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2024-04-27

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通用8篇)

篇1: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团队和群体的区别 团队与群体有何区别?

任何聚集在一起的群体,都可以称为团体,旅游团、观看球赛的人群、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一群人,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的学员,在同一个医院上班的医疗人员,但是要成为“团队”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1.具有共同的愿望与目标

2.和谐、相互依赖的关系

3.具有共同的规范与方法

同样的旅游团,干练的导游可以建立成为团队,无能的导游可能导致大家愤愤不平。例如到某个景点,有些人想多照相,多看看,有些人觉得无聊,想快点走,这是愿望与目标不同,上车时间已到,某些人还姗姗来迟,引起其他人不满,导游不及时处理,便会破坏和谐的关系,至于上车以后的位置安排,没有合理的轮换,以至于有些人老是坐较差的位置,到最后,干脆谁先上车,便占好位置,前个人又抱怨,这是他的位置,这是因为缺乏共同的规范与方法导致的矛盾现象。所以团队建设的功夫,不仅用于正式的工作场所,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善用这项功夫,也能解决问题与纷争,促进合作与关系,增进效率与达成共同的目标。

团队建设的基本步骤是:

1.评估团队现况

2.采取对策

3.观察结果

4.采取进一步对策

首先团队的现况如何?这称为“团队成熟度”,根据不同的成熟度,要运用不同的对策,成熟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以下说明每个阶段的特征、管理重点以及该阶段的目标与对策。

1.形成期∶从混乱中理顺头绪的阶段

特征

团队成员由不同动机、需求与特性的人组成,此阶段缺乏共同的目标,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尚未建立起来,人与人的了解与信赖不足,尚在磨合之中,整个团队还没建立规范,或者对于规矩尚未形成共同看法,这时矛盾很多,内耗很多,一致性很少,花很多力气,产生不了效果。

目标

立即掌握团队,快速让成员进入状况,降低不稳定的风险,确保事情的进行。此阶段的领导风格要采取控制型,不能放任,目标由领导者设立(但要合理),清晰直接的告知想法与目的,不能让成员自己想像或猜测,否则容易走样。关系方面要强调互相支持,互相帮忙,此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尚未稳定,因此不能太

过坦诚,(例如刚到公司的小伙子,领导问他,你有何意见没有?他最好回答,我还需要多多学习,请领导多指点,如果他果真认真地指出缺点与问题,即使很实际,也许会得不到肯定与认同),此时期也要快速建立必要的规范,不需要完美,但需要能尽快让团队进入轨道,这时规定不能太多太繁琐,否则不易理解,又会导致绊手绊脚。

2.凝聚期∶开始产生共识与积极参与的阶段

特征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团队成员逐渐了解领导者的想法与组织的目标,互相之间也经由熟悉而产生默契,对于组织的规矩也渐渐了解,违规的事项逐渐减少。这时日常事务都能正常运作,领导者不必特别费心,也能维持一定的生产力。但是组织对领导者的依赖很重,主要的决策与问题,需要领导者的指示才能进行,领导者一般非常辛苦,如果其他事务繁忙,极有可能耽误决策的进度。目标

挑选核心成员,培养核心成员的能力,建立更广泛的授权与更清晰的权责划分。方法

此时期的领导重点是在可掌握的情况下,对于较为短期的目标与日常事务,能授权部属直接进行,只要定期检查,与维持必要的监督。在成员能接受的范围内,提出善意的建议,如果有新进人员进入,必须尽快使其融入团队之中,部分规范成员可以参与决策。但在逐渐授权的过程,要同时维持控制,不能一下子放太多,否则回收权力时会导致士气受挫,配合培训是此时期很重要的事情。

3.激化期∶团队成员可以公开表达不同意见的阶段

特征

藉由领导者的努力,建立开放的氛围,允许成员提出不同的意见与看法,甚至鼓励建设性的冲突,目标由领导者制定转变为团队成员的共同愿景,团队关系从保持距离,客客气气变成互相信赖,坦诚相见,规范由外在限制,变成内在承诺,此时期团队成员成为一体,愿意为团队奉献,智慧与创意源源不断。目标

建立愿景,形成自主化团队,调和差异,运用创造力。

方法

这时领导者必须创造参与的环境,并以身作则,容许差异与不同的声音,初期会有一阵子的混乱,许多领导者害怕混乱,又重新加以控制,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可以借助第五项修炼中的建立共同愿景与团队学习的功夫,可以有效的渡过难关,此时期是否转型成功,是组织长远发展的重要关键。

4.收割期∶品尝甜美果实的阶段

特征

藉由过去的努力,组织形成强而有力的团队,所有人都有强烈的一体感,组织爆发前所未有的潜能,创造出非凡的成果,并且能以合理的成本,高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目标

