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

2024-05-11

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共6篇)

篇1: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

文章标题: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

立足实际,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在学习的广度上下功夫。要继续把

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的位置,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组织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宣传学习,准确把握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和新论断,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群众,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增强实效,加强舆论引导。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形成积极健康思想舆论氛围的前提。当前,宣传工作者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要增强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了解人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准确把握中央精神。要增强舆论引导的实效性。要深入研究各种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注意把社会所倡导的和群众所需要的结合起来,把正确导向体现在事实之中,融入到宣传艺术中,寓思想教育于信息服务之中,不断提高宣传舆论的实效性。要深入研究社会思想动态,从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在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中引起共鸣。要下力气改进文风,防止把正确导向变成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变成干巴巴的大话套话,以清新朴实的文风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新闻宣传更加生动活泼,更具亲和力、感染力。

抓住对象,加强基层文明创建。道德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文明风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要注重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以增强农民群众综合素质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一要增强农民的政治素质。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对他们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

二要组织实施好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农业种养殖大户,培养农民企业家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

三要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党员干部行为引导与感化、先进典型示范引导、具体事务处理示范引导、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影响引导等各个方面的教育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农民群众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道德追求和思维方式。

把握环节,加强地方文化建设。要坚持面向市场,创新体制机制。着眼于引导和教育,着重于创新和发展,着力于探索规律和建立机制,包括建立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投入机制和齐抓共管等机制。把基层文化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积极组织和广泛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繁荣创作,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要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社区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力度,加快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和文化人才建设。要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为目标,大力开展文化进社区、进村屯活动,不断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要坚决防止社区、农村文化阵地出现“空壳化”现象。

《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来源于,欢迎阅读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

篇2: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教育系统要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为大学生树立更多可敬、可亲、可学的榜样;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融入和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光明日报总编辑胡占凡在讲话中指出,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的先进事迹,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进行。牛树启等河北农大毕业生与李维贺老人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且具有现代价值,应该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思想动力。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的先进事迹带给整个社会的感动和震撼是持续的、强烈的、深远的,他们的事迹本身就是一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教科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光明日报重要的宣传内容。光明日报将坚持“三贴近”,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宣传报道,努力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座谈会上,河北农大党委书记程庆会、河北农大园艺系93(01)班优秀群体代表时翠平、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维东、清华大学教授刘书林、北京大学学生代表郭立伟先后发言。与会人员认为,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的先进事迹平凡中见伟大,他们身上闪耀着道德的光辉,体现了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扶危济困的宽广胸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和关爱他人的社会担当。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篇3: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气质和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要“坚持不懈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统领社会经济全局,做到统筹兼顾。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在发展,要不断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动力。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富强,才能把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起来。在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社会基本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矛盾,所以我们必须和党一道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各族人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1]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民族精神,它凝聚民心,提升民力,提高民智的作用。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的发展动力就是破除陈旧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创新精神,这就是时代精神。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与时代步伐相符合,才能走出不合乎适宜的体制束缚。所以,只有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就能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生活最直接、最具体的规范。他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体验的方式,引导整个社会的精神取向和行为取向,也是所有法律规范的精神和道德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共同构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1.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改方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实效。所以我们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坚持“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论断,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环节之一。大学生中经常性的思想问题是要靠辅导员、班主任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的。当前,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调查研究,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状况和特点,要认真深入学生,指导党团支部和班委会,搞好班集体、宿舍公寓和年级工作;要认真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要认真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大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是要疏导、开导、引导好大学生正确处理环境适应、学习成绩、人际交往、交友择业和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要认真为大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做好校园网和网络道德建设工作,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要认真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自觉学习、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收到实效,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 而不论是真理的力量,还是人格的力量,都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来体现”。[3]辅导员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成长影响很大,作用不可替代。在新世纪,新阶段,要把辅导员的队伍抓好、建设好。与此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4.加强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尤其是加强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所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到自己议事日程的重要位置,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3]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群众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群众的思想情况,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开展理论研讨,总结经验,提高领导水平。

5.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手段外,尤其要注重网络媒体,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新阵地,形成网络主流声音。

6.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展示,也是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4]反过来,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和谐文化具有很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大学校园应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R].http//news xmnext com/dom estic/sh izheng/2007/10/24/942059.htm l,2007.

