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信作文

2024-04-19

家风家信作文(精选4篇)

篇1:家风家信作文

【篇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花烂漫的季节里,在你花季的青春岁月里,我想用文字传递作为一名母亲对你的情感,一个我的乃至天下母亲亘古不变的愿望,愿你每天开心、愿你明理成才。

生活看似平淡如流水一般流淌着,每天太阳东升西落,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按部就班,时光在上班的车流中、在收费岗亭中收取着每辆车的通行费中、在你在朝阳中迈进学校大门中、在你背诵课文学习新知识时悄悄的流逝着。这是不是让你认为生活太顺遂了,我们的工作在平淡中度过,年岁中消磨,你就在这种节奏中无忧成长,学习就可以那么的顺其自然,不为自己的青春奋斗一把。有时,我会深思,平凡的我们没有为你带来荣耀的生活基础,可以随意支配的金钱,好像导致你的起跑线也不是很靠前,每每总是会感到深深的愧疚。但是,我想这些都是外在的、客观的,你的美好生活,我相信你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就像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奋斗着,在生活中咬牙坚持着,直面工作、生活中的不如意,积极向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总会面对诸多的不如意,工作上的不顺、生活的困难,生活不会因为我们意志而发生改变,苦难有时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真正的强者一定会在苦难中凤凰涅槃。只有把住生活的脉搏,只有自己强大,勇于面对困难,并战胜困难,你才能看到最美的自己。

记得上夜班时,一辆大货车司机的门上写着“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宁静的夜晚偶然看到这样的话心灵为之一震,货车司机昼夜奔忙体力辛苦,黑白时间紊乱,以此激励自己!真的应该学习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积极努力不给自己留遗憾就好!

女儿,你的学习生活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干涉,愿你自己努力向上,别给自己留遗憾。春天春花烂漫,一派繁华景象,也要看看脚下那破土而出的小草,任何事物鼎盛时期短暂,多数时期都是在迎难而上向上生长。生活漫长,愿你在今后的道路上积极向上成长,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二】

古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虽然现在通讯发达了,很少有人再动笔写信,然而那个年代存留下来的,却是最为珍贵的记忆。

几天前收拾书橱,意外发现了几封书信,那些纸张微黄,有些陈旧的信封,我一直小心翼翼的收着,舍不得扔掉,因为这是心中最美好的记忆。翻开那些微黄的纸张,一封封读着那些信,似乎人已经回到了记忆里的那个年代,脸上充满满足而欣慰的笑容,身心也是无限的放松,意外的我发现了一封爸爸写给我的信,记忆中爸爸妈妈似乎很少给我写信,他们都不是爱表达自己情感的人,我小心翼翼的翻开那张算不上信的小纸条,里边只有那短信的几句话:

吾儿:

见字如面,近来身体可好?今去信有两件事要交代:其一本月20号是你干奶奶生日,因工作不能回去,你代为转交50元钱;

其二另外50元钱转交你爷爷,用于找人修剪树场。你要照顾好自己,完成好学业,家中一切都好,勿念。

读着爸爸的信,心里的思绪飞的好远好远,记得那个时候,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为了节省开销,我们一家五口要分三处开销,家里的经济能力并不宽裕,这样的开销也很大,在我的印象里妈妈是个很是节俭的人,她省吃俭用,用那个时候一些阿姨打趣妈妈的话说:“一分钱你也能掰成两半花”,那个时候我并不能理解妈妈的节俭,直到现在自己居家过日子了,才深刻的明白小时候妈妈常在我面前念叨的那句话:“吃不穷、喝不穷,一分算计不到就会穷”,过日子不是不让花钱,而是要知道什么样的钱该花,节省下不必要的开销,如今爸爸妈妈退休在家,在村里不能算是富有,但是和一般的家庭比较起来,虽然爸爸妈妈还是忙碌,但是日子还是过得不错,也正是因为妈妈的节俭,让家中遭逢两次大变故的我们的家,依然充满幸福祥和,我曾经问过妈妈:“妈,您这样辛苦劳作一辈子,您不觉得亏吗?现在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您和爸爸就想想福,就别再那么累了呗。”每到这个时候妈妈总是会微笑着说:“你们说的啊,我都懂,但是干一辈子了,你让我停下,我就跟少了点什么似的,不是说嘛,节俭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德,这不是坏事,你们虽然挣的有工资,但也不要乱花,这钱啊,就要花到刀刃上”。

爸爸是个诚实的人,那时候爸爸在工厂里的财务科,记得有一次妈妈开玩笑的说:“你把闺女每次回家的车票给走个账报销了呗”,当时爸爸就急了,冲着妈妈就是一顿发火:“闺女回家的车票是咱自己家的事,能用公家的钱报销吗?你当着孩子这样说,这样做,会在孩子心里留下什么印象?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将来孩子有可能会犯比这更大的错”。然后爸爸回过头看着我语重心长地说:“闺女,做人就要实实在在,记得要公私分明,不是自己的,不要动不该动的想法,如果想要,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不能投机取巧,记住了吗?”我似懂非懂,但是那个时候的心里也会想,爸爸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点,直到这么些年过去了,看着爸爸每次自豪地说着自己在财务干了二十几年,从来不怕查账,每每睡的那么踏实,我的心里就会跟着一起自豪,也终于渐渐地懂得了当初爸爸发那么大火的原因。

如今女儿已经上了初中,也算一个小大人了,偶尔我也会给她讲我小时候的事情,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自豪地把妈妈的节俭、爸爸的诚实讲给女儿听,或许现在的女儿也会如我那时一般似懂非懂,但是我相信终有一天女儿会明白,会感悟出那些需要传承下来的东西,虽然潜移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无论多久这样的自豪会世代相传。

