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月光抒情散文

2024-04-16

故乡的月光抒情散文(精选8篇)

篇1:故乡的月光抒情散文

城里的月光的抒情散文

人生若是一场梦,那我们都是入梦人。

我曾经把自己嵌入无边无际的黑暗里,选择了逃避。那年,一场名为青春的潮水席卷了我们的世界,改变了我们最初的模样,这反而使有的人找到了方向,唤醒了自我,而有的人却不是那么幸运。很不凑巧,我便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人。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然而我还没有这样的幸运。早已在出发时,就给自己砌了一座城,困住了自己,早早的长眠于地下。

黑夜让星辰闪亮,从而也让我有了逃避的时光。城里的月静静地照着,花儿在风的微拂下,拢起一片又一片的花瓣,在熟睡中散发着清香,诠释着自己的价值。一颗颗闪闪的星斗,镶嵌在黛色的夜幕下,像熠熠生辉的宝石。多么宁静的月夜,多么柔美的星空,而我却散发着颓败的气息,流浪在这座城。

这座城处在群山环绕间,与世隔离着,又有谁知道,这座城竟是我亲手一砖一石而砌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石上都粘着鲜血,肉,皮。所有的辛酸自己品尝,所有的痛苦自己消化,所有的不幸自己承受,总是躲在这个城的角落,暗暗流泪,暗暗伤心,寻求最后的庇护。

我如海上的一叶扁舟,被青春这股风掀翻在那巨浪滔天中,最后埋进了冰凉的坟墓,化作白骨,被世界所遗忘。青春如一本仓促的书,还未深读,便含着泪回忆。我想纵是青春的梦想很远,踮起脚尖或许就能更近一点吧。但面对青春的.十字路口时,我一不小心堕入无边黑暗,困在了我的城。

来不及明白,来不及准备,便已筑城困了自己,亲手将自己送进坟墓。或许有一天,我们终究会明白,青春的坎坷便是明日的幸运,只是现在的我们不懂而已。

一晃眼几年已经过去,青春的幻彩渐渐褪色。时光苦短,生命的篇章是否写尽,生命的精彩是否绽放,生命的颜色是否奇幻?回首那个熟悉已久的孩子,如今已成建设社会的一份子。曾坠入黑暗,也曾飞向光明,人生的旅途便是如此。这会儿也许在坎上,下一刻谁也无以无法保证不在坎下。记得那年所经历的过往,如今历历在目,时刻警醒着自己。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座城,一座困住自己的城。所幸的是,那年城中月照亮了城中人。回首前二十年的经历,几经沉沦,我从黑暗来到光明,又从光明堕入黑暗,继而又从黑暗起步,寻求生命的真谛。人生何尝不是一部电影,演绎人的七情六欲,五纲伦常,浮与沉。若将人生比作一场梦,那我们都是做梦人,那那年青春的颠簸,便可算是梦的插曲,扰乱了最初梦的纯洁。

筑一座城,可拒敌人,守家护国,也可困一个人。不幸的是,那年我便筑了一座。如今回想,记忆如昔,每个人都会对人生感到迷惘,恐惧,从而举步不前,久而久之,便幽僻自己。但在我看来,不要为不幸而不幸,因为不幸而幸,只有在不幸中醒悟的人,才是历史所需之人。当你处于困境时,不要心慌,不要放弃,你总会遇到你的救世主。或许希望就在眼前,需要你细心去发现。想想那年青春的漩涡吞噬了我,让我自己筑一座城,困住了自己,或许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另类保护,但也限制了我的成长。

但我是幸运的,在我以为我要沉沦下去,死在我的城的时候。一缕月光拯救了我,照亮了我内心的黑暗,照亮了我前行的路。看来,世界没有放弃我,我的未来依旧有无限可能,这场梦仍然可以做下去。

不想被别人否定,那就请一直更加努力,即使偶入泥潭,即使偶遇风暴,即使偶坠黑暗。所谓的成长就是受伤,这次好了,等待下一次。想想我也成堕入黑暗,砌了一座城,困了最初想更优秀的自己,我也曾躺在冰凉的坟墓,感受死的痛苦与绝望,生命的色彩也曾暗淡,人生也曾变成灰色的星期天。

但我内心是有所期待的,荡气回肠的哀鸣从未停止。在黑夜,在这座困住我的城,终得到了解脱,城中月照亮城中的我,继而继续这梦。

人生若是一场梦,那我们都是入梦人。青春时的坎坷就是梦中的一段恶梦,似城困住迷失的自我,而城里的月光则是我的幸运。

谓之不幸而幸,因为有你——城里的月光,将我从黑暗带到光明。

篇2:故乡的月光抒情散文

喜欢在沉寂的月夜静静独坐,或者倚窗望月。当清幽的月辉扫过面颊时,那些曾经中的曾经,美丽中的美丽就在心头渐渐映现,渐渐清晰,喜欢在其中寻找自己,寻找那些早已消逝,再也无法复制的感觉,那些甜蜜至今的温馨。一箴残篇断简,一款陈器旧物,一处颓墙老屋.......总能轻轻触动我,让我潸然泪下,继而无法释怀——这些陈旧的物什总能激活我心灵深处让时光盗走的记忆。但再看看月亮,一缕幸福的回光就会让我的心绪趋于宁静,瞬息坦然。

多少次,试图跨跃地平线那端,抵达闪光的月华里,驻留美丽的苍茫中。可黑沉沉的夜空黑了我的眼,疼痛、窒息了我的感觉,让我失去方向,迷茫茫不知何往。这时,只有足够的勇气和固执,足够的坚强和隐忍支撑我孤独行走,行走在一个人的天空下,踩着夜露,等候着月光的践约。