保持成长的动力,避免老化。

方法

运用系统思考,综观全局,并保持危机意识,持续学习,持续成长。

篇2: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一胜一败,历史留给了人们无穷的思考。

一、领导核心人物性格的不同:项羽自身性格的弱点,使他失去了一次次的有利机会,毛泽东评价其为“沽名”,写下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句,典型的例子有“鸿门宴”,本可东山再起,因其“沽名” 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岂不知“卷土重来未可知”。

二、领导识人用人不同:刘邦之所以得天下,重要的三条,一是得人心,二是决策正确,三是用人得当。刘知人善任,能博采众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豁达大度,从谏如流”。项羽的一个致命弱点是不善用人。韩信、陈平、黥布等原来都是他的部下,但后来一个个都“弃暗投明”到了刘邦那里。而项羽有一范增却不能信任,有计不能用。而项羽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听不得用不得好计谋,有良臣谋士弃之不用,最终导致失败。

篇3: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关键词: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区别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 企业的排污量也越来越大, 国内许多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 致使我国的环境形势严峻[1]。目前, 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是末端治理。但是末端治理措施投资大、费用高, 建设周期长, 经济效益低, 以至企业缺乏治污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 末端治理往往使污染物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如废气治理产生废水、废水治理产生污泥、固体废物治理产生废气等,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1]。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2004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发的《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中首次提出了强制清洁生产审核;2012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首次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写入法律。可见, “从源头预防污染”、“全过程控制”的环境战略已经融入到经济发展综合策略[2]。

河北省是全国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 产业结构偏重, 产业层级低, 企业在控制能耗和排放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 也是实施清洁生产潜力较大的地区。近年来, 河北省在稳步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同时, 对重点行业开展了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省内有些企业需同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两项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混淆和困惑, 因此,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清洁生产审核与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的异同点进行分析。

2 清洁生产审核与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的区别

2.1 法律依据不同

2.1.1 清洁生产审核的法律依据

清洁生产审核的法律依据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等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第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依照本法规定, 组织、实施清洁生产[3]。根据此条规定, 则国内的所有企业均应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第二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 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1) 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或者虽未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2) 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构成高耗能的;

(3) 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3]。

根据此条规定, 可知国内符合该条款规定的企业须进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该条款规定以外的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自愿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2.1.2 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的法律依据

河北省2014年开展的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是依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冀政函[2013]154号) 、《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行动实施方案》 (冀环办发[2014]14号) 等地方文件。

2013年11月26日, 河北省政府发布《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冀政函[2013]154号) , 为切实落实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强力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 加快实现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 在全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 (以下简称“四大行业”) 集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4]。《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重点任务第五条即为“开展污染防治‘对标’活动”。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冀政函[2013]154号) 精神, 省环保厅制定了《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行动实施方案》 (冀环办发[2014]14号) [5], 正式启动了河北省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

2.2 推进单位不同

2.2.1 清洁生产审核的推进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 国务院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工业、科学技术、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按照各自的职责, 负责有关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 按照各自的职责, 负责有关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3]。

可见, 在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方面, 从国务院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清洁生产综合协调部门各司其职, 国家已经形成了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管理体系。

2.2.2 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的推进单位

根据《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行动实施方案》 (冀环办发[2014]14号) , 河北省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是由河北省环保厅负责推进, 省环保厅污染防治综合处具体负责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和创建“清洁生产标杆企业”行动的组织指导和督促落实, 各市环保局明确的责任处室负责协调工作[5]。

可见, 河北省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是河北省内为配合河北省“四大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提高“四大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加强地方环境保护工作而进行的, 由省内的各级环保部门负责推进的一项环境保护工作。

2.3 实施对象不同

2.3.1 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全国范围内的所有企业均应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其中符合第二十七条规定的重点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国家鼓励非重点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自愿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2.3.2 实施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的对象

根据《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行动实施方案》 (冀环办发[2014]14号) , 全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的所有企业及各市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增加的行业、企业 (如:唐山市焦化企业等) 全面开展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5]。

2.4 工作周期不同

2.4.1 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周期

根据《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 (环发[2010]54号) :包括重有色金属矿 (含伴生矿) 采选业、重有色金属冶炼业、含铅蓄电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内的五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的重点企业, 每两年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电解铝、造船在内的七个产能过剩主要行业的重点企业, 每三年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各省根据《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确定的其他重污染行业的重点企业, 每五年开展一轮清洁生产审核[6]。

2.4.2 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的工作周期

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是根据省内环保工作要求进行的, 没有具体工作周期。

2010年6月11日, 河北省环保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全省重点监控企业污染减排对标行动工作要点>的通知》 (冀环防[2010]198号) , 河北省曾进行过一次清洁生产污染减排“对标”工作。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省政府重点推进的工业企业、全省726家重点污染源。其目的是为了逐步缩小省内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环境保护与污染减排先进水平的差距, 努力使一批优势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环境保护与污染减排先进水平、一批大中型企业达到国内环境保护与污染减排先进水平, 促进全省工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使环境保护与污染减排水平明显提升, 经济效益明显改善[7]。

