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镜头剧本标准格式

2024-04-30

分镜头剧本标准格式(通用6篇)

篇1:分镜头剧本标准格式

《木鱼上的寓言》动画分镜头剧本标准格式

一只手敲着木鱼,木鱼的上有着一幅画,画上的是一幅自然生态,随着我们的眼睛离画面越来越近。画面中大自然中的动物开始活动了起来。大地上动物们过着各自自由自在无人打扰的生活,人类的进入不断地打破这宁静地和平,随着人类不断地进化,为了自己的日渐膨胀的欲望不断地对地球上的动物,环境进行破坏,地球一天天地在消亡之中,最终使得地球满目创伤。导演阐述:

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需要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但无休止的人类贪婪欲望,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最终会让人类知道,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人类将亲手毁掉自己。这里,使用了一个在木鱼上的图画告诉人们人类的未来,希望人类能够认识到自己,给人类敲响警钟。

木鱼上人物造型设定会较为抽象、简单些,以粗线条为主。木鱼是实物,动画部分用马克笔绘制,以黑灰,淡灰二种颜色在木鱼土黄色的底上手绘,背景底色为淡土黄色。

人物:拿弓箭的猎人、穿着靴子戴着帽子的现代人、军队。动物:鹿、大象、小象、鱼、马、蝴蝶、鸟。道具:真实的木鱼。

文字剧本:

一只手慢慢地敲着有些着发黄了的木鱼,木鱼上画着一些特别的图案,是的,上面的确有图画,动物的图案,我们离木鱼上的图画越来越近,渐渐地,木鱼四周围变得一片漆黑,木鱼上的图画开始动了起来,颜色也开始由黑色转变为半彩色,一切变得清晰起来。我们进入了一个木鱼图画中的世界。

平静的草原上,大象站在河边悠闲地饮水,小象在家人的呵护下和蝴蝶玩耍,好奇地探索周围地事物。马来到河边饮水,河水中的鱼活蹦乱跳。狩猎者的闯入打破了这宁静的气氛,一只雌鹿被箭射中倒了下去,草原上鸟群被惊飞了,动物们纷纷逃跑,猎人捕获猎物。现代的人类代替原始人类后仍旧不停地追赶着动物,打死动物并将他们的皮毛作为权利与利益的象征。物种一群一群地消失了。人类为了权利发动战争,导弹让大地布满硝烟。环境越加被破坏。树木被一棵棵砍倒,河流干涸,到处只剩下树桩。木鱼被硝烟熏黑,裂成两半。文字分镜:

1.(特,真实场景)一只手敲着木鱼。

2.(特,真实场景)木鱼上的图画。画面内容:(大自然的风景)云、远处的山、草地、河流,若干只鹿、若干只马、近处是两只大象走的动作。

3.(叠,全)两只大象慢吞吞地向前走。镜头移动,两只大象走到一只母象身边,母象在用鼻子卷起地上的草送进嘴巴吃草,小象有些一蹦一跳地进画,草地上蝴蝶在花中飞舞。

4.(特写)一只蝴蝶绕着花飞舞。5.(全景)小象走到蝴蝶飞舞的花边,微微低下头观察。6.(特写)小象欲用鼻子采摘这朵花,蝴蝶飞出画。

7.(全景)蝴蝶飞到小象身边,绕着它飞。然后蝴蝶飞走。8.(全景)小象跟上蝴蝶。

9.(全景)小象的母亲用鼻子拉住小象尾巴。

10.(大全景)小象被拽回,跟回到自己母亲的身边。11.(大全景)蝴蝶飞走。镜头移动,马奔跑。12.(全景)马停在河边蹄鸣,低头喝水。13.(中景)马喝水,鱼在水中游。14.(全景)水中的四条鱼游动,镜头跟随鱼移动后水中显出鹿吃草的倒影。15.(全景)鱼跃出水面。

