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美术工具

2024-04-11

1 认识美术工具(精选8篇)

篇1:1 认识美术工具

(3)在学生的作画过程中,教师巡视。

A、表扬动作快、守纪律的小朋友。

B、表扬合作默契的小组。

C、表扬有创意的小朋友。

4、学生作品展示

(1)请你夸夸你们小组的作品。

(2)出示画家完成的作品,比一比。

四、小结

你们真棒!是我们班的小画家,比毕加索这样的大画家都画的好。老师真喜欢你们!希望你们以后上课,也能像今天一样大胆的画。

五、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2:1 认识美术工具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已一个学期,但仍存在习惯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年龄特征。通过上周狠抓学生的行为教育,希望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绘画习惯)有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教学措施:实物展示法、讲授法、提问法等 教学准备: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工具和材料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

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 思考 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课 认识美术工具

1、蜡笔

2、油画棒

3、彩铅

篇3:1 认识美术工具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 (算盘和计算器) 。

2.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点, 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兴趣;通过计算探索, 发现一些简单的计算规律,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索, 培养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从学生生活经历及学生的学情发展出发, 我认为,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充分准备, 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提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此, 在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 认真准备, 把自己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教材介绍的内容以外, 学生查到的资料经过教师整理可能有:

1.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

2.最早的数字计算机———中国人发明的算盘。

(1) 大约六七百年前, 中国人发明了算盘, 它结合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开展四则计算, 一直沿用至今, 被许多人看做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2) 教材呈现两个不同的算盘。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 上面有两颗珠子, 每颗代表5;下面有5颗珠子, 每颗代表1。后来算盘传到日本, 逐渐演变成右边的样子, 上面只有一颗珠子, 仍代表5 (下面的珠数及代表值同上。)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算盘传入日本后, 采用的是十进制, 所以算盘的上面只有1颗珠子 (每档表示的数是十) 。

(3)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 不仅要用手指不断地拨动算珠, 还要用眼睛看数, 同时要不停地动脑筋, 手脑并用, 能有效提高智力。

3.开创模拟计算的先河———计算尺。

4.开创人类计算发展新纪元———计算机。

1946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 (ENIAC)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 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 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当代知识更新的标志是具备信息素养, 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获取信息并进行汇报交流,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向知识的探索者转变;从而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认识功能、适当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计算器是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工具, 大部分学生都已接触和使用过。因此, 本节课教学要用好学生已有资源, 使学生能在计算中感受到用计算器计算的实际意义, 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一, 用实物 (计算器) 做教具, 介绍电子计算器。提出问题:“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有哪些?你会使用计算器吗?”学生一听, 就立刻兴趣盎然地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接着让学生说说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些什么相同的功能, 同时教师概要说明:不同的计算器都有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 计算器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需要向学生重点介绍的清除键有两个:“CE”、“AC” (AC有时和ON在一起, 有的计算器只用C表示) 。清除一个数字可以按“del”、“→”或三角形。认识“存储运算键”是掌握计算器计算的一个重要内容。“存储运算键”有:MR表示提取记忆储存, 清除记忆储存用MC, 记忆储存 (增加) M+键, 记忆储存 (减少) M-键, 总记忆储存GT键 (显示几次运算结果之和) , 记住这几个键的功能对于使用普通型计算器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同桌相互说说, 在此基础上试着用一用, 在说、用的过程中记忆。

第二, 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教师可以设计两组分别使用口算与计算器计算的题目, 让学生通过比赛体会如何选择用计算器计算的时机。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 如果用计算器计算反而会比较慢, 对于一些大数目的计算或需要探索某些计算规律时, 用计算器比较方便。因此, 并不是所有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 要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 不可过分依赖计算器来计算, 因为具有一定的计算 (口算或笔算) 能力是必要的。

第三, 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教材的例题只有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基本运算, 而在实际应用中, 常常会遇到四则混合运算。这就需要根据学情酌情补充, 如计算6789-45×32、434970÷ (27×45) , 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掌握“M+”与“MR”的功能。以第一题为例说明:先按“45×32”, 然后按下“M+”, 计算器上显示结果是“1440”, 按“M+”的目的是将“1440”储存下来, 就是把这个结果记在计算器里面。然后, 再输入“6789-”, 再按“MR”就把1440调出来参与计算, 这时按下等号键就得到最后结果5349。

