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美术工具美术教案

2024-05-24

认识美术工具美术教案(共14篇)

篇1:认识美术工具美术教案

《认识美术工具》教案

一、教学理念

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大胆去想,积极参与,通过一些音乐的渲染、营造艺术氛围,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里自觉自愿的进入到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美术活动的乐趣,也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美术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本以“大胆创新”为指导,以新程标准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使学生体验到美术的好处和动手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学习时:1时,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的难点,在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教学中的综合实践和探索创新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由此引发全体学生对学习美术的欲望。本册教材以提高丰富学生生活为主,从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同学们应自主学习、主动交流、合作探究、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并通过记忆画和想象画,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

四、学情分析

本是本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尽量自由地发挥,充分地展示自我。

五、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和美术的新认识。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开阔视野,开拓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时,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

七、教学准备:、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实物(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八、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讲解示范法、引导法、分组练习法、小组竞赛法等。

九、教学流程

引导阶段(引起学生好奇心)、发展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的过

程(鼓励学生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讲评部分(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工具

的使用和表现)

《认识美术工具》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体现三维教学目标

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前准备

老师:前准备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纸张、美术工具材料

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通过多媒体演示,或结合教材图片,欣赏各种绘画作品,如水彩笔画、油画棒画、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同时展示相应的绘画制作工具。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和评一评,自然生动地介绍小学一年级美术学习内容

让学生欣赏绘画作品,体会所用的美术工具

工具材料小知识

讨论: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哪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

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了解材料特性

名作欣赏

展示名作:林凤眠《小鸟》中国画,让学生欣赏、讨论并回答:同学们看看,画中的小鸟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以想象的方法来理解画中小鸟或许在耳语、或许在对视等情趣。)想一想,画家是用什么工具和在什么材料上画的?(中国画工具)教师小结:林凤眠爷爷说:“画鸟就在于画鸟像人。”先要“形似”,才能“神似”。同学们看:画中粗细、浓淡变化的树枝中间,留了一块空间给两只小鸟,好像在说悄悄话,好像在对视,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所用的工具材料,以及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等,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手工造型作品展示

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纸艺、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教师进行相关制作演示,让学生认识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资料

让学生认识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材料

使用“油水分离”画法进行

创作

油水分离画法是利用油性颜料(如油画棒、国画颜料、稀释的水粉画颜料等)不相溶的特点来作画的。一般都是先用油画对局部进行深入刻画,大多采用以线为主的方法,对画面局部进行研究细致刻画和创造性装饰。用油画棒完成后,再根据作品的需要选定水性颜料。然后稀释调色,要注意掌握好颜料和水的比例,以色彩清晰、通透为佳。让学生用油水分离法绘画。

让学生学习和运

用油水分离画法

教学检测

布置一块展板让学生分组张贴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展览,并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养成评价和交流的好习惯。用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怎样正确选择与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

学习效果检测,教师对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拓展

你知道本学期美术要学习什么吗?你会使用哪些工具?

让学生思考,谈谈这节的感受

后小结

指导不够,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应多提醒学生,并在巡回指导时多做演示,在堂中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知道你在关注他。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

后观察和思考、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预计效果、学生能初步认识几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能够通过学习认识那些能绘画的材料的名字。

3、能懂得爱护和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

4、能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方法。

、同学间能相互帮助、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篇2:认识美术工具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工具,尝试用各种工具、色彩、材料,大胆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中,掌握工具用途,培养学生爱画、敢画的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工具用途,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课前准备:

各种彩笔、有色绘画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美术工具,我找几个同学来猜一猜它们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出示《图片欣赏:认识绘画工具》组图。

二、作品欣赏

1、出示国画、素描、水彩、油画棒等不同回话作品。

2、你觉得这些画怎么样?简单不同绘画种类所需用具。

3、原来,我们手中的笔,还能画出这么奇妙的画,你想不想试一试?

三、尝试练习作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由的画,画他们想画的,画他们喜欢画的。

1、在学生的绘画过程中,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

2、你夸夸你的同学,并给自己的作品打个分。分小组进行合作作画。

3、在学生的作画过程中,教师巡视。A、表扬动作快、守纪律的小朋友。B、表扬合作默契的小组。C、表扬有创意的小朋友。

四、学生作品展示

1、请你夸夸你们小组的作品。

/ 2

2、出示画家完成的作品,比一比。

五、小结

你们真棒!是我们班的小画家,比毕加索这样的大画家都画的好。老师真喜欢你们!希望你们以后上课,也能像今天一样大胆的画。

篇3:小学生美术工具使用习惯的培养

由于美术教学中经常用到各种材料,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工具使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美术教学中,笔者重点关注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学生美术工具使用习惯的养成。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与同行分享。

一、设境引趣,游戏导入

课堂教学时,教师通过游戏环节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工具使用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渐入快乐学习的佳境。绘画的工具有很多,一年级阶段主要准备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教学中可设计玩游戏、编儿歌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特色。记号笔—一般用来勾画轮廓线,用笔要尽量流畅连贯;水彩笔—也可用来勾画轮廓线,但是线条比记号笔要细,有很多种颜色可以选择,还可以用来填涂较小面积的地方;油画棒 (蜡笔) —用来涂大面积的颜色,比较省力。

如在一年级的美术课《认识新工具》一课中,播放音乐,让学生选取水彩笔、油画棒等不同工具进行自由绘画。音乐结束后,先让学生相互交流不同工具的特点,之后教师用儿歌总结:“小蜡笔,粗又短,画个方块涂一涂,又省事来又省力”“水彩笔,真漂亮,勾画细节,它最棒”等。学生能够对这种朗朗上口的儿歌记忆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授学生如何爱护美术工具,如用完水彩笔要盖上笔帽,以免水彩笔的笔头变干,或者颜色涂到衣服上;水彩笔和油画棒用完后要立刻放回盒中,不能摆在桌子上……

