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手教案

2024-04-28

认识小手教案(精选12篇)

篇1:认识小手教案

适合年龄:12—18个月的宝宝

游戏作用:认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部位,并进行相应的手脚运动,促进身体智能的发展。同时通过游戏可增强宝宝对情境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并懂得用手势来进行沟通。

所需道具:范晓萱的《健康操》卡带或cd、录音机或cd机

游戏步骤:

1、妈妈和宝宝坐在地上或床上。

2、妈妈先将双手抬高,并且转动前臂,问宝宝:手在哪里?同时抬起手来转一转,然后让宝宝跟着模仿动动手。

3、妈妈将脚伸直放在前方,并且把脚放在地上随意动一动。再问宝宝:脚在哪里?然后把脚动一动。然后让宝宝跟着模仿动动脚。

4、等到宝宝学会动动手和动动脚后,妈妈就放《健康操》的音乐,和宝宝一起来做运动。配合歌词“动动手啊!动动脚啊!勤做深呼吸”,宝宝跟着妈妈做出动手、动脚的动作。其它的音乐部分则可让宝宝自由摇摆身体。

tips:

12—18个月大的宝宝,语言的区辨及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他们可以了解简单的语词及动作指示,也可以模仿简单的音、字,他们常常发出一些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声音。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他可以把一些声音和特定的动作或物品作连结。在这过程中,他们便学会了这些对象或动作的命名。在这个游戏中,宝宝如果会听到声音而做出相应的动手、动脚的动作,这说明宝宝已有一定语言理解能力。

篇2:认识小手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上有五根手指。

2.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称。

3.了解手的作用,知道要保护手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图片、PPT、音乐《身体音阶歌》《五指歌》

三、活动过程1、1.音乐《身体歌》。

师:请宝宝起立,把小板凳轻轻地推到小桌子里面,自己找一个空闲的位置来活动一下我们的身体好吗?(好)(播放音乐)1.认识小手:

师:宝宝的跳的真漂亮啊!请宝宝轻轻地坐回自己的座位,宝宝想一下,刚才我们跳舞的时候,我们的小手指到了哪里?(引导孩子说出小脚)我们的小手拍到了哪里?(膝盖、屁股、肩膀)我们的小手这么厉害啊!碰到了我们的身体这么多地方。二基本部分

1.知道人有两只手,两只手的大小一样,也叫一双手。

(1)师:刚才啊我们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戏,现在请你数一数你有几只手?老师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只手(两只手),(2)知道两只手也叫一双手师:小朋友都有两只手,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比的?(请幼儿自己先探索方法,再教给幼儿比的方法,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指)小结:小朋友都有两只手。两只手是一样大的,所以它又有另外的名字叫一双手。

(3)举手游戏:老师说“一只手”、“两只手”“一双手”请幼儿举手。

2.数一数,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从拇指开始,按次序进行,口手一致地点数,数好后再换一只手数。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你数数自己的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小结:每只手上有五个手指。

3、学习五根手指的名称。

(1)师:我们的五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先请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你的五根手指长得是不是一样长?(让幼儿自由讲)找出你最长的手指,并把它捏住。老师介绍:“这个手指长在中间,所以叫它中指。”老师伸出大、小拇指,问幼儿:“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幼儿说出大拇指与小指)老师伸出一个手指点东西,介绍:“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老师介绍:“还有一个手指没有名字,我们叫它无名指。”

(2)小结:刚才呀我们认识了自己的五根手指,知道了它们的名字。最长的手指呀叫---中指;大的粗的叫----大拇指;小的细的叫----小指;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没有名字的手指叫----无名指。

(3)以游戏形式巩固。休息:现在呀我们要请我们的手指休息了。大拇指睡着了,食指睡着了,中指睡着了,无名指睡着了,小指睡着了,我们都睡着了。起床: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指醒了,小手拍拍都醒了。

三播放PPT《如何保护自己的小手》

利用幻灯片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1)手的作用。师:我们大家都有一双手,那么手有什么用处呢?(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考虑)我们的小手能拿东西、洗脸、刷牙等。(幼儿先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后出示幻灯片小结)