16.(特写)鱼跃出水面,变成猎人拉开的弓上的箭。18.(全景)猎人瞄准拉开弓箭。19.(大全景)箭划过天空。

20.(大全景)树上的一群鸟惊得飞起。21.(全景)大象抬头,叫 22.(全景)鹿群奔跑。23.(全景)马奔跑。

24.(全景,推)一只鹿奔跑。鹿中箭。

26.(全景)鹿中箭后挣扎几下死亡,镜头推至鹿身上的梅花纹。

27.(全景)镜头由梅花纹拉开变为一个月亮,猎人坐在月下,在火旁烧烤鹿的尸体,一边是鹿的皮和吃剩的骨头,淡出

28.(特写景)淡入,四五匹马腿蹦跑,古代人骑着马射箭,群鹿逃跑,淡出。

29.(特写景)淡入,吉普车轮开,一个现代人头戴鸭舌帽,架枪射击。镜头移动,他们的前面群鹿正在逃。30.(中景)鹿应声倒地。31.(特写)鹿皮

32.(全景)一个穿着鹿皮的戴着皇冠的人。

35.(全景)一个穿拿着旗向前一指。镜头稍微拉开他的身后炮筒入画。36.(全景,反方向)另一个人拿着旗向前一指。镜头稍微拉开他的身后炮筒入画。

37.(全景)一个穿着军装的人拿着旗向前一指。镜头稍微拉开他的身后坦克入画。

38.(全景,反方向)另一个穿着军装的人拿着旗向前一指。镜头稍微拉开他的身后坦克入画。

39.(中全景)坦克开炮。

40.(中全景,反方向)坦克开炮。41.(全景)导弹坠地爆炸。

42.(全景,反方向)导弹坠地爆炸。

43.地图上几个地方不停有导弹飞入并爆炸(此时同时叠另一个画面,两个画面同时显现)坦克不断开入。大楼被飞机撞毁。

44.(全景)干涸的河水和被砍伐的树木,以及动物尸体。45.(可以是静止的画面)鹿群消失。46.(可以是静止的画面)象群消失。

47.(全景)垂死挣扎的几条鱼,然后消失。48.(全景)导弹爆炸,熊熊烈火燃起。

49.(大全景)飞翔的鹰在布满烟雾的天际中。[铃02:12,11:29] 50.烈火中的大地。

51.(特写,真实场景中)敲木鱼的手,敲得越来越急。52.蘑菇云升起,化成烟雾。

53.(特写,真实场景中)熏黑的木鱼裂开。

篇2:分镜头剧本标准格式

楔子——死亡也是获得自由的一种。

画面:在都市,在人群,在郊野,在日月山川大自然各种背景前,儿子的一张微微有所思的脸部特写始终叠在画面上,画面似乎用一阵微风做着串子,让儿子游合在这茫茫大千世界中,最后落到蓝天狂野的背景,儿子微微咪合上双眼,一切如幻如电,四大皆空。(空镜资料加演员脸抠像特技)

《他天堂》

1场 小区花园 晨外

这是一个北京普通的居民小区。晨曦中,早炼人百态。有老汉拿着收音机边听新闻,边踢动拳脚。有人舞剑,打太极拳,有一个胖老太太背对着一棵大树干发功,把自己的身体像拳头一样向树干击打,嘴巴还发出“霍霍”的声音,几个中年牵着自己家的小狗在遛狗。母亲带着儿子跑步入画,和邻居点头问早,找到一个位置,和儿子一起做体操的伸展运动,一切情态皆正常。2场 家客厅 日内

母亲端出粥和馒头放在餐桌上,一旁传出电视的声音,是儿子在看电影的碟片,儿子坐在地上,摊了好几张碟片,儿子像要听它们说话一样,每挑一张就放到耳边晃晃听听,然后退碟换进去新一张,自己有滋有味的端看。

母亲过去随手关上电视“吃饭” 儿子等母亲离开,又打开电视。母亲过去把电源拔掉。

儿子走到餐桌前,机器一样机械的吃着早饭。3场 小区一角 日外

几辆剧组标志的车子驶入画面。花坛前,一把大剪刀很熟练的修剪着。

剪刀又移到一层一家人的阳台,开始还正常,冷不丁剪刀突然把一颗好好的植物拦腰剪断。花盆倒地的动静。房间出来一老汉。老汉看到被破坏的花盆“哎呀!”叹叫。一把大剪刀睡着地上 儿子一脸不知发生何事的茫然。双手不停搓动。

不远处,剧组搬运灯光架子,演员嘻嘻哈哈走过的一幕吸引儿子的视线,老汉嘴里不住的“哎呀哎呀”像是剪断他手指的疼痛,也像是京剧唱腔变调的滑稽。

儿子向剧组方向走了过去,老汉还在儿子背影后“哎呀哎呀”的叫。4场 剧组现场 日外

一个副导模样的人在指挥现场布置,演员在补妆,场工们搬着东西。儿子眼睛新鲜的看这一切。

支好的监视器,工作台,一把导演椅入画放稳。儿子毫不犹豫的坐了上去。

剧组人嘻笑儿子的举止。一个工作人员把儿子请走,推到警戒线以外。一圈黄色警戒线把剧组拦在一个大四方块的范围里,一个场工拿着一个大纸牌树在显眼位置,上面写着“同期录音,请大家保持安静。” 5场 一层阳台 日外

母亲点头哈腰的向“哎呀”老汉赔小心,掏出一些零钱了事。老汉把剪刀还给母亲。老汉摇头回屋。

儿子远远走来,母亲上前,拉着儿子回家。6场 家客厅 日内

母亲拖地,厨房客厅忙进忙出。7场家 儿子屋 日内

儿子拿着一堆影碟排在地上,像玩扑克牌洗牌一样玩耍。时不时拿起一张晃晃凑到耳边听听,像是碟会告诉他哪一张的内容好看一样。最后,儿子还是选了《剪刀手》。

儿子模仿《剪刀手》几段情节。(让观众搞笑)母亲拿药进来。放下药出画。

儿子关上房门,把药扔到一个大罐子里。里面全是药。儿子对着镜子面无表情的把玻璃杯的水咕嘟咕嘟的喝了。画外音:门外母亲讲电话。

母亲“还是老样子,对对,我知道要有耐心。多做体育锻炼,多到户外走走,多和他说话,是,是。好,谢谢了刘大夫” 8场 家 客厅 夜内

母亲给儿子读格林童话,儿子戴着生日帽,拿着一块蛋糕吃。母亲把儿子牵到墙边量身高,一个长颈鹿一样的标尺画在墙上,标着儿子不同年纪,不同的高度。(暗示儿子21岁了)

10岁 1,3米

13岁 1.6米

17岁 1.73米

21岁母亲写上1.8米 9场 家卫生间 夜内

儿子光着身子的背影,母亲用一块大毛巾给他洗澡。背景声来自客厅里开着的电视机。10场 家客厅 日内

母亲从抽屉里拿出一些钱。儿子在一边玩剪刀。他无意的瞟了一眼抽屉。

母亲拿着包出门。11场 小区 日外

几个妇人溜着狗,聊着和自家狗狗有关的闲言碎语。不远剧组在拍摄。妇人们注意力被吸引走。儿子用剪刀剪起狗狗来。儿子走远。

妇人们聊起“拍戏就这么回事儿,演的真假,没意思,回家做饭了” 大家一哄而散,一个妇人走了几步,让狗狗在树下撒尿,突然发现狗狗被人剪了毛,大惊失色“谁干的,这是谁干的” 12场 剧组现场 日外

