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话家风

2024-04-23

古往今来话家风(精选8篇)

篇1:古往今来话家风

古往今来话家风

当春风正在努力吹散雾霾之时,神州大地迎来了另一股挽救道德之风——重塑家风家规。

大到整个家族,小至三口之家,甚至鳏寡孤独,都生活在自己所属的家风之中。家风似人品,有清正高洁者,有猥琐狡黠者;家风如人性,有暴烈刚毅者,有温文尔雅者。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儒家道德标准评判下,载入史册的名门望族不计其数,这些家族自然形成了其独特的家风。族中所有人的言行必须以家风为准则,否则,便被判为大逆不道,受到家规或者家法的惩罚。在封建社会体系中,家规与家法的执行力度甚至往往大于国法。而国法中的“连坐”制度,又促使家族在家法的执行中坚守“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否则,一旦有人败坏家风,离经叛道,就可能引来灭门之灾。

良好的家风如春风拂面,使人教化于潜润之中。三国时魏国胡质官至太守而家境清贫,其子胡威效仿父亲,为官更加清明;宋朝包文正留给家族的是“端州三年任,不持一砚归”的清正之风,其子为官廉洁如父;清朝大臣刘墉为官清廉,正是继承了其祖父刘棨、父亲刘统勋的作风。

名门望族有其家风,市井寒门亦有其治家之道。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成就了孟子,岳飞,欧阳修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无论是成段成章的家训,抑或是朴实善良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整个家族的处世标准,将真善美代代相传。这就是家风的魅力与价值,也是我们当前要重新谈论家风这个话题的原因与意义所在。

然而,古往今来,有些家族之风确实让人汗颜,父母沉浸于滥权与豪赌之中,子女飞扬跋扈,无恶不作,恰好应了“孝顺生的孝顺子,忤逆养得忤逆人”的俗谚。这样的家风,要比雾霾可怕不知多少倍。这恶俗的家风播洒开来,就会使得社会风气污浊,如果八面来风,更会使得民风不正。

对待历史遗训余风和当前盛行的各种家庭风气,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良好的家风弘扬到全社会,将其中不合时宜、不合理的成分摈弃掉。构建和谐社会,不需要扭捏而来的种种“靡靡之风”,而要官员“两袖清风”,民众“顺风扯帆”,使良好的社会习俗“蔚然成风”,形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才有可能换得“春风得意马蹄疾”。对待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绝不能用“吹面不寒杨柳风”,而要“北风利如剑”,斩草除根,去除“歪风邪气”,防止残余力量“春风吹又生”;也不能“随风潜入夜”,而要“长风万里送秋雁”,将黑暗暴露于阳光之下。我们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只有“沐风栉雨”的劳苦,穿越层层“雨霾风障”,方能换得“一路清风”。

篇2:古往今来话家风

大约是20多年前,奶奶原本是在我们县城的一家国有百货公司上班的。因为单位经营不善而破产关门,奶奶和同事们也只好下岗失业了。没有了工作,就没有了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顿时就陷入了困难之中。那时爸爸和姑姑一个读高中,一个小学没毕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不能在家里干着急啊,不能让孩子们饿着,得想法子谋生活”奶奶望着两个嗷嗷待哺孩子,决定自己开个卖日用品的小铺子,为家里挣点生活费。万事开头难,奶奶和爷爷拿出了家中全部的积蓄,还向亲戚们借了点钱,东挪西凑租下了一间小门店。就在小店开张的前几天,住在乡下的姥爷爷带来了一把红漆木算盘,也算是对奶奶创业谋生的一份祝福吧。

那时做生意、算账什么的都用的是算盘,不像现在全用上了计算器,所以这把算盘帮了奶奶不少忙。在奶奶起早摸黑、任劳任怨的辛勤劳作下,家里的日子渐渐开始好了起来。20xx年,奶奶办了退休手续,也就不再做生意了,但这旧算盘却留了下来。

篇3:古往今来话养生

“养生”一词, 最早出于《管子, 立政九败解》:"人君唯无好全生, 则群臣皆全其生, 而又养生。养生何也?曰:滋味也, 声色也, 然后为养生。"养生意为保养生命、以达长寿。

古往今来, 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美好愿望, 故而养生文化一直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但人体的健康和长寿又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 它跟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存在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警示我们, 要达到“养生”的目的, 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人体的生活模式之中, 必须结合整个社会环境以及诸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量。

中国养生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古代, 人们的养生、卫生、益生的观念是在与自然环境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的, 在科技不发达的远古, 人们“养生”的最简单目的是保护生命, 这是生命的第一需要。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观念, 祖先们开始重视生命, 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去追求更高的质量的生活。在中国上古时期有三皇的传说, 燧人氏之所以成为三皇之一, 就在于他找到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这对于原始社会的人们来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当人类开始懂得钻木取火, 才开始食用熟的食物, 也才算真正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同时, 人工取火这一发明也使得人类有了抵御寒冷的手段。

由此可见, “火”在人类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是因为“火”, 燧人氏才被后世加倍尊崇, 奉其为三皇之首, 加以祭祀。

