不能闻的聋人,口不能言的哑人。试问这样的生活,有何意义可言?人们生活在世间,有诸多的感受、体验,有诸多的甘苦喜悲。人类总是试图寻找各种途径,运用多样方法,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离开了语文能行吗?语文是生命之歌,我们的灵魂有待于它的锤炼。从它身上,我们瞻仰了过去,看清了现在,展望了未来,遨游于上下五千年的长河,纵横于天地八千里的云月。学习语文,就是在享受人生。那是真情真意的流露,人性至善至美的体现。语文学习是快乐的,不快乐都是人为的缘故。我们有很多学生到了高三,发觉自己的基础不行,高考无望,于是放弃了语文学习,造成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仍是应试教育。我们应尽量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它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它是我们一生的需要。阐明了这一点,可从意义上、功用上增强学生的动机意识,从而更好更快地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

三、让学生明确语文的基础作用

语文是一个民族共同语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媒介。一个民族共同语的规范与推广,将直接影响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我们的市场经济需要各种管理人才,其中尤以公关、推销、策划、组织人才作为先期运行者。他们的语文素养如何,关涉经营的最终效果。市场需要语文,语文也需要有更广阔的舞台去展现自身的魅力。也许现在很少谈到“语文——百科之基础”这句话了,然而这种基础作用是不能抹杀的。众所周知,人类的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的,离开了内部思维语言的参与,我们无法分析、理解事物,也无法整合、交流信息。语文学习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改造着我们的思维语言,使我们全面起来,聪明起来。当年苏步青教授提倡“通科”的学习理念,建议学理科的学生一定要多读些文学作品,来孕育我们的灵性,提高思维的品质。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也曾断言,工科不好的学生有一半是语文浅薄的缘故。根据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左右脑只有协调均衡发展,人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语文学习促进大脑形象思维的发展,也促进了以语词为载体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正如理科中的数、理、化、生,极大的发展了人的智商一样,语文学科极大的发展了人的情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这些方面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动机确立中加入这些积极因素,促成健康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

四、让学生明确语文可促进人的持续性发展

语文学习是一个人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现在我们常听到、见到“可持续发展”这个字眼,这也是我们对自身追求的最大目标。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是不断发展完善人的个性、人格、品位、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对人的性格塑造与强化方面,语文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它的人文性一直发挥着强大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感受历史美、领略自然美、品味社会美的过程中,净化、纯化本性,锻造灵魂。语文内容的包罗万象铸就了学生性格的丰富多样性。感悟语文的过程,就是感悟人生,从方方面面的内涵中去解读做人的真谛。学生逐渐在熏染中形成了自己的性格、人生观、世界观。有了这点,何愁他们不会持续地发展。性格决定人的命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一个人今后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让学生明白“做学问”与“做人”的辩证统一关系,促其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

综上所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是极其艰难而繁复的工作,但我们必须慎重对待,积极导引。在这工作之中,有一点须预先说明,让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首先得明确。教师的思想状态、态度行为,教师对“动机”的理解与认识,教师的思想工作水平、言辞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的细致到位,都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确立与转变。良好动机的形成来自良师合理的导引与教育。让我们都明白“动机”的重要意义吧!去帮助学生尽快确立正确良好的学习动机!

篇10:确立职业目标 成就精彩人生

成就精彩人生

前言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犹如在大海中迷航的船只,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游走。只有做好职业规划我们才能树立自己的灯塔,才能明确奋斗的航线,才能避过危险的礁石走向成功的港湾。

一 自我认知 1 性格特征

(1)性格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为人真诚。

(2)有耐心,凡事都想要脚踏实地去做,细心且有责任感。(3)虚心求教,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或建议。(4)讲求公平,公正 2 兴趣爱好

(1)喜欢看书,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2)喜欢运动,尤其是慢跑

(3)喜欢看新闻,关心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大事(4)喜欢和朋友静坐谈心成长经历