二、小组互动,归纳理解

一年级新生,幼稚可爱,注意力尤其容易分散,教师课堂设计的多姿多彩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要搭设互动平台,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尝试等环节,归纳美术工具的特点、效果以及操作要领。

实施小班化教学后,一年级班级人数均在30人以下,便于分层、互动施教。

1. 分组合作

笔者的班里共有26名学生,平常教学时一般分为6个小组,每组4人 (为了营造教学氛围,小组的队形可以适时变换) 。这样就把众多学生分为一个个小集体,便于分组讨论和管理。例如把剪刀、胶水等工具放在共同的桌子上,方便学生使用。剪刀—做纸工类美术作品的必备工具,易伤手,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更不能手拿剪刀和同学打打闹闹。胶水—有普通胶水和固体胶两种,前者较湿,易使纸质变形,后者较干,但黏度不够。把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都讲得详细一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选择和使用,不至于出现差错。

2. 指定组长

每组指定一名组长,协助教师做一些安全、简单的事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搭设互动平台,调动组长和组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让学生有集体观念。例如上课前,教师把本节课所需的工具放在小组的桌子上,学生开始作画时,由组长分发美术用品给每个组员,在课程结束后,组长和组员要把教师准备的工具整理好才能离开教室,这避免了教学秩序的混乱。因为学生是在美术专用教室上课,可以安排小组轮流进行工具的简单整理。

三、积极鼓励,培养习惯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年级的学生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敏感,容易冲动,而且对成功的喜悦感和对失败的痛苦感都很强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鼓励为主。教师的激励与表扬是对学生最大的鼓舞,能够给予他们信心,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对于学生在美术课上表现出的良好的工具使用习惯要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评价方式要简单易行,可以在课上通过奖励小红星、掌声等形式,让每名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评价手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小组为单位,表扬一个小组的工具使用习惯,能够促使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形成竞争机制,并且使小组内组员之间更加团结,共同营造努力的气氛。这样,整个班的班风就在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努力中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例如教师以“正确使用工具”为标准,每节课评选出3个优秀小组,奖励一颗小星星。在学期末,评选出得小星星最多的一组,给每个组员一些小奖品以示鼓励,并在全班面前鼓掌表扬。通过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得到奖品的学生有自豪感,没有得到奖品的学生能够能努力争取下次获得奖品。

小学生工具使用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周中美术课的课时虽然不多,但也是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重要环节。通过设境引趣、游戏导入、小组互动、积极鼓励、归纳总结、培养习惯等手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工具使用习惯,激活学生潜在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篇4:美术素描之必备工具

石墨铅笔有很多种,从硬质的H到软质的B,笔芯的硬度是由石墨和粘土之间的比例决定的,石墨越多,笔芯越软。硬芯的铅笔分为9种,从9H(最硬)到H。软心的铅笔也有9种,从9B(最软)到B。硬芯和软芯以HB分界。随着科技的发展,铅笔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个别品牌的铅笔已增加到12B,更易涂抹和上色,适合画头发等颜色重又需要快速上色的物体。

石墨棒

优质的石墨棒适合粗犷、富有表现力的画法和大幅的作品。使用笔尖平直的边缘或笔身作画,可以画出变化多样的线条和痕迹。

炭笔

炭笔对于初学者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它可以让作画者从整体上考虑一幅画,而不是沉溺于某个局部,同时,炭笔画的线条可以用手指或纸巾擦掉或修正。简单地转动炭笔,或者改变手上用笔的力量,就可以画出多种流畅的线条,从柔软飘逸到粗犷有力。用手指或擦笔、纸巾等可以将炭笔线条调和起来,使之变得模糊。炭笔画用橡皮可以擦出明亮的部分,从而表现出深黑色到雾灰色的色调效果。

木炭条

木炭条是用葡萄藤或柳树枝在高温密封的窑炉中烧焦制成的,在欧洲有时也用山毛榉。柳树炭条是最常见、最普通的,葡萄藤炭条要贵一些,但笔迹更深。炭条有不同的厚度和硬度,柔软的木炭条粉状效果更明显,但不如硬制木炭条的粘附力好,因而更适合调和与模糊的画法,表现出大片的色调区域。硬制木炭条的痕迹不容易模糊,因而更适合细致的线条绘画。炭条唯一的缺点就是它脆而易碎,用力稍大便会折断。

炭精条

炭精条是在木炭研磨的粉末中加入适量粘合剂压制而成的短粗小棒。炭精条比木炭条结实,不易折断,它的黑色深沉而光滑,但不像木炭条那样容易擦去。

炭铅笔

将压缩炭笔削成细棒装进木棒中,炭铅笔就制成了。它比炭条更容易使用,也更好控制,质地稍硬,它的线条和笔触更加沉稳,有硬、中、软3种,其笔尖可以削得很尖。

篇5:1 认识美术工具

A、表扬动作快、守纪律的小朋友。

B、表扬合作默契的小组。

C、表扬有创意的小朋友。

4、学生作品展示

(1)请你夸夸你们小组的作品。

(2)出示画家完成的作品,比一比。

四、小结

你们真棒!是我们班的小画家,比毕加索这样的大画家都画的好。老师真喜欢你们!希望你们以后上课,也能像今天一样大胆的画。

篇6: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已一个学期,但仍存在习惯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年龄特征。通过上周狠抓学生的行为教育,希望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绘画习惯)有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教学措施:实物展示法、讲授法、提问法等 教学准备: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工具和材料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

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 思考 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课 认识美术工具

1、蜡笔

2、油画棒

3、彩铅

篇7:认识通讯工具活动教案

一、幼儿交流自己认识的通讯工具。说说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二、教师创设情景,幼儿了解各种通讯工具的用途。

1、小红在家有急事要告诉外婆怎么办?用什么通讯工具?