(2)保护手。师:手的本领很大,能为我们做许多事,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手。幻灯片提示:不要用刀子或剪刀把手弄破,不要咬手指头,勤剪指甲,勤洗手,冬天还要擦护手霜、戴手套等。

四、结束部分

1、音乐《五指歌》

篇3:《认识物体》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知道它们的名称, 初步感知其特征, 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 使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立体图形卡片、有关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你们瞧, 谁来了, (出示课件:喜洋洋) 初次见面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赶快打开看看吧!你们能把相同的物体放到一起吗? (出示要求:把这些物体分成两类, 再分成四类)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类, 可以按颜色分, 可以按形状分………今天, 我们再来分一分, 好吗?你可以自己分, 也可以同桌, 还可以小组分。

1) 学生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

2) 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 你们的分法和他一样吗?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 揭示课题: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四位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物体。

二、操作交流, 探究新知

1. 感知长方体。

(1) 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请孩子们在学具盒中拿出和老师手中一样的长方体, 请孩子们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赶快行动吧!

(2) 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长方体上面发现了什么?再摸一摸自己的物体, 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 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2. 触摸———对几何体的感知。1) 感知长方体。

(1) 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 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 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 汇报: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 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

A.引导学生数长方体的面。B.长方体的面的特征。

2) 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1)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 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样的物体, 就拿出来看一看, 摸一摸, 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2) 汇报:指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特征, 其余学生拿出相应的物体进行观察后进行补充:

正方体:方方的,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圆柱体:上下一样粗, 圆的。球体:光光的。

3. 比较。

(1)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2) 学生分别拿出几何体在桌面上轻轻的滚动。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圆柱体和球体能滚动, 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5. 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

指生答:它们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6. 到底掌握怎么样?

老师要考考你们, 小黑板出示第60页的课堂活动的第一题指一名学生上黑板完成, 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3) 通过讲故事搭围墙, 来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稳定性。以及圆柱和球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活动

1. 奇妙的口袋。

今天, 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 里面有许多神奇的东西, 你们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如果你能用手摸出它们是什么?那么这个物品就奖励给谁。

2. 搭积木讲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用所学物体搭成自己喜欢的玩具。比一比, 谁最有创意。学生展示。

四、全课小结

今天, 我们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搭成了各种玩具。大家真了不起, 这节课, 大家掌握很好。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喜洋洋吗? (出示课件喜洋洋图片) 喜洋洋对大家说: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做个有心人, 用你们的勤劳、智慧, 铸就知识的殿堂。用你们勤劳的双手搭建成房屋、大厦, 创造出我们美好的明天。

五、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导入一开始我想采用直观导入, 直接出示物体图形, 后来我一想, 设计一个好的开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头开得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一节课的成败。我选用喜洋洋来做为班级小客人来贯穿此课堂, 对学生来说那更具有吸引力。

在讲解长方体的特征时, 我采用了模仿法, 我先出示一个长方体, 先摸, 再感觉, 然后再说。在讲第二物体时正方体时, 让学生采用像老师一样试着摸一摸, 再感觉, 再说物体特征。在教具上我采用众多的教具和学具, 能使每组小朋友们直接感受到实物。更直观地去发现问题, 去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我设计一个游戏奇妙的口袋, 让学生看不到东西而摸到后, 说出他的感觉。愉快的游戏, 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感, 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将其由无意到有意注意, 调动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喜欢听故事, 若能把故事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 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环节当中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三只小猪盖房子》, 故事内容:“三只小猪在山上建了一座漂亮的新房子, 他们要请他们的好朋友们小熊来做客, 大清早, 小熊就出发了, 哇!好漂亮的房子呀!可是空旷的山坡上一座孤零零的房子, 要是大灰狼来了可怎么办呢?小熊想要是在房子的四周修建一面高高的围墙, 这样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师引导小朋友们愿意伸出友谊之手, 帮助小猪搭围墙吗?一句话, 透露出小朋友们的热情与友爱。体现了新课标中在课堂中, 素质提高, 更具有养成性教育。

篇4:动动小手认识身体

爸爸瞧,妈妈看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真好看。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看不见。

爸爸妈妈快来看,宝宝的小手又出现。

《母子健康》提示:

7~9个月的小宝宝开始逐渐发展“物体永存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当一个物体从眼前消失,他们也会知道这个物体依然存在,只是看不见了。小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这么大的宝宝会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因为恰好符合宝宝这个年龄段的发展需求。

我的身体

我的头,我的肩,这是我的胸。

我的腰,我的腿,这是我的膝盖。

小小手,小小手,小手真可爱,

上面还有我的十个手指头。

《母子健康》提示:

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比如新生儿,父母可以让他躺着或者坐着,一边念这个歌谣一边指宝宝的相关部位,说到十个手指头时可以用手每个都捏一捏。这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感官体验。

1岁半前后,宝宝处于学步期,能够越来越多地指出自己的身体部位,这是宝宝自我认知能力在发展。手指谣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身体。

对再大一些的宝宝,手指谣还可以帮助他们活动四肢,当作孩子们的体操。

除了手指谣,我们还有很多帮助宝宝认识身体部位的小游戏。比如:

1 把宝宝的脚藏到被子里,然后问他:“脚在哪儿呢?”拉着宝宝一只手说:“眼睛!”让他用另一只手指自己的眼睛。

2 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留意寻找介绍身体部位的机会。穿衣服是个好时机,父母可以一边帮宝宝穿衣服一边说:“把手伸到袖子里,把脚伸到袜子里。”

3 在宝宝对自己身体部位的认知更熟练以后,父母还可以带着他看照片,帮他找出哪个是自己,指认照片上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周晓音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本科、硕士,碧桐书院幼儿园创始人,美国学前教育学会会员。在深入研究了主要的西方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之后,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拍手4次)

我的小手举起来。(双手举过头顶,在头上摆一摆)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拍手4次)

我的小手转起来。(双手在胸前转动手腕)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拍手4次)

我的小手抱起来。(双手握在一起)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拍手4次)

我的小手藏起来。(双手背到身后)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拍手4次)

小手小手变出来。(双手在身前左右摆动)

眼睛在哪里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拍拍你的双手)

手指伸出来。 (伸出你的食指)

眼睛在哪里?(用一种夸张的语气问)

眼睛在这里,(指你的眼睛)

用手指出来。 (一边指着你的眼睛一边用眼神鼓励你的孩子)

《母子健康》提示:

对1岁左右包括1岁以内的宝宝,父母的手指可以指宝宝的眼睛或其他部位,帮助他寻找自己的身体部位。随着他自我概念的发展,父母指自己的五官,宝宝也一定会对应成自己的五官。

注意哦,父母可以灵活使用这个儿歌。比如,把眼睛改成其他任何一个身体部位,鼻子嘴巴等等都可以。这个游戏教会宝宝认识五官和身体部位,让他增强自己的身体意识。

《母子健康》提示:

听到“拍拍”就拍手,既是音乐节奏学习,也是数学学习。把“拍拍”两个字的组合当作一种模式,听到就拍手,既需要宝宝理解这种规律,还需要他集中注意力寻找儿歌中符合规律的模式,准确控制自己能按照节拍拍两下。较小的宝宝往往会使劲乱拍一气,大一些后,虽然能够拍两下,但是拍不到节奏上,到了大概4岁以上才能准确拍到点儿上。

但是小宝宝的父母依然可以跟孩子玩这个游戏,新生儿的父母可以让宝宝躺在床上,拉着他的手做动作,就像做体操一样。当他能坐起来以后,父母既可以和他面对面做这个活动,也可以让他坐在自己腿上,面朝同一方向拉着他的手做这个活动。

手指谣做完最后一个动作,父母还可以胳肢宝宝的腋下。宝宝非常喜欢这样亲密的活动,这对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很有帮助。

篇5:小班游戏活动教案:《认识小手》

一、活动背景

小手是幼儿最常用、最熟悉的身体部分,他们每天用小手做许多事情。但幼儿对自己的小手认识还不是很明确,不能分辨和说出自己手指的名称。因此借小手这个主题我设置了本次游戏活动——认识小手。主要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小手,喜欢小手,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这个主题活动融合了游戏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来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称。

2.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相关音乐、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举你的双手摆一摆”进场

师:今天来到了大活动室,看看后面是不是有很多的客人老师啊?现在我们就以特殊的方式向客人老师们打声招呼,好吗?(师幼一起边说边做:拍手、跺脚,一起点点头。拍手、跺脚,扭扭小屁股。拍手、跺脚,转个小圆圈。拍手、跺脚,问声老师好!)

