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三同时”制度的确立

2024-04-08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三同时”制度的确立(共6篇)

篇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三同时”制度的确立

“三同时”制度是在中国出台最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它是中国的独创,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1972年6月,在国务院批转的《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关于官厅水库污染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工厂建设和三废利用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要求。1973年,经国务院批转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防治污染项目,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正在建设的企业没有采取防治措施的,必须补上。各级主管部门要会同环境保护和卫生等部门,认真审查设计,做好竣工验收,严格把关”。从此,“三同时”成为中国最早的环境管理制度。但起初执行“三同时”的比例还不到20%,新的污染仍不断出现。这是因为当时处于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初创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性了解不深;中国经济有困难,拿不出更多的钱防治污染;有关“三同时”的法规不完善,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进行监督管理不力。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对“三同时”制度从法律上加以确认,第六条规定:“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其中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随后,为确保“三同时”制度的有效执行,中国又规定了一系列的行政法令和规章。如,1981年5月由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家经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下达的《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把“三同时”制度具体化,并纳入基本建设程序。于是,到1984年大中型项目“三同时”执行率上升到79%。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后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设计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制度的功能。至1988年,大中型项目“三同时”执行率已接近100%,小型项目也接近80%,有些地方的乡镇企业也试行了这一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总结了实行“三同时”制度的经验,在第二十六条中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针对现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率不高、不能发挥正常效益的问题,该条还规定:“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第三十六条还对违反“三同时”的法律责任作出了规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专业老师自互联网搜集整理而来,仅供本校校园网内用户学习参考和交流之用,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其他用途。

篇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三同时”制度的确立

第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影响环境工程建设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评估,此处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三同时制度指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环境工程项目及防治污染设施和其他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是我国首创的一项重要的控制新污染的法律制度。

第二,从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要求上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之前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周围地区环境状况的调查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影响的预测和分析环境保护测试方案以及对建设项目选址意见等,要求在项目设计书下达前提交。擅自施工的要强令其停工,并追究建设单位及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三同时制度更具体规定了主管部门环保机关等的法律义务。它要求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应对项目可能造成影响做简要说明,项目的初步设计中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在施工阶段必须保证环保设施的同时施工并采取措施防止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提交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设施运行情况及治理效果。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发给环保设施验收合格证才能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如果违反三同时制度的法律规定,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建设项目停止生产或使用并进行一定的处罚。

名词解释

1、环境标准:传统意义上的环境标准主要是指国内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保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在综合考虑国内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现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规范。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标准除国内环境标准外,还包括国家认可和推行的国际环境标准,特别是ISO14000系列标准。

2、三同时制度:指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工程,其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3、环境民事侵权:指污染或破坏环境,从而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和环境享受等民事侵权的行为。排污权交易制度:指在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及不突破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地方或企业将其节约的污染排放指标通过合同的方式让渡给他方的交易行为。

5、公民环境权:指公民享有的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棉纺场1、乙厂的理由不成立。就环境法律关系而言,征收排污费制度的对象是超标排污单位即乙厂,至于鼓风机生产厂家的产品不合格,属于乙厂与鼓风机厂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依照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规定,乙厂超标排放噪声应当缴纳超标排污费。乙厂的违法行为包括:乙厂纺织车间是在1993年4月新上的,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 三同时 ”、排污申报登记以及征收排污费制度。、环保部门的处理是正确的。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别是依照《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超标排放噪声应当按标准缴纳超标排污费,对逾期不缴者,可以处以罚款,并追缴滞纳金。、作为甲厂的代理人,应当从处理好相邻关系的角度出发,请求乙厂按照国家环境噪声标准规定 E 类混合区的要求,达标排放噪声以及根据时限要求定时排放噪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乙厂消除影响、排除危害。如果有人身或者财产损害者,还可以请求赔偿损害。

刘露案

三、答: 1、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依据《环境保护法》之规定:(1)须有损害事实存在;(2)须有损害行为存在;(3)损害环境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事实之间须有因果关系;(4)不可抗力、第三者的过错、受害人自身的过错等为法定的免责事由。、本案中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

不可抗力、第三者的过错、受害人自身的过错等为法定的免责事由。本案无。结合案情。、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遵循什么原则,污染受害人和污染加害人双方的举证责任分别是什么?

原告转移到被告承担,此即所谓“举证责任倒置”。举证责任的“部分转移”,即某些举证责任从受害人转移由加害人承担,并不意味着受害人不需要举证,这是需要澄清的误区。相反,证据越充分则索赔越主动,举证越全面则胜算越大。

污染受害人的举证责任:自身遭受了污染损害,并因此承受了直接损失。“直接损失”应当包括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如合理预期收益的丧失。存在污染损害行为,而且该污染损害行为是其指控的加害人实施。这些事项都需要受害人提供充分的人证、物证、书证等证据加以证明。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4条第(3)款,污染赔偿纠纷的加害人应就两方面的事项承担举证责任:(1)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2)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本案中,加害人应当就上述两个方面进行举证。、推定的因果关系的含义是什么