一个人行走,走得沉重、忧伤、无助,但只能一路往前走,走啊走。以至于忘记了沿途的风景。每到一处圣地,就想点燃香火,让生命感受一次生死的碰撞,让精神接受一次神圣的洗礼。可转身的瞬息,又会很快融进尘世的喧嚣里,被俗务羁囚,被凡情牵绊........哦,我的眼睛已过多地习惯了黑暗,以至屡屡漠视光明。但我始终听见一些美好的声音在呼唤我,我心深处也始终有一缕强光在明灭闪烁,是月光刺破黑暗来找我了么?是的,每一个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就是一种崇高,就是一种感动,就是我心头永远的感动,更是照亮我心路的月光,我的唯美的情人。

今夜月色阑珊,今夜情人如约而至。今夜就让我以一颗等待的心用文字把曾经的美丽过往沉淀,静静聆听这唯美的情人唯美的脚步吧!因为,今夜无眠。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捧一杯淡淡清茶,对一屏幽幽清辉,在静美中聆听,在聆听中陶醉。聆听心灵的盛大交响,聆听心底珠落玉润的回声,让心泉汩汩流淌的文字被音乐触摸,不需要烛影摇红,也不需要西窗共剪。我心早已是绿杯红袖,清歌悠扬,清歌沉醉换悲凉,沉醉聆听岁月长。

聆听中,我看见深邃的.夜空下,一轮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片苍茫无际的海,自己的灵魂就是那海边的拾荒者,在退潮以后的落寞里独守一份渺茫的希望.......当所有的哀怨随之而去以后,我猛然间发现,一切都是那样安然静遂,犹如微风拂过心田般清幽疏朗。哦,我已年暮!但希望、梦想依然还有,拥有聆听和感动的心灵。回过头来,让自己的心志再次面对所经历过的那些很不完美的事情,才发现一切并不如当初面对时那样狰狞可怕,所有的所有一经灵魂濯洗,都是那样风清云淡,极易接受和包容,内心的隐隐创痛,也会渐渐地为澎湃的聆听所愈合,漫天繁星,如水月光就是愈合剂。

静夜里静思,静赏窗外月光,聆听心情絮语,逐渐明白——人不仅仅只是衣鲜光艳地生存下去,还有心灵、寄托与精神的抚慰,还有勇气、自尊与坚贞的荣耀。

那么,就让我为自己营造一簇宁静的心弦来弹拨久远的故事和故事里那些沧桑的音符吧,就让我在声音里感知远离凡尘的另一种唯美吧,就让我在这个自恋的童话里续接前缘吧!毕竟月光里有自己熟悉的声音,那个声音就行走在文字中。也许,我还不能够精确地捕捉它,但它却让我在情节之外看见了另一个自己,看见了文字的纯粹,看见了人心的善美。

一直以来,习惯用金钱的价值去衡量所生存的世界,总觉得人心是最要不得的东西。殊不知,一厢情愿的偏见早已将自己深锁在铜臭造就的粗俗鄙陋的心狱里了。“淘尽黄沙始见金”原来,我对周遭的失望来自于内心,内心失去了对美好的祈望,美好就不会再来顾看。因此我该学着去倾听,倾听文字这一方水土中保持至今的圣洁、妩媚的纯情,倾听麦地里漫长岁月中的守望和期待,倾听旷野上高远悠长的风声水声,倾听传统经典的文化传递给生命个体的修为胸襟。让倾听成为漫长心路上的迷人风景,这样走下去——用心灵驾驭文字的舟车,在月光的期许中走去。

我无法对这个声音说什么,只能让它穿透我的内心而抵达灵魂的深处。我犹如一个皈依的圣徒,但我跪下的不是双腿,而是心灵。就让我以这样的方式膜拜那声音里的良知、真情、父老、民众和苍生,还有这广袤的国土和秀美的山河。可否?

篇3:浅析《故乡》的抒情色彩

小说成功塑造了闰土这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通篇都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但在《故乡》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虽然侧重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环境的描写,但往往忽视作品抒情色彩的把握,我觉得这是有失偏颇的。如果对作品的抒情色彩把握不够,就很难把握作品深刻、警示的思想内涵。那么,《故乡》的抒情色彩是怎样体现的呢?归结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第一人称展开故事,直接抒情。

《故乡》中的“我”是一个追求进步漂泊异乡的进步知识分子。小说的开头部分对故乡景物的描绘,情景交融,并通过“我”的感慨,充分流露出一个爱国主义者、进步知识分子对故乡、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面对故乡的荒凉景象,热爱故乡的“我”怎样不“禁不住悲哀起来”,并发出深沉的感叹:“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起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的多了。”然而,“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这段抒情文字饱含着作者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广大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压榨人民的各种反动势力的无比愤慨。结尾处也有一段同样精彩直抒胸臆的文字:“我躺着,听船底下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一步了,但我们的后辈好事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和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但“我”还是终究坚定了对未来的信心:“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几段精心安排的富有哲理性的抒情议论,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民大众的感情、愿望,也体现出进步知识分子在探索革命道理过程中经历的痛苦、斗争;启示人们:希望存在着,路在前面,只要坚持不懈地斗争,美好的理想是一定会实现的。这样的抒情独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与鼓动性,因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即在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中描写感情。

这正是小说的抒情有别于诗与散文的抒情的突出之处。小说中人物的感情,同人物的性格和生活经历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人物的感情归根结底是要受他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所经历的生活和遭遇,所受的教养等制约和决定的。作者在《故乡》中正确地捕捉,形象地描绘了“我”与闰土等故乡人物的特殊关系,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也为作品增添了感情色彩。

那么,作者在《故乡》中是怎样通过人物关系的刻画来抒情的呢?