剧组在收摊,儿子也帮着干活,递线搬轨道。大家放饭。制片没在意也发了儿子一份。儿子看着盒饭发呆,他看了看周围,学着场工也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突然导演走过来问他是谁,才发现剧组混进了一个生人。

大家看他不说话,以为他是哑巴。用手势跟他比划,他也没有反应。剧组人正拿他没有招,母亲赶过来,向剧组道歉,牵儿子回家。13场 家客厅 日内 母亲儿子呆坐。敲门声。

母亲开门,门缝能看见妇人抱着剪了毛的狗来讨说法。母亲回到客厅,拉开抽屉,拿着点钱打发妇人。儿子呆坐,看似没有反应。14场 家 儿子房 夜内

儿子贴着白色的墙壁,双手张开,人像一个大字一样,在墙壁上沿划着。

15场 家 客厅 夜内

母亲在熨衣板上熨床单。高高一摞宾馆用的浴巾和床单在一旁。(家里经济的来源)17场 音像店 日内

一双手在货架上不停的选碟,晃晃再拿到耳边听一听把儿子的侧脸带入镜头。

小购物筐已经装满了碟。

儿子抱着碟到款台,掏出一叠钱,售货员把碟装好袋子递给他。18场 家 客厅 日内

母亲进门,突然发现装钱的抽屉被打开了,一看里面空了。她跑过来敲儿子的门。19场 街上 日外

母亲拎着一包东西急急的走。20场 家 儿子房日内 儿子房间乱乱的,儿子用剪刀剪着空气。21场音像店 日内

收银员向母亲解释,卖出去没有质量问题不能退,而且已经拆包装了。母亲急得满头大汗。

母亲急了“你们不能骗一个病人” 收银员“谁骗你了”

有顾客围上来了。收银员看影响生意,把母亲往外面哄。

收银员还不饶人“自己养个傻子还到处怪别人,是傻子还让他到处跑” 母亲在门外流着眼泪,默默走开。22场家客厅 夜内

母亲给抽屉订了一个挂锁。23场 家 儿子房 夜内

儿子背影坐在新买的一堆碟旁边,这张听听,那张听听。24场 家 客厅 夜内

敲门声音。母亲开门,一个邻居领着一个女娃进来。女娃的头发,一半被绞掉了。

邻居声音“还好是头发,要是耳朵怎么办,还是锁起来我们街里街坊都放心”邻居走远。25场 家 儿子房 夜内

母亲进来。怔怔的站了1分钟,儿子没有发觉,还是低着头,儿子一抬头,脸上竟然化妆成白白的像“剪刀手爱德华”一样。母亲突然疯了一般,把房间里所有的影碟都收了起来。关起儿子的房门,订上一把锁。26场 楼下 夜外

母亲把一大包碟片扔到垃圾箱。27场 家 儿子房 夜内 儿子从窗边看见母亲的举动。

儿子坐在地上,仿佛是在大笑,嘴长得大大的,笑的大大的,却是一点声音都没有。28场 家 浴室 夜内

母亲在热蒸汽下哭,闪回音像店受辱的情景。邻居们的嘴脸。嘴里呢喃“这种日子,还不如死掉算了” 29场 家 客厅 晨内

餐桌上摆好了早饭。母亲静静的打开了儿子门上的锁。儿子在床上睡熟。脸上还是“爱德华”妆。30场 小区 日外

剧组在搬运器材。闲人们遛着狗。老汉在阳台上修剪花。母亲走出小区。

31场游泳池 日内

导演嫌男演员表演不好。男演员和女演员在游泳池演一场吵架,女演员走,男演员懊悔一头跳进泳池的戏。再来一条,导演还是不满意。

女演员说完狠话起身走,男演员慢慢坐到泳池边,儿子带着“爱德华”妆很自然的也走到男演员旁坐下,工作人员刚要阻止,导演示意不用,这个感觉很好,接着往下拍。

男演员很神会导演的意思,和儿子对起话来,一个失恋者的落寞和一个小丑的脸谱。

男演员话完跳到水里。儿子也随之跳了进去。导演满意喊卡。大家急着看回放。

众人盯着监视器,回放这一条很精彩,导演满意,大家满意。导演喊收工。剧组清场。关灯锁门。32场家 客厅 日内 母亲做好饭,等着。33场 家 客厅 夜内

母亲疲惫的进门。看房间还是空无一人。34场 游泳池 夜内

水面静静地。月光洒在水面上。静谧中,一样物体浮出水面。35场 小区 夜外

一栋楼,每个房间的灯错落的关闭。只有母亲房间的灯还亮着。36场 长巷子 晨外

剧组在这里拍戏,片场喧然,演员们开着玩笑,导演看着剧本,工作人员穿梭走来走去。

儿子也从这群人身边轻轻地飘过。在巷子尽头,慢慢转身,依依不舍的看着剧组的忙碌的人气。

一道晨光强射到地面儿子立身处。儿子缓缓溶到强光中,一团白色光 柱。

整个剧组的人突然在这一秒都停止了。各种面部表情的定格。又好像谁打了一个响指“叭”大家恢复正常,又是一片忙碌景象。37场 家客厅 日内

母亲仿佛坐了一夜,她起身,到一个旮旯里拖出一个包,那是当晚已经丢掉的碟片。

她一张张码好到儿子房间的架子上。38场 家客厅 晨内

(1年后,字幕提醒观众,用剧情和家俱摆设)母亲走到量身高的地方,用笔写上“22岁”,镜头摇过。房间的摆设有了变化,一张母亲和男人的合影。39场 小区 晨外

晨曦中,早炼人百态。有老汉拿着收音机边听新闻,边踢动拳脚。有人舞剑,打太极拳,有一个胖老太太背对着一棵大树干发功,把自己的身体像拳头一样向树干击打,嘴巴还发出“霍霍”的声音,几个中年牵着自己家的小狗在遛狗。

