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上的尺秘密三年级作文

2024-05-09

我们身体上的尺秘密三年级作文(共5篇)

篇1:我们身体上的尺秘密三年级作文

15.我们的身体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1.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3、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4、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用到实际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人体的各部分及作用,整体认识人体的各种器官。

教学难点:了解人体的各部分及作用,整体认识人体的各种器官。

【教具、学具】

空白纸、放大镜、尺、纸筒、钟表、人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激发观察身体的兴趣

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我们来画一画人。先想一想你准备画谁?画些什么?

2.然后仔细观察一下再画一画。

先说一说画了身体的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

什么形状?头部有什么?怎么样?头部怎样活动?四肢有哪几部分?有多长?多粗?什么地方细?怎样和躯干连接?

师:身体内部不能直接观察的,可用摸、听的方法,还可用测量、比较的方法,如测量身体左右是否对称。师: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想象如果手臂很短,颈不能活动会怎样?如果两腿不等长,只有一支胳臂怎样? 师:教师出示样例,启发学生,分组 观察。

板书设计:

我们的身体

四肢

机器

协调

整体

躯干

篇2:我们身体上的尺秘密三年级作文

一、教学目标:

1、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的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从多种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了解人体的各部分组成及作用,整体认识人体的各种器官。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的各部分组成及作用,整体认识人体的各种器官。

三、教学难点:

利用“解暗箱”帮助学生认识人体的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人体基本结构图、心脏与血管视频资料、写字操视频

五、活动过程: 课前交流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写字操吗?让我们一起跟着欢快的音乐来做操。(配乐做操)

孩子们,你们学的真快,做的非常好。相信这节课你们一定会更棒。准备好了吗,孩子们?用你漂亮的坐姿告诉我。好,上课!

一、创设情景 导入课题

孩子们,在刚才的写字操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得到了锻炼?(学生回答)说的真好,手指、手腕、胳膊、肩、腰、头、脖子等,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那你研究过我们的身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身体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活动探究 解决问题

1、观察身体的外形。

身体我们都非常熟悉,那你最想了解我们身体的哪些问题?(学生充分说一说)

问题预设:

1、我们身体上有哪些器官,他们有什么用?

2、身体内部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3、以前我们学过,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类,我想知道我们的身体能不能分类,可以怎样分?

4、我想知道心脏是什么样的。

5、我想知道心脏是怎样 运输血液的。

6、我想知道我们吃的事物在身体里面是怎样变化(旅行)的。„„

孩子们,你们真是爱提问题的孩子,相信,随着我们的学习与成长,我们会逐步揭开其中的奥秘。提出问题,我们成功的迈出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刚才有位同学提出要把我们的身体分分类,大家有什么想法?有没有好的建议?(学生建议)

活动一:身体外部分类。

好大家相互观察、可以讨论一下。谁来说说?边说边完成板书。(画)再体验一下,可以边说边摸一摸。

2、观察身体结构与功能间的联系。

同学们,刚才,我们从外部把身体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外部看得见的部分我们通过观察讨论已经解决,那还有很多同学想知道身体内部有什么,是什么样子,哪位同学有好办法?

生说预设:1看一看,在身体表面会不会有模糊的痕迹,2猜猜看3用手触摸,感受一下,可能也会有发现的4我觉得可以猜,我想内部器官在外面一定会有痕迹的,可以通过碗面的表象,猜猜身体内部有什么。5我觉得可以用手捏一捏猜里面有什么6听一听,是不是会有新发现„„

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试试看怎么样?我们小组内进行?()哎,有没有话与小组长说?(我要提醒小组长,在组内达成共识的,就要记录下来)我很赞同,给大家准备了1号信封,请打开,这是一张记录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好,开始吧

小组合作推测:

记录预设: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完成的小组用行动向老师表示。汇报交流,小组补充完善。打开暗箱:——人体内部器官图

孩子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我们的研究是不是都正确呢?可以把身体打开看看吗?我有一段医学家们解剖验证的材料,想看看吗?一起来看:

(边看边介绍)

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骼、骨胳包着内部器官,在我们的胸腹部主要有肺、心、肝、胃、脾、肠等器官,血管和神经遍布全身各处。

归纳总结:孩子们,看,只要我们努力,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一起回顾刚才的方法(总结方法并板书)看、摸、听,对,这是我们比较常用的一些推测方法。(完善板书)

3、研究感觉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对了,在刚才的看、听、摸的活动中,谁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是我们身体上的感觉器官发挥了重要作用,再认识一下(出示ppt)他们有什么结构特点和功能呢?我们继续研究。请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器官来研究。有研究就要有记录哦,请我们的2号信封来帮忙。开始吧。

有小组用漂亮的坐姿告诉我,他们准备向大家展示了。其他小组

加油。

好,同学们都坐好了,有请把我们的研究再次分享。(换投影)还有哪个小组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孩子们,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眼睛有眼球,可以看,手可以拿、捏、握、抓,干很多事情,下面我们就用他们来做游戏。

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来总结一下,我们发现用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活动:②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红领巾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标志,会系吗?选两名同学来试试。(请,)听好口令:你用一只手,你用两只手。预备,开始。停!大家有什么感受?说说吧。我们有两只手,多好啊,我们一定要善待它们。

孩子们,我们还有两只脚,两条腿,两只耳朵„„大家可以在课下设计活动继续研究,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

孩子们,完美的身体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可是,生活中不完美的事常常有,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残疾人,想想看他们的生活——方便吗?那当我们遇到他们时,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同学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相信你做的一定会更好。

三、拓展延伸 应用升华

孩子们,学知识、用知识。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跳绳秀。请在欣赏完后谈谈自己的发现。谁想说?(学生说一说)是啊,在精彩的表

演中,我们的手、脚、腿、胳膊、肺、脑、心脏都参与了活动,想知道我们的心脏是如何参与的吗?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看:

视频展示血液在体内的运行。

孩子们,在心脏工作过程中,还有肺、血管等参与了活动。一件平常的活动,却是由多个器官共同完成的。

是啊,我们的身体就象一台复杂的机器,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就是——(齐读)(ppt)课前我们学的那节操能学的这么快,做的这样好,也是我们身体多个器官共同完成的。

四、回顾整理 内化提高

孩子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又有了哪些收获?(学生说)孩子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对我们都非常重要,我们要从小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下课!