此外, 《诗经·趣风·七月》中也曾写道:“饮彼春酒, 以介眉寿”, 这里所说的是适当的饮酒也有助于养生:喝酒可以促进人的血液循环, 使人精神振奋, 如同时再加以药物辅助, 还可以治疗关节炎、风湿等疾病。即使到了现代社会, 适量饮酒仍然是食疗养生的经典例子, 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适量”二字尤为重要。

从这些记录中我们不难发现, 古往今来, 尽管保存和延续生命是养生的最原始目的, 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人类祖先们从生命诞生伊始就开始追求更加健康和合理的生活方式。

纵观历史, 我国最早出现重视养生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代, 那个时代的养生文化是从基础的保养、生命长生不老发展到讲求生命质量以达到完美生命境界的程度, 体现了起初的物质养生向精神养生方面的过渡方向。

而在春秋时期, 养生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他所推崇的是自然之道, 认为自然是养生之根本。这一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现在所说的养生的基本的原则就是从《老子》中得来的, 即“无为”和“虚静”。

何谓"无为", 《老子》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这句话揭示的含义就是, 世间一切物质均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只有无为, 才不会破坏他们的自然生长;人们在处事中必须要遵从这些规律, 才能成功, 反之, 则很有可能事倍功半, 甚至一事无成。所以, 聪慧之人必然知道, 要想养生, 要想长生, 就必须要做到无为, 顺应身体生长的规律。

从"无为"理论出发, 我们就会明白养生的第二个原则:"虚静"。《老子》曰:“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 各归其根。归根日静, 静曰复命。"这就是说人要虚心、静神。人会有为, 是因为有欲望, 有欲望, 就会心动, 心动则意动, 这将最终导致形动, 使健康受损。心虚了, 就无欲了, 神静了, 也就没有杂念了。没有欲望, 没有杂念, 人心也就稳定了。行动势必也会安定。心与神和谐, 便能长生。这就是老子所提倡的虚静哲学思想, 也是老子哲学中涉及养生方面的主要观点。

战国时期养生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庄子, 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 推崇"贵生"与"逍遥"。"养神"与"养形"是他养生之道的两个方面。《庄子·在宥》曰:"女神将守形"、"抱神以静, 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 无劳女形, 无摇女精, 乃可长生。"从庄子的角度来看, 精神与肉体作为生命存在的两个条件, 是相互区别, 同时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这种形神相依的思想后来也被播康所继承。

除此之外, 黄老之学中关于养生也有着经典论述:人生活在世界中, 要遵守天地间的阴阳法则, 凡事要有度。只有这样, 才能让身体顺应自然, 进而保护精气, 让形与神得到和谐, 达到延年益寿。《黄帝内经》中还教导人们:春日里, 万物生长, 春意盘然。在这样的时节, 人们应该要早起晚睡, 多多运动, 舒缓形体, 这就是所谓的“春养”。从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黄帝内经》的思想是将人的身体健康与自然变化密切的联系起来, 认为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无独有偶, 除了春季, 其他夏、秋、冬三季也该如春季般注意, 让身体随季节改变而

有着合乎规律的行为。《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养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气候、季节来选择不同的养生方式。

战国末期, 秦国的吕不韦主持编纂了集先秦思想于一身的《吕氏春秋》, 书中进一步发展了黄老之学的基本思想, 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保全身体, 治理国家和安定天下等都是次要的。

到了汉代, 养生学说又有了新发展。《淮南鸿烈》中说"明于死生之分, 达于利害之变", 这句话是从总结汉代时期黄老政治实践的角度去分析养生思想的。认为要达到"全身保真", 则必须要"反其性命之宗", 得"其性命之情", 就必须要能抑制自己的情绪。所谓情绪, 实际上就是指心境不豁达, 即在面对人生时, 很容易被琐碎的小事影响。这是对养生非常有害的。所以, 要想真正做到养生, 就必须自然。养生应该是顺从着人的本性自然而然的举动, 不是刻意去追求的。养生为人, 而不是人为养生。所以, 养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会善于调节自我的心性。

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推转, 东汉灭亡, 开始了魏晋时期, 儒学思想的地位开始逐渐下降, 在这一时期, 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黄巾起义”, 这一事件给东汉王朝以致命的打击, 而东汉王朝在剿灭农民起义的过程中, 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最终导致了三国鼎立状态的形成。之后, 晋朝一统三国。但这种稳定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 "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出现, 导致晋朝出现了长时期的南北对峙。时局动荡不安, 对百姓来说是巨大的灾难。这些磨难使文人士大夫们开始对生命重新思考。