“老师”一个崇高而伟大的代名词,特别是因为家里有亲人也在从事这个行业,让我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是老师们的细心教育和指导使得我的学习生涯丰富多彩,所以我很感激很崇拜“教师”这个平凡而神圣的职业。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老师对于学生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尤其是小学教师,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对所有的科目兴趣都一般般,而这直接就导致了我这些科目的成绩也都一般般。但在这些科目中我却惟独对语文情有独钟,所以在这些一般般的科目中我的语文成绩却一直都很好。我的语文老师发现我对语文很有天赋,因此便培养我写作。虽然,我在写作方面没有多大的成就,但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却获得了许多的乐趣。我的语文成绩也一直很好,以至于后来在语文老师的影响下,我有了目标。学我自己所喜爱的科目,做一名懂得学生想法的小学语文教师。

我觉得做一位好教师很重要,因为他影响着学生的一生。但成为一位好老师之前我还需要经过重重的考验。但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坚信我一定可以成为一位好老师,懂得学生的需要,知道怎样才能正确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社会实践

(1)寒暑假帮亲戚的孩子补习功课

(2)在离家近的小学,教小学生学习写毛笔字优势与劣势

优势 沉着冷静,稳重踏实 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并把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摆到重要地位 3 做事尽最大努力,做到不求最好,但求无悔 4 做事讲求公平公正 劣势 1 缺乏主见,遇事比较优柔寡断 2 不太擅长合作 3 比较刻板严肃 有时易感情用事,缺乏活力

自我分析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觉得我的兴趣爱好虽广泛,但每样都只是泛泛而已。做事缺乏探索精神,不够活跃,比较刻板严肃。但对于一个老师且小学教师而言,这些确是致命的缺点。所以我要深入的了解并发展自己的能力,取长补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并请身边的人来监督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确定适合自己职业的目标。

二 职业环境认知家庭环境及影响

家庭环境:

(1)父母知识水平不高,很少过问我的学习情况(2)弟弟正在上中学,对学习有着热爱且坚定的态度

(3)家人的学历都不高,所以把期望都寄托在我和弟弟身上

影响;

(1)我从小比较独立,学业上遇到的问题,经常会向老师请教;跟同学交流探讨;或向有学问的人士咨询。渐渐地培养了我虚心求教,善于交流的性格。

(2)外公和小姨都是老师,他们对我影响很大,从他们身上我渐渐的了解到有关“教师”这个行业的相关信息,这对我渐渐喜欢并最终选择这个专业有很大关系。

学校环境

专业

我的专业是:小学教育,其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且多才多艺的小学教师。为此,我们专业还开设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和技能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儿童文学、现代汉语、教师礼仪与修养,三笔(毛笔、钢笔、粉笔)、音乐、美术等。这些课程为培养优秀出色的人民教师奠定了基础。

老师影响

各科老师知识渊博,技艺高超,从他们身上可以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老师还经常向我们传达有关教育方面的最新讯息。

职业环境

(1)教师行业分析

现状及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较快。学校数,在学生数及师生比较为合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比例得到较大提升。男、女童净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九以上,女童入学率甚至高于男童0.04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得到提升,小学为98.87%,初中为96.34%生师比进一步合理化,小学为19.17:1,初中为17.5:1,高中阶段入学率在2006年达到58.8%,普通高中生师比18.17:1,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86.46% 教师职业前景光明

教育部公布:我国2009年新增10万教师岗位,金融危机日益严重。就业成了国家的首要问题,教师职业的光辉前景是教师职业成为热门。

80年代,教师跳槽,师范类院校招不满学生,教师职业很难吸引人们的目光。如今随着各项教育政策的完善,教师职业开始被社会青睐。2006年北京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三天时间竟有9万人报考,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教师一跃成为高薪金领一族,这一切说明了一个事实:教师职业开始火爆。

国务院审议并通过《愿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定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这一重大措施,将在进一步提高教师得到待遇的同时,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加之目前各地普遍推行入编考试,考试机制的规范化,教师招录,聘用竞争越加激烈。

趋势

已实施,继续教育来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识。主要发达国家更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规划教师继续教育的蓝图。

(2)教师的行业概括

当老师的前提条件

通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要交的专业课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再到当地教育部门去应聘,应聘时,也要考试和面试,通过了才能当老师。

小学教师的工作内容:

1教授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学习教学大纲,认真备课,按时保质完成学校任务,批改和讲解学生作业,解答学生疑问

2.组织考试,选择或编写考卷,批改试卷并登记学生成绩。3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必要的时候进行家访

4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并且与学生一起参与,保护学生的人生安全。

5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儿童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6及时发现儿童生活中的困难和思想方面的问题,在家访中与家长沟通,一方面反应儿童的情况,另一方面将家长的建议结合到教学中

