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价值体系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论核心价值体系范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层次和构建质料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层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 和生命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具有统摄和支 配作用,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分为以下 三个主要层次。

第一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它是构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这是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

指导思想上一元化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我 们惟一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含义是高举马克思主义 旗帜不动摇。建国之初,毛泽东就指出,领导我们事 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 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2001年1月10日,在全 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必须始终作到两条,一是坚定不移地巩固 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 多元化;二是必须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 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在 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益、愿望和要求,反映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这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 践,都是靠这个指导思想取得胜利的。这方面,要记 取的是苏联和东欧因指导思想的混乱导致剧变的教 训。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决 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大厦的基本设计方向。 没有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的性质就会 发生改变,也许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的,但 决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性质的和谐文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同时并不否认其 他优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这表明了一元化的指导 思想和多元化的文化形式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显 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层次。

在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

上,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 民主主义文化的政治底线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文化 的“共同语言”,也呈现出抗日—民主—马列主义这 样的梯层结构,是体现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 化关系的典范。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多层和多样的格 局中,也有一根政治底线,也有一种呈梯次延伸的

“共同语言”。对此,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 工作会议上有过非常明确的论述。他认为,赞成社 会主义制度,便可视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底线”。 关于“共同语言”,毛泽东更是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 和知识分子可以有“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语言”、“社 会主义制度方面的共同语言”、“共产主义世界观方 面的共同语言”[3]。这三个层面,显然也是呈梯次延 伸的,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新时期统一战线中,也 包含着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基础的文化、以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为基础的文化、 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的文化。这种文化 分层,符合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也必然会在一元化和多 元化之间表现出类似的梯层结构。

由于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和社 会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社会 思潮表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 象。引导多元文化,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有机成分, 关键是增强它们对指导思想的认同,不断丰富和发 展指导思想的新内涵,增强指导思想的现实基础、社 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用一元化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 性思想文化,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 抵制腐朽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 们的精神力量,使指导思想在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中 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层次: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它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 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广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的旗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 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 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 凝聚力和生命力。”[4]“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 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

本。”[5]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社会文化和谐了,就能 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兴旺发 达。共同理想能够把亿万人民凝聚在和谐文化的旗 帜下,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起 来,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共同的理想信念又是联系各种社会群体、超越

具体利益关系而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的精神纽带。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个

人境遇和命运的差异性、多样性、偶然性明显增强,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也明显增 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对共同理想的关注。特 别是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深化改革、体 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 整进入关键时期,原有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 进一步触及,社会利益关系将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 方面利益的难度将会加大,同时,不同利益群体之间 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这已经对坚持共同 的理想信念提出挑战。能否始终坚定全体人民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巩固和谐 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 治久安的大问题。

一定意义上说,精神文明与先进文化具有相同 或相近的意义,只是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别。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担负着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思 想基础和智力支持的历史使命。先进文化能培养人 的信念,锻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落后文 化和腐朽文化则会污染人的思想,腐蚀人的灵魂,破 坏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当前,由于各种原因,社 会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 化和腐朽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必须高度重 视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坚决 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不断增强人们的 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巩固和谐 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科技文化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科技昌明、教育兴盛带来的必 然是文化的繁荣。科技文化不仅引导人们学会知识 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人的素 质,对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 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丰 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 决不能只求数量忽视质量,只求形式忽视内容,只求 外在忽视灵魂。要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坚持 “八荣八耻”导向,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八 荣”要求,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八荣”与“八耻”的分 野,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 和谐的文明风尚。

第三个层次:正确的舆论导向。它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保证。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牢牢把握正确 的舆论导向,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 来,把主流文化的导向作用与非主流文化的积极成 分统一起来。正确的文化导向,有助于坚持马克思 主义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一切思 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努力宣传科学 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必须掌握新闻舆论的领导权,提高引导水平,形成有 利于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坚持 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以及有利于促进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舆论。