2014年1月27日, 为配合河北省“四大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提高“四大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在“四个行业”组织创建“清洁生产标杆企业”, 河北省环保厅发布了《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行动实施方案》 (冀环办发[2014]14号) , 针对省内“四大行业”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

2.5 工作目标和关注点不同

2.5.1 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目标和关注点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目标就是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降污染物的产排量、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在审核工作过程中须按照7个阶段、35个步骤进行。企业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时一般会进行两次“对标”, 预评估阶段会进行一次“对标”, 以确定审核前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找出差距, 为确定审核重点做准备;在方案实施阶段会再进行一次“对标”, 以衡量方案实施后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较前一次“对标”清洁生产水平应有所提高且达到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三级指标要求或同行业平均水平 (针对尚无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 。整个审核过程中是以审核重点作为工作重点, 中/高费方案主要是针对审核重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

同时, 根据河北省地方标准《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技术导则》 (DB13/T1579-2012) ,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 审核重点选择的正确性;

(2) 审核过程的规范性和审核效果的真实性;

(3) 无/低费方案的实效性和中/高费方案的可行性;

(4) 审核报告的真实性;

(5) 中/高费方案的实效性[8]。

在审核企业各类法律手续齐全、审核期间无未处理的环保违法记录、审核过程规范、审核重点明确, 目标指标合理、审核报告真实、中/高费方案具实效性和针对性、各类效益统计正确的前提下, 企业污染物排放可以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减排指标和有毒有害物质减量、减排指标, 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设备, 清洁生产水平达到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三级指标要求或同行业平均水平 (针对尚无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 且较审核前有一定的提高, 即可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可见, 在保证企业合法性的前提下, 清洁生产审核在对企业进行全面梳理的情况下, 更突出重点性。

2.5.2 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的工作目标和关注点

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四个行业”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 创建“清洁生产标杆企业”, 从根本上解决“四个行业”突出的环境问题, 提升企业治污减排管理水平, 为全省提前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要求到2015年12月底, “四个行业”所有企业完成污染防治“对标”, 并达到二级以上清洁生产标准, 通过省级审核[5]。

可见, 此次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的验收要求比清洁生产审核要严格。在实际审核工作中, 钢铁行业既有清洁生产标准又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则均应进行“对标”, 且两个标准均应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其余各行业则分别按照各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标”。

与清洁生产审核不同, 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无须按照7个阶段、35个步骤进行 (筹划与组织、持续清洁生产阶段均不进行) ;企业在进行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过程中也会进行两次“对标”, 第一次是对企业现状进行梳理的情况下进行的, 主要是为了确定企业现状清洁生产水平、找出差距, 但不是为了确定审核重点做准备, 而是为了全面提出整改方案做准备———所有达不到二级清洁生产标准项目均须提出整改方案;在所有整改方案完成后会再进行一次“对标”, 方案实施后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必须达到二级以上清洁生产标准。

在验收方面, 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更注重整改方案落实情况的现场验收和对照清洁生产标准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二级及以上清洁生产标准的达标检查。在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技术报告的评估方面, 更注重清洁生产“对标”选择的数据是否真实、计算公式是否使用、计算过程是否正确以及最终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确定是否合理。资料审查上, 以审查企业合法性资料和支撑“对标”选取的数据参数的真实性、可靠性的资料为主。

可见, 在保证企业合法性的前提下, 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更突出全面性, 在对企业进行全面梳理的情况下, 对各不符合项均提出整改方案并全面落实, 以便使企业各项指标均达到二级及以上清洁生产标准水平。

3 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见, 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与清洁生产审核是两项不同的工作。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工作是根据河北省内产业结构现状、污染排放特点和环境保护工作安排, 在全面落实国家对重点企业的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要求的情况下, 对省内重点行业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河北省环境压力较大、仅靠末端治理较难改变环境现状的情况下, 希望通过提高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量, 进而降低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斌, 张立红, 马凯.末端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EB/OL].新华网, 2004-11-06.

[2]宋丹娜, 白艳英, 于秀玲.浅谈对新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几点认识[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 (6) :14~17.

[3]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R].北京: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2012.

[4]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冀政函[2013]154号) [R].石家庄:河北省人民政府, 2013.

[5]河北省环保厅.河北省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标”行动实施方案 (冀环办发[2014]14号) [R].石家庄:河北省环保厅, 2014.

[6]环境保护部.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 (环发[2010]54号) [R].北京:环境保护部, 2010.

[7]河北省环保厅.关于印发&lt;全省重点监控企业污染减排对标行动工作要点&gt;的通知 (冀环防[2010]198号) [R].石家庄:河北省环保厅, 2010.