7如实对学生的成绩,表现思想状况作出公正的评价 胜任标准

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3、设计丰富的教学情节,引导学生探究。

4、课堂上教师在转换角色的同时也特别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5、一个好的教师不能只想着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课程改革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全体地位,培养有 健全的人格的主人。因此我们每位教师,教育工作者,应以最坚定的信念最高的热情去面对我们的课程改革,用崇高的人格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让他们明白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职业分析小结

以上种种资料显示,教师这个行业有着良好的现状及前景。虽然与地区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我出生在安徽淮北。这里的教师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地完善自己,就一定会成功的。

三职业生涯总规划

职业生涯目标

短期目标:在校期间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实现期间:2019 中期目标:参加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实现时间:2021 长期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实现时间:2025 完成短期目标的计划于措施:

学习目标: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好基础,在校考取普通话证书,计算机证书,教师资格证,能力目标;积极参加各项来锻炼自己做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来锻炼自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来锻炼自己,才会积累到足够的经验,一步一个交易的走,成功也许就在不远处。中期目标:

工作于学的目标:继续学习进入本科学院继续学习进一步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完成本科学业

能力目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入党,并在校园委有所发展。长期目标:

1.参加学校组织的进修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2.参加称职评定考试

3.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调整评估

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所以才有了意外一说。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有很多,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趋势难以预测的,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使自己的规划行之有效,所以还要不断地进行评估与修订,让自己的学习带到所设计的结果。

结束语

一个不能靠自己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人的一生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着我们去描绘和谱写!

篇11:怎么确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一、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既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又要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职能

在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有的符合市场规律, 但按目前政府的相关政策却是行不通的, 甚至是明令禁止的, 即合情合理不合规。比如利率市场化问题, 既符合市场规律, 又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但目前还需要在法律上寻找突破口, 因为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 一家银行的破产可能会引发市场恐慌, 从而引起系统性风险;有些则是政府提倡, 但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完善, 发展也受影响。比如市场化并购重组问题, 国家一直鼓励倡导, 但评估和产权定价措施等尚不完善, 所以市场壁垒和行业分割等问题仍影响并购重组的发展, 特别是对实现公司产权和控制权跨地区、跨所有制转让影响较大。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 有些条件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手段尚不健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市场机制发展完善的过渡时期, 有些事情尽管符合市场机制, 但受国情和条件的限制不能马上就办, 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统筹兼顾, 既要遵循市场原则, 按市场规律办事, 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和效率最大化,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又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管理混乱问题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二者缺一不可, 位置也不能颠倒, 各就各位。

在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过程中还应正确处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因为企业属于实体经济, 是市场的主体, 在资本市场运作过程中是最活跃的细胞, 是连接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枢纽, 市场与政府的许多关系处理往往会发生在企业中。所以, 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比如, 钢铁企业的财务公司, 既要受企业集团主管, 又要受金融部门监管, 接受双重领导。如何正确处理主管领导与监管领导的关系, 实际上是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的缩影, 因为监管部门代表国家对财务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当双重领导发生矛盾时, 一定要服从大局, 把国家利益放到第一位, 不能无原则的只顾企业小集团的利益, 损失国家利益, 这是作为企业中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正确处理创新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既要鼓励创新, 又要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最近以来,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开放等相关政策鼓舞下,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很快, 十分活跃, 新事物、新形势不断涌现, 这对促进企业创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形势发展越快, 新事物越多, 新问题、新矛盾暴露越多, 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 越是在资本市场发展较快的情况下, 越要保持清醒头脑, 提高警惕, 防范风险, 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凡事都有两面性, 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不例外。从这几年迅猛发展的影子银行中可以得到验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资金需求量较大, 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相对落后, 融资手段单一、渠道较少, 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在这种形势下, 影子银行粉墨登场, 投融资形式和渠道大大增加而且发展很快, 实现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 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为缓解资金紧张, 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 投资者风险意识不强等多种因素, 也使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 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规范运行, 特别是对当时迅猛发展的理财产品、私募、信托等形式缺乏规范管理, 出现了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 对投资者权益保护不够, 使一些风险意识不强不够谨慎的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失, 甚至血本无归, 还出现了一些非法集资甚至诈骗的大案要案, 高利贷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近年来, 通过有关部门对影子银行的严格监管和对投资者强化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 双向管理, 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使资本市场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这一事实充分证明在鼓励创新发展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风险意识。始终把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贯穿于市场创新发展全过程,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正确处理风险自担与强化投资者保护的关系, 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要加强教育引导, 培育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的理念, 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维护投资者的权益。特别要健全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 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参与权、求偿权和监督权, 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保护民生财产安全, 保持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所以, 在新国九条有一条专门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 其中包括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处置机制, 加强涵盖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信托市场等领域的跨行业、跨市场、跨境风险监管;健全市场稳定机制,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出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敏感性, 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完善市场交易机制, 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突发事件快速反映和处置机制。健全稳定市场预期机制, 从严查处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 进一步强化执法能力, 丰富行政调查手段, 改进执法效率, 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提升执法效果;推进证券、期货监管转型, 提高监管能力和透明度。在风险自担的前提下, 加强对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宣传引导, 并出台相应的保护制度, 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四、正确处理积极推进和稳步实施的关系, 坚持稳中求进

