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年味的散文

2024-04-23

与年味的散文(精选8篇)

篇1:与年味的散文

年味的记忆散文

眼看正月就剩几天,这年就要真的过去了。时光都去哪了,一样的年,不一样的年味。那记忆中魂牵梦绕的年味,让我回味无穷。

一进腊月,年就来了。到了腊八那天,家家户户用红豆、黄豆、花生、红枣等食材,熬一锅美味的腊八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不用配备其他菜,一盘拌好的咸菜,就让人喝上两大碗。据说喝了腊八粥,冬天就不会冻掉下巴了。

腊月二十三粘饽饽沾。按我们当地风俗,这天既要吃糖瓜,还要扫住房,传说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他会去玉皇大帝那里禀告,每家每户的伙食和生活。为了“讨好”灶王爷,家家户户都做些好吃的,把屋子打扫得和新房一样干净。扫房前,买一把崭新的笤帚备用,选个双日子,想来那天必定是这一冬最好的天气,日头红彤彤的,天空蓝蓝的。全家人早早地起来了。虽然成年人是扫房的主力,但当时幼小的我,是很愿意参与其中的。不为别的,只因为能够发现一些本以为已经丢失,能勾起我快乐回忆的好玩意儿。家里的大件小件,都被搬到了院子里,我们姐弟三个像发现宝藏一样兴奋,东翻翻,西看看,如果有中意的,定会生发一番大呼小叫、惊动天地的争执。狗儿猫们面面相觑禁了声。扫房之后,窗明几净,屋里焕然一新。衣服、被褥都是暖暖的阳光的味道,闻起来倍感亲切。这时,妈妈拿出邻居婶子给的窗花、吊钱,开始贴窗花。我们怕把精致的窗花弄坏了,乖乖地站在一旁。不一会儿,窗户上的喜鹊报春、门上的肥猪拱门,屋里挂着的招财进宝,瞬间把家里装扮得年味十足了。

最最让我高兴的,还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县城赶年集。那是多么让人翘首而盼的事情啊!集市上,人头攒动,四六八庄的人都汇聚过来。琳琅满目的物品,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卖小吃和玩具的商贩摊点前,小孩子们总是挪不动步子,跟大人撒娇。妈妈给我买这个吧,爸爸那个我也想要……末了,还讨赏了一支糖葫芦才肯罢休。大人们那时候都比平时慷慨很多,心甘情愿地满足我。那大街上挂着的灯笼,摆着的`对联、福字,都装进了我们的小竹筐。归来,厢房魔幻般堆满了鸡鸭鱼肉,干果茶糖。那是满满的幸福啊!

腊月二十九之前,就要贴对联和福字。妈妈用面粉熬一锅浆糊,爸爸贴着对子,我和妹妹用小手使劲拍,生怕对联贴不实。贴完这屋贴那屋,忙活的小手脏兮兮。顾不上洗手,就跑出去看看左邻右舍,看哪家的对联写的好,谁家的福字贴的大。对门的二叔二婶为了春联的上下联,还要平平仄仄地理论一番,现在想想那也是甜蜜的斗嘴呢!

大年三十的凌晨,鞭炮声声脆脆,从村东头到村西头一直不停歇。朦胧中看到爸爸起床了,弟弟也穿好了衣服,哦,是男孩们和父辈一起去请祖宗。中午我们帮着妈妈张罗菜,饭熟了,端上桌的美味,惹得弟弟用手去抓。妈妈用手一档,他立即缩了回来。鱼头对着爸爸,鱼尾对着我,整整16个菜。爸爸说,今天大家都能喝上两口,我们姐仨捂着嘴笑,喝上几口葡萄酒就醉了。下午的时候,大人们可以凑在一起唠唠家常,我们小孩子可就在家呆不住了。东家跑,西家串,到了晚饭的时候,听到妈妈传来的一声声呼唤,回家喽!我们撒鸭子似地往家跑。晚饭之后,妈妈合好了三鲜馅,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晚上12点之前,饺子要下锅,鞭炮声响起,就知道谁家的饺子熟了。吃着饺子看着春晚,其乐融融。熬夜守岁新年的钟声一响,我们就长大了一岁,妈妈让我们姐仨提着小红灯笼,去院子里转一圈,打灯笼,发财了,小马驹家来了,那儿时的童谣是多么动听啊!

初一早上一睁眼,枕边放着新衣服,姐弟三个迫不及待地爬起来,穿上新衣服,在镜子前照了又照,哟,可比平日漂亮多了。吃罢早饭,就去给七大姑八大姨拜年了。一圈跑下来,口袋便满满了。雀跃回家,把收获的“战利品”上缴给家长,并汇报哪家给了多少红包。父母也会格外开恩,批一部分“经费”给我们自由开销。村里的广播响了,村民们,看秧歌来啊!我们像箭一样冲出家门,找一个便于观看的好位置,不一会儿,人群就里三层外三层了。这时,四六八庄的小商贩也来了,卖糖葫芦的,卖棉花糖的,吹糖人的,把小村庄弄得分外热闹。哪个嘎小子偷摸地在你身后,放了一个小鞭,就跑了。于是,追闹声、锣鼓声、喝彩声,声声如调,谱出了喜气洋洋的欢乐曲!

正月初二是姑爷节,吃罢早饭,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去姥姥家拜年。坐在大洋车子后面,即使天气还有点冷,我们姐弟三个的小脸,却是红扑扑的。进了屋,妈妈把点心、酒等老四样放在柜子上,姥姥端来了瓜子、糖,姥爷则为爸爸倒了一杯茶。我们脱鞋上炕,晒太阳,小孩子这时候可劲地闹,大人们也不责怪,还冲着你笑。中午好酒好饭,盛情难却后,爸爸就被三个舅舅灌晕了,他会美美地睡个午觉。我们姐仨和妈妈,就会在姥姥家小住几天。初四下午,爸爸就来接我们回家了。破五的饺子捏小人嘴,开商户的老板,这天放上一挂红鞭,就接着营业了,过了正月初五这天,过年的老例儿,就一不忌百不忌了。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的好日子。夜晚降临,全区人民都涌到了县城观看花灯展,可谓是人如海,灯如海,一片繁荣祥和的景象。什么鲤鱼跃龙门、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花灯,让人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每个花灯造型前都有人留影。个子小的弟弟看不见,就骑在爸爸的脖子上,手里还拿着一支棒棒糖,羡煞旁人。光彩夺目的烟花,一朵一朵跃上天空,映红了我们的笑脸,映红了我们的生活……

这些美好的记忆一直伴我成长,如果世上真有时光机,我想此时最想做的事,就是穿越时空再返儿时。

篇2:与年味的散文

随着时间老人的匆匆脚步,转眼间进入腊月中旬,县城的彩灯已陆续开始装扮,人流也逐渐拥挤,远在成都上班的二女儿也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已经买好了腊月二十五的火车票,还有一周多就回家过年了。此刻,我才意识到年味的逐渐袭来,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也许是生活水平真的有了太大提高,我认为平常的每个日子都跟过年差不多,越来越近的新年已经无法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思绪却萦绕着四十多年前那遥远的年味儿。

记得小的时候,只要一过完腊月二十三的小年,我稚嫩的心思就盼望着过年,每天就掰着手指头数着天数盼望新年的到来。深刻的印记里,从小年那天早上起,父母就按照老家的传统习俗,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着过年的活儿。