母亲和男人跑步入画,和邻居点头问早,找到一个位置,一起做体操的伸展运动。天空上,儿子的脸在白云里出现,微微笑着看着自己的母亲。

篇3:论文标准格式

★请各位作者严格按照“论文标准格式”修改后再投稿★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被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

"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刊全文内容按照统一格式制作,读者可上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网址http://www.wanfangdata.com.cn http://www.periodicals.com.cnhttp://www.china info.gov.cn/periodi cal)并征订本刊。

篇4:分镜头剧本标准格式

讲的都是脚放在地上的故事

《岁月如金》讲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20年岁月里,北京一户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颜丙燕饰演的柏铃与张丰毅饰演的石德宝一生情路坎坷,多次错过后才有机会在一起。该剧由阎建刚导演。

谈到柏铃,颇丙燕表示很完美,“她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善良强大,经历了许多艰苦后成长为隐忍、大气的女人。”颜丙燕接下该剧的原因在于剧本的踏实,“剧本没有很激烈的东西,但是每个人物写的都很立体,都是活人,讲的都是脚放在地上的故事。”

张丰毅是个直筒子

剧中柏铃和张丰毅饰演的石德宝的情感很纠结,“柏铃铂石德宝属于一见钟情,柏铃是列车员,第一次见面他见义勇为救了她,后来又在火车上遇到几次,两人相爱了。临结婚,柏铃却被另一个男人糟蹋了,她就消失了。石德宝一直在找她,多年后,在医院里碰到,柏铃生病了,但是石德宝还是要娶她。石德宝这个人物特爷们儿、特有担当。”虽然两人是第一次合作。但是颜丙燕和张丰毅配合得栢当好,私下关系很好,可能是性格相近吧。但是颜丙燕也批评张丰毅是个直筒子,脾气上来就很厉害,她说:“有一次媒体来剧组探班,一个摄像记者不停地拍我们,就算现场导演喊开机后,他也不走还拍,张丰毅就急了,上前轰他让他走。那个摄影记者一看张丰毅生气了,拍得更欢了。王作人员不得不带他离开。当这场戏拍完,张丰毅出画的时候,正好那个地方,那个记者还在那里,于是张丰毅又上前去数落他。我对张丰毅说你能不能有话好好说,记者来探班也是工作,我们得配合人家。张丰毅况,这不行,他影响我工作了。”

张丰毅就是这样,颜丙燕也表示有些记者的提问会让张丰毅难以回答,经常碰到年龄小的记者问了一些比较奇怪的问题,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比较婉转的说不知道怎么答。张老师就比较直白,要不就说“你问的这叫什么问题”,要不就瞪人家一眼。他其实就是一个直脾气,但如果沟通打开了,他其实是一个怎么都行的人,特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经常到现场给我们讲他收工后又去健身了,练了这哪块肌肉,说他每次都只练某个部分的一块肌肉,他会把所有的健身方式都分享给大家。”

看来我骨子里还是很完美的

从《满秋》到《良心》,颜丙燕这些年演了不少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角色,对此,颜丙燕开玩笑,“看来我骨子里还是很完美的。”她表示,这类角色并不好演,“演完美的角色时,越是要把脚放在地上演,这样才能让观众看着真实,不能一上来自己先定位我要演个好人,这样容易演虚。像柏铃这种隐忍的角色,是需要演员自己找合理性,让隐忍变得顺理成章,从自己内心接受,演出来才可信,观众才能认可。”

心动是我唯一的标准

在影视剧中经历了无数次爱情和婚姻,现实中的颜丙燕还是单身,什么时候找到另一半一直是媒体见到她常问的一个话题,她去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希望另一半是她一看就觉得喜欢的人,她希望的是眼缘是缘分。今年,谈到这个标准,她还是没有变,还在等待着,“见到他就心动是我唯一的标准,如果喜欢他,他在经济上没什么都行,不喜欢的话,有什么都不行。我还是比较外貌协会的,喜欢好看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好看的定义也有所改变,更注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让人欣赏的东西。”

心动也是她选择剧本的标准,“要那种看了后你的汗毛孔都能张开的剧本和角色,这样演起来才过癮。”

篇5:电影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

片名:

镜号

说明:

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

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

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音乐 响

宜宾县桂花小学座落在距县城50公里

度别

景巧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音响

长度(秒)

镜景号 别 巧

1全—大

(秒)

15”

座落在大拉山深处的桂花

全、俯 小学。镜头由学的观音镇沙沟大山里,这是一座村小。

校全景拉成大全景,叠出片名,化出

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 片名:

镜号

说明:

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 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