积极推进和稳步实施, 这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在实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兼顾、缺一不可。这是贯穿于新国九条中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新国九条内容中我们明显看出, 对不同业务要区别对待, 实行不同的政策。有的业务是要积极推进和发展的, 比如, 资本市场整体是要扩大开放, 对多层次股票市场和私募资金是要强调发展应该支持;对多层次股权市场是要加快建设;对债券市场是要加快发展;对市场化并购重组和证券业务是实施鼓励和放宽政策;对于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是积极改革, 对上市公司提出要提高质量, 退市制度。从这些不同提法, 不仅仅是词语不同, 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不同的使用政策, 有的是要扩大开放积极发展, 有的是要积极改革推进转型, 有的是要提高质量, 并提出了退市制度完善退出、坚持有出有进, 有的还要防范。国务院提出的这些对不同业务的不同策略, 是从实际出发, 有事实根据的, 既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事实依据, 也是从实际出发处理这对矛盾的指导原则。

篇12:怎么确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一、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必须充分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对系统进行信息分析。信息分析时必须依据《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中关于“学校管理信息标准”的有关规定,以确保信息分析的规范性、完整性,为实现信息的“动态演化”和交换、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应当明确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其结果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一个区域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必须先行规划,再分步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三是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标志。信息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二、正确理解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同时,信息社会的发展也为这种改革提供了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有效地促使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教育信息化必将涉及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机器在教育中的应用,它使得一些人往往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讲课,代替教育写板书,就是以电子教材代替印刷教材,就是实现网上学习,实现CAI学习……,并以代替性、省力性、顺利性、效率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尺度。教育信息化可以达到以上的效果,但仅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教育信息化,来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必将使教育信息化走向歧途。以技术论、机器论开发的教育软件、教育系统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的批评和抵制。

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学生可以轻易地获得大量信息,这就使得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削弱。由此,迫使教育者采取趋向于比较民主的教育模式,同时教育者也要利用信息来强化自己。这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刺激下顺应教育变革的姿态。另一方面,出于对教育现状的不满而千方百计地寻求教育改革之路,其中有一种思路就是相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强大支持力量。这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来谋求教育变革的姿态。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应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

三、正确认和识处理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有关经费的问题

现代学校的运转,经费的调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教育信息化过程的经费投入往往数额巨大。故关于经费的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信息化过程的各个环节。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怎样获得经费来源,怎样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是我们不得不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问题。

(一)国家财政投入应当成为经费的主体来源

农村中学几乎全是公立学校,经费投入的责任天然应由各级政府来承担。特别是农村初中,其教育信息化经费必然应纳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县以上政府财政专项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增加。同时,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是一劳永逸的,特别是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旧产品的淘汰是非常迅速的。要推动教育信息化,就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应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中央、省、市、县各级对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投入。

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信息化的软件资源开发,更是应由国家承担主要责任。其实,全国有很多的企业瞄准了教育软件开发这个目标,想从教育信息化这个市场分得一杯羹。但如果不统一规划,不但标准难以统一,而且重复投资是相当严重的。为此笔者呼吁,当务之急是国家应像编审出版纸质教材那样,由国家直接投入一部分资金,组织企业招标,按照统一标准开发一套核心的而又是开放的多媒体教材与备课系统,低价向全国发行。这样会带来以下一些效益:一是软件易符合统一标准,基于这个标准二次开发的资源也能方便地交流与共享;二是对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对整个国家和民族产生的作用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也期待着校园网、城域网、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网早日建立,而在网上流动着便于一线师生教学、便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便于教育科研部门研究的大量而有效的信息。