(二)游戏:听我说,跟我做“请你像我这样做”

师:嗯,我们小二班的宝贝们真有礼貌!首先,我们先来活动活动我们的身体。

师幼一起做(教师边说边带幼儿做动作: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依次拍头、拍肩、掐腰、拍屁股、拍腿坐好)。

师:嗯,宝贝们做得真棒!刚刚你们都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拍的啊?

小结:嗯,我们的小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手朋友。

(三)认识小手,说出其名称

师:老师今天要考考宝贝们,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依次出示右手、左手,问这是哪只手呀?

幼:右手,左手。

师:宝贝们都有几只手呀?(两只手)

小结:两只手,我们也叫它一双手。一起说一下,一双手!那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右手。(出示右手,幼儿依次认识手心、手背、手掌、手指头。)

师:它们都是好朋友,老大叫什么呀?(大拇指)

师:边做动作边唱大拇指歌(此时幼儿和教师一起做)。

师:依次认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师:都认识了小手,现在我们来做一套手指操。请小朋友们跟着我把手指一个个伸出来。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中指、无名指、还有小拇指大家都睡了。(嗯,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无名指、还有小拇指大家都醒了,伸伸腰都醒了。)

五、手指游戏:“剪刀、石头、布。”

师:啊,我们都认识了小手朋友,我们的小手不仅能做很多事情,而且还会变魔术。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伸出你们的小手,一起来玩游戏。(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带幼儿做游戏。)

儿歌: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一块石头,我是小白兔。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两把剪刀,亲亲小白兔。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一块布,抓住了小白兔。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一块石头,我是蜗牛,不是免。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块布,二块布,我是章鱼,不是免。

游戏反复玩两遍。

六、播放视频歌曲:走路

师:我们的小手可真神奇啊!它不仅可以变小白兔、小蜗牛、章鱼,还可以变出很多的小动物,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听听看除了小白兔,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了。(播放歌曲,走路。)

师:谁来了?

幼: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

师:嗯,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巧,都听出来了,那下面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再表演一遍给客人老师看好吗?(师幼一起表演走路。)

七、总结

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好,那下面你们就拉着自己的好朋友,开着小火车一起出去做游戏好吗?(“开火车”游戏结束。)

八、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游戏。

2.在日常生活中,知道保护自己小手的一些方法。

3.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的活动,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在家里为爸爸妈妈服务,为自己服务,为集体服务。

九、教学反思

选择这节课是因为小班幼儿初入园,生活常规没有形成,不会保护自己的手。所以我选择“认识小手”这节集体教育活动,希望能帮助幼儿认识和说出手的名称及其作用。本活动以“幼儿的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谈话法和感知操作法等教学方法。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玩手指游戏非常感兴趣,也非常认真。活动开始,我带领幼儿做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一边拍手、一边做动作,来感受小手的灵活和有趣,进一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观察,让他们自己发现手上有什么,有几个手指,并进行手指名称的认识。在游戏活动中加入了幼儿常做的有关小手的小游戏,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小手的能干。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强,又大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篇6:认识小手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小手,了解小手的作用,懂得怎样保护小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卡片(颜色卡、动物卡)、活动室里小朋友知道的任何东西。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十个亲兄弟,天天在一起,又有长来又有短,一起干活真卖力”让小朋友想一想,猜一猜(老师边表演边说)。

二、认识小手

(一)认识手指

1.让孩子伸出小手“摇一摇,拍一拍,搓一搓,甩一甩”,师:看小手跑到我们眼睛前面了,数一数我们有几只小手(练习点数),看看我们的小手上有什么?(假如孩子说不出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看这一根一根的是什么呀?)。