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 例:片名:《大山的女儿》

长度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音效

备注 镜号 度

长画面 内容

解说词 音效

10’27” 1— 学校 升旗 仪式

五星红旗第一次从民族小学的操场上升起,没有声

现场

风琴声 5

乐曲,杨老师用仅有的一台风琴伴奏,仰望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杨老师眼里噙满泪花……

13’40”

18’30” 35

采访村民(采访对象:王蓉妈妈陶永秀:“王蓉能够当上老

环境(王蓉母亲)叠师,多亏了杨老师的帮助,我们全家非常感谢杨老师,—

印字幕 永远记住杨老师。”)1

9’40”

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

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

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中文文库:http://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

一、电影、电视的景别

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

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

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影、摄像。

降:下降摄影、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短:指短镜头。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

长:指长镜头。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三、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

淡入:又称渐显。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 “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其用途:①用于时间转换;②表现梦幻、想像、回忆;③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

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它是通过分割画面,表现人物的联系、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划:又称“划入划出”。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

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

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蒙太奇: 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装配、剪切之意,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前者主要以展现事件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称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属此类。“表现蒙太奇”则是为加强艺术表现与情绪感染力,通过“不相关”镜头的相连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而产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内涵。

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内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剪辑是影视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工作,也是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

四、其他名词

前景:镜头中靠近前沿或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的一部分,并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后景:镜头中靠近后边或位于主体后面的人或物。后景在镜头画面中,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是戏剧环境的组成部分,有时直接构成背景。

中景:处于画面中间的部分。一般主体会出现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间的部位。

前景、中景、后景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使画面富于层次感、纵深感。有些画面的层次作了更细致的划分,如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许多画面构图,可达七八个层次。

内景:也称“棚内景”。指在摄影棚内搭置的场景(包括室内景或户外景)。

外景:摄影棚以外的场景,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实景,以及在摄影棚外搭建的室内景。优点是真实、自然,具有生活气息。

摄影棚:专供拍摄影视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筑物。较大的摄影棚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为8米以上。棚内四周有为绘制背景用的天片,装有各种照明设施、音响条件,以及隔音、通风、调节气温、排水等设备。棚内可搭建供拍摄的各种室内外布景。

造型语言:传统意义上指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直观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对于影视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与声音造型诸因素(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距离等),共同形成了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

画外音:指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画外音的重要形式。画外音使声音摆脱了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视听结合功能。

银幕:一种由反射性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可供投射影像的电影放映设备。

宽银幕电影: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型电影,采用比标准银幕宽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广阔的景象。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宽银幕影片,使放映画面高宽比由普通银幕电影的1:1.33,变成 1:1.66至1:1.85,故称之为变形宽银幕电影。

遮幅宽银幕电影:也称“假宽银幕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时,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片窗前加装格框,遮去画幅的上下两边,以压缩画面高度,但不改变画面宽度,能得到与变形宽银幕电影相同的银幕效果。摄制这种宽银幕电影的方法较为简便,已得到广泛采用。

声画同步:也即音画同步,指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歌曲和声响与画面动作相一致,声音(包括配音)和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

声画平行: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一种情形,也称声画并行、声画分立,指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艺术风格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相互贴近,但速度节奏并不同步,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互相补充,若即若离。其基本特点是声音(尤其是音乐)重复或加强画面的意境、倾向或含义。说明性音乐、渲染性音乐都属于声画平行的音乐。

声画对位: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另一种情形,包括两种艺术处理方式:(1)声画对比。声音与画面的内容和情绪一致,但存在量度、节奏的反差。(2)声画对立。声音与画面的形象和情绪完全相反。

电视科教片分镜头台本的创作

俗话说:剧本是一剧之本。对于影视作品的创作,剧本是创作的基础。而对于科教片的创作来说,“剧本”的创作同样重要。科教片创作所依据的“剧本”我们称之为台本,这主要是由于科教片的台本具有通俗性、科学性、形象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而区别于影视故事片所用的剧本。分镜头台本是科教片二次创作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教片的质量。科教片的文字创作有几个关键性的环节:第一,文学稿本的创作;第二,依据文学稿本写出分镜头台本的再创作;第三,在拍摄和编辑过程中分镜头台本的修改与完善,而文学稿本则为整个创作打下了基础。

从笔者多年工作实践中所接触到的文学稿本来看,科教片的文学稿本一般是由某个学科的专家、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或者是熟谙教学方法、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提供的,多为讲稿、科研报告、课题总结,或者是科研资料,当然也有比较规范的文学稿本。所用语言也多为书本语言、专业术语等,并不适合屏幕再现。这就要求导演具有较高的分镜头台本的再创作能力。

而分镜头台本则是依据文学稿本再创作的、并且划分出了一个个镜头的、可供拍摄和后期制作的编辑用台本。分镜头台本不是对文学稿本的图解和翻译,而是在文学稿本基础之上进行了影视语言的再创作,把抽象文字描述向具体视觉形象进行转换,所以它已经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可视性。

根据电视媒介传播的特点和科教片的受众与任务,科教片文学稿本向分镜头台本的转换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书面语言口语化

书面语言虽然具有语法规范、用词准确和逻辑严谨的优点,但是并不适合完全照搬到屏幕上,电视语言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就是口语化,要让观众感受到平易近人的、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另外,还可以灵活运用“寸草遮丈风”、“见苗一半收”、“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各地农谚及诗情画意的语言,这些生活味浓郁、口语味十足的语言,可以大大缩短观众与影片的距离。

2、专业术语通俗化

在科教片的稿本转换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专业术语过多。由于科教片尤其是农业科教片针对的受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太多的专业术语会对他们理解影片形成障碍。所以,在分镜头台本写作时,要尽量把专业术语、科学名词用比较通俗的、大部分观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影片的教育和科普作用。