(二)经费投入时应处理好两个比例

农村中学在国家财政经费投入的支持下,就应当把功夫用在用好经费,发挥效益上。一是处理好各阶段的经费投入比例。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考虑今后维护、运营、管理、维修、补充、升级、换代等持续发展所需的经费,以确保项目在实施期内有常规性经费支持,确保其良性运转。二是处理好各板块的经费投入比例。国外一般都是4:3:3,40%是硬件、30%是软件和资源、30%是人才的培养。而我们国家的现状是9:0.5:0.5,90%是硬件、5%是软件、5%是人才的培养,学校承担任何信息化项目,都是规定钱要用于设备硬件的投资,只有极少数可怜的钱用于人员费用,结果造成一些单位不切实际购买设备,几万、几十万的设备闲置浪费。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和产品日新月异,与时俱进。

教育信息化要持续发展,投资思维的方式也必须发生变化。这两个经费比例处理好了,经济杠杆就会很好地作用于教育信息化过程,才会有效改变“重硬件、重建设,轻软件、轻维护、轻升级、轻培训、轻应用”的格局,才会真正推动教育信息化良性发展、持续发展。反之,若农村中学的教育信息化重蹈覆辙,劳民伤财,是政府和学校、师生都输不起的。

(三)必须把经费投入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如何解决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是摆在每一个农村中学领导面前的共同难题,但不能因为资金的问题把教育信息化的出发点搞错了。不同的思考,就有不同的结果。早期,不少学校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没有专项资金的情况下,其它方面一再挤压,挤出了部分资金,解决了教育信息化起步的最基本的硬件费用和人员培训费用。学校虽然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回收,但学校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迅速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教育信息化不仅要投入巨额资金,而且必将是一个经常性投入项目,绝不是一次性投入就一劳永逸了。因为各种设施设备都存在较快的升级换代问题,这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鲜明特点。在投入的同时,是应该关注效益的问题,但教育信息化的投入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其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

四、必须树立以师生为本、以应用为本的理念

全体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是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全体师生又是教育信息化共建共享的主人。教育信息化,必须树立以师生为体的理念。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必须考虑农村中学师生的特点。

以学生为本,就是以提高学生素质,关注学生发展为本。这既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也应当是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教育信息化以学生为本,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及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三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以教师为本,就是以关注教师的需求,关注教师的发展为本。教育信息化以教师为本就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决策过程中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为本,大力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在教师中全员、分层次开展普及培训与提高培训。

以应用为本,就是以师生在教育管理、教学过程、后勤服务、校园生活等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和有效应用为本。以应用为本,要把握实用、够用、好用、用好等几个方面的原则。

首先,要处理好数字化校园与传统校园的关系。数字化校园的意义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拓展传统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其次,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是前提。要按资产管理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维护好信息技术硬软件资源。从设备和软件购进到安装调试、竣工验收、到规范的使用登记、维护维修登记、按规定折旧减值,直到设备报损或软件升级换代,都应建立严格的档案。要高度重视日常的维修、维护,重视对信息化设备和资源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第三,软件资源的建设和充分利用是关键。农村中学要在建立自己的资源库的同时,积极共享其他优质资源。针对农村中学资金缺少的情况,除由上级开展和配置外,一是应力所能及地购买一些;二是应鼓励师生购买并交流使用;三是鼓励师生从网上搜寻、下载;四是自主开发和加工改造一些简易适用的小软件,宣传自己,服务他人。

第四,完善的制度是保证。通过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建设、管理、维护、使用、培训是教育信息化顺利推进的保证。特别是农村中学,既要一套制度来规定普及措施,又要有一套制度来激励广大师生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地、广泛地、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设施设备和资源,要大力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大力推广优秀师生的经验。

总之,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解决好思想、规划、经费、设备、软件、培训、管理、应用等一系列问题,使教育信息化成为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助推剂。[e]

(注:本文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上一篇:乐园范文下一篇: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