在此社会氛围中, 东晋著名的道教养生家葛洪出现了。他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养生法, 其著作《抱朴子内篇》是集秦汉以来方术之大成, 其中所介绍的养生法, 大体可根据内容不同分为"内修"、"外养"两个方面。所谓"内修", 则是指精神方面。也就是说, 在精神方面要做到修心养性、情绪收放自如。这是葛洪养生思想的基础与核心。在总结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 葛洪还编纂了很多形体锻炼的方法, 这些方法都以动物的形体动作为原型, 如燕飞、蛇屈、猿抓……这些锻炼方法都对那个时期养生思潮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魏晋时期, 世间人不分阶级、不分立场都有着养生的风气。哪怕是处于政治环境中的曹操父子都是一样。在知识分子阶层, 如何晏、嵇康等人接受这一风气其实也是受政治阶层的影响。在国家战乱、瘟疫不断的环境中, 无论你处于哪个阶层, 都难逃人祸。人们在明白这个道理后, 就更加的意识到生命是那么的脆弱。生活的无可奈何让他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如何面对人生?或放浪形骸, 放纵自己的情欲;或率性而为, 不论世俗;又或遁世避俗, 隐居山林;再或服食养生, 以求成仙, 这都是当时魏晋时代的社会风尚。

魏晋士人所推崇的玄学, 以老庄为基础, 同时又融合了儒家的形而上学。玄学是一种本性之学, 带有理性主义的味道, 作为魏晋思潮主流思想, 它主要是深入探讨事物乃至整个宇宙的内在本性及联系, 将人和自然相结合。在人性的问题上, 玄学更加注重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生活必须要顺应规律, 也就是自然。

西汉以来, 儒家神学从某些程度上压抑、钳制了人性, 玄学的核心精神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道家养生论的精神在当时正好符合这一主导思想倾向, 从而使得玄学养生风潮流行于魏晋时期。对于魏晋时期的玄学家来说, 养生是很重要的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王弼提出了"静以养生"的观点:在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之中, 没有东西是绝对运动的, 即使有运动也只不过是相对的、暂时的, 总归有一天它是要回复到静的状态的, 静止是绝对的, 是万物的真实形态。因为静是动的本源。周而复始, 静生动, 动生于静, 动最终应复归于静。王弼也说过:"静则全物之真"。说的是养生中的静和本体中无为的静是相一致的。所以人要想完善自身, 必须要重视静。但以静养生的前提是运动。他认为"动起于静", 运动是不断变化的, 运动与静止不可分离, 但运动与静止也并不是对立的, 运动起始于静, 运动又终结为静, "静"是世界上万物的本质所在。王弼的养生理念是"以静制动, 动静结合、有适", 主张"返璞归真"。人们不追求聪明, 不追求私欲, 这是"璞"对人的要求。王弼所倡导的养生模式是:首先要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后就能绝智灭欲, 返璞归真, 从而健康长寿。

养生成为一种时尚正契合了当时盛极了的玄理之道。过去的养生, 重视的只是人作为一个个体, 要做到生理与心理一致, 做到行与神一致。而这些观念在经历了社会变迁、战争遍布的现实之后, 衍化成了一种超然、超脱的态度。士人们更加重视建构, 人格本体的建构和内在精神的建构。他们的养生方法主要是饮酒与服食, 欲以此来得到精神的洗礼。他们把养生提高到了玄学的高度, 在精神上追求飘渺不凡, 在行为上追求超越世俗。上面提及了"服食", "服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服食又名服饵, 指服食药物以养生。道教认为, 世间和非世间有某些药物, 人食之可以祛病延年, 乃至长生不死。葛洪引《神农四经》说:"上药令人身安命延, 升为天神, 中药养性, 下药除病。"道士在这种信念的驱动下, 在实践中逐渐积累起一套采集、制作和服食长生药的方术, 即为服食术。别看"服食"很简单, 其中颇有讲究。如中医里有发热的时候不可服"寒食散"的说法:因为吃了这种"寒食散"之后, 人会浑身发热、躁动、兴奋。不利于退热祛病。

魏晋时期名士"服食"养生并不仅仅是只为养生效果, 还有很多含义。服食可求长生、可美仪容、可祛病防灾。在当时人看来, "服食"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是完美的一种东西, 在当时甚至引发了审美时尚:由硫璜、钟乳、赤石脂、紫石英、白石英组成的"五石散"是有毒的, 服之后身体会发热, 需要散发, 不宜出门, 不能换衣。所以服食后必须要穿宽松的衣服, 不然的话, 衣服会摩擦皮肤, 导致皮肤擦伤, 于是乎穿宽松的衣服就成了魏晋时期人们的一种时尚。但是由于长期不换衣服导致人们身上風子很多, 名士们见了上级, 可以不打招呼, 独自"夷然觅虱", 间接助长了名士们任性而行的行为作风。

魏晋时期名士们养生的另一种方式则是"饮酒"。正是因为对死亡会突然来临的恐惧以及对生命的强烈留恋, 饮酒之风到魏晋时期兴盛起来。紊乱的社会秩序导致很多人不正常的死亡, 使得众人感觉到在人生中生死问题分外重要。在对人生之乐的追求里, 在人生苦短、时光飘忽的兔死之悲的背景下, 酒的位置一下子就重要起来。喜欢喝酒是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的共同爱好或者说是共同特点。根据《世说新语》记载, 稀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他们七个人经常一起聚在竹林之中, 饮酒作乐、吟诗作赋。