按照习俗,腊月二十三、二十四都是过小年,我们老家必须在二十三把灶神菩萨请上天。那天早上,母亲早早起床煮好早饭,一家人吃过饭后,父母一一把锅碗瓢盆搬到外面的`地坝放着,不能搬动的东西用报纸或烂竹席之类的物件遮盖妥当,防止灰尘覆盖。随后,父亲又从屋后竹林里砍回一根慈竹,去掉下面竹节的枝丫,留着顶部三四个竹节的枝丫做成扫帚。进行清扫前父亲找来旧衣旧裤换上,头戴一顶草帽,一边干活一边振振有词念着“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我要把灶神菩萨请上天,保佑全家人一年四季平平安安”的吉利话儿,将屋内墙壁上的蜘蛛网、浮尘打扫干净,往往需要大半天。一旦清扫结束,这时的父亲身上全是脏兮兮的灰尘,只剩下两只眼睛在不停地转动。待父亲把屋内的蜘蛛网和浮尘清扫干净后,母亲忙着用抹布抹去屋内物件上的灰尘,又将搬到地坝的锅、碗、瓢、盆、桌子、椅子擦洗干净,直到将屋里所有的东西和未被搬出来的东西清洗干净才算结束。那些年里,好像一年的灰尘污垢都要等着这一天打扫。小时候,我爱帮着父母的倒忙,经常自作主张拿起扫帚扫父亲扫下来的灰尘,弄得满屋的灰尘飞扬,往往被善良的母亲骂我多事,夺过我手中的扫帚自己打扫。

送走了灶神,二十四简简单单过完小年。那时物资没有现在丰富,过小年也很简单,中午跟平时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煮鸡蛋,说让我们小娃儿吃了保一年的平平安安。吃了午饭母亲就泡好黄豆,父亲就准备好柴火,为第二天的腊月二十五推豆腐做好准备。那时天刚麻麻亮,父亲就已经开始推磨,母亲一勺一勺喂泡好的黄豆。等我天亮起床时,父母已经推完了黄豆,磨成了一大桶白色的豆浆,父亲正一瓢一瓢将豆浆往摇架里倒,母亲逮住摇架的两只角不停地摇,豆渣在纱布里面翻滚,乳白色的豆浆透过纱布流到下面的木桶里。待摇架里的豆渣被母亲不停摇动沥干豆浆后,豆渣被母亲做成豆粑,或者用于喂猪。这时候,木桶里的豆浆已经被父亲倒进铁锅,用大火烧开,母亲将磨好的石膏水分几次点入锅内,渐渐地锅内飘出豆腐的香味,里面的豆浆变成一团一团白白的嫩豆腐。那时候,母亲知道我和妹妹、弟弟嘴馋,给我们每人舀一碗嫩豆腐,舀上胡豆酱,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而母亲则将洗干净的豆腐箱放在一个木盆上,用过滤豆渣洗净的纱布垫在豆腐箱内,然后将锅内的嫩豆腐舀进豆腐箱,用箱盖压在纱布隔着的嫩豆腐上,随即搬上一块石头压在箱盖上,顿时,嫩豆腐受压力挤压,排除水分,约一小时后便形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豆腐出箱。接着,母亲顺着纹路划成四四方方的豆腐坨坨,一些留着过年用,一些划成小坨坨做成红豆腐。

到了腊月二十六、二十七这两天,父亲上山砍柴,通常砍些青杠树。虽然青杠树看起来湿润,但燃点极高,烧火没有烟雾,炖出的肉特别的香。记得十岁那年,我随父亲一起到寨子堡山上砍柴,路上父亲一再叮嘱我只是去玩,可返回时,我却扛了一根拳头粗的青杠树,还得到母亲的夸奖,说我“长大了,能帮父母分忧了!”

熬过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大年三十让我最为兴奋。按照惯例,腊月三十上午宰杀公鸡是父亲的活,母亲忙着煮团年饭。那时过年没有电视看,没有文化下乡演出,小孩的游玩活动就是踢毽。往往每年杀鸡时,只要看见父亲把公鸡捉在手里,我和院子的小伙伴们就成了跟屁虫,在父亲的屁股后面尾随,一旦父亲在地坝边将公鸡杀了,父亲立马扯下鸡毛,男娃女娃一人一份,做成毽子,正月初一和小伙伴们一起比赛玩……

三十晚上家里烧着青杠树柴火,一家人围在火坑边烤着火,爷爷奶奶和父母一边摆着龙门阵,一边吃着瓜子,等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才睡觉。我们小孩子也没有闲着,蹿上蹿下,一会儿偎在爷爷奶奶怀里,一会儿站在父母身边,等着十二点到来长辈们的关饷,那可是我们小孩子从年初盼了一年唯一的一元压岁红包啊,那也得熬到新年的到来,欢欢喜喜领了红包才上床睡觉……

那时候,我每天都觉得过得充实且愉快,喜欢跟在大人们的后面“忙前忙后”,母亲做的各式各样的面食花样繁多,吃起来香喷喷非常可口。如今吃面食的时候少了,偶尔吃上面食,却总是觉得少了一抹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小时候的生活远没有现在富裕,物质的品种也和现在没法比,所以过年也意味着是改善生活的日子。有一年腊月中旬,父亲从坡地里逮住一只野兔,对于那时的我家来讲,其稀罕程度不次于现在餐馆里的海鲜、阳鱼珍贵。那时家里没有冷藏设备,距离新年还有十来天,放在屋子里坏了怎么办呢?于是父亲就用土办法,借助外面寒冷的天气来保持兔肉的新鲜,将抹上盐的兔肉挂在窗口的钉子上透着风。这本来是个不错的好主意,可是第二天早晨五点钟父亲赶早到云顶寺二爷爷处扛木料,出了家门却又折回来拿手电筒,发现窗口边上的野兔肉不翼而飞了,父亲忙寻找了窗下地面左右,哪有野兔肉存在的影子,以为是母亲晚上收回了家里,忙疾步回到屋内询问母亲,却吵醒了一家大小。当时全家大小又找了半天却毫无结果,都在猜测着是谁偷走了我家的野兔肉,惴测的最后结果是父亲乱骂了一阵,用一些诅咒的话来舒缓心中的愤慨。直到今天全家人想起这件事还是觉得很好笑,到至今还是不知道是谁偷吃了我家的野兔肉。而今丰富的物质生活,让我们每天吃得比过去新年还要好,已经发展到过年不知道要吃什么才好的地步,以至于让年又少一层味道。

篇3:年味的元旦

现在我们要过两个新年, 阳历年的元旦和阴历年的春节。同是过年但过法却不同。中国人习惯于过阴历年, 阳历年的元旦好像只是机关的人放几天假, 过年就像没过似的, 一点年味儿也没有。

上世纪70年代, 我们村子里的阳历年曾经过得很红火, 且过得很有中国味, 到现在还回味无穷。我印象最深的是1974年的元旦, 因为那天, 我们村办中学的郭校长跌倒了。

在我的太行山的老家, 过年燃旺火是传统的习俗, 而把这种习俗用在元旦, 则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那时过元旦学校是不放假的, 作为小学生, 元旦成了我们除“六一”外最向往的节日。