如果排污者不能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后果无关并且没有法定的3种免责事(不可抗力、受害人自我致害、第三人过错),法官应推定因果关系成立,由排污者承担民事责任。、合法的排污行为如果造成污染要不要承担公害民事责任?要。原因:公法和私法责任分别追究;或者从无过错民事责任角度谈。

梁志勇案

一、思考题:本案应当如何适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个体工商户是不是建设单位,迁建、扩建项目是不是建设项目,这是能否适用《条例》的前提,也是本案双方在一审、二审中争论的焦点。

2、上诉人认为,自己是个体工商户,不是单位,因此也不属于建设单位。工厂搬迁经营场所、增加小型生产设备不属于要经建设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所批准的项目,故不属于建设项目。因此被上诉人依据《条例》处罚上诉人,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而被上诉人认为,上诉人虽然是个体工商户,但是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关于“《条例》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按固定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包括个体经济和其他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活动”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包括个体经营或个体经营者。

3、《条例》第28条规定的适用受处罚人是违法投产行为人,而违法投产行为人可能是建设单位,也可能不是建设单位,但不管是不是建设单位,只要是实施了未建成环境保护设施擅自投产行为的人,就应当受到处罚。

简答题

1、环境法体系:宪法性规定。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国际法中环境保护规范。

2、损害者付费指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应当由排污者承担,而不应该转嫁给国家和社会。受益者补偿原则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补偿的责任。

3、环境责任原则也被称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指人们基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或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减损,即应承担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这项原则最充分的体现了环境保护所遵循的市场经济法则,用以消除环境成本外部化或所谓的外部不经济性,寻求利益与责任相一致的实质公平,是作为环境法重要法理学依据的民法原则的延伸。

5、特点:以市场驱动为前提。标准的预防性。标准的可操作性。标准的广泛适用性。标准的自愿性。

黄石垃圾场

二、思考题: 1、本案中的行为是违反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还是:“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 本案中,垃圾场所属于建设项目,应当适用1998年发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是本案中垃圾场所依照《条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其违法行为发生在环境影响评价之后,即环境保护实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一是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保证。二是防止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一、名词解释

环境标准、三同时制度、环境民事侵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公民环境权

二、简答

1.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免责事由是什么? 2.简述“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6.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7.违反排污收费制度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9.突发环境事件可以分为哪些等级? 10.我国环境法体系包括哪些部分?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上诉人梁志勇在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报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于2000年6月将其经营的精研塑料厂从顺德市伦教镇北海路段搬迁至该镇新塘工业区业顺路1号,并增设了8台切割机、1台磨粉机,新建了挤塑车间,且未建设任何环境保护设施后即擅自将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被上诉人在经过调查、取证和组织听证后,于6月28日作出了顺环罚字[2001]03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上诉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约》下称《条例》)第9章第二款和第16条的规定,并依据该《条例》第28条规定,对上诉人做出责令停止生产并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上诉人不服,遂于2001年7月10日向顺德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决撤消处罚决定。

2001年12月21日,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个体工商户梁志勇不服顺德市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行政上诉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即维持被上诉人顺德市环保局的行政处罚决定。至此,这起顺德市第一例环保行政诉讼案以顺德市环保局胜诉而告终。思考题:(1)本案中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活动是不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3)本案应当如何适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

分析:

1、个体工商户是不是建设单位,迁建、扩建项目是不是建设项目,这是能否适用《条例》的前提,也是本案双方在一审、二审中争论的焦点。上诉人认为,自己是个体工商户,不是单位,因此也不属于建设单位。工厂搬迁经营场所、增加小型生产设备不属于要经建设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所批准的项目,故不属于建设项目。因此被上诉人依据《条例》出发上诉人,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而被上诉人认为,上诉人虽然是个体工商户,但是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关于“《条例》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按固定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包括个体经济和其他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活动”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包括个体经营或个体经营者。

2、《条例》第28条规定的适用受处罚人是违法投产行为人,而违法投产行为人可能是建设单位,也可能不是建设单位,但不管是不是建设单位,只要是实施了未建成环境保护设施擅自投产行为的人,就应当受到处罚。

案例二:建于2000年的黄石市环卫垃圾场位于该市下陆区老鹳庙村,当时,由于缺乏垃圾处理场所,该市将这一地方作为临时性的垃圾场,待西塞山垃圾场建成后就封闭停止使用。然而,这一临时垃圾场虽然已做环评,却未按环评要求实施,产生的废水、蚊蝇、恶臭、扬尘已经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垃圾场内堆放的垃圾表面未按要求进行覆盖,散发的恶臭对啤酒厂一带造成严重污染。垃圾场底部不断渗出黑褐色的垃圾渗滤液,流出的垃圾废水违规直接排入磁湖(湖北省“三河三湖”重点保护湖泊之一)。记者在垃圾场外的马路上看到,运垃圾的车辆沿路抛洒垃圾,对环境又造成了二次污染。

思考题:

1、本案中的行为是违反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还是:“三同时”制度?

