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2024-04-11

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精选8篇)

篇1: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

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清洋街道现有三个库区移民分散安置村,分别是东 关居委会、城西居委会和东留公居委会。东关居委会现有移民42户,73人;城西居委会现有移民27户,55人;东留公居委会现有移民52人户,96人。目前三个居委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般,移民生活水平较低,大多数移民以务农为主,离城市化进程相差甚远。在实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后,三个居委会经过对集体和个人一系列扶持政策,每个居委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政策实施情况。

办事处成立了专业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领导,抽调了农业、民政、公安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负责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具体实施。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办事处基本上完成了完善配套政策、试点工作、移民人口核定登记、扶持兑现等一系列工作任务。

三、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扶持政策实施后,三个居委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了一定的改善,三个居委会的集体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社会进一步和谐稳定,居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各居委会在扶持政策的帮扶下,通过实施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工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一系列工程,使广大居民的居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实现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四、实施效果及主要工作经验。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居委会的集体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主要工作经验就是要利用现有的扶持资金引导居委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多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时,积极引导移民科学致富,早日走上小康之路。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对策建议。

从走访调查情况来看,一是移民政策未能真正体现公正、公平,清洋辖区内许多移民确实为库区建设做出不少贡献和牺牲,但由于上级制定的既有政策限制,没有享受到后期扶持政策。二是有广大移民普遍希望扶持款能一次性给付,移民好利用这笔扶持款作为创业基金,发展一些创业项目。三是现在来看,由于银行等诸多因素,打款时间不统一,打款不及时,给移民领取资金造成诸多不便。四是建议利用资金为广大移民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清洋街道办事处

2009年11月12日

篇2: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实施情况报告

一、水库移民的基本情况

延庆县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涉及官厅水库原迁移民23055人,白河堡水库原迁移民2273人。现享受移民后扶政策的人口约3.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2.64%,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308个村,占全县376个行政村的81.91%。外埠迁入、迁出本县的水库移民涉及全国10省市的57个县市,15座大中型水库,10个民族。后期扶持人口规模在全市9个重点区县中居第二位。

二、人口核定情况

(一)农业户口移民人口核定及资金发放情况

2012年审核核定水库农村移民人口为26238人,其中新增283人,核减728人,发放直补资金1574.28万元。截止9月21日,直补资金已经发放到位。

(二)农转非移民人口核定及资金发放情况

2012年审核核定无固定职业农转非水库移民6504人,恢复登记61人,减少331人,下拨培训补贴364.224万元。现在正在发放中。

(三)农业户口移民和农转非移民人口的动态管理情况做好库区移民后扶人口变更登记工作,是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

后期扶持政策的基础性工作。为了全面掌握全县后扶人口变化情况,我移民办采取“一查、二问、三核实、四登记”的工作机制,确保准确掌握全县后扶人口增减变化情况。在年初我办提前开展工作,深入相关乡镇、村,对移民负责人员进行政策宣传讲解,逐条分析、分解,及时解决了乡镇、村移民工作者在具体执行政策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乡镇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本的人口动态管理工作,提前有效完成了移民人口核减和新增工作,保障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合理化和规范化,人口动态管理工作完成后,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采取抽查的方式入乡镇、入户调查,有效防止漏报。最后统一建立电子档案,输入移民信息采集数据库,做到不错登、不漏登、不重登。

三、项目实施情况

(一)接收村扶持项目及资金管理情况

2012年移民接收村扶持项目,共涉及11个乡镇75个村89个项目,移民后扶资金4800万元。在年初扶持项目的确定需经村两委会民主程序,结合本村实际及移民意愿,由村民代表大会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编制本年备案书。在施工期间由移民办、乡镇、监理及村负责同志对扶持项目内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监督。今年扶持项目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农田水利、产业扶持、环境整治和其他项目建设等。现开工73个项目,占扶持项目的82%,涉及资金4068.29万元。其中在建项目7项,完工66项,未开工项目16项。

由于移民安置区社会发展较快,计划项目与“十二五”规划不能匹配,有发生项目变更的现象。

(二)中央结余资金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管理及实施情况

(1)项目管理制度制定及实施情况

我县中央结余资金项目涉及2009、2011两个16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延庆县移民办作为项目法人负责结余资金的实施。分别委托委托北京中外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园拍卖招标有限公司组织了两个施工和监理招标工作。根据招投标有关规定,在北京招投标信息平台发布了招标公告。接受了潜在投标人报名,并对投标人资格要求进行了审查,对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单位发售了招标文件。开标会上,延庆县监察局徐怀安同志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监督。评标委员会专家本着“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对投标单位申报的资格、资信、业绩等文件和材料进行详细评审,最终确定两个施工中标单位是延庆锅炉水电安装队和玉森建筑公司联合体。监理中标单位是北京磐石监理有限公司。移民办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分别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签订了合同。

(2)项目进度及完成情况

2009年中央结余资金扶持项目涉及7个乡镇21个村10个项目,资金总额2899.34万元。目前全部开工。其中完工4项:东桑园污水处理工程、常里营牡丹园区建设项目、香营葡萄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新华营设施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在建项目5项:广积屯设施园区工程项目;付于屯等9村排水工程项目;柳沟、胡家营玫瑰园建设项目;香营葡萄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柳沟民俗村污水改造项目。筹备中的项目1项:程家营百亩金银花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2011年中央结余资金扶持项目涉及6个乡镇7个移民村的6个项目,批复资金1882.11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其中完工的有4项.完工的项目是柳沟、王木营千亩矮化果园建设项目、唐家堡生态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三里庄果品采摘园建设项目、左所屯特色蔬菜种植园区建设项目。在建项目2项:西桑园设施园区保鲜库项目;佛峪口村葡萄采摘园建设项目。

2、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1)在合同签订之后,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支付了设计费,监理费。施工费支付20%预付款,剩余部分资金按照施工进度支付。