《世说新语, 任诞篇》曰:"但使常得无事, 痛饮酒, 熟读《离骚》, 便可成名士。"这便是当时整个社会风气的真实写照。酒作为当时社会上最知名的竹林名士的最主要的生活特征, 大大影响了整个社会风气。嵇康、阮籍等人是当时第一流的哲学家、文学家, 但由于残酷的政治气氛, 他们不得不通过痛饮酒来忘记自己的失意, 去追求在醉酒后的那种迷迷茫茫的超越自身理智与意识的感觉, 从醉酒中去体会玄之又玄的自然之道。而当他们在通过痛饮、醉酒来忘记失意的时候也忘记了礼法。老庄给他们酣醉以哲学的意义, 使得他们"越名教而任自然", 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把玄学任自然的哲学境界与酣醉的生理感受相融合, 对酒有了更深层次意义的开拓。

总之, 深邃的玄学养生思潮在魏晋时期的苦难现实中兴起, 延寿、养生、成仙之风非常活跃。魏晋六朝的名士们一般寿命都不长, 他们对现实生命有着强烈的眷恋, 面对人生之惨痛满怀玄思, 探讨养生延寿之道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玄学家倡言节欲修性, 安心养神, 均是从人生最基本的珍爱生命的需求出发, 这种观点不仅仅对当时的人有效果, 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发达, 人们急功近利的时代, 更是有着明显的作用。这个时期, 养生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并呈现鲜明的特点, 从身体到精神需求的满足促成养生学的涵盖范围变广, 探讨程度也变深。

嵇康的养生理论

嵇康的养生理论在我国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两篇著作, 即《养生论》和《答难养生论》中, 在这两部著作中, 嵇康具体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的养生观。除了这两篇专著以外, 嵇康的一些诗歌里也很明显的体现了他的一些养生论的内容。他主要的养生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嵇康认为精神和肉体是不能分离的, 二者互相依存, 互相影响, 是一种统一的关系, 即是"形恃神以立, 神须形以存"。所以当"神躁于中"时, 就是代表精神出现了问题, 那么这个时候"形"也会"丧于外", 也就是说精神出现问题的时候, 相应的肉体也会有很大的损伤。所以养生不能只保养精神或者只保养肉体, 而是要做到"形神兼养, 表里相济"。精神、肉体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和谐的发展。从形神关系切入, 稀康指出:肉体是依靠精神来支撑自己的, 而精神则是寄托在肉体之上, 精神和肉体是相互依托而存在的, 所以要养生就要做到二者都保养。而在精神与肉体之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精神。精神高于肉体, 支撑着肉体, 肉体是服从于精神的。例如, 人在寒冬中穿厚衣以御寒, 尚不能完全扫除寒意。而当其精神振奋、慷慨激昂、热血沸腾之际, 即便身着单衣亦不畏严寒;或有一人半夜独坐, 心无所思且无所事事, 必会昏昏欲睡, 但如果说当时人心中有事, 心情焦躁不安、牵肠挂肚, 那么即使一夜不睡也不会疲倦。可见, 精神对于肉体的支撑、支配力量的强大。播康认为养生要做到安心全身, 修性保神, 就要保持对一切无所感怀并能淡然处之, 将忧与喜、爱与憎等情感都排斥出心中。保持自己内心精神的平和, 以此来使自己的精神和肉体达到和谐, 即"形神兼养, 表里相济"。

此外, 形神兼养的养生理论也体现在嵇康的诗歌创作中。在《代秋胡歌诗七首》中嵇康写到:"授我神药, 自生羽翼。"从中可以看出, 嵇康所重视的养生理论中形与神的养护。同时, 诗中反应出无视人间荣华富贵, 只想要追求逍遥与长生, 但是这种逍遥的"羽翼"是需要有"神药"帮助的, 有神药的辅助配合才能完全的羽化升仙。这里的神药, 就是指"服食"。比如琼花玉英、甘醴流泉等养药, 散发的香气纯正, 可以使形体轻盈, 精神开朗, 并能清洁五脏六腑, 使人的生命活力大大提升。而这种养生之方除了包含道家自由、逍遥的哲学思想外, 还包含了对肉体技能有促进作用的"服食", 还有注重吐纳呼吸的气功, 通过这些方式, 便可以逐渐净化自己的肉体, 使之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同时强身健体, 进而使精神得到保养, 使人元气饱满, 精神与肉体互相促进, 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延年益寿, 同时精神升华, 这就是嵇康养生理论最高目标。