3、科研数据图形化

每部科教片都有明确的教学性和科学性,片中必然要涉及到许多术语和数据。所以,在分镜头台本的写作过程中,如何将枯燥、呆板的专业名词和科研数据形象化、视觉化是我们遇到的另一个重要转换。比如很多表现科研项目对比关系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是影片所叙述科学内容的核心,必须在影片中呈现。采取什么方法呢?如果简单地以表格的形式叠加在图像上,由于数据较多,观众不易在短时间里看清楚。所以,可以采用柱形图、饼图、曲线图、折线图等图形化的表现形式,发挥图形比较直观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地帮助观众对枯燥科学数据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的数字资料必须用表格来表现,那也应该通过提取核心资料等方法尽量简化数据,然后将其编制成由表格标题、表头和数据构成的标准表格呈现,才能有利于观众的理解。

4、要点内容标题化

对于科教片来说,一部影片要表现的教学或科研内容不止一两个,有的实用技术类的影片可能有多个技术要点。如何使这些内容既重点突出,又转换准确呢?———— 比如,留茬带状间作轮作新技术的技术要点在文学稿本中分散在多个段落,在写作分镜头台本时,经过编导的归纳、提炼,总结出四个技术要点。Ⅰ、条播作物与穴播作物带状间作种植Ⅱ、留茬带的种植行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 Ⅲ、带状间作田的带宽控制在8.4米以下———— Ⅳ、选择适宜的优势作物组成轮作组合———— 首先,把这些技术要点设计制作成字数接近的四个标题字幕;第二,利用特技使字幕快速飞到屏幕上方1/4处;第三,在屏幕下方3/4的空间里采用两分屏画面的形式,让表现该项技术要点不同时期的两个画面从屏幕两边快速飞到屏幕中央撞在一起,形成一种视觉冲击力;第四,整个屏幕以黑色为底,为的是突出要呈现的科学内容。字幕和视频图像分别使用运动特技处理,达到了重点突出、形式活泼、信息丰富的良好效果。————

5、文字叙述镜头化———— 在文学稿本向分镜头台本的转换过程中,创作者的脑海里应该呈现与文字符号相对应的一幅幅视觉图像,应该力图用文字叙述描绘出具体可见的画面。并且,文字叙述所描绘的画面要有充分的可拍性,即:文字所叙述的内容可以用摄像机镜头来表现,力求避免使用非常抽象和概括性的文字表述,否则就会给视觉表现造成困难。———— 科教片《留茬带状间作轮作新技术》开始部分有一段解说词:“当地人把阴山北麓称为后山地区,这个地区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的中段,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也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然而,在这里我们除了看到在农牧交错带常见的风蚀沙化现象之外,还看到了大面积的、长势喜人的作物,它们像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彩带,横亘在原野丘陵之间……”。从这段文字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很容易找到对位的视频画面来表现。这样,不仅使前期拍摄更有目标,也使后期剪辑更加方便和流畅。————

6、规划影片的逻辑结构———— 在稿本转换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解决语言转换和视觉呈现的问题,还要进行影片叙事结构的谋划,即:文学稿本的逻辑结构向影片叙事的逻辑结构的转换。由于文学稿本自身的特点,它的逻辑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不太适于用影视语言进行表现。———— 比如科教片《留茬带状间作轮作新技术》文学稿本的逻辑结构就是典型的科研报告:提出问题:为什么风蚀沙化越来越严重→解决措施:采用防沙型耕作技术体系→研究方法及效果概述→提出具体的栽培模式→分别论述四种栽培模式的耕作方式、技术要点、防沙防蚀效果和经济效益→总结: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从文学本的逻辑结构看出,它对于四种模式的论述是各自独立的,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关系制作影片,会造成叙事结构和时空关系的混乱。经过笔者的转换,分镜头台本变成了如下的叙事结构:提出问题:为什么风蚀沙化越来越严重→寻找原因:人为破坏?气候干旱?耕作制度不合理?(设置悬念)→发现解决的办法:提出防沙型耕作新技术体系→详细介绍该体系的技术要点(共性的)→提出四种栽培模式→介绍模式1、2、3的耕作方式和适用范围及效果(个性的)→三个模式经济效益小结→单独介绍模式四(该模式与前三种模式区别较大)→全片总结。这样,就把文学稿本复杂的、存在多个并行分枝结构的科研报告转换成了简单的、循序渐进的直线型叙事结构,更加有利于影视手段的表现。综上所述,编导在依据文学稿本创作分镜头台本时,首先要充分理解文学稿本叙述的科学内容;然后明确电视片表现的主题,并根据主题提炼出主干线索;最后根据影视创作规律将文学稿本的内容依据主干线索进行适当的删剪、合并和重组,完成分镜头台本的创作,为制作出符合影视叙事逻辑、有利于观众理解的科教片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节 文字分镜头台本的创作