三、探索规律, 感受魅力

“数学是美的王国。”要使学生感悟丰富的数学美, 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如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计算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 从中发现数学规律, 感悟数学之美妙。

例如,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在“用计算器计算”一课中, 独具匠心地安排了“猜数字”游戏。让学生从“1~9”这9个数字中任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数字, 不说出来, “藏”在心里。例如, 最喜欢数字“2”, 就输入9个“2”, 然后用它除以“12345679”, 除完以后只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老师就能很快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

在这个游戏中, 华老师把大家熟知的:

12345679×2×9=222222222

12345679×3×9=333333333

12345679×4×9=444444444

……

加工成了妙趣横生的“猜数字游戏”,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由乘变除, 更加巧妙地彰显了计算器的计算优势。

又如, 在同一节课中, 华老师根据“宝塔数”: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

加工成了颇具挑战性的“22222222×55555555=?”

篇4:来,认识“手残族”的靓妆工具

画眉/修眉卡,气质蕴藏眉间

柳勤上大学时每次放假回家,妈妈都会拖她到理发店修眉,修完之后光洁干净果真颜值高出八度。工作后,柳勤试着学化妆,但是眉毛怎么都画不好,蹭了画、画了改,非常浪费时间。没辙,她继续转战到理发店修眉。直到闺蜜送给柳勤修眉卡,简单易画,完美拯救了“手残”的她。

流行解码

风靡日本、韩国的修眉卡、画眉卡,一包含有三片不同眉形,分别是自然眉形、韩式平眉(一字眉)、欧式挑眉。女人们可根据自己的脸型气质选择想要的眉形。操作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将眉卡轻轻按在眉毛上,对齐眉尾眉头,将眉卡涂满即可,眉卡上还有竖线作为辅助。眉卡在淘宝等网购网站只要9.9元,怎叫人不心动?眉卡还多是环保材质,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一次性浪费。

葫芦海绵粉扑,缔造均匀肤色

萨莉肤色偏黑,是出门“不涂BB霜会死星”的人。某天时间仓促,萨莉简单用手涂抹了几下BB霜就出门,结果肤色一片黑一片白,一路被友人嘲笑她“手残”。回来后,萨莉立刻搜索选购友人告知的靓妆小工具——葫芦海绵粉扑。甭说,有了它,无论干涂湿抹,底妆总是很妥帖,连鼻翼这类死角也能照顾到。

流行解码

葫芦海绵粉扑呈可爱迷你的葫芦型,外形萌萌哒不说,还是种好用的上妆海绵,隔离、粉底、BB霜、腮红、遮瑕都可以用。干用时可直接蘸取干粉类产品,湿用时先用水浸湿粉扑,在捏到不滴水的状态后,蘸取粉底、BB霜等湿粉类产品涂抹。葫芦海绵粉扑尖头部分可以用于眼周、唇周部位的修饰,侧面方便鼻翼、下巴部位上妆,底部就用于脸颊、额头部位打底,比一般粉扑更有细节性,比手指就更不用说啦!

腮红卡,不怕红得诡异

办公室新来的晓秋整日涂着大块的腮红,简直像个年画娃娃。女主管看不下去,问晓秋,能否把腮红涂得自然些?小姑娘犯愁了,人家才学的化妆,哪里会熟练运用腮红技巧啊。后来,女主管直接塞给晓秋一份自然型的腮红卡。几天后,晓秋终于气色自然、粉嫩大方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流行解码

想要表现脸部的质感、大小、明亮度,腮红可是重点。腮红卡根据脸型的不同和场合的不同,分为果绿色(自然型)、粉红色(可爱型)、粉蓝色(职业型)三种。使用方法也是“手残族”都学得会的:面对镜子,将腮红卡前端的缺口部分对准鼻翼,缺口旁的横线为水平线,可水平移动,使它上端的竖线和自己眼球外侧部分成一条直线,网状部分就是上腮红的最佳位置。一种腮红卡可翻转,左右使用,使腮红左右对称。

