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

2024-04-10

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共9篇)

篇1: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

跑步治娇

经不起挫折的孩子都怕困难,陈爸爸便从这一点入手。他的儿子上五年级,看上去人高马大,却跟女孩一样娇气,身体稍有点不舒服就不想上学,体育课经常躲在树阴下,说是怕晒太阳。陈爸爸决心采用跑步治娇的办法来让他受受挫。于是每天放学,陈爸爸就带着儿子一起慢跑。起初儿子跑得像蜗牛,而且没几分钟就“罢工”,陈爸爸坚决不同意让他休息,而且不断地鼓励他。慢慢地,儿子越跑越远。陈爸爸发现,儿子不仅体能增强了,对待困难也没有那么强烈的畏难情绪了。

点评:现在有人提出“心理环保”教育概念。教师和家长都需要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孩子不能直面挫折,主要是因为老师和家长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或者把他们的长处视为短处,让孩子在心理上矮化了自己。日常生活中,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提出参考建议,要让孩子感到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

篇2: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

林妈妈家中有个1岁的女儿,小家伙正在学走路,一天摔几跤是常事。一般家长的做法就是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生怕她摔着了。林妈妈的看法是,要提高孩子的耐挫力,父母不应撑起“保护伞”,应有把孩子置于艰苦和困难中的勇气,敢于让其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人生中挫折不可避免,并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所以她总是放手让女儿自己学走。

当孩子不小心摔跤时,通常家长会抢上前迅速扶起,然后指着地板骂:“这个地面真不好,害宝宝摔一跤。”而林妈妈认为,那样只会使孩子把跌跤归咎于外因,以后一遇到挫折就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却不肯从自身找原因。所以面对哇哇大哭的女儿,她从来不伸手去扶,总是很认真地说:“这要怪宝宝自己,是你走路不小心才会摔跤哦。”同时微笑着鼓励说:“不过摔倒了不要紧,以后注意就行了。现在勇敢点,自己爬起来!”这样几次之后,女儿摔倒了不但不哭,而且很快爬起来。

篇3:体育视角下初中生挫折教育探讨

体育运动是一项不断磨炼人的意志,给人以挫折教育的运动。体育运动强调竞争、合作、不懈的练习和面对逆境永不放弃的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体育课程让学生在训练时磨炼意志,在竞争中学会团队合作,在失败时总结经验教训,最后体会成功的喜悦。因此,如何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推行挫折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一、初中生挫折教育的界定

在我国,初中生一般是指年龄在12~16岁的少年。这个阶段是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成熟的一个时期。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身心发展迅速而不平衡的时期,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青少年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这是青春期产生心理冲突和矛盾的主要原因。在这个阶段,成就感和挫折感交替出现,如果获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绩,个体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如果遇到失败,个体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

所谓挫折,《心理学大词典》是这样定义的: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体验。挫折包含了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个方面,其中,挫折认知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它决定了个人面对挫折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何谓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正视挫折,增强抗挫折承受力的教育。

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面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体育运动主要有训练和竞赛两种形式。训练时,学生需要反复实践练习才能掌握动作要领,逐渐提高自身的技能和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各种挫折和失败,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竞赛时总有输赢,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心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心理慢慢地走向成熟。

以中考必考项目中长跑运动为例,这是一项体能消耗很大的有氧代谢运动,参加这项运动的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正确的跑步技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随着“极点”的出现以及长时间体力消耗,对某些耐久力、意志力差的学生就构成挫折情境,带来挫折体验,此时就是进行挫折教育的良好时机。体育教师应该在中长跑运动前讲解“极点”产生原理及应对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在长跑过程中出现“极点”现象。随后,通过中长跑课程训练让学生体会“极点”对身体和心理的考验。最后,学生经过一次次的耐力训练,发现自己可以突破自身极限,顺利完成以前惧怕的中长跑,感受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提升。