引导非主流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对整合 各种文化意义重大。从辩证的观点来看,非主流文 化的存在具有合理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正是有了文化上的不同见地,才有文化的和谐相处 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个性文化,它所强 调的个性不是极端个人主义宣扬的那种自私的个 性,而是与集体性相和谐的个性,是崇尚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激励和鼓舞每个人为国家的 利益,为美好的理想锐意进取的丰富和完美的个性。 各种文化、学说、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批评、争奇斗 艳,可以促进科学、文化、艺术的繁荣,但是,“百家”、 “百花”无论怎样“鸣”和“放”,都不应该与国家意识 形态相抵触。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不是重合或平 行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偏移度,甚至会有很大差 别。这种“文化偏移”现象,一方面促使主流文化在 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从非主流文化中吸取新鲜的、 合理的成分,从而得以保持一种动态的发展,另一方 面也可能使主流文化随之偏离,冲击和动摇主流文 化的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建设和谐 文化,不能忽视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要积极引导,为 我所用,使之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因此,不能武 断地取消或消灭非主流文化,而要积极引导,把先进 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尊重个性文化,提倡 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力戒万马齐喑、鸦雀无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质料

(一)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根 本性质决定的,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

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 性强调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 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进一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无产阶级 政权的建立和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进 一步发挥指导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中国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 占指导地位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就 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改造主观世 界和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表现在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过程中,表现在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在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既是 先进文化的重要理论结晶,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因

在中国古代,“和谐”的实质是指尊重差异,注重 协调。“和谐”从哲学范畴到后来成为伦理准则,是 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其文化意蕴包括:小康社会的理 想层面、大同社会的理想层面、近代思想家的社会理 想等。这些文化意蕴,在民众心中积淀深厚,经过发 酵、蒸馏、升华,成为今天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 部分,和谐社会的目标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价值 体系,和谐的文化成为教化后代的文化内容,这些对 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树立良好的荣辱观,形 成共同的精神支撑,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构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对 调解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潮和方法可以为构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潮和方法可以为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侧重对超 验人生价值的追问,而西方文化侧重现实的致用;中 国文化重视群体的正义,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的正 义;中国文化重视人际的和谐,而西方文化重视人际 的界分;中国文化侧重价值的完满,而西方文化侧重 人生目标的实现[6]。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路径差异, 提供了文化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西方文化的致 用性、个体性、务实性可以补中国文化“有神乏体”之

弱,而中国文化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又可以修 西方文化“有体乏神”之缺。中国文化固有的和谐智 慧,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质料后,更有益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开新。

(四)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共生为构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环境

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孤立封闭的,它还要与国外

优秀文化共处、共生,这是“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 的适度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仅要实现内 部文化和谐,还要走出国门,实现外部和谐或“跨界 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7]。“不同”可以引 申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 在客观上存在的文化差异。我们要与他人和谐相 处,不必盲从附和他人的文化习俗,但要学会尊重他 人的文化习俗,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这 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世界各国 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优秀之处是我们构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材料。例如,西方进步的 社会理想;西方的艺术形式以及表达这些艺术形式 的技术手段;西方的先进生活方式以及优秀文化观 念系统等。这些外来文化因素经过中国文化的选择 性吸收后,就成为中国人生活背景的一部分,也使中 国文化因其多元性而具备了世界意义。当然,吸收 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必须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进 行。由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充分利用 各种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吸 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 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第二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处理好多样性与选择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

一、在多样性与选择性的互动中实现价值认同

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之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在大学生身上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特别是随着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社会整合。同一社会虽然可以有多个层次和多元并存的思想价值体系,但国家层面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意识形态应当是共同的、一元的。尤其是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上,更要从指导思想的高度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统领和引导,必须确立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借以统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在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中夯实价值基石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曾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围绕着如何使人摆脱剥削、压迫和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而展开的,并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视为无产阶级和人类奋斗的价值理想和目标。理想具有扬弃现实、高于现实、超越现实的特征,是感召、激励和鼓舞我们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同时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遵循社会组织为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而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大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群体,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