2、爸爸和小红到公园玩,走到半路,突然想起一件事要告诉妈妈,应该用什么通讯工具?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现代通讯工具。

1、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哪些现代通讯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

2、仔细观察电话机键盘,说说少了什么?请幼儿添画数字号码?并说说键盘上符号的意思。

3、启发幼儿说说其他的现代通讯工具的特点及优点。

篇8:认识美术工具美术教案

美术实践活动是美术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活动中要用到各种美术工具和大量的美术材料。但学生不带或少带工具、材料的现象非常普遍。工具和材料的准备是否充分, 直接影响美术课堂的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因此, 如何培养全员学生自觉准备美术工具和材料, 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艺术修养, 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探索。

二、对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调查1:我为提醒学生记住带工具和材料, 不但在前节课结束时布置, 还会在该班上美术课的前一天特意到班上再一次通知、强调。可是第二天上课时, 情况仍然不乐观, 还是有许多同学没有带。

调查2:高年级的几位男生是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 但我观察发现他们大多数美术课都没带美术工具和材料, 美术袋轻飘飘的, 里面空空的只有一本美术书。我问他们为什么没带, 回答说忘了。我让他们下次一定记得, 他们点点头, 可是下一次课我特意检查, 结果照样没带。后来的几周仍然如此, 在我的追问下, 他们承认是没有买好这些工具和材料, 而且不是因为“钱的问题”。

调查3:我们把小学一至六年级的美术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统计, 新教材大幅度地增加了工艺美术设计制作、手工制作和“综合·探索”的美术实践活动方面的教学内容, 注重美术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因此, 学生应准备的美术材料品种杂、数量多, 图画纸、彩色笔, 各种彩色卡纸、蜡光纸、泥塑材料、纸版画材料、废弃纸盒、碎布头、糖果纸、彩色丝带……

针对学生准备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 经过分析, 主要有这些原因:

1. 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不强, 思想上不重视, 将老师的通知忘了。

2. 美术课每周课时少, 一~四年级2课时, 五、六年级1课时, 有时还会被其他活动和节假日挤掉, 时间一久, 也确实容易忘记。学生来学校都是急匆匆的, 经常是到了学校才记起来。

3. 有些学生确实没有购买或准备工具和材料, 并且一天天拖, 好像也习惯了向同学借。

4. 有些学生觉得手工制作课, 特别是“综合·探索”领域里的实践课, 准备的材料不但琐碎而且又多, 太麻烦了, 图省事就干脆不带了。

5. 有些学生不看重美术的学习, 觉得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就行了, 美术课是副科, 学得好不好无所谓, 也就不愿意花心思去准备美术工具和材料了。

6. 有些学生家长不支持, 经常性的购买材料让家长觉得美术学科花费太大了, 加上准备手工课用的各种废弃材料、边角料既琐碎又麻烦。一些文化层次不高、艺术教育意识不强的家长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

三、提高学生带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自觉性策略探索

1. 解决学生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准备问题, 要积极取得班主任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班主任向学生讲明道理, 利用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 给家长开美术教育小讲座, 使家长了解美术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意义, 美术实践活动在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艺术修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提高家长的艺术教育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主动地协助和督促孩子们准备美术工具和材料。

2.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趣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 是学生自觉准备美术工具和材料的保障。我采用故事激励、口头表扬、大拇指贴奖、教师范样奖励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 好的习惯从第一课开始。

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美术课作准备课, 师生一起通读全册教材, 分析了解每个教学内容需要用到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特别是手工制作和“综合·探索”类的教材, 我每次都会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 开阔思路, 注重从生活中发现可用的材料, 让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是手工制作材料”的意识。另外, 学生互相交流按课表准备美术袋、课本、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方法, 交流橡皮泥、水粉颜料、水彩颜料的使用方法和保管方法, 让同学们受益, 以减少不必要的金钱浪费。

4. 养成收集材料的好习惯。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 手工课、设计课和“综合·探索”领域的教材中使用的手工制作材料绝大多数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品, 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日常收集整理家庭废弃物品的习惯, 这些材料在上美术课时按需取用, 又省钱又方便。我与学生交流收集废弃物品的种类, 如:漂亮的糖果纸、巧克力包装锡箔纸、各种礼品盒包装盒、五颜六色的包装纸;女同学喜欢的穿小了的花裙子、饰品零部件、珠珠、亮片、纽扣、蝴蝶结、彩色丝带等;男同学收集旧玩具的零件、金属类的材料、机械类配件等。

5. 检查登记, 家校联动

我专门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记载表, 每节课对学生带美术袋、美术课本, 准备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情况进行登记, 并作为学期美术成绩评定的一项参照。加强跟踪督促, 上一节课忘带了, 下一节课一定专门检查询问, 强化学生准备工具和材料的意识, 杜绝侥幸心理。建立家校联系机制, 对没带工具和材料累计登记3次, 由老师发一张给家长的通知单, 累计登记5次, 由老师打电话给家长, 促进家长督促学生及时准备和带好工具和材料。重视家校配合, 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6. 发扬团队精神, 灵活应急

学生毕竟还是孩子, 上美术课时工具和材料难免会有忘记或准备不足的时候, 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 灵活处理。一般情况下只要向其他同学借就可以解决问题, 或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没带材料的学生和材料带齐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共同使用材料完成手工制作。有的“综合·探索”课程需要准备的材料较复杂、难度较大时, 会有较多的学生准备材料不全或数量较少, 此时可以改独立完成为小组合作, 通过确立策划组长、讨论构思、分配任务、合作完成来解决问题。通过发挥团队精神, 既解决了部分学生材料不足, 也解决了想象、构思的单一性, 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还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成效与反思

从2013年5月到2014年6月, 历时一年多的实践探索, 学生、家长和教学方面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1. 学生方面。