[2]刘归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3]张耀灿,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4: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指导现实挑战对策建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不断得到拓展,主题不断得到深化。因此,高校大学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对象,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推手,将大学生培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被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做出的明确回答和完整论述,在引领社会思潮和大众思想的过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和关键位置。

这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做出有力指导,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遵循。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思想、武装头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正确认识社会意识潮流中的主流与支流。第二,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第三,在价值取向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奠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第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大学生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大学生明确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根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大学生强调了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群体组成、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社会思想观念都出现了新的情况,给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现实挑战。

首先,是“90后”成为大学生年龄结构的主体,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学生呈现思想观念多元化、信息获取主动化、个体意识独立化等新特点。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大学生思维动向更加开阔,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广泛接受国外文化,善于标新立异,不拘泥于固定套路或安于接受他人观点。同时,他们生活环境相对优越,视野开阔,缺乏生活体验,思维观念的狭隘性会使他们表现出组织纪律性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等弱点。

其次,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制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瓶颈日益显现,课堂教育先入为主、以我为主、单向教育的特点,使得学生一听就产生反感的情绪,拒绝接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后遗症究其根本,主要还是教育方式既脱离社会实际,又脱离广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活动走过场,使教育活动本身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实效性减弱。

再次,是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种种挑战。如今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时期,社会思潮多元化越来明显,与经济发展和物质富裕同时并存的是精神世界的多元化。西方反华势力仍然不容忽视,由于信息上的不对称,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翻墙”获取的信息后,存在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道路还通不通、共产党的领导还行不行等精神困惑,这是其一。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市场机制的弊端所暴露出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功利至上问题盛行,其三,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道德缺失、信仰危机、诚信等共性问题同时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第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功能,广泛采用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思想政治课应紧随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尤其是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接受理论、教学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规律性问题,利用课堂讨论、团队实践活动、读书活动等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头脑,同时为大学生认同,内化为思想动力。

第二,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是校园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且和谐融入到校园生活中的各方面,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利用一些潜移默化的手段,如鼓励新生独立入学报到,引导学生加强独立思考,倡导创新发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引导大学生成为宣传先进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创造时代文化的主力军。

第三,加强互联网使用的引导和教育。如今,大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的时间已经大大超过课堂时间,新媒体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在新媒体时代,仅仅依靠建设主题鲜明的教育网站显然微不足道,应积极用新媒体拓展师生信息交流渠道,利用互联网开展具有参与性的网络活动,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帮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篇5: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

中共容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彦坤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其基本内容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精神的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完成这一长期的战略任务,宣传思想战线责任更重大、任务更直接。

近年来,容城县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原则,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使抽象的原则变为具体的要求,理论上的阐述变为实践上的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从“领导干部”入手,加强理论武装,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党员、干部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成自我 意识,才能为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和奉行。我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手机、网络以及自编的《理论文摘》等传播媒介,发挥各级理论中心组作用,采取邀请专家讲座、培训辅导、宣讲报告、知识竞赛、外出学习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党员、干部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同时重点加强了机关文化建设,开展了“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使机关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党员、干部的行为,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的服务质量、政府的价值观、党员干部的职业化水平和体现出的党员干部精神以及他们为公民、为社会福祉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二、从“生活小节”入手,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践行“八荣八耻”,努力在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上下功夫,让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得到教育。连续几年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文艺汇演、书画笔会、农民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扩大了群众参与面,提升了居民素质。为切实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以机关干部、窗口行业职工、中小学师生 等志愿者为重点,组织了环境卫生、关爱道德模范、文明礼仪、文明出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答题竞赛和万人签名等道德实践活动,以及“我们的节日”活动,切实提高公民讲文明、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为推进“和谐容城”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面对广大青少年,我们积极引导学生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活动,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充分发挥文明城镇、文明乡村、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示范带头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由于这些活动着眼“小节”,着重养成,紧贴生活,市民认同度高,参与面广,活动开展几年以来,全县上下形成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的浓厚氛围。

三、从“身边模范”入手,注重典型培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典型人物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杰出代表。近年来,容城县连续开展了三届“感动容城”年度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推出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的模范人物。如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被中宣部确定重点宣传的20个典型人物夏长 黑、2011年5月份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刘雅丽、河北省十大新闻人物阴艳池。这些身边的道德模范,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有着很强的示范性和辐射力。为此,我们精心组织了全县模范事迹巡回报告会活动,在县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道德模范”专题片,举办了三次“感动容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通过学习宣传道德模范们的先进事迹,给群众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教育,增强了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从“社会焦点”入手,提高引导水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社会思潮是社会生活多样化的客观反映。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要始终坚持尊重差导、包容多样的科学态度,区别情况、辩证分析、正确把握、善于引导。对社会热点问题,多用解疑释惑、形势政策教育等方法进行引导,并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对思想认识问题,则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理顺情绪,加强正面教育。对政治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方法上坚持以理服人,对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必须严加堵截、有力抵制。既不能因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强求一律、排斥多样,也不能因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而放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要紧密结合人们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实际,力求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发展变动中求提高,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 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理想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