少年时,“我”与闰土生活在社会地位不同的家庭中,但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里并没有阶级的偏见与隔阂。

当时身为“小少爷”的“我”只知道闰土是个机敏聪慧的孩子,知道“我”,以及往日的那些朋友们所不知道的,因此,在未见到闰土前,早已对闰土产生了敬慕之情。他一来,“我”便飞跑地迎上去。“我”俩一起玩耍,彼此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因此,当闰土要被带回家时,我急得“大哭”,闰土也躲在厨房不肯出来。后来闰土回去后还给“我”带来一包贝壳和几支漂亮的羽毛。他们的友谊情真意切,令人感动。这里的描写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诗情激越。这是作者对“我”与海滨农民之子闰土之间的纯真的友谊的歌颂。这里何尝不包括作者自己的情感在内呢?这样的抒情给读者回味思索留下了无穷的余地。

然而,我再见到闰土时已入中年,他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了。外貌变了,内在气质也变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色,皱纹密密,眼睛红肿,“红火圆润的手”也变得又粗又笨,像是“松树皮”了。所以当“我”见到他非常“吃惊”,慌忙迎上去,悲喜交加地说:“闰土哥,———你来了?”同时沉浸于儿时的情景时,闰土却站住了,态度恭敬、分明地叫道:“老爷!”这一声犹如晴天霹雳,震惊实在是太大了。辛亥革命失败后,进步的知识分子如“我”这样的人物开始从农民身上探索革命力量,再加上少年时代和闰土的真挚的友谊,“我”才渴望见到闰土。但“我”万万没想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这层“厚障壁”完全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闰土是个受尽摧残还没有觉醒的农民形象。

闰土由自信、机敏、勇敢、天真、活泼、可爱的“小英雄”变成苍老、迟钝、麻木、自卑、迷信的“木偶人”,“我”和闰土的关系由原来的知心朋友变成了陌生人,这是何等令人痛心的悲剧。鲁迅通过闰土的变化和“我”与闰土关系的描写,浮雕式地塑造了闰土这个丰富的艺术形象,深刻、具体地反映了农村破产和农民生活的悲惨状况,表达了他对他们的深厚同情和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刻骨仇恨,由此而抒发了悲愤之情,并由悲愤之情生出诤谏之情,批判了这种人不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宿命论的错误认识,这种把自己的悲愤之情和诤谏之情完全渗透在人物关系的描绘中和艺术形象放入塑造中的表现手法,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篇4:月光,圆形的抒情外衣

关键词 阿来 《月光下的银匠》 抒情 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107-03

优秀的艺术作品呈现世界和生活中被遗忘的角落和隐藏的联系,把天地无言之大美挽留于语言之间,这是属于我们的“美”。“美”借艺术与我们相互靠近,我们就可以与之达成契合。鲜活的作品,就像一场热闹的舞会,它在每个细节上都留有读者的位置。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合适的舞伴,进而暂时陶醉其中。作为读者,有多种渠道和作品相遇,与作者或作品的预设碰撞,就像我们在舞会中,碰到了旧时相交,或与某位邂逅者一见钟情。这些事故一方面取决于舞会筹划者的安排,也就是小说家的作者意图;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参加跳舞者自身的性格、经历、兴致、年龄等诸多因素,即读者潜在和显在的期待;也会因舞会中可能的无数偶然因素,比如,将侍者手中的盘子无意碰翻或踩到别人的脚尖,这样的事件可不是舞会举办者能够预料的,也不是与会者刻意所求。所以,阅读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影响过程和后果的不定因素,它们扑朔迷离,和读者捉着长长的迷藏。总之,阅读犹如按图索骥,故事牵着我们的鼻子,大家都可以看到舞会表面的热闹,但微妙之处就会各有所得,其中经历亦各有妙处,各有拙者。在阿来短篇小说《月光下的银匠》这一“舞会”中,我会有什么样的际遇?哪些旧梦新知在等我?哪一个舞会的音符被我听到?哪一个与我擦肩而过的人被错过?可有一杯烈酒将洒在我廉价的礼服上?……问号可以无限继续下去,也许许多读者都会得出自信的答案。但我没有自信的答案,我只是想说,小说中的月光激发了我许多难言于表的情绪,而在此我只是差强人意地记录之。

从故事粗看,《月光里的银匠》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人生的故事(那个故事不是关于人生的),如果抹去浓烈的地域特色(这迷惑了很多人),小说依循的是一个常见的故事模式:一个天才,在外在的压力、偶然的际遇与自己性格的交锋中,书写和结束了自己的命运。这种故事当然可以让我们垂泪感动,可如果只有这个故事,这篇小说就显得单薄了。小说故事的精彩取决于多种因素,也许高超的讲故事技巧能带给读者足够的情节惊险,比如中国古代话本式的,爱伦·坡式的、霍桑式的或者西区柯克式的,它们多以悬念和情节的精心制作取胜,在故事通往终点的过程中,许多意外的、又合情合理的插曲不断地涌入,读者的注意力不断被分散,惯常的思维逻辑完全臣服于作者的安排,读者在文本的迷宫中历险观光,就像蹦极跳下后落地前的体验,惊险新奇曲折本身就完成了小说的任务。等读者在作品中转得差不多时,故事又会慢慢聚合到常规故事逻辑中来,平稳降落到常规的知识、道德和美学的规约之中,完成对冒险的叙事。但这种故事效果不是《月光下的银匠》所长,这篇小说里,阿来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良好的小说效果。阿来这篇小说以民间神话故事原型,所以他可以比较便捷地以特殊抒情线索作为小说起首之间的连锁,而不是情节线索,所以具有独特的意蕴,让我们读来回味无穷。如果说上述小说是以故事充沛取胜,那么阿来这篇小说则以情感充沛见长,小说题名“月光下的银匠”暴露了这篇小说的美学机关。小说开始就写道:

一步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

满月慢慢地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而又遥远。这时,你就听吧,月光里,或是月亮上就传来了银匠锻打银子的声音:叮咣!叮咣!叮叮!咣咣!于是,人们就忍不住要抬头仰望月亮。

人们说:“听哪,银匠又在工作了。”

这是个非常出色的开头。月亮升起之时,朦胧的月光撒满河谷,银匠在月亮里打银的声音也传来。这是通感手法(用死板的“通感”来描绘这种语言效果的时候,我觉得很蹩脚)的妙用。月光和银匠连续的打银声融为一体,阿来在月光和白银之间发明了一种隐蔽的联系,这隐蔽的联系让我们在对有关月亮的想象重获信心和乐趣。我们常用“银色”来形容月光,所以在很多作品中,月光几乎都是“银色”的,这成了月光的银色之死。阿来在此的妙喻刷新了这一几近僵死的修辞方式,激活了汉语这一古老的比喻,让月光恢复了自然天成的“银色”,在这温和雅致的“响脆”之光中,我们真正能体验到月亮和银子之间的“绵绵情意”,看到了在词语的支配下,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和睦相处的怡然状态。

更妙的是,这一开头产生了双重文本形象,使得小说具有了两种声音和线索。我们可以认为,阿来是在描写月亮升起时的幻美世界,他用银匠在月亮里的打银声,使静静的月光和月光下的人们热闹起来,使月光获得了恰到好处的声音效果。静景具有了动态,又在其中置入了人依赖世界的情感,使得小说一开始就沉浸在一片声光之美中;我们也可以说,作者在此描写的是银匠,他为即将出现的故事主人公披上幻美的面纱,在月光中登场,这使得故事一开始充满了神秘性,为整篇小说开启了一种独特的语调,这是对民间神话传说的妙用。

这两种可能性的之间是平衡的,其间平衡的张力开启了两条小说线索,一个是抒情的线索,一个是叙事的线索。两条线索有节制的分合,营造了内涵丰富的文本空间,使得抒情和叙事之间能够相互补充。而在题目“月光下的银匠”中,“银匠”居于主语地位,这给我们一个信息:“月光”从属于“银匠”,所以,开头营造的文本平衡其实已经被题目暗示的重心打破。所以接下来,开始讲述银匠的故事,叙事占了上风,月光作为另一条线索的主体象征,时而撒满小说的某一个截面,成为暂时的主人;时而在故事之间跳跃消失,成为叙事得以升华的温床。此后,小说依靠月光的第一推动力,离开月光之美,进入故事之中。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讲述了银匠泽达从孤儿到银匠的成长历程。

而小说家的高明之处在于,当叙事伸展到抒情磁场的外层时,小说抒情的核心意象——月亮又出现了:多次出现在土司喜爱的书本中,出现在他抬头偶然遇见的天空中,最后成了银匠的名字:你就叫泽达,就是月亮,就是美如月亮。”当时的土司只是因为那时月亮恰好在天上现出一轮淡谈的影子,恰好手上那本有关事物异名的书里有好几个月亮的名字。如果说还有什么的话,就是土司看见修马掌的人有一张漂亮而有些骄傲的面孔而心里有些隐隐的不快,就想,即使你像月亮一样那我也是太阳,一下就把你的光辉给掩住了。

那时,土司那无比聪明的脑袋没有想到,太阳不在时,月亮就要大放光华。那个已经叫做达泽的人也没有想到月亮会和自己的命运有什么关系,和父亲磕了头,就退下去了从此,土司出巡,他就带着一些新马掌,跟在后面随时替换。那声音那时就在早晚的宁静里回荡了:叮咣!叮咣!每到一个地方那声音就会进入一些姑娘的心房。

