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

2024-05-1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共6篇)

篇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

1、商业银行演变:国际贸易——币制混乱——货币兑换商——货币保管商——货币支付商——货币信贷商

2、特征: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①经营对象的特殊②影响的特殊③责任的特殊。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相比有所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综合,功能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门市服务)和“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3、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

4、经营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

5、“三性”的关系:“三性原则”的关系:①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②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效益性也就无从谈起;③效益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6、组织形式:单元制;分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制组织结构:①决策系统:股东大会;和董事会。②执行系统:总经理(行长);部门经理。③监督系统:监事会;稽核部门

7、商业银行资本的概念:资本也称资本金,是指商业银行在建立之初由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以及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税后留存收益和银行借入的次级长期债务用来转增资本的资金,它代表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

8、商业银行资本的特点:商业银行资本金所包含的内容比一般企业宽泛;商业银行资本占资产的比重与一般企业相比很小。

9、资本构成: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储备资本。

10、资本的功能:营业功能;保护功能;管理功能。

11、88版《巴》背景:银行业经营的风险不断加大;银行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日趋严重。内容:①资本的组成(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②风险资产的计算:总风险资产=表内加权风险资产+表外加权风险资产+衍生工具风险资产。表内加权(风表险内资相产应账的面风价险表外加权风险资产

衍生工具风险资产(表外资产账面价值信用风险转换系数相应的风险权重)相应的风险权重(衍生工具资产账面价值信用风险转换系数当前市场风险敞口替代成本)

③标准化比率的目标④过渡期及实施的安排。

12、评价:积极的方面:①有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②有助于各国商业银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③为国际间银行监管和协调提供了极大方便。不足之处:①协议仅涉及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而忽视了其他风险;②粗线条的风险权重档次不能充分体现各种资产之间的信用差别,难以准确反映银行面临的真实风险;③协议对非OECD成员国有歧视待遇;④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不一致,导致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监管资本套利。

13、04版《巴》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管检查;市场纪律

核心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核心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 × 操作风险)×100%≥4%

总风险资本比率=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核心资本+附属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操作风险)×100%≥8%

14、资本金筹措:商业银行外源资本金的筹集: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商业银行的内源资本金主要源于银行的留存盈余。

15、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概念种类: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行最主要最基本的业务。亦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清偿的经济义务。广义负债是指除银行自有资本以外的一切资金来源;狭义的负债是指银行存款、借款和结算中的负债等一切非资本性的债务。

16、银行业的存款产品创新:美国:①有息的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账户、②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uper NOW账户、③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账户、④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账户、⑤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等

中国:①本外币活期一本通本②外币定期一本通③通知存款④定期自动转存业务⑤教育储蓄⑥结构性存款。

17、存款管理目标:提高存款的稳定性;提高存款的增长率;降低存款的成本。

18、影响存款稳定性的因素:①存款的结构因素(核心存款、非核心存款)②客户因素(二八定律)③存款的动机因素(保管性;投资性出纳性)④存款主体的行业因素

19、核心存款:指那些对利率变化不明显、且不随经济环境周期性因素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存款。非核心存款:也称易变性存款或波动性存款,包括季节性存款和脆弱性存款。20:提高存款稳定性的措施:分散存款资金来源;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巩固客户关系;注重活期存款客户数量的扩张;积极进行存款业务的创新,增加存款的种类;有效地宣传

21、存款营销策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奠定优质服务的营销基础;实行差异化

营销,提供差别化服务;开通大众传播的信息和促销渠道;强化商业银行的公共关系促销。

22、存款成本的构成:利息成本;营业成本;相关成本(风险成本、连锁反应成本)+[资金成本=利息成本+营业成本;可用资金成本=银行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23、存款定价管理: ①成本加利润定价法;②边际成本定价法;③价格表定价法;④市场渗透定价法;⑤差别定价法;⑥关系定价法。

24、银行短期借款种类: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同业借款(同业拆借、转贴现、转抵押);回购协议;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25、短期借款管理要点:

①主动把握借款期限和金额,有计划地把借款到期时间和金额分散化,以减少流动性需要过于集中的压力;②尽量把借款到期时间和金额与存款的增长规律相协调;③通过多头拆借的办法将借款对象和金额分散化,力求形成一部分可以长期占用的借款余额;④正确统计借款到期的时间和金额,以便做到事先筹措资金,满足短期借款的流动性需要。

26、银行中长期借款的管理要点::

①做好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的衔接工作;②合理确定债券的利率和期限;③掌握好发行时机;④研究投资者心理

27、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优点: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筹集的资金相对稳定;比存款流动性强。局限性:发债成本高于吸收存款成本;时间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

28、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包括:①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②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③尽可能地降低负债成本

29、负债业务的风险及控制:①流动性风险: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清偿债务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从而发生支付危机。主要由期限错配和利率敏感性引起。防范:建立分层次的准备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②利率风险:指资金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影响,即利率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负债成本的增加。防范:对未来市场利率的变动进行科学的预测;运用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利率互换等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

③清偿性风险:当存款人、借款人等债权人提出清偿债务的要求时,商业银行不能按时满足其清偿债务所导致的风险。防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高整个社会对商业银行的信心;

要增加银行的资本金,确定适度的负债规模。

④资本金风险。防范:提高资本金;负债规模适度。

30、贷款: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组织到的货币资金以一定的利率提供给借款人使用,并到期收回本息的一种资金运用形式。

31、贷款种类:

(一)按期限长短划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二)按有无担保划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信用贷款:指没有担保、仅依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发放的贷款。

担保贷款:指由借款人或第三方依法提供担保而发放的贷款。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三)按用途不同,可以划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

(四)按照发放贷款时是否承担本息收回的责任及责任大小不同,可以划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

(五)按贷款质量: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为不良贷款)

(六)按偿还方式:一次性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

(七)按贷款对象:工商企业贷款;不动产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贷款

(八)按贷款利率确定方式:固定利率贷款;浮动利率贷款

32:贷款三查制度:目的:①保障银行信贷资金安全;②责任追究成免责的重要依据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

33、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价—6C评估法: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借款人的能力(Capacity);借款人的资本(Capital);借款人的担保品(Collateral);借款人的经营状况(Condition);借款人事业的持续性(Continuity)

34、对借款人的财务报表的分析: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

35、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流资/流负≥ 2 ;速动比率:(流资-存货)/流负≥1;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负=0.33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100%<70%; 产权比率:负总/股权总≤100%;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136、营运能力分析:①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9次较为合适);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次数越多或天数越短,说明存货周转越快,变现能力越强)。

②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年周转率(次数越大或周转天数越短,说明应收账款周转的越快,变现能力越强)

③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该比率越高,说明借款人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7、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

38、贷款定价的一般原理:贷款的价格在竞争的市场中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双方决定的,贷款资金的供给方随价格的提高增加供给,贷款的资金需求方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需求。

39、贷款价格的影响因素:可用于贷款的资金的成本;贷款的费用;贷款的期限;贷款方式;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40、贷款价格组成:贷款利率;承诺费(指银行对借款人在最高借款限额内可使用而尚未使用的贷款收取一定比率的费用);补偿性余额(银行要求借款人将借款的10%-20%的平均存款余额留存银行,作为银行同意提供贷款的前提条件);隐含价格