四是从“社会焦点”入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今年的冰灾、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抗冰救灾、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特别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发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大力宣传抗冰救灾、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先后组织了“湘潭之恋”抗冰救灾暨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心相连·手相牵》、《旗帜》和《永远的宝贝》等3台抗震救灾募捐晚会,推出《直通汶川》、《赴川救灾的湘潭人》等系列新闻报道,组织创作了歌曲《抗震救灾,党和我们在一起》,举办了“抗震救灾英模事迹巡回报告会”、“抗冰救灾大型图片展”和“抗震救灾大型主题展览”,召开“抗震救灾精神座谈会”,开展抗冰救灾、抗震救灾先进评选活动,广泛深入宣传抗震救灾精神,切实让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文章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8期 [作者:姜正国 张卫明] 发布时间:11-09-01

09:24:45 5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功能性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目标任务上也具有相同指向。其一,它们都属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通过整合社会上存在的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使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壮大,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同样,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意识形态工作,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理顺情绪、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作用。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任务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辨别是非、美丑、善恶、荣辱的能力,提升全民族整体素质和 公民精神境界,推动整个民族和每个公民自觉地追求真善美、自觉地抵制假恶丑。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自阶级社会以来,任何社会的阶级、政党、国家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一个阶级、政党、国家对自身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深刻认识,对自身发展道路和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对自身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质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旗帜、发展道路、理想目标、精神动力、行为规范等基本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的有力手段和重要工具,在新时期,其根本任务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民群众,捍卫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再次,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选择、传播、渗透和创造功能必然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转化功能、凝聚功能和开发功能,能够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式和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 6 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任务和新要求

第一,“指导思想”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的作用,为其提供了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决定其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力和统领力。

第二,“共同理想”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撑。在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全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接受,最具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理想,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一切以诚实劳动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都应当得到尊重、保护和发扬,而这个共同理想信念的构筑,关键在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入开展党的历史教育,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生命力和创造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鼓舞着各族人民勇于拼搏、奋发图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激励着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全面统筹、科学合理地把这两种精神结合起来,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不断增强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

第四,“荣辱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任何民族都要通过明确的荣辱观来维系其基本的文化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趋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严重冲击。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于鼓舞人、引导人、塑造人,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起着重大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层面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整合和凝聚人们的道德共识,打造和夯实民族精神支柱,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功能性意义

(一)导向功能

这种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其一,目标导向功能,即通过长期反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们思想中扎根,从而坚定各级党委和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其二,舆论导向功能,即利用赞赏、激励、批评、监督等手段,制造和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以调节和规范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行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三,自主导向功能,即引导群众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来。

(二)激励功能

这种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其一,榜样激励。榜样忠于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感情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将对人们发挥着持久而巨大的激励作用。其二,奖惩激励。即通过目标激励法、关系激励法、关怀激励法、批评激励法等教育方法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三,情感激励。人性的关怀会使受教育者体会到来自组织大家庭的温暖,由此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为此,要释放潜能,扩大凝聚基础;真诚投入,赢得凝聚力量,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转化功能

这种转化功能主要体现在:

第一,价值认知转化。首先,明确价值认知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进、共创和谐的强大精神力量。其次,完善价值认知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根本,共同理想是目标和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新境界。再次,做好价值认知引导。在设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时注重人们接受的选择性,体现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二,价值认同转化。首先,在理念上要提倡主导性、包容性,既要坚持“一元统摄”,又要坚持“多元取向”,以实现“多元中的一元”的和谐状态。其次,在内容上要讲究层次性、差异性,实事求是地依据各社会群体的实际情况来引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再次,在方法上要注重实践化、生活化。一方面,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为其价值认同找到可靠支点;另一方面,又要把握好时机,创新形式,使其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主导价值观。

第三,价值践行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实践。要增强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高理论灌输的趣味性,真正激发人民群众的认同意识。

(四)凝聚功能

这种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其

一、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通过坚定不移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其二,以崇高的精神鼓舞全民族的斗志。通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其三,以优秀的社会道德培育中华民族的良好风尚。通过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推动整个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五)开发功能

这种开发功能主要体现在:其一,化解思想矛盾,唤起创新意识。当前,官本位、金钱本位和仇富心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们创造精神的发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地引导人们摆脱保守、消极的思想意识,培养和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其二,提高个性化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优良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注重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提供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撑,以实现对人的个性的开发与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我们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要加强理论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通过制度规范、典型带动、培训辅导、宣讲报告、知识竞赛、参观学习、读书演讲等途径,在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同时,面向基层、联系实际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加强国情、形势和政策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力,增强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思想共识。