(2)移民办未配备专职财务人员,所有账目在水务局财务科代管。

3、项目档案管理情况

水库移民工作文件资料是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后期扶持政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县移民办水库移民档案管理进行了安排布置,要求各乡镇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我办对重要文件实行专人管理,并建立档案室。

4、项目建设内容变更及变更审批手续履行情况

中央结余资金项目所有项目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没有变更情况。

接收村扶持项目由于涉及项目多、范围广、情况复杂,故有变更情况发生。但严格按照村民代表一事一议程序履行变更手续。

5、项目与“十二五”规划项目匹配情况、规划外项目管理情况

由于移民安置区社会发展较快,且项目比较多涉及面较广,建设内容有与“十二五”规划不能完全匹配,有发生项目变更的现象。到目前我县没有涉及规划外项目。

四、2008―2011年接收村扶持专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2008年—2011年截至到目前已拨付接收村项目资金18330.3万元,全部用于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改善生活条件,改变移民生产方式,促进移民增收,促进移民安置地区经济的发展等问题,通过对移民接收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产业扶持等项目的建设,有效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使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

五、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

2008年至2012年,市财政累计拨付我县水库移民接收村扶持资金2.4亿元,共扶持项目523个。领取移民补贴人数每年约3.5万人。该政策的实施,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移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据统计,我县水库移民人均收入,高于同期我县人均收入。二是通过对农转非就业培训和产业的扶持,从而使移民就业创业能力显著增强。移民群众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发生积极变化,依靠政策扶

持发展生产、就业创业的积极性高涨。三是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安置区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村容村貌和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六、后期扶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

1、扶持资金由于财政转移支付手续复杂,程序执行缓慢,造成后扶项目资金不能及时结算。

2、移民后扶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突出,连续性强的工作,随着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和管理要求的加强。年资金量大,工作任务繁重,涉及内容广泛,人员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3、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涉及范围大,需要全县很多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沟通协调能力不够。

篇3: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为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进一步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 (国发[2006]17号) , 对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主要表现在明确扶持对象、统一扶持期限、提高扶持标准、完善扶持方式、保障资金来源等方面。截至2010年, 政策实施已有5年时间, 本文基于四川省遂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的实地调研, 从量化的角度来分析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对移民以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影响, 掌握实施情况, 评估实施效果, 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发现并及时纠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确保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顺利实施, 最终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抽样调查情况

遂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数量规模大, 分布相对较集中。考虑到调研时间和资金的投入, 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考虑到遂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分布状况, 本次调研集中在遂宁市大英县和安居区。为全面、客观地掌握移民后扶政策的实施情况, 本次抽样以移民样本户的抽取比例为所在片区总移民家庭户数的5%, 样本户生活水平好中差按3:4:3的比例为标准, 并结合了文献调研、座谈、访谈、资料核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抽样调查, 共涉及9个乡镇的320户移民家庭, 涉及移民人数1283人。

三、遂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的描述性分析

(一) 对移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在明确扶持对象的基础上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实行现金直补, 扶持标准为每人每年扶持600元, 直补资金作为转移性收入对移民收入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后扶政策还实行项目扶持, 包括农业种、养、加工项目、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项目、农村移民极贫户基本生活救济补助项目等, 都对移民收入水平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此次主要是针对基期年 (2006年) 和监测年 (2010年) 的对比调查, 调查结果反映出后扶政策实施前后移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

综合安居区和大英县的调查情况, 可以较全面地了解遂宁市后扶政策实施前后移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我们统计了320户移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 依据统计结果绘制出后扶政策实施前后移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图, 见图1。

图1反映了遂宁市后扶政策实施前后移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2010年移民人均纯收入约4174元, 比2006年增加87.4%;2010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5376元, 比2006年增加73%。移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表明移民与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

调查结果表明移民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非农业收入及转移性收入, 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幅为66.97%, 含直补资金的转移性收入增幅为131.32%, 而农业收入减少40%。这凸显了移民后扶政策在促进移民增收、产业经营、外出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移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移民家庭多项支出均有增长。批零商贸支出增幅为77.77%, 交通通信支出增幅为44.66%, 餐饮支付增幅为43.84%, 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增幅为214.4%。

(二) 对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

1. 对移民生产条件的影响

为改善移民生产条件, 实施基本口粮田项目、农田水利配套项目以及生产道路项目等多类项目。调查结果显示, 至2010年, 移民人均耕地面积约0.74亩, 部分水淹社人均耕地面积为0.4亩, 比2006年移民人均耕地面积增长约13%。渠道、机井、排灌站等农田水利配套项目以及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等交通道路项目的实施, 使移民生产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另外, 后期扶持项目还涉及移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移民培训项目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圆黄梨、青花椒、薄壳核桃、白柠檬和沙田柚等经济林木种植技术为主, 满足生产的客观需求, 对深化经济作物产业化, 增加经济作物的收益和促进移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对移民生活条件的影响

(1) 移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使移民的住房从面积、结构及安全性方面得以改善。2010年移民人均住房面积约33m2, 比调查区域整体水平少4 m2, 比2006年的移民人均住房面积30.5 m2增长8.2%。经实地调查, 至2010年, 移民住房砖混结构所占比例为70%, 砖木结构约19%, 土木结构所占比例最少约为11%。通过新房修建、旧房改建和危房处理等措施, 相比砖混结构所占比例上升, 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住房所占比例下降。

(2) 饮水保障水平得到提高。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 结合当地水务局的供水站配套设施建设, 为移民饮用水提供保障。2010年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饮用自来水用户所占比例, 比2006年上升14.5%。饮用自来水的移民户数比例增加, 有效地减少了痢疾和其它流行疾病的发病率, 提高了移民的健康水平, 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显著改善。移民户拥有的家用电器以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等为主, 其中移民家庭每百户电话拥有量为135.63部, 比2006年增加33.5%;电视机的每百户拥有量为99.69台, 比2006年增加13.13%;洗衣机的每百户拥有量为41台, 比2006年增加128.42%。2006—2010年, 空调每百户拥有量由0台增至1.25台;摄 (照) 像机的每百户拥有量由0.47台增至1.29台;生活用汽车每百户拥有量由0台增至1.18台;移民家庭每百户摩托车拥有量为37.81台, 比2006年增加117.63%。