篇3:我们身体上的尺秘密三年级作文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1.观察身体的外形。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 2

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骼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拓展思考。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篇4:我们身体上的尺秘密三年级作文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

科学课堂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学生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任意驰骋,猜测、想象、推理,他们无所不能。这本来是件好事,真好符合科学以探究性学习为主旨的教学理念,可有一部分同学把这个开放的空间当成了随便的空间。像我在讲《我们的身体》一课,有一个活动是猜测我们身体内部有什么?我就按课本上的问法直接提问“我们的身体内部有什么”?此时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在互相补充的基础上猜出了大部分的主要器官“心、肺、肝、胃、肠、骨、肌肉、血管、大脑”等等。就在我为这百花齐放的局面欣慰时,小文站起来说“老师,还有孩子”。下面顿时哄笑一片。伴随学生笑声的是我逐渐升腾的火气,真想把他狠狠地训一通,但还是忍住了,只是冷着脸说了一句“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显然指大家都有的,你没有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就此过了,课继续进行。

课后我仔细地想这一情境,他就是成心想引大家一笑,也不完成是。问题在哪儿呢?我想到了我提问的问题“我们的身体内部有什么”?是不是有点指代不明呢?如果呈现的问题是“我们的身体内部有什么器官”?是不是就不会出现小文这样的答案。再想到对小文的处理实在有欠妥当,如果当时我以“我们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认识我们身体内部的器官,你是不是应该向这方面来考虑”来引导他,是不是既可以为他脑子里的歪想法敲敲警钟,又可以有效的训练他的思维方式。唉,这就是教育机智的缺乏。

不过可喜的是我课后的反思有了一定的成效,在其他两个班的教学中改变的问题的呈现方式,使问题有了一定的明确性,所以学生的回答非常到位,课也得以顺利进行。

反思得失:

1.整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结合亲身体验说出自己的所知、所见和所想,通过猜想、观察、比较和整理来自自己身体的信息资料,系统地了解了人体的内部器官。

2.利用课件、模型、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展示人体内部器官,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探究水平,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篇5: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关键问题

教材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度量单位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和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主要包括了6个环节:

经过初步的梳理,我们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下面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我的困惑:

1.和其它知识领域的课对比,独立单元的实践活动课如何做教材分析?横纵教材对比.2.其它领域的前测往往以测知识为主,实践活动领域的前测如何设计?综合实践课是应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方法、活动经验、思维方式等解决问题。

张丹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中,诠释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涵与特征。书中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一类以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线索。

看到内涵,使我知道“实践与综合应用”单元,不只能做知识上简单的分析,而应围绕“基本线索的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教材梳理:

纵观三册教材,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本线索中,教材在低学段重视了数学信息的发现和整理,在中学段开始培养学生问题的提出。二年级的实践活动的定位,既要比一年级有所延伸,又要为三年级打好基础。

虽然,在一二年级的实践活动课中教材大多提供了需要收集的数据和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师要理解教材设计的思路,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回答教材中的问1 题,那就会把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上成了练习课。教材更多的提供了一个素材和一个问题情境,以及可以思考的线索,我想: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我们身体上还有很多数学“秘密”,你们还想研究哪些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这样,就把操作的环节做得更丰满.学生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迫切的需要实践活动来解决,这不是更好地让学生自觉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否提出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开始了前测。

四、学生调研

(一)第一次学生调研: [调研题目]:同学们,这是多么有趣的发现呀!你还想研究身体上的其他秘密吗?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哟!

[调研分析]:

提出与数学无关的问题:

提出与研究数据有关的问题:

提出加减运算类问题:

提出数据之间关系的问题:

这次前测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能提出和数学有关问题;74.6%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测量意识;其中有50.7%的学生能够有估测意识,也能自主提出数据关系的问题。

第二次学生调研:对于能提出有数学价值的74.6%的学生,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调研题目:如果你自己一步的长度是45厘米,一拃长是15厘米,你能利用身体上的尺子干什么?说说方法。

调研分析:

我们惊喜的发现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应用意识,而且还有许多孩子已经有了测量的方法。

[我的思考] 1.在我们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可以进行开放地提出问题的活动。2.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测量。

五、本节课的设计特点:

1、素材---体现创新性和现实性

数学活动的内容应当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本节课的设计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有两个改动:一是将7个测量内容变为5个测量内容。教材中原本的7个测量内容是:头长,一拃长,一步长,脖子一周的长度,腰一周的长度,双臂平伸的长度,身高。改为:头长,一拃长,一步长,双臂平伸的长度,身高。目的是使学生从简单的几个长度开始探究,寻找发现秘密的方法。

2、活动---凸现主体性,呈现开放性

从“课前导入,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秘密---收获与感想”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活动完全开放,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面性和自主性,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方法---体现问题性、探究性

上一篇:学习话题学生作文:向玫瑰学习下一篇:常见常用的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