再以篮球运动为例,这是一项竞争性极强的集体运动。要求学生有默契的团队合作、精湛的个人技术和面对比分落后时不急不躁的心理素质,对于培养学生的互相帮助、共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非常重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战术,能够进行三对三、四打四或者全场五比五的比赛,运用传切、策应、掩护、突分这些基础战术,依靠团队配合赢得比赛。同时篮球运动的对抗性极强,学生在这项运动中难免遭遇失败构成挫折情境,带来挫折体验。此时就是教师进行挫折教育的最佳时机。教师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总结篮球比赛失败的原因究竟是技不如人还是团队意识较差,为了赢得比赛,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如何通过努力赢得下一次的比赛。学生在一次次的竞赛中,学会理智面对输赢,而不是面对失败挫折一蹶不振。

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跨栏运动,让学生体会通过不断的练习、尝试,最终掌握跨栏技巧,跨越障碍;利用跳高运动让学生体验到人类的体能极限;通过跳远项目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更好成绩。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因其特有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体验感,让挫折教育可以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各地的中小学已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挫折教育也存在着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挫折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虽然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教师们都意识到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囿于当前教育领域依然存在的升学压力,应试教育依然占主导地位,家长宁愿学生花时间去学奥数、上英语培训班,不愿学生花时间在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上,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体育课程时间被极度压缩,通过体育课程进行挫折教育又从何谈起?

第二,在挫折教育的开展中缺乏针对性。教师在制定挫折教育目标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雷同,创新性欠缺,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尖子生和体能较差的学生“一刀切”,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使得挫折教育流于形式的局面更加难以改变。

第三,在体育课程中实施挫折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才能对学生的挫折情绪进行合理疏导。目前,北上广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重视对各科教师的心理专业知识培训,而我国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条件不足,使得体育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力不从心。

四、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几点建议

1. 挫折教育要有的放矢,合理设置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挫折教育,必须注意合理设置挫折难度。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在设计挫折场景时,既能引起学生的挫折感,但又不至于难度过大,让学生望而生畏。适度的挫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过度的挫折则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来说,尤为关键。

2. 挫折教育需考虑个体差异

每个班级都有体能条件拔尖的学生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体育教师实施挫折教育时,切忌“一刀切”,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达标梯度。不要体优生和体能较差的学生共用一套标准,避免出现一些学生觉得体育达标难度过低而失去学习兴趣,另一些学生却因为体育达标难度过高而放弃努力的现象。

3. 挫折教育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育教师是初中体育教育的执行者、决策者,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引导者。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运动的基本要领和技巧;要及时纠正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在学生体力不济时鼓气加油;在竞赛比分落后时给予勉励;在取得胜利时提醒学生戒骄戒躁。

4. 挫折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篇4: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

案例一:宁宁是一个大班的孩子,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吃饭这一项“任务”,还不会正确使用筷子。在家吃饭都是爷爷奶奶端着饭碗跟在身后左一口右一口地喂饭,中午在园午餐,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掉饭,加快进餐速度,保育员阿姨特地为他准备了一把勺子。

反思:根据《纲要》要求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孩子们就要学会用筷子,而宁宁大班下学期还不能很好地使用。这是因为宁宁在家是独生子女,他处于“四二一”家庭模式的核心地位,爷爷奶奶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宁宁没有任何受磨炼的机会。因此,他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也远远低于应有水平。

案例二:“六一”游园会时,绮绮因为做游戏拿到的积分很少,换不到自己想要的礼物而躺在地上耍赖,埋怨爸爸太笨,害得他拿不到礼物。这时爸爸也毫无原则的帮腔说:“对,对,是爸爸不好,爸爸是大笨蛋,你不要哭,爸爸到商场给你买个更大的礼物,比幼儿园的礼物还要大……”。

反思:孩子承受不了失败、挫折和委屈的打击,成人的教育方式又不正确,对幼儿今后的成长非常不利。

案例三:楠楠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外婆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一次,在学习《小熊生病了》(语言活动)时,由于他上课时没有认真听,因此在楠楠讲述时就遇到了困难,一直哭喊着,“我要阿婆,我要阿婆。”总之,只要遇到一点困难,他就只知道哭着叫阿婆。后来,她妈妈送他来幼儿园并告诉老师,孩子的压力太大,有些事情就不要去要求他了,既然他做不到就不要他去做好了。听了他妈妈的话,不禁让老师感到惊诧、愕然。

反思: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怕孩子受到伤害,为孩子扫清障碍,除去拦路虎。然而,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独挡一面,如果你将他呵护在你的羽翼下,他将永远无法展翅高飞。