2.师:现在老师要把手指中的老大请出来了。你认识它吗?(让孩子说一说)来跟我们的大拇指打个招呼吧,Hello!大拇指。

3.紧挨着大拇指的好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食指。把你的食指伸出来,摇一摇,Hello!食指。老师的声音可以渐变。引导孩子的注意力。

4.让孩子到老师的跟前找一找最长的那根手指,(谁坐的好让谁找暗示孩子要坐好)。跟中指打招呼。

5.找一找剩下的手指中最小的,举起来让老师看看,同小指打招呼。

6.老师表现出非常惊讶的表情告诉小朋友,我们忘记了一个手指,它现在肯定很不愿意了,老师来问问它的名字,把无名指举到耳朵前,好象无名指在说话一样。(可以增强孩子的好奇心)

(二)认识手心手背,孩子知道手心手背以后,以游戏的方式,让手心亲一亲,手背亲一亲,也可触摸身体的各部位

三、小手的用途,让孩子大胆发言(自由讨论)

四、组织游戏,让幼儿用小手触摸各种卡片和物件,也可触摸老师

五、保护小手,怎样保护小手引导孩子勤洗手。然后大家一起去洗手

六、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手是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在接触和使用的。即将升入中班的幼儿处于第一个自立期。自己动手既是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这时期的幼儿,总想摆脱成人的照料,但是幼儿对自己的手缺乏真正的了解,缺少保护手的知识和能力,活动目的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家园协同培养幼儿的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活动结束了,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听着孩子们的话语老师知道我们的宝宝长大了,孩子们的小手越来越能干,孩子们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已经放心,他们一定能做一名合格的中班小朋友。这次活动给孩子们增添了乐趣,也让我在不断地反思中找到了差距,我今后要不懈地努力,向各位老师请教,不断地优化我的教学策略,提高我活动中的驾驭能力。

篇7:认识小手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上有五根手指。

2、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称。

3、了解手的作用,知道要保护手的方法。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关于手的作用及保护方法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做游戏。游戏:听我说,跟我做“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后伸。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

二、基本部分

1、知道人有两只手,两只手的大小一样,也叫一双手。

(1)师:刚才啊我们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戏,现在请你数一数你有几只手?老师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只手(两只手),(2)知道两只手也叫一双手师:小朋友都有两只手,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比的?(请幼儿自己先探索方法,再教给幼儿比的方法,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指)

小结:小朋友都有两只手。两只手是一样大的,所以它又有另外的名字叫一双手。

(3)举手游戏:老师说“一只手”、“两只手”“一双手”请幼儿举手。

2、数一数,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从拇指开始,按次序进行,口手一致地点数,数好后再换一只手数。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你数数自己的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小结:每只手上有五个手指。

3、学习五根手指的名称。

(1)师:我们的五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先请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你的五根手指长得是不是一样长?(让幼儿自由讲)找出你最长的手指,并把它捏住。老师介绍:“这个手指长在中间,所以叫它中指。”老师伸出大、小拇指,问幼儿:“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幼儿说出大拇指与小指)老师伸出一个手指点东西,介绍:“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老师介绍:“还有一个手指没有名字,我们叫它无名指。”

(2)小结:刚才呀我们认识了自己的五根手指,知道了它们的名字。最长的手指呀叫---中指;大的粗的叫----大拇指;小的细的叫----小指;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没有名字的手指叫----无名指。

(3)以游戏形式巩固。休息:现在呀我们要请我们的手指休息了。大拇指睡着了,食指睡着了,中指睡着了,无名指睡着了,小指睡着了,我们都睡着了。起床: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指醒了,小手拍拍都醒了。

三、结束部分

利用幻灯片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1)手的作用。师:我们大家都有一双手,那么手有什么用处呢?(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考虑)我们的小手能拿东西、洗脸、刷牙等。(幼儿先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后出示幻灯片小结)

(2)保护手。师:手的本领很大,能为我们做许多事,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手。幻灯片提示:不要用刀子或剪刀把手弄破,不要咬手指头,勤剪指甲,勤洗手,冬天还要擦护手霜、戴手套等。

篇8:认识小手教案

教学重点: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教学难点: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方法。突破方法:小组合作, 共同探索。