41、贷款定价方法:①成本加总法(内向型,应用最普遍):贷款价格=筹集放贷资金成本+贷款管理成本+预计补偿风险成本+目标收益;②基准利率加点法(市场导向型,加大了风险管理难度);③交易利率定价法(从心理上拉近了借贷方的距离,较好);④成本收益法(较

为理想,难以实施);⑤客户营利性分析定价法:一半智能应用到少数高端客户关系,从银行-客户整体关系入手。

42、贷款风险管理:

(一)避免风险:拒绝向低效益企业或高风险项目发放贷款。

(二)分散风险:实现贷款结构多样化(投向分散化、投量分散化、方式分散化)。

(三)转移风险:贷款担保、贷款利率浮动、贷款证券化。

(四)补偿风险:科学确定贷款价格、提取呆帐准备金、处置抵押品。

43、中间业务的涵义: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44、中间业务的类型:结算业务;代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信用卡业务;表外业务

45、银行零售业务:指银行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6、银行住房贷款还款方式:

等额本息还款法:月均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总还款期数

1月利率总还款期数-1

等额本金还款法:月/季还款付息额=贷款本金*月/利率 贷款本金-已偿还本金累计数还本付息次数

47、银行零产品销售方式:分支行;自动柜员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

48、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内涵: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为了在可接受的风险限额内实现既定经营目标,而对其资产负债组合所进行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以及前瞻性地选择业务策略的过程。

49、资产负债管理原则:总领平衡;结构对称;目标相互替代;资产分散化。

50、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强调资产的流动性,实现经营目标;负债管理理论:强调通过负债管理,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来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从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管理扩展到表外业务。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

51:资产管理理论:商业贷款理论:资产业务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资产转移理论:保持资产流动性最好的方法是持有可转换的资产;预期收入理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期限的长短。

52:负债管理理论:理论内容:流动性靠购买资金或主动负债来满足

优点:新方法;扩大了资产规模;增强经营能力

缺陷:增加成本;扩大风险

5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偿还期对称法;集中管理方法;中心分配管理方法;负债管理方法(储备头寸负债管理方法,全面负债管理方法);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54、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利率敏感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零缺口:RSA=RSL,利率风险处于“免疫”状态

正缺口:在利率上升时获利,利率下降时受损

负缺口:在利率上升时受损,利率下降时获利

55、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策略:①商业银行若采取进取性经营策略(积极策略),则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组合、利用利率变动和缺口谋取利润;②若采取防御性策略(消极策略),则通过实现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平衡减少缺口以致为零即构造0缺口,谋得资金的安全性。

56、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内容:营运能力评价;清偿力评价;盈利状况评价;风险状况评价;对社会更显水平评价。

57、经营风险的评价指标:①流动性风险比率=短投/存款总额,越小说明银行流动性需求越小,也即银行流动性风险越小 ;②资本资产比率=资本/资产,越高银行承受资产损失风险能力越强;③资本风险比率=所有者权益/风险资产总额,超过一定限度意味着银行承担不起风险资产可能带来的损失;④利率风险比率=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为1时极强的稳定性,无论市场利率怎么变动,商业银行均不受影响;⑤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

58、经营效益评价指标:⑴盈利资产比率:①贷款资产率=贷/资;②贷款投资与资产比率=(贷款总额+投资总额)/资产总额;③工商业贷款与资产比率④不动产贷款与资产比率⑤消费者贷款与资产比率。[前两个表每100元资产中用于盈利的资产;后三个表不同种类的资产在整个资产中的比率];⑵盈利水平比率:①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资产(每百元资产带来的利润额);②资本收益率(ROE)=净利润/资本总额(每百元资本带来的利润);③资产使用率=营业收入总额/资产总额(资产周转速度或使用效率);④银行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额(体现控制成本与增加收入的能力);⑶利差比率:①利差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盈利资产总额(银行筹资放款这一重要业务中的获利能力);②利率差=利息收入/盈利资产-利息支出/付息负债

59、流动性评价指标:⑴备付金比率=备付金/各项存款总额,越大银行流动性越强,清偿力越强;⑵短期可销售证券与总资产比率,越高银行流动性和清偿能力越强;⑶短期资产比率,越高流动性越强;⑷短期负债比率,越高流动性越差,流动性风险越高;⑸活期存款年比率,越高稳定性越差,流动风险越高;⑹定期存款比率,越高稳定性越强,流动性风险越低。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5%,越大,抵偿能力越强。

1-3属于资产流动性比率,4-6属于负债流动性比率,7属于资产负债流动比率

60、CAMEL评级体系:资本充足程度(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流动性(1iquidity)

篇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意在取消金融分业经营的法案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目的是:

银行把资金投放在不同期限的证券上,每一种期限的购买数量相同的投资方法是:梯形期限策略

银行资本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营业功能、保护功能、管理功能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有:(1)政府债券,包含中央政府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2)公司债券,包含抵押债券、信用债券。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时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1)系统性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

(2)非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贷款利率、承诺费、补偿性余额、隐含价格。我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借款有哪些?

(1)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

(2)同业借款,包含同业拆借、转贴现和转抵押。

(3)回购协议。

(4)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银行产品销售的方式主要有:分支行、自动柜员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

分析借款人的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

不良贷款主要是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名词解释:

核心资本: 又叫一级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股本是值已经发行并完全缴足的普通股永久的、非累计性的优先股。公开储备是指通过留存盈余或其他盈余的方式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有明确反映的储备。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种类: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种类

1.传统存款业务

(1)支票存款,其传统形式是不计息的支票账户

(2)非交易用存款,是指以生息为主要目的,但是不能够签发支票的存款,它主要

包括定期粗存款和储蓄存款

2.存款业务创新

(1)支票存款业务的创新。主要包括:有息的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超级可转

让的超级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2)定期存款业务的创新。主要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3)储蓄存款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个人退休金账户。

(4)其它存款业务的创新。主要有投资账户和现金管理账户。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种类

1. 我国现有的存款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人存款,二是单位存款。

A:个人存款主要分为人民币储蓄存款和外币储蓄存款

B:单位存款主要分为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协定存款,单位通知存款等

2:我国银行业的存款产品创新包括:本外币活期一本通、本外币定期一本通、通知存款、自动转存业务、教育储蓄、结构性存款

影响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1.存款的结构因素,包括核心存款和非核心存款,前者是银行中长期和高盈利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后者可信度较低。

2.客户因素

3.存款的动机因素:保管性存款的稳定性较强,而投资性存款的稳定性性最弱。

4.存款主体的行业因素。批发,零售,工业企业的存款稳定性较差,而机关事业单

篇3:商业银行成本管理重点问题的研究

一、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现状及重点问题

1、全面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实施全面成本管理是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做到专业化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 必须借助一定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更多地体现为各机构各自为战的成本降低和成本控制, 财会部门更多地承担成本管理职责, 而其他部门的成本约束和压力相对较小, 对确保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政策、制度的制定和落实, 缺乏高效运作、整体联动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