睫毛卡,拒绝熊猫眼

马清特别羡慕邻居妹子根根分明的睫毛,可她每次涂睫毛膏时不是蹭到脸上、手上,就是最后变成“熊猫眼”。碰巧邻居妹子够热心,当马清表达出对她睫毛的艳羡之情后,人家随即告诉她其实现在已经有睫毛卡这样的靓妆小工具。尝试使用几次睫毛卡后,马清也能对镜偷着乐了。

流行解码

睫毛卡能够保护眼皮不被蹭脏,简简单单将睫毛刷得又俏又纤长。另外,它的下方手柄处有两种不同密度的睫毛梳,能将涂了睫毛膏纠结在一起的睫毛梳开。用法极度简单丝毫不考验智商,连小朋友都会用,“手残族”都不用担心了,仅需在刷睫毛膏时把睫毛卡轻放在眼皮上,若有多余的睫毛膏粘到睫毛卡上,擦干净睫毛卡就可以。

篇5:认识美术工具

我觉得美术教学不能用固定的东西来教学生,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教他们,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学生就是一个未经雕琢的,而老师就是雕塑师,怎么去雕塑必须先打好草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能力也不一样,作为教师应该很好的引导他们,尽最大可能来发挥他们的潜能。

新课改提出美术课堂要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刚刚步入一年级美术课堂的小学生,在认知感知方面并不完善。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充分的认识美术工具,并形成良好使用美术工具的习惯。

篇6:《认识美术工具》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课是小学生上的第一节美术课,主要了解常用的美术工具与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选择和使用美术工具,了解材料的性能,培养正确的美术常规:如坐姿、握笔、按纸等。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内容,感受使用美术工具创作的愉悦,积极准备相关的美术工具、学习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的方法,进行美术创作,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常规,为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画纸(卡纸、宣纸、彩纸等),工具材料(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了解教材中作品所用的工具、材料。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和练习正确的绘画坐姿、握笔等方法,欣赏美术作品并体验工具材料的使用,大胆尝试用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画,或用卡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手工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有趣的美术学习情境,师生共同欣赏美术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学会整理学具,为以后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本学期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要准备的工具材料,选择一种喜欢的工具来画画或做手工,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生成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大胆表达美术作品与工具材料的关联,讲述自己的学习体验,以逐步养成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和绘画的习惯。

解决措施:

带领学生翻阅教科书,了解本学期美术学习内容,准备并认识美术课常用的`工具和材料。用准备好的学具进行画画、做手工或自由创作,培养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对艺术学习的爱好与情感。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铅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2、用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教材中的主要工具创作一幅教师自创或临摹的画或手工作品(用于示范)。

3、一只装有优秀儿童美术作品和各种工具材料的“百宝箱”:形式多样、能反映小学段美术教学内容的作品(如学生的作品画册或成长袋)。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六、课时:

1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3分钟)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纸,提问:小朋友们,这张纸能干什么呀?

美术学习中还有哪些工具和材料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板书)认识美术工具

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回答问题。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2分钟)

二、探索新知

(一)观察、分析

1、出示图片:水彩笔、油画棒、剪刀、彩纸、橡皮泥等。

提问:你认识“百宝箱”里的学具吗

这些丰富的美术材料能变成什么美丽的东西

(我们可以画一画,做一做。)

2、播放动画:常见美术表现形式介绍。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

图片:美术工具与材料

动画视频:常见美术表现形式介绍。

(二)欣赏、评述

1绘画馆

(1)出示图片:水彩笔画、油画棒画、中国画

提问: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2)出示图片:线描画、水彩笔画、彩色铅笔画

提问: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笔来画的

教师小结: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是同学们常用的工具。

(3)名作欣赏:林风眠的中国画《小鸟》

提问:小朋友们看一看:两只小鸟在哪里它们在干什么

想一想,画家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画的

小结:树枝的中间,两只小鸟,好像在说悄悄话。画家是用中国画的方式来表现的。

2、巧手坊

出示图片:纸艺、彩泥、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

提问:看一看,你能找出以下作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3、“找一找”