2、“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分析:本案中,垃圾场所属于建设项目,应当适用1998年发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是本案中垃圾场所依照《条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其违法行为发生在环境影响评价之后,即环境保护实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是对可能影响环境工程建设、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评估,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而“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工程建设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是我国首创的一项重要的控制新污染的法律制度。

从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要求上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之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的内容即环境影响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周围地区环境状况的调查、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影响的预测与分析、环境保护测试、方案和对项目建设、选址的意见等。要求报告书在设计任务书下达前提交。擅自施工的,要强令其停工,并追究建设单位及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三同时”制度更为具体地规定了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环保机关等法律义务。他要求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应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简要说明。项目的初步设计中,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保证环保设施的同时施工,并采取措施防止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建设项目在正是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提交《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设施运行情况、治理效果和标准,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发给《环保设施验收合格证》,才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如果违反上述“三同时”的法律规定,环保部门有权责令建设项目停止生产或使用,并给予一定的处罚。项目的主管部门在项目设计上、施工、验收阶段都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和职责,以保证“三同时”制度的实施。

四、法条分析

1.分析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为什么把“公众参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把公众参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和程序加以规定,这是我国环境立法的新发展。

公众参与原则是指环境法通过各种法定的形式和途径,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他们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利。这项原则最集中的体现了现代环境法的民主与法治要求,是环境法制建设的重要保证。

现阶段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任何公民和社会组织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第二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和强化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第三法律对公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权予以保障,规范公众参与的各种途径和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原则有现实的需要,公众出于自身利益之关切或出于高尚的公益热忱,参与环境保护与管理,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监督制约主管机关,建设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作用:第一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环境公众参与从末端走向事前控制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有利于对项目环境影响的事前控制,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后期引起的环境纠纷。第二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建设项目环境决策的效率。第三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提高公民对于决策活动项目建设活动的认同,有利于企业的后期建设和生产顺利进行。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是全过程全方位充分现实的。这实质是公民权利的一种表现,也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完全一致。因为公众参与实际上不应局限于环境这一单一制度,而是适用于环境保护环境决策的各个方面。

篇3:解读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程序、审批、责任的法律化、制度化已在国际环境法学界形成了基本共识。我国环境评价制度是在2002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法》后建立的。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于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1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学术会议上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正式的法律制度首创于美国。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联邦政府管理中必须遵循的1项制度[1]。以后,很快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并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如,瑞典于1969年、澳大利亚于1974年、法国于1976年、英国于1988年、德国于1990年、加拿大于1992年,日本于1997年也先后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专门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逐步成为一项各国以及国际社会通用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

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我国开始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探讨和研究。从1979年开始,先后制定和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并于1986年作了修订,从而在我国确立了内容较为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1998年国务院把《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提升为行政法规,同时配套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并于2002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法》,上升为法律,并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2《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的必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限定在建设项目对大气、水、噪声和生态等方面的环境影响。但是对环境施加影响的行为不仅来自于建设活动,更主要的来源于政府宏观重大决策的影响,与具体的建设项目相比,国家的决策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更大。

在1979年,我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以前,中国没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造成不当决策,如,20世纪50年代的人口政策和20世纪60年代“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的政策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之后,198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将造纸、电镀、皮革、印染、焦化等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使得这些行业得以迅速发展,但随之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不得不于1996年采取严厉的措施,对包括造纸、电镀、制革、印染、炼焦等行业在内的一大批企业予以取缔和关闭。1994年国务院出台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明确提出“到2000年,汽车总产量要满足国内市场的90%以上的需求;轿车产量要达到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并基本满足进入家庭的需要”,并指出“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该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刺激了汽车的消费,到1998年底,我国汽车的保有量达到14 000 000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汽车,平均增长率接近20%。但是汽车排气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日趋严重。此外,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重点发展塑料包装制品的政策、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等都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正是由于缺乏对产业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引进外资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如果在这些方面工作进行的不够完善,很可能影响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

3 环境影响评价立法及有关问题

世界上已有相当多的国家制定了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表明这些国家已充分意识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性。我国虽然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亦相当重视,但在立法层次上仍显偏低。鉴于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状,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须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提升立法层次。就目前情况看,即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出台了,仍会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

3.1 评价对象的局限性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包括“对人类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每一项建议、立法报告以及其他重大联邦行动”。可见其评价对象既有工程项目,又有抽象行为,再加上法律规定采取的概括式解释,其评价对象广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确定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对“规划”的具体类型和要求又做出了进一步规定,即“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此处所指规划系指指导性规划)。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2]。”由上可见,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虽然已经较《建设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的建设项目扩大到具有更大影响的规划。但对于其他的国民活动、政府行为和政策,还没有加以规范。立法、决策等宏观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一旦失误会给相当范围,甚至全国的环境带来重大损害,且影响发生之后更难处置。可以说,立法、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福祉和命运。因此,对立法、决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我国的环评审批,实际上分为2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前者的审批单位一般都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后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三条规定,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后再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做出决策。这实际上把环境影响评价主体和审批主体合二为一,即政府对其下属所作的影响评价报告来进行审批。至于专家的审查意见也并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只是参考依据。在这种审批体制下,当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发生剧烈冲突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往往“名存实亡”。实际中也确实存在决策机关为实现本地区的利益,置环境利益于不顾的状况。