(4) 医疗保障水平提升。至2010年,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库区及移民安置区保障每村配有1个村级卫生所, 与2006年相比, 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另一方面, 移民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移民总户数的85.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保障移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 缓解移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交通和通信更加便捷。至2010年, 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公路通村率达100%。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实现了村村通固定电话和广播, 所有的村都能收看电视, 均具备宽带接入条件。

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其他一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库区及移民安置区100%的村民小组都用上了电, 供电保证率高, 供电质量稳定, 电力供应与移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已解决。移民劳动适龄人口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比率为100%, 移民适龄儿童失学率为零。

(三) 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多是关联度较高的产业, 如渠道、交通道路等诸多项目建设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并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后扶政策中饮水安全、农村沼气、交通、供电、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得以建设和完善, 同时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项目, 生态及环境项目, 移民技能培训及生产开发项目等得以实施, 广大移民群众长久以来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看病难”、“就业难”、“增收难”等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后期扶持项目帮助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 使移民和非移民的当地居民共同受益, 从而缓和了移民和非移民当地居民的冲突, 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由此可见, 后扶政策的实施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增加移民收入, 尤其是缩小移民与当地非移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基本口粮田、农田水利配套项目不仅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还可配合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减少水土流失, 减缓土壤肥力下降速度, 维护农业生态系统, 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后扶项目涉及生态和环境的项目主要有塌岸滑坡治理项目、浸没淤积处理项目、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和污水处理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进行综合治理, 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建立良好的、相对稳定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另外, 基础设施项目中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沼气建设, 通过改厨、改水、改厕、绿化美化, 可减少垃圾乱丢乱倒, 全面提升农村的环境面貌, 改善移民的居住环境。

四、问题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 遂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近年物价水平的上涨, 移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增加, 移民每人50元/月的直补资金标准相对于移民每月的生活消费偏低, 且不利于用作农业生产投入等家庭经营费用, 对移民的扶持作用逐步减弱。建议根据实际物价水平变化对移民直补资金标准做相应的调整, 并通过争取更多的移民后扶项目资金来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调查发现后扶项目资金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移民生活生产水平, 而其他项目较少实施, 形成重基础设施建设而产业扶持的格局。建议应根据库区的具体情况对今后的移民后期项目扶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并按照规划均衡实施项目, 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应注重产业扶持, 从而为移民多渠道增收创造条件, 并使移民库区和安置区向着多元化产业发展。

根据调查发现, 移民的收入渠道比较单一, 多为在家务农或外出务工。务农移民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或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 多采用粗放经营的耕作方式, 农业收入微薄;外出务工者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多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廉价体力劳动。因此, 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要注重移民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促使移民掌握新的生产技能以改善移民的耕作方式, 同时通过职业教育提高移民自身素质拓宽移民收入渠道。

参考文献

[1]李振华, 王珍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演变与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6) .

[2]岳中奇.冯家山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定量分析[J].地下水, 2012, 34 (3) .

[3]郑瑞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 2012, 30 (11) .

[4]刘翠芬, 春燕.水库移民基地调查方法研究[J].人民黄河, 2011, 33 (11) .

篇4: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关键词:水库移民 后期扶持 调查

黑龙江省建国以来共开工建设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82座,原迁移民13.2407万人,现状移民13.7613万人,其中农村移民12.85万人。水库移民是非自愿性移民,他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我国有关移民条例的规定,现阶段我国水库移民安置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但前期补偿、补助标准相对较低,难以恢复移民原有生活水平。实践证明,只有在全部安置规划实施完毕,并经必要的扶持,移民才能逐步达到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自1981年6月电力工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从水电站发电成本中提取库区维护基金的通知》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2006年5月《国务院关于完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出台,规定了后期扶持的范围、标准和方式。对2006年6月30目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對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扶持标准为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扶持方式为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

为了解相关扶持政策效果,更好地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服务于库区移民,我们于近期分别到莲花水库移民区及尼尔基水库移民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是海林市及嫩江县所辖地区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的水库农村移民,向两地共5个乡镇10个村子的水库移民发放调查问卷共计50份,其中有效问卷43份,占发放总数的86%。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可作处如下分析结论:

1 移民生活基本稳定,对移民安置及后期扶持工作基本满意

从调查情况来看,参与调查的43位村民及部分村干部的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依靠农业生产,家庭收入在农业收入占到一半以上的家庭再调查者中占80%左右。移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到4414元之间的村民占44.19%,超过4414元的占27.9%,虽然调查的两个地区农民收入存在差距,但是移民整体上收入较为稳定,能够保障基本生活所需。

移民居住环境在政府财政支持下得到很大改善,移民迁移到现居住地之后,住房基本上都是砖木结构,人均居住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上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5%左右。在接受调查的43位村民的家庭中也基本上配备了电话、电视、洗衣机、冰箱等基本家用电器,少数村民家中还有摩托车或汽车。有接近70%的村民认为自后期扶持项目实施以来,通村道路和房前屋后水泥硬化是村镇变化最大的方面。

根据接受调查的来自10个移民村的移民代表反映,移民基本能够按时足额领取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并且有39.53%的移民认为这笔直补金对其生产生活的帮助非常大,18.6%的移民认为直补金作用比较大。对于直补金的用途,调查统计显示,62.79%的移民将直补金直接用于购买农药、种子等生产经营方面,有20.93%和13.95%的移民将直补金用于医疗和子女教育,应该说国家对移民支付的后期扶持资金确实对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情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管理的做法及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方面都有超过95%的移民表示基本满意。对后期扶持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这一问题上,没有任何调查参与者表示不满意。在调研过程中,也可以看出,移民对移民干部的工作还是较为满意,也对移民干部表现出很大的信任和拥护。