在家庭和幼儿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普遍存在“重教不会教”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那么,幼儿园和家庭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和策略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消除依赖心理,让孩子放开手脚做自己能做的事

很多家長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是典型的“两面派”——在家里和家外不一样,听老师的话,不听父母的;或者听父母的,不听爷爷奶奶的。比如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吃饭,回家不喂就不吃;在幼儿园能自己系鞋带,回家后就不自己系。大人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是过分溺爱造成的。长期以往,不仅影响孩子的自理能力,也会影响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挫折是必然的。当然自己努力能够独立克服的情况下,家长、老师最好不要插手,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办法,决不允许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都由老师、家长去包办代替,把他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消除得干干净净。只有亲力亲为才能掌握自己动手解决难题的能力和技巧,从而消除依赖心理。

二、主动创设情景,让幼儿接受挫折教育

我们有的家长在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会主动输给孩子,让他赢。长此以往,自然会造成了孩子“输不起”的性格。在我们的班上就有这样的例子,有几个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总是最多,听到老师的表扬也总是最多,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往往只能接受表扬,偶尔接受批评,便会沮丧、恼怒或丧失信心。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适时创造一些挫折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在磨难中成长。例如,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时,有计划地安排孩子分别扮演人际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老师再以口头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竞赛活动中,也不一定要想尽办法让他们胜利。而当孩子犯错时,对其给以适度的惩罚,也让其体会受挫折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

三、密切家园配合,让孩子消除遇到挫折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些孩子在遇到挫折后,可能会灰心丧气,失去自信。家长和老师应提醒孩子,任何人做事,一开始都会有困难。但要正视困难,勇于挑战!老师父母要激励孩子,让他们坚信只有敢于去迎接各种挑战,并且相信自己,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如:畅畅练习跳绳,从刚开始的一个、两个、三个,到后来的七个、八个、十个。她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不想再学了。这时老师、家长并没有埋怨她,而是平复她的情绪,帮助她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告诉她,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困难,这些困难根本不算什么,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够克服它,并且一定能够学会。就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她终于学会了跳绳,在学期过关测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发挥榜样作用,让家长和老师潜移默化地熏陶、教育孩子

作为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的挫折教育,是由我们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当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大人对待挫折的态度及良好的个性品德,都会对孩子起到一定程度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大人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作出榜样,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活体验来激励幼儿,在挫折中培养出良好的性格。

篇5:高中生心理挫折教育初探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应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课题。

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包括提高他们的挫折认知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所遇到的种种挫折,提高他们主动积极地对待和处理挫折的能力,尽可能地减少、避免挫折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和提高它对人的砥砺功能,使他们能在挫折磨炼中成人、成才,使他们学会正确地使用心理防卫机制,重点发展和提高他们对付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为此,两年来,本人就高中生心理挫折教育方面作了努力,似有成效,现将做法简述如下:

那么,中学生常见心理挫折有哪些呢?经几年的探索、总结,本人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种。

1、学习挫折

指由于学习上的失败或偶尔失败而给学生造成的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使人倍感苦恼。这种情况大体有两种:①好学生偶尔失败的挫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仅在同学中有威信,而且也受到老师的偏爱,时间长了,自己“只有好不能差”的心态越来越强烈。对失败缺乏心理准备,一旦某一次考试失误,便感到十分苦恼。如上文提到的本班班长卢范芳,因一次期考成绩不理想,便觉无脸做班长了。②差生的学习挫折。有的差生很想把学习搞上去,也知道努力,但成绩仍上不去,为此心烦意乱,有的甚至想退学。如本班学生施鑫,入学成绩较差,上高中后,一直很努力,但仍然赶不上同学,在高三第一个学期时曾提出要退学的要求。

2、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得愉快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有些高中生却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惶恐、害怕与人接触。如本班女生邝海梅,因在一次班会上,上台发言,讲错了话,加上普通话讲得不流利,有些字音咬得不准,台下有个别同学大笑起来,她便全身发抖,再没有勇气讲下去了。此后,该生不敢与同学接触,整天独来独往,有段时间不想到教室学习,一到教室总觉得别人在对自己指指点点,严重影响学习。