3.2 公众参与制度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规定环保团体和社区居民在内的美国公众,都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享有广泛的权利。美国环境政策法等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必须通过“说明会”“公示”“听证会”等方式,使公众广知环评的内容和结论;对公众的意见,必须答复,否则应说明不予答复的理由,并给出具有权威性的证据。公民有权通过对环评提出意见来影响环评的结论,且可经诉讼程序,变更或废止政府行为。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五条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一条和二十一条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应以听证会、论证会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使得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成为1种不得不作为的法律程序。尽管这些均对公众和专家参与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方式和公众意见的法律地位作了明确规定,试图使公众的意见能够成为环境影响报告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其过于笼统、原则,没有规定公众实现这一权利的具体程序,征求意见的方式以及救济措施等方面规定不明,可操作性不强,透明度不高,再加上公众参与时间晚、参与范围窄等原因,导致公众难以真正实现这一权利。因此,笔者以为,我们应借鉴美国的规定,在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过程中,对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序、方式及其效力做出更为具体的规定,增强其可操作性;扩展公众参与的主体和范围;明确公开信息的内容和范围,依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赋予公众提起环境诉讼的权利;明确未按规定执行公众参与规定者的法律责任,以使公众参与真正落到实处。

4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必须走制度化的解决途径。确保人类行为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公众健康、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目的,更好地建立起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目标于一体的系统化的管理程序。借鉴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扩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对国家立法、决策等宏观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构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决策者超越认识局限,全面综合地考虑宏观活动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实现及时地对立法、决策等宏观活动进行修改、补充或废止,以防止决策失误带来环境灾难。

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需要长期探索和努力,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包括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和完善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论研究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等等。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8.

篇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三同时”制度的确立

[关键词]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建议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开始实施后,我国原来只单纯针对建设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扩大到对发展规划等战略性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由此向全局性的战略环评方向逐步展开。然而,从理论探讨的角度而言,该法的实施还只是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现实、具体的平台,因而我们还完全有必要进一步认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借鉴发达国家的比较成功的做法,以促进并保证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有效实施。

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IA)的基本含义

战略环境评价这一术语在国内外学术界出现是在本世纪90年代以后。众多不同领域内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展开了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含义的认识:

有的学者认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即SEIA)是指对政策、计划或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正式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过程。

有的学者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认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IA)是指对政策(policy)、计划(plan)、规划(program)(简称3P)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过程。

有的学者认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累积评价、总体环境评价等概念所进行的高度概括。

根据我国权威的环境法学学者的观点,战略环境评价,也叫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如经济发展政策、规划,重大经济开发计划等)之前,事先对该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由法定评价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有关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划、计划等战略活动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正式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查明或判定该拟议进行的活动是否符合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活动是否可以实施的建议或结论,或者在诸替代方案中选出经济上可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实施方案,并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供或设计可行的预防、补救措施。

二、国外发达国家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1.美国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美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及其后的修正案和美国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CEQ)制定的《关于实施国家环境政策法程序的条例》即《CEQ条例》。

战后,根源于片面、局部的调整保护方法不能制止环境质量继续恶化,必须寻找一种全面的,整体的方法对待环境问题的缘故,产生了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也产生了贯彻“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到1970年代末美国绝大多数州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美国的环境质量委员会在1978 年指出,所谓的政府行为包括了政府政策、规划、计划。此后,联邦政府许多部门(如能源部)开始考虑将环境评价结合到部门的发展规划中,尤其是房屋与城市开发部在1981年编制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指南》,旨在帮助评价在大城市范围内的开发或再开发及其可选方案的环境影响;加利福尼亚州在1986年通过了《加利福尼亚环境质量法》(CEQA),要求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从项目拓展到政府的决策、规划和计划。1997年纽约州还制定了专门的《环境质量评价法》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包括:(1)拟议行动的环境影响;(2)实施该拟议行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拟议行动的替代方案;(4)对人类环境的短期利用的地方利益与维持和提高其长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5)实施该行为所可能引起的任何无法恢复和无法补救的耗损等。

CEQ条例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应以比较的形式陈述拟议行动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从而清楚地阐明问题的含意并为决策者和公众的选择提供明确的依据。替代方案又分为基本替代方案(Primary Alernative)、二等替代方案(Secondary Alternative)和推迟行动,对替代方案的特别重视和对补救措施的要求是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一个突出特点。

2.国外其他国家战略环境评价制度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认识到单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开始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扩展到政策层次;战略环境评价应运而生,并开始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接受,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实施导则。

荷兰在1987年建立了法定的SEA制度,要求对废弃物管理、饮水供应、能源与电力供应、土地利用规划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989年,荷兰修改了《国家环境政策规划》,规定了荷兰到20世纪末的环境战略,这个《规划》的宗旨就是要求对所有可能引起环境变化的政策、规划和计划作SEA。

新西兰1991年制定的《资源管理法》规定了两类环境评价,一是政策和规划的环境评价,另一是资源开发许可的环境评价。作为环境评价对象的政策和规划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中央政府制定的不同领域的国家政策报告;二是各地区政府制定的地区政策报告;三是各地方政府,包括区和市制定的区域规划。