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不但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就能够引导他们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致给“纪念五四青年节80周年”的信中所提出来的,使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要求,就能够坚定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三、在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联结中促进价值实现

毫无疑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极大的超越性。马克思从人的解放意义出发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传承了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人文主义精神。同时,“以人为本”思想又蕴涵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当代中国人文意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历史互动过程。从本质上考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超越性并不由于任何外在制度因素限制而被磨灭被消解,恰恰会随着制度历史的曲折发展一再反复被提上人类精神生活的议事日程,并逐渐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而成为人类进步的根本精神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和谐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中,强调集体的价值,个人对集体并不具有优先存在的地位。这种强调社会整体价值的传统有其积极合理的因素。但是,如果以片面强调社会性来否定个体的价值,社会就会变成压制人的社会。如果只谈集体而不谈个人,那这样的集体也只是虚幻的集体,是不为个人所依托的集体;相反,如果只谈个人而不谈集体,那这样的个人也只是孤独的个人,只是失去寄托的个人。前者是用集体淹没了个人,后者则是用个人否定了集体,因而都不是合理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时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在两者之间寻求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强调的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从根本上体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即将个人利益和集体有机结合起来,承认集体和个人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地位,就是要把对大学生主体性的肯定和社会性原则统一起来,既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又要反对学生主体性的极度膨胀;既要大力提倡集体主义,又要反对忽视个人的价值,这对于我们的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处理好价值取向上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价值观,才能较

好地解决目前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冲突,在两者的相互联结和统一中促进其价值实现。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的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在科学原则中强调历史必然规律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在价值原则中,强调中国工人阶级利益、中国人民利益、中华民族利益和人类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具备科学性的基础上还要有中国特点,才能成为执政党的行动指南、国家的主心骨、民族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理论体系。从层次结构看,它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层次、马克思主义价值学层次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层次。从时空结构来看,它包括马恩的价值理论、列宁的价值理论、毛泽东的价值理论、邓小平的价值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价值思想和党的科学发展观。这些价值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空间范围,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科学性。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中,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所谓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现实

的共同价值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并进一步把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概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在经济活动中是在劳动本位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活力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以及物质文明;在政治活动中追求民主法治、政治文明;在文化活动中是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在社会活动中是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价值理想既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华社会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基。因此,在全体人民群众中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观和时代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具有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中华民族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全体民族成员和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所共同奉行的价值信念和信仰,所共同选择的价值实现途径、方式或道路。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看,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概括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这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价值观是民族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爱国主义价值观中,价值主体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社会、中华民族人民;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根本利益和需要;价值目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中华民族人民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价值路径选择。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原则,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根基,在与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价值体系的相互交流中创造了新的文化价值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个文化价值体系既包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的因素,也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价值观念,也包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型价值观念,还包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新型价值观念。其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这种时代精神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华民族社会的时

代价值观。发展、富裕、民主、法治、公平、和谐、文明以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例如自立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科学意识、生态意识、公平正义意识以及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等。这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价值观念是促进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因此,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荣与辱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的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本价值范畴、本位价值、核心内容、根本价值标准、根本价值追求、基本价值原则和基本价值规范制约着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基本理念、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具体而言,一个社会以什么为本位价值,是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的性质的标志。剥削阶级社会里本位价值有权力本位、金钱本位等,而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本位价值就是劳动,是否劳动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判断荣与耻的基本标准。为人民服务既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三个有利于”既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根本价值标准,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根本评价标准。是否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既是判断中国一切政党是否有价值的根本标准,也是判断中国一切政党之荣与辱的根本价值标准。集体主义既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原则。爱国主义作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义利关系的处理也就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基本规范。

总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密切的直接的联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又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性;既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工作上和生活上可操作性。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操作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

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特征:

第一,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

第二,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崇高性。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第三篇:核心价值体系

“学习十七大、赞颂新成就、推动新发展”主题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案 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之魂