3、情感挫折

人活在世上,除了工作、学习、生活之外,感情的获得和满足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高中生往往把感情看得很重,很执着,因而极容易受到伤害,受伤害后又往往受不住沉重打击,苦闷、抑郁,甚至不能自拔。

高中生感情挫折主要有两种:①来自朋友之间的情感挫折。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获得情感满足。这是人类情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学生中,因为朋友之间的变故而造成情绪、情感波动是很常见的,如,本文开头提到的李天轩同学,因与好朋友闹矛盾,朋友不理自己,便倍感苦恼,以至于不想到教室学习,因一见好朋友就会伤心、苦恼。②来自异性的情感挫折。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高中生对异生产生了好感,很想与异性接触,有的发展到早恋,因高中生思想还未成熟,故在与异性交往中,容易出现矛盾,加上他们感情上很执着,很敏感,一旦出现矛盾便十分苦恼,严重影响学习。如,本班某男生是班干,学习成绩好,高一时与邻桌的某个女生关系较好,常一起讨论问题,渐渐地该男生对该女生产生了好感,上高二后,该女生调了座位,从此,该女生也很少与该男生讨论问题了,有时,故意躲开,这样,该男生便感到很失落,很痛苦,成绩不断下降,最后连班干也当不成了。

当代中学生面对挫折,是那样脆弱,那样害怕,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呢?本人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要有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俗话说“有备无患”,中学生之所以一遇到小小的挫折,便一蹶不振,如临灾难,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人生,没有心理准备。为此,本人常用班会时间跟学生谈人生,讲挫折,告诉学生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时刻都有可能会遇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那样的或大或小的挫折,只要我们有心理准备,当挫折降临时就不会至于觉得眼前一片黑,既然,挫折是不可回避的,我们就应冷静对待它。

(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①通过学习一些格言,让学生认识挫折的两重性。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挫折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我国大文豪鲁迅也曾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他又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通过这样的格言,使学生认识到,挫折给人带来的不只是灾难、失意和无情打击,它也能引导人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增长才干,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正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挫折的两重性。当挫折降临时,只要我们冷静对待,将挫折当成动力,就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②用一些实例来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本人用正反两方面实例来教育学生要冷静对待挫折。用邓小平冷静对待政治生活中的“三起三落”的挫折,终于成为一代伟人;张海迪战胜病魔,自学成才等成功人士的例子教育学生以顽强的意志来对待挫折,迎接胜利。同时,用下面的实例教育学生在挫折面前千万冷静,不要走向极端。前几年,武汉市一高三女生,家境很好,平时成绩优秀,参加高考后,觉得自己考糟了,便整天坐立不安,想到落选后人们的白眼,再也忍不住了,就悬梁自尽了,更令人惋惜的是第二天高考成绩揭晓,她的成绩超过大学录取线7分。还

有,前几年,南宁市某中学一男生,因女朋友提出分手,便觉得自己什么都完了,一气之下将女朋友杀了,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教育学生认识到:挫折能毁掉一个人,也能激励一个人,关键是如何对待它。

(三)教授学生对待挫折的方法、向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没有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处处碰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生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人为地制造挫折

针对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

⑴、正视挫折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视挫折,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如果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那么,你的一生将会一无所成。因此,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这样的思想:挫折使我们又多学到了一些在通常情况下无法学到的知识,是使我们更加倾向成熟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怕挫折,才能会更加正确地对待挫折。

⑵、克服挫折

有了正确的思想,接下来便要有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遭到挫折以后,便要想方设

法去克服它。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个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解决问题后对成功的喜悦,这是在其它任何情况下都无法提供的。

⑶、避开挫折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避开挫折是我们的一条较为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便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但避开挫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到的,它需要特别的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

⑷、从挫折中学到知识,吃一堑,长一智

不能从失败中学到知识的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人不应当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对于在生活中遭到的挫折,我们要善于总结,以便从中学到一些经验,从而内化为我们的知识,为我们以后使用,帮助我们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这才是我们要做到的,也是挫折带给我们的礼物。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才能够对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帮助。