1995年,加拿大颁布了《环境评价法》,对环境评价做出了全面的规定,其中也包括战略环境影响评价。1999年,加拿大还发布了《政策、规划和计划提案环境评价内阁指令》,它适用于提交各个部长和内阁批准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显著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的政策、规划和计划提案,该指令明确将政策、规划和计划提案的环境评价称为“战略环境评价”。

俄罗斯总统1995年11月23日公布的 《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法》,将生态鉴定的对象规定得十分广泛:将实施后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俄罗斯联邦各种规范和非规范性法律草案,须经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核准的,作为预測俄罗斯联邦生产力发展和布局依据的各种材料等,都必须进行生态鉴定。

欧盟1996年提出《特定规划和计划环境评价指令》的议案,要求成员国在批准或采纳一项规划和计划之前应对其潜在的环境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和评价,并提交公众审议,而且该指令对哪些规划和计划应当进行评价以及评价的内容和程序都作了规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4月欧盟(EC)发布了战略环境评价导则(草稿)《Draft Directive on SEA》,并要求其成员国最迟在1999年底以前执行。

三、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1.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国家进行环境管理和监督,必须依靠广泛的社会支持,依靠公民和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公众参与在美国战略环评的各个阶段中是十分普遍的,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公众参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1)环境知情权是公众行使环境决策参与权的基础,所以应该建立信息适度公开制度。依法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机关,应当通过适当的形式向公民、其他社会团体以及国家机关、企业和组织发布与该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有关的信息,满足公众“知情”的需要。

(2)应该将评价者和决策者对公众意见的反馈措施具体化。如美国CEQ条例中对公众参与意见的反馈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即主办机关在准备最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时应考虑来自个人或集体的意见,并且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手段予以积极回应:第一,修正可选择方案,包括原方案;第二,制定和评估原先未加认真考虑的方案;第三,补充、改进和修正原先的分析;第四,作出事实资料上的修正;第五,解释所提意见因何不加采用。我国可以借鉴这种制度,建立具体的公众意见反馈制度,细化跟踪评价制度,这样才利于公众对于他们意见的处理、采纳、实施情况的监督,从而确立一种良性互动的环境保护机制。

(3)逐步扩大依法可以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数量和范围,一方面,应该逐渐赋予广大的环境保护群众性组织,和虽然未组织起来但十分热心公益性环保事业的民众的参与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另一方面,逐步扩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对各级各类政策的适用范围,使公众参与的对象范围渐次达到满足其行使环境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环境利益的需要。

2.渐次扩展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参考国外多数国家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对政府相应的具体或抽象行政行为都纳入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之列。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战略性活动则只包括规划,行政立法和政策未列入评价范围;并且还有一部分规划被排除了,如国务院的规划,市级、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编制的规划;还有一部分规划的战略环评从其编制和审批来看,也有可能事实上会被轻视了。由以上可以看出,现行《环境影响法》规定的范围明显过窄。笔者认为应将地方性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也纳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并渐次扩展到行政法规,以彻底扭转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小范围有序,大范围无序”的被动局面。可以由经权力机关专门授权的环境保护专业机关对国家政策、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草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在战略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增加替代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所寻求的不是那些没有环境影响的发展项目,而是旨在找出任何情况下在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都是最佳的项目选择方案。因此,战略环评项目的替代方案及其环境影响分析应是战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点内容。我国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应该增加替代方案的有关规定,以便于通过各种方案的权衡与综合作出最佳决策。同时,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如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设定替代方案。在战略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拟定主体应该尽量充分地提供各种具有可行性的替代方案,并对其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4.完善评审体制

建议采取两级评审体制,即中央级和省级。中央级主要负责中央政府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跨省区的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审。剩余的环境影响评价由省级负责,包括本省的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的评审。同样,省政府的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由省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批。立法还应加强对审批部门的法律约束,以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目的的实现。

5.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制度

健全的法律责任制度是法律的权威与尊严的根本所在,我国当前主要是采用行政处罚的手段来追究环境影响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单纯用行政处罚不足以对那些可造成环境破坏、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和有效打击。因此,对于未按法律要求举行有公众参与的听证会、论证会的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应该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特别是宽严适度的法律制裁措施,参与各方才会增强责任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能得到切实遵守。

环境执法是一个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多元性的执法活动。由于环境影响的潜在性、累积性和灾害放大性,使得环境影响评价的后评价不仅周期长,而且责任主体不易明确,因而要强化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不仅针对管理相对人,而且对执法主体本身的法律责任、违法决策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都应加以明确;要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机制对环境影響评价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保障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方能得以有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娟于庆东: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价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5)

[2]李峰左建安: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及其规范化初探[J]. 能源环境保护,2006,(2)

[3]袁志华夏维陈凌李玉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解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增刊)

[4]李爱年胡春冬:中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J]. 时代法学,2004,(1)