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强势。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各级各类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导向,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通过宣传工作、新闻报道,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给人们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坚决抵制腐朽、低俗等不良风气。宣传工作、新闻媒体,要密切配合,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努力实现主流舆论全覆盖、宣传媒体全联动,共同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旋律,积极引导更多的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要营造文化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

精神文化产品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们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精品形象地昭示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通过多样化的题材体裁、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民,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陶冶、获得启迪。

四要坚持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都要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部署任务、安排活动、开展工作。首先,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行为规范。其次,要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不断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再次,要充分发挥文明城镇、文明乡村、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道德楷模的示范带头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五要提高引导水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

社会思潮是社会生活多样化的客观反映。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要始终坚持尊重差导、包容多样的科学态度,区别情况、辩证分析、正确把握、善于引导。对社会热点问题,多用解疑释惑、形势政策教育等方法进行引导,并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对思想认识问题,则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理顺情绪,加强正面教育。对政治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方法上坚持以理服人,对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必须严加堵截、有力抵制。既不能因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强求一律、排斥多样,也不能因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而放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要紧密结合人们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实际,力求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发展变动中求提高,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理想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精神文明建设

来源:气象局办公室主任 朱明忠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中心任务,同时也为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道路和发展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髓。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关系;路径

前 言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思想文化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在这个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最根本的,它既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民大众树立了道德行为观念取舍的标尺,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在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样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是不能动摇的,这就抓住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把握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新特点,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 11 先进文化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在汶川地震抗灾中展现出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从地震发生到今天,短短的十几天,我们的党、国家、军队和人民,不但经受住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地震灾害的考验,也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价值观依然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这一选择的正确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也将得到全面的证实和世界的公认。价值观决定国家行为、民族行为和每个人的行为。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在面临重大选择、做出重大决策、采取重大行动时,起根本性的、主导性的作用的价值观。这次抗灾中,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集中展现,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三、举全国之力,举全社会之力抗灾抢险。

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五、对国家、民族的深度认同,风雨同舟,甘苦共尝,大灾之中见大爱。当然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相关精神朴素的体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形成全党全民共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精神支柱,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精神旗帜,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论,也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思想文化的本质,决定社会思想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明确提出“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地触及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精神领域树立起的一面旗帜,鲜明地展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项十分突出的任务,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立足于“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的结果。这种整合既突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又强调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既继承吸收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体现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全面把握这一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 13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既源于,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髓部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共同理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提供精神动力。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我们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的建设,毛泽东同志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讲的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强调的是要加强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强调的还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这强调的仍然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既然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如此重要,就需要对共同的思想基础做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更加准确地把握。

为什么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共同思想基础建设,而在今天产生了对共同思想基础做出科学概括和清晰界定的需要原因就在于,在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有些时候,根本的原则的东西容易被自觉或不自觉地疏忽、淡化。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思想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同我国多种所有制并存相适应。我们要针对人们思想道德上的层次性,坚持用先进的思想道德来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共同进步。用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广泛的适用 14 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和引领能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的有力思想武器,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一定要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不断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包括了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四川汶川发生的“5.12”强地震中体现的抗震大爱奉献精神等优良传统。这个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 15 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星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则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将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优秀的精神品质加以锤炼、提升、弘扬使其成为时代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水平。

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

今日中国,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大胜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个从上至下由党和政府倡导和创建的过程,又是一个由社会各阶层、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身体力行的过程。培养忠实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亿万民众,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共同理想和荣辱观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活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代使命。用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念的逐步形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念的凝结成果检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效果,实现互动双赢。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着眼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的首要问题。科学的信仰是以科学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科学。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当然,马克思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曲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曲折之后必有大的发展。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这一规律性,我们的信仰就会更加坚定。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着眼于树立和谐社会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和谐社会理想是我们的共同社会理想。古人讲“上下同意者胜”。共同的社会理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的社会是以社会的必然和个人的自由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最终是实现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想和谐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价值目标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同我们的远大理想是一致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用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凝聚人心、鼓舞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使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不懈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 17 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四)要大力宣传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广泛宣传,深人人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同时要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任务,有许多东西还不熟悉,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深入研究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思想追求和价值追求,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的思想观念结构、价值取向结构、道德追求结构和心理素质结构,深人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建设。要加强理论研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构和实践要求,深入研究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积极要素。要通过加强宣传和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人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融人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融入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融人到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过程中。