篇4:浅谈销售群体与销售团队的区别

关键词:销售群体;销售团队;区别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93-01

传统的销售群体已经被大家所熟悉,并且一直在很多企业中被充分的应用,比如说房地产、比如说汽车销售。这些企业的老板重视的是人多力量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产品出售的可能性。不过如果认为这种重复做着相同事情的群体集合就是销售团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销售群体不等于销售团队。销售团队是高效率的销售群体,它是销售群体在当今社会的新发展。

一、 销售团队与销售群体的区别

(一)销售团队与销售群体的目标不一样。

销售团队是指由两个以上的销售人员组成,通过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的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体。销售群体的目标必须与销售组织目标保持一致,也就是说,销售组织的目标是销售得越多越好,那么销售群体里的每一个人都要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而对于销售团队而言,它除了组织的目标外,还可以自己制定自己的目标,比如说,我们团队的目标除了增加销售量意外,我们还要提高团队的协作与配合能力。

(二)销售团队与销售群体在领导方面不同。

作为销售群体有着明确的领导人,这个领导人对群体的销售情况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并且从始至终领导的权利都是非常大的。而销售团队在成立之初可能有一个核心式的人物,但随着团队越来越成熟,团队领导所拥有的决策权成为了团队成员的共享权利。也就是说团队越成熟,领导的权利即被弱化,责任也是有全体成员共同承担的。

(三)销售团队与销售群体在协作方面有所不同。

协作性是销售群体与销售团队最根本的差异所在,销售群体里的个体由于他们的技能都是相同的,所卖产品也是相同的,所以从根本上说他们是一种竞争关系,每个个体都希望自己的绩效能比其他人更好,所以他们至多只能达到中等程度的协作,而做为销售群体所产生的绩效只能达到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而在销售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都是不一样的,成员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是为了同一件事情而聚集在一起的。所以销售团队可以达到一种最高境界的协作,也就是齐心协力。销售团队所能达到的绩效是一加一大于二。

二、促进销售群体向销售团队的转变

目前绝大部分的销售企业所拥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组成的销售群体,那么如何实现销售群体向销售团队的转变呢?这里简单的进行下介绍。

(一)增强凝聚力。

一个好的、高绩效的销售团队绝不仅仅是一群销售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着凝聚力的共同体。团队的凝聚力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团队对其他成员的吸引程度。这是一个团队引以为豪的一种整体感。销售群体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整体感。首先,强调团队的力量,领导者明确表示,每个成员的产于都是团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团队遭遇到外部威胁时,我们应该精诚合作,一致对外。其次,应该设立合理的团队目标,并将目标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使这个目标更具有号召力和吸引力。这样团队成员才更愿意完成目标,从而增加了凝聚力。再次,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让成员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参与决策,这样也可以促进团队的积极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最后,控制团队的规模,规模越大,沟通越不顺畅,意见分歧也会更多,所以团队规模以8-10人为宜。

(二)营造互信氛围。

团队的精髓就在于合作,团队合作受到团队目标和团队所属环境的影响,只有在团队成员都具有与现实目标相关的知识技能及与他人合作的意愿的基础上,团队合作才有可能成功。而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互信能够增强团队合作。首先,鼓励合作,团队领导者要带头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力图通过合作来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建立一种互信的领导模式。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交流,如定期举办培训、聚会等活动加强成员间的合作。其次,采用公正的管理方式。如果在团队中出现能者多老而不多得,能力差的或不努力的反而多得,那么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就不在存在,反而变得互相猜忌、多疑。最后,向成员展示长远目标,有了长远目标,成员之间就不会计较眼前的一些得失,主动开展合作达成愿景。

(三)提高团队士气。

团队士气是为团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首先,保持积极心态,当然领导者更加应该带头使自己具有高昂的士气,这样才能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其次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团队中讲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遇到问题能集思广益,不专权,不独裁。重视下属的需求和意见,这时的士气就会很高。再次,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有在公平、合理、按劳分配、论功行赏的情形下,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才会提升,士气才会高昂。最后,确保人际关系的和谐,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之间以及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多进行沟通,培养人际关系的和谐,每个成员只有得到团队的肯定才会以团队为荣。而且很满足,团队就会士气高昂。

(四)培养协作精神。

协作精神是所有成员的动机、需求、驱动力和耐力的结合体,是能够推动整个团队前进的一股特殊力量。首先,鼓励团队成员互相帮助,这样领导者可以将自己从帮助成员成长这件事情中解放出来,而把重心放在团队的发展战略上。其次,采用公正的管理方式。明确表示事情完成了是论功行赏,提供了帮助的成员一样可以获得一份奖励,并且更具提供的帮助大小不同,奖励不同。再次,引导成员从长远来考虑问题,尽量避免成员之间的无理竞争。做为经理应该让成员拥有一个美好的蓝图,让大家觉得团队可以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最后,一起参加集体培训,任何形式的培训都能锻炼团队的协作精神,特别是在工作之外,团队成员更加容易产生协作精神。事后也能把这种精神带到工作当中去。

参考文献:

[1]柯健.如何打破卓越销售团队管理的“罩门”[J].中外企业文化,2009(01)