在一个学年的学习过程中, 经过动员、磨合、强化, 期间有反复, 学生上美术课带好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自觉性从培养到成为自觉, 进步是师生共同感受到的。各班忘记准备美术工具和材料的人数从十几个、八九个、三四个到大部分时候全班带齐, 联系单也只是在第一个学期的前半学期用过, 下学期就没有机会使用了。学生也学习并初步掌握了一套在平时收集、整理手工制作材料的方法, 并从中体会到美术学习活动的快乐。

2. 家长方面。

经过两次家长会的讲座交流, 家长们初步了解了美术教育对儿童心智成长和审美修养培养的重要性, 认识到培养孩子自律性的重要性, 消除了美术学习费钱费事和学好学坏无所谓的误解。有的家长也体会到与孩子一块收集、准备美术工具、材料和制作的乐趣, 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有的家长兴奋地告诉我他们仿佛回到了童年。家长们对美术教学工作积极配合, 并形成良好的家校联动。

3. 教育教学成效。

经过一个学年的研究实践, 成效突出,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增强了, 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并体验到学习活动的快乐。学生会在课前主动问我:“老师, 明天美术课上什么?要带什么?”“老师, 你看我们准备了很多材料!”“老师, 这是我在周末兴趣班上画的作品。”

(2) 学生的美术能力得到较全面的提高。一是学会准备工具和材料, 能主动寻找、收集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二是工具和材料准备充分, 课堂上就能很好地进行实践、体验、交流, 美术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足进步。三是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提高了, 看到孩子的进步和兴趣, 积极为孩子拓宽课外美术学习渠道, 培养学习兴趣, 提升能力。

(3) 美术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们每节课都主动准备好美术工具和材料, 教师不用为学生没带、少带工具材料而伤脑筋, 学生也不会因为没带工具和材料担心被老师批评。工具和材料不但齐全而且常有创新, 师生教与学热情高涨, 表现在学生们的美术实践能力和作品效果方面有创意、有成就感, 同学们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 有时语数老师想占用美术课都会遭到学生们的反对或抗议。

4. 反思。

虽然实践探索只有短短的一年多, 却带来不少启示:

(1) 课题不以大小论, 只要实用, 对学科的教育教学有帮助就值得大胆地去尝试。

(2) 课题研究关键要做实, 切忌假、大、空。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 所有的方案只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稍加努力能做到, 就会受到欢迎和支持, 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3) 教育教学及课题研究一定要有学生们的支持与参与, 要有学生们的自觉主动, 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受益。

篇9:认识美术工具美术教案

关键词:案例背景;原因分析;方案设计

一、案例背景

在平常的实际授课过程中,笔者易于碰到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笔者在美术课前就到班里通知学生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全部的美术材料,但第二天上课时,却还是发现仍然有不少学生的画笔、颜料没有带。如果当天美术课为美术技能实践,则美术课就无法顺利地开展。

二是班里总有部分学生,在很多方面都表现比较好,但美术课就是不带美术工具,督促其下次一定要带好工具,这些学生虽然当场满口答应,但下次仍然还是会忘记。考查其原因,并不是这些学生的家庭较困难,买不起画笔颜料,而是有的学生根本就对美术课不重视,认为上美术课根本就没有必要。

三是新课改中初中美术课的要求已经上升到了非常高的台阶,增加了美术手工制作、艺术设计等很多崭新的教学内容,重视将美术同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这一要求使得学生在课程中必须用到大量丰富多样的美术材料,绝不是过去那种仅仅依靠一种纸就可以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美术学习。例如,纸艺中用到各种色卡纸,泥塑用到陶泥、国画用到宣纸等,都得学生自备,对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

二、原因分析

分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一是不少学生对美术课不够重视,将老师的交代忘于脑后。二是每周美术课较少,学生很难记住上周课结束时的老师吩咐,急匆匆上课后却发现忘记带美术工具了。三是的确存在不少学生并没有购买颜料、画笔等美术工具,有的家长对这些工具也不是很懂,特别是一些特种材料,单纯依靠学生自己去购买是不符合实际的。四是很多文具店肆意抬高美术工具的价格,价格往往超出批发价很多,这极大地挫伤了孩子们购买的积极性,对部分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三、方案设计

面对以上几种美术教师授课过程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前准备好各种美术工具,才能确保美术课教学效果的达成。

1.正視问题

必须认识到初中生的学业压力是比较大的,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美术作业是不现实的,为此,应提倡学生当堂就将美术课的练习处理完毕。所以,应提倡在班级内集体保存美术工具材料,一些特种材料或较贵的材料,可采取统一购买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有这样,才能确保美术材料物尽其用。统一在班内保存工具,可以防止出现美术工具忘带的情况发生,省去了老师督促、学生挨骂的窘境,使课堂秩序不会发生混乱。另外,学生当堂完成美术课练习,既能够得到老师的亲自指导,还能够发挥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优势,对于节约练习时间、节省美术材料等都是大有益处的。

2.发动学生

应做好学生的发动工作,使其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应将初一学生作为教学的重点,只要在初一时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初中阶段的美术学习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负责初一年级美术课时,就事先做好了学生的发动工作,同全班同学一起探索解决美术工具携带购买的难题。我建议大家不要一个一个地到文具店购买颜料画笔,而是由班长、学习委员负责,统计好大家的购买项目后,统一到店里去批发,这样可以节约不少钱。还建议同桌或同组同学共用油画棒等不常用的工具,防止重复性购置。提倡购买“单支散装”的水粉国画颜料,防止材料浪费。这些建议提出后,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出了欢迎态度,有的已购买工具的学生,还主动将工具带到班里由生活委员统一保管,效果也是很好的。

3.购买工具

建议通过后,笔者组织班长、学习委员一起到文具店选购美术工具,由于是团购,所以,工具价格是较低的,节约了同学们的经费。一些难以携带的材料工具,店家还提供了送货上门服务。工具送到班内后,又组织同学们对花费进行监督,账目进行公示,确保了同学们交上来的钱做到了“专款专用”。