篇6: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

[摘要] 该文在探讨当代初中生心理挫折的来源后,介绍了传统的挫折教育模式,进而引入基于心理弹性研究的初中生挫折教育方式。心理弹性的研究旨在引导人们关注个体具有的积极因素和成长因素,和以往将挫折看作阻碍个体发展的消极观点比起来,它将心理挫折视为收获成长、增强心理弹性、发挥个体潜能的机遇。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构建和完善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对于发挥和增强其心理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理弹性;挫折教育;初中生

一、当代初中生的心理挫折

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从事有目的活动的过程中,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得到实现,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及情绪状态;亦可以理解为个人因无法扫除在其动机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干扰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心理挫折贯穿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心理挫折。对于初中生来说,心理挫折主要来源于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学习和自尊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心理挫折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比如说,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挫折之后,情绪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学业态度和课堂表现,最终影响到学业成绩等。另外,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境中,来自不同方面的心理挫折带来的影响所占的比重不同。

心理挫折的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挫折,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应对心理挫折能有效地减少因为心理挫折给个体带来的影响。

二、当代初中生的挫折教育和新视角的引入

挫折教育是为提高学生克服在遇到挫折时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的能力,其教育方式是在挫折发生前向学生传授有关知识或让学生置身于某种环境以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它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形式。

面对初中生心理挫折,较为常见的应对方法为心理疏导法、心理互换法、愉悦法、形象感染法、表征性奖励法和强化暂停法。i另外,还可以根据心理挫折的不同来源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例如加强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的有效沟通,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在学业方面采用学生 “互教” 模式等等。ii其他学者还提出了一些方向性、概念性的应对方法,如减负降压,稳定情绪;分析原因,克服外部挫折;疏通思想,克服内部挫折;修正目标,知己知彼等。iii除了一般性的应对方法外,还有学者将不同学科领域综合交叉,提出结合音乐的挫折教育。

上述关于挫折教育的方式纷繁复杂,但都一个共同的基本特点,即把挫折心理视为困难和问题,遭受心理挫折的初中生则被视为需要帮助的个体,忽视他们自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对传统挫折教育的反思促进了心理弹性的挫折教育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心理弹性在最近几年开始进入教育者和学者的视野,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心理弹性的含义和研究

心理弹性(Mental Elasticity),启发于物理力学的“弹性”概念,它是指人的心里功能并未受到严重压力(逆境损伤性影响)的发展现象。iv它通过保护性因素,使具备弹性的个体在面对逆境时可以积极应对。

个体的心理弹性使得个体在面对挫折时能产生良好的适应结果。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个体为了维持平衡,会调动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来抵抗压力。当压力过大或是个体无法抵抗时,则会感受到心理挫折。身心失衡之后个体可能倾向用破坏行为或反社

会行为等应对压力,或者是感受到低自尊水平、自卑、自我否定等,但是遭遇到心理挫折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体发展必然受到阻碍。个体有可能恢复到平衡状态,心理弹性没有增减。而还有一种状态,就是发展。即个体经历了挫折并积极应对,激活了潜能,不光克服了挫折心理,心理弹性还进一步提升,从而获得健康成长。

心理弹性的研究旨在引导人们关注个体具有的积极因素和成长因素,和以往将挫折看作阻碍个体发展的消极观点比起来,它将心理挫折视为收获成长、增强心理弹性、发挥个体潜能的机遇。本文将把视野聚焦在心理弹性与挫折教育的联结,尝试提出基于心理弹性理念下的新型的挫折教育方案。

四、基于心理弹性的挫折教育

心理弹性强调个体在遇到压力事件时表现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力量,把挫折视为机遇,强调在应对挫折时的保护性因素和冒险性因素。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构建和完善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对于发挥和增强其心理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保护性因素:它指的是个体天生的特质、能力以及后天习得的技能和自我概念。在挫折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从个体自身拥有的资源出发,引导个体关注自我本来就拥有的资源和潜能。

客体保护性因素:它是指除了初中生自身以外其他一切保护性因素,具体来说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区乃至社会方面的保护性因素。比如说,温暖支持的亲子关系、学校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同辈群体的支持都是构成初中生增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基于心理弹性的挫折教育启示我们把挫折教育融入生活,关注初中生的潜能和能力并加以培养。心理弹性的理念让我们在着重发现初中生其优势和潜能的同时,更加注意去强化和培养。

