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镇北台作文

2024-04-16

游镇北台作文(精选3篇)

篇1:游镇北台作文

游镇北台作文

今年八月初,爸爸妈妈带我去游玩了我向往已久的镇北台,虽然是短短的半日游,但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镇北台位于榆林城最北端,我们坐五路公交车,一直到终点站,下车后,就是镇北台所位于的山坡下。我们沿着一道长长的上坡路慢慢徒步行走,转了两个弯,大约二十分钟,就看到了那高大雄伟的镇北台。再走一步段路,就到了景区外小广场,赫然七个大字映入眼帘:“万里长城第一台”,让人产生一种历史沧桑感。抬眼望去,三层高台屹立前方,威然雄踞,每层上面有矮墙、垛口,真有古长城的威严气势,让人肃然起敬。爸爸说:“镇北台是明长城途经榆林的遗址,榆林过去是军事要塞,‘北临大漠,南护延绥’,人们称为九边重镇。在镇北台及沿线长城上驻守着无数守边将士,抵御着的`侵略,保卫着中原汉族的安宁。”这使我不由得对它产生了无比的敬畏之情。

我们边说边走,不一会儿就到了镇北台的前大门,我们买了票,进了门,几步就走到台下,然后顺着石阶、木阶,一级一级,一层一层向上爬,十分钟后,我们便爬到了台顶。我兴奋地绕台边转了一大圈。然后,手抚矮墙,极目远眺。无边无际的金黄色沙土中,偶尔有点点绿色,显得很是荒凉。眼前之景,使我一下想到了范仲淹的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悲壮豪迈的诗句,正是守边人内心愁绪的真实写照。回首榆林城内,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一派繁华气象,让人有塞上江南之感。我不禁地感叹,南北的反差竟是这么大!这沧桑的镇北台,仿佛在默默地守候着榆林城内一代又一代的百姓,见证着城内几百年来的生生不息的发展和繁荣。

在台上伫足良久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下了台,又去参观了景区内的博物馆。在那里,我们又看了古今榆林驻兵历史的相关展览和详细介绍,更深层地感受到了守边将士的辛苦,更感受到了他们的坚强无畏精神,和他们那无尽地思乡之情……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到了该回家的时候。我们又从景区走到公交站,坐上公交车,返回城里。到了家中,我还在回味着游玩镇北台时的情景,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常去那里走走,以激励我奋发向上的意志。

篇2:游镇北台作文

送戏进校园,国粹觅知音

繁荣发展戏曲艺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2018年5月3日上午,保定市华音河北梆子团“送戏进校园”活动在曲阳县北台乡落地中心小学举行。全体师生观看了演出。

戏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教育部门责无旁贷。落地中心小学按照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组织学生观看了河北梆子。跌宕起伏的剧情、诙谐幽默的乡土语言、剧中人物的脸谱与艳丽服饰等,深深吸引了同学们报以热烈的阵阵掌声。

活动现场,戏剧演员的老师们精心挑选和准备了多部经典剧目中的经典唱段,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传统戏曲文化亟需年轻一代懂戏曲、爱戏曲、传唱戏曲、参与到戏曲中来。戏曲进校园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提高学生戏曲素养,推动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和发展,引导培育小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地中心小学还将把“送戏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下去,不断扩大看戏曲、唱戏曲、爱戏曲的青少年群体,达到“熟悉戏曲、尊重艺术、传承文化、提高修养”的目的。

落地中心小学 邢娜

2018.5.3

落地中心小学全体师生观看演出

同学们观看演出

刘二利校长召开戏曲进校园大会

张宝霞老师进行“戏前说戏”让同学们了解剧情

学生们认真听张宝霞老师的“戏前说戏”

同学们等待演出的开始

同学们认真的记着笔记

五三班召开的戏曲文化知多少主题班会

五一班召开的戏曲文化知多少主题班会

篇3:游镇北台作文

为了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根据市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关会议讲话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特制订北台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我市教育民生工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活动宗旨

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关爱、教育、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和潜能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工作目标

1、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5、拓展家教,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再提高培训工作。

四、成立组织 明确职责

组 长:王家国

副组长:王克强

成 员:各班主任

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主要措施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六、活动要求

1.各位教师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必须全身心投入这项活动,扎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2.各老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确保活动收到实效,并按照爱心妈妈职责条款,认真履行,让学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六、活动行事历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全面启动:

2月份

1、制定处室及学期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清理留守儿童档案,落实人员职责。

3月份

1、困难“留守儿童”摸底调查。

2、召开“留守儿童”会议。

3、“留守儿童”帮扶的落实及检查。

(二)整体推进:

4月份

1、“留守儿童”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2、“留守儿童”中“潜能生”教育课题研究工作。

5月份

1、开设留守儿童信箱、开辟留守儿童专栏和广播栏目

2、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之一教育讲座。

6月份

1、组织心理咨询室教师对留守儿童中的“潜能生”谈话,做好疏导工作

2、检查班主任“留守儿童”工作手册。

3、“留守儿童”工作整理评比。

7月份

1、召开部分“留守儿童”家长座谈会。

2、搞好留守儿童“家长开放日”宣传及接待工作。

3、组织召开留守儿童家长培训会议。

4、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工作。

(三)总结评比

1.每学期结束前召开会议,对本学期留守儿童工作进行总结。

2.发现先进典型,及时收集材料,大力宣传活动成效,把活动推向高潮。评比各个团队、各个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小老师和优秀留守儿童。评比先进爱心妈妈。

3.学校组织召开大会,总结活动开展所取得的经验、成效和表彰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以推动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上一篇:为XX加入烧火佬协会致辞下一篇:送别主持词