一、深入理解文学剧本

二、考虑文字分镜方案

三、设计具体操作方式

四、精心撰写文字分镜头本

第三节 从文字到画面的转换

[练习题] 第三章 镜头画面的设计原理

第一节 镜头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镜头画面的分类

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

二、根据角度的变化分类

三、根据镜头运动的变化分类

四、根据镜头速度的变化分类

第三节 镜头画面的造型

一、构图

二、光

三、色彩

第四节 镜头画面的透视

一、透视规律

二、空间表现

三、阴影表现

四、夸张表现

第五节 镜头画面的长度

一、叙述长度

二、情绪长度

三、节奏长度

[练习题] 第四章 镜头画面组接的设计

第一节 画面组接的逻辑性

一、符合生活逻辑

二、符合观众观看作品时的心理逻辑

三、符合艺术逻辑

第二节 常用的画面组接方式

一、静接静

二、动接动

三、静接动

四、动接静

第三节 主体动作的衔接

一、常用的剪辑手段在主体动作衔接中的应用

二、不同画面组接中主体动作衔接点的确定

第四节 轴线规律的使用

一、方向轴线

二、运动轴线

三、关系轴线

第五节 蒙太奇形式的运用

一、蒙太奇的基本功能

二、蒙太奇的类型和特征

三、关于长镜头

四、蒙太奇句型

第六节 声音元素的设计

一、声音的组合形式及其作用

二、影视动画中的声音艺术处理

第七节 常见的转场方式

一、利用动作组接

二、利用出入画面组接

三、利用物体组接

四、利用因果关系组接

五、利用声音组接

篇6:分镜头与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电视教材是由电视画面与声音共同去表达教学内容的。一个15分钟的专题电视教材,就是电视画面连续在电视屏幕上呈现15分钟,这些连续呈现的画面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的。最简单的电视教材画面也是有许多镜头连接起来的。

镜头和镜头的组接使电视手法之一,利用电视的手法去呈现教学内容是电视教材的一个特色。我们编制电视教材,就必须对镜头和镜头的组接由有透彻的了解。

1、镜头与镜头组(1)镜头

什么是镜头?这里的镜头不是指摄像机的光学镜头,而是指摄像机拍摄下的画面。所谓镜头,就是摄像机从开始拍摄直到停止拍摄之间所拍下的连续画面。换句话说,镜头就是摄像机连续拍下的一段由不同画幅的画面。这里应注意他是“连续拍摄”下的,不是经剪辑(编辑)连接起来的,每一编辑点的前后已经是两个镜头。

镜头有长有短,电视教材中使用的场镜头比较多。一步15分钟的专题电视教材,大概有100个镜头,平均一个镜头约10秒钟。但电影股市或电视剧,情节紧张的段落会用许多短镜头,一般是3-5秒,有些甚至少于一秒。电视广告片的短镜头更多,一个30秒的广告,往往也有几十个镜头。长镜头增加真实感,且能边看边思考;短镜头会加快进行的节奏,容易造成紧张气氛,同时加大了传送的信息量。镜头的长短应有教学内容的性质及其表达的要求决定。(2)镜头组

我们将分别拍摄下的镜头组接起来,不是随意的。镜头组接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还要依据一定的艺术手法。我们编制电视教材不能照搬电影、电视的艺术手法,也要防止那种只讲课堂教学班上电视屏幕的做法,要充分使用影视的艺术手法去呈现教学内容,才能编制出高水平的电视教材。最基本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就是应用镜头组去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里,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它只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是句子,它由词和词组依据语法规则连接构成。在画面语言里,最小的单位是镜头,它通常只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相当于“词”。通常有几个镜头连接组成的镜头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就相当于“句子”,称为“蒙太奇”(montage)句子。例如下面几个镜头:

(1)一学生在座位上,(2)凝视着前方。(中景)(3)教师在讲台的黑板前板书。(全景)(4)学生在笔记本鞋子。(近景)

上面每一个镜头单独出现时,只能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若将(1)和(2)连接在一起,则表示:学生在认真听教师讲课。这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构成了一个句子。若将(1)、(2)和(3)连接起来,则表示:学生在用心听课作笔记,构成了一个内容更丰富更完整的句子。通常是有几个以上的镜头组成一个镜头组。但一个能够表达一段完整意思的镜头,也可以成为镜头组。比如,将上例(1)和(2)可连续拍摄为一个镜头:“一学生在座位上,凝视着前方的侧影;镜头摇向讲台,教师在黑板前板书。”这一镜头已经完整表达了“学生在认真听教师讲课”的意思,也是一个镜头组了。但是没有表达完整意思的单一镜头不能称为镜头组。如,“学生在座位上,凝视着前方”的镜头,只有和后面看到什么的镜头相接,才能构成表达完整意思的镜头组。

镜头组可以由同一时间或空间拍摄下来的若干个镜头组成,如上例在教室这一空间里的师生活动;镜头组也可以由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拍摄下来的若干个镜头组成,比如将教室里拍下的“学生在座位上凝视着前方”的镜头,和另一个时间在剧院里拍下的“演员表演精彩的芭蕾舞”镜头,以及在电视素材带上剪辑的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观众热烈鼓掌”镜头,组成一个完整意思的镜头组。

由若干个镜头构成的镜头组,往往会产生新的含义,其到单个镜头不能祈祷的作用,产生出比每个单独镜头更丰富的意义。苏联导演库里肖夫为此曾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使用一个演员无表情的脸的镜头,然后一次把他放在一碗汤、一个孩子做游戏、一个老妇人尸体的三个镜头前面,这样就分别表现了饥饿、温情、悲伤三种不同的含义。这是由于上下镜头的连接,产生了使观众联想的作用,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一篇文章的构成是这样的:由若干词汇按语法构成完整意思的句子,由若干个句子构成段落,再由若干个段落构成一篇文章。电视教材的构成和文章由完全类同之处:由若干个镜头按影视语言的“语法”去构成具有完整意思的镜头组,由若干个镜头组去构成电视教材的段落,在由若干个段落构成一部电视教材。编制电视教材就应该从镜头、镜头组和段落的结构上下功夫。