小说写到这里,题目“月光下的银匠”中暗示的月光对银匠的从属地位暂时改变了,月亮成了银匠的名字,月亮就是泽达,就是银匠,叙事的中心人物和抒情的中心意象重合了。我们可以将月亮的一切美和命运加诸于银匠身上。读到此,我们可以松一口气,这个天才银匠终于名正言顺地和银子的最高境界——月亮联系到一起;我们也可以从土司的心里话中推测出银匠的结局(土司在赐予银匠月亮之名时,以太阳自比):这个有月亮气质的银匠,将会难容于世么?但高明的小说从来不会把答案藏在自己的大道边,而要藏在胡同里。小说在此又开叉了:银匠按照命运的意志,在得月亮之名后,开始了挣脱“太阳”的人生旅途,去到没有“太阳”的世界里,在那里大方光彩,成了古往今来最杰出的银匠。而年岁已老的土司,这个曾经自比太阳的人,一直在等待泽达(月亮)的归来,“他浑浊的双眼却总是望着那条通向西藏的弹道。冬天,那道路是多么寂寞呀,雪山在红红的太阳下闪着寒光。”在这红红的太阳中和之下的雪山里,我们可以感到,一种必然的命运在等待它的承受者。老土司等候着,要以太阳的辉煌光芒了取消月亮的独立身份,让这以月亮为名的银匠以己美为美,服从于自己的意志。而总觉得自己欠土司一条命的银匠(太阳给了月亮光芒,土司给了银匠学技艺和外出的机会),最终接受了偶然命运的启示,回到了土司故地。被土司赐以月亮之名的银匠要回到自比为太阳的土司身边,月亮之光最终要消失在太阳光中,它只能在夜晚发光,它是一个美的强者,却是一个力量的弱者。于是,月亮的寓意在此变得丰富了:月亮不止代表幻美的抒情的意象,也暴露了唯美主义者在强大的世俗力量中虚弱的本质,美是理想的,是迷人的,高于世俗的,但在世俗中也是虚弱的,它必须以世俗的面孔在世俗中求取一席容身之地;在这篇小说中,美的追求者和弱者相连,而美的企图占据者和利用者却是恶与强大的象征。在这样的悖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生存的宿命,在更高远更强大的诱惑和命运力量降临之时,我们是顺从还是反抗?顺从了,是慢性的自我毁灭;反抗了,是悲壮的毁灭。当泽达回到土司城门口时,他就面临这样的选择。其实选择之前,在作家对太阳的描写中,我们就可以偷看泽达未来的结局:

紧闭的大门前,他只好站住了。太阳正在西下,他就被高高在上的那一群人的身影笼罩住了。

他只好仰起脸来大声说:“少爷,我回来了!”

当泽达回到土司故地时,他首先遭遇的是西下的太阳产生的人群身影的笼罩。这西下的太阳象征着那当年放走他的以太阳自比的老土司,老土司虽然西下了,但是银匠依旧离不开土司的太阳。少土司宣布:“……在这亮晃晃的太阳底下,你从今天起就是真正的一个自由民了!”表明了泽达的自由民身份是在土司“亮晃晃的太阳底下”才成立的,这太阳象征着不可挣脱的强大力量,也许每个读者在这里都能读出一个不能自我左右的自己,如果我是泽达,该如何做?

小说写到这里,抒情和叙事两条线索中间终于孕育出这篇小说的一个重要意旨:命运的无常和不可抵御,这种题旨一方面是故事的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它一直隐藏在抒情线索中。但小说在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陷入惯常的悲剧故事中,而是借助抒情的力量让故事积压的悲剧意味缓缓散落,形成“气遇风则散”的效果。小说揭示但没有肯定这一题旨,它只是在呈现一种命运的动态,而不是对之作出判断。像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样,它以优美的姿态展现命运和心灵的坎坷之途,展现困惑生命的永恒之谜,寄希望于美好的梦想。所以,小说在透露了泽达(月亮)必然毁灭于土司(太阳)的信息的同时,也力图展现被毁灭者的精彩曲折的毁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丽的月光不断出现,这是毁灭的前兆,也是作者对美的流连,是作者在运用抒情的力量来缓解强大的外在力量和个体性格交错带来的命运无常和惨烈给故事带来的压力:

月光里传来了银匠敲打白银的声音:叮咣!叮咣!叮咣!那声音是那么地动听,就像是在天上那轮满月里回荡一样。循声找去的人们发现他是在土司家门前那一对虎头上敲打。月光也照不进那个幽深的门洞,他却在那里叮叮咣咣地敲打。下人们拿了家伙就要冲上去,但都给少土司拦住了。少土司说:“你是向人们证明你不是疯子,而是一个好银匠吗?”

在这里,月光里又传出的声音了,与小说开始以来不断出现的月光相互回响,使整个小说都浸泡在月光中,美丽的月光沾染了所有的悲痛,人们发现天上的月光从银匠达泽手中发出,这一切,使得银匠即将死亡的讯号由急促变为轻盈。就在银匠泽达行将被毁灭的前夕,他命运的对手——土司给他了一个达到最高人生境界的机会,他在制银器比赛中打出了一轮最大的银月亮,自己站在其中敲打,银月亮发出最美的光芒,银匠在观众眼中俨然神仙。下面的一段描写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高潮:

立时,满天的叮叮咣咣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很快,那些手下的银子月亮不够大也不够圆满的都住了手承认失败了。只有银匠达泽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圆,越来越亮,真正就像是又有一轮月亮升起来了一样。起先,银匠是在月亮的边上,举着锤子不断地敲打:叮咣!叮咣!叮咣!谁会想到一枚银元可以变成这样美丽的一轮月亮呢。夜渐渐深了,那轮月亮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晶莹灿烂了。后来银匠就站到那轮月亮上去了。他站在那轮银子的月亮中央去锻造那月亮。后来,每个人都觉得那轮月亮升到了自己面前了。他们都屏住了呼吸,要知道那已是多么轻盈的东西了啊!那月亮就悬在那里一动不动了。月亮理解人们的心意,不要在轻盈的飞升中带走他们伟大的银匠,这个从未有过的银匠。天上那轮月亮却渐渐西下,侧射的光芒使银匠的月亮发出了更加灿烂的光华。