(五)党员要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率。作为党员要立足岗位,心中始终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千百万共产党人在本职岗位上所做的具体工作和不懈努力。因此,每个党员都应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履职尽责,在普通的行业争先创优,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慎独意识和自律精神,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的侵蚀,经受住严峻考验,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永远是人民的公仆,要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境界,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履行好党章赋予的职责,18 带头崇尚文明新风,坚持身体力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

结 语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把创建我国精神文明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笔者认为这一过程中要做到:1.把握重点,明确精神文明创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要任务。2.体现特色,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工作优势。3.创新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宣传和实践。4.重视道德实践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感知、感动、感悟。5.结合要紧,搞好共同价值体系建设与体现行业特征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成的有机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先进的价值理念在实践中能够为群众所接受、所认同,广大群众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参与中,才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真正的感知和体悟,从而使理念真正转化为准则,转化为信念,转化为自觉行为。6.是重视重大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促进作用。以重大活动为契机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是我们的一条成功经验,这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比如在我们的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我们同胞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世界震动,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的最好体现。因此我们只有将这种正确的价值观付诸实践才可能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和谐社会才有了思想道德基础。

《大学》中有一段精辟的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心者,先诚其意”,可见,古人是非常重视人的德性修炼的。“德性为上”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倘若中华儿女们都能在道德伦理上自觉地修身养性,从我做起,落实“八荣人耻”,“和谐社会”便有了奔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在当前这样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紧密联系宣传思想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方式,高扬伟大时代的主旋律,唱响团结奋进的最强音,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着眼于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充分发挥主题教育的促进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引导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践行这一价值体系。近年来,我县围绕“贯彻十七大,谋划新思路”、“创业在东宁”、,“推进追赶跨越,实现富 民强县”等为主题,通过组织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策划组织春节、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推进了主题教育的良性开展,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开展“心系灾区、爱心永恒”为主题的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推进了东宁人文精神教育与推广,培育形成了东宁人扶危济困、和衷共济、攻坚破难的精神品质。在此基础上,我县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新闻宣传、系列宣讲论坛研讨、系列文艺演出、系列典型宣传、系列社会实践等活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融入宣传思想教育之中,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坚定信念、鼓舞士气、激发斗志,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占有坚实的思想阵地。实践有力地证明,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形式,群众在活动中受到了熏陶,在参与中受到了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宣传教育的有效方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大力传播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正确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风尚,把群众的智慧与力量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追赶跨越,富民强县”的伟大实践中来。

二、着眼于解疑释惑、扩大共识,充分发挥大型宣讲活动的激励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近年来,我们每年都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集中资源和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变“背靠背”为“面对面”,变“单向式”为“互动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几年来,我们围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学习十七大以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先后30次组织理论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声势浩大的宣讲活动,累计作宣讲报告500余场,召开小型座谈会、报告会数百场,直接听众达20万人次。宣讲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唱响了主旋律,打好了主动仗,进一步弘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充分发挥了“增信心、鼓干劲、树雄心”的重要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情地称之为“加油鼓劲团”、“解疑释惑团”。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大型报告会与小型座谈会、政策咨询、现场提问解答等形式结合起来,用群众容易理解、便于接受的语言,在虚与实的结合中讲清道理,在情与理的交融中达成共识,不断提高宣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推动工作,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着眼于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时代孕育典型,典型反映时代。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代表。努力发现培养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近年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树立先进典型的思想基础,通过创建全县典型数据库,在电视台和地方报纸《今日东宁》上推出《创业故事》、《创业路》,不断强化创业典型宣传,开展“十佳公仆”和“道德楷模”等评选活动,浓墨重彩地推出了毕德金、李霞、毕希铭等一大批在省市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这些典型源自生活、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事迹感人、催人奋进。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载体,具有巨大的示范力、感召力和带动力。在先进典型的宣传中,我们始终注意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发掘先进典型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更加注重典型的广泛性与真实性,确保典型来自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特别是基层一线;更加注重典型的深刻性与准确性,确保典型在贴近性和创新性方面能够走在时代前列;更加注重典型的可学性与代表性,确保典型更具公信力和亲和力;更加注重典型的鲜活性与可信性,确保典型来自于工作实践,扎根于现实生活;同时,着力提高典型宣传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增强典型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领和激励着全县人民以典型为榜 20 样,以无功即过的意识抢抓机遇,以超越自我的追求提升定位,以激励竞争的机制营造氛围,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篇6:浅谈紧扣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宣传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文化强国

“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上一篇:洞口值班室各制度下一篇:未来三年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