而嵇康的养生观点"形神兼养, 表里相济", 理论实则来源于《庄子》。《庄子·刻意》曰"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吹煦呼吸, 吐故纳新, 熊经鸟申", 《庄子·逍遥游》曰"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另一方面, 播康精神保养的思想及其使用的一些修养境界的概念和词语, 大多也出自于《庄子》。比如守一、养和、同乎大顺等。在庄子看来, 肉体是指人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而神则是人生存所需要的精神条件, 二者同样都是生存的必须条件, 相互区别却又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庄子讲究坐忘, 即是要求人忘记自己的形体, 不被自己的形体所拖累, 最终要达到一种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境界, 使得自己与自然同一, 泯灭物我之间的差别。但是社会上的人则不是这样, 社会人重视生命, 讲究节欲长生。播康重视人的生命, 但他并不排除肉体的享受, 他认为刻意的排斥肉体的享受也是一种不自然。从上可见嵇康的思想和庄子很像, 但并不是等同于庄子, 在某些层面上他的养生观体现出了重自我且重生命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播康能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英姿与气质, 成为当时人人称赞的美男子, 他展现的是一种精神饱满, 形体健康强壮的状态, 而不是形如枯木, 心如死灰的形态。这也是当时魏晋士人所追求的养生境界:通过服食来获得神形的和谐发展, 养神而不废形, 形神兼养, 表里相济。

清虚无为, 少私寡欲这一养生真谛是嵇康以道家的立场提出的。具体说来, 即淡泊名位, 放置物欲, 舍弃对社会名誉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行为处事按照人的本性的做。同时, 辅之以神药的滋补, 如:琼花玉英、甘醴流泉等养药, 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最高境界。在嵇康眼中, 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就是生命, 如果能够保养得当的话, 按照人本来的岁数, 最多能活千年, 少的也可以活几百岁, 只不过这个社会上的人不知道养生之道, 所以得不到长寿。嵇康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人的欲望过多。因为欲望过多, 肉体便会遭受破坏;正因物欲太多, 精神就会在物欲的得与失之间感受到喜怒哀乐以及痛苦、焦虑, 这样的情况下, 人怎么可能在血肉之躯遭受各种刺激和损害的情况下永享天年呢?竭尽以求满足物欲必会引发更多的痛苦与灾难, 不利于养生。

不过嵇康的节制物欲并不同于佛教里的节制物欲, 二者的内容、目的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佛教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 无论是神仙、帝王, 还是乞丐、畜生, 都脱离不了"苦"的纠缠。佛教有"八苦"的说法, 即将人生所有的内容涵盖在内,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项"五蕴盛苦"。"五蕴盛苦"是前面所有痛苦的根源, 佛教认为苦难贯穿着生命的每一个环节, 而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心中充满着欲望, 并因此产生喜好和憎恶的痛苦。因此佛教认为要想没有痛苦, 根源在于消减自己的欲望, 清心寡欲, 没有欲望就没有喜好、憎恶与追求, 这样就不会产生痛苦。所以佛教有云:"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以此来教导人们不要在乎自己的得失, 用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自己的人生, 用这种出世的态度去过入世的生活, 减少痛苦。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是否认所有的欲望, 连人正常的生理需求的欲望都否认, 而且佛教节欲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养生。而嵇康的节制物欲不是要求人们完全舍弃欲望, 而是要求人们控制欲望, 把欲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在这范围和限度内, 欲望对于人的生命, 精神和肉体都不会有损害, 无损于人的养生。在嵇康看来, 譬如食、色之类的人的生理需求是上天给予的, 是符合自然的, 符合人的本性的, 这是不能消除的, 但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与限度内, 也就是要求人的欲望要"得理"。"理"就是养生之理。从养生之理来看, 贪图肉体享受, 放纵肉体欲望不是顺应人的本性, 而是被欲望所控制。当人的生存意义变成了欲望, 那么这种欲望既是背离人的本性的, 也会危及到人自身的生命。

在《养生论》中嵇康提到了"清虚静泰"、"去欲顺性", 而这一观点正是老子《道德经》中的"致虚极, 守静笃"思想的体现。嵇康提出的"少私寡欲"思想则是直接引用了老子《道德经》里的原话。播康认为"厚味之害性", 反对物质欲望的过分追求, 则是继承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的思想, 劝诫人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 一旦沉溺于欲望中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和灾难。

嵇康在其著作中还提出过若干养生的原则, 即"远害"与"存宜"原则。远害, 顾名思义, 就是远离可能有害于人生命的事物, 要求人们防患于未然, 善于发现危险, 及时远离危险。他认为, 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财物和名誉, 而是"患意之不足耳"。这里的"意之不足"实际是说精神上不满足;所谓"意足", 指的则是精神满足。嵇康认为只要一个人精神上满足了, 那么即使他的物质生活极为贫困, 那么这个人依然会感到一切皆足, 从而养生得体。但是如果一个人"意不足", 那么即使是全天下的人来侍奉他, 他也不会感到满足, 因为物质世界的享受不能弥补精神世界的缺憾。所以世俗的那些名利、富贵都不应该动摇一个人自由的心灵, 反而应该为了能身心愉悦、长生不老, 远离这些有害的诱惑, 这就是"远害"的一些具体要求。"远害"实际上是属于被动的消极防御的原则, 是通过躲避灾害来使自己不受伤害, 与之相比较, "存宜"更倾向于一种主动的追求、积极的采取措施。