2 移民对后期扶持政策期望较高,渴望“供血”和“造血”同时起效

对于未来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广大移民还是表现出很高的期望。41.84%的移民认为村镇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道路情况;4.65%的移民认为要改善饮水安全;67.44%的移民认为应该解决村镇卫生基础设施;32.56%的移民认为村镇文化设施的提高时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未来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域发展情况,有32.56%的移民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表现担忧;34.88%的移民对安置资金及其他补助金的按时发放表示担忧;20.93%的移民对个人工作和子女上学问题表示担忧;11.63%的移民对安置资金及补助金投资的项目能否如期完工表示担忧。而对下一阶段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的重点应该着重于哪些方面,41.86%的移民认为重点在于进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39.53%的移民认为重点在于扶持移民发展生产;11.63%的移民认为重点在于进行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6.98%的移民认为重点是发展教育、文化和卫生等事业。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65.12%的移民尚未参加过由移民部门举办的培训,在参加过培训的34.88%的移民当中,有76.74%的移民对培训效果表示基本满意,有23.26%的移民对培训效果表示不满意。对于目前的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44.19%的移民认为缺少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培训项目;34.88%的移民认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针对性不够;20.93%的移民认为职业技能培训的学时不够,掌握的不够全面。对于参加培训之后的收获,分别有37.21%和27.91%的移民认为在收入、就业方面有所提高,仅有9.3%的移民认为技能有所提高。有44.19%的移民希望能够参加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20.93%的移民希望参加职业技能培养;11.63%的移民希望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3 移民家庭生活负担较重,未来生活保障需要加强

根据此次调查的情况,移民家庭人口数在4人及以上的家庭比例为69.77%;家中需要赡养的老人一位的家庭占18.6%,有两位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占16.28%,3位的占13.95%,4位及以上的占4.65%;家庭中需要抚养的孩子有1个的家庭占25.58%,有二个孩子需要抚养的占23.26%,有三个孩子的占9.3%,有四个及以上孩子需要抚养的占2.33%。有32.56%的移民家庭表示子女上学读书的支出占生活支出的大部分,有11.63%的移民家庭中赡养老人的支持占生活支出的大部分。

对后期扶持直补资金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显示,子女读书和医疗费用支出是除生产经营和基本生活支出外最为主要的支出,有20.93%的移民将个人工作及子女上学问题视为对移民未来生活最为担忧的方面。有51.16%的移民家庭由于经济情况(包括住房条件)对老人供养不足,或几乎无力赡养,在赡养老人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未来养老计划的安排,有32.56%的移民打算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实现自养;有34.88%的移民打算依靠退休金、养老金、租金、利息等实现自养;有9.3%和13.95%的移民打算依靠子女供养或依靠国家、集体的救助,但是事实上,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可以用来养老的存款是十分有限的,农民尤其是库区移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改善这一情况也是十分必要的。

4 移民对“将后扶直补金纳入个人保险账户”持谨慎乐观态度

调查问卷在最后设计的主观题中就这一问题作了调查,参加调查的43位移民基本上都能够接受这一建议,也希望能够建立个人保险账户,仅有一位老人表示不愿意将自己的直补金纳入保险账户,但是同意将其子女的直补金纳入个人教育基金。

篇5: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日前颁布,将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也已发布实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移民工作的政策,山东省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方案对扶持范围、扶持标准、扶持方式等问题做了详尽的规定。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

据了解,山东省大中型水库数量多、分布广,情况复杂,既有省内水库,也有省际间水库。到2005年底,山东省共有大中型水库221座,其中涉及移民搬迁的195座(大型水库35座,中型水库160座),现状移民人数达198.32万人。2006年4月,国家核定山东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185.56万人,列全国第二位,涉及14个市74个县(市、区)。此外,山东省自2000年以来共安置三峡工程移民10095人(现状人口另行核定),涉及山东省9个市39个县(市、区)。

2005年,全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均耕地0.9亩,且多为山岭薄地,人均收入1500多元,为全省农村人均收入的38%。库区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存在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用电难、上学难和耕地不足等问题。2005年贫困及低收入移民仍有110多万人,占

移民总数的56%。

扶持水库移民的目标

山东省扶持水库移民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新水库和老水库移民、中央水库和地方水库移民;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解决温饱问题与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相结合;国家帮扶与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开发性移民等。

近期扶持移民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20余万水库贫困移民的温饱问题;提高80余万低收入移民的收入水平,使其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加快其余70多万移民群众致富步伐,使其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基本解决移民村饮水、交通、医疗、上学、用电难等突出问题,村村通自来水达到移民村总数的80%,村村通油(水泥)路达到移民村总数的95%,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移民总数的80%,移民适龄儿童辍学率低于2%,移民村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移民村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

扶持资金如何发放

据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按照国务院要求,这次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列入扶

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标准为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扶持期限为20年。即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扶持的方式,要求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尽量发放到个人,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还可以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具体方式由地方各级政府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

后期扶持资金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实行“一本(卡)通”形式兑付,由县级财政部门和移民管理部门根据核定的移民人口,通过指定的金融机构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账户。各级财政部门和移民主管部门在收到上级拨付资金10日内下拨。实行项目扶持方式的,根据确定的项目和核定的后期扶持资金数额,及时将后期扶持资金逐级拨付到项目村。

在4大水库进行试点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试点工作方案》决定,选择部分移民村进行试点。试点单位的选择,以水库为试点工作基本单元,兼顾中央直属水库与地方管理水库,兼顾已建与在建水库,兼顾东部、中部、西部,兼顾整体搬迁安置村、分散安置村和生产安置村,选择

涵盖范围广、代表性强,且领导班子、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强的移民村进行试点工作。