我们学校在村子的中心, 有一个大大的院子。元旦的前一天下午就不上课了, 各班的任务除一部分学生打扫卫生外, 另一部分学生就是到野外砍柴架年火。一个下午, 村子的土崖上、高岭上, 就可看到三三两两穿着破烂的孩子挥着斧头、镢头忙碌砍柴的身影, 就可看到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孩子拖着柴从学校圆拱形的大门凯旋而入。

柴在不断地增加, 架年火的人忙得满头流汗, 不亦乐乎。柴在增高, 一个十米高的年火堆不一会儿就架起来了。而孩子们是不走的, 我们在院子里围着年火堆玩呀玩的, 一直待到天黑才回家去。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 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学校。七个年级400多人, 校园里热闹非凡。

各班的人数都点齐了, 半明的电灯下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新年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由我们的郭校长点年火。郭校长名郭保安, 五十上下年纪, 那时他是披了一件黑呢子大衣的。只见有人不知从何处拿来一个布扎的蘸了油的火把, 点燃递到了校长的手中。校长就到了年火堆的旁边, 从最下边的一个放了芝麻秆的点火口把柴点燃。开头是一点小火, 一会儿火焰就直往上蹿, 随着孩子们一声声嗷嗷的呼喊, 一根冲天的火柱照亮了整个校园。那是吉祥之光, 温暖之光。老师和孩子们都笼罩在这新年的祥光中。

年火的升腾中, 郭校长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放鞭炮。郭校长手中的鞭炮年年都和他一米八的个头一样高。只见有人给他把鞭头燃着,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就震响起来。郭校长披着呢子大衣提着鞭炮小跑着围着年火放, 而周围的学生只是一个劲儿地喊着。跑着跑着, 郭校长却脚下一滑一下子跌倒在了地上, 摔出去的鞭炮则在他的前边乐开花地响着, 围着看的人们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有人扶起校长说:“过年跌倒, 拾个元宝。”校长的脸上也洋溢着一片灿烂的笑。

元旦的早饭是由学校管的, 支大锅, 燃大火, 学生们每人一个大白馒头, 一大海碗飘着肉香的汆汤。锅里冒着白腾腾的蒸汽, 孩子们端着碗唧唧喳喳地喧闹着, 元旦就香得有了肉味。

吃过了饭学校里要发奖了, 有的孩子就会领上“三好学生”的奖状, 抱着笔记本或钢笔等奖品, 乐呵呵地向家长报喜去了。

我童年的元旦, 也很有年味儿。

【赏析】

“元旦”的“元”, 指开始, 是第一的意思, 凡数之始称为“元”;“旦”, 象形字, 上面的“日”代表太阳, 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 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 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 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 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 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21世纪的人们早已经习惯了既过传统的春节, 又过一过阳历年——元旦。喜庆谁还嫌多呢?更何况井水不犯河水。于是, 元旦也有了浓重的中国色彩, 有了浓烈的东方味道……本文标题叫“年味的元旦”, 主要突出了元旦的“味”, 也就是中国的味道, 中国传统的特色;也只有在中国, 才能把元旦过出这种味道来。文章通过对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村办中学过元旦方式的回忆, 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交融汇合的过程。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情深意笃, 细节鲜活。可以说, 如果没有那段真实的经历, 如果没有那种深厚复杂的情感, 是绝对写不出如此凝重质朴的文字的, 也不可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思索……

(李月)

习俗链接

元旦发展史

元旦, 也被称为“新年”, 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 “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 也就是农历新年。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 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内地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习俗方面, “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 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汉语“元旦”含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 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民国以前, 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历史上, 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

夏代为正月初一 (夏历1月1日)

商代为十二月初一 (12月1日)

周代为十一月初一 (11月1日)

秦王朝时期为十月初一 (10月1日)

(参见农历、夏历、殷历和周历的分别记载)

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时, 邓平等人创立了“太初历”, 定正月初一为元旦, 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 孙中山为了“行夏正, 所以顺农时;从公历, 所以便统计”, 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 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 自此我国的每年1月1日就成为我们家喻户晓的新年“元旦”节日。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在明代开始盛行, 到了清代,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 依其使用场所, 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 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 为正方菱形, 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 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 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 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 也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 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 变得丰富多彩, 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 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的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 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 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 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 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 以后发展成挂历, 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 各相与赠送, 称为“馈岁”;酒食相邀, 称为“别岁”;长幼聚饮, 祝颂完备, 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 以待天明, 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 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过年夜饭, 点起蜡烛或油灯, 围坐炉旁闲聊, 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 到唐朝初期, 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 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 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 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 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篇4:新年红与年味

艳艳的红,是吉祥的象征,说它是中国红一点也不夸张。红色,一直与人们期盼的幸福相连,不但体现在逢年过节,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嫁女娶妇要披红挂彩;生了孩子要送红喜蛋;送贺礼要有红纸包裹;开张奠基要剪红绸缎,等等。总之,一切喜庆吉祥的事儿都离不开红色。

其实,中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用红色表示吉庆的。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用过黄色代表吉庆,也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吉庆。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从那时起,红色就成了人民崇尚的颜色。汉朝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习惯已基本趋向一致。千百年来,虽然皇家以黄为尊贵,但在民间,红色,永远是喜庆的第一选择。

民间的年味,往往是随着红色慢慢变浓的。过年,最有兴头的往往是孩子,一放寒假,虽然年还没到,丫头小子们卸去了课业的沉重,都兴冲冲的,比上学时精神百倍。往往是小子们的口袋里装满了鞭炮,丫头们也会有新衣服上身。为过年买的衣服,往往又以红色為首选。即便没有这些,那在寒风中冻红的小脸蛋儿也像红红的花朵,而且总是满面喜色,仿佛不知道冷似的。

为过年所进行的购买和布置,也大都与红色有关。如在窗户玻璃上贴上红窗花;准备贴在门扉上的春联;在卧室或大厅里挂上红红的中国结……

购买的年货也是红的:红酒,特别是这些年,仿佛为健康计,又仿佛是西风东渐,喝白酒的人少了许多,红酒的销量却大增。况且传统的民间酿造里本身就有山楂红、女儿红;红红的腊肠、红肉,即含脂肪少的牛羊猪肉。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人都是买白肉(肥肉)过年,但在这样生活富足的年代,白肉早已沦为次等肉了;给女孩子扎上红红的蝴蝶结,最起码也要扎上红头绳或红色的皮束。蒸馒头,给馒头点上红点,顺手给女孩子眉心里点上一个艳艳的美人痣。

送礼,到市场去买红红的公鸡。红是吉,鸡又与吉同音,因而有双倍的吉庆。健身,也踢染红了的鸡毛毽子。商家们最迷信鸿(红)运当头,红红的海报贴得满街都是。若是在乡下,更好看,卖鞭炮的柜台红彤彤的,卖春联的则当街铺得满满一地,糖葫芦枣子苹果萝卜辣椒都红得耀眼,更有顶了红头巾的人在人群里挤来挤去,热闹、喧哗,映衬着红红火火的年景。

仿佛受了感染,后院里的红梅花儿也开了。

到了正月十五,年近煞尾,红红的年景会达到另一个高潮:到处都是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海洋运送着眷恋、运送着春天,不由人心里不春潮滚滚。