这就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虽然都是农村人,但在我心里他们依然伟大;

这就是我的爸爸妈妈,虽然他们文化水平都不算高,但在我心里他们依旧那么崇高,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到大,他们都不曾用言语对我和弟弟说爱我们,但是我们却深深地享受着他们无私的付出,他们的爱是那么的细腻,他们的爱是那么无声,就是在这样的爱中我和弟弟才能茁壮成长。如今看着双鬓斑白的父母,心里说不出的心痛,每天忙碌着过活自己的小日子,却忘了父母对我们的思念和期盼,每每视频时听妈妈问:“闺女啥时候回来啊?”我都不知如何回答,看着妈妈失落的眼神,心中是愧疚,是歉意;

每次回家,看着爸爸满脸带笑的忙碌着,张罗着给我们做好吃的,心中就会无尽的难过,他们的爱总是那么无私,那么不求回报,如今剩下的只是对我们的思念,但每每电话中依然不忘:叮咛“你们工作忙,又要照顾孩子,好好工作,注意休息,不用惦记我们,我们都好。”

古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小到大,我们都是父母不愿放手的雄鹰,如今我们学会了翱翔,却忘了身后那一双时刻注释期盼的眼睛,游子们千万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爸爸妈妈,我好想您们啊,我明天就回家”!

【篇三】

可爱的女儿:

提笔写下女儿二字时,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出现你坏笑的样子,你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闹,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妈妈的脑海里。马上你就要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妈妈很想对你说:

首先是形象问题。进入初中,首先要把你视为珍宝的长发剪掉,剪成你讨厌的假小子发型,再有就是穿上宽大的校服,青春期正值爱美的时候,你曾无数次批判过假小子的发型和难看的初中校服,初中三年的时光,你会一直这样“丑”下去,不要试图把校服剪短和改瘦,这样,学校会把你拒之门外的。其实,女孩子的美并不一定体现在外表和打扮上,“腹有诗书气自华”,女孩的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希望你在三年初中时光里由内而外的充实自己,变化的不只外表,充实的还有自己的内心。

其次是学习问题。这是以后三年甚至以后你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咱们母女俩唯一会有争执和矛盾的事情,远且不说,马上到来的初中生涯,学科是小学的几倍,作业量相同更是多出太多,你目前的学习方法还是可以,但是要学会在学习中改变自己的方法。对于学习,最怕偷懒和耍滑,学习来不得虚伪,要事实求是,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这也是妈妈一直对你的要求。对你的成绩没有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只希望你能做到认真尽力就好,只是希望你以后可以接触更多优秀的人,优秀的事物。

最后是健康问题。别看把这个事情写到最后,其实你的健康在妈妈心里是第一位的,无论你将来成就一个什么样的人,妈妈永远希望你健健康康的。随着初中作业量和学习时间的增加,没有一人健康的身体是不行的。加强锻炼,是妈妈对你的要求,必要的时候,我也可以陪你一起,尽管我也不喜欢运动。还有就是心理健康,首先是学习的压力,进入初中,又多了许多的学习对手,要正视这些困难,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不要一味的进行比较,使自尊心受挫。不与别人家孩子比,是妈妈的一贯作风,只要你尽力了,就是最好的。

进入青春期,交友、早恋都是你要面临的问题,这些话题你肯定会很不屑,你会认为朋友会比家长要通情达理,你会进入把心里话说给朋友听的时期,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选择朋友,妈妈还是希望你能慎重一些,哪些是朋友哪些是玩伴要分得清,选朋友要选志趣相投、忠言逆耳,你有错误她会给你指出帮你纠正,不能一味的奉承。早恋是青春期敏感话题,也是必经之路,不能污蔑你们纯真的小崇拜,因为你们的这个喜欢还不能算恋,只能算崇拜或者欣赏,就像你说的“喜欢”一个小男孩,仅仅是因为他不骂人,不会拽你头发。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个崇拜者,或许因为他学习好,体育项目出色,唱歌好听,但是随着你们逐渐长大,对一些欣赏也会随之改变,记住妈妈一句话:最好的都在最后!

亲爱的宝贝,妈妈不希望你有什么成就,考入什么名牌大学,妈妈只希望以后的你,有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刻进生命的坚强,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篇四】

亲爱的孩子:

转眼你已陪伴着爸爸妈妈一起走过了三个春秋,这三年里的每一天妈妈都会感谢上帝把你带到我的身边,感谢你让爸爸妈妈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我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如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请见谅。

三年来,咱们俩一直在互相磨合,妈妈会看很多关于科学育儿的文章,了解你每一个成长阶段的性格特点,一路摸索下来感觉还不错。但是最近你各种突发的小情绪,让我无所适从。妈妈知道你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我意识,担心依着你傲娇下去会让你变成“熊孩子”,又怕干预多了压制了你的个性。所以,此时的妈妈焦虑又苦恼,妈妈和爸爸还在为这个问题不停探索。

宝贝,你知道吗?你在一周岁多点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极强的语言天赋,并且逻辑性很好,你也因此受到了更多除了爸爸妈妈以外的关注。奶奶是信仰佛学的,她每天都会给你读上一遍总持咒,奶奶说这样可以驱除外界的困扰,让你能够保持纯真,健康平安的长大。但是有一天,你竟跟着奶奶一句不落地背了出来,你给了全家人一个惊喜。奶奶说你悟性不错,便开始每天给你读三字经、读弟子规、读唐诗三百首,每读上几天你都能顺着背下来,宝贝,你真的很棒。所以,一岁半以后,我们顺利培养了你阅读绘本的习惯,真好,感谢奶奶。