人群中欢声骤起。

银匠在月亮上直了直腰,就从那上面走下来了。

有人大叫,你是神仙,你上天去吧!你不要下来!但银匠还是从月亮上走下来了。

小说写到这里,月亮和主人公泽达实现了最完美的融合,小说的抒情意象和叙事意象再次重合。不久后,叙事意象就被一种神话逻辑溶解到抒情意象中去了。当天晚上,泽达拥有了最美丽的女人,也因此而犯罪,被土司处以下酷刑,在烫油锅中失去双手。这个有月亮之明的银匠在失去打造可以发出月光的银器的双手之后,自杀了,尸体消失在渺渺宇宙中。据说他回到了神那里,而少土司不久后也被神秘杀害,太阳和月亮的仇怨终于了解了,矛盾双方具有依存性,小说中,太阳月亮的譬喻为小说制造了二元对立之感,形成了另一个故事空间,而也因为敌对双方死亡而回归空无,而这中空无,给小说结尾抒情的意味腾出了地方,所以,小说最后,银匠不断面临不幸和悲剧时,月光出现的次数也更加密集。一切回到了月光里,小说里月亮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每到满月之夜,人们就说,听啊,我们的银匠又在干活了。果然,就有美妙无比的敲击声从天上传到地下:叮咣!叮咣!叮叮咣咣!那轮银子似的月亮就把如水的光华倾洒到人间。看哪,我们伟大银匠的月亮啊!

篇5:月光山抒情散文

而后他勘察四周地形的时候,是在晚上,看到月亮照在一片山坡上,有 如白沙,煞是好看,于是这里就叫月光山。

月光山不光风水好,土也肥,遍地都是野菜。当时令野菜长起来的时候,就有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提着筐篓,带着一兜零食,来这里摘菜。

不过孩子心性,开始只有几个最文静的女孩在动手,其他人都四处嘻笑玩闹起来。等他们吃完了零食,玩累了,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终于想起来家里大人交待的任务还没完成,于是都匆匆四散开来,弯腰摘菜,不再玩闹了。

月光山周边的地,慢慢地也被叫成月光山,其实已经被耕耘,成了农地了。

这里地势不平,农地也在缓坡上。从坡底到坡顶,大约有几十丈,于是大家因地制宜,种了花生。

种花生还好,收花生算是苦事。花生成熟后高度大概齐腰,拔出来也是力气活。花生茎叶上更时常藏有一种绿色毒虫,碰到皮肤立刻觉得刺痛红肿。这种虫枣树上也有,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种。

这时又是酷暑,难免让人心中郁闷,烦躁难耐。不过花生地里也有好玩的,有一种兵乓球大小的西瓜。其实当然不是西瓜,只是长得十分相像,也不能吃,只能玩。

小时候关于月光山的记忆,大抵是些玩闹的事情。等到再大一些,每年除夕,元宵和清明跟着父亲叔伯去扫墓的时候,才更认识到这山的独特意义。

月光山毕竟是山,每年扫墓都要跨过重重灌木杂草,才能找到先人的墓碑。即使每年都会清出一条路来,一年没人走,路就又变得没有了。

月光山往南五里地,有一棵极高的古树,它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树下面有三个墓碑,墓碑的主人都是清朝进士出身,身份尊贵,因此在此另立牌位纪念,所有族人每年都要上香祭拜。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月光山将要拆迁的消息不胫而走,精明的村民嗅到了商机。因为拆迁的补偿政策,让他们纷纷放弃花生,改种了成片的小树。

篇6:欣赏月光抒情散文

月色如水,月流如华。风把遍地的落叶,吹动滚动,仿佛悄无声息的响着无数个小灯笼。柔和的月光,星光寥寥,明月下一位老人坐在摇椅上,身旁正躺着一位熟睡的女孩,老人摇晃着竹扇,为女孩驱赶蚊虫。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轻意间,它早已匆匆溜走,如今的生活早已物是人非,唯有那轮新月依旧。

奶奶,天上那圆圆亮亮的是什么东西啊?女孩手指明月,一脸懵懂的望着天空,那是月亮,上面可是住着仙女那!老人笑着说。有仙女啊!那一定很好玩奶奶你带我去玩吧!我想和仙女一起玩!女孩拉着老人的手,一脸央求,好好好!明天这个时候奶奶就带你去看,乖!老人一脸慈爱的摸着女孩的头。女孩听完,心满意足的睡了过去。月色依旧,远处传来几声野狗的嚎叫

次日,老人将女孩放在背上,走上那条宽小的幽径,趁着月光照明,步伐小心的行走,女孩时不时吟诵出几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颇有一番诗人的模样。还好山不高,上了山顶,老人放下女孩,望着那轮圆月,讲起来嫦娥的故事。

篇7:看好头上那轮月光的抒情散文

我的一个朋友,有痴迷月光的偏好。每至月圆十五,她必踱出户外,避开众人的目光,独自徘徊野地或山岗,抬眼仰望澄碧的夜空,久久凝视那轮皎皎明月,生发无穷诗情画意,臻达天人合一的美妙化境――朋友谈及这点人生意趣,满脸溢出月光的甜柔宁静,令人羡慕不已。

我盼得最多的却是中秋之月,以为秋空明净澄澈,云汉邈邈,月光也分外清朗圆润,莹洁光鲜。也或许是,几千年的传统习俗,氤氲的节日气息,使得我们头顶这轮中秋浩月流光灼灼,倍加盈满澄明吧。千家万户沐浴在一片璨亮的辉光里――从一个个明净的饱含心事的窗口探望出去,思念如月光般洒落一地;从一级级光亮的爬满希望的阶沿回望院宇,情义如月光般婆裟摇曳。离家出走的,漂泊流浪的,与千里之外的家园,因了一轮满月的横空出世,凭添如许深沉的怀想,如许宽泛的情趣。多少落寞的心境,多少“此事古难全”的怅惘,都会因了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得以宽解释怀……