"存宜"指的是善于养生的人要多寻求一些有利于养生的事物, 比如琼花玉英、甘醴流泉等养药;或者是隐居山林, 亲身感受自然的变化;又或者是通过欣赏美妙的音乐来培养自己的情操, 完善自己的精神。在"存宜"的众多选择中, 稀康很重视音乐养生, 而音乐养生在中国也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即使到了现在人们依然相信音乐有陶冶情操, 轻松心情等作用, 而乐舞则是可以帮助人们锻炼自己的筋骨, 是调节阴阳的养生方法。古人在对音乐的不断追求和探索中也慢慢发现了音乐除了声音悦耳, 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之外, 还可以影响人们的心情, 陶冶情操, 对于养生有着很好的功效。除了音乐, 播康也十分重视欣赏自然景观对养生的功效。陶醉于自然山水之间是稀康养生意识的体现。曾有历史记载嵇康"游山泽, 会其得意, 忽焉忘返。"由此可见嵇康把游娱山水作为他修身养性的一种养生方式。

嵇康养生之道的观点在当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的这种清心寡欲, 不为名利所动的养神方法教导人们通过修养内心令欲望进入到自然无为的境地。这一思想直接与当时魏晋玄学之风以及残酷的政治背景结合起来, 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在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后, 很多士族都志气消弭、沉湎酒色, 社会风气败坏。嵇康提出的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在当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嵇康的养生论很多都是来自于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但是又不同于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他的养生论是在老子、庄子养生思想基础上加以综合发展的。老子、庄子的养生思想在秦汉时期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形而上学的倾向, 追求的不再是养生的效果, 而更倾向于哲学上思辨;另一种倾向则是把老子、庄子的养生思想和自古以来的神仙、民间道教混杂, 大讲修炼、长生、登仙。老庄的养生论难以避免地陷入了虚无世界中。稀康养生论则不同于这二者:

一方面, 他养生论中的哲学思想和实践结合的很严密, 并没有陷入形而上学的空谈, 没有脱离养生论的目的去空泛的研究养生理论。他提出的很多的养生方法和原则都是能用来指导实践的。另一方面, 他养生论中所提倡那些方法, 如服食养生、音乐养生、山水养生, 以及"远害"、"存宜"原则都不是以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为最终目的的, 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提高人生存的价值。因此他的养生观不会陷入虚无主义。

嵇康作为养生学的典型人物之一, 其理论和论述对道教的养生学产生积极的推动和完善的作用。在其基础上结合道教的思想, 促使道家的养生理论别具风格, 部分典型的观点和主张至今被传诵。道教的养生学作为养生理论的主要支撑力发挥着自身独特的功能。和谐社会中, 人的自保和人的价值的实现越来越被重视, 所以养生在当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空间逐步拓展。

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不难看出, “养生”在我国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 从远古时期, 具有聪明天赋的炎黄子孙就懂得“无为”和“虚静”, "远害"和"存宜"等一系列完善的养生理论。然而时光流转飞逝, 到了经济、科学都飞速发展的当代, 这些祖辈留下来的道理似乎已被人们逐渐淡忘。人们依旧希望健康长寿, 但似乎忘记了健康长寿的真正要诀。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 人们拼命工作, 努力赚钱, 连基本的身体锻炼都未能保证, 更不要说保证修身养性、清心寡欲的心理状态。

除了自身原因和生存压力,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社会环境。安全的食品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基础, 反观现在的生存环境, 我们不难发现, 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堪忧。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屡禁不止;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我们呼吸的空气, 饮用的水源, 都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文章开始我们就讲到, 人体的健康和长寿又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 它跟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存在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养生”二字又从何谈起?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需要人们自觉维护, 还有就是要靠健全法律法规的指引和约束。

要达到“养生”的目的, 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人体的生活模式之中, 必须结合整个社会环境以及诸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量

《世说新语, 任诞篇》曰:"但使常得无事, 痛饮酒, 熟读《离骚》, 便可成名士

《庄子·刻意》曰"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吹煦呼吸, 吐故纳新, 熊经鸟申", 《庄子·逍遥游》曰"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篇4:古往今来话枕头

So far as we know, the earliest pillows date back over 9,000 years to Mesopotamia, or modern day Iraq. Formed from stone, the top was carved in a half-moon shape to support the neck. The idea obviously wasn't comfort, at least not immediate comfort.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pillow was to keep the head off the ground and prevent insects from crawling into mouths, noses, and ears. Ancient Egyptians and Chinese also used similar pillows, though each culture had its own reasons for them.

The Egyptians believed that the head wa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and life center for the body, so pillows and headrests were created to hold and protect it. Most of these pillows, while similar to the Mesopotamians' in their curved top, were carved out of wood and reserved mainly for wealthy individuals.

The Chinese on the other hand, created ornately1) decorated pillows from many materials including wood, stone, bamboo, and even porcelain2), bronze, and jade. Though they had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create soft pillows, they believed that such pillows stole energy and vitality from the body while one slept and were ineffective at keeping demons3) away.