宝贝,借此机会再给你读一首小诗。著名诗人泰戈尔在《孩子的世界》里写道,“我愿我能在我自己孩子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净地。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云朵和彩虹来愉悦他。那些大家以为他是哑的人,那些看去像是永不会走动的人,都带了他们的故事,捧了满装着五颜六色的玩具的盘子,匍匐地来到他的窗前。”这是整首诗的前半段,妈妈希望你也能同泰戈尔笔下的孩子一样,拥有自己闪闪发亮的世界,妈妈和爸爸愿意尽全力守护这份美好。

宝贝,妈妈虽有无限多的希冀,但仍希望你是你自己,原谅妈妈的贪心。我的妈妈曾经跟我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应该戒骄戒躁,坚韧才是好的品格”,妈妈没有听姥姥的话,在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的这条路上摔了太多的跟头,所以,妈妈希望你能引以为戒,沉淀内心,踏实坚韧地往前走。

宝贝,记得妈妈小的时候,姥姥从不会跟我说,你要尊敬长辈,孝敬老人,你要有礼貌,讲文明,但是妈妈却从姥姥的身上看到了这些东西。姥姥照顾妈妈的爷爷奶奶时都会让我帮把手,有时是帮奶奶拿个便盆,有时是帮爷爷把面条捣碎。姥姥对老人的耐心、细心,让妈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爷爷奶奶没有一点厌烦,每天放学就要到爷爷奶奶家给他们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爷爷奶奶就会很开心,那个时候,妈妈家里的氛围是全村最融洽的,这些跟姥姥的默默付出是分不开的。姥姥很喜欢带妈妈去串门玩,在村里的小路上会遇到很多邻居或者近门亲戚,姥姥就会问这个婶婶好,那个伯伯吃过饭了吗?村子也小,几乎每个人都认识,姥姥每见一人必打招呼。后来妈妈自己也爱走街串巷,遇到之前姥姥问过好的,妈妈自然也会习惯性地问好,从小妈妈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孩子有礼貌,真懂事”。现在想来都是姥姥的良苦用心,姥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明白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影响很重要。所以,现在的妈妈也要谨言慎行,让你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妈妈,争取做你的小小榜样。

宝贝,到今年九月份你要上幼儿园了,这是你人生求学路上第一个正式的学校,妈妈希望你自己能够重视并享受其中。当你背上小书包踏进小学堂,你就是一个小小少年,你应有初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你要正直、善良、诚信、勇敢,你要有健康的体魄,这些都是你的立身之本。少年强则国强,妈妈想引用曾国藩的名言嘱咐你,“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从小你要知道,做任何事不要只想着回报酬劳,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对社会要有好的帮助。

宝贝,这是妈妈暂时想到对你说的话,也是给你写的第一封信。妈妈很爱你,想让你快乐生活,但无论生活里有多少艰难困苦,家是你永远的后盾和港湾。宝贝,最后跟你说一下姥姥的座右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其实,这也是妈妈的座右铭。

【篇五】

亲爱的儿子:

转眼间,已经半个月时间没看见你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很想你哦,就在信中与你拥抱一下吧,呵呵。儿子,你已渐渐长大了,成长为一名翩翩少年,个子高出妈妈一截。妈妈收获着快乐与幸福,感恩与感动。因为有你,妈妈的世界充实而完满,整天散发着活力,充满着热情,从早到晚,乐此不疲。

儿子,在你的学习上,一点一滴的进步,妈妈欣喜若狂,一点一滴的退步,妈妈充满不安,成绩的好与坏时刻牵动着我和你爸爸的神经。儿子,你已是中学生了,学习是你现在、将来,乃至一生一世都要坚持的,把你培养成为一个能独立、会思考,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有用之材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路,妈妈与你共同迎接挑战。儿子,以后你要勤奋些,紧张起来,知道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吗?因为你是个慢性子,凡事有主意,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克服懒惰思想,需要很大的勇气,“梅花香自苦寒来”,“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这个世界上你要想比别人更强大,那么,你只有比别人更勤奋,要从每一个点滴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本领。只要付出努力了,所有人都会肯定你。

孩子,写到这里妈妈我又得唠叨两句学习了,初三了,各科都要加紧了,哪一科都不能松懈。妈妈知道,这段时间,你很努力也很辛苦,遇有解不开的题你也是奋力在想,正确率在一次次提高,妈妈始终如一地相信你能行,你一定行!你聪明伶俐、记忆力好、尊敬长辈,你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这都是你的长处。但是你做事缺乏韧劲,最致命的弱点就是浮躁、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冲劲,上课走神这个毛病已经成了你的顽疾。也许平常我说的太多你根本不在乎,但孩子,面对近在眼前的中考,如果你还这样下去,你将被拒绝在学校门外。

孩子,你准又嫌我唠叨,但如果影响到你的学习和成长,我想我是有义务帮你改掉的。现在的你可能无法自我调节,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妈妈愿意帮助你,咱们一起努力,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咬一下牙坚持坚持行吗?

孩子,你是我至爱的宝贝,妈妈真的想把所有能给你的东西都揽来给你。但是不行,有些东西是需要自己创造的。你眼前的中考,妈妈只能给你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我给不了你想要的结果,你只能用你的努力拼出一个好的结果,用初三这紧要关头争分夺秒的时间去搏一个美好的未来!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你又该不耐烦了,此时千言万语只想汇成一句话: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成功与否,爸爸和妈妈都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你,用生命爱你!