然而最初的月光,于我并不是这样的。小的时候,夏夜露天纳凉,常常枕着母亲轻轻的抚拍与外婆的童话故事入睡。天上的明月尽管是那样的宽厚仁爱,却也显得迢迢遥遥单薄瘦损。原因是那个吴刚一直在用心砍伐,摇撼月桂,破坏了我圆满的心境。后来的一天夜里,天空中出现了“九条虫”,母亲赶紧拍响簸箕将其轰走,说“九条虫”飞过房顶不吉利,它的血滴落到哪里哪里就要遭灾。转眼再看月光,怎么就有些黯然失色了。

前些年,我弟弟打工与家里多年失去了联系,我们头顶的月光即使是在中秋也显得欠缺,苍白,无力。母亲吃着月饼,眼里却噙满了月光样清冷的泪水,两眼投落到窗外的土路上,苦苦期盼着什么。迷茫的夜空让阻隔的山水格外凄清阔远,无法与心灵的企望兑现。

当然更多的时候,这山野的月光还是皎洁璀璨的,水一样流泻在崇山峻岭间,把少女的梦幻世界妆扮得斑斑驳驳浪漫新奇。那轮满月,总是从东边的山坳处,静若处子般光鲜鲜地磕破天帘,再明光湛亮地遨游过天宇,最后磕落到西山边缘的树杈上沉沉入睡。就是这轮山月,静静地留守着我们的家园,我故乡穹隆般的`夜空中――照见每一寸土地芜杂的生存,每一个乡民艰辛的劳作,以及这里躁动浮泛的若干灵魂……我体验过夜月下的田间劳动,窗棂前的秉烛夜读,确有“秋月明,秋月白,塘水xx虫啧啧的”的天籁情韵,也有“晴光摇院宇,素彩接乾坤”的清丽佳境。

9月,我去了一趟海南,有幸见识了那里“海上升明月”的壮丽景观,至今想起仍有盈怀暖意。那夜,我们歇息在山亚附近的一家旅店里,紧挨着海边。夜饭后,我独自走到岸边,感受浪潮不断击拍海岸的汹涌澎湃。此时我看见海南的夜空是如此洁净清亮,碧碧澄澄,高远辽阔。眼前的大海浩瀚无垠,泛着碧绿的波浪滚滚而来。满月就从那海天相连的波涛之间,婴儿般水淋淋地露出头脸,赤灿灿地明眸皓齿般含笑升腾起来……它的光华赫然灼照在万倾碧波之上,无垠空宇之间,使人置身于灿然生辉的光明境地,仿佛神话世界。一时半刻,我的心里奔涌着众多有关月光的记忆与诗趣,难以从“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幻境里回到现实中来……

和世间万物一样,我们共同沐浴着头上那轮被称为永恒之精灵的明月;也分享着奔腾不息的宏大宇宙撒落下的点滴时光――我们有幸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自然的瞬间,参与到无限的时空中感受到生命的妙不可言。

或缺或圆,或晦或朔,我们人人都顶着一轮月光,守候着一轮月光,感念着一轮月光,深动着一轮月光。

“沐浴在金色的余辉中,纷纷唱起神圣的晚祷/把那番颂扬融入野地的幽香/直至黎明……就象因月亮/而显出花边的银白色的麦穗战粟一样美妙。”法兰西女诗人笔下的月亮如此温情而美妙,令我们嗅到幽幽的芬芳。

“山岗下能暖和脊梁的小屋/蓝色的,蓝色的我的小花/没有人踩过的天空/在哪儿,在哪儿,故乡的小屋/……时间,有翅膀的风车/月亮像钟摆垂下,落到村边的棵麦地里……”一轮可亲可近的月亮,垂吊起叶赛宁还乡的强烈愿望。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苏轼眼中的明月博爱深情,因此他愿“狭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江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银汉迢迢,尘寰渺渺,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不见。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好头上这轮月光,如关照我们心灵的秘密一样。命运或许会捉弄我们,天灾人祸或许会毁灭我们,但月光绝不会辜负我们。它一如既往地默默无言地遨游太空,腑瞰尘寰,如一位伟大的思想者思考着宇宙的命题,如一位非凡的先哲启迪我们生存的智慧――它的阴晴圆缺合乎天理人情,顺乎自然规律,显示着宇宙间无穷的庄严与神圣。看好头上这轮明月,我们就知道人生的残缺之美,圆满之丰润;也明了缘分走失的自然,聚合的盈满艰辛――从而陪爱他人,珍重自己。

篇8:《故乡》的抒情艺术与教学思索

鲁迅先生的早期小说中有一类抒情小说, 它不以情节取胜, 而是主要抒写作家的主观意念、感受和情绪。这类作品因其浓郁的抒情性本质, 使其文体界于小说与散文之间。《故乡》就是这样的小说。它以第一人称回叙的手法, 在现实与回忆的交错中引出故事, 万千情感, 杂糅其中, 使人感慨, 同时也形成作品浓郁的抒情特性。那么, 在小说中, 鲁迅先生表达了怎样复杂浓郁的情感?这种复杂浓郁的情感又是依凭什么来宣泄表达的?