(享胜摘自《南方日报》)

篇5:家乡的年味散文

年在快速的奔跑,日子在后面呼啸。我觉得追是徒劳,只是停下来回味。年的味道……

年是给小孩子的,他们有红包,有漂亮的烟花,响响的鞭炮,这些我们都不需要。现今的年代,物质生活的丰盈让年不再有味道。过去过年才有的东西,现在随时都可以拥有。不再有年的期盼,年的味道淡了好多。

还记得我小时候过年,那是盼望着的。新年有新衣服穿,有的衣服要过两个年的。有一年我过年有一件绿色春装,西服领,玻璃扣。我穿过年后马上放在箱子里,等待来年春节穿。等啊,盼啊。就是想穿那件衣服。第二年穿了它还是跟新的一样,那时候没有潮流之说。只要是新的就不错了。那件衣服我穿小了还给我妹妹穿过。记得小时候,30晚上我妈就把我和妹妹的的新衣服拿来,一件件套上,袜子鞋子也都是新的,鞋子都是她晚上熬夜做的.。

那些年,一进腊月,空气中就漂满年的味道。麻糖,米子,用红薯熬的糖,用大米炒的米花混合,用木框定型,再用刀切成条,切成块,用塑料袋装起,年过玩了也是我们平时的零食,那时年货没有啥买,猪肉是自己喂的,鸡也是自己家养的,鱼是在自家塘里捕的菜是自家园里种的。奢侈品是买点水果,还是留给客人小孩,过去豆腐都是自己家做。现在石磨都成古董了。

小时候过年最喜欢去拜年了,初一是本家跑跑,初二是舅家。我舅舅多,一天吃不玩。常常吃四顿,四个舅妈要商量,谁准备啥时候的饭,那时四个舅舅都在乡下住。后来都搬到街上,20xx年我在重庆见到三舅舅。真的感叹时光,儿时见到英俊帅气的他,全部颠覆,他中风几年了,说话吐字不清,还重复。没想到那次却是最后一面,五舅还小我一岁,是三外婆家最小的孩子,我们一起打工过,他们住街上,每年回家都还看得到,前几天,我和一表弟聊微信。也是感叹时光飞逝,他结婚时我在三外婆家见过。转眼他儿子7岁了。

篇6:年味的经典散文

提起“年”,就不免想到了“岁”,想到了自己的年龄。不瞒你笑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若是有人问起我的年龄,还得先犹豫一番,不像孩提时代答的那么干脆痛快。时光倏忽而过,年年叠着岁岁,真的一下子记不起自己春秋几何了,答完后心里犹自惊疑,我真的已到了这样的年龄了吗?

80年代读小学,那时有个很响亮的口号叫“奔向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当年只觉岁月漫长,等待一节课完毕尚是度日如年,2000年更是遥遥无期,那得要等多久才到啊!仿佛自己是个时间上的富豪,手握大把光阴可以挥洒霍,“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只是在作文本上写写,不是真的能理解,即便理解了,没有切肤之痛也不肯去珍惜,觉得浪费一点没什么可惜的。

有年夏天,闲坐在老家的大树底下,风摇动枝丫,也摇下了一地的清凉,两个老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一边摇着麦秆扇,一边用老年人那沙哑中略带悲凉的声调说:“这日子嘛,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孩子时的事还记得清清楚楚的,现在拿着镜子照照自己,一脸都是皱纹,真的一点样子都没有了。那时我三十多岁,正是刚刚开始感叹岁月如流水匆匆太匆匆的时候,乍闻此言不由想起自己儿时,不免惆怅起来,原来即便人生八十,也只不过如白驹过隙短短一瞬啊!”

提起“年”,也想起了父亲。父亲做人很随和,对我们兄弟的学业都没有太多的要求,认为考不上学回来继承他的锄头柄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唯独年年的春联是不肯丝毫马虎的,早早地就买来红纸夹在腋下,去央村找会计写好又夹着回来。村子很小,毛笔字拿得出台面的也只有会计了,所以求他写的人也多,到除夕一家家看过去,都是一样雄健豪放的字体,也是一样的诸如“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之类的豪言壮语,父亲在乎的不是豪情,在乎的是贴在门楣上的那一片艳色、一团喜气,拿父亲的话说是“这样热闹点”。

放过炮仗的院子,青烟袅袅四下飘荡着,在弥漫着火药的香气里,年夜饭也就上来了。父亲会给一家大小斟点自家做的米酒,他自己平时不喝酒,这回可是满满的一碗,端起来就是一大口吞下,像他天热喝凉茶一样的架势,然后放下碗抹了一把嘴,掏出早准备好的压岁钱,祖母、我和弟弟每人一份,发完后,又斟上一杯,几杯之后,父亲就有些醉意了,话也多了起来,说着说着,就指着我和弟弟笑道:“一年也没看见赚到点什么,就是看见你们两个都长大了!”

如今,我也到了父亲当年的年龄,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也能理解父亲当年的心情了,作为父亲,如果一年的劳作仅够勉强维持一家的温饱,那么,当岁末一家围坐着,就着那新新的喜气,看着眼前两棵小树一般茁壮的孩子,那就是他心头唯一的`慰安了吧。

有人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味道了,说这话的人大概都是和我一样走过物质匮乏年代的人吧,那时对年的期待单纯而实在,就是因为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拿着压岁钱换一些渴望已久的东西,满足一下小小的愿望,因为这小小愿望的达成而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可是渐渐长大了,却越来越忙了,愿望也变得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缥缈起来。或者说,也不知该求点什么来慰劳一下自己了,如今辛苦是辛苦了,物质却丰富起来了,一个年下来,却是吃什么都不香,玩什么都没劲。鸡鸭鱼肉是家常便菜,曾经翘首以盼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办了几十年,再怎么也翻不出新鲜的花样来,都看腻了。难得三天的清闲,反而百无聊赖起来,所以年后谈起过年的感受来,许多人都说,什么都没做,就打了三天牌。

其实,不是年没味了,而是人的胃口变刁了,对年的期待过高了,失望也往往更大了。《芋老人传》里的那个书生穷困之时吃一个芋头就觉香甜无比、念念不忘,当了宰相之后吃遍山珍海味,却再也寻不回那份记忆里的甘美了,芋头还是当年的芋头,烹调还是那样的烹调,时势异也,味道自然也就不同了,年味,大概也是如此吧。

最初,在甲骨文里年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会意庄稼的成熟,多么温暖的秋收冬藏图啊,因为一年的辛劳终有了回报,那人的心里该是多么沉甸甸的喜悦啊!虽然曾因干旱和水涝忧心焦虑过,也曾因被鸟兽的践踏夺食而顿脚伤怀过,但所有的不快和烦忧都在背上这一捆黍粟的清香里消释殆尽了。

年之颜色,是夺目的红,鞭炮燃尽后,红艳如遍地开满春花,那么年之味呢?年该是一缕美酒初启的芳醇,也是遍尝世间诸般苦难后的一种回甘吧?

我们都是路上负重前行的人,重荷压得我们几欲弯腰及地,累得我们汗水长流,甚至因为不堪忍受而哀伤而叹息,但是我们背负的也是年啊,是丰盈,是成熟,是稻麦穿透重重的壳后沁出的细细的香!