动画游戏:

找一找不同美术作品所选择的工具。

学生感受使用不同工具与材料作品的特点。

学生在欣赏与讨论,说说自己欣赏《小鸟》的感受和对国画工具与材料的认识。

学生欣赏多种手工造型作品。

学生在视频游戏中进一步明确工具材料与作品之间的联系。

图片:油画棒画、中国画、线描画、水彩笔画、彩色铅笔画

图片:林风眠《小鸟》

图片:学生工艺作品

动画:找一找不同美术作品所选择的工具

(三)实践探索

1、正确的学习姿势和握笔方法

出示图片:看看小朋友画画时的握笔姿势,握笔试一试!

2、油画棒的用笔方法

试一试:用油画棒画画不同角度线条和块面,你也来动动手吧!

3、水彩笔的用笔方法

试一试:用水彩笔来画一画!

学生学会正确的画画姿势和握笔方法。

学生了解油画棒、水彩笔的不同用笔方法。

图片:正确的画画姿势图,正确的握笔姿势图。

图片:油画棒用笔方法图,水彩笔用笔方法图。

4、教师示范,创作引导

教师尝试用水彩笔画点、连线、涂色、添画。请大家猜一猜:老师画的内容像什么

欣赏绘本《黄雨伞》插图,学生想象点和线的自由组合。

提问:用你喜欢的笔画画点和线,还能画成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画画点、连连线、涂涂色、添些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内容。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

欣赏绘本插画,展开想象,小组讨论。

图片:步骤图1、2、3、4

图片:绘本《黄雨伞》插图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绘画

(20分钟)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用彩色笔画画点、连连线,添些画……并涂色,表现自己喜爱的内容。

作业步骤:

1、画画点

2、连连线

3、蛲可

4、添些画。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

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在实践中体验美术的愉悦性。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4分钟)

四、作业讲评

展示学生的作品,自评和互评。

1、说一说:“我”用了什么笔画了什么表达了自己什么想法和感受

2、评一评: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你看出来他用了什么工具画了什么

本课总结: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了解了美术课的学习内容,认识了常用的美术工具与材料,并学会了正确的坐姿和方法,以后请大家带上喜欢的彩色笔来,我们期待更有趣的学习。

学生自评、互评,互相学习。

拓展阶段

(1分钟)

五、拓展

你喜欢下面哪幅作品它用了什么材料和工具

试一试:选择新的工具和材料画画或做手工吧!

篇7:1 认识美术工具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培养逐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星星黄、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教学难点:

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教学准备:

彩纸、树杈(用卡纸制作)、胶棒、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纪律,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我祝贺同学们成为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小学生。跨入新的学校,结识新的同学朋友和老师,是不是非常高兴。

认识一下我吧(简单的自我介绍),既然同学们认识了我,我也要认识一下咱们同学。

在老师眼力,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同学就象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经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多年以后必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老师眼里,咱们班就象是一棵大树(教师出示大树并粘贴)同学们就是树上最有生命力的树叶,大树因为有了你们而焕发生机。

三、新授

1、感知引导

教师讲解重点内容

教师出示彩纸用彩纸剪成或撕,在树叶上写名字,然后在树杈上自己找一个位置,贴在树杈上。

2、合作探索、自由创作并大胆发表

小组比赛形式,每一组抽取一名学生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爱好。

教师对语言表达简短明了、声音响亮、语言流畅的同学进行表扬。

3、畅想未来

同学们集体剪贴成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面。

教师:看我们剪贴的小树叶是大树充满力量,就象我们班级集体,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而更加有力量。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打扮我们的班级,使班级这课大树更美更繁茂。

教师和同学们一块畅想未来。

教学反思:

第二课

看谁涂得更好看

教学目标:

1.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2.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也是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笔、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检查工具,稳定课堂秩序

二、导入新课

1、看一看、观察外型

教师出示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提问:这两种绘画工具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油画棒、彩色水笔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两种工具的外型的不同:彩色水笔有外壳包裹,有笔帽,笔尖一般较细;油画棒外层有纸皮包裹,笔尖较粗。

2、画一画、认识特点

教师:你喜欢用那一种工具进行绘画?为什么?