2、分镜头(1)什么十分镜头

分镜头的工作,是编制电视教材的重要工作环节,就是要将文字稿本上各处的画面意义,分成若干个镜头,以及由它们组成机构组去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意义。比如,在文字上写出的形象为:“一个小孩在马路上捡到了一分钱,把钱交给了民警叔叔。”在分镜头时可以分成这样几个镜头:

1、全景,2、小孩在路上边蹦边跑,3、突然停下,4、低头;

5、近景,6、小孩低头看;

7、特写,8、马路上的一分钱硬币;

9、中景,10、小孩弯腰下蹲拾钱;

11、全景,12、小孩向前跑去;

13、近景,14、小孩将钱交给了民警叔叔。

将上面六个镜头串接起来的镜头就完整地表达了腕子稿本的内容,有头有尾,交待清楚。当然这样的内容,你也可以分成另外六个或四个甚至八个镜头,这就看导演的构思与艺术手法了。如何分才能更有效地区呈现同一内容,这得有一定理论与方法作指导,我们将在下面去论述。

最初的原始电影是没有分镜头的,它只是用一个全景,把风光、故事、表演等,从头到尾拍在一个镜头里。一部片只有一个镜头,当然这种电影是很短的。后来电影师才发现:可以改变摄影机与被摄物的距离,去拍成全景、中景或近景,使原来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片被分切成许多镜头,这就大大提高了电影的表现力,是单纯的纪录式原始电影,进入了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

电视教材导演应认真重视与做好分镜头工作,应充分利用电影分镜头这一艺术手法,使电视叫才能有更强的表现力。(2)分镜头的依据 1. 依据视觉心理的规律

电影电视的画面是给观众看的,观众看时就又怎样看得更清楚被拍摄对象的心理活动。比如,是从远处看,还是近处看;是整体看,还是局部看;是从高处看,还是从低处往上看;是跟着看,还是固定下来详细看;另外,使观众看,还是剧中人看,等等,这些都是根据视觉心理规律去分镜头所用的景别与拍摄技巧。

2、依据蒙太奇组接的原则

用蒙太奇手法去进行镜头组接,从而构成镜头组,是分镜头的重要依据。这方面的知识,将在第三、四节作系统的介绍。

3、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1)分镜头稿本的性质、作用

电视教材分镜头稿本,就是依据文字稿本区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然后将分镜头的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成为可供拍摄、录制的稿本。它的内容包括有:(1)将文字稿本的画面内容加工成一个个具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2)排列组成镜头组,并说明组接的技巧;(3)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4)相应镜头组或段落的音乐与音响效果。依据文字稿本加工成分镜头稿本,不是对文字稿本的图解和翻译,而是在文字稿本基础上进行影视语言的再创造。虽然分镜头稿本也是用文字书写的,但它已接近电视,或者说它是可以在脑海里“放映”出来的电视,已获得某种程度可见的效果。

分镜头稿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是为电视教材的摄制提供依据,全体摄制人员根据分镜头稿本,分工合作,协调进行摄、录、制的各项工作。(2)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讲授型电视教材,多数采用讲演稿式与教案式文字稿本,它的电视画面是一教师形象为主的长镜头画面,相应的分镜头稿本比较简单,可以在原来文字稿本基础上注明拍摄镜头的类别与技巧。但对图解性和戏剧型电视教材的分镜头稿本,必须将每个画面镜头、镜头间的组接技巧、相应的解说词、音乐与音响效果等写清楚。为了方便写作和使用,通常采用表格的形式。(见表5-1)表5-1 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镜号 机号 景别 技巧 时间 画面 解说 音响 音乐 备注

现将表中个栏目的含义作简要说明:

1、镜号:即镜头顺序号,2、按组成电视教材的镜头先后顺序,3、用数字表示。它可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拍摄时,4、不

5、必按这一顺序拍摄,而

6、编辑时,7、必须按这一顺序进行编辑。

8、机号:现场拍摄时,9、往往是用2-3台摄像机同

10、时进行工作,11、机号则是代表这一镜头是由那一号摄像机拍摄。前后两个镜头分别用两台以上摄像机拍摄时,12、镜头的连接,13、就在现场马上通过特技机即将两镜头进行现场编辑。若是采用单机拍摄,14、后期在进行编辑的录制,15、标

16、出的机号就没有意义了。

17、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18、它代表在不同

19、距离观看被拍摄的对象。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反映对象的整体或突出局部。

20、技巧:电视技巧包括有摄像机拍摄时镜头的运动技巧,21、如推、拉、摇、移、根等,22、以及镜头画面的组合技巧,23、如分割画面和键控画面等,24、还有时镜头之间的组接技巧,25、如切

26、换、淡入淡出、叠化、圈入圈出……等。一般在分镜头稿本中,27、在技巧栏只是标

28、明镜头之间的组合技巧。

29、时间:指30、镜头画面的时间,31、表示该镜头的长短,32、一般时间是以秒去标

33、明。

34、画面内容:用文字阐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为了阐述方便,35、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也在这一栏中与具体画面接合在一起加以说明。有的包括画面的组合技巧,36、如画面是属分割两部分合成,37、或在画面上键控出某种图像等。

38、解说:对应一组镜头解说词,39、它必须与画面密切40、配合。

41、音响效果:在相应的镜头标

42、明使用的效果声。

43、音乐:注明音乐的内容及起止位置。

44、备

上一篇:火灾预案演习记录报告下一篇:关于青春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