此外,我们还应该避免一个误区,即全部交给学生自己面对,老师和家长放手不管。在相信他们有能力克服挫折和困难的同时,除了要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克服挫折外,老师和家长还需要给予鼓励和帮助。

提高心理弹性的关键在于将个人品质、家庭支持和外部环境支持系统整合匹配。我们不仅需要帮助那些处于逆境的人们知道如何生存并获得良好的发展,更要注重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让初中生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

[参考文献]

篇7:高中生教育案例

十六七岁的年龄正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处在这个特殊时期的高中生,伴随着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得十分敏感和冲动,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下面结合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遇到的真实的案例,谈一谈如何走出家庭

教育误区,让孩子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因此,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案例:王某,男生。第一次在班里自我介绍时,声称自己有极强的正义感,要拯救整个世界,因为现在社会上的阴暗面太多。在写的周记反思中,更多的是偏激、批判和叛逆的语言。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中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父母忧心忡忡地找到我,共同商量对策。他们也讲了在家里的一些情况:特别喜欢看武侠游戏类的动漫书。自初中以来,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总是与家长的观点格格不入,没有共同语言。其实,这个男孩在学校的其他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对班级工作非常积极负责,对同学也很热心,成绩也不错。应该说是一个很有号召力的人。与家长交流后,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分析了几点原因:

1、除了武侠游戏类的动漫书,篮球书,其他书几乎不看,电视新闻也毫无兴趣。那么,动漫书上的一些“暴力”、“行侠仗义”对其思想会有较大影响。2、父母强行没收了他“心爱”的动漫书。3、当对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总被父母认为是奇谈怪论,然后全盘否定,再进行“洗脑”。久而久之,这个男孩就不愿

意与父母多交流,生怕再被他们批判。中学生生理、心理各方面发展还很不成熟,是非辨别的能力也不强。如果这时候家长没有好好引导,很容易就会出现这种叛逆、偏激的心理,往往就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时,他们会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男孩的家长回去后采取了以下对策:1、鼓励孩子多看新闻,时事评论性杂志,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正确看待、评价周围的人和事;2、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加以正面的引导;3、设定切实目标,品德方面——做受欢迎的人,有责任心的人;工作能力方面——多为集体做事,多帮助周围的同学;学习成绩方面——争取保持班级前五名。半年下来,这个男生被评为了校三好学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家长也感到非常欣慰。

以上案例虽然是个案,但从中可以从个性问题看到的共性问题,从特殊性看到一般性,同时分析这些案例,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篇8: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

一、运用教材中的人物形象,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在高中语文课文中, 有很多伟大的人物形象, 他们的成功都是在历经磨难的基础上完成的。那么, 这些真实的、生动形象的人物就可以成为对学生们进行挫折教育的最好教材, 同学们可以从这些伟人面对挫折时的勇气和与困难和磨难作斗争的实际中, 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说, 创作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在监狱里面, 面对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 他忍辱负重, 受尽了人世间的屈辱和痛苦, 为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财富;伟大的作家史铁生, 年轻的时候就双腿瘫痪, 这样巨大的身体创伤给他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 面对这样的瘫痪, 他也痛苦过、崩溃过, 甚至想到过自杀, 但是,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之后, 他终于“站起来了”, 在文学创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孜孜不倦, 终于成为了一代名师, 并且创作出了《我与地坛》。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描绘, 让学生们懂得, 要想成功就必须经历挫折和失败, 没有哪一个人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在成功的道路上是要面对无数挫折和困难的, 只有你勇敢地站起来, 面对困难, 困难就会被吓倒, 你就会成功。反之, 如果面对困难和挫折, 选择做缩头乌龟的话, 永远也不会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二、利用教材内容,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学

在进行课文赏析的过程中, 就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在语文课文的选材过程中, 非常重视哲理的蕴含和真理的传承。学生们在赏析这些文章的时候, 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比如, 在学习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 诗歌里面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学生, 学生们受到这种感情的熏陶和感染, 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再比如学习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时候, 学生们也可以明白作者把感情寄托于自然景物上, 然后寓情于景, 看似是对自然事物的描写, 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 也就是说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 只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要让学生们明白背后蕴藏的哲理, 困难是暂时的, 坚持是最重要的。