教学准备教具:各种有角的实物或图形、实物投影仪, 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学具:剪刀、三角尺、小闹钟、纸扇、小木棒、硬纸条、图钉、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星期几? (生答:星期四) 又到周末了, 周末你们玩些什么?上个周末, 小明和小红可忙了, 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 (做手工) 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 (生答, 师播放课件展示)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 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 想知道角的样子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探究新知

(一) 引导观察, 初步感知。

1. 谈话: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 (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师 (出示实物剪刀) :打开剪刀, 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角。 (师指出, 并用课件闪烁角) 这就是剪刀上的角。师:三角形纸片的这里也是一个角。 (课件闪烁) 师:剪刀、三角形纸片上都能找到角, 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 (拿出实物钟, 转动指针)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 (课件闪角) 。

(二) 适时抽象, 建立表象。

1. 初步感知角。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 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 再标上角的标记, 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 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 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 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电脑出示图片, 抽象出角。

2. 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板书画出角, 并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然后请学生读一读。师:看了这么多角, 又认识了角各部分的名称, 想不想自己动手摸一摸?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 同桌两个人合作, 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 摸一摸角的两条边, 说一说摸的感觉。生:角的顶点是尖尖的, 两条边都直直的线。师: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3. 找一找、摸一摸:

在你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黑板上面贴国旗的五角星、课桌表面的角, 门窗上的角。通过了解国旗这一教学活动, 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每个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全日制学校除寒暑假外, 每天都要悬挂国旗。

4. 现在大家闭着眼睛想想角形状。

(三) 判断比较, 深化表象。

1. 学生判断思考,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说说理由。 (课本第65页第1题)

2. 继续看,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课本第66页第2题)

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三、观察比较, 感悟角的大小

1.尝试操作, 实践体验。

既然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那小朋友们想不想做小小设计师, 自己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角呢?那现在, 用准备好的材料, 小组活动, 开始。

2.独立尝试。请学生合理选择自己身边的材料亲自动手做几个角。

3.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制作方法, 用的什么材料?是怎么做出来的?

4.展示成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做的角。介绍一下自己做的角, 说出各部分名称。

5.比一比刚才制作的角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角大, 有的角小) 感知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跟着老师旋转用两根硬纸条做成的角, 使角慢慢变大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6.得出结论:角的大小其实与边的长短无关, 而与两条边叉口的大小有关。

7.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3个钟面) 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形成不同的角。学生讨论这三个钟面上所形成的角哪个角最大, 哪个角最小。

8.实践比较, 迁移内化。 (1) 折合变化。 (课本第66页第3题) (2) 灵巧的小手。 (课本第66页第4题) 学生活动并展示作品。

四、学生总结角的特征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学生介绍认识的新朋友———角的特征。

五、展示生活中的角

多媒体展校园里美丽的角。

评析:教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做手工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从画面的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再从平面图形中引出新知———“角”。这样的导入, 不仅符合几何平面图形的一般规律, 而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沟通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例, 引导学生观察,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并初步感知角的特征的过程,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活动中, 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参考文献

篇9:认识小手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2)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3)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本领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认识手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教学难点:感知比较手各部分的特征,知道它们的名称。

三、活动准备

1、手的图片;2、动物大指偶5个小指偶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3、操作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积木;(3)绘画(涂色:“我的小手”);(4)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四、活动过程

(一)用音乐引出课题

师:昨天老师在网上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我下载下来了,我们来听听歌曲中唱了什么?(播放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小手本领很大

提问:1. 除了歌曲中唱到的本领,小手还有什么本领?(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

老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本领真大,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本领为什么会这么大呢,手上有些什么呢? 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三)观察认识手

提问:你的手上有什么? (手指) 你认识它们吗?

(四)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

师: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挨着大姆指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让幼儿伸出中指;挨着中指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

2、巩固认识手指。游戏:“戴指偶”

游戏:“戴指偶”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指偶戴在相应的手指上。幼儿说:我把* *戴在* *指上。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长在哪里? (手掌);(2)手还可以怎样分? (手心、手背)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五)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手会怎样? 怎样保护手?