(点击)[授课目的] 通过教育,使广大官兵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科学内涵,不断巩固官兵思想基础,努力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增强官兵立足岗位、扎根消防、建功立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点击)[授课重点] 着重引导官兵树立以“不辱使命、对党忠诚、严守纪律、勇于牺牲、锐意进取”为价值取向的政治思想和精神理念,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永葆革命军人本色。

(点击)[授课内容]

1、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2、充分认识构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3、从实际出发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之魂 [授课时间]

45分钟 导语:

今天讲课的题目是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之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根据这个任务要求,我们要结合部队实际,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

- 1 “学习十七大、赞颂新成就、推动新发展”主题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案 能提得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国家有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不稳;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倾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那什么是国家的四维呢?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后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更应该有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点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七大报告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更加深刻阐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点击)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点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近代史上中国积贫积弱,备

- 3 “学习十七大、赞颂新成就、推动新发展”主题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案 感化、自身修养、传统习惯等起作用,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证社会生活安定有序的精神力量。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点击)其灵魂提示我们: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指导,就无法铸就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点击)主题告诉我们:伟大的共同理想基于伟大的共同事业,离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点击)精髓启迪我们: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点击)基础要求我们: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点击)

二、充分认识构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并反复强调,军队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打牢官兵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构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既是军队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举措,也是赋予我军思想政治

- 5 “学习十七大、赞颂新成就、推动新发展”主题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案 想,自觉在坚定理想信念基础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作贡献;只有大力培育官兵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意识,激励昂扬向上的精神,才能使军队充分展现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不断增强官兵的道德修养和素质,才能有效保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升部队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的水平,增强官兵政治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点击)

(二)构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大力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的本质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本色,凝聚着党和人民对军队的重托和期望,是我们总结人民解放军80年建军治军经验的基本结论。”构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就是以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为主线,坚持历史经验与现实要求相统一,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把党对军队的最高政治要求转化为广大官兵内在的价值信念、价值品质和行为操守,才能确保消防部队的优良传统始终伴随部队建设和发展的步伐,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永葆活力,发扬广大。

(点击)

(三)构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忠实履行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现实要求。胡锦涛同志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精辟深刻的阐述为: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三个提供、一个发挥”,为加强军队革命

- 7 “学习十七大、赞颂新成就、推动新发展”主题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案 所在,更是消防官兵的核心价值所在。“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对消防部队职能使命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凸显了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集团的政治属性,鲜明地体现了军事服从政治的根本要求。只有增强使命感,广大官兵内在的精神诉求和精神动力才会持久不断地激发出来。作为我们党缔造的武装力量之一,长期的历史经验证明,消防部队只有自觉地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无往而不胜;消防部队只有把维护和捍卫党的领导作为自己的使命,才能充分地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点击)广大官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各种矛盾必然会增加,分裂和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斗争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社会稳定形势仍然十分复杂。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广大官兵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消防部队建设,千方百计提高“四个能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发展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随着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逐渐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拥有财富的逐渐增加,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变化日益频繁,对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消防部队的使命和任务无疑更加繁重而艰巨。消防部队必须要创造性地开展执法工作,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真正做到爱民、便民、利民、安民。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点击)

(二)增强忠诚意识。忠诚作为军人的一种最高价值观,是由军队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国家都强调军队的忠诚,甚

- 9 “学习十七大、赞颂新成就、推动新发展”主题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案 这些都要求消防部队必须始终加强纪律建设,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政令、警令畅通,确保部队集中统

一、确保部队做到令行禁止,为推动部队全面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点击)广大官兵要把法律知识、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灌输到的头脑中,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明确是非界限,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根本上提高抵制各种消极因素影响的能力,始终严守合格军人应有的行为规范。

(点击)