同学们指出自己喜欢的工具。

教师:同学们,我们共同来随意的。涂涂画画,实践一下他们的不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可以很均匀的去涂色,也可以尝试着用不同力度、不同疏密的点、圈、线等笔触体会不同的涂色方法带来的不同画面效果。

小组讨论实践,观察涂色后的结果,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 油画棒粗犷有力,厚重,遮盖力强,可以明显的产生粗细深浅的变化,不易混合,容易修改,用尖器可以刮除表面的色彩。

水彩笔柔和匀净,色彩薄而透明,几种颜色重复混合可变成另外一种色彩。

3、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教师准备一些问题:

刚刚看到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和色彩?

你觉得话化的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是高兴?是恐怖?还是有点伤心?那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

引发学生对奇妙的色彩世界的探究。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引导儿童去发现,去感受。

三、小结:以体验与色彩游戏为主,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舌功能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绘画技能、探究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教学反思:

第三课 滚动乐园

教学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

2.友好的合作游戏,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教学准备:滚动的物体、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小组,推选小裁判。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给学生提供能滚动的物体,为丰富感知活动创造条件。

教师问:什么形状的物体会滚动?

探索:学生寻找滚动的物体和滚动的现象,儿童自然联想、列举具有滚动共性的物体,联想回随认知展开,让学生走向生活,拓宽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

2、小组游戏

感受:学生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学生对物体的认识。

体验:玩耍的尽力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联想:滚动的物体位置不断的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

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共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组的裁判指挥滚动游戏,其他成员围成圆圈,推动教具滚动并抵挡物品滚出场地。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展开不同的玩耍方式,体会滚动形式,尊重学生自我表达方式和感情的投入,发挥内在的动力。

三、绘画表现

通过联想引发更多的滚动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给滚动的物体起名字,如:足球大哥、香瓜大王、红脸苹果等,赋予童话色彩和幽默感。

学生画出观察到的或想象中的滚动的物体,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编出故事情节。

四、作品评价、评说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良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运用评价引起竞争,促进小组间、学生间的表现力。

五、提出问题课后讨论

滚动的用处;哪些地方利用了滚动的道理;用滚动的现象能发明什么。

教学反思:

第四课 泥巴真听话

教学目标:

1.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常识并掌握集中玩泥的基本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探索干支泥性,归纳集中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教学难点: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发表。

教具准备:

干泥、水、铲子、木棍、水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塑料袋下边是什么?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感觉三种不同的干湿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质感和量感。

2、小组探究,实验活动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分配干泥和水,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用什么方法泥巴才听话。水和干泥的比例搭配情况,教师巡回指导,并总结学生的活动情况。

3、小组感知体验,进行玩泥巴的游戏活动

探究意识的进一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讲述自己玩泥巴的几种方法。

4、师生小结,学生大胆发表、探究、质疑

引导学生说一说玩泥巴的感受?小组思考讨论泥巴的用途?

5、引导学生收拾整理游戏场地,并清洁自己的双手。

课后延伸:请学生课后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那些东西与泥巴有关?哪些东西是用泥巴作成的?泥巴的用处还有哪些?

教学反思:

第五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

2.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撕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用很随意的方法撕出纸张的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由一张外形很随意的纸张,想象出不同的东西,如果它距离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有差距,还可以用彩笔进行添加。

教师请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添加。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给予鼓励的语言。

2、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马蒂斯的作品与学生的有什么不同,观察一下,两种画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以小组讨论研究的形势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学生的意见后,发表自己对上述思考题中问题的看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三、启思训练

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引导到训练的创作。

教师:那出一张你喜欢的色纸,闭着眼睛(避免大脑严格受到现时中图形的影响)随意撕出一种图形。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随意撕出的纸片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多连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与表达。

四、撕纸添画形式 剪纸形式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对撕纸添画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学生多给予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对采用剪纸画的学生多给予造型的建议。

五、小结:发表质疑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纸艺作品及生活中纸材的运用图片,印发学生对纸的种类、用途等其他问题引起兴趣并激发问题意识。

六、课后延伸,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纸与环保有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

第六课 五彩路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运用造型创作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细致固执奶茶与大胆想想、丰富的色彩想结合来完成创作。

教具准备:

废旧挂历纸、旧报纸、废布头、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的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

二、导入新课

教师和学生欣赏录象——各种平坦宽敞的道路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道路变成五彩路将会是什么样子?会有那些色彩?