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没有手我们就会特别不方便,不能自己喂饭、穿衣服,什么事都要别人帮忙,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做到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六)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的本领更大,教育幼儿多动手,勤动手

提问: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本领更大? 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我们小手的本领能这么大吗?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七)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把操作本材料(1)夹珠子(筷子、木珠),(2)积木,(3) (绘画(涂色:“我的小手”)分别放在三张桌子上,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选择操作材料来丰富小手的本领。教师巡回指导。

五、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给予及时适当的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留意那些能力相对较弱幼儿的情绪,增强其自信心。

六、活动延伸

篇10:认识小手教案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快思.教案网!(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篇11:对认识小小手教学手段的反思

对认识小小手教学手段的反思

万石幼儿园幼儿教师五大领域教学反思评比活动 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我紧张万分,从选课开始,我就拿不定主意,也许是我没什么特长的缘故吧!最近我发现班里小朋友对儿歌非常感兴趣,只要听到有音乐的地方总能看到小朋友手舞足蹈,虽然有时看不懂宝宝们在做什么,但是只要他们会大胆用肢体语言表达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了,加上小班级的幼儿比较适合简短的儿歌,所以我就选择了《小小手》这一课题来满足幼儿的.需要,这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适合他们的年龄特,乐于孩子们接受。 我开始我的准备工作,找资料、写教案、改教案、准备教具。忙乱中迎来了开课的那一天,快到时间了,我感觉心都快从口里跳出来,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出示小手娃娃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自然过渡到我们有一双小小手的作用,以及我们的小手的样子,各个环节紧扣的还行,孩子们的配合还让我满意,我很感谢小一班的孩子们。 我还要感谢帮我准备资料、参加听课以及评课的老师们。通过这个活动让我知道了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整个活动我一直坐着说话,在说谜语的时候没有激情,动作有点少,语言不是很生动,表情也比较僵硬,在介绍手指名称的时候应该告诉小朋友们: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的手指宝宝也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用这个来转换话题比较合适,小朋友由于都学过这首儿歌,我应该及时把活动目标加深一点,最后延伸部分可在小朋友每个手指头上画上不同的表情。 这次活动给孩子们增添了乐趣,也让我在不断地反思中找到了差距,我今后要不懈地努力,向各位老师请教,不断地优化我的教学策略,提高我活动中的驾驭能力。

篇12:《小手拉小手》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册第11课。教材分析:本课的安排让学生能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爱心的培养,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在人生的整个发展进程之中。《小手拉小手》一课的活动是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遇到困难应该学会求助,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在互助中学会爱,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设计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要达到课程的总目标,就得摈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即以活动促教学实效,以活动促自主发展。

学案

学习目标:

1、排练小品《亮亮铅笔断了》。

2、上网或查资料找找歌曲《小手拉小手》。学习内容:

1、排练小品《亮亮铅笔断了》。

2、小品当中一些问题的设计:

(1)讲述做作业时,亮亮不小心把铅笔摔断了,又找不到小刀,这时亮亮怎么想?

(2)小朋友们,你们看完这个小品之后觉得芳芳说得有道理吗?你想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那你们觉得亮亮做的怎么样?

巩固案

1、会唱歌曲《小手拉小手》。

2、会根据歌曲进行表演。

3、课后同学们要多互相帮助,你帮我,我帮你,让彼此都很快乐感觉快乐就这么简单。回家后也力所能及地帮家长做点事。

教案

活动目标要求:

1、情感与态度:通过指导学生遇到问题学会求助及互相帮助,培养儿童爱同学、爱集体的思想感情。

2、行为与习惯:了解并学会求助时要用文明用语,培养与同学团结友爱的谨慎,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儿歌学习和小品表演,使学生初步了解向人求助和帮助他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活动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发方法开展与同学的互助古活动,探究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活动准备:

1、排练小品“亮亮铅笔断了”。

2、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截取两个生活的画面。

3、配乐儿歌《手拉手》。

4、歌曲《小手手拉手》。

5、爱爱鸽头饰一个。活动过程:

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教师故意把两支削好的铅笔不小心掉在地上,铅笔摔断了。)导语: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不小心把铅笔摔断了,可又没带小刀,你们有碰到这种情况吗?那么,当你遇到这个困难时,会怎么办呢?(学生发言讨论)那下面让我们看一下亮亮同学遇到这个困难时又是怎么样的呢。