篇7:年味,亲情的散文

在我们农村老家,腊八象征着进入春节倒计时,明天就是腊八了,年味一天天地浓了,空气中弥满着过年的味道,家家户户都开始着手忙碌置办年货。小镇上的集市更是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一派节日的祥和气氛……

——题记

“腊八祭灶,年夜来到。小闺女要花,小小子要炮。老婆要个破棉袄,老头没啥要,要个破草帽。”这是我们小时候过年时和小伙伴们跳皮筋时常念叨的一首儿歌,如今依然耳熟能详。记得小时候,每当腊八这一天,勤劳的母亲总会早早地起床,在地锅里用红豆、绿豆、花生、芝麻、玉米糁、麦仁等熬上一锅腊八粥,害怕糊锅,母亲就不停地用勺子在锅里转着圈子搅动,虽然是寒冬腊月天,母亲却忙活得满脸汗珠,她的脸上洋溢着满是喜悦的表情。看着色彩鲜艳的粥,闻着浓浓的、香香的味道,让我不觉垂涎欲滴,我和妹妹总会美美地喝上两大碗。

小时候,我盼着过年是有私心的,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好吃的,像白面馍、炖肉、炸丸子……过年还可以穿上新衣服,这是平时想都不敢想的。因为家里的孩子多生活条件差,从小到大我总是拾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穿。一件棉袄,大了穿破了才舍得给弟弟妹妹;一双棉鞋因为脚长得快,总是在大拇指的地方穿出个大洞,也舍不得扔掉,母亲便在灯下把它缝了又缝,穿在脚上依然感觉很暖和。小时候,只有家里穷,买不起衣服,才会在衣服补丁摞补丁。可过春节那就不一样了,家里条件再不济,做父母的想方设法也会让孩子穿上新的衣服,过年时喜气洋洋的。

腊月里,母亲会亲手为我们每人缝两件新衣服,春节那天,罩到破棉袄、棉裤上。她的线筐里放满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棉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停在爱的港湾。小孩子是没有多少耐心的,母亲还没有做好鞋,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拿着没有做好的鞋样,在自己的脚上比划来比划去的,看看哪一双是自己的鞋子。鞋子一完工,母亲总会高兴地招呼我:“巧儿,来试试你的棉鞋,看看合不合脚?”我高兴得一穿上就不愿意再脱下来,如获至宝,爱惜得不得了。

父亲也像个孩子似的慌着过年。一向不下厨房的他,每到春节都是最称职的厨师,忙里忙外的。他去赶集买年货、发面、炖肉……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不轻易做饭,只有家里来客人了,父亲才会卷起袖子到厨房里露两手。父亲的厨艺顶呱呱的,绝对不在母亲之下,每听到我们的夸奖,父亲脸上总会露出少有的笑容。

父亲最拿手的是写春联,他的一手好毛笔字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每年春节前夕,我们家总是门庭若市,热闹得不得了,这个说:“叔,麻烦你给写副对联呗!”那个说:“老哥,我把笔墨纸都准备好了,烦请给写一副对联!”并顺手给父亲送上一支香烟,父亲忙得没有空吸烟,把烟夹到耳朵上,就忙活开了。村里的老少爷们都喜欢向他来讨要笔墨,父亲是个热心肠,他总是来者不拒。如今,人们都用上买的对联,想要什么字体、什么花样,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父亲的墨宝也束之高阁了,这让父亲多少有些失落,但他依然如孩子般喜欢慌着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记得第一年上班,我每月工资并不高,自己吃吃花花也没有几个钱了,但毕竟是自己亲手挣的钱,不用再向父母伸手要钱了,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回家过年,我把自己挣的钱给母亲和父亲一人买了一身新衣服,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这是我巧姑娘买的衣服,不大不小正合身!”父母是多么容易满足啊,他们为儿女付出那么多,儿女哪怕只有一点点回报,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结婚后,每到春节前,我和爱人孩子总会坐上公交车回到老家,和公公婆婆一起过年。婆婆像有心灵感应似的`,总是趁天好早早地为我们晒好了棉被,把我们结婚时居住的小屋收拾得一尘不染。年年如此,她盼望儿孙们归来,许是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三十晚上,一家人可以有说有笑地吃上个团圆饭。邻居们会热情地来串门拉拉家常,冷清的小院,因为我们的回来而变得充满了欢乐,可是我们总是在家住不上几天,就匆忙地回到了开封,初四再回到娘家走亲戚。

公婆都是节俭惯了,不舍得乱花钱,那台黑白电视陪伴他们多少年了,一直不舍得换掉。有时,公公拉着天线在那儿摆弄半天,还不出个人影。那时,我和爱人也是靠自己打拼刚在城里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生活并不宽裕,那年春节我和爱人一商量,用自己不多的工资为二老买了一台纯平大彩电,坐长途汽车运回了老家,老两口高兴得合不拢嘴,总算可以坐在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不用再跑到大哥家去看电视啦。

他们在农村生活惯了,不愿意跟我们到城市里生活嫌闹腾,也没地去串门。我时不时地回来看望他们,春节就在家住上个三五天。平时,家里只有二位老人,公公烧锅,婆婆做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农闲时,他们到街上和村里人天南地北地聊着天,倒也过得自在。家里那只小黄狗,记忆特别好,别人来我们家,它可能还会汪汪汪地叫两声,可是看到我们回来,它就会快速跑过来,亲热得围着转来转去,尾巴摇得更有劲了,一会儿扑上来撒欢,好像在说:“主人,你们可回来啦!”

去年,爱人因工作需要去了国外,春节也没有回来过年。为了不让二位老人伤心,我和女儿决定依然像往年一样,回老家陪她爷爷奶奶过年。在大年三十那天,二哥开着车把我和女儿送回婆家过年。公公婆婆眼里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落寞,我知道她准是又想念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了,但看到我们回来很高兴,他们把过节的东西早早地就准备好了,什么也不让我操心。公公领着孙女买上几挂鞭炮,在门口放个噼哩啪啦震天响。公公虽然不善言语,但人很善良勤劳,门口的春联,公公二十八便早早地糊到了门上,年年少不了的是门口榆树上贴着:满院春光,院门口的电线杆上贴着:出门见喜,喂牛的牲口槽上贴着:六畜兴旺。这不大的农家小院,因此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篇8:过年的年味散文

过年的年味散文一:

微风,悠然划过窗台,停靠在窗外的松树上休憩。眼前,忽然一亮。没注意什么时候医院里到处挂满了红红的灯笼。蓦然惊觉,是呀,就要过年了。今天已经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将为新的一年叩开新的希望。

久居闹市,早已经习惯了每天的按部就班。年关已近,却总在怀疑是不是真的要过年了。总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只有在路上看见那些红红的福字,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才不得不相信,是真的要过年了。

其实,内心还是怀念小时候的年味。虽然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好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但那时候的岁月,却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记住,去回忆,去眷恋。

小时候,年味是一卷泛黄的刺绣。朴素的针脚,蜿蜒着儿时的快乐与童真。

那时候,一进腊月门,就会有一种淡淡的喜气与忙碌萦绕在耳边身畔。一场雪后,大片大片的阳光照耀在屋檐上。空气里到处洋溢着一种叫做吉祥的气氛。寒冷的北风,好像渐渐疲倦,偶尔会停靠在窗外的石榴树上休憩,广袤的平原一片寂静。