[2]黄河.用价值观打造有战斗力的销售团队[J].现代企业文化,2010(05)

篇5: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共青团十五大确定了在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主题, 这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抓住机遇,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艰苦创业, 奋发进取, 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作为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接受学校团委工作也仅仅半年时间。

在投身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中, 确实发现往往会遇到一个如何增强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水平的问题。而解决好这类问题, 则需要在坚持正确的工作指导方针的同时, 重视并掌握共青团工作的艺术。

以下是关于团队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关系的一些粗浅拙识, 欠佳之处还请求批评指正。

一提到, 团队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我头脑中立刻就出现了中学的数学课上, 老师画在黑板右侧那两个圆心位置邻近, 相互交叠却又拥有各自范围的两个圆的图形。我们管这种关系叫做———交集。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德育的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德育传统。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体组织。德育工作与共青团工作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能辅助共青团干部认识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过程和规律, 掌握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从而使共青团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共青团要完成现阶段的基本任务, 必须不断加强团的建设。要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 当然也包括中华民族的德育传统。

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规定了八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集体主义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教育 (高中是“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四是理想教育;五是道德教育;六是劳动教育 (高中是“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七是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八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在中学里, 共青团组织受学校党组织领导, 而就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来看, 团的工作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团委要积极配合学校行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做好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工作。认真搞好自身建设, 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确切地说, 共青团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基本任务分成以下三点:一是组织团员和青年学习共产主义、马列主义, 加强对团员和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那就必须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 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团员青年, 帮助他们树立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事物, 分析矛盾, 解决问题。要加强团员中优秀分子的教育, 既要对他们进行现阶段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理想教育, 又要进行长远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教育, 使之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二是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提高团员、青年对党的认识, 增强党的观念。在中学里, 举办中学生业余党校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其课程设置要把青少年的成长与党的目标结合起来。教育团员在学校和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要积极培养那些申请入党的学生, 将品质优秀的具备党员条件的共青团员输送给党组织。三是要加强团的自身建设。这是共青团建设的首要任务, 是保持团的先进性和更好地发挥党的助手作用的根本保证。中学团组织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特点, 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有益活动, 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使团组织更具有战斗力。

中学德育教育的首要原则是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可以肯定地说, 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共青团活动遵循的原则。首先是坚持党对共青团活动领导的原则。在团的活动计划中体现党的中心任务和学校党组织的意图, 同时在开展活动之前, 团委要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向党组织请示、汇报, 征得他们的同意, 而且要在活动中干出成绩, 用实际行动赢得党组织信任。其次是坚持面向青少年的原则。青少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对象。这一原则要求团的活动必须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学校团组织在活动中, 不仅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 而且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娱乐和休息, 真诚为他们服务, 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最后是要坚持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中学生由于正处在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 通过自己努力来认识世界的愿望十分强烈。实践证明, 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活动既要有正面的灌输, 又要充分注意依靠和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通过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然而, 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特点, 世界正是以此而生机勃勃, 姹紫嫣红。这些不同的事物互济互克, 不同的意识相切相磋, 世界于是得以迈开大步, 向前演进。世界之如此存在并发展, 正是和而不同的最大表现。

如果说团队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区分, 那就是在落实到具体实际的工作中, 为了分工责任的明确, 把具体职责落实到团委或是负责德育的教导主任上。

团委是在党支部和上级团委领导下, 负责主持学校团委的日常工作, 根据中学生特点组织全校团的教育活动;每学年制定团的工作计划, 定期上好团课, 积极慎重地做好新团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在初一及时开展团前教育, 建立萌芽团校, 并使其向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组织、督促团支部开展生动活泼的组织活动, 同班主任联系, 了解团支部工作情况及团员表现, 并做好个别团员的思想工作;负责做好团的对外联络、团的文件管理和团员档案保管工作。负责做好团费的收缴工作。负责学校委托的或分工负责的工作, 如负责布置宣传橱窗, 黑板报的编辑、出版、检查和评比工作等。协助教导处主任做好全校性重大活动的准备, 组织工作。完成学校党、政领导安排的临时任务。