三、讲授新课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内心的联想,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讲解制作五彩路的方法:

1、彩纸拼贴法:从旧报纸或搜集的废旧挂历纸中选择自己所利用的颜色,然后通过剪、撕、卷、贴的方法进行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作力以及创作思维,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对创作内容的具体认识和想象。如图

2、普通的绘画方法:利用线描、涂色等绘画方法进行绘制。

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能力。

四、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创作

提醒学生注意:

1、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可采用撕的方法。粘贴时,为避免学生将胶水、糨糊涂的到处都是,最好用胶棒之类的粘贴剂,尽可能不用胶水或糨糊等材料。

2、启发学生注意形状大小搭配、色彩多少搭配得当的效果。

小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小结

制作结束后,将学生的作业连接起来悬挂,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

第七课 美丽的天空

教学目标:

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剪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扯谎心精神。教学重点:

尝试用各材料绘画或剪贴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教学难点:

作业的新颖和富于情趣。

教学材料:

纸、剪刀、胶水、吹塑板、水粉色、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情况,作到查漏补缺。

二、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与天空有关的艺术作品:康定斯基的蓝天、凡高的星空夜、摄影作品中有天空彩云、飞鸟、风筝等。

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学生介绍自己见到的天空(感触最深、最美的情景)

学生会向导节日的夜空焰花四射、灯火辉煌;雨后的天空出现的彩虹;夏日傍晚的火烧云等。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绘画的方法画出天空中会出现的景象(限定时间,用线描的 方法)

鼓励学生敢于想象丰富自己的作品。

4、用撕剪的方法让同学表现天空的一种景象。可以表现季节和早晚的变化,天空中美丽的色彩,千变万化的云朵、风、沙

雪、雨及雷鸣电闪,天空中还会有许多飞鸟、昆虫、飞机、风筝和气球

三、分组后把学生的绘画作品及剪纸图样组合成作品。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由各组学生选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审美能力。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大家都来用想象和创造的方法完成作业。

五、师生共同小结、讲评。

教学反思:

第八课

谁画的鱼最大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习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的大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教学准备:

教学录象、图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请记名学生到前面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大鱼,要求:比一比谁画的鱼最大。由大家选出一条最大的鱼,然后教师也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更大的鱼。

2、欣赏分析,直观了解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花纹图案,感受自然的美。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

教师出示图片或放映录象,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鱼。

分析:鱼的种类和形象特征。

观察农民画《戏鱼》,小组学生讨论分析造型、色彩、花纹图案。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画中画了些什么?”

“与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3、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观察分析表现方法,找一找哪幅作品的鱼画的最大。启发学生了解绘画方法,掌握充分画面的要点,选用多种方法表现。

三、学生完成作业

1、用最快的时间画一条大鱼的外形,全班同学举起来,比较看看谁画的鱼最大(教师讲评)

2、讨论:你准备添画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选择那些颜色?

确定装饰方法把鱼画大、画漂亮。

3、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五、展示讲评作业

学生自评、小组评结合,评出本组最大的鱼贴在黑板上,集体找出大鱼。

最后找出一条最小的鱼。

大家讨论如何把小鱼变成大鱼。

例:在小鱼旁边加上一个很小的潜水员添画一些更小的鱼。

添画一部分使大鱼变的更大。

加深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有哪些想知道的内容?”大家查找资料,我们课后继续讨论。

知识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反思:

第九课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教学目标:

1.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创新。

2.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话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才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

教学重点:

3.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动手动脑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风车。先准备一张薄卡纸,一个塑料瓶盖,一根小木棒,一个38毫米长的钉子,然后制作一个小风车。

引导学生思考:风车为什么会迎风旋转?