街道两旁,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福字,开始陆续走进千家万户,就等除夕那天,用来装饰来年那个红红的希望。每当这时,父亲和母亲都会开始忙碌各自的分工。

父亲会把平时乱七八糟堆在院里的柴火,仔细的用砍刀或者斧头裁成一段一段,整齐的摆放在某个墙角,等母亲用来生火烹煮。然后,就会把一些黄米用清水淘洗,捞出沥干,等晾的半干就开始把黄米里面的小石头或者沙子挑选干净,拿去邻村的大石磨上磨成米粉,用来做年糕。最喜欢妈妈做的年糕,放一点糖,粘粘的,香香的,甜甜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清香,现在想想还是意犹未尽。

通常,我做的活就是擦玻璃,不一会就可以让一整个窗户明亮的一尘不染。偶尔,母亲也会让我帮着做一些小活,譬如烧火,或者喂猪,平时母亲都不用我,只有到了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叫上我。

日子,不觉到了腊月二十一,父亲和母亲就开始扫尘。这可真是个累活,因有的大物件一年没动过,就需要挪开或者搬到院子里,等把屋子里扫好了再搬进去。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钻进暖暖的被窝,闻着阳光的味道,虽然累点却感觉真的很幸福。

忙着,说着,笑着,不觉又到了该我过生日的时候。我的生日是腊月二十六,不知为什么,母亲总会把做馒头这一件大事情放在这一天。印象中,在娘家时好像每个生日都是与馒头有关。

每当这一天,便会有邻家的婶婶大娘过来,帮着母亲蒸馒头,因为是摆供要用的东西,所以母亲从来不让我们小孩子插手。

好像她们早就做好了分工,拉呱一会就开始做各人的工作。通常,都是最有劲的那一个和面,因为面需要比平常硬一些才可以站住形。剩下的几个人就开始轮流把和好的面从一遍揉到两遍到三遍甚至四遍。慢慢的,一块看似粗糙的面被母亲他们雕琢成了一个个白白的泛着光的大桃子。这些大桃子一般差不多就是两斤或者两斤二两。为了准确一些,我还看到婶婶把揉好的面团都称了一下。呵,她们的手可真准,一般都分得八九不离十。

“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这一直是母亲他们的话题。其实,那时候真的不懂是什么含义。现在终于明白了,面越揉越白越劲道越好吃,至于“打到的媳妇”在现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我想应该不会有这种现象了。爱还爱不够,怎么舍得打呢。

等面桃子在他们手里转了好几遍,母亲便会下炕去烧水。她要将炕烧热,这可不是为了再暖和一些,她是为了让炕热了以后便于做好的馒头起发得快一些。

馒头在母亲们的手里越揉越白,圆圆的头顶泛着淡淡的青光,不久就成了一个个小圆柱体。为了让做好的馒头起发得快一些,母亲总会准备一床干净的被子折叠成上下两层,中间再放上包袱。那些小柱子,就像一个个小娃娃一样被母亲们放在了暖暖的被窝里。

屋子里渐渐热气腾腾,因为炕比较热嘛,那些成型的馒头在被窝里开始发热,冒出热气。就这样,轻声笑着,做着,揉着,就像一场盛大的聚会。忽然就会感觉有种暖暖的东西在心间漾开,我体味到了淡淡烟火里的快乐与简单的幸福。

馒头,在母亲们的说笑中做好蒸熟了。如果时间充裕,母亲就会直接蒸年糕。最喜欢吃年糕,粘粘的,蘸一口糖,又香又甜,不觉一天就这样过去了。那时,虽然不曾刻意为我过过生日,我却永远记得母亲和婶婶大娘们忙碌的身影,还有那蒸好的馒头浑圆浑圆的像一座座小山,洁白,剔透。

时光如水,淡淡如烟。现在回想起母亲们做得大馒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知道,那里面不仅有劳动的艰辛,更有一份他们对来年的敬重与希望。

结婚后,生日都是在婆婆家过。虽然再也看不到母亲们忙碌的热闹劲,却依然可以感受到母亲一样的温暖。婆婆再忙,也会和公公准备好一桌子菜,大家一起吃着,笑着,生日就在其乐融融的一顿晚宴中度过。感恩十几年以来,婆婆始终如一让我在浓浓的亲情里感受她不曾说出口的爱意。

生活,浓墨淡彩。总认为过年,是属于一岁中最浓的那一笔,隐匿着盛大的狂欢。我们作为龙的传人一直重复着相同的习俗。腊八,辞灶,除夕,守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在渐远的岁月里拥有了更多的智慧与精彩,我们也越来越知道珍惜珍惜这种平淡而深远的幸福。

从初一开始,一直是忙碌的样子。这一拨客人走啦,下一拨又接上。就这样在忙碌中,不觉已经到了初八。依然有零星的鞭炮声不时入耳。年华又添一岁,时光依旧如水。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会有更多的收获与成就!

过年的年味散文二:

未养辞旧悄然去,申猴踏雪迎春来,普天同庆佳节日,张灯结彩庆丰年。

过完了二十三小年,年的味道渐渐的浓了起来。购物备年货成了最有趣的也是最忙碌的事情,每天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陆陆续续不间断的去供销点购货。心里真有些对年的期盼,因为年才能和儿女们团聚。我跟老公每天合计着买哪种水果,买几样蔬菜。哪个孩子喜欢吃什么,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口味购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期盼的心变得急切,每天看着新闻里播放春运的实况,看着奔驰的列车和那拥挤的人群,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那流动的人群,寻觅着儿女们的身影。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面对着这些年货,儿时记忆中的年味缓缓盛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带着飘香的回忆溢满心间。一切似乎很久远了,再没有曾经的期盼与渴望,没有了曾经的欣喜与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早已失去了对年的热情,只留下一份对逝去岁月的感怀和深深的眷恋。

记得儿时,那个时代物资匮乏,过年成了最幸福的一件事。也正因为那个时代的贫穷,才有了今天让我们难忘的那份简单而真实的快乐!也有那份年的味道令我们记忆犹新!

每每一放寒假,一群同伴聚在一起,扳着手指热切的期待年的到来。快乐的总把民间的谚语挂在嘴上:“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打扫土,二十六刨猪肉,二十七赶大集,二十八把发面,二十九蒸馒头,三十下晚坐一宿,初一初二拜年走。”盼年的喜悦和幸福感总绽放孩子们的脸上。

因为只有过年晚上,才能吃上一顿不掺玉米面的饺子。才能穿上一件或用哥姐们旧衣服改制的新衣服,一根新头绳是年的奖赏,心里美滋滋的。同伴们互相彰显着自己的美丽,年的富有。一张张笑脸透着无限的天真与快乐,像一个个美丽的天使,将节日的喜悦传遍千家万户,传遍农家的每一个角落。

过年的气氛浓浓的,不但扫去了一年的灰尘,还把墙壁装点一新。满屋的年画会让你目不暇接,爱不释手。曾记得,大我四岁的二哥最喜欢年画了,买年画的钱几乎都是他早起捡粪时捡拾破鞋、绳头等卖所得的钱买来的。那些古老的年画,有讲究的四扇屏,令人耳目一新。可是不等出正月就恋恋不舍的把画收藏起来了,留着下年再贴。就这样年复一年的过着,心里积存着对年的渴望和对画的爱恋。虽然那时的生活贫困拮据,但在人们的意识心态里对年的欲望特别的强烈,都尽可能的完善自己改变一下生活 的面貌。不但从每个人的身上,或从屋内到院里,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一张张大红福字,预示着福来到,一张张挂钱象征着明年的财源滚滚,一幅幅对联无不透着年的吉祥与喜庆。

厨房里,母亲忙碌的身影,热气腾腾的饭菜不断飘来浓浓的肉香,怎能不令幼小的我们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就能吃上向往已久香喷喷的饭菜。又白又大的上供祭祖宗的馒头,令我们望眼欲穿,只有玉米面与白面掺半的馒头,或豆沙包才准许我们吃。那吃一口也感觉非常好吃,软软的,透着淡淡的香甜。至今想起来,那香甜的滋味依旧在心头缭绕。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记忆当中,永远的成为了一种怀念!