4.使用保管

工具统一购买后,每次美术课上课前,就可以组织专人将工具分发给同学们,在每个学校小组内,可确定组长为工具的保管负责人,负责工具的发放回收工作。还要在同学中间开展爱好画笔颜料等公用美术工具材料的教育,培养大家爱护公物的意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班内美术工具保管的非常良好,并没有发生丢失浪费的现象,有的同学还能主动监督他人的浪费问题,材料工具的利用率很高。在课后,班长还主动组织同学对工具进行清洗,材料予以整理,之后再将其入柜保管,以便下堂课的使用。在不知不觉间,美术课堂中学生们节俭、互助、友爱之风已蔚然形成。

在引导初中生解决美术工具课前准备这一问题时,应积极取得家长、班主任和学生的广泛支持理解,向大家解释清楚准备好美术工具对于上好美术课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应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为提高美术课教学效果不断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

篇10:《认识常用交通工具》教案设计

《认识常用交通工具》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知道图上画的什么。

2、能正确认读

词语: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

3、学会生字“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字形结构,在田字格内规范书写生字。

4、学习用普通话朗读

句子

,有标点的地方注意停顿。理解句子意思,能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说完整的句子。

5、从小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注意交通安全,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选择能体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从智障学生的智能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技能、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与矫正学生身心缺陷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培养智障学生的兴趣入手,着眼于发展语言,有计划的安排了识词、学字和说话的训练。注意了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了个别化教学与整体发展的有机结合,以补偿学生的心理缺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具体形象、活泼新颖、色彩鲜艳的生活化画面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并通过相应的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礼仪教育,为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四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并能说出名字。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掌握生字“车”的读写。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说完整的句子。

4、对学生进行安全、礼仪教育。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例用完整的话表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车展吗?现在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小点点。来,我们一起向他打个招呼吧。“嗨,你好!小点点。”今天小点点要去看车展,同学们想不想去?那我们也一起跟着小点点去看车展吧。

二、学习新课:

初识交通工具,认读词语,学习生字“车”。

(一)自行车展区

1、师:现在我们跟随小点点来到第一展区,看这个展区里摆放的都是什么?(抽生说)

2、出示自行车图片、词语,认读词语:自行车。

(1)看图领读词语。

(2)师生齐读。

(3)抽生读词语,个别指导读音。

3、师:你家里有自行车吗?你会骑吗?(抽生说)你能用手演示一下骑自行车的动作吗?(抽生演示)

(二)摩托车、电动车展区

1、师:接着我们跟随小点点去第二展区看看,那里会有什么呢?

2、出示摩托车、电动车图片、词语,认读词语:摩托车、电动车。

(1)看图比较并区分摩托车、电动车。

(2)看图领读词语。

(3)师生齐读。

(4)抽生读词语,个别指导读音。

3、师:这两种车你家里有吗?你能演示一下骑摩托车的动作吗?(指导学生说一说、做一做)

(三)汽车展区

1、师:瞧,第三展区到了,哇!快看,这里有好多什么?

2、师:把你看到的说出来和你身边的好朋友分享一下。(指导学生发言)

3、出示图片、词语,认读词语:汽车

(1)师:你想不想当个小老师?那么请你来领着同学们看图读一下这个词语。

(2)师生齐读。

(3)抽生读词语,个别指导读音。

4、师:汽车是怎么开的?来,我们一起来开。(师生共同演示)

(四)学习生字:车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四种交通工具,它们分别是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同学们看在这四个词语当中有一个共同的字――车。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生字。

2、师板书拼音并领生拼读。

齐读后,抽生读,个别辅导学生。

3、拓展词语。

4、认识字形:

(1)车是独体字。

(2)抽生找出“车”字你认识的部分。

5、学习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让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进一步强调每笔的书写位置。

(3)领生书空,抽生书空。

(4)抽生板演,余生自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练习

1、听老师读词语,用“√”标出来。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电动车

2、我会说

(1)我家里有 _______。

(2)我坐过_________。

(3)我喜欢坐___________。

(4)我在路上见过___________。

四、拓展资源(认知导行)

1、火眼金睛。

师:同学们看图,请你辨认一下,说出你认识的交通工具。

2、我会做。

师:请你把相对应的图片和词语连接起来。

3、我来说。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是乘什么交通工具上学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跟随小点点看了车展,认识了好多的交通工具,都有什么?你们还记得吗?这些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们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不但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做一个文明的乘客。特别是乘坐公共车时,上车要跟司机叔叔问好,下车要和司机叔叔说再见。在车上遇到年老体弱的人时要学会主动让座。

篇11:认识美术工具美术教案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了解数学的价值。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手实践是重要的方式。因此本节课要努力体现以下两点:

1.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以教材上的资源为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有序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明的计算工具,从而使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的介绍变得生动有趣。上课伊始,由计算遇到困难引入计算工具,让学生深刻理解计算工具的作用与价值。

2.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教学环节的设计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使用计算工具,放手让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和按键功能,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游戏互动,感知计算器的作用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爱动脑筋,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课件出示题目。

第一组:25×20 45+55 360÷36 1900-100

第二组:123456+98552 3698×46201

36952872÷2332

师:同学们能很快算出第二组算式的得数吗?

生:不能。

篇12:认识美术工具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不同交通工具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外形特征。

2.大胆发挥想象,能创意作画。

3.能正确收拾绘画工具。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已认识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

2.物质准备:勾线笔、水彩笔、图画纸、音乐《梦幻曲》。

活动重难点

重点:表现不同交通工具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外形特征。

难点:大胆发挥想象,有创意地作画。

活动过程

1.观看班级布置的“ 交通工具展览会” 导入。

(1)提问:你们看展览会里都有哪些交通工具呀?这么多交通工具,你们都知道这些交通工具分别有哪些用途吗?

(2)如果让你设计一辆未来的交通工具,你会怎么设计呢?