用录象,简要介绍人类的飞行:在古代,人们向往神秘莫测的天际,却上天无路,只能寄托于神话般的幻想。世界上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人类渴望征服天空的美好故事,人类征服天龙的历史正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18世纪后期,气球轻而易举的载入升入空中,它的成功为飞机上天开辟了道路,开创人类飞行实验的时代。

教师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知道的有关人类飞天的神化或传说小故事。

锻炼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

教师板书课题: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2、出示折纸飞机

教师:让我们自己设计一架折纸飞机,把我们的理想带上蓝天好吗?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折纸飞机活动。每小组可参考教师带来的折纸飞机步骤图。,供学生分析研究、学习折纸方法,学会识图。

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3、请各小组的一名代表到台前讲授折纸飞机的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授,并对讲授的明确清楚的个人以及课堂纪律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强调了纪律,避免学生兴趣过高,课堂纪律混乱。

锻炼学生的讲解、示范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述能力。

4、竞赛识图折纸飞机,看书上步骤图学习折纸飞机。对自己的飞机进行装饰色彩图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写在飞机上。比一比谁的飞机美化的漂亮。

学生进行装饰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装饰折纸飞机露出的部分,注意可采用彩色长线或色块进行也可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生肖等进行。

时间充裕,全体师生到操场试飞自己的飞机。

在试飞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试飞后提醒学生注意收拾整洁活动现场。

教学反思:

第十课

画汽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

2.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

汽车的图片、彩纸、彩笔、教学录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观看教师带来的教学录象。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性的探究学习

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

(1)利用学生带来的玩具汽车及其图片,小组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

生活中有那些不同种类的汽车?

从汽车的外观看,他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每种汽车有什么本领。

(2)师生共同分析以上的问题

(3)师生分别介绍集中现代化新型的汽车。

2、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1)那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那些是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2)你喜欢哪辆汽车,为什么?

3、师生共同活动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其他同学分析课本中的作业,并进行讨论:

(1)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2)分析黑板上几位同学画的汽车。

(3)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

四、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画的汽车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课下延伸:请同学回家进一步研究:

(1)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那些机器部件?

(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做一理性上的了解。

2.通过大家交流,使小朋友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认识到卡通形象的造型与色彩具有夸张性,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初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装卡通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与难点放在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发表对卡通形象的感受。

教学准备:

卡通形象图片、小朋友的真实照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书写:卡通

教师讲解:什么是卡通——英文cartoon的音译,即动画影片。

教师:说起卡通,你会想起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说起的卡通电影或卡通形象,播放课件:内容是一些中外优秀的卡通电影剪辑。

2、通过欣赏课本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作一理性上的了解。

教师请学生数一数第十二课中有多少个卡通明星。

教师:为什么不把小朋友的相片算在内?卡通形象有何特点?

教师小结:卡通形象的形色比较夸张,造型简洁。

二、小组讨论

(1)介绍你喜欢的卡通明星长什么样子?让同学猜猜你说的是哪位卡通明星?

(2)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卡通形象(师导,我们每一个都希望自己是最受欢迎的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3)中国有很多可爱的卡通明星,你都知道哪些?看看有没有不同之处?(《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宝莲灯》《雪孩子》《九色鹿》《渔童》)

三、设计实践

(1)在纸上画出你心中的卡通明星,或为卡通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用你喜欢的色纸剪贴出你喜欢的卡通明星(形象以基本形为主,要简单)

(3)给你设计的卡通明星起名字,讲一讲他有什么特点或本领。

四、展示应用

(1)展示你设计的卡通明星,为他配音、配动作。

(2)将所有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开展卡通明星总动员大展示。

(3)请给你的卡通明星找个合适的地方,装扮我们的教室。

篇8:1 认识美术工具

为自己制订了不适合的目标

小梅是理工科的大四学生, 在四年的学习中成绩一直很好, 但是她是一个比较内向的, 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的女孩, 逻辑思维很强。找工作时小梅一直很想找一家外企人力资源的工作, 但是简历投出去后如石沉大海, 渺无音讯, 好不容易有一个面试的机会, 也只是面试后就没有下文了。小梅觉得很不能理解, 明明自己学习成绩很好, 为什么总是被拒呢?在和小梅咨询的过程中, 发现小梅其实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清楚, 她一直在寻找一分自己想当然觉得合适的工作。咨询师建议小梅做职业性格、兴趣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测验, 同时也利用了自画像这样的非正式评估手段帮助她深入地认识自己, 最后小梅感到自己设立的求职目标确实不是依据自己而设立的, 也许更适合一些像研究开发类的岗位而不是人力资源、销售这类的工作。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 她强烈地感觉到对自己的就业和择业更有把握感。