三、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 我们就可以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俗话说得好, 读一本好书就等于跟一位高尚的人交谈, 你会在书中受到感情和文化的熏陶, 能够很好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比如说,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高中阶段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那么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去阅读这本书,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更重要的是会被主人公坚强的品质所感动, 一个老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作为一个体魄健全的年轻人为什么做不到?让学生们懂得, 要想生活下去, 就必须接受困难和挫折的洗礼。

四、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渗透到写作教学中

写作, 不仅可以让现阶段的高中生得到情感的宣泄,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现阶段的高中生, 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时期, 对感情相当敏感和脆弱, 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们养成写日记和写随笔的好习惯, 面对巨大的学习和情感压力, 可以及时得到宣泄。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以“挫折”或者“困难”为中心思想, 自拟题目来写作文, 学生通过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回忆, 可以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心态, 激发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五、在真正的活动、实践课上,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语文。要真正地教好语文, 就必须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老师可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来增强学生们面对困难的勇气, 比如说让学生们收集相关的至理名言, 并且让学生们互相学习, 深入到自己的脑海中去。另外, 老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将生活实际中发生的例子拿到课堂中, 让学生们在活生生的案例中学到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比如说“汶川地震”中坚强的人民群众, “日本海啸”中人们团结一心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勇气, 让学生们尊重生命, 珍惜生命。让他们学会在面临困难的时候, 一定要顽强拼搏、不屈不挠。

六、正确地指引学生, 感悟生命、体验成长

在语文课文中, 描写自然永恒和宇宙之美的文章有很多, 比如说《观沧海》、《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等等, 可以让学生们体会一下宇宙的无穷无尽和人类的渺小, 学生们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 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级, 使焦躁不安的心瞬间变得平和, 多了一份自然和面对困难的坦然, 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境界, 提高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信心。

七、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从以上六个大的方面详细论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挫折教育的渗透措施。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成功的将挫折教育渗透进去, 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 本文将在六个方面, 详细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中挫折教育的渗透措施。

篇9: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渗透挫折教育

1. 学习挫折是中学生最常见一种心理挫折

对于中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挫折是难免的.这些挫折中,有学习挫折,有人际交往挫折,也有来自同性朋友和异性情感挫折.在这些挫折中,学生的学习挫折是最为常见的,也是作为一位任课教师重点关注的,而在这些学习挫折中,作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数学学科的学习,所遇到的挫折会更多,因此它又是学习挫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所谓数学学习挫折就是由于数学学习上的失败或偶尔失败而给学生造成的一种心理障碍.这些挫折对学习不够理想的学生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会经常遇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认为学习上什么都比别人强,所有的知识点、所有的题型的题目,不管难题还是简单的题目,尤其是难题,应该别人多会一点,考试成绩撝挥泻貌荒懿顢的心态越来越强烈.对失败缺乏心理准备,也不愿意准备,一旦连续几道题不会做,一旦某一次考试失误,便感到十分苦恼;对于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来讲,挫折更是家常便饭,他们不是不想把学习搞上去,他们也知道努力,而且也努力过,但成绩仍上不去,为此心烦意乱.

2. “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不排斥挫折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抗挫能力又是衡量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的关键.但是现在的学生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不少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出现了不能承受学习压力、感情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普遍的心理问题.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必须科学有序地指导学生积极地面对挫折,勇敢地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及早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刻不容缓,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课题.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以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为重,但是是不是就不能批评,不需要惩罚教育,不需要经历必要的挫折锻炼,而一味地强调以表扬激励为主,片面强调维护学生的信心和人格尊严,很少关注到学生抗挫力的锻炼与培养.在小学取消了用来激励竞争上进的少先队员的入队门槛,只要上一年级每人一条红领巾;在义务教育阶段禁止按照成绩排名次;在高中不准提应试教育,认为素质教育不包含应试能力的培养.这一切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以人为本,人人平等,荣誉和劳动成果均平,显然已经走上另一个极端,至少也是对以人为本的断章取义,我觉得“以人为本”完整的理解应该是“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本,而人的能力应该包括用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3.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渗透挫折教育