篇6: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发布文号】豫政 〔2006〕57号 【发布日期】2006-08-24 【生效日期】2006-08-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豫政 〔2006〕57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河南省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方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境内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2400多座,涉及全省16个省辖市94个县(市、区),其中大中型水库137座,农村移民163.62万人。多年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开发性移民方针,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认真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为保护水库移民权益、维护库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较差,部分移民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据调查,2005年农村移民人均耕地0.68亩,人均纯收入898元,相当于全省人均2870元的31.3%,其中有近30%的移民是贫困人口。为继续帮助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后期扶持政策,进一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使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在2015年年底以前,主要解决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以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2016年到2025年,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使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

(三)原则。按照中央统一制定的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坚持统筹兼顾水利和水电移民、新水库和老水库移民、中央水库和地方水库移民;坚持前期补偿与后期扶持相结合;坚持解决温饱与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相结合;坚持国家帮扶与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坚持各级政府负责制,省政府负总责,县为基础组织实施。

二、扶持范围、方式和资金筹措管理

(一)扶持范围。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农业户口移民。其中,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水库移民为现状年人口,2006年7月1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原迁人口。在扶持期内,省政府对各省辖市2006年6月30日前已搬迁的水库移民现状年人口一次核定,不再调整;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村移民不再纳入后期扶持范围。扶持期内自然减少的人口和其他不再符合扶持规定的人口按年度予以核减,核减下的扶持资金统筹用于项目扶持。

(二)扶持标准。纳入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按照中央统一规定,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三)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符合扶持政策的水库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符合扶持政策的水库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四)扶持方式

能够将后期扶持资金直接发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或采取发给个人与实行项目扶持相结合的方式,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具体方式由县级政府组织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充分听取移民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采取直接发给移民个人方式的,要为每个移民建立档案、设立账户,及时足额将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到户;采取项目扶持方式的,可以统筹使用资金,但项目的确定要经绝大多数移民同意,并报省政府移民办审核批准。

(五)扶持资金筹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按照全国统筹、分省核算、合理分担的原则,由国家负责通过提高电价统一筹措。

(六)扶持资金管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作为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由省级电网公司随电费征收,按月全额上缴中央财政。国家拨付到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资金,由省财政厅、省政府移民办按照全省统一核定的各地移民人数和规定的标准据实拨付。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等有关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发展改革委和省政府移民办,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七)现行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的处理。现行库区建设基金并入完善后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现行的库区后期扶持基金并入库区维护基金,具体的征收、使用、管理,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另行制定的具体办法执行。自完善后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之日起,现行关于征收库区建设基金和后期扶持基金的政策即行废止,各地自行批准向水利、水电和电网企业征收的涉及水库移民的各种基金、资金一律停止收取。

三、其他移民问题处理

(一)做好大中型水库非农业安置移民工作。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大中型水库非农业安置移民中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社会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积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帮扶,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二)妥善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和现有后期扶持项目续建问题。按照国发〔2006〕17号文件的规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审批意见,通过提高省内全部销售电量(扣除农业生产用电)电价筹集资金,纳入省财政预算,统筹解决全省小型水库移民的困难和现有后期扶持项目的后续资金投入,确保项目按期建成并发挥作用。小型水库移民问题,由各地政府负责,在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核定和扶持规划编制完成后,再进行调查摸底,然后本着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编制项目扶持规划,上报省政府审批,逐年解决他们存在的实际困难。

(三)切实做好其他征地拆迁人口的工作。要统筹考虑完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产生的连带影响,对于南水北调干渠、河道堤防、滞洪区等其他征地拆迁人口,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四、农村移民人口核定登记

(一)核定登记范围

1.中央在河南省的直属大型水库农村移民。

2.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省内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

(二)核定登记对象

本次核定登记对象为水库直接淹没和淹没影响经批准搬迁安置的农村移民,包括本村、本乡后靠、本县近迁、出县远迁和分散插迁、投亲靠友的水库移民(不包括淹没线以上淹地不淹房,仅作生产安置的人口)。

1.全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从搬迁之日起到2006年6月30日,仍属于农业户口的移民。

2.农业户口移民,出嫁或入赘到非移民户或非农业户口移民户,身份仍为农业户口的,本人予以登记,所生子女不予登记。

3.农业户口非移民,嫁入或入赘到农业户口移民户的,本人及所生子女予以登记。4.户口临时迁出的大中专在校生、现役士兵等符合扶持政策的,予以登记。

5.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按照国家批准的原迁人口核定,本次不予登记。

(三)核定办法

1.全省统一制定农村移民调查登记表。内容主要包括户主及家庭成员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编号、搬迁时间、迁出地、迁入地、安置方式、所属水库名称等基本情况。

2.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进行移民人口普查登记。在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先由移民个人提出申请,填写登记表,户主签字,村民代表会议认定,村两委初审把关并签字盖章,在行政村、组张榜公示。

3.乡镇政府、公安派出所对移民身份、户籍进行审查。

乡镇政府、公安派出所要对各村上报的移民登记表进行全面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在全乡各行政村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经确认后报县级政府。

4.县级政府负责审核上报。

县级政府对各乡镇上报的移民登记名册进行审核,按大中型水库分类造册,上报市级政府审定,并汇总上报省政府移民办。

5.回流移民核定登记工作,由户口所在地政府负责。

五、实施步骤

按照前期准备、开展试点和全面实施的步骤,在2006年10月底前把中央核定到我省的扶持人口落实到具体的行政村和移民户。2007年1月起,按照完善后的移民扶持政策开始正常运转。

(一)组织领导

全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工作在省政府领导下,由省政府移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事宜由省政府移民办承办。要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抽调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全省水库移民扶持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负责处理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有关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本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工作。

(二)动员部署

2006年8月下旬,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库移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水库移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国务院颁发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学习国发〔2006〕17号文件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全省水库移民扶持政策落实工作。各有关市、县要逐级召开动员会议,8月底前传达到基层。

(三)搞好试点

9月初在平顶山市鲁山县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摸清情况,取得经验,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指导全省水库移民人口核定工作。