过年的夜晚,更是令人怀念,幼小的我总跟在二哥的身后,接神送神成了我俩兄妹的专职任务。燃放鞭炮时更是热闹非凡,父亲张罗着,两个兄长忙活着,在院子里笼着一堆火,围着火堆放鞭炮。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瞬间整个院子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照亮了院子里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我们幸福快乐的容颜一张一张的笑脸。在欢笑伴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我们渴望着长大,向往着美好的明天!然而,那种欣喜与期待,渐渐地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终究成了今天的回忆。回首儿时的守岁,那一盆冰冷的黑秋梨和那单一的熟葵花籽,无不令人心里头略过淡淡的苦涩,淡淡的哀思。

经历了人生的春夏秋冬,回首走过人生的坎坷的每一段路程,风风雨雨几十年、岁月赋予了我们一份淡定与从容。生命不可以重来,时光不可能倒流,无论是憧憬也好,无奈也罢,年都会把每个人推向未来。如同大自然的季节轮回,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顺应规律。岁月的沉淀,也逐渐让我们对年有了更深的体会更深的感触!儿时的年味,在岁月的流逝中,深深的烙在我们的脑海里,飘在记忆中。终究让我们懂得,令我们难忘的其实是儿时纯真的岁月,那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天真时光!

静静的聆听着岁月的过往,轻轻的将所有的日子翻过,新的日历开始了新一年的篇章。突然感叹,岁月竟然如此匆匆!昨天,已然成为了回忆!

又是一年春节至,网上购物开始忙碌,女儿儿子为了献上她们一份孝心和挚诚的爱,在网上为我物色了一件羽绒大衣和羊毛衫。色彩样式孩子们互相商量着,互相传递着信息一遍遍筛选着,把一份份浓浓的爱在心里传递着。大街上人潮涌动,供销点拥挤不堪,各种商品都成了节日的畅销货。人来车往的说笑声,孩子们三俩成群的嬉闹声,以及道路上堵车的鸣笛声,无不提醒着年走近的脚步。红红的灯笼,吉祥如意的对联,各种各样的年画,处处洋溢着年到来的喜庆。越是如此,越是感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越是如此,越是感触“新春佳节至,更添一分思念”。

于是,年便成了一张张握在手里的车票,无论天南地北,雪雨风霜,回家过年成了每个人迫不及待的心愿;年也就成了手里的大包小包,车后备箱里的小超市;年也就成了电话里亲朋好友一条条的新春祝福短信;年也就成了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亲人的相聚;为了团圆,为了那份凝聚在心里的情与爱!岁月改变的是容颜,却永远改变不了亲情的渴望,改变不了年这个传统节日在每个人心中的根深蒂固!因为亲情是永恒的根!

让我们在岁月的回首中静静的守望;让我们静静的守望中,默默的祝福;让我们在一家人团聚中感受着亲情的温暖,让爱在凝聚中升华,让祝福传递着情谊;让我们在逝去的养年的终点,点亮猴年新的希望,踏上新的征程轻松起航,努力新的明天!让我们在浓郁的年味中,看江山如画,听岁月如歌,品挚爱的真情!

过年的年味散文三:

今早,睁开惺忪的双眼,看见几个文友在群里说腊八节快乐。我感到十分的惊讶,因为我感觉时间过得没这么快。有点不相信的我,翻开日历一看,今天果真是腊八节。我激动地说道:“哇塞,就快过年了!”

【一】买年货

朋友,在我们这里,过了腊八节,大家就开始买卖年货了。记得小时候,喝完腊八粥后,大家都在家里筹算过年要买一些什么东西,具体多少,把它们一一列到本子上。翌日一大早,村民们就纷纷起床,洗簌过后,拿着蛇皮袋子和扁担,到马路上坐拖拉机前往集市。

在此时父母也会带上我去买年货。拖拉机上,大人们兴奋之中唱一两首歌曲,我们这些小孩子有时也跟着唱,大家都嘻嘻哈哈的,一路走去,十分热闹。

到达集市,下了拖拉机后,我们便分道扬镳,各自买各家需要的年货。而我家进集市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买新衣裳。此时的父母也会大方起来,只要是我觉得满意的一两件新衣服,母亲都会费尽七嘴八舌跟卖衣服的老板讲价。但最终不管是讲到多少价格都会给我买下。

买完衣服后,父母带着我买家里过年吃的东西,如:苹果、脐橙、瓜子、糖、葡萄干、红枣等等。

回家时,大家买的都是大袋小袋的。拖拉机里,有时很难挤上去了,还有很多人硬挤上去。

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拖拉机基本上看不到了,许多人家里有小车、摩托车、面包车这些,出行十分方便。集市里的年货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二】爆米花

以前腊月二十的样子,外村的人就会推着爆米花机来我们村的门楼坪里,进行爆米花。小时的我们看着爆米花机的师傅到来,心中兴奋不已,便会围拢到他的旁边,看他拆装爆米花机。

有些大人们看到自家的小孩在旁边围观,便会急忙回家,拿一个蛇皮袋和一些玉米,来这里进行爆米花。每次爆米花的师傅拿着玉米,把它们倒到爆米花机的里面,然后把盖子封住,在下面点燃一堆篝火。把爆米花机在火中不断地翻滚,我们在一旁嬉笑着说道:“爆米花师傅,爆米花师傅,等下爆米花烤熟了,分我一个。”爆米花的师傅,每次都直摇头。我们看着他摇头,着急地问道:“你能不能晚一点才回家,今天我爸妈有点事去了,他们回来后一定会弄玉米来你这里爆爆米花的。”爆米花师傅每次都笑笑,有时回答:“今天家里有点事,我可能会早一点回家。”我们听了,又急忙地问道:“那,那明天还会来这里爆爆米花吗?”爆米花师傅每次看着我们笑笑,便急忙点头。

当爆米花快要出炉的时候,我们会找一个地方躲起来,爆米花师傅叫我们捂住耳朵,“一,二,三。”然后爆米花机噗的一声,爆米花就从机子里出来,我们看了,急忙走上前去,有些掉在地上的,我们便捡着吹一下,然后塞进嘴里,吃起来有丝丝甜味。

近些年来,村里变富裕了,村民们都变懒了,不种玉米了,爆米花的师傅也不来了。去年回家过年时,我在集市上遇到爆米花师傅,向他问爆米花机的事,他说十几年没用,机器全生锈了,坏了,前几天当废品卖了。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哎!看来此生再也吃不到这样的爆米花了!