Ancient Greeks and Romans used pillows more similar to those we know today—cloth bags filled with materials such as feathers or straw. By the Middle Ages in Europe, however, pillows had fallen out of favor4) with many. Many men viewed pillows as a sign of weakness, and their use was primarily limited to pregnant women.

While they did make a resurgence5) after the Middle Ages, pillows did not become nearly as universal as they are today until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improvements in technology made mass production of textiles6) possible, meaning everyone could sleep with a pillow at night and could even afford decorative pillows for chairs and couches, something that earlier would have been seen as a symbol of high status.

For such a simple idea, it’s amazing to see that the pillow is still changing—new materials and shapes arise constantly, claiming to provide more support and a better night's sleep than your old pillow. Though few people are likely to base their purchases on how well a pillow protects their ears from insects anymore, the pillow has been an important piece of human culture throughout much of our history and continues to be today.

nlc202309040510

枕头是我们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部分,可供我们选择的枕头之多前所未有,而且每一种枕头都拥有其所声称的支撑性和舒适性。虽然枕头为你的头提供了一个柔软的休息之地这一想法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这确非枕头最初的用途。

据我们所知,最早的枕头可以追溯到9000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那时的枕头是石头加工成形的,上面被凿成半月形来支撑脖子。这样做显然不是为了舒服,起码不是为了让人立刻感到舒服。这种枕头的基本作用就是使头部离开地面,防止虫子爬进嘴巴、鼻子和耳朵里。古埃及人和古中国人也使用过类似的枕头,不过每种文化各有各的使用枕头的理由。

古埃及人相信头部是身体重要的精神和生命中心,所以他们创造了枕头和头垫来支撑和保护头部。虽然那时的大多数枕头与美索不达米亚的一样,上部也被做成了半月形,不过却是用木头做的,而且主要供富人专用。

但中国人当时制作的枕头却装饰华丽,使用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包括木头、石头、竹子甚至是陶瓷、青铜和翡翠。他们虽然有知识也有能力制作软枕,但却认为软枕会在人入睡后偷取人体的精气和生命力,也不能有效阻止恶魔靠近。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使用的枕头则更加接近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枕头——塞满了羽毛或稻草一类材料的布口袋。然而到了中世纪的欧洲,枕头却已然失去了很多人的宠爱。许多男人将枕头视作身体虚弱的标志,其使用也因而主要限于孕妇。

尽管枕头的确在中世纪后再度兴起,但直到工业革命时期才差不多像今天一样普及。技术的进步使纺织品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每个人晚上都能枕着枕头睡觉,甚至还能买得起椅子和沙发上的装饰性靠枕,而这在之前一直被视作地位崇高的象征。

令人吃惊的是,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目的,枕头还在不停变化——新材料和新形状不断涌现,每一个都声称能比你的旧枕头给你提供更好的支撑和更好的睡眠。虽然可能没什么人购买时还会基于一个枕头能多有效地防止虫子进入耳朵这样的需要,但枕头贯穿我们大部分的历史,一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仍然如此。

1.ornately [???ne?tli] adv. 装饰华丽地;过分装饰地

2.porcelain [?p??s?l?n] n. 瓷

3.demon [?di?m?n] n. 恶魔

4.fall out of favor: 失宠

5.resurgence [r??s??d??ns] n. 重新兴起;复苏

6.textile [?teksta?l] n. 纺织品

篇5:话家风作文

——题记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反躬自省”是家里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谆谆教诲,我于学习中悟家风,成长!

悟家风,知有所愧,终有所感!

“你觉得老师交给你的任务是累赘吗?”轻轻的问句让我刚放下的心变得沉重起来。

“还记得一直对你的教诲吗?反躬自省,反躬自省,你需要自己明白的”说着妈妈便走开,独留我在这里沉思。

不久前,我和妈妈拿到了我的月考成绩,刺眼的数字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原本信誓旦旦要夺冠的月考,竟然以这样的结果落幕。面对妈妈的责问,想来想去我把问题归结到了班主任身上,是他让我做纪律队长,耗费了我那么精力。但是当我说出原因后,妈妈却只给我留下了那两句话。

“反躬自省”是家里老人经常在我耳边念叨的,之前并未多理会,四个字而已,如今细细想来却十分沉重。我思路开始清晰,开始顿悟,我刚才只是找了一个站不住脚的所谓的“理由”,而且有意将它放大了,只想逃避,而不敢直视自己的问题,反省自己。

学习的路上有很多绊脚石,但是班主任的任务却是对我的历练,是助推器,我却把它当成借口,而不是反思自己!

“反躬自省”就是教导我要直面自己的问题,不断的反省自己啊!

瞬间,内心的沉重都化为乌有,学习路上总有荆棘,心怀家风,便能无惧挫折,精进自我,逆风飞翔!