整个试点工作由省政府移民办、平顶山市政府具体指导,鲁山县政府为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人口核定范围包括昭平台、白龟山2座大型水库和彭河、米湾2座中型水库移民。市、县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从县有关部门、乡镇政府抽调人员,经过集中培训后,按照人口核定办法和试点方案分赴各乡镇,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和人口核定登记。争取用20天时间完成试点工作。

(四)核定登记

全省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工作从10月初开始。各市、县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专门机构牵头开展人口核查登记工作,挑选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组成水库移民核定工作组,并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使其进一步领会上级精神,熟悉有关政策,统一核定方法,10月底完成。

(五)资金发放

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由县级财政、移民部门具体负责。县级移民部门根据省政府批准的移民人数,为移民户建立档案,开设移民个人账户,将移民个人账户资料存档并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同时逐级上报省财政厅、省政府移民办。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资金发放办法,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户。

六、加大投入,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

(一)明确扶持重点。在国家提高后期扶持标准解决水库移民生活问题的同时,继续坚持从其他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问题,重点加强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加强交通、供电、通讯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通过贴息贷款、投资补助等方式对移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给予支持。

(二)落实扶持资金。现有政府性资金,包括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扶持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安排的各类建设基金和专项资金,要向库区和移民区倾斜;筹措的后期扶持资金有结余的,用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扶持;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社会捐助和企业对口帮扶,努力拓宽资金渠道。

(三)做好项目规划。以县为单位,以水库移民村为基本单元,按该村的扶持资金额度和扶持方式,于2006年11月10日前编制完成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经同级政府审核后,逐级上报省政府移民办,作为安排后期扶持资金的依据。根据国家下达的资金计划和编制要求,2006年底前编制完成库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逐级上报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移民办,作为国家安排扶持资金和项目的前提与依据。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原则上五年编制一次。项目的确定要坚持民主程序,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七、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完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执政为民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水库移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移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落实责任,加强领导。移民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移民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水库移民工作的指导。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发〔2006〕17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抓紧整合现有移民工作力量,建立健全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充实人员,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政府要建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机制。要切实加强移民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配合做好移民工作。

(三)强化监督,严肃纪律。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政策,严肃工作纪律,按照规定程序审定移民人数,核定移民身份,坚持张榜公布,严禁弄虚作假。要认真执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严格资金支出管理,防止跑冒滴漏,严禁截留挪用。省监察厅要会同省财政厅制定有关责任追究办法。各级监察和审计部门要提前介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对后期扶持资金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在水库移民人口核定登记工作中,要切实维护移民政策的严肃性,严禁乱开口子。各市、县要从组织、纪检(监察)、督查等部门抽调力量,组成巡视小组,以政策为依据,及时总结分析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按照阶段目标开展督办工作。

(四)加强宣传,维护社会稳定。各级宣传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后期扶持政策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水库移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配合移民部门做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关宣传解释工作。要把握好宣传报道口径,严肃宣传纪律,防止炒作。各级移民工作组要深入基层,走村串户,耐心细致地做好移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把党和政府对水库移民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核定登记期间,各级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设立维护稳定专项工作组,认真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引导移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发生突发事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处理来信、来访登记、交办、督办和接待工作,并向社会公布通信地址、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事项。发现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信访事项和群体事件时,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理,确保社会稳定。

篇7: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赣府发〔2006〕21号 2006年8月24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发改农经〔2006〕1485号)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先后兴建了278座大中型水库,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生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库移民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共计160.38万人(三峡水库农村移民人数另行核定),其中:我省兴建的大中型水库移民125.38万人,外省水利水电工程迁赣安置的水库移民35万人(其中,浙江新安江、富春江水库迁赣移民30万人,湖南韶山灌区大中型水库迁赣移民5万人)。移民搬迁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国家扶持和广大移民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全省农村水库移民人均收入只有1600元,相当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左右;移民生产资料缺乏,人均耕地只有0.7亩;移民安置区“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用电难”问题还比较突出。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和财政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精神,为帮助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切实做好我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后期扶持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按照“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的战略部署,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工程建设、移民安置与生态保护并重。继续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完善扶持方式,加大扶持力度,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建立促进库区经济发展、水库移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使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近期目标是,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移民的温饱问题,重点解决移民的口粮、危房、饮水等生计问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移民人均收入达到当地群众平均水平的60%以上。中长期目标是,到2026年,妥善处理移民遗留问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拓宽增收渠道,形成特色产业,基本做到“居有房,耕有田,生产有技能,致富多门路”,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水电和水利移民、新水库和老水库移民、中央水库和地方水库移民,所有大中型水库移民均列入后期扶持范围。

--坚持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在按国家规定提高前期补偿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加大对移民的后期扶持力度,帮助移民尽快达到当地农村平均生活水平。

--坚持解决温饱问题与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相结合。在近期主要解决移民基本生存问题,并通过扶持移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短、平、快项目,解决移民的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长远发展问题。

--坚持国家帮扶与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加强对移民的科技培训,提高移民素质和致富本领。在国家扶持下,积极引导移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解决好生存和发展问题。

--坚持统一政策,分类指导。全省实行统一的扶持标准和扶持年限,各地根据移民安置的实际情况和移民群众的意愿,采取切合本地实际的扶持方式和扶持措施。

--坚持县为基础,分级负责。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责任在县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政府是移民扶持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和实施主体,分别对本地区的移民工作和社会稳定负总责。省政府文件

二、后期扶持范围、标准、期限和扶持方式

(一)后期扶持范围。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

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农村现状人口,包括我省兴建的大中型水库移民以及浙江省新安江、富春江水库、湖南省韶山灌区的大中型水库和三峡工程重庆库区迁赣安置的水库移民。

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实际动迁的人口,搬迁后的繁衍人口不列入扶持范围。

省对各设区市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水库移民现状人口一次核定,不再调整。已列为扶持对象的移民在2006年7月1日以后死亡、转为非农业户口、繁衍人口中嫁出和入赘到非移民户的移民人口不再列入扶持范围。核减的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留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移民的突出问题。