亲爱的孩子,祝愿你健康成长,品行阳光,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六】

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说起,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朝代更迭,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远古的钻木取火生活到农耕生活,再到如今较为富裕的工业革命化生活,人们的经济条件与物质生活质量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有一点无法否定的是,贯穿中华文明的儒家思想文化却一直未曾消失过,它自孔子时代的发扬到如今现代化社会的成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宣扬的积极力量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在每个家庭之间也有所传承与体现。而我们所熟悉的家风便是儒家之思想文化在家庭中规定一个具体表现,作为一个家庭环境的体现,家风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家庭兴盛与否、发展与否的关键。

什么是家风?家风是山重水复时的暗柳,是水穷时的坐望云起云舒,是干燥沙漠中的一缕清泉,是你我生活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在无尽的岁月里,有了家人的陪伴,所以人生这段孤独的旅程,我们不会孤独。人生的沧桑,从我的生命中悄悄拂过,却不经意间留下了那一代神奇的笔。

我在岁月的流逝中,再回忆起家庭的家风,寻找属于生命之美的东西。古老的家风传承百年,让我们明白了我们的道德品格和肩上沉重的责任。

那时,我和父亲在公园里玩。沙沙作响的秋风触到了我的心底。它为简单的环境增添了一种宁静的美。黄昏的阳光拉长了我们的影子,天空的边缘仍然有一层金色的薄雾,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有几辆破车像一头生病的老野牛一样爬到那里,就在这时,我的父亲脚下出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着几十元钱和一张银行卡。我的心想把它留在路边,以免引起麻烦,但我父亲却没有这样做,他一直都是一个认真的人。他拿起钱包,固执地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等待着主人的到来。父亲的眼睛变得充满光亮,一瞬间,又像是过了一个小时,我父亲仍然坐在那里,但他的嘴唇变得发紫了,他的手还在颤抖,最后,经过四个小时的寒风吹打,钱包的主人终于回到公园,找到了他的钱包。经过询问,银行卡里的钱是他女儿的医药费。幸运的是,父亲的固执反而挽救了宝贵的生命。父亲的奉献深深打动了我的心,虽然前面的路坎坷不平,只要每个人的心都充满了爱和奉献,我相信在另一边的栀子花会散发出自己的芬芳。

我的心充满了光亮,父亲无言的教导一直都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管他在哪里发现什么遗失物,他都会把它还给主人。

但事实上并不是我家有钱,相反,我的家庭处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庭并不富裕。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民,经常面朝黄土背朝天,但他在我眼里却很了不起,他尊老爱幼,他艰苦奋斗,他为民服务,他常常用无言的行动教导我做一个正直的人,他极少谈家风,但是他的每一个行为都透露着家风的真正影响。

我家之风尚,在父亲的行为中,是奉献,是正直,是勤恳,是善良。而在我这一代的生命中,我必然也会将这无言的家风继承与发扬下去。

时光会在岁月的长廊中穿行,在岁月的画卷中徘徊。我们总会撑着一根长杆,孤单地在时光中划行,在岁月的山河之间,寻找那一缕明媚的气息,遇见那一段美丽的往事。在父亲切身的教育中,家风融入到了我年幼的心中,使我明白了那些更成熟、更理智的家庭传统,明白了那些家庭戒律的真正意义。一个家庭的家风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的规则,而且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历史和文化。它就像一壶老酒,散发出清香浓郁的香,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留下惊鸿一瞥的一笔,却又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自出生到现在的影响关键是什么,那可能便是其所处的家风环境。善之风孕育一个人正直与美好的品格,恶之风则催生出一个人低坏的结果。无言的家风,无言的行动,才是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生命之宽度的关键,才是影响社会能够正常运行的决定因素。

【篇七】

亲爱的爸妈:

你们好,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我早已为人母亲,深刻体会到了年少时光不曾体会到的愁滋味,也理解了从前您为什么会对我要求甚是严格,我常常感到莫名地不安,因为我总是隐约能看到你们为了生活,为了养育我而辛勤的劳作,不辞辛苦。每每想到此处就不免会热泪盈眶,让我惭愧并且感受到你们的伟大!

女儿是个不善表达的人,有许许多多的话也都只会埋藏在心里,你们背后对我的付出,你们对我所倾注的爱意,女儿心里都体会得到,我只想默默地努力工作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也只能以此来报答你们的恩情。

曾几何时,曾经有过的争吵,这在我们之间也算是家常便饭了,每次都会因为一点小事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每每看到你们说不过我,又舍不得打我,无可奈何的神色,我会认为那是我的胜利,你们对自己“错误”的认识,直到如今,我知道我错了,大错特错,我知道那并不是什么,我可笑的胜利,那只是为人父母的心中的爱与矛盾,不禁潸然泪下。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我虽然对此很不开心,也很不认可。但是,每次看到相片中你们日渐苍老的容颜,我总是感到心中一阵颤动,岁月催人老。从前我不愿对你们敞开胸怀谈感情,宁可让如海的心事永远陈尘封,但是现在我借这封家书对你们说一说,这些年来我想对你们说的,也应该对你们说的那些话!脱离了学校,我意识到学生时代是如何的幸福,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没有任何忧虑,而现在,进入社会好久了,我常常感受到疲惫,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但是我不敢说累,因为我没有资格说累,您们尚且为我劳作,我又有什么资格说累,我要更加努力工作,报答你们!

古语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相信这种悲剧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爸妈我爱你们!