教导主任是校长的助手, 在校长领导下主持负责学校日常的德育工作。协助校长选配班主任、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协助校长制定学校德育总体规划、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 主持制订教导处月执行计划和周日程, 审批班主任工作计划, 协调学校各部门德育活动, 并编制全校各部门德育活动总日程表;协助校长制订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德育岗位责任制、例会制度、管理制度、教育常规及考核奖惩制度等, 并实施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认真贯彻“中学德育大纲”等文件, 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 有针对性地组织全校性教育活动。定期检查总结《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执行情况;定期召开班主任会, 针对学生实际, 提出思想教育的要求和建议;组织班主任或全校教职工学习德育理论、文件、研究德育问题;总结推广学校教职工“育人”的先进事迹和经验, 组织评选和向有关部门推荐优秀德育论文。组织指导和检查班主任对学生的操行评语和操行等级的评定工作。做好先进班集体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和奖励工作。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对严重违纪的学生提出处理意见交行政会议讨论或由校长审批决定。抓好学生卫生纪律的督促检查工作, 抓好课间操及校内外学生大型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和纪律工作。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建校劳动, 社会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其实, 团队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是本着共生互动、和而不同的原则。这就好像一个家庭里, 妻子和丈夫之间生活角色的不同, 必然存在着分工的差异。可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希望这个家和睦美满并培育出优秀的后代。可如果你要问, 放在桌子上的那个苹果是属于妻子的还是丈夫的, 谁也给不了你明确的答案。我们只能说, “勋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篇6: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正规军VS游击队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共包含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员工关系。所含各模块有明确全面的系统,工作内容大多有章可循,以制度流程按先后顺序依次办理,从业人员所需应急处理能力较为一般。更像一支装备优良,制度严明的“正规军”。

而行政工作内容杂,涉及方面广,工作内容间的相关性、连贯性较差,事务突发性较强,从业人员在企业中更多的是充当“消防员”的角色,更像是打仗毫无章法可循的、能够随机应变的“游击队”。

专家VS管家

人力资源每一模块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一模块对从业者又有一些相对应的独特要求。每一模块内部各个流程以及每一模块之间具有极强的连续性,例如招聘,招聘工作不仅仅是面试,在招聘的前期、后期都有许多工作要做。招聘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既要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又要了解岗位所要求的员工素质,在实施招聘前还要以岗位性质来选择招聘渠道,面试前要想好如何根据岗位要求来对应聘者进行考察,考察应聘者求职动机、能力素质等;招聘之后还要对应聘者进行后续跟踪和了解,总之人力资源讲求的是体系,是一种纵向思维,需要的是专家。

行政工作内容杂,涉及方面广,工作内容间的相关性、连贯性较差,事务突发性较强,需要从业者具有一种横向思维,从业者在应对日常行政事务时更像是一位公司的“大管家”,而突发性、阶段性的活动更需要一位“项目经理”。

而行政人员在充当企业中的“大管家”时,既要对企业整体工作负责,也要对企业绝对忠诚,要把情感融入到企业中。对一个从事行政工作的员工而言,执行力和忠诚度是衡量其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

管家对企业要有极强的忠诚度,专家对企业则要有极强的清晰认知度。人力资源管理员从客观的角度去衡量企业的人才管理体系,像谋士一样为企业管理者出谋划策,充当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桥梁。

专业VS心态

大多数行政专员在做完工作后,通常有这样一个共识:平常工作辛苦,工作内容杂,涉及方面廣,然而在总结时却又发现可总结的工作少之甚少,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到最后可以学习到的或是能够领悟到的很少。行政人员相较于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接触更多的公司员工,平时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也与其他部门有许多交叉。有些工作所涉及的部门较多,工作责任不清晰,时常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所以行政专员需要具有极强的部门协调能力,但在处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要时刻以服务者的态度来与员工接触,这一点十分重要,也是十分难做的。

有多年行政工作经验的相关从业者提出,行政工作最重要的是心态,也最锻炼人的心态。行政工作时常涉及日常的服务性工作和各种活动,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基础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在人力资源概念还未普及到中国时,大多数的人事部门并不要求人事从业者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其工作内容也只是普通的人事管理,并没有上升到人力资源规划的高度。现如今,战略人力资源的概念逐渐得到中国企业家的重视,并在实际的生产运营管理中得以体现,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有更高的专业素质,从一定角度来讲,人力资源的未来必定需要越来越多的专家。

人力资源和行政部门作为服务于企业业务的职能部门,要相互合作,从制度到细节,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相互协调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7: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一、我校目前现有的研究基础

以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班级为研究对象, 目前该专业拥有2012级、2013级、2014级在校人数500人左右, 其中2012级的学生实行的是过去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 即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是两条线, 互不干涉。近年来, 随着高职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大, 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较低, 绝大部分学生高考成绩只有200分左右, 基础较差, 自我控制力和自信心严重不足, 学习意识、吃苦意识和团队意识淡薄, 部分学生还存在着“读书无用, 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而与此同时, 他们也具有一些优点, 如思想活跃, 对很多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从近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来看, 我们发现传统的管理模式效果普遍不是很理想, 集中体现在学生不理解学校和老师的苦心, 对社会和企业知之甚少。特别是在顶岗实习阶段, 很多学生虽然拥有了一定的专业特长, 但是从学生到学徒身份的转变和落差, 以及企业的严格管理制度, 使得其中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进行有机融合, 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学生。