篇5: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三同时”制度的确立

环保所 王茼

摘要:文章阐述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和试生产与竣工验收等五个项目建设主要阶段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的主要管理工作,并总结了工作中发现的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引导企业集中布局,加强‚三废‛集中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建立清洁生产审计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的环境监理制度等五个方面表述了对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过程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我国现阶段控制新污染源、防治环境污染、减少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也是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环保监督管理的法制手段。它从过程上控制了项目建设过程中人为因素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从根本上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有效地预防了由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各种疾病,保障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了项目建设对环境发展影响的可持续性;完善了我国在环境污染预防方面的法律规定,提高了我国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水平,也体现了我国法律对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的重视程度。[1]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形成比较完整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国家。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由美国首创。美国在1969年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立法纳入法律体系。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1972年6月国务院批转的《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关于官厅水库污染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工厂建设和‘三废’利用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要求;1973年颁布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明确规定:‚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防治污染项目,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对建设工程和城市建设及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同时,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纳入法制的轨道。1981年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办法》对基本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作了具体规定。1984年国务院在《关于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扩大了‚三同时‛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199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重申了建设项目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为了更好地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国务院还发布了若干专门法规,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制定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也都对涉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要求作了规定。我国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建立,是对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一大贡献,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类进步。[2]

2、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以及自然开发项目和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工程建设,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同时设计是指建设单位在委托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时,应该将环境保护设施一并委托设计;承担设计任务的单位必须依照《设计规范》的规定,把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对未同时委托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应该拒绝。

同时施工是指建设单位在委托施工任务时,应委托环保设施的施工任务;施工单位在接受建设项目的施工任务时,应该同时接受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任务,否则不得承担施工任务。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该做到必须将环保工程的施工纳入项目的施工计划,保证其建设进度和资金落实;做好环保工程设施的施工建设、资金使用等资料、文件的整理建档工作。

同时投产与使用是指建设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验收并同时投入运转。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要向环保部门提交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治理效果,经过验收合格后由环保部门出具项目竣工 2 环保验收意见。需要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经过环保部门同意后,建设项目方可进行试生产,试生产期间在3 个月内完成(有特殊原因的,可说明情况申请试生产延长,试生产期最长不超过1年),试生产期间主体工程应当与环保设施同时投入使用。在试生产期间,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投入试运行的或者投入试生产超过期限的,建设单位未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或者环保设施未建成、未经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都要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并处罚款。未经环保部门的同意,排污单位不得擅自闲臵或者拆除环保设施或者不正常使用环保设施。[3]

3、环境保护‚三同时‛过程管理

建设单位必须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有关规定,按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和试生产与竣工验收五个主要阶段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工作。

3.1项目建议书阶段

建设单位应结合选址,对建设项目构成、污染物特征、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主要污染物防治措施进行说明,或委托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初步分析。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较大,应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3.2可行性研究阶段

建设项目在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同时,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统称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省(市)及区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要求的审批权限上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并在可研报告获得批复前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建设项目若有重大变动时,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应及时向环保管理部门报告,并根据要求编制补充报告、调整报告或重新开展环评。

建设项目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以批复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 3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为依据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同时建设单位应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竣工环保验收等费用据实列支,纳入项目投资概算。3.3项目设计阶段

建设单位应委托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有关设计规定编制环境保护专篇,以批复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意见为依据,充分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及投资概算。未经审批该项目的环保主管部门同意,任何部门不得随意更改项目环保内容或降低设计标准。3.4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做好环保设施的施工建设,严格按环保要求落实相应的环保措施。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当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应有的污染;项目竣工后,应修整和恢复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3.5试生产和竣工验收阶段

建设项目完工后, 建设单位应在项目投入试生产前向有审批权的环保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试生产,且应确保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人试运行。

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 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监测合格后,监测单位应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环保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应在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后, 该建设项目才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4、现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认识不足,环境意识淡薄。虽然经过多年宣传教育,环保意识有了一定增强,但广大建设单位在处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关系上,存在着重前轻后的现象,特别是以谋求最大经济利益为首选目标,而轻视污染治理,缺乏治理污染的自觉性,往往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效益,导致污染治理设施不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运行而产生环境危害。

2、环保管理人员缺少。部分建设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环保管理和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兼职环保管理,致使污染治理设施成为一种摆设,无法正常运行。‚三同时‛工作徒有虚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环保法制观念不强,存在未批先建现象。部分建设单位急功近利,认为发展经济大势所趋,环保审批不审批无所谓。且项目环评审批流程复杂,耗时多,影响项目开工进度,为了赶工期、追逐最大经济效益,就出现了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擅自上马或出现先斩后奏的现象。

4、执法力度不够,影响环保‚三同时‛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未按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实行‚三同时‛的建设项目不得投产并可处最高10万元罚款。若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环保投入远大于罚款金额,致使部分小型建设单位在环保‚三同时‛执行中往往宁愿以罚款为主,而不按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执行而投入生产,且宁愿罚款也不愿停产治理,新污染源得不到控制,环境污染加重。

5、环评工作开展困难,耗时长,且变更环评难以跟进。在项目的可研阶段开展环评工作,此时项目的工艺方案尚不明确或不成熟,环评资料的收集进程拖沓,严重影响环评工作的完成进度及质量。工艺变更后,部分企业也不愿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重新编制变更环评。