2.分小组进行讨论。

(1)请你们和你们的好朋友一起讨论,开动脑筋想一想,你想要设计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2)请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自己想要设计怎样的交通工具。

3.大胆设计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根据想象,动手画一画,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2)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设计得和别人不一样。

(3)播放轻音乐《梦幻曲》,启发幼儿对交通工具在外形、用途以及颜色上的大胆想象。

4.点评作品。

(1)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对有独创性的作品给予特别介绍并表扬肯定。

(2)请幼儿自己收拾美术材料。

教学反思: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处处都能看见在交通工具的身影,所以对幼儿来说,对于交通工具是不会陌生的,它贴近幼儿的生活,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可能有些幼儿天天都要和交通工具“打交道”,因此,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共鸣。<来.源快思教.案网>我先带着孩子们观察、讨论了车子的基本结构,孩子们举手发言非常热烈。在讨论未来的车子会有哪些变化、会增加什么功能时,孩子们也充分发挥想象,幻想出了很多新功能。但在绘画的时候,还是有孩子说:“老师我不会画。”于是我提醒孩子,车子有车身,先画一个你想象中车身的样子,然后你想这辆车会有什么功能,把自己的想象添加在车子上就好了。孩子们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篇13:美术认识与教育杂谈

students'thinking mode,improving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multiplex comprehension of the painting and the artistic nature to strengthen students'unique artistic thinking.And the final purpose of art education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be high-quality art talents.

年轻人思想活跃,易追求新生事物,但也易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看到新的形式往往急于模仿,流于肤浅,这是年轻人的特点。却也不妨让他们试一试,等他们感到画面艺术表达力差,缺乏高度、深度和力度是因为自己底工浅时,再加强他的基础,再给予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趁年轻抓紧时间解决基础是极其重要的,但先得让他们认这个理。画面的成功,不仅是靠想法,更应依靠良好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实际上艺术基本功底的强弱往往是作品成败的决定因素。当然这个基础功是多方面的,比如,审美能力、生活的认知力、技术技巧技能,整的观察和整的表现,艺术的再现、再造的生活而非生活本身,艺术思维能力,对生活的深刻感知,对生活节奏和韵律、画面的节奏和韵律、画面形式构成的把握和理解(对立统一、平衡、节奏、变化)等等,这诸多艺术因素的研究都需同学在实践过程中每一项做的专门研究和把握,教师的责任就是带领同学深刻认真的体悟生活,向生活和艺术的深度、广度进行探索,切忌浪费许多时光追寻流行形式,有了好的底子,什么形式都可能做成,而且做得更好。在有限的时光,努力着眼内在实质问题的解决,研究生活,研究艺术(艺术是什么?它不等于生活,它有它自身的语言形式)。要知道,我们研究材料技法,研究艺术的诸多关系,都是为更好的表达目的和思想内涵服务的。没有纯熟的语言运用功力,很难得心应手地表达你的思想和心灵。

下面就以上几个重要概念进行简单说明:

艺术本质: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艺术的本质起内在的决定作用,圆的、方的、硬的、软的、长的、短的、善的、丑的、美的、雅的、男的、女的、大的、小的……画面结构、形体结构、解剖结构、固有色、不同质地都为之本质。

画面形式:第一眼突出的印象,也称第一印象,由于它是第一,所以它特别重要,引导我们看第二眼、第三眼,看内容、看思想、琢磨内涵,以及表现技法。形式在本质上是内容决定的,但会引导人去探索内容;形式是内容的表达方式,最佳形式是画面精神的最佳表达方式。

结构:结构是组织画面的基础,准确把握各种结构关系是顺利表达艺术感知的重要手段。形体结构、解剖结构、空间结构、画面结构,都是同学们应单科抽出来研究的课题。

形体结构是物体的内在本质构造,形是外形轮廓,体是立体、三维的,它们的结合和构成是表现事物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有自然结构(客观存在的事物);空间结构也叫透视结构,常常是深入到可视物体背后,在人的正确视觉下深入到空间里的各种透视缩形结构组合,它的许多部位是被可视面蔽盖的,只能从理解的角度寻找出来;解剖结构主要指人与动物的骨骼、肌肉、韧带的组织结构和运动结构。物体也有解剖,它的构成结构如楼房的钢筋水泥,就是解剖结构,内在的关键筋骨就是解剖结构。

以上三者谓之自然结构(客观存在的事物),其有机结合是极其复杂的,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思维进行组织,这就出现了画面结构的概念:对形状、明暗、色调做纯粹的主观安排。譬如:(1)疏密有致、有松有紧、整体协调,每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环,不能随意添加、减少,它与整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像数学的推理过程不能缺少任意一环。(2)画面呼吸,也叫视觉呼吸,气韵生动,每个地方不能停顿,时而激烈、时而更缓、有合有露。(3)有主、有次、有衬托、有一笔带过。(4)画面的构图形式和语言效果,一定要贴切地表达生活和生活感悟,画家的精神表达目的。(5)深刻领会语言的精神内涵,粗滑、曲直、粗细、方、圆、大、小、亮、暗、灰、鲜、红、白、黄、蓝、冷、暖等的语言都是有它们精神内涵的。(6)整体:整体理解画面才会整体观察生活,整体和局部同等重要,整体是导演角色,局部是演员,导演能统揽全局,熟知每一项景物,每一个人物在整体中的作用和意义,必须有能力更好的演好自己的角色(个性角色)以及明白与其他角色的关系。整体是更具统一性、和谐性,格调统一,形与色更具统一,各种关系更加接近自然精神。

只有运用了主观能动性,不机械的照抄自然,画面才能有独立于自然之外的意义。

要真正安排好画面结构,还涉及到以下几个概念:

生活节奏:生活中有各种节奏关系,要善于发现和表现生活的节奏,但画面并不能照抄生活节奏。画面节奏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主观设定的节律,艺术的节律是以生活为渊源,自然节律是一种参照,然后重新设计出符合生活、符合艺术的节奏关系。