二、目前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两条线”现象普遍存在, 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 由专职教师负责学生的教学工作。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 辅导员无法有效展开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引导, 无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展开有效管理;由于受到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 教师也无法深入地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引导, 从而造成了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脱节, 限制了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指导性、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和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两者彼此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互补与融合, 老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 难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尤其是针对一些职责不明确的工作, 双方都不愿做, 相互推诿扯皮, 或者需要对方配合工作时, 往往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在管理人员有限、工作量又很大的情况下, 这种条块分割的工作模式必然会削弱人才培养的整体合力, 故而不能发挥管理群体的作用, 不能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充分的利用, 所以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就是学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措施

(一) 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思想

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都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 这两者之间的结合对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既是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共同的工作对象, 也是服务对象, 在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的团队化管理研究过程中, 我们牢牢把握住“以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为目标”这一主线, 以学生为本, 以育人为中心, 以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为目标。改革原有的管理体系, 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归纳, 确定团队工作职责、团队人员构成及分工, 建立管理工作流程;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确定团队管理工作要点, 切实把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融为一体, 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 具体措施

1. 成立管理团队。

该课题组的全部人员均为一线教师、辅导员和企业人员, 熟悉教学、学生管理和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各个环节。成员中有副教授2人, 讲师2人, 工程师1人, 助教1人。项目组中有4名教师曾担任过班主任工作, 其中2名老师有10余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 1人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工作经验较为丰富。

2. 制定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何利用理论和实践促进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和谐发展是教育者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为了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 更好地完成管理运行,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 (1) 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联席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由教学管理系统和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共同参加, 相互通报近期主要工作, 交流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和问题, 在工作交叉、重叠和脱节等问题上, 协商分工和合作方法, 协调工作方法和工作步调, 教师经常深入学生的生活, 辅导员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 企业的导师经常举办企业的文化、制度等方面的讲座, 各部分人员形成工作合力,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学生成绩预警制度。所谓的学生成绩预警制度指的是, 对于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成绩和整体表现实行督导制, 定期由辅导员、教学干事对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沟通和反馈, 形成对学生一定时期的基本评价, 对学生进行督促, 当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不及格或出现旷课、迟到次数较多时, 及时通报并和学生谈心, 必要的时候与家长进行联系, 通报情况, 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从而有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3) 学生督导制度。成立学生督导组, 采用学生组织参与管理工作的方式, 更能了解学生的需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管理干部找准工作切入点、增强服务意识、减轻工作压力、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这将有力提高学生工作的工作效率, 确保学校环境的安全稳定,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4) 学生干部评价制度。学生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管理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对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抑制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学生在每个学期对管理干部进行匿名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对于学生管理相关工作的工作态度、解决方法、工作能力、指导性、亲和力等。通过评价制度, 增强学生干部不断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心和危机感, 增强识人用人的科学性, 达到共同努力促进学生进步和成长的目的。

3. 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为了实现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融合, 更好地完成管理运行, 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锻炼学生交际、口语表达、团队协作、责任意识等综合职业能力。本管理团队的教师在试点的2013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四个班级中, 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活动, 比如针对团结合作方面开展的最美宿舍评比、万米接力、趣味球赛、合唱比赛等活动;针对学生个人兴趣, 团队教师开办了电子爱好者协会、维修电工协会、机器人兴趣小组、PLC协会等, 指导学生深入学习;针对现代大学生的兴趣, 也举办了电子竞技比赛、专业技能大赛等, 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兴趣。

四、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所取得的效果

2013年以来, 经过两年多的运行, 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融合后的变化, 学生和辅导员、老师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 辅导员不仅只是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师也不仅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辅导员与教师的关注点不断融合, 实现了全面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同时, 学生对也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并能配合老师积极完成学院布置的各项工作, 成绩和综合素养均有较大提升。在近2年的考核工作中, 班级多次获得学校的“先进班集体”、团队教师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学生也多次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五、结束语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两者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特长,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伟.浅析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03) .

[2]陈猛.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4) .

[3]蔡志奇.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互动与融合[J].南方医学教育, 2012, (02) .

[4]晏苹.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比较——浅论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方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4) .

[5]张建林.论本科教学评估“特色项目”的两个判据[J].江苏高教, 2006, (04) .

[6]肖丽.英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山西教育 (教育管理) , 2006, (07) .

篇8: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司法会计检验鉴定是众多司法鉴定方法之一,在审理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运用司法会计检验鉴定,有助于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司法会计鉴定,是由司法机关提起,交由具备司法会计鉴定资质的机构或者人员办理。而审计工作,一般是由具备特定职业资格的会计师或审计师进行,主要审核被审单位会计处理方法的正确性以及财务报表、财务数据的公允性、合法性等。二者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一、审计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的共同点

审计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标准方面。无论是司法会计检验鉴定还是审计工作,都必须以财务会计准则为行为准绳、技术标准。主体方面。审计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都是由被检验或者被审计单位之外的组织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同时,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审计工作也可以参与经济案件的司法鉴定活动。对象方面。审计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都是对财务会计资料、数据进行检验、审核。手段方面。特定的账务检验手段是审计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执行过程中必须用到的手段。结果方面。审计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的结果都以特定格式的书面报告为载体呈现。风险方面。由于审计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任何检验和审计工作的结果都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因而其工作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