(二)后期扶持标准。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三)后期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符合扶持范围的水库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符合扶持范围的水库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四)后期扶持方式。

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并将扶持对象准确核定到人。对下列移民必须将扶持资金直接补助给移民个人:年满55周岁的女性移民和年满60周岁的男性移民;未成年的移民孤儿;接受全日制非义务教育的在读移民学生;因残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移民;嫁出和入赘到非移民户的原迁移民;人数少于所在村民小组人口总数20%的插花安置移民;需要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移民。对上述实行现金直补的移民,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核定一次,并在移民安置区张榜公示。

对难以将扶持对象准确核定到人、难以协调处理好移民与为移民无偿调整土地的原住农民的关系、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地方,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解决移民村组(自然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现金直补与项目扶持相结合的方式。

各地具体采取哪种扶持方式,由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村组(自然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采取直接将扶持资金发放给移民个人方式的,要为每个移民建立档案、设立账户,及时足额将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到户;采取项目扶持方式的,要编制项目扶持规划,项目要落实到移民村组(自然村),确保移民群众能直接受益。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要公开透明,接受移民监督,严禁截留挪用。

三、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步骤

(一)制定政策方案阶段(2006年6月-7月)。

省直各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要求,分别制定《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试点工作方案》、《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核定登记办法》、《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确定办法》、《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发放办法》、《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项目扶持管理办法》、《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宣传提纲》、《江西省水库移民突发事件处理工作预案》、《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编制办法》、《江西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

(二)政策试点阶段(2006年7月-9月)。

试点工作在省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省移民办具体负责。全省从7月1日开始,用3个月的时间,选择修水县东津水库移民、乐平市两江迁赣移民、靖安县罗湾水库移民和三峡工程重庆库区迁赣移民、宜丰县三峡工程重庆库区迁赣移民、乐安县湖南迁赣移民、赣县上犹江水库移民、德兴市双溪水库移民、分宜县西坑水库移民和芦溪县坪村水库移民开展新政策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方案由省移民办制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试点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经验,在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全面展开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试点工作安排详见《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试点工作方案》。

(三)政策宣传与干部培训阶段(2006年7月-8月)。

各级宣传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后期扶持政策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按照《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宣传提纲》内容,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水库移民的关心,宣传国家的移民法规,配合移民部门做好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关宣传、解释工作,把国家政策毫无保留地交给移民群众,使每一个移民全面了解、正确理解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同时要把握好宣传报道口径,严肃宣传纪律,防止炒作和激化矛盾。

各级政府要根据移民工作任务的轻重,挑选一批思想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移民工作组,深入库区和安置区开展工作。对参与移民工作的干部,省移民办负责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分期分批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移民工作干部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四)扶持对象核定登记阶段(2006年8月-10月)。

人口核定登记工作必须将中央核定给我省的移民后期扶持人数落实到具体村组(自然村)、移民户。能够核定到人的,一定要核定到人;实行直补到人的,必须核定到人。

核定登记的依据:本省水库根据水库设计文件和移民安置规划核定原迁移民身份;外省水库迁赣移民根据搬迁时迁出地政府的有关文件、安置地接收安置移民的原始文件,或户口迁移证明等资料核定原迁移民身份。在此基础上,以2006年6月30日户籍为依据,核定农村现状移民人数。

核定登记对象:2006年6月30日户籍在我省的原迁农村移民及繁衍人口(含依法收养的人口)、娶入和入赘到移民户的非移民人口、嫁出和入赘到非移民户的原迁移民本人,以及上述人员中参军、入学的现役义务兵、接受国民教育的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均可列入扶持范围。

核定登记程序:移民人口登记采取由移民本人申请,经审核登记、张榜公示、移民个人与移民部门签章认可等程序。对拟列入扶持对象的移民,要以户为单位建档立卡,建立统一的登记表。登记内容包括人口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所属水库名称、搬迁时间等。移民户核定登记表要经移民户签章认可。无法核定到人的,要说明无法核定到人的原因,并以村组为单位登记造册,登记内容应包括村组名称、扶持人数、所属水库、搬迁时间等。移民村组核定登记表要经所在村组签章认可。核定登记成果由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汇总造册,逐级上报,经省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列入扶持范围。

自主外迁安置的移民和原迁移民中嫁出、入赘到非移民户的人口登记,由本人提出申请,回原籍登记,经确认后纳入原籍后期扶持范围。

2006年6月30日以前开工并正在建设的水库,尚未搬迁的农村移民人口,按移民搬迁实施方案分核定;2006年7月1日以后开工建设的水库,扶持人口按照实际动迁的农村移民人口核定,每年核定一次。

移民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详见《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核定登记办法》。

(五)确定扶持方式与编制规划阶段(2006年9月-12月)。

各市、县(区)要在对移民扶持对象核定登记的基础上,按照《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确定办法》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全面分析当地移民安置实际情况,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和听取移民村组(自然村)群众意见,确定合适的后期扶持方式。

在确定扶持方式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包括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按照《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以县为单位编制,逐级汇总上报,在2006年9月底之前完成编制工作。规划包括现金直补和项目扶持两个部分。采取将扶持资金直接发给移民个人的,要列出资金发放的移民村组(自然村)、人数及资金额度;采取项目扶持方式的,要以水库移民村组(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按照优先解决突出问题的原则,编制项目规划,作为安排后期扶持资金的依据。列入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能安排跨村组(自然村)的大项目。项目必须落实到移民村组(自然村),并经本村组(自然村)绝大多数移民同意后列入规划。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县为单位进行编制。按照《江西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和资金安排的可能,从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统筹安排扶持项目。原则上在2006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并逐级上报,经审批后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安排资金的依据。

(六)资金发放和项目实施阶段(从2006年10月开始)。

按照后期扶持规划,编制好实施计划,经省移民管理机构批准后分组织实施。对将资金直接发给移民个人的,要按照《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和《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发放办法》要求,为每个移民开设银行账户,按照发放名册,每季度发放一次;采取项目扶持的,按照《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项目扶持管理办法》的要求,直接将扶持资金拨付到移民村组(自然村),由移民村组(自然村)组织项目实施。