6、近年来环保方面法律法规如雨后春笋,不断出台,且要求越来越严格。2011年2月11日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标志着我国环评工作从关注地表以上的、可见的(可听的)环境影响,逐渐向地下的、隐蔽的影响延伸。2011年7月29日新发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大大提高了对重点地区的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要求,如燃煤锅炉烟尘限制为20mg/m3,二氧化硫限制为50mg/m3,氮氧化物限制为100mg/m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2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国标‛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再次强调了全国开展PM2.5监测的时间表。会议要求,2012年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环保关注程度越来高,新要求越来越严格,可是大多数企业从重污染向轻污染转型,及环 5 保措施的投入均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个过渡期,环保‚三同时‛工作也给建设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7、群众环保意识提高,企业和周边居民纠纷不断。很多企业建设时周围还没有居民,可建厂后吸引很多商机,周边居民区不断兴起,且因未有效规划,居民区与企业越来越近,环保问题显得更为也日益突出。随着电视媒体等对环保宣传力度增大,群众对环保的认识不断加深,环保意识也越来越敏感,臭气、噪声等环境问题成为了居民投诉的焦点。为保护居民,搬迁问题也成了环保‚三同时‛管理一个难点。

5、建议

1、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地引导企业相对集中布局,为污染防治、集中处理‚三废‛、执行‚三同时‛管理制度创造条件。同时,要积极鼓励建设单位走科技开发和清洁生产新路子,引进先进技术、产品和人才,摆脱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状况,向无污染和少污染方向发展。

2、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对企业‚三同时‛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新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未实行‚三同时‛的建设项目不得投产,擅自投产的按环保法规给予罚款外,还必须强制实行停产。对未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要视同违反‚三同时‛制度进行严肃处罚,直至建议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3、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企业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自觉性。通过法规培训,报刊电视宣传等形式,用形象的方法教育建设单位,使建设单位认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其法定义务,不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是严重违法行为,切实增强建设单位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 管理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建立清洁生产审计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放在污染防治设施的规模、资金和性能上,提出的治理措施是通过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保证实施,追求的是‚末端治理‛设施的功效是否得以实现,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而忽视了主体生产工程本身的环保措施及生产过程中消减污染物的潜力和机会。因此,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扩大到项目的立项到实施全过程,对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工艺设计、技术选择和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清洁生产审计,发现潜在的清洁生产机会并提出相应的清洁生产措施,同时通过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立清洁生产思维下的环境影 6 响评价程序,发展立足于清洁生产审计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4]

5、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的环境监理制度。建设项目管理中主要是比较重视的是前臵环境影响评价、生态项目施工期产生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建设项目后期的项目工程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工作, 对于工程施工期建设中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环保措施)安装建设过程的管理相对薄弱,基本成为一个空白区域。环境监理的目的是监督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是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中关于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三同时‛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确保在项目正常运营后项目建成后污染物达标排放, 不会对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目前环境监理制度尚不完善,需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杨洁云,论_三同时_制度在我国的构建,改革与开放,2009年07期

2.蓝寿荣、宋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4期 3.任婧,浅析我国_三同时_制度,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篇6:建设项目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

1 目的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项目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卫生“三同时”法律法规,确保公司建设项目(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标准,保障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环境污染,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及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

术语和定义

3.1 建设项目

指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的危化品建设项目。

3.2 “三同时”制度

指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建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保护、安全环保、消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3.3 “三查四定”

指查设计漏项、查未完工程、查工程质量隐患;定任务、定负责处理单位和人员、定处理措施、定整改期限。

职责

4.1

投资发展部

负责公司建设项目的立项和验收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a)贯彻执行国家的职业卫生、安全环保及消防“三同时”规定;

b)在建设项目立项时,应含有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消防的论证内容;

c)编制(或审批)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时,应含有职业卫生、安全环保及消防设施所需投资计划;

d)根据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项目验收专题报告,组织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4.2

安全生产部

对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实施,负责监督管理及检查。其职责为:

a)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及承担建设项目的单位

“三同时”的执行情况;

b)根据建设项目的需求,配合投资发展部完成公司负责项目前期的预评价工作;

c)违反“三同时”规定的建设单位及承担设计、施工等任务的单位,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监督检查其整改情况;

d)参与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查及三查四定工作;

e)建立健全建设项目“三同时”台帐。

4.3 技术部的职责

a)从项目范围、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

b)参与项目的立项审查、验收工作;

c)组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安全环保消防及职业卫生设施审查;

d)组织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环保消防及职业卫生设施建设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向相关方下达整改通知,并监督检查其整改情况;

e)在项目建设期间,配合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三查四定。

4.4 分公司(项目组)