(四)增强牺牲意识。相对于各个社会阶层和集团,军人的牺牲是无条件的和最为彻底的。比如,每一个社会阶层的人在面对死亡时,是否奋不顾身,更多的是道义上的倡导,而非法规和纪律的强制,军人却不同,只要是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既使面对的是死亡,依然要勇往直前。军人的牺牲范围广泛,要求明确,不能回避,只能承担。(点击)消防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哪里有火灾,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消防官兵。消防官兵在一个个火场上,在一次次处置事故险情中,用汗水和鲜血把“牺牲”二字书写的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蹈火卫士的风采。(点击)在湖南衡阳“11·3”特大火灾坍塌事故中,94户412名居民全部被消防官兵安全疏散,而20名消防官兵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场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全体参战官兵用鲜血和生命忠实地践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消防官兵的壮丽凯歌。

(点击)

(五)增强进取意识。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是消防官兵对事业和职责的根本态度,也是实现既定目标必备的工作态

- 11

第四篇:核心价值体系测试

单选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 被誉为是“工人阶级《圣经》”的是——资本论

“世界上就怕将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是讲认真”——毛泽东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

美的真谛是和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我国著名数学家( ),“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 在售票员岗位上热心周到地为群众服务——李素丽

抗日战争时期,指挥百团大战的中国共产党将领是——彭德怀 根据江姐等先烈的事迹创作的长篇小说叫——红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代表日本签署投降书——冈村宁次 2012年3月2日,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的是——郭明义 2013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的是——庄仕华 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为第四军赢得了()称号——铁军

在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史上,曾因多次辐射而身患癌症的“两弹元勋”是——邓稼先 我国首位航天英雄是——杨利伟

胸怀报国爱民之情,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而返回新中国的人民数学家是——华罗庚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儒家思想——仁爱

以年过半百之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长征,毛泽东、田汉等人的老师——徐特立 在渣滓洞受尽敌人酷刑,被称为“中国丹娘”的是——江竹筠(江姐) 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带领员工砸冰箱的厂长——张瑞敏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

1944年毛泽东所写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的是——张思德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我国作家——莫言

1 不属于雷锋名言的是——我选择了跟党走的人生道路,就应该按照党的要求去实践对党的誓言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度敌人枪眼的是——黄继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被誉为“晚上七点钟的太阳”的上海水电维修工是——徐虎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是——瓦窑堡会议 1929年,( )的召开,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古田会议

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第一次战役是——辽沈战役

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创建的——上海

1970年,( )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唯一具有独立航天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写入大会报告的是——中共十七大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首次胜利的是——平型关大捷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一篇文章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持久战 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结束——甘肃会宁

2012年底,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展览是——复兴之路

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所针对的事件是——皖南事变

1943年春,毛泽东提笔为陕甘宁边区工农业成绩展览会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长征途中,()战斗是红军由8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之战

2013年1月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发起,节约粮食、吃光、打包——光盘行动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南昌起义

2 这支死亡军团后来成为抗击日寇的——新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陕甘宁边区

我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罢工是——省港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纳木错湖位于我国的——西藏自治区

“一国两制”构想是为了解决()而提出来的——台湾问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

邓小平著名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发表于——1992年 我国学习雷锋日是——3月5日

中国共产党在()年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中央文明委将每年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共十八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那些人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时代精神的本质是——与时俱进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英勇的抗洪壮举孕育着伟大的抗洪精神,抗洪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和谐世界”的提出,体现了——爱好和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精神特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体现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和突出特点的是——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

在“八荣八耻”中与“以团结互助为荣”相对的是——“以损人利己为耻”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13年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 张海迪、史铁生等人身残志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与理解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 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当前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干旱、半干旱地区占耕地的比例是——1/2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富还是匮乏,主要取决于——降水 目前,我国各大江河泥沙含量最大的是——黄河

水的主要用途除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还包括——生态环境用水

4

多项选择:

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民主法治精神、ABCD(公平正义精神、诚信友爱精神、科学发展精神、和谐相处精神)。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B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保护环境、ABCD(爱护公务、助人为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组成部分是CD(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中央文明办在全国开展的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共有助人为乐、ABCD(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类型。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概括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ABC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概括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ABC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概括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是ABC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将ABCD(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水系连成四纵三横的供水网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那三项基本政治制度BC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马克思主义在早期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来源有AB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确立那三条红线ACD(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ABC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几个字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ABCD(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黄河流经9个省(市、自治区),长江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他们流经相同的省(市、自治区)是AC(青海省、四川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人民群众的作用是ABCD(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定信仰和精神动力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中国的载人航天精神是ABCD(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5 ABC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

我国一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建设ABCD(民主、公正、和睦、包容)的和谐世界。

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是ABCD(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纽带、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条件)。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ABCD(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防洪排涝)方面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时代精神的基本特性是ABCD(与时代发展大局的统一性、广大民众的认同性、对民众行为的激励性、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性)。

解放战争是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从根本上推翻了AB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具体是BC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未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ABCD(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发展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ABC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是BCD(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自信”是ACD(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是AC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西南地区“三江并流”指的是ABD(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当前正在全国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的要求是ABCD(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加强党的ABCD(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洪水的三要素是ACD(洪水历时、洪峰流量、洪水总量)。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追求是ACD(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的精神纽带、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

6 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ABD(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的基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支柱;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是BCD(兴利除害相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 十八大提出,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美好家园ACD(天蓝、地绿、水净)。 水利行业精神的内容是ACD(献身、负责、求实)。

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是A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三贴近”,BCD(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次战略性战役ABD(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当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C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指经济建设、ABCD(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001年9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确立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ABCD(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BC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我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重点反对ABCD(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三热爱”是ACD(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判断题: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李四光的名言。(×)

“宁可头断血流,绝不出卖灵魂”是我党早期革命家夏明翰的豪言壮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下半句是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时期提出的。(×)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这句话是德国思想家狄慈根的名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诗句。(×)

7 只有初中文凭,却凭着“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独创了“无声响操作”,成为青岛港著名的桥吊专家,这个人就是许振超。(√)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 毛泽东曾为雷锋同志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被誉为“孟泰精神”。(√)

我国体育运动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是容国团。(√)

毛泽东的“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古田会议上提出的。(×) 《英国工人经济状况》是马克思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资料著就的。(×)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标志性事件是秋收起义。(×)

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我国首艘正式入役的航母是辽宁舰。(√)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方针是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的(√)

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讨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 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下一句是咸阳古道音尘绝。(×)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0年。(×) 2014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的名称是《解放军报》。(×)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来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中共二大第一次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正式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党的基本路线的是党的十三大。(√) 十月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大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是党的八大。(×)

8 淮海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第一次战役是淮海战役。(×*)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针对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北平学生举行的抗日爱国运动是五卅运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马克思主义促使无产阶级有自为阶级发展为自在阶级。(×)

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南橘北枳、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事情不应违背客观规律。(√)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构建“绿色人际关系”。(√) 当前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热爱祖国不仅是一项政治原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当一切政治活动的最高标准。(√) 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引导。(√) 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是七届三中全会。(×) “八荣八耻”中与“以团结互助为荣”相对的是以好逸恶劳为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保障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思想文化的一元化。(×)

9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扎根中华历史文化土壤,传承中国传统价值的精华。(√) 孔繁森在雪域高原的十年中不畏艰险、辛苦工作,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立统一,互为前提。(×)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关键是群众认同。(√)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我国的根本大法师《宪法》。(√)

最大限度体现社会多元诉求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途径是发扬民主、健全法制。(√)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主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实研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

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击冰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团结互助的传统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以德治国。(×)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目前,在我国各大江河中泥沙含量最大的是海河。(×)

五小水利包括包括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库。(×)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利改革发展有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市场配置的基本原则。(×)

10 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从1994年起,水利部决定每年每年的3月18日所在的那一周作为“中国水周”。(×) 水行政机关依法进行水行政调解、处理或复议以解决水事纠纷、水行政争议的行为。(√)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中央水利1号文件指出,到2013年解决所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不包括生态环境用水。(×)