实行现金直补方式的,试点水库必须在今年10月前将第一批资金发放到移民手中,其他水库必须在2006年底前将第一批资金发放到位。实行项目扶持方式的,要同步将扶持资金拨付到移民村组(自然村),及时开展项目实施。

四、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水库移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移民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确保各项移民政策落到实处。

(一)落实责任,分级负责。移民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移民工作和社会稳定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有一位负责同志分管移民工作,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主要责任在县,县级人民政府是移民工作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负责制定移民后期扶持具体实施方案、编制规划、核定移民扶持人口、确定扶持方式以及资金发放与管理等有关移民后期扶持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对本辖区的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是移民后期扶持的工作主体,要按县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抽调人员,做好移民政策宣传和人口核定登记、扶持方式确定等工作;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指导移民村组(自然村)编制好规划;对移民村组(自然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和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切实加强移民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配合做好移民工作。

(二)整合多方力量,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整合资源、整合资金,实行多渠道投入、多项目覆盖,形成合力,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力度。各地、各部门每年在安排扶贫、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农村电网改造、农村能源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培训、小城镇建设、新技术推广、“两基”攻坚、长江防护林建设等各类资金和项目时,都要向移民安置区倾斜。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移民,要优先纳入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篇8:清洋街道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

1.1 直补资金的发放程序与监督管理情况

在资金发放过程中,严格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按照移民申请,移民所在组民小组审查、公示;移民所在村复核、公示;乡镇审核、公示;水管单位调查复核;区移民办核定后委托银行及时将后扶直补资金通过“一折通”发放到移民个人账户,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和资料收集。严格把关调查的各个环节,监督检查资金发放情况,认真做好各项记录,确保资金发放档案真实、完整、规范,确保资金发放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大资金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内审工作,成立专项资金内审小组,定期对专项资金开支情况进行了监督审计。

1.2 直补资金发放的范围、标准及数量

实行资金直补到人的移民754人,其中:安置在西营镇五沟村一、二、三、四组731人,松树乡上二畦、科畦村12人,发放镇下沙子村8人,长城乡红水河村3人,按每人每年600元标准发放。实行资金直补和项目扶持相结合的黄羊镇大墩、唐沟、土塔、横沟、长丰、李宽、上庄、广场村1 118人,按每人每年240元标准发放。

1.3 直补资金发放情况

2011~2015年经对移民资金直补人口调查、核实、确认,累计发放移民直补资金341.34万元。

2 规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情况

2.1 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2011~2015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累计完成修建渠道31.77km,道路工程17.52km,建设马铃薯基地23.36hm2,特色蔬菜辣椒种植基地5.84hm2,修建垃圾池42座,小型面粉厂1座,防洪堤1.48km,累计完成投资867.14万元。

2.2 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全力组织实施。为了切实加强凉州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凉州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顺利实施,凉州区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监察、财政、水务、农牧、交通、审计、农办等部门和项目实施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凉州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具体负责凉州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的日常工作。

二是严格程序,加强实施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合同制,由项目实施乡镇、村定人定点定期跟踪监督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三是完善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把关项目实施各个环节,经常深入到项目建设点,监督检查项目建设情况,认真做好各项记录,确保后扶项目档案真实、完整、规范,确保项目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

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在资金发放过程中我们严格把关调查的各个环节,监督检查资金发放情况,认真做好各项记录,确保资金发放档案真实、完整、规范,确保了资金发放工作的正常运行。项目扶持资金实行报账制,根据工程进度,由施工单位申请,各水管处(所)复核后按进度进行支付,有效保障项目资金的安全。

五是在项目竣工后及时进行项目决算,并由区移民办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相应行业的规程规范进行初步验收,后由审计部门对项目审计后,组织发改、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初验,并报请上级移民管理部门进行正式验收。

项目验收合格的,项目建设单位及时交付项目运营单位,办理财产移交手续。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机构不健全。移民后扶项目管理工作头绪多、难度大,需要一个健全、完整的机构加强管理,而市、县级移民管理机构都由部门科股兼管,机构的内部设置和人员并不能完全满足管理职能的需要,给移民后扶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特别是由于乡镇一级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成立一个正式的移民管理机构,只是指派一名乡镇干部兼管这项工作,且工作职能和责任也不很明确,县级移民机构又难以直接管理到村,县、村之间的管理出现了真空。

二是工作经费无来源。上级部门在制定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时,未考虑管理机构工作经费,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中,虽然提出了移民管理机构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但由于机构工作人员未落实和市县财政困难,我市移民管理机构工作经费没有任何来源,一直靠水务部门工作经费支撑,增加了移民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是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亟需提高。我市2011年初由水务部门接管移民后期扶持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部门相关科、股(室)负责落实,无专业、专职的管理人员,现有兼职的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目前相对较低。随着移民管理工作的日益规范和工作任务加重,需有充足的专业工作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

4 工作建议

针对移民后扶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确保有机构管事。要建立统一的水库移民管理机构,并纳入各级政府机构系列,授予移民机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

二是要确保有人员干事。移民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繁杂性很强的工作,水库移民管理机构要足额配备正式编制人员,专职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三是要确保有经费办事。移民后扶人口核定、扶持方式确定和后扶规划编制,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从事物力和工作经费,特别是我市经济欠发达,移民人口较多且分散,要实行经费安排上的倾斜,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四是要抓好队伍建设。努力加强移民管理干部业务培训,尤其是对县、乡两级移民干部进行后扶项目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专业型”移民项目管理队伍。

摘要:凉州区现有3 975个水库移民,以我区2011~2015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实施为基础,配合省、市移民管理机构认真完成移民惠农政策,在得到移民区移民认可的同时,提出我区移民管理机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为移民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水库移民,项目,落实,凉州区

参考文献

上一篇:任课教师管理规定下一篇:3周岁生日朋友圈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