在现实中认为数学学习以及数学课很枯燥无味的大有人在,但是我认为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被动的学习方式惹的祸,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单调的记忆过程,窒息了学生思维和智力,冷却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实际上,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继承与接受的过程,而且是尝试与探究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其进行探索性的交流,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暴露思维过程,尝试失败的经历,感受挫折的痛苦和解决困难之后的兴奋,增强用于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逆境中锤炼不屈不挠的坚忍性格,有利于学生更好、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励学生再进一步思考、改进、探索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加强教学中的数学挫折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数学问题的解决经常伴随着困难,使学生体验到挫折和失败,这正是砥砺意志、打磨心理品质的绝好时机,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良好心理素质不会在温室中形成.什么学科也没有数学学科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探索的素材和机会.每一个命题的发现和证明,常常是凭着数学家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方法.可以说,数学学习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抗挫素材,每做一道题,就是一次经历磨练、承受挫折的锻炼,是其他实践活动所无法比拟的.

4. 高三学生更需要应对高考的勇于面对失败的挫折教育

在高考考场上,考生“发挥失常”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能大家对于2011年江苏高考数学考试的记忆尤深,因为2011年江苏数学试卷大多数考生都认为较为简单,当时考试结束之后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不少成绩平时不太理想的考生也主动地和老师打招呼,做出胜利者的姿态,但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居然有几位数学成绩很突出的考生反而心事重重.后来得知他们的数学没考好,当天晚上就失眠了.平时尖子生为什么会在连数学差生都认为简单的高考考场上失利呢?这可能和考试心态不正确有关.这些学生平时太顺利了,考试成绩从高三第一次月考一路绿灯,没有遇到一点坎坷和挫.他们带着平时的节节胜利、带着自信胸有成竹地入场,上场后却被几道笑笑的难题难住而沮丧地出场.实际上平时不经风雨四平八稳真不一定就是好事,考前心态的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

高考考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心理素质.因此,在高考之前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比如,在高三的历次月考中尽量选用改编一定量的创新题、变式题以及外地的生题,不能让考生感觉试卷总是很面熟,甚至压轴题都是学生可以在资料上查到,考试中碰到.不然,也会早就一些假尖子生,因为他们做的题目很多,每次考试都能碰到几个题目;再者,试卷中不同层次的题目的编排顺序可以打乱,防止学生形成定势,总认为前面的题目都好做,结果碰到几个难题目,就不知所措,居然后面的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了,如10年江苏高考题很多考生被第8题难倒了,而后面的几道简单的解答题都没心思、没勇气做下去;其次,考前模拟考试,老师阅卷时不要一味地以鼓励为主,应适当地压分.一味鼓励则会使学生飘飘然,不利于心理素质锻炼;适当地压分则会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尖子生,消除他们的盲目自信,应时刻想到成功的道路上往往布满了荆棘.

5. 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家长正确认识和面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中的挫折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孩子是家长的命根子,是家长的希望,进入高中以来这种心理愈加明显.到了高三,家长更是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对于不是老师的家长,对于不教数学的家长老师,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更是强烈.作为毕业班的数学老师,都会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影响,甚至是干扰.家长会在孩子选择班级、数学教师上下功夫,他们对新的班级的任课教师会通过各种途径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大多数是多余的,甚至是对数学教学的干扰.

比如,家长希望自己家孩子成绩能够超过别的同学,会自己布置一些别的同学没有学习任务;家长认为自己家孩子成绩很好,想在能力题目上有所突破,便命令学生天天研究难题.除不知,做数学和写诗一样,功夫在诗外.再比如,家长为了给孩子缓解心理压力,最常做的是告诉孩子不要紧张,以平常心参加考试.也许.考生解除了压力轻松了,考生信心十足地去应考了.而事实上,高考是残酷的,高考题则更无情.当满怀信心的考生突然遇到生疏的考题时,有些考生脑海中是一团乱麻.再加上紧张的气氛,思维更是无法理顺.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最终的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可见,这种仅仅缓解心理压力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缓解了压力不等于提高了心理承受力,尤其是应对挫折的能力.

上一篇:姜的作文下一篇:订房协议(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