负责对本单位区域内立项实施的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环保及消防

“三同时”负全面管理责任。其职责是:

a)在项目建设前期组织开展对项目预评价工作,并上报有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审查、批复许可;

b)在编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时,应将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

c)对承担建设项目的单位提出落实“三同时”规定的具体要求,并负责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条件;

d)在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前期,按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组织办理建设项目试生产行政许可;

e)在建设项目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进行调试,对其效果做出评价。在人员培训时应有职业卫生、安全环保的内容,应制定完整的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方面的规章制度;

f)建设项目验收前,应自主选择并委托政府职能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劳动条件检测、危害程度评价、环境监测分析并由其出具相应的报告;

g)组织编制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消防验收专题报告,并报请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消防单项验收工作;

h)对单项验收中提出的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方面的改进意见应按期整改;

i)建立健全本单位建设项目“三同时”台帐。

内容

5.1 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建设项目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卫生行政许可和“三同时”法律法规,主动、积极地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检查和指导,及时落实政府有关工作指示和要求。

5.2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建设项目安全、职业卫生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a)在政府部门进行了立项备案的建设项目;

b)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c)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d)大量生产或使用Ⅰ级、Ⅱ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e)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f)有关部门确认的其它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5.3 未在政府部门进行了立项备案但又符合5.2中的b-g的条款的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分公司)组织进行内部安全环保评估,并形成书面的评估意见。

5.4 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安全环保职业卫生评价、施工及施工监理要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项目试生产应得到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建设项目正式投产要遵照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办理相应的排污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特种作业人员要取得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

5.5 建设项目各阶段行政许可、“三同时”基本工作要求

5.5.1 可行性研究及项目设立审查阶段

5.5.1.1 编制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

5.5.1.2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申请、报送资料。

5.5.1.3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评审(审查)。

5.5.1.4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评审(审查)。

5.5.1.5

各项评审(审查)通过后,将各评价报告及评审意见存档。

5.5.1.6

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项目立项审核、批文。

5.5.2

初步设计阶段

5.5.2.1

工程建设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严格按照现行安全、环保、消防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应包括安全、环保、消防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专篇,专篇内容应落实各评价报告书提出的措施及评审意见。

5.5.2.2

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及相关资料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5.5.2.3

将消防设施初步设计专篇及相关资料报公安消防机关审查。

5.5.2.4

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相关资料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查。

5.5.2.5

将建设项目环保设施设计专篇及相关资料报环保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5.5.3

施工图设计阶段

5.5.3.1

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及各评价报告书、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完成安全、环保、消防、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中应详细说明安全、环保、消防、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参数和技术指标。

5.5.3.2

将建设项目消防设施施工图设计及相关资料报公安消防机关审查。

5.5.4

施工建设阶段

5.5.4.1

认真落实消防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提出的意见,落实安全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其评审(审查)中提出的措施,保证安全、环保、消防、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安全、环保、消防、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同时投入使用。

5.5.4.2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只能由具备相应工程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在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前须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情况报告。

5.5.4.3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工艺变化、生产规模变化及安全、环保、消防、职业病防护设施改变等设计变更时,须将设计变更及说明报相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或备案。

5.5.5

装置试生产前

5.5.5.1

项目建设完成时,向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和省安监部门提交试生产申请,试生产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试生产。

5.5.5.2

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研究建设项目试生产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对策,且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制定周密的试生产方案。

5.5.5.3

将试生产方案报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5.5.5.4

向公安消防机关提出消防设施验收申请,验收通过后方可转入试生产。

5.5.6

试生产阶段

5.5.6.1

委托并配合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监测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编制监测报告,将监测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负责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保部门申请验收。

5.5.6.2

委托并配合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编制评价报告,将报告书及相关资料报送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验收。

5.5.6.3

委托并配合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编制评价报告,将报告书及相关资料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验收。

5.5.6.4

试生产必须在批准的规定时限内完成,试生产未完成不具备验收条件的应及时办理试生产延期手续,不得超期试生产和未经竣工验收投产。

5.5.6.5

准备验收资料并提交竣工验收申请,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后,转入正式生产阶段。5.6 建设项目申请竣工验收需具备下列条件

a)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已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

b)对建设项目中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的效果进行了测定;

c)对试车或试生产中所发现的危及职工安全和健康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d)对可能影响职工安全和健康的生产岗位进行了检测,并建立了档案;

e)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和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f)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建立档案制度;

g)符合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

5.7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设项目负责单位的有关部门及公司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要经常进行现场检查监督。

5.8 建设项目负责单位要对项目的计划、实施全面负责,对实施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5.9 建设项目负责单位在项目建设施工后期应组织进行“三查四定”工作。

5.10 对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验收不合格的,应组织限期整改。

5.11 建设项目验收合格,正式投入运行后,生产设施和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必须同时投入使用。

5.12 建设项目未经批准强行投产造成伤亡事故、职业中毒、职业病等职业危害和环境污染事故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批准投产单位(部门)和投产者的责任,触犯刑律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5.13

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三同时”档案和台账

5.13.1 各级安全环保职能管理部门作为本单位建设项目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卫生行政许可和“三同时”工作的监督管理归口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建设本单位项目行政许可、“三同时”工作台账。

5.13.2

项目建设相关部门应当向安全环保管理部门提供建设项目相关技术资料、项目投资额及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卫生投入基础数据等有关资料。

6 附则

6.1 本制度若与国家及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按照国家及上级规定执行。

上一篇:做实验的启示作文:水火相融下一篇:有关事业奋斗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