《故乡》中的“我”是一个接受了现代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 一个在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上早已告别了“故乡”的觉悟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早已与故乡以及与之相连的童年经历自觉分离, 正如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的是“走异路, 逃异地”了。但故乡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又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 是他们对抗成人世界与外面世界内在焦虑不安的最后屏障、基地。因此, 矛盾也就带来了小说情感表达上的丰富复杂:对于重回阔别二十年的故乡, “我”有一丝欣喜与盼望, 但更多的还是失落与失望。这种希望与失望与“我”的现实与回忆始终纠结在一起, 密不可分。这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抒情性本质。在具体表现复杂情感上, 鲁迅先生使用了以下一些艺术手法来增强情感表现的力度, 从而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个性:

一、第一人称的艺术视角

第一人称的艺术视角也被称为限制视角, 也是一种主观视角。它与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完全不同, 很难切入波澜壮阔的生活画面, 形成恢弘壮丽的艺术气势。但它也有自己独特的优点:能深入人物的心灵深处, 展现复杂微妙的情感变化, 并且容易使整个作品显得真切感人。因为这种主观限制视角特别适合表现作家内心错综复杂的情感而受到那些或思想深刻, 或情感丰富, 或内心敏感的作家青睐。《故乡》就是以第一人称的艺术视角, 把眼前与往昔、现实与回忆交融在一起, 来真切地展现“我”的情感变化。但是鲁迅又丰富发展了这种主观视角, 这里的“我”其实又有一个“二我差”———现实的“我”与童年的“我”的差异, 这种独特的“二我差”视角使小说蕴涵了更丰富复杂的情感内容, 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现实的“我”是怀着一丝向往, 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的。虽然当初的“走异路, 逃异地”也是出于内心的自觉, 但谋食异地的不易与时空的间隔又使故乡美丽起来, 变得令人怀念, 这向往、美丽与怀念中已经间杂着童年的“我”的视角。但这种情愫没能维持多久, 老旧的故乡甫入眼帘就使现实的“我”失望;贪婪尖刻的杨二嫂也使这个“我”无语;但闰土也唯有闰土使“我”欣喜期待, 回忆中的儿时玩伴是如此鲜活生动———现实的“我”已把童年“我”与闰土的相识相处历历藏在心底, 现在从记忆的硬盘中迅速调动出来, 以迫切的心情期望着闰土能给自己带来故乡的“熟识”。到这里情感表达达到高潮, 高潮过后就是失望的低谷———闰土已不再是闰土, 现实的“我”对故乡也便不再有什么留恋。在这种“二我差”的独特主观限制视角下, 情感的微妙与波折是如此丰富细腻而触手可及。

二、诗化幻化的艺术手法

诗化幻化艺术手法的出色运用使整个小说笼罩在由情感织成的网中, 厚重而纠结。所谓诗化, 就是作家调动艺术的手段把沉重又烦琐的现实生活幻化、虚化, 通过意象与情感来避重就轻, 避实就虚, 但又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 不损害文意, 反而这种诗化表现手法可以使作品思想情感更加深沉含蓄, 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抒情性。《故乡》中, 鲁迅先生也对这一艺术手法作了探索发展, 主要表现在: (1) 情节淡化, 以情感的变化来结构作品。《故乡》取消了传统小说以情节来结构作品的惯常模式, 以“二我差”的主观视角来展示现实的“我”的情感变化历程。中间穿插着现实与往昔的回忆与对比, 交织着现实、童年、眼前、憧憬这四种旋律的变奏, 演绎出昨天和今天生活的不和谐乐章, 也预示着明天生活的发展趋势。于是原本沉重的生活就被诗化的情感取代, 而作品的思想厚度又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2) 叙述描写精练传神, 有诗一般的艺术美与感染力。这里又可分为景物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鲁迅对短篇小说的景物描写往往吝于笔墨, 总是十分简洁又非常精练, 充满诗情画意, 小说抓住“故乡”“荒村”“老屋”“枯草”等典型景物, 用诗化的意境、意象来渲染人物的苍凉惆怅的情感, 情与景得到了完美的交融。又如“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 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一句, 不仅交代了时节和环境, 更使“我”的悲凉心情具象化。人物心理往往则以外化细节展示细微内心, 十分传神。这是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故乡》中, 中年的闰土与“我”相见, 小说写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外化细节细腻地传递着闰土复杂的心境。 (3) 议论与抒情结合, 在诗一般的理趣中升华主题。抒情小说的主观性与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都使《故乡》的议论直抒胸臆, 充满诗一般的理趣:“希望本是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在这篇充满悲凉与惆怅的小说最后, 鲁迅先生用这样充满哲理的议论为水生、宏儿们指了一条可能布满荆棘的希望之路———但是, 有路总比没路要好。

三、简练含蓄的艺术风格

与别的抒情小说明白流畅不同, 鲁迅的《故乡》与他的杂文一样, 具有深沉、含蓄和简练的艺术风格。这体现在: (1) 情感具象化, 情景交融。这也是意大利人克罗齐提出的文学上的“移情”手法, 作家可以将客观物象进行主观变异, 这样, 客观物象就浸透了浓浓的主观情感。鲁迅先生就用这种情感具象化的手法, 把简练的客观物象与人物的主观情感结合起来, 《故乡》的典型景物都成了意象, 有了丰富而饱满的内涵。 (2) 对照映衬, 虚实相生。《故乡》中写了现实的“我”和闰土, 童年的“我”和闰土, 还有宏儿和水生, 通过之间的对照映衬反映出生活的今昔变化, 这当中又有虚与实的不同:现实的“我”和闰土是实写, 童年的“我”和闰土以及宏儿和水生是虚写, 这种虚实相生使小说在艺术上既简练灵动又含蓄饱满。

上一篇: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下一篇:关于学生办理教师证的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