2、全面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

受制于成本信息基础和经营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更多的限于简单的控制或压缩成本, 还没有完全通过产品和业务创新、网点布局和业务结构优化、流程梳理和再造等实现成本的源头控制和前瞻性控制。成本的预算、分摊还主要以经验为主, 没有相对精确的计量方法和模型作为支撑, 成本的降低和控制尚未完全根据各类成本的特性制定相对应的成本管理措施和策略, 极大的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效果。

3、成本管理机制有待改进和完善

长期以来, 由于成本责任制没有全面落实, 成本支出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资源使用部门只有权利, 缺少责任和义务, 使得成本管理处于被动局面, 难以实现成本管理的根本改进, 不计产出的投入行为容易发生。成本管理的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 成本管理还没有完全与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战略目标有效结合, 尚未完全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和转变经营方式根本性转变成本管理的方式。各机构、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动, 成本管理行为部分流于形式, 不能提供有效满足业务转型和战略实施的需要。

4、分行机关部门成本费用控制不足, 责任成本目标不明确, 存在着管下不管上的现象

商业银行在费用预算配置和执行过程中, 偏重于对基层机构的成本管理, 对本级部门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控制不足, 对部门应承担的责任成本界定不清, 管理目标不明确。存在着本级费用开支成本比重不断加大, 基层机构营销费用紧缩的不合理现象, 严重影响制约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

5、全面成本管理信息基础建设落后

业务营销决策的选择、成本管理责任的考核以及先进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引进都需要实行科学准确的成本核算和分摊, 需要丰富准确的成本信息基础以及强大的成本管理系统作为支持。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基本都具有各自成本管理系统, 但就其功能而言, 还尚不能满足全面成本管理的现实需要, 比如, 成本分摊的动因参数确定人为因素较大, 其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缺少客户运营成本计量的方法研究和基础数据, 对客户的盈利性分析和分产品、分客户、分部门的多维度绩效分析不能提供有效支持, 成本信息基础薄弱, 成本管理应有的为经营决策提供管理信息、调控经营活动、评价经营业绩的重要职能尚不能充分发挥。

二、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进全面成本管理的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 本文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和改进全面成本管理:

1、建立完整全面成本管理体系结合目前实际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可在各层级管理架构上有针对性地成立全面成本管理组织机构, 统一牵头负责全面成本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及落实、全面成本管理行为协调及沟通、全面成本管理结果的评价和监督等。同时, 各层级的全面成本管理机构应形成合理、有效的分工。比如:比如, 总行层面可统一制订全面成本管理重大政策、措施、方案;一级分行负责按照总行制订的全面成本管理政策等, 制定本行全面成本管理实施方案, 统一部署本行全面成本管理任务, 决定本行全面成本管理工作的重大事务;二级分支行负责对本行全面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督办与落实, 对分理处、储蓄所等网点成本控制状况进行检查与督导, 动态监控成本变化, 提出管理建议, 负责对本行全面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与总结;基层网点负责督促本单位成本管理计划、措施的落实, 检查成本管理状况, 收集成本信息, 向机构负责人及上级行报告成本管理状况。

2、通过分产品、分部门成本考核, 将成本效益指标分解到各部门要改变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只有财会部门单一控制的局面, 就必须细化考核, 将成本及收益归集到产品和部门核算, 计算单项产品的营业贡献、利润。将银行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划分为不同金融产品, 根据每项产品的收入及变动成本计算该产品的营业贡献;利用成本归集还原系统将营业费用等固定成本支出分摊至每项产品, 计算分产品利润, 将产品的营业贡献、利润归入各个业务部门, 计算部门营业贡献及利润。这样将银行的绩效考核以机构为主向机构、部门、产品考核并重转变, 多维度评价和掌握全行经营业绩情况, 从而在风险成本控制、经营行为引导、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强化对业务部门、产品的指导和考核作用。

3、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的定期发布机制, 充分发挥成本管理为经营管理决策、调控经营管理活动、评价经营业绩等提供管理信息的职能。成本管理信息发布的内容不仅应包括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内部各机构、各责任中心成本管理的结果及其评价, 重大成本管理项目的实施情况, 还应包括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管理信息, 真正做到有效支持业务转型和战略实施。

4、必须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从深度和广度上重新认识成本管理一是根据成本和收入之间量的变化属性的研究, 成本费用的降低一开始会增加利润, 但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收入的降低, 使得总收益下降, 这就违背了降本增效的初衷。因此, 成本管理不是一味追求成本费用的最小化, 而是在收入和支出之间做出科学的抉择, 使得到的价值最大。要从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转变为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 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 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和相对成本控制。二是成本管理涉及到银行管理的方方面面, 也可表述为全员成本管理, 即全体员工而不仅仅是哪个部门、个人在参与管理。三是在管理中要运用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原理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实用的应用程序, 建立相关的成本模型, 从而便于对经营管理进行动态控制。四是从执行决策过程中单纯实现成本限额转变到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 制订决策, 成本预测和决策分析在内的成本经营。

5、健全、完善全面成本管理的信息基础相对准确、合理的成本计量和分摊是有效进行投入产出, 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等多维度绩效分析的基础, 也是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衡量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商业银行应从改进并落实成本分摊制度、完善成本核算科目体系、优化成本分解方法、科学确定成本分摊动因参数、提高成本管理人员技能和素质、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等多方面丰富和完善全面成本管理的信息基础。

三、结论

推进和实施全面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国商业银行应分别通过健全成本管控体系、大力建设成本信息基础等措施, 将成本渗透入各项业务之中, 由时候管理专项全过程管理, 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持续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蕾.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改进思路[J].华北金融, 2008. (09)

篇4:七年级(上)期末重点句子专练

1. This is a watch. (变为复数)

____ ____ ____.

2. Is that a chair? (给出否定回答)

No, ____ ____.

3. His keys are in the desk.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his keys?

4. I have a small toy. (变成否定句)

I ____ ____ a small toy.

5. Tom likes chicken.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Tom ____ chicken?

6. Is Guo Peng your brother? (给出肯定回答)

Yes, ____ ____.

7. Does Bill have a soccer ball? (给出否定回答)

No, ____ ____.

8. Sandry eats lots of apples. (变成否定句)

Sandry ____ ____ lots of apples.

9. This sweater is $28.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is this sweater?

10. Her telephone number is 2974848.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her telephone number?

11. This is my sister.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____ ____ sister?

12. These are my brothers. (改为否定句)

These ____ ____ my brothers.

13. Is this a Chinese book? (给出否定回答)

____, it ____.

14. Are these your parents? (给出肯定回答)

____, ____ ____.

15. My name is Jim Green. (改为同义句)

____ ____ Jim Green.

16. Jennifer is good at singing. (改为同义句)

Jennifer is a ____ ____.

17. Can Cindy sing this song in Chinese? (作肯定回答)

____, ____ can.

18. May I know your name? (改为同义句)

Please ____ ____ your name.

19. Her brother wants to join the art club. (变为否定句)

Her brother ____ ____ to join the art club.

20. My brother wants to join the chess club.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club ____ your brother want to join?

21. Victor’s little sister can play the piano.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can Victor’s little sister ____?

22. Can you speak English? (改为同义句)

Can you ____ it ____ English?