【篇八】

亲爱的儿子:

不知不觉你已经十六岁了,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你就成了我生命的全部,精神的寄托,当我遇到困惑时是你的呼唤让我坚强的走出来,很庆幸有你的陪伴,这些年看着你慢慢长大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你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由于爸爸妈妈的工作性质所限,在你的成长中缺少了一点母爱与父爱、缺少了一点陪伴,在你八个月的时候就给你断了奶跟着奶奶吃睡,也许是喂养不当从小你抵抗力就差经常生病,记得一岁那年一个月住一次院,你成了医院的常客,当你看到别的孩子吃奶时,有妈妈陪伴时你就会跟奶奶哭闹要妈妈,医院的大夫看到都感到心酸,每当我下班去医院的时候大夫总会调侃我几句,说我不是你亲妈,住院都没见过你爸,俩人光顾着工作不要孩子了,其实爸爸妈妈是非常爱你的,儿子你知道吗?每当妈妈上夜班的时候总是会想你,有时会偷偷的掉眼泪,有时还会抱怨你投错了胎,当看到别人的父母领着孩子逛商场、逛公园、旅行、参与孩子的各种活动时,妈妈总会感到心酸,是爸爸妈妈亏欠你太多太多。

记得你上四年级的一个夏夜,你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再有两年我就不能陪你了。”说完自己就闷闷地哭起来,我问你为什么?你说上了初中就要住校了,说完竟然放声哭起来了。当时我的心都碎了,你小小年纪就这样有担当,我是该高兴呢?还是担忧呢?是不是爸爸也经常不在家,你就把自己当成了家中的男子汉想处处保护妈妈?儿子你知道吗?就因为你那句话,妈妈才决定初中不让你住校,并为你提供了最优质的教育环境,我们也好多陪陪彼此。如今你已长大有自己的思想和空间了,已不是那个妈妈歇班回到家就兴高采烈喊着妈妈扑到妈妈怀里亲吻妈妈的那个孩童了,初一下半年你开始叛逆,我们也经常吵架,我变得啰嗦,你也开始冷言冷语,不愿听我说一句话,我们成了横眉冷对的冤家,儿子,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不要嫌弃妈妈的啰嗦,这些啰嗦都是妈妈这些年悟出来的,就想让你走个捷径,总在管你其实都是为了你好,将来当你遇到抉择时能够有自己的选择权,希望有一天你能够懂得爸妈的用心良苦。

初中这三年无论是雪天、雾霾天还是雨天爸爸妈妈也从未接送过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中午家里没人给你做饭,都是你自己在外面吃快餐,每天打电话问你你都说吃的面,后来才知道原来就面价格便宜吃的还快,其实妈妈每天给你的饭钱够多你不用太节俭,现在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习也累营养必须跟上,咱该节俭的节俭,该花的咱也得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好好学习,你勤俭节约、独立、有爱、有担当……妈妈很欣慰,在这里我要郑重地向你说一声“儿子,对不起,在你的成长中妈妈没有做到最好。”无论何时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从小爸爸妈妈就给你树立了目标,所以在各方面对你都很严厉,学习上爸爸妈妈从未操过心,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你能够主动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以你为榜样给大家分享,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马上就要中考了,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在薄弱点上多下功夫,抓住宝贵时间放手一搏,切记所有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不要辜负现在的努力与付出,不要在最美的时光虚度年华,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最后祝你中考取得好成绩,儿子加油!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

篇2:家风家信作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家庭风尚,引领广大家庭成员树立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文明理念。市妇联将开展最美“家风家训、家书家信”征集展示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家庭美德 传承最美家风

二、征集时间

2018年9月11日—2018年10月11日

三、参与范围

全市广大家庭和市民均可参加。

四、征集内容

1.家风家训作品:征集以家庭和谐、友爱、孝道、向善、励志、勤俭等为内容,采用各种形式展现的原创家规家训。家风家训内容要富有内涵,语言精练,健康向上,便于传诵,字数不超过50字。

篇3:祖父家信中的家风

信中说“第二次汇的十万元也收到了”,背景是当时我父亲已经开始工作,知道爷爷一个人在清华教书的薪水不多,承担全家人的生活,很吃力,所以父亲一找到工作,便想办法给爷爷寄点钱。

因为家里人口多,负担比较重,父亲读到高二就中途辍学了。父亲本来在中央日报做校对,自己比较认真努力,就被调到了编辑组。

而信中,爷爷指出父亲实在跳得太快了些,他认为父亲的“学识和经验还不够”,叮嘱父亲“事己如此,只盼望你努力尽责”。接着,爷爷要求父亲补习英文以充实自己,让他多读点书,工作谨慎,认真负责,提醒他“切不可因为跳得快略有骄心”。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作为长辈的爷爷,是如何严格要求父亲的,这种严格要求其实也是一种关爱。

无形家风的有形力量

我父亲朱润生,是朱自清的次子。《荷塘月色》里有一段描述“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那个“闰儿”就是我父亲。

1925年父亲出生后,祖父朱自清经胡适和俞平伯介绍,到清华学校大学部任教。1927年,父亲被祖父接到北京生活,不幸的是,1929年祖母去世,父亲和两位姑姑回到了扬州,与曾祖父曾祖母生活在一起。父亲一直生活在揚州,直到19岁时离开。

我是在祖父去世11年后才出生的,所以没有见过祖父本人。我对他的了解和认识一开始也是比较模糊的。2004年,我从北方调回扬州,从事文化工作,才开始整理祖父的资料,看他留下的日记,寻访他走过的足迹。

祖父朱自清也是个普通人,他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生活中有欢乐也有苦恼,有成功也有坎坷。他的兴趣很广泛,嗜好美食,喜欢烫千丝、狮子头、包子点心,特别喜欢吃花生米。他喜爱旅游,对山水格外留恋。他对先生和老师永远保持着一份敬重。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因而学习总是很努力,从小梦想做一个文学家,到最后真的梦想成真了。

朱家没有明文的家规家训,也没有刻意营造过家风,但是朱家几代人,确实都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和品质,这也许就是无形家风的力量吧。

父亲“闰儿”临终前的几个月,我在家陪侍他老人家。为了让他开心,我用戏谑的笔法写了一篇父亲的小传。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其人心地良善,性情平和。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讷于言而实于行,上尊长辈,下示后代。不喜名利而尤嗜美食。今虽八十有六,疾患在身而此性未改。岂非人生一大乐耶?”