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环境用水(√)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法》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防洪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防洪、救灾资金和物资。(√)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不包括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无偿使用制度。(×) 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洞庭湖时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水利普查主要任务包括河湖、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水土保持等情况。(√)

“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这里的“重点中小河流”包括流域二级干流。(×)

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

第五篇:核心价值体系-大作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导校园文化建设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这是2011年度感动中国对胡忠、谢晓君夫妇的颁奖词,2011年度的感动中国,我看了两遍,第一次是在网上看的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第二次就是前两天我们班搞得那次班会活动,看的也是那段视频,两次给我的心灵震撼都是那么大,两次我都落下了眼泪,感动之余就是无比的敬佩,为他们的无私奉献亦或是坚强亦或是真情流露所感动,敬佩的是他们的毅力、勇气与无私,看完感动中国的视频,每位“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都深深影响着我,尤其是对这对无私的夫妇,他们的行动在谱写着他们的伟大的形象,他们让我知道了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意义真的不在于我们要积累多少财富,亦或是在事业上做出多大的成功,关键是我们自己的内心,让内心得到升华才是最重要的。胡忠、谢晓君夫妇用他们自己的行动解读人的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带给人们以心灵的冲击,诠释着一个人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我想他们所付出的远比“感动中国”介绍的要多的多,可是他们的信念一直支持着这对夫妇,这个原本能富裕生活的三口之家。

联想到我们大学生自身,我也听说过我们的好多师兄也到了很偏远的山区支教,把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记得我参加过一个活动,一个类似于讲座的活动,介绍的就是师兄们去支教时的一些情况,看到那些照片,那些孩子们,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做些什么,去帮助他们。可是,在很多大学生中间,还有一种不好的现象,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他们更多的是追求美好的生活,更高的权利,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的差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所以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让大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气氛中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改进那些偏离的、错误的价值观。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等。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指导我们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大局为重,不思小利,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树立校园榜样能起到非常良好的激励作用,榜样真实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其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比,能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积极弥补与改正,通过激励作用形成一种更加良好的校园氛围。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对于弘扬正气、优化校风、培养校园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校园文化的建设的成功与否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只有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才能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不一定要求每名大学生都要投身于支教事业,但是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使他们走向歧途,大学生应是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积极的发挥能动作用,才不枉国家的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校风建设应该是重点,校风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良好的校风就像一面鲜艳的旗帜,作为之路的明灯,也作为良好的榜样。

当然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要以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

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离开了这个发展方向,文化的发展繁荣就无从谈起。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发展就不可能健康、快速和持续。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现在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玄妙。其实,它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胡忠、谢晓君夫妇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也许有的大学生觉得他们做的事是那么卑微,不足以实现他们的远大抱负,可是,我要说的是,所谓伟大正是在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所谓伟大不一定是要做多么壮烈的举动,实实在在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其实也是一种伟大,就像我们每天学习、做实验,如果每天都能以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去做好个细节,那么我们就是再完成一项伟大的事,难道不是吗?

现在在我们周围有时会充斥着这样一种现象:浮躁。每天大家似乎都很忙碌,但是一天下来却发现,收获甚微。这其实就是我们浮躁的生活带给我们的避害,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急于求成,想的只是如何得到结果,却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再看一看我们周围的那些学有所成的人,他们的生活都很低调,默默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并努力做好,渐渐的他们超越了周围的人,只是一种态度,帮助了他们。所以我说伟大就是在平凡当中体现的,正如胡忠、谢晓君夫妇那样。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育人关键是德育,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大学生真正得到心灵上的洗礼,这才是大学的魅力所在。当然,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从没一点一滴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思想觉悟,提高政治理论的学习,做好专业课程的学习,从平凡中体现伟大,在小事中找到大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加之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建设和谐文明的新校园的任务必将很快实现,那时我们更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是合格的大学生,是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流砥柱。

上一篇:罗朗萨丘读后感范文下一篇:六年级安塞腰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