23. His e-mail address is XT08@.sina.com.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his e-mail address?

24. The club can help the kids with swimming. (变为一般疑问句)

____ the club ____ the kids with swimming?

25. Edward’s family name is Atkinson.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is Edward’s ____ name?

Ⅱ.将下列句子译成英语, 每空一词

1. 玛丽,见到你很高兴。

____ ____ ____ ____, Mary.

2. 琳达,谁是你的朋友?

Linda, ____ is your ____?

3. 你会拼读“星期三”吗?

____ you ____ “Wednesday”?

4. 让我们打排球吧!

____ ____ volleyball.

5. 克拉克早饭吃许多健康的食品。

Clark eats ____ of ____ food ____ breakfast.

6. 比尔不会唱歌和跳舞。

Bill ____ sing ____ dance.

7. 请拨打电话622-4868找杰克。

Please ____ Jack ____ 622-4868.

8. 杰夫想参加艺术俱乐部。

Jeff ____ ____ ____ the art club.

9. 你奶奶多大年纪了?

____ ____ is your grandmother?

10. 斯格特通常何时洗澡?

When ____ Scott usually ____ a shower?

11. 请把这些课本拿到教室里去。

Please ____ these books ____ the classroom.

12. 你通常几点吃晚餐?

____ ____ ____ you usually eat dinner?

13. 我们的科学老师工作时间很长。

Our science teacher ____ very ____ hours.

14. 你爸爸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What’s your ____ ____ food?

15. 我们的生物老师很严厉,但他的课确实有趣。

Our biology teacher is very ____, but his class is ____ ____.

16. 音乐听起来很轻松。

Music ____ ____.

17. 那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That is a ____ ____.

18. 我认为记录片很枯燥。

I think ____ are ____.

19. 我们有各种颜色的外套。20美元一件。

We have coats ____ all colors ____ only $20 ____.

20. 大卫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

What ____ ____ Dave like ____?

21. “玛丽亚会跳舞吗?”“不,她不会。”

——____ Maria ____?

——No, she can’t.

22. 布莱克先生,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____ I ____ you a question, Mr. Black?

23. 汤姆想找份工作,任何工作都行。

Tom wants to find ____ ____, any kind of job.

24. 李明经常帮我学弹吉他。

Li Ming often helps ____ ____ playing the guitar.

25. 咱们出去散步吧。

Let’s go out ____ ____ walk.

篇5: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

财务杠杆: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综合杠杆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共同所起的作用,用于衡量销售量的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

2、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有哪些?概念及定义

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指的是并购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其含义为:并购改善了公司的经营,从而提高了公司的效益,包括并购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互补,成本降低,市场份额扩大,更全面的服务等 财务协同效应:并购在财务方面给公司带来的受益。

3、雷曼公式、反向投资策略、市盈率幻觉法、势头投资策略

雷曼公式——IB的佣金随着交易金额的上升而比例下降。

反向投资策略-----由于投资者的心理等原因,会夸大对各种信息的反应,从而引起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理论价格上来,投资者可以买进前期表现差的股票,卖出前期表现好的股票,从中获取超额利润。市盈率幻觉法----因收购公司的规模大或盈利能力强或增长速度快,导致并购后公司的市盈率大幅提高,使公司股价上涨,总市值超过并购前两公司市值之和的现象。

势头投资策略----增长投资战略:增长投资战略是指以“增长型”公司的股票为投资对象的股票投资战略。

4、反并购策略有哪些?以及概念

(一)保护公司成员利益 1 董事会的保护:“董事会轮选制”和“超多数规定” 经理层的保护:“金降落伞”协议 普通员工的保护:“锡降落伞”协议

(二)调整资产和股权结构 1 “皇冠宝石”策略 2 “焦土”政策: 公司分拆和子公司上市 4直接反并购 5股票回购

(三)设置“毒丸”:目标公司为防止敌意收购而做的布署,一旦目标公司被购并,并购方立即陷入大规模清偿债务的困境,犹如吞食了毒丸。

(四)寻求外界帮助 1 “白色护卫者”策略 2 “白衣骑士”策略 3

寻求司法等政治力量

5、资产证券化定义概念、操作流程、适合资产证券化资产等等(资产证券化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很重要,详细复习)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进行一系列的组合,使该组合资产在可预见的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将该组合资产的预期现金流量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适于证券化的资产所具备的特征:(1)资产达到一定的信用质量标准

(2)明确界定的支付模式或可预测的现金流量(3)平均偿还期至少为一年(4)拖欠率和违约率低(5)完全分期摊还(6)多样化的借款者 一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资产证券化主要由一个核心原理和三个基本原理构成。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为“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资产证券化所“证券化”的不是资产本身,而是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

(一)资产重组原理

(二)风险隔离原理

(三)信用增级原理

二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

(一)资产出售(1)债务更新(2)转让

(二)信用增级 卖方信用增级的三种方式:直接追索,资产储备,保留或购买从属权利 2第三方信用增级

(三)证券评级

评级时一般不考虑包括由利率变动等因素导致的市场风险

(四)承销证券

(五)本息划转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工具

(一)传递(过手)证券

(二)抵押支持证券

(三)资产支持证券

(四)转付证券

6、IPO中实施资产重组的目标

(1)体现公司的生产经营系统和其他非生产性经营实体分离,使公司具有较完整的产、供、销体系;

(2)有利于股份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3)发起人主体明确、业务突出,资本债务结构得到优化;(4)财务结构与中类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5)每股收益较高,有利于企业募集到更多的资金;(6)有利于公司利用证券市场再融资;(7)减少关联交易(8)避免同业竞争

7、价值投资策略,如何衡量股票内在价值

价值投资策略:价值投资是指在股票投资过程中,选择内在价值被低估或与同类型公司相比具有更高相对价值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投资。

股票市场中股票的价格是由股票的内在价值所决定的,当市场步入调整的时候,市场资金偏紧,股票的价格一般会低于股票内在价值,当市场处于上升期的时候,市场资金充裕,股票的价格一般高于其内在价值。总之股市中股票的价格是围绕股票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

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市盈率法,市盈率法是股票市场中确定股票内在价值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股市中平均市盈率是由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所确定的,比如,现在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为3.87%,对应股市中的平均市盈率为25.83倍,高于这个市盈率的股票,其价格就被高估,低于这个市盈率的股票价格就被低估。

第二种方法资产评估值法,就是把上市公司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一遍,扣除公司的全部负债,然后除以总股本,得出的每股股票价值。如果该股的市场价格小于这个价值,该股票价值被低估,如果该股的市场价格大于这个价值,该股票的价格被高估。

第三种方法就是销售收入法,就是用上市公司的年销售收入除以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如果大于1,该股票价值被低估,如果小于1,该股票的价格被高估。

8、报价驱动与指令驱动,做市商制度

指令驱动制度:是指证券交易开市时开始价格由集合竞价形成,随后交易系统对不断进入的投资者的交易指令,按价格与时间优先原则排序,讲买卖指令配对竞价成交的制度。报价驱动制度:是指某些特定的证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交易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额买卖价格,并在所报价格上接受公众买卖要求,为投资者承担某一证券的买进和卖出,而这些证券商则通过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的利润。两者的区别:

(1)价格形成方式不同。报价驱动是做市商给出某一证券的买入价与卖出价,买入与卖出数量,并且随时准备在该价位上买入或卖出;指令驱动证券成交价格的形成是由该证券交易双方直接决定的(2)信息传递的范围与速度不同。报价驱动制度,由于做市商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信息优势,他也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价格信息,提供拍卖师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和公正。(3)交易量和价格维护机制不同。报价驱动制度的交易连续,价格稳定。(4)处理大额买卖指令的能力不同

1、指令驱动交易制度 在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下,交易者提交指令并等待在拍卖过程中执行指令,交易系统根据一定的指令匹配规则来决定成交价格。

根据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中通过提交指令来表达交易意愿方式的不同,它又可以被分为双向拍卖制度和单向拍卖制度。

根据成交连续性的不同,双向拍卖又可以分为连续拍卖和定期拍卖。从价格形成机制上看,连续拍卖和定期拍卖有着本质的区别。

委托指令驱动制度的优点是:透明度高,买卖盘信息、成交量与成交价格信息等及时对整个市场发布;信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几乎可以实现交易信息同步传递;运用费用较低,在处理大量小额交易指令方面,优越性较明显。指令驱动制度的缺点是:处理大额买卖盘的能力较低;某些不活跃的股票成交可能持续萎缩,其流动性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价格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庄家操纵价格的行为可能会加剧股价的波动。

2、报价驱动交易制度 在报价驱动交易制度中,做市商不断地向交易者报出特定股票的真实买卖价格——买入报价和卖出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交易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股票与交易者进行股票交易。这种交易机制也被称作连续交易商市场(continuous dealer market)报价驱动交易制度又可以被分为垄断性做市商制度和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在垄断性做市商制度下,每种股票只有一个做市商,它是惟一可以进行该种股票报价的做市商,因而也被称作专营商(specialist);而在竞争性做市商制度下,每种股票有多个做市商,他们都可以对该种股票进行报价 两种交易制度的比较(1)价格形成方式不同

(2)信息传递的范围与速度不同(3)交易量与价格维护机制不同

做市商制度----运用自己的账户从事证券买卖,通过不断的买卖报价维持证券价格的稳定性和市场的流动性,并从买卖报价的差额中获取利润的金融服务机构。

做市商制度的优点:成交及时;价格稳定,矫正买卖指令不均衡的现象;抑制股价操纵。缺点:缺乏透明度;增加投资者负担;增加监管成本;存在道德风险(做市商可能滥用特权)。

9、积极投资战略与消极投资战略定义及区别

积极的投资策略:假设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证券市场的价格至少会出现暂时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管理人通过主动收集和挖掘市场信息可以发现价值被低估的证券,最终使基金投资组合获得超过市场平均的收益率。

消极的投资策略:假设市场是有效,或证券市场价格尽管会出现暂时失衡,但瞬间又会达到均衡。所以,投资者只需要被动地跟踪市场指数来构造投资组合。

区别:根本区别源于投资理念,即对“人是否能战胜市场”这一问题的回答。(1)资产配置

(2)选择细分市场或投资风格(3)个股选择

10、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买入并持有策略、恒定混合策略

(1)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指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从而保证资产组合的价值不低于某个最低价值的前提下,将其余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并随着市场的变动调整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比例,从而不放弃资产升值潜力的一种动态调整策略。

(2)买入并持有策略:指确定恰当的资产配置比例,够早了某个投资组合后,在在诸如3-5年的适当持有期间内不改变资产配置状态,保持这种组合。

(3)恒定混合策略是指保持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固定比例。即当股票市场相对于其它资产上升时,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将随之上升,投资者需要卖出股票并再投资于其它资产,从而保持投资组合的构成比例不变;反之,当股票市场相对于其它资产下降时,投资者需要卖出其他资产,并买入股票以保持投资组合构成比例不变。

11、国债招标方法(1)以价格为标的的荷兰式招标:即以募满发行额为止所有招标商的最低中标价格作为最后的中标价格,全体投标商的中标价格是单一的。

(2)以价格为标的的美国式招标:即以募满发行额为止中标商各自价格上的中标价格作为各中标商的最终中标价格,各中标商的认购价格是不同的。

12、做市商与庄家的区别

做市商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做市商通过这种不断买卖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做市商通过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的利润。

庄家,即凭借资金、信息、持股优势操纵股价、牟取暴利、行为不规范、隐蔽性很强的市场操纵者。所有机构投资者只要有操纵市场行为,就是庄家。两者的不同表现在:(1)制造市场的目的不同(2)制造市场的手段不同

(3)制造市场行为的道德和法律属性不同(4)制造市场产生的作用不同

13、证券分析师工作的利益冲突

一般而言,证券分析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恪守“独立诚信、谨慎客观、勤勉尽职、公正公平”的原则。

“利益冲突”是指证券分析师职业利益冲突,即证券分析师在执业过程中,迫于压力或基于自身利益,违反执业原则,从而损害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利益冲突的表现:

(1)证券分析师与他所属的证券公司相关业务的冲突

如投行的证券承销、财务顾问等业务是证券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为避免损害证券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商业关系,证券分析师可能会被禁止发表对客户公司不利的报告或者被迫发表一些并不客观的报告。

在自营或资产管理业务方面,证券分析师可能为促使公司所持股票的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而向公众发表乐观的投资建议。

在经纪业务方面,为增加交易量获得更多的佣金,证券分析师倾向于提供更多买入的投资建议,并且认为这些研究报告对他们的投资决策很有帮助。(2)证券分析师与所分析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冲突

分析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及时获得他所分析公司的新信息。因此,分析师不可避免地需要和公司管理层合作,否则就会失去和公司管理层交流的机会。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的治理

(1)拓宽券商的盈利管道是抑制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的有效途径(2)加强声誉对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的约束作用

A. 建立针对证券分析师的声誉评级制度,为分类监管奠定基础; B. 对不同声誉证券分析师在监管层次上实行区别对待

(3)建立完善的证券分析师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强制性信息披露;严格证券分析师虚假陈述的责任

(4)完善中国墙制度

篇6:财务管理期末重点

1.为什么说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p22(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相比利润最大化目标具有三方面的优点:考虑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克服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股东财富反映了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2)通过企业投资工具模型分析,可以看出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判断企业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3)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以保证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

2.利息率由哪些因素构成,如何测算?p23(1)利率由三部分构成: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风险收益;(2)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通常以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无风险证券利率来代表纯利率;(3)通货膨胀情况下,资金的供应者必然要求提高利率水平来补偿购买力的损失,所以短期无风险证券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4)风险报酬要考虑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风险,他们都会导致利率的增加。3.复利与单利有何区别?p67(1)单利是指一定期间内只根据本金计算利息,当期产生的利息在下一期不作为本金,不重复计算利息。(2)复利就是不仅本金要计算利息,利息也要计算利息,即通常所说的“利滚利”。复利的概念充分体现了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因为资金可以再投资,而且理性的投资者总是尽可能快地将资金投入到合适的方向,以赚取收益。