父亲当时己疾病缠身,又患老年痴呆症,看完小传,他老人家露出了蔼然宽和的笑容,提笔哆哆嗦嗦地在那段话后面写下“很好”两个字。对“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几句,他特别认可。这也是朱家几代人一致的风格,姑且看作是朱家的家风吧。

“自清”一个清正之人

有人说朱家在扬州是“名门望族”,其实不是。我的曾祖父、高祖父,当过芝麻小官,朱家最多只是个小康家庭。曾祖父当了十几年的小官吏,深知官场的黑暗和险恶,他希望儿女们远离官场,饱读诗书并学有所成,于是借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中“自华”两字给儿子起名。所以祖父朱自清的原名叫朱自华。

祖父不负众望,刻苦读书,终于考上北京大学。随着年龄增长,祖父觉得光读书是不够的,首先要做好人,于是改名“自清”,意在勉励自己做一个清正之人。

祖父自小酷爱读书。听长辈们讲,他读起书来,可以整天足不出户,吃饭也要别人提醒。在扬州中学念书时,他就把经史子集中的基本典籍读了个遍。但后来,几次家庭变故使朱家家道中落了,无忧无虑的读书时光成为过去式。

中落到什么程度呢?《背影》里有几句话:“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番破败景象,就是祖父朱自清考大学时的光景。这样的生活境遇,使得祖父很小就对穷苦人生活有深切体会。他对下层劳动人民充满同情,这种感情贯穿了他的一生。

祖父还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惟其如此,他的散文才注满情义,打动人心。在他的散文创作中,有写父子之爱的《背影》,有写夫妻之情的《给亡妇》,有写儿女之乐的《儿女》。散文家李广田评价《背影》最能代表祖父的为人。这篇文章论行数不满五十,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却有历久传诵的感染力,不是靠宏伟的结构或者华丽的文字,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和真实感情。

在祖父的日记中,我经常可以读到“我太自私了…‘过于懒惰…‘不够努力”等等这样的字眼。1926年,他亲身经历了“三·一八”惨案,目睹了血雨腥风的场面,后来写成了《执政府大屠杀记》-文,痛斥反动政府的暴行,但他也坦率承认,自己当时有点害怕。对于自己的“由怕而归于木木然”,他自责道:“实在是很可耻的。”这正是他诚朴正直天性的自然表露。

一身正气三兄弟

“北有朱自清,南有朱物华,一文一武,一南一北,双星闪耀”,这是中国知识界、教育界对朱家两兄弟的赞誉。

祖父的二弟朱物华,是我国电子学科和水声学科奠基人、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文革”后第一任校长,培养的学生中有杨振宁、邓稼先等。他和兄长朱自清一样,一身正气,热爱祖国,严谨治学。他们两人就连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很相似。那时候二叔祖已经是一级教授,每个月工资365元,但他只拿300元,说人不能太贪心。

1955年,二叔祖奉调从上海交大去哈尔滨工业大学,走前处理房产,他把自己买的衡山路3层小楼以2000块的低价卖给一对退休夫妻,因为老人拿不出更多的钱了,他很同情这对老人。周围的同事提起这件事,都说二叔祖“迂啊”。

二叔祖80多岁时,交大的领导看他年事己高,给他配了专车。他不肯要,再三推辞,终于拗不过众人,被大家拥进车里。车子载他回家以后,他一下车,便做了一件惊人的事:立即步行返回学校,再步行回家,以此证明“我还有行走能力,不必乘车”的决心。

nlc202309012218

祖父的三弟朱国华,厦门大学法律系毕业,拿全额奖学金,还是学生会主席。抗战胜利后在无锡地方法院擔任检察官,任上也是两袖清风,廉洁自守。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一名富商,富商见到他就弯腰鞠躬,他一时没反应过来,富商迅速拿出几根金条往他怀里塞。三叔祖吃了一惊,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位开银楼的商人,有桩官司经叔祖审理获得胜诉,使其免于破产,富商以此表示感谢。三叔祖就说,胜和败都靠依据法律,我没有做什么,东西不能拿。富商随身掏出一支派克笔,一定要做个纪念。他一看推不掉,转身就走了。

朱家三兄弟都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祖父朱自清病逝前不到两个月,在家境十分艰难、身体极度衰弱的情况下,毅然在拒领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二弟朱物华、三弟朱国华则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家国情怀:1961年,正是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期,朱物华时任上海交大副校长,他谢绝了国家为他配置的花园住宅,谢绝了按规定小车接送的待遇,还多次谢绝增加工资,看病求医也不出示公费卡,节衣缩食,教书育人,默默地为国家分忧解愁;三弟朱国华被迫失业多年,没有一味怨天尤人,而是以开朗豁达的胸怀教育自己的孩子刻苦读书,自强不息,报效国家。