2、小品《亮亮铅笔断了》,讲述做作业时,亮亮不小心把铅笔摔断了,又找不到小刀(讨论这时亮亮怎么想?)就在这时同桌芳芳来了,亮亮就就大声对她说:“借我一支铅笔。”可芳芳认为亮亮不是自己的好朋友,拒绝了。

3、小朋友们,你们看完这个小品之后觉得芳芳说得有道理吗?你想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学生发言交流)那你们觉得亮亮做的怎么样?(学生发言交流)。(使用礼貌用语)(课件出示一颗“爱心”)

4、讨论后,重复小品中遇到困难的情境,让大家来做亮亮的同学,共同、自由的来演这个小品,真实的表现自己怎么来帮助亮亮。

5、同学们想一想,在你遇到困难时,你是如何向别人求助的?同学是怎样帮助你的?

活动

(二)爱心互助系列剧,明理导行 出示投影:

1、盼盼口渴了,可是忘带水杯了。

2、下雨天,强强没带雨伞,和同学又不同路。

3、宁宁和同学玩,不小心把腿摔破了。

老师:遇到这样的困难,如果你是盼盼、强强或者宁宁,你会怎么办?先同桌两人商量一下吧。

(学生讨论好了,举手发言)

老师:如果你是盼盼、强强或者宁宁的同学,你会怎样帮助他?请你只要选一个来说说。

(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

(1)盼盼,你看有这么多小朋友帮你想办法,你一定能喝到水了,有困难,可别老是抓头摸耳朵不知该怎么办了。

(2)同学们说出了好多帮助强强的办法,有时候,帮助了同学,自己却吃了苦头。有的同学他把伞借给了同学,自己却淋着雨回家,不但会感冒,还会挨家人的批评呢!所以,帮助人要讲究技巧,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自己能力达不到的要请求大人帮助。

(3)宁宁的腿摔破了,但有这么多的同学帮助,他一定会好的很快的。

活动

(三)情感热线,谈谈感受

1、老师:现在大家喜爱的爱爱鸽要以一名记者的身份来作一个小小的采访。大家欢迎!

一生戴着爱爱鸽的头饰上台问:“嗨,大家好!我是爱爱鸽,今天我要问问小朋友,你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帮助过别人,也都被被人帮助过。刚才同学们不仅看了小品表演,也参与了其中。经过这些体验之后,你一定有很多想法和感受。请同学们大胆地站起来告诉我。

(引导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把感受说出来。)

2、提示:

(1)要求学生先说真实的事例,再谈感受。(2)引导学生说出帮人后的快乐和被被人帮的幸福。

3、爱爱鸽小结:是啊,当我们伸出了小手帮助了同学之后,也会感到很快乐的。所以说,你帮我,我帮你,互相帮助是一件彼此快乐的事,快乐就这么简单。

活动

(四)学儿歌、表演唱《小手拉小手》

1、老师:今天我也要为你们的成功喝彩,我要为大家献一首歌。(老师唱歌)

2、这首歌好听吗?我带大家来学一学。让我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边说边表演。

投影出示:

伸出我的手,拉起你的手,小手小手拉起来,都是好朋友。我向你求助,你来帮助我,爱心爱心连起来,我们真快乐。

3、全体起立,再次表演。学生跟着音乐边表演边唱一遍。活动

(五)--成立手拉手互助中心

老师: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合作交流,我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班的每一位小朋友都十分的活泼可爱、十分的热情大方,我要恭喜各位正式成为我们手拉手互助中心的会员,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小手拉小手,共同成长,一同进步!

老师:让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在《手拉手》的乐曲声中结束教学。板书设计

11、小手拉小手

帮 求 ―― 助 --人

礼貌用语 热心帮助 态度亲切 要讲技巧

教学后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应该把新课程的教学转化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再转化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非常注重课堂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现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道德目的。1、2、3、从生活入手,把学生带入新课程

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丰富道德体验 利用多种形式,让孩子在实践中为生活增添色彩

上一篇:1qq心情语录下一篇:马继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