二、审计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的区别

概念不同。

司法会计检验鉴定,是指诉讼机关为了查明案情,依法指派或者聘请具有司法会计专门知识的人员,通过检验财务会计资料,对案件中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技术鉴定的一项法律诉讼活动,是诉讼机关依法采取的一种诉讼措施。而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的一项经济监督活动。从其概念来看,审计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①在法律依据方面,司法会计检验鉴定是以国家诉讼法的相关条文为实施依据;而审计工作是依据国家审计法开展的。②在组织机构方面,司法会计检验鉴定是由司法机关组织的;而审计工作是由独立审计机关或者中介机构实施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③在社会活动属性方面,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属于法律诉讼活动;而审计工作属于一种对社会经济活动的鉴定、监督和评价活动。④在社会活动范围方面,司法会计检验鉴定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它隶属于司法诉讼活动之中,主要对涉及经济案件的财会问题给予专业鉴定;而审计工作是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它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如鉴定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评价其财务报告等。⑤在开展目的方面,司法会计检验鉴定主要是为了查明涉及经济诉讼、纠纷的案情真相,而审计工作的目的具有多样性,如鉴定经济业务、监督经济活动、评价财务报告等。

(二)主体差异

主体产生程序不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其实施主体是由司法机关聘请或者委派,无需经被检验鉴定单位委托或者认可,司法会计鉴定人不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存在委托、被委托关系。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是经审计单位聘请或者指派,除了政府审计不需要接受委托之外,其他中介机构开展审计工作必须首先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

主体组成不同。司法会计的检验鉴定人通常是由具备司法会计检验鉴定资格的司法会计员、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司法会计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具体实施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通常是由注册会计师或者审计师担任。

诉讼地位不同。司法会计的鉴定人参与诉讼活动,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承担相应的诉讼责任。而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一般不会参与诉讼,即使是依照法律程序参与诉讼,也只能作为审计的当事人或者是诉讼的证人。

(三)审查范围不同

司法会计检验鉴定,是为了查明案情,对所涉案件中财务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鉴定的一种司法活动。司法会计检验鉴定是对案件涉及到的财务资料等进行分析论证,整体分析财务会计数据的合法性,因此是带着特定问题进行的鉴定,有明确的目标。审计工作,是对被审计单位的全部或者部分经济事项进行检查,在工作开展之前并不知道是否会存在不合理甚至是不合法的情况,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审计过程中被发现的,因而可以说,审计工作涉及到的审查范围较司法会计鉴定要广泛一些。

(四)操作程序差异

操作手段不同。受法律诉讼存在诉讼分工的影响,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只能通过计算、检查、复核验证等技术手段来完成,司法会计鉴定更注重技术性;而审计工作,除了可以利用技术手段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询问、函证、盘点等非技术手段完成。有些技术手段,如抽样审计等,只能用于审计工作,在司法鉴定中是不允许使用的。

操作环境有差异。一方面,司法会计检验鉴定是一种诉讼措施,在实施技术检验及取得材料证据方面,有更有效的诉讼措施;另一方面,司法会计鉴定获取证据的途径由侦查、检察人员提供,而审计工作的审计结果证据等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经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直接获取。

操作过程有差异。司法会计检验鉴定一般是先有结论,再对结论进行论证。司法会计检验鉴定的操作程序分四个阶段:鉴定准备、初步检验、详细检验、出具鉴定结论。而审计工作的操作程序是先开展审计工作,然后得出审计结论,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出具审计报告。

实施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司法會计检验鉴定人员与其他涉案工作人员之间分工明确、紧密配合、相互制约,在司法会计鉴定过程中发现的异常问题,需要交由案件承办人进行相关处理,司法会计鉴定人员不可擅自处理;而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有权自行处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可以根据审计程序做出相应的结论。

(五)工作结果差异

司法会计检验鉴定需要以固定的司法会计鉴定文书形式表达鉴定性意见,具体包括司法会计鉴定笔录和司法会计鉴定书两大类,其鉴定结果属于鉴定性结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审计工作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书表达评价性意见,具体有管理建议书、审计报告等形式,审计工作结果属于书证,只能证明审计意见,不可以作为鉴定结论。从上述差异不难看出,审计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属于不同的范畴,审计机关与司法机关相比,有着其特殊的专业特性和职能要求,其审计行为、审计过程及审计证据不可能都与刑事诉讼相符合,刑事诉讼对证据的要求远远高于审计工作对证据的要求。因此,审计报告不可以充当司法鉴定书。

在经济案件的审查过程中,审计与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能够发挥各自不同的职能,保障社会经济合法、有序的开展,二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希望通过对二者共同点、不同点的阐述,加深人们对审计及司法会计检验鉴定工作的认识。

上一篇:一壶老酒的美文下一篇:废干电池碳包中锰的回收及碳粉的纯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