家风如溪水滋养后人

我父亲这辈兄弟姐妹七八个,几乎都继承了祖父、叔祖父的遗风。

我的叔叔朱乔森,是中央党校知名的党史专家、教授。当年,祖父朱自清在拒领面粉的声明上签名后,正是朱乔森亲手退回了面粉票,当时他只有15岁。受祖父影响,他一生十分看重节操、修养,爱国敬业,廉洁奉公。他在生活上非常简朴,除了参加重要活动穿一身西服外,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衣服。代步工具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生病戒烟之前,他抽的都是价格最低廉的香烟。但他在对待别人或公家时却表现得非常慷慨。每次为灾区捐款捐物,他几乎是所在教研部里捐得最多的,一次捐款就高达千元。有一次捐衣被,一下捐了几十件,而且是拖着病弱之躯亲自送到教研部。

1994年,他被查出身患癌症。手术化疗住院期间,他把病房变成了书房、课堂,在病房里读书写作,给博士生讲课。死神逼近时,他几乎已经无力说话了,但依然支撑着虚弱的身体,为博士生批改论文。2002年,68岁的他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我的大伯父朱迈先是朱自清的长子。2009年我接待杨振宁先生时,他跟我提起朱迈先,说两人是北京崇德中学的好友,他曾专门询问朱迈先的下落。大伯父朱迈先在卢沟桥事变前已经入党,一直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据与他共事8年的抗战老兵谭涛说,朱迈先平时喜欢学习,看进步书报,文化水平很高,有学者风度,平等待人,以理服人。解放后大伯父被分配到广西桂林中学当教师,可惜在解放初期的“镇反”运动中被错判含冤而死。1984年得以平反昭雪。

我三叔祖的孩子朱韵,由于受父亲所谓历史问题的牵连,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十六七岁从上海去云南务农,回城后当车工,自学文化课。1988年,她参加招干考试,此时她正好在上海郊区给一个干部的子弟补课。那位干部说:“报考我们这里的单位吧,我来帮你安排。”她拒绝了,她认为如果考得不好而被录取,这对考得好的人是一种不公平。结果,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银行录取。

到了我这一辈,我想说说我的堂兄、朱自清的长孙朱寿康,由于受到父亲牵连,他插队6年返城后,当时哪个单位都不要他。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他考了390多分,名牌大学分数线都够了,但仍然因历史问题没有被录取,高考第二次扩招后,终于被南宁师范学校录取了。毕业后,他回到母校南宁三中当老师,几乎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还被评为全国师德模范、广西特级教师。多少年过去了,提起朱老师,认识他的老师学生仍然竖起大拇指。他曾对我说过: “我虽没有见过祖父,但他的人格品行,是我永远都要学习的。”

或许是家庭规模不够大,或许是族人天各一方过于分散,朱家并没有专门制定家规家训,但是我的前辈们在生活和事业上留下的点点滴滴、枝枝叶叶,像清澈的溪水,一直在滋养着朱家后人。这种家风的传承方式除长辈们讲道理外,更多更主要的是他们行为举止上的率先垂范。

篇4:家风家信作文

藏族作家意西泽仁做到了。从女儿7岁开始,他便坚持给女儿写信,而女儿也会给他回信。在女儿的成长路上,“爸爸的信”从未缺席,暖暖的,温馨而甜蜜。

2014年12月15日,他们荣获成都十佳“好家训,好家风”家庭。

爸爸出差了,一幅幅“童画信”记录思念

那首家喻户晓的《康定情歌》里所唱的地方,就是藏族姑娘意娜的故乡。1982年,意娜出生在美丽的四川康定,在连绵的青山和澄净的蓝天下,她一天天长大。

意娜的父亲意西泽仁是一位作家,曾发表过建国后藏族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大雁落脚的地方》。意娜小时候,意西泽仁经常带着她去图书馆,帮女儿借几本儿童刊物。父女俩坐在一起看书,小意娜抱着书本能专注地看上好半天。

5岁那年,意娜正在纸上涂鸦,父亲的一位画家朋友来家里作客。画家被她专注的样子吸引了,笑眯眯地问:“你在画什么?”意娜回答:“我在画太阳。”“太阳怎么会有眼睛呢?”意娜开心地说:“因为它每天都在天上看着我们,没有眼睛怎么看?”画家赞赏地说:“意娜很有想象力,是个画画的好苗子。”

朋友一句评语,被意西泽仁记在了心上,他开始让女儿系统地学习画画。事实证明,意娜的确对艺术创作有天赋。6岁时,意娜创作了一幅《康定跑马山》水彩画。意西泽仁把这幅作品寄给了杂志社,后来这幅画被发表在少儿读物《看图说话》杂志上。9岁以前,意娜已经在多家报刊上发表了100多幅作品,成了颇具名气的小画家。

意西泽仁每次出门寻找小说素材和灵感,都会给女儿写信,然后托妻子转交。读爸爸的信,对小意娜来说更像是看“游记”。不太会写字的她就用画画的形式,把对父亲的想念画出来。这种“童画信”,成了父女俩难忘的记忆。

受父亲书信的熏陶,意娜爱上了写作,她的作文《香喷喷的酥油茶》,在国内小学生征文比赛中获奖。

1991年,意娜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在中南海接受了中央领导的接见。兴奋的意娜要给爸爸写封信,老师告诉她,等信寄到时,他们可能已经到家了,有什么话不如留着回家后再说。意娜不愿意,执意写信。等她从北京回到家时,信还没到。意西泽仁收到信时,在家写作的他依然给女儿回了一封信,放到了女儿的书桌上。