从小梅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认识自己是职业规划的开始。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可以有多种评估的方式, 大致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两类。正式评估即我们常说的标准化测验, 是一种定量的评估;而非正式评估是指一些定性的、非标准化的评估, 比如投射测验等, 这些评估工具需要谨慎使用, 更多地是引发人的一种思考。在认识自我中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都是非常有用的, 在实际咨询中咨询师都会灵活运用两种评估手段来帮助来询者认识自己的各种特征。在我们的实际学习中我们会时常接触到一些测评工具, 在网络上也经常会有一些心理测验。这些心理测验大多数都是非标准化的测验, 并不能作为我们决策的依据。下面是网络上流行的心理小测验之一。

网络上的心理小测验准不准?

你觉得这个测验能不能准确测出你的性格特征?

题目:

明早要早起, 担心自己不能按时起床, 只好调好闹钟提醒自己。此时, 你会把闹钟放在什么地方?

A.一伸手就可以摸得到的地方

B.放在耳边, 方便闹醒自己

C.在听力范围内, 越远越好

解释:

选择A:你虽然很想拥有独立自主的坚强个性, 而且凡事也表现出一副“我自己来”的潇洒模样, 但你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

选择B:你总是那么人见人爱!你具有十分依赖他人的特质, 当然也由于此特质, 使你拥有平易近人的性格, 具有协调能力的你很容易融入团体中。

选择C:你在一个团体中都能够自然发挥你过人的领导能力, 但是要绝对小心, 别太张扬, 这容易让你成为众矢之的。你做事干脆, 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网友反映:怎么能够仅仅凭这么一个动作来推测人的心理状态呢?一语道出了标准化测验的强大优势。这是一个非标准化的测验, 这个测验的结果需要我们谨慎地分析。而标准化的测验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的。对理论和相关研究的分析可以帮助测验开发者清晰地界定各种相关的概念, 有助于保证测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标准化测试的编制建立在对目标人群的典型性进行取样的基础上, 在编制过程中依据严谨的程序进行, 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大量的行为样本和项目进行筛选, 从而抽取出最具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和最有区分度的项目来构成测验内容, 从而保证其测验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等多方面的特点。

标准化的测验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标准化的测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 是一个很好的评估工具。标准化测验标志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可以提高我们认识自我的准确性, 提供给我们更有意义的结果和结果解释, 从而为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参考意见。像北森公司研发的职业天空 (大学生) 职业天空系统中就包含了各种自行研发的本土化职业测评工具。这些测评工具是北森研发人员在调研各种理论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对数万中国大学生进行常模抽样的基础上编制的, 各类参数指标都非常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是标准化的测验, 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测出个体的相应的心理特质。影响测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多种。测验的使用人群以及测验时被试的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由于测试状态不好而影响测试结果的例子。丛辉是一名大四的学生, 邻近毕业时一直在找工作, 但是似乎找工作的结果不是很好, 非常郁闷, 找到了老师进行咨询。咨询老师首先建议他做职业测评。在第二次咨询时他带来了他的职业测评结果报告。他的兴趣测试报告中显示他各种兴趣得分都比较低。实际上丛辉是一个兴趣很广泛的学生, 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各种社团的活动。经过老师的询问才知道丛辉在做测试时是比较累的状态, 白天刚刚参加完一轮紧张的面试, 但自己感觉并无多大的把握。在身体很累、精神疲惫的时候他做了兴趣测试, 其结果自然会有所偏差。

上一篇:“六一文艺汇演”开幕词下一篇:区教育局2011年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