4.如何理解风险与收益的关系?p67(1)对投资活动而言,风险是与投资收益的可能性相联系的,因此对风险的衡量,就要从投资收益的可能性入手。(2)风险与收益成反向变动关系,风险大,预期收益就高;反之,风险小,预期收益少。5.什么是市场风险和可分散风险?二者有何区别?p67(1)股票风险中能够通过构建投资组合被消除的部分称作可分散风险,也被称作公司特别风险,或非系统风险。而不能够被消除的部分则称作市场风险,又被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系统风险,或贝塔风险,是分散化之后仍然残留的风险。(2)二者的区别在于公司特别风险,是由某些随机事件导致的,如个别公司遭受火灾,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等。这种风险,可以通过证券持有的多样化来抵消;而市场风险则产生于那些系统影响大多数公司的因素: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经济衰退、以及高利率。由于这些因素会对大多数股票产生负面影响,故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消除市场风险。6.证券组合的作用之什么?如何计算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p67(1)同时投资于多种证券的方式,称为证券的投资组合,简称证券组合或投资组合。由多种证券构成的投资组合,会减少风险,收益率高的证券会抵消收益率低的证券带来的负面影响。(2)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是指组合中单项证券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整个组合中投入各项证券的资金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ˆpw1rˆ1w2rˆ2wnrˆnrn

ˆi为单支证券的预期收益率,证券组合中有n项证券,wi为第i支证ˆp为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r其中,r

券在其中所占的权重。i1wrˆii7.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对债权人和股东会产生什么影响?p110 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对企业的债权人 股东的影响是不同的。

(1)从债权人角度来看,他们最关心的是其贷给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股东提供的资本所占比重太低,这样,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主要由债权人负担,其贷款的安全也缺乏可靠的保障,所以,债权人总是希望企业的负债比率低一些。

(2)从企业股东的角度来看,其关心的主要是投资收益的高低,企业借入的资金与股东投入的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如果企业负债所支付的利息率低于资产报酬率,股东就可以利用举债经营取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因此,股东所关心的往往是全部资产报酬率是否超过了借款的利息率。企业股东可以通过举债经营的方式,以有限的资本、付出有限的代价而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且可以得到举债经营的杠杆利益。在财务分析中,资产负债率也因此被人们称作财务杠杆。

8.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偏低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p110 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很低,则说明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效率低,或者信用政策过于宽松 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数量过多,影响企业资金利用率和资金的正常运转,也可能会使企业承担较大的坏账的风险。

9.为什么说企业的营运能力可以反映出其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应当如何提高营运能力?p110(1)企业的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资金周转状况,对此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营业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与供、产、销各个经营环节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正常周转。资金只有顺利地通过各个经营环节,才能完成一次循环。在供、产、销各环节中,销售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收回最初投入的资金,顺利地完成一次资金周转。这样,就可以通过产品销售情况与企业资金占用量来分析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评价企业营运能力常用的财务比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动资产周转率、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2)要想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就需要从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入手,对各个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更好地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10.筹资数量的预测。P123-p131 11.试说明SWOT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P135(1)SWOT分析法的原理就是在通过企业的外部财务环境和内部财务条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有关因素进行归纳分析,评价企业外部的财务机会与威胁、企业内部的财务优势与劣势,并将它们在两两组合为四种适于采用不同综合财务战略选择的象限,从而为财务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案。(2)SWOT分析主要应用在帮助企业准确找的哦啊与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相匹配的企业财务战略乃至企业总体战略。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采用SWOT分析图和SWOT分析表来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12.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周期阶段选择企业的财务战略?p135 从企业财务的角度看,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来抵御大起大落的经济震荡,以减低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减少经济周期中上升和下降对财务活动的负效应。财务战略的选择和实施要与经济运行周期相配合。

1)在经济复苏阶段适于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主要举措是:增加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建立存货、开发新产品、增加劳动力等。2)在经济繁荣阶段适于采取先扩张型财务战略,再转为稳健型财务战略结合。繁荣初期继续扩充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继续建立存货,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筹划,增加劳动力。

3)在经济衰退阶段应采取防御型财务战略。停止扩张,出售多余的厂房设备,停产不利于产品,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存货,减少雇员。

4)在经济萧条阶段,特别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期,应采取防御型和收缩型财务战略。建立投资标准,保持市场份额,压缩管理费用,放弃次要的财务利益,削减存货,减少临时性雇员。13.试说明发行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P174 股份有限公司运用普通股筹集股权资本,与优先股、公司债券、长期借款等筹资方式相比,有其优点和缺点。

(1)普通股筹资的优点。普通股筹资有下列优点:

1)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公司有盈利,并认为适于分配股利,可以分给股东;公司盈利较少,或虽有盈利但资本短缺或有更有利的投资机会,也可以少支付或者不支付股利。而债券或借款的利息无论企业是否盈利及盈利多少,都必须予以支付。

2)普通股股本没有规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它是公司的“永久性资本”,除非公司清算时才予以清偿。这对于保证公司对资本的最低需要,促进公司长期持续稳定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3)利用普通股筹资的风险小。由于普通股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一般也不用支付固定的股利,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

4)发行普通股筹集股权资本能增强公司的信誉。普通股股本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等,是公司筹措债务资本的基础。有了较多的股权资本,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信用价值,同时也为利用更多的债债筹资提供强有力支持。

(2)普通股筹资的缺点。普通股筹资也有其缺点,现列述如下: 1)资本成本较高。一般而言,普通股筹资的成本要高于债务资本。这主要是由于投资于普通股风险较高,相应要求较高的报酬,并且股利应从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而债务筹资其债权人风险较低,支付利息允许在税前扣除。此外,普通股发行成本也较高,一般来说发行证券费用最高的是普通股,其次是优先股,再次是公司债券,最后是长期借款。

2)利用普通股筹资,出售新股票,增加新股东,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新股东对公司已积累的盈余具有分享权,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收益,从而可能引起普通股市价的下跌。3)如果以后增发普通股,可能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14.试说明发行债券筹资的优缺点。P174 发行债券筹集长期债务资本,对发行公司既有利也有弊,应加以识别权衡,以便抉择。(1)债券筹资的优点。债券筹资的优点主要有:

1)债券筹资成本较低。与股票的股利相比较而言,债券的利息允许在所得税前支付,发行公司可享受税上利益,故公司实际负担的债券成本一般低于股票成本。

2)债券筹资能够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无论发行公司的盈利多少,债券持有人一般只收取固定的利息,而更多的收益可用于分配给股东或留用公司经营,从而增加股东和公司的财富。

3)债券筹资能够保障股东的控制权。债券持有人无权参与发行公司的管理决策,因此,公司发行债券不会像增发新股那样可能会分散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4)债券筹资便于调整公司资本结构。在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及可提前赎回债券的情况下,则便于公司主动地合理调整资本结构。

(2)债券筹资的缺点。利用债券筹集长期资本,虽有前述优点,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有:

1)债券筹资的财务风险较高。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并需定期支付利息,发行公司必须承担按期付息偿本的义务。在公司经营不景气时,亦需向债券持有人付息偿本,这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财务困难,有时甚至导致破产。2)债券筹资的限制条件较多。发行债券的限制条件一般要比长期借款、租赁筹资的限制条件都要多且严格,从而限制了公司对债券筹资方式的使用,甚至会影响公司以后筹资能力。

3)债券筹资的数量有限。公司利用债券筹资一般受一定额度的限制。多数国家对此都有限定。我国《公司法》规定,发行公司流通在外的债券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15.试说明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P174 长期借款筹资与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长期筹资方式相比,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1)长期借款的优点。主要有:

1)借款筹资速度较快。企业利用长期借款筹资,一般所需时间较短,程序较为简单,可以快速获得现金。而发行股票、债券筹集长期资金,需做好发行前的各种工作,如印制证券等,发行也需一定时间,故耗时较长,程序复杂。

2)借款资本成本较低。利用长期借款筹资,其利息可在所得税前列支,故可减少企业实际负担的成本,因此比股票筹资的成本要低得多;与债券相比,借款利率一般低于债券利率;此外,由于借款属于间接筹资,筹资费用也极少。

3)借款筹资弹性较大。在借款时,企业与银行直接商定贷款的时间、数额和利率等;在用款期间,企业如因财务状况发生某些变化,亦可与银行再行协商,变更借款数量及还款期限等。因此,长期借款筹资对企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4)企业利用借款筹资,与债券一样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2)长期借款的缺点。主要有:

1)借款筹资风险较高。借款通常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和固定的偿付期限,故借款企业的筹资风险较高。2)借款筹资限制条件较多。这可能会影响到企业以后的筹资和投资活动。3)借款筹资数量有限。一般不如股票、债券那样可以一次筹集到大笔资金。16.试说明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缺点。P174 对承租企业而言,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通过融资租赁,企业可不必预先筹措一笔相当于设备价款的现金,即可获得需用的设备。因此,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较,融资租赁筹资有其优缺点。(1)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点。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点主要有:

1)融资租赁能够迅速获得所需资产。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于一身,一般要比先筹措现金后再购置设备来得更快,可使企业尽快形成生产经营能力。

2)融资租赁的限制条件较少。企业运用股票、债券、长期借款等筹资方式,都受到相当多的资格条件的限制,相比之下,租赁筹资的限制条件很少。

3)融资租赁可以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很高,而多数租赁协议规定由出租人承担,承担企业可免遭这种风险。

4)融资租赁的全部租金通常在整个租期内分期支付,可以适当减低不能偿付的危险。5)融资租赁的租金费用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承租企业能够享受税上利益。

(2)融资租赁筹资的缺点。融资租赁筹资也有不足,主要有:租赁筹资的主要缺点是成本较高,租金总额通常要高于设备价值的30%;承租企业在财务困难时期,支付固定的租金也将构成一项沉重的负担;另外,采用租赁筹资方式如不能享有设备残值,也可视为承租企业的一种机会损失。17.试分析资本成本中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的不同特性。P214 资本成本从绝对量的构成来看,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

(1)用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对外投资活动中因使用资本而承付的费用。例如,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向股东分配的股利等。用资费用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长期资本的用资费用是经常性的,并因使用资本数量的多少和时期的长短而变动,因而属于变动性资本成本。

(2)筹资费用。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集资本活动中为获得资本而付出的费用。例如,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因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用等。筹资费用与用资费用不同,它通常是在筹资时一次全部支付的,在获得资本后的用资过程中不再发生,因而属于固定性的资本成本,可视作对筹资额的一项扣除。18.试说明营业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营业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P214(1)营业杠杆原理

①营业杠杆的概念。营业杠杆,亦称经营杠杆或营运杠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营业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利用。企业营业成本按其与营业总额的依存关系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其中,变动成本是指随着营业总额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营业规模内,不随营业总额的变动而保持相对固定不变的成本。企业可以通过扩大营业总额而降低单位营业额的固定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如此就形成企业的营业杠杆。企业利用营业杠杆,有时可以获得一定的营业杠杆利益,有时也承受着相应的营业风险即遭受损失。可见,营业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②营业杠杆利益分析。营业杠杆利益是指在企业扩大营业总额的条件下,单位营业额的固定成本下降而给企业增加的息税前利润(即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在企业一定的营业规模内,变动成本随着营业总额的增加而增加,固定成本则不因营业总额的增加而增加,而是保持固定不变。随着营业额的增加,单位营业额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减少,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③营业风险分析

营业风险,亦称经营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有关的风险,尤其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利用营业杠杆而导致息税前利润下降的风险。由于营业杠杆的作用,当营业总额下降时,息税前利润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带来营业风险。

(2)营业杠杆系数的测算

营业杠杆系数是指企业营业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营业额变动率的倍数。它反映着营业杠杆的作用程度。为了反映营业杠杆的作用程度,估计营业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营业风险的高低,需要测算营业杠杆系数。其测算公式是:

DOLEBIT/EBIT

S/S式中:DOL —

营业杠杆系数

EBIT — 营业利润,即息税前利润

EBIT — 营业利润的变动额

S — 营业额

S — 营业额的变动额

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列公式变换如下: ∵ EBITQ(PV)

EBITQ(PV)∴ DOLQQ(PV)Q(PV)F 或:

DOLSSCSCF

式中:

DOLQ — 按销售数量确定的营业杠杆系数

S — 销售数量

P — 销售单价

V— 单位销量的变动成本额

F— 固定成本总额

DOLS—

按销售金额确定的营业杠杆系数

C — 变动成本总额,可按变动成本率乘以销售总额来确定 19.试说明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P214(1)财务杠杆原理 ①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亦称筹资杠杆,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务资本的利用。企业的全部长期资本是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所构成的。权益资本成本是变动的,在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而债务资本成本通常是固定的,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管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多少,首先都要扣除利息等债务资本成本,然后才归属于权益资本。因此,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对权益资本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可能给权益资本的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有时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即遭受财务风险。

②财务杠杆利益分析。财务杠杆利益,亦称融资杠杆利益,是指企业利用债务筹资这个财务杠杆而给权益资本带来的额外收益。在企业资本规模和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会相应地降低,扣除企业所得税后可分配给企业权益资本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

③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亦称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与筹资有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在筹资活动中利用财务杠杆可能导致企业权益资本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下降的更快,从而给企业权益资本所有者造成财务风险。

(2)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企业税后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它反映着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财务杠杆系数则可表述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为了反映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估计财务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财务风险的高低,需要测算财务杠杆系数。其测算公式是:

DELEAT/EATEBIT/EBITEPS/EPS DELEBIT/EBIT

或:

式中: DEL— 财务杠杆系数

EAT — 税后利润变动额

EAT — 税后利润额

EBIT — 息税前利润变动额

EBIT — 息税前利润额

EPS — 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

EPS — 普通股每股收益额

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列公式变换如下:

EPS(EBITI)(1T)/N

EPS(1T)/N

DFLEBITEBITI

式中:I — 债务年利息

T — 公司所得税率

N— 流通在外普通股股份数 20.试说明联合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联合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P214(1)联合杠杆原理

联合杠杆,亦称总杠杆,是指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综合。营业杠杆是利用企业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的作用而影响息税前利润,财务杠杆是利用企业资本成本中债务资本固定利息的作用影响而税后利润或普通股每股收益。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两者最终都影响到企业税后利润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因此,联合杠杆综合了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共同影响作用。一个企业同时利用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这种影响作用会更大。

(2)联合杠杆系数的测算

对于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综合程度的大小,可以用联合杠杆系数来反映。联合杠杆系数,亦称总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营业总额(或营业总量)变动率的倍数。它是营业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如下:

DCL(或DTL)DOLDFL

即EPS/EPSQ/Q

EPS/EPSS/S

或

式中:DCL(或DTL)— 联合杠杆系数

21.试说明资本成本比较法的基本原理和决策标准。P214(1)资本成本比较法的含义

资本成本比较法是指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测算可供选择的不同资本结构或筹资组合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

业筹资可分为创立初期的初始筹资和发展过程中的追加筹资两种情况。与此相应地,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可分为为初始筹资的资本结构决策和追加筹资的资本结构决策。下面分别说明资本成本比较法在这两种情况下的运用。

(2)初始筹资的资本结构决策

在企业筹资实务中,企业对拟定的筹资总额,可以采用多种筹资方式来筹资,每种筹资方式的筹资额亦可有不同安排,由此会形成若干预选资本结构或筹资组合方案。在资本成本比较法下,可以通过综合资本成本率的测算及比较来做出选择。(3)追加筹资的资本结构决策

企业在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经营业务或对外投资的需要,有时会追加筹措新资,即追加筹资。因追加筹资以及筹资环境的变化,企业原定的最佳资本结构未必仍是最优的,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企业应在有关情况的不断变化中寻求最佳资本结构,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化。

企业追加筹资可有多个筹资组合方案供选择。按照最佳资本结构的要求,在适度财务风险的前提下,企业选择追加筹资组合方案可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接测算各备选追加筹资方案的边际资本成本率,从中比较选择最佳筹资组合方案;另一种方法是分别将各备选追加筹资方案与原有最佳资本结构汇总,测算比较各个追加筹资方案下汇总资本结构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从中比较选择最佳筹资方案。22.试说明每股收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决策标准。P214(1)每股收益分析法是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收益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亦称息税前利润平衡点,有时亦称筹资无差别点。运用这种方法,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可利用债务筹资来安排及调整资本结构,进行资本结构决策。

(2)它以普通股每股收益最高为决策标准,也没有具体测算财务风险因素,其决策目标实际上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股票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可用于资本规模不大,资本结构不太复杂的股份有限公司。

23.试说明公司价值比较法的基本原理和决策标准。P214 公司价值比较法是在充分反映公司财务风险的前提下,以公司价值的大小为标准,经过测算确定公司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与资本成本比较法和每股收益分析法相比,公司价值比较法充分考虑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进行资本结构的决策以公司价值最大为标准,更符合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但其测算原理及测算过程较为复杂,通常用于资本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

24.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如何构成的?为什么说投资决策时使用折现现金流量指标更合理?p238 按照现金流量的发生时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可以被分为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初始现金流量一般包括如下的几个部分:(1)投资前费用;(2)设备购置费用;(3)设备安装费用;(4)建筑工程费;(5)营运资金的垫支;(6)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扣除相关税金后的净收益;(7)不可预见费。营业现金流量一般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营业现金流入一般是指营业现金收入,营业现金流出是指营业现金支出和交纳的税金。终结现金流量主要包括:(1)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指扣除了所需要上缴的税金等支出后的净收入);(2)原有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3)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投资决策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指标更合理的的原因是:

(1)非折现指标把不同时间点上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当作毫无差别的资金进行对比,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这是不科学的。而折现指标则把不同时间点收入或支出的现金按照统一的折现率折算到同一时间点上,使不同时期的现金具有可比性,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非折现指标中的投资回收期法只能反映投资的回收速度,不能反映投资的主要目标—净现值的多少。同时,由于回收期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因而高估了投资的回收速度。

(3)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等非折现指标对使用寿命不同、资金投入的时间和提供收益的时间不同的投资方案缺乏鉴别能力。而贴现指标法则可以通过净现值、报酬率和获利指数等指标,有时还可以通过净现值的年均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4)非折现指标中的平均报酬率、平均会计报酬率等指标,由于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实际上是夸大了项目的盈利水平。而折现指标中的报酬率是以预计的现金流量为基础,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后计算出的真实报酬率。

(5)在运用投资回收期这一指标时,标准回收期是方案取舍的依据,但标准回收期一般都是以经验或主观判断为基础来确定的,缺乏客观依据。而贴现指标中的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实际上都是以企业的资本成本为取舍依据的,任何企业的资本成本都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因此,这一取舍标准符合客观实际。(6)管理人员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速了贴现指标的使用。在五、六十年代,只有很少企业的财务人员能真正了解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真正含义,而今天,几乎所有大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都明白这一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贴现指标中的复杂计算变得非常容易,从而也加速了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推广。

25.折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哪几个?运用这些指标进行投资决策时的规则是什么?指出各种决策方法的优缺点。P238(1)折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净现值、内含报酬率、获利指数、贴现的投资回收期等。(2)决策规则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时,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项目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采用内含报酬率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公司的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就采纳;反之,则拒绝。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选用内含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

获利指数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获利指数大于或等于1,则采纳,否则就拒绝。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采用获利指数超过1最多的投资项目。

折现投资回收期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折现回收期小于投资项目要求的标准回收期,则采纳,否则就拒绝。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采用折现投资回收期最短的投资项目。

(3)优缺点

净现值法的优点是:此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净现值法的缺点是:净现值法并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而内含报酬率则弥补了这一缺陷。

内含报酬率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概念也易于理解。但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对于每年NCF不相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算出。

获利指数可以看成是1元的原始投资渴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获利指数法的优点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由于获利指数是用相对数来表示,所以,有利于在初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获利指数法的缺点是:获利指数只代表获得收益的能力而不代表实际可能获得的财富,它忽略了互斥项目之间投资规模上的差异,所以在多个互斥项目的选择中,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答案。

折现投资回收期相对于投资回收期指标考虑了时间价值的因素,但是在标准投资期的选择上同样比较主观,同样没有考虑初始投资收回后以后的现金流量。

26.企业为什么持有现金?现金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p318 企业持有现金往往是出于以下考虑:

(1)交易动机。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为了正常的生产销售周转必须保持一定的现金余额。销售产品得到的收入往往不能马上收到现金,而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等则需要现金支持,为了进一步的生产交易需要一定的现金余额。所以,基于这种企业购、产、销行为需要的现金,就是交易动机要求的现金持有。(2)补偿动机。银行为企业提供服务时,往往需要企业在银行中保留存款余额来补偿服务费用。同时,银行贷给企业款项也需要企业在银行中有存款以保证银行的资金安全。这种出于银行要求而保留在企业银行账户中的存款就是补偿动机要求的现金持有。

(3)谨慎动机。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经常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经营条件的好坏。为了应付一些突发事件和偶然情况,企业必须持有一定现金余额来保证生产经营的安全顺利进行,这就是谨慎动机要求的现金持有量。

(4)投资动机。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基础上,还希望有一些回报率较高的投资机会,此时也需要企业持有现金,这就是投资动机对现金的需求。

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现金收支计划,以便合理估计未来的现金需求;对日常的现金收支进行控制,力求加速收款,延缓付款;用特定的方法确定最佳现金余额,当企业实际的现金余额与最佳的现金余额不一致时,采用短期融资策略或采用归还借款和投资于有价证券等策略来达到理想状况。27.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有哪些?应收账款政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p318 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目标在于:通过应收账款管理发挥应收账款强化竞争、扩大销售的功能,同时,尽可能降低投资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与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效益。

上一篇:河北特岗考试下一篇:正确理解党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