小学五年级时,因为父亲工作变动,意娜随家人搬到了成都。2000年上半年,意娜被保送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那年暑假,无疑是她最灿烂的日子。她忙着和昔日的同学道别,参加各种聚会。向来沉默的父亲,话也多起来,向意娜交代很多琐事,让她好好照顾自己,遵守学校的纪律。在意娜看来,爸爸实在是啰嗦,她不明白父亲这一句句叮嘱背后的担忧和牵挂。

压在枕头下的信,那是父亲未完待续的话

2000年9月,意娜开学的日子到了。到学校之后,父母在宿舍帮她整理大包的行李,意娜则忙着办理入学手续。分别的时候,意娜把爸爸妈妈送上了校门外的公交车,独自走回宿舍。一天的疲惫涌上来,身边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股淡淡的悲伤笼罩着她。

意娜正准备休息,却意外地在枕头下发现了一个信封。此时宿舍已经熄灯,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意娜拆开了信封。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原来是爸爸的信:“我估计,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我和你的妈妈已经坐在南下的火车上了。本想等你在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再给你写信,但这些日子看着你收拾行装,我总觉得有许多话要告诉你,可话到嘴边又止住了。这封信是你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就写好的,我想等到了北京后再留给你。孩子,你小时候,最喜欢看到的就是爸爸的信。同样,爸爸每次看你的信都会觉得很幸福。我希望这种方式可以延续下去,有话,咱们信里说。”读着信,仿佛父亲的声音就回响在耳边。在大学里的第一夜,父亲信里的字字句句都熨贴着意娜的心,让她感觉到温暖。她这才明白,当暑假里自己欢乐地和同学们四处聚会的时候,父母在家里是怎样的不舍与牵挂;在她期待着早日离家迈进大学校园的时候,父母是多么希望时光可以慢一些;父母一直不同意让她独自进行假期旅行,只是想多一点时间陪在她身边……父亲的爱是那样深沉,他从不轻易将爱说出口,却在她最孤单的时候默默陪伴着她。

第二天一早,意娜就去学校的商店里买了信封和信纸,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她在信封上端正地写上了家里的地址和父亲的名字,郑重地寄了出去。

每当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意娜都会在信里详细地告诉父亲,而父亲也会马上回信,一一为她解答,并提出一些意见。父亲的文字朴实平淡,语气就像在与她交谈。

看着意娜不厌其烦地给父亲写信,朋友笑说:“打电话多方便,写信太麻烦。”意娜不以为然,面对父亲,总有一些话说不出口,然而只要提起笔,她却能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达出来。每次拿到父亲回信的那一刻,她的内心都无比喜悦。

意娜写了很多文章,每次发表了文章,她都会随信给父亲寄去一份。意娜有了创作的想法,也会在信中与父亲讨论,请父亲指点。在这些家书中,意西泽仁见证了女儿每一个成长阶段的进步,感到无比欣慰。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意西泽仁与意娜之间互寄了百余封家书。父女俩在一封封书信里,讨论学习、交换思想、谈心聊天。

千里寄家书,父爱是最温暖的一米阳光

意娜被学校保送上研究生,之后又读了博士。期间,她曾到德国和加拿大留学。因为地域相隔更远以及通讯设备越来越发达,意娜和父亲的联系也从纸质书信变成了电子邮件。偶尔,她还是能收到父亲从远方寄来的书信。

2008年春节,意娜没有回家。农历大年三十,意娜收到父亲从国内加急寄来的红包。父亲在信里写道:“虽然你不能回来,但你妈还是忙活着做了很多你爱吃的东西。今年冬天我们这里很冷,下了好几场大雪。每次坐在窗前,我总想着你能从外面推门而入。独在异乡为异客,我想这个时候,你的心情会更加纠结难过,但没事,我们在这边陪你过年。”

当晚,伴随着窗外璀璨的灯火,意娜给父亲写信——她认为没有什么礼物比回一封家信更贵重。

2008年,意娜接到北京奥委会的邀请,做为一名火炬手传递圣火。意娜兴奋地给父亲写了一封很长的邮件,把自己的荣誉和快乐与他分享。因为学业很紧张,完成圣火传递后,意娜匆匆赶回了加拿大。她在电子邮箱中看到了父亲发来的邮件,他激动地只写了一句话:“女儿,你是我们的骄傲!”

2009年,意娜完成博士学业,回国后定居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工作,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研究部主任、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秘书长。由于工作忙,意娜不能陪在父母身边,甚至有时出差经过成都,也不能回家看上一眼。

2012年12月,意西泽仁的散文集《雪融斋笔谈》出版了。在书中,他专门开辟了一个“父女家书”的版块,收录了他写给女儿的20封家书。

女儿的一切在意西泽仁眼中都是珍宝,他完整地收藏着意娜从小到大发表过的每一篇作品——从5岁时的画作,到意娜近年来独自出版的《直观造化之相:文化研究语境下的藏族唐卡艺术》、《情定香巴拉: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与康定情感经济探索》等书籍。

2014年12月15日,《成都晚报》公布了成都十佳“好家训,好家风”家庭,意西泽仁一家榜上有名。从小到大,父女俩共积攒了五百多封家书,正是因为这一封封家书所传递的优良家风,意西泽仁才能培养出意娜这样优秀的孩子。

春节将至,意娜把父母接到北京,打算一起出国旅游。她要带他们重走那些年她独自走过的路,让父母见证自己的成长。

意西泽仁在博客中,收藏着他写给意娜的家书,他给这些家书取名为“离太阳最近的孩子”。在他的眼中,意娜就是那个离太阳最近的孩子。在意娜的心里,父亲才是那一轮太阳,为她在成长道路上做指引,给她阳光般温暖的爱。

编辑 魏光

上一篇:李登平同志个人事迹下一篇:ZL日本式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