艺术节奏:讲抑扬顿挫、强弱变化,各种对比协调。而思维情绪化、非理性、主观性、随意性、跟随作者的情感自然流露是艺术不同于替他学科的重要属性。作者主观设计的某种构成图案,如哪里实、哪里虚、哪里突出、哪里减弱等,是为欣赏设计的。譬如毕加索的线描、马提斯的《舞蹈》等。

画面节奏和韵律:前、中、后;大、中、小;黑、白、灰;粗、中、细……

艺术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欣赏艺术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度的作品好在哪里,不好的作品不好在哪里,涉及了色彩美感、对比美感、协调美感、线的力感、虚实感、空间感、质感、遒劲感、笔触速度感等的欣赏。有一个好的欣赏和鉴赏的眼光,需要平时要不断的提高,甚至是你表达到什么程度,才会欣赏到什么程度。对作品的好坏看不懂,没有眼光是最可怕的事,那如同盲人走路难寻目标,一个好的眼光可避免走许多弯路,而弯路走多了会误人。无论社会现象是什么,有好的眼光才有好的目标。作品是否表达够味,是否表达出了你的感受,是否要表达的具有感染力,精彩更不易,决定于你的艺术修养和技术修炼能力。伦勃朗的《带头盔的人》,人物刚毅有力的神情,头盔的金属质感表达的如此感人,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修养之深和技巧表达的高度。

米罗的画捕捉到了厚重朴实,纪念碑式的人物形式,普通百姓的高大;柯罗的画捕捉到了痛苦、生命的战栗;安格尔捕捉到了典雅、华贵、安祥。由于创作者的思想爱好和性格习惯的不同,人的艺术精神是不同的,我们只有捕捉这种独有的精神,才具有艺术表现力。比如说石头有石头的精神,蔬菜、水果各有其性格,甚至人的一双鞋,都是有生命的,反映着穿鞋者的身份、地位、修养,以及鞋子本身的新旧衰的生命过程。比如凡高的油画“鞋子”它极具有生活和艺术的感染力。

最后是应用于画面实践的构图:构图基础是框架,是设计蓝图,虽然它还不成型,但它极其重要,一幅画的成功与否构图第一重要。构图的形式是依据内容的,当然新的创意形式,好的画应是全新的,形式新、技法新:(1)构图新,平时要研究不同的构图所包含的不同含意,挖掘不同构图的精神内涵。(2)讲合情、合理。(3)讲形式美感。

对于学习,有一点很重要,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很难学到的。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人家画的方,你也画的方,人家用圆线你也用,人家用刷子你也用,人家变形你也变,追求表面毛皮,象是墙上芦苇两边倒。材料、技法、画面某种形式追求都属表面的形式。要学习其精神和治学态度,不可追求其表面形式,人家独有的综合因素和精神内涵你能拿走吗?性格不同、修养不同、认知不同,包括作画时人的情境不同,作品真正的灵魂你学不走。年轻人思想活跃,追求新鲜事物是好事,但一味的追求流行,不去脚踏实地的研究生活和不断地艺术实践,那就是坏事了。

画面不是生活,是作者再造的生活,是作者理解和表现的生活,是作者文化和艺术的体现形式,是作者喜怒哀乐的体现,是作者艺术理解力和表现力的体现。再造思维每个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与人的各种区别,喜好不同,修养不同,艺术功底不同,理想追求不同等,所以作画理念不同、风格就会自然形成,这也就说明风格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是作者由综合因素产生的,是必然的产物而非偶然,水到渠成。年轻人刻意追求某种风格和形式,只是一种毛皮,而非真正的风格。生活的感知力,对自然物象不仅仅是形与色的感受,更是一种精神的体验,每个事物都是有精神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只有发现和认识自然的那种独特精神,才能表达出来捕捉到生活。

画面内在精神、内在关系,以及运用恰当(贴切)语言形式表现。这是共同的东西,学习应解决对画面的认识,对艺术表现的认识,要解决由生活到艺术的诸多关系,要充分认识画面是艺术品而不是生活。丢勒的素描《兔》是精彩至极的素描,在自然面前同样是表现自然,刻画自然,有的人精彩、有的人平平,这是艺术表达能力的不同所至,艺术表达要具有力度,力度的产生是与作者艺术语言的运用程度,对生活的理解程度不同所至。

表面的东西容易解决,表面形式甚至一看就会,关键看你在某种表现形式的功夫和表现精神力度,决定水平的高低(靳尚宜)。

艺术共同追求、共同遵守的关系、共同的高度是什么?作品的精神,表现的深度、高度、力度。谁都可以有一种想法或者叫创意,但要表现好就需要对艺术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对表达能力的研究和把握程度,是决定一个创意的成败。为什么塞尚静物价值连城,我们的一文不值,有些人的几万、十万、百万……就是因为画面贯穿的精神文化不同,塞尚对色彩的研究,画面结构的理解,形体、线条、明暗、色彩的把握。诸多艺术语言的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富有深刻表现力度的表达,都是独一无二的。

要学习永恒的公认的东西,中外艺术史上列出的人物的东西,要认真研究学习百利无害,对社会流行的许多东西看看而已,不能作为目标去追求。如果在本行业有不懂的问题,要向姐妹虚心学习,听听音乐、看看文学作品、看看书法,欣赏一下舞蹈,艺术有许多共性,这里不懂的东西,别的艺术里也许一下就明白了。

摘要: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结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实施恰当的美术教育,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对画面的多重理解和对艺术本质的感悟,使学生打好坚实的基本功,培养独特的艺术思维,成为高素质美术人才。