篇6:话家风作文

可每当有人问起家风是什么时,我们都会张开结舌,一个家的家风,里面包含的是规矩,是一个家族的文化。我们有着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家风。因为父母有着这些习惯,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着也有了家风。

因为爸爸很忙,所以我们去很多地方都要要坐公交车,我们登上了公交车,慢慢习惯公交车的喧哗与躁动,公交车上的人越来越多,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恶臭,有很多老人没有座位,可别人好像没看见一样,可妈妈突然站起身对身旁一位公公说:“您来坐吧”。那位公公说:“不用,谢谢”。妈妈让公公坐,公公只好坐了下来,感激地说着谢谢。

我问起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把座位让给别人呢?”妈妈说:“这些老人年纪都比较大了,车上又这么颠簸,要是他们摔跤了可怎么办呢?”我听了妈妈的话,深刻感受到了妈妈尊老爱幼的品质,我也站了起来,把座位让了出来。不仅仅是妈妈有着这样的好家风,爸爸也有着呢。

每次爸爸吃饭都小心翼翼,不把一粒米弄掉,盛饭时也只盛一些,他从来就没有浪费过。

可有一次,爸爸看见了一个帮助贫穷地区的集团,立即捐出了三百元钱,我疑惑地想:为什么爸爸平时省吃俭用,还捐出有几百元呢!我把我的疑惑说了出来,爸爸笑着说:“有好多人都过着贫穷的生活,有些山区里的孩子,他们都没办法上学,你说我们是不是也要对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篇7:清明时节话家风

清明节又到。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清明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我的家乡,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就是扫墓祭祖。所以又把清明称为“鬼节”。民间还有上坟、添坟的习俗。晚辈带着烧纸,供品等,到已去世的亲人坟上,烧纸磕头。最后给坟墓上添新土,还要在坟头上压白纸条。听老人们讲这是给已去世的亲人修房屋,防备夏天,下大雨漏水。以此来表示对死去亲人的悼念。此时我想起了大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除扫墓之外,还有踏青郊游的活动。这时,人们就会带着家人到野外去游玩,以此来放松放松自己因工作而紧张的情绪,还可增加家庭的和睦气氛。古代也有踏青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当时清明节都城人民郊游踏青的热闹景象。

清明节还是植树的好季节。因此又有插柳植树的活动。听老人们说旧时候有“清明不插柳,来年变黄狗”的谚语。

除了以上的风俗以外,还有吃蛋的习俗。这就如同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一样。这些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已经被淘汰,有的流传至今,有的还增加的新的内容。清明除了这些习俗之外,还有我们小伙伴的欢乐活动,荡秋千,放风筝。最好玩的要数放风筝了。大家在一片宽阔的空地上,跑来跑去,欢声笑语,共同把风筝送上蔚蓝的天空,大家一起放飞欢乐,放飞梦想,放飞希望……

篇8:古往今来话河豚

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代,人们就品尝过河豚,并知道它有大毒了。《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河豚名铈鱼,吴人说它的血有毒,肝脏吃下去舌头就发麻,鱼子吃下去肚子发胀,眼睛吃下去就看不见东西了。

2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属地,人们品尝河豚的习俗比当今日本人还有过之无不及,特别是品尝河豚精巢时,对其洁白如乳、丰腴鲜美、入口即化,美妙绝伦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形容,有人联想起越国美女西施,于是“西施乳”的别称就在民间传开了。

世界上的河豚共有200余种,大部份均含毒素,其中在我国周边就有40多种,大部份属东方豚,常见已鉴定的东方豚属有20多种。

河豚菜肴馨香独具,鲜美绝伦,是传统美食中的精品,典范,被历代美食家所交口赞颂,我们从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题画诗可以窥见一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不仅在中国,在日本、韩国河豚更享有“菜肴之冠”的盛誉。河豚体内含毒,如果加工不慎,食者即可致死,然其肉质鲜嫩,诱人的河豚菜肴上桌,未尝此美味者多数会“口水共汗水齐下,食欲与冒险欲俱生”。喜食者甘愿以死相拼,以了平生垂涎此美味的夙愿,故而,“拼死吃河豚”一说广为流传。

河豚除了味美,营养也十分丰富,是水产品中的极品,被誉为“鱼中之王”。河豚鱼生鱼片更有世界五大名菜之首的美称,其营养与保健作用更是无与伦比。脑黄金,蛋白质,谷氨酸含量更为鱼中之最。河豚鱼核酸含量每百克4.69克,为生物中第一位,它对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作用极大。

另外,河豚鱼骨有“虎骨”之功效,可滋阴补阳、治疗关节炎和祛风湿。河豚鱼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食用后可预防和减轻动脉硬化、冠心病,对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具有显著的醒脑、益智作用。河豚鱼皮富含胶元蛋白,对于改善肤质具有很好的功效,是爱美女性的最佳选择。

河豚的药用功能也极强,河豚鱼毒素(TTX)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天然生物毒素,一种神经毒素,人食入豚毒0.5mg-0.2mg能致死,而它还有一个大的功效是止痛、镇静作用,对癌症晚期病人解除痛苦具有良好的效果。河豚鱼毒素对戒毒也有特殊作用,据初步临床实验证明,吸毒者每天注射两支计量为15ug/ml的TTX针剂,一至两星期可达到永久性戒毒的目的。

上一篇:心理主题班会流程下一篇:工业产业地产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