【三】杀年猪

在我的记忆中,腊月二十四开始,大家就开始杀年猪了。小时候,谁家先决定杀年猪,就跟大伙们说。我们这群小孩子就提前到杀年猪的人的家里,给他家挑水的挑水、生火烧水的生火的烧水;而大人们呢,就把一把把杀猪刀磨得锋利,然后找一张结实的板凳,给杀猪时用。

等我们的水烧得沸腾时,十几个大人,便走进猪栏里,一个大人用锋利的铁钩把猪的嘴巴勾住,往猪栏外拉。其余的大人们分别抓住猪的脚,往猪栏外推。此时的猪发出嚎叫的声音。胆小的我们听了,急忙找一个可以看到杀猪的旮旯里躲起来,偷偷地看一下猪嚎叫的地方。

当猪被拉出猪栏后,大人们会把猪弄到板凳上。对杀猪有点熟悉的人便会拿着杀猪刀,给猪一刀,猪血哗哗地流出来,猪的主人便会拿一个干净的脸盆在下面装着猪血。当猪血流得差不多的时候,猪也死了。这时的我们才敢从旮旯里出来。

出来后便舀热水给大人们,他们便用热水烫猪。我们在一旁观看。当猪毛全部都被刮完时,用一些冷水把猪洗净,然后给猪开肠破肚。猪的主人家便会把一些猪肉进行切割,弄一些用来煮。村里的一些妇女们也会来进行帮忙,我们习惯在旁边洗菜、切菜这些。

当饭菜煮好时,杀猪的这户人家便会把全村的人都叫到他家来吃饭。大家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坐在桌子旁边,小孩字们拿着饮料和一次性杯子喝饮料,边吃饭边聊天,充满着和谐的气氛。

就这样,今天你家杀年猪,大家来帮你家,在你家一起吃饭;明天他家杀年猪去帮他家,在他家一起吃饭。一直要大年三十晚上,大家无话不谈,非常的和谐。

不过现在这种和谐的气氛没有了,因为大家不进行杀年猪了。有的人家养的肥猪,怕杀猪时全村人来他家吃饭,划不来。过年前也要把家里发肥猪卖掉,到集市里买二三十斤猪肉回家过年。

【四】问年债

我个人觉得,问年债是一件最让人厌烦的事。因为它会影响过年的心情,对这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很小的时候,因当时父亲办了一个养猪场,借了很多人的钱。正当第一猪快要出栏的时候,猪患了五号病。父亲急忙买一些药来医治,但最终猪还是一一死去了,导致我家没钱还债。

记得大年三十的下午,有几个人来敲我家的大门,我放开门后,只见他们铁青着脸,手上提着一个账本。还未等我说话,他们就走进大厅,来到父亲的面前,向他要钱,父亲结结巴巴地说:“兄弟,对不住了,我养猪场的猪都患病死了,没有钱还你们的债务。”几个债主听了,顿时皱起眉头,语气有点重地问道:“你想什么时候还钱?”父亲回:“兄弟,过完年还你们的钱。”几个债主把桌子一拍道:“这是你说的,到时候没有钱,我们就住你家了。”父亲听了,什么也没有说,只点了点头。弄得全家人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的,记得十年前,村里的亮根因平时借了隔壁村的修平三百块钱。修平从大年三十的下午就坐在亮根家,催他家还钱。亮根说暂时没有钱,十五天后一定全部都还清,但修平根本就听不进去,说没有钱今天晚上就要死在他家。亮根听到他这样说,向左邻右舍借钱,大伙都说过年,借钱不吉利,都不借给他。

等着有点不耐烦的修平,把亮根的凳子狠狠地摔了一下,大声说道:“不管怎样,今天你得给我还钱!”亮根气得也大声说道:“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我不要你的狗命,实在没有钱,就把你家过年的猪肉来做抵债。”修平脸红耳赤地说道。说完,扛着亮根家桌子上一块五十斤重的猪肉,回家去了。弄得亮根家连团圆饭都没有吃,春节招待客人的菜都没有肉。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大家的口袋也鼓了,问年债这种事,基本上看不到了。

【五】走亲戚

在我的家乡,正月初一是给爷爷奶奶拜年,正月初二是给外公外婆拜年,正月初三以上就没有规定了。

对于走亲戚,以前给我的印象就是挑着担子,嘻嘻哈哈去的,兴高采烈地回的。但最近几年,很多人对走亲戚产生了厌烦感。我亦是如此,除了初一到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到外婆家拜年外,其他的亲戚家,我都是让父亲带着两个弟弟去的。因为我感觉现在的走亲戚,不像是十几年前那样了。

别的先不说,先说一下我们村的小王家,他家以前亲戚众多,初一到初十都有许多亲戚到来。但最近几年亲戚只有几个了,原因是小王家跟亲戚家都算得很“周到”。记得前年小王家到他亲戚小李家拜年,提了一箱苹果去,两人没聊几句话,吃完早餐就回来了。而小李家到小王家拜年,带了四个小孩,挑了一担东西来。结果在小王家吃住了四天,弄得他们都断绝了亲戚关系,成了“老死不相往来”。

还有与我年龄一样大的徵鑫,他一直跟着他外公外婆,他爸妈很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去年年初二他的奶奶气汹汹地走到他外婆家,直接把徵鑫数落了一顿。徵鑫一气之下,把八年前跟父母一起去亲戚家,亲戚是怎么样对自己的事说了一遍。很多人听了,都对他家的亲戚感到心寒。

【六】斗地主

年初六、七,大部分人家的亲戚都走完了,大家呆在家里没有事做,就开始了他们的工作——“打牌”,而在我们这里的打牌当中,斗地主是大家玩得最多的。

记得去年,我在房间里做作业有点烦的时候,走出门逛了逛,结果发现路上没有一个人。我敲了一家人的门进去,发现里面全在斗地主。

当我走到他们的旁边,看完他们打完一手牌,出钱的时候,我呆了,有的人竟然出了一百多元。想想他们平时省吃俭用的,此时却如此“大方”。

更令我意外的是,旮旯的桌子边有几个小孩子拿着压岁钱和红包钱,在斗小地主。我回想了一下以前的这个时候都是在门楼坪舞龙或做年灯的,不禁感叹:已不是以前的年味了。

【七】看“夜故事”

“夜故事”是我们湘南宜章的国宝。听老一辈的人讲,几十年前在我们村里都会举行。只是后来扮演夜故事的人没有水平与技术,人们看着乏味,便取消了。但在如今的县城元宵节的时候,这夜故事还是很流行的。

每年的元宵节前一天,我便和几个相好的朋友坐着大巴车前往县城。刚进县城,就可以看到很多人在为翌日晚上的“夜故事”做准备。

翌日,街头巷尾都粘贴着或悬挂着一些图画和横幅,大家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夜幕降临时分,大家纷纷走到大街小巷上,而我们也会挤进前列。当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变黑时,夜故事也开始了。

上一篇:花田活动的策划方案下一篇:纳爱斯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