篇14:认识美术工具美术教案

关键词:材料工具准备;习惯;策略;美术;小学生

充分的工具材料准备是美术学习活动的重要部分,是一堂学有实效的美术课的基础。但是美术课堂上经常出现因材料工具准备不全,而无法正常参与美术实践活动,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的现象,因为没有养成准备材料工具的习惯,致使学生处于被动,甚至神游于课堂之外。因此,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的习惯培养策略,引导学生乐于准备、善于准备、巧于准备,帮助学生形成准备意识,逐步培养准备材料工具的习惯。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准备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创设积极的情境,在有层次地发现和学习成果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积极的情境驱动下做准备。

1.教师要利用每堂课后面的时间增加新课预习过关游戏环节,设计问题指导预习,激发学生准备的兴趣

如,在预习“规划每一天”中,设计2个问题“猜一猜,课本中的挂历、年历、台历用的是什么材料和工具?”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呢?”“因为台历的支架要厚一点的纸来做才会牢固,每个月的台历用薄一点的纸张就可以了。”是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准备好不一样的纸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准备好不同色彩的纸张。“说一说,你身边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这样的作品?”“老师,我可以用树叶作为每个月的图案。”“老师,我还可以用照片制作呢?”“是的,你们太棒了,有这么多的主意,我们身边的资源,比如,我们已经完成的作业、校园里捡到的美丽的树叶等都可以用来制作一件有趣的作品,相信同学们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完成下一堂课的学习。”在预习过关游戏中,学生对于新课的学习充满期待,自然乐于准备材料工具了。

2.教师要抓住时机,把示范舞台留给学生

如,在学习”给您提个醒儿“中,有学生用了海绵纸来做提醒文字,这是学生准备的与众不同的材料,教师就请他上台为大家示范怎样把海绵纸变成文字,这位学生在垫板上用小刀仔细地刻出了文字,在教师的导问下,这位说出了因为海绵纸刻出来的字贴在彩卡上比较好看,手摸上去软软的,有立体感,自己很喜欢。学生通过自己的眼、手去感受了材料,并通过这次示范,把新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教给了全班同学。这样的分享和学习,比教师的示范更有影响,学生在悄悄的比赛中,自然会更多地去发现并准备新的材料。

二、指导管理。让学生善于准备

美术媒材及工具的管理,是美术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是学习准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者庞国维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材料工具的准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读懂教材,从中得到如何准备材料工具的信息,并帮助学生管理美术工具材料。

一方面,要用好第一堂课指导学生如何准备材料。在熟悉人教版第七册“给您提个醒儿”这课时,从学生作品“吾日三省吾身”这个提醒牌中,通过引导观察色彩、构成、工艺等,得到这是一堂手工制作课,要准备好至少3色卡纸、手工剪刀、固体胶或双面胶等工具材料的结果,再结合笔记,让学生做到对应该准备的材料心中有数。通过例图的观察指导,使学生学会了从作品中分析应准备什么媒材、工具,逐步形成自主准备、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管理美术工具材料。教育家蔡元培说:“所谓教育,其实就是为学习提供帮助。”针对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师要在多方面进行帮助与指导,并尽量做到简单、好操作。小学美术课程以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划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又有手工、绘画、国画、综合材料等类型,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活动中需要准备多种工具材料,但每课所用的又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媒材、工具进行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管理媒材、工具的意识,针对每堂课的不同类型,准备好不同的媒材、工具。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建立“分类包”“百宝袋”的做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分类包”,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如,人教版第七册,根据各课学习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绘画类、手工类、国画、综合类四个分类包,将双头勾线笔、油画棒、水彩笔、水彩,水粉工具包等放入绘画包;将彩色纸张、剪刀、双面胶、固体胶等放人手工包;将宣纸、国画颜料、毛笔、旧报纸、塑料瓶等放入国画包;将平时收集的纸盒、旧纸、瓶罐等放入综合包。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提前熟悉各种材料工具,有利于课堂上的进一步学习与使用。然后将分类包按照每堂课后的布置装到较大的“百宝袋”中,与特别要求的材料一并带到课堂上,在“分类包”的准备和“百宝袋”的整合中,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更多的思考与尝试,逐渐形成美术学习活动的习惯。

三、因势利导。让学生巧于准备

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要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材料工具的准备应是与表达情感、思想紧密结合的,是学生利用工具材料和其他媒介有意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开始,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正面评价,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增进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而逐步形成准备的习惯。

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善用生成性资源,让准备有激情。对于未能按要求做好准备的,教师要慎用批评,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前准备,学生来上课,不是希望得到批评,而是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不当的批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造成学生厌恶和排斥美术学习的心理,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七册“今天我值日”中,学生带了一把剪刀和彩卡放在桌上,“这是一节绘画课,你带了手工的工具材料,你是怎么想的呢?”“老师,我准备错了。”“既然带来了,你能不能让这把剪刀派上用场呢?”……这时,另一个学生脱口而出:“老师,他可以先把人物画在纸上,然后剪下来,贴到值日的场景中啊!他可以和学习小伙伴一起合作。”多么善于思考的一位学生,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带到了这堂课,也为这堂普通的绘画课一下子变得富有新意了,我顺势引导“是的,我们要把值日的同学安排到画面中的适当位置,让画面中的我们变得更突出。”这位抢着发言的学生给了我一点启发,不能让没做好准备的学生在课堂上呆坐,教师应当伸出援手,并引导学生反思和变通。

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指导材料、工具的使用及组合,促进学生对材料、工具的使用进行反思,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通过成功体验,不断巩固学生的准备习惯。在教学“会走的玩具”中,学生用白色纸张制作了公鸡的身体和翅膀,教师追问“怎样使公鸡的翅膀更有创意呢?”促使学生使用之前学过的线条知识、色彩知识技能进行美化,把绘画工具材料用起来,用剪贴的形式,让卷、折、剪、贴变得更有层次,组合成有长长的漂亮尾巴的公雞。通过追问,让学生把工具材料的准备由简单的分类包跨越到了可以根据自己的预习想法,再多准备一样分类包,从而逐步建立起学生因自己的创意而去准备材料的意识和习惯。

上一篇:“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倡议书下一篇:【精华】房屋公证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